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共52页文档
第二章 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
![第二章 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573ec0b844769eae009edad.png)
第二章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害虫防治历史悠久,在长期防治实践的过程中以及各类防治技术的研究发展,一些传统的防治方法有了新的内容,一些近代的防治方法也逐步形成。
按照各类防治方法性质和作用,通常可分为五类,即植物检疫、农业防治法、生物防治法、化学防治法、物理机械防治法。
有的防治技术如植物抗虫性的利用、昆虫激素的利用以及不育技术等也均有其自身的特点,也很难将其划为那一类别,这里结合有关部分作一简要概述。
根据虫害发生的原因,把害虫的种群数量控制在经济危害水平以下,农业害虫的防治主要采取下列基本途径:1.控制田间的生物群落,即争取减少害虫的种类与数量,增加有益生物(害虫的天敌)和种类与数量。
2.控制主要害虫种群的数量,使其被抑制在足以造成作物经济损失的数量水平之下。
具体措施可从三方面考虑:(1)消灭或减少虫源。
例如,植物检疫是为了防止国外或外地的危险性虫、病、杂草传入本国或本地。
越冬防治是为了压低害虫的来春发生基数。
(2)恶化害虫发生为害的环境条件。
例如,改进栽培技术使农田环境不利于害虫和生活,栽培抗虫良种,保护天敌使其在自然界能发挥更大的抑制害虫的作用等等。
(3)及时采取适当措施抑制害虫在大量发生为害以前,例如,及时施用适当的农药,或人工释放害虫的天敌或采用有效的物理、机械防治措施等。
3.控制农作物易受虫害的危险生育期与害虫盛发期的相配合关系,使作物能避免或减轻受害。
第一节植物检疫一、概念追溯“检疫”(Quarantine)的词意是“40天”,实意是“禁止”。
14世纪意大利威尼斯城,为了防止肺鼠疫等烈性传染病的侵入,规定抵港的船只滞留港外停泊40天以渡过疾病的潜伏期后经检验无病患者才允许登陆。
其后将它用于预防动物传染病上,最后又引用到植物上来防止危险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称之为植物检疫。
简言之,植物检疫(plan quarantine)就是国家以法律手段,制定出一整套的法令规定,由专门机构执行,对就受检疫的植物和植物产品控制其传入和带出以及在国内的传播,是用以理论上有害生物传播蔓延的一项根本性措施,有的也称为“法规防治”(legislative control)。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33faa93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cf.png)
防治历史与现状
防治历史
害虫防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农业时期,人们通过经验积累和不断尝试,逐 渐形成了多种防治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害虫防治更加注重科学性和可 持续性。
综合治理
根据不同害虫种类、发生规律和 危害程度,制定综合防治方案。
分类施策
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作物、不同 季节的害虫,采取不同的防治策
略。
加强技术研发与创新应用
生物防治技术
利用天敌、微生物等生物资源,研发高效、环保 的生物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
利用光、热、电等物理手段,研发高效、实用的 物理防治技术。
治工作。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阻隔法
设置屏障、覆盖物等阻止害虫的侵 入和扩散。
化学防治法
杀虫剂
使用化学杀虫剂如有机 磷、氨基甲酸酯类等杀
灭害虫。
杀菌剂
使用化学杀菌剂如有机 硫、有机锡等防治病害
。
除草剂
使用化学除草剂如草甘 膦、百草枯等清除杂草
。
植物生长调节剂
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如 赤霉素、乙烯利等调节
植物生长。
05
害虫防治技术应用与案例分析
害虫是农业生产、林业和生态环境的 重要威胁之一,防治害虫可以减少经 济损失,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促 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防治原则与策略
防治原则
预防为主,综合治理。通过加强监测预警、提高抗性品种、 改善环境条件等措施,预防害虫的发生;同时采取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等多种手段,综合治理害虫。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1f41497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eb.png)
农业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一、农业害虫防治的原理1.综合防治原则:农业害虫防治不仅仅是采取单一的控制手段解决问题,而是要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措施,例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
这样可以达到综合治理的效果,减轻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也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害虫种群的滋生。
3.绿色防治原则:绿色防治是指减少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危害,同时积极维护和提高农田生态系统的农事措施。
