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化学《分子和原子》公开课课件1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上课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分子和原子》上课课件1
现 象 溶液氨由分无子色变为红色 结 论 浓氨水能使酚酞溶液变红
观察与思考2:
通过这一现象及解释, 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分子运动的快慢相同吗?
烧杯A
烧杯B
烧杯C
现 象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溶液不变色
解 B烧杯中氨分子进入 A 烧杯中,从 释 而使酚酞溶液变红。
从微粒角度看,湿衣服为什么能晾干? 下列哪种情况衣服更容易干,为什么?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的间隔受热时 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课件(28张PPT )
二·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1、物质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越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情况,气体 > 液体 > 固体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课件(28张PPT )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题1分子和原子第1课时课件(28张PPT )
练一练, 你会了吗
• 1、“墙角数枝梅,凌寒独 自开。遥知 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梅花 》)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的梅花香的 原因是( B )
以上说明:分子大还是小?
结论:分子的 质量和体积
都很小
实验探究
1、用小烧杯A取约20mL蒸馏水,再加入5~6滴酚酞试 液,观察溶液的颜色变化。 2、用试管取少量上述A烧杯中酚酞溶液,再慢漫滴 加浓氨水,观察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3、向B烧杯加入约5mL浓氨水,再将A烧杯中的酚酞溶

《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分子和原子》(初中化学公开课教学PPT课件)
(第一课时)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等都是构 成物质的微粒。 2.能用微观粒子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水到哪里去了?
鲜花盛开的季节,在远处就能闻到花香。你 知道这其中蕴含的化学知识吗?
扫描隧道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下的苯分子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放大1000万倍的酒精
这些图片说明了什么?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
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所 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 微粒构成,这就是:分子、原子。
分子的性质探究
一滴水(以20滴水为 1mL计)中大约有 1.67×1021 个水分 子。如果 1000000000( 10亿 )人来数一滴水里 的水分子,每人每 分钟数100个,日夜 不停,需要3万多年 才能数完。
分子的体积很小
分子的性质探究
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
3×10 -26 kg
0.00000000000000000 0000000003kg
分子的质量很小
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分子的性质探究
实验探究1:品红在水中的扩散
分子的性质探究
实验探究一 分子运动现象 向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品红。 请观察实验现象。
现 象 溶液为红色 结 论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探究二:探究微粒运动实验
观察与思考2:
从这一现象中你可 以得出哪些结论?
⒈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⒉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3.氨水易挥发,能使酚酞 溶液变红。
性烧质杯2:A分子在不断地烧 运杯动B
现象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解释
氨分子运动,进入 A 烧杯中,使酚 酞溶液变红。
花香的原因是( B)

《分子和原子》PPT精品课件人教版1

《分子和原子》PPT精品课件人教版1

活动二(1):体验分子的运动
活动二(2):体验分子的运动 为什么湿衣服在阳光下更容易晒干?
活动二(3):探究分子之间的间隔
活动二(3):探究分子之间的间隔
利用注射器设计对比实验,探抽取一定量的空气,用手指堵住针筒末端的 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2、另换一支相同的针筒,抽取相同量的水,用手指堵住针筒 末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观察现象

2.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 一地, 太守下 山回家 ,宾客 跟随着 。枝叶 茂密成 荫,禽 鸟到处 鸣叫, 那是因 为游人 离开后 鸟儿们 在快乐 啊。

3.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 知道游 人的乐 趣;游 人只知 道跟随 太守游 玩的乐 趣,却 不知道 太守以 游人的 快乐为 快乐。
变化 改变
水的通电分解

变化
化学变化中,分
子本身

变,生成新的分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你的收获:
分子很小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之间存在间隔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扩展作业:
1、网络中搜索了解DNA分子。 2、撰写水分子自述的小短文。

1.太守周围的人情事物无一不让他愉 悦动情 。他所 治理的 滁州这 一方水 土,可 谓政通 人和, 百姓安 居乐业 ,快乐 无比, 太守自 然也就 乐得其 醉了, 他沉醉 于这方 山水之 乐,也 更沉醉 与民同 乐之中 。
三万多年
猜一猜: 分子的其他特点:
分子在不断运动
分子间存在间隔
活动二(一):体验分子的运动
实验一:在小烧杯中加入1/3水, 加入一药匙品红固体,观察现象。
整杯水变红,证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人教版化学课件《分子和原子》ppt公开课1

人教版化学课件《分子和原子》ppt公开课1


2.不仅春风得意的封建宠儿常常以竹 来互相 吹捧或 以竹自 诩,那 些落泊 荒野的 书生和 隐居“ 南山” 、待价 而沽的 名士, 也普遍 寓情于 竹、引 竹自况 。

