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817d4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3bddf1f.png)
一、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2. 使学生认识到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深远影响。
3.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使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图片和视频资料。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包括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印度河流域的印度文明和黄河流域的中国文明。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学生观看相关视频资料。
2. 第二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包括古埃及文明、苏美尔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的重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学生阅读相关教材内容。
3. 第三课时: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贡献。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4. 第四课时: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教学活动:教师讲解大河流域文明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5. 第五课时:总结与反思教学内容:让学生总结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对人类历史的影响,反思大河流域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教学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和反思,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六、第六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成就与贡献教学内容:深入探讨大河流域文明在科学技术、文化艺术、法律政治等方面的具体成就和贡献。
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件北师大
![初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件北师大](https://img.taocdn.com/s3/m/0571ce474693daef5ff73d8a.png)
•三、“种姓•——佛音缭绕的古印度 ”的国度
•印 •度
•河
•恒
•河
※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的地理 范围不同,包括今天的巴基斯 坦、孟加拉等地。
※公元前2500年出现早期的奴 隶制小国。
,造就了埃及的著名建筑——金字塔
•一切都怕时间 •而时间却怕金字塔
• 迄今埃及共发现金字塔97座。金字塔的建筑,从古到今 • 都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传统的说法,都认为是依靠奴 • 隶的集体劳动建成的。 • 近年来,有位叫戴维杜维斯的法国化学家,得到5块从胡夫 •金字塔上取下的小石块,他把每块化石都进行了化验,结果证 明,这些石块由贝壳石灰石组成。 • 因为在这之前的考古活动曾证明过,人类在几千年前就已掌 握混凝土制作技术,所以戴维杜维斯推测,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 是将搅拌好的混凝土装进筐子,抬上或背上正在建造中的金字塔 。更出乎意料之外的是,他还在石块中 •发现了一缕一英寸长的人头发,这缕 •头发可能就是古埃及人辛勤劳动和灿 •烂智慧的见证。
•《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材料阅读:•《汉谟拉比法典》节选
•第6条 自由民窃取神庙或宫廷之财产者应 处死;而收受其赃 物者亦处死刑。
•第21条,自由民侵犯他人之居者,应在此侵犯处处死 并掩埋之。
•第22条,自由民犯强盗罪而被捕者,应处死。
•议一议: • 《汉谟拉比法典》对社会秩序和发展起 •了什么作用?
•
公元前十九世纪中,阿摩利人占据了巴比伦
• 城在此建国,史称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
•
1894-前1595年)。
•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mó)拉比(约公元前
•1792-前1750年)先后征服其他城邦,
•统一两河流域,建立一个强大的
【初中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ppt1 北师大版
![【初中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ppt1 北师大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d41fbe6bec0975f465e2c7.png)
3、它矗立在茫茫大漠之中,留下了千古的迷团,无数人写下 动人的诗篇,公元前2700年就已经存在,见证了民族的盛衰。 它是(金字塔 )。
探个究竟
学习了这一节课,我们知道了做为古代人类文明代表 的四大文明都是在大河流域产生的。可以说人类的生存与 发展和破坏。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从身边的小事 做起,保护水资源呢?
佛教的产生
时间: 公元前6世纪 产生: 创立者: 乔达摩· 悉达多 众生平等(进步性?) 教义:
苦,消除欲望,修行)
佛 教 于 汉 朝 传 入 中 国
课堂小结
思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文明古国都有哪些共同点?
