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新教材人教版必修一地理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高一地理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遥感技术与传统实地调查的比较
花费 时效性
时间
连续性
调查 调查 人员 成本
调查范围
传统实
差,不能全天
多 差(慢)

地调查
候观测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调 高

遥感 少 好(快) 好,能全天侯 少
技术
观测
低 广,连续性好,能获得人 眼难以看到的信息
4.遥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 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 的形成过程,进行准确的预 报和预警
5.12汶川地震与北斗系统
“5.12”汶川地震摧毁了当地的 交通、通信设施,地震灾区瞬间成为 信息孤岛,外界无法及时得知受灾情 况,这使得救援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约8小时后,首批武警官兵到达地震重 灾区,并使用北斗用户机实时传递灾 情,这是地震重灾区发出的第一束生 命急救电波。
✭思考:北斗用户机是一种什么设备?它通过什么渠道传送灾情?
三、地理信息系统(GIS) 1.概念
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 系统。主要操作对象为地理空间数据,简称GIS 。
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叠加分析
数据源
街道数据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图层用
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个主题的数 建筑物数据 据,如道路、村庄、河流等
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
可以利用GPS发展“精准农业”,精确地喷洒化肥和农药;同时也广泛 运用在工程定位、测量领域,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精确性;捕鱼
旅游者可以在陌生的城市里迅速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确定前往目的地的 最优行进方式和路线;野外探险者可以快捷地找到合适的道路和宿营地 点,并在发生险情时,迅速定位、报警,以便及时、有效地得到救援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2: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2: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程标准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
素养目标 1.通过不同案例,选择合适的地理信息技术。(地理实践力) 2.通过视频或图文材料,知道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组成、特点、 作用及其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地理实践力、综合思维) 3.通过视频或图文材料,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应 用。(综合思维) 4.学会分析主要的地理信息技术图像、结果,并初步了解常 见自然地理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
导航、定位
对地理空间数据 进行输入、管理、 分析
应用
资源调查、环 境监测、自然 灾害防御监测
军事、测量、交 测绘、资源管理、
通、救援、农业 环境保护、城乡
监控、区域研究 规划、市场分析

等领域
2.三大地理信息技术的判别: (1)“点”与“面”判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 工作对象是“一个点”或“多个点”,明显区别于遥感和地理信 息系统的工作对象——“面”。 在地理信息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还 是“面”,如果是“点”则选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如果是“面” 则选用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
(2)“想”与“看”区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 处理。对“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 即“想”;凡是需要“想”的选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是人的视力 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只“看”不用“想”的 选用遥感。
【典例示范】 读“钓鱼岛三维效果图和航空遥感影像图”,完成(1)-(2)题。
必备知识
一、遥感技术 1.遥感技术:利用装在_航__空__器__或航天器的光学或电子 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_远__距__离__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遥感技术的优点:探测范围_大__,获取信息速度_快__、 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能够实现地物 信息的_实__时__、动态监测。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6: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6: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
人工实地调查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花费时间


调查速度
差(慢)
好(快)
调查连续性
差,不能全天候观测
好,能全天侯观测
调查人员数量


调查成本


调查范围
小,有些地方不能人工调查 广,能获得人眼看不到的信息
能否动态、实时监测


2 特点
探测范围大
一速度快、遥感周技期短术
遥感
受地面条件限制少
实时动态监测
舟曲泥石流灾害遥感图
GIS分析掩埋房屋面积及数量
三、地理信息系统
思考:
地理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管理、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 查询、分析和输出。
2.在灾害发生时、发生后,地理信息系统如何发挥作用?
3 应用
灾害发生时
三、地理信息系统
灾害发生后
3 地活动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阅读教材中“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案例,思考并完成:三、地理信息系统
1.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建立的依据是地 理信息系统的哪项功能?
地理信息系统的叠加分析功能 2.绘制该预警信息系统工作的具体流程示意图。 3.该系统对防灾减灾的作用是什么?
实现灾害预报预警
活动 地理信息技术在舟曲泥石流灾害中的防灾减灾
传感器距离地面一定高度,拍摄角度广
• 2.遥感技术需要借助飞机、卫星
等运载工具,试分析运载工具的
运行高度会对遥感结果产生哪些
遥感工作流程图
影响?(完成表格)
1 特点
一、遥感技术 遥感结果
运载工具运行高度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共23张ppt)

