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案例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案例《数学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指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那么如何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在数学统计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一下浅显的认识。
案例:在教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数字编码》一课时,教材在77页提供了4种编码,让学生了解数字的编码。
教学完例题,学生已掌握了初步的数字编码知识,教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把数字编码知识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师:我们的学校是双语学校,你们在校园里都记得有几个班级?生:13个。
师:你们知道这些班级各有多学生吗?生:不知道。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去统计校园里的学生数。
经过实践活动,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出了数据,汉语言班级6个,民语言班级7个。
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想到什么?生:…………学生提出并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教师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追问了一句:“在统计校园的树时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们的学校很美,我很喜欢这个学校。
生2:我们的学校是花园式学校,我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师:我们的学校很美,我们要爱它。
我们的生活中充满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就要学好它。
反思;一、体会应用,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伟大的目的产生伟大的毅力。
”“坚强的意志源于崇高的理想。
”教师应通过生动形象的思想教育,以及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和科技等方面的广泛应用,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比如:案例1中学生通过对校园里班级的统计,不仅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还受到了思想的熏陶,产生了爱校、爱护班集体的情感。
学习了统计后,还可以让学生统计塑料袋个数的活动,加深对不同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并且在活动中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感受到丢弃塑料袋的行为会对大自然造成污染,唤起他们的环保意思。
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案例

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案例教学案例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案例XXXXXX《数学课程标准》在分类目标中指出:“根据数学的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研究目的教育,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优良的研究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那么如何做好自己的本份工作——在数学统计教学中渗透德育,下面就结合教学案例谈一下浅薄的认识。
案例:在教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一课时,教材在94页提供了4种颜色的花,让学生统计喜欢哪种颜色的花。
教学完例题,学生已掌握了初步的统计知识,教师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把统计知识和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师:我们的学校是花园式的学校,你们在校园里都见过那些树?生:柳树、桃树、银杏树。
师:你们知道这些树各有多少棵吗?生:不知道。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块去统计校园里的树。
经过实践活动,师生共同收集、整理出了数据,银杏树22棵,柳树8棵,桃树12棵。
师:根据收集到的信息,你能想到什么?生1:银杏树比柳树多14棵。
生2:桃树比银杏树少12棵。
生3:柳树和桃树共18棵。
学生提出并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教师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并没有忘记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追问了一句:“在统计校园的树时你们还体会到了什么?”生1:我们的学校很美,我很喜欢这个学校。
生2:我们的学校是花园式学校,我们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
师:我们的学校很美,我们要爱它。
我们的生活中填塞了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从小就要学好它。
反思;一、体会应用,对学生进行研究目的教育宏伟的目标发生宏伟的毅力。
”“坚强的意志源于高尚的幻想。
”教师应通过活泼形象的头脑教育,以及数学知识在日常糊口、生产扶植和科技等方面的广泛使用,不断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变更他们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深入浅出地进行研究目标教育。
比如:案例1中学生通过对校园里树木的统计,不但体会到糊口中处处有数学,还遭到了头脑的熏陶,发生了爱校、爱护花草树木的情绪。