包括合理利用种植结构,减少单一作物连作连种;选用抗病虫害品种或品系;适时适量施肥,提高植物免疫力;运用秸秆还田等措施,使得农业生产更加绿色可持续。
4.综合防治策略原则:综合防治策略是指根据害虫的生物学特性以及农田生态系统的特点,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
包括害虫监测、害虫鉴定、防治期确定、害虫危害阈值、决策级防治等;还可以对一些重要害虫进行调查研究,深入了解害虫种群分布规律、发生规律和危害规律,为害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二、农业害虫防治的方法1.生物防治:将天敌、寄生生物、病原体和微生物等引入农田,用它们来控制和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
引入生物天敌可以减轻对农作物的危害,同时还能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例如,施用昆虫天敌可以有效地控制螟虫、蚜虫等。
2.物理防治:利用物理手段直接杀死害虫或者减少害虫的数量。
例如,利用超声波、异味物质、草木灰等手段驱避害虫;利用粘板、黄板等粘虫板捕捉害虫;利用覆盖物、遮荫网、遮阳网等物理隔离手段阻止害虫的入侵。
3.化学防治:利用化学农药控制农业害虫的数量和危害程度。
化学防治是一种最常见和最直接的控制手段,但也是最易导致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手段。
因此,在使用化学农药的同时,应注意选择低毒、高效、环境友好的农药,并遵循正确的使用方法和剂量。
4.其他综合防治措施:包括机械防治、光生物防治、农艺措施、物理调控等。
例如,利用鸟类、鱼类和昆虫等生物来控制害虫;通过调整灌溉和施肥方式,合理利用作物间隙,提高作物的免疫力;采用轮作、休耕和间作等农艺措施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1a978db4afe04a1b171de18.png)
一、天敌昆虫
• (一)天敌昆虫:可分为捕食性天 敌和寄生性天敌2大类。
• 捕食性天敌昆虫分属于昆虫纲18个 目,近200个科。
• 寄生性天敌昆虫分属于昆虫纲5个 目,97个科。
二、昆虫病原微生物
• 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防止国内原有的、局 部分布的或新从国外传入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 的扩大蔓延,将其封锁于一定范围内,并逐步加 以彻底消灭。
• 三、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
• 植物检疫对象就是检疫法或植物检疫条例所规定的 防止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传播蔓延的危险性病、虫、 杂草。
• 植物检疫对象是根据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保护本国或 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病、虫、杂草发生特 点而确定的。
• 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即:(1)主要依靠人为传播的 危险性病、虫、杂草。(2)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 而防治又极为困难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并可以 通过植物检疫方法,加以消灭和阻止它们的传播蔓 延。(3)在国内或局部地区尚未发生或分布不广的 危险性病、虫、杂草。
第二节 农业防治法
• 农业防治(cultural control)就是根据农业 生态系统中害虫(益虫)、作物、环境条 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 过程中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 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 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 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和种 群数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 按防治对象用途分类
A.杀虫剂 Insecticide B.杀螨剂 Acaricide C.杀菌剂 Fungicide D.除草剂 Herbicide E.杀线虫剂 Nematocide F.植物生长调节剂 PGR G.杀鼠剂 Rodenticide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2482c3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b4.png)
的交尾生殖力。
昆虫不育常用的方法:
辐uvenile hormone,简称JH)的应用
昆虫保幼激素作为杀虫剂,多选择昆虫在正
常情况下不存在激素或只存在少量激素的发 育阶段(幼虫末期或蛹期)中,使用过量激 素,抑制昆虫的变态或蜕皮,影响昆虫的生 殖或滞育。
➢ 其他趋性和习性的利用
趋化性、潜场诱杀及利用取食、产卵的特殊习性。
(二)物理机械防治的方法
2.阻隔法:根据害虫的活动习性,设置适当的障 碍物,阻止害虫的扩散或入侵为害。 3.温湿度的利用:不同害虫有其各自适宜的温 区范围,超此范围必然影响害虫的生长、繁殖、 为害甚至存活率。因此,可通过控制温湿度进 行防治。多用于仓储害虫
生物防治的局限性表现在:1、2、3
(二)天敌昆虫
1.天敌昆虫的类别
捕食性天敌:分属18个目,近200个科。
其特点是(1)(2)(3)
寄生性天敌:分属5个目,97个科。
其特点是(1)(2)(3)
(二)天敌昆虫
