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江花月夜诗词鉴赏
春江花月夜古诗词鉴赏
春江花月夜古诗词鉴赏(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合同协议、演讲稿、策划方案、报告大全、条据文书、公文素材、教育资料、散文诗歌、作文大全、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texts for everyone,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speech draft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documentary documents, official document materials, educational materials, prose and poetry, essay summari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春江花月夜古诗词鉴赏春江花月夜古诗词鉴赏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咏物诗等。
春江花月夜诗句赏析
春江花月夜诗句赏析 《春江花月夜》描写了春江花月夜的奇丽景色,展示了大自然的美,抒写了 相思离别之情, 表现了对青春年华的珍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下面小编收集了 春江花月夜诗句 赏析,供大家参考。
春江花月夜原文 作者:张若虚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1)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2), 月照花林皆似霰(3)。
空里流霜(4)不觉飞, 汀(5)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6), 皎皎空中孤月轮(7)。
江畔何人初见月? 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无穷已(8), 江月年年望(一作“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9)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10), 青枫浦(11)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12)子? 何处相思明月楼(13)? 可怜楼上月徘徊(14), 应照离人(15)妆镜台(16)。
玉户(17)帘中卷不去, 捣衣砧(18)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19), 愿(20)逐月华(21)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 鱼龙潜跃水成文(22)。
昨夜闲潭(23)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古音 xiá)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 (24)无限路(25)。
不知乘月(26)几人归, 落月摇情(27)满江树。
注释 (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3)霰(xiàn):雪珠,小冰粒。
(4)流霜:飞霜,古人以为霜和雪一样,是从空中落下来的,所以叫流霜。
这里比喻月光皎洁,月色朦胧、流荡,所以不觉得有霜霰飞扬。
(5)汀(tīng):沙滩(6)纤尘:微细的灰尘。
(7)月轮:指月亮,因月圆时象车轮,故称月轮。
(8)穷已:穷尽。
(9)但见:只见、仅见。
(10)悠悠:渺茫、深远。
(11)青枫浦上: 青枫浦 地名 今湖南浏阳县境内有青枫浦。
2023年文学_《月夜》诗词鉴赏
2023年《月夜》诗词鉴赏2023年《月夜》诗词鉴赏1“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这两句是说,不知有几家的人儿趁着月光回来,落月的余辉,将激荡的情思洒在江边的树林之上。
望月怀人之情,惇挚悠永,情景交融,意境深邃。
思念之情,不绝如缕。
诗句将月光之情、游子之情、诗人之情,交织一起,洒落在江树之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悠长,令人心醉神迷。
出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乘月:趁着月光。
摇情:激荡情思,犹言牵情。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月光照耀着春江,随着波浪闪耀千万里,所有地方的春江都有明亮的月光。
江水曲曲折折地绕着花草丛生的原野流淌,月光照射着开遍鲜花的树林好像细密的雪珠在闪烁。
月色如霜,所以霜飞无从觉察。
洲上的白沙和月色融合在一起,看不分明。
江水、天空成一色,没有一点微小灰尘,明亮的天空中只有一轮孤月高悬空中。
江边上什么人最初看见月亮,江上的月亮哪一年最初照耀着人?人生一代代地无穷无尽,只有江上的月亮一年年地总是相像。
不知江上的月亮等待着什么人,只见长江不断地一直运输着流水。
游子像一片白云缓缓地离去,只剩下思妇站在离别的青枫浦不胜忧愁。
哪家的游子今晚坐着小船在漂流?什么地方有人在明月照耀的'楼上相思?可怜楼上不停移动的月光,应该照耀着离人的梳妆台。
《春江花月夜》古诗词鉴赏
春江花月夜古诗词鉴赏1. 诗歌背景介绍《春江花月夜》是唐代文学家张若虚所作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是以描绘春江夜景为主题,抒发诗人对春江、花朵和月亮的赞美之情。
