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

废水的生化处理方法废水生物处理是19世纪末出现的治理污水的技术,发展至今已成为世界各国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主要手段;目前,国内己有近万座污水生物处理厂站投入运行;生物化学处理法简称生化法,是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并通过微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作用来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和某些无机毒物如氰化物、硫化物,使之转化为稳定、无害物质的一种水处理方法;1916年在英国出现了第一座人工处理的曝气池,利用人工培养的微生物来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开始了生化处理的新时代;由于生化法处理废水效率高、成本低、投资省、操作简单,因此在城市污水和工业废水的处理中都得到广泛的应用;生化法的缺点是有时会产生污泥膨胀和上浮,影响处理效果;该法对要处理水的水质也有一定要求,如废水成份、pH值、水温等,因而限制了它的使用范围,另外,生化法占地面积也较大;属于生化处理法的有活性污泥法、生物过滤法、生物膜法、生物塘法和厌氧生物法等;一、微生物及其生化特性迄今为止,已知的环境污染物达数十万种之多,其中大量的是有机物;所有的有机污染物,可根据微生物对它们的降解性,分成可生物降解、难生物降解和不可生物降解三大类;废水的生物处理就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作用处理废水的一种方法;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一样,为了进行自身的生理活动,必须从周围环境中摄取营养物质并加以利用;这些营养物质在微生物体内,通过一系列的生物化学反应,使微生物获得需要的能量,同时微生物本身也得到繁殖、数量得到增加;在废水中存在着各种有机物和无机物;这些物质大部分都可以被微生物作为营养物质而加以利用;废水的生物处理实质就是将废水中含有的污染物质作为微生物生长的营养物质被微生物代谢、利用、转化,将原有的高分子有机物转化为简单有机物或无机物,使得废水得到净化;作为一个整体,微生物分解有机物的能力是惊人的;可以说,凡自然界存在的有机物,几乎都能被微生物所分解;有些种类,如葱头假单胞菌甚至能降解90种以上的有机物,它能利用其中任何一种作为唯一的碳源和能源进行代谢;有毒的氰腈化物、酚类化合物等,也能被不少微生物作为营养物质利用、分解;半个多世纪以来,人工合成的有机物大量问世,如杀虫剂、除草剂、洗涤剂、增塑剂等,它们都是地球化学物质家族中的新成员;尤其是不少合成有机物的研制开发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求它们具有化学稳定性;因此,微生物一接触这些陌生的物质,开始时难以降解也是不足为怪的;但由于微生物具有极其多样的代谢类型和很强的变异性,近年来的研究,已发现许多微生物能降解人工合成的有机物,甚至原以为不可生物降解的合成有机物,也找到了能降解它们的微生物;因此,通过研究,有可能使不可降解的或难降解的污染物转变为能降解的,甚至能使它们迅速、高效地去除;化学结构与生物降解的相关性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烃类化合物一般是链烃比环烃易分解,直链烃比支链烃易分解,不饱和烃比饱和烃易分解;2主要分子链主要分子链上的C被其他元素取代时,对生物氧化的阻抗就会增强,也就是说,主链上的其他原子常比碳原子的生物利用度低,其中氧的影响最显着如醚类化合物较难生物降解,其次是s和N;3碳氢键每个C原子上至少保持一个氢碳键的有机化合物,对生物氧化的阻抗较小,而当C原子上的H都被烷基或芳基所取代时,就会形成生物氧化的阻抗物质;4官能团的性质及数量官能团的性质及数量对有机物的可生化性影响很大;例如,苯环上的氢被羟基或氨基取代,形成苯酚或苯胺时,它们的生物降解性将比原来的苯提高;卤代作用则使生物降解性降低,尤其是间位取代的苯环,其抗生物降解更明显;5分子量大小对生物降解性的影响很大高分子化合物,由于微生物及其酶难以扩散到化合物内部,袭击其中最敏感的反应键,因此使生物可降解性降低;由于废水中污染物的种类繁多,相互间的影响错综复杂,所以一般应通过实验来评价废水的可生化性,判断采用生化处理的可能性和合理性;二、有机污染物生物降解性的评定方法1.BOD5/COD值法BOD5和COD是废水生物处理过程中常用的两个水质指标,用BOD5/COD值评价废水的可生化性是广泛采用的一种最为简易的方法;在一股情况下,BOD5/COD 值愈大,说明废水可生物处理性愈好;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结果,可参照表8-4中所列数据评价废水的可生化性;①某些废水中含有的悬浮性有机固体容易在COD的测定中被重铬酸钾氧化,并以COD的形式表现出来;但在BOD反应瓶中受物理形态限制,BOD数值较低,致使BOD5/COD值减小;而实际上悬浮有机固体可通过生物絮凝作用去除,继之可经胞外酶水解后进入细胞内被氧化,其BOD5/COD值虽小,可生物处理性却不差;②COD测定值中包含了废水中某些无机还原性物质如硫化物、亚硫酸盐、亚硝酸盐、亚铁离子等所消耗的氧量,BOD5测定值中也包括硫化物、亚硫酸盐、亚铁离子所消耗的氧量;但由于COD与BOD5测定方法不同,这些无机还原性物质在测定时的终态浓度及状态都不尽相同,亦即在两种测定方法中所消耗的氧量不同,从而直接影响BOD5和COD的测定值及其比值;重铬酸钾在酸性条件下的氧化能力很强,在大多数情况下,COD值可近似代表废水中全部有机物的含量;但有些化合物如吡啶不被重铬酸钾氧化,不能以COD的形式表现出需氧量,但却可能在微生物作用下被氧化,以BOD5的形式表现出需氧量,因此对BOD5/COD值产生很大影响;综上所述,废水BOD5/COD值不可能直接等于可生物降解的有机物占全部有机物的百分数,所以,用BOD5/COD值来评价废水的生物处理可行性尽管方便,但比较粗糙,欲做出准确的结论,还应辅以生物处理的模型实验;2.BOD5/TOD值法对于同一废水或同种化合物,COD值一般总是小于或等于TOD值,不同化合物的COD/TOD值变化很大,如吡啶为2%,甲苯为45%,甲醇为100%,因此,以TOD代表废水中的总有机物含量要比COD准确,即用BOD5/TOD值来评价废水的可生化性能得到更好的相关性;通常,废水的TOD由两部分组成,其一是可生物降解的TOD以TOD B表示,其二是不可生物降解的TOD以TOD NB表示,即:TOD=TOD B+TOD NB12-19在微生物的代谢作用下,TOD B中的一部分氧化分解为CO2和H2O,一部分合成为新的细胞物质;合成的细胞物质将在内源呼吸过程中被分解,并有一些细胞残骸最终要剩下来;采用BOD5/TOD值评价废水可生化性时,有些研究者推荐采用表8-5所列标准;表8-5 废水可生化性评价参考数据生物处理法在城市污水的处理中使用得比较广泛;城市污水的处理分为三个级别,分别称为污水一级处理、污水二级处理和污水三级处理;污水一级处理就是使用物理处理方法,如格栅、沉淀池等去除水中不溶解的污染物;二级处理应用生物处理法,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进行物质的转化,将废水中的复杂有机构氧化降解为简单的物质;三级处理是用生物法、离子交换法等去除水中的氮和磷,并用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等去除难降解有机物,用反渗透法去除盐类物质,用氯化法对水进行消毒;我国目前正在努力普及二级处理,而二级处理中生物处理是最常采用的方法;不同的细菌对氧的反应变化很大,一些细菌只能在有氧存在的环境中生长,称需氧细菌或称好氧细菌,利用此类微生物的作用来处理废水称为好氧生物处理法;另一些细菌只能在无氧的环境中生长,叫厌氧细菌,相应的处理方法叫厌氧生物处理;介于两者之间的还有兼性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的环境中均可生长,但它们在废水处理中不起主要作用;按微生物的代谢形式,生化法可分为好氧法和厌氧法两大类;按微生物的生长方式可分为悬浮生物法和生物膜法,现归纳如下:图8-16 生物处理方法分类一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在充分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将有机污染物氧化分解成较稳定的无机物的处理方法,在工程上称为废水的好氧生物处理;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进行好氧分解的过程如下:溶解态的有机物可以直接透过细菌的细胞壁进入细胞内;固体或胶体的有机物先被细菌吸附,靠细菌所分泌的外酶作用,分解成溶解性的物质,然后,再渗入细菌细胞内,通过细菌自身的生命活动,在内酶的作用下,进行氧化、还原和合成过程;一部分被吸收的有机物氧化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如有机物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氢与氧化合成水,氮被氧化成氨、亚硝酸盐和硝酸盐,磷被氧化成磷酸盐,硫被氧化成硫酸盐等;与此同时释放出能量,作为细菌自身生命活动的能源,并将另一部分有机物作为其生长繁殖所需要的构造物质,合成新的原生质;好氧生物处理时,有机物的转化过程如图8-17所示;图8-17 有机物的好氧分解图示在废水好氧处理过程中,必须不间断地供给溶解氧;因为氧是有机物的最后氢受体,正是由于这种氢的转移,才使能量释放出来,成为细菌生命活动和合成新细胞物质的能源;有机物的好氧合成过程,也可以用下列生化反应式表示:1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有氧呼吸:8-7 2原生质的同化合成以氨为氮源:8-8 3原生质的氧化分解内源呼吸:8-9 由此可以看出,当废水中营养物质充足,即微生物既能获得足够的能量,又能大量地合成新的原生质肘,微生物就不断增长;当废水中营养物质缺乏时,微生物只得依靠细胞内贮藏的物质,甚至把原生质也作为营养物质利用,以获得生命活动所需的最低限度得能源,这种情况下,微生物无论重量还是数量都是不断减少的;可见,要保证废水处理得效果, 首先必须有足够数量的微生物,同肘,还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营养物质;在好氧生物处理过程中,有机物用于氧化与合成的比例,随废水中有机物性质而异;对于生活污水或与之相类似的工业废水,所产生的新细胞物质,约占全部有机物干重的50~60%;二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在断绝供氧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转化成较简单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处理过程,在工程上称为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有机物的厌氧分解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中,产酸细菌把存在于废水中的复杂有机物转化成较简单的有机物如有机酸、醇类等和CO2、NH3、H2S等无机物;在第二阶段中,甲烷细菌接着将简单的有机物分解成甲烷和二氧化碳等;厌氧分解过程可用图8-18的简单图式来说明;图8-18 有机物厌氧分解图示厌氧分解过程中,由于缺乏氧作为氢受体,所以,对有机物的分解不彻底,贮于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未全部释放出来;一般说来,微生物的厌氧生长条件比较严格;三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的区别1.