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估算教案
(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估算》教案(精品)
![(新)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估算》教案(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633b63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ae.png)
第二单元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第6课时估算【教学目标】1、探索并掌握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形成初步的估算意识,培养初步的估算能力。
3、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估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体会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普遍应用,懂得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思考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乘法估算,初步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解释估算的过程,调整估算策略。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填空:在估算1263 + 3312时,一般先把1263看作(),把 3312看作(),再用( )加( )等于()。
在估算352+147时,一般先把352看作(),把147看作(),再用()加()等于()。
2.口算下面各题:11×6= 34×2= 22×4= 13×5=13×3= 23×3= 42×2= 14×7=70×6= 4×900= 9×80= 600×6=400×4= 5×500= 800×4= 5×800=3.试着填一填:在估算199×5时,可以把199看作(),再用()×5等于();在估算1004×7时,可以把1004看作(),再用( )×7 等于()。
师:刚才同学们复习了多位数加法的估算和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以及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题目完成的非常好,老师真为你们高兴。
在复习中同学们也试着估算了一下三、四位数乘一位数。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
二、探究新知1.多媒体出示教材第30页例题:例1学校组织293名同学参观科技展。
门票每张6元,学生参观,每张门票优惠1元。
估算一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1)师提示:估算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的结果。
(2)自主探索。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想法。
第2单元第7课时估算(教案)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2单元第7课时估算(教案)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fd138688172ded630a1cb632.png)
【精品】第2单元第7课时(教案)冀教新课标版(2014秋)-三年级数学上册教学内容:估算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运算乘法估算,并学会用乘法估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利用乘法估算计算数学问题,培养学生对数学的运用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乘法估算,感受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学会计算乘法估算。
教学难点:学会乘法估算的计算。
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和实践法相结合。
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复习引入师:学校图书馆有6个书架,平均每本书架摆放280本一共能摆放多少本书?学生:280×6=1680(本)答:一共能摆放1680本书。
师:那老师同学们可以在本子上列出算式吗?(学生在本上列竖式)师:上节课我们学习的是乘数尾数有0的乘法,那么我们这节课就接着一起来探究一下《乘法估算》。
探究新知教师:同学们,学校组织293名学生参观科技展。
门票是6元一张。
学生参观,每张门票优惠1元。
那一张门票是多少钱?学生:5元,学生会优惠1元。
教师:好,同学们估算一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学生:293×5教师:估算大约多少钱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结果!我们这里可以用约等于≈来代替等号,那同学们你们知道该如何计算估算的式子吗?学生:可以把293看300,300×5=1500(元)教师:对,非常好。
所以我们就直接这样做293×5≈1500(元)答:购买门票大约需要1500元。
教师:王大爷种了4个大棚的西红柿,一个大棚的西红柿卖了1052元。
4个大棚的西红柿大约一共能卖多少钱?学生:1052×4≈?(元)教师:那同学们小组讨论一下,这个式子怎么估算呢?学生:可以把1052看作1000进行估算。
1052×4≈4000(元)答:四个大棚大约能卖4000元。
教师:其实这个式子还可以更准确的估算,谁还有他的估算方法?学生:可以把1052看作1050进行估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加减法估算-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加减法估算-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741edb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9a.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 加减法估算冀教版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引导学生学习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的加减法估算。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认识加减法估算的意义,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以及运用加减法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加减法估算的概念,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估算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难点1. 加减法估算方法的掌握。
2. 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估算的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师准备:PPT课件、教学视频、加减法估算示例。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课件展示一些加减法估算的实例,引导学生了解加减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通过示例进行演示。
3. 学生练习: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和示例,进行加减法估算的练习。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估算。
5.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自己的讨论成果,教师给予评价和指导。
板书设计1. 加减法估算的概念和意义。
2. 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3. 加减法估算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完成练习册中关于加减法估算的练习题。
