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合集下载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知识点(全)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V错的画X)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V)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X)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V)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X)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V)&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V)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V)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V)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十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人教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知识点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第1课一天的气温1、气温计的构成: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

2、在读取温度计或者气温计的时候要注意什么?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3、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的地方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

第2课风向与风力4、什么是风向?风吹来的方向是风向。

5、什么是风力?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6、一般风力可分为几级?风力的大小可以分为13级,最小是级,最大是12级。

(背诵风级歌P7)第3课观测云和雨7、什么是云量?云量是指云遮蔽天空的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是云量。

8、我们怎样来判别天气?按照云量的几何,可以把天气分为晴、少云、多云、阴。

9、什么是降雨量?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10、天空中的降雨有时大,有时小,怎样知道降雨的多少呢?下雨时,可以用雨量器将雨水收集起来,再测量降了多少雨。

11、按照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几何,景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细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品级。

11、漏斗式雨量器的结构?包括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

第4课天气和景象灾祸11、气候是指经过多年观察得到的一定地区内平均气象情况。

天气总在发生着变化,气候却有一定的规律。

12、常见的自然灾害(P12)出现的季节和防御的措施。

第二单元养蚕蚕出生了用什么窥察蚕卵和蚁蚕?能用感官和放大镜、直尺等工具窥察。

蚕卵的形态特点?约1毫米长、紫褐色、扁扁的、椭圆状形态。

了解蚕卵孵化需求的条件(P16)。

怎样养蚕通过什么方式可以了解人们是怎样养蚕的?可以通过实地走访蚕农、查阅书刊、上网搜索资料等多种方式。

蚕喜欢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25℃左右、通风的环境中。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复习资料(全)

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就是人类赖以生存得重要条件。

2、您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矿物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就是植物得“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得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得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得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您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得身体,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答: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与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得根,胚芽会长成植物得茎与叶。

2、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得重要条件有:水、空气与适应得温度。

其她得条件有:阳光、土壤、有机肥等。

3(不背)、您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得条件?答: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答:有影响。

将泡好得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与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得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得温度。

5、种子得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答:分为种皮、子叶、胚根、胚芽四部分。

6、植物大多就是由种子发育来得。

第3课向上长还就是向下长1、种子发芽后植物得根会向什么方向长?答:种子发芽后植物得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得向地性。

2、您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得生长方向?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得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1、植物根就是向下生长得,在植物生长得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得方向生长,植物生长得这种现象叫植物得向水性。

根还会朝着有肥沃土壤得得地方生长,植物生长得这种现象叫植物得向肥性。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将你认为对的画√错的画×)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的身体一般分为哪几部分?(种皮、子叶、胚根、胚芽)3、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4、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四、实践技能题1、认真做教材P2-P3三个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将采集到的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水中冒气泡,说明土壤中有空气)(2)、用玻璃棒搅拌停止后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烧杯内物体分成几层,动植物碎片浮在上面,沙、土等渣滓沉在杯底。

说明土壤中有沙、黏土和动、植物尸体残渣等)(3)、将土壤放在酒精灯上烧会发生什么现象?说明土壤中有什么成分?(冒烟、闻到一股臭气;说明土壤中有腐殖质)2、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第一单元到生物园里学科学(1-6)一、填空题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2、土壤是植物的(家)3、植物大多是由(种子)发育来的4、种子内有(胚根)和(胚芽)。

(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5、植物的根向有水的方向生长的特性,称为植物的(向水性)6、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二、判断题1、死亡的生物腐烂后会变成腐殖质(√)2、土壤中只有空气没有水(×)3、一粒种子发芽才能长成一株植物(√)4、植物的根只向有肥的方向生长,不向有水的方向生长(×)5、植物是靠根来“喝水,靠身体内的导管运送水分(√)6、人们常说,大地是植物的母亲(√)7、没有一定的温度,种子也不会发芽(√)8、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有许多植物都可以进行无土栽培(√)三、问答题1、土壤里主要有哪些成分?(有沙、黏土、空气、水分、腐殖质矿物质等)2、种子发芽一般需要哪些条件?(空气、水分和一定的温度)3、植物的根的生长有什么特点?(根向有水和有肥的方向生长)5、向阳处和背阴处的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向阳处的植物长得高大茂盛,背阴处的植物长得矮小稀疏)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靠根来吸收水分“喝水”的)7、根吸收的水分在植物的“身体”里是怎样输送的?(靠体内的导管来运输水分的)8、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请你提出几条建议。

