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轮复习 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合集下载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 专题1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2014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配套课件:必修1 专题1 第2讲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A.规定皇权至高无上
B.中央设三公九卿
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
【解析】A。本题考查识图和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 的能力。由图中可以看出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是皇帝。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度是建立起以皇帝独裁统治为核 心的政治制度。
考点2:郡县制 【2—1】(2013· 北京文综)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 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 于□国,天下分而为七。□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 □县,更□、□分裂,至□灭陈,天下方合为 一。”“□”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 ) A.周 C.汉 B.秦 D.唐
(3)评价:皇帝制度是秦始皇创建的用以维护最高封 建统治者尊严和权威的一项政治制度,以皇位世袭 显示权力不可转移,以皇权至上显示地位不可僭越, 是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内容。
皇帝是封建国家权力的最高主宰,是维护“家天下” 的重要保障,为以后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专制社会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总的来看,在我国封建社会的 特定时期,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一、 封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略等方面,是 起过进步作用的。但是,皇帝制度的发展,形成了 极端腐败的封建专制,加强了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 对人民的精神束缚,桎梏了封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又起了很大的消极作用。
(4)为了在中国建立民主制度,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 者孙中山毕生奋斗。请写出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 阶级革命党人为建立民主制度所作的两大贡献。
【参考答案】 (1)中央:实行皇帝制和三公九卿制。地方:推行郡 县制。积极影响: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维护国 家统一、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经济和文化繁荣;防 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为建立专制主义 中央集权体制,秦始皇主要采取了哪些政治措施?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体制对中国历史发展有何积极 影响?

复习课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复习课件: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史论归纳】早期政治制度与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关联
——传承与创新
【概念理解】官僚政治
1、含义:西周宗法分封制下“官”以贵族血统世袭,秦 以后的“官”则 是皇帝任免,俸禄来自国家税收,形成 了完善的官僚政治体系。官僚制制度有严格的职务分工, 职权分明,有职则有权,离职则无权,当官实际上成为 一种职业,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产物。韩非主张“主 卖官爵,臣卖智力”,官僚政治体系还包括管理官僚、 选拔官僚的制度,官僚履行职责执行政务的制度。
【教材基础知识梳理】
二、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权力中心——皇帝制度
(3)特征: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创制与“皇帝”有关的一系列专用称号,如皇帝自称“ 皇帝独尊 朕”,命称“制”,令称“诏”,印称“玺”。“皇帝
”成为我国君主专制社会最高统治者的专有称谓
皇权至上
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都由皇帝任免,皇帝集行政权、 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本节内容结束 THANKS
【概念理解】官僚政治
2、特点: (1)权力来源:由皇帝授予。 (2)权力运作:以皇权为中心。 (3)权力机构:各机构相互配合又互相牵制。 (4)收入来源:实行俸禄制。 (5)官吏选拔:由皇帝任免,由察举、科举制等形式产生。
3、意义: (1)政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2)经济:有利于维护小农经济的稳定。 (3)思想文化:有利于促进古代思想与教育发展。 (4)社会观念:对形成官本位的社会观念、官僚主义的作风产 生影响。
(3)特点:
①以皇权为中心; ②分工明确,互相牵制; ③充分体现“家天下”;

2023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023新教材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一单元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课件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象征宗族统治的六冕之 制,改戴通天冠,而且吸收了各国的冠服制到新的官员服 饰体系中,如将原赵国的貂蝉冠定为武将之冠,原楚国的 獬豸冠定为法官之冠等。秦朝改革冠服制旨在( )
A.改变落后习俗风尚 B.确立皇帝独尊地位 C.构建新型官僚体系 D.革除地方割据势力
解析:选 C。秦朝废除象征宗族统治的六冕之制,吸 收了各国的冠服制到新的官员服饰体系中,文官、武官等 不同类型的官员穿戴不同的冠服,这有利于弱化宗法血缘 对政治的影响,构建新型的官僚体系,故 C 项正确;冠服 制度不属于落后的习俗,故 A 项错误;确立皇帝独尊地位 属于皇帝制度的内容,材料未涉及皇帝制度,故 B 项错误; 秦朝在地方实行郡县制,没有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故 D 项 错误。
——刘建军《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
【史料解读】
主旨归纳
信息解读
以第二个省略号为界,分为两层,
第一层是对背景的阐释,第二层是
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 对观点的陈述;史料信息“从华夏
国家的嬗变
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说明秦
朝实现了政治制度的转型,建立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根据史料,分析春秋时期政治制度变革的趋势及其 原因。
答案:(1)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秦国统一六国;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修建者颇具智慧,选择了便 于施工的地点地势;生产力发展。
(2)积极影响:加强了对北方的管理;便于军事调动, 打击匈奴;加强了对全国的统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进 华夏民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利于秦始皇巡 游全国,稳定社会秩序。消极影响:增加了人民负担,激 化了社会矛盾,为秦朝灭亡埋下了隐患。
解析:选 A。材料“太看重法制之凝固性与同一性” “职分与法制,本就偏重在限制束缚人”强调的是中国古 代专制集权的政治特征,故 A 项正确。

