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大学卢章平教授关于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的现状与分析(江苏大学-湖南)
图书馆工作报告
图书馆工作报告-----2008年1月14日在江苏大学图书馆一届二次教代会上馆长 卢章平各位代表:2007年是图书馆“十一五”期间的关键之年,是从外延发展逐步转向内涵建设、创建特色之年,认真总结去年及前三年的工作 现在,我代表图书馆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三年工作回顾本届任期自2005年以来,在学校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在分管校领导的具体指导下,在图书馆领导班子的同心协力下,在各位代表和全馆同志的共同努力下,抢抓机遇,图书馆的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越上一个新的台阶。
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工作从小到大、从无到有,实现了重大突破。
现代化图书馆初见雏形。
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开放式的一流图书馆是全校师生的共同期盼,也是图书馆人的共同愿望,建设好新图书馆是江苏大学的百年大计。
2005年新馆建设方案通过了省教育厅批准,极大地鼓舞了图书馆人的工作热情和干劲。
三年来,始终把新馆建设作为图书馆的中心工作来抓,成立了专门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结构,全面调动相关部门的力量和智慧,广泛调研、参观学习,注重吸收国内外图书馆建设的经验,不仅在布局、功能、设备、家具上下功夫,更着重于在内涵建设、运行体制、管理模式上开展深入的研究。
经过三年的努力,新图书馆已初现雏形。
数字图书馆建设卓有成效。
数字图书馆建设是校园信息服务的基础设施,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内容,它的建设有利于发挥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有利于挖掘图书馆的信息潜能,有利于促进现代化教学的改革,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三年来,结合我校的实际,围绕数字图书馆的核心引进与我校学科密切相关的数据库,在馆藏资源数字化、智能导航与服务系统、全文检索与传递系统等方面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对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
积极参与JALIS二期建设,积极争取江苏省教育厅数字图书馆建设经费40万元。
对各种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揭示,提高读者获取文献信息资源的效率及文献信息的资源利用率,认真做好数字资源的评价、分析,制定了相应的业务规范,达到了合理布局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经费使用率的目的。
高校图书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
高校图书馆利用现状及对策分析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育教学的重要资源,它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习、教育、科研等方面的支持服务任务。
然而,在数字化时代,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各种利用现状和对策问题。
目前,高校图书馆的利用现状表现出以下几个方面:1、纸质书籍使用率低尽管高校图书馆藏书众多,但由于数字化信息的大量涌现,使得纸质书籍的使用率越来越低。
2、数字化资源利用增长明显与纸质书籍不同,数字化资源可以实现更快、更方便、更丰富的学术资源共享。
在高校图书馆中,数字化资源的利用增长明显。
3、服务模式需求旺盛高校图书馆需要持续提供灵活多样的服务模式,满足广大师生的需要,打造便捷、高效、人性化、差异化的服务。
二、高校图书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1、数字化资源建设不足数字化资源建设的程度,直接影响到图书馆服务型数字化学习空间的质量,并对图书馆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要加大数字化资源建设力度,实现数字化资源库的高质量建设。
2、服务模式缺乏人性服务模式的人性化与灵活度直接取决于服务平台的设计、应用的技术手段和方法。
为提高服务模式的人性化,高校图书馆可在服务时间、服务方式、个性需求、社交交流等方面进行多样化尝试,减少单一的服务模式。
3、纸质书籍更新不及时纸质书籍的实体性使它有一定的永久性,但长期未更新的纸质书籍就失去了其应有的价值。
高校图书馆可以加强对纸质书籍的管理,采取更新、借阅、回流等措施,加强与馆藏的纸质和数字化图书馆的整合和衔接,以有效满足师生的学习和教学需求。
4、图书馆空间利用率低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利用率影响着师生的学习效果。
要提高图书馆空间利用率,需要对空间进行改造。
可以考虑简化柜台布局、增加自习室和协作孵化区等措施,提高空间利用率。
总的来说,高校图书馆的数字化信息建设和服务模式的不断完善,是解决利用现状和对策问题的关键。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高校图书馆也要不断调整服务策略,创新服务模式,以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
让校园在书香飘逸中更和谐
大雪纷飞,大爱无疆 用真情点燃心灵之光 用博爱诠释生命真谛 陈静的困难,就是大家的困难 人人伸出援助之手 点亮一盏盏心路之灯 温暖生命的每一个角落