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诗人以闲适舒适的心情表达了对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2. 诗歌内容分析第一句:“春江潮水连海平”这句诗描绘了春江的景象,潮水连绵不断,似乎与大海融为一体。
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壮阔、辽远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春江的繁荣和活力。
第二句:“海上明月共潮生”这一句诗用明月凝视着江潮这一景象,形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明月的出现使得整个景色更加的优美,也展示了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喜爱。
第三句:“滟滟随波千万里”这句描绘了江水的流动情景,波浪连绵、滟滟流动,仿佛无边无际。
这样的描绘使我们感受到春江的壮丽和辽阔,也反映了诗人对江水的热爱。
第四句:“何处春江无月明”这一句表达了不论哪里的春江,都会有明亮的月光照耀的意思。
无论春江在何处,都能看到美丽的月亮,让人感受到春江美丽的同时,也展示了春江与明月相伴的场景。
第五句:“江流宛转绕芳甸”这一句诗描绘了江水环绕芳甸的情景。
江水像一条宛转曲折的蛇般,围绕着芳甸流淌。
这样的描绘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也让人感受到春江的美丽和丰富。
第六句:“月照花林皆似霰”这句诗很好地表达了明月照耀着花林的壮丽场景。
在明月的照耀下,花林就像是被霰雪覆盖一样,美丽而梦幻。
这样的形象让人感受到春江花林的美丽和神秘。
第七句:“空里流霜不觉飞”这一句传达了江上的大气环境。
空中流动的霜,不断地飞舞着,给人一种宁静、安详的感觉。
这种景象也增加了春江夜晚的神秘感。
第八句:“汀上白沙看不见”这句描绘了江边的白沙,在月光的照耀下,几乎看不见。
这样的景象给人一种朦胧而秘密的感觉,也增加了诗歌的浪漫和神秘。
第九句:“江天一色无纤尘”这句诗强调了春江的干净和清澈,没有一丝尘埃。
这样的环境给人一种舒适和宁静的感觉,展现了诗人对春江的向往和追求。
3. 诗歌意义《春江花月夜》这首诗以描绘春江夜景为主题,通过对大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
春江花月夜意象赏析
那么《春江花月夜》这篇课文
中都有哪些呢?文章围绕了“春”、“江”、“花”、“月”、“夜”这五个意象,以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之笔,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如同月光照耀下的万里长江画卷,同时寄寓着游子思归的离别相思之苦。所以下面将紧紧围绕这五个意象来谈诗人想表达的感情:
一、“春”
春天是草木茂盛,百花盛开的季节,古人吟咏春风、春花、春日的句子
写到“天下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者难并”。意思是:纵有令人惬意的美好的时光,美丽的景色,却没有欣赏的心思,值得高兴的事。例如因为杜丽娘另有心事,伤感于眼前美景无人欣赏,恰如她关在深闺大院无人爱慕,不禁吟出“良辰美景奈何天”。还有贺铸也曾写过“锦瑟华年谁与度?”说的也是上明月共潮生。”开始写起,一直写到“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从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一片,这种波澜壮阔的美景写起,一直写到江水带着春光将要流尽,水潭上的月亮又要西落。江水滔滔,似乎在诉说着宇宙时间的永恒和人生短暂易逝。我们来看这两句古文,“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语出《论语》。孔子说这句话时是有流水这个背景的,故后人多用来指时间像流水一样不停的流逝,感慨人生世事变换之快,亦有惜时之意在其中。“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张若虚感叹江水长流而人生短促,把写景与哲思融为一炉。而这一句“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写的是江水不仅带走了春天,也带走了游子的青春、希望、憧憬,所以这里的“江水”是写的时间、青春、韶华。
四、月
“月”的意象在这首古典诗词
中,运用得十分广泛。有的诗句以“月”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旷达的情怀。如:“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在恬淡闲适、乐观旷达的诗人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成了清幽雅致、悠闲自在的代名词。 他以明月来渲染清幽气氛,烘托悠闲自在、超脱旷达的情怀。有的诗句以“月”寄托相思之情,抒发思乡怀人之感。如:“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 华流照君”。在远离家乡,远离亲人者的眼里,月亮这一意象或是寄托恋人间的苦苦相思,或是蕴含对故乡和亲人朋友的无限思念。有的诗句以“月”渲染凄清的气氛,烘托孤苦的情怀,如:“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象征,寄寓了主人公的身世感伤和离别之苦。还有的诗句以“月”蕴涵时空的永恒, 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常常引发诗人们的哲理思考:“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明月亘古如斯,跨越时空,而相比之下,人生是多么的短暂和渺小。在他们的诗歌
