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文言文复习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文言文复习
一、解释加点词要点
1.了解文言实词的单音节构词特点
在现代汉语中,词绝大多数是由两个以上的字组成,例如,“老师”、“红彤彤”等。但是在文言文中,绝大多数词都是单音节的,也就是一个字构成的。因此,在解释文言加点词语时,就必须把单音节的词,解释为双音节的词。例如,解释《曹刿论战》中“齐师伐我”,“齐”解释为“齐国”,“师”解释为“军队”,“伐”解释为“攻打”,“我”解释为“我国”。再如,解释《出师表》中“臣不胜受恩感激”中的“感激”,必须作为两个词来解释,“感”,解释为“感动”;“激”,解释为“激动”。
2.区分古今词义异同
现代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古汉语到了今天,词语发生了很多改变,有的古义消失了,有的词义扩大了,有的词语缩小了,还有的词义变的与今天截然不同了。例如,解释《曹刿论战》中的“牺牲玉帛”的“牺牲”,古义指“猪牛羊作为祭品”,而在现代汉语中,“牺牲”指“为正义事业而舍弃自己的利益或生命”,如“牺牲生命”、“牺牲个人利益”,这里的词义就是扩大了。再如,在解释《为学》中“西蜀之去南海”的“去”时,就要解释为“距离”或“离开”,与现代汉语意思就大相径庭。
3.注意文言通假
在古代,尽管有些汉字还没有造出来,但是古人照样能够表达出来那些还没有造出来的例如汉字的意思。例如,往返的“返”,在两千年前还没有造出来,因而,在《愚公移山》中“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就借用了“反”字来替代“返”。又如,在“河曲智叟亡以应”中,古人又借用“亡”代替没有造出来了“无”。
文言通假现象大致有四种情况。
①利用近音与同音字来代替。例如,在《扁鹊见蔡桓公》中,“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走”句中,“还”字替代“旋”字;《核舟记》中,“左手倚一衡木”句中,“衡”字替代“横”字。
②用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在《扁鹊见蔡桓公》中,“疾在腠理,汤熨之所及也”,“在肠胃,火齐之所及也”,这两个句子中,用“汤”与“齐”分别代替了“烫”与“剂”。
③用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在《马说》中,“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不能通其意”句中,利用形声字“材”代替了声旁字“才”。
④利用声旁相同的形声字互相代替。例如,在《愚公移山》中,“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句中,“厝”是形声字,用它代替形声字“措”。
4.了解文言词语的一词多义
无论是古代汉语,还是现代汉语中,一个词语通常都是有几个意思。因此,在学习文言文的时候,要注意积累词义。例如,在《桃花源记》中,“便舍船,从口入”句中“舍”,解释为“舍弃”,而在“土地平旷,屋舍俨然”中“舍”则解释为“房屋”。又如“许”字,在《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应解释为“左右”;在《大铁椎传》中“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又应解释为“地方”;而在《愚公移山》中,“杂然相许”的“许”又该解释为“赞许”等等。
二、解释文言句子技巧
总的要求:“信、达、雅”。信,即准确翻译,把句中实词意义翻译出来;达,即翻译要通畅,符合现代汉语的语言习惯;雅,即高雅,翻译的要漂亮一点。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信、达、雅”这三个要求呢?
1.直译。“直译”就是指在翻译文言句子时要一字一词地对照翻,把文言中的单音节词相应地译为双音节词。例如,翻译“齐师伐我”时,就要把四个字意义翻译出来,译成“齐国军队攻打我国”。
但是,有时候会遇到直译译不通的情况,这时候就可以穿插意译。何为“意译”?就是指只是译出句子的大概意思,它并不要求把每个字都相应地译出来。例如,翻译《大铁椎传》“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时,直译后一句就比较困难,可采用意译,译为“我想保护你,那么,就不能使我痛痛快快地杀敌了”。
2.要适当的移动词序,使句子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这里要特别注意一种常见的特殊文言句式——倒装句。例如,在《陋室铭》中“何陋之有”,意思是“有何陋”(有什么简陋呢),翻译时就不能按原句顺序直接翻译。
3.适当进行增补。由于文言文中有许多的省略现象,因此,在翻译的过程中必须把省略的部分增补出来,否则,不仅句意不清,而且还会造成句子不通。例如,翻译《捕蛇者说》中“触草木,尽死”这句时,就必须增补出省略掉的句子主语,即“(异蛇)触草木,(草木)尽死”。再进行直译。
4.要对原句适当保留,即文言句子中有些词语不作翻译。对于文言文中出现的人名(包括名、字、号、别号、谥号等)、地名、官名、年号等等,可以保留,不必翻译。例如,在翻译《登泰山记》“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时,句中“丁未”表示时间,“知府”表示官名,“朱孝纯”是人名,“子颍”是朱孝纯的字,所有这些都可以不作翻译。
这个句子可翻译为:“这个月的丁未日,(我)和知府朱孝纯(字子颍)从南面的山脚下登山。”
5.注意文言通假现象。文言文中有许多通假字,我们应该了解常见的通假字。例如,在翻译《愚公移山》中的“河曲智叟亡以应”时,就必须了解“亡”是个通假字,通“无”,而不作“消亡”、“逃亡”、“灭亡”讲。又如,翻译《黄生借书说》中“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必须了解“假”是通“借”,否则这个句子就译不对。
6.注意文言文中古今词义的差异。我们知道,汉语经过几千年的演变,有些词的词义或多或少的发生了改变,因此,在翻译的时候要注意那些古今词义不同的词。例如,翻译《捕蛇者说》中的“若毒之乎”,“若”、“毒”两个词,古今差异明显,古义是“你”、“怨恨”的意思,而今义则是“如果”、“有毒”的意思。
7.注意文言文中得词类活用现象。词类的活用通常有以下几种规律。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活用为动词。在《泰登山记》中“明烛天南”句中,“烛”原是名词,在这里活用为动词,即“照亮”。
②名词用作状语,即用这个名词来修饰后面的动词,一般译为“像……一样”。《小石潭记》中得“斗折蛇行”句,“斗”与“蛇”都是名词,它们分别修饰后面的动词“折”和“行”,可译为“(那小石潭的岸势)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弯曲爬行”。
此外,名词也有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只是在初中文言文中少见。
(2)动词的活用
①动词活用作名词,在《卖油翁》中“吾射不亦精乎”句中,“射”原为动词,但是在这里用作名词,解释为“射箭的本领”。
②动词的使动用法,即指这个动词对于它后面的宾语含有“使它怎么样”的意思,一般译为“使(之)……”。《捕蛇者说》中“君将哀而生之乎”句中的“生”是个动词,这里活用为使动用法,“生之”即为“使之生”的意思,整句就可译为“你要可怜我而使我活下去吗”。
③动词的意动用法,即指这个动词对于后面的宾语含有“认为它怎么样”的意思,一般可译为“以之……为”。如《捕蛇者说》中“若毒之乎”句中,“毒”是动词,作意动用法,即“若以之为毒乎”,译为“你认为干这个差役很痛苦吗”。
(3)形容词的活用
①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在《卖油翁》中“尔安敢轻吾射”句中,“轻”原是形容词,句中作动词,意为“轻视”,本剧可译为“你怎么敢看轻我射箭的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