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最后压轴题+初中数学最全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公式汇总

合集下载

中考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中考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

中考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数学公式在中考数学考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更快速、准确地解题。

下面是中考数学公式知识点的归纳,供学生参考备考。

1.四则运算公式:加法公式:a+b=b+a减法公式:a-b≠b-a乘法公式:a×b=b×a除法公式:a÷b≠b÷a2.整除与除尽公式:整除公式:若a能被b整除,则a÷b,余数为0除尽公式:若a能被b整除,则a/b,商为整数3.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关系:百分数与小数之间的转换公式:百分数×0.01=小数小数×100=百分数4.等差数列公式: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前n项和公式:Sn = (a1 + an) × n / 25.等比数列公式:通项公式:an = a1 × q^(n - 1)前n项和公式:Sn=a1×(1-q^n)/(1-q),其中q≠1 6.三角函数公式: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正切定义:tanA = sinA / cosA7.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度的公式:sinA = 对边/斜边cosA = 临边/斜边tanA = 对边/临边8.圆相关公式:圆的周长公式:C=2πr圆的面积公式:S=πr^29.相似三角形公式:相似三角形边长的比例公式:a/b=c/d=e/f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例公式:面积比=(边长比)^2 10.相交弦的性质:相交弦定理:ab = cd切线与弦的性质:a×a'=b×b'弧与弦的性质:ab = 2R × sin(θ/2),其中R为半径,θ为夹角11.二次函数相关公式:二次函数顶点坐标公式:顶点坐标为(h二次函数对称轴公式:对称轴方程为x=h二次函数判别式公式:Δ = b^2 - 4ac二次函数求根公式:x=(-b±√Δ)/2a12.平行线和相交线之间的关系:同位角之间的关系:同位角互补、对顶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之间的关系:内错角互补、对顶角相等、内错角相等1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线重合:两对相对的对角线重合对角线平分:两对相对的对角线平分彼此对角线互补:两对相对的对角线互补以上是中考数学公式知识点的归纳。

中考数学公式总结归纳打印

中考数学公式总结归纳打印

中考数学公式总结归纳打印
中考数学中使用的一些常见公式可以进行总结归纳,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数学公式:
1. 代数公式:
-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对于ax^2 + bx + c = 0,其中a≠0,方程的解为x = (-b ±√(b^2 - 4ac)) / (2a)。

- 平方差公式:(a + b)(a - b) = a^2 - b^2。

- 一元二次不等式求解公式:对于ax^2 + bx + c > 0,其中a≠0,判断解的情况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判别式Δ= b^2 - 4ac。

2. 几何公式:
- 面积公式:长方形面积为A = 长×宽,三角形面积为A = 1/2 ×底×高,圆的面积为A = πr^2。

- 周长公式:长方形周长为P = 2(长+ 宽),圆的周长为P = 2πr。

-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即c^2 = a^2 + b^2。

3. 比例与百分数公式:
- 比例公式:已知两个比例a:b和c:d,可以得到a/b = c/d。

- 百分数公式:已知某数是另一个数的p%,可以表示为n = p/100 ×m,其中n是所求数,m是基数。

4. 统计与概率公式:
- 平均数公式:n个数的平均数等于这些数的和除以n。

- 计算可能性:对于互斥事件,计算概率可以用P(A或B) = P(A) + P(B);对于独立事件,计算概率可以用P(A且B) = P(A) ×P(B)。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考数学公式的总结归纳,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记住,理解公式的意义和应用方法,多进行练习和实际运用,才能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

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

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

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初三数学涉及到许多重要的公式和概念,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公式和概念的总结:1.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对于一般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其求根公式为:x = [-b ± sqrt(b^2 - 4ac)] / (2a)2.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即:a^2 + b^2 = c^23.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对于任意三角形,其面积可以用底和高表示为:A = (1/2) × base × height4. 圆的周长和面积公式:C = 2πrA = πr^2其中,r 是圆的半径。

5. 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对于任意角α,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分别为:sinα = 对边 / 斜边cosα = 邻边 / 斜边tanα = 对边 / 邻边6. 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例如: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sin(α - β) = sinαcosβ - cosαsinβ...等等。

7.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为 ax^2 + bx + c = 0,其解的公式为:x = [-b ± sqrt(b^2 - 4ac)] / (2a)8. 函数的增减性:如果函数的导数大于0,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增;如果导数小于0,则函数在此区间内单调递减。

9. 极值的判定:如果函数在某点的左侧是递增的,右侧是递减的,则该点是极大值点;如果函数在某点的左侧是递减的,右侧是递增的,则该点是极小值点。

这只是一些重要的数学公式和概念的例子,建议通过教材或笔记来获得更全面的总结。

初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

初中数学公式总结大全初中数学涵盖了很多不同的概念和公式,包括代数、几何、三角和概率等。

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常见的公式总结:一、代数公式:1.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它的解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得:$x=\frac{-b\pm\sqrt{b^2-4ac}}{2a}$。

2. 因式分解公式:$(a+b)^2=a^2+2ab+b^2$;$(a-b)^2=a^2-2ab+b^2$;$a^2-b^2=(a+b)(a-b)$。

3.平方差公式:$(a+b)(a-b)=a^2-b^2$。

4.根据勾股定理可以得到:直角三角形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

5.等差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差数列$a_1,a_2,...,a_n$,其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得:$S_n=\frac{n(a_1+a_n)}{2}$。

6.等比数列求和公式:对于等比数列$a,ar,ar^2,...,ar^{n-1}$,其和可以使用以下公式求得:$S_n=\frac{a(1-r^n)}{1-r}$。

7. 指数运算法则:$a^m\cdot a^n=a^{m+n}$;$\frac{a^m}{a^n}=a^{m-n}$;$(a^m)^n=a^{m\cdot n}$。

8. 对数运算法则:$\log_ab=\frac{\log_cb}{\log_ca}$;$\log_a1=0$;$\log_aa=1$。

二、几何公式:1. 长方形的面积:$S=a\cdot b$,其中$a$为长,$b$为宽。

2.正方形的面积:$S=a^2$,其中$a$为边长。

3. 圆的面积:$S=\pi r^2$,其中$r$为半径。

4. 圆的周长:$C=2\pi r$,其中$r$为半径。

5.直角三角形的周长:$a+b+c$,其中$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度。

6. 三角形的面积:$S=\frac{1}{2}bh$,其中$b$为底,$h$为高。

初中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重要性质和定理(重新整理)

初中中考数学常用公式及重要性质和定理(重新整理)

【中考必备】初中几何定理必背总结大全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 :(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收做平行线。

(2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 :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 :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18 、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AS 23 、角边角公理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ASA 24 、推论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AAS 25 、边边边公理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SSS26 、斜边、直角边公理: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HL27 、定理 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垂线段长 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1 、推论 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总结归纳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的总结归纳如下:
初一数学公式:
1. 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d = √((x2 - x1)^2 + (y2 - y1)^2)
2. 平方差公式:(a + b) (a - b) = a^2 - b^2
初二数学公式:
1. 平方根公式:√a * √b = √(ab)
2. 二次方程求根公式:x = (-b ±√(b^2 - 4ac))/2a
3. 相似三角形的边比例公式:a/b = c/d
初三数学公式:
1. 四角和公式:内角和 = (n - 2) * 180°,外角和 = 360°
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角相等,底边上的高相等
3. 三角函数公式:sin²θ + cos²θ = 1;tanθ = sinθ/cosθ;cotθ = 1/tanθ;secθ = 1/cosθ
以上只是初一到初三数学中的一部分重要公式,还有很多其他公式和定理,具体的内容可能因教材和教学进度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数学时,建议逐步掌握各个年级的公式和定理,以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总结