诗词赏析:梦幻曲《春江花月夜》吟诵技巧初探
诗词赏析:梦幻曲《春江花月夜》吟诵技巧初探吟诵是中国古代文人吟咏诗文并创作诗文的一种艺术表达方式,也是古人常用的悦读法及教学法。
古人用吟诵法做出来的古典诗词文赋,在没有背景音乐和器乐伴奏的情况下,也只有借吟诵的腔调才能巧妙地再现其深邃的艺术魅力。
《春江花月夜》原为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张若虚首次将它改造成长篇七言歌行体。
这首有淡淡忧伤的中国式梦幻曲,“孤篇横压全唐”,被闻一多称之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近十多年来,在赵敏俐教授的指导下,笔者一直秉持“中国人唱中国人自己的歌”[1]这一诗教理念,致力于吟诵教学及国学教育的传承与推广。
在采录当代知名学者及文化大师的过程中,笔者也以标准纯正的普通话吟咏录制了很多各具风格特色的吟诵调,可以参看近年来再版多次的《我爱吟诵》[2]系列音像丛书。
南京师范大学著名吟诵专家陈少松先生以唐调吟咏《春江花月夜》,抒发了自然美好但人生別离的惆怅伤感,寄寓了人生短暂而宇宙永恒的深沉慨叹,体现了大雅君子风范。
下面重点分析一下笔者在吟录及教学《春江花月夜》时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音韵分析运用普通话新吟诵的规则来吟咏古诗词,首先要全面把握诗歌的文体结构、音韵特征以及意象、意境;然后依据诗歌思想情感内容的不同,灵活运用平直调、上行调、下行调或曲折调,平长仄短,疏缓音拍,吟足节奏点上平声字的时值;最后是切合诗情的起伏顿挫入声,平底仄高,一唱三叹,吟出顿挫悠扬,连绵不绝的古典韵味。
[3]《春江花月夜》全诗二百五十二字,共三十六句,由9首绝句构成。
描绘了九幅优美的春江花月夜图。
诗体结构如下:月生——春江图;月照——花林图;问月——悠远图;待月——江水图;追月——相思图;月移——镜帘图;月华——光影图;月落——潭花图;月沉——梦幻图。
诗的首句入韵,每四句一转韵,共换九韵。
第一小节平声庚韵eng起首,韵脚字是:平、生、明;第二小节为仄声霰an韵,韵脚字是:甸、霰、见;第三小节押平声真韵en,韵脚字是:尘、轮、人;第四小节押仄声纸韵-i[?],韵脚字是:己、似、水;第五小节押平声尤韵ou,韵脚字是:悠、愁、楼;第六小节押灰韵ai,韵脚字是:徊、台、来;第七小节押文韵en,韵脚字是:闻、君、文;第八小节押麻韵a,韵脚字是:花、家、斜;最后一节押仄声遇韵ǖ,韵脚字是:雾、路、树。
《春江花月夜》 高考古诗鉴赏
思妇怀远,
相思无着落
(3)游子思归 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 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 别时长亭柳依依,落花流水传愁绪。
• 乌鸦燕子系兴衰,草木仍在人事移。
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雄浑壮丽 壮阔苍茫 苍凉悲壮 闲适恬淡 明丽清新 萧疏凄寂
幽僻冷寂 清幽明净 ……
感知意境:
• 雄浑壮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幽清明净: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沉郁孤愁:野旷天底树,江清月近人 • 和谐静谧: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 开阔苍凉: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高远辽阔: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碣石 jié 潇湘 xiāoxiāng
感知全诗, 划分层次 春 江 花 月 夜 月下之景
(1——8句)
月色无垠 月色纯净 人生无尽 宇宙永恒 思妇怀远 游子思归
画意
月下之思
(9——16)
哲理 诗情
月下之情
(17——36)
第一部分: 景物美 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 汀上白沙看不见。
例题展示一 (07四川):
葛溪驿——王安石 缺月昏昏漏未央,一灯明来照秋床。 病身最觉风露早,归梦不知山水长。 坐感岁时歌慷慨,起看天地色凄凉。 鸣蝉更乱行人耳,正抱疏桐叶半黄。
本段文字如何表达游 子思归的感情? (1)在梦中也想归 家,心理描写。 (2)对春光渐逝的 惋惜中,表达其想要 归家的心情。 (3)以 “无限路” 表达其有家却难归的 无奈。 (4) “落月”、 “海雾”等衬托其无 限的思念。
春江花月夜——宋代诗词的典范之作
春江花月夜——宋代诗词的典范之作1. 引言宋代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诗词创作的黄金时期。
其中,有许多经典之作流传至今,而《春江花月夜》可谓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
本文将介绍《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其在宋代诗词中的地位。
2. 作者与创作背景《春江花月夜》是北宋辽宁葫芦岛人张若虚所作,他生活在北宋末年,成为南宋初年安徽庐州知州。
据考证,《春江花月夜》可能写于他担任平盈监执事期间。
这首词可以说是张若虚在北国郡守任上写下来记述他对南国丰收大治社会风貌骊山南线南阳武进杨家码头秋水秋物秋景无非借助此景象来表达自己的观感和联想。
3. 《春江花月夜》的内容与艺术特点《春江花月夜》描述了一个河滨乡村夜晚的景象,以及作者对这美丽光景的赞美和感受。
整首词描绘了春江河滨的恬静夜晚,月色如霜、花香鸟语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幅宁静而美好的图景。
此外,词中运用了大量意象描写和音韵工艺,如“江”、“雨”、“风”、“月”等字眼的妙用使得整首词达到了极致。
