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之长征精神研究报告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结论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646ea43c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77.png)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结论长征精神调研报告结论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影响力和积极的价值导向。
经过对长征精神的深入调研与研究,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一、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珍贵财富,是中国革命的灵魂。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勇往直前、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精神象征。
长征过程中的困难和艰险是非常严酷的,但是红军始终坚持着自己的信仰和初心,不畏艰难险阻,为国家和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长征精神不仅仅是一种勇敢、坚定、不屈不挠的精神力量,更是一种积极的价值导向,具备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积极的社会影响。
二、长征精神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长征的胜利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走向胜利的新的起点,揭开了中国革命的新的篇章。
长征精神在革命历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鼓舞了当时的红军和人民群众,更为后来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的精神力量和宝贵经验。
长征精神在当代依然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三、长征精神需要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持续传承和弘扬。
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长征精神对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增强社会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具有现实的意义和重要的价值。
长征精神的发扬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包括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培养和强化公民的社会责任感和家国情怀,发扬集体主义精神,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等方面。
只有以长征精神为核心价值观,引领全社会追求和平、发展的目标,推动社会文明和进步,我们才能达到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目标。
综上所述,长征精神是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宝贵精神财富,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需要不断传承和弘扬长征精神,以其为指导,推动社会各项事业的进步和发展。
只有通过持续的努力和实践,我们才能实现长征精神对于社会发展的贡献和影响。
长征的研学报告
![长征的研学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8771826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5a1b167.png)
长征的研学报告一、引言中国历史上的长征是一段充满荣耀和艰辛的远征之旅。
本次报告将通过对长征的研学活动的参与和思考,分享我对这段历史的理解和体验。
二、背景介绍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逃离敌人的围剿而进行的一次战略转移。
它始于1934年,结束于1936年,全程约12000公里,跨越了多个省份和地区。
长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逃离敌人的追击,更重要的是为了传播共产主义思想、实现革命目标。
三、参与研学活动 1. 游览长征纪念馆首先,我参观了长征纪念馆,通过展览和文物的展示,深入了解了长征的背景、过程和意义。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了许多描绘长征壮丽场景的图片和文献资料。
这让我对长征有了初步的认识。
2. 深入学习长征历史为了更全面地了解长征,我参加了一系列讲座和学习活动。
在这些活动中,专家学者详细讲解了长征的历史背景、关键事件和影响。
我通过听讲座、看纪录片和阅读相关书籍,进一步加深了对长征的认识。
3. 跟随长征路线进行实地考察为了亲身体验长征的艰辛和挑战,我参加了实地考察活动。
我们沿着长征路线,徒步穿越了许多被称为“红军走过的地方”。
这段旅程非常艰辛,但也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长征的艰苦条件和英勇精神。
四、长征的启示与思考通过参与长征的研学活动,我获得了一些宝贵的启示和思考。
1. 面对困难,坚持不懈长征是一段充满艰辛和困难的历程,但红军并没有放弃。
他们通过顽强的毅力和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完成了这次壮丽的远征。
这告诉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只有坚持不懈,才能取得成功。
2. 团结合作,共同前行长征的成功离不开红军的团结合作。
他们相互支持,共同克服了一次次的困难。
这启示我,在团队中,只有相互合作、互相支持,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3. 传承革命精神,弘扬爱国情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代表了中国革命精神和爱国情怀。
通过研学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这一点。
作为当代青年,我们应该传承并弘扬这种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研究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68e908e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2b.png)
新时代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研究新时代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研究引言: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
长征既是一次战略行军,也是一次思想觉悟的飞跃。
长征精神凝聚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坚韧意志和奋斗精神。
在新时代,大学生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更要弘扬长征精神,在学习、工作和社会实践中展现出自己的责任担当,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
一、长征精神的内涵和价值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长征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品质的集中体现。
长征精神包括坚定信念、革命意志、顽强斗争、艰苦奋斗以及永不言弃的精神气质。
这些精神价值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征过程中积累的宝贵财富,对于激励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大学生在学习中弘扬长征精神1. 坚定理想信念:学习中的大学生要坚定理想信念,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在追求进步和知识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 顽强拼搏:学习不仅是知识的获取,更是一种坚持和拼搏的过程。
大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动思考和积极探索。
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要勇于克服,不退缩、不放弃,像红军一样顽强拼搏,努力追求更好的学业成绩。
3. 团结协作:集体合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长征精神中的重要一环。