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十五篇

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十五篇【篇1】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活动目标1、懂得吃饭时尽量不掉米粒于桌、地面上,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
2、吃饭时注意力集中,不动张西望。
3、积极参与活动,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幼儿用书——不做漏嘴巴活动过程1、倾听故事、组织讨论:故事里的孩子,为什么大家都叫他漏嘴巴漏嘴巴和小朋友长得一样高吗为什么漏嘴巴在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后来他是怎么想的3、操作实践、强化巩固:幼儿模拟吃饭。
师生小结:只要吃饭时专心,眼睛看着碗里的饭和菜,一手拿勺子,一手拿碗,不把饭粒和菜掉在地上和桌上,就不是漏嘴巴了。
在活动之后,大部分幼儿都能不洒饭,都知道爱惜粮食了,但还有个别孩子需要老师的提醒。
小百科:嘴巴,这里指人的器官,是人身体的一部分,可以用来讲话和进食也包括呼吸。
【篇2】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学习关心身边的人。
2、感受互帮互助,体验助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的故事。
【活动过程】一、欣赏故事《蒲公英妈妈和小蚂蚁》。
二、师生共同讨论:1、师:小蚂蚁和蒲公英为什么会成为好朋友?2、师:当你遇到困难的时候,是谁帮助了你?你得到别人帮助高兴不高兴?3、师:你帮助过别人吗?你帮助别人后心里感觉怎么样?三、引导幼儿表演互相帮助的场景。
师:你能把互相帮助的场景表演一下吗?四、完成幼儿用书中的相关操作内容。
师: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小朋友在做什么,你能学他们这样做吗?使用彩色贴纸中的小红花,引导幼儿学习判断对错。
五、教师小结只有乐于关心、帮助别人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帮助,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这样我们的身边才能到处充满爱。
【篇3】六年级小学数学学科渗透德育教案(一)情景引入1、今天我们教室来了一个聪明的人,你们想知道他是谁吗(出示阿凡提卡通图像)谁认识他2、师简介阿凡提抽“生”“死”签的故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中,教师通过介绍不同场景下的时间和分针位置,让学生认识时间和分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引导学生正确使用时间和珍惜时间,例如:“你们每天有多少时间在玩游戏?如果把这些时间用来研究,你们会更聪明哦!”这样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形成珍惜时间、利用时间的好惯。
案例四:[数学竞赛]四年级数学教师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参加数学竞赛。
在竞赛中,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在竞赛中感受到成功和失败的快乐和挫折,激发学生研究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竞赛结束后,教师还组织学生分享竞赛经验和感受,让学生互相研究和借鉴,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上案例都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在研究数学的同时,培养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惯。
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学中注重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科研究中得到全面的发展。
在本单元的课堂中,我让学生回家记录自己的作息时间,并制成时间表。
在课堂上,我鼓励同学们互相交流,了解彼此的生活安排。
我们思考了哪些地方可以更合理地安排时间,是否有浪费时间的地方。
我们分享了好的例子,例如有些同学不仅列出了日常生活,还合理规划了课后的体育锻炼时间。
有些同学完成家庭作业用的时间很少,而有些同学要花很长时间,我们探讨了原因,并请做作业又快又好的同学分享经验。
通过交流和借鉴,每个同学修正了自己的作息时间表,养成了合理利用时间的好惯。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意识到教育的首要任务是育人,而不仅仅是育才。
在每堂课中,我们应该渗透思想教育和人文教育。
在数学课堂中,如何恰到好处地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位数学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在具体教学中,学生不仅可以从知识中受到教育,而且可以从教师的态度、作风和情感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道德教育,从而达到育人的效果。
小学数学一年级德育渗透教学设计(大全8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德育渗透教学设计(大全8篇)小学数学一年级德育渗透教学设计篇一1.在情景中了解学校生活,消除对新环境的陌生心理,尽快适应小学生活。
2.在数数和认数活动中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初步学会数数的方法。
二、预计教学时间:1节三、教学活动(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2、怎样才能学好数学呢?你们那想知道秘诀吗?想学生介绍“聪明”的“聪”字,让学生明白要变得聪明,上课时一定要用耳朵专心地听,用眼睛认真地看,用嘴巴吧想法说出来,遇到难题还要用心想,不怕困难。
就一定能够学好数学!(二)新知学习1、出示课本第2、3页主题图,学习数数。
(1)说说这副图是什么意思?图中有些什么?(3)下面我们再图中找出数量是2的人或物。
(有2个单杠、2个小朋友在跳绳、2个小朋友在向老师问好、2个小朋友在读书、2个小朋友在看风向标、2个小朋友在记录温度……)教师:真棒!大家找得特别好!请大家说说数完1数2,那数完2以后应该数几呢?(引导认识书来能够是3的人或物,同时教师适时将相应的数字写在黑板上)(4)谁知道3的后面数几呢?图中有哪些东西正好是3个的吗?大家来找一找,数一数。