(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

(2)、减少白色污染。

我们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二单元学习用品(7-11)一、填空题1、学习用品是我们的(亲密伙伴)2、(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3、我们在拉弹簧等物体时,感觉到它们对手有力的作用,这种力就是(弹力)4、像橡皮筋等物体这样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又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弹性)5、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在这两个物体的表面会产生一种阻碍滑动的力,这是一种(摩擦力)6、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经常要用到各种各样的纸7、写毛笔字最好用(宣纸)8、(木材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9、为了减少对森林资源的消耗和对自然环境的破坏,人们(利用废纸)作为原料生产再生纸10、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二、判断题1、笔、橡皮擦是学习用品,小剪刀不是学习用品(×)2、圆珠笔芯能伸缩的原因是圆珠笔内有根小弹簧(√)3、笔杆上的橡皮套的作用是为了增大摩擦力(√)4、橡皮套很光滑,所以它的摩擦力才较大(×)5、52克的纸表示一张完整的纸有52克左右的重量(√)6、根据不同的需要,人们会选用不同的纸(√)7、造纸的原料只能用木材,不能用其他原料(×)8、节约1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三、问答题1、弹簧为什么能使笔芯很方便地伸缩呢?(因为弹簧具有弹性,可以伸缩)2、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生产生活中自行车的车座安装弹簧、网球的球拍、撑杆跳高、弓箭、气枪、汽车钢板、皮球等都利用了物体的弹性)3、笔杆上的橡皮套有什么作用?(增大摩擦,防止笔从手中滑落)4、不同物体摩擦力大小不同的原因是什么?(物体表面越粗糙,摩擦力力就越大,反之越小)5、如果我们需要做装东西的纸袋子,用哪一种纸结实一些?(用牛皮纸或硬板纸)6、各种各样的纸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各种各样的纸都是由粗细不同的纤维造成的、能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7、为了保护环境,减少资源的浪费,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1.回收废纸及旧书;2.利用废纸来练字或做其他事情;3.用纸时要注意节约)8、说一说圆珠笔芯内还有许多墨汁却写不出字来的原因。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

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归纳科学课程是小学生必修的一门学科,通过科学学习,孩子们可以开拓视野,培养探索精神,提高科学素养。

下面是《科学》四年级下册的知识点归纳。

一、物体的性质和变化1. 物质的变化a. 物体的变大、变小和变形: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可以经历伸长、缩短、膨胀等变化。

b. 物体的颜色和气味的变化:孩子们会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颜色和气味的变化,例如:酸碱溶液的颜色、挤压香蕉等。

2. 物体的性质a. 物体的硬度:孩子们可以通过触摸不同物体,感受它们的硬度。

b. 物体的光滑度: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例如:纸张、砂纸等。

c. 物体的重量:孩子们会通过称重来感受物体的重量。

d. 物体的发光性:孩子们会学习到一些物体会发光,例如:太阳、火焰等。

二、声音的产生与传播1. 声音的产生a. 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发出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例如:弹奏乐器、响铃等。

b. 声音源的分类:孩子们会学习到声音源可以分为人声和非人声。

2. 声音的传播a.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孩子们会学习到声音需要通过物质传播,例如:空气、水等。

b. 声音传播的速度:孩子们会了解到声音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会有所改变。

三、光的传播与视觉的作用1. 光的直线传播孩子们会学习到光在真空和同质透明介质中直线传播,了解到光在遇到边界时会发生折射现象。

2. 光与颜色a. 光的颜色:孩子们会了解到光是由多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例如:红、橙、黄、绿、青、蓝、紫等。

b. 物体的颜色:孩子们会学习到物体的颜色是因为它们能吸收或反射光的不同颜色,例如:草是绿色的因为它吸收不了绿光,其他颜色的光被草反射出来。

3. 视觉的原理a. 视觉的作用:孩子们会学习到人们看到物体是因为光线反射到眼睛上的结果。

b. 人眼的构造:孩子们会了解到人眼的结构和功能,包括角膜、瞳孔、晶状体等。

四、动物的特征和生活1. 动物的共同特征a. 呼吸:孩子们会了解到动物通过呼吸获取氧气。

鄂教版科学4下期末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科学4下期末复习知识点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知识点1. 利用杠杆尺原理生产生活用品有(杆秤,扁担,天平,吊车,剪刀等)2. 像杠杆尺和跷跷板这样的装置叫(杠杆)。

3. 在杠杆尺的两边怎样挂钩码,能使杠杆尺保持平衡?答:1,移动钩码离杠杆尺中心得远近,2,改变挂钩码的数量的多少等。

4.空气的性质有(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可以占据空间,可以压缩的气体。

)5.怎样证明瓶子里有空气?答:将瓶子水扣在水中,瓶子里有气泡冒出,说明瓶子里面有空气。

6.降落伞主要包括(伞面),(伞绳)和(悬挂物)。

7.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答:因为篮球里冲满了空气,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8.怎样控制潜水艇的上浮和下沉?答:向“潜水艇”充入空气上浮,将“潜水艇”里的空气排出下沉。

