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合集下载

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

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

人体工程学,又称人机工程学、人机工学,是本世纪除发展起来的一门独立的学科,它的宗旨是研究人与人造产品之间的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为设计提出人---机关系依据的有两门学科:人机工学和心理学,特别是消费心理学。

人体工程学在60 、70 年代有相当显著的发展,对于设计的起步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温图利:美国建筑设计家。

他是在建筑设计上奠定后现代主义基础的第一人。

1969年提出少则烦的原则,从形式基础上对现代主义挑战,作品“温图利”住宅提出了自己的后现代主义形式宣言。

他并反对现代主义的核心内容,设计包含了大量清晰的古典主义单调的形式特征,但总的来看仍然是简单明确的、功能性的、实用主义的。

温图利追求一种典雅的、富于装饰的折衷主义的建筑形式。

他设计的英国国家艺术博物馆圣斯布里厅是后现代主义建筑的重要代表作之一。

流线型运动美国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也促使了流线型这一新设计风格的形成。

这种风格与当时的时代气氛、技术发展水平是很适应的。

流线型主要出现在产品设计上,特别是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逐渐成为一种风格,是30年代很典型的一种风格,与包豪斯的现代主义大相径庭。

三四十年代流线型风格已蔚然成风,遍及美国工业产品的各个方面,造成了消费者追逐潮流的购买热,是设计促进销售的一个成功例子。

使流线型风格普及化的人物是贝尔•盖茨等人。

美国的这场运动和欧洲现代主义运动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基本集中在流行风格上的形式主义运动,促进的基础是商业利益,而不是其他的艺术形态的因素,但流线型的样式仍然影响到了欧洲设计。

欧洲的流线型运动比较重视长久的、耐看的造型设计(塔特拉轿车)。

二战后美国的流线型运动开始式微,而欧洲却兴盛了相当一段时间,欧洲极具特色的小型汽车又影响了美国的汽车设计。

流线型运动从30年代开始持续了20多年,其最重要的发展是汽车设计中的有计划的废止制度,以及它对于全世界设计行业、工业等造成的影响。

有计划的废止制度是由通用汽车公司的总裁斯隆和设计师厄尔提出的汽车设计新模式。

人机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机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以行为者达到舒适、安全、高效为目的,研究并优化人机系统的学科。其发展历程可分为经验期、创建期和发展成熟期。在经验期,通过对劳动功效的苛刻追求,孕育了人机工程学的思想,如泰勒的铁锹作业试验和吉尔布雷斯的砌砖作业试验。进入创建期,二战中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随着时间推移,人机工程学进入发展成熟期,逐渐从军事领域向民用领域延伸,强调先了解人,后根据人的特点来设计使用器具。1957年,美国人麦克考米克的《人类工程学》成为人机工程学方面的权威著作,标志着该学科进入成熟阶段。此后,全球各地的人机工程学组织相继建立,推动学科发展。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的特点包括着眼于机械装备设计的人性化、与实际相结合、多学科交叉合作,研究方向则聚焦于高效、安全、经济。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与机器系统交互的科学,它的研究历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早期的人机交互: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初期,主要是研究如何设计更加人性化的机器,提高工人的生产效率。

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如彼得·德鲁克和维克多·帕累托等。

主要的工作包括改善工作环境,减少操作复杂度,以及提高机械工具的性能等。

2. 工业人机工程学: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工业人机工程学开始崛起。

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减少工人的劳动强度和疲劳度。

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德国工程师和设计师,如库尔特·洛伦兹和汉斯·斯古特等。

主要的工作包括改善生产流程,减少机器故障,以及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等。

3. 智能人机工程学:20世纪80年代至今,智能人机工程学开始兴起。

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如何让机器具有更多的智能和自主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环境。

这个阶段的代表人物包括美国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如杰瑞·丁达尔和约翰·霍普金斯等。

