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曾维一、设计依据:中职教学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奠定扎实的理论基础。
应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发挥想象,通过讨论,获得理性知识。
培养学生学习的基本方法及学会做人的基本态度和基本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旅游概论是中职旅游服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传授旅游基本知识的专业课程。
要了解旅游知识就必须了解旅游构成的三要素,旅游资源就是其中的客体,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这就要求全面的认识旅游资源。
2、对教材的处理:旅游资源是旅游的吸引力因素,在旅游活动中具有突出的作用和地位。
这节就是要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熟悉的旅游资源,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把握旅游资源的特点。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类型和特点。
2、学生学会理解和分析各类旅游资源的特点和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分析各种旅游资源价值的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在旅游活动中的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增进爱护旅游资源的意识。
2、使学生能够认识我国旅游资源的特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类型及特点。
2、对旅游资源功能的分析与理解。
教学难点: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刚步入职高,对新的专业知识,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他们的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而且学生在前面教材的学习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分析问题、总结归纳的能力,这节课在多媒1体的辅助教学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完全有能力学懂,教师只要起到引导,点拨的作用。
《旅游概论》教案 第四章 实践课
第四章旅游资源
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1.让学生理解课程中所学习的关于旅游资源的相关知识。
2.让学生深刻理解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数据分析,撰写调查报告。
1.社会实践,市场调查,撰写调查报告。
2.分组合作法。
喇叭。
实践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每小组根据所学习的知识,打印好相应的市场调查问卷,利用两节课时间,分别进行市场调查。
或者针对某一旅游景点,网上搜集资料,实地进行考察,对得到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
参考调查地点:1.某自然旅游资源景点
2.某人文旅游资源景点
参考调查题目:1.该景点的基础条件如何?旅游设施如何?客人评价如何?
2.该景点进行了怎样的开发?
3.你觉得该景点的开发过程中,有哪些合理和不合理的地方?
4.你觉得该旅游景点有没有受到破坏?
5.你觉得要做到该景点的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什么措施?
6.游客对该景点的开发有哪些满意和满意的地方?
[作业]
课后,对搜集的调查问卷或者资料进行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小组成员互相合作,以小组为单位提交一份关于旅游资源方面的报告或建议。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提高他们对旅游行业发展的关注度。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者的特点等。
2. 旅游的起源与发展:旅游的起源、世界旅游发展历程、中国旅游发展概况。
3. 旅游活动类型:休闲旅游、度假旅游、探险旅游、文化旅游等。
4. 旅游者的心理特征:旅游动机、旅游需求、旅游满意度等。
5. 旅游业的构成: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市场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活动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类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者的心理特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历程。
2. 第二课时:旅游活动类型和旅游者的心理特征。
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构成及发展。
4. 第四课时:旅游业在我国的地位和作用。
5. 第五课时: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和知识的掌握。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类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讨论旅游者心理特征时的表现。
4. 实地考察报告:考察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观察力。
5.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基本概念和知识。
2. 案例资料:收集各类旅游活动案例,用于分析旅游活动类型。
3. 视频资料:拍摄旅游景点的视频,增强学生对旅游业的直观认识。
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旅游业的相关信息,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
七、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介绍旅游的定义,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阐述旅游的定义、特点和旅游者的概念。
《旅游概论》教案1.2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第一章旅游概述
第二节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
1.掌握旅游的本质属性。
2.掌握旅游的基本特征。
1.旅游的本质属性。
2.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
经济本质论、文化本质论。
1.讲授法。
2.讨论法。
3.练习法
多媒体、教学课件。
理论课。
1课时。
[引入新课]
提问:旅游行业的本质是服务业,应更多地注重游客的体验,至于新兴事物、新鲜玩法,可作为营销法门,但不可偏离本质,买椟还珠。
旅游的本质是什么?有人说是产品与服务,你赞同吗?
