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

合集下载

中国五大会展经济带

中国五大会展经济带

中国初建成五大会展经济带作者:邓志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日前在北京召开的首届中国会展经济国际合作论坛上首次发布《2004年中国会展经济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

《报告》指出,中国会展业已在一些经济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完善、第三产业发达的城市迅速崛起,基本形成五大会展经济产业带框架。

这些会展经济带包括分别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昆明等为会展中心城市的环渤海会展经济经济带、长三角会展经济带、珠三角会展经济带、东北会展经济带及中西部会展经济带等。

对此,中国贸促会副会长高燕分析指出,这些会展经济带要应该以梯度形式发展,并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人才优势,构筑各自区域创新系统,以促进区域会展经济发展。

东北开发对俄、韩经贸展会据《报告》分析,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会展经济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属中国一级会展中心城市之列。

而随着北京加速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和2008年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北京会展经济将加速进入快车道,并以其强大的区域辐射功能,带动天津等周边城市会展经济的发展,形成以北京为核心,由京津地区向整个华北地区延伸的会展经济产业带。

发展建议:“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应形成以北京举办大型国际会议、论坛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展览会为主,以天津的经贸交易会为补充的展会结构。

华北举办高附加价值展会据《报告》分析,随着中俄经贸合作的稳步发展,沿“京津———华北会展经济产业带”向北,即将形成以大连、哈尔滨、长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边贸会展经济产业带。

东北与其他经济区域相比,最大优势就是与俄罗斯、韩国、朝鲜相邻,边境贸易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发展建议:大连因其作为港口城市具有较强的经济优势和区位优势,黑、吉、辽三省的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应通过依托当地产业特色,开发对俄、对韩经贸类展会,培育地区特色的会展经济。

华东发展以经济为主题展会据《报告》分析,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的龙头———上海的会展经济整体实力在全国居于前列,而且大有超过北京之势。

微专题01 地理位置特征及影响-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微专题01 地理位置特征及影响-备战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考点微专题(全国通用)

三地合作政府政策大 力支持
地处我国经济、交通、科技发达的长三角地 区,市场广阔:核心城市上海辐射带动作用强: 三地邻近,产业基础好, 互补性强:三地政府 合作意愿强, 支持力度大。
【题组十六】
地理位置对交通的影响
(2021年河北卷)加强中国与欧洲的经贸联
系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海
运是中欧贸易的主要运输方式。根据1995年、
的滩地。近40年来,新县城已 简述新县城相对老县城的优势区位条件。
经逐渐发展为高原上的生态宜 海拔相对低,地表相对平坦,可开发利用
居之城。图9示意该县部分区域 的地形。
土地较多,环境承载力较大;风力少,风沙活 动较少;靠近河流,水源更丰沛;离山坡远, 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少。
【题组十三】
地理位置对农业的影响
(2021年浙江6月卷)美国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特征明显,下图为美国 农业带分布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0. 甲农业带最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有
()
A. 柑橘、水稻
B. 苹果、小麦
C. 甘蔗、玉米
D. 葡萄、土豆
【题组十四】读图文资料,完成
下列要求。(22 分)
游一般随水温变暖启动。产卵
洄游时,小黄鱼游到某一产卵
场后,一部分留下,另一部分
继续前行至其他产卵场。图7示
意某海域部分小黄鱼产卵场和
越冬场分布。
【题组五】
地理位置对地质的影响
(2021年北京高考真题)读图9,回 答第15题。15.2018年9月,连接喀 麦隆克里比和巴西福塔雷萨的国际 直连海底电缆全线贯通。该电缆由 中喀两国企业合作修建,全长约 6000千米。为保证海底电缆安全运 行,需重点防范( )
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厘清鱼类洄游规律,对渔业可

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31讲 区域发展与资源跨区调配(教师版)

高考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   第31讲 区域发展与资源跨区调配(教师版)

高考地理五年真题分类汇编(2017-2021)第31讲区域发展与资源跨区调配一、单选题1.(2021·浙江)随着“中部崛起”发展战略的实施,中部地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能力不断提高。

下表为2019年中部四个省发展状况部分数据。

完成下列小题。

(1)中部地区承接的产业类型,主要为()①资金密集型②技术密集型③劳动密集型④资源密集型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2)关于中部四个省承接产业转移比较优势的叙述,正确的是()A.江西省经济水平高B.湖北省第二产业产值高C.山西省农业基础好D.河南省劳动力资源丰富【答案】(1)D(2)D【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在区域产业发展过程中,一般要经历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的过程。

中部地区是产业转入地,主要是承接相对落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

D符合题意。

(2)A.根据表中的信息,湖北省人均GDP、第三产业比重最高,经济发展水平最好,A不符合题意;B.通过人口总量和人均GDP总量,再将GDP总量乘以第二产业比重,即可得第二产业的产值,经计算四省中河南第二产业产值最高,B不符合题意;C.山西省第一产业比重低,但无法获知农业基础好坏,C不符合题意;D.河南省人口最多,,劳动力资源最丰富,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1)D;(2)D【点评】产业类型转移的先后顺序产业转移的方向2.(2020·浙江选考)下图为我国两大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的局部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工程I、Ⅱ分别是()A.南水北调西气东输B.南水北调西电东送C.西气东输南水北调D.西气东输西电东送(2)工程I、Ⅱ对图示地区的有利影响是()①减轻大气污染②缓解能源短缺③减轻水土流失④缓解洪涝灾情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1)D(2)A【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分析】(1)工程I、Ⅱ的目的地是上海,南水北调的目的地是华北地区,A、B、C错误。

地理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考点30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和长江三角洲(解析版)

地理中考一轮过关讲练(人教版)考点30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和长江三角洲(解析版)

