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非关税壁垒1
名词解释非关税壁垒
![名词解释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8fd9139c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8.png)
名词解释非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是指国际贸易中,一国采取的不涉及关税的各种贸易限制措施。
这些措施旨在保护本国产业,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入,并且提供竞争优势给本国生产者。
非关税壁垒的种类很多,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术标准、反倾销措施、商品检验等等。
这些措施给国际贸易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增加了贸易成本,限制了国际贸易的自由。
非关税壁垒的采用可以是合法的,但也可能违反国际贸易规则。
其中一个常见的非关税壁垒是进口配额。
进口配额是限制一定时间内某种商品的进口量的上限。
进口配额可以通过数量限制或者价值限制来实施。
进口配额的设定既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也可以为国内消费者提供较低价格的进口商品。
另一个常见的非关税壁垒是进口许可证。
进口许可证是一种授权进口某种商品的许可证,只有持有该许可证的企业才能进口该商品。
这种措施通常用于限制某些高价、高风险或涉及国家安全的商品的进口。
技术标准也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技术标准是为了保护本国产业或确保进口商品符合国家质量和安全要求而设立的。
例如,某个国家可以要求进口电子产品符合特定的安全标准,这就限制了某些生产能力较低的企业的进口。
反倾销措施也是常见的非关税壁垒之一。
国家可以对被认定为倾销的进口商品征收反倾销税,以抑制其进入本国市场。
这种措施可以保护本国产业免受不公平竞争的伤害,但如果滥用,可能会引发贸易争端。
商品检验和认证也是一种非关税壁垒。
国家可以要求进口商品进行检验和认证,以确保其符合质量、安全和卫生等标准。
这可以防止低质量或有害商品进入本国市场,保护国内消费者的权益和健康。
总之,非关税壁垒是国际贸易中一国采取的不涉及关税的各种贸易限制措施。
这些措施可以保护本国产业,但也会限制进口商品的流入,增加贸易成本,降低国际贸易的自由。
因此,非关税壁垒的采用需要谨慎,并遵守国际贸易规则。
国经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2013)
![国经第七章关税与非关税壁垒(2013)](https://img.taocdn.com/s3/m/85b07ce181c758f5f61f6775.png)
其中自由贸易时国内(外)价格为Pw,加入进口限 额Q3Q4后价格上涨为Pq 。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 费者剩余减少(a+b+c+d),净福利效应=a(a+b+c+d)=-(b+c+d) 。 b、d分别为生产扭曲和消费扭曲,b+d为配额的 净损失。至于c,在关税情形下我们知道它表示 政府的关税收入,因此可被抵消,现在则称为配 额收益(quota revenue)或配额租金(quota rent),它实际上是一种垄断利润,它的去向视 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而定。
28
二、配额的效应:
配额实施后进口会减少, 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 格要上涨。如果实施配额 的国家是一个小国,那么 配额只影响国内市场价格, 对世界市场价格没有影响; 如果实施配额的国家是一 个大国,那么配额不仅导 致国内市场价格上涨,而 且还会导致世界市场价格 下跌。这一点与关税的价 格效应一样。配额对国内 生产、消费等方面的影响 与关税也大致相同。
7.5元/升
85元/吨 232元/平方米
(1)每台完税价格低于或等 于2000美元:执行单一从 价税,税率为130%;(2)每 混 广播级录像机 合 台完税价格高于2000美元: 税 每台征收从量税,税额 20600元,加上6%的从价 7 税。 资料来源:转自海闻、P.林德特等《国际贸易》, P241,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 7.2)
15
图7.4有效保护率的计算图解
15000 增加值 V’=5000美元 10,000 8,000 10000 增加值 V=2000美元 8000 每辆汽车的 投入成本: 8000美元 每辆汽车的 投入成本: 8000美元 + 2000美元关 税 对投入品征收 25%的关税 对整车征收50% 的关税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16572109f78a6529647d53ab.png)
局部均衡条件下关税对大国经济的影响
