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黄庭坚佛印

合集下载

专题27 核舟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7 核舟记(解析版)-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之文言文对比阅读(全国通用)

专题27 核舟记(2023·四川成都·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苏、黄共阅一手卷。

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

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

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

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节选自魏学洢《核舟记》)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选自苏轼《记承天寺夜游》)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如有所语.语:告诉B.佛印绝类.弥勒类:像C.念.无与为乐者念:想到D.怀民亦未寝.寝:睡觉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足肤皲裂而.不知B.左臂挂念珠倚之域民不以封疆之.界C.相与步于.中庭行者休于.树D.何.处无竹柏水何.澹澹3.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A.他们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

B.那些两膝紧靠之处,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C.那些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翻卷起来的衣褶里。

D.他们紧靠着的两膝,各自隐藏在手卷下边的衣褶里。

4.下列内容属于两文都写到的一项是()A.景色之美B.朋友之乐C.赏水之趣D.贬谪之苦【答案】1.A 2.C 3.D 4.B【解析】1.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A.有误,句意为:好像在说什么话似的。

语:说话;故选A。

2.考查一词多义及用法的理解。

A.而:连词,表并列/连词,表转折;B.之:代词,代指左膝/助词,的;C.于:均为介词,在;D.何:疑问代词,哪里/副词,何其,多么;故选C。

苏轼和佛印禅师的故事

苏轼和佛印禅师的故事

苏轼和佛印禅师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是好朋友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篇11、三百六十行,每行都有行业忌语,比如门卫最讨厌人家说“看门狗”,做生意的不想听到“奸商”,出家人则不喜欢两种动物,道士忌讳“牛鼻子”,而你要是当着和尚的面骂“秃驴”,修行再好的大师也跟你急。

有句话说“骂人无好口”,一旦发生了冲突,你越是忌讳啥,对方越会说给你听。

有个文士落魄时,尝寄宿僧寺,时间一长,大和尚小和尚都欺负他,书生一气写了首诗:一夕灵光出太虚,化身人去意何如。

秋月不用炉中火,凡子心头一点除。

这首诗表面上看没啥,一分析问题就大了,诗中隐的是“死秃”二字,看来书生是真急了,连骂“秃驴”都嫌不过瘾,前面还要加点形容词修饰修饰。

关于“秃驴”,还有个故事和苏东坡有关,杭州有一个品行不端又爱钱好色的住持向苏东坡求字,苏东坡很快写了幅对联给他:日落香残,去掉凡心一点火尽炉寒,来把意马牢拴这位花花住持挺高兴,马上挂了出去,结果许多人看了之后都捧腹大笑,原来这也是个字谜,谜底就是“秃驴”二字。

苏东坡似乎很喜欢拿和尚寻开心,像苏东坡这样的,能和他相处几年不被气死的当然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

考虑到苏东坡的和尚朋友太多,咱们这章不玩“编年体”了,临时改“纪传体”,主要谈谈佛印,稍带着把其他几位也给聊了。

2、东坡参禅,趣味盎然。

我们还记得苏东坡初至杭州写了这么句诗——“名寻道人实自娱”,下面这个故事让我们看到苏东坡确实是“自娱”。

这天一大早,苏东坡就跑到庙里来找大通和尚了,到了门口不进去,拍着庙门口的石狮子有板有眼的叫:“秃驴何在?”老和尚正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做运动,一听有人跑到庙里来污辱动物,手搭凉棚转了个圈,笑着说:“东坡吃草!”在苏东坡的和尚朋友中,“大通”属于高僧阶层,不过这位“大通”什么都通,就是一见女人就不通。

女人,他从不正眼看一下,至于偷着看不看,那就只有天知地知还有他自己知。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最新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人。

他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书法家、政治家、文学理论家,被后人誉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黄庭坚、米芾、蔡京等人并称“苏门四学士”。

佛印,字佛朗,号横塘老人,是苏东坡的好友,也是他的书法艺术导师。

两人在书法上有着深厚的情谊,他们的故事至今仍被后人传颂。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始于苏东坡任职杭州时。

苏东坡在杭州任职期间,结识了佛印。

佛印是当时著名的书法家,他的书法造诣深厚,深受苏东坡的钦佩。

苏东坡向佛印请教书法,佛印也不吝赐教,两人常常在一起讨论书法艺术,互相切磋,共同进步。

在与佛印的交往中,苏东坡不仅在书法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更重要的是,他从佛印那里学到了谦逊和谨慎。

