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

合集下载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 实施高效数学教学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 实施高效数学教学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实施高效数学教学数学教育一直以来都是教育领域的重点和难点,如何有效地教授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直是数学教师们共同关心的话题。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需要学生对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的能力有所锻炼。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数学教学,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而数学教材在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何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实施高效数学教学,是本文要讨论的重点。

一、认真研读数学教材要深度挖掘数学教材,首先教师要认真研读数学教材。

教材是教学的依据,只有深入研究教材,才能更好地挖掘其内在的知识和理念。

教师要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的结构和内容,了解教材对数学知识的阐述和讲解。

只有通过认真研读教材,教师才能更好地应对学生的问题,更好地安排教学进度,更好地实施教学。

二、灵活运用数学教材深度挖掘数学教材,要求教师灵活运用教材。

教材是一本权威的参考书,但并不是说一味地依赖教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调整和完善。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对教材中的难点进行深入讲解,对教材中的重点进行重点突出。

只有灵活运用数学教材,教师才能更好地实施数学教学,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注重数学教材的实践性深度挖掘数学教材,教师还要注重数学教材的实践性。

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只有通过实践,学生才能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掌握数学技能。

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数学知识的实践性,结合教材中的例题和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际计算,增强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中的内容,设计一些实际的数学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和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实施高效的数学教学,教师还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抽象的学科,学生学习数学往往会感到枯燥和无味。

教师要在教学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和生动的教学语言,注入生动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经验分享 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经验分享 深入钻研教材,准确地理解教材

小学数学老师教学经验分享深刻钻研教材,精确地理解教材多年来,我总是努力使每一个40分钟的教学,成为学生掌握知识的一种认知过程;努力把教师的外部指导内化为学生的能动活动;总是在怎样才能唤起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和如何才能引导学生主动地探究新知识上下功夫,适时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努力使学生不仅长知识,能力也得到训陈和培养。

而且从小就能受到一些简单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这对提高学生的素养无疑援助很大。

要做好以上这些,我认为教师必须深刻钻研教材,精确地理解教材,驾驭教材。

否则,都是空话。

这是因为呈现在学生面前的教科书不同于一般参考材料或其他一些课外读物,它是按照学科系统性结合儿童认知规律,以简练的言语呈现数学知识的。

知识结构虽存在,但思维过程被压缩。

学生看到的往往都是思维的结果,看不到思维活动的过程,思想、方法更是难以表达。

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呈现进行精心设计和加工,通过教学实践,表达数学本身那种令人倾倒的饱满的内容,表达思维过程和思想方法。

为此,作为数学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书本上看得见的思维结果,更要让他们参与那些课本上看不见的思维活动过程。

因此,我的体会是教师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

通过教材,使自己先受到启发,把教材的思想内化为自己实实在在的思想,把教材读活。

让自己从书本中精练的定义、公式以及表达等的背后,看到数学本身本来饱满的面容,找准新知识的生长点,弄清它的形成过程。

这样,我们才能使学生不仅获得真理的条文,而且更能使我们的教学过程真正成为人与人、前辈与后代、数学家与学生之间的活生生的思想与感情的交流。

否则,教师自己头脑里没有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没有思维过程,把课本当成一本死书,照本宣科,那么就不可能把知识的来龙去脉搞清楚,不可能把知识的形成过程很好地展现开来,那学生也只能是死记硬背、机械模仿。

这样的教学也肯定是既没有生机,也没有深度。

不可能使学生的知识形成网络,更谈不上让学生主动建构了。

因此,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材,把教材读活,是使数学教学成为思维活动教学的前提,也是提高我们教学水平的前提。

中学数学教师如何研究教材的问题

中学数学教师如何研究教材的问题


由数到形,又到数形结合,研究量与量之间运动、 变化过程中表现出的关系,则又是一类研究对象, 这就是函数概念的引进——因研究对象与研究方 法的转变而导致的不适应;就出现了由常量数学 到变量数学过渡的这一难关。而其它几大难关也 不同程度的涉及到研究对象的改变。由此可知, 数学内容研究对象的转变也是“难关”的成因之 一。
数学教材研究

3、单点深人法 在进行教材研究时,从数学教材中的某概念、法 则、公式、例题或习题为出发点综合运用多种数 学研究方法作深入研究,提出各种具有启发性、 探索性的问题以体现数学思维特点,促成学生创 造性地学习,这也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因为 它是从一小点内容出发深人研究的,故称为单点 深入法。
数学教材研究
2、研究对象的转变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曾指出:“…… 纯数学是以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 系——这是非常现实的材料——为对象的” 这给数学尤其是初等数学的本质作出了很 科学的概括。数学是围绕“数”和“形” 这两个方面讨论而展开的。


而在教材内容的发展过程中,由以数为主 要研究对象的内容转变到以形为主要研究 对象的内容时,其角度、特点以及抽象程 度都有显著的变化,这一转变过程中,学 生不能很快适应,就会形成由代数到几何 的过渡——初二平面几何入门的一大难关。

在数学教学中,只有把单个的数学内容分 析透彻,才能达到相互融合,从而收到触 类旁通的效果。因而对每一“单点”作重 点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就具有很重要的意 义。
数学教材研究
4、拓广结论法 在进行数学教材研究时,从分析某一数学 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出发,综合运用归纳、 类比、一般化、特殊化等数学研究方法, 将其拓广到更一般的情形,创造性地提出 问题和解决问题,制作具有启发性的数学 系列问题以供教学之用。这也是很常用的 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称为拓广结论法。

