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分析

合集下载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用拉脱法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2、学习使用力敏传感器测量微小力的原理和方法。

3、加深对液体表面现象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层内分子相互作用的结果使得液体表面犹如张紧的弹性薄膜,具有收缩的趋势。

存在于液体表面上的这种张力称为表面张力。

设想在液面上作一长为 L 的线段,线段两边的液面均存在与线段垂直且沿液面切线方向的拉力 f,拉力 f 的大小与线段长度 L 成正比,比例系数即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σ,其表达式为:σ = f / L 。

本实验采用拉脱法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将一金属片框水平浸入液体中,然后缓慢向上提拉,在液膜即将破裂的瞬间,拉力 F 等于金属框所受的重力 mg 与液膜对框向下的拉力 f 之和。

由于液膜对框的拉力 f 等于表面张力系数σ 与所拉出液膜周长的乘积,即 f =2σ(L1 +L2) ,其中 L1 和 L2 分别为金属框的内、外边长。

当拉力 F 等于重力 mg 与液膜拉力 f 之和时,有:F = mg +2σ(L1 + L2) ,则表面张力系数为:σ =(F mg) / 2(L1 + L2) 。

在实验中,力 F 可以通过力敏传感器测量,金属框的质量 m 可以用天平称量,L1 和 L2 可以用游标卡尺测量。

三、实验仪器1、力敏传感器及数字电压表。

2、铁架台。

3、金属框。

4、游标卡尺。

5、待测液体(如水)。

6、托盘天平。

7、烧杯。

四、实验步骤1、用游标卡尺测量金属框的内、外边长 L1 和 L2 ,各测量 5 次,取平均值。

2、调节铁架台,将力敏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并使其测量端朝下。

3、将数字电压表与力敏传感器连接,调零。

4、用托盘天平称量金属框的质量 m 。

5、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将金属框水平浸入液体中,深度约为 3 5mm 。

6、缓慢向上提拉金属框,观察数字电压表的示数变化。

当液膜即将破裂时,记录数字电压表的示数 U 。

实验一 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一 表面张力的测定


表面张力 降低 %
1
每ml滴数 2 3
平均
表面张力 (达因/ 厘米)
溶液
一.实验目的

表面张力小,例如减低到50达因/厘米时(蒸馏 水20℃时表面张力为72.75达因/厘米)药剂的 湿润展布能力增长,药效提高。乳油加水稀释 后,由于乳化剂的作用使原油分散成细小的油 珠,油珠直径小5微米以下,乳液稳定,洒布 均匀,覆盖面积大,药效高,并且对作物不易 发生药害,油珠直径大(10微米以上),乳液 不稳定,不仅药效低,而且容易发生药害。因 此,检查乳液中的油珠大小,可以作为鉴定乳 油质量的一项指标。
实验一 表面张力测定
农学院 植保教研室 武德功Leabharlann 一.实验目的

农药加工品种中,毒剂(原药)是决定药效的主要因 素而加工品种的物理性状也直接影响到药效。在液用 农药中以液剂的湿润展布能力及乳剂的油珠大小为最 重要,液剂喷洒时能否在受药表面上湿润展布,很大 程度上决定于药剂的表面张力,表面张力大的药液不 能在虫体及植物表面湿润展布,大部分药液流失,杀 虫效果低。
一.实验目的

通过本实验,学习表面张力的测定,掌 握表面活性剂对水表面张力降低的临界 有效浓度的测定方法,了解经济利用表 面活性剂的意义。
二.实验原理

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很多,最简便的方法是滴重法, 即以一定量的液体从滴重计内流出的滴数来计算表面 张力。一液滴自滴重器开口处未滴下来以前,液体先 聚集成滴,此液滴逐渐增大,由于此液滴受地心引力 的影响,它所受的重力也就逐渐增加,当这个液滴所 受的重力刚好等于它的整个液面的表面张力时,这就 是液滴将要滴下来之前的瞬时情况,至到液滴重量稍 微超过液滴的表面张力时,液滴就会下降,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是液体表面上的一种特殊现象。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的大小,探究不同因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实验仪器与试剂:1. 表面张力仪。

2. 试验液,蒸馏水、酒精、肥皂水。

3. 毛细管。

4. 电子天平。

实验步骤:1. 调节表面张力仪,使其水平放置并稳定。

2. 用毛细管吸取试验液,使其悬于表面张力仪的槽中。

3. 记录试验液受到的重力,根据重力的大小计算出表面张力的大小。

4. 重复以上步骤,分别用蒸馏水、酒精和肥皂水进行实验。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定,我们得到了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

蒸馏水的表面张力较大,而酒精的表面张力较小,肥皂水的表面张力则介于两者之间。

这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关,分子间相互吸引力越大,表面张力也越大。

实验中还发现,温度对表面张力也有一定影响。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的表面张力会降低。

这是因为温度升高会使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从而导致表面张力的减小。

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表面张力的特性和影响因素。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特有的一种性质,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决定了表面张力的大小。

同时,温度对表面张力也有一定影响。

这些知识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液体的性质,也对实际生活和工程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究表面张力的相关知识,不断拓展实验内容,提高实验水平,为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不仅获得了实验数据,更重要的是增加了对表面张力的理解,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希望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能够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为科学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数据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数据

实验十九 表面张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2.通过对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吸附量关系的理解。

