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合集下载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为了规范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连环发《关于印发〈XX市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连环发{2017}59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了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一、环境安全生产隐患分类环境安全隐患分为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C 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A级:1、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部分停产整顿,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2、公司自身难以排除,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3、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如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

B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工程量,需要限期解决的隐患。

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公司环境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环境安全隐患分级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难度大,解决不了,须上级领导协商解决的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B级:难度较大,须由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

C级:由公司各级部门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A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督办,B级隐患由副总负责督办,C级隐患由安环部负责督办。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环境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对排查出的隐患,要按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报告的内容主要有: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包括目标和任务、采取的方法和措施、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负责治理的部门或责任人、治理的时间和要求、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负责验收的单位或责任人。

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安环部领导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安全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安全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安全生产活动,包括但不限于生产、储存、使用、运输等环节。

第三条本制度依据事故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将安全隐患分为四个等级,并采取相应的排查、治理和监控措施。

第二章等级划分第四条事故隐患等级划分如下:(一)一级隐患(重大隐患):可能导致人员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或严重环境污染的事故隐患。

(二)二级隐患(较大隐患):可能导致人员轻伤、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隐患。

(三)三级隐患(一般隐患):可能导致轻微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事故隐患。

(四)四级隐患(微小隐患):可能导致轻微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但不影响正常生产、生活的事故隐患。

第三章排查与治理第五条安全生产隐患排查实行分级负责制,各级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分工,组织开展隐患排查工作。

第六条一级隐患排查治理:1. 由主要负责人组织成立专项治理小组,全面负责隐患排查、治理和监控工作。

2. 制定详细治理方案,明确整改目标、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3. 对整改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七条二级隐患排查治理:1. 由分管领导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排查,确定整改责任人。

2. 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3. 定期对整改情况进行检查,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八条三级隐患排查治理:1. 由部门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排查,确定整改责任人。

2. 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3. 部门负责人定期检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九条四级隐患排查治理:1. 由现场管理人员进行排查,确定整改责任人。

2. 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责任人和完成时限。

3. 现场管理人员定期检查整改情况,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第四章监控与奖惩第十条对排查出的安全隐患,实行监控管理,确保整改措施落实到位。

单位环境安全隐患分级规定范文

单位环境安全隐患分级规定范文

单位环境安全隐患分级规定范文一、总则。

1. 为了保障咱单位的环境安全,让大家能在一个安心的环境里工作,咱得对环境安全隐患进行分级管理。

这就好比把怪兽分个类,好知道先打哪个大怪兽,再处理小怪兽。

2. 这个规定适用于咱单位内所有可能影响环境安全的区域、设备、活动等。

不管是办公室里的小角落,还是厂房里的大机器,都在这个规定的管理范围内。

二、隐患分级原则。

# (一)红色警报级(超级危险隐患)1. 这类隐患就像是定时炸弹,随时可能引发大灾难,对环境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而且这种破坏可能是不可逆的。

比如说,咱们单位要是有个化学原料储存库,要是里面的防火、防爆措施全坏了,化学原料就像一群不受控制的小恶魔,一旦着火或者爆炸,周围的土壤、空气、水源都得遭殃,可能好多年都恢复不了。

2. 还有就是如果发现有未经处理的剧毒物质在偷偷泄漏,这就像黑暗中的毒蛇,悄无声息地毒害着周围的一切。

这种情况必须马上采取措施,刻不容缓,就像救火一样紧急。

# (二)橙色预警级(很危险隐患)1. 橙色级别的隐患就像一群调皮捣蛋的小鬼,虽然暂时还没有造成大的破坏,但要是不管它们,很快就会惹出大麻烦。

像污水排放系统,如果里面的重要处理设备老是出故障,污水就不能好好处理,可能就会直接排到附近的河流里,把河水弄得又脏又臭,河里的小鱼小虾可就惨了。

2. 再那些大型生产设备的废气排放,如果净化装置不好好工作了,大量有害气体就会跑出来,像一群黑烟怪笼罩着咱们单位周围的天空,影响空气质量,让大家都呼吸不到新鲜空气。