大学生要学会与队友和同学合作,分享知识,共同进步。
在团队项目和实践中,要尊重队友、协调一致,发挥各自的特长和优势,达到团结合作、共同成长的目标。
三、新时代大学生在工作中弘扬长征精神1. 脚踏实地:工作是实现自己价值的一个重要途径。
大学生在工作中要保持踏实的态度,勤勉工作,不怕吃苦,努力做到每一份工作都精益求精。
无论是实习还是正式工作,都要向长征精神中的“艰苦奋斗”看齐,勇于面对挑战和困难,不断积累经验和提升自己的能力。
2. 开拓创新:新时代的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大学生具备创新的能力。
有关长征精神的调研报告
![有关长征精神的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ecf057c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25.png)
有关长征精神的调研报告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艰苦而传奇的大规模战略撤退。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极端艰苦的环境与敌人的追捕,但他们坚持不懈,以顽强的毅力和英勇的斗志,最终成功完成了撤退,取得了成果。
这种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的精神,被称为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以其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品质,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独特的象征之一。
长征精神所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品质是实现目标重要的动力。
在长征过程中,红军面对严酷的自然环境、巨大的劣势力量与无情的敌人,但他们没有放弃希望和信念。
他们相信只要坚持下去,最终会成功。
这种坚持不懈的品质激励着红军战士一次次攻克困难和艰险,赢得了战争的胜利。
长征精神还表现出顽强拼搏的特点。
在长征途中,红军经历了数次艰苦的战斗,面对着敌人的进攻和追击,但他们从未退缩。
相反,他们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进行战术调整和战略变动,顽强抵抗敌人,并最终成功打破了敌人的封锁,实现了胜利。
这种顽强拼搏的态度与精神,激励着红军士兵在最困难的环境下咬牙坚持,最终战胜了一切困难。
长征精神还具备团结协作的重要价值。
长征途中,红军面对着各种各样的难题和困惑,但他们通过相互合作和支持,不断克服困难。
他们懂得团结的力量,懂得只有通过团结一致才能战胜困难。
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在长征途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使红军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
长征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影响也是深远而广泛的。
长征精神的核心价值,即坚持不懈、顽强拼搏和团结协作,不仅对个人的成就和发展有重要影响,也对组织和团体的成长和发展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在当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挑战,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才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同时,团结合作也是解决当前问题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共同协作,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和进步。
总之,长征精神以其坚韧不拔、顽强拼搏和团结协作的品质,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独特象征,对当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cc5b4da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a7.png)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
【调研目的】
本次调研的目的在于深入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与意义,并探讨其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以期从中汲取积极的精神力量,启示自身发展与进步。
【调研方法】
为了达到调研目的,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进行调研:
1. 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历史文献、宣传资料、纪录片等,全面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意义。
2. 访谈法:与长征幸存者、研究者和相关专家进行深入访谈,获取他们对长征精神的看法和认识。
3. 调查问卷法: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一定范围内的人群进行问卷调查,获取他们对长征精神的理解程度和认同度。
【调研结果】
1. 长征精神的内涵
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访谈,我们了解到长征精神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坚定的意志品质、忠诚的革命信仰、顽强的斗争精神和为人民利益而奋斗的崇高情感。
2. 长征精神的意义
长征精神不仅仅是一段历史记忆,更是镌刻在中国人民心中的崇高信仰和革命理念。
它激励着我们坚持不懈地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生活而奋斗,为实现个人理想和社会进步而努力。
3. 长征精神对当代社会的指导意义
长征精神在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它教导我们要坚定自己的信念,脚踏实地地去追求自己的目标;它也告诉我们只有面对困难时才能展现出真正的勇气和拼搏精神;同时,长征精神还教育我们要关心他人、牢记人民利益,为社会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结论】
长征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承载着中国人民奋斗历程的光荣与激情。
它是我们前行的力量,也是我们始终不忘初心、保持持续奋斗的重要理念。
我们应该深入学习长征精神,将其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推动社会进步,实现个人和国家的共同发展。
长征精神研究综述
![长征精神研究综述](https://img.taocdn.com/s3/m/ebfcab76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3.png)
长征精神研究综述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段壮丽史诗,长征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宝贵财富。
近年来,研究长征精神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本文旨在对长征精神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长征精神。
一、长征背景及意义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内战时期面临困境时所做出的伟大壮举,标志着中国革命的从胜利走向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
由于长征的极端艰苦和残酷,长征精神以其坚定的信念、英勇的斗争和顽强的毅力成为人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二、长征精神的内涵及特质长征精神的核心价值在于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坚定的信仰和激情。
在长征过程中,共产党人不怕艰险、不怕牺牲、不屈服于困难,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始终保持斗志昂扬,面对死亡和生离死别的危险,他们带着无畏的勇气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人类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长征精神还体现在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奉献奉献和乐观向上等方面。
三、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思想资源。