中考数学公式大全总结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1.一元一次方程的根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当判别式△>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同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是指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它的对角线是连接不相邻顶点的线段,对边和对角线相等,对角线互相平分。

3.菱形的性质菱形是指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

它的四条边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每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菱形可以通过定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判定。

4.矩形和正方形的性质矩形是指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四个角都是直角。

正方形具有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所有性质,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5.多边形的性质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度。

多边形的外角是指一边与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所组成的角,每个顶点处取一个外角,它们的和等于360度。

6.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N个数X1、X2、…、XN的算术平均数是(X1+X2+…+XN)/N,记为X。

加权平均数是在计算平均数时给每个数据加上一个权,以考虑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

二、基本定理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的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与已知直线垂直的直线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6.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度18.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如果a:b=c:d,则ad=bc2)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3)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三边对应相等,对应角相等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5)正弦定理:a/sinA=b/sinB=c/sinC=2R(R为外接圆半径)6)余弦定理:a²=b²+c²-2bc*cosA7)正切定理:tanA=a/b8)解三角形的方法:余弦定理、正弦定理、正切定理、勾股定理等110.根据垂径定理,若一条直径垂直于一条弦,则它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初三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多篇)

初三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多篇)

初三数学公式知识点归纳总结(通用多篇)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篇一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推论1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推论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推论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理(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AAS)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理(SSS)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斜边、直角边公理(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定理1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31.推论1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推论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推论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2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定理1关于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定理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某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某b)÷267.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其中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某h83.(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判定定理2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判定定理3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性质定理1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性质定理2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性质定理3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

九年级数学中考知识点公式

九年级数学中考知识点公式

九年级数学中考知识点公式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九年级的数学课程内容繁杂,掌握其中的知识点和公式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在中考中,数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将直接影响学生成绩。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九年级数学中考知识点和公式,希望能够对同学们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代数与函数1. 一次函数:- 函数的表示:y = kx + b- 直线的斜率:k = (y2 - y1) / (x2 - x1)- 求函数的零点:kx + b = 02. 二次函数:- 函数的表示:y = ax² + bx + c- 抛物线的顶点坐标:(-b / (2a), f(x))- 求解二次方程:ax² + bx + c = 03. 平方根与立方根:- 平方根的性质:√a * √b = √(ab)- 立方根的性质:∛a * ∛b = ∛(ab)- 二次根式化简:将一些数化为二次根式的形式- 求解含有根号的方程:如x² + 2√3x + 3 = 0二、几何与空间1. 平面图形:- 三角形:面积公式 S = (1/2) * a * h,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 矩形:面积公式 S = a * b,周长公式 P = 2a + 2b- 正方形:面积公式 S = a²,周长公式 P = 4a- 圆:面积公式S = πr²,周长公式C = 2πr2. 空间图形:- 球的表面积公式:S = 4πr²- 球的体积公式:V = (4/3) * πr³- 圆锥的体积公式:V = (1/3) * πr²h- 圆柱的体积公式:V = πr²h三、数据与概率1. 统计图表:- 条形图、柱状图、饼图:用于表示具体数据的统计图表- 直方图:用于表示一组数据的频数分布- 折线图:用于表示数据随时间变化的趋势2. 概率:- 事件的概率计算:P(A) = 事件A发生的可能性 / 总的样本空间- 互斥事件:两个事件不能同时发生,概率为0- 独立事件:两个事件发生与否互不影响,概率相乘四、函数与方程1. 图像与性质:- 函数的单调性:f(x)在定义域上递增或递减- 函数的奇偶性:f(-x) = f(x)奇函数,f(-x) = -f(x)偶函数- 函数的周期性:f(x + T) = f(x)具有周期T2. 解方程与不等式:- 求解一元方程:如2x + 5 = 9- 一元一次不等式:如2x + 5 > 9- 一元二次不等式:如x² - 3x + 2 > 0五、三角函数1.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正弦函数:sinθ = 对边 / 斜边- 余弦函数:cosθ = 邻边 / 斜边- 正切函数:tanθ = 对边 / 邻边2. 三角函数图像与计算:- 三角函数的图像: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的周期性和对称性- 三角函数的计算:利用单位圆和特殊角的值计算三角函数的数值六、概率与统计1. 概率:- 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P(A∩B) = P(A) * P(B)- 条件概率的计算:P(A|B) = P(A∩B) / P(B)- 全概率公式与贝叶斯公式的应用2. 抽样与统计:- 抽样的方法:随机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等- 统计指标的计算: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等以上是九年级数学中考重点知识点和公式的总结。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 所有重点知识总结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 所有重点知识总结

初一到初三数学公式所有重点
知识总结
初中数学定理大全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初中数学公式
比例的基本性质:
如果a:b=c:d,那么ad=bc
如果ad=bc,那么a:b=c:d
(2)合比性质:
如果a/b=c/d,那么(a±b)/b=(c±d)/d
(3)等比性质:
如果a/b=c/d=…=m/n(b+d+…+n≠0),
那么(a+c+…+m)/(b+d+…+n)=a/b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l=(a+b)÷2s=l×h
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初中数学最全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公式汇总+中考最后压轴题

