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形态的塑造2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022年高考地理总复习第一部分考点复习指导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https://img.taocdn.com/s3/m/9f078e0e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05.png)
第二节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程要求】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
【素养目标】区域认知: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认识常见地貌类型的主要分布区及自然环境特点。
综合思维:结合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结合实例,解释某一地表形态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常见地貌类型的成因。
地理实践力:野外观察或运用视频、图像,认识三大类岩石的特点。
考点1 内外力作用与地貌【必备知识·归纳】一、内力作用与地貌1.能量来源: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影响及结果: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结果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形成绵长的断裂带和巨大的褶皱山脉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垂直运动引起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岩浆活动岩浆只有喷出地表时才能直接影响地表形态变质作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二、外力作用与地貌1.能量来源:主要是太阳辐射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表现因素作用结果风化作用温度、水、大气、生物使岩石发生崩解和破碎;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条件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平缓侵蚀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产物进行破坏;常使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搬运作用流水、波浪、风、冰川等移动风化或侵蚀的产物;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大量物质堆积作用流速降低、风力减小、冰川融化等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微思考】沙尘暴和泥石流分别属于什么外力作用?提示:沙尘暴属于风力搬运作用,泥石流属于流水搬运作用。
【典型考题·剖析】(2020·天津等级考)如图所示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其形成需要特定的地质条件。
读图文材料,回答(1)、(2)题。
(1)形成如图所示地貌景观的岩石类型、地质构造和所需的外力作用分别是( )A.变质岩、水平裂隙、流水侵蚀B.沉积岩、水平裂隙、风力侵蚀C.岩浆岩、垂直裂隙、风力侵蚀D.沉积岩、垂直裂隙、流水侵蚀(2)导致如图所示景观岩层出露地表的最直接的内力作用形式是 ( )A.垂直抬升B.水平拉张C.水平挤压D.岩浆喷发【思维路径】信息解读材料解读:该地貌景观位于粤北地区→降水量较多图像解读:①该地岩层具有层理构造→岩石类型为沉积岩→沉积岩形成之初,位于地势较低处,现在岩层出露地表,地势高→垂直抬升;②岩体周边陡峭→垂直裂隙→易崩塌→岩石壁立综合分析该地地势低,沉积形成沉积岩→地壳抬升、流水侵蚀→垂直裂隙→易崩塌、岩石壁立→丹霞地貌【解析】(1)选D,(2)选A。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教案1
![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3c7386e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6d.png)
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一、教学目标1、掌握地质构造的主要类型及其形成地貌。
2、学会根据地质构造和地质剖面示意图,判断背斜、向斜和断层发生的部位。
3、理解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
(2)明确板块运动与地貌的关系。
2。
难点:(1)读图判断背斜、向斜及其形成的地形。
(2)判断断层中岩层的断裂移动方向。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问答法、读图分析法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20世纪60年代,我国科学家在青藏高原海拔5900米处发现一块阔叶树的树叶化石。
经鉴定,这是高山栎树叶化石,年龄为200多万年。
然而这类阔叶树现在在同纬度生长的海拔上限是3 000米。
这一重要发现表明,青藏高原在近200多万年中发生了大幅度抬升。
是什么力量驱使青藏高原大幅度抬升的?[新课教学]:(板书)一、地质构造与地貌在山区,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裸露地表的岩层,它们有的倾斜弯曲,有的断裂错开。
这些岩层的变形和变位,称为地质构造。
(教师提问):请问地质构造有哪两种类型?(多媒体演示):褶皱和断层图片。
(学生回答):褶皱和断层是常见的地质构造。
(板书)1、褶皱(教师讲解):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挤压力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叫作褶皱。