苏东坡原本性格骄纵,但在佛印的影响下,他变得更加谦和,更加注重学习和进步。

佛印不仅在书法上为苏东坡指点迷津,更在品德修养上为他指引方向。

苏东坡和佛印的友谊一直持续到佛印去世。

据传,佛印去世后,苏东坡非常悲痛,他写下了“横塘水暖鸭先知,一脚踢翻天下事”的诗句,表达了对佛印的怀念之情。

苏东坡在佛印去世后,更加珍惜他们在一起学习、切磋的时光,他常常在书法作品中题写“横塘老人”以示纪念。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不仅是一段书法交流的佳话,更是一段真挚的友谊。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友谊可以让人在书法上有所提高,更可以在品德上得到升华。

正是有了这份真挚的友谊,苏东坡才能成为一位不仅在文学艺术上有所造诣,更在为官清廉、为人谦和的北宋名臣。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至今仍然激励着后人。

他们的友谊和学术交流,不仅丰富了中国书法艺术的历史,更为后人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他们的故事告诉我们,友谊可以超越时空,书法艺术可以传承千年,只要我们怀揣着真诚的心,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收获真挚的友情和丰硕的成果。

苏东坡黄庭坚佛印

苏东坡黄庭坚佛印

苏轼,佛印,黄庭坚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其中的情节又是怎样的呢?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个人的故事一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廉价很快乐,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个人的故事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搅?〞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个人的故事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快乐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有一次,苏东坡找到一位歌伎,笑道...

有一次,苏东坡找到一位歌伎,笑道...

有一次,苏东坡找到一位歌伎,笑道...有一次,苏东坡找到一位歌伎,笑道:“你要是能让一个和尚破了戒,我就给你赎身。

”歌伎答道:“这有何难?”然而,现实打了这位歌伎的脸,这位和尚,见到了她也不轰人,反而自己独自睡去,并且在睡前直接告诉她:“你若是想在这里待一夜,就去旁边屋睡就好,我知道是苏东坡找你来的。

”原来,大名鼎鼎的文豪苏东坡,就是个喜欢开朋友玩笑的家伙。

偏偏他开玩笑的对象,是拥有大智慧的佛印禅师,以至于每次都被反将一军。

苏轼有个好哥们名叫林子元,即后来的佛印和尚。

林子元三岁读论语五岁背唐诗,是个远近闻名的天赋型选手,所有人都觉得这孩子长大后能颇有作为。

没成想,他在成年后不走寻常路,受一部《大佛顶首楞严经》影响,大彻大悟,遁入空门当了和尚。

又因宋神宗赐他“佛印禅师”之名号,世人便唤他作“佛印和尚”。

苏东坡与佛印初见时的经历,便是一件颇为风趣的轶事。

那时的苏轼对和尚心怀抵触,听说金山寺的佛印是个精通佛法的高僧,于是便前往拜会,打算凭借口才击败大和尚,灭灭他的威风。

佛印客气地招待了苏轼,与他探讨人生哲理。

这次对话全程几乎都是苏轼在高谈论阔,佛印在一旁倾听,时不时地为二人的茶杯续水。

苏轼从天文讲到地理,从百姓讲到社稷,从理想讲到现实,足足讲了几个时辰,就为了在佛印面前突出自己的口才和见地。

等到苏轼说累了,佛印这才慢吞吞地问道:“在您的眼里,贫僧是何许人呢?”苏轼傲慢地答道:“世人都说你才华卓绝,那是因为凡俗人的眼光太浅。

在鄙人看来,你就是个招摇撞骗的贼和尚。

”听完对方的回答,佛印不温不火地说道:“但在我看来,您是充满学识且有涵养的人。

”两人分别后,苏轼有些飘飘然,他觉得自己已经战胜了名僧佛印。

直到他把二人相见的来龙去脉告知家中小妹,竟被小妹一语点醒:“你上了大和尚的当了,你说他贼和尚,他却说你有涵养。

你来说说看,到底是谁有涵养?”苏轼拍了拍额头,这才意识到自己被佛印忽悠了。

可他并没有因为此事生气,反而高看佛印一眼,佩服对方的人生智慧。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3月18日苏轼与佛印的故事

3月18日苏轼与佛印的故事

每日一读:2018年3月18日苏轼与佛印的故事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与佛印关于牛屎的故事,后人从原版中...

