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一的实验报告
【最新文档】实验一实验报告-优秀word范文 (6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实验一实验报告网络程序设计实验报告实验名称:_ Winsock编程接口实验 _实验类型:_______ 验证型实验 ________指导教师:专业班级:_________XXXXXXXXX__________姓名:________ XXXXXXXXX_____ ________ 学号:_________XXXXXXXXX____________电子邮件:_______XXXXXXXXXXXX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XXXXXXXXX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 XXXXXXXXX实验成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掌握Winsock的启动和初始化;2.掌握gethostname(),gethostbyname(),GetAdaptersInfo()等信息查询函数的使用。
二、实验设计实验流程图三、实验过程1.在实验过程中调用GetAdaptersInfo()时,出现了undeclared identifier 的报错,原因是没有包含其头文件,但在加了头文件iphlpapi.h后,依然出现如下错误:fatal error C1083: Cannot open include file: 'iphlpapi.h': No such file or directoryError executing cl.exe.查阅资料得知,该错误的出现是因为没有安装SDK,将SDK安装并添加到VC中后,程序错误得到解决。
2.实验结果1.程序主界面2.选择解析指定域名3.选择查看本机信息四、讨论与分析1)Winsock初始化的作用是什么?答:使用winsock初始化可加载winsock编程的动态链接库。
实验报告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
实验报告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
实验一: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水样中铜
二、实验原理
火焰原子吸收法主要利用把样品中的微量元素气体分解喷入外加电极的操作电流加热的悬浮口碑容中,原子化,然后在扫描波长范围内以光电管测出可见的灯光,从而用来确定样品中各种元素的残留量。
三、实验步骤
1.准备实验设备和相关仪器,如:火焰原子吸收仪、巴斯夫铜标准溶液、乙醇质量校准品等。
2.清洗相关仪器,确保仪器使用前处于干净,无杂质状态。
3.称取2mL乙醇,加入水溶液中,搅拌均匀,作为乙醇质量校准品。
5.在火焰原子吸收仪中准备铜的标准溶液,滴定巴斯夫标准溶液,滴定至滴定液显出铜的色变为淡橙黄色,以此来校验仪器的分析精度。
6.将带有铜标记溶液的水样滴定至样品容器,调整到特定浓度,以便火焰原子吸收仪器测定准确。
7.在火焰原子吸收仪中测定水样中铜的含量,连续测定5次,记录5次的测定结果,并作出曲线,确定大致线性关系。
8.完成实验数据记录和分析,处理实验数据时列出实验的统计量的值,结果见表1。
四、实验结果
经过火焰原子吸收仪测定,水样中铜的含量为28.56±2.11微克/升,表1是实验数据的统计量。
表1 实验结果曲线
相关系数 r| 0.9913
极值得(n-1)| 0.9296
P值|0.0273
五、实验讨论
经过655.6nm和517.3nm波长火焰原子吸收法,本实验测定的铜的含量为
28.56±2.11微克/升,本实验的r值为0.9913,由此可知相关系数很高,数据符合线性关系,P值为0.0273,从而说明本实验结果是极有可信度的。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
操作系统安全实验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操作系统安全实验的主要目的是让我们深入了解操作系统的安全机制,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一些常见的操作系统安全配置和防护方法,提高对操作系统安全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使用的操作系统为Windows 10 和Linux(Ubuntu 2004),实验设备为个人计算机。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账户管理创建新用户账户,并设置不同的权限级别,如管理员、标准用户等。
更改账户密码策略,包括密码长度、复杂性要求、密码有效期等。
启用账户锁定策略,设置锁定阈值和锁定时间,以防止暴力破解密码。
2、防火墙配置打开 Windows 防火墙,并设置入站和出站规则。
允许或阻止特定的应用程序通过防火墙进行网络通信。
3、系统更新与补丁管理检查系统更新,安装最新的 Windows 安全补丁和功能更新。
配置自动更新选项,确保系统能够及时获取并安装更新。
4、恶意软件防护安装并启用 Windows Defender 防病毒软件。
进行全盘扫描,检测和清除可能存在的恶意软件。
(二)Linux(Ubuntu 2004)操作系统安全配置1、用户和组管理创建新用户和组,并设置相应的权限和归属。
修改用户密码策略,如密码强度要求等。
2、文件系统权限管理了解文件和目录的权限设置,如读、写、执行权限。
设置特定文件和目录的权限,限制普通用户的访问。
3、 SSH 服务安全配置安装和配置 SSH 服务。
更改 SSH 服务的默认端口号,增强安全性。
禁止 root 用户通过 SSH 登录。
4、防火墙配置(UFW)启用 UFW 防火墙。
添加允许或拒绝的规则,控制网络访问。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Windows 10 操作系统1、账户管理成功创建了具有不同权限的用户账户,并能够根据需求灵活调整权限设置。
严格的密码策略有效地增加了密码的安全性,减少了被破解的风险。
账户锁定策略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阻止暴力破解攻击。
检测实验一实验报告
实验一传感器实验班号:机械91班学号:姓名:戴振亚同组同学:裴文斐、林奕峰、冯荣宇1、电阻应变片传感器一、实验目的(1) 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应变效应,单臂电桥工作原理和性能。
(2) 了解半桥的工作原理,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3) 了解全桥测量电路的原理及优点。