2.天敌昆虫的利用途径
保护利用自然天敌昆虫
主要措施有:直接保护;应用农业措施进行保护
天敌昆虫的引进和移植
(二)物理机械防治的方法
4.人工机械捕杀:根据害虫的栖息或活动习 性,利用人工或简单器具进行直接捕杀。如 人工采卵、摘除虫果、捕打群集的蝗蝻等。 5.其它新技术的应用:应用电磁辐射,包括 紫外线、红外线、微波、χ射线、γ射线等。
六、 害虫综合治理理论
当今治理有害生物的策略有以下3种: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IPM) ➢全面种群治理(Total population management,TPM) ➢大面积种群治理(Area-wide population management,APM)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分享资料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分享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c903a7deeff9aef8951e0609.png)
以生态学和经济学的观点来防治害虫,即以生态学原 理为基础,采用各种防治手段(综合防治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将害虫控制在经济为害水平 economic injury level,简称EIL之下,并维持农业 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可持续利用为终极目标。
7
害虫综合防治 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4. 灌水
灌水排水对生活在土壤、土表、植物茎基部害虫防治可起到显著抑制 作用。如烟青虫等在地下化蛹期及时灌水,可以隔绝氧气,使其死亡。
17
5. 选用抗虫品种
不选择性、抗生性、耐害性
6. 田间管理
精选种子 适时中耕 间苗整株 清洁田园
18
深翻土地
19
三、物理防治
指利用对害虫有影响的物理因子、人工及机械等防 治的方法。
植物检疫是利用立法和行政措施防止或延缓有害生 物的人为传播,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或其授权的检疫机构 依法强制执行的政府行为。
特点:人为传播。
10
检疫分类
根据面向
对内检疫(国内检疫) 对外检疫(国际检疫)
根据检疫地点
产地检疫 调运检疫
11
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
是否有人为传带的可能; 本地区是否有该虫的分布; 是否具备适于该虫分布的自然条件; 危险性程度。
31
农药名称
8
第二节 害虫防治方法
恶化害虫生境、 促进烟草抗虫性
偏重于限制
植物检疫 害虫的传播
IPM
利用昆虫与生 物之间的矛盾
直接杀 灭害虫
9
一、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
又称法规防治,是根据国家法令设立专门机构,对 植物及其产品实行检验和处理,严禁危险性病虫、杂草 的输入、传出和传播,严格封锁和就地消灭新发现的检 疫性病虫、杂草。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5dd5a2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c.png)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型监测设备,提高监测效率和准确性,满足不同作物和环境条件下的监测需求。
开发新型监测设备
加强害虫监测和预警
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等生物防治手段,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量,降低对环境和生态的破坏。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发展绿色防控技术
鼓励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新型绿色农药,提高防治效果,降低对人类和环境的负面影响。
引入害虫的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能够有效地控制害虫的数量。
天敌引入
使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杆菌等,能够防治某些害虫。
微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农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害虫防治方法,具有安全、环保等优点。
害虫的趋光、趋色等特性,使用灯光、色板等物理诱杀装置来诱杀害虫。
城市害虫防治
城市仓储害虫防治
针对城市仓储物常见的害虫,如蠹虫、米虫等,采取熏蒸、药饵、高温处理等措施进行防治。
城市家居害虫防治
针对城市家居常见的害虫,如蟑螂、蚂蚁、白蚁等,采取物理隔离、化学防制、生物防制等措施进行防治。
棉花害虫防治
01
针对棉花生长过程中常见的害虫,如棉铃虫、蚜虫等,采取生物农药、化学农药等措施进行防治。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xx年xx月xx日
目录
contents
害虫防治的基本概念害虫防治的基本原理害虫防治的基本方法害虫防治的实践应用害虫防治的未来展望
害虫防治的基本概念
01
害虫是指对人类生活造成负面影响或损害的昆虫、动物和微生物。
害虫的定义
害虫的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蚊子、苍蝇、蟑螂、蚂蚁等昆虫,以及老鼠、兔子等动物。
针叶林害虫防治
针对阔叶林常见的害虫,如杨树透翅蛾、榆木蠹蛾等,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进行防治。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0a866c1aeaad1f346933faf.png)
