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范文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语文
高中学生研究性课题报告范文:语文摘要本研究旨在探究语文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对高中学生学术能力的影响。
通过开展研究性课题,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本报告通过对101名高中学生的调查,分析了他们在语文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学术收益和心理感受。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性课题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有积极的影响,并且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引言随着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和知识经济的兴起,高中学生的学习任务越来越重,对于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研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逐渐受到教育界的重视。
语文学科作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如何通过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的学术能力和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开展语文研究性课题,培养高中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为了深入了解研究性学习对学生的影响,本研究将调查101名高中学生在语文研究性课题实施过程中的学术收益和心理感受。
方法受试者本研究共有101名高中学生参与,其中男性48人,女性53人。
受试者的年级为高二和高三,平均年龄为17岁。
测量工具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数据。
问卷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学术收益,二是心理感受。
学术收益部分包括学生在语文研究性课题中表现出的学术能力增长情况。
心理感受部分包括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态度和感受。
数据分析本研究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
定量分析主要采用统计学方法,如平均数、标准差等,以描述学生在学术收益和心理感受方面的情况。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对学生填写的问卷数据进行内容分析,整理出一些主要的观点和感受。
结果学术收益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语文研究性课题的实施,学生在语言表达和批判性思维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其中,92%的学生表示他们的写作能力得到了提升,87%的学生表示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锻炼。
此外,67%的学生表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分析能力也得到了增强。
语文教研活动结题报告(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语文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为了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于XX年XX月开展了为期XX个月的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教学研讨、专题讲座等形式,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和把握能力。
2. 提升教师的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评价反馈等教学技能。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
4.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写作能力。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针对某一教学单元,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形成统一的教学方案。
2.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观摩,通过听课、评课,交流教学经验,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3. 教学研讨:围绕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如“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等。
4.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如“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学的创新与实践”、“语文教学中的信息技术应用”等。
5. 教学反思:教师们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教学经验,查找教学不足,不断提升自身教学水平。
四、活动过程1. 前期准备:成立语文教研活动领导小组,制定活动方案,明确活动目标、内容、时间安排等。
2. 实施阶段:- 集体备课:教师们共同研讨教学方案,形成统一的教学思路。
- 课堂教学观摩:组织教师进行观摩,课后进行评课,交流教学心得。
- 教学研讨:针对教学中的问题,开展专题研讨,共同探讨解决策略。
- 专题讲座:邀请专家进行讲座,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
- 教学反思:教师们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总结经验,查找不足。
3. 总结阶段:对活动进行总结,对优秀成果进行表彰,为今后的教研活动提供借鉴。
五、活动成果1. 教师的专业素养得到提升: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教学设计、课堂组织、评价反馈等教学技能得到提高。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课题申报\高中语文课题申报《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高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课题名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探究》课题计划起止时间:202X年9月1日-202X年6月1日202X年10月确立课题题目到202X年5月初,本课题由本人主导,搜集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参加西安市大学区名师工作坊蓝田对接计划,逐步展开一系列教学实践研讨活动,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及教学案例、教学反思,完成开题报告、中期报告及结题报告,在总结与反思中获得了新的认识,锻炼了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力。
一、课题背景及界定(一)课题背景:当下农村普通高中不少学生在经济浪潮的冲击之下,越来越现实,失去了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追求,对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失去了兴趣,甚至表现出厌弃的态度,在理想信念和精神追求上丧失了应有的目标,使语文老师颇为苦恼。
我们知道,清代大儒章学诚,主张做学问,要选择与自己兴趣相近的和自己做得来的,可见兴趣对于成功的重要性;对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也是这样,如果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便能在语文课堂学习中迎难而上。
爱因斯坦也说过:“对一切来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