4. 《春江花月夜》在宋代诗词中的地位《春江花月夜》是宋代文人名篇之一,在当时就以其细腻精巧、意境深远而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和推崇。
该词通过独特的描写手法,传递出作者对自然、生活和情感的独特体验。
同时,《春江花月夜》也成为后来文人创作时常学习和模仿的对象,对后来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5. 结束语总之,《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具有高度艺术价值与文化内涵的宋代名篇。
通过本文介绍了《春江花月夜》的作者、创作背景以及其在宋代诗词中的地位。
这首词将美丽的自然景色与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巧妙融合,成为宋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也向我们展示了古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与体验。
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春江花月夜》都是一部值得我们品味和欣赏的文化瑰宝。
从《春江花月夜》谈对诗歌的鉴赏
从《春江花月夜》谈对诗歌的鉴赏苏教版语文选修《唐宋诗词选读》的开卷《致同学》一文中就说到“打开这本教科书,你会发现这是一座溢彩流光的美的殿堂”,“鉴赏唐诗宋词,是探寻‘美’的历程”。
对诗歌的鉴赏,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对诗歌个别字词的赏析,而更应该把触角伸向更为深远宽广的审美世界中去,把我们的学生引向诗歌所营造的美的世界中去。
以“孤篇盖全唐”著称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在全唐诗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我们学习《唐宋诗词选读》,那就首先从对这首诗歌的鉴赏入手,分别从“神”、“情”、“韵”、“文”角度谈其美,谈谈如何鉴赏如此“美”的诗歌。
一、神“美”中国古代诗论有“神韵说”,认为好的诗歌必须要有所谓的“神气”。
今人钱钟书说:“‘气’者‘生气’,‘韵’者‘远出’。
赫草创为之先,图润色为之后,立说由粗而渐精也。
曰‘气’曰‘神’,所以示别于形体,曰‘韵’所以示别于声响。
‘神’寓体中,非同形体之显实,‘韵’袅声外,非同声响之亮澈,然而‘神’必讬体方见,‘韵’必随声得聆,非一亦非异,不即而不离。
”(《管锥编》)简单地看这一段话,其实所谓的“神”也就是寄托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外物的表现。
《春江花月夜》这首诗,把“春”、“江”、“花”、“月”、“夜”这五种客观形象,围绕着“月”这个中心,同诗人的主观情感与体悟紧紧交织融合成在一起,营造出了一种深沉、寥廓、宁静、怅惘的艺术审美境界,因而它也被誉为“诗歌中的诗歌,顶峰中的顶峰”。
“春”应该是诗人们笔下最留恋不舍的一个季节,所以才有那么多“伤春”“惜春”的名句流传下来。
《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连海平”、“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等句,特定的季节设定,使得读者始终徜徉在一片感伤惆怅的淡淡春愁之中,挥之不去。
而“春”的代表是“花”。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诗中的“花”是被月光洗过的,晶莹素洁,不染纤尘。
可惜的是,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昨夜闲潭梦落花”,落花流水春去也,留不住的美好年华,怎能不让人感慨伤逝。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作者张若虚唐张若虚张若虚约660-约720扬州治所在今江苏扬州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其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quot吴中四士quot。
玄宗开元时尚在世。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初唐诗风的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以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春江花月夜》沿用陈隋乐府旧题来抒写真挚感人的离别情绪和富有哲理意味的人生感慨语言清新优美韵律婉转悠扬完全洗去了宫体诗的浓脂艳粉给人以澄澈空明、清丽自然的感觉后人评价称quot张若虚《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调孤篇横绝竟为大家李贺、商隐挹其鲜润宋词、元诗尽其支流quot足见其非同凡响的崇高地位和悠悠不尽之深远影响。
该诗中的quot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quot、quot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quot、quot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quot和quot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quot等皆是描摹细腻、情景交融的极佳之句。
春江花月夜正文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编辑本段原文解析注释1滟yàn滟波光闪动的光彩。