3.在这种独特的文化氛围中,有关竹 子的诗 词歌赋 层出不 穷,画 竹成为 中国绘 画艺术 中的一 个重要 门类, 封建士 大夫在 私园、 庭院中 种竹养 竹以助 风雅, 亦成为 普遍风 气。
OOHHOFra bibliotekHH氧分子(O2) 氢分子(H2) 水分子(H2O)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原子的特点
(与分子相似) (2)原子总在不断运动
思考:
(3)原子间有间隔
1、分子由原子构成,因此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
2、分子一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
三、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物质的变化
1、分子的观 点
物理变化:分子不变
2、分子可直接构成物质,而原子则先构成分子 后再构成物质
3、分子的质量比原子的质量要大。
√ 4、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是( D)
A.分子大、原子小 B.分子间有间隔,原子间没有间隔 C.分子在不停地运动,而原子不运动 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 可分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人教版化学课件《分子和原子》PPT课件1

人教版化学课件《分子和原子》PPT课件1
【结论】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课堂探究 • 实验探究2 • 观察与思考1: • 1.向盛有4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
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现 象 溶液为无色 结 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 课堂探究 • 实验探究2 • 观察与思考1: •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溶液

6.中西方用香的差异源自于思维方式 的不同 。西方 人注重 直观性 ,喜欢 某种气 味就直 接喷洒 ,芬芳 满身, 让别人 直观地 感受到 ;

7.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几千年的文 化传承 使他们 更注重 意会性 ,儒释 道三家 无不言 开悟, 最高深 的思想 是“意在 言外”, 最美好 的意境 是“言 有尽而 意无穷” ,表现 在用香 上,就 会在享 受美好 的芬芳 之外, 更注重 思想的 体验和 提升。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1课时 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 课前导入
• 1.为什么湿衣服在阴凉处能晾干(水怎么会跑)? 如果晒在太阳下干得更快?
• 课前导入
• 为什么当人漫步在花园里,能陶醉在沁人肺腑的 花香之中呢?
• 课前导入 • 走过加油站时你从这里能嗅到什么气味?
• 课前导入
• 把糖块放到一杯水中,一会儿糖块不见了,而糖 水却是甜的。为什么?
第2课时 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 课前导入
• 1.原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 • 1个氢原子的质量为1.67×10-27kg。
• 课前导入
• 2.原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如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 柱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 课前导入
• 3.原子间有间隔。水银温度计中的水银柱随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就是汞原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 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公开课课件1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公开课课件1
1、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C

A
B
C
D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九 上3.1 分 子 和 原子 第 二 课时 课 件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九 上3.1 分 子 和 原子 第 二 课时 课 件
第三单元课题二分子和原子 根据下列的图形给物质分类(混合物、纯净 物、单质、化合物):
纯净物 化合物
纯净物 单质
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 是分子间的间隔发生变化。
化学变化: 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生成新 的分子。
2、混合物和纯净物
混合物: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九 上3.1 分 子 和 原子 第 二 课时 课 件
纯净物:由同种分子构成。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九 上3.1 分 子 和 原子 第 二 课时 课 件
注意:1、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对于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来说的。
2、分子只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不能保持 物质的物理性质。
3、最小不是指体积和质量上的最小,而是指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不能再分。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九 上3.1 分 子 和 原子 第 二 课时 课 件
电解水的示意图
O
HH
O
A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九 上3.1 分 子 和 原子 第 二 课时 课 件
B
C
D
人 教 版 初 中 化学九 上3.1 分 子 和 原子 第 二 课时 课 件
【智力闯关】
第一关:试一试,你行吗?
1.保持二氧化碳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 A )
A.二氧化碳分子 B.氧分子 C.碳原子
D.氧原子
B
2.在公安干警的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 犬屡建奇功,它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

人教版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PPT教学课件1

人教版初中化学《分子和原子》PPT教学课件1

思考:
1:我们用肉眼可以看见分子吗?
2:用普通的显微镜能观察到分子吗?
3:那怎样才能看见分子呢?
阅读:用肉眼和普通显微镜都不能观察到分子,必须用比 较先进的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可见分子是一种非常 小的粒子。如果拿水分子跟乒乓球相比,就好象拿乒乓 球跟地球相比一样。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为310-26 Kg,一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如果10亿人来 数一滴水里的水分子,每人每分钟数一百个,日夜不停, 要3万多年才能数完。
不同温度下水分子的运动速率不 同
向盛有约40 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滴酚酞溶液,搅拌均
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1.取少量上述溶液置于试管中,
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溶
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2.将烧杯中的酚酞溶液
分别倒入A、B两个小烧杯
中,另取一个小烧杯C加入
约5 mL浓氨水。用一个大
烧杯罩住A、C两个小烧杯,
也较多。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பைடு நூலகம்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烧杯B置于大烧杯外(如图
所示)。观察几分钟,有什
么现象发生?这一现象说明
x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分子间有间隔。

