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情况
中国地质勘探队伍分类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
地质勘探现状及解决对策
工 程科 技 I Il
地 质勘探 现状 及解 决对策
子 祥 利 L
( 河南省地矿建设 工程 ( 集团 ) 有限公司 , 河南 郑 州 4 0 0 ) 5 0 0
摘 要: 针对我 国地质勘探现状进行分析 , 从发展方向、 资金投入 、 人力资源等方 面对我 国地质勘探 目前存在的 问题 进行探析 。 出西部地区的 提 地质勘探前景 乐观 ; 由于地质勘探单位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 商业地质勘探成为必然趋势 ; 对地质勘探基层人 力资源供 给不足的问题提 出 高薪酬 提
一
公益性地质单位。 基层地质单位难 以引进人力资 源 ,随着老一代地质勘探人员逐渐退出岗位 , 地 质勘探行业 的人力资源的需求和供给严 重不平 衡, 基层单位A5 资源短缺问题相当严重 , 3 很多 地方 已经出现没有后备人员 , 造成许多地质勘探 项目 无法正常开展 , 人员在工作工程中同样有着 很多 的现实问题 : 择。 () 1矿物分布的问题 , 由于矿产 资源等一般 我 国的地 质勘 探情 况在东 部 地 区程 度较 地处偏远地 区, 地质勘探基层工作人员工作相当 同时常年在野外工作 , 远离城市 高, 经过五十多年的系统勘探工作地表矿 、 易找 的辛苦和危险 , 矿大多 已经发现 ,而且很多地 区已经成规模开 和亲人朋友 , 置身在了无人烟的地方工作会 给人 采 。在这些地区难以再探查 出新的、 有重大价值 们带来很大的困扰 。基层工作的辛苦 , 导致地质 的矿产资源。相对而言 , 西部地区地质勘探程度 勘探行业的基层发展 空间远远低于大 中城市和 相对较低 , 但是矿产资源丰富。 事业型地质单位的发展空间 。 在工作辛苦的同时 据统计 , 国的 4 我 5种主要矿产 中, 天然气 、 没有大的发展潜力 , 成为影响地质勘探人力资源 富铜、 富磷、 钾盐、 锌等二十余种矿产在西部 的保 的因素。就现在国情来说 , 一个家庭一般只有一 有储量 占 国的 5 %以上 , 全 0 另有 9 种矿产在西 个孩子, 家长一般不会愿意 自己孩子找一份工作 产 开发 是 必 然趋 势 。 这也成为影响我 国地质勘探基层 3 提高工作人员 的待遇。在我国地质勘探 - 2 部的保有储量 占 3%到 5 %。西部地 区成矿地 环境差 的工作 , 3 0 质条件优越 , 发现新矿的潜力巨大 , 地质勘探工 人力资源的因素之一 。 人力资源方 面,两低一差” “ 成为影响我国地质勘 作容量也较大 , 以, 所 在西部地区的地质勘探工 () 2 工资低 , 由于 目前 我国大部分地 质勘探 探人力资源供给的主要因素 , 中经济待遇低成 其 在 后的地质勘 作前景 比较乐观。 但是, 在乐观的情况下 , 我们应 行业属 于国家事业单位 ,但是走 的是企业 的路 为 了影响因素 中的最主要因素。 以 该也要看到存在着许多问题。 子 ,个人劳动报酬和本人的劳动贡献不成正比 , 查工作 中, 必须提高人员的各方面待遇 , 通过高 2地质勘探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在行业工资标准不断提高同时, 不少地质勘探单 薪制弥补环境等方 面的不利因素 。 不断的补充和 我 国地质勘探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人力 资 位调资却无法兑现。在市场经济体制下 , 我国经 吸引专业化 的地质勘探人才。 将地质勘探行业的 源方面的问题 , 在建 国之后 ,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 济快速发展 , 国民生活水平普遍 提高, 物质生活 主要人力资源 以及优秀的地质专业学生引入地 国家培养 了大批的勘探人员, 也取得 了较好的成 水平的提高的同时生存成本也相应提高 , 活节 质勘探基层单位工作 。 生 33 .整合地质勘查单位,如将地质勘探基层 绩, 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极大 的贡献 。但是仍然 奏加快 , 没有一定 的物质条件成为越来越多人关 存在着以下几点问题 : 注的问题 , 所以经济利益的高低成为影响人们择 单位可以与大、 中城市地质勘探单位和研究所等 2 国家对地质勘探方面投资不足。 前 , . 1 目 我 业的重要标准之一 。在这种大形势下 , 由于地质 联合 , 聘用其中的专家和工作人员 , 既可以使大、 国由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 , 同时国 勘探行业的工资待遇低 , 必然导致 了地质勘探行 中城市地质勘探单 位和研究所的工作人 员得到 家对企事业单位进行了一 系列改制, 使之适应市 业很难吸引和留住人才。 足够的实践经验 , 也可以解决地质勘探基层单位 场需求 。地质勘探系统属于国家事业单位, 由于 () 3工作环境差 , 工资待遇低同时又没有很 人力 资源不足的问题 , 使地质勘探基层单位的工 国家对企事业单位改制 的措施实施 的相对 比向 大的发展潜力, 必然导致地质勘探专业人力资源 作发展潜力得到改善 , 也可 以吸引一些高校毕业 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晚, 使得许多地质勘探单位 方面的短缺。 而不断的强化地质勘查专业 所 形成行业梯队。 失去了成为市场主体地位的最佳时机 , 国 尽管 家 的发展空间比较大 , 以选择了地质专业的学生 的人才 , 在近年来对地质勘探的投入不断增加 , 但实际投 毕业 之后优先选择 的必然是大中城市和中央公 参 考 文献 入矿产地 质勘查 的资金和完成工作量却大幅度 益性地质单位 。 最终导致地质勘探基层人力资源 【 韦慧晶. 1 】 全省改善地质勘 查外部环境座谈 J 1 . 青海国土经略,O O 1. 2 L( ) 下降 , 国家投人的资金大部分用于“ 养人” 如有 的短缺 , , 后备力量不足 。 色地勘部门的岩 芯钻探 1 8 年达 7 .万米 , 93 8 3 而 3对地质勘探现阶段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2 1 2 0 0年地 质勘 查行业展望【. 装备 ,0 0 1 J地质 j 2 1 到 20 0 o年下 降 到 3 . 4万米 ,仅 为 18 9 3年 的 地 质勘 探需要 大量 的人力 资 源和资 金 支 ( ) 3. 4 %。 . 地质勘探单位对地质勘探工作的投入费用 持 , 3 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两方面的问题 , 国的 f 王德 中, 我 3 ] 周斌 , 赵奎 , 超 高密度 电法在工程 等. 严重不足 , 限制了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 。 地质勘探业将会被极大的限制 , 有可能会被国外 地质勘查中的应用『. J江西有色金属 ,0 0 1. ] 21() 22 -地质勘探人力资源的短缺。 目前而言, 企业所垄断, 就 是我国矿产资源外流。针对以上 问 以前那种从地质队干起 , 一步一步成 长起来的地 题 , 出 以下 解决 方 法 : 提 责任 编辑 : 兆杰 孙 质 队伍 自己培养 的地质勘 探人员越来越少 , 地质 31 .地质勘探 的商业化。近年来我 国经济 的
