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一章第二节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cdc84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3b.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学设计及优化训练答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主要内容为中国的人口数量、分布、增长以及人口问题。
教材通过文字、图片、图表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人口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和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知识,对于人口有一定的认识。
但针对我国人口的具体数量、分布、增长及其问题,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认识和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和问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及其特点,掌握我国人口政策及其实施效果。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图表等资料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关心国家人口问题,树立人口意识,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及其特点。
2.难点:人口增长对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问题和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教学法:结合我国实际人口政策及其效果,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人口问题的解决方法。
3.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人口数据、图表、图片等资料。
2.设计好课堂提问和讨论问题。
3.准备好教学多媒体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我国人口数量的增长情况,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国人口会增长这么多?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增长等数据和图表,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我国人口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数据背后的原因。
3.操练(10分钟)针对我国人口特点,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例如:我国人口增长过快会对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产生哪些影响?如何合理控制人口增长?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3c1eed93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2.png)
《第二节人口》教学目标:1.使用相关数据和资料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并说明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2.使用我国的人口分布图描绘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并简单分析形成的原因。
教学重点、难点:①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分析相关资料,理解中国人口在数量上和分布上的特点;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②教学难点:学会阅读人口增长折线图,并结合历史和社会综合分析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学会阅读人口分布图(等人口密度线图),并由此得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综合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原因教学方法:活动探究法、提问讲解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课程引入:请同学们看一个资料,这是世界人口前十位的大国及其人口数量:中国(1,339,724,852)、印度(1,210,193,422)、美国(312,566,000)、印尼(237,641,326)、巴西(190,755,799)、巴基斯坦(177,743,000)、尼日利亚(162,471,000)、俄罗斯(142,914,136)、孟加拉国(142,319,000)、日本(127,720,000)。
同学们通过阅读资料,显而易见中国位居第一位.另外再请同学们把其中的世界面积大国标出来,看一看有哪几个?再计算一下中国人口数是他们的多少倍?面积最大的国家俄罗斯,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八位,中国人口数量是俄罗斯的近9.4倍;面积第四大国美国,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三位,中国人口数量是美国的近4.3倍。
而面积第二大国加拿大不在其列,我们的人口相当于加拿大的40多倍。
承转过渡:以上这些分析都说明什么问题?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人口占世界人口21%,中国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够绕地球赤道50多圈,这些都说明我国人口在数量上具有基数大的特点。
资料分析: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实行了六次人口普查,结果如下:第一次人口普查──1953年6月30日:601938035人第二次人口普查──1964年6月30日:723070269人第三次人口普查──1982年12月27日:1031882511人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10月30日:1160017381人第五次人口普查──2000年11月1日: 1295330000人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11月1日: 1370536875人请同学们观察各次普查的数字之间有何变化规律?哪一次开始我国人口超过10亿?人口数量几乎翻一番用了多长时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数量呈增长趋势;第三次人口普查时全国人口超过了10亿;第一次人口普查是在1953年,数字是601938035人,比这个数字几乎翻一番的是第四次人口普查,即1990年,数字为1160017381人,时隔不到40年。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2024-2025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众多的人口)教案(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5933e34a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f2.png)
(4)撰写观后感: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资源后,撰写观后感,表达自己对视频内容的思考和感悟。学生可以通过撰写观后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5)小组讨论:鼓励学生组成小组,进行课后拓展活动,共同阅读推荐材料、观看视频资源,并进行讨论。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同时培养团队合作和沟通表达能力。
5. 课堂展示与点评(15分钟)
目标: 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加深全班对人口众多的人口的认知和理解。
过程:
各组代表依次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包括主题的现状、挑战及解决方案。
其他学生和教师对展示内容进行提问和点评,促进互动交流。
教师总结各组的亮点和不足,并提出进一步的建议和改进方向。
6. 课堂小结(5分钟)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互动式教学:我在课堂上采用了互动式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提出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我使用了多媒体资源,如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人口众多的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和影响因素。这种辅助教学方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3. 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例如,如果安排了关于人口增长对环境影响的实验,需要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土壤、植物、水等,并确保实验操作的安全性。