2. 实践作业:观察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加减法估算解决,并记录下来。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示例、练习、讨论等形式,使学生掌握了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在课后,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以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PPT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购物时的价格估算、时间安排的简单计算等,让学生初步感受到加减法估算的实用性和重要性。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估算》同步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精品】《估算》同步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b03ca2844769eae109ed14.png)
《估算》同步教案【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目标1、创设情境:秋天是旅游的好季节,学校准备组织大家去秋游,但遇到了一个问题,请大家一起解决。
出示:四年级同学去秋游,每套车票和门票49元,一共需要104套票。
应准备多少钱?你们能解决这个问题吗?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算算。
学生想办法,并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
列式:49×104由秋游这样的学生喜欢的和数学的活动直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愿望。
2、导入新课:同学们用竖式或用计算器都能计算出具体的钱数,你能不用计算,而用估算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乘法估算3、提出学习目标:对于乘法估算,你认为要研究哪些问题呢?先由学生说一说,再出示学习目标:(1)乘法估算的方法有哪些?(2)在具体的问题中要选用什么估算方法?【讲授】二、合作探究,展示交流1、小组内个人展示(1)学生按要求独立自学课本60页例5和做一做,师巡视指导,收集学习信息。
(2)让学生在小组内按学困生→中等生→优生的顺序在小组内交流展示。
在这过程中要互相帮助、质疑问难。
2、展示学生的各种不同的估算方法。
(1)例5算法展示方法一:把49估成50,104估成100,50×100=5000方法二:把49估成50,104估成110,50×110=5500(2)、讨论: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种估算方法?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选择合适的方法。
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小结:在实际生活中,买票要多准备一些钱,否则就不够了,所以在估算的时候,要多估,而不能少估。
在今后的估算中,要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方法。
有时候要多估,有时候要少估。
想一想:在咱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这种估算?还有哪些特殊的估算方法?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向学生介绍四舍五入法、去尾法、进一法等。
(3)做一做的算法展示一月份卖出720桶矿泉水,估算全年可卖出多少桶水?(720×12≈)A、展示算法方法一:把720估成700,12估成10,700×10=7000方法二:把720估成700,700×12=8400方法三:把12估成10,720×10=7200方法四:把720估成800,12估成10,800×10=8000B、选择合适的方法质疑:哪个估算结果最适合本题?(汇报交流自己的方法,并说明理由)。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课时 乘法估算》教案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课时 乘法估算》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f33a43581b6bd97f19ea61.png)
第七课时乘法估算教学内容教材30~31页乘法估算。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
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估算。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正确估算乘法结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简单乘法估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乘法估算。
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乘法问题。
如果我们对计算的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怎样计算?生:估算。
师:说得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估算来解决一些问题。
(板书:乘法估算)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设计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二、探求新知。
1. 估算(一)课件出示学校组织同学去参观科技展情景图。
师:请学生们观察课件中的示意图,看一看你从情景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的数学信息。
生:参观科技展的门票是每张6元,学生参观,每张门票优惠1元……师:很好,现在学校组织293名同学参观科技展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课件出示问题)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交流的结果?生:学生优惠1元,那么学生的门票每张就是5元,293名同学的门票费就是293个5,,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93×5。
师:分析完全正确,怎样估算出结果呢?生:估算花多少元钱,多估一些比较好,可以把293看作300来乘,即300×5=1500(元)。
师:怎样想非常好,大家想一想怎样表示这个结果呢?生:对,最后的结果是个近似数,所以用“≈”表示比较好。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估算-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估算-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ae7c02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ac.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1.5估算-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估算的含义和重要性,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2.掌握1.5估算的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1.5估算的方法;2.难点:在实际应用中灵活运用1.5估算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1.讲述估算的含义和重要性,引导学生了解什么是估算,以及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带领学生讨论估算的好处,比如我们在购物时可以对价格进行估算,帮助我们避免被商家忽悠,同时也可以帮助我们控制开支,节约购物费用等。
2. 讲解1.5估算方法1.多例练习,让学生通过多次练习感受1.5估算方法的实用性;2.讲解1.5估算的方法流程与计算要点;3.督促学生多进行练习,在实践中体验1.5估算方法的正确性和高效性。