学生:3张长凳、楼顶上有3扇窗户、在楼的侧面也有3扇窗户……(5)谁知道3的后面,数几呢?学生:教学楼的楼门前有4根柱子,有4个学生在观察天气、有4个垃圾桶……(6)指导数出图中数量是5的人或物。
学生:远处有5栋楼,国旗上有5颗星……(7)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完整说出数量分别是6、7、8、9、10的人或物。
学生:有6朵花有7只小鸟有8棵松树有9个女孩和10个男孩(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用课件或实物投影仪展示,如果有困难要及时给与帮助,对于找对的孩子要给与适当的鼓励。
)2、认读1~10各数10个数字都数完以后,让学生女工在对照书第4~5页看看每个集合圈里物体的个数和旁边的数。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读一读这些数。
教师出示数字卡片1~10让学生辨认(按顺序、打乱认)小学数学一年级德育渗透教学设计篇二随着人教版数学教材的改版,从教学内容到教学设计上,以及新版教材的认识和解读都将有所不同。
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范文三篇

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范文三篇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需要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利用数学活动和其他形式进行德育教育。
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范文,欢迎大家参考!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教学案例一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是把教育放在首位,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客观需要,亦是我国教育方针的要求。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怎样渗透德育呢?我从以下几方面作了些尝试。
一、充分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渗透德育教育。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
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小学数学教材的例题、习题、解释中,有不少进行德育教育的、形象生动的图画和有说服力的数学材料。
因此我们将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深入挖掘其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教材中有许多的数学史料或插图,介绍我国古代数学家对数学研究的突出贡献,既具体又形象,很有说服力。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生动讲解,就能使学生感到祖国的强大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进行爱祖国受社会主义教育的熏陶。
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以激励学生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二、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德育渗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潜移默化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
在数学中,有很多规律和定律如果光靠老师口头传授是起不到作用了,这时候就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共同思考,总结。
这样不断可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而且还可以培养他们团结合作的能力等。
拿教学方法来说,我们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法,这种学习法共享一个观念:学生们一起学习,既要为别人的学习负责,又要为自己的学习负责,学生在既有利于自己又有利于他人前提下进行学习。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三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三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一篇教书育人是每一位教师的职责,学科渗透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渗透德育,笔者谈谈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一、联系实际,进行学习目的教育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生产建设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
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接受能力,联系实际,阐明所学知识的用处,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兴趣,深入浅出地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例如:一年级教学元、角、分的认识,可以介绍人民币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二年级教学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时,要使学生知道已学过的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不能满足人们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需要;三年级教学三步计算式题时,可以介绍小括号在实际中的应用和在运算顺序中的作用;四年级教学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时,可以介绍三角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的应用;五年级教学比例尺时,可以介绍按比例尺计算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以及按比例尺绘制图纸,在建筑、军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等等。