褶皱是由背斜和向斜组成的。
背斜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形成山岭;向斜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形成谷地。
在外力长期作用下,背斜、向斜的地貌形态也会出现倒置现象。
背斜顶部因受张力产生裂隙,容易被侵蚀成谷地;而向斜槽部由于受到挤压,岩石致密,不易被侵蚀,相对高耸形成山岭.(师生共同分析):要真正区别向斜和背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从岩层的弯曲形态上来看(背斜岩层向上拱起,向斜岩层向下弯曲);第二,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来看(老岩层在下,新岩层在上);第三,在地貌上,背斜常成为山岭,向斜常成为谷地或盆地。
但是,不少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张力容易被侵蚀成谷地。
而向斜槽部受到挤压,岩性坚不易被侵蚀,反而成为山岭。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程标准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5e59cb3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50ca642.png)
地表形态的塑造课程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地球的内力和外力作用:学生应能理解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火山等内力作用,以及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2. 掌握主要的地貌类型:学生应能掌握山脉、平原、高原、盆地、丘陵、河谷等主要地貌类型的形成过程和特征。
3. 理解地貌发育的过程:学生应能理解地貌发育的基本过程,包括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地貌演化等。
4. 学习地貌研究的基本方法:学生应能学习和掌握地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如地貌描述、测量、制图、分析等。
5. 培养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学生应能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影响,培养保护环境的意识。
6. 培养实践能力: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模拟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7. 培养地理思维能力:通过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系统思维、综合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第2课时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课件 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4b048144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712261d.png)
子。
玄喷武出岩岩
1.绘图说明这俩种岩石的形成过程
花侵岗入岩岩
2.复习:地球的内部列表格的填写
玄武岩
花岗岩
坚硬,做建 筑材料
分类
侵入岩
岩 浆 喷出岩 岩
颜色
混色
单色
结构
形成
典型岩石
斑状矿物结晶 有气孔构造
岩浆侵入地壳上部缓慢 冷却凝固形成
岩浆喷出地表迅速冷却 凝固形成
外力作用
堆积固结成岩 2.结合图文材料说出沉积岩的特点
搬运
常见沉积岩 砾岩 页岩
煤炭 砂岩 石灰岩
1.绘图并说明大理石的形成过程
岩石的故事三由老变新的 岩石
这是一种被挤过或烤过的岩 石,经过内部矿物的重新结晶 和组合,变成“新”的岩石。 你能想象到图中美丽的大理石 是由灰白色的石灰岩变质形成 的吗?还有我们熟悉的一部分 宝石和玉石也开采自变质岩矿 床。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风、流水、等外力作用 将岩石碎屑物由高处搬 运到低处沉积
岩浆岩 岩石风化碎屑
喷出型
高温高压变质
侵入型
沉积岩
变质岩
接触岩浆后熔化、再生
岩浆
听过这三组岩石的故事后,你能把三大类岩石及其形成
过程概括到一幅示意图里吗?喷出型:玄武岩
侵入型:花岗岩
岩浆岩
三进一出是岩浆
石灰岩、页岩、 砂岩、砾岩
A. 固结成岩—变质作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 B. 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固结成岩—岩浆活动 C. 变质作用—岩浆活动—风化侵蚀—地壳抬升 D. 岩浆活动—地壳抬升—风化侵蚀—变质作用
变质——抬升——外力
小结
岩石的故事一欲火而生的岩石
这是一块花岗岩,它的故乡在地下很深处,那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新 (2)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新 (2)](https://img.taocdn.com/s3/m/7bf391fbf90f76c661371a2b.png)
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学案导学一、主干知识梳理(一)内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能量来源于,主要是。
它主要表现为、、。
在自然界中,有些内力作用进行的很快,如或,可以在瞬间改变地表形态;有些内力作用则进行的。
2、一般发生在地壳深处,不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也只有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因此,在内力作用中,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
3、按照地壳运动的方向和性质,可将其分为和。
