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相关综述
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
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儿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在早产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随机将66例早产儿分实验组和比较组两组患儿在进奶量、体重、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的方面的差异。
结果实验级早产儿在进奶量、体重、胎粪转黄时间及黄疸指数方面优于对照组。
结论发育支持性护理可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应用近年来,新生儿医学的进步极大地降低了早产儿的病死率,专业的健康照护者面临的挑战已从保证早产儿的存活发展到使他们的发育过程和预后最优化[1,2]。
发育支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所采取的新型的护理措施[3],其护理原则是减少不良的环境刺激,根据早产儿个体的具体情况,给予能促进早产儿自身发展的良好支持。
发育支持性护理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早产儿,促进其疾病康复、生长发育,有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
我科于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对入住我院NICU的33例早产儿实施了发育支持性护理,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将2008年10月—2009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66例早产儿(阿氏评分7分以上,无合并症)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33例,对照组33例。
实验组中男20例,女13例:胎龄<32周9例,32—34周17例,34周以上7例,体重1.30—2.45kg,平均2.11kg。
对照组中男19例,女14例;胎龄<32周8例,32—34周以上19例;34周以上6例,体重1.2—2.45kg,平均2.05kg。
两组体重、胎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早产儿于生后实施一般护理常规,实验组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性护理:①提供符合生理的光线。
研究结果显示[4],早产儿需要一种黑暗和周期性光照(模拟黑天和白天的光线变化)相结合的环境。
如模拟黑天,可拉紧窗帘,调弱室内光线,在暖箱上覆盖黑布:如模拟白天,可拉开窗帘,适当调强室内光线,减少暖箱上覆盖的黑布。
早产儿护理工作总结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早产儿是指胎龄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其出生时器官功能发育不成熟,容易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早产儿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作为一名早产儿护理工作者,我深知自己的责任重大。
在此,我将对我近期的早产儿护理工作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借鉴。
二、工作内容1. 基础护理(1)观察病情:每日观察早产儿的面色、呼吸、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保持清洁:每日为早产儿清洁口腔、鼻腔、耳道等,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
(3)保暖: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和病情,调整病室温度和湿度,保持适宜的保暖条件。
(4)营养支持:根据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能力,合理调配营养,保证其生长发育所需。
2. 并发症护理(1)呼吸系统:观察早产儿的呼吸频率、节律和深度,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呼吸衰竭。
(2)消化系统:观察早产儿的食欲、呕吐、腹泻等情况,预防消化不良和感染。
(3)神经系统:观察早产儿的意识、反应、运动等情况,预防脑损伤。
(4)循环系统:观察早产儿的心率、血压、面色等情况,预防心力衰竭。
3. 心理护理(1)关爱:与早产儿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给予关爱和呵护。
(2)心理支持:与家长沟通,了解其心理需求,给予心理支持。
(3)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早产儿的护理知识,提高其护理能力。
三、工作成果1. 成功救治多例早产儿,降低死亡率。
2. 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减少并发症。
3. 家长满意度较高,得到家长的一致好评。
4. 个人业务水平得到提高,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丰富经验。
四、工作不足与反思1. 在病情观察方面,有时对早产儿的病情变化反应不够及时,需要加强病情观察的敏感度。
2. 在心理护理方面,对家长的心理支持不够全面,需要提高心理护理水平。
3. 在业务学习方面,对新技术、新知识掌握不够,需要加强业务学习。
五、改进措施1. 加强病情观察,提高对早产儿病情变化的敏感度。