因此,如何使学生从厌学变为乐学,真正的实现有效教和有效学,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状态下掌握知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了多少,成为我在长期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思考的问题。
为此,我进行了“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课题研究。
(二)课题界定: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能否得到发挥;在教师的有效引导之下,学生能不能愉快的学习,这是“先学后教,当堂达标”课堂教学模式,能否在语文课堂上成功实施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实践”应界定为师生共同利用课堂来完成教与学。
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唤起学生学习的欲望,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直接或间接形成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创造性,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题侧重于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地利用各种材料或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将学科教学的知识与能力、情感与价值观在课堂中合理地融合,从而形成课堂教学的新模式,新思路。
高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受教育者的要求除了掌握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具有独立的学习能力和主动进取的精神。
而我们的学生由于受传统的学习方法的制约,普遍存在着学习方法机械、死板、陈旧,缺乏创造性,学习被动消极,依赖性强的不良现象。
因此,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对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极大的作用,而且对提高教学质量也有重要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
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三、课题研究的范围及方法本课题研究的范围是高中阶段的所有语文教学内容。
研究的方法主要是行动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和经验总结法。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及分析(一)优化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题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可喜的变化,主要表现在:1. 主动学习成为学生的主要学习方式。
学生普遍改变了过去那种要我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态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对问题的探索与研究之中。
2. 合作学习成为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已经能自觉地分工合作,共同围绕一个问题探究。
通过合作讨论与交流,学生常常能迸发出各种富有创意的思维火花。
3. 研究性学习成为学生喜爱的学习方式。
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通过查找资料,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形式来解决问题。
研究性学习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实践能力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我们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
他们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思考、讨论、验证等多种活动形式,在探究中学会了学习方法,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学生的学习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三)促进了教师的成长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实践者。
高中教科研课题:“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学生课题申报\高中生课题申报“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三是受“语言学”影响,中学语文课堂上还流行着“伪科学”的语言分析。
老师过于放大语文的交际工具作用,忽略艺术作品之中浸润的作者独特的生命情感,无视语文的人文内涵,把动态的情感文本看作静态的语言学材料,一味进行语言学的材料分析。
在这种语文教学思想中,学生接受了无数次的所谓科学的语言分析之后,不仅语言水平没有提高,语文能力没有增强,反而对语文永远失去了学习兴趣,语文课堂变成“你说你的,我玩我的”,彼此井水不犯河水。
因了这三种因素的影响,现代语文教育满目疮痍,步履维艰,永远的高投资低回报,高投入低产出,永远的“少慢差费”,永远的“学与不学一个样”。
这些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严重影响了当代素质教育的实施,影响了现代信息社会所需要的对创造性人才的培养,终于引发了1997年文化界关于现代语文教育的第二次大讨论。
也正因此,上海教科院1999年正式提出“研究性学习”概念,立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亮点。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也明确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出台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
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设”中也明确提出“学习应当是‘接受’和‘探究’的和谐统一”,“针对我国学生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教育发展的需求,特别要重视探究学习”。
高中语文研究性学习,是研究性学习在语文学科实践的需要。
随着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研究性学习作为综合实践课的一部分正式实施起来,各学科也积极渗透研究性学习;语文学科就其性质来说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高中语文自然应该是研究性学习的肥沃土壤。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5篇模版)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5篇模版)第一篇:《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新课程背景下提高语文课有效性的探索与实践》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及意义21世纪人类将迎来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人类面临的将是一个相互竞争、相互依赖的复杂多变的世界。
为此,时代对人才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可以预言,21世纪最成功的劳动者,将是全面发展的人,将是对新思想、新机遇、新科技革命最开放的人。
未来需要创新实践者,跨领域合成者,高情商合作者,高效能沟通者,热爱工作者,积极主动者,乐观向上者。
可以断言,新世纪只会青睐那些把握住未来教育的国家,以及拥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而我们的语文教学对未来人才的培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
为此,我们要充分挖掘出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体现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努力建立开放的课程体系。
自新课标实行以来,很多战斗在第一线的语文教师根据新课标及新教材的要求,努力运用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使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
