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检验规范A

合集下载

标签检验规范

标签检验规范

标签检验管理规范1.目的本规范是为了规范生产线标签在线及出货检验标准,提高标签质量杜绝错误发生。

2.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主动生产时,各工位需要打印的过程码标签,机身标签,包装标签的检验工作,及其他相关不需打印的标签的检验工作。

3.操作流程3.1脚本:生产线需建立标签脚本制作、验证规范,确保标签脚本的正确性生产线需建立标签脚本的保存及使用指导书,并对作业人员进行培训,确保标签脚本能够被正确使用;3.2首件检验:时机:产线换班、切换编码/机种、更换标签纸/碳带时,必须进行首件检验。

3.2.1验证人员:操作员,IPQC,OQC3.2.2暗码验证:在生产前使用扫码枪对说明书,彩盒,纸箱进行扫码,确定所发物料编码物料与扫出的码是一致的。

(新建一个文本文档,设置为自动换行,使用扫码枪扫物料上的条码或二维码,在文档中查看扫描出的数字与物料编码是否一致。

一致为合格,不一致为不合格,不合格反馈巡检确认,并向上级寻求帮助及确认)3.2.3需要打码的物料确认在生产中,对于需要进行打码的物料,需要核对以下信息:a碳带型号(树脂碳带):理光B110CR碳带b条码纸的尺寸规格:多种纸张规格c打印模板信息d与样品比对条码的长度及宽度(学术名称:条码精度),SN码采用6.7mil以上精度,EAN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二维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e生产相关信息:包含物料编码(ITEM),数量(QTY),颜色(COLOR),重量(WEIGHT),箱号(CARTON ID)等,具体规格,参见后附,每种标签的信息f条码外观(清晰度,有无褶皱,打印位置是否居中)g使用条码精度测试仪,测试条码精度达到B级或以上3.3更换物料时的确认3.3.1验证人员:操作员,线长,IPQC,OQC3.3.2当产线更换碳带或标签纸时,需要确认以下内容:a碳带型号(树脂碳带):理光B110CR碳带b条码纸的尺寸规格:多种纸张规格c打印模板信息d与样品比对条码的长度及宽度(学术名称:条码精度),SN码采用6.7mil以上精度,EAN 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二维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e生产相关信息:包含物料编码(ITEM),数量(QTY),颜色(COLOR),重量(WEIGHT),箱号(CARTON ID)等,具体规格,参见后附,每种标签的信息f条码外观(清晰度,有无褶皱,打印位置是否居中)g使用条码精度测试仪,测试条码精度达到B级或以上3.4打印机故障恢复时的确认3.4.1验证人员:操作员,线长,IPQC,OQC,工艺工程师3.4.2当产线打印机故障恢复时,需要确认以下内容:a碳带型号(树脂碳带):理光B110CR碳带b条码纸的尺寸规格:多种纸张规格c打印模板信息d与样品比对条码的长度及宽度(学术名称:条码精度),SN码采用6.7mil以上精度,EAN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二维码采用10mil以上精度e生产相关信息:包含物料编码(ITEM),数量(QTY),颜色(COLOR),重量(WEIGHT),箱号(CARTON ID)等,具体规格,参见后附,每种标签的信息f条码外观(清晰度,有无褶皱,打印位置是否居中)g使用条码精度测试仪,测试条码精度达到B级或以上4.注意事项4.1签样:OQC检验环节有正式发行的规格图纸及客户签样样品。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

条形码标签质量检验规范(ISO9001-2015)1.0目的:制定条形码标签来料检验规范,指导IQC检验员检查作业,确保符合技术和品质要求。

2.0范围:适应于XX条形码标签物料的来料检验。

3.0定义:CR:为一个缺陷,将导致在消费使用中将危及到人身安全,或无法使用。

MA:为一个或多个缺陷,它将在运输或使用过程中易损坏,或使用寿命短;性能差等。

以及直接影响顾客使用;MI:为一个或多个缺陷,不影响产品的装配和使用性能。

4.0参考文件:4.1 抽样标准:MIL-STD-105E4.2 创明抽样检验规范 CHAM-WI-QA-3435.0职责:5.1 IQC检验员:负责物料检验,记录和异常反馈;5.2 品质主管/工程师:负责不良确认和异常处理。

6.0程序:6.1抽样方案允收水准项目检验水平CR MA MI6.2检验条件6.2.1光源:在30-40W 的萤光灯下,物件距光源50~65cm ; 6.2.2 检视距离: 将物件放在检验人员正前方35~45cm 处; 6.2.3 检视角度: 将物件的检验面与检验人员的眼睛成30~60°; 6.2.4 检视时间: 3~5S ;6.2.5 环境: 溫度:25±5℃湿度:60±20%。