2. 提高心理护理水平,全面关注家长的心理需求。
3. 积极参加业务学习,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早产儿护理工作总结
早产儿护理工作总结早产儿是指在妊娠28周至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由于其生理发育尚未完全成熟,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爱。
早产儿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护士和医生们的精心呵护和细心照料。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团队针对早产儿的护理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反思,现在我将与大家分享一下我们的心得体会。
首先,早产儿的护理需要全面的团队合作。
包括产科医生、儿科医生、护士、营养师、康复师等多个专业人员的配合,才能够为早产儿提供全面的护理服务。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要加强团队协作,密切配合,共同为早产儿的康复和成长努力。
其次,早产儿的护理需要细心和耐心。
早产儿由于生理上的不成熟,需要接受更为细致的护理。
我们要做好早产儿的观察和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并处理各种异常情况。
同时,我们要给予早产儿更多的关爱和呵护,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安全。
再次,早产儿的护理需要科学的方法和技术。
我们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掌握最新的护理技术和方法,为早产儿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同时,我们要注重护理记录的完善和准确,及时总结和反思工作中的不足,不断改进和提高护理质量。
最后,早产儿的护理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
我们要积极与早产儿的家庭沟通和交流,帮助他们理解早产儿的特殊情况,教育他们正确的护理方法,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早产儿的护理工作,共同为早产儿的康复和成长努力。
总之,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和配合。
我们要加强团队合作,细心耐心地为早产儿提供护理服务,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与家庭积极合作,共同为早产儿的康复和成长努力。
希望我们的总结和经验能够为早产儿的护理工作提供一些启示和帮助。
早产儿护理工作总结
早产儿护理工作总结
早产儿是指在妊娠28周至37周之间出生的婴儿。
由于早产儿的生理发育尚未
完全成熟,他们需要更加细心的护理和关爱。
早产儿护理工作是一项极具挑战性和责任感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早产儿的呼吸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呼吸困难是早产儿最常见的问题
之一。
护理人员需要时刻留意早产儿的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呼吸困难的情况。
同时,护理人员还需要掌握呼吸机的使用技巧,确保早产儿能够得到有效的呼吸支持。
其次,早产儿的皮肤非常娇嫩,容易受到感染和损伤。
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给早
产儿进行皮肤护理,保持其皮肤的清洁和湿润。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注意早产儿的体温调节,确保他们能够保持适宜的体温。
另外,早产儿的营养需求也与足月婴儿有所不同。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早产儿的
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喂养计划,并监测他们的体重和生长情况。
在喂养过程中,护理人员还需要留意早产儿是否出现吞咽困难或消化问题。
此外,早产儿的家庭也需要得到充分的支持和指导。
护理人员需要与早产儿的
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信任关系,帮助他们理解早产儿的特殊需求,并提供相关的护理知识和技能培训。
总的来说,早产儿护理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需要护理人员具备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
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关爱,我们可以帮助早产儿顺利度过早产期,健康成长。
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影响的观察
2023-11-07CATALOGUE目录•引言•发育支持性护理概述•早产儿生长影响因素•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的影响•观察方法与数据分析•研究结果与讨论•结论与展望01引言早产儿是新生儿中的特殊群体,由于提前出生,其身体和生理发展尚未成熟,需要特殊关注和护理。
发育支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特点的护理方法,旨在促进其生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探讨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的影响。