1、农药基本知识
• 1.1 农药的分类 • 根据农药的作用方式分类 • 杀虫剂分为胃毒剂、触杀剂、内吸剂、熏 • 蒸剂、忌避剂、不育剂等。
2.农药的加工剂型
2.1 粉剂。由原药与填充料经机械粉碎加工制成的粉状混和 物制剂。 2.2 可湿性粉剂。由原药与填充料、湿润剂经机械粉碎加工 制成的混合物。可湿性粉剂易在水中分散、湿润和悬浮, 可加水喷雾使用。 2.3 乳剂又叫乳油。在原药中加进溶剂和乳化剂加工而成 的油状液体制剂,对水后能形成稳定的药液。乳剂的湿润 性、展布性、附着力都好,是当前最常用的剂型。 2.4 水剂。将水溶性原药直接溶于水中制成水剂。用时加 水稀释到所需浓度即可喷施。水剂成本较低,但不耐贮藏, 湿润性差,附着力弱。 2.5 胶体剂。由原药与分散剂(如氯化钙、纸浆废液、茶 枯水等)经过融化、分散、干燥等过程制成的粉状制剂。 加水稀释可成为胶体溶液或悬浮液。如胶体硫。
除虫菊酯:溴氰菊酯
除虫菊酯:氰戊菊酯
除虫菊酯:氯菊酯
除虫菊酯:氯氰菊酯
熏蒸剂:磷化铝
熏蒸剂:溴甲烷
农药的合理使用
• • • • • • • •
1.选用 2.混用 3.轮用 4.药量 5.时间 6.质量 7.保护天敌 8.安全用药
第二节 害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
• 一、害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原
• 二、 综合防治的基本原理
1. 综合防治的基础是以生态学为理论依据
• • 2. 综合防治的目标是将有害生物种群数量控制
在经济 允许水平以下
• 3.综合防治的效果要讲求安全、有效、经济、适
用
• 4.综合防治的方法强调各种防治措施协调运用
三、综合防治的基本方法
• 1、植物检疫
3、生物防治 5、化学防治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daaea6b04a1b0717fd5ddd9.png)
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
▪ 1、改变田间生物群落的组成相
➢ 控制减少害虫种类与数量。 ➢ 助长引进天敌种类与数量。
▪ 2、改变田间害虫发生的环境条件
➢ 通过一系列农业技术措施改变田间小气候。
▪ 3、调整控制作物生育期,提高作物抗性
➢ 避开害虫发生盛期。 ➢ 选育应用抗虫品种。
▪ 4、直接杀灭害虫
➢ 害虫爆发时,采取一切技术措施直接杀灭害虫控制其 危害。
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
▪ 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包括以下五类:
➢ 植物检疫 ➢ 农业防治法 ➢ 生物防治法 ➢ 物理机械防治法 ➢ 化学防治法
害虫防治措施与防治基本途径
第一节 植物检疫
▪ 植物检疫就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入的植 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防止病、虫、 杂草等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一项带有强制性的预 防措施。
二、农业防治的措施
(一)调整耕作制度 ▪ (1)合理的作物布局
➢ 农作物的合理布局,不仅有利于作物增产,也有 利于抑制害虫的发生。
▪ (2)合理的轮作 ➢ 合理的轮作能抑制甚至直接消灭食性专一和活动 能力小的害虫。
▪ (3)合理的间作套种 ➢ 合理的间作套种主要是通过对害虫的食料条件、 田间小气候以及天敌生物作用而产生直接或间接 的影响。
(二)植物抗虫性的利用及抗虫品种的选育
▪ (1)植物抗虫性的概念
➢ 植物的抗虫性就是植物对某些昆虫种群所产生的损害 具有避免或恢复能力。
➢ 从生物进化的观点看,植物抗虫性是植物与昆虫之间 相互作用的结果,是两者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协同进 化形成的。植物的这种特性与植物的某种生物化学或 形态结构特点有关,是一种可遗传的生物学特性。
▪ 4、技术易于推广
害虫防治的原理是什么
![害虫防治的原理是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3b33c2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c.png)
害虫防治的原理是什么害虫防治的原理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虫、病原微生物等生物因子对害虫进行控制的一种方法。
它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引入或增强天然的天敌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天敌可以直接捕食害虫,或通过寄生、寄生、寄生等方式使害虫得到控制。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畜无害,能够长期持续控制害虫的数量。
它的缺点是天敌种类有限,对某些害虫可能无法有效控制。
物理防治是通过使用设备和工具来控制害虫。
这种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机械力、物理力或其他所需的物理条件,如温度、湿度等,来防止害虫滋生和繁殖。
物理防治的优点是无需使用化学物质,对环境和人类健康无害。
它的缺点是对某些害虫可能无效,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投入。
化学防治是使用化学物质来控制害虫的一种方法。
这种方法基于化学物质对害虫的毒杀作用,通过喷洒、喷雾、涂覆、熏蒸等方式将化学物质传达给害虫,以达到控制害虫数量的目的。
化学防治的优点是作用快速、效果显著,可以迅速消灭害虫。
它的缺点是可能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污染和破坏,甚至对人类和其他物种产生毒害。