考点30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农业和长江三角洲考点梳理考点1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1.自然特征(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位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

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植被常绿。

在湿热的环境中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

四川盆地有紫色土;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5)河流:水量大、汛期长考点2 南方地区的农业1.重要的水田农业区(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2.主要农作物①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②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①三种常见的食材:莲藕、椰子、竹笋。

考点3 长江三角洲地区概况1.地理位置和范围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沿江沿海港口众多。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考点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1.我国最大的城市群(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①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②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

各地区的区位分析报告

各地区的区位分析报告

各地区的区位分析报告区位分析报告:1. 北京市区位分析:北京市位于中国北方,地处华北平原的西北边缘,地理坐标为北纬39°26′至41°03′,东经115°25′至117°30′。

区位优势明显,北连河北省,南临天津市,东接河北省,西临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

交通便利,市内设有北京首都国际机场、北京西站等交通枢纽,连接国内外多个重要城市。

这些优势使得北京成为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享有重要的区位优势。

2. 上海市区位分析:上海市位于中国东部,东北濒临黄海,东临东海,地理坐标为北纬30°40′至31°53′,东经120°52′至122°12′。

区位优越,毗邻江苏、浙江两大省市,交通便利。

上海拥有中国最大的港口、最繁忙的机场以及一流的高速公路和铁路网,便于与全球各地进行贸易和交流。

区位优势使得上海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和运输中心之一。

3. 广州市区位分析:广州市位于中国华南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22°26′至23°56′,东经112°57′至114°03′。

区位相对较佳,南临珠江入海口,与香港、澳门相距较近。

交通便捷,拥有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南站等交通枢纽,便于与全球各地进行联系。

广州是华南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对外贸易发达,享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4. 成都市区位分析:成都市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地理坐标为北纬30°05′至31°26′,东经102°54′至104°53′。

区位得天独厚,地处西南地区的中心位置,北接陕西、甘肃,东邻重庆,西与西藏、青海接壤,南与云南、贵州接界。

成都是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拥有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火车东站等交通枢纽。

区位优势使得成都成为西南地区重要的商业和交通中心。

5. 青岛市区位分析:青岛市位于中国东海沿岸,地理坐标为北纬35°35′至37°09′,东经119°30′至121°00′。

2021年河北省高考地理试题(缺部分题)(解析版)

2021年河北省高考地理试题(缺部分题)(解析版)
A. 天山冰川消融量较大B. 天山冰川扩张更明显
C. 二者的平均雪线高度都在上升D. 阿尔卑斯山冰川积累速度较快
11. 影响两山区冰川物质平衡变化的关键是( )
A. 所处山体隆起B. 臭氧空洞扩大C. 全球气候变暖D. 山地林线上升
湿润地区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与纬度地带性在植被带及其排列顺序方面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受局地因子支配,山地植被带也会存在与纬度地带性不一致情况。如图示意我国东部热带某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东部某山区有一AAAA级景区,2011~2017年游客数量持续增加,景区周边农家乐数量逐年增多,分布范围不断扩大,下图示意2011、2014年和2017年景区周边农家乐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2011~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的变化表现为( )
A.由点状到线状B.分散程度加强
C.由线状到面状D.集聚程度加强
4.与2017年农家乐空间分布关联最紧密的因素是( )
①景区位置②村庄位置③交通线路④村庄规模
A】
【分析】
【3题详解】
读图可知,2011年农家乐在空间分布上呈小团块状,并非点状或面状,至2017年农家乐在空间分布上呈面状,AC错;2011年农家乐分散分布在三个小团快区域,而2017年农家乐分布范围更广,农家乐呈面状集中分布且面积扩大,其集聚程度在增强,D正确,B错。故选D。
20.[选修6:环境保护]
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地区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不同阶段研究主题也相应调整。其中,1951~1992年以基础调查为主,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撑。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全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6.25%,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1%,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5%。而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经济扩散中心,产业布局的重心。从工业基础和人才的集聚分析,上海所处的长三角远远比香港所处的珠三角强大的多。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也是我国的重要的钢铁、石化、机电基地。
从经济腹地来比较,上海的优势明显。发展的潜力香港也不如上海。
4.经济总量的比较
2001年,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99亿美元,人均GDP4510美元/人。上海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比上年增长10.2%,增长幅度连续第10年保持两位数水平。香港2001年国民的生产总值是1621亿美元,人均 GDP24100美元/人。过去20年 来,香港经济增长差不多三倍。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5%的实质增长,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香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是20年前的两倍余,相等于每年平均实质增加约3.6%,2001年的数字达24,100美元,比多个西据五普资料,在上海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179.5万人,占11.4%;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337.67万人,占23.8%;接受初中教育的603.86万人,占38.2%;接受教育的310.66万人,占19.6%。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每10万人中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6534人上升为10940人,十年间增长67.4%,其中,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3250人上升为5247人,增长61.4%;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由19539人上升为23018人,增长17.8%;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由31592人上升为36803人,增长16.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由22683人下降为18934人,下降16.5%。 与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全市文盲率由11.1%下降为5.4%,下降5.7个百分点。

沪港作文范文

沪港作文范文

沪港作文范文沪港两地,同为中国的特别行政区,却有着不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沪港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交流。

沪港之间的联系,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文化、经济和社会的交流。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沪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首先,沪港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而香港则是国际金融中心,两地在经济上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海和香港都是国际化大都市,拥有着先进的经济体系和高度发达的金融市场。

上海的浦东新区和香港的中环地区更是成为了国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聚集地。

两地在经济上的联系,不仅仅是双向的投资和贸易,更是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合作和竞争。