哦,我的菁菁校园 就是在这里,带走了年少的轻狂和青春的懵懂 就是在这里,启迪了心智,接受了熏陶 就是在这里,涤荡了灵魂,感悟了人生 就是在这里,潜移默化中的优雅令我神往促我成长 就是在这里,充满了平等、宽容、热情、理解和爱 就是在这里,谱写了一曲和谐的校园之歌
关于读书的奥妙,先哲有很多阐述: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笔记使人准确。读 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 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的才智一旦遇到窒碍,读书则可使人顺畅。如智力不 集中,可令读数学,因演题需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需重演;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 因为这些人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 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与朱委员的呼吁相映衬的是,今年江苏大学党委书记朱正伦的工作报告,提倡大家要多 读书,特别是多读有利于提升人文素质的书,并向大家推荐儒家经典《论语》和《于丹论语 心得》。朱书记还在报告中阐释了论语的核心内容:“仁、义、礼、智、信”。“仁”者爱 人,与人为善,有仁爱之心;“义”者助人,为他人着想,帮他人所需,人人为我,我为人 人;“礼”者敬人,讲礼仪,懂礼貌,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劳动;“智”者识人, 知人知心,慎交友,近贤人而远小人;“信”者信任他人,取信于人。在中国两千多年的文 明史中,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文化一直起主导作用。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占重要 位置。几千年来多少仁人志士受其滋润营养,成就了他们的丰功伟业,青史留名。最终中华 民族历经百年奋斗,洗雪国耻,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大学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文献资源建设取得长足发展,学校图书馆总藏书量超过500万册,外文原版期刊品种达到2000余种,可供使用的电子文献网络数据库已达100个,拥有“科学网”(Web of Science)等三大引文索引完整数据库;网络与信息化建设成绩显著;六、联动发展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为**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提供全方位条件支撑和保障。
在图书、档案、文献资源建设、大学记忆工程建设、网络信息化建设、基础实验室与设备资源共享等诸方面全面改善,提升学校的科研环境与基础办学条件。
1. 图书、档案、文献资源保障建设着力打造设施完善、功能先进、布局合理、特色鲜明、氛围高雅的一流大学图书馆、校史馆、档案馆,形成文、理、工、医协调发展、优势学科与新型学科相互渗透、数字资源与纸质文献互为补充、全面保障学校创建世界一流大学所需文献的资源收藏体系。
设立和完善不同类型的专业分馆,实行多元化图书馆架构,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完善各类电子资源数据库,建成全面保障数字图书馆高效运转的存储、系统、网络等技术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延伸服务内涵,使图书馆成为文化传播和学术交流中心;进一步加强古籍、民国文献等珍贵文献的保护、修复与开发力度;加强科学管理, 提高队伍素质,建立完善的用人机制和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校史馆、档案馆的建设,启动“南大记忆工程”,加强南大校史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工作,填补史料空白,提升档案管理水平;加强档案数字化、信息化工作,开创现代化管理的新局面,改变传统的利用模式,提高服务效率;加强档案史料的展示建设,不断完成各种专题馆的创建,建立与学校发展相适应的档案工作体制与机制,充分发挥档案的特殊作用,努力把档案馆、校史馆建设成为:档案安全保管基地、追根溯源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宣传南大走向世界的展示中心及档案史料的信息利用中心。
建设全校共建共享的文献资源体系,加强数字图书馆建设;建立武大名师库和机构知识库,实施文献资源共建计划、共知计划和共享计划;建设全校统一共享的馆藏书目数据库,制定全校图书资料机构统一的管理和服务制度。
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定位-苏州大学图书馆
----现实与展望
周建屏 2013.9.13
提纲
引言
图书馆
大学图书馆 一流大学图书馆 小结
0、引言
图书馆工作的岗位职责、作用、地位?
图书馆的性质??
馆员茫然、困惑、无助的原因??? “变”!!
一、图书馆
图书馆 概念 图书馆,是系统搜集、整理、收藏文献并提供 文献信息服务的机构和专门场所。 图书馆 职能 保存文献 学习教育 信息服务 文化传承
范并思 (老槐)
TL
图书馆
DL
图书馆
图书
读者
资源
用户
图书馆 危机论
一、图书馆--了解变化
信息资源:多样化,数字化,专业化 服务形式: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学科化 用户需求:素质高,团队强,环境好; 技巧性,娱乐性,互动性,满意度 服务重心:(图书馆工作与其他服务业比较) 藏书—馆员—读者用户 空间: 馆存放文献—第二课堂—学术中心—校园 文化中心 (误区)
大数据 名师 管理 责任
服务效益==奉献 程度 资源利用率,文献周转率,投入产出率 用户满意率,引文转载率…… 你还有哪些指标?
(印) 阮冈纳赞
Source: Ranganathan, S. R. (1931). The five laws of library science. Madras: The Madras Library Association.