水平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沿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它使岩层发生和,常在地表形成和;垂直运动是指组成地壳的岩层作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即或运动。
它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引起地势的和。
在地壳运动中,这两个方向的运动是,而且、,运动结果也往往相互渗透、叠加在一起。
就全球规模的运动而言,地壳的运动以为主,以为辅。
4、内力作用奠定了,总的趋势是使地表变得。
(二)外力作用1、地球表面的、、、等也可以引起地表形态的变化,它们统被称为。
外力作用的能量来自,主要是。
它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主要有、、和四种方式。
2、在、和等因素的影响下,或的岩石经常发生和,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这种作用叫。
它使得岩石碎块或沙粒堆积在原地,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
3、、、等在运动状态下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进行破坏,叫作用,常在原地形成地貌。
它使得被侵蚀掉的物质离开原地,并在原地形成侵蚀地貌。
举例:等。
4、作用为堆积地貌的发育输送了大量物质。
5、在搬运过程中,如果外力减弱或遇到障碍物,被搬运的物质堆积下来,形成地貌。
例如:等。
6、外力通过、不断的对地表进行破坏并把破坏了的物质从搬运到低处,总的趋势是使地表起伏状况趋于。
7、在塑造过程中,和是同时起作用的,它们作用的结果也往往交织在一起。
今天千姿百态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作用共同形成的。
(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也是,它们存在的基础是岩石圈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
2、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或,形成岩浆岩;这些碎屑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过作用,形成岩;已形成的岩石在一定和作用下发生作用,形成变质岩。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二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https://img.taocdn.com/s3/m/c527d3c00740be1e650e9aec.png)
岩层隆起和凹陷 引起地势起伏和
海陆变迁。
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 原、吐鲁番盆地、青海湖等。典型 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
型的块状山地。
狠抓基础
勤思善动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变质作用 表 现 形 式
岩浆活动
对地表形 态的塑造
岩石在一定温度、 压力作用下发生变
质。
举例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底部低凹,易汇集水,承受静水压力
泉水、湖泊分布区;河谷发 岩隙水易沿断层线出露;岩石破碎易被侵蚀为洼地,利于地表水汇集
育
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等 的回避处
岩石不稳定,易诱发断层活动,破坏工程;水库水易渗漏
狠抓基础
勤思善动
2.板块运动与地貌
板块 运动
板块 运动 对地 貌的 影响 举例
张裂 (相离运动)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 的先堆积,颗粒
干旱的内陆及邻近地区
丘)和黄土堆积地貌
小的后堆积,具
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
有分选性
滨海地带
狠抓基础
勤思善动
外力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
狠抓基础
勤思善动
构造地貌的形成
狠抓基础
勤思善动
1.地质构造与地貌
背斜
向斜
一般形态
岩层向上拱起
岩层向下弯曲
岩层新老关系(主要依据) 常见地形
岩、页岩、 实、固结形成
石灰岩
地壳中已生成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高温、高 板岩、大
压等条件下,成分、性质发生改变形成
理岩等
狠抓基础
勤思善动
狠抓基础
勤思善动
地形变化的动力
狠抓基础
勤思善动
1.地质作用:形成和改变地球的 物质组成、外部形态与内部构造 的各种自然作用。分为内力作用 与外力作用两类。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二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916e26c4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de.png)
情境一 2020年6月18日20时49分,在新西兰克马德克群岛以南海域发生7.3级地震。
情境二 下图为世界六大板块示意图。
(1) 大西洋、地中海未来变化趋势是怎样的?为什么? [答案] 大西洋的面积会不断扩大,因为它处于板块的生长边界;地中海的面积 会不断缩小,因为它处于板块消亡边界。 (2) 阿尔卑斯山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 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碰撞挤压、隆起形成。 (3) 新西兰是世界上火山喷发、地震频繁的国家,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案] 新西兰位于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4) 与新西兰同属大洋洲的澳大利亚为什么很少发生地震、火山喷发现象? [答案] 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