3.学习用Origin 或Excel 处理实验数据。

二、实验原理在液体的内部任何分子周围的吸引力是平衡的。

可是在液体表面层的分子却不相同。

因为表面层的分子,一方面受到液体内层的邻近分子的吸引,另一方面受到液面外部气体分子的吸引,而且前者的作用要比后者大。

因此在液体表面层中,每个分子都受到垂直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的不平衡力(如图20-l 所示)。

这种吸引力使表面上的分子向内挤促成液体的最小面积。

要使液体的表面积增大就必须要反抗分子的内向力而作功增加分子的位能。

所以说分子在表面层比在液体内部有较大的位能,这位能就是表面自由能。

通常把增大一平方米表面所需的最大功A 或增大一平方米所引起的表面自由能的变化值ΔG 称为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其单位为J ·m -3。

而把液体限制其表面及力图使它收缩的单位直线长度上所作用的力,称为表面张力,其单位是Nm -1。

液体单位表面的表面能和它的表面张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欲使液体表面积增加△S 时,所消耗的可逆功A 为:-A =△G =σ△S液体的表面张力与温度有关,温度愈高,表面张力愈小。

到达临界温度时,液体与气体不分,表面张力趋近于零。

液体的表面张力也与液体的纯度有关。

在纯净的液体(溶剂)中如果掺进杂质(溶质),表面张力就要发生变化,其变化的大小决定于溶质的本性和加入量的多少。

当加入溶质后,溶剂的表面张力要发生变化。

把溶质在表面层中与本体溶液中浓度不同的现象称为溶液的表面吸附。

使表面张力图11.1 分子间作用力示意图样品管滴液瓶压力计样品管恒温槽滴液瓶通大气玻璃管精密数字压力计图11.2 最大气泡法表面张力测定装置降低的物质称为表面活性物质。

用吉布斯公式(Gibbs)表示:Tc d RT dc σ⎛⎫Γ=⎪⎝⎭ (11-1) 式中:Γ为表面吸附量(mol ·m -2),σ为表面张力(J ·m -2)。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最大气泡压力法测定溶液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方法。

2、测定不同浓度正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计算表面吸附量和表面活性剂分子的横截面积。

3、了解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之间的关系,加深对表面化学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实验原理1、表面张力在液体内部,每个分子都受到周围分子的吸引力,合力为零。

但在液体表面,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合力,使得液体表面有自动收缩的趋势。

要增大液体的表面积,就需要克服这种内聚力而做功。

在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做的功即为表面张力,用γ表示,单位为 N·m⁻¹或 mN·m⁻¹。

2、最大气泡压力法将毛细管插入待测液体中,缓慢打开滴液漏斗的活塞,让体系缓慢减压。

当压力差在毛细管端产生的作用力稍大于毛细管口液体的表面张力时,气泡就会从毛细管口逸出。

此时,气泡内外的压力差最大,这个最大压力差可以通过 U 型压力计测量得到。

根据拉普拉斯方程:\(\Delta p =\frac{2\gamma}{r}\)其中,\(\Delta p\)为最大压力差,\(r\)为毛细管半径,\(\gamma\)为液体的表面张力。

对于同一根毛细管,\(r\)是定值。

只要测出\(\Delta p\),就可以算出液体的表面张力\(\gamma\)。

3、表面吸附与吉布斯吸附等温式在一定温度下,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溶液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当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溶质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溶液内部大,称为正吸附;反之,当溶质能升高溶剂的表面张力时,溶质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溶液内部小,称为负吸附。

吉布斯吸附等温式为:\(\Gamma =\frac{1}{RT}\frac{d\gamma}{dC}\)其中,\(\Gamma\)为表面吸附量(单位:mol·m⁻²),\(R\)为气体常数(\(8314 J·mol⁻¹·K⁻¹\)),\(T\)为绝对温度,\(C\)为溶液浓度,\(\frac{d\gamma}{dC}\)为表面张力随浓度的变化率。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三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目的]1. 学习FD-NST-I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使用方法;2. 用拉脱法测定室温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原理]表面张力f 方向沿液体表面,且恒与分界线垂直,大小与分界线的长度成正比,α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即 L f α= (1) 将内径为D 1,外径为D 2的金属环悬挂在测力计上,然后把它浸入盛水的玻璃器皿中。

当缓慢地向上金属环时,金属环就会拉起一个与液体相连的水柱。

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测力计的拉力逐渐达到最大值F(超过此值,水柱即破裂),则F 应当是金属环重力G 与水柱拉引金属环的表面张力f 之和,即f G F += (2)水柱两液面的直径与金属环的内外径相同,则有)(21D D f +=απ (3) 则表面张力系数为 )(21D D f+=πα (4)本实验用FD-NST-I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进行测量。

若力敏传感器拉力为F 时,数字式电压表的示数为U ,B 表示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则有BUF =(5) 吊环拉断液柱的前一瞬间,吊环受到的拉力为f G F +=1;拉断时瞬间,吊环受到的拉力为G F =2。

若吊环拉断液柱的前一瞬间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为U 1,拉断时瞬间数字电压表的读数值为U 2,则有BU U F F f 2121-=-= (6) 故表面张力系数为 BD D U U D D f)()(212121+-=+=ππα (7)[实验仪器]FD-NST-I 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片码、铝合金吊环、吊盘、玻璃器皿、镊子 游标卡尺、纯净水、NaOH 溶液、电吹风 [实验内容]1. 开机预热15分钟;2. 清洗玻璃器皿和吊环;3. 调节支架的底脚螺丝,使玻璃器皿保持水平;4. 测定力敏传感器的灵敏度①. 预热15分钟以后,在力敏传感器上吊上吊盘,并对电压表清零;②. 将7个质量均为0.5g 的片码依次放入吊盘中,分别记下电压表的读数U 0~U 7;再依次从吊盘中取走片码,记下读数U 7~U 0。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的实验报告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的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通过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来了解溶液的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