3. 综合应用1.工具清单:在网上查找各种各样的商品,然后利用1.5估算方法来计算出它们的价格;2.手工估算:在课前请老师带上一些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让学生手工计算实际应用中的1.5估算。
比如在买菜时,如何在估算中掌握选购的良率、重量、价格等关键点。
因为这些关键点在协助我们的1.5估算时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通过实践来学习。
4. 作业布置让学生通过网络查询能够使用估算进行操作的有趣案例,并分享到桌上展示给其他同学。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角度切入估算,特别是在工具清单和手工估算环节,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多次体验估算的好处,并花费大量时间进行实操。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操作中有时会出现误差,并且必须思考、分析和调整,关键是引导学生发现不准确的原因,提高调整的正确率。
总的来说,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安排,学生能够较好地掌握1.5估算方法,以及如何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
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课时估算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课时估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106a649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62.png)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五课时估算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课时练/同步练习为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科目:数学适用版本:冀教版适用范围:【教师教学】第五课时估算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11~12页,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
教学提示教材安排了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用到估算的事例。
虽然学生在前面已经学会了用近似数表示万以内的数,并且已经掌握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加减的方法。
但是学生毕竟是第一次接触估算,而且解决实际问题选择近似数的思考方法和单纯加、减法估算取近似值的方法有所不同,所以,本课内容对学生还是有一定的挑战性的。
教学活动中要按照教材的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估算的方法,理解估算的道理。
可以让学生先大胆的尝试估算,然后交流估算的方法,教师要注意指导书写的方式,即先写出近似数,再写出加法算式,并用≈表示出估算的结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能选择适当的单位解决简单的加减法估算问题,掌握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自己尝试加减估算、交流以及评价估算方法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丰富生活经验。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数以及估算的书写形式。
教学难点:解决实际问题时,理解多估、少估的道理与合理性。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看,我们的好朋友“智慧星”又来看我们了,快来听听它给我们带来了哪些信息?师:(课件呈现“智慧星”)小朋友们好,我是大家的好朋友“智慧星”,今天我向大家报告一组数据:我们学校的图书馆有文学类书籍3809本,科技类书籍2064本,历史类书籍3128本,教育类书籍1527本,综合类书籍6709本。
小朋友们,你能用近似数描述我刚才报告的这组数据吗?生1:图书馆有文学类书籍大约3800本……生2:科技类书籍2000余本……生3:历史类书籍3100多本……生4:教育类书籍大约1500多本……生5:综合类书籍大约6700本&师:同学们说的真好,“智慧星”很高兴,奖励这些同学一枚“智慧勋章”!【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新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复习近似数的同时,轻松过渡到新知识的学习之中。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时:估算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7课时:估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be3701d81a37f111f1855bb9.png)
第7课时:估算教学内容: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乘法。
(课本30页-31页内容)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掌握估算方法。
2、能在具体情境中用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
3、在探索算法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及知识迁移、类推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生活实际进行估算。
教学用具学具:多媒体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1、复习引入教师出示:20×4= 6×70= 200×5= 400×3= 90×8=要求学生口答出这些算式的结果,并抽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在前面我们学习了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这节课我们就在这个基础上来研究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出示学习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经历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过程,掌握估算方法。
2、能在具体情境中用乘法的估算解决问题。
二、出示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30页内容,重点看几个小朋友的对话。
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1)估算293×5时,要把293看作几百?估算的结果是多少?(2)估算1052×4时,可以把1052看作几千?还可以看作几千几十?估算的结果是多少?(3)在估算花多少钱时,估算多些还是少些?为什么?(自学5分钟后,组内交流并展示。
)三、自研共探:1、学生自学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看书自学。
师巡视,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认真看书。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抽学生进行展示。
(1)估算293×5时,要把293看作几百?估算的结果是多少?(2)估算1052×4时,可以把1052看作几千?还可以看作几千几十?估算的结果是多少?(3)在估算花多少钱时,估算多些还是少些?为什么?小组进行口头展示。
(说错的由其他组或同学进行补充质疑)4、知识小结。
