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学案: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合集下载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高三数学 课题: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教学目标:1.向量的有关概念及表示法2.向量的线性运算3. 向量共线定理:教学重点:.向量的线性运算教学难点:向量共线定理:教学过程【自学导引】 1.(必修4P57.3)已知向量a ,b ,且()()530x a x b ++-= ,则x = _________ 2.在ABC 中,若满足30AB AC AM +-= ,则MA MB MC ++= 3.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e 1,AC →=e 2,NC →=14AC →,BM →=12MC →,则MN →=________.(用e 1,e 2表示) 4.已知1e ,2e 是不共线向量,1212,a ke e b e ke =+=+ ,若a ∥b ,则_____k =【要点例析】题型1 平面向量的概念【例1】 给出下列五个命题:(1)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2)若||||a b = ,则a b = ;(3)在ABCD 中,一定有AB DC = ;(4)若,m n n p == ,则m p = ;(5)若a ∥b , b ∥c ,则a ∥c ;其中正确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题型2 线性运算【例2】. (2011南师附中)如图,已知,OA a OB b == ,点,A B 分别是线段,CE ED 的中点,试用,a b表示CD题型3 向量的共线 【例3】 E 是平行四边形ABCD 边AD 上一点,且AE →=14AD →,F 为BE 与AC 的交点.设AB →=a ,BC →=b ,若BF →=kBE →,AF →=hAC →,求k 、h 的值.【随堂演练】1、设OA →=(1,-2),OB →=(a ,-1),OC →=(-b,0),a>0,b>0,O 为坐标原点,若A 、B 、C 三点共线,则1a +2b的最小值是________. 2、 已知D 为三角形ABC 的边BC 的中点,点P 满足PA →+BP →+CP →=0,AP →=λPD →,则实数λ=________.3、(2010湖北)已知ABC 和点M 满足0MA MB MC ++= ,若存在实数m ,使得AB AC mAM += 成立,则m =_____________D。

教案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教案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

教案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平面向量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广泛应用于几何、物理和工程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一、平面向量的定义平面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可以用箭头表示。

一般用大写字母表示平面向量,如A、B。

平面向量可以由一个有序的数对表示,也可以用坐标表示。

例如,平面向量A可以表示为(Ax, Ay)或者\[A =\begin{pmatrix} Ax \\ Ay \end{pmatrix}\] ,其中Ax和Ay分别表示向量A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

二、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1. 平面向量的加法平面向量的加法是指两个向量相加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设有两个向量A和B,其坐标表示分别为\[A = \begin{pmatrix} Ax \\ Ay\end{pmatrix}\] 和\[B = \begin{pmatrix} Bx \\ By \end{pmatrix}\],则它们的和向量C为\[C = \begin{pmatrix} Ax + Bx \\ Ay + By \end{pmatrix}\]。

2. 平面向量的减法平面向量的减法是指将一个向量减去另一个向量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设有两个向量A和B,它们的差向量C可以表示为C = A - B。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B的坐标取反,然后进行加法运算,即\[C = \begin{pmatrix} Ax - Bx \\ Ay - By \end{pmatrix}\]。

3. 平面向量的数乘平面向量的数乘是指将一个向量乘以一个实数得到一个新的向量。

设有一个向量A和实数k,它们的数乘结果为kA。

具体计算方法是将向量A的每个分量都乘以实数k,即\[kA = \begin{pmatrix} kAx \\ kAy\end{pmatrix}\]。

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平面向量的数量积又称为点积或内积,表示为A·B。

设有两个向量A和B,它们的数量积为A·B = Ax * Bx + Ay * By。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平面向量的引入与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平面向量的引入与基本运算

高中数学备课教案平面向量的引入与基本运算高中数学备课教案平面向量的引入与基本运算一、引言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平面向量是一个重要的概念。

通过引入平面向量的基本知识和运算规则,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教案将介绍平面向量的引入方法和基本运算规则。

二、引入平面向量1. 定义平面向量平面向量是具有大小和方向的几何对象,通常用箭头表示。

在二维平面中,平面向量可以表示为有序实数组成的二元组。

例如,向量AB可以表示为向量→AB=(x,y),其中x和y分别表示向量在x轴和y轴上的分量。

2. 表示平面向量平面向量可以用箭头表示,箭头的起点表示向量的起点,箭头的终点表示向量的终点。

常见的表示方法还包括使用坐标表示向量的分量,例如→AB=(3,4),表示向量AB的x轴分量为3,y轴分量为4。

3. 向量的模长和方向角向量的模长是指向量的长度,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求得,即∣→AB∣=√(x²+y²)。

向量的方向角是指向量与x轴的夹角α,可以通过三角函数求得,其中tan(α)=y/x。

三、平面向量的基本运算1. 向量的加法和减法向量的加法满足平行四边形法则,即→AB+→BC=→AC。

向量的减法可以通过向量加法和取负得到,即→AB-→BC=→AB+(-→BC)。

2. 向量的数量积向量的数量积也称为点乘,表示为→AB·→BC=|→AB||→BC|cosθ,其中θ为向量→AB和→BC之间的夹角。

若两向量夹角为直角,则向量的数量积为0,即→AB·→BC=0。

3. 向量的数量积的性质向量数量积具有以下性质:- 交换律:→AB·→BC=→BC·→AB- 分配律:(→AB+→BC)·→CD=→AB·→CD+→BC·→CD4. 向量的向量积向量的向量积也称为叉乘,表示为→AB×→BC=|→AB||→BC|sinθn,其中θ为向量→AB和→BC之间的夹角,n为单位法向量。