苏东坡与佛印关于牛屎的故事,后人从原版中...

苏东坡与佛印关于牛屎的故事,后人从原版中...
苏东坡与佛印关于牛屎的故事,后人从原版中衍生出诸多版本,翻译成白话文,赋予了所谓禅意,还加上苏小妹的情节,趣味也少了许多。

还是喜欢原文,原汁原味。

明徐长孺《东坡禅喜集》:苏东坡与佛印出城游行。

佛印谓坡曰:“尔在马上十分好,一似一尊佛也。

”坡答曰:“尔穿一领玉袈裟,在马上好似一堆太牛屎也。

”印云:“我口出佛,尔口出屎。

”随从人呵呵大笑。

佛印,也就是黄庭坚,他和苏东坡是好朋友。

黄庭坚性格直爽,苏轼则有些调皮,两人偶尔开个恶趣味的小玩笑,无伤大雅。

他们在开玩笑的时候,断然不会想到什么禅意。

就好比,“窗帘真的是绿色的”,没什么特殊含义。

很要好的朋友才会开这种玩笑,如果为这则小故事赋予禅意,那么苏东坡和佛印的关系也会显得陌生。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导语:苏东坡有一个和尚好友,叫佛印,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下面是苏东坡与佛印之间的有趣故事,欢迎参考!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通用6篇)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通用6篇)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通用6篇)苏东坡和和尚佛印是非常好的“跨界”好友,今天小编就分享以下他们两个之间的故事,一起来读读吧!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篇1一天,苏东坡指点厨师,用一尾西湖活草鱼,洗净剖开,裂上五刀,用火腿、葱、姜蒸制。

厨师烧制好,送到书房。

苏东坡一见,热腾腾、香喷喷,鱼身上刀痕如柳,连声呼道:“好一尾五柳鱼!”刚举筷想吃,忽然,看到窗外人影一闪,佛印和尚来啦。

苏东坡心想:“嗨,好个赶饭和尚,早不来,晚不来!我刚要吃鱼,你却赶来了。

今天我偏不让你吃,看你怎么办?”一伸手便把这盘鱼搁到书架上去了。

佛印在窗外早已见到那盘鱼了,心想:好啊,你藏得再好!我也要叫你拿出来!苏东坡笑嘻嘻招呼佛印坐下,问道:“大和尚不在寺院,到此有何见教?”佛印一本正经地回答:“小弟今天特地来跟你打听一个字。

”“什么字啊!”“你姓苏的‘苏’字怎么写法?”苏东坡一听,眉头一皱,知道佛印学问好,不会连个“苏”字也不会写,一定有名堂,便装作认真地回答:“喔,‘苏’字嘛,上面一个草字头,下面左边一个‘鱼’字,右边一个‘禾’字。

”佛印也假装糊涂地问:“喔,假如草字头下面左边是‘禾’右边是‘鱼’ 呢?”苏东坡说:“那还是念‘苏’啊。

”佛印按著说:“那把‘鱼’搁到草字头上边呢?”苏东坡急忙说:“嗳,那可不行啊!”佛印哈哈大笑说:“好啊!你说把鱼搁到上面不行的,那就把鱼拿下来吧!”苏东坡一下子醒悟过来!佛印说来说去,就是要吃他那盘五柳鱼。

苏东坡和佛印的故事篇2有一次,佛印在寺院,知道苏东坡要来,也照样清蒸一盘五柳鱼。

刚好苏东坡进来了。

佛印一想,上次你开我玩笑,今天我也要难难你。

正巧旁边有只磬,他就随手将鱼放在磬里。

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

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

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今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上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

苏东坡10大幽默故事: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10大幽默故事: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

苏东坡10大幽默故事: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苏东坡10大幽默故事: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1、聚宴争菜苏东坡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参加科举考试。

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商议好备下酒菜,请苏东坡赴宴,打算戏弄他。

苏东坡接到邀请后欣然前往。

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个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行完令可以独吃一盘菜。

其余五人连声叫好。

“我先来。

”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

“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地端走了马肉。

“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地拿走了羊肉。

“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地伸手把肉扒了过去。

“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地抢走了骨头。

“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地端起了最后的一盘青菜。

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地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东坡时,苏东坡却不慌不忙地一拍桌子,喝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那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享用,那六个举人只能干瞪眼。