主要的工作包括设计更加智能的机器人,以及开发更加自主的任务自动化系统等。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空气质量
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粉尘、有毒气体 等会对人体呼吸系统造成危害,甚至 引发职业病。
作业环境改善措施与方法
照明改善
根据工作需求调整照明强度和色温,使用 护目灯等局部照明设备,减少眩光和阴影
对视觉的干扰。
温度与湿度调节
根据季节和气候特点调节室内温度和湿度, 使用空调、加湿器等设备创造舒适的室内 环境。
02 03
改善措施
公司对办公环境进行了全面改造,包括更换照明设备、加装隔音材料、 更新空调系统等。同时,还重新规划了办公空间布局,提高了空间利用 率和员工舒适度。
改善效果
经过改造后,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员工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大幅提升,公 司形象和业绩也得到了显著改善。
04
人机界面设计与评价
人机界面基本概念及设计原则
噪音控制
采用隔音材料、消音器等降低噪音源的分 贝值,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避 免长时间暴露在噪音环境中。
空气质量提升
加强室内通风换气,使用空气净化器等设 备去除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提高室内空气 质量。
典型案例分析:办公环境优化
01
案例背景
某公司办公环境陈旧,设施老化,员工工作效率低下,抱怨连连。
采用直观、易懂的图标和符号,降低 用户学习成本,提高操作便捷性。
色彩与字体设计
运用色彩心理学和字体排版原理,提 高信息传达效率和用户阅读体验。
听觉、触觉等其他交互方式探讨
听觉交互
运用声音提示和语音交互技术, 为用户提供听觉反馈和语音控制
功能。
触觉交互
利用振动、力反馈等触觉技术,增 强用户操作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学科意义
提高机器的使用效率和人的工作效率; 改善人的工作条件和生活质量;促进 人与机器的和谐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原创实用版)目录1.人机工程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2.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3.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和影响正文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和计算机设备之间互动和协调的学科,旨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人为错误,并提高使用设备的舒适度。

该学科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但在 20 世纪初,它开始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如下:第一阶段:人机工程学的起源和早期发展在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农耕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主要是手工工具,人机关系是一种柔性的关系。

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机器开始成为生产的主要力量,人机关系变得更加复杂。

在 20 世纪初,人们开始研究如何设计更符合人类生理和心理需求的机器,这标志着人机工程学的诞生。

第二阶段:人机工程学的理论发展和应用在 20 世纪 50 年代和 60 年代,人机工程学开始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并得到广泛应用。

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如何通过合理的机器设计来减少人的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

研究成果包括人体测量学、生物力学、人的因素等,这些理论和方法在现代人机工程学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

第三阶段:人机工程学的现代化发展在信息时代,计算机成为了主要的生产工具,人机界面成为了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重点。

研究者开始关注如何设计更符合人类认知习惯和心理需求的界面,以提高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满意度。

这一阶段的研究成果包括用户界面设计、用户测试、可用性评估等。

人机工程学的应用和影响广泛,不仅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在日常生活中提供了许多便利。

例如,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应用可以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度,计算机软件的用户界面设计可以使用户更方便地使用软件。

总之,人机工程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的发展历程和应用对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简述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简述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简述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交互的学科,主要关注人类在使用技术系统中的行为和需求,以改进和优化人机界面设计,以提高用户体验和工作效率。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历史阶段。

本文将逐一介绍这三个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第一个阶段:早期工程人机工程学(20世纪20年代-60年代)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关注人与机器之间的交互,并开始研究如何改善人机界面设计。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如下:1.物理人机界面:早期的机器主要是机械设备,因此,人们主要关注物理上的接口设计,例如按钮、手柄和开关等。

2.误操作和人为错误:此时的用户界面设计并不十分科学,往往存在误操作和人为错误的问题。

因此,这个阶段的研究重点是如何减少误操作和人为错误,以提高用户的效率和满意度。

3.实验方法:为了研究和改进人机界面设计,研究者们采用了实验的方法,通过让用户使用不同的界面设计来测试其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和改进。

4.人机工程学的基础概念出现:在这个阶段,一些人机工程学的基础概念开始出现,例如工作负荷、反应时间和用户满意度等。

这些概念为后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个阶段:认知人机工程学(70年代-90年代)认知人机工程学是对人类认知过程和心理模型的研究,并将其应用于人机界面设计中。

这个阶段的主要特点如下:1.用户中心的设计:在这个阶段,人们开始将用户纳入设计过程的核心,关注用户的需求和认知过程,以便更好地设计和改进人机界面。

2.认知模型:为了理解用户认知过程,研究者引入了认知模型,例如信息处理模型和工作记忆模型等。

通过研究这些认知模型,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在使用技术系统时的认知特点和需求。