征收关税后,国内价格由原来的Pw 升至pt,与此同时,世界价格也由 Pw降至P‘w,征税后国内外之间的 关系为:Pt= P‘w+t。 p S 生产效应:国内生产量由OQ1增 至OQ3;消费效应:国内消费量 由OQ2降至OQ4。贸易效应:进 口量由征税前Q1Q2降为Q3Q4。价 格效应:世界市场价格由Pw降至 P‘w。财政收入效应:单位税额 乘以进口量(Q3Q4),即图中 (c+e)部分。 D Q2 Q
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保护贸易理论是对自由贸易理论的 修正和发展
第一节 关税概述
一、关税及其目的 关税(tariff)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 关税(tariff)是一国对通过其关境的进出口商品 所课征的一种税收。由于征收关税提高了进出口 商品的成本和价格,客观上限制了进出口商品的 数量,故关税又被称为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 数量,故关税又被称为关税壁垒(tariff barrier)。 一般而言,一国的关境和它的国境是一致的,但 在某种情况下也会出现两者的不一致。当一国在 国境内设立了自由港和免税的自由贸易区时,该 国的关境就小于国界;而几个国家组成关税同盟 时,如欧洲联盟,联盟内部各国互免关税,对外 征收统一的关税,此时关境就要大于国境。
pt
Pw P‘w
A a C
b
B E H e c F I Q4
d
பைடு நூலகம்
G
t
O
Q1 Q3
福利影响:消费者剩余损失( + + + )部分;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部分 部分; 福利影响:消费者剩余损失(a+b+c+d)部分;生产者剩余增加了 部分;政府从关税中获利 部分。 部分是无法弥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是生产的效率损失, (c+e)部分。综合来看,b+d部分是无法弥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其中,b是生产的效率损失,d 部分 综合来看, + 部分是无法弥补的社会福利净损失 其中, 是生产的效率损失 为消费损失。还有一块净增加的收益e是由于关税造成的进口量的减少从而压低了商品的国际市场价 为消费损失。还有一块净增加的收益 是由于关税造成的进口量的减少从而压低了商品的国际市场价 改善了大国的贸易条件而产生的。 格,改善了大国的贸易条件而产生的。
7国际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
![7国际贸易政策(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57f6d0c60c22590102029df9.png)
7.2 间接限制措施
市场经济发展程度的量化标准 假设存在一个100%的市场经济标准,市场 化程度达到69%,就意味着市场经济体制已经 建立. 60%则为一个临界水平.一般将80%-100%视为成熟的市场经济区间.
7.2 间接限制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20年前为5%,10年前为35%。 对未来10年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专家作出如下 三种预测方案: 高位预测:2010年将超过80%,中国将成为标 准的或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中位预测:2010年将达到70-75%,中国将成 为相对成熟的或较完善的市场经济国家。 低位预测:2010年将达到65%,中国将成为准 市场经济国家或接近于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
7.2 间接限制措施
经济市场化程度的测度标准
美国标准: 一是货币的可兑换程度; 二是劳资双方进行工资谈判的自由程度; 三是设立合资企业或外资企业的自由程度; 四是政府对生产方式的所有和控制程度; 五是政府对资源分配、企业的产出和价格决策的控 制程度,要求该产业的产品数量和价格决策没有政 府介入,所有重要的产品投入都是以市场价格支付 的; 六是商务部认为合适的其他判断因素
7.2 间接限制措施
WTO的《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对成员国使用补贴 确立了比较严格的标准,将补贴分为禁止的补贴、 可申诉的补贴和不可申诉的补贴。其中禁止的补贴 包括进口替代补贴。 征收反补贴税必须证明补贴的存在及这种补贴与损 害之间的因果关系。如果出口国对某种出口产品实 施补贴的行为对进口国国内某项已建的工业造成重 大损害或产生重大威胁,或严重阻碍国内某一工业 的新建时,进口国可以对该种产品征收反补贴税。 反补贴税税额一般按奖金或补贴的数额征收,不得 超过该产品接受补贴的净额,且征税期限不得超过5 年。 对于接受补贴的倾销商品,不能既征反倾销税,同 时又征反补贴税。反补贴税是一种进口附加税。
非关税措施
![非关税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e5d809c7dd3383c4ba4cd221.png)