害虫防治的具体措施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调整农田的植被结构和作物布局,采取合理的轮作和间作措施,减少害虫的滋生和繁殖条件。
第二,设置陷阱、诱捕器等,吸引和捕捉害虫,减少害虫的数量。
第三,使用生物防治措施,如利用天敌和寄生虫来控制害虫数量。
第四,采用物理防治方法,如利用光线、温度、湿度等条件来控制害虫数量。
第五,如有必要,可以采用化学防治方法,使用合适的农药进行喷洒和熏蒸,以控制害虫的数量。
但是在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应注意合理使用,严格按照使用说明和相关规定进行操作,以避免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不必要的危害。
总的来说,害虫防治的原理是通过调整生态系统和生物因子的相互作用,减少害虫的数量和对农作物的危害。
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是比较环保和可持续的方法,而化学防治则需要注意合理使用,避免不当使用所带来的环境破坏和生态污染。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与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6f2ee01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ac.png)
害虫防治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创新
利用生物源物质或生物制剂防治害虫,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和对环境的污染。
使用生物农药
转基因技术
天敌引入
精准农业
通过转基因技术改良作物品种,提高其对害虫的抗性,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
引入外来天敌或培养本地天敌来控制害虫数量,维持生态平衡。
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装备,实现精准施药和智能化监测,提高防治效果和降低环境污染。
03
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的原理
02
01
03
害虫防治的主要方法
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的优点是高效、速效、使用方便、可以大面积使用。
化学防治的缺点是容易产生药害、污染环境、杀伤天敌、使害虫产生抗药性。
化学防治是指利用化学药剂来预防和治疗害虫的方法。
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预防和治疗害虫的方法。
生态防治
物理防治
化学防治
生物防治
使用光、热、电等物理手段诱杀害虫。
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虫剂、杀螨剂等,防治害虫。
利用生物农药、菌类等生物制剂,防治害虫。
林业害虫防治
利用天敌昆虫、寄生性昆虫等控制害虫数量。
生物防治
使用光、热等物理手段诱杀害虫。
物理防治
使用化学农药,如杀虫剂等,防治害虫。
化学防治
加强植物检疫,防止带虫植株的传入。
生物防治的优点是环保、安全、可持续。
生物防治的缺点是见效慢、需要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
物理防治
物理防治是指利用物理手段来预防和治疗害虫的方法。
物理防治的优点是环保、安全、操作简便。
物理防治的缺点是效果不稳定、需要大量投入。
04
害虫防治的实践应用
农业害虫防治
害虫防治措施范文
![害虫防治措施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858200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81.png)
害虫防治措施范文一、生物防治方法1.引入天敌和天然寄生蜂引入食草害虫的天敌或天然寄生蜂,利用它们的捕食和寄生作用来控制害虫的数量。
常用的天敌有瓢虫、蜻蜓、蚂蚁等,常用的寄生蜂有蜂蛴螬、蜂小蜂、蛾子蜂等。
2.利用昆虫的肥皂溶液利用昆虫肥皂制剂喷洒在害虫身上,肥皂溶液会破坏害虫的蜡质表皮,导致害虫死亡。
3.利用植物提高抗虫能力通过培育一些具有抗虫能力的品种,或者利用植物的香气、色彩等吸引天敌帮助防治害虫。
二、物理防治方法1.挖掘虫害区域土壤部分害虫在土壤中度过部分发育期,通过挖掘虫害区域的土壤来破坏害虫的生长环境,达到预防害虫的作用。
2.架设虫害遮阳网在果树、蔬菜等对阳光敏感的作物上,可以架设虫害遮阳网,阻挡害虫的进入,起到物理防治的效果。
3.控制害虫进入的途径通过密封、填塞和修缮建筑,以阻止害虫进入室内或农田。
三、化学防治方法1.使用农药种植农作物时,可以针对不同害虫使用相应的农药进行喷洒,以控制和杀灭害虫。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按照正确的剂量和方法使用农药,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2.放置粘虫板和陷阱在作物附近放置粘虫板和陷阱,利用它们的黏陷特性来捕捉害虫。
四、文化和耕作措施1.种植抗病虫害的作物品种选择抗性强的作物品种种植,能够有效地减少害虫的侵害。
2.轮作和间作通过轮作和间作,可以减少同种植物的密度和连续种植导致的害虫滋生问题。
3.及时采摘和清除病虫害部分在发现害虫或病害的情况下,及时采摘受害部分或清除受害植株,以防止害虫和病害的扩散。
综上所述,害虫防治措施多种多样,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害虫防治不仅仅是使用农药等化学手段,而应该推广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文化耕作等综合措施,以实现绿色、环保的农业生产目标。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59929bffaa00b52acfc7ca90.png)