高一平面向量概念及线性运算

高一平面向量概念及线性运算

年级高一学科数学内容标题平面向量概念及线性运算编稿老师褚哲一、学习目标1.了解向量产生的物理背景,理解共线向量,相等向量等概念,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2.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3.能由数的运算律类比向量的运算律,并结合图形验证相关的运算律,强化对知识的形成过程的认识,并正确表述探究的结果;4.通过学习向量的线性运算,初步学会用向量的方法解决几何问题和实际应用问题.二、重点、难点重点:1.向量的概念,,相等向量的概念和向量的几何表示;2.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的运算法则及其几何意义.难点:1.对向量概念的理解;2.对减法定义的理解及正确运用法则,用运算律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利用向量方法解决几何问题.三、考点分析向量的线性运算是向量的基础部分,考查时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的形式出现,侧重考查向量的基本概念、向量运算的关系;在解答题中侧重考查向量与其他章节的综合,预计高考中向量的内容所占的比重仍较大.一、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注:向量有两个要素:大小和方向,二者缺一不可.2.向量的表示(1)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向量,如a,b等.(2)用有向线段表示向量,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向量记为AB,注意起点写在前面、终点写在后面.3.向量的模向量AB的大小,称作向量AB的长度(或称模),记作AB.注:向量是不能比较大小的,但向量的模可以比较大小.4. 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 注:①=00;②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 5. 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叫做单位向量. 6. 基线通过有向线段AB 的直线,叫做向量AB 的基线. 7.平行向量如果向量的基线相互平行或重合.则称这些向量平行或共线,记作∥a b . 注:①规定:零向量与任一向量平行,即对于任意向量a ,都有a 0∥;②由于任意一组平行向量都可移动到同一直线上,故平行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③两个向量共线与两条线段共线不同,前者的起点可以不同,而后者必须在同一直线上.同样,两个平行向量与两条平行直线是不同的,因为两个平行向量可以移到同一直线上.8. 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向量a 与b 相等,记作a b =. 注:①零向量与零向量相等;②任意两个相等的非零向量,都可用一条有向线段来表示,并且与有向线段的起点无关;③对于一个向量,只要不改变它的大小和方向,是可以任意平行移动的;④a b a b =⇒=;反之不成立.9. 位置向量任给一定点O 和向量a ,过O 作有向线段OA =a ,则点A 相对于点O 的位置被向量a 唯一确定,这时向量OA 叫做点A 相对于点O 的位置向量.二、向量的运算(一)向量的加法1. 向量的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2. 三角形法则如图,已知向量a 、b在平面内任取一点A ,作AB =a ,BC =b,则向量AC 叫做a 与b的和,记作a +b,即 a +bAC BC AB =+=,此法则称为向量求和的三角形法则规定:a + 0 = 0 + a 3. 平行四边形法则以同一点A 为起点的两个已知向量a ,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则以A 为起点的对角线AC 就是a 与b 的和.注:①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既适用于两向量不共线,也适用于两向量共线.而平行四边形法则只适用于两向量不共线,当两向量共线时,平行四边形法则就不适用了.但在处理某些问题时,平行四边形法则有它一定的优越性.因此两种法则都应熟练掌握.②两个向量的和仍是一个向量. 探究:1°. 当向量a 与b 不共线时,+a b 的方向与a ,b 都不相同,且+<+a b a b ; 2°. 当向量a 与b 同向时,+a b ,a ,b 都同向,且a b a b +=+;3°. 当向量a 与b 反向时,若a b >,则+a b 的方向与a 相同,且a b a b +=-;若a b <,则+a b 的方向与b 相同,且a b b a +=-;若a b =,则a b +=0.4. 向量求和的多边形法则已知n 个向量,依次把这n 个向量首尾相连,以第一个向量的始点为始点,第n 个向量的终点为终点的向量叫做这n 个向量的和向量.这种法则叫做向量求和的多边形法则.即5. 向量加法的运算性质(1)对于零向量与任一向量a 的和有a 00a +=+, (2)向量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3)三角形不等式:对于任意两个向量b a,,都有b a b a b a +≤+≤-. (二)向量的减法1. 向量减法运算的几何意义如图,已知向量a ,b ,在平面内任取一点O ,作OA a =,OB b =,则BA a b =-, 即a b -可以表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注:①两个向量的差仍是一个向量;②要注意向量加法运算的三角形法则与减法运算的三角形法则的区别; ③由向量的加、减法,可以得出两个常用的结论:首尾顺次相接的向量构成封闭的向量链时,各向量的和为0,即:-+++++=122334110…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 平行四边形ABCD 中,有AB AD AC +=,AB AD DB -= 2. 相反向量定义:与a 长度相等,方向相反的向量,叫做a 的相反向量,记作a -. 注:①a 与a -互为相反向量;②-=00;(三)向量的数乘运算1. 向量的数乘: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它的长度与方向规定如下: ①λλ=a a ;②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0λ<时,a λ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特别地,当0λ=时,a λ=0.2. 向量数乘运算的运算律:设λμ,为实数,a b ,为向量,则有 ①()()a a λμλμ=;②()a a a λμλμ+=+(第一分配律); ③()a b a b λλλ+=+(第二分配律);特别地,有()()()a a a λλλ-=-=-;()a b a b λλλ-=-.注: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统称为向量的线性运算.对于任意向量a b ,,以及任意实数λμμ12,,,恒有()a b a b λμμλμλμ±=±1212.3. 平行向量的基本定理;如果a =λb ,则a ∥b ;反之,如果a ∥b ,且b ≠0,则一定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a=λb .单位向量:给定一个非零向量a ,与a 同方向且长度等于1的向量,叫作向量a 的单位向量.(四)轴上向量的坐标运算1. 轴;规定了方向和长度单位的直线叫做轴.如图所示.2. 轴上向量的坐标在轴l 上取单位向量e ,使e 的方向与l 相同,对轴上任意向量a ,一定存在唯一实数x ,使a =x e ,x 叫做a 在l 上的坐标.当a 与e 同方向时,x 是正数,当a 与e 反方向时,x 是负数;e 叫做轴l 的基向量.a 叫轴l 的轴上向量.小结;实数与轴上的向量建立起一一对应关系,于是可用数值表示向量. 3. 轴上两个向量相等的条件轴上两个向量相等的条件是它们的坐标相等; 轴上两个向量和的坐标等于两个向量坐标的和. 4. 轴上向量的坐标公式,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公式(1)AB +BC =AC公式(2)AB =x 2-x 1(轴上向量坐标公式)即轴上向量的坐标等于向量终点的坐标减去始点的坐标公式(3)|AB |=|x 2-x 1|知识点一: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例1. 给出下列命题:①两个向量,当且仅当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时才相等; ②若,则A 、B 、C 、D 四点是平行四边形的四个顶点; ③若,a b b c ==,则a c =; ④若//,//a b b c ,则//a c其中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为 .思路分析:两个向量相等只要模相等且方向相同即可,与起点、终点的位置无关,故①不正确;当DC AB =时,A 、B 、C 、D 四点可能在同一条直线上,故②不正确;由b a =,则a b =,且a 与b 的方向相同;由b c =,则b c =,且b 与c 的方向相同,则a 与c 的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故c a =,③是正确的;对于⑷,当0=b 时,a 与c 不一定平行,故④是不正确的.所以正确命题的序号为⑶. 解题过程:③解题后思考:对向量的相关概念要充分理解.知识点二、向量的线性运算例2. 下列命题:①如果非零向量a 与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那么b a +的方向必与b a ,之一的方向相同; ②在ABC ∆中,必有0=++CA BC AB ;③若0AB BC CA ++=,则A 、B 、C 为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 ④若b a ,均为非零向量,则a b +与a b +一定相等.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个 A . 0 B . 1 C . 2 D . 3思路分析:①假命题,当0a b +=时,命题不成立.②真命题. ③假命题,当A 、B 、C 三点共线时,也可以有0AB BC CA ++=. ④假命题,只有当a 与b 同向时相等,其他情况均为a b a b +>+. 解题过程:B解题后思考:对于①②③,关于向量的加法运算除掌握法则外,还应注意一些特殊情况,如零向量,共线向量等,对于④,要注意到向量的加法和求模运算的次序不能交换,即两个向量和的模等于这两个向量的模的和,因为向量的加法实施的对象是向量,而模是数量.例3. 已知一点O 到平行四边形ABCD 的3个顶点A 、B 、C 的向量分别为,,a b c ,则向量等于( )A . a b c ++B . a b c -+C . a b c +-D . a b c --思路分析:如图所示,点O 到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A 、B 、C 的向量分别为,,,结合图形有:OD OA AD OA BC OA OC OB a c b=+=+=+-=+-解题过程:B解题后思考:灵活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三角形法则的应用,相等向量是指长度相等、方向相同的向量,与它的位置没有关系.例4. 在△ABC 中,AB =c ,AC =b ,若点D 满足BD →=2DC →,则AD →=( )A . 23b +13cB . 53c -23bC . 23b -13cD . 13b +23c思路分析:BC →=AC →-AB →=b -c ,BD →=23BC →=23(b -c ),∴AD →=AB →+BD →=c +23(b -c )=23b +13c解题过程:A解题后思考:向量的线性运算是以三角形为载体的,合理掌握向量加法、减法、数乘运算的几何表示.例5. 一辆汽车从A 点出发向西行驶了100公里到达B 点,然后又改变方向向西偏北50︒走了200公里到达C 点,最后又改变方向,向东行驶了100公里到达D 点.(1)作出向量AB ,BC ,CD ;(2)求AD .思路分析:解答本题应首先确立指向标,然后再根据行驶方向确定出有关向量,进而求解. 解题过程:(1)如图所示.︒50西A东南北B C D(2)由题意易知,AB 与CD 方向相反,故AB 与CD 共线.又AB CD =,∴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且AB CD =, ∴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故200AD BC ==(公里).解题后思考:准确画出向量的方法是先确定向量的起点,再确定向量的方向,然后根据向量的大小确定向量的终点.知识点三、平面向量的共线定理例6. 如图所示,在OAB ∆的边OB OA ,上分别有一点M 、N ,已知2:1:=MA OM2:3:=NB ON ,连结AN ,在AN 上取一点R ,满足1:5:=RN AR .⑴用向量OB OA ,表示向量BR ; ⑵证明:R 在线段BM 上.思路分析:在三角形中合理运用向量的运算的三角形法则,而且可以把三点共线问题转化为向量共线问题.解题过程:⑴∵2:1:=MA OM , ∴13OM OA =∵2:3:=NB ON , ∴35ON OB =∵1:5:=RN AR , ∴6AR AN =又35AN ON OA OB OA =-=-∴1526AR OB OA =-,∴()15112662BR AR AB OB OA OB OA OA OB ⎛⎫=-=---=- ⎪⎝⎭. ⑵ ∵1162BR OA OB =- ∴2=, ∴R 在线段BM 上.解题后思考:利用向量共线定理时容易证明几何中的三点共线和两直线平行的问题,但是向量平行与直线平行有区别,直线平行不包括重合情况.例7. 设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不共线,(1)若AB →=a +b ,BC →=2a +8b ,CD →=3(a -b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k ,使k a +b 和a +k b 共线.思路分析:利用向量共线定理可以处理平面中三点共线的问题 解题过程:(1)∵AB →=a +b ,BC →=2a +8b ,CD →=3(a -b ),∴BD →=BC →+CD →=2a +8b +3(a -b )=2a +8b +3a -3b =5(a +b )=5AB →. ∴AB →、BD →共线.又它们有公共点B ,∴A 、B 、D 三点共线. (2)解答:∵k a+b 与a+k b 共线,∴存在实数λ,使k a+b =λ(a +k b ),即k a+b =λa+λk b ,∴(k -λ)a =(λk -1)b .∵a 、b 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k -λ=λk -1=0,∴k 2-1=0.∴k =±1.解题后思考:向量的线性运算的结果还是一个向量,本题从正反两方面运用了向量数乘的几何意义,利用共线得到关于k 的方程,用待定系数法解决问题.知识点四、轴上向量的坐标运算例8. 选择题:(1)给出下列3个命题:①单位向量都相等;②单位向量都共线;③共线的单位向量必相等.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是( )个A . 0B . 1C . 2D . 3(2)已知a =e 1+2e 2,b =3e 1-4e 2,且e 1、e 2共线,则a 与b ( )A . 相等B . 共线C . 不共线D . 不能确定(3)设a 是任一向量,e 是单位向量,且a ∥e ,则下列表示形式中正确的是( )A . ||a ae =B . a =|a |eC . a =-|a |eD . a =±|a |e思路分析:根据单位向量以及轴上向量坐标运算的定义正确判断有关命题的对与错,主要考查对概念的正确理解.解题过程:(1)A ;(2)B ;(3)D解题后思考:单位向量与零向量是两个特殊的向量,它们之所以特殊,是因为它们的方向是任意的.平面向量的知识,要注意与其他知识的综合运用,渗透用向量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从而提高分析问题与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便站在新的高度来认识和理解向量.(答题时间:45分钟)1. 已知向量a 和b 反向,则下列等式成立的是( ) A . |a |-|b |=|a -b | B . |a |-|b |=|a +b | C . |a |+|b |=|a -b | D . |a |+|b |=|a +b |2. 设四边形ABCD 中,有1,2DC AB AD BC ==,则这个四边形是( ) A . 平行四边形 B . 矩形 C . 等腰梯形 D . 菱形二、填空题3. 设0a 为单位向量,①若a 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a =|a |·0a ;②若a 与a 0平行,则a =|a |·0a ;③若a 与0a 平行且|a |=1,则a =0a .上述命题中,假命题个数是____________. 4. 已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D 为BC 边中点,且2OA OB OC ++=0,那么O 点的位置为___________.5. 设x 为未知向量,a 、b 为已知向量,x 满足方程2x -(5a +3x -4b )+21a -3b =0,则x =__________.(用a 、b 表示)6. 在四面体O-ABC 中,OA ,OB ,OC ,D a b c ===为BC 的中点,E 为AD 的OE =____________(用a ,b ,c 表示).三、解答题7. 设A 、B 、C 、D 、O 是平面上的任意五点,试化简:(1)AB BC CD ++,(2)DB AC BD ++,(3)OA OC OB CO --+-. 8. 如图,平行四边形OADB 的对角线OD,AB 相交于点C ,线段BC 上有一点M 满足BC=3BM,线段CD 上有一点N 满足CD =3CN,设OA ,OB ,,OM,ON,MN a b a b ==试用表示9. 设两个非零向量1e 、2e 不共线,如果121212AB 23,BC 623,CD 48e e e e e e =+=+=-(1)求证:,,A B D 三点共线.(2)设1e 、2e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已知121212AB 2k ,BC 3,CD 2e e e e e e =+=+=-,若,,A B D 三点共线,求k 的值.10. 已知任意四边形ABCD 的边AD 和BC 的中点分别为E 、F ,求证:2AB DC EF +=.一、选择题1. C2. C二、填空题3. 3个4. AD 的中点5. 92a b-+6. 111244a b c ++三、解答题7. (1)原式= ()AB BC CD AC CD AD ++=+=;(2)原式= ()0DB BD AC AC AC ++=+=;(3)原式= ()()()0OB OA OC CO AB OC CO AB AB -+--=-+=+=. 8. 解:()()11111BM=BC=BA,BM=BA=OA-OB =36666a b ∴-()()222ON=OD=OA+OB 333a b ∴=+ 11MN=ON-OM 26a b ∴=- 9. 解:(1)证明:因为1212BC 623,CD 48e e e e =+=-所以12BD 1015e e =+又因为12AB 23e e =+得5BD AB =即//BD AB又因为公共点B所以,,A B D 三点共线;(2)解:DB=CB-CD 324e e e e e =+-+=-122121e e --12AB 2k ,e e =+因为,,A B D 共线,所以//AB DB .设DB AB λ=,所以⎪⎩⎪⎨⎧=-=3423k λ 即34=k 10. 分析;构造三角形,利用向量的三角形法则证明.证明:如图,连接EB 和EC ,由EA AB EB +=和EF FB EB +=可得,EA AB EF FB +=+ (1) 由ED DC EC +=和EF FC EC +=可得,ED DC EF FC +=+ (2)(1)+(2)得, 2EA ED AB DC EF FB FC +++=++ (3) ∵E 、F 分别为AD 和BC 的中点,∴0EA ED +=,0FB FC +=, 代入(3)式得,2AB DC EF +=点拨;运用向量加减法解决几何问题时,需要发现或构造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

高中数学_《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数学_《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对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的复习,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融通和运用,也是学生对学习平面向量的总结和探索。