(3)进口许可证(Import License System)
进口国政府颁发的凭以进口某种商品的证书。规 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领取许可证,没有许可证一 律不许进口。
对进口商品规定复杂苛刻的技术标准并经常修改, 使外国产品难以适应。因此这类措施又称为技术 性贸易壁垒(Technology Trade Barrier)。
技术性贸易壁垒通常包括: 1.技术标准(Technology Standard) 2.卫生检疫规定( Health and Sanifary Regulation ) 3.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 Packing & Labelling
国家实行外汇管制主要包括: 1.数量性外汇管制 2.成本性外汇管制(汇率管制) 3.综合外汇管制
(5)进出口国家垄断
(Foreign Trade under State Monopoly) 国家管理机关直接经营某些商品的进出口,或 把某些商品的进出口权给予某些垄断组织或专 业外贸公司,以控制这些商品的进口。
(5) 外汇倾销 ( Exchange Dumping )
出口企业利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机会进行商 品倾销,以争夺国外市场。
外汇倾销的条件
1.货币贬值速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幅度。 2. 其他国家不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或其它 报复性措施。
货币贬值的效应
货币贬值可促进出口同时限制进口,但可能引 起国内市场物价的上涨而导致通货膨胀。
(3)加剧贸易伙伴间的争端和分裂
三﹑非关税壁垒的经济效应分析
进口配额的经济效应
进口配额的效果与关税相似,两者差别在于征收关 税时,政府有关税收入;而采用进口配额时,政府没有 关税收入。 如图7-1 所示 自由贸易时:进口国国内 产量为OQ1;消费量OQ2, 进口量为Q1Q2 , 国内价=国 际价=P1。 有进口配额时:国内供求 平衡点 D, 国际价=P1,国 内价=P2 。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641333dd5022aaea998f0fa1.png)
非关税壁垒(non-tariff barriers NTBs)第一节非关税壁垒概述一、含义二、产生三、非关税壁垒的特点1.灵活性2.有效性3.隐蔽性4.歧视性四、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一)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政策越来越把非关税壁垒作为实现其政策目标的主要工具。
对他们来说,非关税壁垒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是作为防御性武器限制外国商品进口,用以保护国内陷人结构性危机的生产部门,或者保障国内垄断资产阶级能获得高额利润。
(2)是在国际贸易谈判中用作砝码,逼迫对方妥协让步,以争夺国际市场。
(3)是用作对其他国家实行贸易歧视的手段,甚至作为实现政治利益的手段。
总之,发达国家设臵非关税壁垒是为了保持其经济优势地位,继续维护不平等交换的国际格局。
(二)发展中国家同样也越来越广泛地使用着非关税壁垒措施。
但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是,发展中国家设臵非关税壁垒的目的主要是:(1)限制非必需品进口,节省外汇;(2)限制外国进口品的强大竞争力,以保护民族工业和幼稚工业;(3)发展民族经济,以摆脱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对本国经济的控制和剥削。
第二节非关税壁垒的主要种类一、进口配额制(import quotas)(一)绝对配额(absolute quotas)1.全球配额(global quotas;unallocated quotas)2.国别配额(country quotas)(1)自主配额(autonomous quotas)(2)协议配额(agreement quotas;bilateral quotas)(二)关税配额(tariff quotas)二、“自动”出口配额(“voluntary”export quotas)专栏1日美汽车贸易中的“自愿”出口配额“自愿”出口配额最早最著名的例子是日本对出口美国的汽车的限制。
日本汽车自 20世纪 60年代开始进入美国市场,到 80年代初,对美国汽车产业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1979一1980年美国汽车业失业率的上升和利润的下降,使福特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人联合工会(United Automobile Workers,简称UAW)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申请使用201条款的保护。
第七章非关税壁垒