[讲授新课]
一、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界学者们对旅游本质属性的界定众说纷纭,大体看来,主要有两种倾向,即“经济本质论”和“文化本质论”。
旅游的本质属性偏向于“文化本质论”。
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1.社会属性
2.文化属性
3.经济属性
二、旅游的基本特征
1.异地性
2.暂时性
3.综合性
[小结]
多年来,国际旅游界对旅游的本质属性从“经济本质论”转变为“文化本质论”。
这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旅游的特征是“旅游”本身有别于其他事物的外在标志,是其本质的外在显现。
旅游的特征表现为多个方面,包括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
我们只有认清了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特征,才能更好地区别什么是旅游活动,什么不是旅游活动。
[作业]
1.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2.什么是特征?。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三者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旅游行业的认识,提高其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引导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产业。
5. 使学生熟悉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政策。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我国旅游政策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旅游业组成部分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和政策。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关联产业,培养学生对旅游市场的敏感度。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第二课时:旅游的主体、媒介和客体3. 第三课时: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4. 第四课时: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 第五课时:我国旅游政策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主体、媒介、客体等知识点的掌握。
2.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旅游业关联产业的认识。
3. 实地考察报告:评价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的了解和分析能力。
4.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我国旅游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5. 期末考试:全面考察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
六、教学内容6. 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7. 旅游产品的设计与开发8.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9. 旅游服务与管理10. 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者的需求与行为、旅游产品设计、市场营销策略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成功或失败的旅游市场营销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市场营销的技巧。
3. 角色扮演法:模拟旅游服务与管理场景,培养学生对旅游服务的认识。
4. 小组讨论法:讨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学生对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的重视。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
旅游概论教案[优秀范文五篇]第一篇:旅游概论教案旅游者就旅游活动内容,包括:食、住、行、游、购、娱。
旅游活动基本要素有:旅游活动主体旅游者旅游活动客体旅游资源旅游活动中介体旅游业一、关于旅游者的界定旅游者的技术性定义:(一)国际旅游者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1981年出版《国内与国际旅游统计资料收集与提供方法手册》对罗马定义作了补充和完善。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特点:(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4)“游客”称谓用于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二)、我国对入境旅游者的界定1、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
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2、来华海外游客是指因上述原因或目的离开其长住国(或长住地区)到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12个月,并在我国大陆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3、海外游客分为:海外旅游者海外一日游游客4、非海外游客: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定居的外国人、华侨、港澳台胞。
(三)、关于国内旅游者的界定国内旅游者: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游客。
国内一日游游客:中国国家统计局标准:离开长住地外出距离在10公里以上,时间超过6 小时但不足24小时,未在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提高其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类型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类型1.3 旅游的特点2. 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2.1 古代旅游2.2 中世纪旅游2.3 现代旅游3.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3.1 旅游资源3.2 旅游设施与服务3.3 旅游市场营销4. 旅游业的相互关系4.1 旅游业与经济的关系4.2 旅游业与社会的联系4.3 旅游业与环境的影响5. 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5.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策略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特点、历史演变、旅游业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2. 课件:制作相关教学课件,辅助讲解3. 案例材料:收集典型的旅游案例,用于分析与讨论五、教学评价1. 平时成绩:考察学生的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