DL 图书馆2.0五定律
图书馆2.0是以用户为中心的虚拟社区 (Library 2.0 is a user-centered virtual community) 图书馆没有障碍(The library has no barriers) 图书馆无处不在(The library is everywhere) 无缝的用户体验(A seamless user experience) 永远的Beta版(The perpetual Beta)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高校图书馆在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为了适应发展趋势,提高服务质量,高校图书馆须制定详细的发展规划。
本文将探讨高校图书馆在十三五期间的规划,旨在为提升图书馆的功能和效益提供指导。
一、引言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起着为师生提供学术资源、增进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的功能。
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模式的转型,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需要制定明确的十三五规划以适应未来发展的需求。
二、数字化建设在十三五期间,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数字化建设。
一方面,图书馆的纸质藏书数量应逐渐减少,将其数字化存储以提高检索和利用效率。
另一方面,图书馆应提供数字化资源和服务,包括电子期刊、电子书籍和数据库等,以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此外,高校图书馆还应推进学术成果的开放获取,促进学术研究的交流和合作。
三、空间布局与服务流程在十三五期间,高校图书馆的空间布局和服务流程应进行优化和改进。
首先,图书馆应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将不同功能区域划分清晰,例如阅览区、自习区、合作学习区和多媒体资源区等,以满足师生的不同需求。
其次,服务流程应简化和规范,提高办事效率和用户满意度。
例如,可以引入自助借还设备和在线预约系统等,优化服务流程。
四、文化与教育活动高校图书馆不仅是藏书和学习的场所,还是文化和教育活动的推动者。
在十三五期间,高校图书馆应加强文化与教育活动的开展。
例如,可以举办学术讲座、书法展览、文学沙龙等,为师生提供学术交流和文化熏陶的机会。
此外,还可以开设图书馆导览和信息素养培训等,提高师生的学术能力和信息素养水平。
五、人才队伍建设高校图书馆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
在十三五期间,高校图书馆应注重人才队伍的建设。
一方面,应加强对图书馆员工的培训和学术造诣的提升,使其具备独立研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应引进高水平的图书馆学和信息学人才,提高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
图书馆是一个神奇的地方--访谈江苏大学图书馆卢章平教授
从业抒怀卢章平教授2005-2017年担任江苏大学图书馆馆长,开展了建新馆、设学位点、创办期刊、成立公司等创新工作,锻炼了一批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队伍,积累了丰富的创新成果,带领江苏大学图书馆开创了图书馆事业的新局面。
在此次访谈中,卢教授追忆了任职馆长之初的心情,阐述了图书馆新馆建设、空间再造、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的理念,对馆员的科研工作提出了建议。
访谈内容深入全面,既有当代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共性问题,也有值得思考的学术议题,让人感慨图书馆工作的巨大机会和挑战,激励着年轻馆员积极投身于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中。
□您到图书馆已有15年,您当初来图书馆当馆长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呢?经过15年的沉淀,您对图书馆怀有什么样的感情呢?我是2005年3月18日正式到江苏大学图书馆上岗,至2017年5月4日,担任馆长12年,现在依然是一名普通馆员,距今已整整15年。
15年虽然算不上一辈子,但也足够让一个青壮年变成一个老人。
初来图书馆,对图书馆的认识就像一个普通读者,认为图书馆就是一个借还书的地方。
谁曾想,这一来就是15年,永远爱上了图书馆,在图书馆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
虽然也有很多机会离开图书馆去实现更好的自我发展,但繁华千种抵不过岁月流年,我对图书馆已爱得深沉不想离开。
这就是图书馆的神奇之处,神奇在于“来的时候不想来,走的时候又不想走”。
不想来是因为图书馆在学校的地位不明确,到图书馆做馆长在心态上有一种被安置、被发配的失落感,不想走是因为图书馆的环境、氛围、条件以及事业发展的基础深深地吸引着我。
图书馆在地理位置上是一个学校的标志性建筑物,但在业务绩效上对图书馆并没有过于严厉的考核和要求,让图书馆的发展空间变得无穷大,给人很大的想象力和工作的自由度,可以尽情发挥和施展自己的创意和才干,这些都足以让人对图书馆产生很强的职业黏性。
□您对新馆的建设理念和空间设计有什么样的考量?如果说“一万个读者心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那“一万个馆长心中就有一万零一座图书馆”,多出来的那一个就是每个馆长心中挥之不去的白月光。
图书馆利用率改善
基于业务流程再造的江苏大学图书馆利用率改善摘要:图书馆对于大学有着特殊的意义,而图书馆高效的发挥作用对于大学生更好的获取知识也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江苏大学图书馆是一个新建的图书馆,其硬件设施、管内环境、藏书数量堪称全国一流。
然而对它的利用却存在诸多的不合理,突出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馆内座位的利用率;第二,期末的图书馆排队;第三,图书馆的占座问题。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素质方面的问题,也有图书馆管理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主要从工业工程的视角,以业务流程再造,基础工业工程,设施规划与物流系统设计,排队论为主要手段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
此外本文另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通过问卷调查,得到数据,用量化的方法进行分析数据,并将分析结果和数值运用于改善。
关键词:图书馆利用率;排队问题;流程再造;设施规划Abstract:Library has a special significance for Universities,Libraries play an efficient role in is very important that students can better access to knowledge.Jiangsu University Library is anew library, the hardware facilities, management of the environment, the number of books called the national first-class. But there are many unreasonable use for it,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hree areas .First,the library seats utilization. Second,queueing problem when the final exam.Third, the library occupying a seat problem. Causes of these problems are many,Not only is it a problem about the quality of sudents,but also it is a problem about library management.This article will