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团结知识梳理及答案

主题六:民族团结教育

【考点梳理】

1.中国自古以来是___________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__________,__________,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

2.中华各民族共同__________,共同__________,共同__________。

3.中国是中华各民族的祖先。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异同,都是__________。

4. __________,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美丽中国,__________是中华各民族的共同责任。

5、__________是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6.国家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的__________。

7.维吾尔族、朝鲜族、蒙古族、藏族等少数民族的歌舞

“十二木卡姆”——____族;长鼓舞——____ 族;筷子舞——____ 族;弦子舞——____ 族。

8.蒙古族、彝族、维吾尔族等少数民族的服饰特点

皮毛袍服——____ 族;多层百褶裙——____族;色彩鲜艳的连衣裙,外套对称背心——____族。

9.蒙古族、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的饮食特点

蒙古族和藏族——____ ,____、____和____;喜爱吃油炸馓子的是____;维吾尔族人喜欢吃____。

10.蒙古族、藏族、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的住房特点

蒙古包、帐篷和毡房——____和____ 族;吊脚楼——____、____和____族;

11.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有:____、____、____、____。

12.火把节、泼水节、那达慕大会、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分别是哪个民族的节日?藏历新年是_________族的传统节日。

13. __________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__________是中国各民族的共同愿望。

14.三个“离不开”是指什么?汉族离不开____,____离不开汉族,____也相互离不开。

15.我国政府高度重视__________,_________的新型民族关系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16.公民要增强__________意识、__________意识和__________意识,坚定地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17.我国民族分布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_________、_________,是国家繁荣昌盛的_________,是各族人民幸福生活的

_________。

【题例解析】

【题例1】(2016?河北)冀华中学的米热古丽,是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她聪明、善良、热情、纯朴,与同学们和谐相处。米热古丽的父亲要开办一家具有新疆特色的餐厅。下列对餐厅布置的建议,适宜的是()

①餐厅名称用汉、维两种文字书写②餐厅入口处备有酥油茶供客人品尝

③餐厅走廊里悬挂吊脚楼、竹楼照片④餐厅内张贴开斋节和古尔邦节场景的装饰画

A.①② B.③④C.①④ D.①②③

解析:该题是一道生活化的试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字、节庆和民族风情等内容的掌握,也是考查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其中②是藏族的特色饮料,③吊脚楼为苗族、壮族、侗族、土家族等传统民居,应排除,故答案选C

【答案】C

【题例2】(2016?河北)在思想品德课上,米热古丽讲到:“在新疆,每逢少数民族群众过节,汉族群众会上门道贺;每逢汉族百姓过节,少数民族群众也送来自制的糕点同乐。无论谁家遇到婚丧嫁娶的大事,大家必定要前去帮忙。”米热古丽的话使同学们体会到

①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②各民族亲如一家

③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④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④D.②③

解析: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维护民族团结等知识的掌握与理解,能力方面主要考查学生从材料中读取信息的能力及分析问题的能力。解答这类题时需要把握材料中“少数民族节日,汉族上门道贺”“汉族过节少数民族送糕点”“谁家有大事大家前去帮忙”等关键词语,这些词语都体现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一家亲,体现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

解答组合选择题,首先可用排除法,四个选项,一下子可以排除④, “各民族之间没有差别”表达错误,而所设置的几个选项中有三个包括④,所以一下了就能排除.①虽表达正确但与材料无关。故选D

【答案】D

【题例3】(2016?长春)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位于我国东北边陲,勤劳质朴的朝鲜族人民在此世代劳作,建州以来,不仅朝鲜族的文字、风俗等特色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发展,而且今天的自治州首府延吉市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在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正逐渐成为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城市。

(1)材料中划线部分体现的我国处理民族关系最基本要求是什么?

(2)依据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延吉市“正逐渐成为一座富有民族特色的国际化城市”的原因有哪些?

(3)请你列举两项有朝鲜族文化特色的具体事务。

解析:这是一道材料分析题;主要考查“我国的民族关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等知识点。

第(1)问,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处理民族关系基本要求的认识.审题时需要注意“最”字。回答时需要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中给出的关键字“最”去回答。“朝鲜族的文字、风俗等特色文化得到了极大的尊重和发展”属于下划线部分,该内容体现的是民族平等。

第(2)问,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少数民族地区取得成就的原因的认识,可以从对外开放、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方面作答.

第(3)问,此题旨在考查学生阅读分析提炼知识的能力,考查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答案】(1)民族平等

(2)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延吉市人民的艰苦奋斗;国家的大力扶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战略.