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是之后学好空间向量的关键。

二、学情分析:本节课是在学习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继续深入学习,是一节复习课。

学生已经掌握了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的基础知识,,这为本节课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知识保障,在此基础上,本节课将继续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加强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这也是为后面学习空间向量内容做好知识储备的课.为了让学生能更加直观、形象地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将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学目标: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2、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3、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4、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5、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儿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6、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四、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一)教学重点:1、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2、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3、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4、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儿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5、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二)教学难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以及共线定理的应用五、教学工具:多媒体、粉笔等。

六、教学过程: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1)交换律:abba+=+;(2)结合律:cbacba++=++)()(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baba-+=-相等向量长度且方向的向量两向量只有相等或不等,不能比较大小相反向量长度且方向的向量的相反向量为0教师展示表格,布置任务学生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共线.其中错误说法的序号是________. 考点二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基础之翼练牢固)[题组练通]1.在△ABC 中,D 为AB 的中点,点E 满足EC EB 4=,则ED = ( ) A. AD AB 3465- B. AD AB 6534- C. AD AB 3465+ D. AD AB 6534+2.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 =3DC ,E 为BC 的中点,则AE 等于 ( )A.AD AB 2132+ B.AD AB 3221+ C.AD AB 3165+ D.AD AB 6531+ 3.在△ABC 中,AB =2,BC =3,∠ABC =60°,AD 为BC 边上的高,O 为AD 的中点,若BC AB AO μλ+=,其中λ,μ∈R ,则λ+μ等于 ( )教师板书讲题过程教师提出问题学生自主完成,并回答问题培养学生语音表达能力,激发学生七、板书设计: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一、知识梳理二、典例分析1、向量的有关概念考点一:2、向量的线性运算考点二:3、共线向量定理考点三:八、教学反思:总体情况良好,基本满意,大多数学生可以换换掌握!九、作业反馈:分析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并进行总结和反馈。

高中数学几何教案:平面向量与线性方程组

高中数学几何教案:平面向量与线性方程组

高中数学几何教案:平面向量与线性方程组一、引言数学几何是高中数学重要的一个分支,涉及到平面、空间的形状与性质等内容。

在这个教案中,我们将重点探讨平面向量与线性方程组的关系及应用。

通过深入理解这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平面向量基础知识1. 平面向量的定义2. 平面向量的表示方法:坐标表示法和行列式表示法3. 平面向量的运算:加法、减法和数量乘法三、平面向量与线性方程组的关系1. 线性方程组的定义和特点2. 利用平面向量解决线性方程组问题的思路3. 线性方程组与平面向量之间的对应关系四、应用举例:几何问题求解1. 判断线段相互垂直或平行2. 判断三角形是否共线或共面3. 计算多边形的重心坐标五、线性方程组的解法及应用技巧1. 解线性方程组的常见方法:代入法、消元法和矩阵法2. 应用技巧:齐次与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区别及解法六、综合运用:平面向量与线性方程组的复合问题1. 运用平面向量及线性方程组解决几何问题2. 分析实际问题,构建相应的线性方程组并求解七、拓展应用:高维空间中的平面向量和线性方程组1. 平面向量在三维空间中的表示与运算2. 线性方程组在高维空间中的应用八、总结与延伸通过本教案,学生将深入了解平面向量与线性方程组之间关系,并掌握其应用技巧。

同时,提醒学生要善于归纳整理知识点,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为了拓宽学生数学视野,鼓励他们进一步探索高维空间中平面向量和线性方程组的特点与应用。

九、教案延伸活动建议1. 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练习题及举一反三的思考。

2. 带领学生制作发散思维图表,将所学内容巩固并拓展思路。

3. 安排小组竞赛或同学间交流讨论会,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思路。

十、教学反思与改进通过反馈和评价活动,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进行课程调整和补充。

同时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他们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4.1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学案

《4.1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学案

学习过程复习预习1.我们已经学习过位移、速度、力等,你能总结出它们的特点吗?特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学习三角函数线时,我们已经学习过有向线段了,你还记得吗?所谓有向线段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角函数线都是_____________.知识讲解考点1 向量的有关概念考点2 向量的线性运算考点3 共线向量定理向量a(a≠0)与b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λa.例题精析【例题1】【题干】设a0为单位向量,①若a为平面内的某个向量,则a=|a|a0;②若a与a0平行,则a=|a|a0;③若a与a0平行且|a|=1,则a=a0.上述命题中,假命题的个数是()A.0 B.1C.2 D.3【答案】D【解析】向量是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a与|a|a0的模相同,但方向不一定相同,故①是假命题;若a与a0平行,则a与a0的方向有两种情况:一是同向,二是反向,反向时a=-|a|a0,故②③也是假命题.综上所述,假命题的个数是3.【例题2】【题干】如图,在△OAB中,延长BA到C,使AC=BA,在OB上取点D,使DB=13OB.设OA=a,OB=b,用a,b表示向量OC,DC.【解析】OC=OB+BC=OB+2BA=OB+2(OA-OB) =2OA-OB=2a-b.DC=OC-OD=OC-23OB=(2a-b)-2 3b=2a-53b.【例题3】【题干】已知a,b不共线,OA=a,OB=b,OC=c,OD=d,OE=e,设t∈R,如果3a=c,2b=d,e=t(a+b),是否存在实数t使C,D,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若存在,求出实数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由题设知,CD =d -c =2b -3a ,CE =e -c =(t -3)a +t b ,C ,D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k ,使得CE =k CD ,即(t -3)a +t b =-3k a +2k b ,整理得(t -3+3k )a =(2k -t )b .因为a ,b 不共线,所以有⎩⎪⎨⎪⎧t -3+3k =0,t -2k =0, 解之得t =65.故存在实数t =65使C ,D ,E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课堂运用【基础】1.如图,已知AB=a,AC=b,BD=3DC,用a,b表示AD,则AD=()A.a+34b B.14a+34bC.14a+14b D.34a+14b2.已知向量p=a|a|+b|b|,其中a、b均为非零向量,则|p|的取值范围是()A.[0,2] B.[0,1] C.(0,2] D.[0,2]3.(2013·保定模拟)如图所示,已知点G是△ABC的重心,过G作直线与AB,AC两边分别交于M,N两点,且AM =x AB,AN=y AC,则x·yx+y的值为()A.3 B.1 3C.2 D.1 2【巩固】4.在▱ABCD中,AB=a,AD=b,AN=3NC,M为BC的中点,则MN=________(用a,b表示).5.(2013·淮阴模拟)已知△ABC和点M满足MA+MB+MC=0.若存在实数m使得AB+AC=m AM成立,则m =________.【拔高】6.如图所示,在五边形ABCDE中,点M、N、P、Q分别是AB、CD、BC、DE的中点,K和L分别是MN和PQ的中点,求证:KL=14AE.7.设两个非零向量e1和e2不共线.(1)如果AB=e1-e2,BC=3e1+2e2,CD=-8e1-2e2,求证:A、C、D三点共线;(2)如果AB=e1+e2,BC=2e1-3e2,CD=2e1-k e2,且A、C、D三点共线,求k的值.课程小结(1)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中要注意“a≠0”,否则λ可能不存在,也可能有无数个.(2)证明三点共线问题,可用向量共线来解决,但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出三点共线;另外,利用向量平行证明向量所在直线平行,必须说明这两条直线不重合.。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案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案