随堂练习
一、连连看(P93):
古代巴比伦文明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六、印度的种姓制度中,地位最高的是( 婆罗门 )。国王和贵族 属于( 刹帝利 )阶级。
七、判断题 1、每一个人一出生便隶属于其家庭的阶级,其社会地位终身难 以改变。一般来说,种姓的职业世袭不变,不同种姓交往乃 至通婚都严格受限。它描述的是 ( 种姓 )制度。 2、小李叔叔暑假到四川旅游,看到了这尊世界最高的石造像, 它的起源是在( 印度 )产生的一种宗教的造像。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8、生活本来很不易,不必事事渴求别人的理解和认同,静静的过自己的生活。心若不动,风又奈何。你若不伤,岁月无恙。 9、命运要你成长的时候,总会安排一些让你不顺心的人或事刺激你。 10、你迷茫的原因往往只有一个,那就是在本该拼命去努力的年纪,想得太多,做得太少。 11、有一些人的出现,就是来给我们开眼的。所以,你一定要禁得起假话,受得住敷衍,忍得住欺骗,忘得了承诺,放得下一切。 12、不要像个落难者,告诉别人你的不幸。逢人只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 13、人生的路,靠的是自己一步步去走,真正能保护你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而真正能伤害你的,也是一样,自己的选择。 14、不要那么敏感,也不要那么心软,太敏感和太心软的人,肯定过得不快乐,别人随便的一句话,你都要胡思乱想一整天。 15、不要轻易去依赖一个人,它会成为你的习惯,当分别来临,你失去的不是某个人,而是你精神的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学会独立行走 ,它会让你走得更坦然些。 16、在不违背原则的情况下,对别人要宽容,能帮就帮,千万不要把人逼绝了,给人留条后路,懂得从内心欣赏别人,虽然这很多时候很难 。 17、做不了决定的时候,让时间帮你决定。如果还是无法决定,做了再说。宁愿犯错,不留遗憾! 18、不要太高估自己在集体中的力量,因为当你选择离开时,就会发现即使没有你,太阳照常升起。 19、时间不仅让你看透别人,也让你认清自己。很多时候,就是在跌跌拌拌中,我们学会了生活。 20、与其等着别人来爱你,不如自己努力爱自己,对自己好点,因为一辈子不长,对身边的人好点,因为下辈子不一定能够遇见。 21、你的假装努力,欺骗的只有你自己,永远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来掩饰战略上的懒惰。 22、成长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都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 23、你没那么多观众,别那么累。做一个简单的人,踏实而务实。不沉溺幻想,更不庸人自扰。 24、奋斗的路上,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目前的困难和麻烦是很多,但是只要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一步一步的朝着目标前进,最后的结局交给 时间来定夺。 25、没什么好抱怨的,今天的每一步,都是在为之前的每一次选择买单。每做一件事,都要想一想,日后打脸的时候疼不疼。 26、运气是努力的附属品。没有经过实力的原始积累,给你运气你也抓不住。上天给予每个人的都一样,但每个人的准备却不一样。不要羡 慕那些总能撞大运的人,你必须很努力,才能遇上好运气。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优秀教学案例
![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下册《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优秀教学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489ee22d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9a.png)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成因、影响等方面。
2.强调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的贡献,以及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3.帮助学生形成开放、包容的世界观,认识到世界文明的多样性。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大河流域文明的文章,内容可包括文明特点、成因、影响等。
4.整合多媒体教学资源,如纪录片、PPT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大河流域文明的尊重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2.通过学习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引导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多元、包容的,形成开放、包容的世界观。
3.让学生明白大河流域使命感。
1.搜集相关资料,整理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历程和代表性成果。
2.分析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及其形成的地理、气候等自然条件。
3.探讨大河流域文明对后世的影响,以及与其他文明的交流与融合。
4.以PPT、海报等形式展示研究成果,进行课堂分享。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应定期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大河流域文明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大河流域的地图,引导学生观察河流的走向,了解大河流域的地理位置。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大河流域孕育了哪些辉煌的文明吗?”让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3.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学习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了解这些文明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人类历史的贡献。”
d.黄河流域:夏、商、周等朝代,甲骨文、青铜器等。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件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cea59c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68.png)
对文明曙光的影响
大河流域的地理环境和自然资源 为古代文明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 础。
大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也塑造了人 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 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 影响。
丰富的水资源和肥沃的土壤使得 农业得以繁荣发展,为城市的兴 起提供了经济基础。
便利的水上交通促进了贸易和文 化交流,推动了文明的进步和发 展。
大河流域文明曙光对世界历史进程产 生了深远影响。一方面,大河流域的 农业、工业、交通和通讯等方面的发 展为后来的人类文明奠定了基础;另 一方面,பைடு நூலகம்河流域的文明传播和交流 促进了不同文化、宗教和民族之间的 相互了解和融合。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与建议
深入研究大河流域文 明曙光的形成机制
尽管我们已经对大河流域文明曙光有 了一定的了解,但其形成机制仍然是 一个复杂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以进一 步探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治文 化等多方面因素如何相互作用,共同 推动大河流域文明的诞生和发展。