初中数学最全知识点总结+初中数学公式汇总+中考最后压轴题

一、猜想、研究题1. 已知:抛物线yax 2bx c与x轴交于、两点,与y轴交于点. 此中点A在x轴的A BC负半轴上,点C在y轴的负半轴上,线段、 的长(< )是方程 x25x 4的两OA OCOAOC个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x 1.( 1)求 A 、B 、C 三点的坐标; ( 2)求此抛物线的分析式;( 3)若点 D 是线段 AB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 A 、B 不重合),过点 D 作 DE ∥BC 交于点,连结,设的长为,△的面积为,求S与的函数关系式,并ACECDBDmCDESm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S 能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并求此时D点坐m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yAO D BxEC2. 已知,如图 1,过点E 0, 1作平行于 x 轴的直线 l ,抛物线y1 x 2上的两点 A 、B 的横4坐标分别为 1 和 4,直线 AB 交 y 轴于点 F ,过点 A 、B 分别作直线 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 C 、 D ,连结 CF 、DF .( 1)求点 A 、B 、 F 的坐标;( 2)求证: CF DF ;(3)点 P 是抛物线y1 x2 对称轴右边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 P 作 PQ ⊥ PO 交 x 轴于点4Q,能否存在点 P 使得 △OPQ 与 △CDF 相像?若存在,恳求出全部切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y y3.已知矩形纸片 OABC 的长为4,宽为3,以长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为坐标原点成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 P 是OA边上的动点(与点O、A不重合),现将△POC沿PC翻折获得△PEC ,再在AB边上选用适合的点D,将△PAD沿PD翻折,获得△ PFD ,使得直线 PE、 PF 重合.( 1)若点E落在BC 边上,如图①,求点P C D 的坐标,并求过此三点的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 2)若点E落在矩形纸片OABC 的内部,如图②,设OP x, AD y,当x为什么值时,y获得最大值?(3)在(1)的状况下,过点P、C、D三点的抛物线上能否存在点Q,使△PDQ是以PD 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若不存在,说明原因;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y yEBBC CFEF DDO P A x O PA x图①图②4. 如图,已知抛物线y x24x 3交x轴于A、B两点,交y轴于点C,? 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轴于点E,点 B 的坐标为(1,0).(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的坐标;(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能否存在点P,与A、B、C三点组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写出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3)连结CA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D,在抛物线上能否存在点M,使得直线 CM把四边形 DEOC分红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若存在,恳求出直线CM的分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yCDA EB O x5.如图①,已知抛物线( a≠0)与轴交于点 A(1,0)和点 B(-3,0),与 y 轴交于点 C.(1)求抛物线的分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轴交于点M,问在对称轴上能否存在点P,使△CMP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全部切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3)如图②,若点E为第二象限抛物线上一动点,连结BE、CE,求四边形BOCE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E点的坐标.y yC CB M A B AOx Ox二、动向几何图①图②6.如图,在梯形ABCD中,DC ∥AB,A90°,AD 6 厘米,DC 4 厘米,BC的坡度i3∶4,动点 P从速度沿 B A 出发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B方向向点 B 运动,动点Q从点B出发以3厘米/秒的C D 方向向点D运动,两个动点同时出发,当此中一个动点抵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设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1)求边BC的长;(2)当t为什么值时,PC与BQ相互均分;(3)连结PQ,设△PBQ的面积为y,研究y与t的函数关系式,求t为什么值时,y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Dc CcQcAc BcPc7.已知:直线与轴交于 A,与轴交于 D,抛物线与直线交于 A、E 两点,与轴交于 B、C两点,且B点坐标为(1,0).(1)求抛物线的分析式;(2)动点P在x轴上挪动,当△PAE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使的值最大,求出点M的坐标.yEAD O B C x8. 已知:抛物线y ax2bx c a 0的对称轴为x 1,A, B两点,与 y 轴交于与 x 轴交于, A 3,0、C0,2.点C 此中(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使得△PBC的周长最小.恳求出点P的坐标.(3)若点D是线段OC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点C重合).过点D作DE∥PC交x轴于点E.连结 PD 、PE .设CD的长为m,△PDE的面积为S.求S与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试说明S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恳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yAOBxC9. 如图 1,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 O 和 x 轴上另一点 E ,极点 M 的坐标为 (2,4) ;矩形 ABCD 的极点 A 与点 O 重合, AD 、AB 分别在 x 轴、 y 轴上,且 AD 2 , AB 3.(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2)将矩形 ABCD 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 1 所示的地点沿 x 轴的正方向匀速平行挪动,同时一动点 P 也以同样的速度 从点 A 出发向 B 匀速挪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秒( 0≤ t ≤ 3),直线 AB 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 N (如图 2 所示).5①当t2 时,判断点 P 能否在直线 ME 上,并说明原因;②设以 P 、N 、C 、D 为极点的多边形面积为 S ,试问 S 能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yyMMCNBCBPD OE x D OAE x( A )10. 已知抛物线:.图1图2( 1)求抛物线的极点坐标. ( 2)将抛物线向右平移 2 个单位,再向上平移 1 个单位,获得抛物线,求抛物线的分析式. ( 3)以以下图,抛物线的极点为 P ,轴上有一动点 M ,在、这两条抛物线上能否存在点 N ,使O (原点)、P 、M 、N 四点组成以 OP 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 N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提示:抛物线()的对称轴是极点坐标是】y11.如图,已知抛物线 C1:的极点为 P,与x轴订交于 A、B 两点(点 A在点 B的左侧),点 B 的横坐标是1.(1)求P点坐标及a的值;(4分)(2)如图( 1),抛物线C2与抛物线C1对于x轴对称,将抛物线C2向右平移,平移后的抛物线记为 C3,C3的极点为 M,当点 P、M对于点 B 成中心对称时,求 C3的分析式;(4分)(3)如图( 2),点Q是x轴正半轴上一点,将抛物线C1绕点 Q旋转180°后获得抛物线C4.抛物线C4的极点为N,与x 轴订交于E、F 两点(点 E 在点F 的左侧),当以点P、N、F 为极点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Q的坐标.(5分)C1y1yCM NABB QAO x O E F xP2C3PCC4图1图21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的三个极点B(4,0)、C (8,0)、D (8,8).抛物线y ax2bx过A、C两点.(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分析式;(2)动点P从点A出发,沿线段AB向终点B运动,同时点Q从点C出发,沿线段CD向终点D 运动,速度均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运动时间为t秒.过点P作PE⊥AB交AC于点E.①过点 E 作EF⊥AD于点F,交抛物线于点G.当t为什么值时,线段EG最长?②连结 EQ .在点P、Q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辰使得△CEQ是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相应的 t 值.y A F DGPEQO B C x13. 如图 1,已知正比率函数和反比率函数的图像都经过点M(-2,),且 P(,- 2)为双曲线上的一点, Q为坐标平面上一动点, PA垂直于 x 轴, QB垂直于 y 轴,垂足分别是 A、B.(1)写出正比率函数和反比率函数的关系式;(2)当点Q在直线MO上运动时,直线MO上能否存在这样的点Q,使得△OBQ与△OAP面积相等?假如存在,恳求出点的坐标,假如不存在,请说明原因;(3)如图 2,当点Q在第一象限中的双曲线上运动时,作以OP、OQ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OPCQ,求平行四边形 OPCQ周长的最小值.图2图114.如图,矩形 ABCD中, AB= 6cm,AD= 3cm,点 E 在边 DC上,且 DE= 4cm.动点 P 从点A 开始沿着 A→B→C→E 的路线以2cm/s的速度挪动,动点 Q从点 A开始沿着 AE以1cm/s的速度挪动,当点挪动到点E 时,点P停止挪动.若点、从点AQ P Q同时出发,设点Q 挪动时间为t (s), P、 Q 两点运动路线与线段PQ 围成的图形面积2S 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cm),求SD E CQAP B15.如图,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订交于两个不一样的点、,与轴的交点为.设的外接圆的圆心为点.(1)求与轴的另一个交点 D的坐标;(2)假如恰巧为的直径,且的面积等于,乞降的值.16.如图,点 A、B 坐标分别为(4,0)、(0,8),点C是线段OB上一动点,点E在x轴正半轴上,四边形 OEDC 是矩形,且OE 2OC.设OE t (t 0),矩形OEDC与△AOB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依据上述条件,回答以下问题:(1)当矩形OEDC的极点D在直线AB上时,求t的值;(2)当 t 4 时,求S的值;(3)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出解题过程)yB(4)若S 12,则t.DCO E Ax17. 直线y 3x 6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A、B 两点,动点P、Q同时从O点出发,同时抵达4点 A ,运动停止.点Q沿线段OA运动,速度为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点P沿路线O→B→A 运动.(1)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设点Q的运动时间为t秒,△OPQ的面积为S,求出S与 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S48y、、5时,求出点 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 P Q 为极点的平行四边形的第四B个极点 M 的坐标.PxO Q A18.如图 1,过△ABC的三个极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叫△ ABC的“水平宽”( a),中间的这条直线在△ ABC内部的线段的长度叫△ ABC的“铅垂高”( h).我们可得出一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A2铅垂高ChB水平宽a图 1解答以下问题:如图 2,抛物线极点坐标为点C(1,4),交 x 轴于点 A(3,0),交 y 轴于点 B.(1)求抛物线和直线AB的分析式;(2)求△CAB的铅垂高CD及;(3)设点P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能否存在一点P,使得S △P AB=S△CAB,若存在,求出 P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yCBD1xO1A图 21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C的坐标分别为( 1,0)、(0,3),点B在x轴上.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A 、B、C三点,且它的对称轴为直线 x 1,点P为直线BC下方的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点 P 与 B 、C不重合),过点 P 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F.(1)求该二次函数的分析式;(2)若设点P的横坐标为m,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的长.(3)求△PBC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yA O F BxCPx=120.以下图,菱形ABCD 的边长为6厘米,B60°Q同时从.从初始时辰开始,点 P 、A点出发,点 P以1厘米 / 秒的速度沿A C B 的方向运动,点Q以2厘米 / 秒的速度沿 A B C D 的方向运动,当点Q运动到D点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 运动的时间为x 秒时,△APQ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平方厘米(这里规定:点....和线段是面积为 O 的三角形),解答以下问题:()点 P 、从出发到相遇所用时间是秒;1Q()点 P 、Q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当△APQ是等边三角形时x的值是秒;2(3)求y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CDPBA Q21.定义一种变换:平移抛物线 F1获得抛物线F2,使F1, F2于点D,B,点C是点A对于直线BD的对称点.(1)如图 1,若F1:y x2,经过变换后,获得F2:值等于 ______________;F2 经过F1的极点A .设F2的对称轴分别交y x2bx ,点C的坐标为(2,0),则①b的②四边形 ABCD 为()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2)如图 2,若F1:y ax2c,经过变换后,点 B 的坐标为(2,c 1),求△ ABD 的面积;(3)如图 3,若F1:y 1 x2 2 x7,经过变换后, AC 2 3,点 P 是直线AC上的动点,求点 P333到点 D 的距离和到直线AD 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y1y y F1F F1D F D F2D22PC x A C A C()O AB B BO xO x(图 1)(图 2)(图 3)22.如图,已知直线交坐标轴于两点,以线段为边向上作正方形,过点的抛物线与直线另一个交点为.(1)请直接写出点的坐标;(2)求抛物线的分析式;(3)若正方形以每秒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下滑,直至极点落在轴上时停止.设正方形落在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求对于滑行时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4)在( 3)的条件下,抛物线与正方形一同平移,同时停止,求抛物线上两点间的抛物线弧所扫过的面积.yDCAO BxEy1x 1223.如图,点 A、B 坐标分别为(4,0)、(0,8),点C是线段 OB 上一动点,点E在x轴正半轴上,四边形 OEDC 是矩形,且OE2OC .