primaril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ndustrial engineering,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basic industrial engineering,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logistics system design, queuing theory as the main means to improve these problems. Also another important task in this article is through a questionnaire survey to obtain data, using quantitative methods to analyze data, and used to improve results and numerical analysis.Keywords:library utilization;queueing problem;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 Facilities planning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选题背景 (1)1.2图书馆利用率改善研究现状 (1)1.3研究的目的 (3)1.4研究的意义 (3)1.5主要研究内容 (3)第二章图书馆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5)2.1座位利用率问题 (5)2.2排队问题 (5)2.3占座问题 (6)第三章以江苏大学为例进行调研 (7)3.1苏大学图书馆历史及现状[20] (7)3.1.1 江苏大学图书馆概况 (7)3.1.2江苏大学图书馆历史 (7)3.2江苏大学图书馆现状 (7)3.3调查方案设计的意义 (8)3.4调查方案的基本思路 (8)3.5调查问卷的设计: (9)3.5.1 问卷设计的理论依据 (9)3.5.2 问卷设计的基本维度设计 (9)3.6调查的实施 (9)3.6.1问卷调查 (9)3.6.2访谈调查 (10)3.6.3网络调查 (10)3.6.4调查数据统计 (11)3.7数据的excel呈现、统计与分析 (11)3.7.1江苏大学学生每周去图书馆的频率 (11)3.7.2江苏大学学生每次使用图书馆的时间 (12)第四章解决方案 (13)4.1座位利用率问题解决方案 (13)4.1.1座位利用率问题的定性解决方案 (13)4.1.2座位利用率问题定量解决方案 (13)4.1.3座位利用率问题改善可能出现的问题 (14)4.2排队问题的解决方案 (15)4.2.1排队问题的定性解决方案 (15)4.2.2排队问题的综合解决方案 (15)4.2.3优化示意图 (17)4.2.4排队问题改善可能出现的问题 (17)4.3图书馆占座问题解决方案 (17)第五章结论 (19)致谢 (20)参考文献 (21)第一章绪论1.1选题背景图书馆是大学中一个神圣的地方,他让千千万万的大学生获得知识。
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
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及应对措施【摘要】现代高校图书馆在信息化发展日益迅速的背景下,已经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和科研创新的重要支撑平台。
在图书馆现状分析中,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如藏书不全、资源利用率低、服务质量不高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应对措施,包括加强数字化建设、拓宽服务领域、培养专业人才、推广智能化技术应用等。
在技术创新应用方面,可以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提升图书馆服务水平。
资源整合优化也是关键,通过合作共享、优化资源配置等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未来,高校图书馆应注重用户需求,不断进行优化升级,以更好地适应信息时代的发展需要。
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努力推动高校图书馆的发展与创新。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应对措施,技术创新,资源整合,优化,总结,展望未来,建议措施。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学校教学科研的重要支撑。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高校图书馆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图书馆作为高等教育的信息资源中心,不仅要承担着传统的文献保管和借阅服务功能,还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发展趋势,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便捷的服务。
随着互联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图书馆传统的纸质文献资料已经不能满足师生的信息需求,数字化图书馆成为了新的发展方向。
高校图书馆在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技术设备升级、人员培训、服务模式创新等方面的问题。
深入分析高校图书馆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应对措施和建议,对于高校图书馆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高校图书馆是高等教育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为师生提供学术资源、支持教学科研和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功能。
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和高校学生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图书馆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对高校图书馆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通过对高校图书馆目前的运行情况和服务水平进行调研和分析,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面临的挑战和困难。
大学生图书馆资源利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
大学生图书馆资源利用对学业成绩影响的研究作者:刘梦张男王焕焕来源:《东方教育》2017年第24期摘要: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图书、数字资源和良好的学习环境,成为学生最欢迎的学习场所。
图书馆对学生学业成绩贡献研究是指导高校图书馆投入产出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章以江苏大学为例,采用李科特五级量表法,展开调查,深入了解图书馆资源利用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帮助大学生更加有效利用图书馆资源,提升学业成绩。
关键词:图书馆资源;学业成绩;资源利用;高校一、研究背景高校图书馆对学生学业成绩及科研的影响是图书馆成效评估的重要内容之一,该方面研究在国外起步较早,在国内尚处于初级阶段。
国内高校规模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高校图书馆的规模也相继扩大,图书馆也已经成为社会的主要信息资源库和数据资料库。
如何有效的开发和利用这些宝贵的资源也日益成为重要的课题。
由此,我们深入探索图书馆资源利用对大学生学业成绩的影响,用问卷调查法等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剖析,以此发现图书馆的资源利用情况与学生学业成绩间的关系,帮助大学生对于图书馆资源及其利用有正确的认识,恰当利用图书馆资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图书馆资源的利用率,提升图书馆资源向学生学习成果转化率。
