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题汇总
高中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高中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函数y=2x^2的图像?A. 经过原点的抛物线B. 经过原点的直线C. 经过原点的双曲线D. 经过原点的椭圆答案:A2. 圆的一般方程是:A. (x-a)^2 + (y-b)^2 = r^2B. x^2 + y^2 = r^2C. x^2 + y^2 + r^2 = 0D. (x-a)^2 + (y-b)^2 = 0答案:A3. 已知集合A={1,2,3},B={2,3,4},则A∩B等于:A. {1,2}B. {2,3}C. {1,3}D. {3,4}答案:B4. 若f(x)=x^2-4x+3,则f(2)的值为:A. 1C. 3D. 5答案:A5. 等差数列{an}的前三项分别为1, 4, 7,则该数列的公差d为:A. 2B. 3C. 4D. 5答案:B6. 函数f(x)=x^3-3x^2+2在x=1处的导数为:A. 0B. 1C. 2D. -1答案:B7. 已知向量a=(2,3),b=(1,k),若a⊥b,则k的值为:A. 2B. -2C. 3D. -3答案:B8. 函数y=sinx在区间[0,π]上的最大值为:B. 1C. πD. -1答案:B9. 圆的半径为5,圆心在原点,该圆的方程为:A. x^2 + y^2 = 25B. (x-5)^2 + y^2 = 25C. x^2 + y^2 - 5^2 = 0D. x^2 + y^2 + 5^2 = 0答案:A10. 函数f(x)=x^2-6x+8的顶点坐标为:A. (3, -1)B. (-3, 1)C. (3, 1)D. (-3, -1)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 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2,公比为3,其第五项为______。
答案:1622. 抛物线y^2=4x的焦点坐标为______。
答案:(1,0)3. 直线l的斜率为-1,且经过点(2,3),则直线l的方程为______。
数学文化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数学文化常识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被誉为“数学王子”的数学家是谁?A. 阿基米德B. 高斯C. 牛顿D. 欧拉2. 勾股定理最早是由哪个文明发现的?A. 古埃及B. 古巴比伦C. 古希腊D. 古印度3. 以下哪个不是数学的分支?A. 代数学B. 几何学C. 物理学D. 统计学4. 圆周率π的近似值是多少?A. 3.14B. 2.71C. 3.14159D. 2.7185. 黄金分割比的数值大约是多少?A. 1.618B. 1.732C. 2.718D. 1.4146. 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共有多少卷?A. 10卷B. 12卷C. 15卷D. 20卷7. 以下哪个数学家是微积分的奠基人之一?A. 笛卡尔B. 莱布尼茨C. 帕斯卡D. 费马8. 以下哪个数学问题被称为“数学界的哥德巴赫猜想”?A. 费马大定理B. 四色问题C.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D. 希尔伯特的23个问题9. 以下哪个是著名的数学难题?A. 哥尼斯堡七桥问题B. 费马大定理C. 四色问题D. 所有以上都是10. 以下哪个数学概念是由中国古代数学家华罗庚提出的?A. 华氏定理B. 华罗庚猜想C. 华罗庚不等式D. 华罗庚问题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被称为“数学之神”的古希腊数学家是________。
12. 世界上最早使用“0”这个数字的文明是________。
13. 著名的“费马大定理”是由________提出的。
14. 微积分的基础是________和________。
15. 著名的“哥尼斯堡七桥问题”是由________提出的。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6. 请简述数学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性。
17. 请简述数学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8. 论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19. 论述数学教育对于个人思维发展的重要性。
五、结束语数学作为一门古老而充满魅力的学科,不仅在科学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艺术、经济、哲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小学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下列哪个数字是最小的质数?A. 0B. 1C. 2D. 3答案:C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0B. 15C. 20D. 25答案:B3. 一个数的3倍是45,这个数是多少?A. 15B. 30C. 45D. 60答案:A4. 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女生占全班人数的40%,那么女生有多少人?A. 16B. 20C. 24D. 32答案:B5. 一个数加上它的一半等于20,这个数是多少?A. 10B. 12C. 14D. 15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6. 一个数的平方是36,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或-67. 一个数的4倍加上8等于4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88. 一个数的5倍减去10等于2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69. 一个数与它的相反数相加等于______。
答案:010. 一个数的2倍减去它的一半等于10,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三、计算题(每题5分,共20分)1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1)36 + 45 - 27 = ____答案:54(2)78 × 4 ÷ 2 = ____答案:156(3)120 ÷ 5 + 24 = ____答案:44(4)81 ÷ 9 × 7 = ____答案:63四、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8厘米,宽是5厘米,高是3厘米,求它的体积。
答案:长方体的体积 = 长× 宽× 高= 8 × 5 × 3 = 120立方厘米。
13. 一个班级有50名学生,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2倍,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
答案:设女生人数为x,则男生人数为2x。
根据题意,x + 2x = 50,解得x = 16.67(取整数部分),即女生16人,男生32人。
小学数学文化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自然数?A. 0B. 1C. 2D. 32. 下列哪个数是最大的质数?A. 7B. 9C. 11D. 133.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6厘米,宽是3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12厘米B. 15厘米C. 18厘米D. 21厘米4. 下列哪个分数是最简分数?A. 8/12B. 9/15C. 10/20D. 11/225. 一个圆形的半径是5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25πB. 50πC. 75πD. 100π6. 下列哪个数是两位数?A. 23B. 123C. 1234D. 123457. 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5厘米,它是什么类型的三角形?A. 直角三角形B. 等腰三角形C. 不等边三角形D. 无法确定8. 下列哪个数是正整数?A. -3B. 0C. 1D. -19. 下列哪个算式的结果是5?A. 3 + 2B. 3 - 2C. 3 × 2D. 3 ÷ 210. 一个梯形的上底是4厘米,下底是6厘米,高是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12B. 15C. 18D. 21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2个1相加等于______。
12. 5个3相加等于______。
13. 7乘以4等于______。
14. 9减去3等于______。
15. 16除以2等于______。
16. 一个长方形的面积是24平方厘米,长是6厘米,那么宽是______厘米。
17.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那么它的边长是______厘米。
18. 一个圆柱的高是10厘米,底面半径是3厘米,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9. 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平方厘米,底是6厘米,那么它的高是______厘米。
20. 下列哪个数是偶数?______(在括号内填序号)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21. 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每小时行驶60千米,经过3小时到达乙地。
初一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初一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圆的周长是其直径的π倍B. 圆的周长是其半径的2π倍C. 圆的面积是其半径的π倍D. 圆的面积是其直径的π倍答案:B2. 如果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A. 5B. -5C. 10D. -10答案:A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其自身,这个数可能是:A. 正数B. 负数C. 零D. 正数或零答案:D4.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有理数?A. 3/4C. πD. √2答案:C5. 一个角的补角是其自身,这个角是:A. 45°B. 90°C. 180°D. 360°答案:B6. 一个数的立方等于其自身,这个数可能是:A. 1B. -1C. 0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一个数的平方是其自身,这个数可能是:A. 1B. -1C. 0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8.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其自身,这个数可能是:B. -1C. 0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A9.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其自身,这个数可能是:A. 1B. -1C. 0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下列哪个选项是不等式?A. 2x + 3 = 7B. 3x - 5 > 2C. 4x = 8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B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一个数的平方是25,这个数是____。
答案:±52. 一个数的立方是-8,这个数是____。
答案:-2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这个数是____。
答案:±54. 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60°,那么这个角是____。
答案:120°5. 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30°,那么这个角是____。
答案:60°6.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4,这个数是____。
答案:167.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2,这个数是____。
答案:88.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其自身,这个数是____。
数学文化考试题.docx
1.世界上第一个计算出ri是3.141592654的是:祖冲之2.宋兀时期是我国数学的鼎盛时期,元朝的《四兀卡•鉴》的作者是:朱世杰3・微分学最早出现于1687年,阿基米德创立积分学,积分学早丁•微分学出现4.我国现存的最古老的一部数学著作是一《周髀算经》5.欧拉公式:e'e - cos^ + zsin^6・最早使用function函数的是:莱彳|j尼茨7.最早采用v位值制>函数的国家是:米索不达米亚最早出现“零”的国家是:印度。
8.最先使用g,5语言的是:魏尔斯特拉斯9.欧拉出生于:瑞上;1707年10・早期古埃及的数学知识记录在:(纸草书)上11・欧几里得的《几何原本》共13卷,(5)个公理,(5)条公设12.1882年,林徳曼(徳,1852—1939年)证明了兀是超越数。
由此解决了尺规作图中“化圆为方”问题的不可能。
13.柯西是现代分析之父,数学之王/数学王子是川」斯14.希尔伯特在1900年的巴黎数学大会上提出了21个数学问15.最早叙述《勾股定理》的是:九章算术,最早完成的是:赵爽二.简述题1 •简述以下数学家的国家、年代、代表著作、世纪朝代和主要成就(1到2个)?(莱布尼茨,牛顿,欧拉,刘辉,拉格朗日)牛顿:(英,1642—1727年)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和天文学家,1642-172主要成就是创立经典力学的基本体系,在数学方面提出了 '流数法',建立了二项式定理,创立微积分,天文方面,发现了万有引力,创制反射望远镜。
1686年底,牛顿写成划时代的伟大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书。
莱布尼茨:莱布尼茨(徳,1646—1716年),徳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从儿何学角度独立创建微积分,发明了二进制为20世纪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奠定基础。
欧拉:(瑞士,1707—1783年),18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分析的化身,“数学家之英雄”,1748年《无穷小分析引论》,1755年《微分学原理》,1768—1770 年《积分学原理》(3卷)成为分析的百年传枇经典之作,最多产的数学家,生前发表的著作与论文有560余种,推进积分和微积分及其应用。
小学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小学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加法与减法1. 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给他3个苹果,现在小明有几个苹果?答案:小明有5个苹果。
2. 一杯水有250毫升,如果喝掉了150毫升,还剩下多少毫升?答案:还剩下100毫升。
3. 一辆公交车上有30人,下车了15人,还剩下几人?答案:还剩下15人。
第二章:乘法与除法1. 一个花圃有5行玫瑰,每行有4朵玫瑰花,总共有几朵玫瑰花?答案:总共有20朵玫瑰花。
2. 如果每个盒子里有6个苹果,那么12个盒子里一共有几个苹果?答案:一共有72个苹果。
3. 一辆公交车每辆承载40人,如果共有120人坐公交车,需要多少辆公交车?答案:需要3辆公交车。
第三章:数的大小比较1. 70比65要大还是要小?答案:70比65要大。
2. 12比16要大还是要小?答案:12比16要小。
3. 两个数相等的时候,它们的大小关系是怎样的?答案:两个数相等,它们的大小关系是相等的。
第四章:整数运算1. -5 + 10 = ?答案:-5 + 10 = 5。
2. -8 - 3 = ?答案:-8 - 3 = -11。
3. -4 × 2 = ?答案:-4 × 2 = -8。
4. 12 ÷ 3 = ?答案:12 ÷ 3 = 4。
第五章:分数运算1. 1/2 + 1/3 = ?答案:1/2 + 1/3 = 5/6。
2. 3/4 - 1/4 = ?答案:3/4 - 1/4 = 1/2。
3. 2/5 × 4/3 = ?答案:2/5 × 4/3 = 8/15。
4. 3/8 ÷ 1/4 = ?答案:3/8 ÷ 1/4 = 3/2。
第六章:图形与计数1. 数一数:有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一条边上有3个小正方形,那么正方形总共有几个小正方形?答案:正方形总共有9个小正方形。
2. 数一数:有一条长线段,线段上有4个正方形,每个正方形上有2个圆,那么总共有几个圆?答案:总共有8个圆。
高考数学必考点《数学文化》精选100题