3.用户测试方法:为了评估界面设计的效果,研究者开始采用更加科学的用户测试方法,并引入了心理学的实验设计原则,例如随机分组、双盲测试和实验对照组等。

4.可用性工程:为了提高技术系统的可用性,人们开始关注用户界面的易学性和易用性。

同时,人们也开始使用可用性测试和评估来验证界面设计的质量。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1.人体工程学的定义人体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与机械及环境的关系的科学,人体工程学又叫人机工程学或人机工效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学科。

三个因素:人的因素、机器的因素、环境的因素人体工程学有“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经验人体工程学二、科学人体工程学三、现代人体工程学。

19世纪末至一次世界大战——萌芽时期三个试验:1、肌肉疲劳试验:1884年德国莫索(A.Mosso) 2、铁锹作业试验:1898年美国泰勒(F.W.Taylor) 3、砌砖作业试验:1911年美国吉尔伯勒斯(F.B.Gilreth) 现代人体工程学研究的方向: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工作的机械设备和工作环境,是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人体工程学在家具与室内设计中的主要作用:(1)为确定人在室内活动所需空间提供主要依据(2)为设计家具提供依据(3)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测法、实验法为家具设计提供依据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A、利用人体测量学可以获得相应的家具尺寸。

B、通过了解人体结构可以获得家具造型的基本特征。

提供适应人体的室内物理环境的最佳参数。

室内物理环境主要有:热环境、声环境、光环境、视觉环境、辐射环境等。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用测量方法研究人体的体格特征的科学。

它是通过测量人体各部位尺寸来确定个体之间和群体之间在人体尺寸上的差别,用以研究人的形态特征,从而为各种工业设计和工程设计提供人体测量数据。

1988年12月10日发布了《中国成人人体尺寸》标准(GB/T 10000—1988),该标准于1989年7月开始实施,它为我国人体工程学提供了基础数据。

在使用国家标准GB/T 10000—1988中所列的人体尺寸数值时,应注意下列两点。

1、 GB/T 10000—1988中所列数值均为裸体测量的结果。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

●人机工程学的定义是什么?答:人机工程学(Man-Machine Engineering)是研究人、机械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

它有机地融合了各相关学科的理论,不断地完善自身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从而形成了一门研究和应用范围都极为广泛的综合性边缘科学。

用以设计使操作者能发挥最大效能的机械、仪器和控制装置,并研究控制台上各个仪表的最适位置。

●人机工程学产生的年代和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答:人机工程学的产生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但是作为一门单独的学科有50多年的历史。

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分别是:(一)经验人机工程学。

从泰罗的科学管理方法和理论的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称为经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阶段,研究者大都是心理学家。

(二)科学人机工程学。

这一阶段的发展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其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于人。

(三)现代人机工程学。

到了60年代至今,称为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阶段。

其研究方向使:把人-机-环境系统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研究,以创造最适合于人操作的机械设备和作业环境,使人-机-环境系统相协调,从而获得系统的最高综合效能。

●英国是世界上开展人机工程学研究最早的国家,但本学科的奠基性工作实际上是在美国完成的。

所以,人机工程学“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之说。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1测量人体各部分静态和动态的数据;调查询问或直接观察人在作业时的反应特征;2对时间和动作的分析研究3测量人在作业前后以及作业过程中的心理状态和各种生理指标的动态变化。

4 观察和分析作业过程和工艺流程中存在的问题。

5分析差错和意外事故的原因 6 进行模型试验或用计算机进行模拟试验。

7 运用数字和统计学的方法找出各变数之间的互相关系,以便从中得出正确的结论或发展有关理论。

●人机工程学范围内的人体形态测量数据主要有两类,即人体构造尺寸和功能尺寸的测量数据。

2024版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2024版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目录•人机工程学概述•人体因素与人的特性•人机界面设计原理•作业空间设计与人机系统优化•劳动安全与事故防范策略•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人机工程学概述定义与发展历程定义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机器及其工作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旨在优化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提高工作效率和人的舒适度。

发展历程人机工程学起源于20世纪初的工业生产领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渐扩展到办公自动化、交通运输、航空航天等领域。

研究对象与范围研究对象主要包括人、机器和工作环境三大要素。

其中,人是指操作者的生理、心理特征以及行为习惯等;机器是指各种设备、工具、装置和系统等;工作环境是指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以及组织管理等。

研究范围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范围涉及多个领域,如工业设计、人机交互、人因工程、可用性工程等。