(4) 了解应变直流全桥的应用及电路的标定二、实验数据三、实验结果与分析1、性能曲线A、单臂电桥性能实验由实验数据记录可以计算出的系统的灵敏度S=ΔU/ΔW=0.21(mV/g),所以运用直线拟合可以得到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
B、半桥性能实验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半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0.41(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C、全桥性能实验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0.78(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检测实验报告戴振亚D、电子称实验由实验记录的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全桥系统的灵敏度为S=ΔU/ΔW=-1(mV/g),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直线拟合实验数据得到性能曲线如下图所示。
2、分析a、从理论上分析产生非线性误差的原因由实验原理我们可以知道,运用应变片来测量,主要是通过外界条件的变化来引起应变片上的应变,从而可以引起电阻的变化,而电阻的变化则可以通过电压来测得。
而实际中,电阻的变化与应变片的应变的变化不是成正比的,而是存在着“压阻效应”,从而在实验的测量中必然会引起非线性误差。
b、分析为什么半桥的输出灵敏度比单臂时高了一倍,而且非线性误差也得到改善。
首先我们由原理分析可以知道,单臂电桥的灵敏度为e0=(ΔR/4R0)*e x,而半桥的灵敏度为e0=(ΔR/2R0)*e x,所以可以知道半桥的灵敏度是单臂时的两倍,而由实验数据中我们也可以看出,而由于半桥选用的是同侧的电阻,为相邻两桥臂,所以可以知道e0=(ΔR1/R0-ΔR2/R0)*e x/4,而ΔR1、ΔR2的符号是相反的,同时由于是同时作用,减号也可以将温度等其他因素引起的电阻变化的误差减去而使得非线性误差得到改善。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
实验一金属箔式应变片实验报告一、引言金属箔式应变片是一种常用的测量材料应变的传感器。
它由一层金属箔制成,可以通过测量箔片在外力作用下的形变来推算出材料的应力和应变。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金属箔式应变片,了解其原理并掌握测量材料应力和应变的方法。
二、实验目的1.了解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2.熟悉测量材料应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3.通过实验,掌握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度和稳定性。
三、实验器材1.金属箔式应变片2.可调节力臂的托盘3.数字万用表4.检测电缆5.基板四、实验步骤1.准备工作(1)将金属箔式应变片粘贴在基板上,确保其与基板良好接触。
(2)将检测电缆与金属箔式应变片焊接连接,确保连接良好。
(3)将托盘放在平稳的台面上,并将托盘的力臂调整至合适位置。
2.实验测量(1)将标准质量放置在托盘的力臂上,记录下其质量数值。
(2)通过将标准质量增加或减小,使得金属箔式应变片在不同的载荷下产生不同的应变。
(3)使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金属箔式应变片上的电压输出值,并记录。
3.实验数据处理(1)将实验得到的电压输出值与标准质量进行对应,得到应变值。
(2)通过计算应变的变化率,得到材料的应力和应变关系。
(3)绘制应力-应变曲线,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线性程度。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在实验中我们得到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电压输出值和标准质量的对应关系,并通过计算得出了应变的变化率。
将应力与应变关系绘制成图表,通过拟合得出了线性程度。
在实验中,我们还观察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稳定性,并分析了其受到外界条件变化的影响。
六、实验结论通过实验,我们了解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并掌握了测量材料应变的实验步骤和操作技巧。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出了金属箔式应变片的线性程度和稳定性,并得出了应力与应变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金属箔式应变片可以有效测量材料的应变,并具有较好的线性度和稳定性,适用于材料应变的测量。
实验一、质粒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报告
实验一、质粒DNA的提取及检测【实验目的】1、掌握碱裂解法提取质粒的原理和步骤2、掌握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DNA的方法和技术3、学会PCR操作的基本技术第一部分质粒DNA的提取一、实验原理:碱裂解法提取质粒是根据共价闭合环状质粒DNA与线性染色体DNA在拓扑学上的差异来分离它们。
在pH值介于~这个狭窄的范围内,线性的DNA双螺旋结构解开而被变性,尽管在这样的条件下,共价闭环质粒DNA的氢键会被断裂,但两条互补链彼此相互盘绕,仍会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当加入的乙酸钾高盐缓冲液恢复pH至中性时,共价闭合环状的质粒DNA的两条互补链仍保持在一起,因此复性迅速而准确,而线性的染色体DNA的两条互补链彼此已完全分开,复性就不会那么迅速而准确,它们缠绕形成网状结构,通过离心,染色体DNA与不稳定的大分子RNA,蛋白质-SDS复合物等一起沉淀下来而被除去。
二、仪器与试剂1、仪器恒温摇床、台式离心机2、试剂溶液I、溶液Ⅱ、溶液Ⅲ、无水乙醇、TE缓冲液、胰RNA酶、酚、氯仿三、实验步骤1、将2mL含相应抗生素(Amp:50μg/mL)的LB液体培养基加入到试管中,接入含pUC19质粒的大肠杆菌,37℃振荡培养过夜。
2、取培养物倒入微量离心管中,4000r/min离心2min。
3、吸去培养液,使细胞沉淀尽可能干燥。
4、将细菌沉淀悬浮于100μL溶液I中,充分混匀,室温放置10 min。
5、加200μL溶液Ⅱ(新鲜配制),盖紧管皿,混匀内容物,将离心管放冰上5min。
6、加入150μL溶液Ⅲ(冰上预冷),盖紧管口,颠倒数次使混匀。