第 1 页 共 75 页高考数学必考点《数学文化》精选100题1.密位制是度量角的一种方法.把一周角等分为6000份,每一份叫做1密位的角.以密位作为角的度量单位,这种度量角的单位制,叫做角的密位制.在角的密位制中,采用四个数码表示角的大小,单位名称密位二字可以省去不写.密位的写法是在百位数与十位数字之间画一条短线,如密位7写成“007-”,478密位写成“478-”,1周角等于6000密位,记作1周角6000=-,1直角1500=-.如果一个半径为2的扇形,它的面积为76π,则其圆心角用密位制表示为( ) A .1250-B .1750-C .2100-D .3500-2.天干地支纪年法源于中国,中国自古便有十天干与十二地支,十天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纪年法是按顺序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相配,排列起来,天干在前,地支在后,天干由“甲”起,地支由“子”起,例如,第一年为“甲子”,第二年为“乙丑”,第三年为“丙寅”,以此类推,排列到“癸酉”后,天干回到“甲”重新开始,即“甲戌”,“乙亥”,然后地支回到“子”重新开始,即“丙子”,以此类推.今年是辛丑年,也是伟大、光荣、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则中国共产党成立的那一年是( )A .辛酉年B .辛戊年C .壬酉年D .壬戊年3.九连环是我国从古至今广泛流传的一种益智游戏,它用九个圆环相连成串,以解开为胜.据明代杨慎《丹铅总录》记载:“两环互相贯为一,得其关捩,解之为二,又合面为一”.在某种玩法中,用n a 表示解下()9,n n n *≤∈N个圆环所需的移动最少次数,若11a =,且1121,22,n n n a n a a n ---⎧=⎨+⎩为偶数为奇数,则解下5个环所需的最少移动次数为( ) A .7B .13C .16D .224.《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成就的杰出代表作,其中《方田》章给出计算弧田面积所用的经验公式为:弧田面积12=(弦+矢)⨯矢,弧田(如图)由圆弧和其所对弦所围成,公式中“弦”指圆弧所对弦长,“矢”等于半径长与圆心到弦的距离之差,现有圆心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2 页 共 75 页角为 23π,半径等于20米的弧田,按照上述经验公式计算所得弧田面积约是( )(参考数据: 3.14π≈1.73≈)A .220平方米B .246平方米C .223平方米D .250平方米5.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x 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b a 和dc (,,,a b cd N +∈),则b d a c++是x 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 2.71828e =⋅⋅⋅,若令2714105e <<,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4115是e 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27411015e <<,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那么第二次用“调日法”后可得e 的近似分数为( )A .6825 B .4115 C .2710 D .1456.如图,洛书(古称龟书),是阴阳五行术数之源.在古代传说中有神龟出于洛水,其甲壳上有此图像,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角黑点为阴数.若从四个阴数和五个阳数中随机选取3个数,则选取的3个数之和为奇数的方法数为( )A .30B .40C .44D .707.《掷铁饼者》取材于希腊的现实生活中的体育竞技活动,刻画的是一名强健的男子在掷铁饼过程中最具有表现力的瞬间.现在把掷铁饼者张开的双臂近似看成一张拉满弦的第 3 页 共 75 页 “弓”,掷铁饼者的手臂长约4π米,肩宽约为8π米,“弓”所在圆的半径约为1.25米,你估测一下掷铁饼者双手之间的距离约为(参考数据1.414≈,1.732≈)( )A .1.012米B .2.043米C .1.768米D .2.945米8.在地球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随时间周而复始不断变化,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一个周期就是一个回归年.某科研小组以某年春分(太阳直射赤道且随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北移的时间)为初始时间,统计了连续400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取正值,直射南半球时取负值).设第x 天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值为,y 该科研小组通过对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得到y 与x 近似满足23.43929110.01720279y sin x =.则每400年中,要使这400年与400个回归年所含的天数最为接近.应设定闰年的个数为(精确到1)( ) 参考数据182.62110.01720279π≈ A .95B .96C .97D .989.“中国剩余定理”又称“孙子定理”,讲的是关于整除的问题.现有这样一个整除问题:将1到2021这2021个正整数中能被3除余1且被5除余1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n a ,则数列{}n a 各项的和为( )A .137835B .137836C .135809D .13581010.我国古代以天为主,以地为从,天和干相连叫天干,地和支相连叫地支,合起来叫天干地支.天干有十个,就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古人把它们按照甲子、乙丑、丙寅……的顺序而不重复地搭配起来,从甲子到癸亥共六十对,叫做一甲子.我国古人用这六十对干支来表示年、月、日、时的序号,周而复始,不断循环,这就是干支纪年法(即农历).干支纪年历法,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科学历法之一.今年(2020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4 页 共 75 页年)是庚子年,小华的爸爸今年6月6日是56周岁生日,小华爸爸出生那年的农历是( )A .庚子B .甲辰C .癸卯D .丙申11.《周髀算经》是中国最古老的天文学和数学著作,书中提到:冬至、小寒、大寒、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这十二个节气的日影子长依次成等差数列.若冬至、大寒、雨水的日影子长的和是40.5尺,芒种的日影子长为4.5尺,则冬至的日影子长为( )A .6.5尺B .13.5尺C .14.5尺D .15.5尺12.英国数学家泰勒(B . Taylor ,1685-1731)以发现泰勒公式和泰勒级数闻名于世。由泰勒公式,我们能得到111111!2!3!!(1)!e e n n θ=+++++++(其中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01,!12...21n n n n θ<<=⨯-⨯-⨯⨯⨯),其拉格朗日余项是.(1)!n e R n θ=+可以看出,右边的项用得越多,计算得到的e 的近似值也就越精确。若3(1)!n +近似地表示e 的泰勒公式的拉格朗日余项,n R n R 不超过11000时,正整数n 的最小值是( ) A .5B .6C .7D .813.攒尖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依其平面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等,多见于亭阁式建筑如图所示,某园林建筑为六角攒尖,它的主要部分的轮廓可近似看作一个正六棱锥,设正六棱锥的侧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2θ,则侧棱与底面内切圆半径的比为( )第 5 页 共 75 页A.3sin θ B.3cos θ C .12sin θ D .12cos θ14.“瓦当”是中国古建筑装饰檐头的附件,是中国特有的文化艺术遗产,为探究下面“瓦当”图案的面积,向半径为10的圆内投入1000粒芝麻,落入阴影部分的有400粒.则估计“瓦当”图案的面积是( )A .40B .40πC .4D .4π15.明朝早期,郑和在七下西洋的过程中,将中国古代天体测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创造性应用于航海,形成了一套自成体系且行之有效的先进航海技术——“过洋牵星术”.简单地说,就是通过观测不同季节、时辰的日月星辰在天空运行的位置和测量星辰在海面以上的高度来判断方位,其采用的主要工具为牵星板,由12块正方形木板组成,最小的一块边长约为2厘米(称一指).观测时,将木板立起,一手拿着木板,手臂垂直,眼睛到木板的距离大约为72厘米,使牵星板与海平面垂直,让板的下边缘与海平面重合,上边缘对着所观测的星辰,与其相切,依高低不同替换、调整木板,木板上边缘与被观测星辰重合时所用的是几指板,观测的星辰离海平面的高度就是几指,然后就可以推算出船在海中的地理纬度.如图所示,若在一次观测中,所用的牵星板为九指板,则sin 2α=( )A .1235 B.17 C .817 D .81516.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6 页 共 75 页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第2天所织布的尺数为( )A .2031 B .531 C .1031 D .403117.筒车是我国古代发明的一种水利灌溉工具,既经济又环保,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用图1描绘了筒车的工作原理.假定在水流稳定的情况下,筒车上的每一个盛水筒都做匀速圆周运动.将筒车抽象为一个几何图形(圆),筒车的半径为2m ,筒车的轴心O 到水面的距离为1m ,筒车每分钟按逆时针转动2圈.规定:盛水筒M 对应的点P 从水中浮现(即0P 时的位置)时开始计算时间,设盛水筒M 从0P 运动到点P 时所用时间为t (单位:s ),且此时点P 距离水面的高度为h (单位:m ).若以筒车的轴心O 为坐标原点,过点O 的水平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如图2),则h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为( )A .2sin 1156h t ππ⎛⎫=-+ ⎪⎝⎭,[)0,t ∈+∞B .2sin 1156h t ππ⎛⎫=++ ⎪⎝⎭,[)0,t ∈+∞ C .2sin 16h t ππ⎛⎫=-+ ⎪⎝⎭,[)0,t ∈+∞ D .2sin 16h t ππ⎛⎫=++ ⎪⎝⎭,[)0,t ∈+∞ 18.我国古代数学家秦九韶在《数书九章》中记述了“三斜求积术”,即在ABC 中,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则ABC的面积S =根据此公式,若cos (2)cos 0a B b c A +-=,且2224b c a ,则ABC的面积为()AB.CD.19.我国古代数学论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二百五十四,请问底层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254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底层共有灯()A.32盏B.64盏C.128盏D.196盏20.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有如下“两鼠穿墙”问题:有两只老鼠同时从墙的两面相对着打洞穿墙.大老鼠第一天打进11尺,以后每天进度是前一天的2倍.小老鼠第一天也打进1尺,以后每天进度是前一天的一半.如果墙的厚度为10尺,则两鼠穿透此墙至少在第()A.3天B.4天C.5天D.6天21.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下卷有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现有如下表示:已知{}32,A x x n n N*==+∈,{}53,B x x n n N*==+∈,{}72,C x x n n N*==+∈,若x A B C∈⋂⋂,则下列选项中符合题意的整数x为()A.8B.127C.37D.2322.刘徽(约公元225年-295年),魏晋期间伟大的数学家,中国古典数学理论的奠基人之一.他在割圆术中提出的“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这可视为中国古代极限观念的佳作.割圆术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等分成n个等腰三角形(如图所示),当n变得很大时,这n个等腰三角形的面积之和近似等于圆的面积,运用割圆术的思想得到6sin的近似值为()第7页共75页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8 页 共 75 页A .30πB .60πC .90π D .180π 23.电影《刘三姐》中有一个“舟妹分狗”的片段.其中,罗秀才唱道:三百条狗交给你,一少三多四下分,不要双数要单数,看你怎样分得匀舟妹唱道;九十九条圩上卖,九十九条腊起来,九十九条赶羊走,剩下三条,财主请来当奴才(讽刺财主请来对歌的三个奴才).事实上,电影中罗秀才提出了一个数学问题:把300条狗分成4群,每群都是单数,1群少,3群多,数量多的三群必须都是一样的,否则就不是一少三多,问你怎样分?舟妹已唱出其中一种分法,即{}3,99,99,99,那么,所有分法的种数为( ) A .6B .9C .10D .1224.我国古代数学家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人持金出五关,前关二而税一,次关三而税一,次关四而税一,次关五而税一,次关六而税一,并五关所税,适重一斤.问本持金几何.”,其意思是“今有人持金出五关,第一关收税金为持金的12,第2关收税金为剩余的13,第3关收税金为剩余税金的14,第4关收税金为剩余税金的15,第5关收税金为剩余税金的16”5关所税金之和,恰好重1斤.则在此问题中,第3关收税金为( )斤A .110 B .310 C .13 D .91025.朱世杰是历史上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所著的《四元玉鉴》卷中“如像招数”五问第 9 页 共 75 页 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官司差夫一千八百六十四人筑堤,只云初日差六十四人,次日转多七人,每人日支米三升.”其大意为“官府陆续派遣1864人前往修筑堤坝,第一天派出64人,从第二天开始每天派出的人数比前一天多7人,修筑堤坝的每人每天分发大米3升.”在该问题中前5天共分发多少升大米?( )A .1170B .1440C .1512D .177226.中国的少数民族有不少具有鲜明特色的建筑,如图①所示的建筑为坐落于广西三江林溪河上的程阳永济桥,是典型的侗族建筑,该类建筑由桥、塔、亭组成,其中塔、亭建在石桥上,具有多层结构,被称为世界十大最不可思议桥梁之一,因为行人过往能够躲避风雨,故名“风雨桥”.已知程阳永济桥上的塔从上往下看,其边界构成的曲线可以看作正六边形结构,如图①所示,且各层的六边形的边长均为整数,从内往外依次成等差数列.若这四层六边形的周长之和为156,且图①,则最外层六边形的周长为( )A .54B .48C .42D .3027.如图是隋唐天坛,古叫圜丘,它位于唐长安城明德门遗址东约950米,即今西安市雁塔区陕西师范大学以南.天坛初建于隋而废弃于唐末,比北京明清天坛早1000多年,是隋唐王朝近三百年里的皇家祭天之处.某数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得天坛的直径,在天坛外围测得60AB =米,60BC =米,40CD =米,60ABC ∠=︒,120BCD ∠=︒,据此可以估计天坛的最下面一层的直径AD 大约为( ).(结果精确到1米)1.414≈1.732≈2.236≈2.646≈)A .39米B .43米C .49米D .53米高中数学资料共享群(734924357) 第 10 页 共 75 页28.《孙子算经》记载,中国古代诸侯的等级从低到高分为:男、子、伯、侯、公,一共五级.现每个级别的诸侯分别有1,2,3,4,5人,按照如下规则给他们分发一批苹果:同一等级的诸侯所得苹果数依次为1a ,2a ,3a ,…,且满足()*1k k a a k k N +=+∈;任一等级诸侯所得苹果数量最多的比高一级的诸侯所得苹果数最少的少一个.现已知等级为男的诸侯所得苹果数为1,则这批苹果共有( )个.A .158B .159C .160D .16129.祖暅(公元5-6世纪,祖冲之之子,是我国齐梁时代的数学家.他提出了一条原理:“幂势既同,则积不容异.”这句话的意思是:两个等高的几何体若在所有等高处的水平截面的面积相等,则这两个几何体的体积相等.该原理在西方直到十七世纪才由意大利数学家卡瓦列利发现,比祖暅晚一千一百多年.椭球体是椭圆绕其轴旋转所成的旋转体.如图将底面直径皆为2b ,高皆为a 的椭半球体及已被挖去了圆锥体的圆柱体放置于同一平面β上.以平行于平面β的平面于距平面β任意高d 处可横截得到S 圆及S 环两截面,可以证明S S =环圆总成立.据此,短轴长为6cm ,长轴为8cm 的椭球体的体积是( )3cmA .24πB .48πC .192πD .384π30.蹴鞠,又名蹴球,蹴圆,筑球,踢圆等,蹴有用脚蹴、踢、蹋的含义,鞠最早系外包皮革、内实米糠的球.因而蹴鞠就是指古人以脚蹴,蹋、踢皮球的活动,类似今日的足球.2006年5月20日,蹴鞠已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D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积层造型法”).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等).已知某鞠的表面上有四个点A 、B 、C 、D ,满足任意两点间的直线距离为,现在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模型,该模型是由鞠的内部挖去由ABCD 组成的几何体后剩余的部分,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31g/cm ,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约为( )(参考数据:取 3.14π= 1.41= 1.73=,精确到0.1) A .113.0gB .267.9gC .99.2gD .13.8g31.我国古代著名的数学专著《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和驽马发长安至齐,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九日后二马相逢.问:齐去长安多少里?( )A .1125B .1250C .2250D .250032.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除以3余2),五五数之剩三(除以5余3),问物几何?”现将1到2020共2020个整数中,同时满足“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的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成一列,构成数列{},n a 则该数列共有( )A .132项B .133项C .134项D .135项33.1750年,欧拉在给哥德巴赫的一封信中列举了多面体的一些性质,其中一条是:如果用V 、E 和F 表示闭的凸多面体的顶点数、棱数和面数,则有如下关系:2V E F -+=.