二、研究数据分析(一)调查对象及方法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为江苏大学的在读大学生,发放问卷时,力求做到多年级,多专业,男女比例相当。
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在网络平台“问卷星”发放问卷,共回收126份问卷调查,有效问卷126份。
问卷可利用率达100%。
(二)现状分析1、图书馆资源利用情况从数据的调查情况来看,每周去一至两次图书馆的同学最多;五次和五次以上的同学较少;几乎不去图书馆的学生也存在。
因此,大多数学生每周都会合理利用图书馆资源。
同时有绝大多数学生在图书馆时利用图书馆资源进行与学习相关的活动,在图书馆进行休闲娱乐活动的学生只占7.94%。
在对图书馆阅读的书籍类别调查中,阅读专业类的书籍所占比例最多;其余类别中,小说类比较受学生们欢迎。
开放与进取
开放与进取:“图情档”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刘琼,刘桂锋,卢章平,王晓晶,郑禧潓0引言2021年12月10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出《关于〈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及其管理办法征求意见函》,附有《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专业目录(征求意见稿)》,意见稿中12大类管理学下设“1205信息资源管理(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更名)”。
这对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简称“图情档”)学科的发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2016年,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的时代命题[1],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作为社会科学中较为年轻的一级学科,其3个二级学科长期以来在公共文化、科技创新、数字记忆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图情档学摘要“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既是外部压力与内部张力共同作用的应然结果,也是学科寻求内部发展空间与提升外部整体影响力的迫切诉求。
文章以访谈形式探讨学科更名的背景与担忧,以及学科更名后的科学研究、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期刊发展、社会担当、文化传承与国际交流等方面的变化与挑战。
关键词学科更名图情档信息资源管理一级学科引用本文格式刘琼,刘桂锋,卢章平,等.开放与进取:“图情档”一级学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J].图书馆论坛,2022,42(6):20-27.To Be Open-minded and Enterprising:Discussions on the Disciplinary Renaming of“Library,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Management”to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LIU Qiong,LIU Guifeng,LU Zhangping,WANG Xiaojing&ZHENG XihuiAbstract Recently,the first-level discipline“Library,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Management”has been renamed“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t is not only the natural result of the discipline’s external pressure and internal tension,but also the discipline’s urgent demand to seek internal development space and enhance the overall external influence.Through interviews,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background of and common concerns about this disciplinary renaming,as well as the changes and challenges in scientific research,curriculum,talent training,journal development,social responsibility,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Though there must be all kinds of difficulties in the future,the newly-born first-level discipline “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will usher in new development with the joined efforts of all open and enterprising scholars in this field.Keywords disciplinary renaming;Library,Information and Archives Management;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first-level discipline科更名为信息资源管理是立足中国、面向未来,旨在为繁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做出全新贡献,也是对《新文科建设宣言》的响应与践行,是在新文科背景下对学科发展的全面反思,是从学科体系到研究范式的深刻转型,是为全力融入新文科建设而迈出的坚实步伐。
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规划的背景和重点内容探析
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规划的背景和重点内容探析吴迎春;王兵【摘要】文章分析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的背景,通过对两个规划的对比性描述,从主要内容、战略重点以及实施路径方面探析“十三五”规划的重点内容,指出“十三五”规划的研制和实施应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期刊名称】《图书馆论坛》【年(卷),期】2017(000)001【总页数】5页(P51-55)【关键词】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二五”规划;“十三五”规划【作者】吴迎春;王兵【作者单位】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正文语种】中文随着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完成,公共图书馆界及文化主管部门着手研制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三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三五”规划)。
笔者根据国家出台的文化事业一系列方针政策,从理论上对起草中的“十三五”规划进行初步研究,并将公共图书馆事业“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十二五”规划)的背景和重点内容等与“十三五”规划进行对比性描述,希望业界同行能够较好地认识两者之间的区别,从而做好“十三五”规划的研制和实施。
1.1 背景分析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是指在不同历史时期,在新的政策环境、技术发展、行业要求和时代机遇下,为实现公共图书馆持续发展而制定的涉及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的规划。