9,用哪些方法使马玲薯浮起来?答:将马玲薯中间掏空,将马玲薯绑在气袋上,将马玲薯搁在易上浮的物体上。

10.当物体振动时,我们就听到声音,当物体停止振动时,声音就停止,由此我们发现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11.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固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声音是向(四面八方)产生的。

12.声音有(高)有(低),当物体(振动越快)时,发出的声音的越(高),当物体振动(越慢)时,发出的声音就(越低)。

13.不利于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工作)的声音,属于(噪音)。

14.减弱噪音你有哪些方法?答:1.在声源处减弱噪音,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音。

3,在人耳处减弱噪音。

具体的方法有:禁止鸣笛,限放鞭炮,请勿喧哗,有些特殊的地方可以用隔音墙。

15.光线沿(直线)传播,不同(颜色)的光叠在一起会产生新的色光。

16.镜子能反射光,潜望镜的是利用镜子能(反射光)的性质制成的。

17.在太阳光的下面晃动镜子,反射光会(移动),将几面镜子的反射光叠在一起,反射光会变(得更亮)。

18.白色(会反射所有颜色的光),不同颜色的纸能(反射不同颜色的光)。

黑色能(吸收所有颜色的光,不反射光)19.彩虹的出现一般都是(雨过天晴的)时候,彩虹的形成与(阳光)和(水)有关。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一单元复习知识点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复习资料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一天的气温1、空气的温度简称气温。

2、用来测量气温的温度计叫做气温计。

气温计由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等部分组成,读数时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3、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是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约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

4、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怎样的?答:一天中气温变化的大致规律是:①早晚温度低,中午及午后温度高。

②8:00—14:00气温逐渐升高,14:00以后气温逐渐降低。

③湖北一天中,通常凌晨6:00气温最低,14:00气温最高。

5、气象人员一般用安装在百叶箱中的温度表测量气温。

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避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左右。

6、百叶箱内主要安装的有干球温度表、湿度表、湿球温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

大百叶箱中一般安装带有传感器的温度计和湿度计,可以自动、连续地记录温度和湿度数据。

7、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根据需要,还会有日均温、月均温和年均温。

8、在室外背阴处和阳光照射处分别测一测气温,有什么发现?答:在室外背阴处的温度要比阳光照射地方的温度要低。

2、风向和风力1、风吹来的方向叫风向。

比如从东面吹来的风叫做东风。

风向有:①东风(风向符号为“”)、②西风(风向符号为“”)、③南风(风向符号为“”)、④北风(风向符号为“”)、⑤东南风(风向符号为“”)、⑥东北风(风向符号为“”)、⑦西南风(风向符号为“”)、⑧西北风(风向符号为“”)等。

2、风力是指风的强度。

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3级,最小是0级,最大是12级。

现在气象部门有把12级以上、摧毁力极大的风补充到18级。

3、风力歌: 0级烟柱直冲天,1级青烟随风偏,2级风来吹脸面,3级叶动红旗展,4级风吹飞纸片,5级带动小树摇,6级举伞步行艰,7级迎风走不便,8级风吹树枝断,9级屋项飞瓦片,10 级拔树又倒屋,11、12级陆上很少见。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第一章: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物质的分类
- 固体、液体、气体的特点和区别
- 自然界中的常见物质
2.物质的性质
- 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等物质的外观性质
- 可燃性、可溶性等物质的化学性质
3.物质的变化
- 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
- 物质在日常生活中的变化现象
第二章:机械与能量
1.机械
- 机械的功能和作用
- 杠杆、轮轴、滑轮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和应用
2.能量
- 能量的来源和转化
- 动能和势能的概念及其关系
3.能源与环境保护
- 常见的能源形式及其利用方式
- 能源的节约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章:水的变化与运动
1.水的变化
- 水的循环过程及其意义
- 蒸发、凝结、沉淀等水的变化现象
2.水的运动
- 水的流动和水流的特点
- 水的运动对自然和人类的影响
第四章:空气与天气
1.空气
- 空气的组成和性质
- 空气的重要作用和应用
2.天气
- 天气的变化和气象观测
- 不同的气象现象和天气预报的意义第五章:动物和植物的生存环境
1.动物的生存环境
- 动物的栖息地和生活性
- 动物的适应和保护
2.植物的生存环境
- 植物的生长需求和适应方式
- 植物对环境的影响和保护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的期末复要点,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复和掌握科学知识。

