习作《小木船》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
![统编四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https://img.taocdn.com/s3/m/ef2651eebe23482fb5da4cb7.png)
我家的杏熟了 小木船
学习目标
本课目标
1.通过阅读习作例文,进一步掌握记叙文的六要素。 (重点) 2.掌握正确、有条理地叙述事件过程的方法。 (重点) 3.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为自主习作提供写作指导。(难点)
交流平台
每天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情,有条理地写出事情 的经过、自己的感受,体会它们的教育意义是写作中必 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我们把握好记叙文的六要素,即: 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我们先 来回顾本单元的课文。
例文赏析
3.陈明为什么送给“我”一只 精致的小木船?
因为“我”失手摔坏了 陈明的小木船,陈明一气之 下也摔坏了“我”的小木船, 为此我们的友谊破裂。后来 陈明家要搬到外地去,为表 示他的歉意,为恢复、增进 和“我”的友谊,陈明又送 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
例文赏析
4.作者要说明什么道理 ?
说明了同学之间不要斤 斤计较,要互相谅解,主动 消除矛盾,才能增进友谊。
手链不见时,我简直是没了理智,才会对自己最好的
欢道歉,误会解除。
朋友说出那么伤人的话。我走到欢欢的面前,红着脸 说:“欢欢,对不起,是我错了,我的手链在我的抽 屉里,我误会你了,我不该在没弄清楚事实之前,就 断定是你偷的,我不该质疑你的人格,不该不
随堂练习
相信我们之间的友谊。”我低着头,不敢看她,生怕她不
交流平台
《麻雀》
时间:“我”打猎回来时
起因:猎狗要吃小麻雀
地点:林荫路上 人物:老麻雀、小麻雀、猎狗
经过:老麻雀勇斗猎狗 结果:老麻雀救了小麻雀
交流平台
这六个要素在文中都要有充分的体现,不论是写人 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 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教案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c2b67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cb.png)
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教材简析】《我家的杏熟了》通过描写“我”和奶奶对待“偷”杏儿的孩子们的不同态度,以及“我”对小伙伴的态度的转变,表现了奶奶纯朴、善良的品质,揭示了“学会分享,就会感受到快乐”的道理。
《小木船》围绕小木船,写了“我”和同学陈明的友谊形成、破裂和恢复的过程。
告诉我们朋友之间不应当为小事斤斤计较,只有互相谅解,才能建立起更加真挚的友谊。
这两篇习作叙事清楚,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浅显,旨在位学生提供可兹借鉴的范例。
【学情分析】通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是如何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目标】1.通过《我家的杏熟了》和《小木船》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是如何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
2.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教学难点】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
学会互相修改习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激发兴趣1.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交流平台”的学习,知道了本单元两篇课文的作者是如何把故事写清楚的,这节课,我们继续通过两篇习作例文来学习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我们先来回顾本单元的课文。
2.回顾课文《麻雀》时间:“我”打猎回来时地点:林荫路上人物:老麻雀、小麻雀、猎狗起因:猎狗要吃小麻雀经过:老麻雀勇斗猎狗结果:老麻雀救了小麻雀3.揭示课题这六个要素在文中都要有充分的体现,不论是写人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两篇习作例文,看看作者是怎样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的。
二、习作例文(一)《我家的杏熟了》1.自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1)找出课文中与题目有关的表示时间的词。
( 每年、这一年、今年…… )(2)在这些时间里,杏儿熟了的时候,作者各写了什么事?预设:①每年麦收时节,“我”家大杏树上就结满了黄澄澄的杏儿;②这一年杏儿熟了的时候,邻居的小孩子“偷”杏儿时从树上摔下来,“我”说看“我”奶奶怎么收拾你们,而奶奶却打下杏儿分给“偷”杏儿的孩子吃;③今年杏儿熟了的时候,“我”挑熟透的杏儿送给乡亲们。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例文 小木船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习作五例文 小木船](https://img.taocdn.com/s3/m/58c10fa4b9d528ea81c779ae.png)
小木船
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
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得粉碎,然
了。
后面。
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他正看着我,右手插进兜里,裤兜胀得鼓鼓的,不知攥着什么。
忽然,他几步追上了我,从裤兜里掏出一只精致的小木船来。
我惊讶地望着他。
他满脸通红,激动地说:
“那次是我不好,不该摔坏你的船。
明天我家就要搬走了,我做了这只船
送给你,留个纪念吧!”说着,他把小木船塞在我手里。
想想那天发
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了他的手。
过面。
我把他送给我的小木船藏在抽屉里。
一看见这只精致的小木船,。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优质课教案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3fee3c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22.png)
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习作例文:小木船》是人教版部编四年级上册的一篇习作例文。
通过讲述作者制作小木船的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木工艺的兴趣和热爱。
本文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易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很好的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于生活中的事物有自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