沪港之间的经济联系,不仅仅是地区性的合作,更是国际化的竞争。

其次,沪港在文化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海和香港都是中国的文化名城,拥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上海的外滩和香港的维多利亚港更是成为了城市的地标,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上海和香港在文化上的联系,不仅仅是历史的传承,更是现代文化的碰撞。

上海和香港的文化产业也是十分发达,电影、音乐、艺术等领域都有着自己独特的魅力。

沪港之间的文化联系,不仅仅是传统的文化交流,更是现代文化产业的合作。

最后,沪港在社会上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上海和香港都是中国的特别行政区,拥有着相对独立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

上海和香港在社会上的联系,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合作,更是社会制度的交流。

上海和香港的社会制度和管理体系都是以市场经济为基础,但在实践中也有着不同的特点。

上海和香港的社会联系,不仅仅是政治上的合作,更是社会管理体系的交流。

综上所述,沪港之间的联系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合作,更是文化、社会上的交流。

沪港之间的差异也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地理上的距离,更是历史、文化和社会的差异。

沪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沪港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促进双方的合作和发展。

相信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沪港之间的联系会更加紧密,差异会更加丰富多彩。

上海特征简介

上海特征简介

上海特征简介上海作为中国最具现代化城市之一,拥有独特的城市特征和魅力。

上海特征的简介主要包括了城市建设、文化底蕴、经济实力和人文风貌等方面。

首先,在城市建设方面,上海以高楼大厦、现代化交通和完善的基础设施而闻名。

从浦西的外滩到浦东的陆家嘴,上海的天际线展现出一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游客和投资者。

其次,在文化底蕴方面,上海是一个融合中西文化的城市,拥有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现代文化场所。

无论是豫园的古建筑,还是外滩的洋楼,都展现了上海独特的文化底蕴。

再者,在经济实力方面,上海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拥有强大的产业基础和金融实力。

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在上海设立办事处和总部,使得上海成为了一个国际化城市。

最后,在人文风貌方面,上海人热情好客,尊重传统文化,同时也积极拥抱新思潮。

上海的娱乐休闲设施丰富多样,无论是传统的文化活动还是现代的时尚潮流,都能在上海找到。

综上所述,上海的特征别具魅力,值得深入研究。

首先,从城市建设的角度来看,上海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现代化城市规划和建设上。

作为中国最大的城市之一,上海在城市规划和建设方面走在了国内前列。

浦东新区的崛起是一个鲜明的例证,从一个昔日的农田荒地,发展成如今的现代化金融商业中心,展现出上海的城市建设实力。

高楼大厦矗立在陆家嘴,地铁、高速公路与轨道交通网络密布全城,使得上海成为一个便捷的现代化都市。

此外,上海的传统建筑也保留完好,例如豫园、城隍庙等,古色古香的建筑风格吸引着众多游客。

上海的城市建设既有现代化的一面,也有传统文化的韵味,展现出一个活力四射的城市特色。

其次,从文化底蕴的角度来看,上海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其融合中西文化和保护传统文化的努力上。

作为一个多元化的城市,上海吸引了各种文化的融合和碰撞。

上海的洋楼和外滩是中国近代史的见证者,这些建筑体现了上海在百年前就已经是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特征。

同时,上海的古建筑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例如豫园的园林建筑和城隍庙的祭祀文化等。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冲刺 专题0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解析版)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期中复习冲刺 专题0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解析版)

专题07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国际枢纽功能知识梳理一、地理概况1.位置: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2.范围或组成:香港由香港岛、九龙和“新界”三部分组成。

3.面积:陆地面积1104平方千米。

人口:710万人(2010年)。

地狭人稠。

5.地形特征:以低山、丘陵为主,平原狭小。

6.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P43活动2(1)香港的年降水量并不算少,但是严重缺水,想一想,香港缺水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的解决措施?原因:①降水季节分配不均②缺少大江大河③多低山丘陵,难以储水④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措施:①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技术②采用污水净化措施,实现综合利用③跨流域调水④海水淡化,增加供应量。

7.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及措施(1)问题:城市建设用地严重不足(2)措施:“上天”—建设高层建筑,“下海”—填海造地。

8.香港回归:(1)回归时间: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设立香港特别行政区。

(2)政策:实行“一国两制,港人治港”,在香港保持资本主义制度,50年不变。

(3)区旗、区徽P43(紫荆花)二.发达的交通运输1.地位:世界重要的交通运输中心,有许多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2.发展状况:(1)海运:香港港口自然条件优越,拥有宽广的海域和良好的港口设施,香港拥有规模庞大的国际商船队,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集装箱港口之一。

(2)航空:1998年香港新机场建成启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香港作为国际航空中心的地位。

(3)铁路与公路:香港与祖国内地有京九、广深铁路、高速公路、跨海大桥和海底隧道相连,交通运输非常便捷。

三.先进的现代服务业(香港主要的支柱产业)1.旅游业:香港是东西文化荟萃之地,旅游业十分发达。

亚洲最大的海洋公园、根据《清明上河图》建造的“宋城”、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坐佛、香港迪斯尼乐园等,每天都吸引着众多的游人。

2.国际会展中心:香港是享誉全球的国际会议和展览中心,每年有许多大型会展活动在此举行。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5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案(含解析)

2020版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35讲 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教案(含解析)

第35讲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最新考纲核心素养定位考情报告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1。

分析区域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及特点。

(综合思维)2.掌握区域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对策。

(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3。

理解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关系。

(综合思维)1。

以统计图为载体,考查区域产业结构的变化及其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考查频率较高。

2。

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条件、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

多以选择题(常见)和综合题形式呈现。

[梳理知识体系][再现基础知识]一、经济发展快1。

优势条件(1)区位优势明显: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相邻.(2)自然条件优越:平原广阔;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 (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城市密集,经济、文化发达;著名侨乡,改革开放政策优惠。