长征精神不仅在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当下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长征精神可以激励我们勇往直前,不被困难所击败。
它是一种经过长期实践和历史检验的宝贵精神,可以推动我们面对挑战和艰难,勇于担当,努力奋斗。
四、长征精神的传承与创新长征精神的传承和创新是当前研究的重点。
传承长征精神应当注重把握其核心价值观,通过教育、文化和制度等多维度途径,弘扬长征精神,激发人们对理想信念的追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创新长征精神应从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出发,将其与当代社会的需求相结合,发挥长征精神的独特力量,努力开创未来。
五、长征精神的发展前景长征精神作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资源,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
在新时代下,长征精神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长征精神将融入新的时代语境中,通过教育和文化的传承,激励和引导人们勇敢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
总之,长征精神的研究对于我们了解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历史以及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长征精神研究内容
![长征精神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47e9969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2b.png)
长征精神研究内容长征精神是指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在长征中所展现出的一种坚韧、顽强和奋发向前的精神状态。
长征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也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长征的历史背景、长征的意义和影响、长征中的困难和挑战、长征精神的核心要素等方面。
首先,长征精神的研究需要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军为了逃离敌人的追击,从江西瑞金出发,经过四个省份、跨越十几个山脉,最终到达陕北的一次长途跋涉。
长征的历史背景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了解长征的历史背景对于研究长征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研究长征精神需要探讨长征的意义和影响。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战略转移,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能够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长征的意义和影响不仅仅是军事上的,更是精神上的。
长征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与长征的意义和影响密不可分,通过研究长征的意义和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再次,研究长征精神需要分析长征中的困难和挑战。
长征是一次极其艰苦的长途跋涉,红军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和敌人的追击,他们需要克服饥饿、寒冷、疾病和地形的困难,同时还要面对敌人的围剿和战斗的挑战。
长征中的困难和挑战是研究长征精神的重要内容,通过分析这些困难和挑战,可以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的形成过程和特点。
最后,研究长征精神需要探讨长征精神的核心要素。
长征精神的核心要素包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团结协作和勇往直前等。
这些核心要素是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长征精神能够在极端困境下发挥作用的重要原因。
研究长征精神的核心要素可以更好地理解长征精神的内涵和特点,也可以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总之,长征精神的研究内容包括长征的历史背景、长征的意义和影响、长征中的困难和挑战、长征精神的核心要素等方面。
通过研究长征精神,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精神,也可以为今后的实践提供借鉴和启示。
长征精神研究内容
![长征精神研究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e9a127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a.png)
长征精神是指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5年间进行的长征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坚韧、奋斗、牺牲的革命精神。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了躲避敌人的“围剿”而进行的战略性撤退,全程约2万5千千米,历时近两年,途经艰苦险阻的地形,经历了严重的物质困苦和人员伤亡。
长征的成功,不仅确保了中国共产党的生存,也为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的崛起和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对长征精神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坚韧不拔的意志力:研究长征过程中中国工农红军在极端困苦条件下表现出的坚强意志力,探讨他们是如何克服困难、保持斗志,最终完成长征的。
2. 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研究长征期间红军内部的团结和协作精神,探讨在艰苦条件下,红军是如何保持集体主义,相互支持,共同应对挑战的。
3. 对党忠诚的信仰:研究长征期间红军对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信仰,探讨他们是如何在压力下坚定支持党的领导,为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
4. 人民利益至上:研究长征期间红军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的精神,探讨他们是如何为了人民解放事业,甘愿付出牺牲。
5. 历史影响和传承:研究长征精神在中国革命历史上的影响,以及如何在今天继续传承和弘扬这种精神。
长征精神研究有助于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挖掘和传承革命精神,对于激励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坚韧不拔的意志力,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长征精神调查报告
![长征精神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5b59b5da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2b.png)
长征精神调查报告第一篇:长征精神调查报告调查目的:在建党九十一周年之际,我校师生通过重走红军长征路来重温长征历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并弘扬长征精神,培育新的长征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和领悟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建设作用。
调查时间:2012年6月27日至7月10日调查主题:参观革命旧址,走访当地老红军以及老红军家属,不同面貌的群众、纪念馆和革命遗址讲解员等人,体会和了解长征精神的形成过程以及深厚内涵,并在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分析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教育作用。
调查方式:访谈、实地参观学习、网上收集资料。
前言: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形势下,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科学地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去,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路径选择。