一轮复习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两课时)

一轮复习必修一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两课时)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 4、(2015·江苏单科·2)据秦琅邪石刻,皇 帝之土,西涉流沙,东有东海。但西汉学者编写的 《淮南子》等书说颛顼帝即已“西济于流沙”,大 禹“东渐于海,西被于流沙”,更有“纣之地,左 东海,右流沙”。上述差异最能说明( )
三、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2)对后世的影响: 积极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主义政治制度具有开创性。 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 历代封建王朝所没用,影响深远。
消极影响:
①政治经济: 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延缓了封建制度的瓦解; ②思想文化: 摧残了文化,禁锢了思想; 阻碍了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
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和权力中心。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内容)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1)三公: A、丞相:
地位:“百官之首” 职能: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B、御史大夫: 地位:副丞相; 职能: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并负责监察百官; C、太尉: 职能: 负责管理全国军务;
(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形成(内容)
3、地方行政制度:郡县制
(1)演变历程:郡 秦始县皇之把设郡,县源于制春度推秋行战国全。国秦。统一后,
(行2政)区内划容::分 郡之全内国又为分36郡若,干由县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 官僚机构:郡守(上受中央命令,下督所属各县,定期向
丞相汇报工作)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命) (3)作用:
本课小结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一轮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一轮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一轮智慧,不是知识,不是经验,不是思辨,而是超越自我中心的态度。

船过水无痕,鸟飞不留影,成败得失都不会引起心情的波动,那就是自在解脱的大智慧。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一轮,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1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①分封的对象和主体:王族(主体)、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姻亲等②分封的内容:土地、人民、爵位③诸侯的权利和义务:权利:分封卿大夫、设置官员、建立军队、征派赋役。

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④目的:巩固统治,扩大疆域。

⑤影响:西周,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春秋战国,诸侯割据,破坏了统一2、宗法制①目的: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②核心和特点:嫡长子继承制③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主要以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利;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具有神秘色彩;诸侯有相当大的独立性,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高中历史复习知识点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专制主义:指中央决策方式,最高决策权集于君主一人之手,独裁,专断。

②中央集权: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地方没有独立性,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③形成原因:经济上,为了维护封建经济基础;政治上,为了巩固国家统一。