第一章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害虫防治的基本途径第二节植物检疫植物检疫:由国家颁布具有法律效力的植物检疫法规,并建立专门机构进行工作,目的在于禁止或限制危险性病、虫、杂草人为地从国外传入国内,或从国内传入国外,或传入以后限制在国内传播的一种措施,以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发展。
蚕豆象--日本传到我国(军马马料)美国白蛾--美国传到我国(飞机)湿地松粉蚧--美国传到我国(人为)稻水象甲--国外传到我国烟粉虱--国外传到我国一、检疫类型对外检疫:进口和出口检疫对外检疫:国内检疫(省、市、县的邮局、铁路、公路、民航、港口等)二、检疫对象检疫对象:指可人为地随种子、苗木、农产品和包装物等运输,作远距离传播的且有危险性的病、虫和杂草。
(每年都要颁布)三、检疫体系国家有关植物检疫法规的立法和管理由农业部负责。
(1)口岸检疫-国家出入境质量检验检疫局;(2)国内农业检疫-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检疫机构部门(县、市、省、自治区);(3)国内林业检疫-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上级检疫机构部门(县、市、省、自治区)。
四、检疫法规国际性法规与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动植物检疫和卫生措施协定》(SPS)。
我国植物检疫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1991年人大通过)、《植物检疫条例》(1983年国务院颁布)。
其他有关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管理条例》。
第三节农业防治农业防治:是在与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运用农业栽培管理措施,创造有利于农作物生长和天敌的繁殖,而不利于某些虫害发生的环境条件,直接或间接地抑制虫害的发生与危害的方法。
一、理论基础农田生态系由栽培植物(寄主)、害虫、环境因子(生物因子和非生物因子)3个最基本要素组成。
寄主是害虫赖以生存和繁殖的物质基础,又是害虫栖息场所,与害虫互为环境,又共同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2e1d8953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35.png)
害虫和天敌之间存在相互制约的关系。当害虫数量过多 时,天敌数量也会相应增加,从而控制害虫数量的增长 。
季节性变化
随着季节的变化,害虫和天敌的数量也会发生变化。在 适宜的季节,害虫的数量可能会增加,而在其他季节, 天敌的数量可能会占据优势。
农业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
01
02
03
生产者
农业生态系统中,植物作 为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 生产有机物,为其他生物 提供食物来源。
具体方法包括:翻晒土壤、清理垃圾、堵塞鼠洞、粘捕飞虫 等。
阻隔法
阻隔法是通过设置障碍物,阻止害虫的侵入和蔓延,以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种方 法适用于有固定栖息地、活动范围有限的害虫,如蚂蚁、白蚁等。
具体方法包括:涂胶、涂药、挂网、安装防虫灯等。
诱杀法
诱杀法是通过引诱害虫到设定的陷阱或毒饵中,以达到防治的目的。这种方法适用于数量较多、有特定栖息地或繁殖场所的害 虫,如蚊虫、蟑螂等。
消费者
害虫作为消费者,以植物 为食,而天敌则以害虫为 食。这种关系构成了一个 复杂的食物链。
分解者
微生物和土壤中的细菌等 分解者可以将生物残体分 解为有机物,重新回到土 壤中,为植物提供营养。
害虫预测与防治指标
害虫预测
通过对害虫及其天敌的数量变化、气象条件、农作物生长状况等因素进行监 测和分析,预测害虫发生的趋势和危害程度。
04
害虫化学防治方法
杀虫剂的种类与作用机制
01 02
有机磷类
有机磷类杀虫剂是一类含磷的有机化合物,具有强烈的神经毒性和全 身中毒症状。它们通过抑制胆碱酯酶的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被分解 ,从而引起神经传导阻断,导致昆虫死亡。
氨基甲酸酯类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是另一类重要的杀虫剂,它们通过抑制胆碱酯酶 的活性,但与有机磷类杀虫剂不同的是,它们不会抑制神经传导。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演示文稿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演示文稿](https://img.taocdn.com/s3/m/f34391a64028915f804dc2d8.png)
第二节 农业防治法
• 农业防治(cultural control)就是根据农业 生态系统中害虫(益虫)、作物、环境条 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 过程中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 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 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 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和种 群数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 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 一项带有强制性的预防措施。过去又称为 “法规防治”(legislative control)。