特别提醒珠三角地区得以迅速发展的其他原因:①人们思想观念开放,意识超前并富有开拓精神;②开放、开发早,为以后的发展赢得先机。

【易错提示】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限制性因素:(1)矿产资源和能源缺乏;(2)位于我国南部沿海,经济腹地较小,辐射的国内市场范围有限.2。

经济发展成就(1)经济增长最快、最富生机活力的地区之一→我国重要的轻工业基地、外贸出口基地和极为重要的经济区.(2)产业结构优化:第一产业逐渐下降,第三产业明显上升,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建立起以轻工业为主、重化工业较为发达的工业体系。

【易错提示】随着经济的发展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二产业比重先上升后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渐上升。

二、城市化水平高1.城市化进程:改革开放前缺乏大、中型城市,城市密度很低,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形成以广州为中心,包括深圳、中山、珠海等大中城市的城市群。

2.城市化动力:工业化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主要推动力.【易错提示】城市化水平越高,第三产业越发达,第三产业的产值超过工业产值.三、问题与对策【易错提示】市场腹地狭小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后劲不足的原因之一。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解析)

福建省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一、选择题组2022年10月31日,随着梦天实验舱的发射成功,我国自主研发的天宫空间站组合完成。

天宫空间站在离地面400~450km的轨道上运行,每90分钟环绕地球一周。

下图示意某时刻天宫空间站位置及运行轨迹,图中阴影表示黑夜。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空间站轨道平面与赤道平面的夹角最接近()A.20°B.30°C.40°D.50°2.此时北京时间及空间站从图示位置飞抵北京上空的时间分别约()A.10:00;23分钟B.10:00;67分钟C.22:00;23分钟D.22:00;67分钟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能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下图为二十四节气与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3.东北地区农谚二十四节气歌:立春阳气转,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下列关于文中提到的几个节气叙述正确的是()A.立春阳气转是由于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向北移动B.春分地皮干是由于北方受副高控制,气温高,降水少,蒸发加快、地面变干燥C.清明忙种麦是指东北平原的冬小麦主要在春季种植D.谷雨种大田是指谷雨节气后气温将迅速回升,降雨增多,谷类作物茁壮成长。

4.在下列各组节气中,两个节气南平市的昼长时间基本相等的是()A.立春、立夏B.芒种、小暑C.立冬、立秋D.霜降、处暑5.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含有天气渐冷、初霜出现的意思,寒霜多出现于秋季晴朗夜间的原因()A.天空云量少,大气保温作用强B.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空气中粉尘多,水汽易凝结下图为北半球某学生于冬至日正午时分在路边拍摄的太阳能发电的外接装置实物图,该学生测得此时光伏接收面板与地面的夹角约为56°41′。

三年(2019-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2 交通(原卷版+解析版)

三年(2019-2021)高考地理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专题12 交通(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12交通(2021年全国乙卷高考真题)陆港是指在海港以外地区建设的、代表海港行使报关、报检等功能的物流中心。

按其离海港距离可分为近海陆港(小于100千米)、远海陆港(一般500千米以上)等。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建设陆港使海港()①扩大承载规模②缓解用地紧张③增加用地成本④提高设备水平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与近海陆港相比,远海陆港更能使海港()A.缓解交通拥堵B.提高通关效率C.拓展腹地范围D.减少环境污染6.以下产业中,更宜依托远海陆港发展的是()A.服务外包产业B.高科技产业C.资源加工产业D.前瞻性产业(2021年山东省高考真题)1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小题。

“翻坝”运输是指来往的客船、集装箱船、汽车滚装船等船舶或运输紧急物资和鲜活食品的船舶,在候闸船舶过多的情况下,为避免花费较长时间候闸过坝,而采用的“水运→陆运→水运”或“水运→陆运”的转运方式。

作为三峡水利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翻坝物流系统提高了三峡水利枢纽的通过能力。

下图左示意三峡翻坝物流系统,其中秭归三峡翻坝物流图(含茅坪港)属于货运枢纽型的港口物流图区(下图右),是长江南岸三块翻坝物流转运的空间载体和依托。

(1)从航运角度分析三峡大坝建成后其上游物流量扩大的原因。

(2)说明与候闸过坝运输相比,三峡翻坝物流系统的优势。

(2021年湖南省高考真题)下表为某市地铁S线和T线开通前后距地铁线不同距离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

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区,T线连接城市边区和外围区,两条线路开通时间几乎相同,所经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异明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A.治安环境较差B.运营期间交通较拥堵C.大气质量较差D.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10.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A.2.5千米、1千米B.1千米、1千米C.3千米、3千米D.2.5千米、3千米11.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价格增幅总体高于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①配套设施更完善②环境质量更好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小④房价基数较小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021年广东省高考真题)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