学科特点及意义学科特点人机工程学具有综合性、交叉性和应用性的特点。

它综合运用了心理学、生理学、医学、工程学等多学科知识,研究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问题。

学科意义人机工程学对于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人类健康和安全、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优化人与机器系统的交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减少事故和错误,降低人的疲劳和不适感,从而提高生产效益和生活质量。

人体因素与人的特性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是人接收外界信息的主要途径。

负责传递和处理感官信息,控制人体运动和反应。

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支持人体姿势和运动。

输送氧气和营养物质到身体各部分,同时排除废物。

感官系统神经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0102 03认知过程包括注意、记忆、思维等,影响人对信息的处理和理解。

情感与情绪影响人的决策和行为,与人的需求和动机密切相关。

学习与技能形成通过经验和训练,人能够形成新的行为习惯和技能。

ABDC人体测量学研究人体尺寸、形状和功能的学科,为人机工程设计提供基础数据。

人体尺寸数据包括身高、坐高、臂长等,用于设计适合人体尺寸的产品和工作环境。

人体力量数据反映人在各种姿势和动作下的力量输出,为设计提供力学依据。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1、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以及机械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因此,人机工程学可定义为: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发展史(阶段和时间):第一阶段,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二战前,美国学者F.W.泰罗首创新管理方法和理论);第二阶段,科学人机工程学(二战期间---20世纪50年代末);第三阶段,现代人机工程学(20世纪60年代)3、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1)人的特性研究;2)机器特性研究;3)环境的特性研究;4)人—机关系的研究;5)人—环境的研究;6)机—环境的研究;7)人—机—环境系统性能的研究;对于工业设计师:1)人体特性的研究(对象: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包括:工作空间设计、座位设计、工作台或操作台设计、作业场所的总体布置);3)环境控制(照明、微小气候、噪声、振动)和安全保护设计;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4、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1)观察分析法(瞬间操作分析法、知觉与运动信息、动作负荷、频率、危象、相关);2)实测法;3)实验法;4)模拟和模型实验法;5)计算机数值仿真法;第二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1、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1)、被测者姿势:1)立姿2)坐姿;(2)、测量基准面:1)矢状面;2)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面);3)冠状面(分成前、后两面);4)横断面(分成上、下两面);5)眼耳平面。

(3)测量方向: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

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

4)对于上肢,将挠骨侧称为挠侧(前臂大拇指一侧),将尺骨侧称为尺侧(前臂小指一侧)。

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

第一章人机工程学概论“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人—机—环境”核心要素。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阶段:1.从泰勒的科学管理方法到理论的形成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前,称为经验人机工程学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的主要研究内容是:研究每一个职业的要求;利用测试来选择工人和安排工作;规划利用人类的方式等。

其特点是以机械为中心进行设计,通过对操作者得选拨和培训,使人适应机器。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人机工程学的研究进入了科学人机工程学阶段,科学人机工程学一直延续到20世纪50年代末;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重视工业与工程设计中人的因素,力求使机器适应人。

3.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后人机工程学进入了现代人机工程学发展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特点是:(1)不同于传统人机工程学研究中着眼于选择和训练特定的人,使之适应工作要求;现代人机工程学着眼于机械装备的设计,使机器的操作不能月初人类能力界限之外;(2)密切与实际应用相结合,通过严密计划规定的广泛的实验性研究,尽可能利用所掌握的基本远离,进行的具体的机械装备设计。

(3)力求使实验心理学、生理学、功能解剖学等科学的专家与物理学、数学、工程学方面的研究人员共同努力、密切合作。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方法:实测法、观察法、实验法、模拟和模型实验法、分析法、调查法、感觉评价法、心里测试法、计算机仿真法。

第二章系统中“人”的因素人机工程学的三大系统:感官系统、中枢神经系统、运动系统。

人体尺度分为:构造尺寸、功能尺寸;构造尺寸是指静态的人体尺寸,功能尺寸是指动态的人体尺寸。

产品最小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产品最佳功能尺寸=人体尺寸百分位数+功能修正量+心里修正量人的主要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内部感觉视觉按眼球的工作状态分为:静视野、注视野、动视野。