2. 课堂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观点阐述和团队协作能力。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旅游案例分析,检验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学章节:旅游政策与法规1. 旅游政策的概念与作用6.1 旅游政策的定义6.2 旅游政策的作用2. 我国旅游政策体系6.3 我国旅游政策的发展历程6.4 我国现行旅游政策的主要内容3. 旅游法规及其管理6.5 旅游法规的分类6.6 旅游法规的管理范围与作用七、教学章节:旅游市场与旅游者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结构7.1 旅游市场的定义7.2 旅游市场的结构2. 旅游者的行为特征7.3 旅游者的需求与动机7.4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3.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7.5 旅游市场营销的组合策略7.6 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八、教学章节: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1. 旅游资源的概念与分类8.1 旅游资源的定义8.2 旅游资源的分类2.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8.3 旅游资源的保护原则与措施8.4 旅游资源的开发现状与问题3. 可持续旅游发展8.5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概念与内涵8.6 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践与挑战九、教学章节:旅游项目管理1. 旅游项目的概念与特点9.1 旅游项目的定义9.2 旅游项目的特点2. 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管理9.3 旅游项目的策划流程9.4 旅游项目的管理要点3. 旅游项目案例分析9.5 旅游项目案例选取9.6 旅游项目案例分析与启示十、教学章节:旅游业的发展趋势与展望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10.1 旅游业发展的国际趋势10.2 我国旅游业发展的趋势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10.3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10.4 旅游业的发展机遇3. 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展望10.5 旅游业发展的战略目标10.6 旅游业发展的路径选择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类型难点解析:理解旅游活动的异质性及其对旅游业的影响。
《旅游概论》教案1.3旅游的类型
第一章旅游概述第三节旅游的类型熟悉旅游的分类方式。
1.按旅游目的划分旅游的类型。
2.按旅游费用计价方式划分旅游的类型。
包价旅游。
1.讲授法2.讨论法3.练习法多媒体、教学课件。
理论课。
1课时。
[引入新课]提问:同学们去过哪些地方旅游?旅游了几天?能否简单地讨论一下,将你们的旅游经历进行归类?[讲授新课]一、按地理区域划分(一)国际旅游国际旅游根据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划分为跨国旅游、洲际旅游、环球旅游三种形式。
(二)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根据活动范围的大小,可划分为地方性旅游、区域性旅游、全国性旅游三种形式。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1.观光旅游2.度假旅游3.休闲旅游4.差旅旅游5.家庭及个人事务旅游6.宗教旅游7.特色旅游(1)红色旅游。
(2)农业旅游。
(3)工业旅游。
三、按组织形式划分1.团体旅游。
2.散客旅游。
四、按旅游费用计价方式划分(一)包价旅游包价旅游分为全包价、半包价、小包价、零包价等形式。
(二)非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包括组合旅游和自助旅游两种主要的形式。
[小结]经过多年的发展,人们的旅游需求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所产生的旅游活动的类型也呈现出了多样化。
因此,对旅游进行有效的分类,既有助于旅游业经营工作的开展,又有助于旅游学术研究。
旅游的划分依据众多,同学们也可以试着再去发现一些分类方式。
[作业]1.哪些属于特色旅游?请举例说明?2.什么是包价旅游?。
旅游学概论教案 第四章 旅游资源
1.自然因素
2.人为因素
3.工程建设对风景区自然美的破坏
如:苏州的拙政园周围盖上了6个工厂,烟囱、水塔、高楼等建筑挡住了人们的视线,站在院内已不能见到雄伟挺立的北寺塔,破坏了风景区的自然美。
4.“三废”污染,造成旅游环境恶化
如:空气的污染将导致酸雨的产生从而损坏旅游资源。如北京故宫、天坛等处的汉白玉浮雕、钢制品等现在正在受到酸雨的威胁。
2.对于由于旅游者的原因造成的破坏,可以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3.对于其他人为因素造成的破坏,如:关于污染、对树木乱砍滥伐、偷猎野生动物等,则必须采取法制措施予以解决。
★小常识:“水洗三孔”事件
六、保护工作的原则与措施
以“防”为主,以“治”为辅,“防”“治”结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手
作业
2.目的:
是为了巩固、改善和提高其吸引力,创造出新的、更多更高的价值,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
二、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1.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研究主要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前途、必要性和可能性、客源市场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探讨。
2.研究的目的:是为投资决策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然后再进行实际的规划设计工作。
如蒙古包、陕北的窑洞、傣族的竹楼、北京四合院、客家的土楼
福建土楼
(4)节庆活动
如藏族的浴佛节、苗族的赶秋、彝族火把节、傣族泼水节、食节、绣球。
5.城镇风貌和纪念地
(1)城镇风貌
中国七大古都:北京、南京、西安、安阳、洛阳、开封、杭州;郑州(八大)
各国的国都,如法国巴黎、日本东京、埃及开罗、中国北京。
现代化城市 上海
1.建筑类
(1) 塔
西安大雁塔(建于唐代,是唐玄奘自印度返回后译经藏经的地方)杭州六和塔、延安宝塔(延安的象征)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3. 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其关联产业。
4. 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2. 旅游活动的分类3. 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4.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5.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分类和发展趋势。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具体实践。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理解。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及相关辅助资料。
2. 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3. 实地考察地点:确定合适的旅游景点作为实地考察对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旅游的基本概念,引发学生对旅游的兴趣。
2. 讲解旅游的基本特点和分类: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多样性。
3. 分析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旅游业的构成。
4. 讲解旅游业的组成部分及关联产业:让学生了解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5. 分析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趋势: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方向。
6.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具体实践。
7.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对策,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
8.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思考深度。
4. 旅游综述作业:评估学生对旅游业发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七、教学拓展1. 推荐阅读:为学生推荐与旅游相关的书籍、文章,拓宽知识面。
2. 参观访问:组织学生参观旅游企业,了解旅游业的具体运营。
3. 学术讲座:邀请旅游领域的专家进行讲座,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
《旅游概论》教案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学生活动
时间分配
新授
对学生思考能力的考核同时看看学生对旅游的
认识
使学生的注意力跟着老师共同进入课堂
在探讨中加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世界各地社会发展有快有慢,旅游的产生有先有后,但就旅游活动来说,都经历了一个从萌芽、产生、发展而日趋成熟的过程。研究结果表明:旅游是从旅行中孕育又从旅行中分离出来的。那么,其产生的过程是怎样的?