人教版新课标高中地理必修一 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共23张ppt)

制图与产 品输出
空间查询 与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
1、基本功能
根据不同目的对数据进行叠加分析
地理信息系统以图层为基础。
图层用图形、符号、文本等描述某 个主题的数据,如道路、村庄、河 流等。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 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 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 及文字信息。
地理信息系统
计划将24颗卫星 均匀分布在6个不 同的轨道平面内。 现在有27颗卫星 在轨运行。
任何地点在任何时 刻,都能观测到58颗GPS卫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系统组成
由35颗轨道卫星 组成卫星星座。
2019年11月23日止, 共发射51颗北斗导 航卫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2、特点 ★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3.完成第2题需要用到地理 信息系统的哪些功能?
1、不要做刺猬,能不与人结仇就不与人结仇,谁也不跟谁一辈子,有些事情没必要记在心上。 2、相遇总是猝不及防,而离别多是蓄谋已久,总有一些人会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学会接受而不是怀念。 3、其实每个人都很清楚自己想要什么,但并不是谁都有勇气表达出来。渐渐才知道,心口如一,是一种何等的强大! 4、有些路看起来很近,可是走下去却很远的,缺少耐心的人永远走不到头。人生,一半是现实,一半是梦想。 5、你心里最崇拜谁,不必变成那个人,而是用那个人的精神和方法,去变成你自己。 6、过去的事情就让它过去,一定要放下。学会狠心,学会独立,学会微笑,学会丢弃不值得的感情。 7、成功不是让周围的人都羡慕你,称赞你,而是让周围的人都需要你,离不开你。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技术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2.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概念: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一种地理信息技术,它利用卫星在 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定位、导航。 (2)组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主要由卫星星座(空间部分)、地面 监控系统(地面控制部分)和信号接收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3)功能和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适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 时性的特点。 (4)应用: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接收设 备,可以进行精确定位,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或面临灾害风险时, 发出求救信号,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技巧点拨] 另外,注意在“用词”方面的差异,也是正确选取地 理信息技术的方法之一,具体方法如下:
(1)若有“获取”“监测”“估测”“调查”等词语的一般选取遥 感技术。
(2)若有“定位”“导航”“测量”等词语的则选取全球卫星导航 系统。
( 3 ) 若 有 “ 分 析 ”“ 评 估 ”“ 预 测 ”“ 预 报 ”“ 处 理 ”“ 管 理”“决策”“规划”“选址”等词语的则多是选取地理信息系统。
关键能力·课堂探究
探究点一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
【探究导引】 2016年5月15日10时43分,中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丁” 运载火箭将遥感卫星三十号发射升空。遥感卫星三十号将主要用于科 学试验、国土资源普查、农作物估产及防灾减灾等领域。在抗击汶川 大地震、舟曲特大泥石流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遥感系列卫星通过实时 对地成像观测,为地面指挥、抗灾救助、灾情核实、恢复重建等提供 了海量支持信息。
答案:B
解析:自然灾害监测系统还起到提出减灾决策方案的作用。
2.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 ()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共27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共27张PPT)
山东烟台沿海填海造陆区遥感图像
一、遥感技术
人工实地调查
花费时间 调查速度 调
调查人员数量

调查成本

调查范围
小,有些地方不能 人工调查
能否动态、实时监测

利用遥感技术调查
少 好(快) 好,能全天侯观测
少 低
广,能获得人眼看 不到的信息

2 特点
一、遥感技术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程引入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重灾区陷入信息隔绝状态,国土资源部第一时 间紧急启动航空遥感飞机,从6000米高空拍摄了地震灾区高精度遥感图像。专家们对 图像进行初步数据处理和解译,对灾区房屋倒塌情况,滑坡、泥石流规模及分布,存 在隐患的滑坡体、公路及桥梁受损等灾害情况进行标注。处理后的图像被传递到救灾 一线,作为指挥人员制定抗震救灾方案的参考依据。
一、遥感技术
1 定义
• 全称:Remote Sensing • 缩写:RS • 中文:遥感 • 意为“远距离感知” • 定义: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
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一、遥感技术
1 特点
思考并回答: • 1.为什么遥感图片能够展示较大
三、地理信息系统
舟曲泥石流灾害遥感图
GIS分析掩埋房屋面积及数量
思考: 地理数据的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
1.地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询、分析和输出。 2.在灾害发生时、发生后,地理信息系统如何发挥作用?
3 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
灾害发生时
灾害发生后
三、地理信息系统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7张)优质PPT