当前地质矿产勘查的现状及应对措施分析
2021年 5月下 世界有色金属 99
G 地质勘探 eological prospecting
1.2 地质勘查资金不足 地质矿产勘查工作所面临都是一些比较恶劣的环境,因
此,要使工作得到有序地开展,必定要具有足够的设备和资 源,这样才能支持地质矿产的勘查工作进行。但是由于目前 矿产资源的开采难度过高等问题,使得社会上对于矿产资源 的投资市场不够景气,一些企业或者投资人对于煤矿资源看 出来项目的投资意向不稳定,这直接对于地质矿产勘查工作 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了地质勘查工作运行资金不足,无法 支持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高强度,可持续进行,并影响了地 质矿产勘查的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 [2]。 1.3 地质矿产勘查技术还不够先进
矿产资源作为推动社会发展以及国家进步的重要资源, 被频繁的利用于各个行业的生产之中。但就目前来看,矿产 资源的缺席以及利用率不高的问题已经成为制约社会发展 的重要问题,需要矿产资源相关工作人员以及研究人员对此 提高重视,通过研究更高的地质矿产相关技术推动地质矿产 的勘查效率和利用效率。
为了满足社会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矿产勘查工作人员 决定对一些比较偏僻的地区进行矿产的勘查和开采,以发现 新的矿产资源使其能够满足于当前社会对矿产资源的需求 现状。
为了满足现代化发展对于矿产资源的需求,地质矿产勘 查工作开始偏向于一些比较偏僻且环境恶劣的地区的矿产 的开发,这样的趋势导致了传统的地质矿产勘查技术和开展 技术已经不能够支持当前的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运行,不利 于当代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3]。但是地质矿产勘 查开采的相关技术研究工程困难,需要较大的科研资金投 入,而我国的矿产勘查技术的研究资金不足,因此技术研究 进度比较缓慢,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有所落后 [4]。 1.4 地质矿产勘查制度的不完善
中国所有的地矿部门
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ﻫ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ﻫ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
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省)
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
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ﻫ地质院校:ﻫ1、中国地质大学ﻫ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ﻫ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ﻫ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
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ﻫ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ﻫ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 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所有的地矿部门
———————————————————————————————— 作者:
———————————————————————————————— 日期:
ﻩ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ﻫﻫ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ﻫ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ﻫ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
试论我国地质矿产勘查工作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2 趋 势
( 安庆市金山矿业 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 安庆
走 向衰 落, 这导致 了相当大的一 部分地质勘查技 术人员转行 , 跳 出了地 质勘查行业 , 放弃 了地质勘查的工作。 地质勘查专业对实践性要求很高, 要求工作人员要有丰 富的经验, 所 以对于那些刚毕业 的地 质勘查专业的 学 生来 说还无 法胜任勘查的工作 ,最后导致技术人 员出现了断层现象 。 为 了实 现 地质 勘 查 队 伍 的 可 持 续 发 展 , 应 该 尽 快 培 养 一批 实 践 能 力 强 的 地 质 勘 查 人才 。 1 . 2 . 3 地质 勘探 投 入 经 费 不足 经 费是保障地质勘查 的重要基础和前 提条 件, 但是 由于我 国政府和 企业各 负其 责、 各 司其 职的地质工作投 入机制还没 有建立起来 , 所 以导 致地质的整体投入较慢而且结构也 不合 理; 而另一方面靠公益性保 障经 费的效 果也不理想 , 主要是缺 乏长 效机制 , 地质 勘查经费都 是困扰勘 查 工 作 的 主 要 问题 。因此 我 国 目前 迫 切 需 要 通 过 深 化 改 革 来 不 断 增 加 地 质 工作的有效投入, 扩大地质工作规模, 以不断适应 经济社会 发展 的需要 。