钻研教材上好课

钻研教材上好课

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谈挖掘教材上好课多年的数学教学中,在上好每节课的同时,我经常听其他数学老师的公开课,在学习他人教学经验的同时更加强烈地认识到吃透教材、把握教材、处理好教材对上好一节课的重要性。

教材是老师搞好教学的主要依据,老师要想具有居高临下、驾驭课堂的能力首先得熟悉教材、挖掘教材。

结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想法,以期在思考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钻研教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方法数学知识具有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所以在教学中要熟悉教材、钻研教材,注意某部分知识在章节甚至整个数学知识中的地位以及它和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以人教版八年级课本第十一章p22内容11.2.1正比例函数一节为例,作为本章的起始课,这一节内容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正比例函数是最简单的前节所学知识“函数”的一个特例,后续知识“一次函数”又是正比例函数的拓展,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今后继续学习二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的重要基础,直接关系着函数的其它有关知识的学习,对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学习起着一个范本作用。

一次函数的学习可以类比着正比例函数的学习来完成,一次函数又是学习“用函数的观点看方程(组)与不等式”的基础。

在正比例函数一节内容的教学中要放眼今后的一次函数、二次函数以及反比例函数的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方法,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明确正比例函数在教材中的地位,钻研吃透教材意图及要求,理解前后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的教学中,我们知道“正比例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这一现象虽然学生容易接受,但理论上较难理解,怎么知道正比例函数图像是直线?教材是通过对解析式中自变量的取值,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描点,观察发现这些点有在一直线上的印象。

这一教学过程中,不仅学生的观察、发现、形成结论这一过程要做到科学合理,而且还需要学生尽可能地准确地描点、连线,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得到正确的结论,而不能想当然地把这些点用一条直线连接起来。

钻研数学教材的十个关注点

钻研数学教材的十个关注点

业为 主。 商品经济发达。 出现资本 主义萌芽。 人 口众 多。
重大变化 : 鸦片 战争后 , 长江 三角洲地区村镇 的 自然 3
自然 经济加速解体 ; ( 3分 ) 农产 品商 品化 , 受到世 界

市场 的影响 ; ( 2 分) 农业 经济与商 品经济的关 系发 生变 经济开始解体 , 农产品迅速商品化 ;
基本要 求是 掌握二元算 术平 均数 与几何 平均数 关
础上 , 组织课 堂教学 , 帮学生建立完 善的认 知结构.
使 每个 学生都 能在 自己的基 础上 ,获得更 大 的发
展. 钻研 教材 时 , 除 了制 定 面 向全 体 的教学 要求 和 教学措施 以外 , 还要针 对不 同的 内容 和学 生实 际 ,
制定不 同的要求 和措 施 , 以切实满足不 同学生的发 展需要 . 如学 习算 术平均数 和几何平均 数不等 式 ,

数列的通项 公式的概念 、数列的常用表示方法 、 数 列与 函数 的关 系 、 递推 公式 的理解 、 观察( 归纳 ) 法 确定数列 的通项公式等.
二、 再现过程的探究点 “ 突 出过 程 教 学 ” 是新 课 改 的核 心 理 念之 一 .

知识方法的呈现点
数学知识 和数学 方法是数 学教学 的最基 本素 材, 是构 建数学 大厦 的基石 . 数学教 学首 先是 知识 和方 法 的教学 . 教 师钻研 教材 时 , 首 先要 明确 列 出 教材 中涉及 的知识点 和方法 点 ,进 而采取切 实措 施, 引导学生掌握这 些知识和方法 . 如“ 数列 的概念
备 课 泰 考

口 王德 昌
( 武汉市华中科技 大学附属 中学, 湖北武汉 4 3 0 0 7 4 )

深入钻研,用好数学教材

深入钻研,用好数学教材
深入钻研教材 ,是提高课 堂效率的 重要 条件 ,同时也是实现课程价值的重
要保证 。 如果教师对教材一知半 解 , 浅尝 辄止, 甚 至误解 误读 , 那么 , 我们 的教学 就无法促进学生应有 的发展 ,甚至把学 生引入歧 途。因此 , 教师要用好教 材 , 钻 研 教材时必须 做到 “ 准、 广、 深、 实” 四个
用到《 体积 和体积单位 》 这一堂课 上来 ,
在课 始创设情境 , 通过课件演示 , 让学 生 通过精彩的动态画面重温乌鸦喝水的故 生饶有兴趣 , 仔细欣赏着每一 幅画面 , 并
在讲解百分数的意义时 ,教材主要
小, 而 忽 略 了 百 分数 的另 一个 重 要 意义 ,
文, 作为一名数学老师 , 我巧妙地 将其运 侧重于让学生知道百分数更便于 比较大 即:百分数还表示它所反映的对象情况
掌握 竖式的计 算方法 , 主次颠倒 。结果 ,
学生在完 成列竖 式计算 的巩 固练习时 ,
大部分同学还停留在用 口算 、 按计数器 、
数小棒的方法上完成题 目, 错误 “ 百出” ,
加号写在什么地方 , 是先写两个加数 , 还
上出现短时间的“ 搪塞” “ 窒息” 。
《 乌鸦喝水》 是一年级语文 的一篇课
要在有 限的时 间内完成教 学 目标 , 就必 须抓 住主要矛盾 。重点和难点是课
堂教学 中的主要矛盾 , 要用好教材 , 使教 学设 计不偏离 教学 重点 、难点这一 “ 轨
道” ,教师必须准确地找出知识 的重点 、 难点和关键。 重点 和难点抓住 了, 就 等于 找到了主攻方向 ,教师再根据知识本身 的结 构特点和学生 的认知结构 ,对各教 凑, 课堂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浅析小学数学教师高效研读教材能力的提升途径