这种情况得赶紧想办法解决,可不能拖太久。

# (三)黄色警示级(较危险隐患)1. 黄色级别的隐患就像小刺头,虽然不会一下子捅出大篓子,但老是扎得人不舒服。

比如说,单位里的一些垃圾桶没有按照规定分类,各种垃圾混在一起。

这看起来是个小问题,但时间长了,会影响垃圾的回收利用,也可能会散发难闻的气味,影响周围的环境小氛围。

2. 还有,如果发现办公室的一些电器设备功率太大,电线有点发热,这就像一个小隐患在悄悄酝酿。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安全隐患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内所有生产经营活动及相关场所的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安全隐患得到及时有效的整改。

第二章安全隐患分类第四条安全隐患按照其性质、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分为以下四类:一般隐患:指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小,整改难度不大,不会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隐患。

较大隐患:指对安全生产有一定影响,整改需要一定时间或投入,可能导致一般人员伤亡或一定财产损失的隐患。

重大隐患:指对安全生产影响较大,整改难度较大,可能导致重大人员伤亡或重大财产损失的隐患。

特别重大隐患:指对安全生产影响极大,整改难度极大,可能导致特别重大人员伤亡或特别重大财产损失的隐患。

第五条安全隐患的分类应综合考虑隐患的性质、影响范围、持续时间、整改难度等因素,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确定。

第三章安全隐患分级第六条安全隐患按照其整改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分为以下四级:一级隐患:指需要立即整改,否则可能导致严重安全事故的隐患。

二级隐患:指需要在较短时间内整改,否则可能导致一般安全事故的隐患。

三级隐患:指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整改,但长期存在可能影响安全生产的隐患。

四级隐患:指需要长期关注和持续改进,但对当前安全生产影响较小的隐患。

第七条安全隐患的分级应综合考虑隐患的严重程度、整改的难易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因素,由安全管理部门组织专家进行评估确定。

第四章安全隐患管理第八条公司应建立健全安全隐患排查制度,定期对生产经营活动及相关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并记录隐患。

第九条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应及时进行分类分级,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计划。

第十条对一级、二级隐患,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确保安全生产;对三级、四级隐患,应制定详细的整改方案,并按照计划进行整改。

隐患报告分级管理制度

隐患报告分级管理制度

隐患报告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隐患报告的管理流程,确保企业安全生产和员工人身安全,特制定本分级管理制度。

二、申报义务1. 企业内部部门及员工应自觉接受隐患申报制度,认真履行申报义务。

2. 隐患发现者应主动向相关部门申报,并提供详细的情况描述。

3. 隐患发现者应保证所述情况真实有效,并能提供相应证据。

三、隐患评定与分级1. 隐患报告接收部门应对报告进行及时评估,并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可能造成的后果等综合因素进行分级。

2. 分级标准:(1)一级隐患:具有极其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破坏的重大风险,需立即处理。

(2)二级隐患:具有较严重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一定的安全事故,需在短时间内处理。

(3)三级隐患: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一定影响,需在较短时间内处理。

(4)四级隐患:具有轻微的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一定影响,可适当延迟处理。

四、隐患处理流程1. 对一级隐患,应立即启动应急处理程序,并上报企业领导层,相关部门负责人需立即组织处理。

2. 对二级隐患,应在24小时内启动处理程序,相关部门负责人需组织开会讨论处理方案,并报告企业领导层。

3. 对三级隐患,应在3个工作日内启动处理程序,相关部门负责人需组织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告企业领导层。

4. 对四级隐患,应在7个工作日内启动处理程序,相关部门负责人需组织处理,并将处理结果报告企业领导层。

5. 处理结果应编制报告,详细记录处理过程和成果,报告需送至企业领导层审批。

五、隐患整改与验收1. 隐患处理完成后,相关部门应对整改情况进行验收,确保隐患得到有效控制。

2. 验收依据:(1)整改报告的真实有效;(2)整改措施已得以执行并取得预期效果;(3)整改问题未发现重复出现的情况。

3. 验收结果应由验收部门出具验收报告,并报告企业领导层。

六、相关责任1. 隐患发现者:负责提供真实有效的隐患报告,并协助相关部门进行处理。

2. 相关部门负责人:负责组织隐患的处理和整改工作,并保证整改效果。

2024年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2024年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2024年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安全隐患的分类分级管理,提高安全生产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工作等活动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分类分级管理。

