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丹青:当我佩服哪个女艺术家,恨不得变成女子
陈丹青语录精选155句
陈丹青语录精选155句陈丹青语录篇11、我嚷嚷半天,临到离开,发现我全错了:哪有教育问题啊,都是权力问题。
――陈丹青《谈话的泥沼》2、我自知识见寡陋。
友人笑说:这算什么?各地宾馆多的是,按宾馆的级别而分年龄姿色身材的“档次”,我所去的宾馆在那一带要算是“高级”的,姑娘自然也就出乎其类而拔乎其萃,夜夜上班,白天不出门的。
――陈丹青《剩余的素材》3、我所谓的“权力”,不是说谁在欺负谁,谁在受欺负。
说破了,所谓体制,就是饭碗。
四十多年前毛主席警告大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日,体制警告大家,并成功地使大家随时随地自我警告:“千万不要忘记饭碗。
”――陈丹青《退步集》4、可是人的心理线索很复杂,既通向熟悉亲切的,有认同感的历史景观,又会迷失在异己的,陌生刺激的新奇景观。
一百多年来,中国持续发生剧烈的西化和现代化运动,中国的城市和建筑发生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景观变化,中国人心理景观中那条源远流长的大线索,开始模糊混乱断裂,到了今日,我们几乎找不到自我的线索了。
――陈丹青《退步集》5、我不知世界各国可有其他古遗址如希腊,城郭历然,柱石遍野,裸裎着前生的骨骸,成全来世的凭吊与赏看:古埃及更古,遗迹多为神庙,玛雅故址倒也完好,巫气太重,都不及希腊城邦的废墟堆,处处留情,给你怀想当初的盛世与人烟。
那些年走在曼哈顿,举目仰看,忽儿想:这超级城市总有溃亡的一天吧,数千年后,谁元万里迢迢飞过来,只为瞻仰形销骨立的钢精水泥群?――陈丹青《无知的游历》6、您是否害怕太有思想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会怎样样?陈:听这意思,男人们以为自我很有思想么?我注意到,今日的许多女子要比男子有思想,所以问题可能是:“这样的男人做老公会怎样样?”――陈丹青《退步集》7、齐白石先生去世后,他的手稿草图和晚年的精品,全都捐献北京画院,几个月前,我有幸亲眼看到这批珍贵的文物,总有上千份吧,居然还像半个世纪前那样,以最简陋的方式,就像我们家里收拾早年的信札账单那样,折叠着,放在旧信封或破烂的塑料袋里。
陈丹青油画鉴赏
《西藏组画》七幅,具有“生活流”或自然主义特征,而且为了区别贯常“典型性” 的现实主义,作者是着意以类似习作的瞬时性手法来扑捉这些他眼中的所看到的“西藏浑朴天然的人情风貌”尽管作者早就在“内心充满往日在底层的种种印象”,他还是极端重视以速与的方式敏锐地把握眼前生动的感性直观,而他最终的追求则是以近乎古典大师的朴厚、深沉、蕴藉而凝练的艺术手法来表现他对这种很“土” 的寻常生活和人伦情感的热爱。他说:“如果观众能够不期而然地被作品的真实描写和人道感情打动,感到‘这就是生活,就是人’,那就是我最大的愿望了。” 《西藏组画》对当时长期盛行并严重教条化的主题性创作模式发生冲击,被认为是中国写实油画自前苏联影响转向溯源欧洲传统的转折点。而他对写实能力的熟练把握,对欧洲古典油画语言的深刻理解,令沉醉于油画传统手法的观众佩服不已。
“ 老小孩”陈丹青:活着就得好玩儿
没头脑也很高兴陈丹青在家里有个爱称,叫做“老小孩”,女儿陈夜谭从小就这么叫他。
别人诧异:一脸严肃的陈丹青,叫“老愤青”倒也罢了,怎会有这么个名号?这事说来话长。
1981年,在中央美院任教的陈丹青因《西藏组画》一举成名,被视为中国最有才情的青年画家。
盛名之下,伴随着是频繁的拜访、邀约讲学与提干通知。
陈丹青深为这些人事纷扰所苦,决定携妻带女“逃亡”海外。
得知爱将想离职,美院领导纷纷登门劝阻。
苦口婆心的油画系主任在屡次碰壁后,顿足叹道:“陈丹青,你连前途都不要了,真是个糊涂的老小孩啊!”其时陈丹青还不到30岁,风华正茂。
这句话刚好被年仅2岁的女儿夜谭听了去,她奶声奶气地跟着念:“老——小——孩!”一旁的妻子黄素宁激动得不得了:此前女儿一直没学会说话,没想到一出口就字正腔圆,帮着人家把老爸给骂了!之后,“老小孩”就成了陈丹青在家日子越是艰难,人反而越乐观,从那时候起,陈丹青就奠定了自己的人生哲学:人生苦短,不怕天天饿肚子,就怕不会找乐子。
不过,陈丹青这一玩可玩得有点大,一不留神就把自己玩成了大师级人物。
2000年,陈丹青回国定居。
有记者采访他:“是否为中国美术事业扛鼎而回?”他瞪着眼睛说:“哪里,纽约开始全面戒烟了,回北京为了方便抽烟。
”这答案让在场的人哭笑不得。
女记者只好斗胆称赞一句:“您真是太好玩了。
”有点坏的好小孩陈丹青在《笑谈大先生》一书中盛赞鲁迅是百年来中国第一好玩的人:“我为什么喜欢鲁迅?他骂人、斗争,不买账,一辈子叫板,但孝顺、善良、心软。
中国这样的人不多,要么惊世骇俗,人不可爱;要么人可爱,却没有骨头、锋芒。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011别样夕阳回国探亲,第一件事就是想在上海街头吃碗阳春面,怎么都没找到,心里胃里顿时没着没落。
幸亏有善解人意的老板娘婉约一笑:“现在没人吃阳春面啦,刚从外国回来吧?好,今天专门为你做一碗!”这一碗故乡的阳春面,陈丹青吃得差点流泪。
100句陈丹青语录励志名言
100句陈丹青语录励志名言天地有大美,于简单处得;人生有大疲惫,在复杂处藏。
生活中常有大情趣,一定是日子过得很简单;生命常得到愉悦,一定是心灵纯净到不复杂。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励志名言,希望大家喜欢!1.不从众,保持独立人格,坚守个人的价值观,这在中国非常难。
2.中国人学东西非常快,问题是它一学过来,就变成中国的东西,它必须适应中国的国情,一适应以后就变成畸形。
3.绝大多数中国人草芥般生出,草芥般死掉,农村更不必说。
4.笨,可能意味着无保留的相信、激情,源自无可劝说的真挚。
5.翻译不看你懂多少外语,而是考验你中文怎样。
6.我们现在的教育制度,是从幼儿园就开始摧残孩子。
老师、家长,串通好了,细细地摧残。
7.我几乎从来不生气,因为我认为没必要,有问题就去解决,不要让别人的错误影响自己。
这是我大多时候感到快乐的秘诀。
但是,我不生气,不代表我没脾气。
我不计较,不代表我脾气好。
如果你非要触摸我的底线,我可以告诉你,我并非善良。
8.你能活着目击如此畸形的教育现状,也是千载难逢的福份。
我有时瞧着一幅糟糕透顶的图画,不由得好生佩服:画到这么差,也是本事啊!9.对任何一位想当艺术家的青年,今日的考试制度是不折不扣的荒谬和侮辱。
10.全中国至今可看的建筑只有两种,一逝人留下的,一是洋人留下的。
11.什么叫做救自己呢?就是忠实自己的感觉,认真做每一件事,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
12.放松政治钳制、美学观略略放宽、创作格局稍许多元,是做文化起码的前提。
八十年代用过一个词,叫做“松绑”——不少语言真形象,一不留神,实情给说出来。
13.我们常说“不拘一格降人才”,可表格发下来,一格一格,全是格啊!14.“为人民服务”这句话是错的,没有主语:为人民服务?您是谁?15.在中国,鲁迅和马克思各有分工:鲁迅专门负责诅咒万恶的旧中国,马克思专门负责证明社会主义的必然性。
16.人文艺术教育表面繁荣,扩招、创收、增加学科、重视论文等等;实则退步,学生“有知识没文化”、“有技能没常识”、“有专业没思想”。
世上无限丹青手,最难摹画是精神——读陈丹青的《大先生》
么样 ? 我就 是这样 !