2芳甸diàn遍生花草的原野。
古诗词鉴赏张若虚《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14~15题。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全诗围绕“春”、“江”、“花”、“月”、“夜”布局谋篇,其中“月”是全诗核心意象,以月升、月悬、月斜、月落为线索,描绘了一幅幽美邈远、惝恍迷离的春江月夜图。
B.此诗把叙事、写景、议论、抒情巧妙结合,语言通俗易懂、清丽自然、优美流畅,还运用了比喻、拟人、用典、互文、烘托、叠字、顶真、虚实相生、托物寓情等多种艺术手法。
C.诗人将屡见不鲜的传统题材,注入了新的含义,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赞叹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探索人生的哲理,巧妙将诗情、画意、哲理融为一体。
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其中“卷”和“拂”用得最为精到,恼人的月色洒在玉户帘上、捣衣砧上,“卷”不走也“拂”不去,表现了扁舟子内心无法排遣的离愁。
15.《春江花月夜》被闻一多先生誉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张若虚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其中“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因蕴含哲理而引发人们的沉思,请简要赏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春江花月夜》(诗词翻译赏析)
《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春江花月夜赏析《春江花月夜》是唐朝诗人张若虚所作。
诗人张若虚遗留下来的诗仅两首,《春江花月夜》就是其中之一。
张若虚所创作的《春江花月夜》以其诗歌意境美被广大文人学士所喜爱和传诵,因而得以流传千古。
诗人张若虚以其“一篇《春江花月夜》,就奠定了他在唐诗使上的大家地位”。
《春江花月夜》的体裁是长篇歌行体,采用的是乐府旧题。
此诗虽为旧题,但作者用其独特的才情和创造力使旧题化腐朽为神奇,让旧题产生了新内容,新意境,创造出了“将画意,诗情与对宇宙奥秘和人生哲理的体察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情景交融、玲珑透彻的诗境”从诗歌《春江花月夜》题来赏析。
该诗的题目就开门见山的给出“春”“江”“花”“月”“夜”五种物象组合成的画面。
且这五种物象组合在一起非常和谐自然,没有带一点凡尘,无任何雕饰。
如果能身临其境会感觉这是一幅动静结合的画面,“花”“月”都是静景,而只有江是动景,因而《春江花月夜》这题给人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的生动的画面。
该题首先给人以诱发和开拓了审美想象空间。
诗人在诗的开头写到“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艳艳水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的景色,也即是诗人先从春江月夜的宁静美景入笔。
诗歌赏析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
三、总结评价
《春江花月夜》是唐代前期的一 首代表作,它以春江、花、月、 夜为背景,描绘了美景和相思的 反差,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这首诗充满了浓厚的生命力和 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不仅给人以 美的享受,也让人在思考中得到 启迪。它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瑰 宝,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 作
29024/3/14
210724/3/14
2
春江花月夜
4. 情感的升华
在诗的最后一部分,诗人以"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来表达对离人的思念。这 里的"月徘徊"和"妆镜台"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表现了离人的相思和无奈。最后,诗人以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来结束全诗,既表达了对离人的祝福和期望,也表现 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和期待
210424/3/14
2
春江花月夜
2. 自然景象的 描绘
210524/3/14
2
春江花月夜
随后,诗人对自然景象进行了细 腻的描绘。"江流宛转绕芳甸, 月照花林皆似霰",江水绕着芳 草萋萋的沙洲流淌,月光照在盛 开的花林上,那景色宛如漫天飘 洒的冰霰,给人一种纯净而美好 的感觉。诗人的笔触饱含情感, 把自然的美景描绘得如梦如幻, 使人感到心旷神怡
诗歌赏析《春 江花月夜》
-
-
1 春江花月夜 2 春Hale Waihona Puke 花月夜23024/3/14
1
春江花月夜
1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唐代前期的一首代 表作,它以春江、花、月、夜为背景,描绘了 美景和相思的反差,情景交融,富有哲理意味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古代诗词鉴赏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构建