(书上图表)立体视觉包括距离、深浅、凹凸、前后、高低、等相对位置。

视觉现象:视觉适应、视觉暂留、炫光现象。

1,视觉适应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暗适应是当人从亮处突然走进暗处时,眼前会呈现黑黝黝的一片,一段时间什么也看不清楚,经过相当长的时间后逐步开始回复清晰的视觉的现象。

人机工程学_

人机工程学_

人机工程学1、人机工程学的定义:人机工程学是以人的生理、心理特性为依据,应用系统工程的观点,分析研究人与机械、人与环境以及机械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设计操作简便省力、安全、舒适,人—机—环境的配合达到最佳状态的工程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因此,人机工程学可定义为:按照人的特性设计和改善人—机—环境系统的科学。

2、发展史(阶段和时间):第一阶段,经验人机工程学(20世纪初—二战前,美国学者F.W.泰罗首创新管理方法和理论);第二阶段,科学人机工程学(二战期间---20世纪50年代末);第三阶段,现代人机工程学(20世纪60年代)3、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1)人的特性研究;2)机器特性研究;3)环境的特性研究;4)人—机关系的研究;5)人—环境的研究;6)机—环境的研究;7)人—机—环境系统性能的研究;对于工业设计师:1)人体特性的研究(对象:在工业设计中与人体有关的问题);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包括:工作空间设计、座位设计、工作台或操作台设计、作业场所的总体布置);3)环境控制(照明、微小气候、噪声、振动)和安全保护设计;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4、目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1)观察分析法(瞬间操作分析法、知觉与运动信息、动作负荷、频率、危象、相关);2)实测法;3)实验法;4)模拟和模型实验法;5)计算机数值仿真法;第二章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1、人体测量的基本术语:(1)、被测者姿势:1)立姿2)坐姿;(2)、测量基准面:1)矢状面;2)正中矢状面(将人体分成左、右对称两面);3)冠状面(分成前、后两面);4)横断面(分成上、下两面);5)眼耳平面。

(3)测量方向:1)在人体上、下方向上,将上方称为头侧端,将下方称为足侧端。

2)在人体左、右方向上,将靠近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内侧,将远离正中矢状面的方向称为外侧。

3)在四肢上,将靠近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近位,将远离四肢附着部位的称为远位。

4)对于上肢,将挠骨侧称为挠侧(前臂大拇指一侧),将尺骨侧称为尺侧(前臂小指一侧)。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

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发展阶段摘要:一、人机工程学概述二、人机工程学发展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手工工具时代2.第二阶段:工业化时代3.第三阶段:信息时代三、人机工程学在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1.第一阶段:人主导,柔性的人机关系2.第二阶段:机器约束力增强,人机关系变得刚性3.第三阶段:人机相互适应,弹性的人机关系四、人机工程学发展的趋势正文: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之间协调关系的学科。

它通过对人机关系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寻找最佳的人机协调关系,为设计提供依据。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手工工具时代、工业化时代和信息时代。

在手工工具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均属手工工具,人的劳动属手工劳动。

因此,人机关系是一种所谓柔性的人机关系,即工具对于使用者而言是一种器物,工具对于人没有很大的约束力。

在这个阶段,人机关系中的人占主导地位。

工业化时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器物的工具演变为具有动力和计算能力的机器,形成了社会化的大工业生产方式和组织方式。

机器对于人具有强大的约束力,人的工作效率和生活素质取决于甚至是依附于机器。

在这个阶段,人机关系变得刚性,人的主导地位逐渐被机器所取代。

信息时代,人机关系将发生重大演变。

在这个阶段,人机关系将是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或者说一种弹性的人机关系。

人机交互成为未来人体工程学发展的核心点。

在这个阶段,机器将更加智能化,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类的需求,为人类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

总之,人机工程学在不断发展中,不断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从手工工具时代到工业化时代,再到信息时代,人机工程学在各个阶段都有其发展特点。

高等教育:人机工程学概论

高等教育:人机工程学概论

人机工程学概论1人机工程学的形成与发展人机工程学是近60年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心理学、生理学、解剖学、人体测量学等学科为基础的边缘学科。

这门学科以人的因素为基本点研究人和机之间的工作关系,故美国称之为Human Factors,即人的因素。

西欧通用的名称是Ergonomics0人机工程学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科学,起源于欧洲、形成于美国。