6.3 作业程序检验项目检验内容方法/仪器/物料判定 CR MA MI 外观对比样品颜色错误 目视* 对比样品颜色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颜色有轻微色差,在接受范围 *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明显色差* 对比样品光泽度有轻微差异,在接受范围* 条码和文字内容错误或漏印,多印,缺印(参照样板)*图文效果图文模糊、重影、套印不准、残缺不全、无法辩认 * 图文毛边.断线,变形,字形不完整可辩认 * 表面不得有明显潮湿 * 表面不得有折皱现象 * 不得有破裂/缺损,纸层分离 * 表面不得有明显的刮花/粘花* 尺寸依照技术图纸尺寸要求测量卡尺*外观 II 类0.651.5尺寸/性能/其它S-2性能测试将条形码扫描仪的信号线端接到键盘界面端口,打开电源,听到连续的”嘀,嘀”声,连续扫描三次,生成的读数必须符合规格要求,不能扫描或扫描错误条码扫描*将条码标签粘在对应的纸箱或物体上,粘性必须良好,不能有脱落,翘起等不良现象。

SMT进料检验规范

SMT进料检验规范
生产日期本体外观极性电阻外观目视或镜检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及工具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丝印数字标识清楚零件体及电极不可有破损须有良好之光洁度外包装标签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如发现电极呈灰色或无良好之光泽度可取12pcs料做上锡试验置于220230锡炉2至3秒
XX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SMT进料检验规范
1.定义:
1.1 A类不合格:指对本公司产品性能、安全、利益有严重影响不合格项目。 1.2 B类不合格:指对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司产品性能影响轻微可限度接受的不合格项目。 1.3 检验仪器、仪表、量具的要求: 所有的检验仪器、仪表、量具必须在校正计量期内。

如发现电极呈灰色或无良好之光泽度,可取1~2PCS料做上锡试验,置于220~230°锡炉2至3秒

4 电气性能 5 尺寸
文件编号 文件版本
XXX-QPAQA002
A/01
制订日期 页码
2018/5/1 第1页,共1页
检验要求
标签品名规格与物料验收单或IE单不符 包装袋未封口,破损 未注明生产日期 生产日期超过六个月 规格错误 发光二极管本体破损 灯座变形 发光二极管正面有刮伤 发光二极管正面有擦花 外观颜色不符 正负极未标识 正负极标识错误 PIN脚氧化发黑 极性相反 灯不亮 灯亮时颜色不一致 在规格范围
4.贴片LED检验 检验项目
1 外包装标签 2 生产日期
3.贴片电阻检验: 检验项目
检验要求
1 电阻外观
丝印数字标识清楚、零件体及电极不 可有破损,须有良好之光洁度
检验方法 及工具
MA MI 0.4 1.0
3 本体外观\极性
目视或镜检

2
电阻值及标识(直 标识应与电阻值相符(在允许之误差 标法、数码法) 范围内)。

贴纸、标贴检验规范

贴纸、标贴检验规范

、CPC及消银龙。(铜板纸:铜版纸又称
涂布印刷纸,在香港等地区称为粉纸,
它是以原纸涂布白色涂料制成的高级印
刷纸。纸面非常光洁平整,平滑度高,
7
材质
光泽度好,为条码打印机常用材质,其 厚度一般在0.8mm左右。CPC:属环保合
目视 测试
成纸,由面材、粘胶及底材三部分组
成,颜色为白色,面膜具防水、防潮、
4
粘性试验
翘为OK。 2、将贴纸沾于适当位置,适当摇晃、震
动,并放于窗口通风处视其有无脱落或
翘起等不良,再将贴纸撕下,检查被沾
物上是否有残胶。
目视 试验
取试样试贴于相应位置后放入恒温烤箱 内烘烤≥3H后取出试样不可有翘角、脱 落、粘性不良,标志、印字仍清晰、不 掉漆为OK。试验温度见附表1。
5
耐温试验
2
2011.4.30 A/2
NO.6
由95%酒精调整为汽油
3
2011.9.26 A/3
NO.5
修改耐温试验抽样频率
4
2013.3.16 A/4
NO.3 NO.4 NO.6 NO.7
1、NO.3项目抽样水准原由S-4改 为n=10; 2、NO.4/NO.6项目抽样水准原由 S-1改为n=5; 3、NO.7项目抽样水准原由S-4改 为n=1;
MAJ=0.15 验收标准
MIN=1.5 检验方法
1.1、包装外箱标示卡清楚,有出货检验
报告、合格印章、生产与出货日期、数
量、物料编码、机种、有利于存储。
1
包装检查
1.2、无外箱标示、包装箱破损、外箱标 示与实物不相符、包装数量不符、无出
货检验报告、合格印章、日期不符、外
箱标示物料编码与机种不相符等不给予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PCBA检验标准(最完整版)

1. 目的:为使生产、检验过程中有依据可循,特制订本检验规范。

2. 定义2.1 CR——严重缺陷单位产品的极严重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极严重不符合规定。

2.1.1可靠性能达不到要求。

2.1.2对人身及财产可能带来危害,或不符合法规规定.2.1.3极严重的外观不合格(降低产品等级,影响产品价格)。

2.1.4与客户要求完全不一致.2.2 MA——主要缺陷单位产品的严重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严重不符合规定。