[解析] 山区地质构造复杂,施工难度大,交通运输建设成本高于平原。 2. 山区公路多呈“之”字形分布是为了( B )?
A. 保护植被
B. 降低坡度
C. 防止坍塌
D. 缩短距离
[解析] 山区公路呈“之”字形延伸,主要目的是降低坡度,保证行车安全。
探究主题一 板块运动与地貌 探究活动 板块运动对地貌形态的影响
B项符合题意。 2. 下列宏观地形的形成,与太平洋板块运动无关的是( C )
A. 亚洲东部的岛弧
B. 美洲西岸的山脉
C. 东非大裂谷
D. 日本群岛东部的深海沟
[解析] 东非大裂谷属于非洲板块内部的张裂区域,与太平洋板块的运动无关,
C项符合题意。
[2020河南洛阳高二期末] 大陆边缘是陆地与洋底之间的过渡地带,海深在0 ∼ 3 km。读甲、乙两类大陆边缘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特别提醒 山地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
思考感悟 目前山区交通建设中,越来越多地采用了桥隧相结合的方式,该方式有何 利弊? 试解:⑮_____利__:__缩__短__里__程__;__提__高__通__行__速__度__;_减__少__通__行__时__间__;__有__效__地__避__免___ 自__然__灾__害__的__威__胁__。__弊__:__增__加__建__设__费__用__。________
(自然地理)第五章 第2讲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5高考地理备考
![(自然地理)第五章 第2讲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025高考地理备考](https://img.taocdn.com/s3/m/31b0acf4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7c.png)
第一部分自然地理第五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讲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课标要求命题方向考题取样核心素养1.运用示意图,说明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
2.结合实例,解释内力和外力对地表形态变化的影响,并说明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内力作用主导下的地貌形成过程分析2021全国甲,T9—11【综合思维】以某地形地貌的形成过程、变化为主线,考查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区域认知】以具体区域为背景,考查自然环境特征对地表形态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地理实践力】判断地质地貌景观图,分析地质构造及其影响外力作用下地貌的形成过程2022浙江1月,T42021湖南,T15—16内外力共同作用下的地貌成因2020全国Ⅰ,T37岩石圈物质循环分析2022江苏,T10—12命题分析预测以热点地区为铺垫,结合图文材料,以时间为主线,分析地质作用的影响,推测地表形态的形成过程,预测未来的演变过程备考策略落实课程标准要求,立足课堂并要求能用词精准、科学,理解地质地貌的变化性和复杂性,结合实例分析内力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凸显综合思维;从地理实践力和人地协调观等方面深入理解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考点1内力作用1.内力作用的形式(1)岩浆活动(2)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常形成巨大的褶皱山脉或断裂带垂直运动:地面发生大规模的隆升或下沉(3)变质作用岩石变质作用(高温、高压作用)→变质岩2.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地壳运动水平运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1]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形,形成了断裂带和褶皱山脉;水平运动又称“造山运动”东非大裂谷、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垂直作用组成地壳的岩层沿[2]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岩层隆起和凹陷,引起地势起伏和海陆变迁;垂直运动又称“造陆运动”典型的陷落地形:汾河谷地、渭河平原、吐鲁番盆地、青海湖等。
典型的隆起地形:庐山、泰山、华山等典型的块状山地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作用下发生[3]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地表经冷凝形成[4]火山地貌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等地震地表下岩层的断裂、错动引起震动造成地壳的断裂和错动,引起海陆变迁和地势起伏汶川地震后形成滑坡、堰塞湖等情境冷古纳托山原地貌冷古纳托位于川西贡嘎山西侧,山顶平台面积近40km2,海拔约4200m,周围峡谷深切,陡坡环绕,平台与周缘谷地的最大高差约600m,地貌学称之为夷平面,它与高山峡谷、宽缓河谷形成于该地地貌演化的不同时期。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2
![地表形态的塑造PPT课件2](https://img.taocdn.com/s3/m/803d42f1a58da0116c17493b.png)
重难点五:常见的地质构造及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 类型 背 斜 褶 皱 向 斜 形态特征(岩层新 老关系) 未侵蚀 岩层向上拱起(中 心老,两翼新) 山岭 地貌 侵蚀后 顶部受张 力常被侵 蚀成谷地 岩层向下弯曲(中 槽部受挤 心新,两翼老) 压,物质 谷地 坚实不易 岩体发生破裂, 断块山,裂谷或海洋 并沿断裂面两侧 岩块有明显错动、 位移
重难点一:地壳物质循环
