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过重大的影响。 俯瞰淮河流域民间音乐自西向东、自南向北的
分布情况, 不难发现它与自然界的地形地貌有着异 常的相似性。以民歌为例, 约占淮河流域三分之一 面积的西部山岭丘壑区, 山歌是其流传的主要民歌 类型, 如挣颈红、馒赶牛、隔山应、茶山调、放牛山歌、 单对子、双对子等; 而约占淮河流域三分之一面积的 中部的平原地区, 则主要流行田 歌与秧歌, 如薅秧 歌、插秧歌、车水歌、薅草歌等; 另外是约占三分之一 面积、水网密集、湖泊众多、交通发达的东部地区, 在 民间音乐的样式上是以民歌的小调和船歌为主要类 型, 如鲁南五大调、俚曲、春调、端鼓调等。从上述这 些民歌的分布中, 一方面可以透视出它们与原生性 生态环境的关系, 另一方面也反应出人们对赖以生 存的大自然的关照和讴歌。但更多的是体现了它们 以一贯之的传承关系。与戏曲和曲艺相比, 民歌更 能体现它的原生性。而戏曲与曲艺的分布情况又能 证明民间艺术与地理生态环境的关系。因此, 在中 国历史上, 没有任何一个流域可以与淮河流域相比, 这就是因地理形态的变化而直接导致该区域的民间 音乐文化也发生变异。这一点可以通过回顾淮河流 域地形地貌的历史变迁来证明。
李敬 民
( 信阳师范学院 音乐系, 河南 信阳 464000; 福建师范大学 音乐学院, 福建 福州 350007)
摘 要: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是突破了行政区划的界限, 具有自身文化特质的区域。它的 形成是民间音乐文化在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 以人们日常的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 社会的精神生 活为载体, 而逐步积淀产生的一种文化现象。Leabharlann Baidu是在地理生态环境的三个阶段、历史文化发展的三 个时期、民间音乐文化的三种类型的互为因果中形成的。
/ 文化过渡区域 0虽然是特殊的、客观存在的区 域, 但它不是纯粹地理学的概念, 也不是从行政地域 中产生的, 更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的文化 现象, 它是以现实存在的区域性文化属性和文化模 式以及物质的、社群的、精神的文化关系为依据确定 的。其本质是区域间的文化过渡性。文化过渡性有 着内外两种表现, 其内部表现是通过不同的价值观、 世界观、认识论和信仰系统来实现的; 其外部表现是 通过社会机能和人的创造物来实现的。淮河流域的 民间音乐作为一种内部表现形式的外化, 反映了不 同文化区域内的人们的思想和认识。文化过渡区域 所产生的民间音乐, 具有多元的音乐文化属性和价 值趋向, 担负着协调与通道的职能。所谓协调的职 能是指在区域内部, 调节其与周边地区的文化关系, 使其能够在文化结构和文化价值的 选择上达成共 识; 所谓通道职能是指在不同类型的文化区域之间, 发挥起特殊的连接和纽带作用, 并为周边的文化区 域提供所需的文化信息和技术交流, 并建立起畅通 的渠道和桥梁。这一认识也是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 化区概念产生的理论基础。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从其文化构成上看亦属文化
过渡性区域。 / 文化过渡 0作为一个特殊的概念, 一 方面是指 / 传统 ) ) ) 现代的连续体 0。在这个 / 连续 体 0中, 既有传统文化的延续, 又有 / 现代 0文化的产 生, 而形成了 / 双重文化价值系统 0并存的时期。这 也就是梁启超先生所说的 / 文化过渡时代 0; 另一方 面它又指在同一时代背景下,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区 域、民族等之间的文化, 在空间上所形成的接触带。 这个 / 接触带 0同样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价值
收稿日期: 2006-02-05 基金项目: 国家艺术规划项目 ( 03DD085); 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 2003BYS001) 作者简介: 李敬民 ( 1961-), 男, 河南西平人, 信阳师范学院音乐系副教授、副主任, 福建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
究生, 主要从事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研究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研究。
# 66#
李敬民: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