冰上放置15min。
7、12000r/min,离心15min,将上清转至另一离心管中。
8、向上清中加入等体积酚:氯仿(1:1)(去蛋白),反复混匀,12000r/min,离心5min,将上清转移到另一离心管中。
9、向上清加入2倍体积无水乙醇,混匀后,室温放置5~10min。
12000r/min,离心5min。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实验一_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研究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的实验,掌握系统的动态特性及如何评价系统的稳定性。
二、实验仪器和器材1.计算机2.MATLAB软件3.稳态平台三、实验原理系统的响应是指系统对输入信号的反应。
在控制系统中,动态性能是系统的重要指标之一,它描述了系统响应的速度和稳定性。
首先通过给定的输入信号,将其输入到待测系统中,并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
然后,通过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如过渡过程的时间、超调量等。
系统的稳定性是指系统在受到外界扰动时,能够保持稳定状态、不产生过大的波动。
一般通过稳定度来衡量系统的稳定性,而稳定度又可分为绝对稳定和相对稳定两种情况。
在稳定度分析中,通常使用稳定图的方式进行。
四、实验步骤1.运行MATLAB软件,打开控制系统实验模块。
2.设计一个给定的输入信号。
3.将输入信号输入待测系统中,记录系统的输出信号。
4.分析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关系,得到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如过渡过程的时间、超调量等。
5.通过稳态平台绘制系统的稳定图,评价系统的稳定性。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参数,并绘制了系统的稳定图。
根据动态性能参数和稳定图来评价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如何评价系统的动态性能和稳定性。
同时,我们也发现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对于控制系统的性能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在实际的控制系统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系统的动态特性和稳定性,以保证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进一步加深了对系统的理解,为日后的控制系统设计与优化提供了参考。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实验报告
新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一: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实验报告
实验一:
比较有盖和无盖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1)实验材料:
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塑料薄膜、橡皮筋。
(2)实验步骤:
①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
②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
③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
④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
(3)实验现象:
①两个杯子中水的高度全部低于标出的高度,没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比有塑料薄膜杯子中的水少。
②塑料薄膜上有水珠出现。
(4)实验结论:
水变成水蒸气进入到空气中。
实验一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2.学会在实验条件下测量并计算电路的增益。
二、实验仪器:1.示波器;2.多用电表;3.功放电路板。
三、实验原理:基本共射放大电路由NPN晶体管、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负载电阻组成。
工作原理如下:当输入信号向基极施加交流信号时,晶体管工作于放大状态。
由于输入电阻的存在,输入信号会将电流注入基极,导致基极电流增大。
而这个增大的电流会引发晶体管的放大作用。
输出电阻起到了与负载电阻相匹配的作用,使原信号可以通过负载电阻得到放大。
四、实验步骤:1.按照电路图搭建基本共射放大电路;2.将输入信号接入示波器的输入端,并调节示波器参数使波形清晰可见;3.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值,并用多用电表测量电路各个元件的电压和电流。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根据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我们可以得到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图,并通过测量得到其幅值。
根据实验数据,可以计算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以及电路的增益。
具体计算步骤如下:1.计算输入电阻:输入电阻可以通过测量输入电流和输入电压得到,用输入电压除以输入电流即可。
2.计算输出电阻:输出电阻可以通过测量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得到,用输出电压除以输出电流即可。
3.计算增益:增益是指输出信号幅值与输入信号幅值之间的比值,通过测量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的幅值即可计算。
根据实验数据和上述计算步骤,我们可以得到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增益的数值。