祝你考试顺利!。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背诵提纲

人教版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知识点总结背诵提纲

第一单元天气与气候1、什么叫气温?答:天气预报中的气温指在(室外空气流通)(不受阳光直射的空旷处)(距离地面1.5米)测得的(空气温度)2、天气预报中的气温一般有哪几类?答:有定时气温,日最高气温、日最低气温,还有日匀温,月匀温、年匀温。

日最高气温在(14:00),日最低气温在是在日出前后3、用什么测量气温?答:气象人员一般用装在百叶箱时的(气温计)测量气温,气温计上有(温度单位)、(刻度)(液柱)(玻璃泡),读温度计上温度时,眼睛一定要平视液柱中的液面。

不同的温度计里分别装有酒精、煤油、水银等液体。

测量体温的叫(体温计),测量水温的叫(水温计)、测量气温的叫(气温计),又叫(寒暑表)。

温度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4百叶箱的装置是什么样的?百叶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门向北开,以免阳光直射入箱内。

箱内温度表的玻璃泡要距离地面1.5米在右。

百叶箱中除了安装着温度表外,还安装着测量大气湿度的湿度表。

5、什么叫风向?有几种风向?答:风吹来的方向就叫风向,风向有8种:东、西、南、北风,东南风、西南风、东北风、西北风6、什么是风力?答:风力指风的强度,一般根据风吹到地面或海面的物体上产生的各种现象,把风分为13级,最小的0级,最大12级,(风力歌见书第七面)7、气象台一般用什么测量风向和风速?答:用风向风速仪测量,风向标(箭头的指向)就是风向,根据风杯的转速可以计算出风速,风速一般以米/秒(m/s)为单位。

8、什么叫云量?答:云量是指云遮蔽的天空情况。

把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分为10份,估计云遮蔽的份数,就据云量,根据云量的多少可以为晴云多云和阴。

云量为0-2之间为晴,云量在3-5之间为少云。

云量在5-7之间的为多云,在8以上的为阴9、什么叫降雨量?答:一定时间内,降落在平地上(假定无蒸发、渗漏、流失等)的雨水深度,称为降雨量。

通常用雨量器测定,以毫米为单位。

雨、雪、冰雹等都属于降水。

10、漏斗雨量器的组成?答:有盛水器、漏斗、储水筒、储水瓶、另配有量杯。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材料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材料

人教鄂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期末复习材料一、植物1. 植物的特征:- 植物是有生命的,可以生长、繁殖和呼吸。

- 植物有根、茎、叶和花等部分。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自己所需的食物。

2. 植物的种类:- 树木:如松树、橡树等。

- 草本植物:如小麦、水稻等。

- 花卉植物:如玫瑰、菊花等。

3. 植物的生长条件:- 光照:植物需要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

- 湿度:植物需要适当的湿度来保持生长。

- 温度:不同植物对温度有不同的适应性。

- 土壤:植物需要富含养分的土壤来吸收水分和养分。

4. 植物的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植物通过种子进行繁殖,如大豆、玉米等。

- 嫁接繁殖:将两种植物的茎相互连接,使其生长为一体。

- 分株繁殖:将植物的根茎分开,分别种植成新的植株。

二、动物1. 动物的特征:- 动物是有生命的,可以移动和呼吸。

- 动物有头、躯干和四肢等部分。

- 动物通过摄取食物来获取能量。

2. 动物的种类:- 哺乳动物:如猫、狗等。

- 鸟类:如鹦鹉、鸽子等。

- 爬行动物:如蛇、乌龟等。

3. 动物的生活习性:- 饮食习性:不同动物有不同的饮食需求,如草食动物、肉食动物等。

- 栖息地:不同动物适应不同的生活环境,如陆地、水中等。

- 行为习性:不同动物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如迁徙、捕食等。

4. 动物的繁殖方式:- 卵生:动物通过产卵的方式进行繁殖,如鸟类、爬行动物等。

- 胎生:动物通过胎盘将胎儿养育到成熟,如哺乳动物等。

- 单性生殖:某些动物可以自体繁殖,如蜥蜴、蚯蚓等。

三、天气与季节1. 天气现象:- 晴天:天空无云,阳光明媚。

- 多云:天空有云,阳光不明显。

- 雨天:下雨,天空阴沉。

- 雾天:大气中有雾,能见度低。

2. 季节变化:- 春季:气温逐渐回暖,植物开始发芽。

- 夏季:气温高,阳光强烈,植物生长茂盛。

- 秋季:气温逐渐降低,植物开始凋零。

- 冬季:气温低,天气寒冷,植物休眠。

3. 天气与季节的关系:- 春天多雨,有利于植物生长。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要点
1. 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土壤、水和空气。