4. 教室布置:根据教学需要,布置教室环境,如分组讨论区、实验操作台等。例如,可以将教室布置成小组讨论区,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讨论桌和椅子,以便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57871946bd97f192379e904.png)
第二节人口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2.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分布不均以及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种种问题。
【教学难点】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具学具】板图课件多媒体
【教法学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合作探究发讲授法。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 人口 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1.2 人口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efec2f6294dd88d1d26b05.png)
人口教学设计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如果全中国的人手拉手站在一列,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世界上,人口在5000万以上的国家,就被称为人口大国,而我国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就有9个。
结论:中国的人口数量巨大给出:国家人口排行榜。
通过学生阅读世界人口前十位国家,反映人口众多。
国家人数世界排名中国13.40亿 1印度12.16亿 2美国 3.10亿 3印尼 2.35亿 4巴西 1.93亿 5巴基斯坦 1.67亿 6孟加拉国 1.64亿7尼日利亚 1.56亿8俄罗斯 1.40亿9日本 1.27亿10给出“中国各省人口数量”,找出人口超过5000万的省份,比较人口最多的省份是哪个省,大致有多少。
教师总结:中国的人口众多过度:中国的人口多,导致出生人口绝对数量多,人口增长快。
材料:每分钟出生约36人,每小时出生约2250人,每天出生约4万,近几年,我国每年净增人口平均1200万左右,相当于每年增加两个香港的人口数!教师引导:材料反映了什么现象?——人口增加的速度快设问:人口增加的速度一直这样么?给出“中国人口增长变化过程图”阅读: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人大约经历的时间分析时间变化:慢——快——慢的过程教师分析讲解:A、历史上:经济落后,战争、灾害频繁,死亡率高,人口增展缓慢。
B、建国后: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死亡率下降,寿命增长,人口直线上升增长。
C、现阶段:由于计划生育,人口增长缓慢,但人口基数大,净增人口多。
教师总结:中国的人口增长速度快过度:伟大领袖毛泽东同志说过,人多力量大。
但是当前人口众多一定是优势么?请学生讨论阐述。
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反思:2、教学过程反思:3、教学效果反思:。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2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1.2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b1807e1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c2.png)
第二节人口1.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分布与增长,理解我国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及为此制定的基本国策。
2.培养学生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和《中国人口的增长》等地理图表的能力,以及计算和分析能力。
3.使学生树立正确对待人口问题的态度和价值观,树立科学的人口观。
我国人口在世界上的地位及其分布,人口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的诸多负面影响。
《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中国人口的分布图》;调查家乡人口情况,准备相关数据,分活动小组讨论。
一、导入新课播放电视画面——城市一景:街上人流如潮,摩肩接踵,异常拥挤。
你遇到过类似的由于人多给你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烦恼吗?谈谈你这方面的遭遇和体验。
同学们或许只是从平时这些小事中深感我国人口之多,但具体深入的情形并不是很清楚,我们今天就一起来学习一下吧。
二、新课教学。
(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教师指导读图《中国人口增长示意》,根据人口增长曲线,引导学生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特点。
(1)我国人口基数大。
2000年有亿,2022年达到亿。
(2)增长速度过快。
由该图可知,我国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2.学生讨论:(1)新中国成立以前为什么人口增长缓慢?(2)新中国成立以后为什么人口呈直线上升的趋势?(3)1982年至2022年人口增长曲线明显变缓,主要原因是什么?3.算一算,想一想结合课本P12图和图,了解实行计划生育和晚婚晚育对控制人口增长的显著成效。
算一笔账,假设你们是三口之家,年收入是10 000元,如果你的父母又超生一个弟、妹,你们家的人均收入是多少呢?对你的成长有没有影响?让学生从“国家”到“自身”真切地感受到实行计划生育的好处。
坚决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将我国人口的自然增长率降低;晚婚5年,100年可少生一代人;多一个弟、妹,会使家里人均收入下降,影响自己的成长质量。
4.用一系列漫画(或做成课件)分析人口数量过多对资源和环境、经济的影响:(1)第一幅画:原始自然环境,其中有森林、草场、河流、小鸟等各种动物,有一个人在一小块田地里劳作。
人教版八上地理 1.2人口 教案设计
![人教版八上地理 1.2人口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919dc9afad6195f302ba673.png)
课程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科目初中地理教学对象八年级学生课时1课时一、教材内容分析人口问题,对初中生的要求其实没有很明显的难点(更难的问题不是初中生的任务——如:人口与经济策略、宏观调控等),但是其中的基本概念、数量、技能和基本观点很多,还有要求学生学会阅读数字资料和图表资料。
因此,了解、掌握:我国的人口国情、人口国策,分析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关系是本节课的主要学习内容。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1、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图:中国人口增长曲线图(2)学会读“中国人口密度分布图”,知道我国“黑河-腾冲”的人口地理分界线,并比较此线东部和西部,在面积和人口数量、人口密度方面的地区差异,从而分析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1)学会调查、收集我国近年来人口增长的资料,绘制人口增长曲线图,分析我国人口数量变化有什么特点。
(2)通过阅读有关数据和图表,知道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和由此带来的严重的人口问题,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的价值观。
初步懂得人口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提高对我国人口政策的认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作为八年级学生,正是长身体长知识的年龄,求知欲比较强,思维能力也较强。
2.七年级已学过世界人口和部分国家的人口知识,有一定迁移学习的基础。
3.初见课题,第一印象看似简单,学生容易大意,觉得没有什么难度,因而容易轻视问题,这个是老师所应该注意的。
本节课的学习者特征分析主要是根据教师平时对学生的了解以及学生年龄段的思维发展情况而做出的。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探究引导策略:探讨式学习;教师启发引导2.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策略:建立小组讨论、交流、合作的课堂氛围3.情景创设策略:运用生活中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景,设计问题,引导读图,组织教学内容,提出有启发性的引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地参与到读图、探究规律的学习当中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b50c699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9.png)
教师活动:
-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口分布图和增长图表,引出本节课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人口分布和增长的特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不同地区人口分布的原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分析方法。