起作用的微生物群不同好氧生物处理是由一大群好氧菌和兼性厌氧菌起作用的;而厌氧生物处理是两大类群的微生物起作用,先是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后是另一类厌氧菌;2.产物不同好氧生物处理中,有机物被转化成CO2、H2O、NH3、34PO--、24SO-等,且基本无害;厌氧生物处理中,有机物先被转化成为数众多的中间有机物如有机酸、醇、醛等,以及CO2、H2O等;其中有机酸、醇、醛等有机物又被另一群被称为甲烷菌的厌氧菌继续分解;由于能量的限制,其终产物受到较少的氧化作用,如有机碳常形成CH4,而不是CO2;有机氮形成氨、胺化物或氮气,而不是亚硝酸盐或硝酸盐;硫形成H2S,而不是SO2或24SO-等;产物复杂,有异臭,一些产物可作燃料;3.反应速率不同好氧生物处理由于有氧作为氢受体,有机物转化速率快,需要时间短;可用较小的设备处理较多的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反应速率慢,需要时间长,在有限的设备内,仅能处理较少量废水或污泥;4.对环境要求条件不同好氧生物处理要求充分供氧,对环境条件要求不太严格;厌氧生物处理要求绝对厌氧的环境,对环境条件如PH值、温度要求甚严;好氧生物处理与厌氧生物处理都能完成有机污染物的稳定化,但在实际中究竟采用哪种方法,要视具体情况而定;采用厌氧法处理废水,除需要时间长外,处理水发黑,有臭味,且BOD浓度仍然很高;如果废水的BOD5浓度较低,所需的处理设备将很庞大;所以,一般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若超过1%约l0000毫克/升,才用厌氧生物处理;目前的厌氧生物处理多用于处理沉淀池的有机污泥和高浓度有机废水象屠宰、酿造工业、食品工业等生产废水;而好氧生物处理则多用于处理有机污染物浓度较低或适中的废水;四、活性污泥法活性污泥法是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生物处理技术,活性污泥就是生物絮凝体,上面栖息、生活着大量的好氧微生物,这种微生物在氧分充足的环境下,以溶解型有机物为食料获得能量、不断生长,从而使废水得到净化;该方法主要用来处理低浓度的有机废水;本方法的主要设备为反应装置和提供氧气的曝气设备;1.活性污泥法基本原理1 活性污泥法的基本流程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由初次沉淀池、曝气池、二次沉淀池、供氧装置以及回流设备等组成,基本流程如图8-19所示;由初沉池流出的废水与从二沉池底部流出的回流污泥混合后进入曝气池,并在曝气池充分曝气产生两个效果:①活性污泥处于悬浮状态,使废水和活性污泥充分接触;②保持曝气池好氧条件,保证好氧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和繁殖;废水中的可溶性有机物在曝气池内被活性污泥吸附、吸收和氧化分解,使废水得到净化;二次沉淀的作用有两个:①将活性污泥与已被净化的水分离;②浓缩活性污泥,使其以较高的浓度回流到曝气池;二沉池的污泥也可以部分回流至初沉池,以提高初沉效果;图8-19 活性污泥法基本流程活性污泥系统有效运行的基本条件是:①废水中含有足够的可溶性易降解有机物,作为微生物生理活动必需的营养物质;②混合液含有足够的溶解氧;③活性污泥在池内呈悬浮状态,能够充分与废水相接触;④活性污泥连续回流、及时地排除剩余污泥,使混合液保持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⑤没有对微生物有毒害作用的物质进入;2 活性污泥的性能及其评价指标1活性污泥的组成活性污泥由四部分物质组成:①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Ma ;②微生物自身氧化的残留物质Me ;③原污水挟入的不能为微生物降解的惰性有机物质Mi ;④原污水挟入的无机物质Mii;2活性污泥评价指标性能良好的活性污泥应松散有利吸附和氧化有机物并具有良好的凝聚沉淀性能利于处理后的清水分离,通常用下列几个指标来评价活性污泥的优劣,以便控制系统的正常运行;①污泥浓度MLSS 又称混合液悬浮固体浓度,是指曝气区内1升混合液所含悬浮物量,以mg/L 表示;它表示混合液中活性污泥的浓度,在单位体积混合液内所含有的活性污泥固体物的总重量,即MLSS =Ma +Me +Mi +Mii 8-10MLSS 反映出活性污泥所含微生物多少和处理有机物能力的强弱;包括具有活性的微生物群体、自身氧化残留物、微生物不能降解的有机物和无机物等四部分;适宜的浓度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一般废水处理可取2×103~4×103 mg/L;②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MLVSS 表示活性污泥中有机性固体物质的浓度,即MLVSS =Ma+Me+Mi 8-11在一定条件下,MLVSS/MLSS 值较稳定,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介于~之间;活性污泥的性能主要表现为沉淀性和絮凝性,活性污泥的沉降经历絮凝沉淀、成层沉淀,并进入压缩过程;性能良好具有一定浓度的活性污泥在30min 内即可完成絮凝沉淀和成层沉淀过程,为此建立了以活性污泥静置30min 为基础的指标表示其沉降-浓缩性能;污泥沉降比SV% 1L 混合液静置沉降30min 后,沉淀污泥占混合液的体积百分比;它反映出污泥的凝聚-沉淀性能和污泥量的多少,以便控制污泥排除时间和排除数,一般取15%~40%;④污泥体积指数污泥指数SVI 污泥指数也称污泥容积指数,是指混合液经30min 沉降后,1g 干污泥在湿的时候所占体积,以mL/g 计;min %1000(/)SV SVI MLSS g L ⨯==混合液经30沉淀后污泥体积(mL )污泥干重(g ) mL/g 8-12它反映出污泥的松散程度和凝聚、沉降性能;该值越低,则说明污泥颗粒小而紧密易沉降,但活性和吸附力低,含无机物多;过高则太松散,难以沉淀,将要或已经发生污泥膨胀现象;对于城市污水的活性污泥SVI 值为50~150之间;污泥龄 活性污泥在曝气池内的平均停留时间,即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总量与每日排放污泥量之比,污泥龄是活性污泥系统设计与运行管理的重要参数,它能够直接影响曝气池内活性污泥的性能和功能;通过调节废弃污泥量就可以改变污泥龄的值,把它控制在适宜于细菌增殖的时间范围内,一般为3~14天;2.活性污泥法的运行方式活性污泥法已应用了80余年,为了适应不同处理要求,降低费用,经过不断发展,已形成了多种运行方式,下面做简单介绍;1普通活性污泥法普通活性污泥法也称传统活性污泥法,是在废水的自净作用原理下发展而来的;废水在经过沉砂、初沉等工序进行一级处理,去除了大部分悬浮物和部分BOD后即进人一个人工建造的池子,池子犹如河道的一段,池内有无数能氧化分解废水中有机污染物的微生物;同天然河道相比,这一人工的净化系统效率极高,大气的天然复氧根本不能满足这些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耗氧需要,因此在池中需设置鼓风曝气或机械翼轮曝气的人工供氧系统,池子也因此而被称为曝气池;废水在曝气池停留一段时间后,废水中的有机物绝大多数被曝气池申的微生物吸附、氧化分解成无机物,随后即进入另一个池子-沉淀池;在沉淀池中,成絮状的微生物絮体-活性污泥下沉,处理后的出水-上清液即可溢流而被排放;为了使曝气池保持高的反应速率,必须使曝气池内维持足够高的活性污泥微生物浓度;为此,沉淀后的活性污泥又回流至曝气池前端,使之与进入曝气池的废水接触,以重复吸附、氧化分解废水中的有机物;在连续生产连续进水条件下,活性污泥中微生物不断利用废水中的有机物进行新陈代谢,由于合成作用的结果,活性污泥数量不断增长,因此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量愈积愈多,当超过一定的浓度时,应适当排放一部分,这部分被排去的活性污泥常称作剩余污泥;普通活性污泥法工艺流程见图8-20;图8-20 普通活性污泥法的工艺流程曝气池中污泥浓度一般控制在2~3g/L,废水浓度高时采用较高数值;废水在曝气池中的停留时间常采用4~8h,视废水中有机物浓度而定;回流污泥量约为进水流量的25%~50%,视活性污泥含水率而定;曝气池中水流是纵向混合的推流式;在曝气池前端,活性污泥同刚进入的废水相接触,有机物浓度相对较高,即供给活性污泥微生物的食料较多,所以微生物生长一般处于生长曲线的对数生长期后期或稳定期;由于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时间比较长,当活性污泥继续向前推进到曝气池末端时,废水中有机物已几乎被耗尽,污泥微生物进入内源代谢期,它的活动能力也相应减弱,因此,在沉淀池中容易沉淀,出水中残剩的有机物数量较少;处于饥饿状态的污泥回流入曝气池后又能够强烈吸附和氧化有机物,所以普通活性污泥法的BOD和悬浮物去除率都很高,可达到90~95%;普通活性污泥法也有它的不足之处,主要是:对水质变化的适应能力不强;所供的氧不能充分利用,因为在曝气池前端废水水质浓度高、污泥负荷高、需氧量大,而后端则相反,但空气往往沿池长均匀分布,这就造成前端供氧量不足、后端供氧量过剩的情况见图8-21;因此,在处理同样水量时,同其他类型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曝气池相对庞大,占地多,能耗费用高;图8-21 曝气池中供水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关系2阶段曝气法阶段曝气法也称为多点进水活性污泥法,它是普通活性污泥法的一个简单的改进,可克服普通活性污泥法供氧同需氧不平衡的矛盾;图8-21图示了普通活性污泥法与阶段曝气法的曝气池中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关系;阶段曝气法的工艺流程如图8-22所示;从图中可见,阶段曝气法中废水沿池长多点进入,这样使有机物在曝气池中的分配较为均匀,从而避免了前端缺氧、后端氧过剩的弊病,从而提高了空气的利用效率和曝气池的工作能力;并且由于容易改变各个进水口的水量,在运行上也有较大的灵活性;经实践证明,曝气池容积同普通活性污泥法比较可以缩小30%左右;图8-22 阶段曝气法的工艺流程3渐减曝气法克服普通活性污泥法曝气池中供氧、需氧不平衡的另一个改进方法是将曝气池的供氧沿活性污泥推进方向逐渐减少,这即为渐减曝气法;该工艺曝气池中的有机物浓度随着向前推进不断降低,污泥需氧量也不断下降,曝气量相应减少,如图8-23所示;4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系根据废水净化的机理、污泥对有机污染物的初期高速吸附作用,将普通活性污泥法作相应改迸发展而来;图8-24所示为这一工艺的基本流程;曝气池被一隔为二,废水在曝气池的一部分- 吸附池内停留数十分钟,活性污泥同废水充分接触,废水中有机物被污泥所吸附,随后进入二沉池,此时,出水已达很高的净化程度;泥水分离后的回流污泥再迸入曝气池的另一部分-再生池,池中曝气但不进废水,使污泥中吸附的有机物进一步氧化分解;恢复了活性的污泥随后再次迸入吸附池同新进入的废水接触,并重复以上过程;为了更好地吸附废水中的污染物质,吸附再生活性污泥法所用的回流污泥量比普通活性污泥法多,回流比一般为50%~10%;此外,吸附池和再生池的总容积比普通活性污泥法的曝气池小得多,空气用量并不增加,因此,减少了占地和降低了造价;由于其回流污泥量较多,又使之具有较强的调济平衡能力,以适应进水负荷的变化;它的缺点是去除率较普通活性污泥法低,尤其是对溶解性有机物较多的工业废水活a 工艺流程 b 曝气池中供氧量和需氧量之间的图8-23 渐减曝 图8-24 吸附再生活性污泥的工艺。
污水处理方法