已知正十二面体有20个顶点,则正十二面体有( )条棱 A .30B .14C .20D .2634.龙马负图、神龟载书图像如图甲所示,数千年来被认为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源头;其中洛书有云,神龟出于洛水,甲壳上的图像如图乙所示,其结构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u ,以五居中,五方白圈皆阳数,四角黑点为阴数;若从阳数和阴数中分别随机抽出2个和1个,则被抽到的3个数的数字之和超过16的概率为( )A.1340B.720C.14D.31035.降雨量是气象部门观测的重要数据,日降雨量是指一天内降落在地面单位面积雨水层的深度(单位:毫米)。我国古代就有关于降雨量测量方法的记载,古代数学名著《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天池盆(圆台形状)盆口直径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几寸(注:一尺等于十寸,一寸等于10厘米)?已知某隧道的积水程度与日降水量的关系如下表所示:如果某天该隧道的日降水量按照“天池盆测雨”题中数据计算,则该隧道的积水程度为()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36.攒尖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宋代称为撮尖,清代称攒尖.依其平面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六角攒尖等,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多见于亭阁式建筑.如图所示,某园林建筑为六角攒尖,它的主要部分的轮廓可近似看作一个正六棱锥,若此正六棱锥的侧面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则侧棱与底面外接圆半径的比为()A .12cos αB .12sin αC .sin 3πsin 8αD .cos 3πcos 8α37.描金又称泥金画漆,是一种传统工艺美术技艺.起源于战国时期,在漆器表面,用金色描绘花纹的装饰方法,常以黑漆作底,也有少数以朱漆为底.描金工作分为两道工序,第一道工序是上漆,第二道工序是描绘花纹.现甲,乙两位工匠要完成A ,B ,C 三件原料的描金工作,每件原料先由甲上漆,再由乙描绘花纹.每道工序所需的时间(单位:h )如下:则完成这三件原料的描金工作最少需要( )A .43hB.46h C .47h D .49h38.德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开普勒说过:“几何学里有两件宝,一个是勾股定理,另一个是黄金分割.如果把勾股定理比作黄金矿的话,那么可以把黄金分割比作钻石矿.”黄金三角形有两种,其中底与腰之比为黄金分割比的黄金三角形被认为是最美的三角形,它是一个顶角为36的等腰三角形(另一种是顶角为108的等腰三角形).例如,五角星由五个黄金三角形与一个正五边形组成,如图所示,在其中一个黄金ABC 中,12BC AC =.根据这些信息,可得sin126=( )A B C D39.“九天揽月”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我国探月工程的进展与实力举世瞩目.近期,“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历史上的首次月背着陆,月球上“嫦娥四号”的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如图是“嫦娥四号”运行轨道示意图.圆形轨道距月球表面100千米,椭圆形轨道的一个焦点是月球球心,一个长轴顶点位于两轨道相切的变轨处,另一个长轴顶点距月球表面15千米,则椭圆形轨道的焦距为()A.85km B.42.5km C.50km D.100km4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四尺. 高三尺.何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 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米堆底部的弧长为4尺.米堆的高为3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斛的米约有()A.7斛B.3斛C.9斛D.12斛41.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1261年所著的《详解九章算法》就给出了著名的杨辉三角,由此可见我国古代数学的成就是非常值得中华民族自豪的.以下关于杨辉三角的猜想中错误的是()A .由“与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个二项式系数相等”猜想:C n m =C n n -mB .由“在相邻的两行中,除1以外的每一个数都等于它‘肩上’两个数的和”猜想:11r r r n nn C C C -+=+ C .由“第n 行所有数之和为2n ”猜想:C n 0+C n 1+C n 2+…+C n n =2nD .由“111=11,112=121,113=1331”猜想:115=1510105142.阿波罗尼斯(约公元前262-190年)证明过这样一个命题:平面内到两定点距离之比为常数(0,1)k k k >≠的点的轨迹是圆,后人将这个圆称为阿氏圆.若平面内两定点A B 、间的距离为4,动点P 满足PA PB=P A B 、、不共线时,PAB △面积的最大值是( )A .3 B C .D .343.古希腊时期,的矩形称为黄金矩形,称为黄金分割比例.下图为希腊的一古建筑.其中部分廊、檐、顶的连接点为图中所示相关对应点,图中的矩形ABCD ,EBCF ,FGHC ,FGJI ,LGJK ,MNJK 均近似为黄金矩形.若A 与D 间的距离大于18.7m ,C 与F 间的距离小于12m .则该古建筑中A 与B 间的距离可能是( )(参考数据:10.6182≈,70.6180.38≈,30.6180.236≈)A .29mB .29.8mC .30.8mD .32.8m44.《几何原本》第二卷中的几何代数法(以几何方法研究代数问题)成了后世西方数学家处理问题的重要依据,通过这一原理,很多代数的定理都能够通过图形实现证明,并称之为无字证明.现有如图所示的图形,点F 在半圆O 上,且OF AB ⊥,点C 在直径AB 上运动.设AC a =,BC b =,则由FC OF ≥可以直接证明的不等式为( )A .)0,02a b a b +≥>>B .()2220,0a b ab a b +≥>>C .)20,0ab a b a b≤>>+ D .)0,02a b a b +≤>> 45.我国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明宗室王子朱载堉在《律学新说》中提出的十二平均律,即是现代在钢琴的键盘上,一个八度音程从一个c 键到下一个1c 键的8个白键与5个黑键(如图)的音频恰成一个公比为1c 的频率正好是中音c 的2倍.已知标准音1a 的频率为440Hz ,那么频率为的音名是( )A .dB .fC .eD .#d46.刘徽是中国魏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他提出“割圆求周”方法:当n很大时,用圆内接正n边形的周长近似等于圆周长,并计算出精确度很高的圆周率π31416≈..在《九章算术注》中总结出“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的极限思想.运用此思想,当π取3.1416时可得sin1︒的近似值为()A.0.00873B.0.01745C.0.02618D.0.03491 47.3D打印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即“积层造型法”).过去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特别是一些高价值应用(比如髋关节、牙齿或一些飞机零部件等).已知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如图所示的模型.该模型为在圆锥底内挖去一个正方体后的剩余部分(正方体四个顶点在圆锥母线上,四个顶点在圆锥底面上),圆锥底面直径为,母.打印所用原料密度为31 g/cm,不考虑打印损耗,制作该模型所需原料的质量约为()(取π 3.14=,精确到0.1)A.609.4g B.447.3g C.398.3g D.357.3g 48.《九章算术》中《方田》章有弧田面积计算问题,术日:以弦乘矢,矢又自乘,并之,二而一.其大意是弧田面积计算公式为:弧田面积=12(弦×矢+矢×矢),弧田是由圆弧(弧田弧)和以圆弧的端点为端点的线段(弧田弦)围成的平面图形,公式中的“弦”指的是弧田弦的长,“矢”指的是弧田所在圆的半径与圆心到弧田弧的距离之差,现有一弧田,其弧田弦AB等于6米,其弧田弧所在圆为圆O,若用上述弧田面积计算公式算得该弧田的面积为72平方米,则cos①AOB=()A.125B.325C.15D.72549.我国天文学和数学著作《周髀算经》中记载:一年有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的晷。
《数学文化:数字的学问》试题集
《数学文化》试题集一、单选题1.1、2、3、4、5、6……,这样的计数法,是发明的。
(C )A、英国人B、中国人C、印度人D、阿拉伯人2.10个平面最多可以把空间分为几部分,这在数学中是关于的问题。
(D )A、差值B、集合C、空间D、分割3.1899年数学家根据《几何原本》的理论经行修改,出版了《几何基础》。
(A )A、希尔伯特B、莱布尼茨C、马克劳林D、达朗贝尔4.1998年以后,教育部的专业目录里规定了数学学科专业,包括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C )。
A、统计学B、数理统计学C、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D、数学史与数学文化5.2002年,为中国少年数学论坛活动题词“数学好玩”的是(D )。
A、邓东皋B、钱学森C、齐民友D、陈省身6.5个平面最多可以把空间分为个部分。
(C )A、20B、23C、26D、297.9个平面可以把空间分为部分。
(D )A、42B、64C、93D、1308.9条直线可以把平面分为个部分。
(C )A、29B、37C、46D、569.“阿基里斯追不上乌龟”这一悖论的含义,与下列哪句话类似?(D )A、有限段长度的和,可能是无限的B、有限段时间的和,可能是无限的C、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D、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0.贝克莱主教对牛顿微积分理论的责难,是集中在对公式中的争论上。
(D )A、gB、tC、ΔSD、Δt11.单因子构件凑成法进一步被华罗庚以及他的一些学生发展,成为(A )。
A、“孙子—华原则”B、“华罗庚原则”C、“罗庚原则”D、“孙子原则”12.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会议的图标,与有关。
(B )A、费马猜想B、勾股定理C、哥德巴赫猜想D、算术基本定理13.第三次数学危机,是由谁引发的?(D )A、傅里叶B、庞加莱C、弗雷格D、罗素14.第一次数学危机,实际是发现了的存在。
(B )A、有理数B、无理数C、素数D、无限不循环小数15.第一次数学危机的解决,在于(D )。
数学文化题目
一选择题1《三角形论》的作者是谁?A乾隆 B康熙 C雍正 D顺治2中国古代哪一项“四大发明”与宋代没有关系?A火药 B指南针 C造纸 D印刷术3 下列哪个学派提出“万物皆数”这个观点?A毕达哥拉斯学派 B泰勒斯学派 C巧辩学派 D 厄里亚学派4下列哪位数学家创立了“拓扑学”?A康托 B伽罗瓦 C高斯 D 庞加莱5黎曼开创了下列哪一个数学领域?A现代微分几何 B抽象代数 C拓扑学 D非欧几何6下列哪一个朝代出现了甲骨文?A夏 B商朝 C西周 D 战国7第二次数学危机发生在什么时候?A公元前5世纪 B16世纪 C17世纪 D 19世纪8“以反对中世纪经院哲学派的基督教思想体系为中心,推崇人文主义。
颂扬人,蔑视神;赞美人性,贬抑神性;提倡人权,否定神权;标榜人道,反对神道。
”这段文字描述的是下列哪个时期?A古典时期 B 古希腊时期 C文艺复兴时期 D 中世纪9下列哪一项不是古印度的数学知识积累?A楔形文字泥板 B桦树皮 C经文 D碑文10文明古国的数学知识非常丰富,金文是下列哪个古国的数学知识?A古埃及 B古中国 C古印度 D玛雅11下列哪一个著作是丢番图(Diophantus of Alexandria 约246~330)完成的?A《算术》 B《数学汇编》 C《圆锥曲线》 D《算术入门》12自从公元前200多年罗马入侵后,古希腊数学以至整个古希腊文明就开始遭到破坏,其中有三把火加速这些破坏,下列哪一项不是?A、B.C.47年凯撒纵火,亚历山大里亚图书馆藏书50万份手稿被焚B 392年罗马王泰奥多希乌斯下令拆神庙,塞拉皮斯神庙所30万份手稿被焚C公元529年,东罗马王子封闭了所有的古希腊学园,包括柏拉图学园,古希腊的学者们纷纷逃散到波斯。
D 640年阿拉伯人奥玛下令焚书达 6 个月13下列哪一项不是古希腊数学的成就?A倡导理性和抽象,为数学的理论及其发展奠定了基础B三、四次方程的求解C建立了逻辑推理和证明的方法,对数学的严密性产生了深远的影响D确立了数学观以及初等数学全面开创14阿拉伯数学的兴盛期是9 — 13世纪,以巴格达、布哈拉、开罗、科尔瓦多、托来多等中心,其中有以阿尔-花拉子模为代表的创造性工作,下列哪个著作是阿尔-花拉子模完成的?A《代数学》 B《圆周论》 C《论四边形》 D《算术之钥》15下列哪位历史人物首创内插法,编《皇极历》并用内插法算子午线?A赵爽 B刘徽 C祖冲之 D刘焯16.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了清廷闭关自守的大门。
“数学文化”专题
“数学文化”专题1 《九章算术》是人类科学史上应用数学的最早巅峰,在研究比率方面的应用十分丰富,其中有“米谷粒分”问题:粮仓开仓收粮,粮农送来米1 534石,验其米内杂谷,随机取米一把,数得254粒内夹谷28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 )A .134石B .169石C .268石D .338石解析 设这批米内夹谷约为x 石,根据随机抽样事件的概率得x 1 534=28254,得x ≈169,故选B 。
答案 B2 《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在其中有道 “竹九问题”“今有竹九节,下三节容量四升,上四节容量三升。
问中间二节欲均容各多少?”意思为:今有竹九节,下三节容量和为4升,上四节容量之和为3升,且每一节容量变化均匀(即每节容量成等差数列)。
问每节容量各为多少?在这个问题中,中间一节的容量为( )A.72B.3733C.6766D.1011 解析 设从最下节往上的容量构成等差数列{a n },公差为d 。
则⎩⎪⎨⎪⎧ a 1+a 2+a 3=4a 9+a 8+a 7+a 6=3,即⎩⎪⎨⎪⎧3a 1+3d =44a 1+26d =3,解得a 1=9566,d =-766,中间为第五节,即a 5=a 1+4d =9566+4×⎝ ⎛⎭⎪⎫-766=6766,故选C 。
答案 C3 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 ,b 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 )A.0B.2 C.4D.14解析由题知,若输入a=14,b=18,则第一次执行循环结构时,由a<b知,a=14,b=b-a=18-14=4;第二次执行循环结构时,由a>b知,a=a-b=14-4=10,b =4;第三次执行循环结构时,由a>b知,a=a-b=10-4=6,b =4;第四次执行循环结构时,由a>b知,a=a-b=6-4=2,b=4;第五次执行循环结构时,由a<b知,a=2,b=b-a=4-2=2;第六次执行循环结构时,由a=b知,输出a=2,结束,故选B。
数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问题大全
数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算法问题1.用更相减损术求294和84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减法的次数为( )A.2 B.3C.4 D.5答案C解析(84,294)→(84,210)→(84,126)→(84,42)→(42,42),一共做了4次减法.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着《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为( )A.4 B.2C.0 D.14答案B解析由题意输出的a是18,14的最大公约数2,故选B.3.用辗转相除法求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需要做除法的次数是( )A.1 B.2C.3 D.4答案C解析∵459÷357=1…102,357÷102=3…51,102÷51=2,∴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51,需要做除法的次数是3.4.秦九韶算法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一种多项式简化算法,对于求一个n次多项式函数f n(x)=a n x n+a n-1x n-1+…+a1x+a0的具体函数值,运用常规方法计算出结果最多需要n次加法和n?n+1?2次乘法,而运用秦九韶算法由内而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的算法至多需要n次加法和n次乘法.对于计算机来说,做一次乘法运算所用的时间比做一次加法运算要长得多,所以此算法极大地缩短了CPU运算时间,因此即使在今天该算法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秦九韶算法计算f(x)=+4x5-x4+3x3-5x当x=3时的值时,最先计算的是( )A.-5×3=-15B.×3+4=C.3×33-5×3=66D.×36+4×35=1答案B解析f(x)=+4x5-x4+3x3-5x=((((+4)x-1)x+3)x+0)x-5)x,然后由内向外计算,最先计算的是×3+4=.5.若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4x5-x2+2当x=3时的值,则需要做乘法运算和加减法运算的次数分别为( )A.4,2 B.5,3C.5,2 D.6,2答案C解析∵f(x)=((((4x)x)x-1)x)x+2,∴乘法要运算5次,加减法要运算2次.6.已知函数f(x)=6x6+5,当x=x0时,用秦九韶算法求f(x0)的值,需要进行乘方、乘法、加法的次数分别为( )A.21,6,2 B.7,1,2C.0,1,2 D.0,6,1答案D解析∵f(x)=6x6+5,多项式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6,∴要进行乘法运算的次数是6.要进行加法运算的次数是1,运算过程中不需要乘方运算.7.