![第七章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688dc8a8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e9.png)
突如其来的风波使中策陷入了一场生死考验:如果报 告情况属实,如果各种相关指控成立,那么中策公司 出口到美国的多达45万条轮胎将有可能被全部召回, 召回费用高达6400万美元。而对于一个产品行销美国 市场十余年的中国老牌企业来说,产品存在缺陷就意 味着将被打上劣质的标签,再难在国际市场立足。
三、进口许可证制
指进口国家规定某些商品进口必须事先领取许 可证才可进口,否则一律不准进口。
1、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上看 (1)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指一国政府有关部
门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额,在配额的限 度内,给进口商发放许可证。 (2)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进口许可证不与进 口配额相结合,颁发的许可证是在个别考虑的 基础上进行。这种方式的限制性比较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事件发生之后,《纽约时报》、美 国新闻等多家媒体,又以各自的理解,纷纷以“中国 轮胎存在质量缺陷引发车祸”、“中策45万条轮胎将 被召回”为题对此事进行了持续报道。再加上当时的 中美贸易关系十分微妙,一时间,各界对中策公司、 甚至对整个中国制造的质疑声四起
近些年,我国轮胎生产和出口均居世界第二位,已经 遭受或将要遭受的贸易壁垒越来越多。
这项标准主要针对农副产品及其制品。
如日本规定茶叶上的农药残存量不得超 过10/100万;美国规定搪瓷含铅量不得 超过7/100万。。。
3、商品包装和标签的规定
主要是对包装物料、罐头、瓶子等规定 目前,欧盟拥有的技术标准有10多万个,
第七章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第七章 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cfa80797312b3169a551a443.png)
一、关税的概念
❖ 关税(Customs Duties;Tariff)是进出口 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 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 P159
❖ 具体来讲,关税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 ㈠关税是由海关代表国家征收的一种税 ❖ 海关是设在一国关境上的国家行政管理机构,
是国家机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全部转嫁他人。
二、关税的特点
❖ 2、关税的税收主体是进出口商,税收客体是 进出口货物。
❖ 税收主体也称课税主体,是指依法具有纳税 义务的自然人或法人,也称纳税人;
❖ 税收客体是指课税的对象。
二、关税的特点
❖ 3、关税具有对外统一性 ❖ 关税必须在关境统一征收,否则商品就会从
征税较低的口岸进口,然后再自由流通到境 内其他地区,即所谓“税往低处流”。
三、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 类
❖ ㈠正税:即根据颁布的税率征收的关税。相 对于附加税而言,也称为一般关税。
❖ ㈡进口附加税
❖ 1、概念:一些国家对进口商品除了征收正 税外,还根据某种目的再加征进口税即附加 税。
三、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 类
❖ 2、征收的目的 ❖ ⑴应付国际收支,维持进出口平衡;
口某一产品的价格,也就是出口商将产品出 售给进口商的价格。
三、按差别待遇和特定的实施情况分 类
❖ C、倾销幅度的确定:是对正常价值和出口 价格进行适当的比较后确定的。
❖ 调整主要考虑如下因素:相同的贸易水平, 通常要倒推至出厂前的价格水平;尽可能是 在相同时间进行的销售;影响价格可比性的 差异,包括销售条件、税收、销售数量和产 品的物理特征等方面的差异;转售的费用; 汇率;产品的同类性等。
一、关税的概念
❖ ㈡关税的课征范围是以关境为界,而不是以 国境为界
非关税壁垒名词解释
![非关税壁垒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efe6255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05.png)
非关税壁垒名词解释
非关税壁垒是指国际贸易中除关税以外的其他各种限制和措施,以保护国内市场免受外国产品的冲击。
非关税壁垒包括各种形式的限制贸易的法律、规章和政策,如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进口禁令、技术壁垒和标准壁垒等。
进口配额是指限制一定产品进口数量的措施。
国家通过配额制度来限制进口量,可以通过设定固定数量的进口配额或分配比例来控制进口量。
配额制度可以帮助国家调整国内市场供需关系,保护国内相关产业的利益。