三、四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先把三、四位数看作与它们最接近的整百、整千数,然后用口算的方法算出近似的结果;或用“四舍五入”法省略它们个位上的数,再与一位数相乘,口算出结果。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估算-冀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估算-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b53703f4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f9.png)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5估算-冀教版1.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1.5估算的相关方法,并能够完成相关的习题;•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能力,提高其对于数字大小的敏感度,培养其数学思考的能力;•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其对于数学的热爱和自信心。
2. 教学重点和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1.5估算的方法;•运用1.5估算解决实际问题。
2.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1.5估算的概念和原理;•能够把握估算数的精度。
3. 教学内容3.1 知识讲解1.什么是1.5估算?–1.5估算是指在计算数字时,将数字向最近的1或5取整或近似,从而对于数字的范围进行估算的方法。
–目的是为了快速估算数字的大小,比如大约是多少、大概需要多长时间等等。
2.如何进行1.5估算?–取整:对于小数位可忽略的数字,直接去掉。
–近似:对于小数位不可忽略的数字,按照一定的规则向1或5取整。
–例如:估算94.3和12.67这两个数:–第一步,对94.3取整,变为95;–第二步,对12.67进行近似,按照数字的大小取1或5,选择5,得到15。
3.估算方法练习–请将下列数字,根据1.5估算的方法进行估算,答案为多少?–36.8、73.23、48.67、19.43.2 练习题1.㎡每公里的误差估算–汽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在高速公路上行驶了2小时,行驶了120公里,请用1.5估算法估计误差范围。
2.兰州的估算–兰州市人口约300万,面积约20000平方公里,求1.5估算法下,每平方千米的人口数量大约为多少?4. 教学方法•组织学生,通过举例和互动交流,逐步掌握1.5估算的基本概念和方法;•轻重结合,运用练习题进行把握,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1.5估算的基本方法,能够运用该方法进行数字的快速估算;•学生在练习中不断巩固,良好的数学基础和思考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其日后更好地掌握数学学科。
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
![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估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674b12bf78a6529647d53b5.png)
(3)把1280看成1300,3240看成3300
1280+3240≈4600(元)
4、根据学生估算的方法组织教学,使学生了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算购买东西需要多少钱时,都往多估一点。
利用课堂升成的教学素材,把握教学的目的,使学生了解估算购买钱数的方法。
预设1:如果出现(1)(2)(3)三种方法,让第(3)方法的同学说一说怎样想的。
让学生经历用自己的方法解决估算问题的过程。
师:同学们说得对!估算购买手机和照相机大约需要多少钱,就是把手机和照相机的价钱看成近似数计算,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想法估算一下吧!
学生估算,教师巡视,了解估算方法和书写方式。
3、交流学生的估算方法和结果,教师板书出来,特别强调写出两个数的估算结果要用“≈”。
师:再来看问题,你知道“估算购买手机和照相机大约需要多少元钱?”是什么意思吗?
学生可以有不同回答。
●就是把手机和照相机的价钱看成近似数计算。
●就是不用计算出准确钱数,计算出大约需要的钱数就可以。
……
学生如果说出其他意见,只要有道理就给予肯定。
2、教师总结例题的要求和解题思路,鼓励学生按自己的想法估算。
然后,让学生讨论一下:估算购买东西花多少钱时,怎样估计比较好?
形成共识:多估一点比较好。
预设2:如果只出现(1)(2)两种方法,让学生计算一下,买手机和照相机实际要花多少钱,再比较估算的结果。想一想,带这些钱买手机和照相机时,会发生什么问题,最后形成共识。
三、估算收入钱数
1、教师谈话,由估算购物钱数的方法引出估算收入问题,让学生了解题中的数据信息。
3、练一练第3题,观察信息图,提出计算、判断哪种水果最多的问题,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估 算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估 算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3d57b6c1c708a1284a44b9.png)
第5课时:估算教学内容:教材第11页和第12页内容。
教学目标:1、结合购买电器问题,经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的过程。
2、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3、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估算意识,积累生活经验。
教学重点:掌握加、减法估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并对估算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
教学用具学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示标1、旧知导入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个老朋友,我们一起用掌声欢迎他们。
(出示课件)写出下面各数的近似数。
194≈4820≈ 7985≈师:你是怎样求出近似数的?(同学们对我们的旧知掌握真好。
我相信今天的课也难不倒你们,看看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什么?师:伸出你的小手指,跟着老师一起板书今天的课题。
2、板书课题3、学习目标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什么呢?(出示目标,生齐读。
)1、我能结合购买电器问题,经历万以内数的加、减法估算的过程。
2、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二、学习指导认真看课本11页的例1,重点看蓝色方框里的两种估算方法,然后思考下面问题。
1、想一想这两种方法都是怎样进行估算的?2、这两种估算方法的相同点是什么?不同点是什么?3、在估算买东西需要多少钱时,是把数估算大还是估算小?为什么?(自学5分钟后,组内交流并展示。
)三、自研共探1、自主学习生看书自学,将自学成果和疑问记录在堂清本上。
师观察督促学生紧张自学。
2、交流合作(小对子交流)看完的学生举手示意3秒钟后继续复看,示意给对子和教师,待对子举手后开始交流。
主要交流学习指导中的问题,解题的思路、过程和理由。
3、共同探究(组内交流,可以四人互助组或八人共同体)小组内的答案尽量统一或记录下没有解决的问题,以备下一步的汇报展示。
4、汇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自学成果的汇报展示。
针对学习指导中的问题,可以口答、板演或提出问题。
小组与小组之间可以补充或质疑,教师尽可能的引导或讲难解疑,及时做好评价。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 估算教案与反思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2 估算教案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80b7ea33d5bbfd0a78567364.png)
2.7 估算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江缘学校陈思梅1.长江是我国第一长河,长约6299千米,比黄河长835千米,黄河大约长多少千米?2.(1)估算418×6时,可以把418看做()。
A.400 B.410 C.420(2)估算398×3时,把398看做()。
A.400 B.300 C.390(3)我们估算49×6时,把49看成()。
A.40 B.45 C.50(4)估算79×2时,把79看作□比较合适。
□内应填( )。
A.80 B.70 C.75(5)估算72×6的结果比实际结果( )。