设OE t (t0) ,矩形OEDC与△AOB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依据上述条件,回答以下问题:(1)当矩形OEDC的极点D在直线AB上时,求 t 的值;(2)当 t 4 时,求S的值;(3)直接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用写出解题过程)(4)若S12 ,则ty.BDCO EAx24.以下图,某校计划将一块形状为锐角三角形 ABC 的空地进行生态环境改造.已知△ABC 的边 BC 长120米,高AD长80米.学校计划将它切割成△AHG、△BHE、△GFC和矩形 EFGH 四部分(如图).此中矩形 EFGH 的一边EF在边BC上,其余两个极点H、G分别在边 AB 、AC上.现计划在△AHG上种草,每平米投资6元;在△BHE、△FCG 上都栽花,每平方米投资 10 元;在矩形EFGH上兴建爱心鱼池,每平方米投资 4 元.(1)当FG长为多少米时,种草的面积与栽花的面积相等?(2)当矩形EFGH的边FG为多少米时,△ABC空地改造总投资最小?最小值为多少?AKH GB CE D F25. 已知:t1,t2是方程t22t 24 0 的两个实数根,且t1t2,抛物线y2 x2bx c的图象经过3点 A(t1,0), B(0, t2 ) .(1)求这个抛物线的分析式;(2)设点P(x,y)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三象限,四边形OPAQ 是以 OA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 Y OPAQ的面积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在( 2)的条件下,当Y OPAQ的面积为 24 时,能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Y OPAQ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 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原因.yQB三、说理题26. 如图,抛物线经过 A(4,0), B(10),, C(0, 2) 三点. ( 1)求出抛物线的分析式;( 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 P 作 PM x 轴,垂足为 M ,能否存在 P 点,使得以 A ,P ,M 为极点的三角形与 △OAC 相像?若存在,恳求出切合条件的点 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3)在直线 AC 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得 △ DCA 的面积最大,求出点 D 的坐标.yOB 14Ax2C2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中,半径为 1 的圆的圆心 O 在座标原点,且与两坐标轴分别交于 A 、B 、C 、D 四点.抛物线 y ax 2bxc 与 y 轴交于点 D ,与直线 yx 交于点 M 、N ,且MA 、NC 分别与圆O相切于点 A 和点C.( 1)求抛物线的分析式;( 2)抛物线的对称轴交 x 轴于点 E ,连结 DE ,并延伸 DE 交圆 O 于 F ,求 EF 的长. ( 3)过点 B 作圆 O 的切线交 DC 的延伸线于点 P ,判断点 P 能否在抛物线上,说明原因.yDNEA OCxF MB28.如图,已知:抛物线y 1 x2bx c与x轴交于 A、B 两点,与y轴交于点 C ,经过12B、C两点的直线是y1 x2,连结AC.2 B ()、C(() B、C 两点坐标分别为,,),抛物线的函数关1____________________系式为 ______________;(2)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原因;(3)若△ ABC内部可否截出头积最大的矩形DEFC D、E、F、G△ABC各边上)?(极点在若能,求出在AB 边上的矩形极点的坐标;若不可以,请说明原因.[ 抛物线y ax2b4ac b2]bx c 的极点坐标是,4a2ay yAOB x AOB xC C图 1图2(备用)29.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矩形OABC的边OA在y轴的正半轴上,OC在x轴的正半轴上,OA=2,OC=3.过原点O作∠AOC的均分线交AB于点D,连结DC,过点D作DE⊥DC,交 OA于点 E.(1)求过点E、D、C的抛物线的分析式;(2)将∠EDC绕点D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轴的正半轴交于点F,另一边与线段交于点.假如与(1)中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点的横坐标为6,那么=2 能否OC G DF M M5EF GO成立?若成立,请赐予证明;若不可立,请说明原因;(3)对于( 2)中的点,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能否存在点,使得直线G QGQ与 AB 的交点 P 与点 C、 G 组成的△ PCG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恳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yDBAE30.以下图,将矩形 OABC沿AE折叠,使点O恰巧落在 BC 上F处,以CF为边作正方形 CFGH ,延伸BC至M,使 CM CE EO ,再以CM、CO为边作矩形CMNO.(1)试比较EO、EC的大小,并说明原因.S四边形CFGH(2)令mS四边形 CMNO ,请问m能否为定值?假如,恳求出m的值;若不是,请说明原因.(3)在(2)的条件下,若CO1,CE1,Q3为 AE 上一点且QF2,抛物线 y mx2bx c 经过C、3Q 两点,恳求出此抛物线的分析式.(4)在( 3)的条件下,若抛物线y mx2bx c与线段 AB 交于点 P ,试问在直线 BC 上能否存在点 K ,使得以P、B、K为极点的三角形与△AEF相像?若存在,恳求直线KP 与y轴的交点 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原因.yH GC FMBEQN O A x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平行公义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假如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相互平行9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 180°18推论 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 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 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义 (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角边角公义 ( ASA) 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推论 (AAS) 有两角和此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边边边公义 (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义 (HL)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 1 在角的均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 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同样的点,在这个角的均分线上29角的均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全部点的会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平等角)31 推论 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均分线均分底边而且垂直于底边3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均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33推论 3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而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等腰三角形的判断定理假如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平等边)35推论 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推论 2有一个角等于 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在直角三角形中,假如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定理线段垂直均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均分线上41线段的垂直均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头点距离相等的全部点的会合42定理 1 对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假如两个图形对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均分线44 定理 3 两个图形对于某直线对称,假如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伸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 逆定理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均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对于这条直线对称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 b 的平方和、等于斜边 c 的平方,即 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 a 、 b 、 c 有关系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 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 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 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 n-2 )× 180°51推论随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 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互均分56平行四边形判断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断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断定理3对角线相互均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断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 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 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断定理 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断定理 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 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 2菱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而且每一条对角线均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 S=( a×b)÷ 267菱形判断定理 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断定理 2对角线相互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 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 2 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而且相互垂直均分,每条对角线均分一组对角71 定理 1 对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 定理 2 对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均分73 逆定理假如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而且被这一点均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对于这一点对称74 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断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均分线段定理假如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余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 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均分另一腰80 推论 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均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而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而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 (a+b)÷ 2 S=L ×h83 (1)比率的基天性质假如 a:b=c:d, 那么 ad=bc假如 ad=bc, 那么 a:b=c:d84 (2)合比性质假如 a/ b=c/d, 那么 (a ± b) /b=(c ± d) /d85 (3)等比性质假如 a/ b=c/d= =m/n(b+d+ +n≠ 0), 那么(a+c+ +m)/ (b+d++n)=a / 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率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率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余两边(或两边的延伸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率88 定理假如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伸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率,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而且和其余两边订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率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余两边(或两边的延伸线)订交,所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像91 相像三角形判断定理 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像(ASA)92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红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像93判断定理 2两边对应成比率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像(SAS)94判断定理 3三边对应成比率,两三角形相像(SSS)95 定理假如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率,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像96 性质定理 1 相像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像比97 性质定理 2 相像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像比98 性质定理 3 相像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像比的平方99随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随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随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随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会合102圆的内部能够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会合103圆的外面能够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会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均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均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向来线上的三点确立一个圆。