例1:(2007年 海南)下图示意某地的沉积岩层 与火成岩体的相互关系。
(1).各岩层、岩体的生成时代按由老至新的顺序依 次是 【答案】D A.火成岩1、沉积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3 B.沉积岩3、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2、沉积岩1 C.沉积岩3、火成岩1、沉积岩2、火成岩2、沉积岩1 D.沉积岩3、沉积岩2、火成岩1、火成岩2、沉积岩1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52、如果你还认为自己还年轻,还可以蹉跎岁月的话,你终将一事无成,老来叹息。 53、勇士搏出惊涛骇流而不沉沦,懦夫在风平浪静也会溺水。 54、好好管教自己,不要管别人。 55、人的一生没有一帆风顺的坦途。当你面对失败而优柔寡断,当动摇自信而怨天尤人,当你错失机遇而自暴自弃的时候你是否会思考:我的自信心呢?其实,自信心就在我们的心中。 56、失去金钱的人损失甚少,失去健康的人损失极多,失去勇气的人损失一切。 57、暗自伤心,不如立即行动。 58、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59、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60、成功的关键在于相信自己有成功的能力。 61、你既然期望辉煌伟大的一生,那么就应该从今天起,以毫不动摇的决心和坚定不移的信念,凭自己的智慧和毅力,去创造你和人类的快乐。 62、能够岿然不动,坚持正见,度过难关的人是不多的。——雨果 63、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会及时把握机会,越努力,越幸运。 64、行动是治愈恐惧的良药,而犹豫、拖延将不断滋养恐惧。 65、生活不是林黛玉,不会因为忧伤而风情万种。 66、天才就是无止境刻苦勤奋的能力。——卡莱尔 67、坚强的信念能赢得强者的心,并使他们变得更坚强。——白哲特 68、时间是治疗心灵创伤的大师,但绝不是解决问题的高手。 69、去做你害怕的事,害怕自然就会消失。——罗夫· 华多· 爱默生 70、伟人与常人最大的差别就在于珍惜时间。 71、什么叫作失败?失败是到达较佳境地的第一步。——菲里浦斯 72、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73、虽然我们无法改变人生,但可以改变人生观。虽然我们无法改变环境,但我们可以改变心境。 74、你把周围的人看作魔鬼,你就生活在地狱;你把周围的人看作天使,你就生活在天堂。 75、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理,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76、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77、命好不如习惯好。养成好习惯,一辈子受用不尽。 78、人是可以快乐地生活的,只是我们自己选择了复杂,选择了叹息! 79、最困难的时候,就是距离成功不远了。 80、智者用无上心智和双手为自己开辟独有的天空,搭建生命的舞台。 81、只要有坚强的意志力,就自然而然地会有能耐、机灵和知识。——陀思妥耶夫斯基 82、如果我们有着快乐的思想,我们就会快乐;如果我们有着凄惨的思想,我们就会凄惨。 83、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84、在一个崇高的目标支持下,不停地工作,即使慢,也一定会获得成功。 85、失败是坚忍的最后考验。——俾斯麦 86、凡事不要说“我不会”或“不可能”,因为你根本还没有去做! 87、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能克服任何恐惧。因为,请记住,除了在脑海中,恐惧无处藏身。——戴尔· 卡耐基 88、世上最累人的事,莫过于虚伪的过日子。 89、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90、只要持续地努力,不懈地奋斗,就没有征服不了的东西。——塞内加 91、宁愿做过了后悔,也不要错过了后悔。 92、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 93、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是坚强。 94、人生是一条没有回程的单行线,上帝不会给你一张返程的票。 95、成功的关键在于我们对失败的反应。 96、害怕时,把心思放在必须做的事情上,如果曾经彻底准备,便不会害怕。——戴尔· 卡耐基 97、我们心中的恐惧,永远比真正的危险巨大的多。 98、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99、两个人共尝一个痛苦只有半个痛苦,两个人共享一个欢乐却有两个欢乐。 100、时光不回头,当下最重要。
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1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貌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1课时地质构造与地貌分层作业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d0eb2a42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61.png)
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剖面图。据此完成7~8题。
7.图示甲、乙、丙、丁四处中, 储藏地下水条件最好的是( C ) A.甲 B.乙 C.丙 D.丁 8.甲处地表高于乙处,主要是因为( D ) A.背斜隆起 B.差异沉积 C.差异侵蚀 D.断裂上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题,背斜是良好的储油、储气构造,根据图中信息可知,Ⅱ、Ⅳ岩 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所以地质考察队可能勘探到含有油气的区域是Ⅱ、 Ⅳ。根据图中信息,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但背斜的顶部受张力 产生裂隙,岩层易被侵蚀,形成海拔相对较低的谷地,因此甲处为背斜谷。 第(2)题,根据图中信息可明显看出,在断层两侧,a岩块的岩层N1、N2、K2-E 三个岩层明显在b岩块相应岩层的上部,说明a岩块相对于b岩块上升。