A.大 B.小 C.相等3.估算:12×5≈ 53×6≈ 77×8≈49×4≈ 61×7≈ 38×9≈121×3≈ 297×7≈ 301×5≈答案提示:1.5500(千米)。
2.AACAB。
3.50;300;640;200;420;360;360;2100;1500。
【素材积累】每个人对未来都有所希望和计划,立志是成功的起点,有了壮志和不懈的努力,旧能向成功迈进。
1、立志多摘少年,但宋朝文学家苏洵27岁开始发愤,立志旧读,昼夜不息,结果大器晚成,终于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2、我国明代画家王冕,少年放牛时,立志要把荷花佳景惟妙惟肖地画出来。
他不分昼夜地绘画,立志不移,后来成为当时著民的画家。
3、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
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
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4、有志者事竟成,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
加减法估算-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
![加减法估算-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cc4fbc7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39.png)
加减法估算-冀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加减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能够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2.练习加减法估算的计算方法和策略。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加减法估算的概念及其应用;2.加减法估算的计算方法和策略;3.实际问题中的加减法估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加减法估算的概念、计算方法和策略。
2.教学难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运用加减法估算的方法和策略。
四、教学方法1.观察法。
2.演示法。
3.练习法。
4.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10分钟)教师出示一些用具,例如苹果、橘子、钞票等,让学生估算它们的数量,并观察估算结果与实际数量差距的大小。
1.通过实物的估算引出加减法估算的概念和方法。
(1)加减法估算的定义:加减法估算是指求和或求差时,先对一些数进行简单的估算,然后再进行加减运算。
(2)估算方法和策略:–进位估算法:将数位上比较大的数估为比较小的数加上10、100、1000 等。
–舍位估算法:把数位上后面的数都舍去,只保留一部分数字,从而方便计算。
2.通过练习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估算的计算方法和策略,例如:(1)估算法则:900 +234 ≈ 900 + 200 = 1100,因为234 被估为200,所以和也被估为1100。
(2)进位估算法:368 + 247 ≈ 370 + 250 = 620,因为368 估为370,247 估为250。
(3)舍位估算法:823 - 678 ≈ 820 - 680 = 140,因为823 被估为820,678 被估为680。
(4)计算垃圾重量:某小区一天产生的垃圾有1200千克,估算30天会产生多少垃圾?估算结果是:1200 × 30 ≈ 1200 × 3 × 10 = 36000 千克。
3. 拓展学习(20分钟)通过讨论和实际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估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第6课时估算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第6课时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e023b500e55c3b3567ec102de2bd960590c6d9c7.png)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二单元第6课时估算一、前置知识计数,量度,四则运算基本知识。
二、教学目标1.了解估算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估算的方法和技巧。
3.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估算。
三、教学重点1.意识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2.掌握估算方法。
3.学会灵活运用估算。
四、教学难点1.灵活运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能够用估算的方法比较大小。
五、教学准备多元素物品,计算器。
六、教学过程1. 课堂热身(10分钟)通过卡片游戏热身,巩固一些数学基本概念,如数字大小比较。
2. 概念讲解(10分钟)•请学生自行查阅《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估算相关内容,发现估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场合,以及估算方法。
•请学生列举一些常见的情境,如超市购物、衣服量身、电量消耗等,以此理解估算的重要性。
3. 方法讲解(15分钟)•请学生自行估算一些物品的数量和重量。
•引导学生思考估算的方法,先观察整体,再根据已知量,推算出未知量。
•可以通过画图、模拟等方法,进行更具体形象化的讲解。
4. 练习(30分钟)请学生尝试解决一些估算问题。
1.市场摊位上的橙子每斤2元,六个橙子大约多少钱?2.一栋三层楼房,每层10户人家,大约有多少个人住在里面?3.一个兔子每跳一次能跳一米,它跳了10次后会跳多少米?5. 总结(5分钟)•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路,展示自己的计算方法。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概括估算的应用场合和方法。
七、课堂小结本课程主要教授估算的概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估算技巧,能够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估算,并能够用估算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估算》
![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 《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4f092297b0717fd5370cdc28.png)
《估算》
本节内容为本章第三节,在以往的基础上带同学们认识估算,通过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估算和选择合适的方式描述事物的过程。
同时会选择合适的方法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能根据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答案。
并且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
联系。
。
【知识与能力目标】
结合生活中的事例,经历认识估算和选择合适的估算描述事物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目标】
会选择合适的方式描述生活中的事物。
能根据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了解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估算和选择合适的方式估算事物,能根据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答案。
【教学难点】
认识估算和选择合适的方式描述事物,能根据给出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答案。
多媒体、投影仪等。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师:估算购买下列的物品大概需要花多少钱?