【课题】7.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向量、向量的相等、共线向量等概念; (2)掌握向量、向量的相等、共线向量等概念. 能力目标: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运算技能与熟悉思维能力.【教学重点】向量的线性运算.【教学难点】已知两个向量,求这两个向量的差向量以及非零向量平行的充要条件.【教学设计】从“不同方向的力作用于小车,产生运动的效果不同”的实际问题引入概念. 向量不同于数量,数量是只有大小的量,而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教材中用有向线段来直观的表示向量,有向线段的长度叫做向量的模,有向线段的方向表示向量的方向.数量可以比较大小,而向量不能比较大小,记号“a >b ”没有意义,而“︱a ︱>︱b ︱”才是有意义的.教材通过生活实例,借助于位移来引入向量的加法运算.向量的加法有三角形法则与平行四边形法则.向量的减法是在负向量的基础上,通过向量的加法来定义的.即a -b =a +(-b ),它可以通过几何作图的方法得到,即a -b 可表示为从向量b 的终点指向向量a 的终点的向量.作向量减法时,必须将两个向量平移至同一起点.实数λ乘以非零向量a ,是数乘运算,其结果记作λa ,它是一个向量,其方向与向量a 相同,其模为a 的λ倍.由此得到λ⇔=a b a b ∥.对向量共线的充要条件,要特别注意“非零向量a 、b ”与“0λ≠ ”等条件.【教学备品】教学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90分钟)【教学过程】过程行为行为意图间7.1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如图7-1所示,用100N①的力,按照不同的方向拉一辆车,效果一样吗?图7-1 介绍播放课件引导分析了解观看课件思考自我分析从实例出发使学生自然的走向知识点3*动脑思考探索新知【新知识】在数学与物理学中,有两种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叫做数量(标量),例如质量、时间、温度、面积、密度等.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矢量),例如力、速度、位移等.平面上带有指向的线段(有向线段)叫做平面向量,线段的指向就是向量的方向,线段的长度表示向量的大小.如图7-2所示,有向线段的起点叫做平面向量的起点,有向线段的终点叫做平面向量的终点.以A为起点,B为终点的向量记作AB.也可以使用小写英文字母,印刷用黑体表示,记作a;手写时应在字母上面加箭头,记作a.图7-2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向量a,AB的模依次记作a,AB.模为零的向量叫做零向量.记作0,零向量的方向是不确定的.总结归纳仔细分析讲解关键词语思考理解记忆带领学生分析引导式启发学生得出结果10aABAB与MN,它们所在的直线平行,两个向量的方向相同;向量CD与PQ所在的直线平行,两个AB与MN,方向相同,模相等;平HG与TK,方向相反,模相等.我们所研究的向量只有大小与方向两个要素.的模相等并且方向相同时,称向量b.也就是说,向量可以在平面内任意平移,具有这种性质的向量叫做自由向量.AB = MN ,GH = -TK . ABCD 中(图7-5),O 为对角线交点DA 相等的向量; DC 的负向量;)找出与向量AB 平行的向量要结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进行分析.两个向量相等,它们必须是方向相同,模相等;两个向量互为负向量,它们必须是方向相反,模相等;两个平行向量的方向相同或相反.CB =DA ;BA =DC -,CD DC =-; BA //AB ,DC //AB ,CD //AB . 强化练习如图,∆ABC 中,D 、E 、F 分别是三边的中点,试写EF 相等的向量;AD 共线的向量OC 相等的向量;)OC 的负向量;OC 共线的向量.巡视指导A D E FAB DAC 叫做AB 与位BC 的和AC =AB +BC .AB =a , BC =b ,则向量AC 叫做向量+b ,即b =AB +BC =AC (求向量的和的运算叫做向量的加法.上述求向量的和的方三角形法则.可以看到:依照三角形法则进行向量abaAD=BC,AB+AD=AB+BC=AC这说明,在平行四边形AC所表示的向量就是AB与AD的和.这种求和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法则不适用于共线向量,可以验证,向量的加法具有以下的性质:总结归纳AB表示船速,AC 为水流速度,由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AD 是船的实际航行速度,显然22AD AB AC=+=12又512tan =∠CAD ,利用计算器求得6723'≈︒1.即船的实际航行速度大小是流方向)的夹角约6723'︒.过程行为行为意图间图7-12 讲解说明思考求解62*运用知识强化练习练习7.1.21.如图,已知a,b,求a+b.2.填空(向量如图所示):(1)a+b =_____________ ,(2)b+c =_____________ ,(3)a+b+c =_____________ .3.计算:(1)AB+BC+CD;(2)OB+BC+CA.启发引导提问巡视指导思考了解动手求解可以交给学生自我发现归纳65*创设情境兴趣导入在进行数学运算的时候,减去一个数可以看作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质疑引导分析思考参与分析引导启发学生思考66*动脑思考探索新知与数的运算相类似,可以将向量a与向量b的负向量的和定义为向量a与向量b的差.即总结归纳(图1-15)bbaa (1)(2)第1题图=OA,b OB,则OA OB OA OB OA BO BO OA BA-=+-+=+=.()=-=BA(7.OA OB观察图7-13可以得到:起点相同的两个向量a、b,b仍然是一个向量,叫做a与b的差向量,其起点是减的终点,终点是被减向量a的终点.OA=a,OB=b,连接BA为所求的差向量,即BA= a-b .【想一想】当a与b共线时,如何画出 b .*运用知识-=_______________AB AD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2)BC BA -=______________, (3)OD OA -=______________.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设AB = a ,AD = b ,试用a , b 表示向量AC 、BD 、DB .启发 引导 提问 巡视 指导 思考 了解 动手 求解可以 交给 学生 自我 发现 归纳72 *创设情境 兴趣导入观察图7-15可以看出,向量OC 与向量a 共线,并且OC =3a .图7−15质疑 引导 分析思考 参与 分析引导启发学生思考74 *动脑思考 探索新知一般地,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是一个向量,记作λa ,它的模为||||||a a λ=λ (7.3) 若||λ≠a 0,则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同,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由上面定义可以得到,对于非零向量a 、b ,当0λ≠时,有 λ⇔=a b a b ∥ (7.4)一般地,有 0a = 0,λ0 = 0 .数与向量的乘法运算叫做向量的数乘运算,容易验证,对总结 归纳思考 归纳带领 学生 分析a a aaOAB C过 程行为 行为 意图 间于任意向量a , b 及任意实数λμ、,向量数乘运算满足如下的法则:()()111=-=-a a a a , ;()()()()2a a a λμλμμλ== ;()()3a a a λμλμ+=+ ;()()a b a b λλλ+=+4 . 【做一做】请画出图形来,分别验证这些法则.向量加法及数乘运算在形式上与实数的有关运算规律相类似,因此,实数运算中的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变形,可直接应用于向量的运算中.但是,要注意向量的运算与数的运算的意义是不同的.仔细 分析 讲解 关键 词语理解 记忆 理解 记忆引导 启发 学生 得出 结论78 *巩固知识 典型例题例6 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O 为两对角线交点如图7-16,AB =a ,AD =b ,试用a , b 表示向量AO 、OD .分析 因为12AO AC =,12OD BD =,所以需要首先分别求出向量AC 与BD .解 AC+b ,BD =b −a ,=a 因为O 分别为AC ,BD 的中点,所以1122==AO AC (a +b )=12a +12b ,强调 含义 说明思考 求解 领会注意 观察 学生 是否 理解 知识 点图7-16OD=12BD=12(a+12b和−12a+12AO、OD可以用向量λa+μb叫做a, b的一个.如果l =λa+μb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运算都叫做OA,使OA=12(向量、向量的模、向量相等是如何定义的?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AB的模依次记作AB.a与向量的模相等并且方向相同时,称向量相等,记作*归纳小结本次课学了哪些内容?重点和难点各是什么?过程AB+BC+CD;(OB+BC+CA.活动探究读书部分:教材书面作业:教材习题7.A组(必做);7.1 B 【教师教学后记】。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教案标题: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学目标:1. 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2. 掌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包括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和点乘。

3. 能够应用线性运算解决平面向量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点:1.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定义和性质。

2. 向量的加法、减法、数乘和点乘的运算规则。

3. 运用线性运算解决平面向量的问题。

教学难点:1. 点乘的概念和应用。

2. 运用线性运算解决复杂的平面向量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平面向量的示意图、习题集。

2. 学生准备:纸笔、计算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入平面向量的概念和基本性质,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回顾向量的表示方法和坐标表示,确保学生对向量的基本概念有清晰的理解。

二、讲解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15分钟)1. 向量的加法和减法:介绍向量的加法和减法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并通过示意图进行解释和演示。

2. 向量的数乘:介绍向量的数乘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并通过示意图进行解释和演示。

3. 向量的点乘:介绍向量的点乘的定义和运算规则,并通过示意图进行解释和演示。

三、练习与讨论(20分钟)1. 给出一些简单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个别或小组练习。

2. 针对学生的问题和困惑进行解答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四、拓展应用(15分钟)1.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解决问题。

2. 分组讨论和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和创新。

五、归纳总结(5分钟)1. 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进行总结和归纳,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 指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整理和梳理,形成学习笔记或思维导图。

六、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适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的掌握。

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相关知识,提高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通过示意图和实际问题的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高中数学学案: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高中数学学案: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高中数学学案: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及其线性运算1.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几何表示;理解向量相等的含义.2. 掌握向量的加、减运算和数乘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理解向量共线定理.3. 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1. 阅读:必修4第59~73 页.2. 解悟:①向量的相关概念;②向量的线性运算;③第71 页例4中两个不共线的向量OA →,OB →可以表示平面内任意一向量吗?④第71页例4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3. 践习:在教材空白处,完成第72~73页习题第11、13、14、15、16题.基础诊断1.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 →∥CD →,则AB →与CD →共线;②若AB →=CD →,则AB →∥CD →;③若AB →=CD →,则BA→=DC →;④若AB →∥BC →,则A,B,C 三点共线.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①②③④ .(填序号) 解析:①根据向量平行的定义可知,平行即共线,所以若AB→∥CD →,则AB →与CD →共线正确;②根据相等向量的定义可知,若AB→=CD →,则AB →与CD →的方向相同,故AB →∥CD →正确;③若AB →=CD →,则-AB→=-CD →,即BA →=DC →,故③正确;④若均不为零向量,若AB →∥BC →,则A,B,C 三点共线显然成立.若有一个为零向量,则其中有两个点重合,三点共线依旧成立,故④正确.故选①②③④.2. 化简:AB→-CB →+EF →-EC →= AF → .解析:原式=AB→+BC →+EF →+CE →=AC →+CF →=AF →.3. 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OB →-OC →|=|OB →+OC →-2OA →|,则△ABC 的形状是 直角三角形 .解析:因为|OB→-OC →|=|OB →+OC →-2OA →|,所以|CB →|=|AB →+AC →|.以线段AB 和AC 为邻边画出平行四边形ABDC,则AB→+AC →=AD →.因为|CB →|=|AB →-AC →|=|AB →+AC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BAC =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4. 如图所示,在△ABC 中,O 是B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 于不同的两点M,N,若AB→=mAM →,AC →=nAN →,则m +n 的值为 2 .解析:因为O 是BC 的中点,所以AO→=12(AB →+AC →).又因为AB →=mAM →,AC →=nAN →,所以AO →=m 2AM →+n 2AN →.因为M,O,N 三点共线,所以m 2+n 2=1,所以m +n =2.范例导航考向❶ 平面向量的加减法例1 如图所示,OA→=a,OB →=b,OC →=c,OD →=d,OE →=e,OF →=f.试用a,b,c,d,e,f 表示: (1) AD→-AB →; (2) AB →+CF →+BE →; (3) BF→-BD →-DE →.解析:(1) 因为OB→=b,OD →=d, 所以AD→-AB →=BD →=OD →-OB →=d -b.(2) 因为OA→=a,OB →=b,OC →=c,OE →=e,OF →=f,所以AB →+CF →+BE →=(OB →-OA →)+(OF →-OC →)+(OE →-OB →)=(b -a)+(f -c)+(e -b)=e +f -a -c.(3) 因为OE→=e,OF →=f,所以BF→-BD →-DE →=BF →-(BD →+DE →)=BF →-BE →=EF →=OF →-OE →=f -e.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C 与BD 交于点O ,则BA→-BC →-OA →+OD →+DA →= CA → .解析:BA→-BC →-OA →+OD →+DA →=(BA →-BC →)-OA →+(OD →+DA →)=CA →-OA →+OA →=CA →.考向❷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例2 如图,以向量OA→=a,OB →=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DB ,其中BM →=13BC →,CN →=13CD →,试用a,b表示OM→,ON →,MN →.解析:因为BA→=OA →-OB →=a -b,BM →=16BA →=16a -16b,所以OM→=OB →+BM →=16a +56b.又因为OD→=a +b,所以ON→=OC →+CN →=OC →+13CD →=12OD →+16OD →=23OD →=23a +23b, 所以MN→=ON →-OM →=23a +23b -16a -56b =12a -16b.综上可知,OM→=16a +56b,ON →=23a +23b,MN→=12a -16b.如图所示,在△ABC 中,AN→=13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AP →=mAB →+211AC →,则实数m 的值为311 W.解析:因为AN→=13NC →,所以AC →=4AN →,所以AP →=mAB →+811AN →.因为B ,P ,N 三点共线,所以m +811=1,即m =311.考向❸ 三点共线向量式例3 在△OAB 中,已知P 为线段AB 上的点,OP→=xOA →+yOB →.(1) 若BP→=3PA →,求x +y 的值; (2) x +y 是否为定值?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 因为BP→=3PA →,所以BO→+OP →=3PO →+3OA →,即4OP →=OB →+3OA →, 所以OP→=34OA →+14OB →, 所以x =34,y =14,所以x +y =1.(2) x +y 为定值1,证明如下:因为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所以BP →与PA →共线,即存在实数λ使得BP →=λPA →(λ≥0),所以BO →+OP →=λPO →+λOA →, 即OP→=λ1+λOA →+11+λOB →. 又OA→,OB →不共线,所以x =λ1+λ,y =11+λ,从而x +y =1.已知M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AM→=34AB →+14AC →,N 为AB 的中点,AM 与CN交于点O,设BO →=xBM →+yBN →,则x = 47 ,y = 67.解析:由AM →=34AB →+14AC →可知M,B,C 三点共线,令BM →=λBC →. 因为AM→=AB →+BM →=AB →+λBC →=AB →+λ(AC →-AB →)=(1-λ)AB →+λAC →, 所以λ=14,所以BM →=14BC →. 因为BO→=xBM →+yBN →, 所以⎩⎪⎨⎪⎧BO →=xBM →+y 2BA →,BO →=x 4BC →+yBN →.由O 、M 、A 三点共线及O 、N 、C 三点共线,得⎩⎪⎨⎪⎧x +y 2=1,x 4+y =1,解得⎩⎪⎨⎪⎧x =47,y =67.自测反馈1. 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BA→+CD →+EF →= CF → .解析: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得BA→+CD →+EF →=BA →+AF →+CB →=BF →+CB →=CF →.2. 若a 与b 反向,且|a|=|b|=1,则|a -b|= 2 . 解析:由题意可得,a =-b,所以|a -b|=|-2b|=2|b|=2.3. 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O,A,B,C.若OA →-4OB →+3OC →=0,则|AB →||BC →|= 3 .解析:因为OA →-4OB →+3OC →=0,所以OA →-OB →-3(OB →-OC →)=0,所以BA →=3CB →,即AB →=3BC →,所以|AB →||BC →|=3.4. 已知在△ABC 中,点M,N 满足AM →=2MC →,BN →=NC →.若MN →=xAB →+yAC →,则xy = -112 .解析:由题意得,MC →=13AC →,NC →=12BC →.因为MN →=MC →+CN →=13AC →+12CB →=13AC →+12(AB →-AC→)=12AB →-16AC →,所以x =12,y =-16,所以xy =-112.1. 向量是自由向量,可以任意平移,方向和大小是决定向量的两个要素.2. 注意向量运算中的三角形法则,加法需首尾相连,减法需共起点.3. 你还有哪些体悟,写下来:。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线性运算 教案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线性运算 教案
【教学建议】
一.易忽视零向量这一特殊向量
二.准确理解向量的基本概念是解决类题目的关键.1.相等向量具有传递性,非零向量平行也具有传递性.共线向量平行向量和相等向量均与向量的起点无关.
三.“向量”和“有向线段”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向量只有两个要素:大小、方向;而有向线段有三个要素:起点、方向、长度.
四.进行向量的线性运算时,要尽可能转化到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中,选用从同一顶点出发的基本向量或首尾相连的向量,运用向量加、减法运算及数乘运算来解.
对于B,由题意得 ,又 ,所以 共线,从而得到A、B、D三点共线,故B正确.
对于C,由题意得 ,又 ,所以 不共线,故A、C、D三点不共线,所以C不正确.
对于D,由题意得 不共线,所以B、C、D三点不共线.
故选B.
3.设a与b是两个不共线向量,且向量a+λb与-(b-2a)共线,则λ=________.
向量b与a(a≠0)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λa.
巧用系数判共线
=λ +μ (λ,μ∈R),若A,B,C三点共线,则λ+μ=1;反之,也成立.
【题干】给出下列命题:①零向量的长度为零,方向是任意的;②若a,b都是单位向量,则a=b;③向量 与 相等.则所有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B.③C.①③D.①②
【题干】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C,BD相交于点O,E为线段AO的中点.若 =λ +μ (λ,μ∈R),则λ+μ等于()
A.1B. C. D.
【答案】B
【解析】∵E+ =λ +μ ,
∴λ+μ= + = .
【题干】设平面向量 不共线,若 = +5 , =-2 +8 , =3( ),则
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及线性运算
适用学科

