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统计指标
电力统计指标
![电力统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2f709762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4.png)
综合统计指标解释(讨论稿)一、发电设备能力1、 发电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容量是从设备的构造和经济运行条件考虑的最大长期生产能力,设备容量是由该设备的设计所决定的,并且标明在设备的铭牌上,亦称铭牌容量。
计量单位为“千瓦(kW )”。
2、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是指报告期(月、季、年)的最后一天,发电厂实际拥有的在役发电机组容量的总和。
电设备容量报告期末发=设备容量期初发电+电设备容量本期新增发-电设备容量本期减少发 本期末的发电设备容量即为下一期初的发电设备容量。
本指标为时点指标。
3、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
包括备用和正在检修的设备容量。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的区别,在于综合可能出力要考虑:⑴设备经技术改造后并经技术鉴定综合提高的出力(含机组通流改造后增加的出力); ⑵机组、锅炉、主要辅机设备和升压站之间配合影响的出力;⑶设备本身缺陷的影响出力;⑷扣除封存的发电设备出力。
如果没有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则二者应当相同。
4、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同时考虑火电厂受燃料供应、水电站受水量水位等影响,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
它是期末发电设备容量量扣除故障、检修及封存的设备后的容量。
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与综合可能出力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故障和检修中的设备。
如果没有修理和故障以及外界因素(燃料供应、水量水位等)影响时,二者应当相等。
5、股权比例集团公司实际所占股权比例,全资企业、内部核算企业股权份额百分比为100,控股、参股企业为集团公司所拥有的股权份额百分比。
6、平均可调出力发电设备平均可调出力是时期指标,表示报告期电厂或电网可能发挥的平均电力功率。
计算公式为:可调调出发电设备平均 =报告期日历时间时报告期内该机组可调小报告期各机组可调出力∑× 二、供热生产能力1、供热生产能力 热电厂供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供出的额定蒸汽或热水的数量,计量单位为“吨/时”。
电力系统统计报表中指标解释
![电力系统统计报表中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c361aa827284b73f24250f1.png)
主要指标
4.发电量
发电量是指电场(机组)在报告期内生 产的电能量。
主要指标
5.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
报告期发电量与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 率,是反映发电设备时间利用水平的指 标。计算公式为:
发电设备平均
发电量(千瓦时)
利用小时(小时)=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千瓦)
主要指标
6.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 的容量。如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组无增减变 化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 设备容量。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 法计算:
状态转变时间界线和时间记录的规定
计划停运转为非计划停运:在检修过程中发生影 响运行的设备损坏时,以计划检修工期终止日 期为界。
•
谢谢收看
主要指标
3、机械故障
指风力机因塔架、机仓、偏航机构、传 动系统(齿轮箱、主轴、连轴器)、变 浆机构、叶尖传动机构、叶轮(叶片和 轮毂)等故障造成的机组停运。
主要指标
4、控制系统故障
指风力机微机控制器、小电机、控制和 信号电缆、各种传感器、二次保险和空 气开关、PT、CT和变压器等故障造成 的机组停运。
主要指标
18、 可用系数(%)
可用系数= 可用小时 统计期间小时
100%
故障分类
1、液压故障
指风力机液压站、联接管路、液压缸、 蓄能器及油箱等故障造成的机组停运。
主要指标
2、电气故障
指风力机主空气开关、可控硅、旁路接 触器、发电机、母线及主电缆、补偿电 容、接触器和主回路保险等故障造成的 机组停运。
主要指标
15.综合厂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量即电厂全部耗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量 = 发电量 + 购网电量 - 上网电量
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
![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https://img.taocdn.com/s3/m/04116a5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63.png)
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引言电力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能源之一,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科学统计和监测电力生产情况,制定一套完善的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详细介绍电力生产统计的目的、范围、方法以及相关技术指标等内容。
1. 目的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准确、全面地了解和掌握国家或地区的电力生产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2. 范围本导则适用于全国范围内各类发电企业、发电站点以及独立发电者等单位,包括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风能发电等各种形式的发电方式。