A.向斜谷
B.背斜谷
C.向斜山
D.背斜山
10.若在③处钻50米到达采集样本
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
有可能的深度是( C )
A.50米 B.75米 C.105米 D.145米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9题,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图文材料可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 龄较老,②④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岩层中间新、两翼老,为向斜;图 中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说明此处为河谷。故选A。 第10题,由图可知,③地为河流一级阶地,地势低于⑤地,图中等高距为30米, 等高线相差2条。根据高差公式可计算两地高差H大于30米,小于90米,若 在③处钻50米到达采集样本水平面,则在⑤处钻至该水平面最有可能的深 度大于80米小于140米。故选C。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
![塑造地表形态的力量2](https://img.taocdn.com/s3/m/db126219c281e53a5802ff4d.png)
(4)海浪作用
(沿海地区)
(5)冰川侵蚀作用
裸露岩石 风化作用 侵蚀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地质作用的类型动 变质作用 对地表形态影响
形成大陆与洋底、 山脉与盆地等,奠 定地表形态的基本 格局,使地表高低 不平
内力 作用
地球内部 的热能
外力 作用
太阳能
削低高山,填平洼 风化、侵蚀、 地,使地表趋向于 搬运、堆积 平缓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岩浆 岩 重熔再生 冷却凝固
岩浆 沉积 岩 外力作用 变质作用 变质 岩
作业:
<<导与练>> P61-62 基础梳理 P64 1-6
冰蚀湖
冰川侵蚀
斯堪的纳维亚山区
冰碛湖
冰碛物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1)风化作用→风化壳 侵蚀→沟谷、峡谷、瀑布、喀斯 (2)流水作用 特地貌、黄土高原的沟壑 (湿润半湿润地区) 沉积→冲积扇、冲积平原、河
口三角洲
(3)风力作用
(干旱半干旱地区)
侵蚀→风蚀蘑菇、风蚀柱 沉积→沙丘、黄土堆积 侵蚀→海蚀柱、海蚀崖 沉积→沙滩
第四章
地表形态的塑造
三、外力作用与地貌
风化作用
花 岗 岩 被 风 化 侵 蚀
流水侵蚀
流水侵蚀(溶蚀)
CaCO3+H2O+CO2 Ca(HCO3)2
喀斯特地貌(Karst)
冲积扇
冲积平原
河口三角洲
风力侵蚀
搬运作用
风力堆积
海浪侵蚀
海浪沉积
冰川侵蚀
角峰 冰斗
冰川侵蚀
流水侵蚀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知识梳理)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单元知识梳理)高二地理(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https://img.taocdn.com/s3/m/af3fd18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d6.png)
第二章知识梳理地质作用的基本类型①内力作用: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
目前以地壳运动为主,地壳运动中以水平运动为主②外力作用:【知识深化——内力作用与地貌】①内力作用:●产生:内力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
●表现形式: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A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很快,如火山喷发和地震,可以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B有些内力作用进行得及其缓慢,不易被人们察觉,但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会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的变化。
②地壳运动与地表形态:形态③岩浆活动与地表形态:●定义:当岩石圈破裂时,深处岩浆沿破裂带上升,侵入岩石圈或喷出地面,这一过程叫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岩浆也只有喷出地表时才可以直接影响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比较快的(火山)也有较为缓慢的(熔岩高原)●【知识深化——外力作用与地貌】①风化作用:●定义:在温度、水、大气、生物等因素的作用下,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发生破碎崩解(物理风化)、化学分解(化学风化)和生物分解(生物风化)等,这一过程叫风化作用●表现形式: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风化作用一般不直接塑造地表形态,但为后续的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提供了物质基础。
风化形成的风化壳是土壤形成的母质②侵蚀作用:●定义:在风化作用产生的松散物质残留在地表,为其他外力作用创造了条件;流水、波浪、风、冰川等外力也对地表进行破坏,这一过程称为侵蚀作用●表现形式:流水侵蚀、风力侵蚀、海浪侵蚀和冰川侵蚀●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侵蚀物离开原地,并形成侵蚀地貌,对地表形态直接产生影响③搬运作用:●定义:风化、侵蚀的产物;被风、流水、冰川、海浪等转移离开原来位置的作用,叫做搬运作用。
●表现形式:流水搬运、风力搬运、海浪搬运和冰川搬运●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使风化和侵蚀产物离开原地,为堆积作用输送物质。