2.2.1产品性能降低。

2.2.2产品外观严重不合格。

2.2.3功能达不到规定要求。

2.2.4客户难于接受的其它缺陷。

2.3 Ml——次要缺陷单位产品的一般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或者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轻微不符合规定。

2.3.1轻微的外观不合格。

2.3.2不影响客户接受的其它缺陷。

2.4短路和断路:2.4.1. 短路:是指两个独立的相邻的焊点之间,在焊锡之后形成接合,造成不应导通而导通的结果2.4.2. 断路:线路该导通而未导通2.5沾锡情况:2.5.1. 良好沾锡:0 ° <接触角W 60° (接触角:焊锡与金属面所成的角度),焊锡均匀扩散,焊点形成良好的轮廓且光亮.要形成良好的焊锡,应有清洁的焊接表面,正确的锡丝和适当的加热.按焊锡在金属面上的扩散情况可分为全扩散(0 ° <接触角W 30° )和半扩散(30 ° <接触角W 60° ).如图:2.5.2 不良沾锡:60° <接触角<180° ,焊锡熔化后形成不均匀的锡膜覆盖在金属表面上,而未紧贴其上•形成不良沾锡的可能原因有:不良的操作方法,加热或加锡不均匀,表面有油污,助焊剂未达到引导扩散的效果等等•按焊锡在金属面上的扩散情况,可分为劣扩散(60 ° <接触角W 90° )和无扩散(90 ° <接触角<180° ).如图所示:2.5.3不沾锡:焊锡熔化后,瞬间沾附于金属表面,随后溜走•不沾锡的可能原因有:焊接表面被严重玷污,加热不足、焊锡由烙铁头流下,烙铁太热破坏了焊锡结构或使焊锡表面氧化部品分类:按部品的外观形状,将SMT 实装部品分为:2.6.有引脚产品2.6.1. 异形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本体伸出,弯曲后向外侧凸出•如:QFP、SOP等.2.6.2. 平面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下面平直伸出.如:连接器、晶体管等.2.6.3. 内曲引脚电极:引脚从部品侧面伸出,向内伸卷曲.如钽质电感、J形部品等.2.7无引脚部品.2.7.1. 晶体电极:部品两端面被镀成电极.如电阻、电容、电感等.2.8良好焊点:2.8.1. 要求:2.8.1.1. 结合性好:光泽好且表面呈凹形曲线.2.8.1.2. 导电性佳:不在焊点处形成高电阻(不在凝固前移动零件),不造成短路、断路.2.8.1.3. 散热性好:扩散均匀,全扩散.2.8.1.4. 易于检验: 焊锡不得太多, 务必使零件轮廓清晰可判.2.8.1.5. 易于修理: 勿使零件重叠实装.2.8.1.6. 不伤及零件: 烫伤零件或加热过久(常伴随有松香焦化), 会损及零件寿命.2.8.2. 现象:2.8.2.1. 所有表面沾锡良好.2.8.2.2. 焊锡外观光亮且成凹形圆滑曲线.2.8.2.3. 所有零件轮廓清晰可见.2.8.2.4. 若有松香锡球残留, 则须作清洁而不焦化.2.8.3. 形成条件:2.8.3.1. 正确的操作程序:手工作业时, 应注意烙铁、焊锡丝的收放次序及位置.2.8.3.2. 应保持两焊锡面清洁.2.8.3.3. 应使用规定的锡丝并注意使用量.2.8.3.4. 正确使用焊锡器具并按时保养.2.8.3.5. 应掌握正确的焊锡时间.2.8.3.6. 手工作业时,应注意冷却前不可移动被焊物, 以免造成焊点结晶不良,导致高电阻.3. 检验内容:3.1. 基板外观检查标准:3.1.1. 在任一方向,基板弯曲变形量:每100mm不可超过0.75mm.3.1.2. 基板不可出现分层、气泡、裂痕及凹陷现象.如有分层,只允许距离铜箔1mm以上开始轻微分离,不允许从铜箔下开始分离; 如有轻微凹陷, 则应小于线路厚度的30%.3.1.3. 经过焊锡后,允许保护漆起皱,但不可以脱落.3.1.4. 基板线路不可因铜氧化而发黑; 基板上铜箔氧化不可.3.1.5. 非导线区域内的保护漆最多可脱落5点,每一点的面积都必须在0.5mm以内,各点相距须在0.25mm 以上且距离导线0.25mm以上.3.1.6. 零件符号、印字不可印在焊点上.3.1.7. 基板上不可有油墨残渣、油污或其它异物.3.1.8. 基板不可因过热烧焦而变色; 基板上不可有铜箔浮起.3.1.9. 基板上的锡渣或锡球不可造成任何短路, 且外径小于0.3mm. 焊接的部品上不可残留锡渣或锡球.4. 不良图标SMT部分4.1零件贴装位置图标图示说明1、鸥翼形引脚理想状况1、弓I线脚在板子焊垫的轮廓内且没有突出现象。