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下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依次为2,2,5,x,n均为2,则输出的s等于( )A.7 B.12C.17 D.34答案C解析第一次运算,a=2,s=2,n=2,k=1,不满足k>n;第二次运算,a=2,s=2×2+2=6,k=2,不满足k>n;第三次运算,a=5,s=6×2+5=17,k=3,满足k>n,输出s=17,故选C.8.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x3-3x2+2x-11的值时,应把f(x)变形为( )A.x3-(3x+2)x-11 B.(x-3)x2+(2x-11)C.(x-1)(x-2)x-11 D.((x-3)x+2)x-11答案D解析f(x)=x3-3x2+2x-11=((x-3)x+2)x-119.用秦九韶算法求函数f(x)=3x5-2x4+2x3-4x2-7当x=2的值时,v3的结果是( )A.4 B.10C.16 D.33答案C解析函数f(x)=3x5-2x4+2x3-4x2-7=((((3x-2)x+2)x-4)x)x-7,当x=2时,v0=3,v1=3×2-2=4,v2=4×2+2=10,v3=10×2-4=16.10.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x6-5x5+6x4+x2++2的值,当x=-2时,v1的值为( )A.1 B.7C.-7 D.-5答案 C解析∵f(x)=x6-5x5+6x4+x2++2=(((((x-5)x+6)x+0)x+1)x+x+2,∴v0=a6=1, v1=v0x+a5=1×(-2)-5=-7.11.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6x4+5x3+2x+6的值,当x=3时,v3的值为( )A.-486 B.-351C.-115 D.-339答案C解析f(x)=-6x4+5x3+2x+6=(((-6x+5)x+0)x+2)x+6,∴v0=a4=-6,v1=v0x+a3=-6×3+5=-13,v2=v1x+a2=-13×3+0=-39,v3=v2x+a1=-39×3+2=-115.12.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着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4,3,则输出v的值为( )A.20 B.61C.183 D.548答案C解析由程序框图知,初始值:n=4,x=3,v=1,i=3,第一次循环:v=6,i=2;第二次循环:v=20,i=1;第三次循环:v=61,i=0;第四次循环:v=183,i=1.结束循环,输出当前v的值183.13.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计算数量,即“结绳计数”,当时有位父亲,为了准确记录孩子的成长天数,在粗细不同的绳子上打结,由细到粗,满七进一,那么孩子已经出生多少天?( )A.1 326 B.510 C.429 D.336答案B解析由题意满七进一,可得该图示为七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为1×73+3×72+2×7+6=510.14.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f(x)=5x5+4x4+3x3+2x2+x+1,乘法运算次数为____________.加法运算次数为________.答案 5 5解析∵f(x)=((((5x+4)x+3)x+2)x+1)x+1,∴乘法要运算5次,加法要运算5次15.若f(x)=x4+3x3+x+1,用秦九韶算法计算f(π)时,需要乘法m次,加法n次,则m+n=________.答案6解析f(x)=x4+3x3+x+1=(((x+3)x)x+1)x+1,用秦九韶算法计算f(π)时,乘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次数和等于6.16.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x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ba和dc(a,b,c,d∈N*),则b+da+c是x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π=59…,若令3110<π<4915,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165是π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3110<π<165,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那么第四次用“调日法”后可得π的近似分数为________.答案22 717.我国古代数学名着《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222…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2+x=x确定x=2,则1+11+11+…=________.答案1+52解析由题意,可令1+11+11+…=x,即1+1x=x,即x2-x-1=0,解得x=1+52(x=1-52舍),故1+11+11+…=1+52.18.用辗转相除法求840与1 764的最大公约数.答案 1 764=840×2+84,840=84×10+0,∴840与1 764的最大公约数是84.19.用更相减损术求440 与556的最大公约数.答案556-440=116,440-116=324,324-116=208,208-116=92,116-92=24,92-24=68,68-24=44,44-24=20,24-20=4,20-4=16,16-4=12,12-4=8,8-4=4,∴440与556的最大公约数4.20.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7x7+6x6+5x5+4x4+3x3+2x2+x当x=3时的值.答案f(x)=((((((7x+6)x+5)x+4)x+3)x+2)x+1)xv0=7,v1=7×3+6=27,v2=27×3+5=86,v3=86×3+4=262,v4=262×3+3=789,v5=789×3+2=2 369,v6=2 369×3+1=7 108,v7=7 108×3+0=21 324,∴f(3)=21 324,即当x=3时,函数值是21 324.21.(1)用辗转相除法求840与1 785的最大公约数;(2)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函数f(x)=2x4+3x3+5x-4在x=2时的函数值.答案(1)1 785=840×2+105,840=105×8+0,∴840与1 785的最大公约数是105.(2)秦九韶算法如下:f(x)=2x4+3x3+5x-4=x(2x3+3x2+5)-4=x[x(2x2+3x)+5]-4=x{x[x(2x+3)]+5}-4,故当x=2时,f(x)=2×{2×[2×(2×2+3)]+5}-4=62.22.(1)用辗转相除法求779与247的最大公约数;(2)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2x5+4x4-2x3+8x2+7x+4当x=3时的值.答案(1)779=247×3+38,247=38×6+19,38=19×2.故779与247的最大公约数是19;(2)把多项式改成如下形式:f(x)=2x5+4x4-2x3+8x2+7x+4=((((2x+4)x-2)x+8)x+7)x+4.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3时的值:v0=2,v1=v0x+4=2×3+4=10,v2=v1x-2=10×3-2=28,v3=v2x+8=28×3+8=92,v4=v3x+7=92×3+7=283,v5=v4x+4=283×3+4=853.所以当x=3时,多项式f(x)的值是853.23.(1)用辗转相除法求228与1 995的最大公约数;(2)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3x5+2x3-8x+5在x=2时的值.答案(1)1 995=228×8+171,228=171×1+57,171=57×3,因此57是1 995与228的最大公约数.(2)f(x)=3x5+2x3-8x+5=((((3x+0)x+2)x+0)x-8)x+5当x=2时,v0=3,v1=3×2=6,v2=6×2+2=14,v3=14×2=28,v4=28×2-8=48,v5=48×2+5=101,所以当x=2时,多项式的值是101.24.(1)用“更相减损术”求72和168的最大公约数;(2)用“辗转相除法”求98和280的最大公约数.答案(1)∵168-72=96,96-72=24,72-24=48,48-24=24,故72和168的最大公约数是24.(2)∵280=2×98+84,98=1×84+14,84=6×14,故98和280的最大公约数是14.25.用秦九韶算法求函数f(x)=x5+x3+x2+x+1当x=3时的函数值.答案f(x)=x5+x3+x2+x+1=((((x+0)x+1)x+1)x+1)x+1,当x=3时,v0=1,v1=v0×3+0=3;v2=v1×3+1=10;v3=v2×3+1=31;v4=v3×3+1=94;v5=v4×3+1=283,即x=3时的函数值为283.二、数列问题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 )钱钱钱钱答案B解析依题意设甲、乙、丙、丁、戊所得钱分别为a-2d,a-d,a,a+d,a+2d,则由题意可知,a-2d+a-d=a+a+d+a+2d,即a=-6d,又a-2d+a-d+a+a+d+a+2d=5a=5,∴a=1,则a -2d =a -2×(-a 6)=43a =43.2.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古籍《张邱建算经》有如下一道题:“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次差(即等差)降之,上三人,得金四斤,持出;下四人后入得三斤,持出;中间三人未到者,亦依等次更给.问:每等人比下等人多得几斤?”( )答案 B解析 设第十等人得金a 1斤,第九等人得金a 2斤,以此类推,第一等人得金a 10斤, 则数列{a n }构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则每一等人比下一等人多得d 斤金, 由题意得⎩⎪⎨⎪⎧a 1+a 2+a 3+a 4=3a 8+a 9+a 10=4,即⎩⎪⎨⎪⎧4a 1+6d =3,3a 1+24d =4,解得d =778, ∴每一等人比下一等人多得778斤金. 3.《张丘建算经》是公元5世纪中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数学着作,书中卷上第二十三问:“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日益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五尺,一个月(按30天计)共织390尺.问:每天多织多少布?”已知1匹=4丈,1丈=10尺,估算出每天多织的布约有( ) A .尺 B .尺 C .尺 D .尺答案 A解析 设每天多织d 尺,由题意a 1=5,{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 ∴S 30=30×5+30×292d =390, 解得d ≈.4.《张丘建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七日织二十一尺,第二日,第五日,第八日所织之和为十五尺,问第九日所织尺数为( ) A .7 B .9 C .11 D .13答案 D解析 设第一天织a 1尺,从第二天起每天比第一天多织d 尺, 由已知得⎩⎪⎨⎪⎧7a 1+7×62d =21,a 1+d +a 1+4d +a 1+7d =15,解得a 1=-3,d =2,∴第九日所织尺数为a 9=a 1+8d =-3+8×2=13.5.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 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第3天所织布的尺数为( )答案C解析由题意可得:每天织布的量组成了等比数列{a n},S5=5,公比q=2 ,a1?1-25?1-2=5,计算可得a1=531,所以a3=531×22=2031.6.在《张邱建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比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由此推断,该女子到第10日时,大约已经完成三十日织布总量的( )A.33% B.49%C.62% D.88%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每日的织布量形成等差数列{a n},且a1=5,a30=1,设公差为d,则1=5+29d,解得d=-4 29 .∴S10=5×10+10×92×(-429)=1 27029.S30=30×?5+1?2=90.∴该女子到第10日时,大约已经完成三十日织布总量的1 27029×190≈=49%.7.《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织迄,问织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不善于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第一天织五尺,最后一天织一尺,三十天织完,问三十天共织布( )A.30尺B.90尺C.150尺D.180尺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得,每日的织布量形成等差数列{a n},且a1=5,a30=1,所以S30=30×?5+1?2=90.8.在我国古代着名的数学专着《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一千一百二十五里,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二马相逢.问:几日相逢?( )A.9日B.8日C.16日D.12日答案A解析 由题意知,良马每日行的距离成等差数列, 记为{a n },其中a 1=103,d =13; 驽马每日行的距离成等差数列, 记为{b n },其中b 1=97,d =-;设第m 天相逢,则a 1+a 2+…+a m +b 1+b 2+…+b m =103m +m ?m -1?×132+97m +m ?m -1?×?-?2=2×1 125,解得m =9(负值舍去).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着,全书收集了246个问题及其解法,其中一个问题为“现有一根九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四节容积之和为3升,下面三节的容积之和为4升,求中间两节的容积各为多少?”该问题中第2节,第3节,第8节竹子的容积之和为( ) 升 升 升 升答案 A解析 自上而下依次设各节容积为a 1,a 2,…a 9,由题意得⎩⎪⎨⎪⎧a 1+a 2+a 3+a 4=3a 7+a 8+a 9=4,即⎩⎪⎨⎪⎧2?a 2+a 3?=33a 8=4,得⎩⎨⎧a 2+a 3=32,a 8=43,所以a 2+a 3+a 8=32+43=176(升).10.中国古代数学着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 A .24里 B .48里 C .96里 D .192里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此人每天走的步数构成以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题意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a 1[1-?12?6]1-12=378,解得a 1=192,∴第二天此人走了192×12=96里.11.中国古代数学着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则该人最后一天走的路程为( ) A .24里B .12里C .6里D .3里答案 C解析 记每天走的路程里数为{a n },可知{a n }是公比q =12的等比数列,由S 6=378,得S 6=a 1?1-126?1-12=378,解得a 1=192,∴a 6=192×125=6.12.我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段截下一尺,重四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二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几斤?”根据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中间三尺的重量为( ) A .6斤 B .9斤 C .10斤 D .12斤答案 B解析 此问题构成一个等差数列{a n },设首项为2,则a 5=4,∴中间3尺的重量为3a 3=a 1+a 52×3=2+42×3=9(斤), 故选B.13.我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长五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问第二尺与第四尺的重量之和为( ) A .6斤 B .9斤 C .斤 D .12 斤答案 A解析 依题意,金箠由粗到细各尺构成一个等差数列, 设首项a 1=4,则a 5=2,由等差数列性质得a 2+a 4=a 1+a 5=6, 所以第二尺与第四尺的重量之和为6斤.14.《算法通宗》是我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数学名书,书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向下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塔顶几盏灯?”其意思为“一座塔共七层,从塔顶至塔底,每层灯的数目都是上一层的2倍,已知这座塔共有381盏灯,请问塔顶有几盏灯?”( ) A .3 B .4 C .5 D .6答案 A解析 由题意设塔顶有a 盏灯,由题意由上往下数第n 层就有2n -1·a 盏灯,∴共有(1+2+4+8+16+32+64)a =381盏灯, 即1×?1-27?1-2a =381.解得a =3.15.我国古代数典籍《九章算术》“盈不足”中有一道两鼠穿墙问题:“今有垣厚十尺,两鼠对穿,初日各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上述问题中,两鼠在第几天相逢.( ) A .3 B .4 C .5 D .6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大老鼠每天打洞的距离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前n 天打洞之和为1-2n1-2=2n-1,同理,小老鼠前n 天打洞之和为1-?12?n1-12=2-12n -1,∴2n-1+2-12n -1=10,解得n ∈(3,4),取n =4. 