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完整版)高考历史选择题专题训练27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7题题型训练---明清时期转型与迟滞时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1.【2014年全国II卷.27-1】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A.君主集权加强B.皇权渐趋衰落

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

2.【2016年全国I卷.27-1】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3.【2017年全国II卷.27-1】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4.【2018年全国I卷.27-1】下图中的动物是郑和下西洋时外国使臣随船向明政府贡献的奇珍异兽。明朝君臣认为,这就是中国传说中的“麒麟”,

明成祖遂厚赐外国使臣。这表明当时

A.海禁政策的解除促进了对外文化交流

B.对外交流促使中国传统绘画出现新的类型

C.朝廷用中国文化对朝贡贸易贡品加以解读

D.外来物品的传入推动了传统观念更新

5.【2014年全国I卷.27-2】据记载,清初实施海禁前,“市井贸易,咸有外国货物,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因而各省流行,所在皆有”。这一记载表明当时

A.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优势地位B.外来货币干扰了中国资本市场

C.自然经济受到了进口货物的冲击D.民间贸易发展冲击清廷的统治

6.【2015年全国I卷.27-2】

表中为河南、江苏两地科举考试状元人数表()

唐宋明清

河南151621

江苏781749

表中呈现的变化反映了

A.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B.经济发展促进文化兴盛

C.中原地区经济急剧衰退 D.政治重心南移趋势明显

7.【2015年全国II卷.27-2】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8.【2016年全国Ⅲ卷.27-2】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A.农业中人身依附关系强化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政策

C.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D.农村社会矛盾日益尖锐

9.【2017年全国I卷.27-2】明前中期,朝廷在饮食器具使用上有一套严格规定,例如官员不得使用玉制器皿等。到明后期,连低级官员乃至普通人家也都使用玉制器皿。这一变化反映了

A.君主专制统治逐渐加强B.市民兴起瓦解传统伦理

C.经济发展冲击等级秩序D.低级官员易染奢靡风气

10.【2013年全国II卷.27-3】清代有学者说:“古有儒、释、道三教,自明以来,又多一教,曰小说……士大夫、农、工、商贾,无不习闻之,以至儿童、妇女不识字者,亦皆闻而如见之,是其教较之儒、释、道而更广也。”这表明

A.小说成为一种新的宗教传播载体B.小说的兴起冲击了封建等级观念

C.世俗文化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D.市民阶层扩大推动世俗文化发展11.【2018年全国II卷.27-3】昆曲在明朝万历年间被视为“官腔”,到清代被誉为“雅乐”“盛世元音”,宫廷重要活动常有昆曲演出,江南地区“郡邑大夫宴款不敢不用”,甚至“演戏必请昆班,以示府城中庙会之高雅”。这些史实表明,昆曲在明清时期的流行是因为

A.陆王心学广泛传播B.吸收了京剧的戏曲元素

C.社会等级观念弱化D.符合士大夫的文化品味

12.【2018年全国Ⅲ卷.26-3】我国第一部药学专书《神农本草经》大约成书于汉代,《唐本草》是世界上第一部由国家制定的药典,宋代颁行了多部官修本草,明代李时珍撰成药物学集大成之作《本草纲目》,由朝廷颁行。这些史实说明,我国古代药学的发展A.源于大一统的政治体制B.得益于国家力量的支持

C.是商品经济繁荣的结果D.受到了宋明理学的推动

13.【2018年全国Ⅲ卷.27-3】明朝中期以后,京城及江南地区,雕印出版个人著作之风盛行,有人谑称:“老童(生)低秀(才),胸无墨、眼无丁者,无不刻一文稿以为交游酒食之资。”士大夫间也流行将书籍作为礼物。这种现象可以说明当时

A.学术文化水平迅速提升B.崇尚文化的氛围浓厚

C.经世致用思想影响广泛D.士人的地位显著提高

27题题型训练---明清时期转型与迟滞时期参考答案

1【答案】A【解析】材料中所说的首辅权力来源于皇帝的信任,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只能说明是君主集权不断加强。故答案为A项。B项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的发展史实不相符合,排除;内阁没有取代六部,排除C项;首辅权力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并非失控,排除D项。

点睛: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阁臣职权的大小依皇帝的旨意而定,票拟是否被采纳最终还得取决于皇帝的批红。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2.【答案】B【解析】材料中,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直属六部,这样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对地方控制过死,而巡抚的出现则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不必事事经过六部,能够提高地方效率,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错误,增设巡抚是加强中央集权,不是增加地方权力;C选项错误,六部原有的权力并没有减少;D选项错误,根本不存在中央与地方的对立问题。

3.【答案】A【解析】明初,为防止宦官专权乱政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明中后期皇帝以司礼监的太监牵制内阁,使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并导致太监的权力越来越大,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甚至是事实上的皇帝,故A项正确;明朝废除丞相,由皇帝直接管理国家政事,使专制皇权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故B项错误;皇帝重用宦官参政是为了牵制内阁,说明内阁议政功能没有丧失,故C项错误;明中期以后的太监乱政,其因在废宰相,过分集权于皇帝,故D项错误。

4.【答案】C【解析】【详解】图中的动物是长颈鹿,而明朝君臣则认为这是传说中的麒麟,麒麟在传统中国被视为祥瑞之物,这说明明朝君臣在用传统文化解读朝贡贸易的贡品,故C项正确;明朝初年,东南沿海倭患严重,下令实行海禁,禁止官民私自出海,故A项错误;题中的图属于古代绘画中的动物画,属于传统的绘画类型,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的观念仍然是“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项错误。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的解题可转化为问题意识,如本题材料可转化为“为什么明朝君臣要把外国进献的长颈鹿当做‘麒麟’”?这一方面说明明朝君臣孤陋寡闻,另一方面说明“天朝上国”的心态,用中国文化解读外国贡品。

5.【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中国的商业,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未涉及外来货币对中国市场的干扰及民间贸易对清王朝统治的冲击,故排除B、D两项;C项发生于鸦片战争后,晚于题目中的时间“清初”,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民间行使多以外国银钱……各省流行,所在皆有”可知“海禁”政策实施前,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出超的地位,故本题应选A项。

6.【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经济重心南移对文化的影响。表格体现了唐朝到清朝河南(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少,而江苏(南方)状元人数越来越多,这实质上是因为经济重心南移造成文化格局的变化,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B项。“理学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不能说明河南状元人数减少的情况,故A项不符合材料信息;经济重心虽然南移,但中原地区经济却没有急剧衰退,故C项不符合史实;明清时期政治重心是在北方,故D项也不符合史实。【考点定位】古代中国的经济·经济重心的南移·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

7.【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明成祖迁都北京使得国家的政治文化中心逐渐转移到北京,这使得经济发达的南方要为北方的政治中心提供援助,因此促进了南北的交流。故答案选D。其它三项说法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影响

8.【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以看出,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与早粥”,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雇工地位的提高,体现了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故C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