鲁 迅 的 时代 ,中 国的文 艺差 不 多衔接 着西 方 1 、 9 纪 。 人 家西 方 81 世 ’ 1 、 9 纪 文学 史 , 国人摆得 出司汤达 、 81 世 法 巴尔扎 克 的好 样 子 , 国人摆得 英 出哈 代 、 更斯 的好样 子 , 国人摆得 出歌 德、 勒 的好样 子 , 国人摆得 狄 德 席 俄 出托 尔斯 泰或 陀 思妥 耶 夫斯 基 的好样 子 ,0世 纪 的 印度 还 有 个 泰 戈 尔 , 2 也 是好 样 子— — 现代 中国 呢 , 天谢 地 , 算 “ 四 动 闹过 后 , 谢 总 五 运 留下 鲁 迅 先生这 张脸摆 在世 界 文豪群像 中, 不丢我 们 的脸 。 而且 鲁 迅先 生长得 那 么矮 小 , 么瘦弱 , 那 穿件 长衫 , 副无 所谓 的样 一
而 反 画 家 之 道 而 行 之一一 将 形 象 的 东 西 通 过 抽 象 的l 字 的形式 呈现 于关 系 ,古 今 中 外 多 有 论 述。 占人 云 :相 由心 生 。 林肯说 过 : 一个 人过 “ ” “
管
狠 易 移
一
切 的艺 术 家 的 慧 眼和 邓 种 眼 睛 里 揉 不 得 沙
● ,
子 的倔 强 性 格 使他对 鲁迅 先 生 有 着 一 辩I 惺 惺
胡 惜之 感 , 他能 够透 过 相片 上 的鲁 迅先 生 的 使
一
读陈丹青 大先生) )
髭一 须 一笑 一‘ 窥 视 到人 物 的精神 世 界 , 颦 进
文章第 五段指 出了鲁迅先 生的“ 相貌 ” 地位 ” 间的一种 互为 因果 与“ 之
的关系:时代凝视这形象, “ 因这形象足以换取时代的凝视, 这乃是一种大
神秘 , 然宿 命 , 命会 刻 印在模 样上 。 ” 面看 , 似是 一种“ 全 宿 表 这 相貌 决 定 论 ” 实 际上 , ; 则是在 揭示 一个 人 的性格 、 为和事 业 、 行 成就 间 的某种 必然 联系 。 画家每每 要通过人 物的仪 容、 举止 去揭示 人物性格 、 人物命运 , 而本 文则是将 蕴含在 人物相貌 中的常人 难 以言传 的内容 以语言 的形式 展示 了 出来 。这 在一般人 或许难 以做到 , 但对于 画家 出身的 陈丹青 来说 , 是他 就
陈丹青经典语录
陈丹青经典语录陈丹青经典语录1、“科以人传科尤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解释起来,好比你是钱学森,又是博士,这博士学位因为你就分量很重;可要是你没啥名堂,却拿个博士学位混一辈子,你这家伙是个什么料,可想23456、7哪里去了。
8、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
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
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决不会要梵高。
9、无论绘画还是写作,我尽量不说假话。
我这个人口无遮拦,不知道哪天又会说什么。
10、我真正的身份就是知青,我真正的文化程度就是高小毕业,中学都没上过。
11、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根本就怀疑“培养”这句话。
凡、高谁培养他?齐白石谁培养他?12、将当今教育体制种种表面文章与严格措施删繁就简,不过四句话:将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管;简单的事情复杂化,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13、有些事情要叛逆,有些事情要适应。
比如,叛逆自己,适应自己。
大家都能这样,社会141516171819202122恋爱自由,打胎自便,别小看这些事,我生长的时代没这些,多少美女断送了。
23、不自由的人,一定不诚实;不诚实的人,一定不会自由。
24、我没有素描基础,不是照样画创作?中国传统绘画从来就不画素描,难道就是没基础了?想当年,我们一起画画的同学中,那些把大卫石膏像画得好得无与伦比的人,现在不知道哪里去了。
25、真的美术史是什么,是一声不响的大规模淘汰。
26、“丹青:你怎么也叫陈丹青?”接着签了我的名。
但随即我就后悔了:凭什么人家不能也叫“陈丹青”?我该这样写:“丹青:我也名叫陈丹青。
”27、艺术家是最狂的,最自得其乐的一种动物。
28、每年我留心当今大学“新鲜人”,他(她)们好学,但是茫然;可爱,但缺礼数;清纯,但和我这一代一样,先天熟谙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考试一套,生活又是一套。
29303132333435、人人生而平等,那时法国人的口号,是愿望,不是事实。
你双眼皮,我他妈单眼皮?人从娘胎里一钻出来就不平等。
陈丹青:无可替代的陈逸飞_名人故事
陈丹青:无可替代的陈逸飞陈逸飞(1946年4月14日-2005年4月10日),生于宁波,浙江镇海人。
是闻名海内外的华人画家。
代表作《黄河颂》、《占领总统府》、《踱步》等知名的优秀油画作品,其中作品《山地风》创华人油画作品最高拍卖价。
水乡风景、音乐人物、古典仕女,还有西藏,都是他画笔下的主要题材。
1985年,美国石油大王哈默博士访华时,曾将陈逸飞的作品《家乡的回忆——双桥》作为礼物送给邓小平。
逸飞长我七岁。
我19岁那年认识他,那时他才26岁,是在1972年,距今30年了。
记得是由上海油画雕塑创作室女才子刘耀真引见,上午好太阳,送我到画室大门口,她说你自己进去吧。
只见逸飞正从大画布前退开远观,我竟一时羞怯,回身退出来。
结果还是刘耀真领我进入,介绍过,他就看我携去的画,片刻便熟,叫我以后去“白相”。
那夜记日记,写了两回,只恨写不像,终于没记完。
陈逸飞当年誉满上海,虽然另有夏葆元、魏景山声名响亮,但逸飞较夏、魏二位年纪轻,好比现在说的“黑马”,不容小视,因他当年正有大作《开路先锋》入选全国美展,与景山合作,轰动一时。
此前我已百般曲折识得葆元,结交为师,惟不曾见过逸飞与景山。
这几位于我学画实在有终生的影响,可是当年不曾喊老师,直呼其名:葆元、景山、逸飞。
那天我见逸飞,他正画双联画《红旗颂》油稿,其时我从未见过那么大的画,竖着,高约三米,一枚画临阵宣誓的兵士,一枚画纪念碑前敬礼的新中国女孩。
我说为首那女的真好看,逸飞咧嘴笑道:是我老婆呀。
我这才知道他已婚,瞧着他只像大学生。
1974年批林批孔,逸飞画鲁迅伏案在“批孔”,忽然叫我去,说是你耳朵蛮好,鲁迅侧面这只耳朵,你来给我对着画画看。
一早去了,居然画到下午,历五小时,只是描那只耳朵。