第三条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的目的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对安全隐患进行评估、分类、分级管理,推动隐患的整改和事故的防范。

第二章:安全隐患分类第四条安全隐患根据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分为三类:重大安全隐患、较大安全隐患、一般安全隐患。

第五条重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多人死亡、重伤、重大财产损失或者引起较大社会影响的安全隐患。

第六条较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单人死亡、重伤、较大财产损失或者引起一定社会影响的安全隐患。

第七条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轻伤、一般财产损失或者引起局部社会影响的安全隐患。

第三章:安全隐患分级第八条安全隐患根据整改难度和周期分为四级:A级、B 级、C级、D级。

第九条 A级安全隐患是指整改难度和周期较低的安全隐患,达到既定标准的整改需要一个月内完成。

第十条 B级安全隐患是指整改难度和周期适中的安全隐患,达到既定标准的整改需要三个月内完成。

第十一条 C级安全隐患是指整改难度和周期较高的安全隐患,达到既定标准的整改需要半年内完成。

第十二条 D级安全隐患是指整改难度和周期非常高的安全隐患,达到既定标准的整改需要一年内完成。

第四章:安全隐患管理第十三条单位和个人在发现安全隐患后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安全隐患的快速处理。

第十四条安全隐患的处理应按照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和整改难度,合理制定整改计划和措施。

第十五条安全隐患的整改应从源头控制,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隐患,并进行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十六条重大安全隐患的整改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确保整改措施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第十七条较大和一般安全隐患的整改可以由单位内部的安全管理人员负责,也可以委托外部专业机构进行。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分级管理,常见的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如下:
1. 根据影响程度分级:
- 重大隐患:可能造成重大事故或灾害的隐患,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 较大隐患:可能造成一定的事故或灾害的隐患,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 一般隐患:不会立即造成事故或灾害,但需要及时处理以保证安全。

2. 根据风险等级分级:
- 高风险隐患:存在重大风险的隐患,需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 中风险隐患:存在一定风险的隐患,需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确保安全。

- 低风险隐患:风险较小的隐患,需要定期检查和处理以保证安全。

3. 根据处理时限分级:
- 紧急隐患:需要立即处理的隐患,一般要在24小时内进行处理。

- 重大隐患:需要及时处理的隐患,一般要在3个工作日内进行处理。

- 一般隐患:需要定期检查和处理的隐患,一般要在1个月内进行处理。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具体的规定可以根据不同的行业和国家/地区的安全管理法规进行调整和制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为规范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治,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连环发《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连环发{2017}59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环境安全生产隐患分类环境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C级)两大类,重大隐患:A级:1、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2、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3、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如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B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公司环境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环境安全隐患分级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级:.A级:难度大,解决不了,须上级领导协商解决的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B级:难度较大,须由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

C级:由公司各级部门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督办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副总负责督办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安环部负责督办隐患分级管理制度环境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d.负责治理的部门或责任人,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或责任人。

环保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环保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

环保隐患排查分级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企业环保工作,确保环境安全,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环保法规及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具有环境污染风险的企业,包括但不限于化工、电力、钢铁、石化、矿山等行业。

三、隐患排查1. 环保隐患排查的范围包括环境污染、废物处理、危险化学品管理等方面的隐患。

2. 每个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隐患排查机制,包括定期开展环境隐患排查、建立环境隐患排查清单、核实隐患情况等。

3. 对于发现的环保隐患,应当及时报告环保部门,并制定整改计划。

四、分级管理1. 根据环保隐患的严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后果,将环保隐患分为一般隐患、重大隐患和重大环境突发事件。

2. 一般隐患指影响较小,可以在企业内部解决的环保隐患。

3. 重大隐患指影响较大,需要向环保部门报告,并立即采取控制措施的环保隐患。

4. 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指对周边环境造成重大污染和影响的事件。

五、整改要求1. 对于一般隐患,企业应当立即制定整改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2. 对于重大隐患,企业应当立即向环保部门汇报,并依法采取控制措施,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整改。