虽然我国1953年就开始执行国民经济发展“一五”规划,当时文化主管部门开始考虑制定图书馆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但直到1980年,国民经济发展“六五”规划才将公共图书馆事业纳入其中。
此后图书馆界致力于研制发展战略规划,部分地区在这方面进行了探索。
1985年黑龙江省编制《黑龙江省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战略及规划》,1986年上海市文化局颁布《关于上海市公共图书馆事业发展目标和“七五”规划的意见》,随后各地参照先行地区的做法,开始考虑结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图书馆现状,制定地区性图书馆事业发展规划。
尽管如此,直到“十一五”规划末,我国也未正式发布过全国性公共图书馆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1]。
关于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化与发展建议的报告
关于高校图书馆资源优化与发展建议的报告尊敬的校领导、各位同仁:图书馆作为高校学术资源的核心部分,一直以来为师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和研究支持。
然而,随着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学术需求的多样化,图书馆的资源配置与服务模式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进一步提升图书馆资源的使用效率、优化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师生的学习与科研需求,现对图书馆资源优化与发展提出以下报告与建议。
一、现状分析近年来,我校图书馆在资源建设、服务创新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快速变化的教育环境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1.资源利用率不足:虽然图书馆拥有丰富的纸质和电子资源,但部分资源利用率较低,尤其是某些专业书籍和数据库的借阅与访问频次较少,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
2.电子资源覆盖面有限:随着数字化资源的需求日益增加,我校图书馆的电子书籍、学术期刊和数据库的覆盖面尚不足以全面支持各学科的发展需求,尤其是在新兴学科领域,存在资源短缺的情况。
3.借阅和使用方式单一:目前图书馆的借阅方式仍以传统纸质书籍为主,虽然有一定的电子资源开放,但用户体验不佳。
部分学生和教师反映,电子资源访问途径不够便捷,影响了使用效率。
4.学术资源的更新滞后:一些书籍和数据库内容的更新速度较慢,不能及时反映学术前沿动态,尤其是在科技和人文学科领域,最新的研究成果无法及时呈现在图书馆的资源系统中。
5.个性化服务不足:图书馆目前提供的服务多为通用性服务,尚未形成针对不同学科、年级、研究需求的个性化支持,导致部分师生在使用过程中感到不便。
二、资源优化与发展建议为应对上述问题,提升图书馆资源利用率,优化服务体验,我们提出以下几项资源优化与发展建议:1.加强电子资源建设,扩大数据库覆盖面随着学术资源数字化的趋势加速,图书馆应逐步扩大电子资源的投资,尤其是在热门学科与交叉学科领域,增加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论文数据库和电子书籍的订购量。
同时,及时更新现有电子资源,确保师生可以获取到最新的研究成果。
高校图书馆开办校园实体书店的探索与思考--以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
第34卷第1期2021年1月Vol34,No.1Jan.,2021 Hebei Library Journa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高校图书馆开办校园实体书店的探索与思考----以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为例曹志梅蒲筱哥(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江苏徐州221116)摘要:校园实体书店是一所高校的人文地标,国家也大力支持校园书店建设。
文章基于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与新华书店联合共建的校园实体书店,介绍了书店建设的理念、功能分区、服务内涵、建设目标和特色以及书店运行后取得的成效,并根据书店建设过程中的经验与体会,对校园实体书店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以期为高校图书馆同仁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校园书店;实体书店;高校图书馆;馆店合作中图分类号:G25&6;G235文献标识码:ADOI:10.13897/ki.hbkjty.2021.0006校园实体书店是一所高校的人文地标,曾经也是大学校园里最亮丽的一道风景(1),但是,受网络书店和各种电子设备的冲击,校园书店一度举步维艰。
2015年调查2显示高校周边书店五年内已经消失一半&2016年6月中宣部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给校园书店带来契机。
随后,各地方政府陆续出台支持校园书店发展的具体政策,如2017年2月江苏省委宣传部等12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支持实体书店发展的实施意见》。
2019年7月教育部又印发《关于进一步支持高校校园实体书店发展的指导意见》借助国家大力支持校园书店建设的利好政策,校园实体书店开始渐次回归旧。
不过目前仍有57.8]的高校校园内还没有实体书店,且只有&4]的校园实体书店设在图书馆,而81.5%用户认为在图书馆里开办书店利大于弊⑷。
江苏师范大学图书馆(以下简称“图书馆”)于2019年7月建成“新华书店——江苏师大店”(以下简称“书店”),愈加吸引师生前往和驻足。
笔者通过书店建设过程中的实践探索体会,以期为高校图书馆提供有益参考。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经验交流会举行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经验交流会举行
佚名
【期刊名称】《图书情报研究》
【年(卷),期】2016(009)001
【摘要】2015年12月10日至11日,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指导委员
会战略规划组及江苏省高等学校图书情报工作委员会主办、江苏大学图书馆承办的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经验交流会在镇江举行。
江苏大学宋余庆副校长致开幕辞,来自国内外100多所高校图书馆的馆长、副馆长和业务骨干等200多名代表出席会议,江苏大学图书馆卢章平馆长主持开幕式。
【总页数】1页(P73-7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8.6
【相关文献】
1.聚贤集智谋划“十三五”同心协力共创新辉煌中科院宁波材料所举行《“十三五”发展战略规划》咨询论证会 [J], 刘瑞营
2.宁夏高校图书馆工作经验交流会在银川举行 [J], 楼广辉
3.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经验交流会在西安举行 [J], 田苍林
4.高校图书馆“十三五”发展规划高级研修班在浙江工业大学举行 [J],
5.广东省高校图书馆举行计算机应用经验交流会 [J], 杨位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江苏省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为例
本室已全部收齐。
又如由美国Gale公司出版的,内容包括作家传记类辞书和文学评论类辞书,共计16种连续出版物,本室收藏也相当完整。
上述两种书可以说是本馆的镇馆之宝,将其数字化,建立特色数据库,能够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并使用馆藏资源,使得馆藏资源被充分地利用。