但我们也看到不少语文教师有“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课堂上还是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听课,教学效率低下,呈现花时多、收效少的不良情况。
因此,如何使我们的初中语文课成为学生喜欢的课,如何通过一节节生动、活泼、有效的语文课使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得到更快更好的提高。
这是新一轮课程改革中语文课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同时还需要提供多种问题解决的方案。
为了更好地实践新课改倡导的“有效教学”的重要理念,我们特设立此课题研究小组,想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形成开放性课程。
运用比较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动作策略,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拓宽教学时空,优化教学评价,充分发挥研究的辐射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促使学生能主动去理解课程,开发课程,将开放性教学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结合起来,探寻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
高中大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大语文教学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石沂波*关键词:大语文教育教育环境教育空间课堂开放资源多元形式多样一、课题的提出“语文”的内涵,叶圣陶多次作过说明:“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做语文。
”那么,语文教学就当然不应该只教书面语言或只教课本上语言,还应教课本外的语言、社会生活中的语言;万万不能只教语言的外壳“字词句语修逻”,更应去教语言内涵。
较早系统地提出大语文教育观的河北邢台特级教师张孝纯先生指出:“语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发展,全方位地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同他们的学校生活、家庭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把教语文同教做人有机结合起来,把发展语文能力同发展智力素质、非智力素质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接受全面的、整体的、能动的、网络式的和强有力的培养和训练。
”以课堂为轴心辐射关涉语文的全部活动领域,促成学校、家庭、社会三大块的语言环境有机统一起来。
西方建构主义认为:人的认识本质是主体“构建”过程,即主体借助自己的认识结构去主动构建知识;人们的认识活动总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完成的,因此建构活动是具有社会性,强调学生从实践中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以上种种理论与实践研究说明“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已成为共识,语文教学应该与生活息息相通。
另一方面,语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语文”不仅仅是“语言”,还应承载过去和当下的文学、本民族和外来的文化,这个特点决定了真正的语文教育决不能只局限于教材,只局限于课堂,而应该通过“大语文教育”使语文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达到“语文生活化”和“生活语文化”的理想境界。
1、大语文教学实践研究的内容于漪老师说:“开发语文教育空间,面向生活,面向社会,面向活泼的中学*参加课题研究的还有:倪超、闻志娟、宋明霞、刘奎、沈红梅、吴宇琪、李德国、金秀芳、王燕、张懿、赵志杰、李锋生。
让学生们走出小教室,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展示自己语文能力,教师就需搅动大语文的磁场,使语文能力运用由平面向立体过渡。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篇一: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高中语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报告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三级分层达标教学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宁阳四中程国栋一、简介部分 1、标题“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研究总报告 2、摘要本报告主要阐述宁阳四中“三级分层达标实验”课题小组对“三级分层达标实验”内涵的理解、体会,具体的实验操作过程,实验中使用的方法,实验的发现和结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各种实验数据以及今后的建议。
3、内容结构图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理论基础、目的、意义。
1、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二、实验、研究程序 3、实验时间4、实验过程及步骤三、实验研究发现和结论四、分析和讨论五、建议六、参考文献二、主体部分(一)、实验研究问题的提出一段时间以来,大部分语文老师的教学仅仅是满足于让学生“知道”,是一种单纯的机械的“告诉”方式。
不少老师把高考内容前置的做法更是急功近利,目光短浅,是语文性质的异化,这种做法必然会使语文教育丧失人文性,使学生既无文化,也就是无文明化;也无人化,也就是无个性化。
现行的语文阅读教学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必须改革。
传统语文教学存在很多好的做法,应该继承和发扬。
朱熹说过:“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这句话很好地概括出了传统语文教学的精髓。
熟读、精思、博览、多作,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读”要读得“熟”,不单要如此,还要做到“精思”。
何为“精思”?朱熹说过的读书的“三到”,即“口到”、“眼到”、“心到”,就能做到“精”。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说明“精思”在阅读过程中是很必要的。
“熟读”只是一种读书要达到的熟读程度,“精思”则是更深一步的加工过程。
只有我们做到“精思”了,我们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有所收获,有所成长,才能将已读之文内化为自己的东西。
“精思”是一个过程,是不断领悟的过程,是伴随着“读”的过程反复进行的。
“熟读”伴随着“精思”,不断地反复,不断地深化。
结题报告范文
篇一:结题报告范文结题报告范文来源:点亮网发布时间:2009-10-8 14:21:11发布人:朱国文“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作者:省东中科研课题组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二、课题界定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七、课题的研究内容八、课题研究成果九、遗憾和思考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
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新教材的教法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题界定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2000年秋在全国大范围内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及配套读本。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研究背景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预设目标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他在20xx年出版的《多元智能》和其他著作中对八种智能作了明确阐释。
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