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对生态保护 者给予经济补偿和政策支持,激 励更多人参与到生态保护中来。
产业结构调整与绿色转型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高污染 、高耗能产业向绿色、低碳、循
环方向转型。
公众参与与社会共治
加强公众教育和参与,推动社会 各界共同参与到大河流域的生态
保护与可持续发展中来。
06
结论与展望
对大河流域文明曙光的总结
现代社会对古代文明的继承与发展
古代文明的继承
大河流域地区的现代社会在许多方面都继承了古代文明的传统。例如,在建筑、艺术、文 学等领域,人们仍然可以看到古代文明的影响和痕迹。
发展与创新
在继承古代文明的同时,大河流域地区的现代社会也在不断发展和创新。人们借鉴古代文 明的经验和智慧,结合现代科技和管理理念,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66a57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e3.png)
一、教案名称: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
3. 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大河流域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教学难点: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古代巴比伦、古中国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因及影响。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原因。
2. 运用案例分析法,详细讲解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
3.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历史场景。
五、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及其重要性a. 大河流域文明的定义b. 大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性c. 大河流域文明的发展阶段2. 第二课时:古代埃及文明a. 尼罗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b. 古代埃及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c. 古代埃及的文明成就:金字塔、狮身人面像、象形文字等3. 第三课时:古代印度文明a. 印度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b. 古代印度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c. 古代印度的文明成就:种姓制度、佛教、梵文等4. 第四课时:古代巴比伦文明a. 两河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b. 古代巴比伦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c. 古代巴比伦的文明成就:汉谟拉比法典、宗教信仰、天文学等5. 第五课时:古中国文明a. 黄河、长江流域的自然环境与农业发展b. 古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c. 古中国的文明成就:汉字、儒家思想、古代科技等六、第六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比较与启示1. 对比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成就,探讨其共同与差异。
2. 引导学生思考大河流域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七、第七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传承与衰落1. 讲述四大文明古国文明的传承与衰落过程。
2. 分析导致文明衰落的原因。
八、第八课时:大河流域文明的影响与传承1. 探讨大河流域文明对后世文明的影响。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初中八年级历史第17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1248376165ce050877321302.png)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程标准: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4、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5、了解佛教的兴起。
二、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2、利用地图,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学习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认识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了的历史见证。
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2、分析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认识到它们都是奴录主奴役和统治人了的工具。
教学方法:阅读法、讲述法、探究法、归纳法学习指导方法: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让学生了解古代四大文明古国的粗略情况,并了解佛教的兴起。
教学过程:一、引入:提问: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吗?那么你知道它们分布于现在的什么地方吗?通过学生回答,进而引入本课: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二、新课:(一)、神奇的金字塔1、埃及奴隶制国家的统一利用地图,让学生找出埃及的地理位置和尼罗河的流向。
进行老师讲述古代埃及劳动人了充分利用尼罗河的有利条件,通过辛勤劳动,创造出古代埃及文明。
注意:大约在公元前3100年,形成了统一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制的国家之一。
2、神奇的金字塔引导学生归纳:金字塔体现了古埃及法老对奴隶的残酷奴役,它那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奴隶们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二)、《汉谟拉比法典》1、巴比伦王国的建立由学生看书讲述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件一 北师大版 精品
![最新-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7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课件一 北师大版 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18e80fb3caaedd3382c4d345.png)
名 称 社会阶层
职权和义务
婆罗门 祭祀贵族
掌握神权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国王和各级官吏
从事农、牧、工商 业的小生产者 社会最底层的劳苦 大众
掌管军事和 行政大权
向国家缴纳 赋税
从事各种低 贱的职业
众言堂
“种姓制度”人为地制造了极不平等的 社会等级,会带来什么后果?
佛教的产生和 传播
你知道”王子成佛记” 的故事吗?
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历史八年级下册课件
……几千年来世界上发生 过多少惊心动魄的故事,出现过 多少叱诧风云的人物,流传过多 少新奇有趣的故事,至今还留下 多少著名的历史遗迹、文化古 物和艺术珍品?这一切都是你 们渴望知道的,也是应该知道 的,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从什 么时候开始,又是在哪里产生 的呢?