实验采用了产生泡沫的方法来测定表面张力,并利用浓度变化方法来研究溶液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溶液的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呈负相关关系。

引言:溶液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上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所产生的张力。

表面张力的大小取决于液体的性质以及其中溶解物的种类和浓度。

表面张力的测定对于研究溶液的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方法:1. 实验仪器和试剂本实验使用的仪器有:玻璃管、注射器、容量瓶、计时器等。

试剂有:水、不同浓度的溶液等。

2. 实验步骤(1)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分别取一定量的溶质,加入不同体积的溶剂中,摇匀得到不同浓度的溶液。

(2)产生泡沫:将玻璃管的一端浸入溶液中,用注射器吸取一些溶液,再将玻璃管的另一端封住,并快速取出。

(3)计时:在实验开始后,用计时器计时,记录泡沫保持完整的时间。

(4)重复实验:重复以上步骤,记录多组数据。

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不同浓度溶液的表面张力,并绘制表面张力与浓度的关系曲线。

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溶液浓度的增加,表面张力逐渐降低。

这说明溶液浓度的增加可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得出了溶液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呈负相关的结论。

这一结论对于研究溶液的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讨论与展望:本实验采用了产生泡沫的方法来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并通过浓度变化方法研究了溶液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然而,本实验只考虑了溶液浓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其他因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如温度、压力等。

此外,本实验只使用了一种溶质,可以尝试使用不同的溶质进行实验,比较它们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结语:通过本实验,我们了解了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并得出了溶液表面张力与溶液浓度呈负相关的结论。

这一实验为进一步研究溶液性质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提供了基础。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实验报告表面张力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和性质;2. 探究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3. 学习使用测表面张力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 表面张力指的是液体表面的分子之间存在相互吸引的力,使液体表面呈现出一定的弹性和抗扩散的性质;2. 影响表面张力的因素有液体的种类、温度、纯度以及溶质的存在等;3. 实验中常用的方法有破纹法和测菲涅耳透镜方法。

三、实验仪器和材料:1. 实验仪器:表面张力测量仪、电子天平;2. 实验材料:蒸馏水、医用液体酒精、玻璃坩埚、螺丝扣、草签。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清洁仪器,准备所需的实验材料;2. 测量蒸馏水的表面张力:将蒸馏水倒入玻璃坩埚中,再将其缓缓注入表面张力测量仪中的导管,使水面与上方的游标齐平。

记录导管上升时的水面高度差,计算出表面张力的值;3. 测量医用液体酒精的表面张力:同样的方法进行测量,并记录数据;4. 测量温度对表面张力的影响:用温水加热蒸馏水,然后测量新的表面张力值;5. 测量不同溶质对表面张力的影响:向蒸馏水中加入少量食盐溶液,再次测量表面张力。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蒸馏水的表面张力为XX N/m,医用液体酒精的表面张力为XX N/m;2. 温度升高后,蒸馏水的表面张力降低,表明温度对表面张力有影响;3. 加入少量食盐溶液后,蒸馏水的表面张力下降,表明溶质的存在会降低表面张力。

六、实验总结:1. 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体现,对液体的性质和行为有影响;2. 温度的升高会导致表面张力降低,溶质的存在也会使表面张力下降;3. 实验中使用的测表面张力的方法能够较准确地测量表面张力。

七、存在问题与改进意见:1. 实验过程中需保持仪器和材料的清洁,以避免外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2. 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交流应更加深入,以提高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八、参考文献:1. XX. 表面张力实验及原理. XX大学期刊,XX(1),XX-XX.2. XX. 表面张力的实验教学. 实验教学月刊,XX(2),XX-XX.以上为表面张力实验报告的简要内容,供参考。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分析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分析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化学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报告实验名称: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1)实验目的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2、通过对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吸附量关系的理解3、学习使用Matlab处理实验数据(2)实验原理1、表面自由能:从热力学观点看,液体表面缩小是一个自发过程,这是使体系总的自由能减小的过程。

如欲使液体产生新的表面A ∆,则需要对其做功。

功的大小应与A ∆成正比:-W=σA ∆2、 溶液的表面吸附: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

这种表面浓度与溶液里面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吸附”。

显然,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吸附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有关。

Gibbs 用热力学的方法推导出它们间的关系式 T cRT c )(∂∂-=Γσ(1)当0<⎪⎭⎫ ⎝⎛∂∂Tc σ时,Γ>0,溶质能减少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于内部的浓度,称为正吸附,此类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

(2)当0>⎪⎭⎫ ⎝⎛∂∂T c σ时,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小于内部的浓度,称为负吸附,此类物质叫非表面活性物质。

由Tc RT c )(∂∂-=Γσ可知:通过测定溶液的浓度随表面张力的变化关系可以求得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3、 饱和吸附与溶质分子的横截面积:吸附量Γ浓度c 之间的关系,有Langmuir等温方程式表示:cK cK ·1·+Γ=Γ∞4、 最大泡压法:(3) 实验装置与流程:将燃烧热实验的主要设备、仪器和仪表等按编号顺序添入图下面相应位置:图11-41. 恒温套管 2. 毛细管 3.数字式微压差测量仪 4. 滴液瓶 5. 烧杯 6.连接橡皮管(4) 简述实验所需测定参数及其测定方法:1、测定各浓度试剂在25℃的压强,2、根据σ/∆P=K ,可用蒸馏水的压强差求出K 值,也就是毛细管常数。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之间相互作用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液体分子间吸引力的结果。