二、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观光旅游:主要指旅游者到异国他乡进行游览自然山水、鉴赏文物古迹、领略风土民情,从中获得自然美、艺术美、社会美的审美情趣,以达到消遣娱乐、积极休息和愉悦身心的效果。
(二)度假旅游.
(三)公务旅游:是指以某种公务为主要目的的旅游。
1、商务旅游
2、会议旅游
(四)专项旅游:是指以满足某种特定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具备定向性和专题性。
教师总结
5'
小 结
旅游的产生源于人类意识的发展、精神需求的提高和经济条件的成熟.正确掌握旅游的定义,并区分旅游与旅行、游览的区别,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今后学习《旅游概论》的基础。
2'
作 业
1、人类旅游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什么?
2、为什么说旅游孕育于旅行之中又脱胎于旅行之外?
3、什么是旅游?旅游与游览、旅行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难点
对旅游的不同分类标准的不同类型的理解。
关键
掌握旅游的多种类型.
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讲授法、比较教学法
学法分析
讨论法
课型
新授课
课 时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分析
教学内容
教师调控
旅游概论公开课教案
安岳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公开课教案学科旅游概论课题名称旅游资源授课教师杜梦媛班级11秋升学班课时 1 课时时间星期四下午第三节旅游概论公开课教案旅游资源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②掌握旅游资源的类型2.德育目标:树立学生保护旅游资源及保护环境意识二.教学重点: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类型举例三.教学难点:对旅游资源概念的理解,四个方面的含义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学生参与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同学们,上节课了解了旅游的主体—旅游者及其成为旅游者的条件以后,这节课我们将继续为大家重点介绍旅游的客体—旅游资源,旅游资源是旅游业的吸引力因素,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今天的课将重点为大家介绍旅游资源的概念和分类【新课内容】一.旅游资源的概念: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考点:填空,多选)▲旅游资源的含义:(稍作展开,请学生补充,略加引导)1.吸引性:想要亲临其境,(吸引性)是旅游资源的灵魂,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首要依据。
(考点,单选,多选)2. 可进入性:可以亲临其境,开放的,直接观赏的对象。
3. 价值性:乐于亲临其境,经济价值和使用价值。
4. 变化性:不断变化,才能吸引旅游者亲临其境。
(考点:多选,哪些含义和亲临其境有关?)二.旅游资源的类型考点:旅游资源具有(享受),(参与),(审美)等价值,多种多样,既有具态的,物态的,也有抽象的,非物质性的。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155个基本类型。
1.地文景观:包括综合自然旅游地,沉积与构造,地质地貌过程形迹。
代表:五月名山;桂林山水2.水域风光:包括河段,天然湖泊与沼泽,瀑布,泉,河口与海面,冰雪。
代表:长江三峡;黄果树瀑布。
3.生物景观:包括树木,草原,草地,花卉,野生动物栖息地。
代表: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陕西皇帝陵“轩辕柏”;四川卧龙4.天象与气候景观:光现象,天气与气候现象形成的景观。
旅游概论3—旅游资源
引入新课: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旅游活动 构成要素
旅游主体——旅游者 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旅游媒介——旅游业
旅游资源 地位如何?
旅游资源 含义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吸引力因素, 也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 和条件。
什么是旅游资源呢?