• 第二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 第二0五条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
———《汉谟拉比法典》
读后思考:《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 (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法典,体现了奴隶制的 残酷性)
巴比伦空中花园
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约相当 于现在的伊拉克共和国所处的位 置,你知道这个地方战争频发与 地理位置有什么关系吗?
你知道古埃及文明是怎样出现的吗?
尼罗河
你知道吗?
你知道古埃及神奇的金字塔吗?
金字塔
埃及法老的金棺
合作探究
你知道金字塔是怎样修建的吗?
两河流域
古巴比伦王国
发源地 两河流域
古 巴
都城
比
伦
王 性质
国
法典
巴比伦 中央集权的奴隶制国家 《汉谟拉比法典》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7ff0c66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86.png)
一、教案主题:历史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认识到大河流域对人类文明发展的重大影响。
2. 掌握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三、教学内容:1. 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与特点2.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3. 大河流域文明的传承与发展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大河流域文明的相关问题。
2. 运用案例分析法,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进行具体分析,让学生深入了解其文明特点。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大河流域文明。
2. 讲解大河流域文明的概念与特点,让学生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重要性。
3. 对世界四大文明古国进行详细介绍,分析其地理位置、文明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5. 总结课程内容,强调大河流域文明对人类历史发展的贡献。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提问、回答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团队合作、分享观点和沟通交流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图片或视频素材:展示大河流域文明的相关图片或视频,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大河流域文明的特点。
2. 教材或参考书籍:提供相关的历史教材或参考书籍,供学生查阅和深入学习。
3. 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大河流域文明的相关资料,拓宽知识视野。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实地考察:如果条件允许,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大河流域文明的遗址或博物馆,增强学生对文明的认识和感受。
2. 举办讲座或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学者进行讲座或研讨会,让学生接触到更多的专业知识和研究成果。
九、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评估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情况。
初中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1)》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a38ae0a7fd5360cbb1adb11.png)
第17 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古代埃及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了解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
2.过程与方法阅读课文,检索有效信息,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利用课件和地球仪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了解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分析它们与亚非文明的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积极收集有关金字塔、佛教的图片、资料,通过交流、互相学习,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并增强团队意识和每位学习者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古代埃及的金字塔修建的原因、特点以及金字塔额建造中包含的智慧,认识古代埃及民众的智慧和创造力。
通过分析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和古印度种姓制度,使学生认识其体现的阶级本质。
通过了解佛教的产生及教义,了解是意识形态领域中对种姓制度的反抗。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亚非文明的突出成就,如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是印度奴隶社会的特点。
难点:佛教是如何反对婆罗门教的,又为什么会广为流传。
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都知道我们中国历史悠久,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你知道四大文明古国是哪几个国家吗?(古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对于中国的历史我们已经有所了解,那三个古国是什么样子呢?这节课我将带领大家完成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一起去揭开这些古老国度的神秘面纱!旅行主题: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目的地: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旅行说明”:旅行任务:1.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2. 通过《汉莫拉比法典》,初步了解两河流域文明。
3. 通过种姓制度和佛教的创立,初步了解古代的印度社会。
旅行指南:历史课本第90 页—92 页(我就是大家的导游,在“旅行”前我暂且把大家分成1、2、3 队,“旅行”过程中,我会提出一些不同分值的问题,请个小队积极回答问题,最终得分高的小队,我将会有奖励!好了,大家明确任务了吗?那就开始我们的旅行吧!)新课讲授:探索之旅第一站:神秘金字塔的国度——古代埃及古代的埃及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大体处于今天的埃及的地理位置。
初中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f4c2877ba1aa8114531d911.png)
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7 课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学设计a 古埃及留给世界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什么?b为什么称其为金字塔?c 金字塔有何作用?d 法老指的是什么?e 埃及金字塔众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哪个?(金字塔从四面看都像中国汉字的“金”字,故得名。