翌年他与景山合作鲁迅故事的油画连环画,又给叫过去,说是我画过连环画,会得构图,帮他俩弄弄看,于是当场勾来勾去。
出版后他到处跟人说:呶!构图是这小鬼弄的呀!同年,我在江西实在混不下去,他说不要紧,我来想办法,当即给苏州朋友杨明义写信去,后来再加好几位师友一帮衬,居然真的混到江北农村落户了。
天价假画《人体蒋碧薇女士》
名为《人体蒋碧薇女士》的争议画作7280万元!这是“徐悲鸿油画”《人体蒋碧薇女士》在去年6月北京九歌国际拍卖有限公司春拍上创下的天价。
徐悲鸿长子徐伯阳曾与该画合影,并立字为据:“此幅油画(人体)确系先父徐悲鸿的真迹,先父早期作品,为母亲保留之遗作。
徐伯阳2007年9月29日”。
然而,10位中央美院油画系首届研修班的学员,近日却以一封“这是徐悲鸿的作品,还是我们的习作?”的公开信,直接质疑此画,称该画就是当年他们研修班的习作之一。
学生手上还有五张类似画作联名发表这封公开信的10位画家,均为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第一届研修班学员,画家们在公开信中指出:这是他们1983年5月、研修班第二学期的一堂人体油画课习作之一,习作模特是一个江苏农村来北京工作的年轻女孩。
“画室是当时美院U型楼西北角楼上的大天光教室。
我们班分两个教室,这位模特吸引了大半个班的同学过来挤在一起画,参加写生的同学近20位。
习作历时三周,每天画一上午。
这幅习作是两年进修生涯中比较有特色的,因为用了一块深酱红色的衬布,女孩的发式与身材都很有特色,为同学们所牢记。
”老学员中不少人都还保留着这堂人体课的习作,因此,与公开信一起发布的,还有5幅与《人体蒋碧薇女士》类似的画作。
这5幅油画,与拍出7280万元的画作,出自同一场景、同一人物,不同的仅仅是角度。
公开信作者之一、山东省油画学会主席杨松林说,尽管现在不能确定油画是哪一位同学所作,但画中模特的姿态他印象深刻,想要两次摆出同样的造型几乎不可能。
陈丹青说此案谈不上骗听闻此事,陈丹青得出的结论是,此案谈不上骗,“这幅画你甚至不能说是一张伪作,所谓伪作就是我很用心画出来的像徐悲鸿的画,然后冒充是徐悲鸿,这还好一点,还很认真地在骗人;而这个完全是拿了一张不相干的画说这个是徐悲鸿画的,指鹿为马。
”陈丹青说,倘若到各地美术学院仓库里翻翻,类似的课堂人体写生成百上千。
“徐先生的蒋碧薇肖像早经发表过,清秀羸弱,是位民国江南的富家闺秀;这幅画中的裸女壮硕而生涩,一望而知,是位新中国的北方丫头……这番比较其实毫无意义,我的意思是说:此案谈不上骗,也不怪行家买家看走眼看走眼,前提是有眼,但在这份无本生意中,课堂人体画忽而变成"徐悲鸿",又变成七千多万元人民币,居然全程无碍,不必有眼。
《文学回忆录》读后感范本5份
《文学回忆录》读后感范本5份《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1两大本的《文学回忆录》终于读完了,长长舒一口气,我像走完了一场文学征途,内心思绪不已。
这里既有木心这样的高人,也有陈丹青这样的幸运儿,此刻我多向往自己也有机会围坐木心先生身旁,听他畅谈文学史,若如此,此身定不负遗憾!但我依然能想象他们当年的情景,七八人围坐客厅,先生开讲,古今中外,信手拈来,堪比孔子讲学,千载之下令人神往。
我以一个文学爱好者的身份对此殊多羡慕,可惜自己连出国这个基本条件都无法办到。
我在心里抱怨这个党、这个__,说一套做一套,流氓十足;但与此同时,脑海里闪出书中的那句话“在你身上克服这个时代”,我实在佩服木心、陈丹青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冲破高墙,呼吸这个时代本该有的自由空气。
而我呢,想得多,做得少,思想的巨人算不上,但行动的矮子确实十足。
回思自己,好好看书也已好几年,与木心和文学史上的那些巨人根本是没法比的,但自己对文学的一片热爱之心还是有的;我虽没那份才气和侍奉文学坚毅,但细水长流、点点滴滴的爱好也还是有的;读书,唯求一“乐”字,陶潜“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我以此为知己。
骨子里我是一个不愿放弃世俗享受又想以读书为乐、偶尔风雅一下的这么一个人,木心的侍奉艺术我做不到,那份才智与意志我也没有,但我从书中看到了一个文学大师的形象,他的丰采令我倾倒,我能做的就是在有时拿起书本时,能想到有这么一位先生,然后就可以安心踏实的继续读下去!《文学回忆录》读后感 2一个偶然的机会,在网上看到关于木心和《文学回忆录》的介绍,便在JD上买了一套。
很快收到两本书,书的封面是精装的,两本书都很厚,封面颜色一本是浅黄,一本是深黄,不是通常的文学类书籍的封面设计,看上去有点怪异。
看了陈丹青写的小引和梁文道写的类似序言的文章《文学,局外人的回忆》,大概对这本书产生的前因后果和来龙去脉有所了解,对木心的人生历程也有初步的触及。
看完目录,林林总总,古今中外,主题涉猎很广泛。
陈丹青《退步集》经典句子
陈丹青《退步集》经典句子1.电影用来观看,小说用来思考。
——陈丹青《退步集》2.我所谓的“权力”,不是说谁在欺负谁,谁在受欺负。
说破了,所谓体制,就是饭碗。
四十多年前毛主席警告大家:“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今天,体制警告大家,并成功地使大家随时随地自我警告:“千万不要忘记饭碗。
”——陈丹青《退步集》3.我们太迟接触现代艺术,又太早被现代艺术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搅扰不安。
小至油画,大到整个中国的文艺,都处于“更年期”。
你看,传统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电影等等,都面临持续变局。
小说家要面对网络文学,音乐家要面对流行音乐,电影导演更面对影视业、制片人制度、盗版DVD等等,如果还像从前,脑筋只绕着镜头、用光之类“影像风格”转,你根本弄不到资金,干不成活儿。
——陈丹青《退步集》4.“一个被割断历史的民族和阶级,它自由的选择和行为的权力,就不如一个始终得以将自己置身于历史之中的民族和阶级,这就是为什么--这也是唯一的原因--所有过去的艺术,都是一个政治的问题” 这段话,对我而言显得不可理解,按照我的想法,一个民族若是历史没有被割断过,则今天的任何文化行动都会背上巨大的历史包袱,何以说这样的民族更加自由呢?——陈丹青《退步集》5.绘画是视觉艺术,看不到真东西,一切都是空谈,就像是一群聋子在那里谈论音乐。
可是我们全国上下千万名画家和艺术爱好者,居然也就空口谈艺术,谈了半个多世纪,像我这样的无知,今天还要给无知的学生上课。