即两鼠在第4天相逢.16.如图是谢宾斯基(Sierpinsiki)三角形,在所给的四个三角形图案中,着色的小三角形个数构成数列{a n }的前4项,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是( ) A .a n =3n -1B .a n =2n -1C .a n =3nD .a n =2n -1答案 A解析 着色的小三角形个数构成数列{a n }的前4项,分别为a 1=1,a 2=3,a 3=3×3=32,a 4=32×3,因此{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是a n =3n -1.17.《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________升. 答案6766解析 设该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依题意⎩⎪⎨⎪⎧a 1+a 2+a 3+a 4=3,a 7+a 8+a 9=4,即⎩⎪⎨⎪⎧4a 1+6d =3,3a 1+21d =4,解得⎩⎨⎧a 1+7d =43,d =766,则a 5=a 1+4d =a 1+7d -3d =43-2166=6766.18.华罗庚数学小组的同学们在图书馆发现一块古代楔形文字泥板的图片,同学们猜测它是一种乘法表的记录,请你根据这个猜测,判定表示________?(如图)答案395解析图片中记录的是自然数乘以9的运算结果,左列是被乘数,右列是该数乘以9的积数,经过分析可知:其中▽代表1,?代表10,代表60.所以表示60×6+10×3+5×1=395.19.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着的《详解九章算法》(1261年)一书中,用如图A所示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在欧洲直到1623年以后,法国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的着作(1655年)介绍了这个三角形.近年来国外也逐渐承认这项成果属于中国,所以有些书上称这是“中国三角形”(Chinese triangle),如图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现了“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 B.在杨辉三角中相邻两行满足关系式:C r n+C r+1n=C r+1n+1,其中n是行数,r∈N.请类比上式,在莱布尼茨三角形中相邻两行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1 11 2 11 3 3 11 4 6 4 11 5 10 10 5 1…C0n C1n…C r n…C n-1n C n n图A1 C1n+1C0n1C1n+1C1n…1C1n+1C r n…1C1n+1C n-1n1C1n+1C n n图B答案1C1n+1C r n=1C1n+2C r n+1+1C1n+2C r+1n+1解析类比观察得,莱布尼茨三角形的每一行都能提出倍数1C1n+1,而相邻两项之和是上一行的两者相拱之数,所以类比式子C r n+C r+1n=C r+1n+1,有1C1n+1C r n=1C1n+2C r n+1+1C1n+2C r+1n+1.20.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面用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将三角形数1,3,6,10,…记为数列{a n},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 n }.可以推测:(1)b 2 012是数列{a n }中的第________项; (2)b 2k -1=________.(用k 表示) 答案 (1)5 030 (2)5k ?5k -1?2解析 由题意可得a n =1+2+3+…+n =n ?n +1?2,n ∈N *,故b 1=a 4,b 2=a 5,b 3=a 9,b 4=a 10,b 5=a 14,b 6=a 15, 由上述规律可知:b 2k =a 5k =5k ?5k +1?2(k ∈N *), b 2k -1=a 5k -1=?5k -1??5k -1+1?2=5k ?5k -1?2,故b 2 012=b 2×1 006=a 5×1 006=a 5 030, 即b 2 012是数列{a n }中的第5 030项. 2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杨辉三角” (1261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它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1653年)早了300多年(如图1).在“杨辉三角”的基础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了下面的单位分数三角形(单位分数是分子为1,分母为正整数的分数),称为莱布尼兹三角形(如图2)1 1 1 12 1 13 3 1 14 6 4 1 15 10 10 5 1… … 图1 … … 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记S n 为图1中第n 行各个数字之和,求S 4,S 7,并归纳出S n ; (2)根据图2前5行的规律依次写出第6行的数. 答案 (1)S 4=8=23;S 7=64=26; Sn =2n -1.(2)图中每个数字都是其两脚的数字和, 故第6行为16 130 160 160 130 16.三、空间几何体1.我国古代数学名着《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 )寸.(注:①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②一尺等于十寸) A .1 B .2 C .3 D .4 答案 C解析 如图,由题意可知,天池盆上底面半径为14寸,下底面半径为6寸,高为18寸. ∵积水深9寸,∴水面半径为12(14+6)=10寸,则盆中水的体积为13π×9(62+102+6×10)=588π(立方寸).∴平地降雨量等于588ππ×142=3(寸).故选C.2.《九章算术》卷5《商功》记载一个问题“今有圆堡瑽,周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问积几何?答曰:二千一百一十二尺.术曰: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这里所说的圆堡瑽就是圆柱体,它的体积为“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就是说:圆堡瑽(圆柱体)的体积为:V =112×(底面的圆周长的平方×高).则由此可推得圆周率π的取值为(注:1丈=10尺)( ) A .3 B . C . D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圆柱体底面的圆周长48尺,高11尺, ∵圆堡瑽(圆柱体)的体积V =112×(底面的圆周长的平方×高), ∴V =112×(482×11)=2 112,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 ,∴⎩⎪⎨⎪⎧2πR =48,πR 2×11=2 112,∴π=3.3.《九章算术》商功章有题:一圆柱形谷仓,高1丈3尺313寸,容纳米2000斛(1丈=10尺,1尺=10寸,斛为容积单位,1斛≈立方尺,π≈3),则圆柱底圆周长约为( ) A .1丈3尺 B .5丈4尺 C .9丈2尺 D .48丈6尺答案 B解析 设圆柱形谷仓底面半径为r 尺,由题意得,谷仓高h=403尺.于是谷仓的体积V=πr2·h≈2 000×,解得r≈9.∴圆柱底圆周长约为2πr≈54尺=5丈4尺.4.《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与高h,计算其体积V的近似公式V≈136L2h.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那么,近似公式V≈275L2h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π近似取为(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275L2h≈13πr2h?275L2≈13πr2,而L=2πr,代入得π≈258.5.在《九章算术》中,将有三条棱互相平行且有一个面为梯形的五面体称之为羡除,现有一个羡除如图所示,面ABCD、面ABFE、面CDEF均为等腰梯形,AB∥CD∥EF,AB=6,CD=8,EF=10,EF到面ABCD的距离为3,CD与AB间的距离为10,则这个羡除的体积是( )A.110 B.116C.118 D.120答案D解析过A作AP⊥CD,AM⊥EF,过B作BQ⊥CD,BN⊥EF,垂足分别为P,M,Q,N,将一侧的几何体放到另一侧,组成一个直三棱柱,底面积为12×10×3=15.棱柱的高为8,∴V=15×8=120.故选D.6.刘徽在他的《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一个独特的方法来计算球体的体积:他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另一个叫“牟合方盖”的立体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应为4π.后人导出了“牟合方盖”的18体积计算公式,即18V牟=r3-V方盖差,r为球的半径,也即正方形的棱长均为2r,从而计算出V球=43πr3.记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棱长为2r的正方形的方盖差为V方盖差,则V方盖差V正等于( )答案C解析由题意,V方盖差=r3-18V牟=r3-18×4π×43×π×r3=13r3,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13×r×r× r2-?22r?2=26r3,∴V方盖差V正=13r326r3= 2.7.“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正视图与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可能是( )A.a,b B.a,cC.c,b D.b,d答案A解析由直观图可知,其正视图与侧视图完全相同,则其只能是圆,这时其俯视图就是正方形加对角线(实线).故选A.8.刘徽在他的《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一个独特的方法来计算球体的体积:他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另一个叫“牟合方盖”的立体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应为4∶π,即V牟:V球=4∶π.也导出了“牟合方盖”的18体积计算公式,即18V牟=r3-V方盖差,从而计算出V球=43πr3.记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则( ) A.V方盖差>V正B.V方盖差=V正C.V方盖差<V正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由题意,V方盖差=r3-18V牟=r3-18×4π×43πr3=13r3,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13×r×r× r2-?22r?2=26r3,∴V方盖差>V正.9.我国古代数学名着《数学九章》中有云:“今有木长二丈四尺,围之五尺.葛生其下,缠木两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其意思为“圆木长2丈4尺,圆周为5尺,葛藤从圆木的底部开始向上生长,绕圆木两周,刚好顶部与圆木平齐,问葛藤最少长多少尺(注:1丈等于10尺)( )A.29尺B.24尺C.26尺D.30尺答案C解析 由题意,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一条直角边(即木棍的高)长24尺,另一条直角边长5×2=10(尺),因此葛藤长242+102=26(尺).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9尺,米堆的高为5尺,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有( ) A .14斛 B .28斛 C .36斛 D .66斛答案 B解析 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 ,则π2r =9,解得r =18π, 故米堆的体积为14×13×π×(18π)2×5≈45,∵1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 ∴堆放的米有45÷≈28斛.1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着名数学经典.其中对勾股定理的论述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其意为:今有一圆柱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去锯该材料,锯口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这块圆柱形木料的直径是多少?长为1丈的圆柱形木材部分镶嵌在墙体中,截面图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镶嵌在墙体内的部分).已知弦AB =1尺,弓形高CD =1寸,估算该木材镶嵌在墙中的体积约为( ) (注:1丈=10尺=100寸,π≈,sin °≈513) A .600立方寸 B .610立方寸 C .620立方寸 D .633立方寸答案 D 解析 如图,AB =10(寸),则AD =5(寸),CD =1(寸),设圆O 的半径为x (寸),则OD =(x -1)(寸), 在Rt△ADO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52+(x -1)2=x 2, 解得x =13(寸). ∴sin∠AOD =AD AO =513, 即∠AOD ≈°,则∠AOB =45°.则弓形¼ACB 的面积S =12×π4×132-12×10×12 ≈(平方寸).则该木材镶嵌在墙中的体积约为V =×100 =633(立方寸).故选D.12.鲁班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起源于古代汉族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其上下、左右、前后完全对称.从外表上看,六根等长的正四棱柱体分成三组,经90°榫卯起来,如图,若正四棱柱体的高为6,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1,现将该鲁班锁放进一个球形容器内,则该球形容器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答案41π解析由题意,该球形容器的半径的最小值为1236+4+1=412,∴该球形容器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4π·414=41π.13.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全部流到下部容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如图,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组成,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8 cm,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高度的23(细管长度忽略不计).(1)如果该沙漏每秒钟漏下 cm3的沙,则该沙漏的一个沙时为多少秒(精确到1秒)?(2)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求此锥形沙堆的高度(精确到.答案(1)开始时,沙漏上部分圆锥中的细沙的高为H=23×8=163,底面半径为r=23×4=83,V=13πr2H=13π×(83)2×163=,V÷=1 986(秒).所以沙全部漏入下部约需1 986秒.(2)细沙漏入下部后,圆锥形沙堆的底面半径为4,设高为H′,V=13π×42×H′=1 02481π,H′=6427≈.锥形沙堆的高度约为 cm.14.《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如图,在阳马P-ABCD中,侧棱PD⊥底面ABCD,且PD=CD,过棱PC的中点E,作EF⊥PB交PB于点F,连接DE,DF,BD,BE.(1)证明:PB⊥平面DEF.试判断四面体DBEF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说明理由.(2)若面DEF与面ABCD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π3,求DCBC的值.。
数学文化试题库-精简版
第一、二章-数学是什么与数学简史一、单选题数学素养不包括()A、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B、控制问题中的因素C、有条理地理性思考D、解决问题时的逻辑能力正确答案:B柯朗是()的数学家A、英国B、美国C、德国D、法国正确答案:B解析:美国数学家柯朗“万物皆数”是()的观点A、牛顿B、高斯C、笛卡尔D、毕达哥拉斯正确答案:D解析: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万物皆数发现无理数的第一人是()A、毕达哥拉斯B、希帕索斯C、泰勒斯D、阿基米德正确答案:B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庆祝时当时宰的是()A、马B、羊C、牛D、老虎正确答案:C《几何原本》的作者是()A、牛顿B、高斯C、笛卡尔D、欧几里得正确答案:D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π值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7位的人是()A、刘徽B、杨辉C、祖冲之D、秦九韶正确答案:C目前我们采用十进制和()有关。