标签检验操作规程

标签检验操作规程

1.目的:
规范标签的检验操作,保证标签质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标签的检验。

3.责任:
质量管理科、中心化验室、检验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4.检验依据:
《本厂内控质量标准》
5.取样依据:
《标签取样标准操作规程。


6.内容:
6.1 规格尺寸
190×135mm(长×宽)
◆工具
直尺(1mm)
◆操作方法
用直尺测量标签的长度和宽度。

◆结果判定
●若测得长度为189~191mm之间,则判定为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为不符合规定。

●若测得宽度为134~136mm之间,则判定为符合规定;否则,判定为不符合规定。

6.2 材质
80g铜板纸
6.3 技术要求
◆外观清洁,无明显污迹,无破损。

露白部分不允许有色点,色块。

◆文字内容应正确、齐全,无错字,图案端正,色泽协调,图字清晰、深浅相宜,斜度不得偏离水平线1mm以上,不得有漏印,重印,错印等现象。

◆结果判定:标签的文字内容必须符合规定,不允许有误差,如有误差,判该批为不合格品。

其它应符合6.3技术要求的各项规定,否则,不符合规定。

7.文件变更历史:。

udi标签打印检验标准

udi标签打印检验标准

UDI标签打印检验标准一、标签形式1.标签应符合UDI编码规范,包括一维码和二维码。

2.标签的尺寸和形状应根据产品特点和使用场景进行选择,确保标签的可读性和可扫描性。

3.标签的材料应符合防水、防污、耐高温等要求,确保标签的持久性和可靠性。

二、标签内容1.标签应包含产品的基本信息,如生产日期、失效日期、生产批次号、生产厂家等。

2.标签应包含产品的唯一标识符(UDI码),确保产品的唯一性和可追溯性。

3.标签应包含必要的质量控制信息,如质量检验记录、质量合格证明等。

三、数据格式1.标签上的数据应符合UDI编码规范的数据格式要求,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读性。

2.数据应包括产品的基本信息和质量控制信息,并能够满足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3.数据应避免出现错误和遗漏,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数据库连接1.生产企业应建立UDI数据库,确保标签数据的存储和管理。

2.数据库应能够实现与相关系统的数据共享和交互,如ERP、WMS等。

3.数据库应具备数据备份和恢复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五、标识标准1.标签上的标识应清晰、易读、易懂,避免出现歧义和误解。

2.标识的颜色和字体应统一规范,避免出现混乱和不一致。

3.标识的标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确保标识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六、实施时间1.UDI标签的实施应按照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确保及时性和准确性。

2.实施时间应明确,并能够满足生产和使用的要求,避免对生产和销售造成影响。

3.实施过程中应对员工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确保员工具备相应的技能和能力。

七、制造商责任1.制造商应对UDI标签的正确性和合法性负责,确保标签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2.制造商应建立完善的UDI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标签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制造商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能符合要求。

八、质量检测1.生产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确保产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2.质量检测应包括原材料验收、过程质量控制、成品检验等环节,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可靠。

各类印刷标贴检验规范

各类印刷标贴检验规范
恒温干燥箱
每批抽检3张
印刷牢度
MA
功率贴纸和各类面贴用酒精擦15S,其字迹仍应清晰易读(表面覆膜的不测试此项目)。
酒精
每批抽检3张
6,抽样检验标准——依据GB/T2828.1-2003一般I【级水平抽检
其AQL值为严重缺陷(CR):0/1
一般缺陷(MA):0.65
轻微缺陷(MI):2.5
批准Biblioteka 审核制订4.职责:品保部检验和试验人员负责按标准执行检验和试验。
5.检验项目
验目检项
缺陷类别
检验要求和方法
使用仪表
备注
外观
MI
印刷清晰、无污点,无破损;覆膜的印刷品表面应无气泡,不起绐。
目视
尺寸
MA
符合规定尺寸或封样或试装。
游标卡尺卷尺
印刷内容
MA
内容与封样一致。
目视
粘性
MA
贴于高温五金件上的标贴,在恒温箱内承受Il(Tc±IO0C,Ih不能翘起或脱落;其它标贴,在恒温箱内承受室温70C±10°C,Ih不能翘起或脱落。
作业文件
XX-QA-001-15
外协外购件进料检验规范
各类印刷标贴检验规范
版本号
4e⅛—∣b≤第一版
第1页共1页
修订人
修订日期
1.目的:规范本公司外购外协零部件的检验,使其满足要求。
2.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印刷标贴的检验。
3.检验依据:GB/T2828.1-2003GB4706.1-2005GB5296.1-96
日期
日期
日期