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指将含有各种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的废水经过一系列处理工艺,使其达到国家和地方排放标准,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保护水资源的目的。
下面将详细介绍几种常见的污水处理方法。
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来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
其中最常用的生物处理方法有活性污泥法、人工湿地法和厌氧消化法。
- 活性污泥法:将污水与含有大量微生物的活性污泥混合,通过搅拌和曝气等方式,使微生物降解有机物。
经过沉淀、过滤等工艺后,水质得到净化。
- 人工湿地法: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去除。
人工湿地法具有成本低、运行维护方便等优点。
- 厌氧消化法:将污水在无氧条件下与厌氧微生物接触,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作用,将有机物转化为甲烷等可再利用的产物。
2. 物理处理法物理处理法是利用物理原理对污水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沉淀、过滤和吸附等过程。
- 沉淀法:通过重力作用,使污水中的悬浮物沉降到底部,从而实现固液分离。
常用的沉淀设备有沉淀池和沉淀池。
- 过滤法:利用滤料或者滤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颗粒物。
常用的过滤设备有砂滤器、活性炭滤器和微滤膜等。
- 吸附法:利用吸附剂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吸附,从而达到去除有机物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3. 化学处理法化学处理法是利用化学反应对污水进行处理,主要包括氧化、还原和中和等过程。
- 氧化法:通过添加氧化剂,使污水中的有机物氧化为无机物或者易降解的物质。
常用的氧化剂有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
- 还原法:通过添加还原剂,使污水中的氧化物还原为无害物质。
常用的还原剂有亚硫酸盐和硫化物等。
- 中和法:通过添加酸或者碱,使污水中的酸性或者碱性物质中和,达到中性的要求。
常用的中和剂有石灰和盐酸等。
4. 高级处理法高级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特殊的污水,如含有重金属、有机溶剂等的工业废水。
常用的高级处理方法有吸附、膜分离和电化学法等。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