——陈丹青《退步集》6.好在“批评”的涵义之一即“评论”,评论的涵义之一即“赞美”,赞美又可衍生为“宣传”、“粉饰”“包装”之意,自然而然地,中国的批评乃成为一种大规模的“装饰性文本”。
——陈丹青《退步集》7.人只要是坐下写文章,即便写的是天上的月亮,地上的蒿草,其实都在“谈自己”。
——陈丹青《退步集》8.人于自己的面目,其实是看不清楚的,白纸黑字留下来,这才好比照镜子。
——陈丹青《退步集》9.老有人来问我,你是怎么成功的?妈的我没想到成功。
2023年最新的陈丹青名言名句
2023年最新的陈丹青名言名句48、奢华就是会花钱。
有钱很好,有钱了,看你会不会花钱。
你要知道,中国人从来喜欢炫耀,中国这方面并不是那么温柔敦厚,那么俭朴,那是儒家的宣传,做的是另一回事。
韩愈那么正派的士子,还有两个小蜜呢。
古人很张狂的现在的暴发户想显摆,不会显摆。
他们应该显摆,我希望中国的有钱人穿得奇怪得要命,过非常奇怪的生活。
大部分艺术是这样出来的。
中国必须有这么一群怪人,过非常不真实的生活。
陈丹青《退步集》49、您是否害怕太有思想的女人这样的女人做老婆会怎么样陈:听这意思,男人们以为自己很有思想么我注意到,今天的许多女子要比男子有思想,因此问题可能是:这样的男人做老公会怎么样陈丹青《退步集》50、不过依我看来,美术馆仍不失为一张慈祥公道的面孔。
历来美术馆的人事,总不免为全力所左右,为外界所诟病的吧,但说它慈祥,指的是馆内悠悠千年藏品的总体性格和潜在律令;说它公道,则指的是时间。
人世有公道吗似乎也只剩时间仿佛有所公道,而美术馆所收藏的多少可以说就是时间,以及时间的意义(假如时间真有意义的话)。
自然,收藏现代当代的美术馆总在争议权谋中行事,但就我所见,那里也常在平反现代艺术的种种冤假错案,追认并适时发现曾被遮蔽冷落的天才,为之认认真真地举办规格得宜的回顾展。
陈丹青《纽约琐记》。
延伸阅读:人物概述: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祖籍广东台山市三合镇良村,艺术家,文艺评论家,学者。
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
1970年至1978年,陈丹青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
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
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并入选全军美展全国美展。
在当时产生了一定影响,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
陈丹青属于初中文化,自学成才,在多个领域成就斐然。
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使他获得了一纸文凭。
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而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至今余韵不绝。
陈丹青及其作品的中国情结
陈丹青及其作品的中国情结陈丹青是中国著名画家、艺术评论家。
他自幼喜爱画画,以初中水平考取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1982年又自费留学美国。
然而,有着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的他被许多人仰慕和崇拜,直到现在仍有许多人有“陈丹青情节”。
中央美院的研究生毕业创作《西藏组画》奠定了陈丹青在画坛上的地位,但除了《西藏组画》外,陈丹青的创造《进军西藏》、《泪水洒满丰收田》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油画史上有着巨大的意义,它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另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同《西藏组画》一样,这些油画创作受到世界画坛的关注,并奠定了他在中国油画发展史上的地位。
标签:陈丹青:东方文化底蕴;本土情结一、陈丹青的生平陈丹青1953 年出生于上海,自幼自学绘画,17 岁在农村插队落户,期间参加过连环画学习班。
1978 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研究生;1980 年毕业后留校任教;1982 年赴美定居;2000 年回国后被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特聘为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 年10 月陈丹青因为中国现行的教育体制跟自己的主观意识相矛盾,而向学院提出辞职,但是考虑到他带的学生还有没毕业的,所以陈丹青的辞职推后了两年。
出版的著作有《陈丹青画册》、《陈丹青速写集》、《多余的素材》、《退步集》、《纽约琐记》、《归国十年》等,这些著作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
由陈丹青的经历可看出他创作题材的选择和主体性作品的来源。
二、陈丹青其人的东方文化底蕴陈丹青文革期间开始画油画,他和当时的很多画家一样,以文革为题材,白天画毛主席像,晚上临摹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作品。
油画创作《毛润之》系列组画就是陈丹青当时文革题材的作品,他从毛泽东不同时期的照片中挑选素材,但是他并不像其他画家一样把毛泽东神化,而是通过较强的造型能力和表现力,表现出毛泽东的真实状态和不同时期复杂的心理特征。
他企图使他的油画技法能适应更大形象的构图,并以饱满的色彩去表现这一切,去捕捉精彩的画面。
陈丹青:中国人还没醒来
事实上反抗,比方说把自己的意志说出来,哪怕很克制的,被控制地说出来,每天都在发生,老百姓为了自己的利益,所有权,地,然后你不要在这儿建化工厂,这些事情天天都在发生。还要时间,还要走很长的过程。
中国人太能干了 反而该少做点事情
凤凰网文化:现在好像大家也不太谈左和右了,但是可能现在还是新左派跟自由主义还是在辩论当中,然后我们在微博上看到很多的乱象。所谓的公知们的时而聒噪,时而中肯。您觉得就现在这个时代而言,做些实事是不是应该更紧迫,而不是去讨论这些主义或者是倾向?