新人教版《分子和原子》优质课件1

新人教版《分子和原子》优质课件1


8.放弃春日的百花争艳,才有了腊梅 洁白傲 骨的情 怀;放 弃溪间 的恬淡 幽雅, 才有了 瀑布一 泻千里 的壮观 。生命 在于追 求,在 追求中 彰显自 我的价 值,而 生命还 有它精 彩的另 一面: 勇于放 弃,去 实现更 远大的 理想, 去创造 更加绚 烂的辉 煌!

2.在 快 乐 中 我 们要 感谢生 命, 在 痛苦中 我们也 要感谢 生命。 愿你生 命中有 够多的 云翳, 来造成 一个美 丽的黄 昏。 请 孩子记 住:生 命的意 义不在 于长短 ,生命 因充实 丰富多 姿而精 彩!

3 . 每 个 人的 童年, 都是一 片宽阔 的原野 ,在这 上面, 你可以 栽植世 界上所 有的花 草,可 以放飞 所有的 希望, 可以撒 播一生 的幸福 ,可以 荡漾一 生的笑 意。

4.它从社会生活中来,从人生体验中 来。注 重引导 学生调 动自己 的生活 积累, 表达真 情实感 ,鼓励 学生文 从字顺 地表达 自己对 生活的 理解和 感受, 鼓励学 生自由 地、有 创意地 表达。

5.通过一节课的复习,学生对议论文 的文体 知识进 行了温 习巩固 ,对阅 读中的 常见题 型有了 一些了 解,但 在解题 技巧和 方法上 掌握得 还不是 很好, 应在阅 读训练 中进一 步加强 。
课题 2 分子和原子
(第2课时)
一、分子图
通过移动硅原 子构成的文字
物质都都是由我们肉眼看不见的
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
我们的大气


是 由



有些物质的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还有 许多物质的分子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


讨论⑴
从分子角度看,物理变化与 化学变化有什么不同?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教学课件1

人教版《分子和原子》教学课件1

新知 学习
化学是在分子、原子层次上研究物质性质、组成、结 构与变化规律的科学。
原子结构
分子结构
离子晶体结构
一、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
实验3-1:
新知 学习
实验表明,品红在静置的水中会扩散。
新知 学习 科学证明,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
用STM获得的苯分子图像 硅表面的原子图像
课堂 小结
新知 学习
微观粒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蓝墨水把水染成蓝色 油菜花香味扑鼻
警犬嗅气味破案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 _5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 _5
新知 学习
微观粒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一滴水中约有 1021个水分子
HH
O
H
O









H2O
H
O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 _5
A.分子之间有间隙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由原子构成
D.分子的质量较大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 _5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 _5
新知 学习
固态
液态
气态
物体的热胀冷缩现象,就是物质分子间 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 _5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上3.1 分子和原子 课件 _5
二、分子可以分为原子
新知 学习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
HH
O
水 分 子 H2O
H
O
氢氧பைடு நூலகம்原原 子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知识连连看
A
酒精灯不用时需 把灯帽盖好
给篮球充气
B
分子间有间隔
温度高分子运动快
夏天比冬天衣 服干得快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我总结我成功
• 感受并理解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 对分子的性质进行了实验探究,形成了科学
的学习方法; • 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利用化学知识可以解释
生活中的很多问题; • 体会了科学家探索时孜孜不倦的精神,以及
• 多彩的物质图片
铜板
物质是由什么构成的呢?
智者善思
1、为什么湿衣服能晒干? 2、为什么“酒香不怕巷子深”? 3、为什么糖放到水中,糖逐渐消失, 而水却有了甜味?
哲学家的猜想: 物质都是由不连续的微小粒子构成的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 等微小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练一练,
1、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 你会了吗
微粒之间有间隔的是( D )
A 、打气筒能将气体压缩 B 、酒精和水混合,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 、海绵能吸水
2、下列关于分子叙述错误的是:( C )
A .分子总是在不停地运动着 B .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 C .气体分子间隔大,固体分子没间隔 D .水蒸发过程中,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
【结论1】 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实验探究1: 温馨提示:
1、酚酞溶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碱变红色; 2、浓氨水溶液显碱性,具有挥发性。
【现象】滤纸上酚酞溶液从右向左依次变红 【结论2】 氨气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实验探究2:向盛有等量冷水和热水的烧杯中 分别加入少量高锰酸钾,静置,观察现象。
1
2