点评:这个民间故事被附会到多个名人身上,其他还有徐渭、郑板桥等,为了强调他们年轻时聪明伶俐。

2、巧骂贪官苏东坡在浙江杭州做官时,有一次微服出访,到了处州府,在一个亲戚家赴寿宴,在场的客人都不知道他就是大文豪苏东坡。

酒席间,有人提议:“我们来行酒令助兴,各位看怎么样?”当时知府杨贵和县令王笔也在场,二人都是贪官。

王笔说:“我先来。

一个朋字两个月,一样颜色霜和雪;不知哪个月下霜,不知哪个月下雪。

”另一个官员接着吟道:“一个出字两重山,一样颜色煤和炭;不知哪座山出煤,不知哪座山出炭。

”杨贵也摇头晃脑地吟道:“一个吕字两个口,一样颜色茶和酒;不知哪张口喝茶,不知哪张口喝酒。

”这时,苏东坡吟道:“一个二字两个一,一样颜色龟和鳖;不知哪一个是龟,不知哪一个是鳖。

”苏东坡刚一念完,王笔就醒悟过来:好哇,“龟”和“贵”,“鳖”和“笔”都是同音字,这不是辱骂大人杨贵和我王笔吗?他立刻指着苏东坡喝道:“狂徒,你胆敢骂人!”苏东坡说:“要说骂人,我看你们刚才吟的才是骂人。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

苏轼和佛印的故事(一)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说。

一天,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哲理:心中有佛,眼中有佛。

宽容他人。

(二)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来打扰”(三)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苏东坡笑着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着酒杯,拈着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天何言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着满湖荷花,接着说道:“莲萍拨开,游鱼出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了出来,说道:“船板拨开,佛印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和黄庭坚,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仔细一看,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和好友佛印的诗

苏东坡和好友佛印的诗

苏东坡和好友佛印的诗佛印和尚,众所周知,他是宋朝云门宗的僧人,同时也是苏轼的挚友。

佛印的法名为了元,字觉老,俗姓林。

有观点认为,在苏轼的朋友圈中,黄庭坚在书法上可与苏轼平起平坐,秦观在诗词上与其不相上下,而在智慧和幽默方面能与他相匹敌的,正是名僧佛印。

苏轼和佛印皆有才情且喜欢开玩笑,因此他们的交往充满了趣味。

据传说,一次,苏轼到大相国寺拜访朋友佛印,不料佛印正好有事离开寺庙,寺中的年轻僧侣便招待苏轼,为他准备了餐食,并邀请他在寺中过夜。

在夜幕降临之时,苏轼在禅房里准备休息,他突然看到墙上有一首诗,是佛印所写。

苏轼赶紧端起油灯靠近墙壁查看。

原来,那首诗写的是: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看到这首诗,苏轼不禁笑了起来。

他心想,这个僧人身为佛门中人,推崇的无疑是无欲无求、四大皆空的思想,这种思想并非无理,因为“酒色财气”正是世人的欲望和执念,如果世人能放下这些执念,那么长寿也并非不可能。

然而,苏轼又深思了一下,虽然佛印这首诗写得不错,但禅意稍显过重,让人有种四大皆空的感觉。

毕竟,大多数人还是世俗之人,虽然过度追求酒色财气是不好的,但也无法完全避开这些人生的一部分,因此不必一定要从僧人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

于是,苏轼经过一番思考,他拿起笔,在佛印的诗旁边写下了一首诗,名为《和佛印禅师诗》,作为对佛印诗的回应。

苏轼的诗是这样写的: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苏轼的观念尽显鲜明,即酒色财气虽属世俗之物,然人生既然在世,其接触不可完全避免。

因此,这些东西非全然不可碰触,非洪水猛兽,最重要的乃是把握一个适度。

苏轼之见解,人之欲望与喜好在所难免,不可能全然无食人间烟火之意,内心多数欲望也无法彻底消除。

若始终抑制自身欲望,此即疏堵之间的关系,若只是阻止,必然有一日会迸发。

若适当引导,有欲望其实乃是人生正常的需求,控制欲望在适当的范围乃是非凡之举。

苏黄佛三人之间的故事作文

苏黄佛三人之间的故事作文

苏黄佛三人之间的故事作文苏轼、黄庭坚、佛印,这三位可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们之间发生的趣事,那真是让人忍俊不禁。