标识标贴铭牌检验规范

标识标贴铭牌检验规范
五、性能检验(各供方各材质各实验项目每月抽检一次)
1、耐磨擦实验(此项目仅针对覆光油或覆膜类):
A.主要针对铭牌、标识、标志等。
加载500g砝码,分别用浸水和浸溶剂油(酒精或正庚烷)的棉纱布,手动擦拭15S(20个来回),擦拭后,标记内容仍清楚可辨,无脱落,不得出现卷边、鼓泡、起皱等缺陷。
B.主要针对标贴等。
式符合协议要求、打印清晰、无破损;外包装上应有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产品数量、安全认证、EMC等标识,印字清晰易识别;生产日期不超过1年,摆放方式以海信确认为准。
2、检验手段:目测
3、检验方法:自然光或人工亮度800-1500LUX的日光荧光灯下,目视距离25-35cm,检验时间10s。目视瓦楞纸箱及塑料袋外观,包装无破损;查看标签是否与实物一致,标签格式是否符合协议要求,是否清晰;摆放方式符合海信要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序号
工装、工具、仪表(型号)
数量
序号
工装、工具、仪表(型号)
数量
更改标记
审批栏
第1页
共1页
1
游标卡尺精度
1
5
百格刀
1
拟制
2
初粘性测试仪
1
6
摩擦试验仪
1
审核
3
持粘性测试仪
1
标准化
4
500g砝码
1
批准
试验结果:允许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在被测部品上至少进行三个不同位置试验,如果三次结果不一致,差值超过一个单位等级,在三个以上不同位置重复实验。
六、其他检验:
1、数量:每批次以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报检单数量与实际报检数量一致。

灯具标记(标签)规范

灯具标记(标签)规范

标记类别位置要求标记包含的内容标记符号字体、大小特殊类别灯具的标示1.额定功率2.特殊光源3.不能使用冷光束的警告4.碗形镜面反射灯泡5.替换所有碎裂防护罩6.触发警告7.自带防护罩灯泡 1.来源标记(商标)2.额定电压(250V除外)Ⅲ类可移动式灯具表面上需有额定电压标识3.最高环境温度Ta标记类别位置要求标记包含的内容标记符号字体、大小特殊类别灯具的标示4.Ⅱ类灯具的符号带有不可拆软线、缆的可移动灯具,应标在灯具外表面上5.Ⅲ类灯具的符号6.IP等级数字有多个IP等级时,低的标在标签上,高的标在部件上7.制造商的产品型号8.灯具适宜的安装表面9.互连的灯具(可相互连接的灯具的最大数目)10.点线端头标识L.N.+.-镇流器不可替换时,接地标记需标在镇流器上1.被照物最小距离2.恶劣条件下使用的灯具灯具标记(标签)规范A类:换光源时需看到的标记灯具的外表面(安装面除外),或换光源时随光源一起卸下的罩面反面图形高度≥5mm,空间有限时,Ⅱ类、Ⅲ类、F标记的高度可以减至3mm,符号的组成字母、数字≥2mmB类:换灯具时需看到的标记灯具的外表面,或要卸下的罩盖或部件的反面。

检验方法:1.用湿布擦15S,再用浸汽油的布擦15S,试验后应清晰不能脱落或卷曲; 2.能承受灯具温度;3.在灯具表面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检验方法:1.用湿布擦15S,再用浸汽油的布擦15S,试验后应清晰不能脱落或卷曲; 2.能承受灯具温度;3.在灯具表面附着牢固,不易脱落。

灯具标记(标签)规范B类:换灯具时需看到的标记灯具的外表面,或要卸下的罩盖或部件的反面。

图形高度≥5mm 空间有限时,Ⅱ类、Ⅲ类、F标记的高度可以减至3mm,符号的组成字母、数字≥2mm C类:安装完后要看到的标记安装完后可看到的地方在满足A类或B类的情况下,可标在镇流器上。

标识标贴铭牌检验规范

标识标贴铭牌检验规范
五、性能检验(各供方各材质各实验项目每月抽检一次)
1、耐磨擦实验(此项目仅针对覆光油或覆膜类):
A.主要针对铭牌、标识、标志等。
加载500g砝码,分别用浸水和浸溶剂油(酒精或正庚烷)的棉纱布,手动擦拭15S(20个来回),擦拭后,标记内容仍清楚可辨,无脱落,不得出现卷边、鼓泡、起皱等缺陷。
B.主要针对标贴等。
式符合协议要求、打印清晰、无破损;外包装上应有生产厂名称、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产品数量、安全认证、EMC等标识,印字清晰易识别;生产日期不超过1年,摆放方式以海信确认为准。
2、检验手段:目测
3、检验方法:自然光或人工亮度800-1500LUX的日光荧光灯下,目视距离25-35cm,检验时间10s。目视瓦楞纸箱及塑料袋外观,包装无破损;查看标签是否与实物一致,标签格式是否符合协议要求,是否清晰;摆放方式符合海信要求。
成卷产品的侧切面必须平齐,不允许有可见的参差不齐现象,用手抚摸侧切面,不允许有纸屑掉落现象。
2、检验方法:目检
3、检验方法:检验人员上方用自然或人工亮度500-1000LUX的光源,与检验表面呈90度垂直、上下、左右各45度范围,检验距离20-40cm,每件10秒,以目视扫描方式,上下左右移动产品,直到完成待测物的检验。
试验结果:允许切口交叉处有少许涂层脱落,但交叉切割面积受影响不能明显大于5%。在被测部品上至少进行三个不同位置试验,如果三次结果不一致,差值超过一个单位等级,在三个以上不同位置重复实验。
六、其他检验:
1、数量:每批次以抽样方案进行抽样检验;报检单数量与实际报检数量一致。
2、合格报告:产品来料需附供方出厂检验合格报告及信赖性测试合格报告。
三、尺寸检验:
1、检验依据:重点检查图纸标注尺寸。