废水生化处理理论基础废水处理是指对工业、农业、生活等生产和生活活动中所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将废水中的各种有害物质去除或降低,使其达到环境排放标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
废水处理技术较为复杂,其中生化处理是一种常用的处理方法。
本文将介绍废水生化处理的理论基础。
1. 废水生化处理概述废水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成较为稳定、不易污染环境的无机物质,以实现对废水的净化处理。
生化处理一般包括好氧生物处理和厌氧生物处理两种方式。
•好氧生物处理:好氧生物处理是指在充氧的条件下,利用好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
这种处理方式对细菌的要求较高,需要提供足够的氧气。
•厌氧生物处理:厌氧生物处理是指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利用厌氧微生物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降解成沼气、二氧化碳等产物。
这种处理方式对微生物的适应能力要求较高,处理效果也较好。
2. 废水生化处理原理废水生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将废水中的有机物质通过生物作用转化为无机物质。
有机物质能够为微生物提供能量和生长所需的碳、氮、磷等元素,而微生物则通过代谢作用将有机物质降解为无机物质。
生化处理的主要过程包括:•底物的降解:微生物利用底物(有机物质)作为碳源和能源,在水体中进行降解反应,生成底物降解产物和生物体。
•底物的转化:底物降解产物经过一系列酶类的作用,逐步转化为无害的终产物,如CO2、H2O等。
•生物体的生长:底物的降解还伴随着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变化也会影响处理效果。
3. 废水生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废水生化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微生物培养、废水处理工艺设计、氧气供给等方面。
其中,微生物在生化处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培养和管理对处理效果至关重要。
•微生物培养:合理选择适应性强、活性高的微生物种类,进行培养和管理,提高其降解效率和处理能力。
•工艺设计:根据废水特性和处理要求设计合理的生化处理工艺,包括反应器设置、曝气方式、混合方式等。
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水资源的保护和治理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生物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中,以提高水质和减少水污染。
一、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基本原理生物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水处理技术,可以通过微生物的代谢作用去除水中的有害物质或转换为无害物质,从而净化水体。
生物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技术、生物吸附技术、生物膜技术和生物氧化技术等。
1、生物降解技术生物降解技术是指微生物通过代谢作用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的过程,常用于有机物的去除,如污水中的COD(化学需氧量)和BOD (生化需氧量)等。
通常使用的微生物有石油分解菌、硝化菌、亚硝化菌、硫酸还原菌和甲烷菌等。
2、生物吸附技术生物吸附技术是指利用生物体对某些物质高度选择性吸附性的特点,通过吸附污染物质而将其从水中去除。
生物吸附技术通常使用的生物材料有微藻、蘑菇、菌丝、细胞壳、菌体和炭等。
生物吸附技术具有简单、高效、可持续的特点。
3、生物膜技术生物膜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的附着性,通过在特定载体上形成生物膜将污染物质去除的过程。
通过生物膜技术可以同时去除多种物质,如COD、BOD、氨氮和磷等。
生物膜技术有利于微生物的附着和生长,避免被污染物质抑制和影响,具有高效性和稳定性的特点。
4、生物氧化技术生物氧化技术是指利用微生物对污染物质进行氧化反应的过程,通常用于处理难降解的工业废水。
生物氧化技术常用的微生物有假单胞菌、芽孢杆菌和厌氧菌等。
通过生物氧化技术可以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水体的目的。
二、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生物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饮用水、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农业排水等领域。
以下是几种常见应用。
1、饮用水处理生物滤池是一种常见的饮用水处理装置,通过模拟自然界的河流、湖泊等环境,使用一系列微生物滤料达到过滤和消毒的效果,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另外,利用微量元素添加法、紫外线消毒等技术也可以提高饮用水的水质。
COD超标解决方案