系统并存, 具有文化过 渡的特征。历时的 / 文化过 渡 0的本质是文化变迁, 这种变迁有着明显的倾向 性, 也就是旧的文化模式逐步被新的文化模式所取 代; 共时的 / 文化过渡 0的本质是文化融合, 这种融 合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样式有机的整合, 产生 了一个新的文化区域。无论是文化变迁还是文化融 合, 都是 / 文化过渡 0的一种运动形式, 它们总是在 历时和共时的过程中实现。
关键词: 淮河流域; 民间音乐; 文化过渡区; 融合性; 文化特性; 音乐特征 中图分类号: J60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0964( 2006) 04-0066-04
一、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概念的产生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是文化地理学科与民 族音乐学科的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一个学术概念。它 研究的是民间音乐文化现象, 在淮河流域这一特定 的空间范围内, 所产生的组合形式、文化背景与历史 发展轨迹。其研究的内容主要有: ( 1) 自然环境与 民间音乐文化之间所存在着的必然联系; ( 2) 物质 文化与 民间音 乐文化 之间 所存在 着的 密切 关系; ( 3) 民间音乐文化在人们的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中 所起到的作用; ( 4) 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民间音 乐文化所产生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 5) 民间音乐文 化在淮河流域这一特定的自然环境中的传承方式与 传播途径; ( 6) 民间音乐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与传播 过程中所产生的流变及其构成这种文化流变的历史 原因; ( 7) 民间音乐的旋律构成因素和规律、表现内 容和手法、词曲演唱和乐器演奏的方法, 以及民间音 乐文化的个性化习惯范式和 民间音乐风格; 等等。 19世纪初, 德国的地理学家卡尔 # 李戴尔发表了他 近半个世纪的研究成果, 连续出版了 19卷本的学术 巨著 5地理学 6, 书中 / 特别注意环境中的人文现象 以及人与环境的关系 0[ 1 ] 5, 标志着现代地理科学中 人文地理学的诞生; 与此同时代的奥地利音乐学家 艾德勒, 则用比较 / 音响产品 0[ 2] 5的方法, 来研究不 同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间音乐。区域性音乐文化 的学术研究从此在全世界广泛展开。
二、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的地理条件 淮河流域位于北纬 31b~ 36b, 东经 112b~ 121b 之间,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南阳市桐柏县的桐柏山太 白顶, 干流全长 1 000公里 ( 无论是到入海口或是到 入江口均同 ), 平 均落差仅 65 米, 共有支 流 35条。 它北倚黄河南堤、泰沂山脉, 西起嵩山、伏牛山、桐柏 山 ( 包括汝水的几条支流 ) , 南以大别山、皖山、张八 山与长江流域分界, 东临黄海, 其流域面积为 27万 平方公里, 流域界长约 3 000多公里, 纵横跨度为东 西长 700余公里, 南北宽平均约 400公里。所跨行 政区界包括现今的鄂、豫、皖、苏、鲁五省的 35 个省 辖地区 ( 地级市 ) 、213个县 ( 县级市, 包括跨流域的 34个县 ), 约占全国面积的 2. 8% , 人口 1. 3亿多, 约 占全国总人口的 11. 9% [ 5 ] 119。其地 形地貌的构成 是南、西南、西、西北、东北为高山、丘陵, 中部和东部 是水网密集、河流众多而土地肥沃的平原。这种形 似箕状的地形地貌对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文化曾产
我国自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开始了文化地理 学和比较音乐学的研究。但是, 从更广阔的时空领 域, 研究我国不同的区域文化和民族民间音乐, 还是 从 20世纪 70年代末和 80年代初才开始的。随着 我国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人文科学的 各个学科, 以自身学科的理论研究方法和目的为基 点, 重新审视中国区域文化的发展里程。特别是近 些年来, 有关中华文明起源多元理论的提出, 使中国 区域文化研究、讨论和历 史评估 / 成为学术界理论 界的一个热门课题 0[ 3] 2。淮河流域的民间音乐文化 研究也无例外地加入到这一研究行列, 许多艺术学 界的专家学者或从歌种、乐种、曲种、剧种和舞种, 或 从历史、民俗、社会、考古和人文地理等学科角度, 研 究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的系属关系, 认为淮河流 域的民间音乐文化既有过渡性的特征, 又是一个融 合型的文化区域 [ 4] 95。