上海和香港航运服务业发展差异研究

上海和香港航运服务业发展差异研究
他 著名 港 口 的发 展 轨 迹 以 及 上 文 的 特 征 描 述 和 比 较 分 析 ,提 出 一个 “ 因一 要 素一 空 间一 市 场一 制 度 ” 五 维 偶 分析 框 架 ,作 为 分 析航 运 服 务 业 集 聚 的 理 论 框 架 ,具 体
见下 图 。
2 0. 01 5
1 沪港航 运服 务业发 展差异
1 上海 . 1
自古 以来 ,上海 就是我 国对外 交通 和贸 易往来 的重 要 港 口。l 9世纪 7 0年代 后 ,上 海 港 成 为全 国 的航 运 中心 , 之后上 海经济 的发展 历史 同我 国改革开 放 的进 程一 致 ,以 19 9 2年 为界 ,前 后经 历 了 曲折 的 发 展过 程 。 目前 ,上 海 国际航 运 中心 建设 的成 效有 目共 睹 ,上 海港 已经具备 相对
际仲裁 中心 ( K AC 自 1 8 HI ) 9 5年 运作 以来 ,已吸 纳大 量 仲裁员 、调解 人员 以及其 他具有 国际视野 和相关经 验 的专 业 人员 。在 2 0 0 8年 处 理 了 6 2宗 国际 仲裁 案 件 ,其 中包 0 括 商业 和船务 类案 件 15件 。 6
汤燕娜:上海和 香港航 运服务业发展差异研 究
物 流 管 理
上 海 和 香 港 航 运 服 务 业 发 展 差 异 研 究
汤 燕 娜
( 海 海 事 大 学 经 济管 理 学 院 ,上 海 上
[ 摘
20 3 ) 0 15
要 ] 香港 与上海 均为 国际化 的港 口城 市,两者 具有独特 的 天然联 系,因此 香港 是上 海 建设 现代航 运服 务业 过
服务 网络完 备 , 一步 吸引世 界各 地 的航 运公 司到香 港建 进 立业务 。现有 约 9 0家与航 运有关 的公 司在 香港 经 营 ,提 0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1讲城市空间结构讲义

统考版2023版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21讲城市空间结构讲义

第21讲城市空间结构【最新考纲】 1.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

2.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

考点一城市区位分析图表填绘·助学助记1.城市(1)含义:城市是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是一定地域的社会、、文化中心。

(2)特点:人口和密集,生产效率和比较高,交通运输和信息交流相对发达。

2.城市区位分析(1)区位的含义:指某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

(2)城市区位因素3.城镇空间布局的特点(1)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其人流、物流的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2)、沿湖、地区城镇较多,在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3)在处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4)在、著名旅游地、大规模的和可能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提示:自然因素往往是通过影响人口分布而影响城市的形成与发展。

城市的分布与人口、生产力的分布是一致的,即城市密集地区必然是人口密度高、生产力水平高的地区。

深化拓展·精讲精练【方法规律】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城市区位是指城市与外部自然的、社会的和经济的事物之间所构成的空间关系,影响城市区位的因素如图所示:【活学巧用】读“湘北某城市略图”,完成(1)~(2)题。

(1)根据上图分析,该城市优越的区位条件主要是()A.水资源丰富B.交通便利C.地形条件好 D.气候适宜(2)该城市城区建设发展的方向是()A.向西扩展 B.向北扩展C.向南扩展 D.向东扩展演练真题·找准考法考法城市区位因素分析1.[全国卷]下图中甲地所在的国家,农业以畜牧业为主,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

据此完成(1)~(2)题。

(1)在甲地形成城市的主导区位因素是()A.地形 B.气候C.公路交通枢纽 D.港口(2)该城市发展成为该国首都的优势条件是()A.位置适中 B.资源丰富C.气候宜人 D.经济中心[思维流程]第1步读文字材料,抓住核心词语该国“财政收入主要来源于货物过境和港口服务业”,可知该国主要发展运输业和贸易。

新经济条件下区位因子分析及其启示

新经济条件下区位因子分析及其启示

引言新经济的产生是以新技术的高速发展为基础的,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彻底改变了经济的运行模式,在这种背景下,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成为最显著的特征,知识成为经济的主要驱动力,它打破了传统区位理论的束缚,从时间和空间上极大地扩展了经济活动的内容与方式。

新经济环境下,生产要素得以在全球流动,各国之间的经济呈现出高度依赖性和融合性,国际分工更加复杂和精细,形成了一个由资本、技术、信息等构成的世界性生产网络,这种趋势加速了跨国公司的成长,并成为全球化的重要推动力量。

因此,新经济环境下的新特征使得传统区位理论中的区位因子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区位的概念变得更加广阔,蕴含了更多经济内容。

一、新型区位因子与传统区位因子的比较分析(一)传统区位论及区位因子区位论起源于19世纪20~30年代,从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屠能《关于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孤立国》一书的问世,到现在为止,区位理论的发展已经经过了近180年的历史,在此期间,区位论逐渐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代表性的传统区位论主要包括成本学派和市场学派,前者的代表人物是屠能和韦伯,其区位选择的主要目标是成本最低,后者的代表人物是克里斯塔勒和廖什等,主要追求的目标是尽可能的接近市场。

之后,以艾萨德(Isard)和贝克曼(Beckman)为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贸易理论和凯恩斯的宏观均衡分析方法,发展了新古典宏观区位论,建立了总体空间模型并研究了各种要素对区域总体均衡的影响(涂妍等,2003)。

通过对传统区位论的回顾,可以发现传统区位论中涉及的区位因子主要包括五类,即自然资源因子、运输因子、劳动力因子、市场因子和集聚因子,不同的企业,因具有不同的产品特性、运作特点和资本需求情况而存在不同的侧重,区位因子的作用特征也各不相同。

(二)新经济条件下的区位因子分析新经济条件下,传统区位因子依然会发挥作用,但作用的方式和强度以及其内涵特征都会发生较大变化,同时,传统区位因子产生的历史背景与新经济环境下的现实背景存在显著差异,经济运行模式和关键推动因素均已发生巨大变化,传统区位理论与传统区位因子,已经不同涵盖新的影响因子,如知识、信息、生态环境等,而在新经济环境下,这些因素往往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上海和香港旅游形象建设的比较研究