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6.4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27张)优质PPT

精确授时
为导航服务
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3.特点:能够为用户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适用于陆地、海洋、 航空和航天,具有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
二、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全球定位系统、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图6.24)。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 在防灾减灾中的
应用
地理信息技术 是什就相当于:远距拍照
遥感拍摄的是地球表面,其目的是获取地物信息
一、遥感技术
1.概念:遥感技术是利用装在航空器(如飞机、高空气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 星)的光学或电子设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图6.21)
统计数字
遥感的原理
地面物体的种类、性质、环境条件不同,其反射 和辐射的电磁波也各不相同
一、遥感技术
2.特点:与传统实地调查等信息获取手段相比,遥感技术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 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受地面条件限制少等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 实时、动态监测。
2013年10月,第23号强台 风“菲特”在我国福建沿海 登陆。“风云二号”气象卫 星实时监测了“菲特”的行 进过程。图a拍摄于10月5日 20时,台风“菲特”已经逼 近我国东部沿海;图b拍摄于 10月7日3时30分,台风正影响 浙江和福建大部分地区。
如果估算泥石流冲毁的住宅数量,还需要哪些信息?
2010年8月7日22时左右,甘肃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降雨持续40多分钟,雨量达97毫米,引发特大泥石流。
这些图层可通过位置叠加组合在一起,不同的组合可以形成具有不同实际应用价值的图片、数据及文字信息。
温州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六章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41张PPT)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件第六章第四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41张PPT)
-25-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课堂堂篇篇主主题题探探究究
素养培优
当堂检测
思维导引解答此类题应从以下两点把握: (1)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 工作对象为一个“点”或多个“点”。 (2)理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能为全球范 围内的用户提供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的三维坐标、 速度及时间数据,因此在减灾防灾中可用于交通导航、地图绘制、 火灾跟踪、人员救生等诸多方面。 解析:第(1)题,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监测山体的精准位置,因 而能监测山体的位移。第(2)题,①②可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 ③④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实现。 答案:(1)A (2)A
-9-
第四节 地理信息Leabharlann 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3.与传统的人工测量手段相比,下列不属于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具有 的优势是( ) A.测量精度高 B.操作复杂,仪器体积大 C.全天候操作 D.信息自动接收、存储,减少了中间处理环节 解析: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测量上的优势:测量精度高;操作简便;仪 器体积小,便于携带;全天候操作;信息自动接收、储存,减少了中间 处理环节。 答案:B
-8-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 减灾中的应用
必备知识
自主检测
课前篇自主预习 课堂篇主题探究
2.运用遥感技术监测森林火灾,与人工监测相比的优点是( )
①获取资料快,能及时进行动态监测 ②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可
避免人员伤亡 ③获取的信息量大 ④探测范围广
A.①②③
B.①③④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精品课件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必修一精品课件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板书设计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三、地理信息系统 1.概念:对多元信息、多种信息来源、海量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平台 2.操作对象:地理空间数据 3.功能:地理数据输入、处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和输出 4.数据叠加分析 5.应用:灾情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为灾 后重建提供依据
• 提高减灾效率和救灾物资空投的准确度。
• 救灾人员赶赴救灾现场的导航和通信联络。
• 灾情的实时监测、灾害发生地点的准确预报等方面。
小结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用途: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 维坐标、速度和时间数据
工作特点:全能性、全球性、全天 候、连续性和实时性
提高建在效率(联 络、跟踪、监测)
提高精确度,如救 灾物质空投
小结