是古代埃及法老的陵墓。
古埃及最高统治者。
胡夫金字塔。
)4、展示胡夫金字塔的相关介绍,引导学生从中分析金字塔的修建有什么意义(1).体现了古代埃及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
(2)成为法老专制统治的见证。
5、金字塔有何神奇之处?(补充资料:金字塔数字之谜,咒语之谜)过渡:所有的不解之谜只能等待着以后大家用自己掌握的科学知识去揭开了,了解了埃及历史,下面我们再去了解一下另一文明古国古巴比伦。
(二).《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1.观看地图了解古巴比伦发源地古巴比伦王国是在那两条河流而兴起的?2.结合图表介绍古巴比伦王国的建立。
3.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a 解说课本<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
b《汉默拉比法典》有什么重要地位?c 由几部分组成?d 主要内容是什么?e 阅读材料,思考:分析古巴比伦社会人与人是否平等?《汉默拉比法典》维护的是谁的利益?过渡《汉默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保护奴隶主利益的一部法典,体现了奴隶制社会人与人之间社会地位的不平等,但是古巴比伦的这种地位不平等,还不算最厉害的,要说等级制度最厉害的非古印度莫属。
(引出第三目)(三).“种姓”的国度---古印度1. 观看古印度地图(知道古印度发源地及了解古代印度与今日印度的地理范围不同)2、展示资料,引出种姓制度,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a 种姓制度由哪些等级构成?。
初二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初二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4dc47ac6bec0975f465e2dd.png)
[键入文字]
初二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摘要】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下面历史网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初二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4、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5、了解佛教的兴起。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课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贵族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
2、利用地图,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认识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了的历史见证。
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
1。
初二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初二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dc94b478e9951e79b8927ee.png)
初二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摘要】教案是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设想,教师在写教案时,一定要从实际出发,要充分考虑从实际需要出发,要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该简就简,该繁就繁,要简繁得当。
下面就为您奉上精彩教案初二历史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教案;。
课程标准: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和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了解人类早期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
2、了解佛教的产生与传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3、说说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https://img.taocdn.com/s3/m/1eaaaee45ef7ba0d4a733b41.png)
诸佛庵中学有效教学导学案年级 八年级 学科组 历史 课题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主备教师 李玉碧 时间 2013.2班级 学生姓名 时间 序号1 【学习目标】1、知道古代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
2、利用地图,找出古代埃及、古巴比伦、古代印度、中国的地理位置。
3、通过学习古代埃及的金字塔,认识到金字塔是古代埃及法老残酷剥削和压迫广大人了的历史见证。
金字塔高超的建筑技术,体现了古代劳动人了非凡的智慧和才能,它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
4、《汉谟拉比法典》、种姓制度(重点)5、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及佛教广为流传的原因。
(难点) 【自主学习】请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古代埃及文明是 孕育的成果。
年,埃及形成了统一的国家。
古埃及文明最著名的历史遗产是 ,它是埃及 的陵墓。
2、 年,阿摩利人在两河流域建立起 。
3、《 》是世界上第一部体系完备的法典。
它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状况。
4、 、 、 和 构成了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
5、 世纪,在印度出现了佛教。
佛教的创始人为 ,有称 。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
佛教在 传入中国。
【课堂研讨】 阅读下列材料:1、倘自由民宣誓揭发自由民之罪,控其杀人,而不能证揭人之罪者应处死。
2、任何房屋失火,前来救火之自由民贪取屋主之财物者,此人应投入该处火中。
3、若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
4、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子之颊,则应割其一耳。
请回答:1、材料中这几条规定禁止的是那几个方面的犯罪?2、上述材料体现了该法典的原则是什么?3、该法典保护的是那些人的利益?4、试结合材料评价这部法典。
【自主检测 拓展训练】 1.这一次战争,使希腊文明迅速传播到古老的东方,成为古代世界文化交融的典范。
这次战争是( ) A .希波战争 B .布匿战 C .伯罗奔尼撒战争 D .亚历山大东征 2.它被称为金字塔的国度,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孕育它的母亲河是( )A .尼罗河B .黄河C .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D .印度河3.它是最早的体系完备的成文法典,实行“以牙还牙,以眼还眼”的同态复仇法,产生于( ) A .古巴比伦 B .《圣经》 C .古希腊 D .古印度4.根据印度《梨俱吠陀》的传说,人们把社会分成四个等级,其中属于被统治阶级中的第一等级的是( )A .刹帝利B . 婆罗门C .吠舍D .首陀罗5、图说历史请问:(1)图(1)中的古代巨型建筑和雕像,至今屹立于 流域,该建筑的名称是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朝鲜
中国
日本
越南
斯里兰卡
缅甸
泰国
h
26
想一想?