古代诗词鉴赏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构建古代诗词鉴赏: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构建春江花月夜是古代文人墨客们喜爱的诗词题材之一,它以其独特的意境和美感吸引着无数人的目光。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春江花月夜的意境构建,揭示其中蕴含的审美主张和哲理思考。
春江花月夜所描绘的是一个如诗如画的夜晚景色。
从字面意义上看,春江花月夜是将春天的春江、夜晚的月色和花朵完美结合在一起的意象,形成了一幅别样的美景,也成为古代诗人所追求的理想境界。
但除了字面上的意义,春江花月夜背后还蕴含着更深层次的情感与思考。
首先,春江花月夜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诗中描绘的江水奔流不息,映照出一轮明月的倒影。
江水和明月的交相辉映,使整个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更加壮丽而动人。
在这样的自然景观中,诗人感叹大自然的伟力和宇宙的无穷,展现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价值观念。
其次,春江花月夜带给人们心灵的宁静和安详。
在喧嚣的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感到压力巨大,渴望寻找宁静的时刻。
而春江花月夜给予了人们一个向往的方向。
夜晚的寂静与春江的宁谧,月光的温柔与花朵的香气,让人们沉浸其中,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和平和。
再次,春江花月夜也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人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诗中所描绘的场景,以及细腻而唯美的文字,使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完美的世界,体验着理想的美好生活。
这种追求美好的理念,启示着人们追求幸福和满足的意义与方向。
最后,春江花月夜在古代文人墨客中还具有诗意和修身养性的寓意。
古代文人崇尚诗词书画,将其视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一种方式。
春江花月夜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通过对自然景致的描绘和对内心情感的抒发,培养了人们对诗词的鉴赏能力,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
在赏心悦目的春江花月夜中,文人们寻求内心的宁静与美好,通过作品的创作与欣赏,不断提升自我的修养和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春江花月夜是一幅将春江、花朵和明月完美融合的自然画卷。
诗词鉴赏春江花月夜的浪漫意境
诗词鉴赏春江花月夜的浪漫意境春江花月夜,这是一幅让人陶醉于浪漫情怀的画卷。
诗词中的春江花月夜赋予了人们无限的遐想与美好的愿景。
在这样一个夜晚,江畔的花朵在月光的映衬下,散发出迷人的芬芳,江水也在明月的照耀下泛着银白的光泽。
在这样的浪漫意境中,人们仿佛能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梦想的力量。
夜晚的春江河畔,绽放着艳丽的花朵。
这些花朵如同繁星般点缀在大地上,绽放出绚烂的颜色。
无论是桃花红梅,还是牡丹荷花,它们在这个美丽的夜晚都展示出了最耀眼的色彩。
月光洒在花瓣上,给它们披上了一层银辉,仿佛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充满希望和美好的世界。
在这样的花海中,人们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好和诗意的力量。
春江的江水也在这个夜晚泛起了银白的光泽。
月光倒映在江水中,像一条银河从地平线延伸到远方。
江水泛起的波纹,仿佛是快乐和希望的涟漪,不断向前流淌。
站在江边,人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江水的流动和生命的澎湃。
在这些波纹中,人们感受到了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无限可能。
夜晚的春江花月夜,除了花朵和江水外,还充满了浪漫的情调。
清风拂过,带来了花香的气息。
在微风中,花瓣飘落下来,像是在为夜晚增添了一份静谧和神秘。
这样的夜晚,仿佛是一个与世隔绝的国度,让人们暂时忘却尘世的纷扰和烦恼。
人们在这个时刻能够感受到内心的宁静和平和的力量。
春江花月夜的浪漫意境不仅仅体现在诗词中,也影响着现实生活。
无论是在书中、电影中,还是在绘画中,人们都会用春江花月夜来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这样的浪漫意境,使人们找到了力量和动力,去追逐自己的梦想和幸福。
在这个春江花月夜的浪漫意境中,人们敞开心扉,释放内心的情感。
一曲婉转的古筝声,伴随着月光,回荡在大地上,让人陶醉其中。
在这样的时刻,人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索人生的意义。
这样的浪漫意境,让人们在繁忙的现实生活中找到了一份宁静和寄托。
春江花月夜的浪漫意境,将人们带入了一个幻想和梦境的世界。
在这个世界里,人们可以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和梦想的力量。
静夜思与春江花月夜的对比古诗词赏析