④变化:战国奠基→ 秦朝建立→ 汉朝巩固→ 隋唐完善→ 北宋加强→元朝发展→明清强化△战国奠基:理论基础:韩非子关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实践基础: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①构成:皇帝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②皇帝制的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三公及其职责:丞相:百官之首,下辖九卿,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负责监察百官;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④郡县制与分封制最大的不同: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实现了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第1单元第1讲课题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新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全国通用第1单元第1讲课题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A.①—秦始皇长城 B.②—灵渠 C.③—郑国渠 D.④—都江堰
A [秦代长城东起辽东,西至甘肃临洮,①是秦长城的西边终 点,故选择 A 项;②是关中地区,而灵渠位于岭南地区;③是四川 地区,郑国渠位于关中地区;④是岭南地区,都江堰位于四川盆地, 故 B、C、D 三项错误。]
[全国卷·新情境考法借鉴]
(2)看法: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积极作用: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和稳定,其 制为历朝所沿用。
周秦之际政治文明的转型 个人 由分散到集中,由商周天子权力的尚未高度集中到 权力 秦朝专制独裁的“皇帝制” 地方 由独立到集权,由独立性较强的分封诸侯国到集权 权力 于中央的郡县
3.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1)内容 ①地方设有郡__、__县__两级,“郡”直属于中央,“县”隶属于郡。 县下设有“乡”“里”两级基层行政机构。 ②郡守和县令、县长均由皇__帝__直接任免。
(2)影响 ①_官__僚_政__治__取代贵族政治;国家管理人员由职业官僚取代了世 袭领主。 ②形成了中央_垂__直_管理地方的形式,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 效的控制。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 [思维激活] 秦的统一和制度创新在中国历史上有独特的地位。
02
学科素养·融会贯通
运用史料实证——明确历史解释 关注唯物史观——渗透家国情怀
►探究 1 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史料一 秦朝中央官制结构图
史料二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六枚一套的御玺,分别刻着 “皇帝之玺”“天子之玺”“皇帝行玺”“天子行玺”“皇帝信玺”“天 子信玺”。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行玺则为皇帝 外巡时随身携带。秦亡御玺落入汉室,代代相传,称“传国玺”。
(1)史料一体现了专制皇权和三公九卿制下,各部门的职权 及运作,解读史料应注意观察结构图体现出的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2讲 课题3 秦统1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3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部编版新高考) 第2讲 课题3 秦统1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1 主干梳理
2 重难突破
3 考向研析
4 课时精练
夯实必备知识
一、秦的统一 1.完成统一
人民渴望安定统一;各地域经济发展的要求;秦国地理位置优越,
客观

物质基础雄厚

数代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商鞅变法后,秦
主观
国日益强盛;远交近攻的策略
从公元前230年-公元前221年,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
3.观点讨论 “封建”概念的演变——从“天下共主”到“天下独主”
材料 有不少学者指出“封建专制”这一词的荒谬。刘北成指出:“在 马、恩那里,封建主义和专制主义,这是两个不相兼容的概念,凡是典 型的、纯粹的封建主义,必然是‘等级的所有制’,其统治权是分裂和 分散的,那就不可能有专制主义”。何怀宏也指出,“封建专制”“从 其本义来说,其实是自相矛盾的。”“‘封建’就意味着分封,意味着 权力分散。因而,如果是‘封建’就不可能是中央集权,不可能是君主 一人‘专制’”。
三公 中央集
九卿 权制度


制Leabharlann 三公指_丞__相__、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 分掌具体事务
在全国推广,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 _中__央__任免和考核。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 民众和治安
巩固 统一车轨、文字、_货__币__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 统一 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整顿社会风俗
(2)中国民族之形成: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初步发展。 (3)中国政治制度之创建: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4)中国学术思想之奠定:汉武帝时确立儒家思想为正统思想。
课题3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含解析新人

2022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练习含解析新人

必修一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2讲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一、选择题1.(2020·某某一模)战国时期,“天下”意识逐渐普及,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X。

《韩非子》中“天下”一词使用频率最高,如“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等。

这反映了当时( C )A.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B.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C.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趋势D.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兼并战争频繁,出现天下统一的趋势,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X,“霸天下”“制天下”“王天下”表明国家统一已经是历史发展趋势,故C项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法家思想融合了百家之长,排除A项;战国时期,许多思想家提出统一天下的主X,但不能体现“诸子百家致力于争霸战争”,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国家统一的趋势,不能体现秦国为统一制造舆论准备,排除D项。

2.(2021·某某期末)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 A )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解析] 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看,秦朝统一前是七国并立,那时候诸侯当权,也就是所谓的贵族统治(诸侯就是贵族),之后秦始皇一扫六合统一天下,建立了封建集权的秦朝,并且推行郡县制,设立三公九卿制。

而三公九卿制就是官僚政治性质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因此选A项;B项不符合“不考虑世袭和教育”,排除;秦朝建立专制主义制度前实行分封制,分封制不是分权政治,排除C项;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较大的权力,中央无法直接控制诸侯国,不属于地方分权,排除D项。

3.(2021·某某某某期中)秦朝三公九卿制下,三公名为宰相,应总理朝政,但皇帝的诏令可直达九卿,九卿上表奏章也无需通告三公;九卿承皇帝的诏令,既可以本职兼领他职,又可以在两职或多职之间权责渗透。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和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课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模块政治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考点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和秦朝中央集权制的形成课