通过教师简明扼要的介绍,要使学生把所学新知识同现实生活、今后的学习和国家的建设逐步联系起来,明确所学知识的重要性。
二、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爱祖国和爱科学的教育数学教材中有很多插图和应用题,教学时可以选择富有教育意义、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数学史料等内容,进行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例如:一年级教学准备课、5的认识、10的认识时,教师可利用插图为媒体,将画面编成数学小故事,通过对画面的处理,对学生进行爱校、爱国教育。
中年级教学读数、写数时,可以有选择地介绍我国的地形概况,如我国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领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我国境内有世界著名的大河长江,长6300千米,等等。
中、高年级在教学应用题时,可以根据应用题中所反映的日常生活、工业、农业、交通、教育、科技等方面有说服力的数据,经过比较、分析,进行爱家乡、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案例雍妮瑛新的课程标准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
新课程标准指导我们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主义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使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这些要求充分说明了德育教育在我们教育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基础学科的数学也必须重视德育教育。
所以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以外,同时也要结合数学教学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品德教育。
案例一:[分桃子]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认识平均分”一课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你有6个桃子,你和你的爸爸妈妈吃,你准备怎么分?为什么?”生1:爸爸1个,妈妈1个,我吃4个。
师:这个小朋友把6个桃子分成了1个,1个和4个。
你为什么要这样分呢?生1:因为我最喜欢吃桃子了,爸爸妈妈肯定给我多吃。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生2:我准备分给爸爸2个,妈妈2个,我自己2个。
师:这个小朋友是把6个桃子分成2个,2个和2个,你为什么这样分呢?生2:“我,爸爸,妈妈,每人都是2个,一样多,这样谁也不吃亏。
”师:还有不同分法吗?生3:我准备给爸爸3个,妈妈2个,自己留1个。
师:他把桃子分成了3个,2个和1个。
你为什么自己只留1个呢?生3:因为爸爸妈妈每天工作很辛苦,所以我要多给他们。
师:你真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好孩子!在这个教学环节中,除了教授学生有关“分”和“平均分”的数学知识外,还渗透了尊敬父母,孝敬父母的良好习惯。
案例二:[有趣的七巧板]二年级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中“有趣的七巧板”这一课时,教师介绍七巧板:七巧板是古时候中国人发明的一种非常有趣的玩具,利用它可以重新组合成很多种不同的图形,外国朋友对我们中国的七巧板也很感兴趣,还给它取了个神奇的名字,叫做“东方魔板”。
你们想认识它吗?教师对七巧板历史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鼓舞学生不断探索、不断追求得进取精神,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的态度。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论文和案例10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论文和案例1《小课题大学问,小行动大情怀》《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一节综合实践课,本课以我国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为背景,旨在让学生结合量与计量、统计等已学知识,通过测量、分析、推理等活动,让学生经历研究问题的过程,同时引导学生感受节约用水的现实性和必要性,强化环保意识。
一.链接生活与教材,有意熏陶德育“节水环保”是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但生活在一线城市的学生从未感受过缺水给生活带来的不便,对水资源的宝贵性更是理解不深刻。
本案例,把生活中水龙头浪费水的现象与数学巧妙结合,引导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参与调查研究,着实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
通过计算和统计推理,学生知道了宁波市按压式水龙头1分钟浪费的水量和全国按压式水龙头1年浪费的水量,为了帮助学生认识浪费现象的严重性,教学中提供了日湖的蓄水量和一个人1年的用水量作为参考,从量化的角度使学生在算一算、比一比的过程中对浪费水的现象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学生接受了一次思想的洗礼,使学生对节约用水从“认知上的理解”上升为“情感上的认同”。
二.巧设活动与方法,反复践行德育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需要以实践为依托,拓展德育空间,丰富德育形式,并以此增强学生的道德体验和道德实践能力。
本案例中,课前、课中、课后都设计了活动引导学生亲自参与。