消遣型 商务型 家庭事务型 特种型 旅游者 旅游资源 旅游业
二是具有可进入性,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让 旅游者进入实地欣赏;
三是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文化价值,并可以产生 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核心内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其中前三个条件是旅游资源定义中的三个核心要素, 第四个要件是旅游资源构成的核心内容。
概括起来:旅游资源就是 :学生个人回答、再齐答。
自然旅游资源: 含义:由地貌、水体、气候、动植物等地理要素所构
成吸引人们前往进行旅游活动的天然景观,即是 天然形成的。 功能:向旅游者提供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的自然美, 使观赏者产生心旷神怡、愉悦性情的美感体验。 人文旅游资源: 含义:内容广泛、类型多样,包括各种历史古迹、古今伟 大建筑、民族风俗等,是人类活动的艺术结晶和文 化成就。 功能:为旅游者提供旅行游览中的艺术美和社会美的审美 情趣,使人们直接感受到人类文明的产物、人类 劳动智慧的结晶。
关键问题3 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多样性:旅游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 二、吸引性: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可有多个选择,旅游资源必
须具有吸引力才具有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 三、垄断性: 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珍贵
文物、独一无二的生物,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四、可观赏性:旅游资源可使旅游者在美感陶冶中获得精神愉
好的事情马上就会到来,一切都是最 好的安 排。下 午7时10分18秒 下午7时10分19:10:1820.10.21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掌握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他们对旅游业的认知水平。
3. 使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认识旅游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旅游的定义、旅游者的特点、旅游活动的性质。
2. 旅游类型:休闲旅游、商务旅游、探险旅游、宗教旅游等。
3. 旅游的特点:季节性、地域性、综合性、可持续性。
4.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旅游资源、旅游服务、旅游设施、旅游市场。
5. 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的发展趋势。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阐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展开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业的发展。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阐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2. 第二课时: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实际运作。
3. 第三课时:讨论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第四课时: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让学生亲身体验旅游业的发展。
5. 第五课时:总结旅游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典型旅游案例的分析能力。
3. 讨论发言:评价学生在讨论中的思考深度和观点独到性。
4. 实地考察报告:了解学生对旅游业实际运作的认识和体验。
5. 期末考试:全面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评估他们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用于引导学生系统学习旅游基础知识。
2. 课件:制作多媒体课件,辅助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类型和特点。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章节一:旅游资源概述教学目标:1. 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3. 理解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意义。
教学内容:1. 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3. 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意义。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资源案例,探讨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实践。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实践案例,分享讨论成果。
2. 口头报告:学生选择一个旅游资源案例,进行口头报告,介绍案例中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章节二:自然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3. 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教学内容:1. 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3. 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自然旅游资源案例,探讨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2. 口头报告:学生选择一个自然旅游资源案例,进行口头报告,介绍案例中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情况。
章节三:人文旅游资源教学目标:1. 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3. 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教学内容:1. 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 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3. 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人文旅游资源案例,探讨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
教学评估:1.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方法,分享讨论成果。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作用。
2. 使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旅游者的心理和行为。
3. 培养学生对旅游业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特点1.3 旅游的类型2. 旅游活动的历史发展2.1 旅游活动的起源与发展2.2 我国旅游活动的历史演变2.3 世界旅游活动的发展现状3. 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3.1 旅游者的心理需求3.2 旅游者的行为特点3.3 旅游者的出行决策4. 旅游业的组成与作用4.1 旅游业的组成部分4.2 旅游业的经济作用4.3 旅游业的社会文化作用5. 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5.1 旅游业的发展趋势5.2 旅游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5.3 我国旅游业的战略发展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发展等知识点。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4. 实地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旅游景点,加深对旅游业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等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者心理与行为的理解程度。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价学生在旅游业发展与管理方面的分析能力。
4. 实地考察报告:了解学生对旅游业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资源1. 教材:《旅游概论》教材。
2. 课件:PowerPoint课件。
3. 案例资料:相关旅游案例。
4. 实地考察:旅游景点门票、交通等。
5. 网络资源:旅游相关网站、新闻报道等。