3. 统计方法3.1 数据收集•发电企业应按照规定向国家或地方能源管理部门报送相关数据。
•数据收集可以通过人工填报表格、在线提交数据或自动化数据采集系统等方式进行。
3.2 统计指标•发电量:以兆瓦时(MWh)为单位,统计某一时间段内发电企业实际发出的电量。
•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统计某一时间段内发电机组的运行时间,以小时为单位。
•发电机组装机容量:统计某一时间段内各个发电机组的额定装机容量之和,以兆瓦(MW)为单位。
•供电可靠率:统计某一时间段内供电系统正常运行的百分比,反映了供电系统的可靠程度。
•发电能力利用率:统计某一时间段内实际发出的电量与装机容量之比,反映了发电设备的利用效率。
3.3 统计周期根据国家或地方能源管理部门的规定,确定统计周期。
通常可以采用月度、季度或年度等周期进行统计。
4. 数据处理与分析4.1 数据验证与核对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验证和核对,确保数据准确无误。
4.2 数据汇总与整理将各个发电企业报送的数据进行汇总和整理,形成全国或地区范围内的综合数据报告。
4.3 数据分析与报告根据汇总整理后的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报告编制。
分析可以包括发电量变化趋势、各类发电方式的比例、供电可靠率与发电能力利用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
结论电力生产统计技术导则是科学统计和监测电力生产情况的重要工具,对于促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电力计划统计指标解释
![城市电力计划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e031462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fe.png)
城市电力计划统计指标解释1. 背景介绍城市电力计划统计指标是用于衡量和评估城市电力发展状况的一套指标体系。
通过统计指标的解释,可以更好地理解城市电力计划的目标和策略,并对电力行业的发展趋势有更准确的把握。
2. 主要指标及解释2.1 电力供需平衡率电力供需平衡率是衡量城市电力供需状况的指标之一。
它是指城市实际用电量与电力供应能力之间的比值。
供需平衡率越高,表明城市的电力供应充足,能够满足市民的用电需求;供需平衡率越低,则表示供应不足,可能会出现供电不稳定等问题。
2.2 电力消费弹性系数电力消费弹性系数是评估城市电力消费变化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指标。
该系数反映了电力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相对变化情况。
当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时,说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响应较为敏感;当电力消费弹性系数小于1时,说明电力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响应相对较弱。
2.3 电力损耗率电力损耗率是评估城市电力输送和使用过程中能量损失程度的指标。
它是指城市电力输送过程中由于电阻、磁滞等原因造成的能量损失占总供电量的比例。
电力损耗率越低,表明电力传输效率越高,能源利用效率也相对较高。
2.4 新能源占比新能源占比是评估城市能源结构调整情况的指标。
它是指城市所使用的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等)在总能源消费中所占比例。
新能源占比越高,说明城市能源结构越清洁、绿色,能源可持续发展程度更高。
3. 使用指南以上是城市电力计划统计指标的主要解释,用于评估和分析城市电力发展情况。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结合其他相关指标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以制定科学合理的电力发展规划和政策,并监测和评估其实施效果,促进城市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电力统计指标
![电力统计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c70e0092a6c30c2259019ea0.png)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 =
能源生产总量年平均增长速 国度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 率的比值。它反映了能源消费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 指标。
能源消费弹性系 数=
能源消费量年平均增长速 度
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 度
§4.2.2 能源统计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能源消费总量:指在一定时期内全国(地区)国民经济各 部门和居民生活消费各种能源的总和。是观察能源消费水 平,构成和增长速度的总量指标。
能源消费总量=终端能源消费量+能源加工转换损失量 +损 失量
§4.2.2 能源统计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能源生产弹性系数:指能源生产增长率与国民经济增长率 的比值。它反映了能源生产增长与国民经济增长之间关系 的指标。
从产品形态上看(对应为支出法):它是所有常住单位 在一定时期内最终使用的货物和服务与货物和服务净出 口价值之和。
§4.1.2 国民生产产值(GNP)
国民生产产值:一个国家(地区)所有常住单位在一 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
GNP=GDP+国外净要素收入
收入概 生产概
念
念
§4.1.3 增加值
§4.2.1.1 能源统计的目的与意义 §4.2.1.2 能源统计的研究对象 §4.2.1.3 能源统计的基本任务
§4.2.1.1 能源统计的目的与意义
能源统计是运用综合能源系统经济指标体系和特有的 计量形式,采用科学统计分析方法,研究能源的勘探 、开发、生产、加工、转换、输送、储存、流转、使 用等各个环节运动过程、内部规律性和能源系统流程 的平衡状况等数量关系的一门专门统计。
对能源生产及需求进行统计预测。
§4.2.2 能源统计的主要指标及其含义
电能产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电能产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22f5728050876323012127b.png)
电能产品统计指标解释及计算公式
一、发电量