课前,有目的地收集、调查我国水资源的资料,小组合作实地调查收集数据;课上,有步骤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计算、整理、分析;课后,布置节水方案的设计与实践,让学生经历有目的、有规划地提出研究思路、制定方案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的是学生严谨认真、善于规划、有序做事的好习惯,同时引导学生把节约用水落实到日常行为中。
经历了实践后,学生对节约用水从原先的“情感上的认同”上升为“行动上的自觉”。
一节数学课看似微不足道,只要精心设计不但能引导学生获得知识技能,还能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得到感化,我相信德育融于学科,学科浸润德育,最终是可以实现德育、智育并驾齐驱的目的。
小学三年级德育教案

小学三年级德育教案【篇一:三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三年级数学德育渗透教案教学内容: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整十数乘法的口算教学目标:(一)知识教学点1.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进位)、整百整十数的口算算理;2.掌握合理的口算方法。
(二)能力训练点1.通过口算步骤的推导,初步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2.能正确进行口算,培养思维的灵活性,促进思维条理化。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用一位数乘的口算过程。
难点:理解并掌握满十向前一位进“1”的算理。
(三)德育渗透点1.结合形式多样的练习,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淀数学意识; 2.人人参与口算,使学生养成积极动脑、认真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乘一位数,满10怎样进位,掌握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合理的口算思考过程,正确进行口算。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练习卡片、练习题投影片和数学游戏卡。
教学步骤:一、铺垫设伏1、复习准备投影出示口算题:(用纸板覆盖,一题一题出示)教师揭示课题:(板书:一位数乘两位数、乘整百整十数)二、探究新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2008年奥帆船、帆板比赛在哪个城市举行吗?(引入主题—扬帆奥运。
1、出示情景图:问:图中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2、根据这些信息,你想提出什么问题?(1)、3个月一共挖出多少万吨淤泥?(2)、本周已经运走了多少吨淤泥?师:你能口算出它的得数吗?(说说你是怎样想的?)先让同桌互相说口算过程和得数,然后指名说出口算过程。
(2)、同位两人互相说说你是怎样口算的?(3)、全班交流交流:(每人都从别人的方法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口算方法)引导学生理解:线用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积的末尾填上3个0就可以了。
三、巩固拓展:1、第47页1 第48 页22、第48页第5题第(1)、(2)小题课自主解决。
第(3)小题可采用小组讨论的方法,通过交流体会答案的不惟一性。
3、第7题学生可根据信息提出用乘法解答的问题。
第二问需要学生根据9月份的销售量对10月份的销售量进行预测。
小学数学德育渗透教学案例(片断)

小学数学德育浸透教教事例(片断)事例 1:“东东收获了什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课片断(播放“多美滋 1+1”奶粉广告。
粗心以下:东东把一个蛋糕均匀分红四份,一看一共有 8 个小朋友。
于是就从侧面又切了一刀,刚解决这个问题,又来了第九个小男孩,东东就把自己的那一块蛋糕均分给另一个小男孩。
)师:从这则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生 1:第一个画面把蛋糕均匀分红四份,我能想到了。
生 2:第二个画面把一个蛋糕均匀分红8 份,我能想到。
生 3:从第三个画面中,东东把自己的一块蛋糕又均分给了第9 个小朋友,让我想到。
师:这里的是整个蛋糕的吗?生 3:(增补)不是,是东东手上蛋糕的。
师:你们喜爱东东吗?生:(高声地)喜爱!师:他分出了自己手中蛋糕的,但他收获了什么?生:我感觉他收获了朋友之间诚挚的友情。
生:有的时候,我们可能只分出了自己的一小部分,但收获了一个新的朋友,【感悟:思想教育的浸透,何不从现实的生活实例下手,在生活中找到教育的切进口。
“多美滋 l+l 奶”粉广告的引入,真是别开生面,立意高远。
当师生赏识完广告后,教师精心预设的两个问题“从这则广告让你能联想到几分之一?”和“他分出了自己手中蛋糕的,但他收获了什1 / 3么?”层层推动,不停激活学生的思想,在学生充分感知分数的产生和变化的同时,让关爱教育同步浸透、同步发展。
】事例 2:“如何用好压岁钱?”《可能性》教课片断例题教课后,教师出示几道选择题,此中一题是:必定可能不行能明年春节我的压岁钱()到400 元。
生 l:明年春节我的压岁钱可能到 400 元。
生2:明年春节我的压岁钱必定到 400 元。
师:你为何能这么必定必定会有 400 元压岁钱?生 2:(增补)由于我每年的压岁钱都有好几千,我阿姨说明年春节会给我1000 元压岁钱。
师:你们的压岁钱也超出400 元吗?生:(大多数)对!师:你们会如何去安排这些压岁钱呢?生 3:我会把所有的钱都花在跟学习相关的事情上,如买学惯用品、指导书、订报刊等等。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故事一:李老师的奇妙数学课李老师是一位小学数学教师,他热爱教学,对学生的成长也非常关注。
他不仅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一天,李老师上课讲解几何知识,他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这些知识,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合作能力,设计了一个特别的活动。
李老师给每个学生发了一些彩色软木棍和橡皮筋,并要求他们利用这些材料组装出一个立体图形。
学生们兴奋地开始动手,通过讨论和合作,他们互相帮助,创造出了各种立体图形,如立方体、长方体、金字塔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不仅复习了几何知识,还锻炼了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老师通过这个活动,成功地将德育融入到数学教学中,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
