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心理学基础知识课件
影视中的心理学
第一讲 人类行为探秘(先天遗传vs后天环境)心理学 :一门科学、行为科学 §行为内隐与外显 §理论与应用§目标:描述、解释、预测和干预,增进人 类福祉,提高生活质量 一、对心理的探究 ——从婴儿开始心理如何研究?【1】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控制和改变 某种条件,使被试产生所要研究的某种心理现象,然后进行分析研究,以得出这一心理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起作用的规律性的结果。
·变量:自变量、因变量、控制变量·实验室实验法 &自然~·伦理【2】观察法二、遗传与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天性与教养)§双生子研究是行为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工具 《孪生陌生人》(一)遗传对行为的影响:生物学力量 § 大脑与中枢神经系统发育§遗传的作用 【1】基因:性别,父母基因,体貌,肤色、血型 【2】偏好:精神特性、情绪性、气质、社交性、健康、 神经活动特性、智能【3】潜能:发展的基础,对环境的选择§生物基础影响几乎所有的个性特质和发展§环境因素比生物因素更多影响发展的方向§环境与生物遗传都对人的发展有贡献,基因大约影响人们的特征差异的25%—75%,环境也是如此§生物(基因)因素被用来解释大量特征,如酗酒抑郁症智力社交情绪性以及活跃性等 (二)成熟与发展 § 成熟—使能力和技能显露出来的时间表§动作发展 ·从头至尾 婴儿头部运动先发展,然后是躯干,最后是脚。
抬头-翻身-坐-爬-站-走·由近及远动作发展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的部位发展越早,越远离身体中心发展越迟,如上肢动作: 肩-上臂-肘-腕-手-手指 ·由粗到细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小肌肉的精细动作。
幼小婴儿只会蹬腿、挥臂这些粗大动作,4、5个月的婴儿是用手臂甚至是整个身体来抓取放在面前的玩具。
影视心理学第6章ppt课件
与影视传播
2021/4/19
事物之所以美只因为绝 对美的存在或传达,或者是 任何你喜欢称呼的东西。
苏格拉底
2021/4/19
目标 本章学习应掌握
1.审美理论的基本内容 2.审美认知的基本过程 3.影视传播中的审美共识 4.影视传播中的审美特征
2021/4/19
第一节 审美的理性认知
2021/4/19
(三)审美移情理论
德国美学家立普斯提出 审美的心理过程是移情或外射过程; 将自己的主观感情转移或外射到审美 对象的身上,然后再对之进行欣赏和 体验.
2021/4/19
(四)审美异质同构理论
美国心理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提出
什么是异质同构?
一些具有表现力的事物,它们内含 的可以被抽象出来的力的结构,恰巧 吻合了人的精神世界的逻辑结构或是 情感形式。
什么是美?
梅里安-韦氏大学生词典第十版:
美:人或事物的一种特质的集合,这种特 质使人感官愉悦和精神奋发。
亚里士多德:
美是一种善,其所以引起快感正是因为它是 善。
2021/4/19
一、审美理论
(一)审美静观理论
1.德国心理学家叔本华提出:是指从人的 意志和欲望的束缚中获得暂时解脱的一种审 美方式.人的一切,从身体的构造到感性的活 动,从感情到思想,无不是为意欲服务的。 因此,人之所看、所昕、所想都无不与意欲 有关,因而都是功利性活动。
(一)情感结构的共识 人类的情感共识建筑在人类在对 事物的评价体系中存在着相当的一 致性,这种一致性继而变成了人类 思维中共有的潜在意识.
2021/4/19
(二)认知结构的共识
审美实践的两个参考量:
感性中的美: 受到感知经验的控制; 理性中的美: 受到价值体系和思维定势的影响;
影视心理学第章ppt课件
精选编辑ppt
10
(二) 记忆的主要特征
1.记忆的组织性:根据对事件的认识、理解以 及相关经验,对存储信息进行调整,以便保持 。每个人的记忆组织模式不同,最终表现 出的 对事物的再认和再现形式也不相同。
记忆的组织性作用:控制了创作者的构思视 角;影响表演者的再现行为
精选编辑ppt
11
2. 记忆的推理性
贫家被试则认为 :
“贫穷”是因为没有足够的工作机会
所造成。
精选编辑ppt
29
在影视作品中对贫富描述的不同理念
根据美国著名小说家马克·吐温的同名小说改
编,由罗纳德·尼姆导演,格里高利·派克主演的
英国喜剧类型片《百万英镑》
精选编辑ppt
30
(三) 变形与抽象
1.想象
“准确说来,艺术想象就是为一个旧的内容发现一 种新的形式。”
33
二、艺术再现
艺术再现是以心理再现为基础,将头脑中对客观自
然表现的各种表象经过创作者的二度加工后表现出来 的.