2 发 展趋 势
3 结 语
由上述可知 , 促进矿产勘查 工作的全面转 型, 从而推 动改革开 放和
2 . 1 矿产勘 查工作要从适应计 划经济体制 向适应市场经济体 制 现代化建设事业更快地发展 , 是 当前地质工作者极其 重要的责任和历史 转 变 使命 。要切实树立全面 、 协调 、 可持续 的发展 现, 树立大资源、 大环境 、 大
1 . 2 . 4 勘 查技 术 的应 用 不 充分
地质科 学新 的系统 的理论 、 观念和方法 , 促进 地质科学与 高新技 术的融 合, 提高地质科学研究的现代化水平 。 2 . 2 . 1 鼓 励 理 解 创 新 和技 术创 新 我 们 对 矿 产 勘 查 领 域 的认 识 仍 然还 很 肤 浅 。 在 勘 查 领 域 内 , 现 有 的 信息采 集技术包括地质 、 地球物理 、 地 球化学 、 遥感 等领域 ; 近年 来 的技 术进展 表现为对各种观 测仪器 的灵敏 度、 分析测试精 度、 分辨 率 以及 实 时结果等方面 的改进或提高 。 信息技术将在矿产勘查中起着 日益重要的 作用 , 计算机模拟 和可视化技术 可以展示矿体 的赋存 状态 , 包括埋藏 深 度、 形态 、 大 小以及 品位分布状况等, 提供 了在三维空 间上观察矿 床的途 径, 从而显著提 高了矿产勘查 人员的预测和决 策能力 , 并 且能够精 确地 进行矿体开采设计。
地质勘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
地质勘查行业现状分析报告一、行业概述地质勘查是指对地壳构造、岩石、矿产等进行调查和研究,以获取地质信息并评价地质资源潜力的一种活动。
地质勘查行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资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科技进步,地质勘查行业面临增长机遇与挑战。
二、行业发展现状1.政策支持:国家对于地质勘查行业给予了政策支持,加大对资源勘查政策的倾斜,推出相关补贴和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增加投入。
2.技术进步:地球物理、地球化学、遥感技术等在地质勘查中的应用不断改进,提高了勘查效率和准确性。
3.市场需求:随着经济发展和资源需求增长,地质勘查行业面临着广阔的市场空间。
能源、矿产等领域对地质勘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4.经营模式变化:地质勘查行业由以国家独资企业为主导向多元化发展,引入市场机制,推动企业经营模式的。
5.人才培养:国家加大对地质勘查人才培养的力度,建立了一系列培养机制,提高了人才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行业存在的问题1.资源分布不均:地质勘查行业面临着资源集中和散布不均的问题,部分地区资源开发优势明显,而其他地区资源开发相对滞后。
2.科技水平有限: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地质勘查领域的科技水平还有差距,仪器设备和关键技术还需要加强研发。
3.环境保护需求:地质勘查行业在资源开发过程中面临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加强环境评估和控制,确保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
4.市场竞争激烈:地质勘查行业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企业要提高自身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5.人才短缺:地质勘查人才的培养还不足,行业面临人才缺口的问题,需要提供更多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
四、发展趋势及建议1.加强政策支持:继续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提高资金投入,加大对地质勘查行业的支持力度,推动行业提质增效。
2.加强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培养高水平科研团队,加强技术创新,提高勘查技术水平。
3.积极拓展市场:加强与相关行业的合作,开拓国际市场,提高地质勘查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 (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地质勘查队伍现状####省地质勘查队伍,原分属地矿、有色、核工、化工、建材、冶金、石油、煤炭及其他9个部门。
“八五”期末职工总数3.2万人,其中在职职工2.2万人,含工程技术人员4000人。
“九五”期末,经过体制改革,大多数部门由直属中央各部门改为省管理,即“属地化管理”。
地勘队伍的勘查实力虽无大变化,但主要力量投入商业性勘查,主要是建筑业工程地质勘察。
按“九五”期间公益性地质调查投资水平与发展趋势,####省“十五”期间投入公益性地质调查人数预期为1000人,其中原地矿部门500人,其他部分共500人。
二、地质工作现状(一)基础地质调查1、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省1956?1973年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共50个国际分幅(含###),是全国最早开展、最早完成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的省。
通过1∶20万区域地质调查,系统划分了####省地层,建立了地层层序和130多个地方性地层单位;划分出500多个岩体,确定分属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及喜马拉雅期5个构造岩浆期,并将主要岩浆期分出5个侵入期;划分了构造阶段和构造运动,查明了区域褶皱、断裂等构造形迹,阐述广东省地壳运动与地质构造发展史,全面和较准确地反映了####省区域地质构造面貌和区域成矿条件。
2、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完成5个图幅,面积6.19万平方公里。
3、1∶50万编图鉴于####省1∶20万区调经历18年,前后数十个图幅认识都需要统一,由# ###省地质局部署,1974?1977年3月,历时3年3个月,以1∶20万区调成果为依据,由####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编制####省1∶50万地质图、普通矿产图、岩浆岩图、构造体系图。