发电量是指电厂(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简称“电量”。
它是发电机组经过对一次能源的加工转换而生产出的有功电能数量,即发电机实际发出的有功功率(千瓦)与发电机实际运行时间的乘积。
电量的基本单位为“千瓦小时”,简称“千瓦时”。
发电量是根据发电机端的电能表来计量的。
计算公式如下:
二、电厂上网电量
电厂上网电量是指该电厂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或销售)给电网的电量。
即厂、网间协议确定的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抄见电量之和。
它是厂网间电费结算的依据。
电厂上网电量=∑电厂并网点各计量关口表抄见电量
三、购电量
电网经营企业从独立发电企业、其它电网经营企业、自备电厂购入的电量。
四、售电量
售电量是指电力企业出售给用户或其它电力企业的可供消费或生产投入的电量。
售电量按销售方式分为趸售电量与零售电量:
(1)趸售电量
指电网经营企业出售给其它电网经营企业用作生产投入以及电厂销售给电网的电量,也包括跨区域电网间的输送电量。
(2)零售电量
指电网经营企业出售给用户或因电网无法供电或授权电厂由电厂销售给厂区用户、以及电厂直接销售给大用户的用作最终消费的电量。
售电量按销售主体分为电网经营企业售电量与发电企业售电量:
(1)电网经营企业售电量
指电网经营企业销售的电量,包括售给用户和售给其它电网经营企业的电量。
(2)发电企业售电量
指发电企业销售的电量,包括售给电网经营企业的电量和售给厂区用户、以及电厂直接销售给大用户用作最终消费的电量。
电力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电力生产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6b9add0e763231126edb115f.png)
101动力系统由电力系统互相联系的发电厂、变电所、电力线路和用户用电设备,以及由热力系统互相联系的热电厂、热力管道和用户用热设备、组成动力系统。
102电力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
由发电厂、变电所、输配电装置、电力网的线路和和用户用电设备组成电力系统。
103热力系统由热力生产设备、供热设备及用户用热设备组成的,热力能源从生产、供销到消费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
104电力网又称电网,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
由变电所、配电装置和各种不同电压的线路组成。
通过电力网,电力才能输送和分配到用电的地方去。
105供电地区在电力系统内,按行政区划或供电范围形成的供电区域。
通常一个电力系统由几个供电地区组成。
106参加统一调度电厂在电力系统中,由电力系统的中心调度部门或地区调度部门进行统一调度的发电厂。
107不参加统一调度电厂虽然也在电力系统内,但不属于电力系统或地区调度部门统一调度的发电厂。
108发电厂将初级能源转换为电力能源的工厂。
按利用的自然资源不同,分为水力、火力、核能、地热、太阳能、潮汐、风力、生物等发电厂。
按习惯,水力发电厂称水电站;发电兼供热的火力发电厂称热电厂。
109热电厂发电兼供热能的火力发电厂。
即从汽轮机中抽出部分或全部做过功的蒸汽,经管道输送到工厂和居民生活区的热水、热能的生产供应者。
110公用电厂自备电厂的对称。
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以及城乡居民提供电能和热能的发电厂。
111自备电厂不属于电力部门(或能源部门)领导,而是附属于其它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的发电厂(或发电车间)。
它是相对公用电厂而言的。
自备电厂主要是为满足本企业或事业单位的生产、建设及生活需要而进行电能和热能的生产。
在自给有余时也向社会供电。
自备电厂不论隶属关系如何,均称作自备电厂。
113供电局(所)电力网中负责将电能输送到用户并回收电费和对供电设备进行管理、维修的机构。
114变电所转换和配送电能的场所。
变电所主要装设有变压器、配电装置和控制设备等,用以改变电压和控制电力的输送和分配。
北京 电力、电量节约指标
![北京 电力、电量节约指标](https://img.taocdn.com/s3/m/7a6715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e.png)
北京电力、电量节约指标:
北京电力、电量节约指标的具体数值可能因不同的年份、季节、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些可能有用的数据和指标:
1.电力消费总量:北京市的电力消费总量在过去几年中持续增长,但随着能源结构的
优化和节能减排政策的实施,电力消费的增长速度逐渐放缓。
2.单位GDP能耗:北京市一直在努力降低单位GDP能耗,通过推广节能技术和提高能
源利用效率,不断降低每单位GDP所需的能耗。
3.居民用电量:随着北京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用电量也在逐年增加。
北京市
政府通过推广节能家电、鼓励错峰用电等措施,引导居民合理用电。
4.工业用电量:北京市的工业用电量占据了全市用电量的一定比例。
市政府通过优化
工业结构、推广节能技术等措施,降低工业用电量。
5.电力需求侧管理:北京市通过实施电力需求侧管理,鼓励用户错峰用电、合理用电,
提高电力利用效率,从而达到节约电量的目的。
风电新能源电力系统报表指标解释
![风电新能源电力系统报表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5f03e337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26c3165.png)
风电新能源电力系统报表指标解释第一节发电设备生产能力1 .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指标解释】指报告期末风电场实际拥有的在役风机机组容量的总和。
【计算方法】期末发电设备容量=报告期初发电设备容量+报告期内新增发电设备容量-报告期内减少发电设备容量2 .本期新增发电设备容量【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通过基建、并购等方式新增加的风机容量。
3 .本期减少发电设备容量【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内通过售让、关停等方式而减少的发电设备容量。
【注意事项】企业为减少亏损等原因而主动停止生产,但未经政府主管部门批复同意关停的项目,不能计入减少风机设备容量。
4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指标解释】指风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
【计算方法】如在报告期内风电机组无增减变化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