-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食物。

- 植物繁殖的方式有种子繁殖、块茎繁殖和茎叶繁殖。

2. 动物的生存和繁殖
- 动物的生存需要食物、水、空气和适宜的生活环境。

- 动物有不同的食性,包括食草动物、食肉动物和杂食动物。

- 动物繁殖的方式有卵生和胎生两种。

3. 物体的运动
- 物体的运动有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种。

- 物体受力的大小和方向会影响其运动状态。

- 摩擦力会影响物体的运动速度和方向。

4. 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 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减少垃圾的产生,节约能源和水资源。

- 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的回收利用。

- 植树造林和节约用水是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

5. 健康与安全
- 我们应该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手、保持整洁。

- 预防疾病的方法包括注重饮食健康、适度锻炼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以上是人教鄂教版四年级下册科学期末复习的要点。

希望能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1506

鄂教版四年级科学下学期期末复习资料_1506

四年级下科学复习一、简答题:1、土壤的主要成分有哪些?土壤主要由砂、粘土、水分、空气、腐殖质、盐等组成。

2、保护土壤时,为什么要多施用生物有机肥?施用生物有机肥能减少化肥的使用,优化土壤生态环境,改良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

3、植物的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和合适的温度。

4、植物种子的萌发是怎么回事?植物的种子获得适宜的条件后,胚边由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开始生长,这个过程就是种子的萌发。

5、植物的生长有哪些特点?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向地性,当水分分布不均的时候,根会向水源充足的土壤中生长——向水性、当肥料分布不均的时候,根会向肥沃的土壤中生长——向肥性;植物的茎总是向上生长的——向上性,向光充足的方向生长——向光性。

6、植物是怎样“喝水”的?植物是通过根尖上的根毛吸收水分和肥料的。

根吸收水分和养分,通过茎的管子运输到植物的全身。

7、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有哪些?(1)物体接触面之间的光滑程度。

(2)运动物体自重。

8、减少摩擦力的方法有哪些?减少摩擦力的方法:增加物体接触面的光滑程度、加润滑油(剂)、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

9、纸有哪些相同点?纸都是由植物的纤维组成的,有层次、有纹路、能写字、能燃烧、能被水浸湿等。

10、纸有哪些不同点?颜色、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硬度、光滑度等。

11、工业造纸的环节有哪些?原料、打碎、蒸煮、制浆、造纸(脱水)、成品。

12、制造再生纸的生产过程是怎样的?打碎、搅拌、消毒、沉淀、过滤、脱水。

13、为什么要节约用纸,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因为造纸需要砍伐大量的树木,为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我们必须节约用纸。

节约一吨纸,就相当于少砍了17棵大树,而且减少了污染。

节约用纸的方法有:回收废纸、废纸再利用、节约用纸等。

14、杠杆有哪些作用?(1)杠杆能传递力;(2)杠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3)支点距力点远距重点近时省力;(4)支点距力点近距重点远时费力,但可以给我们带来方便。

2023年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年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提纲

2023年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全册复习提纲单元一:物质和能量1. 物质的分类- 食物类- 器具类- 玩具类2. 物质的性质- 固体、液体和气体的特点- 颜色、形状和质地的特征- 可溶性和不可溶性的区别3.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分解和合成- 物质的熔化和凝固- 物质的蒸发和凝华单元二:动物的生活和安全1. 动物的特征和分类- 哺乳动物、鸟类和鱼类的特点- 昆虫、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特征- 动物的生活性和行为2. 动物的生存环境- 动物的栖息地和食物链- 水中生活的动物- 陆地生活的动物3. 动物的保护和安全- 动物的保护意义- 爱护动物的行为和态度- 预防动物伤害的常识单元三:植物的生长和繁殖1. 植物的分类和特征- 高等植物和低等植物的区别- 草本植物和乔木的特点- 植物的生长过程和结构2. 植物的生活性- 光合作用和水分吸收- 植物的呼吸和运输- 植物对温度和光的反应3. 植物的繁殖方式- 花的结构和功能- 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的区别- 植物的种子和果实单元四:自然界的变化和应用1. 自然界的变化- 季节的变化和气候的影响- 生物群落的变化- 地壳运动对人类的影响2. 物质的利用和保护- 自然资源的分类和利用- 节约用水和节约用电-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3. 科学技术的应用- 工程建设和交通工具的发展- 人工材料和生物技术的应用- 电子产品对生活的影响总结本教材的复习提纲整理了2023年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的全册内容,涵盖了物质和能量、动物的生活和安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以及自然界的变化和应用等重要知识点。