浅析小学数学教师高效研读教材能力的提升途径

浅析小学数学教师高效研读教材能力的提升途径
小学数学教师高效研读教材的能力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具
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提升教师高效研读教材能力的几个途径:
1. 建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和方法。

教师应该采用主动、开放、批
判性的态度去阅读教材,了解教材作者的意图和思路,并对教材中
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此外,教师还应该掌握一些阅读技巧,比如快速定位、关键词标注等。

2. 持续学习和自我反思。

教师应该持续学习教育理论和数学知识,增强自己的专业素养,从而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

同时,教师
还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寻找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和突破口,为
研读教材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方向。

3. 与同行交流,互相学习。

教师可以与同事进行交流,分享自
己的研读教材的经验和心得,共同探讨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同行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可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4. 制定合理的研读计划和目标。

教师应该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
需要,制定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研读计划和目标,在合适的时间内
完成研读任务。

需要注意的是,目标要具体、可行,并有明确的评
估标准。

5. 利用多种资源,融合多种思路。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获取
研读教材所需要的资源,包括教育出版物和教育信息平台等。

同时,教师还需要融合不同的思路,比如建构主义、情感认知等,以得到
更全面、深入的理解。

如何挖掘教材-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如何挖掘教材-教师如何钻研教材

如何挖掘教材:教师如何钻研教材在五天的假期培训中,对我触动最大的就是如何挖掘教材的问题。

从说课标、说教材活动以来我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

通过研究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了教材是教师教、学生学的依据。

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

面对静态的数学文本,教师需要深入其中,把握实质,才能帮助学生学好数学。

可以说,教师对教材挖掘的深度与准确度,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败。

那么如何挖掘教材呢?下面谈一下自己粗浅的认识。

一、挖掘教材从目标开始目标规定了一整节课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学习层次及教学的深广度,目标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方向盘和指南针,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也是教学活动的依据之一和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

有了目标学生就有了学习的方向。

这就要求教师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认真研究考纲和教材,把课程目标内化为每节课的具体目标。

在确立数学课堂教学目标时,教师必须从多角度考虑,使之体现知识、技能、情感三方面目标,要紧扣大纲,依据教材,结合学生实际。

所确立的教学目标,要能在45分钟内具体实现。

目标的表述要明确、具体、规范,便于理解、操作和检测。

二、深入研读教材,实现挖掘教材1.挖掘教材从读懂起步教师读懂教材,必然要经历“愿读—常读—会读—读懂—读深—读广—读透”这样一个过程。

读懂教材是正常开展课堂教学的基础和源泉,是挖掘教材的前提。

要实现读懂教材要做到以下几点:(1)与文本对话实现教材挖掘。

研读教材要细,要逐字、逐句、逐段,反复地去读去研究,哪怕一个标点的使用,都要进行思考。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大诗人陆游也曾说过:“一读再读至十百读,乃见其妙。