上海和香港旅游形象建设的比较研究
亚港 , 还有全世界最古 老的双层电车 至太平 山顶 ; 岛区古意盎然的文 港 武庙 、 九龙游麻地区的玉器市场 与庙街夜市 、 岛南部的海洋公 园( 港 世界 上最宏伟的水 族馆 和亚洲第一个水上公园 ) 由此可见 , “ 。 在 情与景” 的交 融中 , 香港的风情 与韵 味似乎更胜一筹 。 对 比香港, 海旅游业在各方面的发展 中, 上 还有着 可提升之处。 ( ) 购物 天堂 ” 1“ 的魅力 比较 。香港 自由港和轻工业品重要产地的地 位购物消费 占总消 费一半 以上 , 4 %游 客认 为物美价廉 , 约 0 港外许 多游 客主要 冲着购物 的动机赴港旅游。上海国内旅 游购物 消费额 日 , 增 而外 国游 客在沪 的购物消 费则不容乐观 。 这从某种程度上反映 出了上海的旅 游纪念 品以及繁荣 的商业购物较以往相 比, 逐步在失 去其 国际吸引力和 竞争力 。 ( )美食天堂” 2“ 的魅力 比较。香港有世界上密度最高 的食肆 、 餐厅 , 约每 6 0 5 人就有一问。 饮食多元 的特质 , 既有最豪华的五星级酒店扒房 , 也有各处小巷的露天大排 档 , 中国南北 大菜和各 国餐饮应有尽有 。上海 餐饮业 通过 10多年的发展 , 0 不仅 云集国内各帮派菜 系 , 也汇集意 、 、 法 日、 、 、 韩 泰 新等各国风味名菜 , 在空 间上也形成云南路 、 黄河路 、 园旅 豫 游城等集聚 区。虽然发展如此 , 但在集 聚规模 、 餐饮品位上 尚有欠缺 , 特 别是餐饮服务上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 以致知名度不高 。上海餐饮设施 的建设应朝着打造“ 美食 家的乐 园” 的目标迈进 。
研 究
上 海 和香 港旅 游形 象建设 的比较研究
●陈素 霞
来, 浦东的开发开放 , 开发区的建立 , 虹桥 使上海高层建筑如雨后春 笋般 地拔地而起 , 内环线高架公路 、 成都路 高架公路 以及地铁的贯通 , 都使上 海的都市景观呈现五彩缤纷 的新气象 。香港大街小巷遍布浓郁风情 , 在 中环的兰桂坊—— 欧洲小镇 , 中环皇后广场 ;宾妹” “ 的周末聚会 , 南亚风 情 ; 区观光——全世界最古 老的双层 电车 ; 市 海港景致有璀璨 的维多利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分析

上海建设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竞争力分析十多年来,在中央政府的支持下,在长江三角洲各地方政府的配合下,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深水航道和集装箱枢纽港等硬件设施建设稳步推进,成效显著。

洋山集装箱深水港区一期工程的圆满竣工以及顺利投入商业运营,标志着上海大规模港口设施建设已经初战告捷。

在继续推进洋山深水港区二期、三期工程建设的同时,上海市政府部门和航运产业界已经意识到,今后主要工作精力应逐步转移到建设国际航运中心所必需的海运产业群发展环境和相关的软件设施建设上来。

除了世界一流的深水集装箱枢纽港口设施外,要使上海国际航运中心进一步向纵深发展,还必须在核心竞争力方面狠下苦功,创新发展。

以英国伦敦和中国香港为例,国际航运中心发展所必备的核心竞争力主要有:首先,拥有或控制一些核心航运资源(除了包括港口服务的货物转运枢纽设施外,拥有或经营管理远洋货物运输船舶;拥有或聚集相当规模、并具有经营特长的航运辅助服务机构,如船舶金融、海事法律和咨询等)。

其次,具有雄厚的人力资源后备力量和技术人才高地。

一国际航运中心对核心航运资源的掌控1.所控商船规模所谓对航运资源的掌控,就是以拥有、管理、经营或代理等形式掌管和调配航运资源,如商船队和码头设施等。

截至2005年底,上海港口已经吸引国内外70多家船公司加盟国际集装箱班轮的营运,平均每月开出的国际国内航班已达1996班,其中国际航班971班,分别同比增长14.6%和13.9%。

上海共有国际海上运输及辅助业务经营者846家,其中中海集运和中远集运的运力规模在世界班轮公司中分别位居第6位和第7位。

[1]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在聚集航运其他核心资源方面的进展仍相形见绌。

中国海运集团和中国远洋集装箱运输公司落户上海为航运中心建设增添了绚丽的色彩,但与同属亚洲的新加坡和香港相比,上海所拥有或经营管理的船队规模明显不足。

如表1所示,截至2002年底的统计数据,就拿中国所拥有或控制的全部船舶吨位来说,也不及香港和新加坡两地。

2022-2023学年甘肃省陇南市八年级下册期末地理调研试卷(含解析)

2022-2023学年甘肃省陇南市八年级下册期末地理调研试卷(含解析)

题号一二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读四大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1.下列关于四大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①甲图为西北地区②乙图和丙图主要位于季风区内③丙图位于地势的第一级阶梯上④丁图是许多的发源地A.②③④B.②③C.③④D.①②④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甲图——干旱B.乙图——洪涝C.丙图——热量D.丁图——高寒3.我国地域广大,地理事物的区域特征十分显著,关于甲、乙、丙、丁四条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线是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的分界线B.乙线以西以畜牧业为主,以东以种植业为主C.丙线以西地区人口稠密,以东地区人口稀疏D.丁线是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4.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文风情,不符合实际的是() 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B.饮食习惯——南米饭北面食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D.传统交通——南乘船北骑马5.我国的东北地区常被形容为()A.鱼米之乡B.白山黑水C.江河之源D.塞外江南6.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少地多,人均耕地占有量居全国首位B.宜农荒地多,后备耕地资源丰富C.土壤肥沃,黄土广布D.地形平坦,水源充足7.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经济发展面临严重困难,制约东北工业发展的因素有()①资源枯竭②设备老化③产业结构单一④气候冷湿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古人登长城在一篇游记中写道:“登高南望,俯视太行诸山晴岚可爱。