放大10000倍 一个细胞
放大10万倍 细胞核膜
放大100万倍 染色体
放大1000万倍 长长的DNA分子
10000万倍 构成DNA分子的原子
扫描隧道显微镜
宾尼希
罗雷尔
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
(与电子显微镜发明者鲁卡斯共享此奖项)
微粒 构成 物质
扫描隧道显微镜获 得的酒精分子图像

7.一个人不论伟大还是平凡,只要他 顺应自 己的天 性,找 到了自 己真正 喜欢做 的有意 义的事 ,并且 一心把 它做得 尽善尽 美,他 在这个 世界上 就有了 牢不可 破的家 园。
微粒 构成 物质
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 的硅原子图像
科学技术的进步证明:物质由微粒构成。
后来科学家研究发现,世界上的 所有物质都是由人们肉眼看不见的微 粒构成,并给这些微粒取了一个好听
的名字:分子、原子。
小结: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
---分子或原子构成的
趣味知多少
国家游泳中心 水立方,它看上去 就像由很多像水泡 一样,设计师的设 计灵感就来源于一 百多年前的欧洲一 位爱玩泡泡的科学 家罗德.科尔文提 出的“气泡理论”。

5.区别在于,注重内心生活的人善于 把外部 生活的 收获变 成心灵 的财富 ,缺乏 此种禀 赋或习 惯的人 则往往 会迷失 在外部 生活中 ,人整 个儿是 散的 地点

6.如果一个人有自己的心灵追求,又 在世界 上闯荡 了一番 ,有了 相当的 人生阅 历,那 么,他 就会逐 渐认识 到自己 在这个 世界上 的位置 。世界 无限广 阔,诱 惑永无 止境, 然而, 属于每 一个人 的现实 可能性 终究是 有限的 。
想象和推理在科研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谢谢!

1.有学者认为,这些水是地球本身固 有的。 在地球 形成之 初,地 球水就 以蒸气 的形式 存在于 炽热的 地心中 ,或者 以结构 水、结 晶水等 形式存 于地下 岩石中 。那时 ,地表 的温度 较高, 大气层 中以气 体形式 存在的 水分也 较多。

2.为了寻求地球水的渊源,人们还把 目光投 向了宇 宙。科 学家托 维利提 出假说 :地球 上的水 是太阳 风的杰 作。太 阳风即 太阳刮 起的风 ,但它 不是流 动的空 气,而 是一种 微粒流 或带电 质子流 。



【现象】高锰酸钾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你知道为什么了吗?
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反之,越慢。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思考
50mL水+ 50mL酒精= ? 50mL黄豆+50mL小米= ?
哲理故事
智者善思: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实验探究3
取气密性良好的两支大小相同的医用注射器,将栓 塞向外拉,分别吸入5mL的空气和水,用手指顶住针筒末 端的小孔,将栓塞慢慢推入。
现 象 空气易压缩,水难压缩。 解 释 空气中气体分子的间隔大,易压
缩;水分子的间隔小,难压缩。
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模拟动画
气态
液态
固态
气体分子 > 液体分子 >
间的间隔
间的间隔
固体分子 间的间隔
【结论3】
分子间有间隔;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分子的性质小结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
他说:“其实自然界中的物质都是由很多像气 泡一样的微粒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结合而成的”。
分子具有哪些性质呢?
一滴水中大约有 1.67×1021 个 水分子
一个水分子的质 量约是:
3×10-26 kg
这些数字说 明了什么?
1.67×1021个水分子由10亿 人日夜不停地数,每人每 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 要数3万多年才能数完。
2、掌握分子等微粒的性质;能运用分子、 原子的观点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和实验现象;
3、学习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运用想象、类比等方法处理信息; 逐步形成良 好学习习惯和方法。
跟着显微镜
走进神奇的微观世界
人手逐级放大的系列照片
放大10倍 手上的皱纹细部
放大100倍 手上的毛孔
放大1000倍 皮肤组织

3.寻求心灵的宁静,前提是首先要有 一个心 灵。在 理论上 ,人人 都有一 个心灵 ,但事 实上却 不尽然 。有一 些人, 他们永 远被外 界的力 量左右 着,永 远生活 在喧闹 的外部 世界里 ,未尝 有真正 的内心 生活。

4.对于这样的人,心灵的宁静就无从 谈起。 一个人 唯有关 注心灵 ,才会 因为心 灵被扰 乱而不 安,才 会有寻 求心灵 宁静的 需要。 所以, 具有过 内心生 活的禀 赋,或 者养成 这样的 习惯, 这是最 重要的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