咱们有没有这个勇气,就是到世界任何国家,放声把我们自己唱惯的那个强调唱出来,然后自己享受。没有,我们总是在想中国,外国,然后文化交流,没有这回事,大家都是人,都无聊,都想找刺激,度过一个比较不无聊的晚上。
中国有钱人核心的问题就是“无聊”
凤凰网文化《年代访》:人相对有钱了之后,可能需要一种更大的身份认可,或者有一些文化上面的所谓追求,比如买字画附庸风雅。你怎样看待这些先富起来的中国人?
凤凰网文化《年代访》:各得其所。
陈丹青:太多无聊的生活,上班挣钱,吃饭睡觉,结婚生子,这都是太老一套的事情,一部分是责任,一部分是一个秘密,人类要延续下去,此外你怎么办,你如果不马上死掉,你总得活下去,每天你要过。我不会把它说成是文化需求或者是怎样怎样,这都说大了。
凤凰网文化:一个自然而然的情况。
集权控制让中国人信奉“活下去就好”
凤凰网文化:您上次接受我们采访,当时说了一句脏话,然后说中国人最大的信仰就是活下去。当时引起了很大轰动。我想说的是,其实在物质上,我们其实已经到了该怎么活的阶段了,您说的这个活下去,是不是还是在精神层面上的一个所指?
陈丹青:我这个话当然是有点偏激,不对,说的不好。但是我想指的是,其实是这个政权,这个意识形态,这样一种控制方式,后现代的控制,后极权的控制方式,它最后让你很低程度的一个感谢,就是我能活下去就好,然后不反抗,不怀疑,承重,然后忍着。
陈丹青海外磨就的自由灵魂
陈丹青海外磨就的自由灵魂作者:关阳山来源:《留学》2014年第08期导语:到了海外,陈丹青才发现自己曾经“是奴才,望不到边的奴才”。
马年新春,陈丹青又有三本新书面世,其中,《无知的游历》是他的首部游记,乃是几年前应《华夏地理》之邀,先后游历了土耳其、俄罗斯、德国、匈牙利四国写成的长篇游记。
与其他游记不同的是,它并不是如何印证西方人已经发现的世界,而是作为中国人,如何看待一个新的世界。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赴海外游学的第一批艺术家,陈丹青最早开眼看世界应该追溯到三十多年前,他移居美国,一待就是十八年。
这段“洋插队”的日子并非如人们想象的那样美好。
初到美国,陈丹青必须依靠卖画讨生活。
但他收获的是灵魂的再造,他自称到了海外才发现自己曾经“是奴才,望不到边的奴才”。
加州艺术学院允许裸泳生于上海的陈丹青,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
远离亲人,在水深火热的劳动生活中仍坚持自习绘画,已是颇有名气的“知青画家”。
陈丹青是初中文化,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研究生班,使他获得了一纸文凭,毕业留校任教。
1980年,陈丹青以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油画—《西藏组画》成为中国艺术界巅峰人物,引起极大轰动。
1982年,陈丹青辞职移居美国,从此开始了在异国他乡的漫长磨练。
“到了纽约,发现问题很具体,那就是生存。
”陈丹青觉得,作为文革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人,他们是寻梦者,也是探路者。
“纽约是一个圈子,当然它是一个非常小的圈子,是小众的文化,但它给大众开放,给大众一个选择。
”陈丹青这样评价纽约的艺术。
陈丹青说:“美国是一个巨大的参照。
我在美国看见每件事情都会想到中国,所以我跟人说出国不是为了去看国外,其实你会看清自己。
”在国内绘画界的成就,让陈丹青很快摆脱了留学初期的体肤之苦。
而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夹杂着人权、毒品、流行音乐和后现代艺术,撞击着陈丹青刻满文革痕迹的心灵。
陈丹青经典语录
陈丹青经典语录陈丹青,是当今中国艺坛上的一位颇具影响力的艺术家、思想家和评论家,他的许多名言也成为了大家耳熟能详的陈述。
在以下七个经典语录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艺术价值、艺术性质、艺术流派等问题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第一条经典语录是:“艺术是一种感觉,不是一种科学,也不是一种理论”。
这句话从根本上讲述了艺术的本质,即艺术不是以一种固定的标准去衡量它的价值,也不能通过言语来准确描述,它只能靠感性的体验和感受来感知。
艺术所带来的美感和情感,即使是在不能言说的意义下也是非常强烈的。
第二条经典语录是:“世人多迷茫于想像中的艺术大师,少看身边的艺术人才。
”这句话提醒着我们,不要将视野仅限于外在的名誉和成就,也要关注那些默默地贡献于艺术领域的人才,以认同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第三条经典语录是:“对新艺术的拒绝,是想在古代重生”。
陈丹青这句话强调了一个合理的观点,即只有与时俱进,接纳新的观念和实践,才能推进艺术形式的发展。
因此我们必须摒弃那些过于固执的艺术观念和思维惯性,努力创造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新艺术形态。
第四条经典语录是:“艺术是动态的,它的价值应该反映在时间的积累上,而不应该在一味的迎合市场中得寸进尺”。