艺术再现具有选择性特征,是对实际生活中人们纯 粹的自然表现的再加工和修补,从中提炼与抽象出真正 能够反映该自然表现最本质的元素,并运用艺术语言产 生强大的感染力呈现给受众。这也正是艺术再现有别
激活状态还会自动扩散到与这个方面信息相关联的 其他方面。
演员在塑造剧中具体人物形象时也是依赖激活自 身记忆结构中对这一角色的形象记忆和情绪记忆来完 成的。没有这种记忆任何演员都无法真正地进入创作 表演状态。
精选编辑ppt
13
巩俐在《秋菊打官司》里对秋菊这一中国现 代妇女形象的塑造,就是源于她在创作时,激活了 自己曾经到陕北农村体验生活时储存的种种记 忆:当地农村妇女的各种生活习俗、行为举止;一 个孕妇如何起居、行走;一个人面对生人是怎样 的姿态、眼神,与人争吵时所采用的语式、语态 等等。在表演中,巩俐将这些记忆化在她的人物 形象之中,使得秋菊在影片中十分鲜活、生动,充 满了个性,又含带着浓厚的地域文化特征。她的 优秀表演赢得了观众的认可,也获得了那年威尼 斯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及金狮奖。
影视心理学(第1章)
2. 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
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1)接近性:诸多线条组成的图形中,相邻的线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绿草坪上用红色的花朵组成某一种图案 3)连续性: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4)封闭性:封闭或具有封闭倾向的刺激物容易被 知觉为一个整体。
够根据知识经验把它知觉为一个整体, 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
1)接近性:诸多线条组成的图形中,相邻的线条容易被知觉为一个整体. 2)相似性:绿草坪上用红色的花朵组成某一种图案 3)连续性: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4)封闭性:封闭或具有封闭倾向的刺激物容易被 知觉为一个整体。
接近性
北斗七星
2. 知觉的整体性 当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
时空认知的相对性特征,在影视再现与观赏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利用这 一特征,电影电视可以充分发挥其镜头语言的优势来展现时空的 浓缩与膨胀,形成特有的影视叙事节奏,创造强烈的视觉冲击感。对观 众而言,也正是由于具备 了相对性认知时空的能力,才能正确地理解镜
头语言下的时空变化过程以及它所 代表的各种象征性寓意。
事物变化的纯主观性反映。
事件质量与数量的影响 ;个体兴趣与情绪的影响 ;个体知识与经历的影响。
第2节 动觉的产生与创造
一、眼睛运动的基本特征
一、眼睛运动的基本形式与基本特征 (一)眼睛运动的生理构造
电视扫描速度远大于眼睛的运动速度,人眼在观看 电视时,才会产生图像的运动感觉 ( 似动知觉 ) 。
(二)眼睛运动的基本形式与基本特征
3. 知觉的理解性
知觉理解性的基本特征是用语词把事物标 志出来,赋予它一定的意义.