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

高中数学必修4《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向量的加、减、数乘运算及其物理意义。

2.掌握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方法。

3.能够应用向量的线性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三、教学难点向量线性运算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问题解决法。

五、教学工具黑板、多媒体投影仪等。

六、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向量概念以及向量的模、方向和共面等概念。

2.新课讲解(1)向量加法。

如果 $\vec {AB}$ 和 $\vec {BC}$ 表示两个向量,那么它们的和为 $\vec {AB} + \vec {BC} = \vec {AC}$,如图所示:向量和的性质:①结合律:$(\vec a+\vec b)+\vec c=\vec a+(\vec b+\vec c)$②交换律:$\vec a+\vec b=\vec b+\vec a$③零向量的性质:$\vec a+\vec 0=\vec a$(2)向量减法。

如果 $\vec {AB}$ 和 $\vec {AC}$ 表示两个向量,那么它们的差为 $\vec {AB}-\vec {AC} = \vec {CB}$,如图所示:向量差的性质:$\vec{a}-\vec{b}=\vec{a}+(-\vec{b})$(3)向量数乘。

如果 $\vec a$ 表示一个向量,$\lambda$ 表示一个标量,那么$\vec a$ 与 $\lambda$ 的积为 $\lambda \vec a$,如图所示:向量数乘的性质:①交换律:$\lambda \vec a=\vec a \lambda$②系数倍数的分配律:$(k+l)\vec a=k\vec a+l\vec a$③数乘的分配律:$k(\vec a+\vec b)=k\vec a+k\vec b$(4)向量共线和平行。

向量 $\vec a$ 和 $\vec 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 $\vec a = \lambda \vec b (\lambda \in R)$;向量 $\vec a$ 和 $\vec b$ 平行的充要条件是 $\vec a \times \vec b =\vec 0$(叉乘得到的是一个向量,如果结果为 $\vec 0$ 说明它们是平行的),或者 $\vec a\cdot\vec b=|\vec a|\cdot|\vec b|$。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优秀导学案)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优秀导学案)