六、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我们成功搭建了基本共射放大电路,并且根据测量数据计算了电路的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增益。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评估电路的性能和效果。
实验结果分析:1.输入电阻越大,表示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损耗越小,但也较容易受到外界干扰。
2.输出电阻越小,表示电路可以驱动更大的负载电阻,但也对负载电阻变化较敏感。
3.增益越大,表示电路对输入信号的放大效果越好,但也容易引起失真。
实验一 光合作用测定实验报告
实验一:光合作用测定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了解和掌握LICOR6400便携式光合蒸腾仪测定光合速率的使用方法二、实验原理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氧气的生成量、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二氧化碳的消耗量、单位时间内单位叶面积干物质的生成量来表示。
该仪器采用气体交换法来测量植物光合作用,通过测量流经叶室的空气浓度的变化来计算叶室内植物的光合速率。
中CO2三、实验材料、设备1.实验材料大小合适的小麦活体叶片2.设备和仪器LICOR6400便携式光合蒸腾仪四、操作步骤1.开机预热将LICOR6400光合仪打开预热30分钟,目的使LICOR6400光合仪性能更加稳定。
分析器调零2.CO2按照显示器中的提示进行操作,待数值稳定后按确认键确认分析器调满3.CO2标准气接出来的管子,接上“IN”并确认,把管子接有把已知浓度的CO2分析器校准界面下按照显示器上的提示进行调瓶子的的那头放到室外。
然后在CO2满操作,输入气源浓度360ppm。
4.选择开路测量方式,把安装叶室手柄上的两个管子分别与仪器面板上对应的接口相连,然后把叶室手柄上的传感器电缆插头插到面板上的“手柄接线”插座上并拧紧。
选择手动测量方法,按确认键。
5.记录实验数据五、结果处理1.实验结果2.实验结果计算与分析(1)小麦净光合速率的计算去掉一个最大值2.93(umol/ m2﹒s)一个最小值-0.25(umol/ m2﹒s)后计算Pn=(0.46+0.48+0.76)/3=0.567(umol/ m2﹒s)(2)实验结果分析由于当天的环境条件不稳定且阴天,利用的人工光源光强度较弱,所以测定的结果不具有可靠性。
出现了一个最大值表明光合速率旺盛,出现了一个负值表明小麦的光合作用小于其呼吸作用。
影响其光合作用主要的因素有①光照②温度浓度③大气湿度④CO2六、注意事项1.本仪器使用前必须预热,以保证仪器性能的稳定性。
2.本仪器在每次开机测量时,都要先对CO2分析器进行调零,调零工作在测定一段时间后也要进行。
实验一-系统响应及系统稳定性实验报告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问题:①有1 000个乒乓球分别装在3种箱子内,其中红色箱子内有500个,蓝色箱子内有200个,黄色箱子内有300个,现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100的样本;②从20名学生中选出3名参加座谈会.方法:Ⅰ.随机抽样法Ⅱ.系统抽样法Ⅲ.分层抽样法.其中问题与方法能配对的是( )A.①Ⅰ,②ⅡB.①Ⅲ,②ⅠC.①Ⅱ,②ⅢD.①Ⅲ,②Ⅱ【解析】本题考查三种抽样方法的定义及特点.【答案】 B2.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红袋内任取两个球,那么下列事件中,互斥事件的个数是( )①至少有一个白球;都是白球.②至少有一个白球;至少有一个红球.③恰好有一个白球;恰好有2个白球.④至少有1个白球;都是红球.A.0 B.1C.2 D.3【解析】由互斥事件的定义知,选项③④是互斥事件.故选C.【答案】 C3.在如图1所示的茎叶图中,若甲组数据的众数为14,则乙组数据的中位数为( )图1A.6 B.8C.10 D.14【解析】由甲组数据的众数为14,得x=y=4,乙组数据中间两个数分别为6和14,所以中位数是6+142=10,故选C.【答案】 C4.101110(2)转化为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A.46 B.56C.67 D.78【解析】∵101110(2)=1×25+1×23+1×22+1×2=46,46=8×5+6,5=8×0+5,∴46=56(8),故选B.【答案】 B5.从甲、乙两人手工制作的圆形产品中随机抽取6件,测得其直径如下:(单位:cm)甲:9.0,9.2,9.0,8.5,9.1,9.2;乙:8.9,9.6,9.5,8.5,8.6,8.9.据以上数据估计两人的技术的稳定性,结论是( ) A.甲优于乙B.乙优于甲C.两人没区别D.无法判断【解析】x甲=16(9.0+9.2+9.0+8.5+9.1+9.2)=9.0,x乙=16(8.9+9.6+9.5+8.5+8.6+8.9)=9.0;s2甲=16[(9.0-9.0)2+(9.2-9.0)2+(9.0-9.0)2+(8.5-9.0)2+(9.1-9.0)2+(9.2-9.0)2]=0.346,s2乙=16[(8.9-9.0)2+(9.6-9.0)2+(9.5-9.0)2+(8.5-9.0)2+(8.6-9.0)2+(8.9-9.0)2]=1.046.因为s2甲<s2乙,所以甲的技术比乙的技术稳定.【答案】 A6.某中学号召学生在暑假期间至少参加一次社会公益活动(以下简称活动).该校文学社共有100名学生,他们参加活动的次数统计如图2所示,则从文学社中任意选1名学生,他参加活动次数为3的概率是( )图2A.110B.310C.610D.710【解析】从中任意选1名学生,他参加活动次数为3的概率是30100=310.【答案】 B7.(2014·北京高考)当m=7,n=3时,执行如图3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值为( )图3A.7 B.42C.210 D.840【解析】程序框图的执行过程如下:m=7,n=3时,m-n+1=5,k=m=7,S=1,S=1×7=7;k=k-1=6>5,S=6×7=42;k=k-1=5=5,S=5×42=210;k=k-1=4<5,输出S=210.故选C.【答案】 C8.已知函数f (x )=x 2-x -2,x ∈[-5,5],那么在区间[-5,5]内任取一点x 0,使f (x 0)≤0的概率为( )A .0.1B .23C.0.3D .25【解析】 在[-5,5]上函数的图象和x 轴分别交于两点(-1,0),(2,0),当x 0∈[-1,2]时,f (x 0)≤0.P =区间[-1,2]的长度区间[-5,5]的长度=310=0.3.【答案】 C9.有2个人从一座10层大楼的底层进入电梯,设他们中的每一个人自第二层开始在每一层离开是等可能的,则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的概率为( )【导学号:28750073】 A.19 B .29C.49D .89【解析】 法一:设2个人分别在x 层,y 层离开,则记为(x ,y ).