通过复习提纲的学习,学生可以系统地回顾和巩固所学内容,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太阳月球》复习资料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太阳月球》复习资料

人教鄂教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地球太阳月球》复习资料12、认识地球的形状1、生活在海边的人,观察从大海的远方行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船的上部,这是因为地球表面是圆形的。

2、我们猜测地球形状是一个球体,用实验验证:在桌子上放一个伞面,两位同学相对而坐,一个同学从伞面下面手拿一艘小船从伞面最下面向上慢慢移动,另一个同学就会最先看到船的上部,然后再看到大部分船体,最后看到整艘船。

3、在地球仪上把麦哲伦船队航行的路线标出来。

我们从中能发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的行星。

4、现在宇航员在太空中看到地球是一个近似球体的行星。

5、地球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赤道半径约6378千米,绕地球赤道一周步行速度4千米/时,需要10000小时,火车速度300千米/时,大约需要133.3小时,飞机900千米/时,大约需要44.4小时。

6、地球是在椭圆轨道上围绕着太阳运转的一颗行星,运转一周为一年。

7、古人对地球形状的认识,中国古人认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古代印度人认为:大地由站在海龟背上的大象们驮着。

古代苏美尔人认为:世界是漂浮在海面上的半球,半球上布满天体。

13、太阳和月球1、太阳、月球是我们最常见的天体。

2、我们要用护目镜观察太阳,不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太阳,否则会灼伤眼睛。

3、太阳表面可以看到日珥、耀斑、黑子。

4、太阳是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身发光发热的一颗恒星。

5、太阳距离地球大约1.5亿千米。

太阳的表面温度约为5500摄氏度,内部温度高达1570万摄氏度。

太阳的直径约为139.2万千米,相当于地球直径的109倍。

如果它是中空的,它的里面大约可以装下130万个地球。

6月球表面可以看到月海、月陆、山脉、环形山等,月球的直径约为3476千米。

7、月陆和月海的区别:月陆由山脉和高地组成,看起来洁白明亮。

月海由平原组成,看起来颜色暗淡。

8、月球是一颗本身不能发光、围绕地球运转的卫星,运转一周大约为30天。

9、1609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作了第一支望远镜,他发现月球表面有许多高低不平的山脉,大面积的平原和大大小小的坑穴,并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认识土壤1、土壤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2、把你研究的土壤的方法和观察到的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填入下表中。

3、根据第2题获得的事实,你认为土壤里有哪些成分答:土壤里有水、空气、沙、粘土、腐殖质等成分构成。

4、土壤是植物的“家”,我们应该怎样保护土壤答:1、多施用生物有机肥;2、减少白色污染。

5、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对土壤有什么影响答:土壤中的垃圾袋、废电池混入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导致农作物减产,集中填埋,又要占用土地。

因此,日常生活中我你要尽量少使用塑料袋。

第2课种子发芽1、种子虽小却有奇妙的身体,你是怎样做实验观察种子构造的通过观察,种子内有什么构造答:将几粒蚕豆种子在水中泡两三天,用镊子小心剥去外皮,仔细观察种子里面,发现:种子内部有胚根和胚芽,胚根会长成植物的根,胚芽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2、推测:种子发芽需要哪些条件答:种子发芽需要的重要条件有:水、空气、和适应的温度。

3、你打算怎样设计实验进行研究种子发芽需要的条件并画图表示。

答:如下图。

发现:1号种子有空气没有水没有发芽;2号种子有空气有水发芽了;3号种子没有空气有水没有发芽。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需要水、空气。

4、温度对种子发芽有没有影响想办法研究。

答:有影响。

将泡好的几粒蚕豆种子,分别放入常温状态和冰箱中,过5~7天,观察发现:放在常温下的种子发芽了。

实验说明:种子发芽需要适宜的温度。

第3课向上长还是向下长1、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什么方向长答:种子发芽后植物的根会向下生长,这种特性叫植物的向地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种子发芽根的生长方向答:可以把种子按不同的方向埋到土里,坚持观察记录,发现每一粒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实验证明:种子发芽后根都向下生长。

第4课根朝哪边长1、植物根是向下生长的,在植物生长的过程中,根还会朝哪些方向生长答:植物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根还会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植物生长的这种现象叫植物的向水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根的向水性并画图表示。

答:4~7天后扒开锯末发现:菜豆的根都向有水的方向生长。

实验证明植物的根都朝着有水的方向生长。

第5课茎往哪边长1、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植物的茎在生长过程中有什么特性答:植物的根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地性和向水性,植物茎在生长过程中有向光性(向阳性)。