动机、期望、情绪、兴趣爱好、思维定势 甚至身体状况都对人的知觉理解产生影响。
影视心理学上课讲义PPT45页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影视心理学
影视心理学第一章1.感觉:人的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是大脑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刺激物整体的反映或对刺激物之间简单关系的反映。
3.知觉的基本特性:(1)知觉的选择性:①注视对象的差异性;②目标对象的动态性;③捕捉对象的需求性。
(2)知觉的整体性:①接近性;②相似性;③连续性;④封闭性。
(3)知觉的理解性。
(4)知觉的恒常性。
4.深度知觉:深度知觉是指人们观看景物时产生的距离知觉与立体知觉。
5.眼睛运动的三种基本形式:注视、跳动和追随运动。
(1)注视——对关注事物的“孤立性”微调。
(2)跳动——对关注事物的“间歇性”搜索。
(3)追随——对关注事物的“平稳性”保持。
6.人的运动知觉主要包括四种形式: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发运动知觉与运动后效知觉,后两者也称为运动幻觉。
7.电影是以1/24秒的间歇运动来制造光影运动的幻觉。
电视是以每秒传送25帧画面的频率进行转换。
8.视觉惰性是指,当物体运动速度足够快时,人眼无法辨别其分解动作,只能看到连续运动的整体状态。
9.人的视觉残留特性表现为:当刺激人眼的光信号消失后,人的脑海中不会马上消除光信号留下的痕迹,而存在一段保留时间。
10.与快镜头相对应的另一种创造动觉的技术是慢镜头。
这种技术也被称为“时间的特写”。
第二章1.能够被人眼所感知的光大体可归结为三种:直射光、投射光和反射光。
2.论述光的寓意与抽象。
P40(联系作品或生活实际,举例加以解释。
)第三章1.色彩感觉的三种基本特性:明度、色调、色饱和度。
2.色彩与文化习俗。
P69(联系实际论述色彩与文化习俗之间的关系,尤其是阴阳五行说与色彩的关系。
)第四章1.图像:观察者感受一组复杂的刺激,能够认出它是属于经验过的某一类客体,这组刺激就成为一个图像。
2.记忆:记忆是人脑保持信息和再现信息的心理过程。
(了解就行)语义记忆和情节记忆的区别:语义记忆就是,外界信息是以语言符号的形式,也包括语言意义即语义被储存在人的大脑中。
影视艺术心理学PPT课件
(二)创作心理定势的“正作用”和“副作用”
(三)影视创作主体的心理定势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逐渐完 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 第二节 影视创作主体的人格结构 人格即个性,它是一个人所具有的区别于他人的各种主要、
持久、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外显的行为特征、内 在的心理倾向以及身体的生理特征等方面的综合。
(三)忘我——使自己完全等同于对象,主客体融为一体 《庄子.齐物论》
创作主体与对象处在一种物我不分的交融统一的状态中, 他才能完全撤掉与对象的心理距离,全身心地投入体验对象之 中,从而塑造出有生气的、真切的人物形象。
创作主体人生经历不同和体验对象的不同,创作主体进入 体验对象内心世界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同化和顺应
• 第一节 影视创作动机的形成
动机:一种需要或欲望,它是和达到适当目的的意向相联系的
影视创作的动机:创作主体从事创作活动或创作一部特定作品 的内在需要或驱动力,它是与影视创作主体一定的主观愿望或 创作目的相联系的。
影视创作动机的形成是影视创作过程的起点
一、促动创作动机形成的内部因素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强烈的需要与需要的不能满足, 会使创作主体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冲突,从而形成一种强大的驱 力或张力,导致创作动机的发生。
的社会经验——沉淀在创作主体心灵深处的那些情绪记忆,尤 其是同年难忘的人生体验。
影视心理学专业知识课件
物,常常要被装扮为”黑衣人 ", 留给观众“合乎情理”的视觉反应。
2)目标对象的动态性:滚动的霓虹灯广告比静止的灯光广告更能
吸引眼球的注意。
3)捕捉对象的需求性:《十面埋伏》为例,在影片中设计了两个捕头
形象: 金城武扮演的金捕头与刘德华扮演的刘捕头,对于偏爱 刘德华的影迷来说,刘捕头 的角色就自然而然地成为视知觉选择性最高的焦点,从其他角色中凸显出来。
二、知觉的特性与种类
(一)什么是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
对刺激物整体的反映.
知觉是在知识经验的参加下,经过 人脑加工,对事物加以解释的过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1. 知觉的选择性
人在观看景象时,是处在一种积极探索 的、带有高度选择性的状态之中。
研究表明,刺激强度过大或过小,都 不会产生感觉.