(3)朝鲜族敬老爱幼已是闻名天下的一种美德、朝鲜族的水田文化

【走进中考】

一、选择题

1. (2016?吉林)二十年来,中央先后派出6000余名干部、专业技术人才支援西藏建设.这一举措()

①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②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③增进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④说明支援民族地区建设是国家现阶段的中心工作.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2.2000年,响应国家西部大开发的号召,河北保定学院15名毕业生毅然放弃多家用人单位的录用及继续深造的机会,选择来到新疆且末县中学任教。他们扎根西部边陲,关爱民族学生,与当地各民族教师、民族家庭建立了深厚的情谊。下列对这一支教群体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为增进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贡献②自觉履行了受教育的义务③落实了党和国家的少数民族干部政策④在为新疆的发展奉献中实现了人生价值

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是华夏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甘肃省加大对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报纸、期刊的扶持力度,提高民族地区少数民族语言节目的自办率。这一做法进一步印证了( )

①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文字②党和国家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③普通话是个民族之间相互交流的通用语④党和国家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A.①④

B.②④

C. ②③

D.①③④

高山之宗,江河之源,神圣之地,歌舞之乡……位于世界屋脊的西藏,是发展的西藏,美丽的西藏,幸福的西藏。回答4~5题。

4.右图所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①西藏地理位置独特

②西藏地区社会稳定

③西藏各族人民的团结奋斗

④党和国家的关怀及全国各地的支援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5.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藏也越来越重视向游客展示其独具特色的文化之美。能够体现西藏文化之美的是()

①庄严的布达拉宫②欢快的泼水节③别具一格的藏族服饰④独具魅力的藏族歌舞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西藏物产丰富,以下属于西藏特产的是( )

①西藏唐卡②藏银饰品③牦牛干④葡萄干

A.②③④ B.①②④ C. ①②③ D.①③④

7.(2016?河北)冀华中学的米热古丽,是一位来自新疆的维吾尔族学生,她聪明、善良、热情、纯朴,与同学们和谐相处。为了让同学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米热古丽组织了民族舞蹈大赛。下列图片中能够体现维吾尔族舞蹈特色的是 ( D )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回答8~10题。

8.下列图片依次体现是( )

A.蒙古族维吾尔族彝族 B.蒙古族维吾尔族壮族

C.维吾尔族蒙古族彝族 D.维吾尔族藏族彝族

9. (2016?六盘水)“这是一个家,国是大中国,都是一家人,不分你和我,相扶风雨中,危难见真情……”这一歌词表明()

A.我国各族人民友谊深厚,不存在矛盾

B.我国建立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C.少数民族歌曲都特别优美、动听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10.深入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对于筑牢各族干部群众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思想基础,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不断深入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有利于( )

①引导各民族干部群众牢固树立国家意识、公民意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②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感③增强公民的民族团结意识④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同步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1.(2016?连云港)2015年10月1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会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60年来,自治区经济发展迅速,新疆经济的快速发展得益于()

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②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③我国坚持同步富裕的原则④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2.(2016?武汉)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就要()

A.坚持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

B.统一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C.贯彻“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D.完善民族区域自治的根本政治制度

13.我国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下列图片属于回族的是()

A B C D

14.(2016?烟台)50年栉风沐雨,50载春华秋实.2015年9月8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约2万人欢聚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贺匾上题词“加强民族团结建设美丽西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民族团结是国家统一的重要保证②加强民族团结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繁荣③要消除民族差别,实现民族大融合④要维护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15.(2016?重庆)在新疆自治区成立60周年之际,沙妮亚在朋友圈晒出了她的家乡:我的家乡,各民族在分布是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

60年来,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①在新疆,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②各族人民相互尊重,促进了新疆的繁荣③新疆以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根本政治制度④新疆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6.(2016?扬州)2016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黑龙江省看望只有5300多人口的赫哲族部分群众,希望“各民族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总书记希望我们()A.牢记国家安全 B.坚持国家统一C.维护民族团结 D.捍卫国家主权

二、非选择题

17.(2015?广州)(10 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强调,要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重点搞好扶贫攻坚。在民族地区推动建立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加大双语教育力度,注重培养民汉双语兼通人才。

从处理民族关系的角度简要说明国家实施上述举措的意义。

18.(2016?吉林)延边纪事,要闻解读.

纪事一 2015年7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如约”到延边.党和国家对民族地区的重视和政策的支持,极大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

纪事二 2015年9月20日,被誉为“东北最美高铁”的长珲城际铁路正式运营.长珲高铁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也带动了延边旅游业的发展.

(1)请写出我国在延边地区实行的一项民族政策.

(2)假如到延边旅游,你想体验哪些民族风情?

19.(2016?鄂州)【维护团结捍卫主权】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大部分与汉族杂居在一起,在少数民族聚居区,设立自治区、自治州等自治机关。

材料二:我国高度重视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为了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国家出台了许多“兴边富民”举措,使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民族分布有何特点?(2分)

(2)自治机关的设置,遵循了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哪一项基本政策?(2分)

(3)我国为什么要重视民族团结?(答3点,6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