标志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第二页,共35页。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和秦朝中 央集权(zhōnɡ yānɡ jí quán)制度的
形成
第三页,共35页。
最新考纲展示 (zhǎnshì)
知识系统(xìtǒng)整 合
要点(yàodiǎn)史料 探究
高考教材连线
考点即时演练
第四页,共35页。
【典例】 (2015年江苏历史,1)《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tiānzǐ)南 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 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
系与血缘关系相结合的“家国一体”的政治框架。
(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和演变:秦汉时期,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
治,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政治体系;唐宋时期,形成以三省六部制、二
府三司制为核心的中枢权力机构(jīgòu),以科举制为主的选官制度和较为
完备的监察制度,古代政治制度日臻成熟;明清时期内阁、军机处的出现,
第十二页,共35页。
【深化(shēnhuà)拓展】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族关系结合起来,形成“家国一体” 的局面。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 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 权力的高度集中。 4.神权色彩浓厚:王权和神权紧密结合。 5.稳定延续:夏商周政治制度前后沿袭,具有相对的延续性和稳定性。
D.君主权力受到制约
解析:C 通过题干材料可以看出皇帝的权力受到“母后、外戚、宦官、权臣、 地方割据势力等”的制约,这实质(shízhì)上反映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后果,故 选C项。君主专制被推翻是在辛亥革命以后,A项不正确;材料中没有 涉及中央集权体制被破坏,B项不正确;D项与题干中“实质(shízhì)”这一限 定 不符。

高考秦朝历史知识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高考秦朝历史知识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高考秦朝历史知识点: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 1.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秦始皇在统一中国的当年,即宣布废除西周创立并实行了八百余年的封建领主制政治体制,创行新的适合于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这一制度自中央到地方由三个主要环节构成:皇帝制:在西周、春秋和战国前期,只有天子称“王”,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

至战国中期以后,周天子的权威已极度衰落,各诸侯也相继称王。

秦王政消灭六国,统一中国,诸侯争战的局面结束,天下安定。

秦王政自认为功劳高于古代所有的帝王,不应再仅仅称王,就让大臣们讨论此事。

大臣们说:“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

”建议秦王政称“泰皇”。

秦王政决定取古代“三皇”之“皇”和“五帝”之“帝”,合而为一,称为“皇帝”。

从此,“皇帝”一词就成为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的尊号。

皇帝自称为“朕”,同“余”、“我”。

秦王政还废除旧“谥法”,规定称他为“始皇帝”,他的子孙和后人继皇位者,依次称二世皇帝、三世皇帝……这就是“秦始皇”一名的由来。

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从中央到地方的主要官吏,如郡守、县令等,都由皇帝任免,都按照皇帝的律令或意志办事。

军权也集中到皇帝手中,凡调动士卒五十人以上,必须持有皇帝的虎符为凭,才准调动。

否则,就是违法。

三公九卿制:秦朝在皇帝之下,设中央机构,以协助皇帝领导全国,并处理庶政。

此中央机构采用“三公九卿制”。

三公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丞相是“百官之长”,“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秦朝设左、右丞相,以右为尊;太尉掌军事;御史大夫“掌副丞相”,主管监察。

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屯卫;太仆,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典客,掌外交和民族事务;宗正,掌皇族、宗室谱系、名籍;治粟内史,掌财政;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九卿之外,还有列卿,如中尉,掌京师治安;将作少府,掌修治宫室等。

三公和九卿以及列卿等,都各有自己的府寺,以处理日常事务。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教师用书(含解析)新人教版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主题线索】本单元主要阐述了中国古代早期的政治制度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和发展演变历程。

皇权至上、权力高度集中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特点。

【主要表现】(1)夏商周时期是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2)秦汉至明清时期是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①君主专制: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

②中央集权: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权分三司再到督抚制,体现了地方建制的演变,中央集权有不断强化的趋势。

③选官制度:从世官制到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第1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对应学生用书第2页)(对应学生用书第2~3页)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家天下”开始,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王权特点: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制度:商朝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含义: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诸侯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2.目的:进行有效的统治。

3.概况(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地区: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版块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202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