但是,对于木工艺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因此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引导和拓展。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示范,提高写作的信心和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了解制作小木船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木工艺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和思考习惯,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制作小木船的过程和方法。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践,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和示范,引导学生了解制作小木船的过程和方法。
2.观察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活动,掌握写作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3.讨论法: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培养观察和思考习惯,提高对生活的热爱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准备小木船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以及相关的写作指导和示范。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只小木船的制作材料和工具,以及写作的本子和笔。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小木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小木船的形状和特点,激发学生对小木船制作的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文章《习作例文:小木船》,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标题和开头,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小木船》听课记录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小木船》听课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97cb41fe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c4.png)
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例文:小木船》听课记录一、教师行为1.1 导入•激发兴趣:教师展示一张小木船的图片,询问学生是否见过小木船,以及他们对小木船的印象和感受。
•引出主题:教师简要介绍小木船作为传统玩具的历史和象征意义,并引出本次习作的主题——“小木船”。
1.2 教学过程•阅读例文:•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小木船》这篇例文,并标记出文章中描述小木船特点、作者情感以及故事情节的关键词或句子。
•引导学生理解文章大意,感受作者对小木船的喜爱之情。
•分析例文:•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例文的写作特点,如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着重分析例文如何通过对小木船的描述,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回忆。
•提炼写作技巧:•教师总结例文中值得学习的写作技巧,如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细致描写、运用修辞手法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等。
•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这些技巧,进行自己的写作练习。
•学生练习:•教师给出写作任务:让学生回忆自己曾经拥有或见过的小物件(如玩具、文具等),并写一篇描述该物件的文章,题目自拟。
•学生开始构思并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
•作品交流与评价:•学生完成初稿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交流,每位学生朗读自己的文章片段,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建议。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提供改进方向。
板书设计(提纲式)•习作:小木船•导入:激发兴趣,引出主题•阅读例文:理解大意,标记关键词句•分析例文:写作特点,情感表达•写作技巧:细致描写,修辞手法•学生练习:构思书写,教师指导•作品交流:朗读片段,提出建议•作品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和教师的点评,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文章,并注重细节描写和情感的表达。
•鼓励学生将文章与家人分享,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课堂小结•总结本次习作的学习要点和技巧,强调细节描写和情感表达在文章中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多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教材解读《小木船》——友谊的“小船”漂了几十年
![教材解读《小木船》——友谊的“小船”漂了几十年](https://img.taocdn.com/s3/m/cefad22533687e21ae45a912.png)
《小木船》——友谊的“小船”漂了几十年《小木船》是四年级五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这篇课文至少被教材用了四十年,教育七零后到一零后几代人。
这么一篇没有作者的文章,有什么魅力,被一代又一代教材主编这么看好呢?我们来分析分析其中的原因。
我们就从习作例文的角度来分析:首先,这篇文章以物为题,“小木船”就是文章的叙事线索,也是文章的情感线索,小船碎了,友谊的小船也翻了,友情也破裂了。
而修复友情的还是一艘小木船,可是这艘小船留下了,朋友却走了,再也没有见面,大有“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诗情画意。
第二,从手法上说,这篇课文在叙述故事时,有呼应,有悬念,有铺垫,有波折,有细节,有余音。
全文五段,首尾呼应;采用倒叙手法,开头引起读者阅读兴趣;第二段简单介绍我们的友谊,为后面友谊破裂做铺垫;事情的经过写得非常详细,我失手摔坏了陈明的小木船,陈明要我赔,我分辩,他推我,再次踩碎小木船,他生气,摔了我的小木船,这一系列的言行非常符合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谁小时候还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呢?可是,作者却又用另一只小木船来修复了这破裂的友谊,第四段中有两处细节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有一天放学回家,我走在前面,他走在后面。
我偷偷地回头看了他一眼……”这一眼就暴露了我的内心——我有意和好。
结果,是他主动送我小木船,我听说他要走了,心里又悔恨又伤心,又一个细节“我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紧紧地握住他的手”,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
结尾一段写我再也没有见过陈明,留下的除了小木船,还有绵绵不尽的思念。
这样的习作例文,看似平常,却内含玄机,学生模仿起来没有什么困难,可是真把这种叙事手法学到手,真是受益无穷。
所以,我们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了解叙事结构和方法后,选择一件事,用高仿的手法来写,效果一定不会差。
学习心得,欢迎批评指正,未完待续。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5单元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第5单元习作例文《我家的杏熟了》《小木船》](https://img.taocdn.com/s3/m/220c3aec767f5acfa1c7cdb9.png)
2.细读例文 文章描写了奶奶的几次“笑”?