( 成品 A 类标准 ) 检验规范

( 成品   A 类标准 ) 检验规范

5.每天均要做"出货履历表"及“出货统计表”,根据客户要求做相应的出货及检验报告. 6.所需测试的重要尺寸见附表。源自审批:审核:制作:
4 包装
■ ■ 短装 ■ ■ 核对包装要求

粘锡测试(条件:温 度:非环保245+/-5 塑脚及塑壳粘锡≤5%,PIN针外壳粘锡≥95% 度,环保265+/-5 度,时间:3-5秒) 耐温测试(条件:温 度:非环保245+/-5 塑脚及塑面不可有融化现象 度,环保265+/-5 度,时间:5+/-0.5 秒) 以测试机测试结果为准 ■ 膜厚测试
ˇ ˇ
文 件 名 称 文件 编号 执行 日期 适用部门
项 次 项 目
工序检验项目
检 验 规 范 (A类) 版 次 页 次 A3 2/2 所有包壳产品
判定等级 判 定 标 准
金针在高低差≤0.3mm的可允收 按产品图纸标准 允许有≤ 0.2mm金针下陷 不允许有断脚。 不允许有金针错位。 PIN歪以标准插板方式可顺利插板 不允许有缺针 不允许有料纹不同现象 不允许有料色不同现象
目 视、菲林卡、印 ˇ 字菲林、投影仪. 目视条件:物品置 ˇ 于800LUX光源下, 相当于60W日光灯, ˇ 检验标的物距两眼 约30cm,视力1.0以 ˇ 上,目视10秒。 ˇ ˇ ˇ ˇ ˇ ˇ 目视、样品、等。 目视,核对BOM表、 样品
ˇ
3
不允许有混装。核对包装要求 与标示卡上的数一致; 与核对包装要求一致;
2
A、B面: A、B面:
外 2 观 检 验
A面: ■ ■ ■ 压伤 B面: C面: A、B面: ■ ■ ■ 露铜 B,C面: A面: ■ ■ ■ 毛边(毛 刺) B面: C面: ■ ■ ■ 缺料 ■ ■ ■ 铁脚不良 ■ ■ ■ LED灯高底不平 ■ ■ ■ 金针刮伤氧化 ■ ■ ■ 跳针 A面:

标签检验规范

标签检验规范

Recode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Co.LTD
标签检验规范
瑞可达电子有限公司 版本A.1 文件编号
QC-WS-F-01
适用人员:
供应商 SQE IQC IPQC 生产部 资财部 OQC
工程部 1. 目的
为了规范标签的来料验证及成品标签的验证。

2. 范围
适用于标签的来料检查及成品标签的检查。

3. 职责
3.1IQC 负责来料标签的入库检查。

3.2IPQC 负责标签打印时的确认。

3.3OQC 负责出货时标签的确认。

3.4SQE 负责对新供应商和新规格标签的确认。

4.检查内容
4.1 SQE 新物料验证时物料需符合表一中(1-6)项所有项目。

4.2 IQC 进料时须验证表一中(1-5)项所由项目。

并将结果记录于《进料检验报告》。

4.3 IPQC 在标签打印时须确认标一中第6项,并将结果记录于《巡检报表》。

AAV客户标签规范A1

AAV客户标签规范A1

(12) 打印或手写生产车间
(3)/(7) 手写箱号&操作工工号 (6) 打印产品版本号,宋体16号
(10) 手写生产日期,班次打钩
(13) 粘贴UN内部条形码
(14)-(18)工序描述:打印或手写该产品的生产工序,如注塑工序在第1格内打印 “注塑”,喷油借用此标签时,即在第2格内手写“喷油”并在产品编号栏增加工序代码后 缀,后道工序借用此标签时,以此类推,仅限增加后缀的产品借用前道工序标签,当产品编号发生变更时需更换新的标签,例:2182016-P注塑工 序,喷油后产品增加Z工序代码,即2182016-PZ,若喷油后产品编号变更为2182017-PZ时,则需要更换新标签.
实施日期 版本 文件编号
2013-04-20