分析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理指标、营养状况、睡眠等方面的影响。
为早产儿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促进其健康成长。
为医护人员提供新的护理理念和技能,提高早产儿护理质量。
为家庭提供更多的育儿知识和支持,帮助家庭更好地照顾早产儿。
研究意义02发育支持性护理概述定义发育支持性护理是一种针对早产儿特殊需求的护理模式,旨在促进其生长发育和提高生存质量。
特点发育支持性护理强调对早产儿生理、心理和行为的全面关注,提供舒适、安全的环境,促进母婴互动,以帮助早产儿更好地适应外部环境。
定义与特点该理论认为护理是基于早产儿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护理人员应提供适宜的环境刺激以促进其感知和认知发展。
人类生态学该理论强调通过观察和评估早产儿的行为表现,了解其需求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行为科学发育支持性护理的理论基础发育支持性护理的临床应用护理人员需为早产儿提供温暖、安静、舒适的环境,减少外界刺激,以利于其生长发育。
提供适宜的环境促进母婴互动制定个性化护理计划定期评估与调整鼓励母亲与早产儿进行皮肤接触、哺乳和安抚,有助于建立亲子关系,促进早产儿的情感发展。
根据早产儿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包括喂养、穿衣、洗澡等方面的指导。
定期评估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状况,及时调整护理计划和策略,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
03早产儿生长影响因素早产儿的胎龄越短,其生理发育尚未成熟,对于宫外环境的适应能力也越差,生长速度相对缓慢。
胎龄出生体重喂养困难出生体重也是反映早产儿生理发育的重要指标,体重越轻,生长速度可能越慢。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早产儿营养支持和发育评估
护士在新生儿科护理中的早产儿营养支持和发育评估引言早产儿是指孕周低于37周的婴儿,由于其发育尚未完全成熟,特别需要护士在新生儿科中提供专业的护理和支持。
本文将详细介绍护士在早产儿护理中的营养支持和发育评估的重要性以及相关的方法和技巧。
营养支持早产儿由于早出生的原因,其胎儿期发育还未完成,对营养的需求比足月婴儿更高。
因此,护士在新生儿科中要重点关注并提供早产儿所需的营养支持。
营养支持的目标是促进早产儿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产儿营养支持方法和技巧:1. 母乳喂养母乳是早产儿最理想的食物,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抗体,能够提供免疫保护和防止感染。
护士应该鼓励和支持早产儿的母乳喂养,并提供相关的技术指导。
2. 人工喂养对于一些营养不足或无法进行母乳喂养的早产儿,护士需要使用人工喂养方法。
常见的人工喂养方式包括特殊配方奶粉或增强的母乳,护士应根据早产儿的情况制定具体的喂养计划,并定期评估其营养摄入情况。
3. 营养补充对于早产儿,往往需要额外的营养补充,以满足其快速生长和发育的需要。
护士应根据早产儿的情况评估并制定相应的营养补充方案,包括维生素、矿物质和其他营养补充剂。
发育评估早产儿的发育评估是护士在新生儿科中的重要工作之一,它可以帮助护士监测早产儿的发育进程,及时发现和处理发育延迟或其他异常情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早产儿发育评估方法和技巧:1. 神经系统评估护士应定期对早产儿的神经系统进行评估,包括观察其精神状态、反射动作、肌张力等,以确定其发育是否正常。
2. 生长和体重评估护士应定期测量早产儿的体重和身长,并将其与标准的生长曲线进行对比,以评估早产儿的生长情况和营养摄入是否充足。
3. 发育测试护士可以使用一些标准的发育测试工具,如丹佛发育筛查表(Denver Developmental Screening Test),对早产儿的发育进行全面评估。
这些测试可以帮助护士及时发现早产儿的发育延迟或其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早产儿护理进展
早产儿护理研究进展【中图分类号】r473.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8-0577-02早产儿是指胎龄大于28周而未满37周的活产新生儿。
由于提前出生,过早中断在母体子宫内的正常发育,各器官系统发育不成熟,早产儿往往容易发生多种合并症,死亡率较高。
因此,认真仔细地进行护理和治疗是降低早产儿死亡率、减少并发症及改善预后的重要方式,更是提高其生存质量的关键。
现将早产儿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1 早产儿的基础护理对于病情相对稳定的患儿,提倡母婴同室,在满足母婴依恋需要的同时,有利于新生儿神经精神发育及提高母乳喂养率,减少院内交叉感染;此外,可采用袋鼠式护理,允许父母进入nicu短时间护理自己的婴儿。
2 早产儿的体温护理早产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维持体温恒定的重要性已引起临床的重视。
乔萍等[1]对28例低出生体重儿观察后认为,对于低体重的患儿应在4h~12h内将其体温升至正常。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
根据早产儿的体重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
3 早产儿体位护理及环境舒适的体位能促进早产儿自我安抚和自我行为控制,有利于早产儿神经行为的发育。
俯卧位时早产儿的腹部、四肢紧贴床面,四肢呈蛙状,类似在母亲宫内的姿势,增加了安全感。
研究发现,俯卧位不仅可改善早产儿的呼吸功能,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同时可加快胃排空,减少胃食管返流,改善胃肠功能,此外还能促进体重的增长,有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降低病死率[2、3]。