初中数学必背重点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必背重点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必背重点公式大全初中生学习数学应该熟练掌握基本公式,下面总结了初中数学公式,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学习数学。

因式分解常用公式1、平方差公式:a²-b²=(a+b)(a-b)。

2、完全平方公式:a²+2ab+b²=(a+b)²。

3、立方和公式:a³+b³=(a+b)(a²-ab+b²)。

4、立方差公式:a³-b³=(a-b)(a²+ab+b²)。

5、完全立方和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6、完全立方差公式:a³-3a²b+3ab²-b³=(a-b)³。

7、三项完全平方公式:a²+b²+c²+2ab+2bc+2ac=(a+b+c)²。

8、三项立方和公式:a³+b³+c³-3abc=(a+b+c)(a²+b²+c²-ab-bc-ac)。

平方根计算公式根号内的数可以化成相同或相同则可以相加减,不同不能相加减。

如果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如果根号里面的数不相同就不可以相加减,能够化简到根号里面的数相同就可以相加减了。

举例如下:(1)2√2+3√2=5√2(根号里面的数都是2,可以相加)(2)2√3+3√2(根号里面的数一个是3,一个是2,不同不能相加)(3)√5+√20=√5+2√5=3√5(根号内的数虽然不同,但是可以化成相同,可以相加)(4)3√2-2√2=√2(5)√20-√5=2√5-√5=√5根号的乘除法:√ab=√a·√b﹙a≥0b≥0﹚,如:√8=√4·√2=2√2√a/b=√a÷√b三角不等式|a+b|≤|a|+|b||a-b|≤|a|+|b||a|≤b<=>-b≤a≤b|a-b|≥|a|-|b|-|a|≤a≤|a|常见图形的面积公式长方形的面积 = 长×宽 S = ab正方形的面积 = 边长×边长S = a²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 S=ah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圆的面积=圆周率×半径×半径解方程必背公式乘法与因式分解:a2-b2=(a+b)(a-b)a3+b3=(a+b)(a2-ab+b2)a3-b3=(a-b)(a2+ab+b2)一元二次方程的解:-b+√(b2-4ac)/2a-b-b+√(b2-4ac)/2a。

【中考必备】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中考必备】初中数学知识点总结及公式大全

8.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 .
9.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
.
10.经过圆心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
知识点 8: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
1.直线与圆有唯一公共点时 ,叫做直线与圆相切 .
2.三角形的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 .
3.弦切角等于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心角 .
4.三角形的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 .
C.相交
D. 相离或相交
8. 已知⊙O 的半径为 7cm,PO=14cm则, PO 的中点和这个圆的位置关系是 .
A. 点在圆上 B. 点在圆内
C. 点在圆外
D.不能确定
知识点 17:圆与圆的位置关系
1.⊙ O1 和⊙ O2 的半径分别为 3cm 和 4cm,若 O1O2=10cm ,则这两圆的位置关系是 .
D. x=4
A . x=1 B .x=-1 C. x 1=1,x 2=-1 D . x=2
3.方程( x-3)( x+4 )=0 的两根为 .
A.x 1=-3,x 2=4 B.x 1=-3,x 2=-4 C.x 1=3,x 2=4
D.x 1=3,x 2=-4
4.方程 x(x-2)=0 的两根为 .
A . x 1=0,x2 =2 B .x 1=1,x 2=2
B.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没有实数根
2.不解方程 ,判别方程 3x2-5x+3=0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C.只有一个实数根
D. 没有实数根
3.不解方程 ,判别方程 3x2+4x+2=0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重点公式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重点公式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重点公式中考数学的知识点非常广泛,涉及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多个方面。

下面整理了中考数学的重点知识点和公式,供你参考。

1.代数部分-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 x = -b / a。

-一元一次方程组:-消元法:将方程组中的一个方程的一些未知数表示成其他未知数的形式,带入到另一个方程中解出。

-代入法:将一个方程的解带入到另一个方程中解出。

- 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 x = (-b ± √(b^2 - 4ac)) / 2a。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

- 线性函数:y = kx + b。

- 平方差公式:(a ± b)^2 = a^2 ± 2ab + b^2-分式运算:加减乘除。

2.平面几何部分-多边形的内角和:(n-2)×180°,其中n为多边形的边数。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b^2=c^2-三角形面积公式:S=1/2×底边长×高,其中底边长为三角形的任一边,高为该边上的高线。

-相似三角形: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

-圆的面积公式:S=πr^2,其中r为半径。

-圆的周长公式:C=2πr,其中r为半径。

-弧长和扇形面积:弧长L=α×2πr/360°,扇形面积S=α×πr^2/360°,其中α为圆心角的度数。

3.概率统计部分-事件的概率:P(A)=包含A的样本点个数/总样本点个数。

-互斥事件:P(A∪B)=P(A)+P(B),其中A和B为互斥事件。

-独立事件:P(A∩B)=P(A)×P(B),其中A和B为独立事件。

-排列:A(n,m)=n!/(n-m)!,其中n为总数,m为取出的数。

-组合:C(n,m)=n!/(m!(n-m)!),其中n为总数,m为取出的数。

-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初中数学全部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初中数学全部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初中数学全部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完整版)初中数学全部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完整版)。

鉴于同学们在初中数学的学习上所存在的问题,小编今天就为大家整理的是初中数学全部知识点及公式大全(完整版),大家可以收藏打印,有空就自己翻出来看看,相信经过孩子们的努力,数学成绩会有显著的提升。

一、基本知识一、数与代数A、数与式:1、有理数有理数:①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②分数→正分数/负分数数轴:①画一条水平直线,在直线上取一点表示0(原点),选取某一长度作为单位长度,规定直线上向右的方向为正方向,就得到数轴。

②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

③如果两个数只有符号不同,那么我们称其中一个数为另外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与原点距离相等。

④数轴上两个点表示的数,右边的总比左边的大。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绝对值:①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②正数的绝对值是他的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有理数的运算:加法:①同号相加,取相同的符号,把绝对值相加。

②异号相加,绝对值相等时和为0;绝对值不等时,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③一个数与0相加不变。

减法: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①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

②任何数与0相乘得0。

③乘积为1的两个有理数互为倒数。

除法:①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一个数的倒数。

②0不能作除数。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幂,A叫底数,N叫次数。

混合顺序:先算乘法,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的。

2、实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无理数平方根:①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②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A的平方根。

九年级数学定理、公式汇总(背记版)

九年级数学定理、公式汇总(背记版)