3. 对于重大环境突发事件,企业应当立即向环保部门报告,并按照环保部门的要求采取控制措施,并负责整改。

六、责任分工1. 企业应当设立环保管理部门,负责环保隐患排查和整改工作。

2. 生产线负责人应当定期检查生产过程中的环保隐患。

3. 环保部门应当定期检查企业的环保隐患排查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七、奖惩措施1. 对于定期开展环保隐患排查、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取得明显环境效益的企业,给予表彰并奖励。

2. 对于故意隐瞒环保隐患或者拒不整改的企业,给予警告、罚款、停产等处罚。

3. 对于出现重大环境突发事件或者严重环境污染的企业,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八、其他1. 企业应当定期开展环保培训,使员工了解环保隐患排查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本制度由企业环保部门负责解释和执行,并定期进行评估和修订。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细则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细则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细则
安全隐患的管理细则可以根据隐患的严重程度进行分级,以便更好地进行风险管控和安全预防。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安全隐患分级管理细则:
1.一级隐患:危急隐患,存在可能导致重大伤害或事故的隐患。

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迅速消除或隔离风险,必要时停工或停产,并立即上报相关部门。

2.二级隐患:严重隐患,存在可能导致较大伤害或事故的隐患。

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并限制相关工作范围或采取临时性的安全措施,确保员工和设施的安全。

3.三级隐患:一般隐患,存在可能导致轻微伤害或事故的隐患。

应在合理时间内进行整改,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确保隐患及时消除,避免事故发生。

4.四级隐患:较低风险隐患,存在可能导致轻微伤害或事故的隐患。

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整改,并加强巡检和安全监控,确保不发生安全事故。

5.五级隐患:低风险隐患,存在可能导致一定的经济损失的隐患。

应按照规定的时间进行整改,加强日常的巡检和安全管理工作,保证生产活动的正常运行。

对于每个隐患分级,还应明确相关责任人和整改时限,并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隐患得到及时发现、报告和
处理。

此外,还应加强员工的安全培训和意识教育,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感,共同维护安全环境。

环境污染隐患分类分级规定

环境污染隐患分类分级规定

环境污染隐患分类分级规定1. 引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制定环境污染隐患分类分级规定,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整治和控制。

2. 目的本规定的目的在于对环境污染隐患进行合理分类和分级,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理、整改和追责措施。

通过分类分级,可以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环境污染管理效率,最终达到环境保护、人民身体健康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3. 分类与分级方案3.1 隐患分类基于环境污染隐患的性质、来源和影响,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大气污染隐患2. 水污染隐患3. 土壤污染隐患4. 噪声污染隐患5. 固体废物污染隐患3.2 隐患分级针对不同类别的环境污染隐患,根据其危害程度、扩散范围和持续时间,将其分为以下几级:1. 重大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具有广泛影响和长期持续特征。

2. 严重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较大威胁,具有一定影响和一定持续特征。

3. 一般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带来一定风险,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4. 较小隐患:对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威胁较低,对周围环境产生一定影响,持续时间较短。

4. 相应措施根据环境污染隐患的分类和分级,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理、整改和追责措施。

具体措施包括但不限于:- 重大隐患: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追究责任人的刑事和行政责任。

- 严重隐患:制定整改方案,限期整改,并追究责任人的行政和经济责任。

- 一般隐患:要求开展排查整治,限期整改,并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 较小隐患:要求立即进行整改,规定日常监督检查频率,并追究责任人的行政责任。

5. 责任与追责环境污染隐患的整治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共同参与,确保责任到人,追责到底。

具体责任与追责方式将在各级规定中详细明确。

6. 结论通过建立环境污染隐患的分类分级规定,可以实现对不同类别和级别的污染隐患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整治。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安全隐患分级分类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加强我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及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单位所有部门、车间及全体员工。

三、分级分类原则1. 隐患分级:根据隐患的危害程度、可能造成的事故后果以及整改难度,将隐患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四个等级。

2. 隐患分类:根据隐患的性质、来源和特点,将隐患分为以下类别:(1)设备设施隐患:包括设备老化、损坏、维护保养不到位等。

(2)作业环境隐患:包括作业场所布局不合理、安全设施缺失、通风不良等。

(3)人员操作隐患:包括违章操作、违规作业、安全意识不强等。

(4)管理缺陷隐患:包括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教育培训不到位、应急救援预案不完善等。