A/1

WI-PE-07-12-011 附录B

--- 适用范围: AAA02、AAA14、AAB、AAK02、AAQ、AAP、AAU、AAB、AAJ、AAF、AAG、AAY、 AAZ、AAV、AAH、ABE
--- 规 格:100*76mm(含两边打孔尺寸为120*76mm) --- 颜 色:白底绿字 --- 标签格式:见左侧及下图,标注单位:mm --- 标签打印&填写规范:见下表 --- 标签内所有内容以BOM为准,字迹必须清晰。
条形码要求(公司内部):有 条形码要求(客户):无 UN条形码要求:见附录C
其它:半成品参考半成品标签规范
制订日期:2013.04.15 审批日期:2013.04.18 页数: 第 2 页 共 3 页
xxx有限公司
AAH、AAJ、AAN、AAO、AAV 客户标签规范
UN11030643 内部通用成品标签
序号

标签检验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

标签检验标准规范及设计要求

标签检验验收标准及设计要求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标签制品的采购、检验、生产使用与仓储等环节的质量控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规程的引用而成为本规程的条款,凡是不注版本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规程。

GB/T2828.1-2003计数抽样检验程序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3 分类根据材料的不同,标签可分为普通纸质标签、塑料标签。

4 贮运条件4.1 运输条件标签运输应使用清洁卫生的运输工具,避免受到雨淋、曝晒、受潮和污染。

4.2 贮存条件须室内贮存,不得露天堆放,避免受外物污染,应放置于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日光照射,堆放时距地面高度大于150mm,须避免受潮、过热。

5 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表1:标签检验项目及技术要求1/62/6标签设计的技术要求:1、颜色必须具有明确的色标号要求。

过渡色注明起始色标。

2、文字及图案用布沾汽油擦拭15秒(15次),不得褪色。

3、标签贴在被贴基面上,用烤灯在60度的温度下照射4小时,不得出现明显鼓包、褶皱或开胶现象。

也不能出现翘边及卷曲现象。

3/66 检验方法6.1 包装材料与包装质量检查每一箱,要求对不符合要求的外包装单位分类摆放,根据抽样方案分别随机抽取样本,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查看标签包装形态与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2 材质要求6.2.1 材料、制作工艺验证根据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本,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观察样本与标准品,看材质与工艺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6.2.2 密度使用精度为0.001g的天平测量标签质量m,根据公式ρ=m/(L*h)计算纸张密度。

式中,ρ—密度(g/m2);m—质量(g);L—宽度(mm);h—高度(mm),计算样品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整数位。

6.3 外观要求根据抽样方案随机抽取样品,在光线充足的地方目测观察,确定图文信息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精度为1mm的直尺对比观察其表面缺陷与图文质量,判断外观质量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质量要求及检验规则

O
印刷工lit 2019年第6期
标准丨65
刖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规则进行编写。 本标准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提出。 本标准由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竹林伟业科技发展(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北京英格条码 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万宝瑞达高新技术有限公司、东莞市成铭胶粘剂有.限公司、泉州新日成热熔胶设备有限公 司、广州市普理司科技有限公司、波士胶(上海)管理有限公司、大家智合(北京)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天津科技
3术语和定义 CY/T 93-2013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CY/T 93-2013中的
某些术语和定义。
印刷工JUL 2019年第6期
标准丨67
不干胶标签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label 自身附有压敏胶层的标签。 [CY/T 93-2013中3.2] 3.2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backingless label 不带有离型材料的不干胶标签。 注:无底纸不干胶标签示意图见附录A。 3.3 空白型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non print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backingless label 承印材料表面无印制图像、 文字、标识等信息的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3.4 印刷型无底纸不干胶标签 printing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backingless label 承印材料表面印制有图像、 文字、标识等信息的无底纟 3.5 定位黑标 fixed-length black label 印制在无底纸不干胶标签上,用于加工定位的黑色标识。 3.6 无底纸不干胶标签无胶区 adhesive free area of 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 backingless label 在涂胶的过程中涂胶面纵向两边预留不大于3mm未涂胶的区域。 3.7 隔离涂层 isolation layer 用于防止粘连起到分离作用的涂层。 3.8 模切线 cutting line 用模切方武在标签预定位置加工出的分割线。 3.9 撕裂线 tearing line 用模具在承印材料规定的位置加工出的断续轧压线。 3.10 纸卷尾部警示线warning line 印刷于标签卷材末端前位置,用来提示卷材标签即将用完需更换卷材的标识。 3.11 接头joint 使用胶带将卷筒材料的断裂处相互粘结在一起的连接部位。