进口许可证是指进口商品必须获得政府或相关机构发放的特定的进口许可证才能进入该国市场。
通过对进口商品进行审查和限制,国家可以控制进口产品的品质、数量和种类,以保护国内产业的利益和安全。
进口禁令是指国家禁止或限制一定产品进口的政策。
国家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利益来禁止或限制一定产品的进口,以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利益,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技术壁垒是指通过技术标准和规定来限制进口产品的措施。
国家可以通过制定特定技术标准和规范,使其与本国产品相适应,从而给予本国产品在市场上更大的竞争优势,限制进口产品的竞争能力。
标准壁垒是指通过制定特定的产品标准和法规来限制进口产品的措施。
国家可以通过制定各种技术性标准和规范,使其与本
国产品相适应,限制进口产品的市场准入,保护本国产业利益和安全。
非关税壁垒的存在对国际贸易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使得贸易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和耗时,同时也增加了贸易成本。
然而,非关税壁垒也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国内产业的利益和安全,调整国内市场供应和需求关系,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非关税壁垒
![非关税壁垒](https://img.taocdn.com/s3/m/937c26c905087632311212d7.png)
进口配额的收入分配效应:配额租金c的分配由 政府分配配额的方式决定。
政府分配进口配额的方式:
政府直接颁发进口许可证给进口商,许可 证是免费的。 政府根据进口商或消费者的申请颁发许可 证。 政府公开拍卖。 政府在设置配额以后,将权限交给出口国, 由出口国自行分配。
进口配额和进口关税的比较:
非关税壁垒概念:
非关税壁垒(Non tariff barriers ) 指除关税措施之外的一切限制进口 的措施,它和关税壁垒一起充当政 府干预贸易的政策工具。
主要种类:
进口配额制 自动出口限制 最低限价和禁止进口 进口押金制度
进口许可证制
外汇管制
海关估价制度
各种国内税
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国家垄断
一、技术壁垒
贸易的技术壁垒(Technical Barriers) 是指一国政府或非政府机构,以维护国家或区 域安全、保障人民健康、保护动植物健康和安 全、保护环境、防止欺诈行为、保证产品质量 等为理由,采取一些复杂苛刻的技术法规、标 准、包装、标签,以及为确保符合这些要求和 确保产品质量及使用性能而实施的认证、检验、 检疫的规定和程序,成为其他国家商品自由进 入该国市场的实实在在的障碍。
组员:岑
惠
陈佳薇 樊倩倩
陈晓琳
近些年来,由于关税受到了越来越严格 的管制与削弱,各缔约方纷纷求助于非 关税措施限制商品进口,非关税壁垒因 而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障碍,在很大程 度上取代了以前的高关税,成为了国际 贸易中的重要壁垒形式。特别是20世纪 60年代末开始,关贸总协定将越来越多 的精力投向了非关税壁垒问题。
资料来源:
“绿以劳动者劳动环境和生存权 利为借口而采取的贸易保护措施。 社会壁垒由社会条款而来,社会条款并不 是一个单独的法律文件,而是对国际公约中有 关社会保障、劳动者待遇、劳工权利、劳动标 准等方面规定的总称,它与公民权利和政治权 利相辅相成。
《非关税壁垒》课件
![《非关税壁垒》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edaf073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9c.png)
应对非关税壁垒的策略
加强国际合作
通过国际组织和双边、多边协议加强 国际合作,推动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和 消除。
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
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满足 进口国的技术和环保要求,降低非关 税壁垒的影响。
灵活运用WTO规则
利用WTO规则保护自身权益,应对 非关税壁垒的挑战。
加强国内市场开发
扩大内需,降低对出口的依赖,减少 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非关税壁垒》课件
目录
• 非关税壁垒概述 • 非关税壁垒的常见形式 • 非关税壁垒的影响 • 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和应对策略 • 非关税壁垒的案例分析
01
非关税壁垒概述
非关税壁垒的定义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贸易的措 施和手段,旨在限制其他国家商品、服务和投资 进入本国市场。