根据淮河流域地形地貌的历史发展和演变, 可 将其分为两个时期三个阶段: 两个时期是指, 南、北 方民间音乐文化的融合以及民间音乐的种类分布的 相对均衡时期和东、中、西部民间音乐表演形式以及 民间音乐种类分布的分化时期; 三个阶段是指, 淮河 独流入海阶段 ( 公元 1194年, 即金章宗明昌五年以 前 ) , 黄河夺淮阶段 ( 公元 1194年到公元 1855年 ), 黄河北徙后阶段 ( 公元 1855年至今 )。这三个阶段 的淮河流域在地理上发生重大变迁的同时, 民间音 乐文化也随之 跟着发生了深刻 的变易。概 括讲就 是, 南宋以前, 虽然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曾不同程 度地受到了来自南北方音乐文化的影响, 但其音乐 文化的两个基本因素 (即语言系统、民风民俗、生产 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人文因素和地况地貌、水土物 候、村舍分布及物质资源 等自然因素 ) 还基本上保 持着相对稳定的独立性, 因此, 也决定了该流域的民 间歌曲和民间歌舞以及民间说唱音乐的传承与传播 还保持着相对均匀的分布和特色。即便是隋代大运 河的建成, 在一定程度上对淮河下游流域的社会生 活产生了影响, 但就民间音乐的品种分布而言仍保 持着相对的均衡态势。
三、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的历史条件 近半个世纪的考古发现表明, 淮河流域和黄河 流域、长江流域一样, 也是我国远古人类和古代文明 的发祥地。正如苏秉 奇先生所说: / 如果把山东的 西南一角、河南的东南一块、安徽的淮北一块和江苏 的北部连在一起, 这个地区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遗存 确有特色, 这可能与徐夷、淮夷有关。 ,,近来对青 莲岗遗址的再掘、对淮河流域安徽蒙城尉迟寺等遗 址的发掘成果, 都已表明这一点。0[ 6] 76 苏秉奇先生 的这一观点已经基本得到了考古学的证实。李伯谦 先生在论证早 商文化形成时说: / 岳石文化是近几 年才被确认的晚于山东龙山文化、早于二里岗上层 商文化的 一支青 铜文 化。其 绝对 年代, 据 C14 测 定, 约为公元前 1890~ 前 1670年, 与二里头文化基 本相当而略晚。岳石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和苏北, 其影响所及, 往北可到河北省保定地区白洋淀附近; 往南, 在淮河以南的安徽寿县、六安 , ,西部, 在豫 东和豫北冀南的东部与二里头文化和辉卫型、漳河 型遗存交错。0[ 7] 212由此得知, 岳石文化主要分布于 淮河流域。正是依据上述考古观点, 在研究我国东 部早期文化的系属关系时, / 不能把黄河流域、长江 流域的范围扩大到淮河流域, 很可能在这个地区存 在着一个或多个重要的原始文化 0[ 6] 76。诚然, 新石 器时代中后期, 淮河流域的文化遗存虽已反映出与 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的文化渊源有着某种必然的联 系, 但沿着青莲岗文化、安徽草鞋山遗址、河南造律 台遗址、岳石文化这条线索梳理下来, 我们就不难发 现它们与一直延续到秦代的淮夷文化是有着某种一 脉相承的关系。这一关系可以通过淮河流域众多的 文 ( 物 )化标志物加以证明。其中有关民间音乐文化 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即可作为例证之一。 据文献记载, 情歌滥觞的 / 侯人兮猗 0乃南音之 始。直到春秋时期, 具有南音风格的民歌仍在淮河 流域传承, 并对以后 5汉赋 6的风格和情韵产生了重 大的影响。而远古的淮夷族不仅能歌而且善舞, 因 此史料中常有 向夏商周 王朝 / 献其 乐舞 0[ 8] 22的记 载。更值得注意的是, 贾湖骨笛和曾侯乙编钟的出 土 [ 9] , 48-52 以及大 量被埋葬 的早期古 乐器和 画像石 ( 砖 )的发掘, 为淮河流域的音乐文化以及民间音乐 研究提供了鲜活的历史实料。
自南宋以后的黄河夺淮, 从根本上改变了淮河 流域民间音乐文化赖以生存的两个基本条件, 致使
# 67#
第 26卷 第 4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8月
其民间音乐的分布也随之发生了分化, 开始形成了 东部地区民间戏曲艺术迅速崛起并发展成熟, 中部 地区民间说唱艺术逐步成熟并成为主流。而西部地 区仍保留和传承着民间歌曲和民间歌舞的主要演唱 形式的格局。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第 26卷 第 4期 2006年 8月
# 淮河文化研究 #
Journal o f X inyang N orm a l University ( Ph ilos. & Soc. Sc.i Ed i.t ) V o.l 26 No. 4 A ug. 2006
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形成与发展的历史地理条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