§5.1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考试要求 1.理解平面向量的意义、几何表示及向量相等的含义.2.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及向量共线的含义.3.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知识梳理1.向量的有关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记作0.(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长度的向量.(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也叫做共线向量,规定:零向量与任意向量平行.(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2.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减法a-b=a+(-b)数乘|λa|=|λ||a|,当λ>0时,λa的方向与a的方向相同;λ(μa)=(λμ)a;当λ<0时,λa 的方向与a 的方向相反; 当λ=0时,λa =0(λ+μ)a =λa +μa ; λ(a +b )=λa +λb3.向量共线定理向量a (a ≠0)与b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 =λa . 常用结论1.一般地,首尾顺次相接的多个向量的和等于从第一个向量起点指向最后一个向量终点的向量,即A 1A 2—→+A 2A 3—→+A 3A 4—→+…+A n -1A n ———→=A 1A n —→,特别地,一个封闭图形,首尾连接而成的向量和为零向量.2.若F 为线段AB 的中点,O 为平面内任意一点,则OF →=12(OA →+OB →).3.若A ,B ,C 是平面内不共线的三点,则P A →+PB →+PC →=0⇔P 为△ABC 的重心,AP →=13(AB→+AC →).4.若OA →=λOB →+μOC →(λ,μ为常数),则A ,B ,C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λ+μ=1. 5.对于任意两个向量a ,b ,都有||a |-|b ||≤|a ±b |≤|a |+|b |. 思考辨析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a |与|b |是否相等,与a ,b 的方向无关.( √ ) (2)若向量a 与b 同向,且|a |>|b |,则a >b .( × )(3)若向量AB →与向量CD →是共线向量,则A ,B ,C ,D 四点在一条直线上.( × ) (4)起点不同,但方向相同且模相等的向量是相等向量.( √ ) 教材改编题1.(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a 与b 都是单位向量,则a =b B .直角坐标平面上的x 轴、y 轴都是向量C .若用有向线段表示的向量AM →与AN →不相等,则点M 与N 不重合 D .海拔、温度、角度都不是向量 答案 CD解析 A 错误,由于单位向量长度相等,但是方向不确定;B 错误,由于只有方向,没有大小,故x 轴、y 轴不是向量;C 正确,由于向量起点相同,但长度不相等,所以终点不同;D正确,海拔、温度、角度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不是向量.2.下列各式化简结果正确的是( ) A.AB →+AC →=BC →B.AM →+MB →+BO →+OM →=AM →C.AB →+BC →-AC →=0D.AB →-AD →-DC →=BC → 答案 B3.已知a 与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且向量a +λb 与-(b -3a )共线,则λ=________. 答案 -13解析 由题意知存在k ∈R , 使得a +λb =k [-(b -3a )],所以⎩⎪⎨⎪⎧λ=-k ,1=3k ,解得⎩⎨⎧k =13,λ=-13.题型一 向量的基本概念例1 (1)(多选)给出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有( ) A .若两个向量相等,则它们的起点相同,终点相同B .若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且AB →=DC →,则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C .a =b 的充要条件是|a |=|b |且a ∥bD .已知λ,μ为实数,若λa =μb ,则a 与b 共线 答案 ACD解析 A 错误,两个向量起点相同,终点相同,则两个向量相等,但两个向量相等,不一定有相同的起点和终点;B 正确,因为AB →=DC →,所以|AB →|=|DC →|且AB →∥DC →,又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所以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C 错误,当a ∥b 且方向相反时,即使|a |=|b |,也不能得到a =b ,所以|a |=|b |且a ∥b 不是a =b 的充要条件,而是必要不充分条件;D 错误,当λ=μ=0时,a 与b 可以为任意向量,满足λa =μb ,但a 与b 不一定共线.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P ,点E ,F 分别在腰AD ,BC 上,EF 过点P ,且EF ∥AB ,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A.AD →=BC →B.AC →=BD →C.PE →=PF →D.EP →=PF →答案 D 教师备选(多选)下列命题为真命题的是( )A .若a 与b 为非零向量,且a ∥b ,则a +b 必与a 或b 平行B .若e 为单位向量,且a ∥e ,则a =|a |eC .两个非零向量a ,b ,若|a -b |=|a |+|b |,则a 与b 共线且反向D .“两个向量平行”是“这两个向量相等”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答案 ACD思维升华 平行向量有关概念的四个关注点 (1)非零向量的平行具有传递性.(2)共线向量即为平行向量,它们均与起点无关. (3)向量可以平移,平移后的向量与原向量是相等向量. (4)a|a |是与a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 跟踪训练1 (1)(多选)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零向量是唯一没有方向的向量 B .零向量的长度等于0C .若a ,b 都为非零向量,则使a |a |+b|b |=0成立的条件是a 与b 反向共线D .若a =b ,b =c ,则a =c 答案 BCD解析 A 项,零向量是有方向的,其方向是任意的,故A 错误; B 项,由零向量的定义知,零向量的长度为0,故B 正确;C 项,因为a |a |与b |b |都是单位向量,所以只有当a |a |与b|b |是相反向量,即a 与b 是反向共线时才成立,故C 正确;D 项,由向量相等的定义知D 正确.(2)对于非零向量a ,b ,“a +b =0”是“a ∥b ”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解析 若a +b =0,则a =-b ,则a ∥b ,即充分性成立;若a ∥b ,则a =-b 不一定成立,即必要性不成立, 即“a +b =0”是“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题型二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命题点1 向量加、减法的几何意义例2 (2022·济南模拟)已知单位向量e 1,e 2,…,e 2 023,则|e 1+e 2+…+e 2 023|的最大值是________,最小值是________. 答案 2 023 0解析 当单位向量e 1,e 2,…,e 2 023方向相同时, |e 1+e 2+…+e 2 023|取得最大值,|e 1+e 2+…+e 2 023|=|e 1|+|e 2|+…+|e 2 023|=2 023; 当单位向量e 1,e 2,…,e 2 023首尾相连时, e 1+e 2+…+e 2 023=0,所以|e 1+e 2+…+e 2 023|的最小值为0. 命题点2 向量的线性运算例3 (多选)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AB ⊥AD ,AB =2AD =2CD ,E 是BC 边上一点,且BC →=3EC →,F 是AE 的中点,则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A.BC →=-12AB →+AD →B.AF →=13AB →+13AD →C.BF →=-13AB →+23AD →D.CF →=-16AB →-23AD →答案 ABD解析 因为BC →=BA →+AD →+DC →=-AB →+AD →+12AB →=-12AB →+AD →,所以选项A 正确; 因为AF →=12AE →=12(AB →+BE →)=12⎝⎛⎭⎫AB →+23BC →, 而BC →=-12AB →+AD →,代入可得AF →=13AB →+13AD →,所以选项B 正确; 因为BF →=AF →-AB →, 而AF →=13AB →+13AD →,代入得BF →=-23AB →+13AD →,所以选项C 不正确; 因为CF →=CD →+DA →+AF →=-12AB →-AD →+AF →,而AF →=13AB →+13AD →,代入得CF →=-16AB →-23AD →,所以选项D 正确.命题点3 根据向量线性运算求参数例4 (2022·青岛模拟)已知平面四边形ABCD 满足AD →=14BC →,平面内点E 满足BE →=3CE →,CD与AE 交于点M ,若BM →=xAB →+yAD →,则x +y 等于( ) A.52 B .-52C.43 D .-43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易知BC =4AD , CE =2AD , BM →=AM →-AB → =13AE →-AB → =13(AB →+BE →)-AB → =13(AB →+6AD →)-AB → =-23AB →+2AD →,∴x +y =43.教师备选1.(2022·太原模拟)在△ABC 中,AD 为BC 边上的中线,若点O 满足AO →=2OD →,则OC →等于( ) A.-13AB →+23AC →B.23AB →-13AC →C.13AB →-23AC →D.-23AB →+13AC →答案 A解析 如图所示,∵D 为BC 的中点, ∴AD →=12(AB →+AC →),∵AO →=2OD →,∴AO →=23AD →=13AB →+13AC →,∴OC →=AC →-AO →=AC →-⎝⎛⎭⎫13AB →+13AC → =-13AB →+23AC →.2.(2022·长春调研)在△ABC 中,延长BC 至点M 使得BC =2CM ,连接AM ,点N 为AM 上一点且AN →=13AM →,若AN →=λAB →+μAC →,则λ+μ等于( )A.13B.12 C .-12D .-13答案 A解析 由题意,知AN →=13AM →=13(AB →+BM →)=13AB →+13×32BC →=13AB →+12(AC →-AB →) =-16AB →+12AC →,又AN →=λAB →+μAC →,所以λ=-16,μ=12,则λ+μ=13.思维升华 平面向量线性运算的常见类型及解题策略(1)向量求和用平行四边形法则或三角形法则;求差用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 (2)求参数问题可以通过向量的运算将向量表示出来,进行比较,求参数的值.跟踪训练2 (1)点G 为△ABC 的重心,设BG →=a ,GC →=b ,则AB →等于( ) A .b -2a B.32a -12b C.32a +12b D .2a +b答案 A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可知 12AB →+BG →=12GC →, 故AB →=GC →-2BG →=b -2a .(2)(2022·大连模拟)在△ABC 中,AD →=2DB →,AE →=2EC →,P 为线段DE 上的动点,若AP →=λAB →+μAC →,λ,μ∈R ,则λ+μ等于( ) A .1 B.23 C.32 D .2答案 B解析 如图所示,由题意知, AE →=23AC →,AD →=23AB →,设DP →=xDE →,所以AP →=AD →+DP →=AD →+xDE → =AD →+x (AE →-AD →) =xAE →+(1-x )AD → =23xAC →+23(1-x )AB →, 所以μ=23x ,λ=23(1-x ),所以λ+μ=23x +23(1-x )=23.题型三 共线定理及其应用 例5 设两向量a 与b 不共线.(1)若AB →=a +b ,BC →=2a +8b ,CD →=3(a -b ).求证:A ,B ,D 三点共线; (2)试确定实数k ,使k a +b 和a +k b 共线. (1)证明 ∵AB →=a +b ,BC →=2a +8b , CD →=3(a -b ).∴BD →=BC →+CD →=2a +8b +3(a -b )=2a +8b +3a -3b =5(a +b )=5AB →. ∴AB →,BD →共线, 又它们有公共点B , ∴A ,B ,D 三点共线.(2)解 ∵k a +b 与a +k b 共线,∴存在实数λ, 使k a +b =λ(a +k b ),即k a +b =λa +λk b , ∴(k -λ)a =(λk -1)b .∵a ,b 是不共线的两个向量,∴k -λ=λk -1=0,∴k 2-1=0,∴k =±1. 教师备选1.已知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P A →+PB →+PC →=2AB →,若S △ABC =6,则△P AB 的面积为( ) A .2 B .3 C .4 D .8答案 A解析 ∵P A →+PB →+PC →=2AB →=2(PB →-P A →), ∴3P A →=PB →-PC →=CB →, ∴P A →∥CB →,且两向量方向相同,∴S △ABC S △P AB =BC AP =|CB →||P A →|=3, 又S △ABC =6,∴S △P AB =63=2.2.设两个非零向量a 与b 不共线,若a 与b 的起点相同,且a ,t b ,13(a +b )的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实数t 的值为________. 答案 12解析 ∵a ,t b ,13(a +b )的终点在同一条直线上,且a 与b 的起点相同,∴a -t b 与a -13(a +b )共线,即a -t b 与23a -13b 共线,∴存在实数λ,使a -t b =λ⎝⎛⎭⎫23a -13b , 又a ,b 为两个不共线的非零向量,∴⎩⎨⎧ 1=23λ,t =13λ,解得⎩⎨⎧λ=32,t =12.思维升华 利用共线向量定理解题的策略(1)a ∥b ⇔a =λb (b ≠0)是判断两个向量共线的主要依据. (2)若a 与b 不共线且λa =μb ,则λ=μ=0.(3)OA →=λOB →+μOC →(λ,μ为实数),若A ,B ,C 三点共线,则λ+μ=1.跟踪训练3 (1)若a ,b 是两个不共线的向量,已知MN →=a -2b ,PN →=2a +k b ,PQ →=3a -b ,若M ,N ,Q 三点共线,则k 等于( ) A .-1 B .1 C.32 D .2答案 B解析 由题意知,NQ →=PQ →-PN →=a -(k +1)b ,因为M ,N ,Q 三点共线,故存在实数λ, 使得MN →=λNQ →,即a -2b =λ[a -(k +1)b ],解得λ=1,k =1.(2)如图,已知A ,B ,C 是圆O 上不同的三点,线段CO 与线段AB 交于点D (点O 与点D 不重合),若OC →=λOA →+μOB →(λ,μ∈R ),则λ+μ的取值范围是( )A .(0,1)B .(1,+∞)C .(1,2]D .(-1,0)答案 B解析 因为线段CO 与线段AB 交于点D , 所以O ,C ,D 三点共线, 所以OC →与OD →共线, 设OC →=mOD →,则m >1, 因为OC →=λOA →+μOB →, 所以mOD →=λOA →+μOB →, 可得OD →=λm OA →+μm OB →,因为A ,B ,D 三点共线, 所以λm +μm =1,可得λ+μ=m >1,所以λ+μ的取值范围是(1,+∞).课时精练1.(多选)下列选项中的式子,结果为零向量的是( ) A.AB →+BC →+CA → B.AB →+MB →+BO →+OM → C.OA →+OB →+BO →+CO → D.AB →-AC →+BD →-CD → 答案 AD解析 利用向量运算,易知A ,D 中的式子结果为零向量. 2.若a ,b 为非零向量,则“a |a |=b|b |”是“a ,b 共线”的( )A .充要条件B .充分不必要条件C .必要不充分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B 解析a |a |,b |b |分别表示与a ,b 同方向的单位向量,a |a |=b|b |,则有a ,b 共线,而a ,b 共线,则a |a |,b |b |是相等向量或相反向量,所以“a |a |=b|b |”是“a ,b 共线”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3.设a =(AB →+CD →)+(BC →+DA →),b 是一个非零向量,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 .a ∥b B .a +b =a C .a +b =b D .|a +b |=|a |+|b |答案 B解析 由题意得,a =(AB →+CD →)+(BC →+DA →)=AC →+CA →=0,且b 是一个非零向量,所以a ∥b 成立,所以A 正确;由a +b =b ,所以B 不正确,C 正确;由|a +b |=|b |,|a |+|b |=|b |, 所以|a +b |=|a |+|b |,所以D 正确.4.(2022·汕头模拟)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a ∥b ,则存在唯一的实数λ使得a =λb B .若a ∥b ,b ∥c ,则a ∥cC .若a·b =0,则a =0或b =0D .|a |-|b |≤|a +b |≤|a |+|b | 答案 D解析 若a ∥b ,且b =0,则可有无数个实数λ使得a =λb ,故A 错误; 若a ∥b ,b ∥c (b ≠0),则a ∥c ,若b =0, 则a ,c 不一定平行,故B 错误; 若a·b =0,也可以为a ⊥b ,故C 错误;根据向量加法的三角形法则和向量减法的几何意义知, |a |-|b |≤|a +b |≤|a |+|b |成立,故D 正确.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若AC →=a ,BD →=b ,则AE →等于( ) A.14a +12b B.23a +13b C.12a +14b D.13a +23b 答案 C解析 如图所示,∵AC →=a ,BD →=b , ∴AD →=AO →+OD → =12a +12b , ∴AE →=AD →-ED →=12a +12b -14b =12a +14b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向量AB →与向量BA →的长度相等B .两个有共同起点,且长度相等的向量,它们的终点相同C .向量a 与b 平行,则a 与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D .向量的模是一个正实数 答案 A解析 A 项,AB →与BA →的长度相等,方向相反,正确;B 项,两个有共同起点且长度相等的向量,若方向也相同,则它们的终点相同,故错误;C 项,向量a 与b 平行时,若a 或b 为零向量,不满足条件,故错误;D 项,向量的模是一个非负实数,故错误.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BC 的中点,F 为DE 的中点,若AF →=xAB →+34AD →,则x 等于( )A.34B.23C.12D.14答案 C解析 连接AE (图略),因为F 为DE 的中点, 所以AF →=12(AD →+AE →),而AE →=AB →+BE →=AB →+12BC →=AB →+12AD →,所以AF →=12(AD →+AE →)=12⎝⎛⎭⎫AD →+AB →+12AD → =12AB →+34AD →, 又AF →=xAB →+34AD →,所以x =12.8.(多选)已知4AB →-3AD →=AC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 ,B ,C ,D 四点共线 B .C ,B ,D 三点共线 C .|AC →|=|DB →| D .|BC →|=3|DB →|答案 BD解析 因为4AB →-3AD →=AC →, 所以3AB →-3AD →=AC →-AB →, 所以3DB →=BC →,因为DB →,BC →有公共端点B ,所以C ,B ,D 三点共线,且|BC →|=3|DB →|, 所以B ,D 正确,A 错误; 由4AB →-3AD →=AC →,得AC →=3AB →-3AD →+AB →=3DB →+AB →, 所以|AC →|≠|DB →|,所以C 错误.9.(2022·太原模拟)已知不共线向量a ,b ,AB →=t a -b (t ∈R ),AC →=2a +3b ,若A ,B ,C 三点共线,则实数t =__________. 答案 -23解析 因为A ,B ,C 三点共线,所以存在实数k ,使得AB →=kAC →, 所以t a -b =k (2a +3b )=2k a +3k b , 即(t -2k )a =(3k +1)b .因为a ,b 不共线,所以⎩⎪⎨⎪⎧t -2k =0,3k +1=0,解得⎩⎨⎧k =-13,t =-23.10.已知△ABC 的重心为G ,经过点G 的直线交AB 于D ,交AC 于E ,若AD →=λAB →,AE →=μAC →,则1λ+1μ=________. 答案 3解析 如图,设F 为BC 的中点,则AG →=23AF →=13(AB →+AC →),又AB →=1λAD →,AC →=1μAE →,∴AG →=13λAD →+13μAE →,又G ,D ,E 三点共线, ∴13λ+13μ=1,即1λ+1μ=3. 11.若正六边形ABCDEF 的边长为2,中心为O ,则|EB →+OD →+CA →|=________. 答案 2 3解析 正六边形ABCDEF 中,EB →+OD →+CA →=EO →+DC →+OD →+CA →=ED →+DA →=EA →, 在△AEF 中,∠AFE =120°,AF =EF =2, ∴|EA →|=22+22-2×2×2×cos 120°=23,即|EB →+OD →+CA →|=2 3.12.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M 为BC 边的中点,AC →=λAM →+μBD →,则λ+μ=________. 答案 53解析 AC →=λ⎝⎛⎭⎫AB →+12AD →+μ(AD →-AB →) =(λ-μ)AB →+⎝⎛⎭⎫λ2+μAD →, 又因为AC →=AB →+AD →,所以⎩⎪⎨⎪⎧λ-μ=1,λ2+μ=1,解得⎩⎨⎧λ=43,μ=13,所以λ+μ=53.13.(多选)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PB →-PC →|-|PB →+PC →-2P A →|=0,则△ABC 不可能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等腰三角形 D .等边三角形答案 AD解析 因为点P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PB →-PC →|-|PB →+PC →-2P A →|=0, 所以|CB →|-|(PB →-P A →)+(PC →-P A →)|=0, 即|CB →|=|AB →+AC →|, 所以|AB →-AC →|=|AC →+AB →|, 等式两边平方并化简得AC →·AB →=0,所以AC →⊥AB →,∠BAC =90°,则△ABC 一定是直角三角形,也有可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不可能是钝角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14.在△ABC 中,∠A =60°,∠A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D ,若AB =4,且AD →=14AC →+λAB →(λ∈R ),则λ=________,AD 的长为________. 答案 343 3解析 ∵B ,D ,C 三点共线, ∴14+λ=1,解得λ=34. 如图,过D 分别作AC ,AB 的平行线交AB ,AC 于点M ,N , 则AN →=14AC →,AM →=34AB →,∵在△ABC 中,∠A =60°,∠A 的平分线交BC 于D , ∴四边形AMDN 是菱形,∵AB =4,∴AN =AM =3, ∴AD =3 3.15.(2022·滁州模拟)已知P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AB →+PB →+PC →=0,|AB →|=|PB →|=|PC →|=2,则△ABC 的面积为( ) A. 3 B .2 3 C .3 3 D .4 3答案 B解析 设BC 的中点为D ,AC 的中点为M ,连接PD ,MD ,BM ,如图所示,则有PB →+PC →=2PD →. 由AB →+PB →+PC →=0, 得AB →=-2PD →,又D 为BC 的中点,M 为AC 的中点, 所以AB →=-2DM →,则PD →=DM →,则P ,D ,M 三点共线且D 为PM 的中点, 又D 为BC 的中点,所以四边形CPBM 为平行四边形. 又|AB →|=|PB →|=|PC →|=2, 所以|MC →|=|BP →|=2,则|AC →|=4, 且|BM →|=|PC →|=2,所以△AMB 为等边三角形,∠BAC =60°, 则S △ABC =12×2×4×32=2 3.16.若2OA →+OB →+3OC →=0,S △AOC ,S △ABC 分别表示△AOC ,△ABC 的面积,则S △AOC ∶S △ABC =________. 答案 1∶6解析 若2OA →+OB →+3OC →=0, 设OA ′——→=2OA →,OC ′——→=3OC →, 可得O 为△A ′BC ′的重心,如图,设S △AOB =x ,S △BOC =y ,S △AOC =z , 则S △A ′OB =2x ,S △BOC ′=3y ,S △A ′OC ′=6z , 由2x =3y =6z ,可得S △AOC ∶S △ABC =z ∶(x +y +z )=1∶6.。