4.8工具书资源建设的合理配置目前工具书的种类,除了传统纸本型,还有电子版和网络版数据库,由于读者利用工具书的途径与方法不同,图书馆在工具书的馆藏建设中可根据读者的不同需要,合理配置资源,即考虑部分资源建设的必要重复。
如年鉴、百科全书等实用性强的工具书,因其使用率高,图书馆不仅收藏有纸本型工具书,也应购买电子版、网络版工具书数据库[5]。
5结语工具书是图书馆的精华所在,是馆藏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书的管理与服务应与时俱进,不断开发和利用好各类工具书资源,不断加工、整理工具书的二三次文献,并利用各种形式进行宣传,扩大其影响,以提高工具类文献的利用率,满足科研工作的需要,为社会科学研究的理论创新、知识创新提供可靠的文献信息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1]阮智富,郭忠新.现代汉语大词典(上)[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697.[2]顾红.重视工具书的馆藏建设———院图书馆馆藏工具书问卷调查分析[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4-01-15(2). [3]王烨.关于提高高校图书馆工具书利用率的思考———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例[J].上海高校图书情报工作研究,2012(2):42-46.[4]杨小凤.高校图书馆工具书库的建设[J].图书馆论坛,2006(4):158-159.[5]连明.工具书数字化进展及图书馆的对策[J].新世纪图书馆,2011(3):36-39.宋卫红女,1963年生。
大专学历,馆员。
(收稿日期:2013-03-18;责编:徐向东。
)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以江苏省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为例王芙容(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江苏徐州221018)[摘要]以江苏省13所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服务水平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络调研等方式总结共性问题,提出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在文献资源建设、创新服务、馆际合作方面的发展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专家访谈归纳分析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聚焦
(1)图书馆资源建设
重挖掘,将过去以资源建设为主体的建设理念转型为以资源利 用绩效为基础的资源管理理念。构建网络环境下资源建设与服 务新体系,拓展资源获取渠道与途径,突破以采购为主体的资 源建设模式,逐渐过渡到资源征集、开放获取、资源共享、文 献传递、资源采购、机构知识库、特色数据库多种模式共存的 资源保障体系。实现网络开放资源与购买资源互补、馆藏资源 与共享资源互补、灰色文献与出版文献互补、电子资源与纸质 资源协调发展的资源结构,提高文献资源保障能力。
• 一个中心:坚定不移地以用户需求为中心
• 两个抓手:以服务为导向,推行泛在服务、全方位服务,同时以服务 带动科研,使学术研究、工作研究成果反哺、促进服务工作
• 三项改革:文献资源保障机制的重构和优化,服务体系的重构和优化, 管理体制、机制的重构和优化 • 四个协同:传统服务与新兴服务协同发展,校内服务与社会服务协同 发展,业务工作与科学研究协同发展,学科服务与学科建设协同发展
高校图书馆“十三· 五” 规划现状与分析
江苏大学图书馆 卢章平
2016年1月6日 湖南
主要内容
一 二 三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调研 我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制定 我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评析
一、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调研
1、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调研样本基本情况
调研人员所在高校类型(133人填选)
2、专家访谈归纳分析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聚焦
(3)图书馆服务质量管理
海南省图工委詹长智主任以海南大学图书馆质量服务管理系 统引入的成功案例,指出该举措有利于海南大学图书馆查漏 补缺改进自己在服务流程上的不足。有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 便于各个图书馆之间的比较。有利于规范图书馆的各项服务 机制。建立统一化标准也使得数据采集常规化,这样可以减 少人力简单操作流程同时也提高服务质量。
所在馆“十三五”规划是否经过图 书馆教职工代表大会讨论通过
1、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规划公开发布情况
76%
所在馆“十三五”规划是否准备公开发布(110人填写)
问卷调研总结分析
普遍认可制定“十三五”规划的必要性, 87% 的 调研馆制定了规划,其中 39% 表示规划已完成、 31% 的表示规划正在进行中、17%的表示规划刚刚启动。 可见我国图书馆战略规划制定的逐步普及化,已逐 步将战略规划作为图书馆一项重要的常规工作。
尚未启动 13%
刚刚启动 17% 已完成 39%
进行中 31%
问卷调研总结分析
由上述规划制定的主旨调查可见,从学校到图书馆层 面都非常重视规划的编制工作,积极认识到其改革与发展 行动纲领的战略意义。 规划制定组织比较规范,近 80% 的人员表示所在馆 成立了4人以上的编制工作小组,且组织馆内外、校内外 多方专家论证研讨。图书馆规划的制定需要全员参与、 需要得到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和支持,多方意见采纳、综 合考虑不同层面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目标,才能制定出 全面科学的规划。
问卷调研总结分析
76%的调研馆规划仅供校内或馆内公开发布,这是 我国与国外差别较大的方面,国外图书馆的战略规划积 极向公众开放,使战略规划成为其信息公开的一项重要 内容,勇于接受大众评估与监督。
不发布 16%
对外发布 7%
馆内发布 30%
校内发布 47%
2、专家访谈归纳分析
总体观点
“转型”、“变革”、“升级”是高校图书馆“十三五” 规划工作的核心所在。以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依托,围绕 读者服务、资源建设、学科服务等重点工作,着力于高 校图书馆的功能重塑与变革、服务转型与升级已然成为
规划制定组织情况
所在馆参与“十三五” 规划制定的工作小组人数 所在馆“十三五”规划起草 学校是否有统一的要求和模板
1、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规划制定工作重点
图书馆“十三五”规划中的工作重点应聚焦(可多选)
1、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规划制定工作重点
其它选项包括
1、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规划制定论证研讨
所在馆“十三五”规划征求了 哪些相关方面的意见(可多选)
根据编制大纲,各个 工作小组在广泛听取 馆内相关部门意见、 进行部门研讨论证基 础上,进一步明晰发 展任务和具体举措, 形成规划草案
修改完善规划
(10月20日前)
组织专家论证,召开校 图书馆工作委员会,邀 请美国伊利诺伊大学、 国内高校图书馆等学者, 听取征求校内外、国内 外专家的意见,不断修 改完善规划
2、专家访谈归纳分析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聚焦
(2)图书馆服务转型 网络信息技术是关键手段,对图书馆的重新定位、转型 与升级,以及图书馆服务方式的转变有很大的影响。应 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改造传统图书馆服务,如OPAC系 统与自主借还机等传统技术结合互联网技术将对图书馆 服务产生质的飞跃;此外要用网络技术来构建新的服务 模式和增长点,如面对师生读者对实体图书馆渐行渐远 的挑战,积极为他们构建良好的泛在学习、移动学习的 服务环境。
3、规划制定的主要内容 1. 2.