(课件展示)
(二)探究新知
①说一说
上题中数据表述的共同点在哪里?
你能总结出来吗?
我发现:所有的数据都是一个近似值。
你发现了吗?
(课件展示)
上述题中具体估算的步骤应该是怎样的?(课件展示)
②练一练
1.估算下列各题。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
![冀教版三年级数学加减法估算](https://img.taocdn.com/s3/m/4e1e34f3aeaad1f346933fef.png)
·加减法估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冀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84、85页。
教学目标:1.结合选购电器问题,经历自己选择信息、估算和计算的过程。
2.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能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3.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估算意识,提升生活经验。
教学方案:把电器的价钱看成近似数进行估算。
三、交流学习1.交流学生个性化的选购方案及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正确使用“≈”与“=”。
明确两个符号分别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展示自主解决问题的结果,分享他人的经验和做法,学会万以内数的估算方法和书写格式。
师:谁来说一说,你选择买哪两件电器,大约需要用多少钱?教师板书学生的估算过程。
学生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
(1)大约用4500元。
我是这样想的:1280大约是1300,3240大约是3200,1300加3200是4500元。
教师板书:1280≈3003240≈32001300+3200=4500(元).师:1300+3200与4500之间用什么符号?同时强调:1300是1280的近似数;所以两数之间用“≈”,而1300加3200就等于4500,要用“=”。
(2)大约用4000元。
我的想法是:1280元大约是1000元,3240元大约是3000元,1000+3000=4000(元)。
教师肯定他的想法,同时指出:这样估算的结果会比实际需要的钱少得多。
●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
(1)大约是2300元。
我的想法是:1280≈1300988≈10001300+1000=2300(元)教师适时板书学生的想法。
(2)大约是2000元。
我的想法是:1280≈1000988≈10001000+1000=2000(元)●买一套音响和一台洗衣机。
(1)3240≈3200988≈10003200+1000=4200(元)(2)3240≈3000988≈10003000+1000=4000(元)四、拓展应用1.整理三种购买方案,让学生分别算一算,各需要多少钱。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6课时-估算 冀教版张迎春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6课时-估算 冀教版张迎春](https://img.taocdn.com/s3/m/46cd26c2284ac850ad024268.png)
冀教版三年级上数学(教案)第2单元第6课时估算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说说对估算的认识。
我们在学习多位数的加减法时就学到了估算。
估算是什么呢?估算下面各题。
495+207= 897-407= 566+182=328+573= 636-378= 1000-462=小组讨论,还记不记得什么是估算,全班交流。
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乘法估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乘法估算。
(板书)二、合作学习,自主探究1.购买门票情境导入(课件出示情境图):师:你了解到哪些购买门票的信息?每张门票优惠1元是什么意思?估算一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小组讨论,自己试写出算式并估算,班内交流:①估算大约需要多少元钱,就是不用算出准确结果。
②每张门票优惠1元,是5元。
③估算花多少钱,多估一些比较好。
④可以把293看作300,300×5=1500。
所以,293×5≈1500(元)答:购买门票大约需要1500元钱。
师:我们为什么把293看作是300呢?如果把293看作290估算结果怎么样?小组讨论,使学生了解,把293看作290估算结果不够买门票。
小结: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估算大约需要花多少钱,都估大一些。
2. 大棚收入(课件出示题目)指名学生读题,其他同学仔细听,仔细看。
师问:你从题中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提出的问题是什么?小组讨论:估算收入的钱数,多估一些好,还是少估一些好?然后,学生自己试着估算。
全班交流估算的方法和结果,说一说把1052看作多少进行估算,你是怎样想的?为什么这么做?想法合理,就给予肯定。
三、巩固运用,深化拓展练一练(课件出示)1.估算下面各题。
讨论:估算三位数乘一位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乘法估算有什么不同?①单纯的乘法估算,主要看三位数最接近哪个整百、整十的数。
②学生独立完成。
③全班交流,说一说,把三位数看作多少进行估算。
2.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四、课堂小结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学生自由发言,畅谈收获。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课时乘法估算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课时乘法估算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e80fc69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0.png)