信息

管理、

查询

和分

析功



分析灾害影响范围

决 确定救灾物资调配最佳路径

受灾人员、财产的安全有效转移


进行灾情统计和评估
提供决 策支持 灾后重建
板书设计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一、遥感技术 1.概念:远距离感知 2.特点:广、大、快、好、强 3.应用:灾情预报、灾害监测、灾情统计等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概念:以卫星为基础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包括空间部分、地面控制部分、用户部分 2.功能:定位、导航,提供三维坐标、速度和时间 3.特点: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 4. 全球四大导航系统:美国GPS、俄罗斯格拉斯、中国北斗、欧洲伽利略 5.应用:灾后通信联络、灾情跟踪与监测、灾情预报、提高减灾效率和救灾物质空投准确性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精品课件 第6章 自然灾害 第4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探究点二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情境探究 我国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是随着私家车的增多,“自驾 游”越来越多,尽管人们对某地道路一点也不熟,但只要有车载卫星导航系 统,一切都迎刃而解;二是将目光投向人迹罕至的地区,过去人们在这些地 区极易迷失方向,遭遇危险,现在只要配有信号接收机,安全就得到了保障。 结合材料探究: (1)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对开车出行有什么好处? 提示 规划出最佳路线;引导驾驶;随时掌握前方路况,提高出行效率;了解出 行目的地的停车状况。
B.不受天气状况影响
C.监测的分辨率更低
D.监测的范围更广
4.结合相关知识推测,无人机在赤潮监测及灾害防治方面多用于( D )
①灾前基础数据获取 ②灾情实时跟踪 ③赤潮发展方向预判 ④灾后
损失评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3题,无人机可以在需要时起飞拍摄,能从不同角度拍摄;而遥感卫星 却只能在飞临该地上空时拍摄,无人机监测方式和时间更灵活,A正确。 第4题,无人机可以对灾情进行实时跟踪监测,对灾后损失进行评估,②④正 确。灾前基础数据不是通过无人机获取的,赤潮发展方向是根据赤潮发生 的前提条件进行分析的,利用无人机无法对赤潮发展方向进行预判,①③错 误。故选D。
应用体验
[2023重庆渝中期末]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分布广泛,发生频繁。北斗卫 星导航系统集卫星定位、短信报文、精密授时于一体,能够高效快捷地实 现信息传递,在防灾减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据此完成1~3题。 1.可能引发滑坡的是( D ) ①干旱 ②暴雨 ③采矿 ④开挖坡脚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2.预防滑坡灾害的合理措施包括( C ) ①建设护坡工程 ②禁止乱砍滥伐 ③避免陡坡开垦 ④居民全部迁出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课件】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课件】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课件高一地理人教版(2019)必修一

地表物体
信 息 传 输
信息接收与处理
信息解译分析
遥感应用
遥感科普宣传片
Popular science video of remote sensing
根据遥感图像为什么能分辨不同的物体?
不同物体的反射率是不同的。
(三)特点 特点1:探测范围大
中国卫星夜景图
台湾岛遥感影像
特点2: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信息量大
图中三角状地物为水位站 。查询时段(2019年08月27日 10时)有的水位站的水位超过 了预警水位,系统发出预警。
利用地理信息技术判断舟曲泥石流灾害的影响(教材P119)
1.对比灾害前后的卫星遥感影像,在 灾后图中勾勒出泥石流的范围。 2.如果估算泥石流冲毁的住宅数量, 还需要哪些信息? 3.完成第2题,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 统的哪些功能?
1.提示:对比分析灾害和灾后的影响,发生变化的地区即 为泥石流影响的范围。 2.还需要灾区住宅分布图、住宅密度图及相应的比例尺。 3.需要用到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入、处理、查询、分析等功 能。
课堂总结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 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
概念 原理 特点 应用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概念及组成 工作原理 特点 世界主要的卫星导航系统 应用
1.北斗用户机是一种什么设备? 2.它通过什么渠道传送灾情?
图6.20 北斗用户机
学习目标
✓ 了解遥感、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 特点和相互关系。
✓ 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 统在防灾减灾中的具体作用。
✓ 结合实例,提出综合运用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 统和地理信息系统进行防灾、减灾的具体程序和方法。
3星:三个球面相交得 到A、B两个点,两点中任 何一点都可能是我们的位 置。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章第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新教材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第章第节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第四页,共45页。
一、遥感技术
3.应用 (1)实时监测洪涝、台风等灾害的 形成(xíngc,hé进n行g)过准程确的_预__报__(、yùbà _预__警__(_y_ù。jǐnɡ) (2)快速识别地震等突发性灾害的 影响范围 ,对灾情统计、灾 害救援提供强有力的 支持 。
第五页,共45页。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1.含义: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 定位(dìngwèi的)、地导理航 信息技术。
空间部分—卫—星(wèixīng)星座
2.系统组成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 用户部分—— 信号(xìnhà系o)统接收
3.特点: 全球 性、全天候、连续性和 实时 性。
第六页,共45页。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4.应用 通过信号接收设备,进行精确 定位(d,ìn帮gw助è用i) 户发出 求救信号 , 及时报告 位置(w和èi受z灾 hi)情况,有效 缩短(s救uō援du搜ǎn寻) 时间。
第三十一页,共45页。
第三十二页,共45页。
素养达 标 固双基
第三十三页,共45页。
图甲、图乙是美国宇航局公布的密西西比河流域某地区的卫星 照片。读图,回答 1~2 题。
图甲
图乙
第三十四页,共45页。
1.对比两张卫星照片,能直接得出的判断是该区域( ) A.2010 年春季干旱严重 B.2010 年以来河道持续变宽 C.2011 年春季湖泊增多 D.2011 年春季大片土地被淹
第四十二页,共45页。
课时分层 作 业
点击(diǎn jī)右 图进入…
第四十三页,共45页。
Thank you for watching !
第四十四页,共45页。
内容(nèiróng)总结