一,长征精神的内容与意义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共产党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还凝练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长征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崇高理想和革命风范的结晶,是红军将士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的升华,主要体现为一种崇高理想、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心系人民的精神;严守纪律、顾全大局的精神;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精神。
在革命老区,太平古镇的86岁老爷爷谈及共产党时,异常激动,他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这样一支纪律严明,一心为百姓的共产党军队才能带领我们走向繁荣富强。
在听爷爷诉说红军当年长征的故事时,我们能深刻地体会到长征精神影响着爷爷的一生,而这份精神也在他的儿孙那里得到了良好的传承。
因此我们要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革命必胜的信念和为民族复兴的献身精神;坚决服从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坚定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高度团结统一的精神;坚韧不拔、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往无前、不怕牺牲的英雄主义气概。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6e7062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d1.png)
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长征精神的内涵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伟大革命运动,也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座丰碑。
长征精神是指在艰难困苦的长征过程中形成并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殊精神状态和价值取向。
这种精神内涵包含着坚定而牢固的信仰、永不放弃的毅力、顽强拼搏的勇气以及崇高的牺牲精神。
长征精神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同时也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长征是一次波澜壮阔的伟大远征,它开始于1934年10月,结束于1936年10月,历时两年。
1929年,红军主力被敌强迫离开江西瑞金,开始了长征。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饥饿、寒冷、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敌人的狂轰滥炸、追击围剿。
在这种极端困难的环境下,长征精神逐渐形成并展现出来。
长征精神的核心是坚定的信仰。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坚信革命事业的正义性和胜利必然性。
这种坚定的信仰支撑着他们在困境中保持勇气与斗志,永不动摇。
红军不畏艰险,为信念而战,最终打破敌人的包围,取得了战略转移的胜利。
长征精神就是通过坚定的信仰激励人们坚持真理,无论前方是多么艰难困苦,都能勇往直前,不断前进。
长征精神也表现为持久的毅力。
长征过程中,红军面临着持续的战斗、长期的行军和艰苦的生活条件。
他们没有丝毫退缩和懈怠,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战斗意志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无论是连续几天的跋涉,还是敌军的追击和围剿,红军都能坚持不懈地前进。
这种持久的毅力使他们成功地完成了长征任务,逃脱了敌人的追击,最终到达陕北,从而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勇气与拼搏是长征精神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
面对极端困境和敌人的进攻,红军士兵表现出了非凡的勇气和顽强拼搏的斗志。
他们在狭小的山路上攀登,冲破重兵防线,以及进行战术变换,绕开敌人,奇袭敌军。
无论是山沟、峭壁还是草地,红军都能乘势直上,不畏艰难险阻。
正是这种顽强的勇气与拼搏,使得红军能够战胜敌人,继续胜利前进。
长征精神最为崇高的体现是牺牲精神。
长征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
![长征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a3e470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18.png)
长征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背景介绍长征是中国共产领导下的红军在1934年为躲避国民军队追杀而进行的伟大战略转移。
长征途中,红军面临着极端困难和艰险,但他们始终坚持战斗,展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形成了长征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本文对长征精神进行研究,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
长征精神的内涵长征精神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形成并体现的一种精神力量,包括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意志、无私的奉献以及永不言败的决心。
首先,长征精神表现为坚定的信念。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面临着无数的艰难险阻,但他们始终坚信自己的事业是正确的,为了这个信念他们不顾一切地坚持战斗。
其次,长征精神体现为顽强的意志。
红军在长征途中经历了艰苦的物质条件和恶劣的环境,但他们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垮,而是通过自身的意志力和毅力克服困难,坚持进军。
再次,长征精神彰显了无私的奉献。
红军在长征过程中,为了保护人民利益,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甚至生命。
他们把革命斗争放在第一位,无私地为人民服务。
最后,长征精神展示了永不言败的决心。
红军在长征中遭受了重大损失,但他们没有放弃希望,而是始终保持着对胜利的信心和决心,不断前行。
长征精神对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启示长征精神作为一种传统的精神力量,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启示。
首先,长征精神是坚定信念的精神力量,提醒我们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不被困难所动摇。
在现代社会,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挑战和困难,只有坚定地相信自己的价值和目标,才能在困境中不屈不挠地前行。
其次,长征精神是顽强意志的表现,鼓励我们要有不屈不挠的毅力和意志力。
在现代社会,成功往往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和坚持,我们不能轻易放弃,要以长征精神为榜样,坚持追求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再次,长征精神是无私奉献的力量,提醒我们要关注他人,关心社会。
在现代社会,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潮盛行,我们应该从长征精神中汲取奉献的力量,为他人、为社会做出自己的努力和贡献。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结论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结论](https://img.taocdn.com/s3/m/5ff6912f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ae.png)
长征精神调研报告结论《长征精神调研报告结论》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重要精神财富,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和建设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长征精神的调研,我们得出以下结论:首先,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源泉和灵魂。
长征是中国革命的重要里程碑,是党的坚定信仰、顽强抗争和锐意进取的集中体现。