两次
第四自然段,“奶奶忍不住笑了”,写出奶奶为“我”的 天真和自己的劳动成果丰收而开心地笑。第八自然段“奶 奶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写出奶奶因为看到孩子们吃得香 甜,内心充满了喜悦。
3.总结写法
一、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二、描写细腻传神,用词准确; 三、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趣味。
是一个小偷,我再也不理你了。”没等欢欢解
释,我就跑开了。从那天起,我便没正眼看过
她,同学们也常在背后悄悄地议论她,这令她
非常伤心。
又过了几天,我在抽屉里的小盒子里发现了这条
手链。原来,在爸爸送我手链之后,我一直舍不得戴,
生怕在和同学玩耍时弄坏了,便一会儿把它藏在这儿,
一会儿又藏在那儿,搞得自己都乱了,当发现自己的 手链不见时,我简直是没了理智,才会对自己最好的 朋友说出那么伤人的话。我走到欢欢的面前,红着脸
《麻雀》
时间:“我”打猎回来时
起因:猎狗要吃小麻雀
地点:林荫路上 人物:老麻雀、小麻雀、猎狗
经过:老麻雀勇斗猎狗 结果:老麻雀救了小麻雀
这六个要素在文中都要有充分的体现,不论是写人 的记叙文,还是记事的记叙文,都要注意利用好六个要 素表达自己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
根据图片,写一段记叙性的文字,明确文中的六要素。
课堂练笔
你有好朋友吗?你和好朋友之间发生过矛盾吗 ?说一说,写一写。
提示:按照一定的记刻画人物要生动形象。
有件事令我至今难忘,每当想起这件事,我就
会感到内疚。那是我和朋友之间的事情,我误会了 她。
那天下午,爸爸刚从外地回来,还给我带来了
3.陈明为什么送给“我”一只 精致的小木船?
小学精品学案:习作例文《小木船》教学设计
![小学精品学案:习作例文《小木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28c5d0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8.png)
习作例文《小木船》教学设计《小木船》是统编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习作例文。
教学这篇文章,要体现单元“写一件事,把事情写清楚”的语文要素目标。
课堂上,教师通过复习导入、走进例文和小结练笔等教学环节,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达成了写清楚一件事的目标。
这样,有效促进学生掌握习作的技能,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奠定扎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1.了解开头运用倒叙方法的魅力,感知倒叙部分与文章结尾的照应。
学会围绕主题按顺序把事情的过程写清楚。
2.赏析例文,习得方法,运用多种感官交互、细节描写等方法练习把一件事的过程写清楚。
这也是教学的重点。
3.解决写流水账的问题,不重要的内容略写,重要内容详细写。
这也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单元回顾,梳理方法(一)复习导入师:“我手写我心,彩笔绘生活。
”今天,咱们继续来学习怎样把事情写清楚。
通过之前的学习,你知道把事情写清楚要注意哪些呢?谁来给大家说说?(二)交流总结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适时地点评,引导学生根据学习《麻雀》《爬天都峰》以及“交流平台”的收获来说;同时,把他们所讲的内容写在黑板上。
(下图)师: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时间、地点、人物交代明白,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按照一定顺序写下来,就能把一件事写清楚。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复习前面学过的课文,巩固把事情经过写清楚的方法,这样使学生一开课就进入学习状态。
】二、走进例文,习得能力(一)欣赏开头,感受顺序1.齐读题目及文章第一段。
(出示第一段:“每当我看见珍藏在抽屉里的那只精致的小木船,就想起陈明来。
”)师:这个开头给你什么感觉?预设:很吸引人,围绕小木船回想过去。
师:记叙一件事,经常是按照事情发展的起因、经过、结果顺序来写,这叫作“顺叙”相反,先交代事情的结果,再讲起因和经过,叫作“倒叙”。
倒叙的作用是设置悬念,让人很想知道事情的来龙去脉是什么。
2.快速地浏览课文,看作者写了什么。
预设:首先写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了“我”和陈明之间发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珍藏着小木船。
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1481d84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73.png)
(9)情景模拟:创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情景,让学生在模拟中感受课文所表达的情感,提高学生的情感体验。
(10)课后作业:布置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流程
(7)开展“友谊主题班会”,让学生围绕友谊主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8)组织学生参加“友谊主题作文比赛”,让学生通过写作表达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表达能力。
(9)开展“友谊主题摄影比赛”,让学生通过摄影表达对友谊的理解和感受,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4. 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和资源,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5. 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念,提高他们的情感素养。
九.作业布置与反馈
1. 作业布置
(1)阅读作业:请学生回家后阅读郑振铎的其他作品,如《猫》、《兔儿爷》等,并写出读后感,字数不限。
(2)写作作业:以“我和朋友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描述自己与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件难忘的事情,字数不限。
(3)绘画作业:请学生画一幅描绘自己与朋友之间友谊的画作,要求画面生动、富有创意。
(4)实践作业:与朋友合作完成一项任务,如一起制作一份手工艺品,或一起参加一次志愿服务活动,并记录下合作过程中的感受和收获。
2. 作业反馈
(1)阅读作业反馈:在批改学生的读后感时,我会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表达能力,对学生的观点和分析给予肯定,并提出改进建议。
解决办法:教师在讲解课文时,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引导学生感受童年生活的美好,通过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友谊的珍视。