重点公式汇总(背记版):一元二次方程一般形式:ax ²+bx+c =0 (a ≠0) 求根公式:a ac b b x 242-±-=(Δ=b 2-4a c ≥0) 判别法则:当Δ>0时,方程总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Δ= 0时,方程总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Δ<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韦达定理:若方程有两个实数根x 1和x 2,则x 1+x 2=a b -, x 1x 2=ac (需Δ≥0)增长(降低)率公式b x 1a n =±)(二次函数:一般形式y=ax 2+bx+c (a ≠0) 对称轴:a b x 2-=顶点坐标是)4-4,2-2a b ac a b ( 顶点式y=a(x -h)2+k(a ≠0) 对称轴:x=h ,顶点坐标(h,k )交点式y=a(x -x 1)(x -x 2)(a ≠0) 对称轴:221x x x += 函数平移规律:左加右减对称轴变,上加下减最值变。

抛物线与x 轴的位置关系:对于抛物线y=ax 2+bx+cΔ<0时,它与x 没有交点.Δ=0时,它与x 轴只有一个交点(与x 轴相切).Δ>0时,它与x 轴有两个交点(x 1,0)和(x 2,0),其中x 1和x 2是方程ax 2+bx+c=0的两个根.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22-12222)()-(),,(),,(111y y x x AB y x B y x A +=则有: 中点坐标公式:(221x x +,2y y 21+)圆①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知二推三”) 推论: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

②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的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条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分别相等。

③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推论1: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中考数学重点公式总结

中考数学重点公式总结

中考数学重点公式总结中考数学中,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公式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些中考数学中常见的重点公式总结:1. 平方公式:- $(a+b)^2 = a^2 + 2ab + b^2$- $(a-b)^2 = a^2 - 2ab + b^2$2. 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 $ax^2 + bx + c = 0$,其解为 $x = frac{-b pm sqrt{b^2 - 4ac}}{2a}$3. 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 在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之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a^2 + b^2 = c^2$4.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 $a_1, a_2, a_3, ...$,其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 (n-1)d$,其中 $a_n$ 是第 $n$ 项,$a_1$ 是首项,$d$ 是公差。

5.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等比数列 $a_1, a_2, a_3, ...$,其通项公式为 $a_n = a_1 cdot r^{(n-1)}$,其中 $a_n$ 是第 $n$ 项,$a_1$ 是首项,$r$ 是公比。

6.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长方形的面积为 $A = l cdot w$,其中 $l$ 是长度,$w$ 是宽度。

- 长方形的周长为 $C = 2(l+w)$7. 圆的面积和周长公式:- 圆的面积为 $A = pi r^2$,其中 $r$ 是半径。

- 圆的周长为 $C = 2pi r$ 或 $C = pi d$,其中 $d$ 是直径。

8. 三角形的面积公式:- 对于已知三角形的底边长度 $b$ 和高度 $h$,其面积为 $A = frac{1}{2}bh$以上是一些中考数学中的重点公式,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

此外,还要注意公式的使用条件和注意事项,以避免在使用公式时出现错误。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重点公式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重点公式

中考数学知识点归纳重点公式
第一章数与式
1、重视数的比较:一个数的大小要比较它们之间的差,即:A>B=>A-B>0;A<B=>B-A>0;A=B=>A-B=0。

2、综合运算中两个数一大一小:当一个数大于另一个数时,综合运算结果为大数减小数的差。

3、数字的乘除运算:a×b=a+a+……+a(b个);a÷b=a-a-……-a (b个);两者相乘,积为和,相除,商为差。

4、乘方法:a2 =a×a,a3 =a×a×a,a4=a×a×a×a,
a5=a×a×a×a×a,an=a×a×a……(n 次)
第二章平面几何
1、正方形面积:正方形的面积为其边长的平方。