基本事件构成集合Ω={(2,2),(2,3),(2,4),…,(2,10),(3,2),(3,3),(3,4),…,(3,10),(10,2),(10,3),(10,4),…,(10,10)},所以除了(2,2),(3,3),(4,4),…,(10,10)以外,都是2个人在不同层离开,故所求概率P =9×9-99×9=89.法二:其中一个人在某一层离开,考虑另一个人,也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19,故不在这一层离开的概率为89.【答案】 D10.(2016·沾化高一检测)点P 在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 内运动,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A |<1的概率为( )A.14 B .12C.π4D .π【解析】 如图所示,动点P 在阴影部分满足|PA |<1,该阴影是半径为1,圆心角为直角的扇形,其面积为S ′=π4,又正方形的面积是S =1,则动点P 到定点A 的距离|PA |<1的概率为S ′S =π4.【答案】 C11.已知某8个数据的平均数为5,方差为3,现又加入一个新数据5,此时这9个数的平均数为x ,方差为s 2,则( )A .x =5,s 2<3B .x =5,s 2>3C .x >5,s 2<3D .x >5,s 2>3【解析】由平均数和方差的计算公式可得x=5,s2=19(3×8+0)<3,故选A.【答案】 A12.圆O内有一内接正三角形,向圆O内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在正三角形内的概率为( )A.338πB.334πC.32πD.3π【解析】设圆O的半径为r,则圆O内接正三角形的边长为3r,设向圆O内随机投一点,则该点落在其内接正三角形内的事件为A,则P(A)=S正三角形S圆=34(3r)2πr2=334π.故选B.【答案】 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13.合肥市环保总站发布2014年1月11日到1月20日的空气质量指数(AQI),数据如下:153,203,268,166,157,164,268,407,335,119,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________.【解析】将这10个数按照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119,153,157,164,166,203,268,268,335,407,第5和第6个数的平均数是166+2032=184.5,即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84.5.【答案】184.514.某学校举行课外综合知识比赛,随机抽取400名同学的成绩,成绩全部在50分至100分之间,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成绩大于等于50分且小于60分;第二组,成绩大于等于60分且小于70分;……;第五组,成绩大于等于90分且小于等于100分,据此绘制了如图4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则400名同学中成绩优秀(大于等于80分)的学生有________名.图4【解析】成绩优秀的频率为1-(0.005+0.025+0.045)×10=0.25,所以成绩优秀的学生有0.25×400=100(名).【答案】10015.在由1,2,3,4,5组成可重复数字的二位数中任取一个数,如21,22等表示的数中只有一个偶数“2”,我们称这样的数只有一个偶数数字,则组成的二位数中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由1,2,3,4,5可组成的二位数有5×5=25个,其中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有14个,故只有一个偶数数字的概率为14 25 .【答案】14 2516.执行如图5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a值为________.图5【解析】 由程序框图可知,第一次循环i =2,a =-2;第二次循环i =3,a =-13;第三次循环i =4,a =12;第四次循环i =5,a =3;第五次循环i =6,a =-2,所以周期为4,当i =11时,循环结束,因为i =11=4×2+3,所以输出a 的值为-13.【答案】 -13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算法如下所示:(这里S1,S2,…分别代表第一步,第二步,…)(1)指出其功能;(用数学式子表达) (2)画出该算法的算法框图. S1 输入x .S2 若x <-2,执行S3;否则,执行S6. S3 y =2x +1. S4 输出y .S5 执行S12.S6 若-2≤x <2,执行S7;否则执行S10. S7 y =x . S8 输出y. S9 执行S12. S10 y =2x -1. S11 输出y . S12 结束.【解】 (1)该算法的功能是:已知x 时, 求函数y =⎩⎪⎨⎪⎧2x +1,x <-2,x ,-2≤x <2,2x -1,x ≥2的值.(2)算法框图是:18.(本小题满分12分)一盒中装有12个球,其中5个红球,4个黑球,2个白球,1个绿球,从中随机取出1球,求:(1)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的概率; (2)取出1球是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解】 记事件A 1={任取1球为红球},A 2={任取1球为黑球},A 3={任取1球为白球},A4={任取1球为绿球},则P(A1)=512,P(A2)=412,P(A3)=212,P(A4)=112.由题意知,事件A1,A2,A3,A4彼此互斥.(1)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的概率为:P(A1∪A2)=P(A1)+P(A2)=512+412=34.(2)取出1球为红球或黑球或白球的概率为:法一:P(A1∪A2∪A3)=P(A1)+P(A2)+P(A3)=512+412+212=1112.法二:P(A1∪A2∪A3)=1-P(A4)=1-112=1112.19.(本小题满分12分)某校举行汉字听写比赛,为了了解本次比赛成绩情况,从得分不低于50分的试卷中随机抽取100名学生的成绩(得分均为整数,满分100分)进行统计,请根据频率分布表中所提供的数据,解答下列问题:(1)求a、b的值;(2)若从成绩较好的第3、4、5组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参加市汉字听写比赛,并从中选出2人做种子选手,求2人中至少有1人是第4组的概率.