四、隐患排查1. 定期排查:各单位应定期组织对生产、生活场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每季度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排查。

2. 不定期排查:各单位应根据生产、工作实际情况,不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

3. 专项排查:针对特定环节、特定设备或特定区域,开展专项安全隐患排查。

4. 排查要求:排查过程中,应详细记录隐患情况,包括隐患名称、等级、类别、地点、责任人等。

五、隐患整改1. 隐患整改责任:根据隐患等级,明确整改责任人,确保隐患得到及时整改。

2. 整改时限:一级隐患应在24小时内整改完毕;二级隐患应在3个工作日内整改完毕;三级隐患应在7个工作日内整改完毕;四级隐患应在15个工作日内整改完毕。

3. 整改措施:针对不同隐患类别,采取以下整改措施:(1)设备设施隐患:更换、维修或更新设备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2)作业环境隐患:调整作业场所布局,完善安全设施,改善通风条件。

(3)人员操作隐患: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行为。

(4)管理缺陷隐患: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责任。

六、监督检查1. 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隐患排查、整改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为规范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治,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连环发《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连环发{2017}59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环境安全生产隐患分类环境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C级)两大类,重大隐患:A级:1、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2、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3、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如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B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公司环境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环境安全隐患分级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难度大,解决不了,须上级领导协商解决的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B级:难度较大,须由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

C级:由公司各级部门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督办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副总负责督办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安环部负责督办隐患分级管理制度环境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d.负责治理的部门或责任人,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g.负责验收的单位或责任人。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范本

安全隐患分级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为了规范安全隐患管理工作,做好隐患的排查、审核、整改和复查等工作,确保本单位的生产、工作和经营活动的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的生产、工作和经营活动。

三、隐患的定义和分级1. 隐患是指可能导致事故、事件或不安全行为的存在、不足或缺陷。

2. 隐患分为四级,分别是特别重大隐患、重大隐患、一般隐患和较小隐患。

(1) 特别重大隐患:可能导致重大伤亡事故或重大环境破坏的隐患。

(2) 重大隐患:可能导致较大伤亡事故或较大环境破坏的隐患。

(3) 一般隐患:可能导致一般伤亡事故或一般环境破坏的隐患。

(4) 较小隐患:可能导致轻微伤亡事故或轻微环境破坏的隐患。

四、隐患的管理流程1. 隐患的排查和审核(1) 本单位应根据风险评估,制定隐患排查计划,定期对各项工作进行隐患排查。

(2) 发现隐患后,责任人应按照职责履行相关情况的登记、报告和上报工作。

(3) 隐患应及时审核,由安全管理部门确认隐患的存在和分级,并制定整改措施。

2. 隐患的整改和复查(1) 隐患整改应由责任人按照整改措施的要求制定整改计划,并完成整改工作。

(2) 隐患整改完成后,由安全管理部门进行复查,确认整改结果,并将结果上报有关部门。

3. 隐患的督导和监督(1) 安全管理部门应加强对隐患整改工作的督导和监督,确保整改工作的质量和时限。

(2) 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安全管理部门的督导和监督工作,并按要求完成相关工作。

五、责任与权利1. 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对隐患的排查、审核、整改和复查等工作的监督和管理。

2. 相关部门负责自己职责范围内的隐患的排查、审核、整改和复查等工作。

3. 各个岗位的责任人负责所在岗位的隐患的排查、审核、整改和复查等工作。

六、违反规定的处理对于不按照本制度执行的人员,将依照相关规定给予相应的纪律处分,并追究相应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如有需要修改的,应在保证合法合规的前提下进行修订,并报安全管理部门备案。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本篇文章将介绍关于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的规定,包括分类、分级和管理措施。

安全隐患是指在生产、生活、运输等活动中可能引发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安全方面的问题。