六、教学单元六:旅游市场与旅游者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6.1 旅游市场的定义6.2 旅游市场的构成要素6.3 旅游市场的分类2. 旅游市场分析与预测6.4 旅游市场分析的方法与步骤6.5 旅游市场预测的原理与技术6.6 旅游市场趋势分析3. 旅游者的特征与需求6.7 旅游者的基本特征6.8 旅游者的需求与动机6.9 旅游者的行为模式七、教学单元七:旅游业的产品与服务1. 旅游产品的基本概念7.1 旅游产品的定义与特点7.2 旅游产品的类型与分类7.3 旅游产品的价值与功能2. 旅游服务的组成与提供7.4 旅游服务的构成要素7.5 旅游服务的提供过程与质量管理7.6 旅游服务的创新与改进3. 旅游业的营销策略7.7 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7.8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7.9 旅游市场营销的新趋势八、教学单元八: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1. 可持续发展理论在旅游业中的应用8.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8.2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目标8.3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2. 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8.4 旅游资源的价值与保护的重要性8.5 旅游资源保护的管理措施与实践8.6 旅游环境保护与生态旅游3. 社会责任与旅游业的发展8.7 社会责任在旅游业中的意义8.8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8.9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推进策略九、教学单元九: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1. 旅游政策的概念与作用9.1 旅游政策的定义与类型9.2 旅游政策的目标与作用9.3 旅游政策的制定与实施2. 旅游法律法规的体系与内容9.4 旅游法律法规的构成与特点9.5 旅游法律法规的主要内容9.6 旅游法律法规的执行与监督3. 旅游业的政策环境分析9.7 旅游政策环境分析的方法9.8 旅游政策环境案例分析9.9 旅游政策环境的优化建议十、教学单元十: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 科技发展与旅游业的变化10.1 科技进步对旅游业的影响10.2 数字旅游与智慧旅游的发展10.3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在旅游业的应用2. 全球化与旅游业的互动10.4 全球化背景下的旅游业发展10.5 跨国旅游合作与竞争10.6 全球化对旅游业的影响与挑战3. 旅游业的创新与变革10.7 旅游业创新的重要性10.8 旅游业务模式创新案例10.9 旅游业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展望十一、教学单元十一:旅游规划与管理1. 旅游规划的基本概念与方法11.1 旅游规划的定义与目的11.2 旅游规划的流程与步骤11.3 旅游规划的主要内容2.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11.4 旅游资源规划的原则与方法11.5 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1.6 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3.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11.7 旅游服务质量的构成与评估11.8 旅游服务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手段11.9 旅游服务质量提升的策略与措施十二、教学单元十二: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1. 旅游企业的类型与特点12.1 旅游企业分类及其特点12.2 旅游企业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层次12.3 旅游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与实施2. 旅游企业市场营销与品牌建设12.4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选择与应用12.5 旅游企业品牌建设的核心要素12.6 旅游企业品牌推广与传播的方法3.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管理12.7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特点与需求12.8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的招聘与培训12.9 旅游企业人力资源激励与考核机制十三、教学单元十三: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1. 旅游安全的重要性与挑战13.1 旅游安全问题的类型与特点13.2 旅游安全管理的原则与方法13.3 旅游安全事故的预防与应对2. 旅游危机管理13.4 旅游危机的类型与影响13.5 旅游危机管理的流程与策略13.6 旅游危机应对的案例分析3. 旅游保险与风险管理13.7 旅游保险的作用与类型13.8 旅游风险评估与控制13.9 旅游保险市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十四、教学单元十四:旅游伦理与责任旅游1. 旅游伦理的基本原则与实践14.1 旅游伦理的概念与重要性14.2 旅游伦理原则的应用与挑战14.3 旅游伦理教育的途径与方法2. 责任旅游的概念与实践14.4 责任旅游的定义与发展背景14.5 责任旅游实践的关键领域14.6 责任旅游的推广与评价体系3. 旅游业的道德与社会责任14.7 旅游业道德责任的表现与影响14.8 旅游业社会责任的实践案例14.9 旅游业道德与社会责任的推进策略十五、教学单元十五:综合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1. 旅游项目管理15.1 旅游项目的类型与特点15.2 旅游项目的策划与管理流程15.3 旅游项目的案例分析与讨论2. 旅游线路设计与产品创新15.4 旅游线路设计的原则与方法15.5 旅游产品的创新策略与实践15.6 旅游线路设计与产品创新的案例研究3. 旅游实地考察与分析15.7 实地考察的目的与安排15.8 旅游实地考察的实践与总结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旅游概论》涵盖了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历史发展、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旅游业的组成与作用、旅游业的发展与挑战、旅游市场与旅游者、旅游业的产品与服务、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政策与法律法规、旅游业的未来发展趋势、旅游规划与管理、旅游企业经营与管理、旅游安全与危机管理、旅游伦理与责任旅游以及综合实践活动与案例研究等多个方面。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第一章:旅游资源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价值和功能讨论法:讨论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组织学生讨论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1.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旅游资源保护的意义和方法第二章:自然旅游资源2.1 教学目标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理解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2 教学内容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特点和价值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2.4 教学活动引入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自然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分析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2.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自然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自然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第三章:人文旅游资源3.1 教学目标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掌握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理解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2 教学内容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特点和价值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3.4 教学活动引入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讲解人文旅游资源的特点和价值分析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3.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人文旅游资源的定义和分类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人文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案例第四章:旅游资源评价与规划4.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掌握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指标理解旅游资源规划的意义和流程4.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指标旅游资源规划的意义和流程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方法和指标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的实践操作4.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讲解旅游资源评价的方法和指标学生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的实践操作4.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评价的目的和原则实践操作:学生能进行旅游资源评价和规划的实践操作第五章:旅游资源保护与管理5.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和策略理解旅游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原则5.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和策略旅游资源管理的意义和原则5.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管理的意义和原则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保护和管理案例5.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旅游资源保护的方法和策略分析旅游资源保护和管理案例5.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具体旅游资源保护和管理案例第六章:旅游资源市场营销6.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理解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流程和实施方法6.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流程和实施方法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策略和手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市场营销案例6.