举例说明: 佛教对中国产生了哪些影响?
h
27
小结:
四大文明古国有何相同之处?
h
28
比一比:
找朋友,看谁快!
h
29
h
30
h
3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h
11
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
h
12
古巴比伦王国
公元前1894年 汉谟拉比
统一两河流域
中央集权
奴隶制国家
h
13
《汉谟拉比法典》
h
序言 正文 结语
—是世界
上第一部 体系完备 的法典
14
正文(共282条)
阶级关系 租佃雇佣关系 商业高利贷关系 家庭婚姻关系
h
全面反 映了当 时的社 会状况
15
“倘自由民损毁任何自由民之子之眼, 则应毁其眼。”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之自由民之 齿,则应击落其齿。”
h
20
他们把不公平归于神的旨意
嘴:婆罗门 祭司和僧侣
梵 手:刹帝利 贵族和武士
天
腿:吠舍
农民、商人和 手工业者
脚:首陀罗 被征服的奴隶、
“贱民” h
失去土地的自 由民
21
今天,在印度仍然保留着种姓制度的残迹:
初到度旅行的外国人,常常会对所见所闻中
的一些事情大惑不解:一位衣衫褴褛、肮脏不堪
的叫花子,居然在大街上粗野、蛮横地破口大骂
第2课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h
1
h
2
什么是“文明” 呢?
文明 是指人类社会的
进步状态,与“野蛮” 相对。
h
3
古代巴比伦 古代中国 古代埃及 古代印度
四大文明古国
h
4
古代埃及——金字塔的国度
h
5
啊,尼罗河,我赞美你,
没
你从大地涌流而出,养活着埃及……有
一旦你的水流减少,人们就停止了呼尼吸。
罗
河
一位衣冠楚楚的绅士,而那位绅士老爷却不仅不
生气,反而始终小心地陪着笑脸。 ‥‥‥贱民被高
种姓人歧视,生活贫困。印度10多亿人口中,贱
民人数仍占1.6亿,其中2/3的人目不识丁,只有
7%的人能喝到洁净的水。虽然印度政府在法律
上废除种姓制度,但很难根除沉淀几千年的思想,
阻碍了印度社会的发展。
h
22
说一说:
孟斐斯
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国家 公元前3100年,形成统一国家
h
8
胡夫金字塔
高146.5米 边长230多米 230万块巨石 每块2.5吨
h
9
国王的陵墓 权利的象征
胡h 夫金字塔内部示意图 10
古“万代物埃终及消人逝民,智金慧字与塔创永造存力”的结晶 法一切老都专怕时制间统,而治时的间却见怕证金字塔 ——阿拉伯谚语
——以眼还眼、以牙抵牙 “倘自由民之奴隶打自由民之颊,应 割其一耳。” “倘理发师未告知奴隶之主人而剃去 非其奴隶之奴隶标识者,则此理发 师应断指。”
——h维护奴隶主的利益16
h
17
佛教的发源地
h
18
h
19
读一读:
在古代印度的城市里,经常会听到一
阵阵的敲击瓦罐的声音,路上行人就 会像要避开瘟疫一样纷纷躲在路旁。 这是为什么?同样是人,他们却要远 离城市居住,同样是人,他们却被看 成是不可接触的“贱民”。就连死了, 也要埋到人迹不到的地方。这是一种 什么制度?
佛教是怎样创立的?
❖产 生 ——公元前6世纪、社会矛盾非常尖锐 ❖创始人 —— 释迦牟尼
h
23
释迦牟h 尼
24
佛教
主张 :众生平等 种姓由职业 分工形成
教义:人生一切皆苦 →苦的根源在于人 有欲望→消除欲望 →修成正果
婆罗门教
极不平等的社会等级 神的旨意 世代从事低贱的行业
h
25
佛教
❖传播
中亚 东南亚
就
没
有
埃
及
h
6
尼罗河是世界上最出名 的大河流之一,全长 6695公里,流经九个国 家,流经埃及境内的尼 罗河只有1350公里,但 却是最好的一段.河宽 平均800-1000米,河 深10-12米,水流平缓; 以前在每年的七月开始 泛滥,九月开始降低水 位,人们在十月份开始 h 播种,明年四月收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