鸟巢式护理体位是目前国内外认可的照顾性护理方式,即予患儿侧卧位或用叠圆的毛巾环绕患儿,让其舒适地躺卧,犹如在母亲的子宫,安全而舒适,利于早产儿的生长发育,使早产儿体重增加快,体温波动少,促进胃肠消化,降低胆红素脑病的发生率[4]。
有研究报道,鸟巢式护理患儿在精神状态、维持正常肤色、经皮血氧饱和度测定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并可避免因长时间体位缺乏支持及身体过度外展导致的并发症[5]。
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综述
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多位研究者对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的研究结果,重点分析了发展性护理对提高早产儿生存质量的相关知识,及不同发展性护理措施对早产儿生长的益处。
关键词早产儿发展性护理照顾照护发展性照顾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美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发展起来,他们把每一个出生的新生儿当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看待,在进行临床护理工作时,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充分注重患儿进行行为呼唤的发展及环境对患儿生长发育影响的一种新型护理模式[1]。
最近几年里,在新生儿医疗领域投入了大部分精力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以往的基础上极大地提高了早产儿和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
目前,国内也把这种新型的发展性护理照顾模式应用于临床新生儿科的患儿,极大地提高了患儿的存活率,该模式包含了模拟子宫环境;减少噪音、光线和疼痛的刺激;重力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抚触;保持舒适体位;定时探视等。
此方法保证了早产儿拥有充足的睡眠和安全感;吸吮反射的建立,使其体重有了显著的增加;增强了抵抗力,减少了住院时间。
故而,在进行新生儿护理工作时,不仅要做好常规护理,也要在其基础上根据早产儿个体的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发展性照顾,使早产儿的存活率得到改善。
早产儿是指胎龄在28至37之间,出生体重多小于2500g,生存质量差,实施发展性护理可以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2]。
在XXX产房,产下患儿双胎之大双,胎龄28+5周,早产及自然分娩,出生体重 1.3kg,出生时肤色青紫,无咳嗽,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无心率,无自主呼吸,Apgar评分1分钟1分,5分钟4分,立即清理呼吸道,开放气道,面罩给氧,胸外心脏按压,症状有所好转但仍病情危急,转入新生儿科,进行气管插管给氧。
此时患儿无肤色青紫,反应慢,无发热、尖叫,无呕吐,大小便未解。
护理诊断是:新生儿肺透膜疾病、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之大。
针对于患儿情况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呼吸机辅助呼吸、雾化及对患儿进行发展性护理照护,如:(1)保暖;(2)筑"鸟巢;(3)减少侵袭性的操作;(4)减少光线、噪声对早产儿的影响;(5)合理喂养;(6)抚触;(7)预防感染;(8)加强基础护理;(9)皮肤黏膜的护理;(10)提供定时探视和出院指导等。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的综述研究2800字
早产儿的护理及新进展的综述研究2800字凡胎龄满28周以上,不足37周,体重<2500g的新生儿,应称为早产儿。
我国早产儿在活产儿中的发生率5%~10%,美国7.1%~17.9%,国内报道早产儿死亡率12.7%~20.8%。
Kdrda认为75%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且早产儿死亡率是足月儿的20倍。
早产儿由于各脏器发育尚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出生时常伴随其他疾病,所以早产儿的护理非常重要,使早产儿平稳安全地渡过体温关、呼吸关、喂养关、感染关等。
现将对早产儿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临床资料2007年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投入使用以来,每年收治多例早产儿,除几例因愈后极差家长放弃治疗外,其余均痊愈出院。
基本护理措施早产儿室配备:与足月儿分开,除满足足月儿室条件外,还应配备婴儿培养箱、远红外保暖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囊等设备。
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为加强早产儿的护理管理,最好开展系统化整体护理。
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升降不定,多为体温低下,因此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27~28℃,相对湿度55%~65%。
维持患儿体温的适中温度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①体重<2000g 85例,尽早放入保温箱中保暖,并根据体重、日龄选择适中温度使患儿体温维持在正常范围。