有一回,正是风和日丽的好天气,苏轼和黄庭坚相约一同乘船游览赤壁。

这赤壁的景色那叫一个壮美,江水奔腾,浪花拍打着船舷,发出清脆的声响。

苏轼站在船头,迎着微风,心情格外舒畅,忍不住诗兴大发,高声吟诵起来。

黄庭坚在一旁,微笑着倾听,时不时点头称赞。

就在这时,他们瞧见不远处有一艘小船缓缓驶来,船上站着的正是佛印和尚。

佛印这家伙,穿着一身宽松的袈裟,手里拿着一串念珠,笑容满面,看起来悠闲自在得很。

苏轼一见佛印,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大声招呼道:“佛印大师,真是巧啊,快过来与我们一同赏景!”佛印也不推辞,轻轻一跃,就跳到了苏轼他们的船上。

这三人聚在一起,那气氛可就热闹了起来。

苏轼看着佛印,打趣地说:“佛印大师,你今日看起来圆滚滚的,倒像个弥勒佛。

”佛印听了,不但不生气,反而笑着回应:“我看苏学士你像一尊佛。

”苏轼听了,心里那叫一个美,正得意着呢,黄庭坚在一旁却忍不住偷笑。

苏轼一看黄庭坚那表情,就知道这里头有猫腻,忙问道:“鲁直,你笑啥?”黄庭坚笑着说:“苏兄啊,你可被佛印大师给忽悠了。

他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你心中有啥,看他就像啥。

”苏轼一听,这才反应过来,原来自己着了佛印的道,不禁哈哈大笑起来,说道:“哎呀呀,佛印大师,你这可真是狡猾得很呐!”佛印也跟着大笑起来,说道:“这不过是个玩笑,大家开心就好。