长征精神凝聚着革命先烈们不怕牺牲、英勇奋斗的坚定决心,激励着我们继续坚持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其次,长征精神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宝贵的思想启示。
长征时期党的领导核心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通过艰苦卓绝的长征,以锐意进取和坚定信仰战胜了各种困难和挑战。
长征精神告诉我们,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要始终保持积极乐观、坚定执着的信仰,勇往直前,不断奋进。
长征精神也提醒我们,只有坚持正确的思想路线,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带领我们走向胜利。
再次,长征精神是形成中国军队优良品质的重要原因。
在长征过程中,中国红军经受住了极其艰苦的物质和精神考验,锻炼出了坚定的革命理想、顽强的意志品质和无畏的斗争精神。
这些品质也深深地影响了中国军队的发展,使其始终保持坚强有力的战斗力和无限忠诚的军事纪律。
最后,长征精神对于今天的社会建设和个人发展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当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征程中,我们需要坚定的信念和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同时,个人要培养长征精神中的坚韧、拼搏和奉献,以此推动自己的成长和发展。
总之,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党和军队的宝贵财富和精神力量。
长征精神所彰显的信念、坚韧和奋斗,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国家建设和个人成长,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我们要通过学习、弘扬和践行长征精神,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蓬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长征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
![长征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https://img.taocdn.com/s3/m/08930101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7.png)
长征精神的研究性学习报告成果一、引言长征是中国共产历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革命战争史上的一次伟大壮举。
长征精神是中国共产和中国革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而丰富的内涵。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长征精神的来源、特点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以期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国共产的光荣传统。
二、长征精神的来源长征精神源于革命年代中国共产人的坚定信仰和英勇斗争。
从1934年红军撤离中央根据地开始,到1935年朱德、彭德怀等领导的红军胜利穿越大渡河,长征历经艰苦、困苦和考验,体现了中国共产人不畏艰难险阻、坚毅顽强的革命意志。
长征是中国工农红军向中国共产中央领导集中的具有伟大政治意义的战略机动行动,使得中国共产政治路线得以实现。
三、长征精神的特点长征精神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 坚韧不拔:长征历时两年多,红军走过艰险的山林、险恶的河流,步行数千里,但他们不畏艰难困苦,毫不退缩,坚韧不拔地完成了红军主力转移的任务。
2. 顽强拼搏:红军在长征中遭受严重的困难和挫折,但他们始终保持斗志昂扬,面对困境和敌人的追击,依然意志坚定,顽强拼搏,终于完成了长征这一伟大的战略转移。
3. 百折不挠:长征是一次艰苦的战役,红军在战争的荆棘道路上克服了无以计数的艰难险阻,他们不断受到敌人的围追堵截,但他们始终保持着百折不挠的革命意志,决心到底,最终取得了胜利。
4. 自我牺牲:长征中,红军面临着极度严苛的环境和难以预料的风险,他们为了革命事业,甘愿牺牲个人的利益和生命,长征精神中蕴含了为和人民事业奉献一切的精神价值。
四、长征精神对当代社会的启示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的光荣传统和宝贵精神财富,在当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首先,长征精神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挫折,我们不能选择逃避和退缩,而应该坚韧不拔地去迎接挑战。
只有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才能取得胜利。
其次,长征精神强调顽强拼搏的精神,告诉我们要有积极的进取心和无畏的斗志。
无论遇到多大的困境和阻碍,我们都应该保持勇往直前的信念,用实际行动去克服困难。
关于长征精神调查报告
![关于长征精神调查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dbe84430b1c59eef8c7b4b1.png)
关于长征精神调查报告
调查目的:在建党九十一周年之际,我校师生通过重走红军长征路来重温长征历程,缅怀革命先烈,传承并弘扬长征精神,培育新的长征精神。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更加重视和领悟长征精神对于我们大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建设作用。
调查时间:201x年6月27日至7月10日
调查主题:参观革命旧址,走访当地老红军以及老红军家属,不同面貌的群众、纪念馆和革命遗址讲解员等人,体会和了解长征精神的形成过程以及深厚内涵,并在结合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分析长征精神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和教育作用。
调查方式:访谈、实地参观学习、网上收集资料。
前言:长征精神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新形势下,把继承和弘扬长征精神科学地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去,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内在要求和有效路径选择。
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想消灭共产党的图谋,实现了红军北上抗日的战略大转移,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伟大转折点。
长征的胜利,还凝练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近代史)
![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研究 (近代史)](https://img.taocdn.com/s3/m/28f8bf1ebb68a98271fefa1c.png)
三、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
(一)长征精神精神导向价值 坚定不移的理想、信念追求是长征精神的精神导向的 时代价值的灵魂。强大的精神支柱是用之不竭的力量 源泉。长征的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人讲理想、讲信念精 神的继承和发扬,是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共产党人矢志 不渝革命精神相结合的胜利,也是“一次体现出坚忍不 拔精神的惊人业绩”(蒙哥马利元帅)。著名美国记者 索尔兹伯里也称赞长征“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 然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
(五)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 长征是红军指战员艰苦朴素的壮丽史诗。艰苦朴素是中 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剥削阶级 政党的显著,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是 人民军队战斗力的重要源泉。长征途中,红军物质极其匮 乏,甚至连最基本的生存条件都不具备,但是红军将士在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大力发扬艰苦朴素的勤俭精神,官 兵平等、军民一致,最终战胜了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实 现了自己的战略目标。长征途中所经历的斗争之艰苦卓 绝,为人类战争史之所罕见;长征途中生活之艰辛,更是常 人之所难以想象。