②体重≥2000g38例,在箱外保暖,以降低氧耗量和散热量。
③病情较重者,体温<35.5℃10例,在远红外线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抢救,床温控制在32~35℃,并将塑料保鲜膜罩在辐射床上,以减少对流散热和水分的丢失。
每2小时监测体温1次,根据患儿体温随时调节箱温及床温。
床温传感器探头暴露在适当位置,避免遮盖及掉在地上,以免床温失控,造成患儿烤伤及脱水。
/合理喂养:按照早产儿的体重、月龄,参考其活动、哭闹、大小便及有无病,给予5%糖水或奶喂养。
奶喂养以母乳喂养为主。
故凡具有吸吮力的早产儿应坚持采用母乳喂养,若无母乳应专用早产儿配方奶为好。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进展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进展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与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有关早产儿护理干预的研究也很多,现就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概述、措施、进展方面进行综述。
标签: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765-02随着围生医学及新生儿急救技术的发展,护理水平的提高,早产儿的抢救成功率与存活率明显提高,但随访研究发现早产儿易出现注意力缺陷、学习困难、语言表达、理解能力障碍[1]。
甚至会留有神经系统疾病和各种后遗症,如脑瘫、智力低下等,这将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负担[2]。
要提高早产儿的生命质量,必须提高护理质量。
近年来我国各地对早产儿发育支持的护理进行了广泛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发育支持护理的概述发育支持护理(Development Supportive Care,DSC)[1]是改变新生儿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环境和照顾方式,从而预先保障早产儿及其家人身心健康的护理方法。
DSC重点是实施人性化和个性化护理,要求照护人员能预先估计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应激压力,给予支持性措施,缓解压力,尽可能排除环境中妨碍其生长发育的因素,如声、光、温度等,创造更好的环境,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3]。
2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措施2.1 改善NICU环境早产儿常需要在NICU监护,而NICU的环境明亮而吵闹。
由于早产儿的视听觉发育不成熟,刺激的输入与他们的发育预期需要不一样造成超载和压力时,会影响正常的神经发育——过早启动的皮质路径可能抑制日后的分化,干扰脑部正常的发育。
2.1.2 减少噪音刺激NICU病房的噪音来源于各种仪器设备,包括暖箱、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仪器报警的声音和医护人员活动及操作治疗的声音等等。
早产儿长期暴露于过强的噪音环境中,可使听力减退的危险增加,造成脑及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和语言及交流障碍。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
1.2 早产儿在子宫内外环境的变化
• 胎儿在子宫内的环境较舒适,声音频率低, 环境幽暗舒适,母亲休息有规律,羊水弹 性刺激肌肉发育,温暖、无侵入性刺激而 且在子宫包裹中具有安全感。而早产儿在 子宫外的环境有害因素多杂音分贝高,光线 明亮刺眼,作息时间不规律,疼痛无法预 测,非预期侵入性操作频率高,而且肢体 活动无边界,无安全感[8]。
1.3 NICU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
• 早产儿尤其是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常需在 NICU长期监护治疗,而NICU不适宜的环境 护理支持因素,如强光、噪音、不适宜的 体位,各种检查和操作及与家庭的分离等 可给患儿形成一种压力环境,可影响疾病 的发生、发展和结局。改变了早产儿的睡 眠状态,引起应激反应,导致应激性激素 升高,使心率加快,呼吸改变,耗氧量增 加,体重增加不理想,不利于疾病的恢复 和生长发育[9]。
发育支持护理所采取的护理措施及 意义
• 2.1 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影响,提供符合早产儿生理的 光线
2.2 减少噪音对早产儿的影响 2.3 合理摆放早产儿的体位 2.4 非营养性吸吮(NNS) 2.5 抚触 2.6 袋鼠式护理
2.7 鼓励家庭早期参与早产儿的照顾 2.8 减少侵袭性操作及建立24H照顾计划
1 发育支持护理的理论基础
• 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
1.2 早产儿在子宫内外环境的变化 1.3 NICU环境对早产儿的影响
1.1 早产儿各系统发育不成熟
• 早产儿本身发育不成熟,极易发生一些问题,如: 早产儿呼吸中枢发育不成熟,易发生呼吸暂停; 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易发生肺透明膜病;吸 吮能力差,易发生呛奶;胃贲门括约肌发育不成 熟,易发生食道返流和溢乳;神经系统发育不成 熟,早产儿易发生脑室周围白质软化和脑室周围-----脑室出血;早产儿的视听觉发育不成熟,刺 激输入与他的发育预期不一样造成超载和压力时, 会影响正常的神经发育[7];体温调节功能不成熟, 对抗或适应外界能力弱;无力维持某一体位;早 产儿免疫力功能差,易发生感染。
早产儿的发展性照顾
精选ppt
5.鼓励父母的参与