其他还有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加德纳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
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的各具特点的个性心理结构。
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也并非一成不变,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育还多元智能理论给新教材的使用带来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
我们倡导教师“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
“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
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
“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认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的构建主要包括: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方法设计1.应用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可编辑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可编辑)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最终报告我、项目研究背景:鲁曼和他的修远·Xi我将上下寻找预设目标加德纳认为智力是解决现实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和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以及为自己的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他在《多元智能》等著作中明确解释了八种智能。
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语言思维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含义的能力。
还有其他逻辑和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意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加德纳认为,多元智能理论比以往的单一智能理论和智能评价理论能更准确地描述和评价人类能力的表象。
这些智力以不同的方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每个人独特的心理结构。
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智力优势是不同的,不一样的。
教育的责任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力优势,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地位,并在发展过程中尽早实现成功的快乐。
教育多元智能理论对新教材使用的启示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责任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优势。
使学生从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在发展过程中尽早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应该及时引导学生从优势领域到困难领域。
”为多元智能而教“我们主张教师“多元智能教学”包括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发展。
充分认识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特点,平等对待学生的多元智力,强调从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出发,充分开发每个学生的智力优势,促进其他学生的多元智力发展。
“多元智能教学”就是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中的不同功能,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方法,努力培养不同智能的学生,同时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认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的构建主要包括:对法律不是自古以来唯一被愚弄的方法的设计和应用的研究,是教育情境中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加深对实践活动背景和依赖性的理解而进行的反思性研究。
..注重“文章与章节学习、理解”课内外的教学实践。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
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结题报告2009-3-26 浏览(2830) 【大中小】江苏省第六期教学研究重点课题盐城市第四中学王军盐城市教科院朱焕2005年11月,我们向江苏省中小学教研室申报的教研课题《新课程标准下高中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经评审被立项为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六期)重点课题(批文见苏教研[2005]56号)。
三年来,我们严格遵守《江苏省教学研究第六期课题管理办法》的有关程序和要求,认真组织课题组,成立子课题组,落实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目前,课题组已初步完成了预定的研究任务,在理论和实践二个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现将相关研究情况汇报如下: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情况(一)课题组成员及分工情况王军盐城教科院中学语文高级负责课题设计、规划和组织实施(课题主持人)朱焕盐城教科院中学语文特级实验的指导和实施策略研究(课题主持人)陈俊江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还立金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李仁甫江苏省盐城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成千盐城市明达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王志东盐城市明达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程韶荣东台市教研室中学语文特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崔国平江苏省东台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王兴国江苏省东台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杨万扣盐都区教研室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顾中琪盐城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设计、规划和实施(子课题负责人)杨德明盐城市第一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高晓东江苏省滨海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周立军江苏省滨海中学中学语文高级实验研究温举卫盐城市南洋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宋银华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子课题负责人)束长春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沈泾渭江苏省大丰高级中学中学语文高级负责子课题的组织实施席加宏盐城市教科院中学语文高级负责联络及资料整理(二)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活动1、2005年11月10,课题被江苏省教研室立项为教研重点课题。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