22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22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课件--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5. 下列城市管理工作中,未来最先可能被智能机器人取代的是 ( A )
A. 道路清扫
B. 医疗救护
C. 幼儿看护
D. 事故处理
[解析] 智能机器人用于对固定不变的事物进行规划处理,所以最先被取代
的可能是道路清扫工作,A对。医疗救护、幼儿看护和事故处理具有不确定
性和多变性,智能机器人暂时不能处理,还需要人为判断和处理,B、C、D
[解析]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成为人们出行、旅游、探险的好帮手,原因是定 位、导航技术可以帮助人们选择最合适的旅游线路,降低旅游成本,B正确。 定位导航技术与扩大人们的出行范围无关,也无法保证旅游者的安全,更不 是因为时尚才成为人们的好帮手,A、C、D错误。故选B。
我国的“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已完成建设并开始提供全球服务,而 与之相关的“北斗”系列产业研发基地也在建设中。据此,完成下题。
错。故选A。
目前,4G手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十分普遍,其强大的功能丰富了人们 的生活。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1. 此图是某品牌的一款拥有定位、导航功能的手机的屏幕显示图,该手机 的出现说明了( B ) A. 定位、导航技术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必备工具 B. 随着定位、导航技术的普及,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在民用领域发展很快 C. 只有名牌手机厂商才有能力开发手机定位、导航技术,中国目前还没有 掌握此技术 D. 手机定位、导航不需要通过卫星,有手机信号就行
22人教版新教材地理必修第一册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课标要求
素养达标
1.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特点和相互关系。
(综合思维) 课标 通过探究有关自然地理问 2.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 解读 题,了解地理信息技术的 具体应用。(地理实践力)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5: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人教版(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册(必修1)课件5:6.4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RS)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GPS) 地理信息系统(GIS)
十年磨一件
范国雄(新浪微博:@爱弄PPT的老范) 高中地理课件/第三代 电话:15986495527 QQ:1476360113
遥感
Remote Sensing
是利用装在航空 器或航天器的光 学或电子设备, 对地表物体进行 远距离感知的地 理信息技术。
card(A B) card(B C) card(C A) card(A B C) .
5.集合1 2 { , , , } n a a a 的子集个数共有2n 个;真子集有2n –1 个;非空子
集有2n –1 个;非空的真子集有2n –2 个.
6.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的三种形式
(1)一般式2 f (x) ax bx c(a 0) ;
(2)顶点式2 f (x) a(x h) k(a 0) ;
(3)零点式1 2 f (x) a(x x )(x x )(a 0) .
课件制作小图标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UxAx NhomakorabeaA,UxCAxA
.
2.德摩根公式
( ) ; ( ) CU A B CU A CUB CU A B CU A CUB .
3.包含关系
的重要性。 结合区域图文材料和地理特征,会理 区域认知 解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了解自己家乡所在地发生的自然灾害 地理实践力 情况,以及怎样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来 防灾减灾的。 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技术,掌握自然灾 害发生的地区,灾害形成和发生过程, 人地协调观 做好防灾、减灾工作,保障人民生命 财产安全。
1.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UxAxCA
,UxCAxA
.
2.德摩根公式
( ) ; ( ) CU A B CU A CUB CU A B CU A CUB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一定的技 术装备在航空 概念 器或航天器上 对地物进行远 距离感知
专门处理地理空 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
间数据的计算机 内实时进行导航、定
使用了哪些地理信息技术吗?
答案:先利用卫星在高空获取大气中云层的分布状况图,然 后将其作为信息源输入地理信息系统,利用地理信息系统 对未来的24小时或48小时云系的移动和发展做出预测,最 后根据其影响的地区做出天气预报,因此其中运用了遥感 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三、地理信息系统 |教材初探| 阅读教材第117页,完成以下问题。 (1)定义:对地理数据进行 输入 、处理、 存储 、管 理、 查 、分析、输出等的计算机信息系统。 (2)作询用:利用 遥感 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等提供的地 理数据,进行自然灾害动态监测、预报预警,快速确定受灾 范围及受灾情况,为制定 减灾预案、评估灾害损失和指导 灾后恢复重建 等提供依据。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迁移应用|