英国是欧洲研究人机工程学最早的国家,于1950 年成立了英国人机工程研究学会,并出版发行了著名会刊《Ergonomics》。

美国是人机工程学研究最发达的国家,于1957年成立了美国人机工程学协会,是目前出版人机工程学书刊最多的国家。

国际人机工程学协会于I960年正式成立。

在我国,人机工程学学科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

和国际上一样,由于参与人机工程学工作的人员学科背景不同,对人机工程学学科也冠以不同的名称——在理论学界多称之为人类工效学,在工程技术界和产业部门主要称之为人机工程学。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现代工业和高科技事业的发展,技术设计与人的身心特点匹配程度同人——技术系统的安全、效率和社会效益之间的重要关系日益受到重视。

1980年5月,我国成立了全国人类工效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主要规划和制定我国民用方面的人机工程学标准。

1984年,国防科工委成立了军用人一机一环境系统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规划和制定军用人机工程学标准。

1987年7月,全国人类工效学学会宣告成立,并出版了会刊《人类工效学》, 使我国人机工程学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综合各国学者对人机工程学的定义,可以归纳为,人机工程学是研究如何使人一机一环境系统的设计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实现人、机、环境之间的最佳匹配,使处于不同条件下的人能高效、安全、健康和舒适地进行工作和生活的一门科学。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是人一机一环境三大要素互相联系组成的系统(综合体),而人与机器的关系是其中的中心环节。

人机工程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对这一综合体建立一个合理、优化的匹配方案,以便有效的发挥人的作用,为操作者提供安全、舒适的环境,从而达到提到工作效率的目的。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
人 机 工 程 学 发 展 史
目录
学科名字的由来 人机工程学定义 人机工程学具体含义说明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史
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人机工程学学科体系 人体结构分析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2
一、学科命名的由来
欧洲:Ergonomics 人类工程学或工效学。 美国:Human Factors;Human Factors Engineering人类因素学或人类因 素工程学。 其他:工程心理学(前苏联);人间工学(日本);人体工程学;人机工 程学;人类工效学;人机控制学;宜人学等。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4
三、具体含义说明 人—机—环境的具体含义: 人——指操作者或使用者; 机——泛指人操作或使用的物,可以是机器。也可以是用具、工具或 设施、设备等; 环境——是指人、机所处的周围环境,如作业场所和空间、物理化学 环境和社会环境等。 人—机—环境系统——是指由共处于同一时间和空间的人与其所使用 的机以及它们所处的周围环境所构成的系统,简称人—机系统。 人—机—环境之间的关系: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 人机工程学的特点:学科边界模糊;学科内容综合性强;涉及面广。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对象:人—机—环境系统的整体状态和过程。 人机工程学的任务:使机器的设计和环境条件的设计适合于人,以保 证人的操作简便省力、迅速准确、安全舒适,心情愉快,充分发挥 人、机效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Here comes your footer Page 10
五、人机工程学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一)人机工程学内容 各国人机工程研究的基本状况—由于各国学科和工业基础不同,各 国人机工程的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也有所不同,例如: 1、美国侧重工程和人际关系; 2、法国侧重劳动生理学; 3、前苏联侧重工程心理学; 4、保加利亚偏重人体测量; 5、捷克、印度等注重劳动卫生学。 (二)目前人机工程学的前沿领域研究包括: 1、人机关系; 2、人与环境关系; 3、人与生态; 4、人的特性模型; 5、人机系统的定量描述; 6、人机关系、直至团体行为、组织行为、心理状态等方面的研究。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ppt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ppt

成熟时期
(二战到20世纪60年代)
成熟时期
• 这个时期,我们通过一个视 频来了解一下
新的发展时期
(20世纪70年代以后)
人机工程学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宽广,人机工程学已渗透至各个行 业以及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人机工程学各个分支学科不断涌现 ,如航空航天、交通、建筑、农业、林业、服装、VDT等人机工 程学。人机工程学的应用,不仅在产品上能满足人类的要求,而 且使人类在操作机器设备的过程中也能荻得一定的满足,进一步 促进人类能较安全、舒适地工作,且不断地提高工作效率。对人 机系统中人的因素的深入研究,不仅给人机工程学带来了新源泉 ,而且促进了管理工效学、安全工效学的进一步发展。高新技术 领域的发展,人机信息交换发展为人一计算机对话的形式,人的 作用已由操纵者转变为以监控为主,各种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技 术将逐渐广泛应用。这些均给人机工程学的发展添加新的内容和 课题。1975年,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成立了人类工效学标准化 技术委员会( TC159),标志着人机工程学的应用进入了一个新阶 段。 成立有关人机工程学研究学术团体或学会,1959年,国际人类工 效学学会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了人机工程学的发展。这标志着 人机工程学己发展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
成熟时期成熟时期二战到二战到20世纪世纪60年代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复杂的高性能的武器装备由于设计不符合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即使经过严格选拔和训练的人员也难以适应并经常发生事故从而促使人们在人机匹配的研究方向从过去的由人适应机转向使机适合于人的研究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
机105班 李善芒 1010012152
人机工程学发展史的主要分为 四个方面:
萌芽时期 初兴时期
成熟时期 新的发展时期
(19世纪末二十世纪初)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