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
![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ade03e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3.png)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记叙文的基本概念。记叙文是一种以叙述事情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它包括起因、经过、结果三个部分。记叙文在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经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小木船》这篇课文。这个案例展示了如何通过记叙文来表现友谊的主题,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记叙文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友谊主题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思维发展与提升:引导学生从课文中发现友谊的价值,激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其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其在写作中能够独立思考并表达个人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文学习,学生能够体会友谊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际交往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文学素养与审美情趣:通过欣赏和创作以友谊为主题的习作,学生能够感受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提高文学素养,培养审美情趣。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记叙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友谊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记叙文的结构和修辞手法来创作一篇关于友谊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
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一同探讨了《小木船》这篇课文,学习了记叙文的结构和友谊主题的表达。课后,我觉得有几个方面值得反思。
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96de9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83.png)
⑤课文《小木船》的主题:课文通过讲述小木船的制作过程,强调了友谊的可贵和团结互助的重要性,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⑥课文《小木船》的价值观:课文传达了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16.课文《小木船》的学习者分析:学生已经掌握了相关的生字新词和阅读理解技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生字新词、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等。
17.课文《小木船》的核心素养目标: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环境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传承。
⑦课文《小木船》的阅读理解:通过阅读课文,学生需要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文中出现的生字新词,并能正确运用。
⑧课文《小木船》的写作训练:通过学习课文,学生需要学会运用所学的词汇和句型进行简单的写作。
⑨课文《小木船》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学生需要认同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价值观,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生字新词的理解和运用:文中出现了一些较难的生字新词,学生可能需要额外的指导和练习来掌握它们。
-阅读理解的深入:课文内容较为丰富,学生可能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讨论来深入理解课文。
-写作能力的提升: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练习和反馈来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价值观的认同:学生可能需要更多的思考和讨论来理解和认同珍惜友谊、团结互助的价值观。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生字新词,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cc76df8762caaedd33d49b.png)
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材解读及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按照一定顺序,将一件事情的重要内容写清楚,不重要的内容简单带过。
2.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两人之间互动过程写清楚的,并尝试仿写片段。
【教学流程】一、出示学生习作,发现问题1.回顾本单元前三篇课文的学习。
学习了精读课文《麻雀》《爬天都峰》和习作例文《杏儿熟了》后,同学们借助“交流平台”归纳梳理了哪些“把一件事写清楚”的方法?2.生交流,师相机总结。
(1)把一件事的时间、地点、人物交代完整,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2)记事的文章一般按照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游记类文章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写。
(3)围绕一个意思或主题把事情写完整,可以根据需要适当补充具体的叙述。
(4)抓住动作分步骤把一件事的经过写清楚。
3.展示学生“初试身手”实践成果。
(1)交流点评学生推选的优秀习作。
(2)出示一篇习作片段,发现叙事新问题。
“加油!加油!一定要得第一!”操场上传来呐喊声。
原来操场上正在进行800米长跑比赛,啦啦队员们在为运动员加油鼓劲。
参赛的运动员有小明、小汪、小亚,三位运动员拼命挥动手臂,迈开腿向前跑,你追我赶,都想争第一。
一开始小汪不紧不慢地跑在前面,后来被小明超过了,小亚紧紧地跟在他俩后面。
到了最后一圈,小明稍稍领先,小汪也不甘落后,一直拼命地想要超过小明。
跟在他俩后面的小亚渐渐掉队了,只见他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一定是体力不支了。