【解】(1)a=100-5-30-20-10=35,b=1-0.05-0.35-0.20-0.10=0.30.(2)因为第3、4、5组共有60名学生,所以利用分层抽样在60名学生中抽取6名学生,每组分别为,第3组:660×30=3人,第4组:660×20=2人,第5组:660×10=1人,所以第3、4、5组应分别抽取3人、2人、1人.设第3组的3位同学为A1、A2、A3,第4组的2位同学为B1、B2,第5组的1位同学为C1,则从6位同学中抽2位同学有15种可能,如下:(A1,A2),(A1,A3),(A1,B1),(A1,B2),(A1,C1),(A2,A3),(A2,B1),(A2,B2),(A2,C1),(A3,B1),(A3,B2),(A3,C1),(B1,B2),(B1,C1),(B2,C1).其中第4组被入选的有9种,所以其中第4组的2位同学至少有1位同学入选的概率为915=35.20.(本题满分12分)某电视台在一次对收看文艺节目和新闻节目观众的抽样调查中,随机抽取了100名电视观众,相关的数据如下表所示:(1)由表中数据直观分析,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是否与年龄有关?(2)用分层抽样方法在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中随机抽取5名,大于40岁的观众应该抽取几名?(3)在上述抽取的5名观众中任取2名,求恰有1名观众的年龄为20至40岁的概率. 【导学号:28750074】【解】(1)由于大于40岁的42人中有27人收看新闻节目,而20至40岁的58人中,只有18人收看新闻节目,故收看新闻节目的观众与年龄有关.(2)27×545=3,所以大于40岁的观众应抽取3名.(3)由题意知,设抽取的5名观众中,年龄在20岁至40岁的为a1,a2,大于40岁的为b1,b2,b3,从中随机取2名,基本事件有:(a1,a2),(a1,b1),(a1,b2),(a1,b3),(a2,b1),(a2,b2),(a2,b3),(b1,b2),(b1,b3),(b2,b3)共10个,设恰有一名观众年龄在20至40岁为事件A,则A中含有基本事件6个:(a1,b1),(a1,b2),(a1,b3),(a2,b1),(a2,b2),(a2,b3),所以P(A)=610=35.21.(本小题满分12分)图6某校团委会组织该校高中一年级某班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进行了一次社会实践活动,且每个小组有5名同学,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学校团委会对该班的所有同学都进行了测试,该班的A,B两个小组所有同学所得分数(百分制)的茎叶图如图6所示,其中B组一同学的分数已被污损,但知道B组学生的平均分比A组学生的平均分高1分.(1)若在B组学生中随机挑选1人,求其得分超过85分的概率;(2)现从A组这5名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设其分数分别为m,n,求|m -n|≤8的概率.【解】(1)A组学生的平均分为94+88+86+80+775=85(分),∴B组学生平均分为86分.设被污损的分数为x,则91+93+83+x+755=86,解得x=88,∴B组学生的分数分别为93,91,88,83,75,其中有3人的分数超过85分.∴在B组学生随机选1人,其所得分超过85分的概率为3 5 .(2)A组学生的分数分别是94,88,86,80,77,在A组学生中随机抽取2名同学,其分数组成的基本事件(m,n)有(94,88),(94,86),(94,80),(94,77),(88,86),(88,80),(88,77),(86,80),(86,77),(80,77),共10个.随机抽取2名同学的分数m,n满足|m-n|≤8的基本事件有(94,88),(94,86),(88,86),(88,80),(86,80),(80,77),共6个.∴|m-n|≤8的概率为610=35.22.(本小题满分12分)某地最近十年粮食需求量逐年上升,下表是部分统计数据:(1)利用所给数据求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的回归直线方程y=bx+a;(2)利用(1) 中所求出的直线方程预测该地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解】(1)由所给数据看出,年需求量与年份之间是近似直线上升,下面求回归直线方程,为此对数据预处理如下:对预处理后的数据,容易算得x=0,y=3.2,b=∴a=-y-b-x=3.2,由上述计算结果,知所求回归直线方程为y-257=b(x-2 010)+a=6.5(x-2 010)+3.2,即y=6.5(x-2 010)+260.2.①(2)利用直线方程①,可预测2016年的粮食需求量为6.5×(2 016-2 010)+260.2=6.5×6+260.2=299.2(万吨).。
实验一--变温霍尔效应实验报告
变温霍尔效应对通电的导体或半导体施加一与电流方向垂直的磁场,则在垂直于电流和磁场方向上有一横向电位差出现,这个现象于1879年为物理学家霍尔所发现,故称为霍尔效应。
在20世纪的前半个世纪,霍尔系数及电阻率的测量一直推动着固体导电理论的发展,特别是在半导体纯度以及杂质种类的一种有力手段,也可用于研究半导体材料电输运特征,至今仍然是半导体材料研制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常备测试手法。
在本实验中,采用范德堡测试方法,测量样品霍尔系数随温度的变化。
1.实验原理1.1霍尔效应霍尔效应是一种电流磁效应,如图1所示:图1霍耳效应示意图当样品通以电流I,并加一磁场垂直于电流,则在样品的两侧产生一个霍尔电位差:H H IBU Rd,H U 与样品厚度d 成反比,与磁感应强度B 和电流I 成正比。
比例系数H R 叫做霍尔系数。
霍尔电位差是洛伦兹力和电场力对载流子共同作用产生的结果。
1.2一种载流子导电的霍尔系数P 型半导体:1HH pR pq μμ⎛⎫= ⎪ ⎪⎝⎭, N 型半导体:1H H n R pq μμ⎛⎫=- ⎪⎝⎭, 式中n 和p 分别表示电子和空穴的浓度,q 为电子电荷,n μ和p μ分别是电子和空穴的电导迁移率,H μ为霍尔迁移率,H H R μσ=(σ为电导率)。
1.3两种载流子导电的霍尔系数假设载流子服从经典的统计规律,在球形等能面上,只考虑晶体散射及弱磁场(410Bμ,μ为迁移率,单位为)2cmV S ,B 的单位为T )的条件下,对于电子和空穴混合导电的半导体,可以证明:()2238H p nb R p nb π-=+(1)其中n p b μμ=。
2.1实验方法本实验采用范德堡法测量单晶样品的霍耳系数,其作用是尽可能地消除各种副效应。
考虑各种副效应,每一次测量的电压是霍耳电压与各种副效应附加电压的叠加,即1H E N RL H U U E E E E=++++∆实其中,H U 实表示实际的霍耳电压,E E 、N E 和RL E 分别表示爱廷豪森效应、能斯特效应、和里纪-勒杜克效应产生的附加电位差,E ∆表示四个电极偏离正交对称分布产生的附加电位差。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1)