人机工程学的发展历程关国著名人机工程学家W. E. Woodson对人机匚程学的定义为:人机工程学足研究人机交互关系的合理方案,主耍研究人的知觉显示、操纵控制等人机交互系统的设计、布置、组合等,以求得人机交互系统的安全、舒适和效率.EJMcCormick和MS Sanders 在《Human Factors in Engineering and Design》—月中将人机「程学简要概括为:“为人的便用而设计的系统”以及“疣得最优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叫苏联学者认为:人机匚程学是研究人的町能性' 活动方式、劳动的组织安排等,U的是在生产过程中荻得较高的匸作效率,并且具冇艮好的舒适和安全的工作环境,保证人的健康工作,满足人生理和心理全而发展的学科叫我国苦名学者封根泉对人机I:稈学做了深入的硏究,在其《人体匸稈学》著作中定义:人机I••稈学是为了解决人和机器系统之间的关系,II的在于使人在机器系统中的丄作效能获得最侦型.国际人机L程学,会(International Ergonomics Association,简称1EA )对人机I. 程学的定义为:人机匚程学是研究人的解剖学、生理学、心理学等因素,研究人机系统与环境之问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作用,使人在特定匸作环境下获得舒适、安全、健康和效率的学科叫汽车人机工程学,是从汽车设计角度出发,研究人在汽车使用过程中的生理、心理的变化.以及在人-车-环境中各种因素的相互作用.指导汽车及其部件设计.11的任于设计出尽nJ能满足人的要求,貝备好舒适性、安金性的汽乍产品叫简血苜之, 汽车人机丄程学,是人机匸程学埋论号方法在汽车逗一貝体产品中的实际应用。

汽车人机匸程学在汽车设计过程中具冇十分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叫(1>汽车足人的乘坐、生活和工作空间,设计的车必须让人满意。

汽车新产品开发的第•步是某丁人机匸稈的总布置设订和外都轮廓尺寸的确定,汽车人机界面设计定汽车人机I「稈设il的方要内容。

简述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简述人机工程学的三个历史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点

人机工程学是研究人类与机器系统相互作用和设计符合人类特征的技术和方法的学科领域。

在其发展历程中,可以划分为三个主要的历史发展阶段:
1. 人机工程学的起源阶段(20世纪初-1945年):这一阶段主要集中于对机械化生产工作的改进和人们对机器操作的研究。

目标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主要特点包括:
-着重于机器和工作环境的设计与改进,以适应人体的生理特性。

-强调人机接口的人性化,减轻工人劳动负担,提高生产效率。

-研究重点集中在工业工作环境,关注人机协同操作问题。

2. 人机系统工程阶段(1945年-1970年):随着电子计算技术的发展,人机工程学开始将注意力转向电子计算机与人的交互问题。

主要特点包括:
-引入人机系统工程的概念,关注整个系统中人和机器之间的相互作用。

-研究集中于人机交互界面设计、可用性和用户体验等方面。

-开始关注人类认知和心理过程对系统设计和操作的影响。

3. 人机交互阶段(1970年至今):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人机交互成为人机工程学的重要分支。

主要特点包括:
-强调以人为中心的设计理念,关注用户需求、行为和体验。

-研究领域扩展到多媒体、虚拟现实、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领域。

-关注人机界面的直观性、易用性、可访问性和个性化。

这些历史发展阶段体现了人机工程学从关注机械操作到电子计算机交互再到现代多媒体和智能系统的融合发展。

不断探索人类与机器之间的最佳协作关系,以提高工作效率、用户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