同时编制了铁、铜、硫找矿远景图,煤田预测图及磷矿分布图;寒武纪、泥盆纪、早石炭系测水期、晚二迭系龙潭期、晚三迭系、早侏罗系6个地质时代的岩相古地理图。
编写了《####构造》、《####泥盆系》、《####三迭系》、《####侏罗系》、《####白垩-第三系》8份专题总结。
对我国矿产资源勘察的现状分析探讨
对我国矿产资源勘察的现状分析探讨摘要: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矿产资源的勘察情况,具体分析了我国矿产资源勘察的现状,针对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以及需要进一步落实的地方,做了一一论述,以期可以有效提高我国矿产资源勘察的水平。
关键词:矿产资源;勘察;现状一、前言矿产资源的开发和国家的发展密切相关,所以,做好矿产资源的开发分析工作非常有必要。
矿产资源勘察的现状决定着我国未来矿产开发工作的进程,也是未来我国能源开发方向的一个参考。
二、目前面临的各种状况分析1、目前矿产资源已经被看作是延缓当今的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虽然最近的几年里,该项活动取得了一些成就,不过该项资源在我们国家的显著特征是人均占有量非常少,而且面临严重的结构方面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的使得当今的各个矿产出现紧缺的局面,而且出现了非常多的贫矿等,在总的储存量上显著地匮乏,面临非常严重的缺口问题,目前很多依靠大规模的进口来获取,非常的依赖其他国家。
2、当今的局势不稳定,导致很多区域的资源受到严重的影响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和特征,其核心内容是在国际经济运行规则下,由奉行全球战略的跨国公司主导形成的资本流动、生产和贸易的全球化。
在此阶段里,矿产本身是生产资料,经由贸易等方式,确保国际上的许多地区都可以合理的使用资源。
三、在勘查中应该坚持的原则1、全面做好规划工作为了最大限度的让矿产资源充分利用,以保证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提前统筹兼顾,做好规划工作,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找矿,都需要提前做好这项工作。
当然,应该坚持的原则有很多了,但必须把握好以人为本,既要考虑到工业的发展,又要考虑不能为当地百姓带来了环境的压力。
2、科学布局我国是资源性大国,各类矿产资源在我国都有分布,想要保证勘察矿产资源和开采矿产资源工作的顺利开展,必须综合考虑矿产开采地的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要综合考虑经济的发展和开采工作的需要,要全方位布局好勘察矿产资源和开采矿产资源的工作。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地质勘查基本情况
地质勘查基本情况地质勘查处提供辽宁省矿产地质调查工作始于19世纪60年代,迄今已有百余年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地质调查工作多以矿产调查为主,伴随进行构造、岩石、地层、古生物的调查研究工作,且多限于点上或小范围内,区域性的地质矿产调查工作为数不多,研究深度也不够。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辽宁省开展了较系统的地质工作。
建国50多年来,经过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努力,在辽宁省境域内完成了大量的地质、矿产勘查和科学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地质找矿成果,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地质资料,为辽宁省的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基础地质研究程度区域地质调查:建国以来,辽宁省先后开展了较系统的大中比例尺区域地质调查工作,1960-1975年完成全省域31幅1:200000区域地质调查并编写出版了《辽宁省区域地质志》;1975-2000年完成1:50000区域地质调查159幅,基本覆盖了主要成矿区带;2000年以来随着国土资源大调查工作的展开,我省已进入新一轮基础地质调查阶段,先后开展了大连市、丹东市、营口市、建平县、锦州市等图幅的1:250000区域地质调查修测工作。
经过四十余年的区域地质研究,基本查清了辽宁省的基础地质情况。
区域物化探:已完成了辽宁省全境1:200000水系沉积物和重砂测量;完成1:50000-1:100000航空磁测;完成1:200000-1:1000000区域重力测量;完成部分重点成矿区带1:50000水系沉积物测量。
航空遥感:辽宁省航空遥感工作起步较早,遥感技术已经普遍应用到各种比例尺的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中。
此外,还完成了辽宁省地质灾害遥感解译、辽宁省砂金矿遥感解译、辽宁省地质构造解译等工作。
通过基础性地质工作,使辽宁省地质研究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建立了完整的地层系统,总结了不同时代地层含矿性及古生物群组合特征,许多重大基础地质问题得以解决。
如在层序地层研究、侵入岩岩石谱系单位的建立、太古宙变质深成岩的解体、韧性剪切带的发现及其与成矿作用研究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进展,不仅提供了基础性地质图件,而且为辽宁省的矿产资源勘查提供了基础资料。
地质勘探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地质勘探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对策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其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制约了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本文就对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其中存在的主要問题,并提出相关的解决对策,来促进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