大家看到了,有的挥动手里的小旗子,有的用手围成喇叭的样子,一起大声喊:“小亚加油!小亚加油!”有了伙伴的助威,小亚好像充了电似的,振作起精神,他咬紧牙关,紧紧盯着终点,迈开步子,向前跑去……(习作《长跑比赛》片段)4.生交流,师相机总结:(1)对事件内容过多的叙述使得文章重点不突出,中心不明确。
(2)事件中出现多个人物时,很难同时写清多个人的表现。
二、通读习作例文,感知主次1.过渡:本单元第二篇习作例文《小木船》写了一件发生在同学之间的事情。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说课课件(共42张PPT)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说课课件(共42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be577e4f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b0.png)
教学难点
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学会互相修改习作 。
五、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科学公道地运用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 功倍,教与学到达和谐、完善的结合。本课通过文章的学习,了解作者 是如何交代清楚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的,学习作者有详有略地把一 件事情写清楚、写具体的方法。在教学中让学生把生活表到达作文中来 ,捋顺事件的来龙去脉,反应了事物的本来面目。
三、说教学目标
1.读懂例文《小木船》,了解事情的叙述顺序。 2.通过例文,进一步领会通过描写人物语言、神态、动作等方面来叙事 的方法。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同学之间要相互原谅,多作自我批评,这样才能 增进友谊。 4.学习编写作文提纲的方法。
四、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2.学习编写作文提纲的方法。
第三段(第4自然段):写几个月后,陈明送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 我们都认识了自己的不对。 第四段(第5自然段):写“我”一直收藏着小木船。分段,归纳段意时,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相互启示,教师予以适当点拨。 (3)有感情地齐读课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
4.分析课文,懂得同学之间要互相原谅,多作自我批评,这样才能增进 友谊。 (1)结合思考练习第1题,放手让学生分析课文,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 (2)陈明为什么送给“我”一只精致的小木船?
3.选择好能表达中心的事件后,作者又是怎样一步步地把事情写清楚、写 具体的呢? (作者第一写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然后按事情的发展顺序记叙了环 绕小木船在“我”和陈明间产生的一件事;最后写“我”收藏着小木船。
4.如果不写文章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是否完整?这两段在文章中起 什么作用? (不写开头一段和结尾一段,文章也是完整的,开头一段开头点题,引 起读者兴趣?为什么看到小木船就想起陈明,结尾一段既承接上文,告 知读者陈明确实随家赶到外地了,又呼应了开头一段。)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a119520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3.png)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教案)教学内容本节课教学内容为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
这是一篇描写小木船的短文,通过对小木船的制作过程、外观特点以及与小木船相关的人物的描写,展现了小木船的独特魅力。
文章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富有童趣,旨在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文,学习并运用描写小木船的方法和技巧;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素材,进行小木船的仿写和创作。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实践等环节,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通过观察、描述、交流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小木船的喜爱之情,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增强学生对美好事物的感受力。
教学难点1. 描写小木船的制作过程和外观特点,使文章内容丰富、形象生动。
2. 通过对小木船的描写,表达作者对小木船的喜爱之情。
3. 运用课文中的语言素材,进行小木船的仿写和创作。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小木船,引导学生观察小木船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阅读课文: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
3.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课文中的描写方法和技巧,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 实践环节:学生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小木船的仿写和创作。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点评。
6.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写作技巧和方法,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多写作。
板书设计1.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小木船》2. 课文结构:引言、正文、结尾3.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4. 写作技巧:运用修辞手法、注意语言表达、把握文章结构作业设计1. 课后阅读:学生阅读一篇关于小木船的文章,做好读书笔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小木船-课件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习作例文 小木船-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d39dc3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06.png)
这一 样个 的人 人所 才受 有的 学教 问育 。超
过 了 自 己 的 智 力 ,
You made my day!