在企业、学校、公共场所等地方的管理中,安全隐患问题特别紧要。

合理的管理安全隐患将帮忙我们削减事故的发生,从而保障人们的安全和健康。

为此,各国都建立了特定的安全隐患分类、分级和管理制度。

一、安全隐患分类安全隐患可分为三类:一般安全隐患、重点安全隐患、特别重点安全隐患。

一般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发生事故的情况,通常不引起重点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

如火灾隐患、违规乱停车等。

重点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引起重点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情况。

如煤矿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隐患等。

特别重点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引起特别重点人身损害、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的情况,可能对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巨大影响。

如化工厂安全隐患、核电站等。

二、安全隐患分级依据安全隐患的危害程度,我们可以将安全隐患分为四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

不同级别的安全隐患,其管理措施自然也不同。

一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人身损害或者财产重点损失的不安全隐患,严重程度最高。

二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会引起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不安全隐患,严重程度稍次于一级隐患。

三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造成一般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不安全隐患,但严重程度较低。

四级安全隐患是指可能引起细小人身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不安全隐患,严重程度最低。

三、安全隐患管理措施不同级别的安全隐患有不同的管理措施,以下是不同级别安全隐患的管理措施:一级安全隐患:立刻实行停业整改措施,查明隐患原因,进行整改并报送相关部门,督促整改,直到隐患排出。

如场所未依照规定进行停业整改,责令关闭,扣押相关证照。

二级安全隐患:要求限期整改,通知相关部门进行检查并进行跟踪督促。

在限期内整改不到位的,对场所进行渐渐加大的惩罚,直至责令停业整改。

三级安全隐患:责令限期整改,并撤销和降低相关资质等级,暂时停止现有业务资格的申请,紧要场所要进行安全隐患整改公告。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近年来,环境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环境安全隐患也越来越受到各个领域的重视。

为了加强环境安全管理,规范隐患管理行为,加强对隐患的分类分级管理,国家于2019年出台了《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一、规定的意义《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的出台,标志着国家对环境安全隐患管理的重视和对社会的责任。

该规定的主要意义如下:1、规范隐患管理行为当前,隐患管理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表现为屡禁不止、不加管控等等。

对于隐患管理的规范化,可以有效地预防隐患的发生,减少环境安全事故的发生。

2、加强分类分级管理依照不同的隐患等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控制隐患的发生和事故的发生,也可以避免对环境的二次污染。

3、加强监管责任规范隐患管理行为可以更好地加强各个管理部门对隐患的监管责任和管理工作,更好地切实地保障公众的利益和安全。

二、规定的内容1、隐患的分类分级根据隐患的性质、危害程度和管理难度等方面,将隐患分为一般隐患、重要隐患、特别重要隐患三个等级。

一般隐患包括一般轻微的隐患、违法违规行为等;重要隐患包括对环境安全有一定危害的隐患、无需立即处理而会逐渐加剧的隐患等;特别重要隐患包括对环境安全有非常严重的危害和严重后果的隐患。

2、隐患的管理根据隐患的分类分级,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一般隐患:由有关部门进行监控和督导,发现后限期整改;(2)重要隐患:由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监管、督导和检查,合理对接督查机构,及时提交改善的解决方案;(3)特别重要隐患: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严格管理,并配合有关部门,及时提交处理方案,确保处置到位。

3、管理的责任国家各个管理部门在管理中应明确各自的职责和责任,确保有序的竞争环境和合法的经营行为。

同时,要对环境安全隐患的管控责任由有关人员严格进行落实。

三、规定的实施1、完善制度制定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使隐患管理行为有时限,责任人有明确、统一的管理思路。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范文(三篇)

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对安全隐患的管理,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国家安全法》、《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单位和个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现的安全隐患的分类分级管理工作。

第三条安全隐患的定义安全隐患是指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和规范,或者存在可能发生事故的对象、行为、条件和环境。

第四条分类分级管理的原则安全隐患的分类分级管理应当依据分类明确、分级有序、科学合理、精细管理、依法治理的原则。

第五条分类分级管理的目的分类分级管理旨在通过对安全隐患的合理划分和科学管理,有效地防范和减少安全风险,促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高。

第二章安全隐患的分类第六条安全隐患分类的基本原则安全隐患的分类应当根据危害程度、潜在风险、可能性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和判断。