提供定时的探视,鼓励父母参与到早产儿的照顾计 划中,帮助父母认识早产儿的行为,增进父母对早产儿的 信心和认可,促进父母与早产儿的互动
20
5
精选ppt
不适当的体位
体位不当或不注意体位的变换,可以导致肩内缩, 颈部过度外展,髋关节外翻变形,且影响头部塑形从而 影响外观
6
精选ppt
侵入性操作
NICU中的各种检查和操作多为不良刺激,部分有侵 入性,且无告知性,这些刺激能导致患儿血氧饱和度的 波动和生理状态的不稳定,且可产生疼痛刺激,影响神 经系统的发育
13
3.提供舒适的体位
屈曲的平衡
适宜的体位可以促进早产儿身体的伸展和
精选ppt
早产儿体位摆放的原则:四肢中线屈曲位,肢体活动 周围有边界,并促进身体的对称性,防止不正确的姿势和 变形
14
精选ppt
鸟巢护理 使四肢均能触及周边,提供类似子宫内的触觉刺激,
增加安全感,减少苦恼,减少皮肤擦伤
15
精选ppt
7
精选ppt
疼痛对新生儿的影响
1.急性生理反应 : 心率↑ 、血压↑ 、颅内压↑、氧饱和度↓ 脑血流的明显变化可以导致灌注再损伤
2.激素和代谢水平变化: 3.影响新生儿舒适度: 睡眠及觉醒状态 4.远期影响 :儿童期认知行为障碍、注意力不集中、
学习能力差
8
精选ppt
与父母的分离
NICU中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控制,大部分都 对探视进行了限制,这样使早产儿与父母家庭分离,产生 恐惧、失控、不确定和无信心
间接促进5-羟色胺的释放,产生镇痛作用。非营养性吸吮 还能够分散患儿注意力,减少激惹,保持安静状态,降低 生命体征如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波动幅度。
早产儿发育支持性护理进展
减少疼痛的刺激
(一)加强环境管理
01
早产儿室的温度一般在24℃~26 ℃
02
相对湿度在55% ~65%
1.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美国环保署(EPA)推荐声音的水平:
白天:45分贝
晚上:35分贝
2.减少噪音的刺激
说话轻柔,不在早产儿暖箱或床旁说话
监护仪及电话声音设定于最小音量,及时的回应监视仪报警
互动的过程中受益
个体化发展的护理
由环境的改善开始做起,着重早产儿的
个别性,呼吁提供规律性的照护措施,
以行为表现作为提供护理的参考
个体化发展的护理
四.发展性照顾的实施方法
Implementation of development care
01
03
02
04
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
减少噪音的刺激
NICU的护理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已经被确定是引起重症或早产儿不良刺激的潜在来源
NICU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光线和噪音、不舒适的体位、各种检查和操作、与父母分离
(三)NICU环境的影响
降低血氧饱和度
01
增加颅内压力
02
增加呼吸及心跳速率
03
刺激摒息及心跳减慢的机会
04
使皮肤出现花纹般的微细血管收缩
走动轻柔、避免穿响底鞋
轻柔的开关暖箱不要用力摔碰暖箱门,避免敲击暖箱
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拉上窗帘以避免太阳光照射,降低室内光线
遮盖暖箱,营造类似子宫内的幽暗环境
3.减少光线的刺激
护理时尽量减少操作
尽量减少对肢体的捆绑
在执行侵入性治疗如打针、抽血或吸痰的操作时,应给予肢体支持使其形成屈曲体位
早产儿延续护理报道范文
早产儿延续护理报道范文在医院的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里,每一个小小的早产儿都是一个顽强的小生命,他们就像提前降临人间的小天使,虽然弱小,但充满希望。
而早产儿延续护理,就像是一场爱的接力赛,在宝宝离开医院后,依然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咱们先来说说为啥早产儿需要特别的延续护理呢?这些小家伙因为早产,身体的各个器官还没有发育完全。
就好比盖房子,正常的宝宝是按部就班地把房子盖得结结实实才出生,可早产儿的房子还没竣工就提前入住了人间,所以他们的呼吸、消化、免疫等系统都比较脆弱。
比如说呼吸吧,有些早产儿的肺部还没有发育好,可能需要额外的支持才能顺畅呼吸,这就像汽车发动机没磨合好,需要特别的保养。
那这个延续护理都包括啥呢?首先就是家庭护理指导。
护士们就像超级育儿专家一样,耐心地教爸爸妈妈们怎么照顾这个娇嫩的小宝贝。
像喂奶,这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
对于早产儿来说,他们的吸吮能力可能比较弱,喂奶的姿势、频率、奶量都得特别讲究。
护士会告诉家长,喂奶的时候要把宝宝抱得舒舒服服的,像抱着一个小宝贝的专属“王座”,要小心翼翼地把奶瓶送到宝宝嘴边,还得时刻注意宝宝有没有吃饱或者吃累了。
还有就是关于宝宝的健康监测。
家长们就像小小的健康侦探,在护士的指导下,每天都要观察宝宝的各种小细节。
宝宝的体温就像一个小信号灯,稍微有点变化就得引起注意。
正常宝宝的体温就像一个稳定的小火炉,而早产儿的小火炉可能会有点“任性”,忽高忽低的。
所以家长要经常给宝宝量体温,就像守着一个珍贵的小火苗,稍有不对就得赶紧采取措施。
另外,宝宝的大小便也是健康的“晴雨表”。
正常的便便应该是什么样的,尿了几次,这些都得仔细记录。
如果宝宝的便便像个调皮的小怪兽,颜色或者形状不对了,那可能就是身体在发出求救信号。
除了家庭护理,延续护理还包括定期的回访。
医院就像一个温暖的港湾,即使宝宝出院了,医生和护士们还是会牵挂着他们。
定期的回访就像是老友重逢,医生会给宝宝做一个全面的检查,看看宝宝的体重有没有增加,身高有没有长,身体各个器官的发育是不是跟上了正常的小脚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相关综述【摘要】早产儿由于各系统及其功能发育尚未完善,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极为敏感,常常出现一些并发症[1]。