2、你怎样做实验研究茎的生长特性并画图表示。

答:如图设计实验。

7~10天内观察记录发现茎都向有孔的方向生长。

实验证明:植物茎向有阳光的方向生长,这叫植物茎的向光性或向阳性。

3、植物的生长特性说明什么问题(合理密植说明什么道理)答:植物茎的向光性,有利接受充足的阳光而进行光合作用,根的向地性和向水性,有利固定植物和吸收水分等,对植物生长有利。

第6课植物怎样“喝水”1、你观察了哪些植物的根有什么发现答:我观察了萝卜根言主根粗,侧根细叫直根;蒜苗根的粗细都差不多,叫须根;直根和须根的尖端都长有许多白色的绒毛,叫根毛。

2、你是怎样设计实验研究植物怎样喝水的答:将植物的根浸入有红色水的瓶子里,往瓶子里倒一层食用油并在瓶子外做水位标记,然后将瓶子放到阳光下。

过一段时间后,观察发现:水位下降了,植物的茎和叶脉里都有红色。

实验证明:根能吸收水分,水被茎输送到植物全身。

3、你怎样做实验证明茎能输送水分的答:在第2题实验中取一段茎的枝节,将茎纵切看见一条条红线,将茎横切看见许多小红点。

实验证明:茎里有许多管子(也叫导管),根吸收水分后,在植物的身体里是通过茎的导管输送到植物全身的。

第7课、各种各样的学习用品1、我们常用到哪些学习用品答:铅笔、钢笔、圆珠笔、文具盒、三角板、直尺、量角器、橡皮、透明胶、改正纸、书包等。

2、请按不同的标准,对第一题的学习用品进行分类答:书写类:铅笔、钢笔、圆珠笔;绘图类:三角板、直尺、量角器:装用品类:文具盒、书包;清洁纸张:橡皮、透明胶、改正纸3、观察一种学习用品,提出一个想研究的问题答:按压圆珠笔时发现圆珠笔笔芯能自动伸缩。

提问: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第8课、圆珠笔芯为什么能伸缩1、圆珠笔能伸锚,猜想一下这是什么原因答:圆珠笔能伸缩,这可能是因为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2、拆开圆珠笔,看看园珠笔里有什么圆珠笔能伸缩,你是怎样猜想的答:圆珠笔里有小弹簧、一个有三个齿的轮子。

把圆珠笔里的弹簧取出来后,圆珠笔里的笔芯不能自动伸缩了,这说明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3、圆珠笔笔能伸缩,是哪一种物体在起作用这种物体有什么特性答:圆珠笔能伸缩,是里面的小弹簧在起作用。

小弹簧受到力的作用时形状发生变化,取消受力后恢复原状,这种特性叫做弹性。

4、弹簧是怎样使圆珠笔芯伸缩的答:当压圆珠笔芯时,弹簧受力变短使圆珠笔芯伸出来;再压圆珠笔芯时弹簧取消受力变长使圆珠笔芯缩进去的。

5、生产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物体的弹性答:射箭是利用弓的弹性把箭弹射出去,使箭射得更远。

自行车座是利用下面弹簧的弹性减小震动,人骑车时感到舒服。

第9课、笔杆上橡胶套的作用1、推测:笔杆上的橡胶套有什么作用答:笔杆上橡胶套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2、你打算怎样做实验来验证你的推测答:用同一个小木盒,分别放在木板、玻璃、橡胶的上面,用弹簧秤秤拉木盒用的力各是150克、100克、210克。