故事二:王老师的关怀与鼓励王老师是一位细心而受学生喜欢的小学数学老师。
他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重视学生成长的每个环节。
有一次,一位学生小明因为个人问题表现得郁郁寡欢,成绩也有所下降。
王老师并没有责怪小明,相反,他主动找到小明,关切地询问他的情况,并提供帮助。
王老师鼓励小明积极面对困难,相信他的潜力,并给予他更多的关怀和帮助。
他每天和小明交流,倾听他的心声,帮助他排解压力,并耐心地解答他的问题。
通过王老师的关心和鼓励,小明逐渐摆脱了困境,恢复了自信,成绩也逐渐提升。
而且,王老师还鼓励小明主动参与学校的公益活动,培养他的社会责任感。
小明在王老师的耐心指导和关爱下,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并受到了同学和老师的一致赞誉。
故事三:张老师的生活实践教育张老师是一位富有创意和思想活跃的小学数学教师,他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德育素质。
为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他设计了一系列生活实践教育活动。
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时候,张老师组织学生们参观了一家面包店。
学生们亲自体验面包的制作过程,学习如何将整个面团分割成相等的份额,了解分数的实际运用。
这样的活动既使学生们更好地理解了分数的概念,也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

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案例案例背景在中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德育渗透是指将德育元素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使学生能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仅获得知识和技能,同时也培养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在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法。
案例描述案例一:数学课上的公平原则一位中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数学课的教学时,注重强调公平原则。
他在讲解数学问题时,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公平性,并与学生一同探讨公平原则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他引用了分配公平的例子,让学生思考如何公平地分配有限的资源。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不仅理解了数学概念和问题解决的方法,同时也培养了公平意识和价值观。
他们在将来的生活中更加注重平等和公正,并能够在面临选择时做出公平的决策。
案例二:数学竞赛中的团队合作一所小学举办了一场数学竞赛,其中有个题目需要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来解决。
这个题目需要学生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复杂的数学难题。
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不仅要发挥个人的数学能力,还要和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他们需要协商解决方案,分工合作,并最终达成共识。
通过这个竞赛,学生们不仅提高了数学水平,还培养了团队合作意识和能力。
他们学会了互相信任,尊重他人的意见,并能够在团队中有效地发挥自己的优势。
案例总结以上两个案例展示了中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具体实施方式和效果。
通过在数学课堂中注重公平原则和团队合作,教师能够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德育渗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德育素养,还能增强他们的学科能力。
这种教学方法不仅在数学教学中适用,也可以在其他学科中进行实施,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

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很高兴能为您撰写小学数学老师德育故事或案例三篇,下面是三个案例,每篇故事约600字。
案例一: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老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良好的社会责任感。
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培养学生合作精神的案例: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她经常组织学生参加数学团队竞赛。
这次,她安排了一个有关解决数学难题的小组任务。
老师将学生分成了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有不同的能力水平。
她在每个小组中设置了一个组长,负责统筹、协调和鼓励小组成员。
在团队竞赛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合作,共同解决一系列的数学难题。
每个小组的成绩将取决于小组内每个成员的贡献。
在竞赛前,老师向学生们宣布了比赛规则,并且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
她鼓励学生们互帮互助,共同进步,并向他们展示了一些成功的合作案例。
通过这个团队竞赛,学生们深刻体会到了合作的力量。
他们意识到,只有团结一致,相互支持,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
这位数学老师通过组织团队竞赛,培养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
她教会了学生们通过相互合作,共同努力,解决问题。
这种合作精神不仅在数学学习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案例二: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个关于如何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案例:我们的主人公是一位小学数学老师,她有一个特别的教学方式,那就是通过游戏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这位老师常常给学生出一些有趣的数学题目,鼓励他们用多种方法解决。