标签:地质勘探现状问题对策在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地质勘探工作是一项基础性的工作,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随着社会对于稀缺地质资源的需求的增大,加强地质勘探工作的重要性逐渐体现出来,本文就对地质勘探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简单分析。
1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现状我国进入工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该时期中对于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在持续扩大,加强地质勘探工作显得非常必要,经过长期的发展,我国的地质勘探工作已经取得了重大的进步,尤其是在东部地区的地矿勘探工作中,很多地区的地表矿已经实现规模化的开采,但是想要在这些地区发掘并开采新的矿产资源已经很难,但是西部地区也蕴含着丰富的地矿资源,并且开发程度不高。
有调查显示,我国西部地区的锌、钾盐、富磷、富铜、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云含量占到了我国这几种资源总储量的一半以上,还有多种矿产资源在西部地区也有着非常丰富的储量,因此,在我国未来的地质勘探工作中应该加强西部地区的地质勘探,然而在目前的地质勘探工作中还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下面予以详细的分析。
2地质勘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改革开放以后,为了满足地质勘探工作中的相关需求,国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地质勘探工作,其中包括加大投资力度与勘探人员的技术培训等,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2.1地质勘探工作中的资金投入不足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地质勘探工作也随之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我国的地质勘探企业一直是隶属于国家的事业型单位,而在其发展过程中体制的改革起步较晚,使得其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虽然近些年为了促进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国家在不断的加大地质勘探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但是国家投入的大量资金很多都用在了人员的工资上,而实际用于勘探设备及勘探工作中的资金量在逐渐的减少,并且勘探部门的工作量也在逐年的下降,这种地质勘探工作中的资金投入不足现象的存在,严重制约了地质勘探工作的发展。
中国所有的地矿部门
中国所有的地矿部门————————————————————————————————作者: ————————————————————————————————日期:ﻩ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ﻫﻫ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ﻫ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ﻫ8、中国建筑材料工10、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ﻫ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ﻫ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ﻫ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ﻫ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ﻫ地质院校:ﻫ1、中国地质大学ﻫ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ﻫ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ﻫ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全国主要地勘单位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
中国所有的地矿部门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5、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
地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
地质队伍建设情况汇报近年来,我国地质勘探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地质队伍建设也成为了当前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对地质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汇报和总结。
首先,我们对地质队伍的整体规模进行了调查和分析。
目前,我国地质队伍总体规模庞大,涵盖了各个地区和领域。
在这些地质队伍中,既有国有企业,也有民营企业,还有科研院所和高校等单位。
这些地质队伍在勘探、矿产开发、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其次,我们对地质队伍的人才结构和素质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地质队伍的人才结构日益优化,各类专业人才不断涌现。
他们不仅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面对复杂的地质勘探和灾害防治工作时,地质队伍能够迅速响应,有效协同作战,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