”只有多读教材,反复读、认真读、有目的读,读明白、读透彻、读出文本的“魂”,才能让课堂少一点形式,多一份平实。

也只有多读教材,读出自己对文本独特的“悟”,才能让课堂少一点模仿,多一份创新,也才能自信地为课堂抹上自己个性的色彩。

钻研数学教材的十个关注点

钻研数学教材的十个关注点

钻研数学教材的十个关注点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最重要的素材,深入钻研教材是进行有效教学活动的前提.如何钻研教材?应从哪些方面把握教材呢?笔者认为,应特别关注以下十个方面的内容.一、知识方法的呈现点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是数学教学的最基本素材,是构建数学大厦的基石.数学教学首先是知识和方法的教学.教师钻研教材时,首先要明确列出教材中涉及的知识点和方法点,进而采取切实措施,引导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和方法.如“数列的概念及表示”一节要明确如下知识和方法:数列的定义、数列的通项公式的概念、数列的常用表示方法、数列与函数的关系、递推公式的理解、观察(归纳)法确定数列的通项公式等.二、再现过程的探究点“突出过程教学”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之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力求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让学生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发展他们的创新意识.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设置适合学生自主探究的素材,放手组织学生参与探究活动,在探究活动中获取新知,提升能力.一般来说概念的归纳抽象(如平面向量坐标的概念的建立),解题方法的探索(如错位相减法的来源),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如椭圆第二定义的推导)都可以作为学生的探究素材.三、新旧知识的联结点《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明确建议:教学中应注意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类比、联想、知识的迁移和应用等方式,使学生体会知识之间的有机联系,感受数学的整体性,进一步理解数学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教师钻研教材时,教师要特别关注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把握新旧知识联系的基础上,组织课堂教学,帮学生建立完善的认知结构.可以在新旧知识的连结点处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如学习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前,学生已学习了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初步掌握了通过曲线方程研究曲线性质的基本思想方法.教学“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时,可先引导学生回顾如下问题:我们是从哪些方面研究椭圆简单几何性质的?这些性质分别是怎样研究的?分别得出了怎样的结论?也可以利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类比旧知得到新知. 如通过如下问题引导学生由样本数据的均值得出随机变量的均值的概念.问题1:求1,1,1,1,2,2,2,3,3,4的均值.列出■=1×■+2×■+3×■+4×■.问题2:如何用概率的视角解释上述算式中的■,■,■,■?问题3:类比上述均值的算法,已知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你能否得到其均值的算法?四、理解教材的关键点“打蛇找七寸,钻研教材抓关键.”何谓教材的关键?教材的关键是指对掌握某一部分知识或解决某一个问题起决定作用的知识或思想方法,它往往是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突破口.掌握并抓住了关键,教学就能进行得比较顺利、有效.例如,学好数学归纳法,关键是在“奠基步”的基础上,理解为什么可以假设n=k成立,从而推出n=k+1成立的道理.钻研教材时,应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并采取切实措施,帮助学生理解好这一关键.五、因材施教的分层点因材施教是教学的最基本准则.《普通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明确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正视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采取不同的措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自己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钻研教材时,除了制定面向全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措施以外,还要针对不同的内容和学生实际,制定不同的要求和措施,以切实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如学习算术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不等式,基本要求是掌握二元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关系定理,但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鼓励他们研究三元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的关系,并给出证明. 对这一问题,教学大纲不要求学生掌握,但学有余力的学生若能对此问题进行认真研究,不仅可以体验研究的乐趣,培养研究的能力,也可以对二元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关系定理有进一步的认识.六、学生学习的困难点学生实际,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只有切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才可能是有效的教学.教师钻研教材时,要善于换位思考.站到学生角度分析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而采取切实措施帮学生解决这些困难. 如学生解决等比数列问题时,常由于忽略定义中的隐含条件(a1≠0,q≠0)或忽略前n项和公式Sn=■的适用范围(q≠1)而致错,教学这类例题时,就要引导学生首先关注定义中的隐含条件和公式的适用范围,养成缜密思维的好习惯;再如解决求轨迹问题时,学生的难点是找不到动点所满足的几何条件.讲解这类例题时,重点就应放在指导学生发现几何条件上. 为此可以通过组织合作交流讨论等形式,从多角度探求几何条件.七、形成技能的训练点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引导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提升能力.组织技能训练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钻研教材时,教师要结合课程标准对教学要求的界定,合理确定训练点,并配以适量的训练素材,采取恰当的训练手段,以切实使学生通过课堂教学达到提升技能的目的. 如“算术平均数与几何平均数”一节是不等式的重要内容,运用这一重要不等式(以下称为“均值不等式”)可以解决许多求函数的最值问题. 高考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 但对这一类问题,教材中并未给出具体的例子,教材上的训练也不够,为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类问题的解法,教学中有必要设计以下一些例子.例1.已知m>0,求函数y=6m+■的最小值.例2.设00,y>0,■+■≤a■恒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其中例1、例2是基础题,主要帮助学生体会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的基本方法;例3主要提醒学生应用均值不等式求函数最值时,一定要注意等号成立的条件;例4主要引导学生掌握通过适当的变形(直接化为部分分式或换元后化为部分分式)借助均值不等式求分式函数最值的基本方法;例5,例6是均值不等式的综合应用.八、开发课程的拓展点课程开发能力是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师的必备能力之一.数学教师应重视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必要的拓展和引申,使数学教学内容更厚实,学生收获更大. 如学习函数的奇偶性时,可对函数的对称性进行拓展,研究函数的互对称和自对称问题;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时,可引导学生在教材基础上系统探究两类特殊数列的有趣性质.九、联系实际的应用点数学来源于实际,数学服务于实际生活.“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为切实将这种理念落实到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善于将书本上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揭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设计适当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用所学数学知识予以解答. 如教学“等比数列求和”时,让学生调查解决分期付款问题;学习完“分期付款中的有关计算”后,安排学生到房产公司及银行收集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分析,通过详尽列式计算(利用高一数列知识及解方程知识),解析还贷过程中的每一步骤,了解购房者在还贷过程中的账目细则,以及房产公司和银行在其中的赢利情况,从而对此实际生活中的常见经济事件有进一步的数学上的正确认识.再如,学习导数时,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易拉罐做成圆柱形而不做成其他形状. 学习概率后,让学生计算各种彩票的中奖概率,让学生研究抽签先后是否公平. 学习双曲线定义和方程后引导学生解决确定爆炸点问题.通过具体问题的解答,学生必能更好地领悟数学思想和方法,进一步认识数学的巨大应用,其学习数学的热情必然更加高涨.十、强化动机的激趣点“学习的强烈动机来源于对所学知识材料的兴趣.”实践证明,课堂教学的趣味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动机水平,进而影响着学科教学的效果.为此,教师应在对教材进行深入钻研,准确把握教材科学性的基础上,开发数学教材的趣味性因素,精心设计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学习动机的教学措施,使学生乐学、好学、学好.。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 实施高效数学教学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 实施高效数学教学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实施高效数学教学一、深度挖掘数学教材1. 多角度解读数学教材:数学教材在编写过程中,往往会采用多种角度进行解释。