我们,还在路上……
2.再读例文
(1)“我”和陈明的矛盾持续了很长一段 时间,课文中只用“转眼几个月过去了” 一句话就交待了,你觉得这样写清楚了吗?
(2)找一找 作者是怎样把友谊破裂的过程以及复合的 过程写清楚的?
②他拿起我的小木船,( 使劲 )摔在地 上,用脚踩了两下,( 一把 )抓起书包, ( 头也不回地 )走了。
习作例文
课时目标
1.读懂例文《小木船》,了解事情的叙述顺序。
2.通过例文,进一步领会通过描写人物语言、 神态、动作等方面来叙事的方法。
一、谈话揭题
你和好朋友争吵过吗? 因为什么?
最后结果怎样?
二、阅读指导
1.初读例文并思考: 文章围绕“小木船”写了一件什么事?
“我”和陈明因为小木船友谊破 裂,最后和好如初的故事。
3.方法总结 (1)写事、 语言等方面将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三、交流分享
同学之间出现矛盾或是发生不愉快 的事,你是怎样对待的?
四、板书设计
小木船
“我”
小木船
陈明
五、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洗车、刷墙、浇花、种菜等 事情的过程, 有机会自己尝试动手做一做。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记忆中的小木船 习作范文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记忆中的小木船 习作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119f09e984254b35eefd34cc.png)
记忆中的小木船
我和陈明是好朋友。
记得有一天,我们把在手工小组做的小木船拿出来玩,陈明一不小心把我的摔坏了。
争执中,陈明又把它踩坏了,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他的小木船,踩了个“粉身碎骨”,从此,我们的友谊就破碎了。
回到家里,我正想提笔写日记时,想起了陈明的那件事。
是啊,陈明毕竟不是故意的,何必要闹个“你死我活”呢?我想了很久,决定再做个小木船给他道歉。
第二天,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了陈明,陈明也看到了我。
我们对视良久。
他羞愧地低下了头,捧着一只崭新的小木船,吞吞吐吐的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摔坏你的小木船的,这只小木船,就当是我赔给你的!”我也惭愧的说:“是我不对,我也不该踩坏你的小木船,这只小木船,也是赔给你的!”我们望瞭望对方,都笑了。
现在,陈明搬家了。
那只小木船,现在还在窗前闪耀着,我们的友谊永远保存在小木船之中。
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
![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https://img.taocdn.com/s3/m/1281535e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49.png)
四年级上第五单元习作例文小木船在我的书桌抽屉里,一直静静地躺着一只小木船。
它已经有些破旧,颜色也不再鲜艳,但每次看到它,我都会想起我的好朋友陈明,想起我们之间那段难忘的经历。
那是在四年级刚开学的时候,老师把陈明调到了我的旁边,成为了我的同桌。
一开始,我们相处得非常融洽,每天一起上学、一起放学,课间也总是有说有笑。
有一天,手工课上,老师教我们制作小木船。
我和陈明都对这个手工充满了热情,认真地按照老师的指导,一步一步地完成着自己的作品。
下课铃声响起时,我们俩都顺利地做出了漂亮的小木船。
我的小木船船头尖尖的,船身线条流畅,还在上面刻了一些精美的花纹。
陈明的小木船也做得十分精致,船帆高高扬起,仿佛正在乘风破浪。
我们互相欣赏着对方的作品,都觉得自己的小木船是最棒的。
“能让我看看你的小木船吗?”陈明突然问道。
“当然可以!”我毫不犹豫地把小木船递给了他。
陈明接过小木船,翻来覆去地看,眼里满是羡慕。
可是,就在他把小木船递还给我的时候,意外发生了。
他手一滑,小木船“啪”的一声掉在了地上。
我急忙捡起小木船,却发现船头被摔坏了一块。
我顿时火冒三丈,冲着陈明大声喊道:“你怎么这么不小心!这可是我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陈明一脸愧疚地说:“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我帮你修好。
”“修?你能修得好吗?这可是我的心血!”我愤怒地推了他一把。
陈明一个踉跄,后退了几步,不小心踩到了我的小木船。
这下,小木船彻底坏了,变得面目全非。
“你!”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把夺过他手中的小木船,狠狠地摔在了地上,然后头也不回地离开了教室。
从那以后,我和陈明再也没有说过话。
每次看到他,我都会想起那只被摔坏的小木船,心里就充满了愤怒和委屈。
而陈明也总是默默地看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愧疚和无奈。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好几天。