此外,我们还对地质队伍的装备和技术水平进行了全面的评估。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地质勘探领域的装备和技术水平也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类先进的勘探设备和技术手段被广泛应用,为地质队伍的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同时,地质队伍也在不断开展技术培训和学习交流活动,提高了整体的技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最后,我们对地质队伍的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
地质队伍在国土资源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地质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地质队伍在一些地方和领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队伍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不够、装备缺乏等。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管理和改进,以更好地发挥地质队伍的作用。
综上所述,地质队伍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地质队伍的建设,提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能力,为国家的地质勘探和资源开发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能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支持,共同推动地质队伍建设取得更大的进步和成就。
2024年地质勘探市场分析现状
2024年地质勘探市场分析现状1. 引言地质勘探市场作为资源勘探的重要领域之一,对于经济发展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地质勘探市场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
2.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地质勘探市场的规模在近年来持续扩大,主要受益于全球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对资源的不断需求。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地质勘探市场在过去五年间平均每年增长1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3. 市场竞争格局地质勘探市场具有一定的竞争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3.1 市场主要参与者:地质勘探市场主要由国际性和国内性的勘探公司、矿业公司和地质科研机构参与。
国际公司在市场上的竞争能力较强,但随着国内企业技术的不断提升,国内公司的竞争力也在逐步增强。
- 3.2 技术优势:地质勘探市场对技术要求较高,高精尖的勘探技术和设备能够提高勘探效率和发现潜在资源的能力,因此具备先进技术的公司更具竞争优势。
- 3.3 地理优势:地质勘探市场的竞争也与地理位置密切相关。
一些地区具备更丰富的矿产资源,因此在地质勘探市场中具备更大的竞争优势。
4. 市场驱动因素地质勘探市场的发展受多种因素驱动,主要包括: - 4.1 能源需求:全球能源需求不断增长,推动了对石油、天然气等非可再生能源的勘探需求。
- 4.2 环保要求:由于环境保护要求的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需求也在逐渐提升,这推动了对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勘探和利用。
- 4.3 新兴产业发展:近年来,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带动了对稀土等特殊资源的需求,这也成为地质勘探市场的一个驱动因素。
5. 市场挑战和机遇地质勘探市场面临着一些挑战和机遇: - 5.1 资金投入:地质勘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尤其是在深海、高海拔地区等复杂环境中的勘探。
确保足够的资金投入是市场发展的关键。
- 5.2 技术创新: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将带来新的机遇。
例如,近年来,地震勘探技术的应用获得了较大的突破,提高了资源发现的准确性和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情况目前我国地质勘查队伍分布在以下部门:1、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管理2、各地质勘查局、各有色地质勘查局、各煤田地质局、各核工业地质局、各冶金地质局3、中国地质调查局: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4、中国冶金地质总局(中国冶勘总局):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5、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涿州):直属于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的正部级事业单位。
6、中国核工业地质局:隶属于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
7、中化地质矿山总局(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8、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隶属于中国中材集团公司。
9、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黄金指挥部。
10、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隶属于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