学号:20135101245 姓名:张文杰一、程序的目的
用GoldWave软件处理音频中的噪音,学习并掌握基本的音频处理手段
二、运行环境
GoldWave平台
三、实验步骤
1:打开GoldWave软件
2:将要处理的音频用GoldWave软件打开(这里以老师给的自己录制音频运筹学微课为例),放大整段音频的幅度,选定需要处理的区域(设置开始标记设置结束标记)。
3:复制该段选中的音频(目的是进行噪音采样),全选整个音频,点击效果滤波器降噪使用粘贴板确定
4:另存为.wav文件就完成了降噪处理。
四、运行结果
降噪处理前:
降噪处理后:
五、实验总结
本节实验通过学习GoldWave软件学会了将音频去除噪音的技能,加深了对音频去噪的了解。
由于第一次实践,对软件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通过以后的自学,肯定能够熟运用。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
实验一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习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2.了解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3.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
二、实验仪器和材料:1.函数发生器;2.直流电压源;3.双踪示波器;4.两只电压表;5.电阻、电容等被测元件。
三、实验原理:1.交流放大电路交流放大电路是指对输入信号的交流成分进行放大处理的电路,常用的有单级放大电路、共射放大电路等。
2.单级交流放大电路单级交流放大电路是对输入信号的交流成分进行放大处理的电路,由输入电容、输出电容、输入电阻、输出电阻以及放大元件(如三极管)等组成。
四、实验步骤:1.搭建单级交流放大电路,连接电阻、电容元件,使用函数发生器输入信号;2.调整函数发生器的频率和幅度,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3.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4.更改电阻、电容元件的数值,观察输出信号的变化。
五、实验结果和数据处理: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不同的频率和幅度的输入信号,并观察了输出信号的变化。
通过测量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幅度,我们得到了如下数据:输入信号频率:1kHz输入信号幅度:2V输出信号幅度:4V输入信号频率:10kHz输入信号幅度:1V输出信号幅度:3V输入信号频率:100kHz输入信号幅度:0.5V输出信号幅度:2V从数据可以看出,随着输入信号频率的增加,输出信号的幅度逐渐减小。
这是因为交流放大电路具有一定的截止频率,超过该频率时放大效果逐渐减弱。
六、实验讨论:1.交流放大电路的截止频率是通过电路元件的数值进行调节的,可通过改变电容和电阻的数值来改变截止频率;2.在实验中我们没有考虑到放大器的失真问题,实际应用中要考虑到放大器的失真程度,例如非线性失真、相位失真等。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学习了单级交流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了解了交流放大电路的放大特性。
实验中我们使用了函数发生器、示波器等仪器,熟悉了这些仪器的使用方法。
人工智能实验1实验报告
人工智能实验1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本次人工智能实验 1 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深入了解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探索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和潜力。
二、实验环境本次实验在以下环境中进行:1、硬件配置:配备高性能处理器、大容量内存和高速存储设备的计算机。
2、软件工具:使用了 Python 编程语言以及相关的人工智能库,如TensorFlow、PyTorch 等。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一)数据收集为了进行实验,首先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
本次实验选择了一个公开的数据集,该数据集包含了大量的样本,每个样本都具有特定的特征和对应的标签。
(二)数据预处理收集到的数据往往存在噪声、缺失值等问题,需要进行预处理。
通过数据清洗、标准化、归一化等操作,将数据转化为适合模型学习的格式。
(三)模型选择与构建根据实验的任务和数据特点,选择了合适的人工智能模型。
例如,对于分类问题,选择了决策树、随机森林、神经网络等模型。
(四)模型训练使用预处理后的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
在训练过程中,调整了各种参数,如学习率、迭代次数等,以获得最佳的训练效果。
(五)模型评估使用测试数据集对训练好的模型进行评估。
通过计算准确率、召回率、F1 值等指标,评估模型的性能。
(六)结果分析与改进对模型的评估结果进行分析,找出模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
根据分析结果,对模型进行改进,如调整模型结构、增加数据量、采用更先进的训练算法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实验结果经过多次实验和优化,最终得到了以下实验结果:1、决策树模型的准确率为 75%。
2、随机森林模型的准确率为 80%。
3、神经网络模型的准确率为 85%。
(二)结果分析1、决策树模型相对简单,对于复杂的数据模式可能无法很好地拟合,导致准确率较低。
2、随机森林模型通过集成多个决策树,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因此准确率有所提高。
3、神经网络模型具有强大的学习能力和表示能力,能够自动从数据中学习到复杂的特征和模式,从而获得了最高的准确率。
实验一骨学实验报告