-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进行及时解答和指导。
总体来说,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和拓展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人口分布和增长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提高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人口地理学导论》: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人口地理学的基本概念、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是理解人口地理学的重要参考书目。
《人口问题与世界》:通过分析世界各国的人口问题,让学生从更广泛的角度理解人口问题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2. 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八年级的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具有较强的探究兴趣,尤其是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人口问题。他们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方面具有一定的能力,善于通过讨论和合作学习来获取新知识。
3. 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本节内容时,学生可能会对人口增长特点及其原因、人口问题对环境、经济的影响等抽象概念难以理解。此外,他们可能对如何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人口问题感到困惑,需要老师在教学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 测试:教师在课堂上进行小测试,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测试成绩不佳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
2. 作业评价:
- 认真批改:教师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
- 点评:教师在点评作业时,对学生的优点给予肯定和鼓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指正,并提出改进意见。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 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fe7a33915f804d2b16c15d.png)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第二节人口学习目标1、知识和能力:①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②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③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及人口分布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学习评价1、看图掌握我国人口增长的变化特点2、背诵人口分布规律和人口分布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难点: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册(导学案),地图册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诱思导学二、思维展开三、应用提高四、梳理提炼1、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对我国辽阔的疆域的学习,使我们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
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众多的人口。
2、自主学习,导学练习组织学生自主预习课本完成导学练习。
1、【学生活动】学生自己展示预习成果PPT填图2、【小组合作】结合PPT图文资料完成①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
②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③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3、下列各国家的人口密度。
再次回忆人口密度的计算方式试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黑河---腾冲一线)东部地势平坦,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粮食多,加上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城镇多,所以聚居大量的人口。
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而人口稀少。
1、我国人口特点2、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人1、学生思考回答2、学生自主预习导学1、学生讨论发言总结并笔记2、学生总结发言笔记3、学生笔记,计算学生讨论总结做笔记总结笔记1、从学生熟悉的问题引入,学生有兴趣2、带着任务预习新课,了解基本知识1、培养学生自己总结归纳知识的能力通过比较分析,结合实际,利于理解掌握学生理清晰本节脉络知识点五、质量检测口的变化特点3、人口分布规律和特点4、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1、限时记忆2、当堂训练背诵记忆巩固练习诊断完成情况,重视回馈课后点评:本节教学设计是以“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读图分析、语言表达能力为目的,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宏观调控。
地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优秀教案
![地理 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 第二节 人口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e56ecfaf45b307e971977e.png)
《人口》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人口多、增长快这一根本国情;认识实行方案生育的必要性和正确性;2、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并探究其形成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分析、计算举例来探究我国人口的国情和分布特点,形成技能,培养正确人口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人口众多对我国社会经济开展和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关注人口问题,养成正确的人口观。
对我国的人口形势形成强烈的忧患意识。
教学重难点人口过多给我国社会经济和环境带来的诸多负面影响。
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合作探究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互动一:读第11页《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特别是20世纪以来我国人口增长情况怎样?师生交流。
互动二:分小组讨论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会产生那些负面影响?然后小组间交流。
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人口的增长必须同社会经济开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必须严格实行方案生育,尤其要提倡晚婚晚育。
二、人口东多西少我国人口分布很不均匀:黑河-腾冲一线的东南部面积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43%,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94%;西北部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57%,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
互动四:从自然条件、社会经济的开展等方面,说说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每小组推举一位发言代表。
教师小结:造成东西部人口差异的原因:a、自然原因:东部地区地形平坦,耕地多,气候好,生产粮食多;西部地区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多沙漠,耕地少,气候干旱,粮食产量低。
b、人文原因:东部交通运输便利,工商业兴旺,城多,人口集中。
西部交通不便,工商业欠兴旺,城少,城人口也少。
总结全课:请同学们谈收获。