长征胜利的历史证明:伟大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必定会激 发出不懈的追求和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 在今天,对于新时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来说,既面临着复杂 的西方敌对势力的“西化”、“分化”的考验,又面临着 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市场经济的考验。在这种种考验面前,保持党的先进性 就需要大力弘扬对革命无限忠诚、对理想信念无比坚定 的长征精神。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永葆先进性的精神动 力。
二、长征精神的基本内涵 (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精神 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是红军战胜一切困难的强大精 神支柱和永不衰竭的力量源泉。长征途中,中国工农红军不 仅面临着国民党反动派几十万大军的围追堵截,而且面临着 严重的给养不足、自然环境极其险恶的生存问题。红军战 士所表现出的这种特有的精神从何而来?从根本上讲,来自 他们所具有的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因为他们坚信中 国革命一定会胜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为什么我们过 去能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 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 信念。”
红军精神调研报告模板(3篇)
![红军精神调研报告模板(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4a4592f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b.png)
第1篇一、报告概述一、调研背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红军精神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其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日益凸显。
为深入挖掘红军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爱国热情,本调研报告对红军精神进行了全面调研。
二、调研目的1. 深入了解红军精神的内涵及其历史背景;2. 分析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3. 探讨红军精神在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作用;4. 为进一步弘扬红军精神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1. 文献研究法:查阅红军历史资料、相关文献,了解红军精神的起源和发展;2. 调查研究法:通过实地考察、访谈等方式,了解红军精神的传承情况;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红军精神传承案例,进行深入剖析;4. 比较分析法:对比红军精神与其他民族精神的异同,探讨其独特性。
三、调研内容一、红军精神的内涵红军精神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坚定信仰,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2. 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克服困难,战胜敌人;3.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精神:团结一心,共同抗击外敌;4. 廉洁奉公精神:严于律己,廉洁自律,为人民服务;5. 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祖国,捍卫国家尊严。
二、红军精神的传承与发展1. 历史传承:红军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孕育而生,经过长期传承,形成了丰富的红色文化;2. 现代传承:通过红色教育基地、红色旅游、红色影视等形式,传承红军精神;3. 时代发展:红军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成为推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
三、红军精神的作用1. 激励人心:红军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2. 凝聚力量:红军精神凝聚着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3. 促进发展:红军精神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四、红军精神传承与弘扬的对策建议1. 加强红色教育:将红军精神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从小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情怀;2. 深化红色旅游:发挥红色旅游资源优势,传承红军精神,促进红色旅游产业发展;3. 丰富红色文化:创作红色文学作品、影视作品,弘扬红军精神;4. 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红军精神,营造浓厚的社会氛围。
中国近代史之长征精神研究报告
![中国近代史之长征精神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29df42836bec0975f465e2b1.png)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一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一、简表二、研究背景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吃苦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九十年过去了,光阴荏苒,世事变迁,但长征精神获得了永恒的价值与意义。
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二、研究综述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
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100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
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
《长征》研究报告
![《长征》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855aab3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6e.png)
《长征》研究报告《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在1934年至1936年间进行的一次伟大运动。
这场长达两年的战役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下面是关于《长征》研究报告的内容。
首先,我们要强调《长征》的重要性。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为逃离国共内战而制定的战略行动,也是为了保护红军的力量并寻求与其他革命力量联合的重要手段。
这次长征不仅是一次军事行动,更是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政治智慧的巨大考验。
长征的成功,为中国革命提供了重要的历史经验和启示。
其次,我们要关注长征的艰辛与牺牲。
长征的过程中,红军经历了艰苦的山区徒步行军、恶劣的天气条件、敌人的追击和内部的矛盾等许多困难和危险。
在长征中,红军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始终保持着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为了实现共产主义的理想而奋斗。
另外,我们要注意长征对中国革命的影响。
长征的胜利,使得红军得以保存并积蓄力量,为后来的解放战争奠定了基础。
长征的胜利,也使中国共产党充分认识到军事斗争与政治斗争的密切联系,并形成了以群众基础为核心的战略思想。
此外,长征还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激励了世界各国的革命斗争。
最后,我们要强调《长征》对中国现代历史与文化的重要意义。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事业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在军事上、政治上取得了重要胜利,更塑造了中国共产党的形象和中国革命的精神。
长征也成为了中国现代史上的一段重要历史,被广泛应用于文化、教育、文学和电影等领域。