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注重多角度的解读教材,让学生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帮助他们形成全面的认识。

2. 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实践和思考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引导学生自主去发现数学规律,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地进行思考,积累数学知识。

3. 实例引入教学:数学知识往往比较抽象,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实例引入教学,让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案例来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从而更好地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应用。

4. 注重数学教材的整合与延伸:数学的知识体系是相互联系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数学教材的整合与延伸,让学生能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对数学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形成更加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实施高效数学教学1.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是高效数学教学的重要一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让他们能够从内心深处喜欢上数学,从而更主动地去学习和探索数学知识。

3.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高效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他们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更主动地思考和探索,形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提高学习效率。

4. 加强实践操作:数学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实践操作,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5. 个性化教学: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个体差异的存在,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会有所不同。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重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差异化教育,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深度挖掘数学教材,实施高效数学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全面提高自身素养,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引导他们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实施高效数学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钻研教材

如何钻研教材
(6)钻研练习题:研究教材中的习题,教师应亲自动 手将全部习题解答一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 完成以下工作:明确习题的目的、功能;明确习题解答 要求;确定习题的解答方式;安排恰当的习题份量和 难度.
案例:弧度制
为什么引入弧度制?
不少参考书上认为,在角度制里,三角函 数是以角为自变量的函数,对研究三角函 数的性质带来不便,引入弧度制后,便能 在角的集合与实数集合之间建立一一对应 的关系,从而将三角函数的定义域放到实 数集或其子集上来.
入分析它的各组成部分,找出贯穿其中的主线, 从而把握各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已形成对教学内 容的整体认识,明确本章的教学要求,正确地把 握本章的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并能从数学思 想方法上把握全章的教学内容.在确定上述问题 时,应在仔细阅读本章教材的同时,详细研究大 纲或《标准》,以免偏离了教学的主方向.
教师钻研教材的角度
三、教者的角度 教师了解了编者意图和学生的实际,最终还须站在教者
的角度钻研理解教材,设计教案,从而达到编者、教师、 学生三者沟通,把编者意图转化为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 习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考虑学生年龄特点,钻研教材 的呈现方式,学生获取知识、建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 师应如何点拨、启发采取什么教学方法设计哪些关键问 题借助哪些教学手段重点如何突出难点如何突破围绕教 学目标应如何组织巩固练习等等.
教师钻研教材的角度
一、编者的角度
数学教材是编者根据《数学教学大纲》规定的总体目标、 数学学科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为达成教学目 标而组织的一系列材料与活动的总和,是教师传授知识的 主要依据,是学生获得知识、掌握技能的主要源泉,其中 凝聚了编者的心血与智慧.只有站在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 认识编排体系,体会编者意图,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 材.这对提高教学质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要改编 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也需要对于教材中的原习题与例题 认真地分析,透彻地理解,正确把握其数学的本质与独到 的用意,做到锦上添花,而不是舍本逐末.

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

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

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

下面就为什么要钻研教材以及怎样钻研教材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一、为什么要钻研教材目前使用的数学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更加关注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加强了探究学习和动手实践等新型学习方式的运用,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教材毕竟是静态的,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需要我们去认真钻研。

一是要通过钻研教材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教材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的线索,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另一条就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和理论支撑,是隐含在教材中的暗线。

而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正是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它不仅仅可以为数学本身服务,而且可以运用到各科科学研究之中。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做出了这样的论断: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美的地步。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再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所谓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

小学阶段涉及到的一些常用的思想方法包括:符号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对应思想、极限思想、优化思想;归纳类比方法、猜想验证方法、演绎推理方法、一般化和特殊化方法等等。

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就蕴含在教材之中,需要我们细心体会。

这样,我们就可以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以帮助他们形成方法和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积蓄力量。

二是通过钻研教材可以弄清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在钻研教材时,我们首先要弄清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从而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22页例3,通过两个孩子在整理照片的情境,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共238张照片,每页可以插6张,需要插多少页?如果认真钻研教材就可以发现:这节课的重点是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及书写格式,而教材中出现的估算算法不是这节课的重点。

钻研教材,挖掘内涵,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钻研教材,挖掘内涵,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钻研教材,挖掘内涵,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新一轮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原则,以崭新的内容和形式,为每一个孩子的发展提供空间。

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无论是编写的指导思想,还是编排内容和形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我们首先要认真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同时,教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资源,是精选出来供学生学习的材料,是教与学的重要依据。

所以教师必须认真研究新教材的编写特点,把握编写者的编写意图,深入挖掘教材中的宝贵资源。

一是要研读手头教材,理解编者意图;二是要研读不同版本的教材,通过不同版本教材的比较研究,弄清现在的课标教材与原来的义务教育教材有哪些变化;几个不同版本的课标教材在同一个内容的教材呈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通过研读,弄清各种版本课标教材的编排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实现教学的优化组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开车最怕路不熟,教学最怕教材不熟。

路不熟要走好多冤枉路。

教材不熟要做好多无用功在钻研教材时,教师要在“深入”上下工夫,在“浅出”上做文章。

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对教材进行“再创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一、研读教材、教参,明确编写意图。

如果把课程标准比做圆心,教师对教材的理解、把握就是半径,无论圆有多大,都离不开圆心这个核心要素。

教师通过解读教材来理解课程标准,同时用自己领会的课程标准精神来驾驭教材。

教材是数学课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新课程理念的重要载体,只有深刻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深入钻研教材,才能多角度分析教材,挖掘教材的隐性内容,从而使教材变为学材,使教师教有新意,学生学有新意。