有效合理的护理对于其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发育支持护理[2](development supportive care,dsc)是一种为早产儿提供的护理方法,主要通过人性化的护理方式改变新生儿病房的环境以及照顾方式,从而帮助其实现身心健康发展。
研究发现,抑制胎儿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应急压力,在护理工作开展之前护理人员需要先对新生儿的各项应激压力进行初步评估,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提高护理效果。
调查结果显示[3],良好的发育支持护理工作可以有效改善极低体重早产儿的预后,使得早产儿死亡率明显降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本文对于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工作的临床意义、具体实施措施以及评估体系进行了综合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措施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75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731-021 早产儿实施dsc的意义近年来,为了加深对早产儿身体机能发育情况的了解,国内外专家均进行了很多研究,研究发现,早产儿脑部发育不成熟,具有较好的可塑性[4],通过各种感觉刺激可以引导其脑部的健康发展,而且,年龄越小脑部的可塑性越好[5]。
但是,这里所说的刺激是指的有利刺激,有害刺激对未成熟脑部的损伤作用强于成熟脑部。
也就是说,早产儿的脑部发育极易受到各种有害刺激的损伤,导致神经系统损伤的出现。
对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可以减少有害刺激对新生儿的损伤,同时还可以通过人为控制的有利刺激来进一步激发新生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引导其健康发展。
2 早产儿dsc的主要措施2.1 尽量避免侵入性操作的应用早产儿在出生的时候因为各项技能尚未达到一定要求,需要接受一定的诊疗,在这个过程中会不可避免的接受抚触,必要时甚至需要接受侵入性操作治疗。
但是,由于新出生儿的高敏感性,这些刺激会导致其出现能量的过多消耗,严重时甚至出现血氧饱和度降低和生理状态大幅度波动等现象[6],导致脑部乃至全身供氧不足,严重影响到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
另外,这类刺激会影响到新生儿的睡眠质量,频繁的打扰会使得其睡眠时间明显不足。
新生儿由于脑垂体发育不良会导致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受到不良影响,导致机体发育受损。
因此,为了减少该类刺激对新生儿的影响,在选择诊疗方法时尽量选择非侵入性操作或者是侵入性较小的操作。
另外,最好是在其清醒状态下进行。
2.2 减少声光等对新生儿的刺激人体正常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的发育较晚,其中中枢神经系统发育最迟[7]。
与正常胎龄新生儿相比,早产儿本应在母体子宫内发育成熟,该环境比较温暖,安静,且没有光线透入。
这提示我们构建类似于母体的环境将更加有利于早产儿的正常发育。
由于早产儿听觉以及视觉等感觉系统发育不够成熟,一般强度的亮度和噪声即可引起早产儿的系列生理反应,主要表现为呼吸、血压、心率甚至是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新生儿多出现哭泣、兴奋或者是睡眠紊乱。
而精神状态同时又是影响新生儿各项机能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
对早产儿而言,不良刺激可以对其视觉、听觉以致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8]。
为了减少上述损伤,需要护理人员采取措施减少室内亮度,讲话声音要轻,在进行一些操作时尽量轻柔,避免一起碰撞而发出尖锐的声音,尽可能将室内声音的强度控制在60分贝以下[9]。
另外,现在手机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物品,几乎人人都会随手携带手机,护理人员在进入病房时需要将手机调制静音,并且提醒每一个进入病房的人做到该点要求。
2.3 胃肠功能的发育支持早产儿出生时胃肠道的生理功能尚未完全形成,胃肠蠕动能力极差,这一问题在极低体重儿身上体现的更为明显,因此在对早产儿进行喂养时常常出现喂养不耐受现象。
研究发现[10],微量多次喂养,以及早期用生理盐水洗胃可以减少不耐受问题的发生。
在喂养的过程中要进行动态观察,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处理。
待患儿的进奶量不断增加,正常吸吮以及吞咽反射形成后方经口进行喂养或者由其汽油吸吮母乳。
另外,研究发现[11],在喂养的过程中配合舒缓的音乐可以促进患儿发育,减少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儿的发育更为有利。
2.4 引导患儿形成良好的睡眠周期保证睡眠质量以及足够的睡眠时间是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发育的重要保障,对于早产儿来说,其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水平较之正常胎龄新生儿的明显低,因此极易受到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近年来,睡眠问题与早产儿生长发育之间的关系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良好睡眠周期的形成可以帮助新生儿获得较好的睡眠质量[11]。
因此护理人员应该以早产儿的活动规律、生理规律以及诊疗需要来引导其建立良好的睡眠周期。
为其正常发育提供保障。
2.5 尽量减少疼痛刺激导致新生儿产生疼痛的原因大都来源于医疗工作[12]。
由于早产儿需要接受较长时间的住院观察和治疗,经历的诊治活动较多,产生疼痛几乎是难以避免的。