COD超标解决方案标题:COD超标解决方案引言概述:COD(化学需氧量)是水体中有机物质被氧化分解所需的氧量,当COD超标时会对水体环境造成污染。
因此,寻找有效的COD超标解决方案对于水体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COD超标解决方案,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如何应对COD超标问题。
一、物理处理方法1.1 深度过滤:通过过滤介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截留下来,从而减少COD的含量。
1.2 活性炭吸附:利用活性炭的吸附作用吸附水中的有机物质,降低COD的浓度。
1.3 超滤技术:利用超滤膜对水进行过滤,将有机物质截留在膜外,从而减少COD的含量。
二、化学处理方法2.1 氧化法:利用氧化剂如臭氧、过氧化氢等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降低COD 的浓度。
2.2 沉淀法:通过加入适当的沉淀剂如硫酸铁、氢氧化铁等,将水中的有机物质沉淀下来,减少COD的含量。
2.3 化学氧化法:利用化学氧化剂如高锰酸钾、过硫酸盐等氧化水中的有机物质,降低COD的浓度。
三、生物处理方法3.1 好氧生物处理: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降低COD的浓度。
3.2 厌氧生物处理: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质产生甲烷等气体,降低COD的含量。
3.3 植物净化:通过植物的吸收和降解作用,将水中的有机物质减少,降低COD的浓度。
四、组合处理方法4.1 物理化学联合处理:将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相结合,提高COD的去除效率。
4.2 生物化学联合处理:将生物处理和化学处理相结合,降低COD的浓度。
4.3 多重处理工艺:采用多种处理方法相结合,形成多级净化系统,有效地降低COD的含量。
五、定期监测和维护5.1 定期监测COD的含量:通过定期监测水体中COD的含量,及时发现超标情况。
5.2 维护处理设备:定期对处理设备进行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5.3 调整处理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处理参数,提高COD的去除效率。
结论:通过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以及组合处理等多种方法,可以有效地解决COD超标问题。
净化水处理工艺过程

净化水处理工艺过程
1.取水与预处理:
•取水:从水源地(如江河湖泊或水库)通过机泵加压将水输送到水厂。
•格栅过滤:利用网格状的栅栏截留大颗粒物质和悬浮物,实现初步净化。
•沉砂池:使水中颗粒物沉积下来,进一步去除悬浮物。
•预曝气:向水中充入空气,促进水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提高净化效果。
1.主处理:
•混凝:加入混凝剂(如明矾),使悬浮的小颗粒状杂质被吸附凝聚。
•沉淀:在反应沉淀池中,大颗粒絮凝体依靠自身重力作用从水中分离出来。
•过滤:通过石英砂、活性炭等有空隙的粒状滤料层,截留水中悬浮颗粒、细小杂质、有机物、细菌、病毒等,使水进一步澄清。
•生物化学处理:通过活性污泥法、A/O法、BAF法等工艺去除水中的有机物、氨氮、磷等有害物质。
1.后处理:
•消毒:通常采用氯化法(如通入氯气)进行消毒,防止水传播疾病。
1.输配:经过消毒处理后的水通过配水泵供给用户,进入用户家庭前可能还会经
过二次加压、二次消毒等步骤。
废水生化处理知识汇总(详细全面)

废水生化处理知识汇总(详细全面)1、什么叫废水的生化处理?废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是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简称生化处理。
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将废水中的可溶性的有机物及部分不溶性的有机物有效地去除,使水得到净化。
事实上,我们对生化处理并不是很陌生的,天然的水体中存在着一条食物链,即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小虫,小虫吃微生物,微生物吃污水,如果没有这条食物链,自然界就要乱套了。
在天然的河流中,有着大量的、依靠有机物生活的微生物,它们日日夜夜地将人们排入河流中的有机物(如工业废水、农药化肥、粪便等等有机物质)氧化或还原,最终转化为无机物质,如果没有微生物的存在,我们周围的河流,少则几个月,多则一、二年,就会成为臭河了,只是由于微生物太微小太分散,以致人们的肉眼看不见罢了。
而废水的生化处理工程则是在人工条件下对这一过程的强化。
人们将无以计数的微生物全部集中在一个池子内,创造一个非常适合微生物繁殖、生长的环境(如温度、pH值、氧气、氮磷等营养物质),使微生物大量增殖,以提高其分解有机物的速度和效率。
然后再往池内泵入废水,使废水中的有机物质在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过程中得到氧化降解,使废水得到净化和处理。
与其他处理方法相比,生化法具有能耗低、不加药、处理效果好、处理费用低等特点。
2、微生物是通过何种方式将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分解去除掉的?由于废水中存在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有机物,这些无生命的有机物是微生物的食料,一部分降解、合成为细胞物质(组合代谢产物),另一部分降解氧化为水份,二氧化碳等(分解代谢产物),在此过程中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被微生物降解去除。
3、微生物与哪些因素有关?微生物除了需要营养,还需要合适的环境因素,如温度、pH值、溶解氧、渗透压等才能生存。
如果环境条件不正常,会影响微生物的生命活动,甚至发生变异或死亡。
4、微生物最适宜在什么温度范围内生长繁殖?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微生物最适宜的温度范围一般为16-30℃,最高温度在37-43℃,当温度低于10℃时,微生物将不再生长。
2蒋展鹏:环境工程学课件:第二章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0.1或1mm
筛滤截留
格栅 筛网 微滤机
重力沉降 沉砂池
离心分离
旋流分离器 离心机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一、格栅、筛网和微滤机
1、格栅
主要用途:用于去除可能堵塞水泵机组及管道闸门的粗大悬 浮物,并保证后续处理设施能正常运行。
结构特点:由一组(或多组)相平行的金属栅条与框架组成,栅 条间形成缝隙。(缝隙宽度和水质决定截留效率)
四、过滤
1、 过滤机理
阻力截留 重力沉降
水中悬浮物的粒径 表层滤料的最小粒径 过滤速度
滤料直径 过滤速度
接触絮凝
滤料直径(比表面积) 荷电量
单层滤池 双层滤池 多层滤池
重力式滤池 压力滤池
慢滤池 快滤池
普通快滤池 虹吸滤池 无阀滤池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2、普通快滤池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1) 过滤工艺过程(过滤、反洗)
出水
取样栓 排泥
投药
电动机 投药
澄清水 泥浆池
二次混合及反应区 转动 叶轮
竖管
孔口 原水
浓缩斗
一次混合及反应区
回流区
罩
排泥及放空
机械加速澄清池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2) 常见澄清池
悬 浮 澄 清 池
泥渣悬浮层
强制 出水槽
反应罩
进水 穿孔管
排泥 泄水 穿孔管 穿孔管
检修人孔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u1 u0 v
u1
h
t (1.5 ~ 2.0)t0
L
第二章 水的物化处理方法
q0
Q A
H
2、普通沉淀池
(1)类型
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