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范文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高中语文课题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语文作为学生学习中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对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中语文课程也在不断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
深入研究高中语文课题,探索其教学方法和实践意义,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高中语文课题的有效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果。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高中语文课题的教学内容和特点,探讨其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作用。
2. 探讨高中语文课题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提出有效的教学建议。
3. 研究高中语文课题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效果,并对教学实践进行总结和展望。
高中语文课题作为学生高中阶段的主要语文学习任务,其内容涵盖了语言知识、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等方面。
通过学习语文课题,学生可以深入了解语言的运用和表达方式,培养自己的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高中语文课题的教学内容和特点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高中语文课题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结合课文内容设置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提高他们的语文学习兴趣和能力;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互联网资源,拓展语文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
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课题的教学实践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创新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
通过调查和观察教学实践的效果,及时总结和反思教学经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成绩。
四、研究结论通过对高中语文课题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2. 教师应根据课题内容和学生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3. 教师需要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效果和成绩。
未来,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高中语文课题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策略,探索更多有效的教学方式和模式,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学习效果。
高中课题研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个性化读写之研究》结题报告
高中课题研究:《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个性化读写之研究》结题报告〔即"个性解读,轻松写作〞〕一、课题的提出新课程理念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生命的整体发展和可持续性发展。
人是多层次、多方面的整合体,有各个方面的需求,包括心理的、行为的、物质的、精神的、价值的、信仰的、社会的等等。
因此,将课本与生活、学校特色结合起来,应该成为教育工作者的追求目标。
这是时代的要求。
新课标语文教材渗透着新课标的思想精神,研究新课标有利于教师把握教科书的内容,有利于教师发展教学个性,创造性地使用教科书和其他有关资料;有利于沟通课堂内外,实现语文课程资源地有效开发与利用。
《##市三五六教学策略》规定,要研究新课标,教学过程坚持五个贯彻始终。
即:情感教育贯彻始终、文化育人贯穿始终、探究体验贯穿始终、展示交流贯穿始终、习惯养成贯穿始终。
其中之三,探究体验贯穿始终,即精心研究"探究与体验〞的内容、时机、方式、方法,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锲而不舍的学习精神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其中之四,展示交流贯穿始终,即始终提供学生进行展示与交流的时间和舞台,让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观点、方法、成果,充分地与同学、老师进行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进行思维碰撞,迸发创新火花,发展创新思维,增强合作意识,提高合作能力,实现自身价值,获得自我激励。
根据新课程标准提出"课程资源〞的概念与学生年龄特点和知识现状,我们提出了新课标下的语文校本"个性解读,轻松写作〞课程的开发与研究,为学生创设说话、写话的平台,也为学生的写段、写文的训练作铺垫。
我们提倡尊重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兴趣,通过让学生"读读、想想、演演、说说、写写〞等途径,使学生变"苦写〞为"乐写〞,变"怕写〞为"爱写〞,把学生引进写作的快乐天地。
二、课题的界定1、校本课程在具体实施国家和地方课程的前提下,通过对本校学生的需求进行科学的评估,充分利用本地社区和学校的课程资源而开发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通用10篇)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通用10篇)在现实生活中,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要注意报告在写作时具有一定的格式。
你还在对写报告感到一筹莫展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课题结题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课题结题报告篇1一、课题的提出。
1、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应该完成400万字的阅读任务,其中小学阶段应该完成145万字。
根据课程标准的精神,丰富语文积累,培养课外阅读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养。
2、通过课内拓展阅读,扩大课外阅读量,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提高听说读写的能力,陶冶情操,培植人文精神,积淀民族文化。
二、课题提出的依据。
1、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课堂教学中,老师往往局限于教材的繁琐分析,有些家长更愿意让孩子做各种各样的试卷,不愿让他们读课外书。
2、课程标准规定小学阶段完成145万字的阅读任务。
实验的基本目标是通过教材建设,制定课外阅读规划,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使课标中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落到实处。
三、课题研究的意义1、进一步研究并掌握当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体系,拟订各年级各年级课外阅读的培养目标。
2、探索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和基本经验。
3、探索课外阅读与语文教学活动的关系,研究课外阅读的模式。
4、研究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认知的作用,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
5、通过本课题的实验,推进我校小学语文教育素质化,促进儿童全面素质的提高。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1、课外阅读的基本原理,基本途径。