北顾但寒沙衰草……”。

结合图,完成下列各题。

8.图中①代表的山脉是()A.秦岭B.阴山C.天山D.燕山9.气候正常年份,图中甲地1月份的平均气温可能是()A.5℃B.8℃C.16℃D.﹣3℃10.古人游记所记载“北顾”的是我国某高原的深秋景色,该高原是()A.黄土高原B.内蒙古高原C.青藏高原D.云贵高原11.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的最主要措施是()A.大力发展畜牧业B.鼓励生育,增加劳动力C.植树种草,改善生态环境D.扩大荒地的开垦面积12.北京在城市建设中,保留了众多的四合院和胡同,其主要原因是A.它们承载着北京的传统文化B.它们是城市现代化的标志C.有助于缓解城市交通问题D.有利于提高土地利用率“骑楼”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图是“骑楼”景观图,回答下列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上海与香港的城市区位发展特征与经验比较分析一、资源优势比较1. 地理区位上海位于北纬31度14分,东经121度29分,地处太平洋西岸,亚洲大陆东沿, 长江三角洲前缘,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西接江苏、浙江两省,北界长江入海口,长江与东海在此连接。

上海正当我国南北弧形海岸线中部,交通便利,腹地广阔,地理位置优越,是一个良好的江海港口。

香港位于中国东南端, 是发展日渐迅速的东亚地区的枢纽,地理条件优越。

香港总面积达 1 100 平方公里,由香港岛、一海之隔的九龙半岛和新界, 包括235个离岛, 组成, 其中郊区多集中在新界。

香港拥有世界上最优良的深水港。

从地理区位优势来看, 位于长江口南案, 长三角的东段, 面向太平洋的上海与位于我国华南地区、珠三角的南端,面向南中国海的香港不分伯仲, 自身的区位优势非常明显。

2. 土地资源与水资源上海境内除西南部有少数丘陵山脉外, 全为坦荡低平的平原,是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的一部分, 平均海拔高度为 4 米左右。

陆地地势总体呈现由东向西低微倾斜。

2002年,上海全市面积6340.5 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0.06%,南北长约120公里, 东西宽约100公里。

其中区域面积5299.29 平方公里,县域面积1041.21 平方公里。

2002年香港岛的面积是80.40 平方公里。

2002 年九龙的面积是46.89 平方公里。

2002年新界及离岛的面积是973.74 平方公里。

2002年香港总面积是 1 101.03 平方公里。

上海地区河湖众多,水网密布,水资源丰富,是著名的江南水乡,境内水域面积697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1%。

香港水资源欠缺, 需内地供给补助。

从城市发展的重要资源因素土地与水两方面比较, 上海明显存在着发展优势, 它的土地量是香港的六倍, 虽然土地的开发还有个质的比较, 但量上的绝对优势已是不争的事实。

号称城市的命脉的水资源, 上海也优势明显,但是上海的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相对香港来说做的明显不如。

二、城市规模比较城市规模的比较一般选取用地和人口两因子, 本文因基础资料搜集不完整,只用人口这一个因子, 特此说明。

1. 总人口比较2002年中,香港的人口为677万人,包括658万名常住居民和19万名流动居民。

香港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

2002年中, 全港的陆地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 6 280 人。

上海人口总量规模不断扩大。

上海开埠时人口不足10万,至1949年解放时,上海人口仅为520万,至2002年末,全市户籍人口已增加到1334.23 万人,是解放初期的 2.6 倍,占全国总人口的 1 %。

2002年, 全市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14人。

从人口的总量来看, 上海人口数是香港的 2 倍多, 但是香港人口中90%集中在城区,而上海城市总人口只占了76.4%,城市化水平明显不如香港, 从人口密度来讲, 香港确实体现出国际化城市人口的高密度特征。

2. 人口增长比较在1997 年至2002 年间, 香港人口的每年平均增长率为0.9%。

2002 年自然增长(出生减死亡)人口是13.4 千人。

2002年净迁移(移入减移出)人口是48.7 千人。

2002年总人口增长是62.1 千人。

2002年人口增长率是0.9%。

1990年代以来,上海市的户籍人口呈平稳增长态势,全市户籍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接近3%,但上海是全国第一个出现人口自然变动负增长的地区, 人口自然增长率自1993年开始始终保持负增长。

2002年,全市户籍人口出生率为4.7%。

,死亡率为7.3%,自然增长率为负2.6%。

所以上海人口增长主要是人口的机械增长。

据五普资料分析上海市中心区户籍人口不断下降,外来人口成为中心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因素。

但总体而言,中心区外围人口仍属增长态势。

但香港地区中心区人口仍在不断的增加,且增加的人口不只体现在户籍人口上, 也在外来移民上。

香港在人口的结构上也体现国际性,在香港有19万外籍人口, 而在上海不足2万人。

所以说在人口上也体现出香港的国际性比上海表现的足。

3. 人口素质比较受教育程度。

据五普资料,在上海6岁及以上的人口中,接受大专及以上文化教育的人口179.5 万人,占1 1 .4%,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337.67 万人,占23.8%,接受初中教育的603.86 万人,占38.2%,接受教育的310.66 万人,占19.6%。

与1990 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每10 万人中拥有的各种文化程度的人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有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6534人上升为10940人, 十年间增长67.4%,其中, 大学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由3250人上升为5247人,增长61.4%,具有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的人由19539人上升为23018人,增长17.8%,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由31592人上升为36803人,增长16.5%,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由22683 人下降为18934人,下降16.5%。