表面张力的测定对于研究液体性质、液滴形成和液体表面现象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探究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并了解表面张力对液体特性的影响。

实验材料与仪器:1. 三种不同液体:水、酒精、甘油2. 试管3. 滴管4. 皮尺5. 密度计实验方法:1. 实验前将试管清洗干净,以避免杂质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分别取一定量的水、酒精和甘油,注入三个试管中。

3. 将试管放在水平桌面上,注意保持试管外壁干燥。

4. 使用滴管,逐渐向试管中滴加液体,直到液体溢出试管口为止。

记录滴加液体的滴数。

5. 重复上述步骤3-4,每种液体进行三次测定,取平均值。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方法得到的滴加液体的滴数,可以计算出液体的表面张力。

根据液体表面张力的公式,表面张力=密度×重力加速度×滴数/滴液体积,可以得到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值。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水的表面张力最大,酒精次之,甘油的表面张力最小。

这是因为水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力较强,导致表面张力较大;酒精分子之间的作用力较弱,表面张力较水小;甘油分子之间的作用力最弱,表面张力最小。

2. 表面张力与液体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有关。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强,表面张力越大;相反,作用力越弱,表面张力越小。

3. 表面张力对液体的性质有一定影响。

表面张力大的液体,易形成液滴,不易湿润固体表面;表面张力小的液体,不易形成液滴,易湿润固体表面。

讨论与改进:本实验通过测定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探究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并了解表面张力对液体特性的影响。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实验结果可能存在一定误差。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以进行以下改进:1. 增加实验重复次数,取平均值,减小误差。

2. 使用更精确的仪器,如精密滴管和数字密度计,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实验报告: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报告:表面张力的测定

实验报告:表面张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液体表面张力的测定,了解物质体系性质、溶液表面结构、分子间相互作用(特别是表面分子相互作用),可用来帮助计算等张比容,工业设计中用来帮助估算塔板效率等。

2.熟悉表面张力中常用的测定方法:(1)毛细管升高法(2)滴重法。

二、实验原理(1)毛细管升高法:当一根洁净的、无油脂的毛细管浸进液体,液体在毛细管内升高到h 高度。

在平衡时、毛细管中液柱重量与表面张力关系为22cos r r g h πγθπρ= 2cos g hr ργθ=式中,γ为表面张力,g 为重力加速度,ρ为液体密度,r 为毛细管半径。

如果液体对玻璃润湿θ=0,cos θ=1,则2g hr ργ=。

(2)滴重法:当达到平衡时,从外半径为r 的毛细管滴下的液体质量,应等于毛细管周边乘以表面张力,即2mg r πγ=式中:m 为液滴质量,r 为毛细管外半径,γ为表面张力,g 为重力加速度。

事实上,滴下来的仅仅是液滴的一部分。

因此,式中给出的仅仅是理想液滴。

经实验证明,滴下来的液滴大小是V/3r 的函数,即有f(V/3r )所决定(其中V 是液滴体积)所以式子可变为32(/)mg ryf V r π=或32(/)mg rf V r γπ=其中F 称为校正因子。

三、实验仪器毛细管升高法:约25cm 长、直径的毛细管毛细管,读数显微镜,小试管,25°C 恒温槽。

滴重法:毛细管(末端磨平),称量瓶,读数显微镜。

四、实验步骤毛细管升高法:1、将毛细管洗净、干燥,于小试管中倾入蒸馏水,按图装好。

2、用吸耳球在X 管处慢慢地将空气吹入试管中,待毛细管中液体升高后,停止吹气并使试管内外压力相等。

待液体回到平衡位置,用度数显微镜测量其高度h 。

测定完毕后从X 管吸气,降低毛细管内液面,停止吸气并使管内外压力相等,恢复到平衡位置测量高度。

如果毛细管洁净,则两次测量的高度应相等,否则应清洗毛细管。

3、测定毛细管内径。

拉脱法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拉脱法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拉脱法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篇一:用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物理实验报告用拉脱法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液体表层厚度约10?10m内的分子所处的条件与液体内部不同,液体内部每一分子被周围其它分子所包围,分子所受的作用力合力为零。

由于液体表面上方接触的气体分子,其密度远小于液体分子密度,因此液面每一分子受到向外的引力比向内的引力要小得多,也就是说所受的合力不为零,力的方向是垂直与液面并指向液体内部,该力使液体表面收缩,直至达到动态平衡。

因此,在宏观上,液体具有尽量缩小其表面积的趋势,液体表面好象一张拉紧了的橡皮膜(:拉脱法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这种沿着液体表面的、收缩表面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表面张力能说明液体的许多现象,例如润湿现象、毛细管现象及泡沫的形成等。

在工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常常要涉及到液体特有的性质和现象。

比如化工生产中液体的传输过程、药物制备过程及生物工程研究领域中关于动、植物体内液体的运动与平衡等问题。

因此,了解液体表面性质和现象,掌握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是具有重要实际意义的。

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通常有:拉脱法、毛细管升高法和液滴测重法等。

本实验仅介绍拉脱法。

拉脱法是一种直接测定法。

【实验目的】1.了解Fb326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测定仪的基本结构,掌握用标准砝码对测量仪进行定标的方法,计算该传感器的灵敏度。