冀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第七课时乘法估算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课时练/同步练习为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科目:数学适用版本:冀教版适用范围:【教师教学】第七课时乘法估算教学内容教材30~31页乘法估算。
教学提示学生已经笔算一位数乘多位数。
本课时主要学习一位数乘多位数的估算。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正确估算乘法结果。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乘法估算的方法,会进行简单乘法估算。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估算的意识,归纳概括、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应用所学知识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自主探索、勇于尝试的勇气,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热爱数学、学好数学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掌握估算的方法,会进行简单的乘法估算。
难点:正确进行估算,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情景图、课件。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学习了笔算乘法,能够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乘法问题。
如果我们对计算的结果要求不十分精确时,可以怎样计算?生:估算。
师:说得好,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运用估算来解决一些问题。
(板书:乘法估算)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设计情境,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的主动性。
二、探求新知。
1. 估算(一)课件出示学校组织同学去参观科技展情景图。
师:请学生们观察课件中的示意图,看一看你从情景图中获取哪些数学信息?学生观察情景图,获取的数学信息。
生:参观科技展的门票是每张6元,学生参观,每张门票优惠1元……师:很好,现在学校组织293名同学参观科技展览,请同学们估算一下:购买门票大约需要多少元钱?(课件出示问题)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讨论。
师:谁能说说你们交流的结果?生:学生优惠1元,那么学生的门票每张就是5元,293名同学的门票费就是293个5,,用乘法计算,列式为:293×5。
师:分析完全正确,怎样估算出结果呢?生:估算花多少元钱,多估一些比较好,可以把293看作300来乘,即300×5=1500(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交流算法
学生可能会出现的情况:
一台电视机和一台洗衣机:
1280≈1300
988≈1000
1300+1000=2300(元)
一台洗衣机和一台音响
3240≈3200
988≈1000
3200+1000=4200(元)
师:看来呀!我们今后去买东西时,估算结果所带的钱不一定够用,我们要适当地多带一点钱!
二、尝试应用
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从图中你都知道了些什么。之后出示问题,第(2)个问题:因为我们把1280的近似数看作1300,所以把850看成800要比把850看成900的结果更接近一些。因为前一个数多估了,后一个数只有少估,才能使估算和计算的结果更接近些。
冀教
教学目标:
1、 结合选购电器问题,经历自己选择信息、估算和计算的过程。
2、 会进行加、减法的估算,初步学会用语言描述估算的过程和结果。
3、 感受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估算意识,提升生活经验。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明确两个符号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第2题:这道题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探索交流。让学生说一说判断的过程和方法。
第3题:重点提示:手摇车最少500元,最多750元。妈妈已经带了380元,所以最少还要500-380=120(元),最多还要带750-380=370(元)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景。
1・师生谈话
师:同学们,前两天我去商场逛了逛,准备买两件家电。下面就请同学们看一看老师在商场了解到的一些情况。(出示情景图)
2・观察情境图
师:下面,请同学们说说你从图中都发现了哪些信息!
(学生说出三件家电的价格等)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
师:下面,同学们就从这些电器中任选两件,然后,试着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钱?
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
1280≈1300
3240≈3200
1300+3200=4500(元)
3・解决问题
师:刚才,有的同学估算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大约需要4500元,那么,如果我们只带着4500元钱,够买一台电视机和一套音响吗?大家可以商量商量!
(小组交流,也可以实际算一下)
通过实际计算,学生明白:估算的结果4500元只是一个近似的数,实际要用1280+3240=452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