板书设计:第二节人口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总数、人口特点人口众多带来的问题二、人口东多西少人口密度人口地理界线。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第一章 第二节人口](https://img.taocdn.com/s3/m/28860b0a102de2bd9705889c.png)
课题人口教学步骤过程与方法设计意图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教师:我们在初一学习世界人口时就知道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我国现在究竟有多少人?我国人口增长是否均匀呢?同学们阅读教材第11页内容 ,独立完成以下题目。
学生自主学习:(1)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得出的人口总数是多少?占世界的多大比例?(2)新中国成立前后我国人口增长的速度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精讲点拨:新中国成立前 ,社会动乱 ,人民生活水平低 ,因此人口增长慢;新中国成立后 ,社会经济开展快 ,医疗卫生条件迅速改善 ,人口迅速增长。
转承:我国这么多人口对我国社会经济开展有什么影响呢?下面我们就来看几幅漫画。
教师(展示漫画):同学们讨论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讨论发言:左面漫画反映的是交通拥挤 ,右面漫画反映的是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精讲点拨:现在我国的人口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正常开展 ,不但造成了生活中的诸多不便 ,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 ,还对环境资源产生了很大的破坏。
转承:我们应该怎样解决人口增长和社会开展之间的矛盾呢?下面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师:相信同学们对我国的方案生育政策已经有了一定了解 ,这种政策到底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我们借助教材第12页活动来探究这个问题。
学生合作探究:分成两组 ,一组探究我国人口政策对人口数量的影响 ,一组探究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对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
出示题目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快速阅读资料 ,从中找出有用信息的能力 ,还有阅读分析统计图表的能力。
采用漫画的形式展示我国人口对社会经济开展的影响,生动形象 ,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利用教材现有的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比拟实用 ,既能够到达教学目的 ,还能够解决教材中的。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b0e855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b6.png)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人口第2课时人口东多西少》主要讲述了中国人口的地理分布特点,即人口东多西少。
本节内容是对第一节《人口》的延伸和拓展,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中国人口分布的原因和影响,进一步掌握中国人口的空间分布特征。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地理知识基础,对于人口的概念和基本统计数据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的理解还较为模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图示来加深理解。
三. 教学目标1.理解中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
2.掌握中国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人口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
2.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和空间分布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中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
2.图示教学法:利用地图和图表,直观地展示中国人口分布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3.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制作与本节内容相关的PPT课件,包括地图、图表、案例等。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人口分布案例和数据,用于分析和讨论。
3.板书设计:设计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板书,包括关键词、概念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中国人口总数和增长速度的数据,引发学生对人口问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内容。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中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地理分布特点,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人口分布的不均衡。
同时,展示相关的人口分布图示,让学生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中国人口分布图示,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如“为什么人口会东多西少?”、“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等。
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2《人口》教案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2《人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3a55120242a8956aece406.png)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第一章1.2《人口》教案《人口》教案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趋势。
2、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理解我国的人口国策。
3、运用《中国人口的分布》示意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重点1、使学生了解我国人口的数量及增长。
2、运用人口分布图说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使学生了解人口过多带来的众多问题。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1、提问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省级行政中心。
2、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的简称。
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的疆域,真正认识了祖国的幅员辽阔。
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
今天我们就来个国家人口总和的2倍多,约相当于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人口之和,是名副其实的人口大国,如果我国所有人手拉手站在一起,能环绕地球赤道40多圈。
二、人口东多西少1.阅读“中国人口的分布”图,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我国人口的分布是否均匀?有什么特点?以哪条线为界?(2)比较东部沿海两省和西部内陆两自治区的人口密度的大小,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东西差异,并简要分析形成原因。
明确:(1)不均匀;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大体以黑龙江省的黑河市到云南省的腾冲县划一直线为界。
(2)我国东部人口稠密,西部人口稀疏;原因:我国东部地势平坦,地形以平原为主,土层深厚,土壤肥沃,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发展种植业,生产的粮食多,能够养活的人口多,加之东部地区工商业发达,交通便利,城镇多,城镇人口集中,所以人口密度大。
而西部地区地势高亢,多高原、山地,地形崎岖,耕地少,气候为干旱、半干旱气候,多沙漠、草原,加之西部工商业落后,交通不便,城镇少,因此西部人口稀疏。
课堂练习1.我国政府把___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我国人口分布不均,东部地区人口密度___,西部地区人口密度___。
3.我国著名的人口地理分界线是从______到______。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1.2《人口》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ea439dec3a87c24028c4fa.png)