有一天放学,我独自走在回家的路上,心情格外沉重。
突然,我听到后面有人在叫我的名字。
回头一看,原来是陈明。
他手里拿着一只崭新的小木船,跑到我的面前,气喘吁吁地说:“对不起,这是我重新给你做的小木船,希望你能原谅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丰富的想象飞
教学目标:
1、能对一个故事进行续写。
2、通过情节有波折和表达有创意来实现想象的丰富。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大家看,这是故事《小木船》的开头,也就是故事的起因,我们一起读?(齐读)
2、恩,这个故事继续发展下去可能有两种结果,一是:“和好”,二是:“没和好”。
想让他们和好的同学有多少?请举手。
觉得他们没和好的,请举手。
二、情节有波折
1、看来大家都各有各的想法。
你们看,此时,我“夺”过了好朋友---陈明的小木船,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事呢?才使得他们最后和好了或者没和好?赶快和同桌讨论讨论故事的经过吧!(生讨论)
2、同学们讨论得可真认真呀!此时,我“夺”过了好朋友---陈明的小木船,接下来会发生些什么事呢?谁来说?(生说两种结果的经过)
过渡:恩,我听出来了,同学们在想象故事的经过时,不是一下子就和好了,或者一下子就没和好,而是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因为你们知道越是曲折的故事才越吸引人。
3、你们看,这就是老师教的上一个六年级的一位同学想象的故事情节,今天老师把它画成了一幅幅的画,请大家快速看。
谁来说说这位同学为了把故事想象得丰富,他是如何让情节有波折的?(抽生说图意)(这位同学对这些画的解说你们赞同吗?谁想来重新解说)(你的解说让我们感受到了这位同学的想象多么丰富呀!)
小结:所以,同学们,我们要想把故事想象得丰富,就得把故事的情节想象得更曲折一点,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节要有波折。
三、表达有创意
〈一〉说“和好时”
过渡:实际上,我们的想象要想丰富,除了情节要有波折外,还要注意表达要有创意。
不信,我们就来试试。
如果老师让你们写最后一幅图“和好时”的这个片段,你会怎么写?
(生说)
〈二〉动作、语言、神态
过渡:嗯,同学们各有各的表达方式,有的想象了他们的动作,有的想象了他们的语言,就像以前我班的一位同学是这样写的:
文段一:
当陈明把一只崭新的小木船放到我手里后,我们俩紧紧地拥抱在一起,激动得用自己的拳头轻轻地捶打着对方的背。
下一秒,我们欢呼雀跃,并在原地跳了起来,“太好了!太好了!我们终于和好了,以后我们又可以一起玩了!”我们的小脸也因为激动变得红扑扑的。
1、来,我们一起读。
2、这位同学是通过哪些描写方法来表达出“和好”这个片段的?你说--(动作、语言、神态)
3、哪些内容是动作描写?(生交流)恩,这位同学抓住了哪些动作呢?恩,他抓住了“紧紧地拥抱、轻轻地捶打、欢呼雀跃、跳了起来”这些动作进行了具体形象地描述。
那哪些内容是语言描写?哪些又是神态描写?你说--
小结:同学们,你们发现没有:有的同学在写这幅画时只有三言两语,而有的同学就会和这位同学一样写得具体形象。
像这样抓住了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等细节,并把这些细
节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这样的想象就比三言两语的要丰富得多。
所以,这样的表达就是有创意的表达。
〈二〉心理
过渡:记得当时另外一位同学在描写这个片段时,他的表达方式和我们的不太一样,他是这样写的,请看:
文段二:
当陈明把一只崭新的小木船放到我手里时,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啊!我的小木船,我的小木船,你终于又回来了!谢谢你,陈明!”可这句“谢谢”我是怎么也没说不出口。
1、谁来读一读。
(生读)
2、你们发现没有?这位同学为了表达出和好的内容,没有像我们大多数同学那样去写看得见的动作、神态,听得见的语言,而是去描写了什么?你说—-(心理)真是一针见血呀!你从哪里看出来是心理描写,而不是语言描写的?(我高兴得说不出话来,可这句“谢谢”我是怎么也没说不出口。
)
3、谁能把这位同学没有说出来的心里话读出来。
(生读)
4、同学们,像这样通过直接的心理描写来表达的方法,叫:内心独白法。
内心独白法它从自己的心灵感受处出发,真实地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和体验,这种表达方法也是一种创意的表达,也会让我们感受到作者的丰富想象。
〈三〉环境
过渡:当时还有一位同学写的这个片段,直到现在我都还记忆犹新呢!因为他的表达更有创意。
不信请看:
文段三:
当陈明把一只崭新的小木船放到我手里时,此时好像一切都变了。
阳光变得明媚起来,就像一张温柔的含笑的脸;就连往日树上叽叽喳喳吵个不停的鸟儿的叫声也开始变得悦耳,像是在庆祝什么快乐的节日似的。
1、我们一起读。
(齐读)
2、刚才老师为什么说他的表达更有创意呢?你说---(他在写景物、借景抒情)写景的句子是哪些?(生说)他具体写了哪些景物?(阳光、鸟儿)此时的阳光有什么特殊之处?(、、、)因为和好了,心里高兴,你看连阳光都变得明媚起来了。
此时鸟儿的叫声和以前比又有什么区别呢?