2.观察拉脱法测液体表面张力的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并用物理学基本概念和定律进行分析和研究,加深对物理规律的认识。

3.掌握用拉脱法测定纯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及用逐差法处理数据。

【实验原理】如果将一洁净的圆筒形吊环浸入液体中,然后缓慢地提起吊环,圆筒形吊环将带起一层液膜。

使液面收缩的表面张力f沿液面的切线方向,角?称为湿润角(或接触角)。

当继续提起圆筒形吊环时,?角逐渐变小而接近为零,这时所拉出的液膜的里、外两个表面的张力f均垂直向下,设拉起液膜破裂时的拉力为F,则有F?(m?m0)g?2f(1)式中,m为粘附在吊环上的液体的质量,m0为吊环质量,因表面张力的大小与接触面周边界长度成正比,则有2f??(D 内?D外)??(2)比例系数?称为表面张力系数,单位是n/m。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表面张力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是液体表面上分子间吸引力导致的。

表面张力系数是表征液体表面张力大小的物理量,它的测定对于了解液体的性质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探究不同因素对表面张力的影响。

实验材料和仪器:1. 不同液体:水、酒精、植物油、肥皂水2. 试管3. 量筒4. 玻璃片5. 温度计6. 天平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试管和玻璃片,确保无杂质。

b. 用量筒分别量取不同液体,并标记。

c. 将试管倒立放置,待液体静置后,取出液体。

2. 测定液体的质量:a. 使用天平称量试管,记录质量。

b. 将试管放入装有液体的容器中,使其完全浸没,待液体附着在试管壁上。

3. 测定液体的体积:a. 使用量筒将液体倒入试管中,记录体积。

b. 测量液体的温度,并记录。

4. 计算表面张力系数:a. 根据试管的质量和体积,计算液体的质量和体积。

b. 使用公式:表面张力系数 = (液体的质量× 重力加速度) / (液体的体积× 2 × 玻璃片的宽度) 计算表面张力系数。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测得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如下:1. 水:0.072 N/m2. 酒精:0.022 N/m3. 植物油:0.034 N/m4. 肥皂水:0.045 N/m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存在差异。

水的表面张力系数最大,这是因为水分子间的氢键作用力较强,导致水具有较高的表面张力。

酒精的表面张力系数最小,这是因为酒精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较弱,导致酒精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

此外,实验中还发现表面张力系数与温度有关。

随着温度的升高,液体分子的热运动增强,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表面张力系数也会减小。

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水在高温下表面张力会降低。

结论:通过本实验的测定,我们了解到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差异,并发现表面张力系数与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和温度有关。

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测液体表面张力系数实验报告
1.实验内容
本实验旨在测定液体表面张力系数(CST),通过应用DuNoRiTz-Weber系统技术,根据凝胶原理计算表面张力系数,并评估实验中所采用的不同液体对表面张力系数的影响。

2.实验原理
表面张力是一种描述液体表面特征的量,它表示两种介质(气体与液体)在表面上吸引力的大小。

它由层与层之间的力组成,受到凝胶原理和液体分子的性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此,表面张力的测量是对液体表面特性的客观评价的重要手段。

DuNoRiTz-Weber系统是一种用于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装置,采用改进的“锥形空心圆柱”(Capillary Cylinder)技术,利用弹力理论,将球形接触角的测量结果,转换为表面张力系数(CST)的结果,测量表面张力主要依靠的是气液界面的张力梯度,即表面张力的变化率。

CST可以用来评估液体的表面特征,如分子结构、气体和液体的相互作用能力等。

3.实验仪器
DuNoRiTz-Weber系统,液体样品(清水、乙醇、醋酸和氢氧化钠),计算机,滴定管等。

4.实验步骤
(1)准备DuNoRiTz-Weber系统:把液体样品放入滴定管中,将滴定管放入系统内,并用塑料密封好。

(2)连接计算机:将电脑与DuNoRiTz-Weber系统连接,运行软件,准备测量。

(3)测量:在软件上,设置参数,使系统进行测量,测量过程中注意检查系统状态,并及时用棉签清除油污或水滴,以确保测量精度。

(4)数据记录:测量完毕后,根据测量结果记录下每种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CST),以及批次号等信息。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引言(引言部分可以介绍表面张力的概念和重要性,以及测定表面张力系数的目的和意义)二、实验原理2.1 表面张力的定义(在这一部分可以详细解释表面张力的概念和其对液体性质的影响)2.2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方法1.球法测定法2.悬滴法测定法3.比重法测定法2.3 实验所用仪器和试剂1.试验仪器:球法测定仪、悬滴法测定仪、比重测定仪2.试验试剂:去离子水、甲醇等三、实验步骤3.1 球法测定法的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如球法测定仪、试验瓶等2.将试验瓶中装满去离子水活得其他试剂3.将试验瓶放入球法测定仪中,记录下实验环境条件4.通过测量实验瓶和球法测定仪的重量差来计算表面张力系数3.2 悬滴法测定法的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如悬滴法测定仪、试验液等2.将试验液滴在悬滴法测定仪上,注意控制滴液量3.观察滴液在测定仪上的形态,记录下实验环境条件4.根据滴液的形态和重量来计算表面张力系数3.3 比重法测定法的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器材,如比重测定仪、试验液等2.将试验液倒入比重测定仪中,注意加入量的控制3.观察试验液的形态和重量,记录下实验环境条件4.通过测定试验液在不同条件下的密度来计算表面张力系数四、实验数据和结果(分别列出球法测定法、悬滴法测定法和比重法测定法的实验数据和计算结果)五、实验讨论(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分析不同测定方法的优缺点,并解释可能产生的误差来源)六、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和讨论部分的分析,得出关于表面张力系数测定的结论)七、参考文献(列出实验中所参考的相关文献)八、致谢(感谢支持和帮助过你实验的人)。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