第七条安全隐患的分类依据安全隐患的分类依据主要包括:危害程度、风险程度、可能性等。

第八条安全隐患的一级分类根据危害程度的不同,安全隐患可以分为一级分类和二级分类。

一级分类是指安全隐患具有重大危害性,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第九条安全隐患的二级分类根据风险程度的不同,安全隐患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二级分类。

二级分类是指安全隐患具有一定危害性,可能导致一般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第十条安全隐患分类的具体内容安全隐患的分类可以根据不同行业、不同领域的特点具体细化,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建筑工程安全、生产设备安全、化学品安全、消防安全、交通安全等。

第三章安全隐患的分级第十一条安全隐患分级的依据安全隐患的分级主要根据其危害程度、风险程度、可能性等因素进行科学评估和判断。

第十二条安全隐患的一级分级根据危害程度的不同,安全隐患的一级分级具体可划分为重大隐患、较大隐患和一般隐患三个级别。

1. 重大隐患:具有重大危害性,可能导致重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2. 较大隐患: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可能导致较大安全事故发生的隐患。

环保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环保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环保隐患分级管理制度一、总述在当前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的情况下,加强环保工作成为当务之急。

为了提高环境管理水平,有效防控环境隐患,建立环保隐患分级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制度旨在明确环保隐患的监管责任,规范隐患的发现、整改和督查工作,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各个行业领域的环保隐患管理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隐患管理。

三、分级管理原则1. 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应当实行“一企一策”管理原则,根据不同企业的环保状况和环保隐患的紧急程度进行分级管理。

2. 通过对环保隐患的评估,确定隐患等级,根据等级的不同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和时间表。

3. 加强信息公开和督查监督,确保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和整改效果。

四、分级管理要求1. 重大隐患:属于环境违法行为,直接威胁生态环境或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隐患,必须立即整改并上报相关部门。

2. 严重隐患:属于环境违法行为,可能对生态环境或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构成严重威胁的隐患,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

3. 一般隐患:属于环保管理漏洞或不规范的情况,对环保影响较小且能够及时调整的隐患,可以在较长时间内整改。

五、监管责任1. 政府部门应当建立健全环保隐患分级管理机制,明确监管责任,加强对环保隐患的排查、监测和整改工作。

2.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加强环保隐患的自查和整改工作,确保环保措施的落实。

3. 监督部门应当加强对环保隐患的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整改存在的问题,确保环境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整改措施1. 针对重大隐患的企业应当立即停止生产并整改,待整改完成后方可恢复生产。

2. 针对严重隐患的企业应当限期整改,如期未整改的,将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3. 针对一般隐患的企业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整改,如期未整改的,将依法给予警告或罚款。

七、督查监督1. 环保部门将定期对各个企业的环保隐患进行检查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通报相关部门,并跟踪整改情况。

环境保护风险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管理规定(修订)

环境保护风险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管理规定(修订)

环境保护风险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管理规定(修订)环境保护风险分级控制及隐患排查管理规定(修订)前言本文档旨在规范环境保护方面的工作,以强化对环境保护的管理。

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应该关注的问题,只有正确合规的管理模式才能为环境的保护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分级控制原则基于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我们应当采取分类管理的方式,对不同的环境风险进行分级控制。

同时,应该加强对高风险企业的特殊管理,确保环境安全。

具体控制原则和措施如下:1. 依据市场主体类别和业务特征,进行风险分类分级,分为高、中、低三级。

2. 根据分级结果,对不同级别的企业实施不同的环保审核、督查、监测、批准等管理措施。

3. 对于高风险企业,应加强事前审核、事中监管和事后评估,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及时进行预警和处置。

二、隐患排查管理隐患排查是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有效的隐患排查可以及时发现环境安全隐患,以便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整改。

具体管理措施如下:1. 加强对企业的隐患排查和监测,确保企业隐患的主动排查和整改。

2. 加强环境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保证在出现突发环境问题时,能够及时有效的应对。