感觉实践表明,人的感觉器官接受外 界的刺激时,也同时调动着他们记忆痕 结构中的感知经验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耳的听觉阈为零分贝 正常的耳语为20分贝 普通交谈为60分贝
地铁火车为100分贝 喷气飞机起飞为140分贝 声音强度达到120~ 130分贝时,人耳会产 生痛感,有些人会出现烦躁不安的神情。
深度知觉:双眼视轴的辐合 ;物体因素与心理因素的影晌 ;物体与背
景的比例关系 ;心理的暗示影响。
方位知觉:对物体所在位置方向和空间关系的知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形状知觉
影视心理学第1章
03
影视人物的心理分析
影视人物的性格分析
总结词
通过观察影视人物的行为和语言,分析 其性格特点,如外向、内向、理性、感 性等。
VS
详细描述
在影视作品中,人物的性格特点通常通过 其言行举止表现出来。例如,一个经常表 现出冷静、理智特点的人物可能具有内向 、理性的性格。而一个经常表现出热情、 活泼特点的人物可能具有外向、感性的性 格。通过对这些特点的观察和分析,可以 深入了解影视人物的性格。
情感表达
演员需要掌握如何真实、细腻地表达情感,通过 微妙的肢体语言和面部表情来传递角色的内心世 界。
情绪控制
演员在拍摄过程中需要快速进入角色情绪,同时 也要具备情绪调节和控制的能力,以确保拍摄顺 利进行。
导演的心理技巧
故事叙述
01
导演需要运用心理技巧来讲述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通过镜头
语言和叙事手法引导观众的情感和思考。
价值观塑造
剧情中所呈现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对观众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助 于观众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社会意识觉醒
影视作品可以唤起观众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激发观众的社会责任感 和公民意识。
05
影视制作中的心理技巧
演员的心理技巧
1 2 3
角色塑造
演员需要深入理解角色,通过心理技巧将角色的 性格、情感和动机表现出来,使观众能够感同身 受。
角色指导
02
导演需要对演员进行有效的心理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
塑造角色,以达到更好的表演效果。
场景营造
03
导演需通过心理技巧来营造特定的氛围和场景,以增强故事的
感染力和观众的代入感。
制片人的心理技巧
市场分析
制片人需要了解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市场趋势,以制定合理的制作 计划和营销策略。
影视心理学(第5章)演示版.ppt
精选文档
17
二、影视声音的基本元素
语言、音乐、音响是电影声音的基本 元素。
(一)影视的人声语言
影视的人声语言:对白、旁白、独白以 及群众杂声。其中,对白是影视中人声的 主体。
《红高粱》,男女主人公孙子的回忆性
旁白.
精选文档
18
(二)影视音乐
影视音乐的构成主要包括:主题音乐、
背景音乐、叙事性音乐、情绪音乐、节奏气 氛音乐以及时空过渡的连续音乐等等。
有声源音乐 (客观声音、真实声音、现 实声音或具体声音 )和无声源音乐(主观音乐、 虚拟音乐、情绪音乐或抽象音乐)。
精选文档
19
(三)影视音响
在影视作品中,音响是除语言、音乐 之外的其他声音的总称。因此它包括的范 围非常广泛,例如,动作声响、自然音响、
机械音响、枪炮音响、人群杂声等等。
精选文档
20
机长 :“寂静“--危险信号 。
B.噪声的特殊心理反应--噪声的危害:
物理性噪声、生理性噪声和心理性噪声(详看
书)。
C. 5-1声音与人的主观感觉—重点看。
精选文档
13
(二)声音频率与频谱的感知
1.人对声音频率的感知 1)频率: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频
率的单位为赫兹--Hz,表示在1秒时间内的
振动周期数。 2)优美动听、节奏和旋律 、软绵绵
3.内耳:能将大约20Hz至20000Hz的主信号转换 成为听神经可以辨认的信息,传到耳蜗(听力细胞和
纤毛组成) 。耳蜗听神经冲动→传给大脑。
4.听觉器官的保护:疾病、受伤、药物以及受噪 音影响等,听力细胞的数量会不断减少,到一定程
度就会出现永久性耳聋。
精选文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卑感, 克服缺陷不断地超越自卑。逐 渐形成一套特殊"生活风格"。
2)荣格 : 分析心理学-荣格修正
“力比多”的观点,认为它是一种普遍的生命力,表现于 生长和增殖,也表现为其他活动;把个体结构看作是 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的统一体;集体潜 意识是核心主要内容是"原型“-遗传的先天倾向。他 认为人们的科学和艺术创造活动都是原型在起作用。
6.集体潜意识的作用:对影视传播中传播 者、传播内容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模式方面具 有重要意义。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三、集体潜意识与影视传播
1.影视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者(创作者)、 传播信息(创作内容)、传播媒介、受众、反 馈渠道。这五个环节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相互作用,形成为一个闭合环路状的运作系统。
2.影视创作者与观众之间的共鸣就是建筑
在人性最基本的共性平台之上。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爱:在人类心理积淀的共性
平台上,爱也许是最古老、最伟大、 最具永恒魅力和能量的共性。
人从降临人世间的那一刻,最渴望也是最 需要的东西就是爱;