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环节。
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是指对实验室产生的废水进行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有害物质,使其达到排放标准或者可再利用的水质要求。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
1. 生物处理法生物处理法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来降解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一种方法。
其中,常见的生物处理方法包括活性污泥法、固定化生物膜法和人工湿地法。
活性污泥法是将含有微生物的活性污泥与污水混合,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将有机物降解为无机物。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操作简单等优点。
固定化生物膜法是将微生物固定在一种载体上,形成生物膜,然后将污水通过生物膜进行处理。
该方法具有生物膜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等优点。
人工湿地法是利用湿地植物和微生物共同作用来净化污水。
该方法具有处理效果稳定、维护成本低等优点。
2. 物理化学处理法物理化学处理法是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包括沉淀法、吸附法、氧化法等。
沉淀法是利用沉淀剂将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浑浊物沉淀下来,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常用的沉淀剂有氢氧化铁、氯化铁等。
吸附法是利用吸附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吸附到吸附剂表面,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沸石等。
氧化法是利用氧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常用的氧化剂有臭氧、过氧化氢等。
3. 膜分离法膜分离法是利用膜的选择性透过性来分离和去除污水中的溶解性物质和微粒。
常见的膜分离方法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
微滤是利用微孔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悬浮物和细菌等。
超滤是利用超滤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胶体和高份子物质等。
纳滤是利用纳滤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溶解性有机物和无机盐等。
反渗透是利用反渗透膜对污水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溶解性无机盐和有机物等。
4. 其他处理方法除了上述常见的处理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实验室污水处理方法,如电化学氧化法、高级氧化法等。
电化学氧化法是利用电化学反应将污水中的有机物质氧化分解,从而实现污水的净化。
人工湖水处理方案及措施

人工湖水处理方案及措施一、物理处理法1.1沉淀法:通过重力沉降,将水中的悬浮物和胶体物质沉淀下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1.2过滤法:通过过滤介质,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等去除。
常用的过滤介质有石英砂、活性炭、纤维棉等。
1.3膜过滤法:利用膜的孔径大小,将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细菌等去除。
常用的膜有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等。
二、化学处理法2.1混凝法:通过向水中投加混凝剂,使水中的悬浮物、胶体物质、色素等发生凝聚,形成大的颗粒,以便去除。
常用的混凝剂有铝盐、铁盐等。
2.2氧化还原法:通过向水中投加氧化剂或还原剂,将水中的有害物质氧化或还原成无害物质,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
常用的氧化剂有氯气、臭氧等,还原剂有硫酸亚铁、硫化氢等。
2.3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剂将水中的有害离子去除,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磺酸盐、苯胺等。
三、生物处理法3.1活性污泥法:通过培养和利用活性污泥中的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3.2生物膜反应器:通过在反应器中培养和利用生物膜中的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3.3曝气池法:通过向水中曝气,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量,培养和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四、物理化学处理法4.1吸附法:通过吸附剂将水中的有害物质吸附在表面,达到去除的目的。
常用的吸附剂有活性炭、纤维棉等。
4.2离子交换法:通过离子交换剂将水中的有害离子去除,常用的离子交换剂有磺酸盐、苯胺等。
4.3电化学处理法:利用电化学原理,将水中的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或从水中去除。
常用的电化学处理设备有电解槽、电渗析器等。
五、生物化学处理法5.1厌氧生物处理法:通过培养和利用厌氧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厌氧生物处理设备有UASB反应器、厌氧滤池等。
5.2好氧生物处理法:通过向水中曝气,增加水中的溶解氧量,培养和利用好氧微生物,将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害的物质。
常用的好氧生物处理设备有活性污泥反应器、生物膜反应器等。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

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介绍及工艺图污水处理是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措施之一。
在污水处理过程中,生化处理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本文将介绍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原理、工艺流程和工艺图。
一、生化处理原理生化处理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来降解和转化有机物的过程。
在二级处理中,主要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生化处理。
活性污泥法是利用污水中的有机物为微生物提供能源和营养物质,使其生长繁殖,并通过吸附、吸附解吸、生物氧化等作用将有机物降解。
二、工艺流程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流程通常包括预处理、生化反应池、沉淀池和消毒等环节。
1. 预处理:将进入生化反应池的原污水进行初步处理,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以减轻后续处理的负担。
2. 生化反应池:将经过预处理的污水进入生化反应池,加入适量的活性污泥和空气,通过搅拌和曝气等方式,使微生物与有机物充分接触,进行降解和转化。
3. 沉淀池:生化反应后的污水进入沉淀池,通过静置,使污泥和水分离。
污泥沉淀在底部形成污泥层,上清液则从上部流出。
4. 消毒:为了杀灭残留的病原微生物,对出水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紫外线消毒和氯消毒等。
三、工艺图以下是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的工艺图:1. 预处理:- 进水口:将原污水引入处理系统。
- 格栅:去除较大的固体颗粒和悬浮物。
- 沉砂池:去除重质悬浮物。
2. 生化反应池:- 活性污泥池:加入适量的活性污泥和空气,进行生化反应。
- 搅拌器:保持污泥悬浮状态,促进微生物与有机物的接触。
- 曝气装置:提供氧气,促进微生物的生长和有机物的降解。
3. 沉淀池:- 沉淀池:静置使污泥和水分离。
- 污泥回流管:将部份污泥回流至生化反应池,维持污泥的活性。
4. 出水口:- 出水口:将处理后的污水排放至环境。
四、总结二级处理污水生化处理是一种有效的污水处理方法,通过利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反应,能够将有机物降解和转化为无害物质。
工艺流程包括预处理、生化反应池、沉淀池和消毒等环节,其中生化反应池是关键环节。
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与处理方式有哪些

水的净化与处理•水的净化:(1)基本流程:天然水+混凝剂过滤→清洁水+消毒剂→饮用水天然水中溶解的主要气体是O2、CO2、H2S。
(2)除去水中的固体杂质和悬浮物:常用混凝剂为铝盐(如硫酸铝、明矾、碱式氯化铝等)、三价铁盐等。
原理为:Al3++3H2O=Al(OH)3(胶体)+3H+,Fe3++3H2O=Fe(OH)3(胶体)+3H+,生成的胶体能吸附水中的悬浮杂质而沉降,达到净水的效果。
(3)消毒:常用的消毒剂为氯气、漂白粉精、臭氧、二氧化氯等。
对自来水进行暴晒是为了除去水中少量的次氯酸。
水处理剂能杀菌消毒是因为它具有强氧化性。
过氧化钠不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
O3消毒的反应产物无毒无害。
(4)消除水中的异味:活性炭颗粒的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让水通过由细小的活性炭颗粒组成的滤床能够除去水中的异味。
活性炭在水的净化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
通入CO2可以除去水中的Ca离子和调节溶液的pH污水处理:(1)生物化学方法通常使用含有大量需氧微生物的活性污泥,在强力通入空气的条件下,微生物以水中的有机废物为养料生长繁殖,将有机物分解为二氧化碳、水等无机物,从而达到净化污水的目的。
(2)中和法酸性废水常用熟石灰中和,碱性废水常用H2SO4或CO2中和。
(3)③沉淀法Hg2+、Pb2+、Cu2+等重金属离子可用Na2S除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g2++S2-===HgS↓,Pb2++S2-===PbS↓,Cu2++S2-===CuS↓。
注意:①一般不采用离子交换法,因为离子交换法价格昂贵。
②过滤用到的玻璃仪器出烧杯外,还有漏斗、玻璃棒③分离Hg是需在通风橱中进行,原因是Hg有挥发性,且有毒④回收纯净的金属铜时应增加冷凝回流装置以防止污染。
3.水质检测的项目:BOD、有机物、N、P、重金属、pH值、悬浮物、溶解性固体、总碱度富营养化的检测项目:水样的总铅、总铜、总铁、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氨氮值。
污水处理SBR工艺