2022年 《高三数学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优秀教案

2022年 《高三数学第一节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优秀教案

第一节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向量的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2.掌握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会根据向量的坐标,判断向量是否共线.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对向量与数量的识别能力的训练,理解并掌握向量、零向量、单位向量、相等向量、共线向量的概念; 通过阐述向量的减法运算可以转化成向量的加法运算,使学生理解事物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认识客观事物的数学本质的能力及渗透类比的数学方法.[备考方向要明了]1.向量的有关概念23.向量a(a≠0)与b共线,当且仅当有唯一一个实数λ,使得b=λa.[例1] 给出以下命题:①两个具有共同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②假设A,B,C,D是不共线的四点,那么=是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充要条件;③假设a与b同向,且|a|>|b|,那么a>b;④λ,μ为实数,假设λa=μb,那么a与b共线.其中假命题的个数为( ) A.1 B.2 C.3 D.4[自主解答] ①不正确.当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时,虽然终点相同,但向量不共线.②正确.∵=,∴||=||且∥.又∵A ,B ,C ,D 是不共线的四点,∴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反之,假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那么AB 綊DC 且与方向相同,因此=.③不正确.两向量不能比拟大小.④不正确.当λ=μ=0时,a 与b 可以为任意向量,满足λa =μb ,但a 与b 不一定共线. [答案] C[冲关锦囊]涉及平面向量有关概念的命题的真假判断,准确把握概念是关键;掌握向量与数的区别,充分利用反例进行否认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巧练模拟]1.给出以下命题:①向量与向量的长度相等,方向相反; ②+=0;③a 与b 平行,那么a 与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 ④两个相等向量的起点相同,那么其终点必相同; ⑤与是共线向量,那么A ,B ,C ,D 四点共线. 其中假命题的个数是( B ) A .2 B .3 C .4 D .5解析:选B ①正确;②中+=0,而不等于0,故②错误;③中a 或b 为零向量时满足a 与b 平行,但不能说a 与b 方向相同或相反,因为零向量的方向是任意的,故③错误;④正确;⑤中当与是共线向量时,与所在直线可能平行、可能重合,故⑤错误.因此假命题的个数为3.[例2] (1)(2021A .0 B . C . D .(2)如图,在△ABC 中,=13,P 是BN 上的一点,假设=m +211,那么实数m 的值为________.[自主解答] (1)如图,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那么++=++=+=+=. (2)由=13,得=14. =+=+n=+n(-)=(1-n) +14n=m+211,由14n=211,得m=1-n=3 11 .[答案] (1)D (2)311[冲关锦囊]1.进行向量运算时,要尽可能地将它们转化到平行四边形或三角形中,充分利用相等向量、相反向量、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相似多边形对应边成比例等性质,把未知向量用向量表示出来.2.向量的线性运算类似于代数多项式的运算,实数运算中的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提取公因式等变形手段在向量线性运算中同样适用,运用上述法那么可简化运算.[例3] (1)(2021·南昌模拟)向量a,b不共线,c=k a+b(k∈R),d=a-b.如果c∥d,那么( ) A.k=1且c与d同向B.k=1且c与d反向C.k=-1且c与d同向 D.k=-1且c与d反向(2)假设A,P,B三点共线,且=m+n (m,n∈R),那么m+n=________.[自主解答] (1)∵c∥d,∴c=λd.即k a+b=λ(a-b).∴k=λ=-1.∴c=-d,即c与d反向.(2)∵A,P,B三点共线∴存在λ∈R使=λ.那么=+λ(-)=(1-λ) +λ,∴m+n=1-λ+λ=1[答案] (1)D (2)1[冲关锦囊]1.向量b与非零向量a共线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唯一实数λ,使b=λa.要注意只有非零向量才能表示与之共线的其他向量,求解时要注意待定系数法和方程思想的运用.2.证明三点共线问题,可用向量共线来解决,但应注意向量共线与三点共线的区别与联系,当两向量共线且有公共点时,才能得出三点共线.[巧练模拟]2.设两个非零向量a与b不共线.(1)假设=a+b,=2a+8b,=3(a-b).求证:A,B,D三点共线;(2)试确定实数k,使k a+b和a+k b共线.解:(1)证明:∵=a+b,=2a+8b,=3(a-b),∴=+=2a+8b+3(a-b)=2a+8b+3a-3b=5(a+b)=5.∴,共线.又∵它们有公共点B,∴A,B,D三点共线.(2)∵k a+b与a+k b共线,∴存在实数λ,使k a+b=λ(a+k b),即k a+b=λa+λk b.∴(k-λ)a=(λk-1)b.∵a、b是不共线的两个非零向量,∴k-λ=λk-1=0,∴k2-1=0.∴k=±1.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案