与1 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相比, 全市文盲率由11.1%下降为5.4%,下降5.7 个百分点。

根据香港综合住户统计调查所得,过去五年来, 香港人口的教育程度有显著的改进。

下表显示1997,2002 年1 5岁及以上人口所达到的教育程度。

从受教育的情况来开, 上海与香港两市都呈上升趋势,增长情况明显, 但是总体来比较上海逊与香港, 上海人口素质应进一步提高, 特别是高学历人才的培养上海应加快步伐, 赶上香港, 城市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利用与开发, 未来城市的竞争是知识的竞争, 是人才的竞争。

城市R&D研发人员)情况比较。

从城市的高级人才,研发人员的拥有量来比较两城市也不分上下, 但是这数字比起其他的代国际都市如新加坡、东京、汉城只是他们的3 分之一。

所以上海与香港都应提高研发人员数量。

否则城市竞争力会不如新加坡、东京、汉城。

三、经济发展比较1. 经济区位的比较从经济区位的比较分析, 上海与香港具有自己的特殊性, 又有其共性, 香港是东西方之间的桥梁与枢纽, 亚太地区一个非常重要的国际化大都市, 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与国际贸易港。

2. 城市信息化与国际化水平比较从城市信息化与国际化水平, 上海市的国际化程度和城市信息化程度相对香港仍然较低。

但是上海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 国际化程度在不断的加深, 从外国直接投资这一项反映, 已经超过了香港。

3. 经济腹地比较香港拥有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发的历史长, 城镇用地高度集约化。

珠江三角洲是港澳与内地产业转移与合作地发源地。

该地区经济一体化地程度不断加深, 工业化、城市化地程度也不断地提高, 已经形成香港、广州、深圳为核心的国际化城市群地区。

2001年该区域的总人口3800万, 其中城镇人口超过2800万, 城市化水平高达65%,已经成为中国沿海地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区域。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核心城市, 长三角是我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区全区土地面积占全国的1%,人口占全国的 6.25%, 工业总产值占全国的21%,财政收入占全国的25%。

而上海是长三角地区经济实力最强的龙头城市,经济扩散中心, 产业布局的重心。

从工业基础和人才的集聚分析, 上海所处的长三角远远比香港所处的珠三角强大的多。

长三角是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也是我国的重要的钢铁、石化、机电基地从经济腹地来比较, 上海的优势明显。

发展的潜力香港也不如上海。

4. 经济总量的比较2001年,上海的国民生产总值是599亿美元,人均GDP451美元/人。

上海的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比上年增长 1 0.2%,增长幅度连续第 1 0年保持两位数水平。

香港2001年国民的生产总值是1621亿美元,人均GDP24100美元/人。

过去20年来, 香港经济增长差不多三倍。

本地生产总值平均每年有5%的实质增长, 表现超越世界经济增长速度, 也超越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经济体系的增长速度。

香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本地生产总值是20年前的两倍余, 相等于每年平均实质增加约 3.6%,2001 年的数字达24,100 美元, 比多个西方国家还要高, 在亚洲仅次于日本。

从经济的的总量来说, 上海远不如香港, 但是上海表现出来的增长态势明显比香港来的强烈。

四、上海香港的相对优势城市构建的前提是城市形象定位, 而城市形象定位的基础是城市功能定位,i 换个角度来说, 城市形象的定位, 也是城市功能定位的一种表现方式。

因为城市形象研究是以城市整体为对象的。

城市形象定位的首要任务是从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的角度, 明确城市的功能优势和发展趋势。

因此, 在阐述上海和香港的形象定位之前, 我先来谈一下这两个城市各自的相对优势。

1, 香港的相对优势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 香港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

香港是世界第三大黄金市场,第三大跨国银行的集聚地,是世界第五大外汇市场、股票市场和借贷市场。

香港对全球经济生活的影响力仅次于伦敦、纽约和东京。

香港成为国际经济中心、金融中心,除了交通的支撑, 还有信息和国际会展的优势。

香港举办国际会议的数量居世界第 5 位,亚洲第 1 位。

国际会议和商务旅游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重要标志。

在软环境方面, 香港除了自由港体制,还有与国际接轨的比较完善的法律体系, 高效廉洁的政府, 保证了社会经济的良性循环。

更重要的是, 香港有一大批熟悉国际经济和金融业务的优秀人才。

港人的英语素养水准是举世公认的,全港有30 %的居民掌握英语。

这是香港融入国际经济的有利条件。

无论从经济规模和金融流量来衡量, 上海与香港都有巨大差距。

1999 年香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214 万美元, 是上海的 6 倍以上。

香ii 港外汇市场一天的交易额几乎等于上海外汇市场一年的交易额。

2, 上海的相对优势与香港比较, 上海的主要优势表现在腹地上。

以太湖流域为核心的江苏、浙江是上海的直接腹地,是我国经济和文化最发达的地区。

从唐朝中叶以来, 这里便是我国的经济中心和文化中心。

南宋、元、明、清四朝我国共有籍贯可查的状元300 名,其中,江浙两省有134 名,占全国的4417 %。

1987 年全国高等学校教授中, 江苏、浙江和上海籍贯的占3017 %。

在我国第一批科学院院士中, 江苏、iii 浙江和上海籍贯的占4613 %。

至今,上海是全国两大高等教育和科研院所集中地之一。

上海位于我国南北海岸线的中央。

上海的间接腹地遍布全国大多数地区, 特别是长江流域。

作为我国最大的工业中心, 上海有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

从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工业, 到汽车工业、造船工业、飞机制造工业、化学工业、建筑材料工业, 上海都有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