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实验报告实验目的: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探究不同条件对溶液表面张力的影响。

实验原理:表面张力是指液体表面上分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导致的液面收缩的能力。

表面张力大小取决于液体种类、温度等条件。

实验中通过观察液面收缩高度来测定溶液的表面张力。

实验步骤:1.制备不同浓度的溶液,如0.1mol/L、0.05mol/L、0.01mol/L等。

2.将滴管浸入溶液中,利用毛细现象让溶液上升到滴管口的一定高度。

3.将滴管从溶液中取出,记录溶液表面与滴管口之间的距离。

4.重复以上步骤三次,取平均值。

5.重复以上步骤,在不同温度下测定表面张力。

实验数据:浓度0.1mol/L,室温25℃,液面高度差:0.8mm,0.7mm,0.9mm,平均值为0.8mm。

浓度0.05mol/L,室温25℃,液面高度差:0.5mm,0.6mm,0.4mm,平均值为0.5mm。

浓度0.01mol/L,室温25℃,液面高度差:0.2mm,0.3mm,0.2mm,平均值为0.2mm。

不同温度下的测定数据见下表:温度/℃浓度0.1mol/L 浓度0.05mol/L 浓度0.01mol/L20 1.0mm 0.6mm 0.3mm25 0.8mm 0.5mm 0.2mm30 0.6mm 0.4mm 0.1mm实验结果分析:通过上述数据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溶液浓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

2.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3.在浓度相同的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的速度越快。

实验结论: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分子间相互吸引力导致的液面收缩能力。

表面张力大小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液体种类、浓度、温度等。

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结论,溶液浓度越大表面张力越大,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

另外,在相同浓度的情况下,随着温度升高,表面张力降低的速度越快。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掌握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二、实验原理1.液体表面张力的概念液体表面张力是指单位长度内液体表面所需的能量,它是由于分子间相互作用力引起的。

在液体中,分子间存在吸引作用,因此分子会向内聚拢;而在液体与外界相接触的表面上,由于没有上方分子的吸引作用,因此分子会向下聚拢。

这种内聚和外聚之间产生了一个平衡状态,即所谓的表面张力。

2.测定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1)自由下落法:利用小球在液体中自由下落时所受到的阻力与重力平衡来测定表面张力系数。

(2)静水压差法:利用两个相距较近且水平放置的玻璃板之间形成水柱时所受到压强差来测定表面张力系数。

(3)环法:将一根环形线圈放入液体中,在环和液体交界处形成一个弧形截面,利用截面积和液体重量之间的关系来测定表面张力系数。

三、实验步骤及记录1.实验器材:环形线圈、容量瓶、电子天平、测微计、滴管等。

2.实验前准备:清洗器材,将环形线圈放入热水中加热至沸腾,使其表面完全湿润后取出晾干。

3.测定液体的密度:用容量瓶称取一定质量的液体,记录质量和容积,计算出液体密度。

4.测定环形线圈的质量:用电子天平称取环形线圈的质量。

5.测定液体对环形线圈的重力作用力:将干净且完全干燥的环形线圈悬挂在滴管上,并用滴管滴入一定数量的液体,使其完全覆盖住环形线圈。

记录此时液体重量和滴管内残留液体重量,并计算出所添加的液体重量。

6.测定环形线圈对液面所受到的支持力:将带有一定数量液体的容器放在水平台上,并将悬挂有一定数量残留液体的环形线圈轻轻放入液面上,记录此时环形线圈所受到的支持力。

7.测定表面张力系数:根据公式γ=2mg/πr,计算出表面张力系数γ。

四、实验结果分析1.实验数据记录:液体密度ρ=1.2g/cm³环形线圈质量m=0.5g添加液体重量m1=0.2g环形线圈所受支持力F=0.05N环形线圈半径r=0.01m2.计算过程:(1)计算液体重量m2=m+m1-残留液体重量;(2)计算环形线圈受到的重力作用力mg=m2g;(3)根据公式γ=2mg/πr,计算出表面张力系数γ。

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

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表面张力测定实验报告引言:表面张力是液体表面因内聚力而产生的一种特性。

它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结果,对于理解液体的性质和应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定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探究其与温度、溶质浓度的关系,以及了解表面张力在生活和工业中的应用。

实验原理:表面张力的测定可以通过测量液体在平衡状态下液体与气体的接触角来实现。

接触角是液体与固体或气体交界面上所形成的一个角度,它与表面张力有关。

当接触角越小,液体与固体或气体的相互作用力越强,表面张力也就越大。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准备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包括测量接触角的仪器、不同液体样品和测量温度的装置。

b. 将实验器材进行清洗和消毒,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a. 将待测液体倒入测量接触角的仪器中,使其形成一个液滴。

b. 通过调节仪器,使液滴与仪器上的标尺平行,并记录液滴的直径。

c. 观察液滴与仪器上的标尺之间的接触角,并记录下来。

d. 重复以上步骤,测量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

3. 探究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a. 将同一种液体分别加热和冷却至不同温度。

b. 重复步骤2,测量不同温度下液体的表面张力。

c.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表面张力是否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4. 探究表面张力与溶质浓度的关系:a. 在同一种液体中加入不同浓度的溶质,如盐或糖。

b. 重复步骤2,测量不同溶质浓度下液体的表面张力。

c. 分析实验结果,观察表面张力是否随溶质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表面张力数据可以用于计算液体的相对分子质量等相关参数。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液体的表面张力存在差异,这与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的不同有关。