她告诉学生们,同一个问题可以有多种答案,每个人都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游戏中,学生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与其他同学分享。
老师鼓励他们讨论解题思路,相互启发,互相学习。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这位数学老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
她教会了他们不仅要追求正确的答案,还要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思路,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精选11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精选11篇)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范文(精选11篇)案例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所经历的具有多种意义的典型事件陈述。
它是对人们经历的故事的有意截取。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的文章11篇,欢迎品鉴!第1篇: 小学数学学科德育渗透案例教学思路说明:《义勇军进行曲》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它出现在北师大版三年级艺术(上册)《深深的怀念》这一单元的主题图中,与油画作品《狼牙山五壮士》、国画作品《铜墙铁壁》及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局部组成了一曲用生命谱写的瑰丽乐章。
当年,这首雄壮激昂的歌曲曾经激励着中华儿女同侵略者浴血奋战,成为整个中华民族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战斗号角。
今天,中华民族在走向富强之路的同时,依然面临着挑战与危机!《国歌》仍然传递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它时刻鼓舞着炎黄子孙奋发图强,建设好自己的国家。
《国歌》,对学生来说,听得多,也唱得比较多。
但因为所处的时代不同,学生很难体会到歌曲中包含着的特有的深刻含义,所以在演唱时,往往只有动嘴在哼唱,很难达到慷慨激昂的效果。
因此,我选择了对这首歌曲的演唱教学、点评、赏析,纠正学生演唱中的习惯性错误与不严谨的缺陷。
在新课程艺术学科的精神指导下,我围绕热爱祖国这一个重要的人文主题,我采用了如下五个篇章:《国歌》奥运篇自豪、《国歌》战争篇庄严、《国歌》识唱篇能行、《国歌》成就篇激情、《国歌》歌舞篇祝愿这一艺术体验的过程将《国歌》在不同时代、不同场合的演唱意义在学生面前拉开生动的帷幕。
通过现代电化多媒体展示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无数英雄的中华儿女冲锋陷阵,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一道新的长城;在庄严的《国歌》声中,荣获世界冠军的奥运健儿热泪盈眶;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万人注目着天安门前的升旗仪式使学生自然地进入了《国歌》的音乐意境,并产生了强烈的学唱愿望。
把歌曲中蕴含的情感予以深刻的揭示,并唤起了学生的感情共鸣,在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演唱中,培养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学科中两个德育渗透的案例说起小学数学中的德育渗透,大家脑中或许会闪过“牵强附会”四个字。
因为数学似乎没有语文学科中俯拾皆是的德育资源,也没有音美学科中覆盖全程的美育渗透。
其实,不然,真正深入到数学学科中,你就会发现,数学中的德育内容不仅全面,还有极强的说服力。
若其他学科的德育是以情动人居多,则数学学科中的德育是以理服人为上。
数学从内容到思想方法都充满了唯物辩证法。
数学思维的训练使人的思维逐步具有广泛性、深刻性、组织性、批判性、灵活性和创造性的特征。
这使学生受益终身。
数学发展史中那些辉煌灿烂的成就足以激发学生的爱国心和民族自豪感。
数学习题中也有很多关于环保、互助、爱国、爱家等德育素材,这些信息提供的数据和实实在在的计算,最具说服力、最真切。
现在只谈数学教学过程中的两个的案例:案例1:让学生进入数学的角色情景,培养孩子的爱心和自信心、责任心。
又是一个星期一的早晨,在A班上第一节数学课。
学生放松两天后,躁动的心尚未平静,加之又是节稍显枯燥的计算练习课,教室中凳子吱呀不停,小声说话的声音不断。
我便也有些烦躁起来,连吓带哄地领着学生做到课本40页第3题。
题目提供了这些信息:二年级198人,三年级270人,四年级201人,五年级281人,他们要去儿童剧场看电影,剧场能容纳500人,问题:哪几个年级安排在一起合适?需要安排几场?我让学生先读题目,他们个个有气无力。
再让读一遍,读得还是很勉强。
读完让学生自己思考:怎么解决问题?等了片刻,举手者寥寥无几。
叫了一个学生,陈述自己的想法,其他学生似听非听,漫不经心。
看着学生茫然又漠然的眼神,耐着性子领着说了一遍,又问了几个学生,还是说不太清楚,看到花费了这么多时间,效果却不好,心中非常窝火,忍不住又批评了学生几句。
如此这般,折腾掉不少时间,下课铃响了,预定的教学任务没有完成。
带着沮丧的心情来到B班,准备上今天的第二节数学课。
看着那些在课间游戏时活蹦乱跳的孩子,忽然觉得刚才的发火多么可笑!浪费时间,破坏心情!这么小的孩子,前面说完后面忘,生气发火只是做了无用功,何苦!想到此,我调整了心态,微笑着面对孩子们。
笑容平息了孩子们躁动的心,乱响的桌椅声停了下来,孩子们在淡淡的愉悦中思维飞扬,我的灵感亦被唤起。
同样研究40页第3题,我说:“××小学的同学要去儿童剧院看电影,这么多人,怎么安排才合理呢?在座的哪位校长给出出主意?”孩子们一听,把他们称为“校长”,立马来了劲,赶紧去读题,想题,讨论题,气氛十分热烈。
待孩子们思考得差不多时,我笑着说:“哪位校长来安排一下?要说清你的理由。
”顿时“高手如林”。
我叫了一位平时比较害羞的女孩:“王校长,请!”小女孩被激情点燃,忘记了羞怯,流畅地说出了自己的策略。
“王校长的方案合理不合理?”“合理!”全班学生异口同声地回应。
小女孩兴奋地涨红着脸坐下了。
许多孩子依然高高地举着小手。
我又点了一位:“冯校长,你有什么打算?”孩子们面带笑意看向“冯校长”,看向“冯校长”写下的算式,表情是那样专注,反响是那么热烈,跟前一节课中孩子们有气无力的状态形成鲜明的对比。