搬运作用是过程,并不会产生地貌类型。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训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9302ae17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06.png)
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A基础练·等级考测试】时间:20分钟总分:40分[知识点1:地质构造与地貌。
知识点2:板块运动形成地貌。
知识点3:山地对交通的影响]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知识点1]读我国南方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完成第1~2题。
1.库区所在谷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向斜顶部,容易被侵蚀B.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岩层受张力作用,容易被侵蚀D.断层附近岩层破碎,易被侵蚀2.该地区地质构造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运动B.流水作用C.外力作用D.内外力共同作用【答案】1.C 2.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库区所在谷地是一个背斜谷,是岩层受张力作用被侵蚀而形成的。
第2题,该地区地质构造是褶皱和断层,所以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地壳运动。
[知识点1]读某山地形成示意图,完成第3~4题。
3.从成因上看,山地M属于( )A.背斜形成的褶皱山B.向斜形成的褶皱山C.断层形成的断块山D.岩浆喷发形成的火山4.下列山地中,成因和图中所示不同的是( )A.庐山B.喜马拉雅山脉C.华山D.泰山【答案】3.C 4.B [解析]第3题,山地M是由于中间岩层相对上升,两侧岩层相对下降而形成的,为断块山。
第4题,庐山、华山和泰山都属于断块山,喜马拉雅山脉属于褶皱山。
[知识点2]读部分板块分布示意图,完成第5~6题。
5.在地壳运动影响下,和①所处板块位置类似地区的地表形态多为( )A.山地B.平原C.裂谷D.盆地6.关于②③两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②地位于非洲板块B.③地位于印度洋板块C.②③两地之间的距离不断扩大D.②③两地靠近海沟、裂谷,地壳不稳【答案】5.A 6.C [解析]第5题,①地位于两板块挤压碰撞地带,多形成褶皱山。
第6题,②地位于美洲板块,③地位于非洲板块,②③之间为生长边界,两地之间距离会不断扩大;海沟属于消亡边界。
[知识点3]下图为甲、乙两地附近等高线(单位:米)分布图,甲、乙间计划修建一条公路。
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2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分层作业新人教
![高中地理第2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2节构造地貌的形成第2课时板块运动与地貌山地对交通的影响分层作业新人教](https://img.taocdn.com/s3/m/c28c8351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02dae5b.png)
2021年6月25日,全长约435千米的拉林(拉萨至林芝)铁路正式开通运营。
下图是拉林铁路桥梁、隧道相连处景观图,图中江边公路是拉林公路。据
此完成11~12题。
11.造成拉林铁路桥梁、隧道众多的原因是( C )
A.高寒缺氧
B.风力强劲
C.地形起伏大
D.地层不稳定
12.图示拉林公路走向呈S形是为了( A )
A.降低路面坡度 B.减轻洪水威胁
C.避开断裂带
D.避开泥石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第11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铁路要求保持较平直,且起伏要小,才能安 全运行。因此在修铁路时遇山要开隧道,遇河流要架桥,拉萨至林芝地段位 于青藏高原的东南部,地势起伏大,因此铁路桥梁、隧道众多,C正确;桥隧 的修建与高寒缺氧、风力强劲和地层不稳定关系不大。 第1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山区修公路时大致沿等高线修建,呈S形,降低 路面坡度,保证行车安全,A正确;公路形态与减轻洪水威胁无关;图中看不 出断裂带,与避开断裂带关系不大;在山坡修建成S形公路,也不能避开泥石 流。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换;闸门关闭后,大西洋和太平洋之间海水的交换受到限制。专家通过获取中美 地峡两侧附近海域沉积地层的年龄、各地层形成时的海水性质和生物种群特征 等信息,并进行比对,最终确定了中美地峡闸门关闭的时间。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列举中美地峡主要的山岳地貌类型并指出其成因。 火山、褶皱山。成因:板块碰撞挤压,岩层弯曲隆起形成褶皱山,同时板块 边缘地下岩浆喷发后冷却、凝固形成火山。 (2)请你为专家研究中美地峡闸门关闭时间的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地层是具有时间顺序的层状岩石;在沉积岩的形成过程中,有些生物遗体或 遗迹会在沉积物中保存下来,形成化石;同一时代的地层往往含有相同或相 似的化石。因此可以通过研究地层和化石(生物种群特征),从而确定中美 地峡闸门关闭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 河流地貌的发育
学习目标
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流水堆积地貌的形成
知识结构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1、河流侵蚀的三种类型
3、河流堆积地貌
被河流搬运的物质,在河流搬运能力减弱的情况下,会沉积下来,形成堆积地貌。