文献资源中心建设 信息服务中心建设 知识交流中心建设 文化传承中心建设
3. 4.
1. 建设全面支撑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中心
1 建设基于用户决策的馆藏体系
——建立科学的馆藏评价体系。制定符合本馆发展实际的、更高建设层 次的文献资源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纸本和数字等文献资源的使用效益 进行全面科学的评价。 ——完善馆藏资源发展政策。优化资源配置,形成载体多样、结构合理、 层次分明、特色显著、藏用并举的文献资源建设体系;保证文献资源发 展的连续性、一致性与平衡性,着力使文献资源发展为学校发展的整体 目标服务。 ——创新馆藏建设模式。积极探索、推行基于PDA(读者决策采购)的 纸本资源与数字资源的采购体系,建立以用户为主导、赋予用户决策权 的文献资源建设和馆藏服务工作模式。
调研人员身份(121人填选)
1、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规划制定总体情况
是否有必要制定 “十三五”规划
80% 39%
所在馆是否制订了“十三五”
规划(109
1、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规划制定主旨意义
所在馆制订“十三五”规划主旨在于(可多选)
1、问卷调研统计分析
所在馆“十三五”规 划的牵头部门或人员 (可多选)
规划编制与修善过程几经由下而上、由上而下,由外至内、由内至外, 广泛、全面与系统的调研与论证,确保规划制定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2、规划制定的指导思想
服务于高等教育和学校的总体战略、发展要求
以满足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需要为立足点
与学校整体建设发展水平与定位特色相适应和匹配
规划制定的总体思路
1. 建设全面支撑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中心
3
整合基于用户需求的馆藏资源
——开展教材教参资源的整合。筹建以专业为单元的教参阅览室。以 本科教学各个专业为主线,建设并回溯我校历年来专业教材,展示专 业课程教材建设的历史、现状及其发展动态;引进国内一流大学精品 教材、国外同类专业的优秀教材,逐步建立起各类专业的全面、系统、 配套的教材体系。 ——加快推进数字化教参资源平台建设。围绕学校精品课程,有效整 合馆藏课程资源、教参资源与教师的教学资源,不断加强数字化学习 环境建设。
1. 建设全面支撑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中心 2 拓宽融合资源共享的馆藏建设渠道
——加强开放获取资源的建设。制定开放获取资源建设标准和规范化工 作流程,从发展战略、馆藏结构、组织揭示、资源整合等资源建设各个 环节对开放获取资源予以统筹安排。 ——加强与国内外文献机构和资源共享联盟的合作。进一步深度融入高 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LIS)、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国 家图书馆、江苏省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JALIS)等全国性文献信息 资源共建共享网络的建设,实现信息资源共建、共知、共享。 ——大力开展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服务。进一步加强图书馆联盟合作, 加大文献传递服务的宣传力度,扩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受益面,全 面保障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的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全体馆领导与党总支委员
• 规划编制有关工作小组: 部门分管领导、部门主任与骨干馆员
(2) 制定工作方案与步骤 开展广泛调研
(6月20日前)
基于对国内外高校图 书馆建设现状与发展 趋势开展广泛、系统 的理论与实证调研, 结合学校与我馆发展 要求、定位特色,理 顺思路编制大纲
拟写规划草案
(8月20日前)
2. 建设全方位高水平的信息服务中心
2、专家访谈归纳分析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聚焦
(4)读者与馆员的素养提升
深化图书馆教学支撑服务应当成为“十三五”规划的战略 重点。支持教学、服务学习、提升素养,扩大和加强图书馆 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教育影响是近年来高校图书馆较为关注的 战略主题。 目前高校图书馆馆员素养和归属感的培养还比较欠缺,十 三五期间高校馆的发展对馆员队伍、理念、目标都会提出转 型要求,对于高层次、专业化人才的缺乏,需要通过规划制 定和人力资源管理改革来不断实现。
1. 建设全面支撑学校教学科研、学科建设的文献资源中心 3 整合基于用户需求的馆藏资源
——建立健全教科书回收利用运行机制。通过开辟教材循环利用专门书 架,探索教材复用运行机制,推动教材循环利用。 ——加强特色文献资源的整合。针对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积极 整合建设主题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特色文献资源。 ——加强数字资产的整合。关注下一代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平台建设,加 大数字资产的整合力度,实现馆藏纸质资源和数字资源深度整合,探索 并积极推动校级科研数据服务中心的建设,为全校提供专业的科研数据 管理、咨询和服务。
2、专家访谈归纳分析
高校图书馆十三五规划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