如风电机组有新增或减少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工期初发电设备容量+本期新增发电设备容量-本期减少发电设备容量二期初发电设备容量+[∑(报告期内新增发电设备容量X新增设备容量自投产到报告期末的日历小时数)]÷报告期日历小时数-[∑(报告期内减少发电设备容量X该机组自报批准拆除或报废到报告期末的日历小时数)]:报告期日历小时数5 .期末发电设备台数【指标解释】指报告期末风电场实际拥有的在役风机台数。
【计量单位】台第二节设备利用1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指标解释】指报告期发电量与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的比值,是反映发电设备按容量计算的设备利用程度的指标。
【计量单位】小时(h)【计算方法】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报告期内发电量:报告期内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第三节生产与销售1.发电量【指标解释】指在统计周期内风电场内所有风电机组发出电量的总和。
【注意事项】单机发电量为风力发电机出口处计量的输出电量。
2 .购网电量【指标解释】指电站为发电生产需要从电网或其它发电企业购入的电量。
3 .上网电量【指标解释】指电站在报告期内生产和购入的电能产品中用于输送(销售)给电网的电量。
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
![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6df1653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1c.png)
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制度,旨在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电力行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该制度涵盖了电力行业的各个方面,包括发电、输电、配电、售电等环节,涉及企业数量庞大,数据量巨大。
首先,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需要明确统计范围和指标。
统计范围应包括所有从事电力生产和销售的企业,包括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
统计指标应包括电力生产量、销售量、发电量、输电量、配电量、售电量、成本费用、利润等。
这些指标的统计需要按照统一的标准和方法进行,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其次,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需要建立完善的统计体系。
电力企业应按照制度要求,建立健全的统计机构和人员,确保数据的采集、整理、分析、上报等各个环节得到有效实施。
同时,政府应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督和指导,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三,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需要定期发布统计报告。
电力企业应按照制度要求,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和政府有关部门报送统计报告,包括月度、季度、年度报告等。
统计报告应包括电力行业的运行情况、发展趋势、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等。
政府应加强对统计报告的审查和发布,确保信息的公开透明和可靠性。
第四,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需要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
通过对统计数据的分析,可以发现电力行业的发展规律和趋势,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电力企业应加强数据分析能力,建立数据分析团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和效率。
最后,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需要不断完善和改进。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变化,统计调查制度也需要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电力企业应积极参与制度改革和完善,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为制度的发展和改进做出贡献。
总之,电力行业统计调查制度是保障电力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需要全面、准确、及时地了解电力行业的运行情况和发展趋势,为政府和企业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电力企业应建立健全的统计体系,加强数据分析与应用,积极参与制度改革和完善,为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电力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电力生产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880f10cf50e2524de5187e22.png)
电力生产统计指标解释
厂用电量: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在消耗的电量。
发电厂用电率:发电用厂用电量/发电量*100%
线路损失电量=供电量-售电量
厂供电量:电厂向外提供的产品产量。
售电量:电力企业销售给用户的电量。
发电厂电量平衡:
发电量+外购电量+输入电量=电企厂用电量+输出电量+售电量+自发自用电量+线损
现价电力总产值=销售收入=商品产值(无外购电力)
发电企业现价电力总产值=厂供电量*厂供电单价
发电企业不变价电力总产值=厂供电量*不变单价
发电设备容量以发电机组铭牌标定容量为准。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发电量/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发电设备平均利用率=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同期日历小时*100% 发电量=∑(报告期月末一日24时电表读数-上月末一日24时电表读数)*电度表倍率