11、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为主)12、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即新星石油有限公司)13、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以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研究中心为主)14、中国盐业总公司(即中盐勘察设计院)15、延长油矿管理局(陕西省)16、中联煤层气有限责任公司17、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地质院校:1、中国地质大学(原武汉地质学院、北京地质学院)2、吉林大学(原长春地质学院)3、成都理工大学(原成都地质学院)4、东华理工大学(华东地质学院)5、长安大学(原西安地质学院)6、石家庄经济学院(原河北地质学院)《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地质勘查队伍管理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1999]37号)(一)将原地质矿产部所属的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质勘查单位统一划归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由省级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并逐步实行企业化经营。
(二)组建中国地质调查局,作为国土资源部所属的组织实施国家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和矿产勘查工作的事业单位。
具体职能和编制由国土资源部报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审定。
(三)各工业部门所属地质勘查队伍要根据不同情况积极推进改革。
冶金、有色、轻工、化工、建材等部门所属的地质勘查单位,可以从各自部门的实际情况出发,改组为企业或进入企业集团,具体实施方案由国家经贸委与各工业局研究确定。
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可以从所属地勘队伍中保留一支从事放射性矿产勘查的精干队伍,其余与原地质矿产部所属地质勘查单位同步进行属地化、企业化改革,具体实施方案由国防科工委研究确定。
武警黄金地质勘查部队的改革,按照中央军委和国务院的有关决定执行。
轻工局所属部分地勘单位,并入中国盐业总公司。
一、地质部地勘系统中国地质调查局:2001年成立,隶属于国土资源部,副部级事业单位。
天津地质研究所(天津地调中心)沈阳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调中心)南京地质研究所(南京地调中心)宜昌地质研究所(宜昌地调中心)成都地质研究所(成都地调中心)西安地质研究所(西安地调中心)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地质资料馆) 国土资源部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中国地质图书馆中国地质博物馆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方法技术研究所勘探技术研究所探矿工艺研究所探矿工程研究所郑州综合利用研究所成都综合利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机关):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各省市区地质勘查局(组建地质调查院)全部下放。
原石油地质系统于1997年成立中国新星石油公司,2000年划归中国石化集团。
二、冶金地勘系统(原冶金部地质勘查总局)中国冶金地质勘查工程总局(中国冶勘总局),成立于2001年。
中国冶勘总局一局(华北局):燕郊:第一地质勘查院(燕郊)、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原冶金部第一勘察基础工程总公司)、河北天元地理信息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秦皇岛天元五一五钻探工程有限公司(2006年从中冶地勘岩土工程总公司分出):原编制为:一队:迁安;二队:衢州;515队:秦皇岛;516队:宣化;518队:邯郸;520队:邢台;522队:唐山;物探队:滦县;水文队:定州;超硬材料研究所:探矿技术研究所:燕郊;测绘大队:燕郊;建筑规划设计院:职工医院:二级甲等;子弟学校:中国冶勘总局二局(原华东局606队):福州:第二地质勘查院、福建岩土工程勘察研究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
中国冶勘总局三局:太原:311队、312队、314队、316队、地勘院、岩土总公司。
中国冶勘总局山东局:济南:2个专业公司,4个综合地质队、2个专业地质队、2个勘查院、1个测试中心和1所高级技工学校:山东正元资源勘查研究院、新疆地质勘查院(乌鲁木齐,外派单位)、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冶勘总局中南局:武汉,分布在湖北、湖南、广西三省八市:603队:大冶;604队:孝昌;605队:襄樊;606队:黄石;607队:宜都;608队:黄石;609队:黄石;水文队:黄陂。
中国冶勘总局西北局:西安:西北地质勘查院(西安,原西安地质调查所);五队(酒泉);六队(汉中);乌鲁木齐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地球物理勘查院:保定,国内三大航空物探队伍之一。
中国冶勘总局遥感技术应用中心:北京中国冶勘总局昆明地质调查院:昆明,原西南局昆明地质调查所。
中国冶勘总局广州地质调查所:广州四川省(西南)、辽宁省(东北)冶金地质勘查局和冶金华东地质勘查局(安徽省)已下放。
三、煤炭地勘系统(即中国煤炭地质总局)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总部原涿州,现迁北京丰台。
江苏煤炭地质局:常州,勘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物测队、机械研制中心、勘探研究所、江苏长江机械化基础工程公司。
浙江煤炭地质局:杭州,浙江华厦工程勘察院,浙江华厦建筑基础工程公司,浙江煤炭测绘院等。
广东煤炭地质局:广州新市镇,152地质队、201地质队、202地质队和江南基础工程公司。