实验一骨学实验报告实验一:骨学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通过对骨学实验的学习,掌握骨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发育过程,理解骨的生长、发育及代谢的基本规律,为后续的骨科临床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实验原理骨学是研究骨的形态、结构、发育、代谢以及骨疾患的一门科学。
骨是人体重要的支撑结构,具有保护内脏器官、维持身体姿势、参与运动等功能。
骨的形态和结构因生长部位、功能需求而异,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和多样性。
三、实验步骤1.准备实验材料:骨骼标本、显微镜、放大镜、镊子等。
2.观察骨骼标本,了解不同部位骨的形态和结构特点。
3.使用显微镜观察骨组织切片,了解骨组织的微观结构。
4.记录观察结果,整理成表格,比较不同部位骨的结构和形态特点。
5.结合教材和实验报告,分析骨的生长、发育及代谢过程。
四、实验结果与结论1.实验结果(表1)表1 不同部位骨的结构和形态特点比较2.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骨的基本结构、分类及发育过程。
不同部位骨的形态和结构特点各异,这与它们的功能需求相适应。
例如,头骨呈圆形或椭圆形,表面光滑,有利于保护脑组织;胸骨位于胸前壁正中,表面光滑,有利于维持身体姿势;肋骨呈弓形,表面有肋间沟,有利于保护胸腔内脏器;四肢骨较长,表面有肌肉附着,有利于支持身体重量和参与运动。
五、讨论与思考1.在骨的生长过程中,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作用是什么?它们是如何协调工作的?答:成骨细胞的主要作用是分泌骨基质,参与骨的形成和发育;破骨细胞则主要通过分解骨基质,参与骨的吸收和重塑。
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在骨的生长过程中协调工作,维持骨骼的正常发育和代谢。
具体来说,当骨骼需要生长时,成骨细胞会分泌骨基质并沉积在骨质表面,增加骨骼的体积和质量;当骨骼需要重塑时,破骨细胞会分解局部骨质,使骨骼形状和结构适应新的功能需求。
2.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形成经历了哪些阶段?这些阶段对骨折愈合有何意义?答:在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的形成经历了四个阶段:血肿形成、纤维性愈合、骨痂形成和改建塑形。
实验报告一
实验一交换机的配置一、VLAN的配置1.1实验目标1.掌握交换机基本信息的配置管理。
2.理解虚拟LAN(VLAN)基本配置;3.掌握一般交换机按端口划分VLAN的配置方法;4.掌握Tag VLAN配置方法。
1.2实验背景某公司新进一批交换机,公司内财务部、销售部的PC通过2台交换机实现通信;要求财务部和销售部的PC可以互通,但为了数据安全起见,销售部和财务部需要进行互相隔离,现要在交换机上做适当配置来实现这一目1.3 技术原理1.交换机的命令行操作模式主要包括:1)用户模式 Switch>2)特权模式 Switch#3)全局配置模式 Switch(config)#4)端口模式 Switch(config-if)#2. VLAN是指在一个物理网段内。
进行逻辑的划分,划分成若干个虚拟局域网,VLAN做大的特性是不受物理位置的限制,可以进行灵活的划分。
VLAN具备了一个物理网段所具备的特性。
相同VLAN内的主机可以相互直接通信,不同VLAN 间的主机之间互相访问必须经路由设备进行转发,广播数据包只可以在本VLAN 内进行广播,不能传输到其他VLAN中。
Port VLAN是实现VLAN的方式之一,它利用交换机的端口进行VALN的划分,一个端口只能属于一个VLAN。
Tag VLAN是基于交换机端口的另一种类型,主要用于是交换机的相同Vlan 内的主机之间可以直接访问,同时对不同Vlan的主机进行隔离。
Tag VLAN遵循IEEE802.1Q协议的标准,在使用配置了Tag VLAN的端口进行数据传输时,需要在数据帧内添加4个字节的8021.Q标签信息,用于标示该数据帧属于哪个VLAN,便于对端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帧后进行准确的过滤。
1.4实验步骤1.新建Packet Tracer拓扑图;2.划分VLAN;3.将端口划分到相应VLAN中;4.测试图 1-1 VLAN拓扑图1.5实验结果:1.5.1对交换机进行配置1.5.2配置交换机:通过“show VLAN”命令,查看交换机VLAN的配置1.5.3划分两个VLAN ,VLAN10和VLAN20配置交换机,在pc0上使用ping命令。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实验一:观察研究“一炷香”的时间
实验材料:一根香、插香的盘子、打火机、秒表等等。
实验要求以及方法:
①取一支香分别在香的1/4、1/2、3/4处做标记。
②点燃这根香并记录香燃烧到每个标记的时间。
③填写燃香时间记录表。
实验现象:
一根香平均分成了4部分,每一部分燃烧所花的时间基本相同。
实验结论:
一炷香燃烧的时间为半个小时。
通常情况下,一炷香燃烧的时间都是均匀的,因此在古时候没有钟表的时代里,大多数时候人们都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长短来大概计量时间。
除了可以用香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我们还可以用蜡烛燃烧的时间来记录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细菌的革兰染色、培养和分布
实验报告
一、细菌的革兰染色:
1、革兰染色的操作步骤:
1)初染:加染色,染色时间为,水洗。
2)媒染:加染色,染色时间为,水洗。
3)脱色:加脱色,时间为,水洗。
4)复染:加染色,染色时间为,水洗。
5)干燥,油镜镜检。
2、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埃希菌的革兰染色结果
1)根据油镜所观察的结果绘图,绘图要求用红蓝铅笔,着重绘制出细菌的染色、排列和大小特点,请勿只绘制单个细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
(×1 000倍)(×1 000倍)
2)描述革兰染色的结果:
镜下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色,为革兰性菌,呈状排列;
镜下的大肠埃希菌为色,为革兰性菌,呈状排列;
二、简述学习细菌分布的意义
三、细菌特殊结构染色的示教
根据油镜所观察的结果绘图,绘图要求用红蓝铅笔,着重绘制出细菌特殊结构的染色特点,请勿只绘制单个细菌。
变形杆菌的鞭毛产气荚膜梭菌的荚膜
(×1 000倍)(×1 000倍)
破伤风梭菌的芽胞幽门螺杆菌
(×1 000倍)(×1 000倍)
肉毒梭菌的芽胞(×1 0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