非关税壁垒通常包括进口配额、进口许可证、技 术壁垒、卫生与植物检疫措施、贸易救济措施等 。
在全球贸易规则不断变化的背景下, 发达国家需要灵活运用非关税壁垒应 对挑战,维护自身利益。
维护国家安全
发达国家可能采取非关税壁垒措施限 制某些关键商品的进口,以确保国家 安全和战略利益。
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和应
04
对策略
非关税壁垒的发展趋势
数字贸易壁垒
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贸易 壁垒成为非关税壁垒的新趋势,包括 数据本地化要求、数字安全审查等。
进口许可证
总结词
进口许可证是一种强制性的非关税壁 垒,要求进口商在进口前获得政府颁 发的许可证。
详细描述
进口许可证是指进口国政府要求进口 商在进口前必须向政府申请并获得许 可证的一种制度。许可证的数量和发 放方式通常由政府控制,以限制进口 数量和保护国内产业。
第七章非关税壁垒案例
![第七章非关税壁垒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2448a03d2f60ddccda38a03d.png)
四、其他形式的非关税壁垒
(一)歧视性政府采购政策
• 它是国家制定法令,规定政府机构在采购时必须优先购买本国产品, 从而导致对国外产品歧视的做法。 • 北京晨报讯(2003-08-19):在日前举办的国家部委WPS Office 2003换 装大会上,国务院采购中心官员“爆料”说,政府采购管理办法正酝 酿一项新的强制性规定:政府部门购置硬件时必须捆绑购买正版软件, 如果是购买国产软件,手续将“极其简便”,但如果购买国外软件则 要经过诸多复杂的审批程序,信产部、国资委等部门目前正在联合起 草具体办法,不日就将出台。 • 该负责人表示,“这显然是对国外软件的公开歧视”。“歧视”听来 有些刺耳,但他平静地解释说:“歧视性政策的出台不是中国的发明 创造,而是政府采购的天生使命所决定的,欧、美、日、韩等政府的 采购都是如此。” • 美国:“与政府采购有关、影响进口的主要美国法规是1993购买美国 法。该法规要求政府购买美国货,除非货物不用于美国、美国没有足 够的质量满意的货物,或者国货不符合公众利益或产生不合理成本。 购买美国法目前仍适用,它要求联邦机构只有在国货投标超出外国投 标6%(含关税)或10%(不合关税及特别成本)时,方可将其视为不合理 或不符合公众利益。”
的更严厉的限制进口措施。
(三)进口许可证制(Import Licence System) • 定义:是指商品的进口,事先要由进口商向国家有关机构提出申
请,经过审查批准并发给进口许可证后,方可进口,没有许可证, 一律不准进口。
• 分类: • 1.从进口许可证与进口配额的关系看,可分为两种:
• 有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政府有关机构预先规定有关商品的进口配 额,然后在配额的限度内,根据进口商的申请,对每一笔进口商品 发给进口商一定数量或金额的进口许可证。 • 无定额的进口许可证。即不与进口配额相结合的许可证。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PPT课件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f699a0c561252d380eb6ee3.png)
(1)本国的价格增幅; (2)配额租;
(3)消费扭曲损失;
(4)生产扭曲损失。
.
28
第三节 出口补贴及其福利影响
一、出口补贴的含义 (一)出口补贴 (二)出口补贴的方式 二、(一)含义 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
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 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 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
1、消费效应 2、生产效应 3、再分配效应 4、净福利效应
.
15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小国情形 ):
图7-1
.
16
小国征收关税的一般均衡分析图示:
.
17
(二)大国征收关税的效果经济效应
1、价格效应 2、消费效应 3、生产效应 4、贸易条件效应 5、财政收入效应 6、净福利效应
.
18
关税效应(局部均衡分析)的图示(大国情形 ):
.
3
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掌握各种对外 贸易政策措施,扎实掌握进口关税、进口 配额、出口补贴以及倾销对有关国家经济 利益的影响,掌握保护贸易政策的政治经 济学方面的原因,了解其他有关政策措施 的一般影响。
.
4
第一节 关税及其影响
关税的种类 进口关税的经济效应
.
5
一、关税的种类
1、定义: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 置的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所征收的税收。
第七章 关税与非关税壁垒
.