总的来说,长征是一次历史的壮举,不仅充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能力和干部队伍的纪律意志,还在军事、政治和文化等多个层面对中国革命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次长征的成功,为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长征》研究报告
![《长征》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bc9fdc9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31.png)
《长征》研究报告《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红军进行的一次历史性的远征,也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次重要事件。
本文将通过对《长征》的研究,探讨其背景、目的、影响以及历史地位。
首先,我们来探讨《长征》的背景。
长征发生在1934年,当时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国民党的严重打压和追捕,红军在苏区的地盘越来越小,生存空间被压缩。
在这种背景下,毛泽东等中共领导人决定采取“以一省为纲,全国对敌”的战略,转移红军力量,避免被国民党歼灭。
接下来,我们来探讨《长征》的目的。
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持和发展革命力量,寻求新的根据地。
在红军被国民党追捕的情况下,长征提供了逃离围剿的机会,同时也为红军重新积蓄力量,寻找新的发展机遇。
然后,我们来看看《长征》的影响。
长征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长征使中国共产党在全国范围内获得更大的声誉和支持,为党在中国革命中的领导地位打下基础。
其次,长征展示了红军顽强的战斗精神和能力,树立了革命先烈的榜样。
此外,长征也暴露了一些党内问题,如战略错误、内部分裂等,对党的建设也起到了警示作用。
最后,我们来探讨《长征》在历史地位上的意义。
《长征》是中国共产党在极端困难条件下的一次成功转移,是党的生存和发展的转折点。
《长征》使党的领导地位得到了巩固,人民军队的形象得到了提升,同时也为今后的抗战胜利和人民解放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总之,《长征》是中国共产党的一次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长征不仅使党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更多的支持和声誉,同时也展示了红军的战斗精神和能力。
此外,《长征》还在党的建设上起到了警示作用,对于党的发展和壮大起到了促进作用。
因此,《长征》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湘潭大学信息工程学院15级电子信息工程一班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研究性学习成果报告一、简表研究主题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名称长征精神的当代价值班级15 级电子信息工程 1 班小组成员谭英王曦苑张慧慧杜雨璐金文萱指导老师刘小莉谭英:制作报告、 PPT王曦苑:查询收集资料小组分工张慧慧:研究报告撰写杜雨璐:查询收集资料金文萱:论文撰写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其最显著的内容摘要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无论是微观个体还是宏观意义上的集体、民族或国家,总是处于“长征”或“新长征”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困难,在战略上,最需要的是乐观、豁达、大无畏的思维和态度,需要以超然、超现实的眼光看人生、看挫折,看潮起潮落和云卷云舒。
当然,这并不排斥把困难看得大些,把征途看得艰险些,把问题看得复杂些。
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其精神价值永远不会过时。
一、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忠贞精神。
二、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英勇顽强、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大无畏精神二、研究背景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工农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是中华民族一部惊天动地的英雄史诗,是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红军指战员在长征途中表现出了对革命事业无比的忠诚,表现出了不怕牺牲、敢于吃苦的无产阶级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出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亲密团结的高尚品德。
这些构成了伟大的长征精神:不怕牺牲、前赴后续的精神;勇往直前、坚韧不拔的精神;众志成城、团结互助的精神;百折不挠、克服困难的精神。
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乐于吃苦,不惧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勇于战斗,无坚不摧的革命英雄主义;重于求实,独立自主的创新胆略;善于团结,顾全大局的集体主义。
其主题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长征精神,是中华民族百折不挠、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的最高表现,是保证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从弱小走向强大精神力量。
九十年过去了,光阴荏苒,世事变迁,但长征精神获得了永恒的价值与意义。
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二、研究综述长征是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精神的典范。
纵观整个长征的过程:四渡赤水河,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每一个战略方向的改变,每一项战略任务的确定,每一次战斗胜利的取得,都无不体现出中国红军将士“大无畏”,不怕艰难困苦,永久坚持的精神。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艰苦奋斗精神的楷模。
长征途中,红军将士面对的是一条条波涛汹涌的大河,一座座巍然耸立的雪山,一片片茫无涯际的草地,前有敌军,后有追兵,可就是在这“敌军围困万千重”的逆境中,红军转战两万五千里,终于从 100 万的敌人中杀出了一条生路。
谱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永久奋斗”的革命乐章。
长征是充满着无私奉献精神的史诗。
无论是难以自拔的沼泽,还是茫茫无际的草地;无论是皑皑白雪,还是飞机大炮;无论是酷暑严寒,还饥饿干渴⋯⋯红军将士都抱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与穷凶极恶的敌人展开殊死搏斗,将生的希望让给别人,死的威胁留给自己。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团体,只要有艰苦奋斗的精神,实事求是,无私奉献,就能够成就事业,创造辉煌。
70 年前的长征是这样, 70 年后的今天也是这样。
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新的长征。
走在新长征路上,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当年红军长征的精神,把长征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变成推动我们各项事业前进的巨大力量。
红军长征的路是艰苦的、漫长的;新长征的路会更艰苦、更漫长。
因此,我们回忆长征、纪念长征,就是要更好地继承和弘扬红军长征精神,把红军长征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一代一代传下去,万众一心、艰苦奋斗,争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长征”的胜利。
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党领导和团结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强大精神动力。
然而,有些党员认为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没必要讲艰苦奋斗了,因此贪图安逸、追求享乐,讲排扬、摆阔气,生活高标准、工作低要求,特别是有少数党员领导干部过着纸醉金迷的奢侈腐朽生活,甚至坠入了违法犯罪的深渊,如果这种现象任其不断扩大和蔓延,势必严重侵蚀党的肌体,破坏党群关系。
所以,在新的形势下,要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艰苦奋斗作风不能丢。