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策略和手段分析旅游资源市场营销案例6.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市场营销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具体旅游资源市场营销案例第七章: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7.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掌握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理解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7.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策略和方法小组讨论法:讨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7.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讲解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组织学生讨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7.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原则小组讨论:学生能参与讨论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和目标第八章: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8.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理解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8.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方法和手段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操作8.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学生进行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操作8.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概念和重要性实践操作:学生能进行旅游资源信息化管理的实践操作第九章:旅游资源法律保护9.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掌握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原则和手段理解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和挑战9.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原则和手段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现状和挑战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原则和手段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案例9.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讲解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原则和手段分析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案例9.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法律保护的概念和重要性案例分析:学生能分析具体旅游资源法律保护案例第十章:旅游资源案例分析10.1 教学目标了解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掌握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技巧和要点理解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10.2 教学内容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技巧和要点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重要性和应用10.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技巧和要点实践操作法:学生进行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实践操作10.4 教学活动引入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讲解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技巧和要点学生进行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实践操作10.5 教学评价问答:学生能准确回答旅游资源案例分析的方法和步骤实践操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旅游资源概述1.3 教学方法:讲授法和讨论法的结合使用,需要重点关注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理解并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旅游概论》教案
《旅游概论》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旅游的基本概念、特点和分类。
2. 让学生掌握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3. 让学生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 让学生理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二、教学内容1. 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1.1 旅游的定义1.2 旅游的特点1.3 旅游的分类2. 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2.1 旅游活动的主体2.2 旅游活动的客体2.3 旅游活动的媒介要素3.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1 旅游业的发展历程3.2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3.3 世界旅游业的发展现状4. 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4.1 社会经济因素4.2 自然环境因素4.3 文化因素4.4 政策因素5. 旅游政策5.1 旅游政策的含义和作用5.2 我国旅游政策的主要内容5.3 旅游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基本概念、特点、分类,以及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旅游案例,让学生了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四、教学安排1. 课时:共4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教学过程:4.1 第一课时:讲解旅游的基本概念与特点。
4.2 第二课时:讲解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
4.3 第三课时:讲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现状。
4.4 第四课时:讲解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旅游基本概念、特点、分类的掌握情况。
2. 案例分析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和媒介要素的理解。
3. 小组讨论报告:评估学生对旅游活动的影响因素和旅游政策的认识。
4. 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旅游概论》知识的掌握。
六、教学内容6. 旅游业的市场结构6.1 旅游市场的概念与构成6.2 旅游市场的细分6.3 旅游市场的需求与供给7. 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7.1 旅游产品的概念与分类7.2 旅游产品的开发策略7.3 旅游产品的营销策略8. 旅游服务与管理8.1 旅游服务的要素与质量8.2 旅游服务的管理8.3 旅游企业的运营与管理9. 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9.1 旅游规划的概念与流程9.2 旅游规划的实施与评价9.3 旅游可持续发展战略10. 旅游伦理与旅游法10.1 旅游伦理的意义与内容10.2 旅游法的基本原则与主要内容10.3 旅游法的实施与监管七、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旅游业的市场结构、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旅游服务与管理、旅游规划与可持续发展、旅游伦理与旅游法等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旅游活动中,最优得旅游资源形态就是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巧妙结合。
如今,国外已将优质服务与旅游地居民得热情友好态度列为另一类“旅游资源”。
学生回答:
长城、故宫、兵马俑、桂林山水、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等等
(教师补充,展示图片,让学生从直观认识旅游资源)
教师归纳、总结:
自然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又称自然风景旅游资源。指凡能使人们产生美感或兴趣得、由各种地理环境或生物构成得自然景观。
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就是人类创造得、反映各时代、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风俗民情状况,具有旅游功能得事物与因素。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旅游资源得概念、类型与特点。
2、学生学会理解与分析各类旅游资源得特点与功能。
(二)、过程与方法:
1、培养学生分析各种旅游资源价值得能力。
2、初步培养学生在旅游活动中得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得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学生得审美情趣,增进爱护旅游资源得意识。
这就是按照事物得本质属性分成两大类,那它们得具体内容又就是怎样得呢?