广西煤炭地质局:柳州湖北煤炭地质局:武汉,125队、182队、物探测量队、地质勘查院和湖北省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
青海煤炭地质局:西宁,105勘探队、132勘探队、物测队、勘查院4和青海岩土工程勘察咨询公司。
第一勘探局:邯郸,119勘探队、129勘探队、173勘探队、物测队、科教中心、地质勘查院、技术研究中心。
第二勘探局:北京,机械研制中心,建筑工程公司,地质制图印刷中心。
水文地质局:邯郸,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勘察院、四个水文地质队和物探、基础工程、机电安装、物资供应、地能空调、污水治理等六个专业公司。
航测遥感局:西安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北京煤炭资源信息中心:涿州地球物理勘探研究院:涿州干部学校(党校) :涿州中煤地质报社:涿州河北省(邢台)、山西省、内蒙古、东北(沈阳)、吉林省、黑龙江省、安徽省(蚌埠)、福建省、江西省、山东省(泰安)、河南省、湖南省(株洲)、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陕西省、甘肃省、宁夏、新疆煤田地质局已下放。
四、核地勘系统(原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地质总局)核地勘队伍组建于1955年,现有6个地区性地质局、52个地质大队以及研究院所、工厂、医院等90个县团级以上企事业单位,分布于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中国核工业地质局(核工业地质调查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为其业务支撑单位,以6个地区核地质研究所为主体,组建6个核工业地质调查分院,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16大队、核工业西北地质局208大队、核工业东北地质局243大队作为专业勘查队伍。
6个地质局所在省的48个地勘单位,以省为单元,整体属地化,组建辽宁省(东北)、江西省(华东)、湖南省(中南)、广东省(华南、由韶关迁花都)、四川省(西南)、陕西省(西北)核工业地质局,其余1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9个单位属地化后(组建了河南省(信阳,原308大队)、贵州省、甘肃省、青海省等4个核工业地质局),由省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管理。
五、有色地勘系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地质勘查总局)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有色地调中心):成立于2001年,北京地质调查所、桂林地质调查所、新疆地质调查所、地质资料馆、北京矿产地质研究院。
北京中色资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中资环):成立于2003年,北京索坤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北京遥感中心、北京测绘院、北京中色物探有限公司(原物化探中心)、河北有色测绘公司。
19个地质勘查局全部下放:1.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天津市地质调查总院,含河北):原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下辖514队(承德)、517队(石家庄)、519队(保定)、地质四队(秦皇岛)、普查大队(燕郊)、核工业247队(宝坻,原属核工业东北地质局)等六个地质队和一所职工大学(保定),在天津局本部设有天津市地质勘查总院、地质研究所。
2.内蒙古有色地质勘查局3.辽宁省有色地质勘查局4.吉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5.黑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6.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南京。
下辖805(六合)、806(徐州)、807(南京)、809(南京)、810(南京)、813(南京)、814队(镇江)、研究所(南京)、测绘院(镇江)、矿产开发研究院(南京)、南京岩土工程勘查院。
7.浙江省有色地质勘查局:绍兴,前身为重工业部南京地质勘探公司802队。
8.河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郑州,下辖勘查总院、一队、二队、三队、四队、五队、六队、七队。
9.湖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长沙,下辖一总队(郴州)、二总队(湘潭)、214(株洲)、217(衡阳)、245(吉首)、247(长沙)、研究院(长沙)、矿业信息研究中心(长沙)等局属正处级事业单位16个。
10.江西省有色地质勘查局:南昌,江西金源地矿集团公司。
下设“五队、三院、三中心”等11个事业单位。
11.广东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2.广西有色地质勘查局13.海南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4.贵州省有色地质勘查局:贵阳,下辖一总队(清镇)、二总队(六盘水)、三总队(遵义)、物化探总队(清镇)、五总队(安顺)、六总队(凯里)、地质勘查院(贵阳)。
15.西南有色地质勘查局(昆明,含四川)16.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西安,属陕西省正厅级事业单位,有12二级单位,分布于西安、临潼、咸阳、宝鸡、汉中、商洛等地)17.甘肃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8.青海省有色地质勘查局19.新疆有色地质勘查局六、化工地勘系统(原化工部地质矿山局)中化地质矿山总局(中国明达化工矿业总公司):涿州,隶属于中国昊华化工(集团)总公司。
16家地质勘查院(河北、内蒙古、吉林、黑龙江(阿城)、江苏(徐州)、浙江、福建、泰安(钾盐地质)、河南、山东、湖北(荆州)、湖南、广西、贵州(遵义南白)、云南、陕西)、1家地质研究院(化工地质调查总院(地质研究总院))、1家职工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