建议老师们要研读课标,研读教材配套的《教师教学用书》,《教师教学用书》是教学的直接理论依据,是教师备课最重要的参考资料。

《教师教学用书》的《说明》部分,对全册教材的基本结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和需要注意的问题等都有详细的阐述,研读《教师教学用书》有利于我们整体把握教材。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5篇范文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5篇范文

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5篇范文第一篇: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李婵 2014-12-20 分类:教学反思分享到:浅谈教师如何钻研教材教案走进课堂,直面教师原生态的课堂教学,确实感到几分欣喜。

许多课堂呈现出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课堂氛围,重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让学生主动探究学习……但是,在实施新课程、落实新理念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现象,比如教学情境创设庸俗化,教学活动的泛化、娱乐化倾向非常普遍等等,这些都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

造成这种现状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对知识目标的把握不准确,以致教师在教学预设中对学习情境、学习活动、学习方式考虑较多,而知识与技能的教学跟着感觉走,所谓“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到哪里”。

那么,教师在备课时,如何钻研教材,如何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如何准确地设立重点与难点,写出合理的教学预案,并在教学中灵活机智地调整教学行为,提高课堂效益?这些都是教师们普遍关心且亟待解决的问题。

下面就谈谈我的一些想法。

一、仔细揣摩教材,理解编者意图在实际教学中,有许多教师都不用现成的教材,而是自己另搞一套,但是往往却又偏离了原来应该教学的内容。

当然,想要对教材有所创新是件好事,但是“求异”并不等于“创新”,要想创新,首先就要尊重教材的本意。

应该看到,教材作为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无数编者对教育的认识、对数学的理解,它是根据一定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编写而成的,经过国家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之后才被允许使用的,所以教材的编写、选择和使用都是很慎重的事情。

教师应该要深入地钻研教材,理解和尊重教材的编写意图,这样才能更好地使用教材。

这里想特别强调的是,要认识到教材就是提供给教师进行教学的素材,是给你的一个问题、一个情境、一条思路,你遇到这个情境、问题和思路,要充分利用它们,准确把握教学目标,并想办法达到你制定的教学目标。

而具体说来,要先“入教材”,看到教材提供的思路和教学方法是什么,这样才有利于“出教材”,即根据学生不同的基础,适当改变教材,让教材“为我所用”。

教师怎样钻研教材

教师怎样钻研教材

一、从编者的角度钻研教材。

具体做到:1、纵览全册教材,整体把握全册教材的思路。

做到: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1)本册安排了哪些内容?(2)本册教学目标是什么?(3)本册教学重难点是什么?(4)本册教材有什么特点?(5)本册教材需要哪些教具和学具?2、深究细研教材,整体把握每章每节教材内容。

(单元)做到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1)本单元安排了哪些教学内容?(2)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3)本单元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4)本单元需要哪些教具、学具?(5)本单元需要几课时?(一节课)做到以编者的身份自我发问:(1)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2)本节课在本章中所处的地位怎样?(3)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什么?(4)本节课的教学手段、方式、方法是什么?(5)本节课需要哪些教具(含多媒体)、学具?二、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

(具体做到)1、从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教师应做到的:(1)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读准每个字,推敲每个词,体会每一句话,背景了解要宽,内容理解要深。

(2)像学生一样提问题,边读边想:A本节课新旧知识点的桥梁是什么?B本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C我自己能完全学什么?2、站在学生的角度钻研教材,老师应想到的:(1)学生原来学习了什么?(2)学生实际掌握了什么?(3)为了学生的学习应做什么准备?(4)学生学习本学科的规律是什么?(5)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要求和策略是什么?三、从教者的角度钻研教材。

从教者的角度钻研教材要抓住两个统一,即编者与教者的统一,编者与学者的统一。

编者的意图实际上就是教师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学生的学习目标。

各位同学,大家好:经过一上午紧张而有序的学习、交流,你们一定会进一步了解并掌握了教师礼仪的内容,前面学习的内容(:“教育法律法规,教师职业道德,教师礼仪,班主任工作等。

”)今天将由我和大家共同学习、交流。

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是“教师应怎样钻研教材”。

这部分内容,对于每个新上岗的老师来说,是必须具备的能力,只有把教材钻研透了,才能备好课,既而上好课。

浅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分析钻研教材

浅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分析钻研教材

浅论中学数学教师如何分析钻研教材数学课本是按照数学课程标准和数学学科的科学性、系统性、严密性、教育性以及教学法的要求,为学生编写的教学专用书。

教师只有认真钻研、分析教材后,才能确定教学目的的要求,才能制订好教学计划,才能明确教学的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作为一名教师,怎样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呢?一、确定教学目的要求1.基础知识数学基础知识包括概念、定理、法则、公式等知识点,学好数学基础知识是学生的首要任务。