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表面张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这可能是因为温度升高会增加液体分子的热运动,使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减弱。

另外,实验结果还显示,溶质浓度的增加会导致表面张力的降低,这可能是因为溶质的存在会干扰液体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

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测定实验报告数据一、实验目的测定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了解表面张力的性质和影响因素,掌握用拉脱法测量表面张力系数的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液体表面层内分子受到指向液体内部的拉力,使得液体表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这种沿着液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力称为表面张力。

当一金属框(如矩形框)在液面上缓慢拉起时,液膜将在金属框上形成。

若要使液膜破裂,拉力需克服表面张力的作用。

根据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拉力成正比。

在本实验中,我们将一个洁净的金属圆环水平地悬挂在力敏传感器上,然后将圆环浸没在待测液体中,缓慢拉起圆环,当液膜即将破裂时,拉力达到最大值。

此时,拉力 F 等于表面张力系数σ 与圆环内外周长之和 l 的乘积,即 F =σl 。

通过力敏传感器测量拉力 F ,并测量圆环的内外直径,计算出周长l ,就可以求得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σ 。

三、实验仪器力敏传感器、数字电压表、铁架台、升降台、镊子、游标卡尺、纯净水、待测液体(如酒精)、玻璃皿、金属圆环。

四、实验步骤1、仪器调整将力敏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调整其高度,使其与升降台的上表面平行。

将数字电压表与力敏传感器连接好,打开电源,预热 15 分钟。

对数字电压表进行调零。

2、测量金属圆环的内外直径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金属圆环的内外直径,各测量 5 次,取平均值。

3、测量纯净水的表面张力系数将玻璃皿中装入适量的纯净水,放在升降台上。

用镊子将金属圆环挂在力敏传感器的挂钩上,并使其完全浸没在纯净水中。

缓慢升起升降台,使金属圆环逐渐脱离水面,观察数字电压表的示数变化,当液膜即将破裂时,记录下拉力的最大值 F1 。

重复测量 5 次,取平均值。

4、测量待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倒掉玻璃皿中的纯净水,用待测液体(如酒精)清洗玻璃皿和金属圆环。

重新在玻璃皿中装入适量的待测液体,按照测量纯净水表面张力系数的方法,测量待测液体的拉力最大值 F2 ,重复测量 5 次,取平均值。

物化实验报告-表面张力的测定

物化实验报告-表面张力的测定

溶液中的吸附作用和表面张力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 掌握最大气泡法和滴重法测定表面活性物质正丁醇的表面张力, 并且利用Gibbs 吸附公式和Langmuir 吸附等温式测定正丁醇分子的横截面积。

训练学生利用毛细管和数字式微压测量仪以及滴重管测定表面张力的方法, 并通过曲线及直线拟合处理得到不同数据。

培养学生在实验中严谨的实验作风和态度, 并对学生的科研兴趣进行初步的指导。

二、实验原理物体表面分子和内部分子所处的境遇不同, 表面层分子受到向内的拉力, 所以液体表面都有自动缩小的趋势。

如果把一个分子由内部迁移到表面, 就需要对抗拉力而做功。

在温度、压力和组成恒定时, 可逆地表面增加 所需对体系做的功, 叫表面功, 可以表示为:W dA δσ'-=式中σ为比例常数。

σ在数值上等于当T 、p 和组成恒定的条件下增加单位表面积所必须对体系做的可逆非膨胀功, 也可以说是每增加单位表面积时体系自由能的增加值。

环境对体系作的表面功转变为表面层分子比内部分子多余的自由能。

因此, σ称为表面自由能, 其单位是焦耳每平方米(J/m2)。

若把σ看作为作用在界面上每单位长度边缘上的力, 通常称为表面张力。

从另外一方面考虑表面现象, 特别是观察气液界面的一些现象, 可以觉察到表面上处处存在着一种张力, 它力图缩小表面积, 此力称为表面张力, 其单位是牛顿每米(N/m )。

表面张力是液体的重要特性之一, 与所处的温度、压力、浓度以及共存的另一相的组成有关。

纯液体的表面张力通常是指该液体与饱和了其本身蒸气的空气共存的情况而言。

2、 纯液体表面层的组成与内部层相同, 因此, 液体降低体系表面自由能的唯一途径是尽可能缩小其表面积。

对于溶液则由于溶质会影响表面张力, 因此可以调节溶质在表面层的浓度来降低表面自由能。

根据能量最低原则, 溶质能降低溶剂的表面张力时, 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应比溶液内部来得大。

反之溶质使溶剂的表面张力升高时, 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来得低, 这种表面浓度与溶液内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吸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万里学院生物与环境学院
化学工程实验技术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
(1)实验目的
1、掌握最大气泡法测定表面张力的原理和技术
2、通过对不同浓度正丁醇溶液表面张力的测定,加深对表面张力、表面自由能和表面吸附量关系的理解
3、学习使用Matlab 处理实验数据
(2) 实验原理
1、 表面自由能:从热力学观点看,液体表面缩小是一个自发过程,这是使体系总的自由能减小的过程。