1
贸易政策
是各国政府基于本国某种利益上的考 虑,对对外贸易活动所采取干预或不干预 的政策措施。总的来说,贸易政策主要包 括两大类,即关税(tariff)和非关税壁垒 (nontariff barriers)。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
![国际经济学第七章](https://img.taocdn.com/s3/m/df2957d376a20029bd642dac.png)
二是国别配额 。它是进口国对来自不同国家的 进口商品,规定不同的进口限额。 进口配额实施的原因: 1.与关税相比,配额的实施由于其是限制 商 品的进口量,或进口金额,因此在实施上和对进 口限制的程度方面更直接、更易于控制。 2.配额比关税更严厉,只要进口的数量是确 定的,贸易就被限制在固定的范围内。
25
26
第二节
一、配额及其实施的原因
配额
定义: 配额,是指一国政府为保护本国工业, 规定在一定时期内对某种商品的进口数量,或对进口 金额加以限制。 进口配额的分配 方法主要有两种: 一是全球配额。它规定该国对某种商品在一定 时间内的进口数量或金额。它适用于来自任何一国的 商品进 口。主管机关按本国进口商的申请次序批给 一定的允许进口的数量或金额,直至发放完规定的全 部限额为止。
19
生产者剩余增加:a 消费者剩余减少:a+b+c+d 政府关税收入:c+e 净福利效应: e -(b+d)
20
(六)关税的净福利效应
___关税的综合福利效应可以分大国/小国两种情形:
1. 小国情形:关税会降低社会福利水平 关税各种福利效应的净值=生产者福利增加-消费者福利损失+政
府财政收入
33
(2)固定的受惠制
它是政府根据现有进口某种产品的企业在上
一年度在进口该商品总额中的比重,将固定的份
额分配给某些企业的 方法。这种方法比较简便, 但其问题是(I)政府不再有关税收入或拍卖许可
证的收入;(ii)这种方式带有某种垄断性,它意
味着,新增的企 业难以获得此种商品进口的特权。
因此这种分配方式不利于打破垄断,实现资源的
8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上关税壁垒是最重要的贸易限制形式,但并不是惟一的。 从 一 般 意 义 上 可 以 将非关税壁垒 ( non-tariff barriers , NTBs)看作是关税措施以外的一切限制进口的措施。
7.1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与作用
7.1.1非关税壁垒的发展历史
7.1.2 非关税壁垒与关税壁垒的比较
反倾销是进口国针对进口商品倾销行为采取的措施,用以抵 消倾销对进口国市场的强烈冲击,保护本国同类产业的发展。 反倾销的一般做法是征收反倾销税。
2、外汇倾销 (exchange dumping)
是指政府通过本国货币贬值来促进出口的机会,争夺国 外市场的行为。本币对外币贬值,出口商品用外币表示的价 格就会下降,从而提高了商品的竞争能力,有利于扩大出口。 而外国商品处于相反的情况,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价格 上涨,从而限制了外国商品的进口。
是一种劣于关税的贸易保护措施。
另一方面,进口配额也有其优点:
(1)作为一种行政干预手段,它可以明确无误地将进口量确 定在限额所规定的水平上,即使面对一些进口商品在任何 正常关税水平上都会充分进口的局面,也能发挥十分有效 的限制作用。 (2)配额比关税更灵活,更具歧视性,打击进口的力度也更 强。总之,它能比关税起到更强烈更有效的限制作用。
外汇倾销不能无限制和无条件地进行,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 件才能起到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作用: 1、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幅度要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幅度。
2、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和采取其他报复性 措施。
3、不宜在国内通货膨胀严重的背景下采用。 4、外汇倾销的代价十分昂贵。 外汇倾销实际上使同量出口商品所能换回的进口商品数量减 少,贸易条件趋于恶化。
1、绝对配额
即在一定时期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最 高限额,达到这个限额后,便不准进口。绝对配额按照其实 施方式的不同,又有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和进口商配额三种 形式。 2、关税配额