2、三角形面积:三角形的面积等于其底乘以高的一半。

3、正方体体积:正方体的体积为其边长的立方。

4、圆的面积和周长:圆的面积为πr2,圆的周长为2πr
(π=3.14)。

第三章空间几何
1、正方体面积:正方体的表面积为其边长的平方。

2、正方体体积:正方体的体积为其边长的立方。

3、球的表面积和体积:球的表面积为4πr2,球的体积为4/3πr3(π=3.14)。

4、圆锥的表面积和体积:圆锥的表面积为πrl,圆锥的体积为
1/3πr2l(π= 3.14)。

第四章比例
1、比例的定义:一个量与另一个量之比,就称为比例。

2、比例的概念:两个数或物的比值必须相同,才能称两数或物之间存在比例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即等边对等角)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6 推论 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43 定理 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44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45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46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47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48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49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50多边形内角和定理 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51推论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52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53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54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55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56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7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8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9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 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60矩形性质定理1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61矩形性质定理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62矩形判定定理1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63矩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64菱形性质定理1 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65菱形性质定理2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66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a×b)÷267菱形判定定理1 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68菱形判定定理2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69正方形性质定理1 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70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71定理1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72定理2 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73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74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75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76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7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78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79 推论1 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80 推论2 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81 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82 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L=(a+b)÷2 S=L×h83 (1)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a:b=c:d,那么ad=bc如果ad=bc,那么a:b=c:d84 (2)合比性质如果a/b=c/d,那么(a±b)/b=(c±d)/d85 (3)等比性质如果a/b=c/d=…=m/n(b+d+…+n≠0),那么(a+c+…+m)/(b+d+…+n)=a/b86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7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88 定理如果一条直线截三角形的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条直线平行于三角形的第三边89 平行于三角形的一边,并且和其他两边相交的直线,所截得的三角形的三边与原三角形三边对应成比例90 定理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91 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 两角对应相等,两三角形相似(ASA)92 直角三角形被斜边上的高分成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93 判定定理2 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两三角形相似(SAS)94 判定定理3 三边对应成比例,两三角形相似(SSS)95 定理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与另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相似96 性质定理1 相似三角形对应高的比,对应中线的比与对应角平分线的比都等于相似比97 性质定理2 相似三角形周长的比等于相似比98 性质定理3 相似三角形面积的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99 任意锐角的正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弦值,任意锐角的余弦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弦值100任意锐角的正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余切值,任意锐角的余切值等于它的余角的正切值10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10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10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10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10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10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10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10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1推论1 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112推论2 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17推论1 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18推论2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19推论3 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1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121①直线L和⊙O相交 d<r②直线L和⊙O相切 d=r③直线L和⊙O相离 d>r122切线的判定定理经过半径的外端并且垂直于这条半径的直线是圆的切线123切线的性质定理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124推论1 经过圆心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切点125推论2 经过切点且垂直于切线的直线必经过圆心126切线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线长相等,圆心和这一点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127圆的外切四边形的两组对边的和相等128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对的圆周角129推论如果两个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那么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130相交弦定理圆内的两条相交弦,被交点分成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1推论如果弦与直径垂直相交,那么弦的一半是它分直径所成的两条线段的比例中项132切割线定理从圆外一点引圆的切线和割线,切线长是这点到割线与圆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比例中项133推论从圆外一点引圆的两条割线,这一点到每条割线与圆的交点的两条线段长的积相等134如果两个圆相切,那么切点一定在连心线上135①两圆外离 d>R+r ②两圆外切 d=R+r③两圆相交 R-r<d<R+r(R>r)④两圆内切 d=R-r(R>r) ⑤两圆内含d<R-r(R>r)136定理相交两圆的连心线垂直平分两圆的公共弦137定理把圆分成n(n≥3):⑴依次连结各分点所得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内接正n边形⑵经过各分点作圆的切线,以相邻切线的交点为顶点的多边形是这个圆的外切正n边形138定理任何正多边形都有一个外接圆和一个内切圆,这两个圆是同心圆139正n边形的每个内角都等于(n-2)×180°/n140定理正n边形的半径和边心距把正n边形分成2n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141正n边形的面积Sn=pnrn/2 p表示正n边形的周长142正三角形面积√3a/4 a表示边长143如果在一个顶点周围有k个正n边形的角,由于这些角的和应为360°,因此k×(n-2)180°/n=360°化为(n-2)(k-2)=4144弧长计算公式:L=n兀R/180145扇形面积公式:S扇形=n兀R^2/360=LR/2146内公切线长= d-(R-r) 外公切线长= d-(R+r)一、猜想、探究题1. 已知:抛物线2y a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 其中点A 在x 轴的负半轴上,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线段OA 、OC 的长(OA <OC )是方程2540xx -+=的两个根,且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1x =.(1)求A 、B 、C 三点的坐标;(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点D 是线段AB 上的一个动点(与点A 、B 不重合),过点D 作DE ∥BC 交AC 于点E ,连结CD ,设BD 的长为m ,△C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最大值并求此时D 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 已知,如图1,过点()01E -,作平行于x 轴的直线l ,抛物线214y x =AB 交y 轴于点F,过点A B 、分别作直线l 的垂线,垂足分别为点C 、D ,连接(1)求点A B F 、、的坐标;(2)求证:CF DF ⊥;(3)点P 是抛物线214y x =对称轴右侧图象上的一动点,过点P 作PQ PO ⊥交x 轴于点Q ,是否存在点P 使得OPQ △与CDF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 已知矩形纸片OABC 的长为4,宽为3,以长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点P是OA 边上的动点(与点PC 得到PEC △,再在AB 边上选取适当的点D PFD 直线PE PF 、重合. (1)若点E 落在BC 边上,如图①,求点P C D 、、的坐标,并求过此三点的抛物线的函 数关系式;(2)若点E 落在矩形纸片OABC 的内部,如图②,设OP x AD y ==,,当x为何值时,y 取得最大值?y(图1)备用图(3)在(1)的情况下,过点P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Q4. 如图,已知抛物线24y x =+(1)求抛物线的对称轴及点A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3)连结CA CM5. 如图①, 已知抛物线=ax y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若点E二、动态几何 6. 如图,在梯形ABCD 中,90DC AB A ∠=∥,2厘米/秒的速度沿AB 方向向点B 运动,动点Q 从点B 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随之停止.设动点运动的时间为(1)求边BC 的长; (2)当t 为何值时,PC 与BQ 相互平分;(3)连结PQ ,设PBQ △的面积为y ,探求y 与t 的函数关系式,求为何值时,y 有最大值?最大值是多少?图①图②CcDc7. 已知:直线112y x =+与y 轴交于A ,与x 轴交于D ,抛物线212y x bx c =++与直线交于A 、E 两点,与x 轴交于B 、C 两点,且B 点坐标为 (1,0).(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在x 轴上移动,当△PAE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点P 的坐标.(3)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找一点M ,使||AM MC -的值最大,求出点M 的坐标.8. 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为x =-,其中()30A -,、()02C -,.(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 ,使得PBC △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 的坐标.(3)若点D 是线段O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点C 重合).过点D 作DE PC ∥交x 轴于点E .连接PD 、PE .设CD 的长为m ,P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试说明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 如图1,已知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 和x 轴上另一点E ,顶点M 的坐标为(24),;x 轴、y轴上,且2AD =,3AB =.