这句话表明了个人的时代背景和市场环境不能成为固定的标准。
艺术是以时间为基础的,需要长时间的沉淀和积累才能够得到认可,不应被迫在短时间内追求名利。
第五条经典语录是:“艺术不是科学,不是刻意去面对客观。
“这句话引申出了艺术与科学的根本区别。
艺术是一种高度的感性表现,它并不把目光集中于那些可以被科学和逻辑证明的事物上。
艺术家们需要表达自己对于感性事物的理解和体验,而这种感觉是很难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分析而得到完美的呈现的。
第六条经典语录是:“在自由,创造力和流利中,才有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陈丹青这句话很好地解释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即它需要动力和自由空间。
艺术就像是一座大海的浪花,在其中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自由性,需要放飞创造力,使其尽可能自由地运动和表现。
陈丹青:一切艺术都是热情 真的淡泊别弄艺术
总是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作家的陈丹青,一直没有淡出过公众的视野。
无论是出书,还是论事,无论他如何自嘲,陈丹青的文字依然充满了“存在感”。
2014年,陈丹青一连在广西师大出版社推出《草草集》、《记忆的泥沼》、《无知的游历》这三本新作,同时也迎来了自己的花甲之期。
他的心态有何变化?生活和工作的重点是否转移?谈新作:没有“命题”,我几乎就不写作记者:您曾自嘲,“写得太多,画得太少”,《草草集》序言中也写道,多数碎稿是应酬。
这次暌违5年才出书,是有意减少写作、放慢写作吗?陈丹青:我不是学者,并没一肚子学问憋着要说,只靠不同稿约才能写作。
近年确实有意怠慢媒体,“减少写作”,可是美术界,或别的什么界,不断有人要我写点什么——逝者,师长,同辈,晚辈,甚至孩子——其中深交浅交都有,或并不认识,但家眷熟友辗转恳求。
我婉拒了不少,凡接了的,零碎时间就被榨光了。
记者:写作是您的爱好,您对写作也很认真,但书的篇章几乎是“命题作文”,是否感到疲倦?陈丹青:倒没厌倦。
前面说了,没有“命题”,我几乎就不写作。
陈丹青六十岁自画像:真的淡泊别弄艺术陈丹青新作:《草草集》、《无知的游历》、《谈话的泥沼》记者:《谈话的泥沼》是近年来您接受访谈的结集。
您曾说,只接受书面采访。
这可否看作是您对写作的一种认真态度——访谈,也含糊不得?陈丹青:当面访谈,当场讲演,事后的记录常使我濒临发疯:七八成记者的语文太滥了——多半是中文系、新闻系硕士啊——我读着,觉得自己是个满口胡言的白痴。
清洗记录稿,简直是苦役。
而且不少记录稿根本没跟我打招呼就发表了,满篇废话。
所以不如不见面,书面来一堆问题,敲打成篇,发去了事。
记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你有没有特别想谈或者不想谈的话题?为什么?陈丹青:不让谈、不敢谈、以至不想谈的话题,多的是,“你懂的”。
特别想谈的事,多半亦属不让、不敢、以至不想的一类——倒不是指所谓政治,而是真相与真话——剩下一点点,蛮想谈的:是本行的所谓艺术,但也不敢。
陈丹青经典语录
陈丹青经典语录陈丹青经典语录1、“科以人传科尤重,人以科传人可知。
”解释起来,好比你是钱学森,又是博士,这博士学位因为你就分量很重;可要是你没啥名堂,却拿个博士学位混一辈子,你这家伙是个什么料,可想而知我向来讨厌名校学生自视高人一等的那张脸。
2、我为什么喜欢章太炎?他骂人、斗争,不买账,一辈子叫板,但是孝顺、善良、心软。
西方一些知识分子、艺术家也是,很惊世骇俗,但私下很纯朴、真实。
中国这样的人不够多,要么惊世骇俗,人不可爱;要么人可爱,却没有骨头、锋芒。
“好”必须不惜牺牲很多东西,如果反抗,就得把“好”作为代价。
中国人的人格不丰富,太单面。
3、中国的一切都没有充分现代化,就忽然进入后现代了。
4、常识建立健全就是基础,素描不是基础,现在的素描教学是反常识的。
什么都很重要,但你要说图画最重要,那就不对。
一棵树,你能说哪根树枝,哪片树叶最重要吗?5、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平庸。
文凭是平庸的保证。
他们决不会要梵高。
6、受过小学教育而能做成一些事情的人会,太多了;受了大学教育而诺塞县的人,也太多了。
“学历”与“成就”应是正比,不是这样的。
7、想当年,我们一起画画的同学中,那些把大卫石膏像画得好得无与伦比的人,现如今不知道哪里去了。
8、文凭是为了混饭,跟艺术没什么关系。
单位用人要文凭,因为单位的第一要义是老套。
文凭是平庸的保证,他们终将要梵高。
9、无论绘画还是写作,我尽量不说假话。
我这个人口绝无遮拦,不能知道哪天又会说什么。
10、我与生俱来的身份就是知青,我毫无疑问的程度文化程度就是高小毕业,中学都没上过。
11、真正有效的教育是自我教育。
我根本就怀疑“培养”这句话。
凡、高谁培养他?齐白石谁培养他?12、将当今教育体制种种表面文章与严格措施,不过四句话:将小孩当大人管,将大人当小孩管;简单的事情复杂化,错综复杂的事情简单化。
13、有些事情要叛逆,有些事情要适应。
比如,叛逆自己,适应自己。
陈丹青:好看的姑娘哪里去了?