平均负荷=报告期发电量/报告期日历小时数
负荷率=报告期平均负荷/报告期最高负荷*100%
平均日负荷率=∑报告期日负荷率/报告期日历日数*100%。
电力统计指标范文
![电力统计指标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f34c8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b1a8d64.png)
电力统计指标范文
电力统计指标是电力系统运行状况的重要反映指标,是衡量电网运行
效率的重要参考依据。
它主要体现了电力系统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运
行安全性、运行效率等方面的运行情况,帮助电网管理部门深入认识电网
内各个系统的运行状况,分析统计电力系统的数据,从而帮助制定完善的
管理计划。
电力统计指标可以分为两大类:基本数据和统计指标。
一、基本数据:
1、电力系统负荷:解释为电力系统在其中一时间段内发出电能的有
效能量与同一时间段内消耗电能的有效能量之差。
2、发电厂出力:指发电厂在其中一时间段内发出电能的有效能量。
3、发电成本:发电厂在其中一时间段内发出的电能的总成本,它直
接影响着发电厂的收益情况。
4、发电率:指发电厂在其中一时间段内发出的电能有效率的百分比。
5、系统损耗:指在其中一时间段内电能发出和消耗之间的损耗。
6、电能质量:指电力系统在发出、输送和消耗电能过程中的供电质量。
7、安全性:指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情况,包括电网设备
运行状况、行车安全性、抗力强度、抗震性能等。
二、统计指标:
1、客户满意度:以客户对电力系统的满意度为指标。
电力企业的统计原则及指标计算方法
![电力企业的统计原则及指标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55499c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ad.png)
(三)若干问题处理办法1.电力企业的统计原则及指标计算方法(1)电力生产企业的统计原则独立核算的电力生产企业直接作为法人企业,发电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核算电力生产企业和供电公司下属的非独立核算电力生产企业均视为法人企业,填报法人企业所有报表。
(2)电力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电力生产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其售电量的全价计算,即电力生产企业的销售电量收入减去外购电费,计算公式为:电力生产企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售电收入-购电费=售电量×售电平均单价-购电量×购电单价非独立核算电力生产企业的售电平均单价可按公司内部结算价格计算,由其所属公司平衡测算后通知各电力生产企业。
(3)电网经营企业的统计原则独立核算的省、市(区)、县级供电公司作为法人企业;非独立核算的省级分公司视同为法人企业,填报法人企业所有报表;非独立核算的市(区)、县级供电公司作为产业活动单位填报相应报表;国家电网公司、区域电网公司作为管理机关只填报本级的数据,不包括下属法人企业和视同法人企业的数据。
(4)电网经营企业工业总产值的计算方法电网经营企业工业总产值(当年价格)按其售电量的全价计算,计算公式为:电网经营企业总产值(当年价格)=售电收入=售电量×售电平均单价(5)电力企业财务指标的填报方法由于非独立核算的电力生产企业和省级分公司视同法人企业填报普查表,这些企业如没有财务核算资料,由其所属的公司按照售电收入(售电量乘以售电平均单价)的比例分割计算后,反馈给该企业填报。
由于电网经营企业按全价计算工业总产值,为了与工业中间投入计算口径一致,“工业中间投入合计”应包括购电费,计入“直接材料”。
2.财务指标填报方法的补充说明(1)如果企业不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或者“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贷方累计发生额为0,则根据会计成本、费用科目中“工资”、“福利”项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填报。
如果付给外籍及港澳台方人员的工资、福利未计入“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科目,则应从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中摘取并计入。
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
![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https://img.taocdn.com/s3/m/18636c5d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ed.png)
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根据2023年的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是一个关键指标,对于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能源消耗的合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该指标的定义、意义以及相关的政策和措施。
首先,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指的是发电厂每产生1千瓦时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的数量。
这个指标是衡量电厂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参数之一,也是电力工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指标。
较低的标准煤耗意味着电厂能够以更少的能源消耗来产生相同数量的电能,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环境污染。
其次,合理控制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对于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方面,降低电厂的标准煤耗可以减少对煤炭等能源资源的需求,降低能源供给压力。
另一方面,降低标准煤耗可以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态环境。