最后我说:“两位校长只花了几分钟时间就把这么多人安排得井井有条,厉害吧?”孩子们向两位“校长”投去钦佩的目光。
“要是没有合理的安排,这么多人不得乱成一团呀!咱们学习数学用处大不大?”“大!”孩子们的回答震耳欲聋。
我们在教学中营造一种民主、愉悦的氛围,唤起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创造自主学习的环境,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和谐的氛围中,师生的灵感一同轻舞飞扬。
案例2:在数学自主合作式学习中,也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合作、互助、竞争、耐挫的品质。
我们五年级数学组每周末的数学作业就是一张卷子。
这些卷子的批改和讲评真令人头疼。
周末作业一向质量不高,布置的卷子有部分学生不经思考,胡写乱做,错题百出。
我们费了很大劲把这一百四十多份卷子批改出来,发下去改错,很多孩子改后还是错题连篇。
既然不会改错,那讲题的时候该认真听了吧!好不容易挤出时间讲讲卷子,题没错的孩子觉得自己会了,不好好听;错题多的听着费劲,不进状态,效率也很低。
怎样改变这种低效甚至无效的状态呢?思索后,我决定采用四人小组合作讲卷子的方法。
于是,批改完数学卷子后,我发给学生,告诉他们改错并且要弄清错因,第二天在四人小组里讲自己做错的题该怎么纠正,理由是什么。
如果讲不清楚,小组里的同学帮忙。
小组合作讲完题之后我要提问典型错例,而且重点提问卷子出错较多的同学。
如果某个小组提问到的同学每次都能准确纠错并说出算理,那么整个小组都有互助奖。
我们数学课一般是每天的第一二两节,五年级增加了两节数学课,我增加的两节都在星期三,所以我把小组讲卷子的时间定在了周三。
周三上午第四节,上课铃还没响,我走进教室,教室里已经热火朝天,每个四人小组的成员都拿着自己的卷子,围成一圈,讲的,听的,提醒的,都在参与,都在思考,都在总结。
连我走进教室都没人注意。
感觉时间差不多了,我开始提问,每个孩子都听得那么认真,因为每次体温都关系到某个小组的“生死存亡”,况且,有时我还会杀个回马枪,把刚问过的地方再提问一次,所以孩子们要保持警惕,那就是——时刻准备着,为接受夏老师的提问而奋斗。
准确回答每一次问题的小组该得奖品了,是什么呢?为了激发学生互助讲题的热情,我的奖励面是很大的,要是每周都买很多的奖品,那可受不了。
我们五年级数学组平时作业不多,经常是选书上的典型题让学生做在纸上。
(说明一下:做纸上是为了节省翻作业的时间,翻作业时间差不多要占到批改时间的三分之一呢!)为了创设奖品,我前几天布置的作业都是把书上的几道应用题抄题做在纸上,美其名曰,加强审题能力,其实是为了后面的奖品做铺垫。
合作效果好、答题准确的小组成员每人可以得到一张免抄题纸。
所谓的免抄题纸,就是在一些空白演草纸上盖个小脚丫章(这个小脚丫章是一二年级进行小组竞赛的时候用的,意思是天天进步。
这个章好久没用过了,现在起死回生了)。
用这样的纸做题就可以在有抄题作业时获得免抄题的权利,而绝大多数的孩子都能得到这份奖品。
采用小组合作讲卷子的方法,挺见效的。
首先,周末卷子完成的质量提高了,因为合作学习时,每个人的卷子都摆在桌面上,谁也不想让自己小组成员看到自己的卷子是“红光满面”,错误百出。
而且错误太多的话,小组成员帮助讲题时也无从下手,会受到大家的一致批评。
另外,小组里有的孩子作业全对,我会画上一颗星星,写上:“真行啊!佩服佩服”等激励性的语言,在小组讲题时,小组成员都能看到组内其他人的评价,这样,既激励了做题认真的孩子,也提醒了做题应付的学生。
卷子周一改出来,周二提前发给孩子,让他们有独立思考改错的时间,这样,第二天万一还不会,别人帮他的时候才好听明白。
其次,每个小组成员都知道大家是一条线上的蚂蚱——大家好才是真的好,配合会比较默契!错题的同学先汇报自己对错题再次思考的结果,然后由其他同学指导帮助,汇报的同学很用心,帮助的同学很认真,大家都学会了知识,还练好了口才和耐心。
教学相长,每个人的解题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提问中就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回答问题时都是有理有据,口齿伶俐。
在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小插曲。
几次活动后,发免抄题纸的时候,有的小组成员抗议了:老师,你都不叫我们组。
学生多,有时叫过哪个组,没叫过哪个组的学生,记不太清楚,所以有的小组没有提问到。
孩子们因为没提问到而生气,可喜可贺啊!以后提问到差不多的时候,我都会问一下:还有哪个小组没有发言?然后给他们一个机会。
每次还会告诉孩子,合作学习时最认真的小组会多给一些机会,这样他们的合作学习会安排得更合理,紧凑。
某小组的一个孩子,虽然每次合作学习也很努力,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基础太差,小组成员在帮助的时候总是教不会她。
结果提问了两次,她都答不出来。
看着别的小组都得到了免抄题纸,这个小组的成员心里有些不平衡了,要求调座位,不想跟那个孩子在一组了。
后来,我找那另外三位同学谈了话,问他们,你们打算让她去哪个组?你们认为谁能教会她?既然认为别人能教会她,你们也能啊。
他们无语了。
然后我说:其实你们把她教会,说明你们能力很强。
现在调位是不可能的,既然改变不了现状,只有改变自己的态度,耐心地帮助她,抱怨是没有用的。
在互助过程中,如果你们竭尽全力地帮她,而且她也在努力地思考,我可以暂时先不提问她,可以提问组里其他三人。
老师一个人帮一百多人,你们三个人才帮助一个,相信你们一定能行的。
这样,他们不再埋怨,而是在每次合作讲题时尽心地帮助,我也配合着偶尔提问那个孩子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她答出后,我就夸张地说:这个小组的同学真厉害,把同学帮得这样好。
在合作学习中,孩子们体会到,帮了别人,提高了自己,双赢。
孩子们周末做卷子的质量高了,对于数学习题,不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了,锻炼了口才,培养了耐心和虚心的品质,互助习惯养成了,团队精神出来了,可谓一举多得。
总之,几年的数学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不需牵强附会、生拉硬拽,而是面对大量的素材,做个“有心人”,适度挖掘教学中思想教育的因素,找准思想教育与知识传授的最佳点,精心设计,把握时机,使课堂教学闪现出思想教育的熠熠火花,照亮孩子们的心灵,使他们在学习数学中,学做人、学思想、学求知。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坚持由低到高,由表及里,反复孕育,逐渐渗透,使学生在数学认知结构功能逐步增强的同时,经过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使人生观、世界观、道德品质、思维结构得到不断启蒙、规范和优化,达到最终的德育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