标签(印刷品类)质量验收标准

标签(印刷品类)质量验收标准

材 质
按合同要求
参照样品,用千分尺测量厚度

2.5
尺寸(长、宽度)
±0.5mm偏差
参照样品尺寸,用直尺测量

版面裁切
均匀、整齐、方正、不裁切到版面文字内容,剂型标识线宽度2—3mm
抽样进行目测及用直尺测量

次要
缺陷
供货包装方式
定量捆扎,并套用外包装
抽样进行称重确定数量

6.5
制定: 核 准: 审 核:
标签(印刷品类)质量验收标准
质量等级分类
检验项目
控制指标
检验方法
抽单位
AQL判定值




版面内容
与企划样品一致
参照样品,采用目测

0.65
印刷效果
清晰,颜色套印均匀
参照样品,采用目测

表面特殊处理
按合同要求
参照样品,采用目测

使用配套性(长、宽度)
与企划配套瓶能正常使用
采用配套瓶进行试贴




标签-来料检验规范

标签-来料检验规范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7
胶的粘性
将板底标签粘在测试工装上,各个位置都很好的与下板壳粘接,无翘起
目测
8
各部分尺寸
符合设计要求(外型尺寸,边框的位置及尺寸)
对比标准样
9
印刷文字
印刷文字正确,字体、大小、位置与设计样板或图纸一致
对比目测
10
印刷颜色
印刷部分颜色符合设计样板或规定色号
对比目测
4参照文件:
《进货检验控制程序》
5相关记录与表格
《来料检验报告》
《品质异常联络单》
测量器具:直尺、游标卡尺
3.2抽检方法:依《进货验收标准》
3.3检验项目、标准、缺陷分类一览表
缺陷分类
序号
检验项目
验收标准
验收方法及工具
A
B
C
1
标签材料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2
标签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3
覆膜材料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4
覆膜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对比目测
5
标签胶材

符合设计要求对比目测6来自印刷油墨1目的
本检验规范的目的是保证本公司所购标签的质量符合要求。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本公司生产产品无特殊要求的标签。
3规范内容:
3.1检验环境:
视力:具有正常L0—1.2视力及色感。
照度:近似正常日光,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0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目测距离:身体距产品30Cnb眼睛距产品40-50Cm正视。

不干胶标签粘贴检验规范

不干胶标签粘贴检验规范
3.0 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2792-1998压敏胶粘带180°剥离强度试验方法
GB/T4851-1998 压敏胶粘带持粘性试验方法
GB/T4852-2002 压敏胶粘带初粘性试验方法
GB/T 2828.1-2003/ISO 259-1:1999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一部分
4.0 术语和定义
4.1 初粘性:物体和压敏胶粘带粘性面之间以微小压力发生短暂接触时,胶粘带对物体的粘附作用称为初粘性。
6.3.3印刷、烫印部分附着力强,无掉粉、片状脱落现象,;
6.3.4粘合牢固,无翘边、翘角及鼓泡现象。
6.3.5标贴的底纸与粘性胶面接触的一面必须光滑、无杂质;在不需在进行任何预处理的情况下,底纸必须能从标贴件上易于揭下。
7.0 检验方法
7.1 外观检验条件
7.1.1观察光源:自然光或40W日光灯下,距离光源不得超过2公尺(如右图所示);
XXXX有限公司
不干胶标贴检验规范
文件编号
版 本
B
版 次
0
页次:1of2
生效日期
2013/12/10
1.0 目的
为了规范公司产品用不干胶贴纸验收标准,确保所采购此类包材符合公司需求,防止批不合格品流入本公司或下一道工序,特制定本规范。
2.0 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公司产品用所有不干胶贴纸的样品、进货、库存及使用现场的检验。
7.2 标贴印刷附着力测试
7.2.1程序:按要求取好样品,用拇指放在印刷位置,以3+0.5/-0Kgf的力来回擦拭15次。
7.2.2判定:标贴制品印刷文字、图案应保持清晰,不可出现缺口、断线、油墨粘附不良等。
7.3 标贴规格尺寸的检查
用卡尺分别测量标签的长、宽,偏差应符合图纸和技术文件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落;
c、标签贴与被粘贴实体上用手撕不可有轻易撕下现象;
手感目视
4 材质: 纸张硬度、厚度与封样无明显区别 5 其它:包装防护好,无污染等不良。
手感 Ⅱ
目视
如对标签的粘贴功能品质有疑问时:
0.65 2.5
备注
a、标签贴与被粘贴实体上用810胶带测试不可有整体脱落现象。
b、与粘贴实体粘贴后过高低温试验(高温48度12H,低温-18度 12H),标签不可有翘起。
包材检验规范
保存期限外:永箱久标 签,内盒
序号
□纸箱类 □收缩袋/PE袋 ■标签 □其他 检验,不可有毛屑,切掉字唛图案等;
c、不可有褶皱,表面不可有反射; 1
d、表面不可有脏污、磨损;
e、表面必须平整,边角无翘曲现象;
6 图示说明:
试验
C=0;AC=0,RE=1
外箱标签
批准: 表单编 号:WRN -D-Q29
内盒标签 审核:
PE袋标签
产品标签 编制:
实施日 期:200 5-0215
生效日期:
版次:A NO.Q-BC6
检验方 法或使 用工具
抽样水 允收水准

(AQL)
目视

2.5
f、表面印刷清晰,不可断线或者模糊 尺寸: 依BOM规格尺寸进行检验。 2
标签的尺寸公差为±0.50mm,特殊条码尺寸以客人标准为准
卷尺 直 尺
功能: a、条码扫描达到B级以上;
扫描仪

3
b、标签上的印刷字和图案过附着力测试,不可有字唛或图案脱 附着力测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