即对商品进口的绝对数额不加限制,而对在一定时期内,在 规定配额以内的进口商品,给予低税、减税或免税待遇,对 超过配额的进口商品则征收较高的关税,或征收附加税甚至 罚款。
7.2.2 “自动”出口配额制
又称“自动”出口限制,是指出口国家或地区在进口国的要 求和压力下,“自动”规定某一时期内(一般为3~5年)某些 商品对该国的出口限额。在该限额内自行控制出口,超过限额 即禁止出口。
7.2.3
倾销和反倾销
1、商品倾销 是指商品以低于本国国内市场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 售,以打击竞争对手,占领或巩固国外市场的贸易行为。
至于持续性倾销,其发生的原因多半是垄断企业获得规模 经济的情况下,产品的边际成本递减。这虽然也是一种倾销形
式,但也是一种企业经营和销售战略。
由于商品倾销是通过出口价格明显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 于成本价来销售产品,这样必然带来市场竞争价格机制的失灵, 企业的优胜劣败难以形成,由此导致世界资源配置的非效率。 不仅如此,外国产品的倾销还容易引起对进口国同类工业的 损害或损害威胁,打击民族工业的发展。 因此关贸总协定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就通过了《反倾销守 则》,规定进口国可以用反倾销税加以抵制。乌拉圭回合又在 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完善,形成《WTO反倾销规则》。
(3)持续性倾销(persistent dumping)
又称长期性倾销(10ng-run dumping)。这种倾销是无
限期地、持续地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 20世纪70年代以来,持续性倾销日益增多。
一般说来,掠夺性倾销应受到谴责和抵制,对这种倾销采 用包括征收反倾销关税等加以限制,被认为是正当的。 零星的倾销,虽然也会给生产者造成损害,但国外消费者 从低价中获得的利益也许实际上要超过生产者在生产上可能的 损失。
一国的货币(如美元)贬值即汇率下跌后,出口商品用外国货 币(如人民币)表示的价格降低,这就提高了该国(如美国) 商品的价格竞争能力,从而有利于扩大出口。而同时,进入该 国的外国商品(如中国商品)以该国货币(如美元)表示的商 品价格就会上涨,削弱了该外国商品的价格竞争力,从而又会 限制进口。
因此,实行外汇倾销会同时起到扩大出口和限制进口的双重作 用。
( 2 ) 间 歇 性 或 掠 夺 性 倾 销 ( intermittent or predatory dumping) 这种倾销是以低于国内价格甚至低于生产成本的价格 在国外市场销售商品,挤垮竞争对手后再凭垄断力量提高 价格,以获取高额利润。此类倾销对国外市场的冲击与危 害性比较大,因此较多地受到反倾销的指控。
按照商品倾销的具体目的,商品倾销可分为偶然性倾销、间歇 性或掠夺性倾销和持续性倾销三种。 (1)偶然性倾销(sporadic dumping)
这种倾销通常是因为销售旺季已过,或因公司改营其他业 务,在国内市场上不能售出“剩余货物”,而以较低的价格在 国外市场上抛售,以便在不降低国内价格的前提下,抛售意外 和暂时的产品。
1、灵活性 各国关税税率的制定必须通过立法程序;关税税率的调整直接 受到世界贸易组织有关条款的约束。因此关税壁垒缺乏灵活 性。 非关税壁垒的制定和实施通常采用行政手段,可以迅速、简单 地投入使用。
2、有效性
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有效
3、易变性、隐蔽性
反倾销、环境标准、技术标准 4、歧视性、针对性
和关税相比,进口配额一类的非关税壁垒有许多明显的缺点: ①进口配额等作为一种纯粹行政干预手段,更加同市场价格机 制相背离,从而容易导致经济效率的损失; ②其分配机制易于在政府官员中滋长腐败习气,并助长进出口 商中间的垄断倾向; ③在通货膨胀时期,它会对通货膨胀起推披助澜的作用.
④在需求上升的情况下,与进口关税相比,尽管可以更多地保 护本国的进口替代工业,但可能比进口关税给消费者带来更大 的利益损失。 因此,就增进效率和福利而言,进口配额一类的非关税壁垒
7.2 非关税壁垒主要类别
7.2.1 进口配额制
进口配额(import quotas)又称进口限额,是一国政府 对一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进口的某些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 直接限制。在规定的期限内,配额以内的商品可以进口,超过配 额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关税后才能进口。它是限制进口数量 的重要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