(1)求该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2)将矩形AB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图1所示的位置沿x 轴的正方向匀速平出发向B 匀速移动.设它们运动的时间为t 秒(03t ≤≤),直线AB 与该抛物线的交点为N (如图2所示).①当52t =时,判断点P 是否在直线ME 上,并说明理由; ②设以P N C D 、、、为顶点的多边形面积为S ,试问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CC10. 已知抛物线:x x y 22121+-=. (1)求抛物线1y 的顶点坐标.(2)将抛物线1y 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抛物线2y ,求抛物线2y 的解析式.(3)如下图,抛物线2y 的顶点为P ,x 轴上有一动点M ,在1y 、2y 这两条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N ,使O (原点)、P 、M 、N 四点构成以OP 为一边的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N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提示:抛物线c bx ax y ++=2(0a ≠)的对称轴是,a b x 2-=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 ⎪⎝⎭,】11. 如图,已知抛物线C 1:()22-+=x a y 1. (1)求P 点坐标及a 的值;(4分)(2)如图(1),抛物线C 2与抛物线C 1关于x 关于点B 成中心对称时,求C 3的解析式;(4分)(3)如图(2),点Q 是x E 、F 两点(点E 在点F 的左边),当以点P 、N 、F12.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矩形ABCD y =(1)直接写出点A 的坐标,并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动点P 从点A 出发,沿线段AB 向终点B 运动,同时点过点P 作PE AB ⊥交AC 于点E .①过点E 作EF AD ⊥于点F ,交抛物线于点G .当t 为何值时,线段EG 最长?②连接EQ .在点P Q 、运动的过程中,判断有几个时刻使得CEQ △是等腰三角形? 请直接写出相应的t 值.图1图2y(1)求P ⊙与y 轴的另一个交点D 的坐标;(2)如果AB 恰好为P ⊙的直径,且ABC △的面积等于5,求m 和k 的值.16. 如图,点A B 、坐标分别为(4,0)、(0,8),点C 是线段OB 上一动点,点E 在x 轴正半轴上,四边形OEDC 是矩形,且2OE OC =.设(0)OE t t =>,矩形OEDC 与AOB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根据上述条件,回答下列问题:(1)当矩形OEDC 的顶点D 在直线AB 上时,求t 的值;(2)当4t =时,求S 的值;(3)直接写出S 与t 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解题过程)y(4)若12S =,则t = .17. 直线364y x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动点P Q 、同时从O 点出发,同时到达点A ,运动停止.点Q 沿线段OA 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点P 沿路线O →B →A 运动.(1)直接写出A B 、两点的坐标; (2)设点Q 的运动时间为t 秒,OPQ △的面积为S ,求出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3)当485S =时,求出点P 的坐标,并直接写出以点O18. 如图1,过△ABCABC 内部的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积的一半.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点C (1,4),交x 轴于点A (3,0),交y 轴于点B .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 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CAB S △;S △PAB =89S(3) 设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是否存在一点P ,使得 △CAB,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9.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C 、的坐标分别为(10)(03)--,、,,点B 在x 轴上.已知某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 、B 、C 三点,且它的对称BC图1xCyBD1轴为直线1x=,点P为直线BC下方的二次函数图象上的一个动点(点P与B、C不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交BC于点F.(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若设点P的横坐标为m,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线段PF的长.(3)求PBC△面积的最大值,并求此时点P的坐标.20. 如图所示,菱形ABCD的边长为6厘米,60B∠=°.从初始时刻开始,点PA C B→→的方向运动,点Q以2厘米/秒的速度沿A B C D→→→动,设P、Q运动的时间为x秒时,APQ△与ABC△重叠部分....的面积为y,解答下列问题:(1)点P、Q从出发到相遇所用时间是秒;(2)点P、Q从开始运动到停止的过程中,当APQ△是等边三角形时x的值是秒;(3)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1. 定义一种变换:平移抛物线1F得到抛物线2F,使2F经过1F的顶点A.设2F B,点C是点A关于直线BD的对称点.(1)如图1,若1F:2y x=,经过变换后,得到2F:2y x bx=+,点C的坐标为(20),,则①b的值等于______________;②四边形ABCD为()A.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2)如图2,若1F:2y ax c=+,经过变换后,点B的坐标为(21)c-,,求ABD△的面积;(3)如图3,若1F:2127333y x x=-+,经过变换后,AC=P是直线AC上的动点,求点P到点D的距离和到直线AD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BCD22. 如图,已知直线112y x =-+交坐标轴于B A ,两点,以线段AB 为边向上作正方形ABCD ,过点C D ,A ,的抛物线与直线另一个交点为E .(1)请直接写出点D C ,的坐标;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3)若正方形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B 下滑,直至顶点D 落在x轴上时停止.设正方形落在x 轴下方部分的面积为S ,求S关于滑行时间t 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相应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4)在(3)的条件下,抛物线与正方形一起平移,同时停止,求抛物线上E C , 两点间的抛物线弧所扫过的面积.23. 如图,点A B 、坐标分别为(4,0)、(0,8),点C 是线段OB是矩形,且2OE OC=.设(0)O E tt =>,矩形OEDC 与AOB △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 (1)当矩形OEDC 的顶点D 在直线AB 上时,求t 的值;(2)当4t =时,求S 的值;(3)直接写出S 与t的函数关系式;(不必写出解题过程)(4)若12S =,则t = .24. 如图所示,某校计划将一块形状为锐角三角形ABC 长120米,高AD 长80米.学校计划将它分割成AHG △、BHE △、GFC △和矩形EFGH EF 在边BC 上,其余两个顶点H 、G 分别在边AB 、AC 上.现计划在AHG △上种草,每平米投资6元;在BHE △、FCG △上都种花,每平方米投资10元;在矩形EFGH 上兴建爱心鱼池,每平方米投资4元. (1)当FG 长为多少米时,种草的面积与种花的面积相等?(2)当矩形EFGH 的边FG 为多少米时,ABC △空地改造总投资最小?最小值为多少?25. 已知:12t t ,是方程22240tt +-=的两个实数根,且12t t <,抛物线1+AGHKBC223y x bx c =++的图象经过点12(0)(0)A t B t ,,,.(1)求这个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点()P x y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且位于第三象限,四边形OPAQ 是以OA 为对角线的平行四边形,求OPAQ 的面积S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3)在(2)的条件下,当OPAQ 的面积为24时,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 ,使OPAQ 为正方形?若存在,求出P 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三、说理题26. 如图,抛物线经过(40)(10)(0A B C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P 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 作PMx ⊥轴,垂足为M ,是否存在P 点,使得以A ,P ,M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 ,使得DCA △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 的坐标.27.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半径为1的圆的圆心O D 、四点.抛物线2y ax bx c =++与y 轴交于点D ,与直线y x =交于点M N 、,且MA .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交x 轴于点E ,连结DE ,并延长DE 交圆O 于F ,求EF 的长. (3)过点B 作圆O 的切线交DC 的延长线于点P ,判断点P 是否在抛物线上,说明理由.28. 如图1,已知:抛物线212y x bx c =++与x 轴交于122y x =-,连结AC .(1)B C 、两点坐标分别为B (_____,_____)、C (_____,_____),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2)判断ABC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3)若ABC △内部能否截出面积最大的矩形DEFC (顶点D E F 、、、G 在ABC △各边上)?若能,求出在AB 边上的矩形顶点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抛物线2y ax bx c =++的顶点坐标是24,24b ac b a a ⎛⎫-- ⎪⎝⎭]29. 已知: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OABC 的边分线交AB 于点D ,连接DC ,过点D 作DE ⊥DC ,交OA 于点E .(1)求过点E 、D 、C 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将∠EDC 绕点D 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后,角的一边与y G M ,点M 的横坐标为65,那么EF =2GO 是否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对于(2)中的点G ,在位于第一象限内的该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直线GQ 与AB 的交点P 与点C 、G 构成的△PCG 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求出点Q 的坐 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 如图所示,将矩形OABC 沿AE 折叠,使点O ,延长BC 至M,使CM CE EO =-,再以CM 、CO 为边作矩形CMNO (1)试比较EO 、EC 的大小,并说明理由.(2)令CFGHCMNOS m S =四边形四边形,请问m 是否为定值?若是,请求出m 的值;若不是,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若113CO CE Q ==,,为AE 上一点且23QF =,抛物线2y mx bx c =++经过C 、Q 两点,请求出此抛物线的解析式.(4)在(3)的条件下,若抛物线2y mx bx c =++与线段AB 交于点P ,试问在直线BC 上是否存在点K ,使得以P 、B 、K 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EF △相似?若存在,请求直线KP 与y 轴的交点T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备用)x实用工具:常用数学公式公式分类公式表达式乘法与因式分 a2-b2=(a+b)(a-b) a3+b3=(a+b)(a2-ab+b2) a3-b3=(a-b(a2+ab+b2)三角不等式 |a+b|≤|a|+|b| |a-b|≤|a|+|b| |a|≤b<=>-b≤a≤b|a-b|≥|a|-|b| -|a|≤a≤|a|一元二次方程的解 -b+√(b2-4ac)/2a -b-√(b2-4ac)/2a根与系数的关系 X1+X2=-b/a X1*X2=c/a 注:韦达定理判别式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根b2-4ac<0 注:方程没有实根,有共轭复数根三角函数公式两角和公式sin(A+B)=sinAcosB+cosAsinB sin(A-B)=sinAcosB-sinBcosAcos(A+B)=cosAcosB-sinAsinB cos(A-B)=cosAcosB+sinAsinBtan(A+B)=(tanA+tanB)/(1-tanAtanB) tan(A-B)=(tanA-tanB)/(1+tanAtanB)ctg(A+B)=(ctgActgB-1)/(ctgB+ctgA) ctg(A-B)=(ctgActgB+1)/(ctgB-ctgA)倍角公式tan2A=2tanA/(1-tan2A) ctg2A=(ctg2A-1)/2ctgacos2a=cos2a-sin2a=2cos2a-1=1-2sin2a半角公式sin(A/2)=√((1-cosA)/2) sin(A/2)=-√((1-cosA)/2)cos(A/2)=√((1+cosA)/2) cos(A/2)=-√((1+cosA)/2)tan(A/2)=√((1-cosA)/((1+cosA)) tan(A/2)=-√((1-cosA)/((1+cosA))ctg(A/2)=√((1+cosA)/((1-cosA)) ctg(A/2)=-√((1+cosA)/((1-cosA))和差化积2sinAcosB=sin(A+B)+sin(A-B) 2cosAsinB=sin(A+B)-sin(A-B)2cosAcosB=cos(A+B)-sin(A-B) -2sinAsinB=cos(A+B)-cos(A-B)sinA+sinB=2sin((A+B)/2)cos((A-B)/2 cosA+cosB=2cos((A+B)/2)sin((A-B)/2)tanA+tanB=sin(A+B)/cosAcosB tanA-tanB=sin(A-B)/cosAcosBctgA+ctgBsin(A+B)/sinAsinB -ctgA+ctgBsin(A+B)/sinAsinB正弦定理 a/sinA=b/sinB=c/sinC=2R 注:其中 R 表示三角形的外接圆半径余弦定理 b2=a2+c2-2accosB 注:角B是边a和边c的夹角圆的标准方程 (x-a)2+(y-b)2=r2 注:(a,b)是圆心坐标圆的一般方程 x2+y2+Dx+Ey+F=0 注:D2+E2-4F>0抛物线标准方程 y2=2px y2=-2px x2=2py x2=-2py直棱柱侧面积 S=c*h 斜棱柱侧面积 S=c'*h正棱锥侧面积 S=1/2c*h' 正棱台侧面积 S=1/2(c+c')h'圆台侧面积 S=1/2(c+c')l=pi(R+r)l 球的表面积 S=4pi*r2圆柱侧面积 S=c*h=2pi*h 圆锥侧面积 S=1/2*c*l=pi*r*l弧长公式 l=a*r a是圆心角的弧度数r >0 扇形面积公式 s=1/2*l*r锥体体积公式 V=1/3*S*H 圆锥体体积公式 V=1/3*pi*r2h斜棱柱体积 V=S'L 注:其中,S'是直截面面积, L是侧棱长柱体体积公式 V=s*h 圆柱体 V=pi*r2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