A、人的十指B、宗教信仰C、天文观测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中国数学史上最先完成勾股定理的证明出自()A、《周髀算经》B、《四元玉鉴》C、《数学九章》D、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A宋元四大家不包括()A、李冶B、杨辉C、祖冲之D、朱世杰正确答案:C数学起源的河流地域不包括()A、尼罗河B、黄河和长江C、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D、亚马逊河正确答案:D解析:尼罗河黄河和长江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恒河和印度河是四大发源地爱因斯坦何时提出广义相对论()A、2020年B、1800年C、1900年D、1915年正确答案:D二、判断题数学是我们永远不知道说什么,也不知道我们说的是否对的一门学科。
()正确答案:正确数学是哲学的一部分。
()正确答:正确数学文化课的用到的数学基础知识只有初等数学。
()正确答案:错误学习数学文化课程只需要学习高中的课程即可。
()正确答案:错误数学文化课与高等数学课程没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错误数学不仅是一些知识还是一种素质或素养。
()正确答案:正确数学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是在学习和实践中培养的。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勾股定理最早由哪位数学家提出?A. 毕达哥拉斯B. 欧几里得C. 阿基米德D. 牛顿答案:A2. 圆周率π的近似值是多少?A. 2.7B. 3.1C. 3.14D. 3.2答案:C3. 以下哪位数学家被称为“几何之父”?A. 牛顿B. 高斯C. 阿基米德D. 笛卡尔答案:C4. 以下哪个公式是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A. \(a^2 + b^2 = c^2\)B. \(x^2 - 4ax + 4a^2 = 0\)C. \(x = \frac{-b \pm \sqrt{b^2 - 4ac}}{2a}\)D. \(x = \frac{-b}{2a}\)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黄金分割比的数值大约是______。
答案:1.6182. 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那么斜边的长度是______。
答案:53. 一个圆的半径是7,那么它的面积是______。
答案:153.86(保留两位小数)4.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求第10项的值。
答案:首项 \(a_1 = 2\),公差 \(d = 3\),第 \(n\) 项的公式为\(a_n = a_1 + (n-1)d\),代入 \(n = 10\) 得 \(a_{10} = 2 +(10-1) \times 3 = 29\)。
2. 计算 \(\sqrt{4 + \sqrt{4 + \sqrt{4}}}\) 的值。
答案:首先计算最内层的平方根 \(\sqrt{4} = 2\),然后计算\(\sqrt{4 + 2} = \sqrt{6}\),最后计算 \(\sqrt{4 + \sqrt{6}}\)。
由于 \(\sqrt{6}\) 不是一个整数,所以最终答案为 \(\sqrt{4 +\sqrt{6}}\)。
小学数学文化常识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数学的基本概念?A. 数B. 形状C. 时间D. 质量2. 在我国古代,下列哪个数学家被称为“算圣”?A. 张衡B. 刘徽C. 张载D. 祖冲之3. 下列哪个数是质数?A. 16B. 27C. 37D. 484. 下列哪个公式表示长方形的面积?A. 长×宽B. 高×底C. 半径×半径D. 底×高5. 下列哪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A. 三角形B. 矩形C. 圆形D. 五边形6. 下列哪个数学术语表示一种图形在平面内绕一点旋转一定角度后与原图形重合?A. 平移B. 对称C. 旋转D. 相似7. 下列哪个数学家提出了“勾三股四弦五”的勾股定理?A. 毕达哥拉斯B. 阿基米德C. 欧几里得D. 勒内·笛卡尔8. 下列哪个数学术语表示一种图形在平面内沿着某条直线进行翻折后与原图形重合?A. 对称B. 旋转C. 平移D. 倒影9. 下列哪个数是立方数?A. 8B. 12C. 27D. 3210. 下列哪个数学术语表示一个图形的所有点到某个点的距离之和?A. 面积B. 体积C. 周长D. 半径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数学起源于人类对_______的计数和测量。
12. “勾三股四弦五”是古代中国发现的_______定理。
13. 在数学中,用“×”表示_______,用“÷”表示_______。
14. 一个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四个角都是_______。
15. 圆的周长公式是_______。
16. 在数学中,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外,没有其他因数,那么这个数就是_______。
17.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a、b、c,那么它的体积是_______。
18. 在数学中,一个数乘以0的结果是_______。
19. 一个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_______倍。
20. 在数学中,一个数除以1的结果是_______。
初中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
初中数学文化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最小的自然数?A. 0B. 1C. 2D. 3答案:A2.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3,那么这个数是?A. 3B. -3C. 0D. 6答案:A3.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5,那么这个数可以是?A. 5B. -5C. 5或-5D. 0答案:C4. 以下哪个选项是奇数?A. 2B. 4C. 6D. 85. 一个数的平方是16,那么这个数是?A. 4B. -4C. 4或-4D. 2答案:C6. 一个数的立方是-27,那么这个数是?A. 3B. -3C. 9D. -9答案:B7. 以下哪个选项是分数?A. 1/2B. 3/4C. 5/0D. 2/1答案:A8. 一个数的倒数是1/2,那么这个数是?A. 2B. 1/2C. 1D. 0答案:A9. 以下哪个选项是无理数?B. 3.14C. 2/3D. 1.5答案:A10.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2,那么这个数是?A. 4B. -4C. 2或-2D. 0答案:A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圆的周长公式是______。
答案:C=2πr2. 直角三角形的勾股定理公式是______。
答案:a²+b²=c²3. 一个数的立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74. 一个数的平方是9,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35. 一个数的绝对值是4,那么这个数可以是______。
答案:±46. 一个数的相反数是5,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57. 一个数的倒数是2,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1/28. 一个数的平方根是3,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99. 一个数的立方是8,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210. 一个数的平方是16,那么这个数是______。
答案:±4三、解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数学文化题目及解答
数学文化题目及解答(一)1、毕达哥拉斯学派发现第一个不能被整数比的数是根号二2、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恩格斯3、四色猜想的提出者:英国人古德里4、不属于数学起源的河谷地带:密西西比河5、平面图形对称中用到的三种运动:平移折叠旋转7、现代数学起源于:19世纪20年8、相容的体系一定是不完全的,得出这个结论的是:哥德尔第一定理9、高等数学的研究范围不包括:常量10、反证法是依据逻辑学中的:排中律11、被称为理发师悖论的悖论是:罗素悖论12:、上海路佳明发现的元朝玉桂:1986年13、1993年,经哥德尔证明,把“连续统假设”加紧急合论的zf系统中是相容的,不会导致矛盾:康托集合论14、被积函数不连续,其定积分也可能存在的理论的提出者:黎曼15、根据两个事物之间的相同或相拟之处,推知她们在其他方面也有可能相同或相拟的推理方法:类比16、极限理论的创立者:柯西18、.下列不属于黄金分割点的是(C)A.印堂 B. 膝盖 C.鼻子D都不对19、5个平面分空间,最多可分为(C)A22 B25 C26 D2820、.S(N)中任意两个元素,相继作用的结果仍保持N整体不变,仍在S(N)中,称之为S(N)中的运算满足(B)A幺元律B封闭率C结合律D都不对21、南开大学每年出的杂志,收录数学文化课的学生优秀读书报告:数学之美22、下列公式中不对称的是(A)A.勾股定理B海伦定理C正玄定理D都不对23、为了庆祝毕达哥拉斯定理的发现,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宰了什么:牛24、《几何学》的作者是:笛卡尔25、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一定理在西方叫做毕达哥拉斯定理26、1820-1870年是现代数学的(C)A.形成阶段 B.繁荣阶段 C.酝酿阶段 D.衰落阶段27、下列不属于形式的公理化方法在逻辑上所要满足的要求的是:客观性28、数学文化这个词最早出现于(C)A.1986 B. 1974 C.1990 D.199629、大多数植物的花瓣数都符合(C)A.黄金分割 B.素数分割C裴波那契数列 D.都不对1、保持平面上任意两点间距离不变的运动是保距变换:对2、父女关系与夫妻关系是一种对称关系:不是,错3、之有数学专业的人在需要数学素养:错4、不懂数学的人也可以搞社会学:错5、数学的研究对象和具体的自然科学的研究对象很不一样,具有、、、:对6、近代数学时期是公元17世纪到19世纪,和工业革命、天文、航天业的发展有关。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问题大全
数学中的传统文化问题大全Document number【AA80KGB-AA98YT-AAT8CB-2A6UT-A18GG】数学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算法问题1.用更相减损术求294和84的最大公约数时,需要做减法的次数为( )A.2 B.3C.4 D.5答案C解析(84,294)→(84,210)→(84,126)→(84,42)→(42,42),一共做了4次减法.2.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来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着《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为( )A.4 B.2C.0 D.14答案B解析由题意输出的a是18,14的最大公约数2,故选B.3.用辗转相除法求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需要做除法的次数是( )A.1 B.2C.3 D.4答案C解析∵459÷357=1…102,357÷102=3…51,102÷51=2,∴459和357的最大公约数是51,需要做除法的次数是3.4.秦九韶算法是中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秦九韶提出的一种多项式简化算法,对于求一个n次多项式函数f n(x)=a n x n+a n-1x n-1+…+a1x+a0的具体函数值,运用常规方法计算出结果最多需要n次加法和n?n+1?2次乘法,而运用秦九韶算法由内而外逐层计算一次多项式的值的算法至多需要n次加法和n次乘法.对于计算机来说,做一次乘法运算所用的时间比做一次加法运算要长得多,所以此算法极大地缩短了CPU运算时间,因此即使在今天该算法仍具有重要意义.运用秦九韶算法计算f(x)=+4x5-x4+3x3-5x当x=3时的值时,最先计算的是( )A.-5×3=-15B.×3+4=C.3×33-5×3=66D.×36+4×35=1答案B解析f(x)=+4x5-x4+3x3-5x=((((+4)x-1)x+3)x+0)x-5)x,然后由内向外计算,最先计算的是×3+4=.5.若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4x5-x2+2当x=3时的值,则需要做乘法运算和加减法运算的次数分别为( )A.4,2 B.5,3C.5,2 D.6,2答案C解析∵f(x)=((((4x)x)x-1)x)x+2,∴乘法要运算5次,加减法要运算2次.6.已知函数f(x)=6x6+5,当x=x0时,用秦九韶算法求f(x0)的值,需要进行乘方、乘法、加法的次数分别为( )A.21,6,2 B.7,1,2C.0,1,2 D.0,6,1答案D解析∵f(x)=6x6+5,多项式的最高次项的次数是6,∴要进行乘法运算的次数是6.要进行加法运算的次数是1,运算过程中不需要乘方运算.7.中国古代有计算多项式值的秦九韶算法,下图是实现该算法的程序框图.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的a依次为2,2,5,x,n均为2,则输出的s等于( )A.7 B.12C.17 D.34答案C解析第一次运算,a=2,s=2,n=2,k=1,不满足k>n;第二次运算,a=2,s=2×2+2=6,k=2,不满足k>n;第三次运算,a=5,s=6×2+5=17,k=3,满足k>n,输出s=17,故选C.8.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x3-3x2+2x-11的值时,应把f(x)变形为( )A.x3-(3x+2)x-11 B.(x-3)x2+(2x-11)C.(x-1)(x-2)x-11 D.((x-3)x+2)x-11答案D解析f(x)=x3-3x2+2x-11=((x-3)x+2)x-119.用秦九韶算法求函数f(x)=3x5-2x4+2x3-4x2-7当x=2的值时,v3的结果是( )A.4 B.10C.16 D.33答案C解析函数f(x)=3x5-2x4+2x3-4x2-7=((((3x-2)x+2)x-4)x)x-7,当x=2时,v0=3,v1=3×2-2=4,v2=4×2+2=10,v3=10×2-4=16.10.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x6-5x5+6x4+x2++2的值,当x=-2时,v1的值为( ) A.1 B.7C.-7 D.-5答案 C解析∵f(x)=x6-5x5+6x4+x2++2=(((((x-5)x+6)x+0)x+1)x+x+2,∴v0=a6=1, v1=v0x+a5=1×(-2)-5=-7.11.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6x4+5x3+2x+6的值,当x=3时,v3的值为( ) A.-486 B.-351C.-115 D.-339答案C解析f(x)=-6x4+5x3+2x+6=(((-6x+5)x+0)x+2)x+6,∴v0=a4=-6,v1=v0x+a3=-6×3+5=-13,v2=v1x+a2=-13×3+0=-39,v3=v2x+a1=-39×3+2=-115.12.秦九韶是我国南宋时期的数学家,普州(现四川省安岳县)人,他在所着的《数书九章》中提出的多项式求值的秦九韶算法,至今仍是比较先进的算法.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给出了利用秦九韶算法求某多项式值的一个实例.若输入n,x的值分别为4,3,则输出v的值为( )A.20 B.61C.183 D.548答案C解析由程序框图知,初始值:n=4,x=3,v=1,i=3,第一次循环:v=6,i=2;第二次循环:v=20,i=1;第三次循环:v=61,i=0;第四次循环:v=183,i=1.结束循环,输出当前v的值183.13.原始社会时期,人们通过在绳子上打结来计算数量,即“结绳计数”,当时有位父亲,为了准确记录孩子的成长天数,在粗细不同的绳子上打结,由细到粗,满七进一,那么孩子已经出生多少天( )A.1 326 B.510 C.429 D.336答案B解析由题意满七进一,可得该图示为七进制数,化为十进制数为1×73+3×72+2×7+6=510.14.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多项式f(x)=5x5+4x4+3x3+2x2+x+1,乘法运算次数为____________.加法运算次数为________.答案 5 5解析∵f(x)=((((5x+4)x+3)x+2)x+1)x+1,∴乘法要运算5次,加法要运算5次15.若f(x)=x4+3x3+x+1,用秦九韶算法计算f(π)时,需要乘法m次,加法n次,则m+n =________.答案6解析f(x)=x4+3x3+x+1=(((x+3)x)x+1)x+1,用秦九韶算法计算f(π)时,乘法运算与加法运算的次数和等于6.16.我国南北朝数学家何承天发明的“调日法”是程序化寻求精确分数来表示数值的算法,其理论依据是:设实数x的不足近似值和过剩近似值分别为ba和dc(a,b,c,d∈N*),则b+da+c是x的更为精确的不足近似值或过剩近似值.我们知道π=59…,若令3110<π<4915,则第一次用“调日法”后得165是π的更为精确的过剩近似值,即3110<π<165,若每次都取最简分数,那么第四次用“调日法”后可得π的近似分数为________.答案22 717.我国古代数学名着《九章算术》中割圆术有:“割之弥细,所失弥少,割之又割,以至于不可割,则与圆周合体而无所失矣.”其体现的是一种无限与有限的转化过程,比如在222…中“…”即代表无限次重复,但原式却是个定值x.这可以通过方程2+x=x确定x=2,则1+11+11+…=________.答案1+52解析由题意,可令1+11+11+…=x,即1+1x=x,即x2-x-1=0,解得x=1+52(x=1-52舍),故1+11+11+…=1+52.18.用辗转相除法求840与1 764的最大公约数.答案 1 764=840×2+84,840=84×10+0,∴840与1 764的最大公约数是84.19.用更相减损术求440 与556的最大公约数.答案556-440=116,440-116=324,324-116=208,208-116=92,116-92=24,92-24=68,68-24=44,44-24=20,24-20=4,20-4=16,16-4=12,12-4=8,8-4=4,∴440与556的最大公约数4.20.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7x7+6x6+5x5+4x4+3x3+2x2+x当x=3时的值.