2、课外阅读的基本特征以及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
3、课内外阅读的相辅相承。
4、课外阅读的方法探索。
5、创造性课外阅读教学。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
2、调查法。
3、问卷法。
4、检测法。
5、比较法。
6、综合法。
六、课题研究的步骤1、加强学习培训,提高理论认识。
课题研究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关键靠教师,因此,加强语文教师的培训与学习是重点。
从课题申报立项开始,我们就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开题报告,查阅相关资料,根据课题整体情况,积极撰写学习笔记,通过不断的学习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现代化教育理论知识,逐渐丰富,科研水平逐步提高。
高一语文必修教材中插图的有效利用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高一语文必修教材中插图的有效利用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由来、目的及意义如今,多媒体教学以其直观、生动、快捷等特点成了许多语文教学课堂的亮点,特别是我校实行班班通,更是让信息技术走入我们老师和学生的学习生活中来,更有甚者有个别教师,完全以多媒体教学为主,把语文课上成了语文视频课,老师上的轻松(只需点点鼠标即可),但是学生学的却不轻松(听完课后只留下那些动画的印象),教材文本内容,对于教材中的插图基本抛弃,形同虚设了,可有可无。
现行的高一语文必修教材中配有不少精美的插图,它包括书法照、剧照、照片、工笔画和写意画等。
这些插图是教材编写者们精心挑选设计的,可谓“用心良苦”,它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加形象、具体、直观、生动趣味地理解课文内容,更是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想象、表达等语文能力。
是我们语文课本中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开发利用各方面的课程资源,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
” 如果我们语文教师能重视教材上的插图,充分挖掘语文课本中插图的作用,合理地利用这些丰富的插图资源,对课文的理解往往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将对我们的语文教学起到很大的帮助作用。
我们课题组将以高一语文必修教材为例进行课题研究。
这些图片资料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中外,丰富多彩。
教材的插图有多种类型。
按表现形式来看,有照片、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书法、简笔画等。
从内容来看,就有人物、场景、风景、历史古迹、科学图片资料等。
这些图片或作为教材内容的形象再现,或对教材内容作相关的补充(如背景图片、作者照片、手稿),或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延伸,它们和教材文字相辅相成,生动形象、精彩纷呈,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
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研究课文插图的作用:(1)利用插图预习课文(2)利用插图导入新课(3)利用插图进行阅读教学(4)利用插图进行自主探究(5)利用插图练习写作(6)利用插图进行美育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及原则:(一)研究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结题报告范文“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作者:省东中科研课题组一、课题的研究背景二、课题界定三、课题研究的预设目标四、课题研究的理论支撑五、课题研究的方法设计六、课题研究的基本过程七、课题的研究内容八、课题研究成果九、遗憾和思考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课题背景“语文教学正面临危机。
现行中学语文教材体系的重大弊端造成了‘少、慢、差、费’,厌教厌学的恶果,不彻底改变它,中学语文教学就走不出死胡同!”(《审视中学语文教育》)在此严峻形势下,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新的高中语文教材(试验修订本)在江西、山西和天津两省一市试验三年后,根据教育部2000年颁布的“课程计划”和“教学大纲”,于2000年秋季开始在全国使用,从而取代了这以前使用了近20年的高中课本,真可谓“千呼万唤始出来”。
应该说这几年课程、教材的变革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需要我们对实施教改主渠道的教学进行有意义的理论研究和有价值的课堂实践。
新教材是出来了,可如何适应新教材在体系和结构方面对旧教材所作的三个方面的改革(阅读和写作、口语交际分编;破除以记叙、说明和议论的文体为中心的模式;为扩大学生的阅读量,编写与教科书配套的《语文读本》,作为高中课本必要的组成部分),实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重视积累、感悟、熏陶和培养语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语文的习惯。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和民族共同语的规范意识,提高道德修养、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文化品位,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的指导思想,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新教材的教法还是“犹抱琵琶半遮面”。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课题界定关于“高中语文新教材使用的研究”中的“新教材”是指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编著的2000年秋在全国大范围内使用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及配套读本。
其“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注重了学生自学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3.强化了选文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内涵;4.突出了教师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新教材使用研究的范围包括:围绕新教材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从教材、教者、学生和教学手段等教学元素出发,以理论研究为主导,侧重于教学实践,在构建有关新教材多层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上下功夫。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预设目标本课题的研究是以高中语文新教材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三个系统的相关内容为基本研究对象,在进行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今天,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品位,发展教师和学生的个性,塑造完善健康的人格为目标,在具体的教学研究中,不仅有实践的操作、理性的思考,更要构建理论和实际有机结合的多侧面、多功能立体交叉的课堂结构和有一定操作性、示范性的课件模式。
特别在我们这所国家级示范性高中的学校里,拥有国内比较先进的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积累了一定的校本课程的教学经验,教学的对象也是不同层次的,这些个性和特色更加激发我们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能够结合实际,针对性地、有效地开展教学实践和教学研究,凸显我们研究使用新教材的个性,走出研讨教学相结合,以教法促学法的路子来。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理论支撑多元智能理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在智力观、教学观、学生观、评价观等方面对我国的高中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所面临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出并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对自己所属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创造和服务的能力。