因此,提高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标准煤耗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降低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的目标,相关政策和措施得到了广泛的推行和实施。
首先,政府加强了对电力工业的监管和管理,推动电力企业采取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其次,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支持力度,鼓励电力企业增加清洁能源的发电比例,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此外,推广先进的发电技术和设备,如高效燃煤发电、燃气发电、核能发电等,可以有效降低标准煤耗。
此外,加强对电力企业的监测和考核,通过奖励和惩罚机制,推动电力企业降低标准煤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结来说,2023年全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6000千瓦及以上电厂供电标准煤耗是电力工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降低标准煤耗对于减少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在推动降低标准煤耗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包括加强监管、支持清洁能源、推广先进技术等。
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可以实现电力工业的可持续发展,促进能源的合理利用,减少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电力场营销指标统计考核办法
![电力场营销指标统计考核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93fa1c6294dd88d1d26b32.png)
电力市场营销指标统计考核办法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公司、市工委以市场为中心,不断完善电力营销指标体系管理和考核的有关要求,以及我局确立的加强市场营销管理,规范经营的总体思路,从而使我局的电力市场营销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特制定本考核办法。
一、指标统计内容:市场占有率,人均用电量,客户满意率,报装接电率,客户丢失率等五项。
二、各项指标统计方法和要求:1、市场占有率=该单位总售电量该行政区域内总售电量100%(售电量:千瓦时)该单位总售电量指:该供电所辖区内10KV售电量之和。
该行政区域内总售电量指:该供电所供电营业区内由我局供电和由其它供电企业实施供电的售电量总和。
根据各所实际情况,具体划分如下:2、人均用电量该行政区域总售电量该行政区域人口总数该人口数各供电所统计本所辖区内的人口数。
3、客户满意率=随机调查满意的总户数随机调查总户数。
4、报装接电率=已装接电容量受理报装用电容量100%(容量:千伏安千瓦可现作千伏安)5、客户丢失率=丢失客户数总客户数100%(客户丢失率统计范围为所有客户)三、考核办法:1、凡发生市场占有率下降的供电所:下降率小于等于百分之五,供电所要组织调查,查明原因提出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具体措施,向局市场营销科以局面形式上报,每下降一个百分点,扣供电所500 元。
如下降率大于百分之五,电力局将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属供电所管理、服务等内部原因,将扣该供电所本季度奖金,并免去该供电所所长;属其它原因,另行处理。
2、各供电所由所长组织,必须每季度对客户满意率进行一次调查,县局将在每年十月份以前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一次客户满意程度测评调查问卷活动,调查客户总数不应少于管理客户总数的百分之十,其中动力客户应占百分之七。
各所每季度对调查结果应进行分类统计,并制订相应的整改措施。
在县局组织的调查中客户满意率低于百分之九十五的供电所,每降低一个百分点,扣供电所500 元,并责成供电所查明原因,制订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以书面形式报市场营销科,客户满意率小于百分之九十的供电所,县局将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调查,责成该供电所制订整改方案,并免去该供电所所长,扣发该供电所本季度奖金,并取消先进供电所评审资格。
《电力行业统计报表制度》信息化统计指标解释
![《电力行业统计报表制度》信息化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4e265bda0975f46527d3e1ef.png)
《电力行业统计报表制度》信息化统计指标解释1、台式计算机:指主机、显示器、键盘作为单独组件连接使用的计算机系统,包含工作站计算机系统、瘦客户端计算机系统等。
2、笔记本电脑:又称手提电脑或膝上型电脑,包含上网本电脑、平板电脑等。
3、PDA:指个人数码助理或指掌上电脑,可以进行一种或多种企业业务处理。
4、智能手机:指具备通话、个人信息管理、电子邮件、基于无线数据通信的浏览器等先进功能,并配有操作系统的手机。
5、其他终端:指除以上四种之外,经企业授权登记作为办公使用的数据设备。
6、企业在册数据使用终端数量:以台为单位,包括经企业授权登记的所有数据终端设备。
7、企业拥有服务器:指企业中能为其它机器提供数据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8、服务器CPU年平均利用率:根据服务器监控软件统计,企业在用服务器每天CPU利用率峰值之和除以365天,再取平均值,即∑(max每天服务器利用率/365)/服务器台数。
9、当年准备退役服务器:在统计年度内计划退出运营的服务器。
10、企业数据灾备中心:指在企业灾难发生时(或发生后),能够实现替代(或快速恢复)宕机系统进行数据处理和关键业务支持的企业数据中心。
11、当年数据服务器数据流量高峰值:根据服务器监控软件统计,企业数据服务器年度数据流量高峰值之和。
12、当年数据服务器提供数据总流量:根据企业信息网络监控软件统计,企业内网应用服务器和数据库服务器对访问业务提供的数据流量之和。
13、Intranet接入计算机数量:指企业内部网实现的计算机连接数量,包括有线连接和无线连接。
14、Intranet主干带宽:指企业服务器对企业数据使用终端提供的网络访问最大值。
15、Intranet桌面带宽:指企业网络交换机连接到电脑的主要节点带宽。
16、Intranet数据流量:根据企业信息网络监控软件统计,企业内部网年平均网络传输的信息量,其中包括用户数据和与网络相关的信息。
17、Intranet数据流量高峰值:根据企业信息网络监控软件统计,企业内部网年最高数据流量峰值。