怎样讲清基础知识?应达到什么广度和深度?教师在钻研教材时必须心中有数。

例如“全等三角形”的教学中,应注重讲清全等三角形的概念。

课本中是用“重合”这个很形象的语言描绘的,所以学生并不难理解,但学生对此重视不够,体会不到它的重要性。

因为这个概念搞不清楚,会影响到“对应”概念的理解,而“对应”又是不加定义的概念,它在解决三角形乃至以后学习相似三角形、高中学集合理论,都有直接关系。

因此,我们在钻研教材时,应把“全等形”、“对应”这两个概念讲清楚。

“全等形”应包括“形相同”、“大小等”这两方面,可通过实例加以阐明,总结出找对应角、对应边的方法和规律,在这里确定对应顶点是至关重要的。

2.基本技能数学教学中的技能包括运算、识图、绘图、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等。

知识是认识范畴的问题,技能带有操作性,它是巩固基础知识、形成数学能力的中介。

3.数学思维“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以逐步形成运用数学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是中学数学大纲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的要求。

学生的智力结构以思维能力为核心,因此,数学教学的过程不能仅仅理解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4.思想教育数学教学的任务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第一,学习数学知识;第二,形成数学能力;第三,发展精神品格。

要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品德素质。

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可以形成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观念、思维方式、态度和情感,对他们世界观和精神品格的形成具有潜在或明显的影响,这正是数学教育的作用和结果。

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_

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_

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怎样做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怎样使教学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我个人以为,其中的关键有二,一是阅读教材,获取自己所需要的资源,这是“用”的基础;二是将在教材中所获的“资源”经过适度转化,整合并优化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用”的灵魂。

一、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及前后联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发展,环环相扣,紧密联系,由此而组成一个具有严密逻辑性的结构。

另外,数学知识不但有它的系统性又有它的阶段性。

我们在钻研教材时,既要从全面出发,注意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又要从局部出发,注意数学知识的阶段性。

特别要注意沟通各部分知识纵横两方面的联系,把重点放在新旧知识的联结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上,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具体说,在钻研教材时要做到两想:一是立足单元看全册、通过全册看整体,弄清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想怎样处理好各年级之间数学知识的衔接;二是回到单元看知识点,想本单元的目标在每节课、每个知识点、每个例题里怎样才能得到落实,达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

二、明确例题的地位和作用例题是数学教材的核心内容,它具有规范性、典型性的特点。

通过例题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掌握新知识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认知结构,而且能由例及理、由例及法、由例及类,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所以,我们要舍得花工夫去研究所教例题在本节或本单元的作用。

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认识负数”这部分内容有这样一个例题:“小华从学校出发,沿东西方向的大街走了2100米,到了什么地方?”这一例题是通过形象化的图示让学生解决“如果把向东走2100米记作+2100米,那么向西走2100米可记作什么?”这一问题的。

书中用直观的图示让学生观察、理解了位置关系,这不但可以使学生体会并理解抽象数的关系,而且也为第三学段理解数轴的特征做了初步的孕伏,此外也可以让学生再次体会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可以分别用正数和负数来表示。

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智慧

深入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智慧

深⼊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智慧深⼊钻研教材,准确把握智慧数学是⼀门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的科学。

数学教材,顾名思义,就是数学教学材料。

它是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它不仅决定课堂教学内容,⽽且提供了教学活动的基本线索和⽅法。

熟练地掌握教材的内容,熟悉中学数学各年级教材的体系,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教师必须深⼊钻研教材,才能准确把握智慧。

1.抓住联系理清脉络,⽤智慧读出教材中蕴涵的智慧研读⽂本,应是开展教学设计的第⼀步和基础⼯作。

⼯作中,笔者始终有⼀个信条:⽂本怎样研读都不过分!它的扎实与否决定着教学设计是否有效,课堂教学是否有效。

教师要从整体上研读教材,正确理解数学每⼀模块、每⼀章节内容在整个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与作⽤,更要仔细研究数学知识之间的种种联系,把握数学知识的贯通和延伸。

这样,就可以在教学中利⽤各种联系,把知识贯穿起来,使它们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以便学⽣深刻理解数学知识,并能灵活运⽤,提⾼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

研读⽂本包括两个层⾯:个⼈研读和集体研读。

其中个⼈研读是集体研读的基础,集体研读⼜是对个⼈研读的补充和扩展。

教师要⽤智慧读出教材中蕴涵的智慧。

在深⼊钻研教材中,还应读出教材的本意和新意,把握教材的精髓和难点,把教材内化为⾃⼰的东西,具有⾛进去的深度和跳出来的勇⽓,这是课堂中催⽣和捕捉有价值的⽣成的前提;同时要拓宽知识⾯,丰富背景知识。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和教参作深⼊细致地研读,⽽且需要⾃觉地⼴泛涉猎有关的知识,像海绵吸⽔⼀样吸取有⽤的信息,增加⼀些可以称为“背景”的东西,并把这些东西进⾏内化,变成对教学有⽤的东西,这样,⽂本在学⽣眼前就不再是孤⽴出现的⼀株植物,⽽是有着深蓝⾊天空作映衬的⼀幅图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只有当教师的知识视野⽐学校教学⼤纲宽⼴得⽆可⽐拟的时候,教师才能成为教育过程的真正的能⼿、艺术家和诗⼈。

”2.合理重组优化教材,⽤智慧设计有效学习内容序列学⽣的教材⽏庸置疑,它是由教育专家们精⼼编写⽽成的前⼈丰富经验的综合。

浅谈数学教师钻研教材的角度

浅谈数学教师钻研教材的角度

浅谈数学教师钻研教材的角度【关键词】数学教师教材在新教材的体系下,要上好课必须先备好课,要备好课就必须从多个角度认真地钻研教材。

我认为作为一个新时代的教师,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深钻教材。

一、居高临下——从编者的角度数学教材是编者根据数学教学的总体目标、数学学习规律和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精心编写而成的。