他在1993年出版的《多元智能》和其他著作中对八种智能作了明确阐释。
他认为,语言智能是指用言语思维、用语言表达和欣赏语言深层内涵的能力。
其他还有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加德纳认为,相对于先前的一元智力理论和智力评价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够更为准确地描绘和评价人类能力的面貌。
这些智能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每个人的各具特点的个性心理结构。
他还认为,每个人的智能强项是不同的,也并非一成不变,教育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的智能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育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
因为,所有的智能都不是独立存在的,都需要其他智能的支持。
·科研结题报告·德育结题报告·课题结题报告·怎样写结题报告多元智力理论给高中新课程实施带来的启示是:学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社会与学校提供学生的学习机会应该是多元化的;学校与教师提供给学生的学习课程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也应该是多元化的。
只有这样,学生的各种潜能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机会。
多元智能理论给新教材的使用带来的启示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责任就是发现和发展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强项,使学生一开始就处于心理优势的地位,能在发展过程中及早地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教师还要及时引导学生从强项领域走向困难领域。
我们倡导教师“为多元智能而教”、“通过多元智能来教”。
“为多元智能而教”在于尊重个体差异、尊重学生个体的发展。
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智能特点,对学生的多种智能一视同仁,强调使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得到充分发展,并从每一个学生的智能强项出发,促进学生其他各种智能的发展。
“通过多元智能来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
我们认为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中新课程教育教学观的构建主要包括:(一)课程设置多元化,开发多种智能课程是促进学生发展和创新的基础。
多元智能理论强调智能的多元性,且必须与社会的事业与真实的世界结合;强调智能的可变性,可以通过课程的设计,加以培养和发展。
新教材课程的开发与实施,首先要求的是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课程观,树立多元课程观,既要重视必修课程又要处理好选修课程,既要重视讲读课程又要上好阅览课和研究性课程,既要重视课内又要指导好课外。
(二)教学设计个性化,满足个体差异学生个性包括学生个体的丰富性、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学生个体的主动性和学生个体的社会性。
正如多元智能理论表述的那样,学生存在八种不同的智能,而且每个学生具有不同的特点。
同时,“人各有智”,“智各有异”。
基于此,教师必须树立多元学生观,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能与学生深度交谈,以全面发展、和谐发展、自由发展、充分发展和持续发展的态度关注不同的学生个体,关注学生学习方式,树立多元学习观。
(三)学生评价多元化,促进全面发展长期以来形成的评价观是把考试作为衡量课堂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
这种用分数来评价教学的方式给师生带来很大的压力,同时也不能完全真实地反映师生教与学的实际水平,不利于师生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对传统的标准化智力测验和学生成绩考查提出了严厉的批评。
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智力和教育测验应当通过多重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在不同的实际生活和学习情境下进行;从评价方式上也不能只看书面考试成绩,只注重终结性评价。
通常,评价的主体也可以包括被评价者本人,自我评价有利于发展其自我认识智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
学生的评价可以利用观察法,在教学情景中直接评价,由教师或学生互评;也可以用档案袋评价法。
积累学生的个人作品,了解学生各项智能的发展情况,结合形成性评价,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各种素质和能力,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和教育功能,使教与学的质量不断提高。
现代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建构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新教学模式提供了理论依据。
以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是个体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
儿童在不断与环境的接触中建构知识和行为策略。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活动是一个能动的建构过程。
在这个建构过程中,一方面学生受个人兴趣、需要以及外部环境的推动,表现为主动性和选择性;另一方面受本人原有知识经验、思维方式、情感品质等制约,在对信息的内部加工上表现为独立性和创造性。
我们这样认为,对学生来说,只有那些关联的、成体系的、符合个人情感价值的知识才容易被内化,才容易被调动,从而激发起学生创新的灵感,进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
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创新素质的形成恰是新教材的使用的出发点和指归,新教材的使用也正要遵循“内化”的规律。
法不孤生自古同,痴人乃欲镂虚空--------方法设计本课题属于应用研究的范畴,总体上力求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整体和局部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
以应用研究为主,辅之以经验总结法、个案法等,要点是:1.应用研究是由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依赖的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
应用研究是一种有别于实证研究的研究范式,整个研究过程体现为一种螺旋式深入发展的过程。
2.强调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研究,提倡质的研究理念,对现象与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作描述性、解释性的建构说明。
质的研究对研究结果的价值判断(研究效度的确认)一般具有描述性、解释性和建构性等特点。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研究过程本课题的研究总体上分为四个阶段:(1)2001.9——2002.7 侧重于文章学,识记、理解,课内课外的教学实践。
主要负责人:王兆平王兴国这一阶段是相对比较困难的阶段,首先是熟悉教材的编写体例,从整体上把握教材编写特点。
然后在具体的教研过程中,阅读部分结合单元教学要点——整体感知、揣摩语言;把握文意、理清思路;概括要点、提取精要;整体把握、筛选信息;研究探讨、深入领会;分析评价、借鉴吸收等,进行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探讨。
注意继承以前语文教学的先进经验,在继承中进行创新。
写作部分结合各写作单元的专题进行,注意“规矩文”和“放胆文”结合。
加强写作指导,在指导过程中将片断的、感性的认识上升为完整的、理性的认识。
至于全新的口语交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