污水处理SBR工艺污水处理SBR工艺是一种常见的污水处理工艺,本文将详细介绍该工艺的原理、流程、设备及操作要点等内容。
一、工艺原理污水处理SBR工艺(Sequencing Batch Reactor)是一种间歇处理生物化学反应器,通过将进水、好氧反应、沉淀、排空等过程分批进行,以达到去除有机物和氮磷等污染物的效果。
二、工艺流程⒈进水:将污水引入SBR反应器中,进行下一步处理。
⒉好氧反应:在反应器中加入适量的氧气,通过曝气设备将氧气充分溶解到污水中,促进好氧菌的生长及其对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⒊沉淀:停止曝气,停止供氧,等待反应器中的污泥沉降至底部。
⒋排空:通过底部排泥装置,将沉淀后的清水排出,可回流至进水口或进入后续工艺。
⒌捕捉:捕捉并处理浮在上层水面的悬浮物质,如油脂、布粒等。
⒍氧化:使用氧化剂对有机物进行氧化降解,以进一步净化污水。
⒎出水:经过以上处理后,得到符合排放标准的清水。
三、工艺设备⒈SBR反应器:用于容纳处理污水的主体设备。
⒉曝气设备:提供曝气氧气,促进好氧菌的生长。
⒊底部排泥装置:用于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⒋浮物捕捉装置:用于捕捉浮在水面的悬浮物质。
⒌氧化剂投加装置:用于投加氧化剂。
四、操作要点⒈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进水流量和水质,确保反应器能够正常运行。
⒉控制好曝气氧气的供给量,保证好氧菌的生长及有机物的分解。
⒊在沉淀过程中,要确保足够的时间供污泥沉降,避免在排泥过程中将悬浮物质带出。
⒋定期清理浮物捕捉装置,防止堵塞影响正常运行。
⒌根据实际情况适量投加氧化剂,提高水的净化效果。
附件:⒈SBR工艺流程图⒉设备布置图⒊操作维护手册法律名词及注释:⒈污水处理有关法律法规: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⒉进水口:污水处理工艺中,污水进入处理设备的入口口。
⒊排泥装置:用于将沉淀的污泥排出。
⒋水质排放标准:根据国家规定,对排放水质的要求和限制。
废水处理方法之生物处理法!

废水处理方法之生物处理法!废水的生物处理法废水处理生物法是利用污水中微生物自身新陈代谢功能,从而降解污水中的有机物,并转化为稳定无机物的一种处理技术。
其可以降低以BOD、COD等所表示的有机物的浓度,从而得到清净的水,还可以尽量减少产生的污泥量,可以除掉氮磷等营养盐类。
生物处理法是利用生物,也就是利用细菌或是原生动植物等代谢作用来处理各种工业、生活污水,使其废水中呈溶液、胶体以及微细悬浮状态的有机污染物,转化为稳定、无害的物质。
根据作用微生物的不同,生物处理又分为需氧生物处理法和厌氧生物处理法两种类型。
1.需氧生物处理法利用需氧微生物在有氧条件下将废水中复杂的有机物分解的方法。
当废水同微生物接触后,水中的有机物进入菌体内,在菌体内通过分解代谢过程被氧化降解,产生的能量供细菌生命活动的需要;一部分氧化中间产物通过合成代谢成为新的细胞物质,使细菌得以生长繁殖。
zui终产物是二氧化碳、水、氨、硫酸盐和磷酸盐等,处理完成时,还可产生硝酸盐。
2.厌氧生物处理法主要用于处理污水中的沉淀污泥,因而又称污泥消化,也用于处理高浓度的有机废水。
这种方法是在厌氧细菌或兼性(好氧兼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将污泥中的有机物分解,zui后产生甲烷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这些气体是有经济价值的能源。
除此之外,废水的生物处理技术还可以分为生物化学法、生物絮凝法和生物吸附法。
1.生物化学法通过微生物处理含重金属废水,将可溶性离子转化为不溶性化合物而去除。
2.生物絮凝法利用微生物或微生物产生的代谢物进行絮凝沉淀的一种除污方法。
微生物絮凝剂是一类由微生物产生并分泌到细胞外,具有絮凝活性的代谢物。
一般由多糖、蛋白质、DNA、纤维素、糖蛋白、聚氨基酸等高分子物质构成,分子中含有多种官能团,能使水中胶体悬浮物相互凝聚沉淀。
3.生物吸附法利用生物体本身的化学结构及成分特性来吸附溶于水中的金属离子,再通过固液两相分离去除水溶液中的金属离子的方法。
利用胞外聚合物分离金属离子,有些细菌在生长过程中释放的蛋白质,能使溶液中可溶性的重金属离子转化为沉淀物而去除。
生化法污水处理

4.连续运行,可自动化
5.工艺(运行方式多样),功能多样化,
可脱氮,除磷
生化法污水处理
一、基本概念与流程 活性污泥
污水经过一段时间的曝气后,水中会产生一种以好氧 菌为主体的茶褐色絮凝体,其中含有大量的活性微生物,这 种污泥絮体就是活性污泥。活性污泥是以细菌、原生动物和 后生动物所组成的活性微生物为主体,此外还有一些无机物, 未被微生物分解的有机物和微生物自身代谢的残留物。
▪ 该方法其处理废水的费用低廉,运行管理较为方便, 所以生化处理是废水处理系统中最重要的过程之一, 目前,这种方法已广泛用于生活污水及易降解的工 业有机废水的二级处理。
生化法污水处理
废
污水的好氧生物处理--活性污泥法、生物膜法
水
生
物
处
污水的厌氧生物处理法
理
生化法污水处理
废水的可生化性
根据BOD5与CODcr的比值大小判断: B/C>0.45 B/C>0.30 B/C<0.25 B/C<0.2 生化性好 可生化 较难生化 不易生化
废水厌氧生物处理是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的有 效方法之一。人们有目的地利用厌氧生物处理已有 近百年的历史。
生化法污水处理
▪ 原生动物: 单一细胞动物,身体的构造十分简单,会吃,会动, 会繁殖和死亡。身体非常小,大部分是要用显微镜 才观察得到的动物。栖息在淡水、海水或者共其他 动物的体液内。例如变形虫。 原生动物是无性繁殖的。
▪ 后生动物:除原生动物以外的动物。
生化法污水处理
活性污泥法
以活性污泥为主体的污水生物处理技术
生物处理的主要作用者是微生物,根据反应中氧气的 需求,可把细菌分为好氧菌和厌氧菌。
主要依赖好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处理过程的工艺, 称为好氧生物处理法;主要依赖厌氧菌的生化作用来完成 处理过程的工艺,称为厌氧生物处理法。
水的生物化学处理方法