版块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课件--2023届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
5、宗教:佛教在东汉从印度传入中国;道教东汉末年产生。
秦汉时期社会阶段特征
政治: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与发展,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形成, 奠定了古代中国的政治版图。
经济:封建经济进一步发展,铁犁牛耕普及全国,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发展。
思想文化: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的政策加强了思想控制;西汉武帝 时尊崇儒术,儒学取得正统地位;科技文化迅速发展;佛教传入中国,道教 在东汉末年产生。
版块二 秦汉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建立与巩固
• 主干知识线索: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统一(统一六国、定都咸阳、北固边疆、统一岭南、平定西南、建 立第一个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
2、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政治制度的 基本格局
(1)皇帝制度:皇位世袭、皇权至上、皇权独尊
消极: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争鸣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深化拓展1:汉代儒学与先秦儒学的区别
重点
讨论现实问题
讨论神学问题
功能
特点 地位
批判暴政而致力于建立理想化 的社会秩序。
包含民本思想,具有古典人文 精神色彩。 诸子百家之一。
承认现实社会政治秩序的合 理性(如皇权专制), 即从 批判时政转为维护现实统治。 外儒内法,兼采各家思想。
材料二 《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莫不以教化为大务 ……正法度之宜……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班固《汉书·董仲舒传》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概括董仲舒新儒学的思想特点。
特点:强调“大一统”,以儒学为核心糅合各家思想而形成新儒学体系。 强调以君主为中心,神化君主权力,具有神学色彩。 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维护现实政治。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测试卷及答案解析(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秦始皇横扫六合,开创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统治的政治格局,这使得关于“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

这说明()A.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B.秦朝的朝议制度徒有虚名C.秦始皇早已决定要实行郡县制D.贵族政治已取代官僚政治【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分封’与‘郡县’的这场争论无非只是走了一个与其说是‘讨论’,还不如说其具有宣传‘作秀’意义的过场”可知,郡县制取代分封制的‘讨论’仅仅是个过场,即使没有这场讨论,郡县制也必然会取代分封制,即郡县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故A项正确。

材料不能体现秦朝的朝议制度,故排除B项;C项说法错误,推行郡县制是秦李斯提出的,故排除;郡县制的推行是官僚政治代替贵族政治的标志,故排除D项。

2.(2019·长沙模拟)秦朝的“三公九卿”中,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少府管皇帝的生活供应,宗正管皇帝家族和亲戚等。

这反映了中国古代政体的本质是()A.职分细化,各负其责B.化国为家,君权至上C.选贤举能,唯才是用D.官员众多,政务繁杂【答案】B【解析】材料中出现的“九卿”的原先职能是皇家的内侍机构,秦始皇统一全国后,这种机构转为行政机构,显然是化国为家的体现,目的是突出皇权至上,故答案为B项。

3.(2018·黑龙江牡丹江期末)学者阎步克认为:以九品论人,盖源于汉末士林的月旦品题之风。

由于名士在汉末的重大影响,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

此材料反映了()A.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B.品评官在官员选举中起了决定性作用C.士林舆论在官员选拔中起决定性作用D.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在士林舆论中得到好评者,朝廷州郡便争相辟举、唯恐不及”可以看出,材料主要反映了民间文化性评价影响政府对官员的行政性评价,故A项符合题意;B、C两项“决定性作用”表述不准确;D项民间评价在官员选举中的作用大于政府评价表述不正确。

高三一轮历史复习 夏商周和秦政治制度

高三一轮历史复习 夏商周和秦政治制度

一、夏商西周的制度
2、分封制
目的: 巩固统治
内容: 对象: 王族、功臣、古代帝王后代
诸侯义务: 诸候王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为周天子镇 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在自已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在自 诸侯权利: 已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臵官 吏,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高三第一轮复习之
中国政体的演变
1.中国古代的政体——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中国近代的政体——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 3.中国现代的政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专题综述】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包括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主要有分封制 和宗法制。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 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历经建立、完善、 加强、强化并衰落的发展过程。这一过程又可以 分为两个阶段,即:秦汉至隋唐为第一阶段,历 史进步性居主流;北宋至明清为第二阶段,消极 影响日趋突出。历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具 体措施都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共性和特殊性。专 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内容。
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此处“同姓”即周王同姓的亲族, “周”当时是王朝之称,并非“周姓亲族”为分封主体,应理解为 “姬姓亲族”为分封主体。
《荀子·儒效篇》:“(周公)兼治天下, 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一、夏商西周的制度
3、宗法制
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财产和 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含义: 以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政治 的制度。 特点: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
表现:楚王问鼎;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兼并战争 (楚庄王)遂至洛,观兵于周郊。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小大轻重,对曰:“在德不再鼎。”庄王曰:“子 无九鼎,楚国折钩之喙,足以为九鼎。” ——《史记》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2022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教案: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课题3 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一、秦朝的统一1.背景:(1)客观条件——大势所趋。