答案f(x)=((((((7x+6)x+5)x+4)x+3)x+2)x+1)xv0=7,v1=7×3+6=27,v2=27×3+5=86,v3=86×3+4=262,v4=262×3+3=789,v5=789×3+2=2 369,v6=2 369×3+1=7 108,v7=7 108×3+0=21 324,∴f(3)=21 324,即当x=3时,函数值是21 324.21.(1)用辗转相除法求840与1 785的最大公约数;(2)用秦九韶算法计算函数f(x)=2x4+3x3+5x-4在x=2时的函数值.答案(1)1 785=840×2+105,840=105×8+0,∴840与1 785的最大公约数是105.(2)秦九韶算法如下:f(x)=2x4+3x3+5x-4=x(2x3+3x2+5)-4=x[x(2x2+3x)+5]-4=x{x[x(2x+3)]+5}-4,故当x=2时,f(x)=2×{2×[2×(2×2+3)]+5}-4=62. 22.(1)用辗转相除法求779与247的最大公约数;(2)利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2x5+4x4-2x3+8x2+7x+4当x=3时的值.答案(1)779=247×3+38,247=38×6+19,38=19×2.故779与247的最大公约数是19;(2)把多项式改成如下形式:f(x)=2x5+4x4-2x3+8x2+7x+4=((((2x+4)x-2)x+8)x+7)x+4.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一次多项式当x=3时的值:v0=2,v1=v0x+4=2×3+4=10,v2=v1x-2=10×3-2=28,v3=v2x+8=28×3+8=92,v4=v3x+7=92×3+7=283,v5=v4x+4=283×3+4=853.所以当x=3时,多项式f(x)的值是853.23.(1)用辗转相除法求228与1 995的最大公约数;(2)用秦九韶算法求多项式f(x)=3x5+2x3-8x+5在x=2时的值.答案(1)1 995=228×8+171,228=171×1+57,171=57×3,因此57是1 995与228的最大公约数.(2)f(x)=3x5+2x3-8x+5=((((3x+0)x+2)x+0)x-8)x+5当x=2时,v0=3,v1=3×2=6,v2=6×2+2=14,v3=14×2=28,v4=28×2-8=48,v5=48×2+5=101,所以当x=2时,多项式的值是101.24.(1)用“更相减损术”求72和168的最大公约数;(2)用“辗转相除法”求98和280的最大公约数.答案(1)∵168-72=96,96-72=24,72-24=48,48-24=24,故72和168的最大公约数是24.(2)∵280=2×98+84,98=1×84+14,84=6×14,故98和280的最大公约数是14.25.用秦九韶算法求函数f(x)=x5+x3+x2+x+1当x=3时的函数值.答案f(x)=x5+x3+x2+x+1=((((x+0)x+1)x+1)x+1)x+1,当x=3时,v0=1,v1=v0×3+0=3;v2=v1×3+1=10;v3=v2×3+1=31;v4=v3×3+1=94;v5=v4×3+1=283,即x=3时的函数值为283.二、数列问题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五人分五钱,令上二人所得与下三人等.问各得几何.”其意思为“已知甲、乙、丙、丁、戊五人分5钱,甲、乙两人所得与丙、丁、戊三人所得相同,且甲、乙、丙、丁、戊所得依次成等差数列.问五人各得多少钱”(“钱”是古代的一种重量单位).这个问题中,甲所得为( ) 钱 钱 钱 钱答案 B解析 依题意设甲、乙、丙、丁、戊所得钱分别为a -2d ,a -d ,a ,a +d ,a +2d ,则由题意可知,a -2d +a -d =a +a +d +a +2d ,即a =-6d , 又a -2d +a -d +a +a +d +a +2d =5a =5,∴a =1,则a -2d =a -2×(-a 6)=43a =43.2.南北朝时期的数学古籍《张邱建算经》有如下一道题:“今有十等人,每等一人,宫赐金以等次差(即等差)降之,上三人,得金四斤,持出;下四人后入得三斤,持出;中间三人未到者,亦依等次更给.问:每等人比下等人多得几斤”( )答案 B解析 设第十等人得金a 1斤,第九等人得金a 2斤,以此类推,第一等人得金a 10斤, 则数列{a n }构成等差数列,设公差为d ,则每一等人比下一等人多得d 斤金,由题意得⎩⎪⎨⎪⎧a 1+a 2+a 3+a 4=3a 8+a 9+a 10=4,即⎩⎪⎨⎪⎧4a 1+6d =3,3a 1+24d =4,解得d =778, ∴每一等人比下一等人多得778斤金. 3.《张丘建算经》是公元5世纪中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数学着作,书中卷上第二十三问:“今有女善织,日益功疾,初日织五尺,今一月织九匹三丈.问日益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多织相同量的布,第一天织五尺,一个月(按30天计)共织390尺.问:每天多织多少布”已知1匹=4丈,1丈=10尺,估算出每天多织的布约有( ) A .尺 B .尺 C .尺 D .尺答案 A解析 设每天多织d 尺,由题意a 1=5,{a n }是等差数列,公差为d , ∴S 30=30×5+30×292d =390, 解得d ≈.4.《张丘建算经》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增等尺,七日织二十一尺,第二日,第五日,第八日所织之和为十五尺,问第九日所织尺数为( ) A .7 B .9 C .11 D .13答案 D解析 设第一天织a 1尺,从第二天起每天比第一天多织d 尺, 由已知得⎩⎪⎨⎪⎧7a 1+7×62d =21,a 1+d +a 1+4d +a 1+7d =15,解得a 1=-3,d =2,∴第九日所织尺数为a 9=a 1+8d =-3+8×2=13.5.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 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织布多少”根据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第3天所织布的尺数为( ) 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得:每天织布的量组成了等比数列{a n },S 5=5,公比q =2 ,a 1?1-25?1-2=5,计算可得a 1=531,所以a 3=531×22=2031. 6.在《张邱建算经》中有一道题:“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比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由此推断,该女子到第10日时,大约已经完成三十日织布总量的( ) A .33% B .49% C .62% D .88%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得:每日的织布量形成等差数列{a n }, 且a 1=5,a 30=1,设公差为d ,则1=5+29d ,解得d =-429. ∴S 10=5×10+10×92×(-429)=1 27029. S 30=30×?5+1?2=90. ∴该女子到第10日时,大约已经完成三十日织布总量的1 27029×190≈=49%. 7.《张丘建算经》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女不善织,日减功迟,初日织五尺,末日织一尺,今三十织迄,问织几何.”其意思为:有个女子不善于织布,每天比前一天少织同样多的布,第一天织五尺,最后一天织一尺,三十天织完,问三十天共织布( ) A .30尺 B .90尺 C .150尺 D .180尺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得,每日的织布量形成等差数列{a n }, 且a 1=5,a 30=1, 所以S 30=30×?5+1?2=90. 8.在我国古代着名的数学专着《九章算术》里有一段叙述: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一千一百二十五里,良马初日行一百零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二马相逢.问:几日相逢( ) A .9日 B .8日 C .16日 D .12日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良马每日行的距离成等差数列, 记为{a n },其中a 1=103,d =13; 驽马每日行的距离成等差数列, 记为{b n },其中b 1=97,d =-;设第m 天相逢,则a 1+a 2+…+a m +b 1+b 2+…+b m =103m +m ?m -1?×132+97m +m ?m -1?×?-?2=2×1 125,解得m =9(负值舍去).9.《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第一部数学专着,全书收集了246个问题及其解法,其中一个问题为“现有一根九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四节容积之和为3升,下面三节的容积之和为4升,求中间两节的容积各为多少”该问题中第2节,第3节,第8节竹子的容积之和为( ) 升 升 升 升答案 A解析 自上而下依次设各节容积为a 1,a 2,…a 9,由题意得⎩⎪⎨⎪⎧a 1+a 2+a 3+a 4=3a 7+a 8+a 9=4,即⎩⎪⎨⎪⎧2?a 2+a 3?=33a 8=4,得⎩⎨⎧a 2+a 3=32,a 8=43,所以a 2+a 3+a 8=32+43=176(升).10.中国古代数学着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行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意思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请问第二天走了( ) A .24里 B .48里 C .96里 D .192里答案 C解析 由题意可知此人每天走的步数构成以1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由题意和等比数列的求和公式可得a 1[1-?12?6]1-12=378,解得a 1=192,∴第二天此人走了192×12=96里.11.中国古代数学着作《算法统宗》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次日行里数,请公仔细算相还.”其大意为:“有一个人走378里路,第一天健步行走,从第二天起脚痛每天走的路程为前一天的一半,走了6天后到达目的地.”则该人最后一天走的路程为( ) A .24里 B .12里 C .6里 D .3里答案 C解析 记每天走的路程里数为{a n },可知{a n }是公比q =12的等比数列,由S 6=378,得S 6=a 1?1-126?1-12=378,解得a 1=192,∴a 6=192×125=6.12.我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段截下一尺,重四斤;在细的一端截下一尺,重二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几斤”根据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中间三尺的重量为( )A.6斤B.9斤C.10斤D.12斤答案B解析此问题构成一个等差数列{a n},设首项为2,则a5=4,∴中间3尺的重量为3a3=a1+a52×3=2+42×3=9(斤),故选B.13.我国古代数学着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金箠,长五尺,斩本一尺,重四斤,斩末一尺,重二斤,问次一尺各重几何”意思是:“现有一根金箠,长五尺,一头粗,一头细,在粗的一端截下1尺,重4斤;在细的一端截下1尺,重2斤;问依次每一尺各重多少斤”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若金箠由粗到细是均匀变化的,问第二尺与第四尺的重量之和为( )A.6斤B.9斤C.斤D.12 斤答案A解析依题意,金箠由粗到细各尺构成一个等差数列,设首项a1=4,则a5=2,由等差数列性质得a2+a4=a1+a5=6,所以第二尺与第四尺的重量之和为6斤.14.《算法通宗》是我国古代内容丰富的数学名书,书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灯向下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塔顶几盏灯”其意思为“一座塔共七层,从塔顶至塔底,每层灯的数目都是上一层的2倍,已知这座塔共有381盏灯,请问塔顶有几盏灯”() A.3 B.4C.5 D.6答案A解析由题意设塔顶有a盏灯,由题意由上往下数第n层就有2n-1·a盏灯,∴共有(1+2+4+8+16+32+64)a=381盏灯,即1×?1-27?1-2a=381.解得a=3.15.我国古代数典籍《九章算术》“盈不足”中有一道两鼠穿墙问题:“今有垣厚十尺,两鼠对穿,初日各一尺,大鼠日自倍,小鼠日自半,问几何日相逢”上述问题中,两鼠在第几天相逢.( )A .3B .4C .5D .6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可知,大老鼠每天打洞的距离是以1为首项,以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前n 天打洞之和为1-2n1-2=2n-1,同理,小老鼠前n 天打洞之和为1-?12?n1-12=2-12n -1,∴2n-1+2-12n -1=10,解得n ∈(3,4),取n =4. 即两鼠在第4天相逢.16.如图是谢宾斯基(Sierpinsiki)三角形,在所给的四个三角形图案中,着色的小三角形个数构成数列{a n }的前4项,则{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是( )A .a n =3n -1B .a n =2n -1C .a n =3nD .a n =2n -1答案 A解析 着色的小三角形个数构成数列{a n }的前4项,分别为a 1=1,a 2=3,a 3=3×3=32,a 4=32×3,因此{a n }的通项公式可以是a n =3n -1.17.《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一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4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________升. 答案6766解析 设该数列{a n }的首项为a 1,公差为d , 依题意⎩⎪⎨⎪⎧a 1+a 2+a 3+a 4=3,a 7+a 8+a 9=4,即⎩⎪⎨⎪⎧4a 1+6d =3,3a 1+21d =4,解得⎩⎨⎧a 1+7d =43,d =766,则a 5=a 1+4d =a 1+7d -3d =43-2166=6766.18.华罗庚数学小组的同学们在图书馆发现一块古代楔形文字泥板的图片,同学们猜测它是一种乘法表的记录,请你根据这个猜测,判定表示________(如图)答案395解析图片中记录的是自然数乘以9的运算结果,左列是被乘数,右列是该数乘以9的积数,经过分析可知:其中▽代表1,?代表10,代表60.所以表示60×6+10×3+5×1=395.19.在我国南宋数学家杨辉所着的《详解九章算法》(1261年)一书中,用如图A所示的三角形,解释二项和的乘方规律.在欧洲直到1623年以后,法国数学家布莱士·帕斯卡的着作(1655年)介绍了这个三角形.近年来国外也逐渐承认这项成果属于中国,所以有些书上称这是“中国三角形”(Chinese triangle),如图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发现了“莱布尼茨三角形”如图B.在杨辉三角中相邻两行满足关系式:C r n+C r+1n=C r+1n+1,其中n是行数,r∈N.请类比上式,在莱布尼茨三角形中相邻两行满足的关系式是________.1 11 2 11 3 3 11 4 6 4 11 5 10 10 5 1…C0n C1n…C r n…C n-1n C n n图A1 21 21 316131 41121121415 120 130 120 15 16 130 160 160 130 16 1C 1n +1C 0n 1C 1n +1C 1n …1C 1n +1Cr n…1C 1n +1C n -1n 1C 1n +1C n n图B答案1C 1n +1Cr n=1C 1n +2C r n +1+1C 1n +2C r +1n +1解析 类比观察得,莱布尼茨三角形的每一行都能提出倍数1C 1n +1,而相邻两项之和是上一行的两者相拱之数,所以类比式子C r n +C r +1n =C r +1n +1, 有1C 1n +1Cr n=1C 1n +2C r n +1+1C 1n +2C r +1n +1. 20.传说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家经常在沙滩上面用点或用小石子表示数.他们研究过如图所示的三角形数,将三角形数1,3,6,10,…记为数列{a n },将可被5整除的三角形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组成一个新数列{b n }.可以推测:(1)b 2 012是数列{a n }中的第________项; (2)b 2k -1=________.(用k 表示) 答案 (1)5 030 (2)5k ?5k -1?2解析 由题意可得a n =1+2+3+…+n =n ?n +1?2,n ∈N *,故b 1=a 4,b 2=a 5,b 3=a 9,b 4=a 10,b 5=a 14,b 6=a 15, 由上述规律可知:b 2k =a 5k =5k ?5k +1?2(k ∈N *), b 2k -1=a 5k -1=?5k -1??5k -1+1?2=5k ?5k -1?2,故b 2 012=b 2×1 006=a 5×1 006=a 5 030, 即b 2 012是数列{a n }中的第5 030项. 21.请认真阅读下列材料:“杨辉三角” (1261年)是中国古代重要的数学成就,它比西方的“帕斯卡三角”(1653年)早了300多年(如图1).在“杨辉三角”的基础上德国数学家莱布尼兹发现了下面的单位分数三角形(单位分数是分子为1,分母为正整数的分数),称为莱布尼兹三角形(如图2)1 1 11 2 11 3 3 11 4 6 4 11 5 10 10 5 1……图1111 21 21 316131 4112112141 512013012015……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1)记S n为图1中第n行各个数字之和,求S4,S7,并归纳出S n;(2)根据图2前5行的规律依次写出第6行的数.答案(1)S4=8=23;S7=64=26;Sn=2n-1.(2)图中每个数字都是其两脚的数字和,故第6行为1613016016013016.三、空间几何体1.我国古代数学名着《数书九章》中有“天池盆测雨”题:在下雨时,用一个圆台形的天池盆接雨水.天池盆盆口直径为二尺八寸,盆底直径为一尺二寸,盆深一尺八寸.若盆中积水深九寸,则平地降雨量是( )寸.