3、同学们,我们发现,这位同学看到这幅图后不是直接去描写人物,而是去描写周围的环境,这样的表达算不算更有创意呢?当然,这里的景物还可以是我们身边的静止的大树、小花、小草、小河或者以前学过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中的爬山虎,也可以是动态的小鸟、风、云等等。
实际上,像这样通过描写周围的环境来烘托出“和好后”的那种高兴心情的方法,我们把它叫做:环境烘托法。
写作时环境烘托法的运用会让人觉得你的表达更有创意。
总结:所以同学们,我们要想表达有创意,就得灵活运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法、内心独白法、环境烘托法等多种方法,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想象更丰富,明白吗?
四、学生写片段
接下来,我们就现炒现卖,请同学们默读写作要求:观察第一幅图,然后用上学到的创意表达的方法完成片段练习。
1、要求观察的是第几幅图?请以“我非常生气,一把夺过陈明的小木船……”为开头来写,明白吗?这样,熊老师将大家分成3个组,你们是第一组,你们是第二组,你们是第三组。
第一组可以仿照刚才的片段一采用动作、语言、神态描写法来写;第二组的仿照刚才的片段
二采用内心独白法;第三组的仿照刚才的片段三环境烘托法。
开始吧!
2、生按要求写片段。
(我摔小木船的片段)教师巡视。
七、习作展评(3位,每组一位)
看到你们脸上的笑容,老师知道你们已经完成了任务,如果有没完成的同学也请你们暂时停笔。
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同学的创意表达。
(一)展示第一个片段
1、好,第一组里,刚才老师在哪位同学的本子上标了一颗星?请拿到我这儿来。
(生拿本子交给老师)来,你来念给大家听。
(生读)
2、这位同学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师用红笔勾画]这些细节,并把这些细节具体形象地表达出来,这就是有创意的表达,很好,老师送你三颗星。
(二)展示第二个片段
1、接下来,第二组里,刚才老师在哪位同学的本子上标了一颗星?请拿到我这儿来。
(生拿本子交给老师)还是你读给大家听吧。
(生读)
2、嗯,这位同学为了让自己的表达有创意,从自己的心灵感受处出发,真实地表达了自己的内心的想法(用红笔勾画、、、、、、)。
有创意。
老师也送你三颗星。
(三)展示第三个片段
1、第三组里,老师标的星在哪里?哦,在那里,来。
2、好,读吧!
3、哦,这位同学为了表现第一幅图的内容不是直接去描写人物,而是去描写周围的景物:[师用红笔勾画]、、、、、、、、、表达上是不是比我们平时的更有创意了呢?嗯,老师也送你三颗星。
今天因为时间关系,老师就不将同学们的成果一一展示了。
八、总结拓展
好了,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写想象类的习作时,只有做到情节有波折、表达有创意,我们的想象才会是丰富的,我们的想象才会飞起来,才会飞得更高、更远,明白吗?课后,请同学们把此次习作《小木船》写完整,注意写作时做到情节要有波折,表达要有创意。
好,下课!
板书:
让丰富的想象飞
情节有波折
表达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