静夜思与春江花月夜的对比古诗词赏析古代诗词是中国文化瑰宝之一,其中静夜思和春江花月夜被誉为两篇代表作品。
这两首诗词以不同的写作背景和表达手法,展现了两位诗人对于夜晚的独特感悟和诗意想象。
本文将从诗人的构思、意象描绘和表达主题等方面对静夜思和春江花月夜进行对比赏析,以期更好地理解这两首经典之作。
首先,让我们来看静夜思,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李白身处边塞之地,寒冷严酷的环境成为他营造浓郁哲思的催化剂。
诗中描述了诗人独自在夜晚思乡,借助月光的照射,联想到遥远的故乡。
诗词内容简洁,构思巧妙,通过景物描写和内心情感的交融,表达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整首诗描写了一个平淡而真实的景象,给人一种朴素的美感,使人不禁沉浸在追忆故土的情感之中。
而与静夜思不同,春江花月夜是唐代文学家张若虚的杰作。
这首词以华丽壮丽的笔触刻画了一幅五彩斑斓的春江夜景。
词中通过以春江为背景,描绘了绚丽的花卉、寂静的月光和宁静的江水。
词人借景抒情,表达对于大自然和人生的无限遐思和赞美。
与静夜思相比,春江花月夜更加艳丽绚烂,意境较为宏大,追求的是一种悠然自得的心灵宁静与富有诗意的美。
在描绘手法上,静夜思注重情意的表达,更多体现在思乡之情上。
李白通过对月亮的描绘,唤起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他以简洁的笔触和朴素的语言,直接表达出自己内心最真的感受。
而春江花月夜则通过夸张和华丽的描绘手法,使整首词诗意盎然。
张若虚将江、花、月三个元素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使人产生一种美轮美奂的感觉。
他以自然景色为主线,通过独特的意象描绘和多样的修辞手法,营造出一种宛如天堂般的绝美景象。
此外,静夜思和春江花月夜在表达主题上也有所不同。
静夜思倾诉的是人生的无常和人与自然之间的情感交融,尤其重点体现了对故乡的深情思念。
这首诗凭借诗人朴素直接的感悟,引发着人们对故土的回忆和对亲人的思念。
而春江花月夜则以大自然的壮丽为背景,表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
词中概括了人生的苦乐荣辱,表达了对于繁华和虚幻的追求与感叹。
春江花月夜中的诗词之美
春江花月夜中的诗词之美千百年来,中国古人用诗词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他们将丰富多彩的春江花月夜描绘得栩栩如生,用诗词勾勒出美丽的自然景观,展现了他们对大自然的细腻感悟和深沉情感。
春江花月夜中的诗词之美如此广泛而深刻,让人陶醉其中。
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代文人墨客最喜爱的题材之一。
诗人们通过描绘春江的水流、花朵的绽放和明月的皎洁,生动刻画出了春夜的宜人景象,营造出了一种恬静、温暖而富有诗意的氛围。
透过这些描述,我们仿佛可以感受到春江的波光粼粼、花朵的芬芳馥郁以及明月的圆满亮丽。
这些细腻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春江花月夜的痴迷,还凸显了他们对自然之美的领悟和追求。
诗词中的春江花月夜也是心灵寄托和情感表达的载体。
春江花月夜所蕴含的浓郁情感,使诗词不再仅仅是描述自然景物,更是诗人们流露出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情感。
他们通过描绘春江花月夜的美景,抒发自己的思念之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友的思念。
而在这些情感中,古人通过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找到了一种情感的宣泄和抒发,使得诗词变得更为真挚和有温度。
除了景物描写和情感表达,春江花月夜的诗词还展示了古人的哲思和思考。
古人在观赏春江花月夜的同时,深入思考着人生的意义和世界的奥秘。
他们将春江花月夜与人生的哲学问题相联系,通过揭示自然景物的深层含义来抒发自己的感悟。
譬如明代文学家杨慎所创作的《临江仙·月下寒香铁马冰床》:“过往年华已逝,东流水,但见梦魂飞散。
”这样的诗词既赞美了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也表达了对光阴易逝的思考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在春江花月夜的诗词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国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景物的审美情趣。
他们通过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诗句,将春江花月夜的美丽展现在读者面前。
这些诗词不仅可以唤起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欣赏,也让我们对古人的情感、哲思和智慧有更深入的认识。
春江花月夜中的诗词之美是中国文化遗产的精髓所在。
它不仅丰富了文学艺术的内涵,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审美情趣和智慧。
古诗词赏析教案唐诗春江花月夜
古诗词赏析教案唐诗春江花月夜古诗词赏析教案:唐诗《春江花月夜》引言:《春江花月夜》是唐代文学家张若虚的诗作,以其绚丽的意象和幽远的意境著名。
本文将从诗歌的背景、艺术特色、作者意图等方面进行赏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经典的唐诗。
第一部分:诗歌背景《春江花月夜》描绘的是春江水面上的花朵在明月的照耀下,一派祥和美丽的景象。
其中,春江代表了生命的蓬勃,花代表了美好和希望,而明月则象征着纯洁和永恒。