(注:①平地降雨量等于盆中积水体积除以盆口面积;②一尺等于十寸)A.1 B.2 C.3 D.4答案C解析如图,由题意可知,天池盆上底面半径为14寸,下底面半径为6寸,高为18寸.∵积水深9寸,∴水面半径为12(14+6)=10寸,则盆中水的体积为13π×9(62+102+6×10)=588π(立方寸).∴平地降雨量等于588ππ×142=3(寸).故选C.2.《九章算术》卷5《商功》记载一个问题“今有圆堡瑽,周四丈八尺,高一丈一尺.问积几何答曰:二千一百一十二尺.术曰: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这里所说的圆堡瑽就是圆柱体,它的体积为“周自相乘,以高乘之,十二而一.”就是说:圆堡瑽(圆柱体)的体积为:V =112×(底面的圆周长的平方×高).则由此可推得圆周率π的取值为(注:1丈=10尺)( ) A .3 B . C . D .答案 A解析 由题意,圆柱体底面的圆周长48尺,高11尺, ∵圆堡瑽(圆柱体)的体积V =112×(底面的圆周长的平方×高), ∴V =112×(482×11)=2 112, 设底面圆的半径为R ,∴⎩⎪⎨⎪⎧2πR =48,πR 2×11=2 112,∴π=3.3.《九章算术》商功章有题:一圆柱形谷仓,高1丈3尺313寸,容纳米2000斛(1丈=10尺,1尺=10寸,斛为容积单位,1斛≈立方尺,π≈3),则圆柱底圆周长约为( ) A .1丈3尺 B .5丈4尺 C .9丈2尺 D .48丈6尺答案 B解析 设圆柱形谷仓底面半径为r 尺, 由题意得,谷仓高h =403尺.于是谷仓的体积V=πr2·h≈2 000×,解得r≈9.∴圆柱底圆周长约为2πr≈54尺=5丈4尺.4.《算数书》竹简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湖北省江陵县张家山出土,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有系统的数学典籍,其中记载有求“囷盖”的术:“置如其周,令相乘也.又以高乘之,三十六成一”.该术相当于给出了由圆锥的底面周长L与高h,计算其体积V的近似公式V≈136L2h.它实际上是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圆周率π近似取为3.那么,近似公式V≈275L2h相当于将圆锥体积公式中的π近似取为( )答案B解析由题意知275L2h≈13πr2h?275L2≈13πr2,而L=2πr,代入得π≈258.5.在《九章算术》中,将有三条棱互相平行且有一个面为梯形的五面体称之为羡除,现有一个羡除如图所示,面ABCD、面ABFE、面CDEF均为等腰梯形,AB∥CD∥EF,AB=6,CD=8,EF=10,EF到面ABCD的距离为3,CD与AB间的距离为10,则这个羡除的体积是( )A.110 B.116C.118 D.120答案D解析过A作AP⊥CD,AM⊥EF,过B作BQ⊥CD,BN⊥EF,垂足分别为P,M,Q,N,将一侧的几何体放到另一侧,组成一个直三棱柱,底面积为12×10×3=15.棱柱的高为8,∴V=15×8=120.故选D.6.刘徽在他的《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一个独特的方法来计算球体的体积:他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另一个叫“牟合方盖”的立体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应为4π.后人导出了“牟合方盖”的18体积计算公式,即18V牟=r3-V方盖差,r为球的半径,也即正方形的棱长均为2r,从而计算出V球=43πr3.记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棱长为2r的正方形的方盖差为V方盖差,则V方盖差V正等于( )答案C解析由题意,V方盖差=r3-18V牟=r3-18×4π×43×π×r3=13r3,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13×r×r× r2-?22r?2=26r3,∴V方盖差V正=13r326r3= 2.7.“牟合方盖”是我国古代数学家刘徽在研究球的体积的过程中构造的一个和谐优美的几何体.它由完全相同的四个曲面构成,相对的两个曲面在同一个圆柱的侧面上,好似两个扣合(牟合)在一起的方形伞(方盖).其直观图如图所示,图中四边形是为体现其直观性所作的辅助线,当其正视图与侧视图完全相同时,它的正视图和俯视图分别可能是( )A.a,b B.a,cC.c,b D.b,d答案A解析由直观图可知,其正视图与侧视图完全相同,则其只能是圆,这时其俯视图就是正方形加对角线(实线).故选A.8.刘徽在他的《九章算术注》中提出一个独特的方法来计算球体的体积:他不直接给出球体的体积,而是先计算另一个叫“牟合方盖”的立体的体积.刘徽通过计算,“牟合方盖”的体积与球的体积之比应为4∶π,即V牟:V球=4∶π.也导出了“牟合方盖”的18体积计算公式,即18V牟=r3-V方盖差,从而计算出V球=43πr3.记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则( )A.V方盖差>V正B.V方盖差=V正C.V方盖差<V正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答案A解析由题意,V方盖差=r3-18V牟=r3-18×4π×43πr3=13r3,所有棱长都为r的正四棱锥的体积为V正=13×r×r× r2-?22r?2=26r3,∴V方盖差>V正.9.我国古代数学名着《数学九章》中有云:“今有木长二丈四尺,围之五尺.葛生其下,缠木两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其意思为“圆木长2丈4尺,圆周为5尺,葛藤从圆木的底部开始向上生长,绕圆木两周,刚好顶部与圆木平齐,问葛藤最少长多少尺(注:1丈等于10尺)( )A.29尺B.24尺C.26尺D.30尺答案C解析由题意,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矩形,一条直角边(即木棍的高)长24尺,另一条直角边长5×2=10(尺),因此葛藤长242+102=26(尺).10.《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着,书中有如下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米堆底部的弧长为9尺,米堆的高为5尺,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堆放的米有( )A.14斛B.28斛C.36斛D.66斛答案B解析设圆锥的底面半径为r,则π2r=9,解得r=18π,故米堆的体积为14×13×π×(18π)2×5≈45,∵1斛米的体积约为立方,∴堆放的米有45÷≈28斛.11.《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着名数学经典.其中对勾股定理的论述比西方早一千多年,其中有这样一个问题:“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锯锯之,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径几何”其意为:今有一圆柱形木材,埋在墙壁中,不知其大小,用锯去锯该材料,锯口深一寸,锯道长一尺.问这块圆柱形木料的直径是多少长为1丈的圆柱形木材部分镶嵌在墙体中,截面图如图所示(阴影部分为镶嵌在墙体内的部分).已知弦AB=1尺,弓形高CD=1寸,估算该木材镶嵌在墙中的体积约为( )(注:1丈=10尺=100寸,π≈,sin °≈5 13)A.600立方寸B.610立方寸C.620立方寸D.633立方寸答案D解析如图,AB =10(寸),则AD =5(寸),CD =1(寸),设圆O 的半径为x (寸),则OD =(x -1)(寸), 在Rt△ADO 中,由勾股定理可得52+(x -1)2=x 2, 解得x =13(寸). ∴sin∠AOD =AD AO =513, 即∠AOD ≈°,则∠AOB =45°.则弓形ACB 的面积S =12×π4×132-12×10×12≈(平方寸).则该木材镶嵌在墙中的体积约为V =×100 =633(立方寸). 故选D.12.鲁班锁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起源于古代汉族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这种三维的拼插器具内部的凹凸部分(即榫卯结构)啮合,十分巧妙,外观看是严丝合缝的十字立方体,其上下、左右、 前后完全对称.从外表上看,六根等长的正四棱柱体分成三组, 经90°榫卯起来,如图,若正四棱柱体的高为6,底面正方形的边长为1,现将该鲁班锁放进一个球形容器内,则该球形容器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________.(容器壁的厚度忽略不计)答案 41π解析 由题意,该球形容器的半径的最小值为1236+4+1=412, ∴该球形容器的表面积的最小值为4π·414=41π. 13.沙漏是古代的一种计时装置,它由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容器和一个狭窄的连接管道组成,开始时细沙全部在上部容器中,细沙通过连接管道全部流到下部容器所需要的时间称为该沙漏的一个沙时.如图,某沙漏由上下两个圆锥组成,圆锥的底面直径和高均为8 cm ,细沙全部在上部时,其高度为圆锥高度的23(细管长度忽略不计).(1)如果该沙漏每秒钟漏下 cm 3的沙,则该沙漏的一个沙时为多少秒(精确到1秒)(2)细沙全部漏入下部后,恰好堆成一个盖住沙漏底部的圆锥形沙堆,求此锥形沙堆的高度(精确到.答案 (1)开始时,沙漏上部分圆锥中的细沙的高为H =23×8=163,底面半径为r =23×4=83,V =13πr 2H =13π×(83)2×163=, V ÷=1 986(秒).所以沙全部漏入下部约需1 986秒.(2)细沙漏入下部后,圆锥形沙堆的底面半径为4, 设高为H ′,V =13π×42×H ′=1 02481π, H ′=6427≈.锥形沙堆的高度约为 cm.14.《九章算术》中,将底面为长方形且有一条侧棱与底面垂直的四棱锥称之为阳马,将四个面都为直角三角形的四面体称之为鳖臑.如图,在阳马P -ABCD 中,侧棱PD ⊥底面ABCD ,且PD =CD ,过棱PC 的中点E ,作EF ⊥PB 交PB 于点F ,连接DE ,DF ,BD ,BE .(1)证明:PB ⊥平面DEF .试判断四面体DBEF 是否为鳖臑,若是,写出其每个面的直角(只需写出结论);若不是,说明理由.(2)若面DEF 与面ABCD 所成二面角的大小为π3,求DCBC的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数学名著中的立几题,例如:2015年全国1卷文6理6题;
6、《九章算术》是我国古代内容极为丰富的数学名著,书中有如下
问题:“今有委米依垣内角,下周八尺,高五尺,问”积及为米几何?”
其意思为:“在屋内墙角处堆放米(如图,米堆为一个圆锥的四分之一),
米堆底部的弧长为8尺,米堆的高为5尺,问米堆的体积和堆放的米各
为多少?”已知1斛米的体积约为1.62立方尺,圆周率约为3,估算出
堆放的米约有()
(A)14斛(B)22斛(C)36斛(D)66斛
二、数学名著中的数列题,例如:2011年湖北卷文9理13题;
13.《九章算术》“竹九节”问题:现有1根9节的竹子,自上而下各节的容积成等差数列,上面四节的容积共3升,下面3节的容积共4升,则第5节的容积为升。
三、数学名著中的算法题,例如:2015年全国2卷文8理8题;
(8)右边程序框图的算法思路源于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中的“更相减损术”。
执行该程序框图,若输入a,b分别为14,18,则输出的a=
A.0
B.2
C.4
D.14
四、数学名著中的统计题,例如:2015年湖北卷文2理2题
2.(5分)(2015•湖北)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有“米谷粒分”题:粮仓开仓收粮,有人送来米1534石,验得米内夹谷,抽样取米一把,数得254粒内夹谷28粒,则这批米内夹谷约为()
A.134石B.169石C.338石D.1365石
五、 杨辉三角,例如:2004年上海春季卷11题;
11.如图,在由二项式系数所构成的杨辉三角形中,第 _____行中从左至右第14与第15个数的比为3:2.
六、 祖暅原理,例如:2013年上海卷理13题;
13.在xOy 平面上,将两个半圆弧2
2
(1)1(1)x y x -+=≥和
22(3)1(3)x y x -+=≥、两条直线1y =和1y =-围成的封
闭图形记为D ,如图中阴影部分.记D 绕y 轴旋转一周而成的几何体为Ω,过(0,)(||1)y y ≤作Ω的水平截面,所得截面面积为2418y ππ-+,试利用祖暅原理、一个平放的圆柱和一个长方体,得出Ω的体积值为__________
七、 形数,例如:2009年湖北卷文10理10题;
10.古希腊人常用小石子在沙滩上摆成各种形状来研究数。
比如:
他们研究过图1中的1,3,6,10,…,由于这些数能够表示成三角形,将其称为三角形数;类似的,称图2中的1,4,9,16,…这样的数为正方形数。
下列数中既是三角形数又是正方形数的是
A.289
B.1024
C.1225
D.1378
八、 斐波那契数列,例如:2009年福建卷理15题
第0行 1 第1行 1 1 第2行 1 2 1 第3行 1 3 3 1 第4行 1 4 6 4 1 第5行 1 5 10 10 5 1 …… …… ……
15.五位同学围成一圈依序循环报数,规定:
①第一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为1,第二位同学首次报出的数也为1,之后每位同学所报出的数都是前两位同 学所报出的数之和;
②若报出的数为3的倍数,则报该数的同学需拍手一次
已知甲同学第一个报数,当五位同学依序循环报到第100个数时,甲同学拍手的总次数为
九、 阿波罗尼斯圆,例如:2014年湖北卷文17题;
17.(5分)(2014•湖北)已知圆O :x2+y2=1和点A (﹣2,0),若定点B (b ,0)(b ≠﹣2)和常数λ满足:对圆O 上任意一点M ,都有|MB|=λ|MA|,则: (Ⅰ)b= ; (Ⅱ)λ= .
十、 伯努力不等式,例如:2012年湖北卷理22题;
22.(本小题满分14分)
(1)已知函数()()()=-+1->0r
f x rx x r x ,其中r 为有理数,且0<<1r .求()f x 的最小值;
(2)试用(1)的结果证明如下命题:
设12120,0,,a a b b ≥≥为正有理数,若12+=1b b ,则12121122+b
b
a a a
b a b ≤;
(3)请将(2)中的命题推广到一般形式,并用数学归纳法证明你所推广的命题。
注:当α为正有理数时,有求导公式()
-1'=x x ααα
十一、回文数,例如:2012年湖北卷文13题;
13.已知向量a=(1,0),b=(1,1),则
(1)与2a+b同向的单位向量的坐标表示为______;
(2)向量b-3a与向量a夹角的余弦值为______.
十二、数字黑洞,例如:2014年湖北卷理13题;
13.(2014湖北,理13)设a是一个各位数字都不是0且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将组成a 的3个数字按从小到大排成的三位数记为I(a),按从大到小排成的三位数记为D(a)(例如a =815,则I(a)=158,D(a)=851).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任意输入一个a,输出的结果b=__ ______.
十三、 角谷猜想,例如:2009年湖北卷理15题
15.已知数列{}n a 满足:1a =m (m 为正整数),1,231,n
n n n n a a a a a +=+⎧⎪⎨⎪⎩当为偶数时,当为奇数时。
若6a =1,则m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__________。
十四、 四色定理,例如:2003年全国卷理15题;
15.如图,一个地区分为5个行政区域,
现给地图着色,要求相邻区域不得
使用同一颜色,现有4种颜色可
供选择,则不同的着色方法共有种.(以数字作答)
十五、格点问题,例如:2013年湖北卷文17题;
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点(,)
P x y的坐标x,y均为整数,则称点P为格点. 若一个多边形的顶点全是格点,则称该多边形为格点多边形. 格点多边形的面积记为S,其内部的格点数记为N,边界上的格点数记为L. 例如图中
△ABC是格点三角形,对应的1
L=.
N=,4
S=,0
(Ⅰ)图中格点四边形DEFG对应的,,
S N L分别
是;
(Ⅱ)已知格点多边形的面积可表示为
=++,其中a,b,c为常数.
S aN bL c
若某格点多边形对应的71
L=,
N=,18
则S=(用数值作答).
第17题图
十六、 米勒问题,例如:2005年天津卷理20题
(20)(本小题满分12)
某人在一山坡P 处观看对面山项上的一座铁塔如图所示,塔及所在的山崖可视为图中的竖线OC ,塔高BC 80(米),山高OB 220(米),OA 200(米),图中所
示的山坡可视为直线l 且点P 在直线l 上,l 与水平地面的夹角为α,2
1
tan =
αt 试问,此人距山崖的水平地面多高时,观看塔的视角∠BPC 最大(不计此人的身高)?
十七、 摆线问题,例如:2011年江西卷理10题;
10.如图,一个直径为1的小圆沿着直径为2的大圆内壁的逆时针方向滚动,M 和N 是小圆的一条固定直径的两个端点.那么,当小圆这样滚过大圆内壁的一周,点M ,N 在大圆内所绘出的图形大致是( )
十八、 黄金分割,例如:2009年四川卷文5题
5、设矩形的长为a ,宽为b ,其比满足b ∶a =
618.02
1
5≈-,这种矩形给人以美感,称为黄金矩形。
黄金矩形常应用于工艺品设计中。
下面是某工艺品厂随机抽取两个批次的初加工矩形宽度与长度的比值样本:
甲批次:0.598 0.625 0.628 0.595 0.639 乙批次:0.618 0.613 0.592 0.622 0.620
根据上述两个样本来估计两个批次的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值0.618比较,正确结论是 A. 甲批次的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值更接近 B. 乙批次的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值更接近
C. 两个批次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值接近程度相同
D. 两个批次总体平均数与标准值接近程度不能确定
十九、 逻辑推理,例如:2014年全国1卷文14理14题;
(14)甲、乙、丙三位同学被问到是否去过A 、B 、C 三个城市时, 甲说:我去过的城市比乙多,但没去过B 城市; 乙说:我没去过C 城市;
丙说:我们三人去过同一城市;
由此可判断乙去过的城市为________.
二十、 算术-几何平均数,例如:2010年湖北卷理15题;
15.设00a b >,>,称
2ab
a b
为a ,b 的调和平均数.如图,C 为线殴AB 上的点,且AC =a ,CB =b ,O 为AB 中点,以AB 为直径作半圆.过点C 作OD 的垂线,垂足为E .连结OD ,AD ,BD .过点C 作OD 的垂线,垂足为E .则图中线段OD 的长度是a ,b 的算术平均数,线段 的长度是a ,b 的几何平均数,线段 的长度是a ,b 的调和平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