2、我国《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国家标准将旅游资源分为8个主类、31个亚类与155个基本类型。(课件展示、图示说明)
(1)、地文景观
举例:五岳名山、桂林山水、敦煌鸣沙山、五大连池火山岩溶(图片展示)
(2)、水域风光
举例:长江三峡、长白山天池、黄果树瀑布、四川海螺沟冰川(图片展示)
《旅游概论》旅游资源教学设计教案
——曾维
一、设计依据:
中职教学要求: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得原则,强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奠定扎实得理论基础。应用灵活多变得教学方法与先进得教学手段,极大地调动学生得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得主体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知识得形成与发展过程,从感性认识出发,发挥想象,通过讨论,获得理性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得基本方法及学会做人得基本态度与基本情感。
(3)、生物景观
举例: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陕西黄帝陵得“轩辕柏”(图片展示)
(4)、天象与气候景观
举例:海市蜃楼、吉林雾凇。(图片展示)
(5)、遗址遗迹
举例: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北京八达岭长城。(图片展示)
(6)、建筑与设施
举例:深圳世界之窗、北京国家博物馆、杭州西湖、丽江古城、舞艺悬棺、沪浙东海大桥、三峡水库。(图片展示)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得地位与作用:
旅游概论就是中职旅游服务专业得一门基础课程,也就是传授旅游基本知识得专业课程。要了解旅游知识就必须了解旅游构成得三要素,旅游资源就就是其中得客体,就是旅游得吸引力因素,也就是旅游业赖以生存与发展得物质基础与条件。这就要求全面得认识旅游资源。
2、对教材得处理:
旅游资源就是旅游得吸引力因素,在旅游活动中具有突出得作用与地位。这节就就是要通过展示一些学生熟悉得旅游资源,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结论,掌握旅游资源得概念、理解旅游资源得分类、把握旅游资源得特点。
学生回答:
九嶷山、国家森林公园阳明山、舜皇山、舜帝陵、柳子庙、怀素公园、千家峒、女书、浯溪碑林等
过渡:那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旅游资源,明确旅游资源得概念、分类、功能及特点。
(二)讲授新课
教师提问:结合我们刚瞧到得旅游景观,同学们能否谈谈您对旅游资源得定义呢?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小组讨论:
(有山有水、景色优美、ຫໍສະໝຸດ 史遗址等等)3、旅游资源得功能
教师提问:同学们,您去旅游过吗?当您在旅游得过程中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
欣赏到了自然美景、开心刺激、惊险,受到了熏陶,增长了见识等等
教师归纳、总结:
这些都就是旅游资源产生得作用,那么我们来归纳一下旅游资源得功能。
自然旅游资源得功能就是向旅游者提供自然界中各种事物与现象得自然美,使观赏者产生心旷神怡、愉情悦性得美感体验。
(7)、旅游商品
举例:北京烤鸭、西湖龙井茶、清蒸武昌鱼、同仁堂、景德镇瓷器、杭州丝绸、中国字画。(图片展示)
(8)、人文活动
举例:曲阜“三孔”、昆曲、伊斯兰教民族节日、哈尔滨冰雪节。(图片展示)
前面四种统称为自然旅游资源,后四种统称为人文旅游资源。
(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有关旅游资源得图片,让学生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类旅游资源,让学生通过视觉去感受一下旅游资源,激发学生得学习兴趣。)
教师分析旅游资源概念四个方面得含义:
(1)、吸引性
(2)、可进入性
(3)、价值性
(4)、变化性
(结合具体得旅游景观进行分析)
教师提问:那么,旅游资源按照本质属性划分为几类?各包括哪些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总结、板书:
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
教师提问:您能列举出您所了解得属自然旅游资源与人文旅游资源得旅游景观吗?
2、使学生能够认识我国旅游资源得特色,激发学生得爱国热情
四、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1、旅游资源得概念,旅游资源得类型及特点。
2、对旅游资源功能得分析与理解。
教学难点:
对旅游资源概念得理解,旅游资源得分类。
五、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刚步入职高,对新得专业知识,好奇心强,容易被新奇得事物所吸引,想象力丰富,她们得思维积极性容易被激发出来,而且学生在前面教材得学习基础上,已经具备了一定得基础知识与分析问题、总结归纳得能力,这节课在多媒体得辅助教学下,学生根据已有得知识与技能,完全有能力学懂,教师只要起到引导,点拨得作用。
六、教学策略选择与手段:
教学策略:
学生探究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小组合作探究与学生个人探究相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七、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视频资料、 图片文字材料等
八、课时安排:1课时
九、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视频《永州旅游宣传片》。
提问:您们从视频中瞧到了哪些旅游景观呢?
教师适当得进行点拨,并归纳:
1、旅游资源得概念:
旅游资源就是指自然界与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以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得各种事物与因素。
提问:瞧了旅游资源得概念,与您得认识有差别吗?
(让学生认识清楚,能成为旅游资源,需具备得条件——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且能产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