如欲使液体产生新的表面A ∆,则需要对其做功。

功的大小应与A ∆成正比:-W=σA ∆
2、 溶液的表面吸附:根据能量最低原理,溶质能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时,表面层中溶质的浓度应比
溶液内部大,反之,溶质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升高时,它在表面层中的浓度比在内部的浓度低。

这种表面浓度与溶液里面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吸附”。

显然,在指定温度和压力下,吸附与溶液的表面张力及溶液的浓度有关。

Gibbs 用热力学的方法推导出它们间的关系式
T c
RT c )(∂∂-
=Γσ
(1)当0<⎪⎭⎫ ⎝⎛∂∂T
c σ时,Γ>0,溶质能减少溶剂的表面张力,溶液表面层的浓度大于内部的浓度,称为正吸附,此类物质叫表面活性物质。

(2)当0>⎪⎭⎫ ⎝⎛∂∂T
c σ时,Γ<0,溶质能增加溶剂的表面张力,溶
液表面层的浓度小于内部的浓度,称为负吸附,此类物质叫非表面活性物质。


T c
RT c )(∂∂-
=Γσ
可知:通过测定溶液的浓度随表面张力的变化关系可以求得不同浓度下溶液的表面吸附量。

3、 饱和吸附与溶质分子的横截面积:吸附量Γ浓度c 之间的关系,有Langmuir 等温方程
式表示:c
K c
K ·1·+Γ=Γ

4、 最大泡压法:
(3) 实验装置与流程:将燃烧热实验的主要设备、仪器和仪表等按编号
顺序添入图下面相应位置:
1. 恒温套管 2. 毛细管 3.数
字式微压差测量仪 4. 滴液瓶 5. 烧杯 6.连接橡皮管 (4) 简述实验所需测定参数及
其测定方法:
1、测定各浓度试剂在25℃的压强,
2、根据?/?P=K ,可用蒸馏水的压强差求出K 值,也就是毛细管常数。

3、根据?/?P=K ,可求出各浓度的?值。

4、通过excel 作c σ-图,作
c -c
Γ
图,可根据Г∞=1/K ,求出饱和吸附量的值。

(5) 实验操作要点:
溶液浓度的准确性和所用毛细管、恒温套管的清洁程度。

因此除事先用热的洗液清洗它们以外,每改变一次测量溶液必须用待测的溶液反复洗涤它们,以保证所测量的溶液表面张力与实际溶液的浓度相一致。

并控制好出泡速度、平稳地重复出现压力差。

而不允许气泡一连串地出。

洗涤毛细管时切勿碰破其尖端,影响测量。

温度对该实验的测量影响也比较大,实验中请注意观察恒温水浴的温度,溶液加入测量管后恒温10min 后再进行读数测量。

?
二、 实验操作及原始数据表(20分)
2、25℃时水的表面张力为?=71.97×10-3N ·m -1,以?/?P=K
图11-4
求出所使用的毛细管常数。

K=P
∆σ
=422.01097.713-⨯-= -0. 1705
三、 数据处理结果(30分)
作正丁醇的c σ-图 作正丁醇吸附等温线 Г∞正丁醇饱和吸附量
Г∞正丁醇饱和吸附量:Г∞=1/K=1÷0.7372=1.356 正丁醇分子截面积So=1/Г∞~
N (~
N 为阿佛加得罗常数)。

So=1/Г∞~
N =0.7372⨯6.02⨯1023=4.438⨯1023
?2= K ×?P 2= - 0.1705×-0.470=80.14×10-3N ·m -1 ?3= K ×?P 3= - 0.1705×-0.445=75.87×10-3N ·m -1 ?4= K ×?P 4= - 0.1705×-0.397=67.69×10-3N ·m -1 ?5= K ×?P 5= - 0.1705×-0.378=64.45×10-3N ·m -1 ?6= K ×?P 6= - 0.1705×-0.331=56.44×10-3N ·m -1 ?7= K ×?P 7= - 0.1705×-0.313=53.37×10-3N ·m -1 ?8= K ×?P 8= - 0.1705×-0.285=48.59×10-3N ·m -1
T c
RT c )(2∂∂-
=Γσ
=63.79×105-mol ·m -2
四、 思考讨论题(20分)
1. 溶液表面上的“吸附”现象是怎样表现的?为什么会出现溶液表面的吸附现象? 答:在溶液的表面层中的物质浓度与溶液内部物质浓度不同的现象叫“吸附”。

出现表面吸附现象的原因是能量最低原理
2. 液体的表面张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与该液体所处的温度、压力、液体的组成以及与之共存的另一相的组成有
3. 用最大气泡压力法来测量表面张力时,毛细管尖端为何要刚好接触液面?
答:如果毛细管尖端插入液下,会造成压力不只是液体表面的张力,还有插入部分液体的压力。

4. 本实验结果准确与否关键决定哪些因素?
答:本实验结果准确的关键在于仪器必须洗涤清洁,毛细管应保垂直,其端部应保持平整,溶液恒温后,体积略有改变,应注意毛细管平面与液面接触处要相切。

控制好出泡速度、平稳地重复出现压力差。

5. 本实验在数据处理过程中引入误差较大的处理是什么?
答:通过作图获得T c ⎪⎭⎫
⎝⎛∂∂σ:1、将实验点连成平滑的曲线;2、过曲线上点作曲线的切线;
3、由切线的斜率得到偏导数的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