• 植物检疫的内容
• 植物检疫可分为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两方面内容: • 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
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如种子、苗木、块茎、 块根、植物产品的包装材料等)从国外传入国内 或从国内带到国外。也就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危险 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
二、农业防治的措施
1、调整耕作制度 • (1)合理布局 梨树与侧柏 • (2)合理轮作 • 2、深耕土地与晒土灭虫 • 3、科学播种 调整播种期、合适的播种密度、
播种深度等措施 • 4、合理施肥与灌溉 • 5、加强田间管理 • 6、植物抗虫性的利用及抗虫品种的选育
第三节 生物防治法
• 传统的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指利 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
农业防治法的局限性
• (1)一个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和农业技术 措施是在当地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如要加以改变必须全面考虑,权衡利弊, 因地制宜推行。同时,农业防治的作用常 常表现缓慢。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e0ff66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d0.png)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害虫防治是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减少或消灭对人类、农作物、家庭及家具等有害的昆虫。
下面将从害虫防治的原理和方法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害虫防治原理1.生态平衡原理:生物界中存在着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不同种群之间相互依赖、相互制约。
通过保护和促进天敌(如蜘蛛、蝙蝠等)和有益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可以调节害虫的种群数量,从而达到害虫防治的目的。
2.阻断传播途径原理:害虫的传播途径可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
通过阻断害虫的传播途径,可以有效控制害虫的传播范围和速度。
3.断绝繁殖原理:害虫的繁殖能力强,通过削弱或断绝害虫的繁殖能力,可以从源头上控制害虫的数量。
4.提高抗虫能力原理:通过改善栽培条件、选择抗虫品种和培育抗虫种群,提高植物和动物对害虫的抵抗能力,减少害虫的危害。
二、害虫防治方法1.生物防治:通过利用天敌和有益昆虫来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例如:引入天敌来捕食害虫,如使用寄生蜂来控制害蝗、使用蜘蛛来捕食害虫等。
2.化学防治:利用农药来杀灭和控制害虫。
化学防治是一种迅速有效的方法,在严重危害时可以使用。
但要注意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和方法,以避免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物理防治:通过物理手段来控制害虫。
如:利用电击器杀死害虫,使用黏虫纸捕捉害虫,使用粘贴剂粘住害虫等。
4.栽培防治:通过选择抗虫品种、种植间作作物、合理施肥等措施,提高植物的抵抗力,减少害虫的繁殖和危害。
5.机械防治:通过机械方法来消灭害虫。
如:使用剪刀、剪刀等工具捕捉和杀灭害虫。
6.生物技术防治:利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改良抗虫品种,培育杀虫基因工程品种,研制生物农药等措施来控制害虫。
总之,害虫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
在实施害虫防治时,需要注意控制措施的选择合理性、使用方法的正确性和效果的监测评估,从而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害虫的数量和危害。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共52页54页PPT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共52页54页PPT](https://img.taocdn.com/s3/m/386f59b8b84ae45c3a358c55.png)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共52页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பைடு நூலகம்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3、病毒(virus) 昆虫和螨类的 病毒约1000多种,其中以鳞翅目 昆虫病毒最多。
• 病毒的特异性较强,对寄主有专 一性。
• 4、病原线虫(nematodes) 有 3000种以上的昆虫有线虫寄生, 导致发育不良和生殖力减退以至 滞育和死亡。。这类线虫寄生范 围广及寄主的搜索能力强,特别 是对钻蛀性和土栖性害虫防效较 好。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害虫防治原理和方法பைடு நூலகம்