站在编者的角度上钻研教材,了解编排体系、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居高临下地把握教材。

钻研教材时要注意三步:浏览初析,整体把握全部教材;细诿深析,整体把握一章教材;深究细研,整体把握一节整材.开学初,教者要纵观全册教材,了解教材所涉及的基本内容,并以编者的身份自我设问:这册教材我安排了哪些内容?分几个章节?各章节的相互关系是什么?这样安排的目的是什么?我要在这本书中渗透什么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什么技能和能力,贯彻什么样的德育教育?从而使整本书成竹在胸。

细读深析,就是在数学教学前,把一章教材的内容要仔细阅读,深入分析本章教材的各组成部分,找出贯穿一章教材的主线,以这条主线统揽全章,从而把握各节内容的内在联系,形成该组教学内容的整体认识。

对于每一节具体教学内容要深研细读,自我设问:我编排本节教材的目的是什么?这节教材在本章中所处的地位怎样?怎样把德育点、知识点、智力点、能力点融于本节教材?这样,从编者的角度备课,能高屋建瓴地感知、理解教材和安排、设计教案。

二、设身处地——从学生的角度读懂课文是备好课的前提,只有深入透彻地理解教材,才能准确无误地传授知识。

为此。

在初步把握整本书的基础上,可先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理解教材。

首先像学生一样阅读教材,读准每个字,推敲每个词,体味每句话,背景了解要宽,内容理解要深,问题考虑要全,使教材烂熟于心;其次象学生一样提问题,设想自己就是学生,边阅读边想:这节教材哪些地方是已有知识,哪些是新知识,新旧知识之间的桥梁是什么?本节教材的重点是什么,难点和关键又是什么?我自己能学会什么,疑点在哪里?这样,心中有学生,才能做到心中有教材,也才能使教案设计更贴近学生,切合实际,收到完美的教学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师应该怎样钻研教材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要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首先要认真钻研教材。

下面就为什么要钻研教材以及怎样钻研教材的问题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为什么要钻研教材
目前使用的数学教材,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更加关注了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加强了探究学习和动手实践等新型学习方式的运用,为学生思维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但是教材毕竟是静态的,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需要我们去认真钻研。

一是要通过钻研教材发现其中隐含的数学思想与方法。

众所周知,数学教材中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数学知识的线索,这是写在教材上的明线;另一条就是数学思想方法,这是教材编写的依据和理论支撑,是隐含在教材中的暗线。

而这些数学思想方法正是能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它不仅仅可以为数学本身服务,而且可以运用到各科科学研究之中。

早在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就做出了这样的论断:一种科学只有成功地应用数学时,才算达到真正完美的地步。

所谓数学思想,是指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反映到人的意识之中再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它是对数学事实与数学理论的本质认识;所谓数学方法,是指解决数学具体问题时所采用的方式、途径和手段。

小学阶段涉及到的一些常用的思想方法包括:符号化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思想、分类思想、统计思想、对应思想、极限思想、优化思想;归纳类比方法、猜想验证方法、演绎推理方法、一般化和特殊化方法等等。

这些数学思想方法就蕴含在教材之中,需要我们细心体会。

这样,我们就可以润物无声地传授给学生,以帮助他们形成方法和能力,为他们的后续学习积蓄力量。

二是通过钻研教材可以弄清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在钻研教材时,我们首先要弄清知识的前后联系以及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的位置,从而准确把握知识的重点与难点。

如: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笔算除法22页例3,通过两个孩子在整理照片的情境,提出了这样的问题:一共238张照片,每页可以插6张,需要插多少页?如果认真钻研教材就可以发现:这节课的重点是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及书写格式,而教材中出现的估算算法不是这节课的重点。

但是,由于估算对于学生形成数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我们不能轻描淡写地带过估算的过程,而应把它紧紧融入到笔算教学之中。

值得一提的是例题下面还有一个留白:“一本相册24页,能不能插得下这些照片,2本呢?”目的是促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学时我们一定要发挥它的作用。

其实,教材中这样的例子随处可见,需要我们去认真钻研。

二、怎样钻研教材
一要学习。

学习名师揭示数学思想方法的经验和做法并在教学中加以运用,内化为自身的本领,内化为自己思考问题的常规方法,这样我们就能准确看出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二要思考。

思考教材主题图中大量的信息及用意,思考教材的“留白”之处,思考教材隐现的数学思想方法与生活的契合点;三要实践。

要在实践中逐步总结钻研教材的经验,同时还要在实践中反思,进而再进行实践。

我很敬佩特级教师潘小明先生,他在回首自己成长的道路时,就用“学习——实践——
反思”为自己做了总结。

他说:“我有一个习惯,就是上完一节课,只要有点滴的感触我就会用笔记下来,发现有价值的课例也会及时写下来,对于每一次公开课之后的反思更是从不懈怠。

正是有了这样一次又一次的反思、积累,才有了上课时的应对自如。


新课程理念倡导教师要“授之以渔”,我想,只有我们授之以“渔”,学生才能获之以“愉”——快乐的情绪体验,进而获之以“余”——数学知识之外的思想和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