高三数学《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教案

课题第1讲平面向量的概念及线性运算(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2. 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3.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4.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5.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过程集体备课个性设计(手写补充)一、考纲要求:1.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概念,理解两个向量相等的含义.2.理解向量的几何表示.3.掌握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并理解其几何意义.4.掌握向量数乘的运算及其几何意义,理解两个向量共线的含义.5.了解向量线性运算的性质及其几何意义.二、知识梳理:1.向量的有关概念(1)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模.(2)零向量:长度为0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3)单位向量: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4)平行向量: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又叫共线向量,规定:0与任一向量共线.(5)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6)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2.向量的线性运算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交换律:a+b=b+a;结合律:(a+b)+c=a+(b+c)减法求a与b的相反向量-b的和的运算a-b=a+(-b)数乘求实数λ与向量a 的积的运算|λ a |=|λ||a |,当λ>0时,λa 与a 的方向相同; 当λ<0时,λa 与 a 的方向相反;当λ=0时,λ a =0λ(μ a )=(λμ)a ; (λ+μ)a =λa +μ_a ; λ(a +b )=λa +λb3.向量共线定理向量b 与非零向量a 共线的充要条件是有且只有一个实数λ,使得b =λa . 三、双基练习:1.教材习题改编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若|a |=0,则a =0B .若a ,b 是两个单位向量,则a =bC .若a =b ,b =c ,则a =cD .若AB =AC ,则AB →=AC →2.如图所示,D 是△ABC 的边AB 的中点,则向量CD →=( )A .-BC →+12BA →B .-BC →+12AB →C .BC →-12BA →D ..BC →+12BA →3.(2017·东北三省四市联考)在四边形ABCD 中,若AC →=AB →+AD →,则四边形ABCD 一定是( )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平行四边形4.已知平面内四点A ,B ,C ,D ,若AD →=2DB →,CD →=13CA →+λCB →,则λ的值为________.5. 已知▱ABCD 的对角线AC 和BD 相交于O ,且OA →=a ,OB →=b ,则DC →=________,BC →=________(用a ,b 表示). 四、[典例]考点一 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 例1给出下列命题:①有向线段就是向量,向量就是有向线段;②向量a 与向量b 平行,则a 与b 的方向相同或相反;③向量AB →与向量CD →共线,则A 、B 、C 、D 四点共线; ④如果a ∥b ,b ∥c ,那么a ∥c . 其中正确命题的个数为( ) A .1 B .2 C .3 D .0 变式训练1给出下列命题:①两个具有公共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②两个向量不能比较大小,但它们的模能比较大小; ③若λa =0(λ为实数),则λ必为零;④若λa =μb (λ,μ为实数),则a 与b 共线. 其中错误命题的个数为( )A .1B .2C .3D .4 考点二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例1.(1)(2015·高考全国卷Ⅰ)设D 为△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BC →=3CD →,则( )A.AD →=-13AB →+43AC →B.AD →=13AB →-43AC →C.AD →=43AB →+13AC →D.AD →=43AB →-13AC →。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辅导讲义课 题平面向量的概念及其线性运算教学内容一、知识梳理1、向量的有关概念及表示方法 (1)向量的有关概念 名称 定义备注向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向量的大小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零向量 长度为0的向量;其方向是任意的 记作0单位向量 长度等于1个单位的向量平行向量 方向相同或相反的非零向量 0与任一向量平行或共线共线向量 平行向量双叫做共线向量 相等向量 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相反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反的向量0 的相反向量为0(2)向量的表示方法①字母表示法,如:,a AB等; ②几何表示法:用一条有向线段表示向量。

2、向量的线性运算 向量运算定义法则(或几何意义)运算律加法求两个向量和的运算(1)交换律:a b b a +=+ 。

(2)结合律:()()a b c a b c ++=++减法求a 与b的相反向量b -的和的运算叫做a 与b的差数乘求实数λ与向量a的积的运算(1).a a λλ=(2)当λ>0时,a λ 与a 的方向相同;当λ<0时, a λ 与a 的方向相反;当λ=0时, a λ =0()();a a λμλμ=();a a a λμλμ+=+ ()a b a b λλλ+=+注:式子2222||||2(||||)a b a b a b ++-=+ 的几何意义为:平行四边形两条对角线的平方和等于它们四条边的平方和。

3、向量(0)a a ≠ 与向量b 共线的充要条件为存在唯一一个实数λ,使.b a λ=注:用向量法证明三点A 、B 、C 共线时,首先求出AB AC 、,然后证明AB AC λ=,即AB AC 与共线即可。

方法提示:①数学中研究的向量是自由向量:两个向量只要它们的模相等、方向相同,它们就是相等向量,而与它们的起点在哪里没有关系。

这就为我们应用向量带来方便,可以任意选取有向线段的起点,可以把向量自由平移。

②向量的线性运算规律:向量的加减法都可以推广到若干个向量间进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学案:平面向量的有关概念及其线性运算
1. 了解向量的实际背景;理解平面向量的基本概念和几何表示;理解向量相等的含义.
2. 掌握向量的加、减运算和数乘运算;理解其几何意义;理解向量共线定理.
3. 了解向量的线性运算性质及其几何意义.
1. 阅读:必修4第59~73 页.
2. 解悟:①向量的相关概念;②向量的线性运算;③第71 页例4中两个不共线的向量OA →,OB →可
以表示平面内任意一向量吗?④第71页例4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吗? 3. 践习:在教材空白处,完成第72~73页习题第11、13、14、15、16题.
基础诊断
1.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 →∥CD →,则AB →与CD →共线;②若AB →=CD →,则AB →∥CD →;③若AB →=CD →,
则BA
→=DC →;④若AB →∥BC →,则A,B,C 三点共线.其中,正确的命题是 ①②③④ .(填序号) 解析:①根据向量平行的定义可知,平行即共线,所以若AB
→∥CD →,则AB →与CD →共线正确;②根
据相等向量的定义可知,若AB
→=CD →,则AB →与CD →的方向相同,故AB →∥CD →正确;③若AB →=CD →,则
-AB
→=-CD →,即BA →=DC →,故③正确;④若均不为零向量,若AB →∥BC →,则A,B,C 三点共线显然成立.若有一个为零向量,则其中有两个点重合,三点共线依旧成立,故④正确.故选①②③④.
2. 化简:AB
→-CB →+EF →-EC →= AF → .
解析:原式=AB
→+BC →+EF →+CE →=AC →+CF →=AF →.
3. 若O 是△ABC 所在平面内的一点,且满足|OB →-OC →|=|OB →+OC →-2OA →|,则△ABC 的形状
是 直角三角形 .
解析:因为|OB
→-OC →|=|OB →+OC →-2OA →|,所以|CB →|=|AB →+AC →|.以线段AB 和AC 为邻边画出
平行四边形ABDC,则AB
→+AC →=AD →.因为|CB →|=|AB →-AC →|=|AB →+AC →|,所以平行四边形的两条
对角线相等,所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所以∠BAC =90°,所以△ABC 是直角三角形.
4. 如图所示,在△ABC 中,O 是BC 的中点,过点O 的直线分别交直线AB,AC 于不同的两点M,N,若AB
→=mAM →,AC →=nAN →,则m +n 的值为 2 .
解析:因为O 是BC 的中点,所以AO
→=12(AB →+AC →).又因为AB →=mAM →,AC →=nAN →,所以AO →=m
2AM →+n 2AN →
.因为M,O,N 三点共线,所以m 2+n 2=1,所以m +n =2.
范例导航
考向❶ 平面向量的加减法
例1 如图所示,OA
→=a,OB →=b,OC →=c,OD →=d,OE →=e,OF →=f.试用a,b,c,d,e,f 表示:
(1) AD
→-AB →; (2) AB →+CF →+BE →; (3) BF
→-BD →-DE →.
解析:(1) 因为OB
→=b,OD →=d, 所以AD
→-AB →=BD →=OD →-OB →=d -b.
(2) 因为OA
→=a,OB →=b,OC →=c,OE →=e,OF →=f,
所以AB →+CF →+BE →=(OB →-OA →)+(OF →-OC →)+(OE →-OB →)=(b -a)+(f -c)+(e -b)=e +f -a -c.
(3) 因为OE
→=e,OF →=f,
所以BF
→-BD →-DE →=BF →-(BD →+DE →)=BF →-BE →=EF →=OF →-OE →=f -e.
如图,在梯形ABCD 中,AD ∥BC ,AC 与BD 交于点O ,则BA
→-BC →-OA →+OD →+DA →= CA → .
解析:BA
→-BC →-OA →+OD →+DA →=(BA →-BC →)-OA →+(OD →+DA →)=CA →-OA →+OA →=CA →. 考向❷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例2 如图,以向量OA
→=a,OB →=b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ADB ,其中BM →=13BC →,CN →=13CD →,试用a,b
表示OM
→,ON →,MN →.
解析:因为BA
→=OA →-OB →=a -b,BM →=16BA →=16a -16b,
所以OM
→=OB →+BM →=16a +56b.
又因为OD
→=a +b,
所以ON
→=OC →+CN →=OC →+13CD →=12OD →+16OD →=23OD →=23a +23b, 所以MN
→=ON →-OM →=23a +23b -16a -56b =12a -16b.
综上可知,OM
→=16a +56b,ON →=23a +23b,
MN
→=12a -16
b.
如图所示,在△ABC 中,AN
→=13NC →,P 是BN 上的一点,若AP →=mAB →+211AC →,则实数m 的值为
3
11 W.
解析:因为AN
→=13NC →,所以AC →=4AN →,所以AP →=mAB →+811AN →.因为B ,P ,N 三点共线,所以m +8
11
=1,即m =3
11.
考向❸ 三点共线向量式
例3 在△OAB 中,已知P 为线段AB 上的点,OP
→=xOA →+yOB →.
(1) 若BP
→=3PA →,求x +y 的值; (2) x +y 是否为定值?请证明你的结论. 解析:(1) 因为BP
→=3PA →,
所以BO
→+OP →=3PO →+3OA →,即4OP →=OB →+3OA →, 所以OP
→=34OA →+14OB →, 所以x =34,y =1
4,所以x +y =1.
(2) x +y 为定值1,证明如下:
因为P 为线段AB 上的一点,所以BP →与PA →共线,
即存在实数λ使得BP →=λPA →(λ≥0),
所以BO →+OP →=λPO →+λOA →, 即OP
→=λ1+λOA →+11+λ
OB →. 又OA
→,OB →不共线,所以x =λ1+λ,y =11+λ,
从而x +y =1.
已知M 是△ABC 所在平面内一点,且满足:AM
→=34AB →+14AC →,N 为AB 的中点,AM 与CN 交
于点O,设BO →=xBM →+yBN →,则x = 47 ,y = 67
.
解析:由AM →=34AB →+14AC →可知M,B,C 三点共线,令BM →=λBC →
.
因为AM
→=AB →+BM →=AB →+λBC →=AB →+λ(AC →-AB →)=(1-λ)AB →+λAC →, 所以λ=14,所以BM →
=14BC →. 因为BO
→=xBM →+yBN →, 所以⎩⎪⎨⎪⎧BO →=xBM →+y 2BA →,BO →=x 4
BC →+yBN →.
由O 、M 、A 三点共线及O 、N 、C 三点共线,得⎩⎪⎨⎪⎧x +y 2=1,x 4+y =1,解得⎩⎪⎨⎪⎧x =4
7,
y =67.
自测反馈
1. 在正六边形ABCDEF 中,BA
→+CD →+EF →= CF → .
解析:根据正六边形的性质得BA
→+CD →+EF →=BA →+AF →+CB →=BF →+CB →=CF →.
2. 若a 与b 反向,且|a|=|b|=1,则|a -b|= 2 . 解析:由题意可得,a =-b,所以|a -b|=|-2b|=2|b|=2.
3. 已知平面上不共线的四点O,A,B,C.若OA →-4OB →+3OC →
=0,则|AB →||BC →|
= 3 .
解析:因为OA →-4OB →+3OC →=0,所以OA →-OB →-3(OB →-OC →)=0,所以BA →=3CB →,即AB →=3BC →,
所以|AB →||BC →|
=3.
4. 已知在△ABC 中,点M,N 满足AM →=2MC →,BN →=NC →.若MN →=xAB →+yAC →
,则xy = -112 .
解析:由题意得,MC →=13AC →,NC →=12BC →.因为MN →=MC →+CN →
=13AC →+12CB →=13AC →+12(AB →-AC →)=12AB →-16AC →,所以x =12,y =-16,所以xy =-112.
1. 向量是自由向量,可以任意平移,方向和大小是决定向量的两个要素.
2. 注意向量运算中的三角形法则,加法需首尾相连,减法需共起点.
3. 你还有哪些体悟,写下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