3. 加强环境保护数据的动态监测和实时分析,形成有效的预警和处置机制。

三、其他规定1. 对于环境保护违法行为,应该及时开展问责和处罚。

2. 建立健全的保密制度,保护企业和个人的合法权益。

3. 完善配套措施,提高环境保护管理水平。

结论通过制定本文档,我们可以进一步明确管理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强化对环境保护的管理和监管,落实执法问责。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完善环保措施,为环境的保护和人类的持续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安全隐患分类分级管理规定
为规范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切实搞好环境安全隐患的整治,实现公司安全生产形势的根本好转,根据连环发《关于印发〈连云港市企业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及重点环境风险企业环境安全达标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连环发{2017}59号文件精神,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规定。

一、环境安全生产隐患分类
环境安全隐患分重大隐患(A、B级)和一般隐患(C级)两大类,
重大隐患:
A级:
1、是指危害严重,治理难度大,需要全部或者局部停产整顿的,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2、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公司自身难以排除,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需要上级部门协调解决才能排除的隐患;
3、可能产生较大环境危害的隐患,如可能造成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土壤等环境介质次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的隐患
B级是指危害比较严重,或有一定的工程量,需限期解决的隐患;一般隐患(C级):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对公司环境安全有一定影响,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

二、环境安全隐患分级
按照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处理难易分为A、B、C三个等级: .A级:难度大,解决不了,须上级领导协商解决的重大隐患并可能造成环境危害。

B级:难度较大,须由公司解决的重大隐患。

C级:由公司各级部门能够且必须解决的隐患。

A级隐患:是指重大隐患,由总经理负责督办
B级隐患:是指较大隐患,由副总负责督办
C级隐患:是指一般隐患,由安环部负责督办
隐患分级管理制度
环境安全检查人员在进行隐患登记和处理过程中,应根据隐患级别,实行分级管理、逐级上报。

3、对排查出的隐患,要A、B、C级标准及时登记建档、及时实施监控治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主要有:
(1)隐患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
(2)隐患的危险程度及难易程度分析;
(3)隐患的治理方案;方案的主要内容:
a.治理的目标及任务,
b.采取的方法和措施,
c.经费和物资的落实情况,
d.负责治理的部门或责任人,
e.治理的时间和要求,
f.治理安全措施和标准要求,
g.负责验收的单位或责任人。

4、对于排查出的C级隐患要按“五定”原则(定整改措施、定责任人、定落实人、定时间、定资金)进行专项安排处理,由安环部领导进行跟踪复查验收整改效果。

5、对于排查出的A、B级隐患,做到及时上报,由副总负责挂牌督办整改验收;对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发现的A、B级隐患,下达的整改指令书应建立信息管理台账,并按分级挂牌督办规定落实挂牌督办。

6、对于上级政府或主管部分排查的A、B级隐患,应落实隐患治理的六项内容:明确整改任务、整改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整改期限、整改资金、整改验收人。

7、在整改A、B级隐患过程中,应当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对于隐患排出前或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应当从危险区域内撤出人员,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员,设警戒标志,暂时停产或停止使用设备,防止事故的发生。

8、A、B级隐患整改到位后,及时向负责挂牌督办相关的职能部门(机构)上报整改内容,并申请验收;对验收审查合格的,应及时对隐患进行核销,对验收审查不合格的,应重新制定整改方案,
继续挂牌督办直至整改完成。

9、C级隐患必须由安环部认可后,直接安排布置进行处理,并有专人进行现场监督。

10、A、B级隐患应及时上报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挂牌督办,由副总亲自进行安排布置,落实人员、物资和资金,整改结束后由副总组织进行验收合格后,申请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进行验收审查,合格后及时核销。

11、排查出事故隐患应根据隐患性质,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估,确认事故隐患的类别(A、B、C级),同时落实整改措施、整改时间和责任人。

12、A、B、C级隐患治理前,必须由技术负责人组织制定、副总批准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计划。

必须加强对隐患的监控,并告知作业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采取的措施,否则,不准从事相关作业。

13、建立A、B、C隐患建档制度,实行事故隐患跟综管理,并将验收结果存入事故隐患管理档案。

14、将环境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为安全办公会议、安全检查和安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及时研究整改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监控,落实整改措施,防范事故发生。

15、因事故隐患排查、整改措施落实不力导致事故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连云港德洋化工有限公司
2017.1.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