在成长的历程中, 刻骨铭心地体验爱与被 爱的温暖和快乐;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2)人格结构理论(本我、自我、超我 ) 3)性本能理论性(本能冲动是人一切心理活动的内在动 力) 4)释梦理论(潜意识中的欲望绕过超我的松懈检查抵抗, 以伪装的方式乘机闯入意识而形成梦) 5)心理防御机制理论(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 )
参考资料:
1.心理学家简介:弗洛伊德、皮亚杰、班杜拉、荣格。 2.部分电影故事梗概:菊豆、简爱- 故事梗概。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概述:
1.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奥地利医生兼心理学家和
哲学家,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
2.主要理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1)精神层次理论 :人的精神活 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 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 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不同的 意识层次包括意识,下意识和潜意 识三个层次,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 层次,称为精神层次。
2.荣格认为人从祖先遗传下来的生命和行为的全部 模式, 从个体出生的那天起,集体潜意识的内容就给个 人的行为提供了一套预先形成的模式,而后天经历和 体验的东西越多,所有那些潜在的意象得以呈现的机 会也就越多。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教育和学习越丰富,也就越容易使集体潜 意识在各个方面得以个性化,从而成为自觉 意识。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学习目标:
1.精神层次理论 2.集体潜意识理论
3.梦幻潜意识内涵
参 考 书:
1.艺术与视知觉.[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四川人民出版 社,2001年版
2.视觉思维. [美]鲁道夫.阿恩海姆著,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1年版。
1.意识层次:能够被自己觉察体验
到的心理活动。当我们集中注意力,就
会发觉内心不断有一个个观念、意象或情感流过,这 种能够被自己觉察体验到的心理活动叫做意识。
2.潜意识(无意识)层次:无法被觉察的
思想、观念、欲望等心理活动。本能冲动、 被压抑的欲望(或生命力)却在不知不觉的潜在 境界里发生;意识不符合社会道德和本人的理 智;无法被个体所觉察。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价值 将弗洛伊德主义从单纯的强调人的生 物属性对人的行为操纵的研究,引向社会 学和更广的心理学领域,充分肯定了社会 和文化因素对人的行为的重大影响。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3.备受争议-- “力比多理论”
1)力比多:弗洛伊德认为性的后面有一种潜在的力量促使人去 寻求一种不受约束的快乐或快感,他称之为“力比多”. 2)过于强调从人的生物性质去解释人的复杂行为,将人的行为 动因主要归结为人的性欲本能,而遭到质疑。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4.神话:人的精神世界里存在着一个神话 创作层面,是人类祖先遗传下来的心理积淀 在现代人潜意识深处的反映,它在很大程度 上制约着现代人的心理活动。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5.原型--人类原始表象。它所
生成的共性经验痕迹和模式,作为我们 探讨和理解人类思维、情结以及某种行为的 基本元素(基本能力), 是一切心理过程的必 不可少的先天要素。
第一节 集体潜意识与影视传播
一、精神层次理论 ……弗洛伊德创立
精神层次理论 :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 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 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 生和进行。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 意识,下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好像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称为 精神层次。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在人的临终之时, 没有什么比心爱的人在 身边更幸福!
总之,一个人的一生,就是一段不停地向 往和不停地追求爱的过程。
4.爱的魅力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人们对爱的感知和追求早已超越了自身 生理的需求,从单一的两性之爱延伸到人性 之爱,从家庭之爱延伸到社会、民族和国家 之爱。
3.下意识层面:介于上述两者之间。醉 酒、催眠状态或梦境 。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二、集体潜意识理论 ……荣格创立
1.集体潜意识:荣格认为在人的生命驱动力中,有 一种动能不仅仅属于个人,它带有普遍性和集体性, 既具体又抽象,既有现实性经验痕迹,也有神话般的 幻想轨迹,这种动能称为集体潜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