研究发现,强烈、重复的疼痛刺激在给早产儿带去疼痛的同时会导致其相关生理机能出现异常。
研究发现[13],住院时间较长的早产儿后期体格生长、认知行为以及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出现异常的概率明显高于正常或者是住院时间较短者。
因此医护人员需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疼痛管理在早产儿身心健康发展中的作用,在进行操作的选择时,先对其可能产生的疼痛刺激强度进行大体评估,选择强度较小的操作类型。
另外,在操作(有创和无创)的时候动作要尽量轻柔,尽量保护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必要时,在不对患儿产生不良影响的基础上采取镇痛处理,以减少其对早产儿体格生长以及智力正常发育的影响。
2.6 体位支持护理选择合适的体位可以增加新生儿的舒适感[14],经常变换体位可以促进早产儿小脑的发育,提高其自身的调节能力,还可以促进其正常视野范围的形成。
研究发现[15],蜷曲体位与胎儿在母体内的体位相似,可以增加新生儿的安全感,增加其进奶量,有助于体重的增加。
而新生儿自我调节能力差,要建立蜷曲体位较为困难,采用“鸟巢”可以满足这一需求。
另外,由于早产儿骨缝尚未闭合[16],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会导致头颅形状改变,且颅内空间也会相应减小,影响其脑部发育。
除此之外,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会使得其视野范围变窄。
为了避免该问题,护理人员应为其准备改良后的水枕,防止头颅变形。
定时帮助其转换体位。
3 有关dsc的展望国外很多国家对dsc的研究已经趋于成熟,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研究起步较晚,因此,尚存在很多不足。
为了提高对dsc的了解程度,临床上相关研究不断增多,但是研究的方向大都集中在住院期间的护理措施上,而对于患儿出院以后以及家庭护理等方面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因此建议国内的早产儿护理工作者以及研究者在重视院内护理工作的同时要加强对院外护理工作的研究,尽快建立较好的家庭护理模式,帮助家长为患儿的生长发育提供良好的空间。
参考文献[1] 张欣,冯淑菊,韩冬韧,等.nicu护士开展发育支持护理的现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9):828-831.[2] 韦琴,张昆珍,李神美,等.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210-1212.[3] 叶杰清,郑聪霞.发育支持性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影响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44-45.[4] 臧少敏,绳宇.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实施发育支持护理措施及效果的研究现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8,25(18):35-37.[5] 骆翠媚,张晓敏,吕峻峰,等.发育支持护理对极低出生体重儿体质量增长及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1,(10):3-5.[6] 张晓文,瞿溶,史德丽,等.早产儿51例发育支持护理效果观察[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1):24-25.[7] 张欣,李杨,陈京立,等.我国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临床效果的系统评价[j].中华护理教育,2011,08(7):298-302.doi:10.3761/j.issn.1672-9234.2011.07.003.[8] 董建英,高广佩.小于胎龄儿发育支持护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3,19(4):489-491.[9] 何克勤,张辉.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体重影响的研究[j].当代护士(专科版),2010,(6):1-2.[10] 汪万华.早产儿发育支持护理的应用进展[j].临床护理杂志,2011,10(2):61-63.[11] 曹婧,熊月娥,赵珍趁,等.发育支持护理在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2,(5):48-50. [12] 邓业芹,黄正玲,柳玉红,等.对nicu早产儿实施发育支持护理的效果评价[j].护理管理杂志,2011,11(9):655-656,664.[13] 周玮玮.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智能运动发育与神经行为产生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6):26-27.[14] 郭宇,何莉,陈晓霞,等.个性化发育支持性护理在nicu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6):798-799,828. [15] 刘艳春,武艳霜,廉德花,等.早期发育支持护理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8):2113-2117.[16] 王平,李娜,刘娟,等.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的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5):565-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