唐代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鼎盛时期,文人墨客们以诗歌形式开创了许多优美的意象描写。
在这个背景下,张若虚写下《春江花月夜》,将时代的风采与自然景观相结合,使这首诗成为千古名篇。
第二部分:艺术特色1. 意象描写:张若虚运用丰富的意象来描绘春江花月的美景。
他巧妙地使用了“春江”、“花”、“月”等意象,将这些元素相互交融,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向往。
2. 押韵结构:张若虚巧妙运用了平仄押韵的技巧,使得整首诗在音韵上和谐统一。
这种韵律美不仅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性,也使读者更易被诗的情感所打动。
3. 意境构建:《春江花月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构建,将读者带入一个诗意盎然、神话般的世界。
作者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和对比手法,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妙和宇宙的无限。
第三部分:作者意图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表达了对生命美好与艳丽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的感叹。
通过描绘春江花月的宏伟景象,他试图唤起读者内心深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引发对时间与存在意义的思考。
结论:《春江花月夜》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珍品,其艺术魅力和思想深度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赏析这首唐诗,读者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思抒发。
希望这篇文学教案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春江花月夜》,并从中汲取灵感,拓展自己的艺术和人文素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鉴赏
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融诗情、画意、哲理为一体,凭借对春江花月夜的描绘,尽情赞叹大自然的奇丽景色,讴歌人间纯洁的爱情,把对游子思归的同情心扩大开来,与对人生哲理的追求、对宇宙奥秘的探索结合起来,从而汇成一种情、景、理水乳交融的幽美而邈远的意境。
诗人将深邃美丽的艺术世界特意隐藏在惝恍迷离的艺术氛围之中。
全是紧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来写,而又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兼融之物,它跳动着诗人的脉搏,在全诗中犹如一条生命纽带,通贯上下,触处生情,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组成了完整的诗歌形象,展现出一幅充满人生哲理的与生活情趣的画卷。
这幅画卷在色调上是以淡寓浓,从黑白相辅、虚实相生中显出绚烂多彩的艺术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国水墨画,体现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
诗的韵律节奏也饶有特色,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也不是急管繁弦,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蓄、隽永。
诗的内在感情热烈、深沉,看来却是自然、平和,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而诗的韵律也相应的扬抑回旋。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使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既回环往复,又层出不穷,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这种语音与韵味的变化,又是切合着诗情的起伏,可谓诗情与文情丝丝相扣,宛转谐美
诗略
全诗即景抒怀,写山川联系着古往今来社会的变化,谈人事又借助自然界的景物,互相渗透,互相包容:熔自然景象、国家灾难、个人情思为一体,语状境阔,寄慨遥深,体现着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这首七律,格律严谨,对仗工稳,颈联为流水对,读来有一种飞动流走的快感。
在语言上特别工与各句第五字的锤炼。
三句的“来”,烘托锦江春色逐人、气势浩大,令人有荡胸扑面的感受。
四句的“变’,浮云如白云变苍狗世事如沧海变桑田,一字双关,引人作联翩无穷的想象。
五句的”终’,是终于,也是终究;有庆幸,有祝愿,也有信心,从而使六句的“莫”字充满令寇盗闻而却步的威力。
七句的“还”,是不当如此而居然如此的语气,表示对古今误国昏君的极大轻蔑。
更值得注意的,是首句的“近”字和末句的“暮”字,这两个在诗的构思方面起着突出的作用。
全诗写登楼观感,俯瞰瞻眺,山川古迹,都是从空间着眼;“日暮”,点明诗人徜徉时间已久。
这样就兼顾了空间和时间,增强了意境的立体感。
单就空间而论,无论西北的锦江、玉垒,或者城南的后主祠庙,都是远处的景物;开端的“花近高楼”却近在咫尺之间。
远景近景互相配合便使诗的境界阔大雄浑而无豁落空洞的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