电力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
![电力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e4b1b3f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0.png)
电力建筑业统计指标解释电力建筑业是指以发电设备和电力传输设备为主要建筑对象的建筑行业。
随着近年来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力建筑业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
在电力建筑业中,装机容量、发电量、自备电厂、电力产业结构等统计指标都是非常重要的衡量标准,下面将对这些指标进行逐一解释。
一、装机容量装机容量是指电力设备或者发电机组的设计容量,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
在电力行业中,装机容量常被用来衡量某个城市、地区或者国家的电力生产能力。
一般来讲,当装机容量越大时,电力生产能力也就越高,反之则越小。
二、发电量发电量是指单位时间内电力设备或发电机组所生产的电能量,通常以千瓦时(kWh)或兆瓦时(MWh)为单位。
发电量是衡量电力行业生产效率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指标。
尤其在电力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的今天,发电量也是衡量供电能力的重要标志。
三、自备电厂自备电厂是指由企业、事业单位、个人或其他集体依法建造、拥有、经营的独立电源。
自备电厂对于国家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都有很大的意义。
在电力建筑业中,自备电厂数量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随着企业和个人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备电厂数量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
四、电力产业结构电力产业结构是指电力行业中各种资源和产业的分配状况。
不同的产业结构会影响电力行业的生产和发展。
比如,电力行业中燃煤发电、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等产业的比例不同就会导致电力供应、价格和环保等方面的变化。
因此,在电力建筑业中,电力产业结构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
总之,电力建筑业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行业。
通过对一些重要的指标进行解释和分析,我们能更好地了解这个行业的变化和发展。
同时,也能更好的应对电力行业的挑战和机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报告期与发电量相对应所耗用的燃料数量折合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 29271kj/kg 的
标准煤量。单位:吨。
其中:煤折标煤量:将发电所耗用的天然煤折合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 29271kj/kg 的 标准煤量。单位:吨。
油折标煤量:将发电所耗用的燃油折合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 29271kj/kg 的标 准煤量。单位:吨。
19、发电用原煤量
·日耗用原煤量:通过计量装置,测算出当天发电耗用的原煤数量,减去应扣除的其他
用煤量。有中间储仓的电厂,尚应包括原煤仓,粉仓存煤期末期初的差额。 日发电耗 计量装置测得的入 日末日初 用原煤量 = 炉(入仓)原煤量 ± 煤差额
·月发电耗用原煤量:通过月终盘存和收、耗之间的平衡关系计算全月耗用的原煤量。 月发电耗用 月初 本月 月末 规定 非发电用
15、发电用标准煤量
正常发电(供热)生产耗用的标准煤量。根据正平衡法计算的原煤、燃油等燃料的消耗
量,乘以该种燃料实测低位发热量,除以标准燃料发热量 29271 千焦后算得。计算方法详见
“标准煤量”。热电厂耗用的标准煤量,必须按发电用和供热用分开计算。
发电耗用标准煤量=
发电、供热 用标准煤量
−
供热耗用 标准煤量
发电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计算公式为:
发电厂用电率(%)
=
发电用厂用电量 发电量
×
100%
10、综合厂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量即电厂全部耗用电量。
综合厂用电量 = 发电量 + 购网电量 - 上网电量
11、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综合厂用电率(%)=
综合厂用电量 发电量
×
100%
5
12、上网电量
⑴设备经技术改造后并经技术鉴定综合提高的出力(含机组通流改造后增加的出力); ⑵机组、锅炉、主要辅机设备和升压站之间配合影响的出力; ⑶设备本身缺陷的影响出力; ⑷扣除封存的发电设备出力。 如果没有上述各种因素的影响,则二者应当相同。 4、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 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同时考虑火电厂受燃料供应、水 电站受水量水位等影响,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它是期末发电设备容量量扣除故障、检 修及封存的设备后的容量。发电设备实际可能出力与综合可能出力的区别,在于前者不包括 故障和检修中的设备。如果没有修理和故障以及外界因素(燃料供应、水量水位等)影响时, 二者应当相等。 5、股权比例 集团公司实际所占股权比例,全资企业、内部核算企业股权份额百分比为 100,控股、 参股企业为集团公司所拥有的股权份额百分比。 6、平均可调出力
发电设备平均可调出力是时期指标,表示报告期电厂或电网可能发挥的平均电力功率。
1
计算公式为:
发电设备平均 ∑报告期各机组可调出力 × 报告期内该机组可调小时
可调调出 =
报告期日历时间
二、供热生产能力
1、供热生产能力 热电厂供热设备在单位时间内供出的额定蒸汽或热水的数量,计量单位为“吨/时”。热 电厂供热设备有抽汽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或电站锅炉等。经过中间二次转换的,按二次
是指发电厂为发电、供热生产需要向电网或其它发电企业购入的电量。
14、标准煤量
又称标准燃料或标准能源,是指将不能直接相加的各种不同发热量的燃料按一定系数折
合成标准燃料的一种方法。所谓标准燃料,是指每一千克含热量 29271 千焦的理想燃料。为
了反映不同种类和不同品种能源的使用价值,便于计算企业的能源消耗并进行企业间的对