有机物质中炭氮比(C/N)过高, 则pH易下降,缓冲能力弱;炭氮 比(C/N)过低,则pH易上升, 脂肪酸的胺盐积累,会对产甲烷 菌产生毒害。
三、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分为厌氧悬浮生长系统处理技术和厌氧附着生长系统处理技术。
厌氧接触法
普通消化池
厌氧生物滤池
厌氧流化床
厌氧生物转盘
厌氧污泥层工艺
UASB工艺 厌氧隔板反应器 厌氧移动层反应器
影响厌氧处理的主要因素
1、甲烷细菌对温度的变化十分敏感。
常温消化 中温消化 高温消化 水温10~30℃ 水温25~38℃ 水温50~55℃
2、甲烷细菌的繁殖速度很慢。 3、甲烷细菌的专一性很强。
4、甲烷细菌对pH的要求很严格
产酸菌要求环境介质pH在 4.5~8,产甲烷菌要求在中性 附近。在6.6~7.4较适宜。
气体 出水 进 水
回流
(3)厌氧附着生长系统处理技术
1、厌氧生物滤池 2、厌氧膨胀床和厌氧流化床 3、厌氧生物转盘
(4)厌氧塘
四、厌氧生物处理的新发展
(一)多级厌氧生物处理系统 (二)两相厌氧处理系统 (三)厌氧、好氧联合处理系统
发展方向
高效率厌氧处理系统必须满足的条件之 一是: 能够保持大量的活性厌氧污泥。 第二个条件, 是使得进水和保持的污泥 之间的良好接触。 今后厌氧反应器的发展方理效果, 向应 该围绕这两个基本条件, 开发启动周期 短、使用范围广, 耐冲击负荷能力强, 出水水质进一步提高的高效厌氧反应器。
NO2-+2H++H2O NO3-
反硝化过程:厌氧菌将NO3-和NO2-还原为N2
6 NO 6 NO
3
2 CH 3 OH 6 NO
水处理方法

水处理方法1、沉淀物过滤法沉淀物过滤法的目的是将水源内之悬浮颗粒物质或胶体物质清除干净。
这些颗粒物质假如没有清除,会对透析用水其它精密的过滤膜造成破坏或甚至水路的堵塞。
这是最古老且最简单的净水法,所以这个步骤常用在水纯化的初步处理,或有必要时,在管路中也会多加入几个滤器(filter)以清除体积较大的杂质。
滤过悬浮的颗粒物质所使用的滤器种类很多,例如网状滤器,沙状滤器(如石英沙等)或膜状滤器等。
只要颗粒大小大于这些孔洞之大小,就会被阻拦下来。
对于溶解于水中的离子,就无法阻拦下来。
假如滤器太久没有更换或清洗,聚积在滤器上的颗粒物质会愈来愈多,则水流量及水压会渐渐削减。
人们就是利用入水压与出水压差来判定滤器被堵塞的程度。
因此滤器要定时逆冲以排出聚积其上的杂质,同时也要在固定时间内更换滤器。
沉淀物过滤法还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由于颗粒物质不断被阻拦而聚积下来,这些物质面或许有细菌在此繁殖,并释放毒性物质通过滤器,造成热原反应,所以要常常更换滤器,原则上进水与出水的压力落差上升达到原先的五倍时,就需要换掉滤器。
2、硬水软化法硬水的软化需使用离子交换法,它的目的是利用阳离子交换树脂以钠离子来交换硬水中的钙与镁离子,以此来降低水源内之钙镁离子的浓度。
其软化的反应式如下:Ca2++2NaEX→CaEX2+2Na+1Mg2++2NaEX→MgEX2+2Na+1式中的EX表示离子交换树脂,这些离子交换树脂结合了Ca2+及Mg2+之後,将原来含在其内的Na+离子释放出来。
树脂基质(resinmatrix)内藏氯化钠,在硬水软化的过程中,钠离子会渐渐被使用耗尽,则交换树脂的软化效果也会渐渐降低,这时需要作还原(regeneration)的工作,也就是每隔固定时间加入特定浓度的盐水,一般是10%,其反应方式如下:CaEX2+2Na+(浓盐水)→2NaEX+Ca2+MgEX2+2Na+(浓盐水)→2NaEX+Mg2+假如水处理的过程中没有阳离子的软化,不只是逆渗透膜上会有钙镁体的沉积以致降低功效甚至破坏逆渗透膜,长期饮用也简单得到硬水症候群。
产生水、利用水的生物化学反应举例

产生水、利用水的生物化学反应举例产生水、利用水的生物化学反应是生物体内水分代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下面列举了10个与水分代谢相关的生物化学反应。
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和一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如葡萄糖)的过程。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植物的叶绿素吸收,水分子被分解,释放出氧气,并产生化学能。
2.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利用有机物质与氧气反应产生能量的过程。
在呼吸过程中,水分子是呼吸底物之一,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并释放出能量。
3. 水解反应:水解反应是一类化学反应,其中水分子被加入到大分子中,将其分解为小分子。
例如,消化系统中的酶会催化食物中的淀粉分子水解为葡萄糖分子,利用水分子进行反应。
4. 水合反应:水合反应是指物质与水分子结合形成水合物的化学反应。
例如,硫酸会与水分子结合形成硫酸的水合物,这是一种水合反应。
5. 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在水溶液中,许多离子会参与各种反应。
例如,酸碱反应中,酸分子会释放出氢离子,碱分子会释放出氢氧根离子,从而生成水分子。
6. 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的氧化态和还原态之间的电子转移反应。
在一些氧化还原反应中,水分子可以起到电子的接受或者给出的作用。
7. 水解酶的催化反应:水解酶是一类催化水解反应的酶,可以将水分子加入到底物分子中,从而分解底物。
例如,脂肪酶可以催化三酰甘油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8. 水解酸的水解反应:水解酸是指在水中能够与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的酸。
例如,硫酸可以与水分子发生水解反应,生成硫酸的水合物和氢离子。
9. 水合酶的催化反应:水合酶是一类催化水合反应的酶,可以将水分子与底物结合形成水合物。
例如,碳酸酐酶可以催化二氧化碳和水分子结合形成碳酸。
10. 水解聚合反应:水解聚合反应是指聚合物被水分子加入从而分解为单体的反应。
例如,聚酰胺的水解聚合反应会将聚酰胺分解为单体的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