农业害虫的防治方法,根据作用原理和应 用技术,可分为5大类:
植物检疫 农业防治 生物防治 化学防治 物理机械防治
植保工作方针
•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 1975年提出
第一节 植物检疫
• 植物检疫(plant quarantine) • 植物检疫就是依据国家法规,对调出和调
• 缺点;杀虫作用较缓慢,杀虫范围较窄, 不容易批量生产,贮存运输也受限制等, 不如药剂防治比较单纯。
一、天敌昆虫
• (一)天敌昆虫:可分为捕食性天 敌和寄生性天敌2大类。
• 捕食性天敌昆虫分属于昆虫纲18个 目,近200个科。
• 寄生性天敌昆虫分属于昆虫纲5个 目,97个科。
二、昆虫病原微生物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物防治的内 容一直在扩充。从广义来说,生物防治法 就是利用生物或其产物控制有害生物的方 法,包括传统的天敌利用和近年出现的昆 虫不育、昆虫激素及信息素的利用等。
生物防治 的优点和缺点
• 优点:不污染环境,对人畜及农作物安全, 不会引起抗药性,不杀伤天敌及其它有益 生物;同时在自然界建立起种群能使自己 繁殖扩散,因此对害虫的控制作用相对稳 定;一般来说与其它防治措施能协调应用, 与化学防治的矛盾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加 以解决。天敌资源丰富,成本低。
• 目前利用病原微生物防治害虫主要有2 种途径:1、发挥其持续作用把害虫种群控 制在较低水平;2、是使用微生物农药在短 期内大量杀伤害虫。
• 细菌 以芽孢杆菌、无芽孢杆菌、球杆菌研 究最多。
• 真菌
• 真菌通过体壁感染。目前 广泛应用的有白僵菌 Beauveria bassiana、绿 僵菌、虫霉菌和蜡蚧轮枝 菌。
农业防治法的优点
• 农业防治法实施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均结合必要的栽培管理 技术措施进行,不需要为防治害虫增加额外的人力、物力 负担。
• 农业防治法的 实施可以避免害虫抗药性的产生、环境污 染以及杀伤有益昆虫的不良影响,并且能和其它防治方法 协调应用。
• 农业防治法的有效措施一旦为群众接受,往往比较容易推 行,防治规模也就可能较大;加之措施多样化,能从多方 面抑制害虫,而且效果随着措施的连年实施而积累,具有 相对稳定和持久的特点,这符合综合防治充分发挥自然因 子控制作用的策略原则。
• 青蛙和蟾蜍主要捕食昆虫。 所以对有益鸟类和两栖类 动物应加以积极的保护。
四、昆虫不育原理及其利用
• 利用昆虫不育方法防治害虫的技术有人称 之为“自灭防治法”或“自毁技术”。
• 1、利用昆虫不育性防治害虫的原理 昆 虫不育性防治就是利用多种的特异方法破 坏昆虫的生殖腺的生理功能,或是利用昆 虫遗传成分的改变,使雄性不产生精子, 雌性不排卵,或受精卵不能正常发育。将 这些大量不育个体,释放到自然种群中去 交配造成后代不育,经若干代连续释放后, 使害虫的种群数量一再减少,甚至最后导 致种群消灭。
• 5、其它病原微生物 微孢子虫国 外研究较多,已知与昆虫有关的 有100多种,可寄生于鳞翅目, 鞘翅目等12个目的昆虫,在防治 蝗虫中已取得很好的效果。
• 三、其它有益动物
• 蜘蛛及捕食螨对害虫的控 制作用
• 食虫益鸟、某些动物在捕 食害虫方面也有一定的作 用。如大山雀、杜鹃、啄 木鸟等益鸟用于防治害虫 (森林和果园)
• 检疫对象确定的原则即:(1)主要依靠人为传播的 危险性病、虫、杂草。(2)在经济上造成严重损失 而防治又极为困难的危险性病、虫、杂草,并可以 通过植物检疫方法,加以消灭和阻止它们的传播蔓 延。(3)在国内或局部地区尚未发生或分布不广的 危险性病、虫、杂草。
第二节 农业防治法
• 农业防治(cultural control)就是根据农业 生态系统中害虫(益虫)、作物、环境条 件三者之间的关系,结合农作物整个生产 过程中一系列耕作栽培管理技术措施,有 目的地改变害虫生活条件和环境条件,使 之不利于害虫的发生发展,而有利于农作 物的生长发育;或是直接对害虫虫源和种 群数量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 对内检疫:又称国内检疫,防止国内原有的、局 部分布的或新从国外传入的危险性病、虫及杂草 的扩大蔓延,将其封锁于一定范围内,并逐步加 以彻底消灭。
• 三、植物检疫对象的确定
• 植物检疫对象就是检疫法或植物检疫条例所规定的 防止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传播蔓延的危险性病、虫、 杂草。
• 植物检疫对象是根据每个国家或地区为保护本国或 本地区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和病、虫、杂草发生特 点而确定的。
入的植物及其产品等进行检验和处理,以 防止病、虫、杂草等有害生物人为传播的 一项带有强制性的预防措施。过去又称为 “法规防治”(legislative control)。
• 植物检疫的内容
• 植物检疫可分为对外检疫和对内检疫两方面内容: • 对外检疫:又称国际检疫,防止危险性病、虫、
杂草随同植物及植物产品(如种子、苗木、块茎、 块根、植物产品的包装材料等)从国外传入国内 或从国内带到国外。也就是防止国与国之间危险 性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
农业防治法的局限性
• (1)一个地区的农业耕作制度和农业技术 措施是在当地长期生产实践过程中形成的, 如要加以改变必须全面考虑,权衡利弊, 因地制宜推行。同时,农业防治的作用常 常表现缓慢。
• (2)农业防治的具体措施,往往地域性、 季节性较强,防治效果也不如化学防治快。 因此,在害虫已大量发生为害时,不能及 时解决问题。
二、农业防治的措施
1、调整耕作制度 • (1)合理布局 梨树与侧柏 • (2)合理轮作 • 2、深耕土地与晒土灭虫 • 3、科学播种 调整播种期、合适的播种密度、
播种深度等措施 • 4、合理施肥与灌溉 • 5、加强田间管理 • 6、植物抗虫性的利用及抗虫品种的选育
第三节 生物防治法
• 传统的生物防治(biological control)指利 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