①政治上: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②经济上: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2)主观条件——秦国的强大。

①秦国地理位置优越,物质基础雄厚。

②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较为清明。

③商鞅变法后,秦尊奉法家,奖励耕战,国家日益强盛。

2.过程:(1)建立秦朝:公元前230-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策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第一个统一王朝,定都咸阳。

(2)统一全国。

①征服南方越族地区,加强对云、贵一带西南夷的控制。

②在北方,击退匈奴进攻,修筑万里长城。

3.巩固统治:(1)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将君主定名为皇帝,嬴政自称“始皇帝”;通过具体规定和制度礼仪突出皇帝的独尊地位;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中央官制设三公九卿。

三公指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为主要辅佐大臣;九卿泛指分掌具体事务的诸卿地方制度在全国推广郡县制,设立郡、县两级行政机构,其主要官员由中央任免和考核。

县以下设乡、里和亭,分别负责管理民众和治安(2)巩固统一的其他措施: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修驰道、直道,颁行法律,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到关中、巴蜀等地,整顿社会风俗等。

4.意义:(1)秦朝确立的政治制度被以后的王朝长期沿用,影响深远。

(2)秦的统一,建立起幅员辽阔的国家。

(3)统一中央集权国家形成。

(4)空前统一的封建国家促进了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

郡县制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而不是秦朝,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秦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的长官由皇帝任免,各级官吏不再拥有封地。

从此,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

以家国情怀看待秦朝对中国历史的影响:秦朝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自此以后,统一成为中国历史的主流,分裂不得人心。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秦朝 课件--2022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中国古代史秦汉时期:秦朝 课件--2022届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

D.标榜君权神授
②皇帝对国家事务拥有至高无上的决定权:(选必1) 是秦朝政治体制的核心,丞相和诸大臣听命于皇帝,一切政治、军事、法律事务的 决定权都在皇帝手中。
③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一、秦朝(前221年—前207年):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
(二)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建立的措施
1.政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与选必1第一课整合)
经济发展并长期占主导;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初步发展的历史时
手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丝绸之路的开通,对 期,官僚政治逐渐
外贸易繁荣。
代替了贵族政治;
(3)民族关系: 加强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的管辖, 拓展了疆域,促进民族融合;统一 多民族国家形成并不断发展。
②社会经济上从停 滞倒退状态到初步 恢复发展的时期;
B D.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
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
二世笑曰∶丞相误邪?谓鹿为马。问左右,
左右或默,或言马以阿顺赵高。”据材料可
以推知
A.君主专制受朝议传统反制
B.君主懦弱致秦朝二世而亡 C.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皇权
A
D.朝议制度能减少决策失误
(3)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国家政治、经济、社会 的发展。
由于秦之统一,从前华夏夷狄之分而治之之局面亦随即消融,而成
为一个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之社会。全国人民生活于同一版图,
D 沐浴于同一文化。这主要说明秦的统一( )
A.使各民族生活习俗趋同
B.扩大我国疆域并形成基本格局
立起统一秦朝,定都咸阳。
西