在河流堆积地貌中,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地貌类型。
洪积—冲积平原—发育于山前
季节性的洪水或河流在山区流动时,由于山区内地势陡峭,
水流速度快,携带了大量砾石和泥沙。
可是,当水流流出谷口时,由于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得开阔,水流速度放慢,河流搬运的物质逐渐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或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发育于河流的中下游
在中下游地区,河流下蚀作用较弱,侧蚀作用较强。
河流往往在凹岸侵蚀,在凸岸堆积形成水下堆积体。
堆积体的面积逐步扩大,在枯水季节露出水面,形成河漫滩。
三角洲平原—形成于河流入海口
在河流人海处水下坡度平缓,河水流速减慢,河流所携带的泥沙便会堆积在河口前方,形成三角洲。
一河流侵蚀地貌与堆积地貌
重难点释疑
1、黄淮海平原是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平原的简称。
华北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是由黄河、淮河、海河共同冲积而成的
2、黄淮海平原大的地貌形态上主要包括了山前洪积-冲积扇形平原、冲积平原及海积平原。
整个平原以黄河干道为分水脊,北面由西南向东北倾斜,南面则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形成一个微向渤海、黄海倾斜的大冲积平原。
3、黄淮海平原地势十分平坦,一般海拔不到50米。
从山麓到海滨,可以分为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冲积平原和滨海平原。
其排列大体呈半环带状,三部分的地表物质,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土壤、植被及农业发展情况都有明显的差别。
山麓洪积冲积扇平原,主要分布在燕山和太行山麓,由许多大小不等的扇形地连接而成。
其中以古黄河冲积扇规模最大,洪积冲积扇上地下水埋藏深度为4~10米,矿化度小(<0.5克/升),水质好,水量富,排水良好,土壤不易盐碱化,而且养分高,较肥沃,为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
冲积平原是黄淮海平原的主体部分。
这里河流密度较大,并经过多次改道,形成众多古河床和古自然堤。
自然堤成为平原上的缓丘,堤与堤之间形成洼地。
冲积平原多为黏土沉积物质,地下水的矿化度较高,达2~5克/升,且地下水位较高,夏季多积水,土壤有不同程度的盐碱化现象。
滨海平原分布于沿海地带,包括渤海沿岸平原和黄河三角洲,地势极为低平,组成物质以黏土为主。
由于受海水浸渍作用的影响,地下水矿化度高,可达20克/升左右,土壤为盐土,只能生长盐生和耐盐性强的植物。
在沿海闭合洼地,土壤含盐量高,只能生长盐藻等低等植物。
典题精练
1.关于河流侵蚀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河口方向的侵蚀叫溯源侵蚀
B.侧蚀使河流谷底展宽、谷坡后退,河流横向发展
C.垂直于两侧河岸的侵蚀叫下蚀,它使河床加深
D.溯源侵蚀使河口不断加宽,海岸后退
2.在河流入海口,形成的沉积地貌一般是
A.冲积扇 B.冲积平原 C.三角洲 D.黄土谷地
3.下列地貌形态是由于河流侵蚀作用导致的是
A.瀑布、峡谷 B.山麓冲击扇 C.三角洲 D.戈壁
4.南非的一条河流中沙金含量较多,许多人在河中淘金,其中收获较大的人应在河流的
A.南岸 B.北岸 C.左岸 D.右岸
5.在山麓地带的河流出口处形成的地貌通常是
A.角峰 B.三角洲 C.河漫滩 D.冲积扇
6.与流水作用相关的地貌类型是:
A.长江口崇明岛的面积还在扩大 B.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堆积
C.新疆塔里木盆地戈壁 D.东非大裂谷的形成
7下面两幅图是两条大河的河口图,图中的小岛因泥沙不断堆积而扩展,最终将与河的哪岸
相连
①甲岸②乙岸③丙岸④丁岸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二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重难点释疑
水对城市区位的选择十分重要。
河流的供水和运输功能往往决定了城市区位。
另外,军事防卫功能对古代城市的选址也有很大影响。
观察世界地图可以发现,世界上一些主要河流的两岸,常常不满大大小小的城市,越向下游,河流越开阔,城市也越密集。
总结一下河流对城市区位的影响可以根据不同的功能来分别说明如下:
1.供水:临河设城,这样城市生活用水和生产用水充足,我国南方的很多城市大多沿河分布。
2.运输:沿河设城,这一功能又可从四个小的方面作说明。
(1)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比如江西省赣州市
(2)河流的汇合处:宜宾(长江、岷江)、重庆(长江、嘉陵江)、武汉(长江、汉水),可补充涪陵
(3)河口处:上海、广州、天津、南通、福州、纽约、鹿特丹、汉堡、布宜诺斯艾利斯、加尔各答
(4)过河点位置:南京、伦敦、布达佩斯、金边
3.军事防卫:在河流弯曲最大处、河心岛,可以利用天然的河面进行防卫,比如法国的巴黎、瑞士的伯尔尼、波士顿半岛
典题精练
1.古代的乡村聚落多分布于河流两岸或交汇处的高亢之地,是因为
①地势较高,可避免洪水之患②雨热同期,气候优越
③土地肥沃、近河,有利于农耕、畜牧、渔猎④便于搬迁和居住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读下列一段野外考察游记,回答2-6题。
行进在大峡谷,满眼的大山架起凝重厚实的躯体,脚下的江水唤出低吟的浪涛。
险恶的地理环境中,傈僳族同胞生息劳作在这里,除了江边有少许的水田外,傈僳族人在陡峭的大山上垒石造地,在飘游的白云间扎木盖房,真可谓山多高,地多高,人多高。
为在大山上立稳脚跟,具有坚忍不拔性格的傈僳人发明了“千只脚落地”的建筑,即用众多高高矮矮的木柱支撑着房屋。
2.作者文中描述的地点位于
A.青藏高原 B.天山北麓 C.江南丘陵 D.横断山区
3.“千脚落地式”的房屋主要与当地何种自然条件相适应
A.地形 B.气候 C.水源 D.土壤
4.根据当地环境推测,该地村落多为
A.集聚式 B.散居式 C.规则式 D.多边形5.该地村落的规模应是
A.较大 B.较小 C.集市 D.城镇
6.该地较大村落的平面形态多呈
A.带状 B.团状 C.多边形 D.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