修的厂外输油管道系统、循环管道系统和除灰管道系统等的用电量。既要包括本厂自发的用
作生产耗用电量外,还包括购电量中用作发电厂厂用电的电量。不能计入电厂发电(供热)
厂用电量有:
⑴新设备或大修后设备的烘炉、煮炉、暖机、空载运行的电力的消耗量。
⑵新设备在未移交生产前的带负荷试运行期间耗用的电量。
⑶计划大修以及基建、更改工程施工用的电力。
16、低位发热量 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它不 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 17、发电标准煤耗
6
发电标准煤耗率是指火电发电厂每发一千瓦时电能平均耗用的标准煤量。计算公式为:
发电标准煤耗(克/千瓦时)=
发电标准煤量(克) 发电量(千瓦时)
18、供电标准煤耗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
计算时可采用下列比较简便的方法: 报告期发电 = 期初发电 + 本期新增发 - 本期减少发 设备平均容量 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 = 期初发电 +
报告期内新增 × 新增设备容量自投产到报告期末的日历小时数 发电设备容量
设备容量
报告期日历小时
- 报告期内减少发电设备容量 × 该机组自报批准拆除或报废到报告期末的日历小时数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
⑷发电机作调相运行时耗用的电力。
⑸自备机车、船舶等耗用的电力。
⑹升、降压变压器(不包括厂用电变压器)、变波机、调相机等消耗的电力。
⑺修配车间、车库、副业、综合利用、集团企业、外供及非生产用(食堂、宿舍、幼儿
园、学校、医院、服务公司和办公室等)的电力。
⑻发电厂用电量不含供热所耗用的厂用电量。
9、 发电厂用电率
-
该最电后能一表日2上4点月读末数⎟⎟⎠⎞ × 该电能表倍率
∑ 全厂发电机组 =
月末发电量
某发电机组月发电量
∑ 全厂发电机组 =
月累计发电量
全厂发电机组月发电量
其中:燃油发电量 :是指以燃油为燃料而产生的发电量。
余热发电量:是指生产过程中释放出来的余热余气而产生的发电量。
天然气发电量:是指以天然气为燃料而产生的发电量。
机组容量的总和。 报告期末发 = 期初发电 + 本期新增发 - 本期减少发 电设备容量 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电设备容量 本期末的发电设备容量即为下一期初的发电设备容量。本指标为时点指标。 3、 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 报告期末一日机组在锅炉和升压站等设备共同配合下,可能达到的最大生产能力。包括
备用和正在检修的设备容量。“期末发电设备综合可能出力”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的区 别,在于综合可能出力要考虑:
2
计算新增锅炉容量时,基建竣工新增设备投入生产的时间,应该与基建竣工新增计算 新增生产能力的时间一致。
6、期末锅炉可能出力 从报告期末锅炉设备总容量中,扣除因锅炉本身及其附属设备存在缺陷所限制的出力, 即得出期末锅炉可能出力。它包括正在检修中的设备能力。 7、期末锅炉实际可能出力 报告期末的锅炉设备实际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即期末锅炉可能出力减去正在检修的 设备能力。 三、产量及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 发电量: 发电量是指电厂(机组)在报告期内生产的电能量。 计算公式如下:
期末容量,即为下一期初容量。
5、锅炉平均容量 锅炉设备在报告期内,按日历时间平均计算的容量。其计算方法为:
每台锅炉的设备容量乘以报告期内该锅炉构成本厂锅炉设备容量小时数之积的总和,
除以报告期日历小时数所得的商。即:
∑ 报告期锅炉
平均容量 =
⎜⎜⎝⎛铭锅容炉量铭 × 报锅告炉期设内备该容锅量炉的构小成时本数厂⎟⎟⎠⎞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
由于锅炉设备一般变化不大,所以采用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 报告期锅炉 报告期期初锅炉
平均容量 = 设备总容量 +
⎜⎜⎝⎛
报告期内新 增锅炉容量
×
期新末增之容间量的自日投历产小至时报数告⎟⎟⎠⎞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
∑ —
⎜⎜⎝⎛
报告期内拆除 锅炉容量
×
期自末动之工间拆的除日至历报小告时数 ⎟⎟⎠⎞
报告期日历小时数
原煤量 = 库存 + 购入 − 库存 − 损失 − (或拨出)
·热电厂耗用的原煤及其他燃料,按发电耗用和供热耗用分开计算(标准煤量的计算式
也相同): 发电耗用 发电、供热 供热耗用 原煤量 = 耗用原煤量 − 原煤量
·低位发热量是指燃料经完全燃烧,但燃烧物中的水蒸汽仍以气态存在时的反应热,
它不包括燃烧中生成的水蒸汽放出的凝结热。
天然气折标煤量:将发电所耗用的天然气折合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 29271kj/kg 的 标准煤量。单位:吨。
其它折标煤量:将其它用煤量折合成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 29270kj/kg 的标准煤量。单
7
位:吨。
20、发电燃油耗(发电燃油耗率)
3、 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发电机组在报告期内按日历小时平均计算的容量。如在报告期内发电机组无增减变化
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等于期末发电设备容量。如发电机组有新增或减少(拆迁、退役、
报废)时,则发电设备平均容量应按下述方法计算:
∑ 报告期发电设备平均容量=
发电机 报告期内该机组构成 组容量 × 本厂发电设备的小时数
4、 最高发电负荷
最高负荷是指报告期(月、1 至当月)内,每小时(或 15 分钟或 30 分钟)记录的负荷
中,数值最大的一个。综合最高负荷,应按同一时间的负荷总和数值中,取最大的一个。如
发电厂取每台发电机组在同一时间的发电负荷总和中,数值最大的一个,为该厂的发电最高
负荷。供热最高负荷亦如此计算。
5、 最低发电负荷
7、 负荷率(最高、最低、平均)
负荷率是平均负荷与最高负荷的比率,说明负荷的差异程度。数值大,表明生产均衡,
设备能力利用高。计算式为:
负荷率(%)=
报告期平均负荷 报告期最高负荷
×100%
8、 发电用厂用电量
发电用厂用电量为发电厂生产电能过程中消耗的电能,发电用厂用电量包括动力、照明、
通风、取暖及经常维修等用电量,它励磁用电量,设备属电厂资产并由电厂负责其运行和检
发电最低负荷是指报告期(日、月、季、年)内,记录的负荷中,数值最小的一个。
6、 平均发电负荷
平均负荷是指报告期内瞬间负荷的平均值,即负荷时间数列序时平均数。表明发、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