第一章第二节人口(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读我国人口增长折线图,并以此来分析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2.通过读我国人口密度图掌握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资料和地图的阅读、分析,初步学会运用地图获取地理信息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口观,从而理解我国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的重要性。
【重点与难点】1.我国人口问题的严峻性和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必要性。
2.能从数字资料和地图资料中,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国情、人口问题及其基本国策。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比较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情景导入丽丽全家在讨论人口问题,他们各持己见。
爷爷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奶奶说:人多好种田爸爸说:早生儿子早享福妈妈说:人少好过年谁的观点正确?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学习第二节《人口》。
二、新课学习(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1.人口数量世界第一自主学习:学生自读P11面课文第一段,了解我国人口数量及占世界人口的比重。
经过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人口总数为13.40亿,约占世界人口的1/5,这意味着:※每5个人中就有1个中国人※如果全中国人手拉手站成一列,能环绕赤道40多圈结论: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2.人口增长状况(1)小组合作:读“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及教材p11第二段,回答:人口增长速度:新中国成立前,人口增长______;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_____。
(较慢;迅速)(2)为什么新中国成立前,我国人口增长较慢?而新中国成立后,人口增长迅速?(新中国成立前:经济落后;战争、灾害频繁;疾病多,人口死亡率高。
新中国成立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医疗卫生条件改善)3.人口多的利与弊同学们读教材p11第三段,分析人口过多给我国带来的利与弊。
利: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弊:对食品、住房、教育、医疗、交通等的需求数量巨大,给我国资源、环境和社会经济带来为沉重的压力。
人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初中精选
![人教版八年级上教案第一章第二节 人口-初中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502f51e183c4bb4cf6ecd151.png)
1.2人口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2.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1.运用数据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2.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人口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我国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2.我国的人口国策。
3.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教学难点】对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的认识。
课前准备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展示我国人口众多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从视觉上体会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的国情。
图片展示更易于理解与激发学生兴趣。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算密度,找差异:展示江苏省和青海省的面积与人口图,请计算江苏省和青海省的人口密度,体会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有何差别?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学生观察,找出人口分布差异的分界线,并尝试描述人口分布特点。
重叠展示“人口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城市交通分布图”,学生尝试分析,人口分布为什么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江苏省与青海省的比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清楚,人口密度大不仅与总人数有关,还与面积有关。
之后呈现的几幅地图,让学生学会析图,并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学生描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居世界第一。
学生思考讨论: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会带来哪些影响?教师归纳总结: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环境、资源……寻求解决办法:计划生育。
展示我国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学生理解我国人口国策。
教师简介我国人口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图,描述并发现问题。
通过两个思考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人口
第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
2.认识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
1.运用数据图,说明我国人口增长趋势,理解计划生育国策咋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根据我国人口分布图,描述人口分布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树立计划生育,提高人口素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我国的人口数量及增长特点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我国的人口国策。
3.运用中国人口分布图描述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
对我国人口增长曲线图的认识。
课前准备
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展示我国人口众多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图片,从视觉上体会我国人口众多,分布不均的国情。
图片展示更易于理解与激发学生兴趣。
人口分布东多西少
算密度,找差异展示江苏省和青海省的面积与人口图,请计算江苏省和青海省的人口密度,体会我国东西部人口密度有何差别?
展示“我国人口分布图”,学生观察,找出人口分布差异的分界线,并尝试描述人口分布特点。
重叠展示“人口分布图”“中国地形图”“中国气候分布图”“中国城市交通分布图”,学生尝试分析,人口分布为什么呈现东多西少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江苏省与青海省的比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人口密度的概念,并清楚,人口密度大不仅与总人数有关,还与面积有关。
之后呈现的几幅地图,让学生学会析图,并理解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展示“中国人口增长示意图”,学生描述我国人口增长趋势,了解我国人口众多,居世界第一。
学生思考讨论人口数量大、增长快会带来哪些影响?
教师归纳总结交通、住房、医疗、教育、环境、资源
寻求解决办法计划生育。
展示我国晚婚晚育对人口增长的影响,学生理解我国人口国策。
教师简介我国人口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设计意图》本部分内容主要要求学生学会分析数据图,描述并发现问题。
通过两个思考讨论问题,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后思考近年来,我国为什么开放二胎?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的提出,鼓励学生理解我国人口国情与国策,并理解人口国情是在不断发展变化中的。
教学反思
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