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才能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
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在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前辈在井冈山如果不发扬以门板当床、稻草做被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点燃革命的星星之火;在长征路上如果不发扬爬雪山过草地、嚼草根吃树皮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在延安如果不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艰苦奋斗作风,就难以取得抗战胜利;当年如果我们共产党人没有艰苦奋斗、勇于胜利的精神,就难以实现推翻三座大山、建立社会主义新中国的革命理想。
同样,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仍然要靠艰苦奋斗精神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并不断丰富艰苦奋斗的内涵,将崇高理想与现实工作统一起来,使之不断地与时俱进。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是人民群众的事业,也只有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才能取得成功。
大力推进各项创新,就要不折不扣地走群众路线,真正做到“执政为民”。
要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中蕴藏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保护好、发挥好。
实现这种结合,就要弘扬“永久奋斗”的精神,把我们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永久奋斗”,是毛泽东同志1939 年 5 月 30 日,在延安庆贺模范青年大会上讲话的标题。
他号召全体共产党员、模范青年要把革命干到底,要有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气概。
今天,在历史的机遇和挑战面前,我们更加需要这种“永久奋斗”的精神。
机遇是什么?机遇从来都是对挑战的胜利。
战胜挑战,就是机遇;被挑战所压倒,就是失败。
我们要战胜各种挑战,在世界范围内综合国力的激烈较量中,不掉队,并迎头赶上,需要我们“永久奋斗” ,绝不可半途而废。
振兴中华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过程。
今天我们所做的一切,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永久奋斗”,就是要求共产党人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
“永久奋斗”的精神和忧患意识是相辅相成的。
缺乏忧患意识,就没有远见卓识,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就会惊慌失措、陷入被动,甚至导致事业的失败。
对于一个政党、国家和民族来说,忧患意识是成熟的表现。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是被历史反复证明的真理。
我们相信,在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代精神结合起来的长征精神,将激励中华民族实现伟大的振兴!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特有的魅力使它就像一部最完美的神话,突破时代和国界,在世界上广为传扬。
中国工农红军的长征是一部史无前例、雄伟壮丽的史诗。
“长征是历史记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
”存在的问题:(1)长征精神无法重复经历。
(2)长征精神被人们遗忘。
(3)长征精神无法被当代学生理解并继承。
四、研究的观点和内容本文将从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长征精神对我们有何启示两方面来探讨长征精神,并且阐述了当代大学生弘扬长征精神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大学生应如何弘扬长征精神。
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伟大的领导人毛泽东同志关于红军长征的论述:“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
长征精神的形成绝非偶然。
在红军广大官兵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磨砺而成的。
长征精神是以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精神做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主席描写长征的诗词中,最有代表要数《七律· 长征》了。
每每读到这首诗,徜徉在平仄长短的字里行间,内心的感觉总能超越惨烈、苍凉和悲壮。
长征终归是一个历史事件,历史则意味着远去与消逝,更重要的是,主席的长征诗词所体现的长征精神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现代启示。
无论是微观个体还是宏观意义上的集体、民族或国家,总是处于“长征”或“新长征”之中,总是会遇到这样那样、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困难,在战略上,最需要的是乐观、豁达、大无畏的思维和态度,需要以超然、超现实的眼光看人生、看挫折,看潮起潮落和云卷云舒。
当然,这并不排斥把困难看得大些,把征途看得艰险些,把问题看得复杂些。
长征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丰碑,其精神价值永远不会过时,长征精神对我们的启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革命理想执著追求的忠贞精神。
长征途中,面对一系列的失败、损失和艰难险阻,红军队伍不散、斗志不减,最根本原因是红军坚信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解放劳苦大众,只有闹革命,才能推翻旧社会;相信只要跟党走,革命一定能胜利。
红军对革命的坚定信念,对革命胜利后全国人民能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是他们浴血奋战、风餐露宿,经受住腥风血雨考验的精神动力。
特别是党支部建在连队,确保能开展及时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
共产党员身先士卒冲锋在前、退却在后,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极大地影响、鼓舞和带动广大红军战士,使红军队伍成为一支炸不垮、打不散、围不住、追不上的铁流。
今天,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同样需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价值追求。
如果我们没有对社会主义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念,就会被敌对势力穷兵黩武的强权吓倒。
如果我们没有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忠诚和执著追求,就会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产生迷误,就会经不住金钱、女色、权势的诱惑,甚至受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侵蚀而腐化堕落。
弘扬长征精神,首先是忠贞革命的理想信念,这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精神支柱和伦理底线。
(1)不怕艰难困苦和流血牺牲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长征途中战斗的惨烈和路途的艰辛是今人难以想象的,中央红军在江西出发时有8.6 万人,转战一年多到达陕北仅剩 6500 余人,生存率不足7.6%,平均每公里就倒下三四人。
即便在爬雪山过草地那段最艰苦的日子,红军依然保持着乐观的精神,每天宿营时都能听到歌声,大家背靠背取暖讲故事、回忆参加红军的经历,憧憬革命胜利后的美好生活。
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是红军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源泉。
作为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在建设全面小康社会过程中面临诸多困难,特别需要我们用红军那种不怕艰难困苦、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勇往直前的精神来激励自己,永远保持乐观向上、充满信心的生活态度,摒弃等靠要思想和无所作为的懒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