我们观看中央电视台的天气预报节
目时,都能看到大量卫星云图,卫星
云图为天气分析和天气预报提供依
据。你知道卫星云图天气预报主要
二、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教材初探| 阅读教材第116页,完成以下问题。 (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实时 定位、导航 。 (2)组成:由 卫星星座 (空间部分)、地面监控系统(地面 控制部分)和 信号接收 系统(用户部分)三部分组成。 (3)特点:为用户提供精密的 三维坐标 、速度和时间,适 用于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具有 全球性 、全天候、 连续性和 实时性 的特点。
(2)对比不同年份的黄河三角洲遥感影像,可以直观发现的
结论最可能是
()
A.全球变暖
B.鸟类种类增多
C.三角洲湿地面积增加减缓
D.渤海风浪大小
答案:C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审题能力培养 解答本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进行分析:
信息提取 信息1 “灾后救援”
推断结论
灾后救援,营救被困人员,需要 利用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 技术
迅速、准确地掌握 信息2 受灾范围、面积等 利用的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
情况
答案:(1)C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A
对比法掌握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
名称 遥感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六章 自然灾害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四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结合示意图,说出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 息系统的工作原理,说明其主要的应用功能。 2.举例说明,遥感技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3.知道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
一、遥感技术 |教材初探| 阅读教材第114~115页,了解遥感技术的相关内容。 (1)遥感技术的概念:利用装在 航空器 (如飞机、高空气 球)或航天器(如人造卫星)的光学或 电子设备 ,对地表物 体进行 远距离 感知的地理信息技术。 (2)遥感技术的特点:具有探测范围 大 ,获取信息速 度 快 、周期 短 、信息量 大 ,受地面条件限制 少 等 优势,能够实现地物信息的实时、 动态 监测。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4)应用:利用安装在手机、汽车、飞机、轮船等中的信号 接收设备,可以进行 精确定位 ,帮助用户在遭遇自然灾害 或面临灾害风险时,发出 求救信号 ,及时报告位置和受灾 情况,有效缩短救援搜寻时间。 (5)目前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有美国的 全球定位 系统、俄 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欧洲的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和 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迁移应用| 黄河三角洲是黄河携带泥沙在渤海凹陷处沉积形成的。由 于位置优越,形成了独特的生态类型,国家已在此建立“山 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产业也得到开发。 (1)下列两幅图,属于遥感影像的是 甲 。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第 四 节 地 理 信息技 术在防 灾减灾 中的应 用课件 新教材 人教版 必修一 地理
|迁移应用| 现在家用小轿车上一般会安装有“车载导航系统”,这种 “车载导航系统”利用了哪一种地理信息技术? 答案: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探究点一 地理信息技术的类型与判断
【例1】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在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北 纬28.34°,东经104.90°)发生里氏6.0级地震,震源深度16千 米。政府有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抓紧派出工作组 和专业力量,赴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和协助开展应急救援工作。 据此回答(1)~(2)题。
(1)对本次地震进行灾后救援主要利用的技术是 ( )
A.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
B.雷达和网络技术
C.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遥感技术
D.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地理信息系统
(2)有关部门能迅速、准确地掌握受灾范围、面积等情况,
所利用的技术主要是
()
A.遥感技术
B.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卫星通信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