(2)南方:征服了南方越族地区,并加强了对云、贵一 陇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

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2
2.太尉一职是虚设的,并未授予大臣,便于皇帝直 接掌兵权,反映了皇权至上的特点。
3.九卿中的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 少府负责皇家财政及官府手工业,宗正负责皇室宗族事 务。这都是为皇帝和皇家服务,“国”与“家”同治, 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4.形成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政府组织;在一 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务的决策失误,不同 官职和机构之间相互配合,彼此牵制,最后集权于皇帝。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问题驱动3】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进步性。 提示: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 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材料三 府置知府事一人,州、军、监亦如之。掌总理 郡政,宣布条教,导民以善而纠其奸慝。岁时劝课农桑, 旌别孝悌。其赋役、钱谷、狱讼之事,兵民之政皆总 焉。……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 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 ……职掌倅贰郡政,凡 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 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二、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1.以皇权为中心:“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 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最高 官职,如丞相是百官之首,权力比御史大夫大,地位也 比御史大夫高,但是当丞相有失职和做错的情况发生, 御史大夫就可以向皇帝报告,纠正丞相;同样,管军 事的太尉有什么不对,御史大夫也可以向皇帝报告。
三、专制主义的巩固(两汉时期) 1.中央:西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宰相,并设“_内__朝__” 牵制“外朝”。 2.选官制度:察举制和征辟制,选拔了人才,巩固了统 治。
四、专制主义弱化(魏晋南北朝) 1.地方割据和民族政权并立,_专__制__主__义__中央集权严重削 弱。 2.士族地主势力发展,_九__品__中__正__制__盛行。

秦汉通史复习(一轮)

秦汉通史复习(一轮)

罢兵归农、复故爵田、释放 奴婢、抑制商贾、减轻田租
西汉的兴衰史之二
励精图治,雄风初现
——文景之治
课外补充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很 多所谓的“治世”和“盛世”, 像文景之治、贞观之治、开元盛 世、康乾盛世等等。所谓“治世” 和“盛世”,指的就是社会安定、 政治清明,百姓丰衣足食。
实际上,在封建社会的“盛世”, 朝廷的作用只是限制统治阶级不要剥削 过重,使多数自耕农能维持基本上生活 和再生产。
⑵地方:郡县制
(二)、秦朝专’的内容——皇帝制度
1、皇帝制度的建立 ⑴名称来源 ⑵ 特征 古代人们称祖先或神明为“皇”。“帝”是上古
人们想象中主宰万物的最高天神。 “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公元前 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下的第一道重 传之无穷。” 皇位世袭 要诏令是“议帝号”。群臣商议后向秦王建议说: “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皇帝 “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因此, 皇帝独尊 “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 臣等愿“昧死上尊号”,请王为“泰皇”。秦王不 以为然,自认为德高三皇,功过五帝,他提出“去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 皇权至上 ‘泰’著‘皇’,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 帝’。”始皇曰:“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 本质是君主专制,即皇帝是封建国家政权的主宰 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和权力中心。
• .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 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 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 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D •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 C.制度法令的统一 •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皇帝
集 中
中央权力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2 第2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教案

【第2讲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之小船创作一、“六王毕,四海一”1.统一六国(1)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2)结果: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

2.开疆拓土(1)北方:北击匈奴,收回河套地区,修筑长城和“直道”。

(2)岭南:平定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

(3)“西南夷”地区:开辟“五尺道”,并在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3.意义: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二、海内为郡县1.实施(1)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

(2)秦始皇以郡县制作为中央控制地方的制度。

2.内容(1)“郡”直属于中央,设郡守、郡尉、监御史等职官分掌职责。

(2)“县”隶属于郡,下设“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

3.特点: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4.影响: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郡县制的继续推行,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三、百官公卿1.皇帝制度:嬴政自称“始皇帝”,特点是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2.三公九卿官职职责议政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政事;太尉主管军务;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以“朝议”等方式讨论国家军政大事,备皇帝裁决,一定程度上减少政策失误九卿中央各重要部门的主管官员3.汉承秦制: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秦王朝的官僚制度。

秦朝“天下”格局的形成自从秦始皇统一了当时的“天下”,中国即成为一个长期整合的政治体……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单元,能够有长期的凝聚性,固然由于其地理环境自成格局,但也由于国家形态具备一定程度的稳定性。

——许倬云《历史大脉络》核心论点:秦朝奠定了后世“天下”格局的基本框架,成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有利于中华民族的形成和中华文明的发展。

【漫画解史】秦朝巩固统一信息提取:秦始皇在版图上统一中国,并通过统一度量衡、货币、文字以及建设道路、驿站等措施强化国家统一,有利于增进各地区各民族的国家认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皇帝
御史 (牵制) 丞
直 接

大夫
相控
(统帅)