实验证明:橡胶表面粗糙,可以增大磨擦力,使我们写字时手能握紧,不易滑落。

4、根据第二题实验,发现增大和减小磨擦力有什么规律答:物体表面越粗糙,磨擦力就越大;物体表面越光滑,磨擦力就越小。

5、举例说明生产生产中增大和减小磨擦力的应用有哪些答:带齿纹的鞋底、轮胎绕铁链、运动员手上镁粉、乒乓油,乒乓球拍光滑面等都是为了减小磨擦力。

第10课、各种各样的纸1、你认为常见的纸有哪些答:卫生纸、复写纸、牛皮纸、铜版纸、卡纸、箱板纸等。

2、你用了哪些方法对纸的不同进行了研究答:①用手摸、用直尺测量,比较纸的厚度不同。

②把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放入装有红水的水盆中,比较纸的吸水性不同。

③将不同的纸裁成同样大小的条形,把其中两张粘好干燥后,往两边拉,比较纸的抗拉力不同。

3、经过你的研究,你认为纸的哪些不同的地方纸有哪些相同的地方答:纸具有厚度、吸水性、抗拉力等方面的不同。

纸都是由纤维构成的,可燃烧,能吸水,能在上面写字。

4、如果你要做一辆纸车,你认为怎样做要用什么样的纸做比较好答:要先做底盘,再按底盘大小做车厢,最后做车轮。

做车轮和车厢用的纸必须承重性能好,要用硬度大的纸来做,可用箱板纸制作。

第11课、纸是怎样造出来的1、木材和和芦苇等植物是主要的造纸原料。

纤维是构成纸的主要成分。

2、造纸厂是怎样造纸的答:原料、蒸煮、制浆、造纸。

3、你怎样做一张“再生纸”答:把废纸撕成小碎片泡入清水中;把泡软的纸搅拌成纸浆,倒入有过滤网的容器中并晃动过滤网使纸浆均匀;用旧报纸吸干水分,晾干后可得一张“再生纸”。

4、我们应该怎样节约用纸节约用纸有什么意义答:我们应该回收废纸、废纸的利用、节约用纸。

因为森林在调节气候、净化空气、维护生态平衡等到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环境。

第12课、小个子能不能跷起大个子1、画图:用方块代替钩码,在杠杆尺上画出使杠杆尺平衡的做法。

2、观察你画的几种做法,可以分为哪几类它们有什么共同的地方答:画的方法可以分为二类。

一是两边钩码个数相同,距离中心点相等,杆尺杠平衡;二是两边钩码个数不同,多的一边距离中心点短,少的一边距离中心点长,杠杆尺平衡。

发现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两边钩码的个数与挂的格数相乘积相等。

3、根据第1、2题研究的结果,说说大个子和小个子能一起玩跷跷板的奥秘答:大个子离中心点近,小个子离中心点远,这样大个子和小个子才能在一起玩跷跷板。

4、说说杠杆秤称重物、用扁担挑水两种现象中,两边物体平移的道理。

答:杠杆秤称重物时,物体离中心点近,秤砣像钩码一样找到离中心点距离适当的位置使杠杆平衡,从而通过视读刻读的方法称出物体重量。

用扁担挑水,重的水桶一边离中心点(人身体)近,轻的水桶离中心点(人身体)远,能保持平衡。

5、推测:如改变第4题中一边物体离杠杆支点的距离,会出现什么情况答:杠杆会失去平衡。

6、通过第1、2题的研究,你发现杠杆有哪些作用答:①杠杆有传递力的作用。

②杠杆有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③当支点离重力点近,而支点离用力点远时省力;当支点离重力点远,而支点离用力点时费力省时间;当支点离重力点的距离等于支点离用力点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

7、生产生活中有哪些地方应用于了杠杆起到什么作用答:手钳、指甲剪、起钉锤等杠杆省力;火钳、镊子等杠杆费力但省时间;托盘天平不省力也不费力。

8、名言:“假如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就能撬动地球”,这句话有什么科学道理答:这是利用杠杆的支点离重力点近,而支点离用力点远时省力的科学道理。

第13课、玩气球1、将一只气球放入塑料瓶中,交气球口反套在瓶口上扎紧,用力吹气球,有什么现象发生答:气球吹不起来。

2、推测:为什么产生第1题的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答:塑料瓶内的空气占据空间。

3、你怎样做实验证明第2题的推测答:将塑料瓶扎一个小孔,再吹气球,并将手放在孔前,可以感觉到气流,说明空气会流动,气球被吹起来。

实验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4、空气具有什么性质答: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会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能占据空间的气体。

第14课、打篮球1、篮球为什么能弹起来答:因为给篮球打气,使篮球内空气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所以篮球能弹起来。

2、你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答:将空气抽入没有针头的注射器里,用力推压,发现空气在密封的注射器里可以被压缩;松开手后,压缩的空气能使活塞弹回,实验证明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3、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被挤压后发生了什么变化发生了这种变化后的空气有什么性质答:密封在容器(注射器、篮球)里面的空气,当受到压力时,会被紧紧地压缩在一起,使占据的空间变小。

说明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的空气具有弹力。

第15课、小小降落伞1、做降落伞需要哪些材料(降落伞主要包括哪几部分)答:伞面、伞绳、悬挂物。

在玩降落伞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现象有什么问题想提出来研究答:在玩的过程中,发现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

提问:为什么样有的降落伞下降的快为什么有的降落伞下降的慢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2、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有哪些答:影响降落伞下降的快慢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悬挂物的质量不同,伞面的材料不同,伞面的大小不同都会影响降落伞下降的速度。

3、针对一种因素,设计实验田方案。

答:降落伞下降的快慢与悬挂物的轻重有关:悬挂物越重,降落伞下降的越快。

实验方法:不改变伞面和伞绳,改变悬挂物的重量,在同一高度投放降落伞,比较下降所需要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