陈丹青:好看的姑娘哪里去了?来源诗羊羊时光易碎安璇熙 - 委屈求全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自幼喜欢绘画,在初中毕业还是个16岁的孩子时,即被“文革”流放农村,在水深火热的生活劳动中仍坚持自习绘画。
期间创作连环画《边防线上》《维佳的操行》,油画《泪水洒满丰收田》等等;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陈丹青:闲散美人路遇美人,本不易看清、不宜细看的,但若有年轻貌美的女子闪过人丛,即如符号般立即通知目光,文艺腔的说法是“跳入眼帘”。
没办法,自己的眼睛,自己管不住。
而芸芸众生往来街市,无非人看人。
特意地探看美女,是美德?还是罪过?其实有聊无聊都说不上。
时人有句口头禅叫做“回头率”,先前没听说过,那引人“回头”而看的想必就是美丽的人,所以这雅俗不辨的词语倒也点明“问题”:为这“回头”问题,当年波德莱尔特意写了一首十四行诗,专说巴黎街头的艳遇,怎样惊鸿一瞥,过后又怎样低回难排。
试读下面几句:轻捷而高贵,小腿半露宛如雕像。
从她那孕育着风暴的铅色天空似的眼中,我像狂人般浑身颤动,畅饮那销魂的欢乐和迷人的美。
半个世纪后,本雅明借题发挥,竟是牵引出关于现代都市文明中人际关系扭曲沦丧的一大篇哲学论题。
诗哲逛街,到底不一样。
俗子如我,别无所长,只是年年回来走走看看,所见若有所失:在街头,商店,公共场所,格外好看的姑娘如今似乎不容易见到了。
这“不容易见”,倒是偶尔一见方才有所觉察:王府井北端道路拓宽而新建高级宾馆,因在老美院左近,寻访师友时或经过,不期然三两艳丽的女子“跳入眼帘”,还不及“回头”,前面又有丽人施施然走来。
如此者,虽只看得两三眼,几“率”不算太高,但在其他街区的路人稠密处,就少见这样身姿出挑的女孩——国中有妓,早知道的,然而一见裙短腿露坦然出街的新女性即妄断有异,不免轻佻的。
我的疑惑,是她们漂亮得虽有几分招摇,蹊跷,但瞧着实在并不很像“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陈丹青:当我佩服哪个女艺术家,恨不得变成女子倘若忽略背后的复杂原因,无可否认的是,在绘画史上(乃至艺术史、文化史),女性在漫长的时间里都身影寥寥。
因而那些能够留名的,稀有而杰出,更加难能可贵。
在中国,直到民国,女性画家的身影才渐渐多了起来。
今天和大家分享陈丹青老师写民国女画家的一篇文章。
文章原为他的视频节目《局部》的讲稿,经修订后收录于新书《陌生的经验》中。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购买)说是聊民国女画家,陈丹青老师却在开篇讲了很多艺术史上的女性。
他对女性画家怎么看呢?文中他说:“没有男画家,也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
……说真的,当我佩服哪个女艺术家,恨不得变成女子,为什么呢?因为有种念头、气质,唯女子才有。
”民国女画家文| 陈丹青1.艺术史上的英雌上回谈瓦拉东,说着说着,忽然觉得观点、态度、字眼,都要小心,这档节目要是在纽约播,九句说对,一句说错,可就踩了政治正确的底线,且等挨批、道歉,甚至上法庭。
在女权主义的批评词语里,政治正确的说法,不是“女画家”,而是“女性画家”。
谈早先的女画家,也得拿女权思想套回去,细细阐发性别文化的历史语境,对男人的世界,多少有所指控,重点是,最好你就是女性,如果是个男的,你得好好想想,再开口。
一百多年前,西洋女性画家不是没有,但很稀罕。
莫里索和卡萨特是资产阶级淑女,瓦拉东是下层妇女——以民主文化论,名家出身越往下层走,越说明时代进步——以我的无知,直到二战前,欧洲女画家像瓦拉东那般浓郁而本色的绘画,找不到第二个。
珂勒惠支倒是和她同代,但不画油画,而是,力气很大,晚年弄起雕塑来,她儿子死于一战,她做了系列大雕塑,深沉刚正,分量也很重。
所以九十年代她被发掘重视,恐怕和女权意识的成熟壮大有关系。
左:贝尔特·莫里索(1841-1895);右:玛丽·卡萨特(1844-1926)左:苏珊娜·瓦拉东(1865-1938);右:凯绥·珂勒惠支(1867-1945)但我可能又在胡说了,不足为信的。
二十年代的乔治娅·欧姬芙(Georgia O’Keeffe),被美国人尊为女性艺术的祖母,美国人编的所谓“世界”美术史,俨然有她的份。
恕我斗胆,我不喜欢她的画,但喜欢她的模样,很大气。
她丈夫是现代摄影大佬,名字有点长,此刻忘了,妻以夫贵,他为欧姬芙拍过一组著名的黑白照片,有肖像、有裸体,还专门拍了她的长手指。
晚年欧姬芙躲在新墨西哥州旷野里,现在,她的故居成了当地旅游点了。
这几位英雌活在“前女权时代”,对当时萌芽的女权文化不知是不自觉、半自觉,还是全自觉,照现在的说法,都是女性文化的“先驱”。
不过,据我记得,十七世纪意大利女画家阿特米西亚(Artemisia Gentileschi)才是老资格先驱。
四百年后,上世纪九十年代,这位太祖母级别的画家被重新关注,苏珊·桑塔格专门写了追忆文章,回肠荡气,好像跟她认识。
大都会美术馆为她举办了大个展,其中有一幅和卡拉瓦乔(Caravaggio)相似,画一个女子皱着眉头正在使劲割男人的脑袋,鲜血往外喷。
上图:阿特米西亚《朱迪思和霍洛芬斯》(Judith and Holofernes),1620—1621年,现藏于意大利乌菲兹美术馆;下图:卡拉瓦乔《朱迪思砍下霍洛芬斯的头颅》(Judith Beheading Holofernes)1598-1599年,现藏于罗马国立古代艺术画廊。
二战以来,欧美女艺术家越来越多,出挑者,个个厉害。
我最喜欢两位,一位是美国人奇奇·史密斯(Kiki Smith),我的并置作品画过她的雕塑。
一位是南斯拉夫裔行为艺术家玛瑞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八十年代,她和德国男友乌雷(Ulay)合作一件作品,题曰《情人—长城》(The Lovers-The Great Wall Walk)。
玛瑞娜从山海关出发,自东向西,乌雷从嘉峪关出发,由西向东,全程徒步,长达三个月,最后相约会合二郎山。
再后来,两人分手了。
几年前,玛瑞娜在纽约现代美术馆又做了一件作品:数千名观众排着队,被邀请与她对坐,对视,不发一言。
忽然,二十多年不见的乌雷坐下来。
玛瑞娜眼眶湿了。
乌雷隔桌握她的手。
她噙着泪水,微笑了。
两个老去的恋人。