根据示意
图,你能得
太 出秦朝中央

官制具有什 么特点?
诸卿
特点1: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奉常:掌管宗庙礼仪; 郎中令:掌管宫殿警卫; 卫尉:掌管宫门警卫; 宗正:掌管皇族、宗室事务; 少府:掌管专供皇室需用的山海池泽之税。
2、意义:秦的统一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持续 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扩大了统一帝国的 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1.国家最高权力中心——皇帝制度: ⑴建立: “德兼三皇,功过五帝”即“皇帝” 。
(2)特征:
皇帝制度有什么特征
命为王“初制并”天,下令,为自“以诏为”德,兼自皇三称帝皇曰,独“功尊朕过”五。帝,乃更号曰“皇帝”,
不同点:
分封制
官员产生 方式
世袭产生
划分标准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郡县制
皇帝任免 按地域划分
影 响 易形成分裂割据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特点2:国与家同治,充分体现出“家 天下”的特点
3、地方政治制度——郡县制
⑴渊源: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 在新兼并的地区设立郡、县等新的地方行 政区划。
⑵秦朝郡县制的设立:鉴于周朝分封制导致后 来周天子权威削弱的教训,秦始皇采纳李 斯的建议,彻底废除前代的分封制,在全 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
3.运用材料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并从中获取 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对比郡县制与分封制,学 会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方法。
4.通过认识秦朝创建的中央集权制度对中国历史的深远 影响,体会中国古人的政治智慧。
一、概 念
秦朝建立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与民主政体相对立,是一种决策方式, 主要特征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 力于一身。
⑶内容:郡由中央政府直辖。
皇帝
中央政府 三公九卿制
郡 郡守
受命中央 督责属县

县令 或县长
治民,管理财政、司 法、狱讼和兵役
乡 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里 里正 交通要道上十里设一亭
(4)特点(与分封制相比): A、中央垂直管理地方,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命且
不能世袭。 B、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没有封地。 ⑸作用: a、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有利于
2.社会根源:维护国家统一的需要。 3.思想根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4.政治基础:春秋时期,宗法制、分封制瓦
解。公元前221年,秦统一全国。
三、建立
1、过程(1)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 国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完成了 兼并六国、统一天下的大业。
(2)公元前215年蒙恬率秦军北击匈奴,夺回河 套地区,移民实边,设九原郡。公元前220年 屠睢统兵征讨岭南,于公元前214年平定岭南, 置郡,实施军事、行政管理;在“西南夷”开 辟“五尺道”交通路线,部分地区任命官吏。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 制度的形成
课程标准: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 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 其影响。
教学目标
1.知道皇帝制度的确立、中央官制的构成、郡县制的建 立三项内容。
2.理解皇权是封建专制国家的权力中心、秦朝中央官制 的特点、郡县制和中央集权制的概念。
皇位世袭 ——《史记·秦始皇本纪》
四、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基本内容
(4)影响: ①积极:皇帝制度在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统
一、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反抗外来侵略等 方面,起过积极作用。
②局限:皇帝是国家政治事务唯一的最高决 策者,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皇帝个人的 素质,直接影响政局是否稳定;(岳麓) 皇帝制度是政治动荡、统治腐败和社会动 乱的根源。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稳定; b、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标志着官僚
政治(流官制)取代贵族政治(从血缘国家向 地缘国家的过渡); C、基层百姓成为编户齐民,国家因而掌握稳定 的赋税、徭役与兵源; d、管理模式对后世影响深远.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比较:
相同点:
目的: 巩固自己的统治
性质: 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中央集权是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特点是地方政 府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没有独立性,必 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一切受控于中央。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所有 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其核心是集一切权力于 皇帝)。
二、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原因
1.经济根源:小农经济的分散性需要一个强 有力的国家政权来维护社会安定,保障生 产。新兴的地主阶级需要建立中央集权来 巩固其统治地位。
——《资治通鉴》 “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丞相诸大臣皆受成事,倚办 于 上”。
皇权至上 ——《史记·秦始皇本纪》
虎符是皇帝调发军队的凭证,用铜铸 成虎形,中分为二,右左半符各有金铭文“ 甲兵之符右在皇帝,左在阳陵”12字。发兵 时,必须右左半符验合方能生效。
“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