几分钟后,乌雷起身离开,让位给其他等候的人。
瑞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和乌雷(Ulay)。
上图:《情人—长城》(The Lovers-The Great Wall Walk),1988;下图:The Artist is Present, Marina Abramovic, 2010, Performance Art, Duration 736 hours and 30 minutes, MoMA, New York。
(玛瑞娜和乌雷当众和解,我记得是乌雷先行伸手,结果看了梦茜插播的现场录像,倒是玛瑞娜先伸手,乌雷于是释怀傻笑,趋前一握。
我写稿子不参考资料,单凭记忆,记忆不是资料,常出错。
十六集中许多引述都有错误和盲点,谢谢梦茜找来资料,以正视听。
——陈丹青)说真的,当我佩服哪个女艺术家,恨不得变成女子,为什么呢?因为有种念头、气质,唯女子才有。
所以,再斗胆说个意思:过去的女画家未必意识到“女权”,她们的本意,其实要想画得像周围的男画家那么牛逼。
女画家最微妙最迷人的特质,是什么呢?当她妄想自己也是男画家,这时,女性特质出来了,正如英气勃勃的女子忽然穿上男装那样。
这又是男性目光吧,一不留神,犯忌了。
但我真的认识一位七〇后北京女孩,名叫黎薇,仿真雕塑做得棒极了,思路、规模,非比寻常,她剃个男孩发型,通身男装,脚蹬旧军靴,大步流星地走。
“不让须眉”、“女子丈夫”,中国人常拿这类屁话奉承女性,其实呢,主语还是“须眉”、还是“丈夫”,分明借此抬举爷们,哪里是尊重女性!绘画,如正义之事,贵在大胆,论义无反顾,论舍命奉献,女杰的胆气远胜男子。
想想中外女烈士,令人气绝,投降变节的男人肯定多过女生。
同样道理,论手巧,超级裁缝、厨子、设计家、化妆师,却是男人的天下。
所以情形应该一反,咱们要对手巧的男流说:哎呀,您真是“不让粉黛”、“男子太太”呀!总之,造物主故意留了许多伏笔、余地,让人类自己解码、自己折腾——说半天,我对女画家怎么看呢?贡布里希说:“没有艺术史这回事,只有艺术家。
”我的引申是:没有男画家,也没有女画家,只有好画家——你以为人家乐意在画家前加个“女”字吗?瓦拉东胜于许多男画家,不因她是女性,她的禀赋、优胜、魅力,专属“瓦拉东”——但这么说仍然有问题:瓦拉东真的是女人:她在她的时代或许劣势吧,在我看,却是令我妒忌的优势。
瓦拉东画作。
上图:《蓝房间》,1923;下图:《穿白袜的女子》,1924。
2.关紫兰:天生的胆气中国最有名的女画家,是元初赵孟頫的夫人管道升。
明朝文徵明的玄孙女文淑,清初秦淮名妓马守真和顾眉,史册也还提一笔,不过琉璃厂铺天盖地的国画画册中,不易找到她们。
如今中国的女艺术家越来越多,美院史论专业的女生更是成群结队,望不到边。
今天,我要讲讲我顶佩服的两位英雌,一位,是留学日本的上海女子关紫兰,一位,是民国决澜社主将庞薰琹的妻子,丘堤先生。
民国时期的女豪杰,数不完。
短短三十来年,民国女画家数量超过以往几千年。
头一批留学西洋的男画家,声名太大,掩盖了留日的一支,其中,陈抱一、关良、关紫兰,顶有才气。
关紫兰(摄于三十年代)关紫兰,上海女子,真正大家闺秀、绝代佳人,前些年我买到她一帧黑白原版照片,大家看看,这还不是她最美丽的留影——我二话不说,先来称她美丽,已是男性目光,但我实在不是以貌取人。
前次说及的潘玉良,不美,我也欢喜,因为那是古人之相,望之起敬。
而关紫兰美到这份气质,不赞美,便是罪过,瓦拉东瞧见,德加、雷诺阿瞧见,谅必无可奈何,惊为天人。
可是你瞧关紫兰的画,就忘了她相貌。
她下笔的胆气和瓦拉东有一拼,且是纯然天生,比起刘海粟的霸悍,半点不刻意、不夸张,比起同样有胆气的陈抱一,犹有过之,徐悲鸿、林风眠、吕斯百、吴作人,单是论胆气,论概括力,论率性豪放,论天纵其才,依我看,都比不过关紫兰。
1998年纽约古根海姆现代美术馆举办中华文明五千年展,特辟中国二十世纪绘画馆,留法留日十几位老前辈忽然现身纽约,虽是如雷贯耳,我扫视一过,显得学生腔了,出馆后想想,其中最夺人的画,竟是关紫兰。
关紫兰画作。
从上到下依次:少女像,1929年;《慈姑花》,1941年;《静安公园》,1942年。
(关紫兰身后,迄今没有一本专册面世。
网上寻获这几幅,固然不差,我在拍卖行与朋友处见过不下二十余件关紫兰原作,远为精彩,可惜无由觅得。
关美人若是见到本集图片,会委屈的。
但她中岁弃画,不著一笔,想来是个决断而透彻的人。
——陈丹青)关紫兰的画,又好在闺中的女气,明艳而娴静,此后及今的中国油画,再也不见,原因很简单,“大家闺秀”绝迹了。
话说日本昭和年代的油画—他们叫做“洋画”——正好是学巴黎画派,出了安井曾太郎(SōtarōYasui)、小出楢重(Narashige Koide)、梅原龙三郎(Ryuzaburo Umehara)等等,远比中国留法一代画得更恳切、更入味,可是到底东洋气,任他怎么弄,梦不见中原汉家入骨的斯文、历史的大气。
关紫兰不过是画画人像风景,不必谈什么气质修养:她的画,就是她照片上这个人。
当然,她的画不折不扣民国气。
民国女流的装扮和发型,既是江南的妩媚,又学英法一战前后的淑女相,此后没有了,民国富家女子做书生、弄体育、画写生、闹革命,一股子率性与天真,此后,更没有了。
留日的陈抱一,盛年夭折,关良是老好人,寿数长,但四九年后不敢画他野兽派一路,去弄水墨戏剧人物画。
关紫兰哪里去了呢?我年轻时根本不知道美术界有这么个奇女子,后来听说她大隐隐于市,不画画了,我见过她“文革”后的照片,穿着人民装,老来仍是动人,莹然浅笑,不见苦相。
十年前拍卖行出现她的画,起价二十来万,谁识货呢,居然流拍了。
3.丘堤:素淡的清蒸菜再说丘堤先生。
对照关紫兰的东洋影响,她的路数便是西洋当时的前卫,受夫婿庞薰琹带回一战前后的法国理念影响,略有立体派的意思。
丘堤(1906-1958)她的静物画,以我所见,中国第一。
好在哪里呢?同样是花呀,瓶子呀,衬布呀,丘先生懂得避俗,出手简静,她的画不比瓦拉东好,但比瓦拉东高;第二是素心,这话不好解,有如清蒸菜,她的优雅,是人优雅;第三,见“物性”,这句话,又分两层,一是摆件的物性,不修饰,不渲染,是物体的恰如其分,也是对物体的敬意和爱意,一是懂得善用材料的物性,丘先生敷色、行笔、起止、收束,始终不温不火,处处浓淡得宜,这不单是本事,温良恭俭让,入了画道,就是这等境界。
第四呢,她的气息也是民国透顶,自发,自在,自如,自适,而且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