”说着说着,他们的船靠近了岸边。

岸边有一片桃林,桃花开得正艳,粉粉嫩嫩的,像天边的云霞。

苏轼提议道:“咱们上岸去走走,欣赏欣赏这美景。

”于是,三人下了船,走进了桃林。

桃花的香气扑鼻而来,让人陶醉。

苏轼忍不住折下一枝桃花,别在衣襟上,笑着说:“我要把这春天带在身上。

”黄庭坚则在一旁仔细观察着桃花的花瓣,还不时用手轻轻触摸,嘴里念叨着:“这花瓣如此娇嫩,真是惹人怜爱。

”佛印呢,双手合十,嘴里念着经文,说道:“这桃花虽美,却也是短暂的繁华,世间万物皆如此啊。

苏东坡与佛印斗智

苏东坡与佛印斗智

苏东坡与佛印斗智东坡与佛即斗智◇马毅苏东坡生甲仃一大爱女f,就是参禅悟佛.佛印师德学兼优,宋神宗皇帝曾赐他"离丽磨纳金钵".佛叫种师仲持庐山的东寺时,苏东坡到黄J』,l1J后(黄州在湖北有的长江北岸,与长江南岸江西省的庐山正是隔江相望),时常坐船过汀,找佛印禅师谈禅论道. 水流东坡诗,一天傍晚,苏东坡和佛印和尚泛舟长江之上.扁舟随波逐流,二人开怀畅饮,好不惬意.洒过三巡,佛印诗兴大作,遂与苏东坡对句.苏东坡看见河边有一只狗在啃骨头,灵机一动,用扇:'指着正在啃骨头的狗,叫佛印看,脸上颇有得意之色.佛印一一看就知道苏东坡又想骂他了,于是就把手中那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抛入水中.两人面面相觑,不禁大笑起来.原来他们打的是哑谜,东坡其实是给佛印出了一条骂佛印的上联:"狗啃河上(和尚)骨". 佛印把题有东坡诗的扇子丢进河里,回接了东坡的上联:"水流东坡诗(尸)".舜只喜人豪丧有余"麓有一次,佛印知道苏东坡要来,照例清蒸了一盘五柳鱼.不一羔:违i固痒:季谭内辨会儿,苏东坡进来了.佛印想开他个玩笑,正巧旁边有只磬,佛印随手就将鱼藏在磬里.苏东坡早已看见,装作不知,刚坐下就故意"唉"地叹了口气.佛印素知苏东坡性格乐观,疑惑地问道:"太守,令天为何愁眉不展?"苏东坡回答说:"唉大和尚你有所不知,早L我想写副对联,谁知刚写好上联,下联就难住啦,一直想不出来,所以心烦啊!"佛印问:"不知上联是什么?"苏东坡回答说:"上联是'向阳门第春常在'."佛印一听,心中好笑——这对联家家户户都J兀占烂了,他却拿来戏弄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于是不动声色地说:"我来给你对吧,下联是'积善人家庆有余'."苏东坡连呼:"啊呀,高才高才!原来你磬(庆)里有鱼(余)啊!快,拿}}{来吃吧."佛印这才恍然大悟,乖乖地从磐里把鱼拿出来了. ……,芙罾圣一有一天,苏东坡穿着整齐的官服,过江来拜访佛印.他到归宗寺时,恰巧碰到佛印正要上殿讲经,听众挤满了整个大讲堂.佛印环视讲堂,对苏东坡说:"苏居士!你来得真不巧,这里没有你的座位了."苏东坡听了,知道这句话中是含着禅机的,也就笑着幽默地答道:"既然这样,为什么不暂时借你的四大(指身体)来做座位呢?"有涵养的佛印毫不介意地说:"也好,但是我有个问题问你,你如果回答得出,我就把身体给你当座位.假如你回答不出,那你身上挂的那条玉带,就要解下来留在这里做纪念.""这个打赌很有意思,好!你尽管问吧!"苏东坡一笑,满有把握地说.佛印禅师不慌不忙地问道:"刚才居士说要借我四大来做座位,居士是懂得佛法的,佛经上说'四大皆空,五蕴无我',请问居士到底要向哪儿去坐呢?"才华横溢的苏东坡,给佛印禅师这么一问,哑口无言,只好认输,解下身上的玉带,双手捧送给佛印禅师.一日,苏东坡自觉修持有得,撰诗一首,派遣书僮过江送给佛印禅师.诗云: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干;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注:八风是指人们生活上所遇到的'称,讥,毁,誉,利,衰,苦,乐'等八种境界,能影响人之情绪,故形容为风).禅师看了,拿笔批了两个字,就叫书僮带回去.苏东坡以为禅师一定会赞赏自己修行参禅的境界,急忙打开,一看,只见上面写着"放屁"两个字,不禁无名火起,立刻乘船过江找禅师理论.船快到金山寺时,佛印禅师早站在江边等候.苏东坡一见禅师就气呼呼地说: "禅师!我们是至交道友,我的诗,我的修行,你不赞赏也就罢了,怎可骂人呢?"禅师若无其事地说:"骂你什么呀?"苏东坡把诗上批的"放屁"两字拿给禅师看.禅师呵呵大笑说:"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就'一屁打过江'了呢?"蠹享如柯有一回,苏东坡吩咐侍妾王朝云做了一道清蒸鲈鱼.刚要举箸,忽见窗外人影一闪,是佛印来了.苏东坡心想,这和尚倒有口福,待我要他一耍,于是赶紧将鱼放到碗橱上面..佛印眼尖,早已看在眼里,只当不知.东坡笑嘻嘻地招呼佛印上坐,问道:"大师不在禅堂念经,却来这里为何?"佛印一本正经地答道:"贫僧有一个字不会写,今天特来请教."东坡不知有诈,忙问:"不知是哪个字呢?""就是你姓苏的苏字呀."苏东坡眉头一皱,知道里面定有玄妙,但依旧装作很认真地回答:"啊,这苏字嘛,上面是一个草头,下面是左边一条鱼,右边一束禾."佛印装糊涂地问: "啊,是这样.要是把那条鱼放在上头呢?"东坡哈哈大笑起来:"那可不行."佛印也哈哈大笑起来,指指碗橱说:"既然不能放在上头, 还不赶快拿下来呀."…科~苏东坡与佛印和尚对面打坐.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像一尊佛."东坡暗喜,又问:"可你知道我看你像什么?""像什么?""像一堆牛粪!"佛印默然不语.东坡哈哈大笑,回家后得意洋洋地将此事说与苏小妹听.不料,小妹皱,{牵季.课内外鼬眉道:"这次你又输_r,佛家讲究内心中有仆么,外在才看到什么.佛ElJ心I_}1仃佛,别人就足佛;你心}】朽牛粪,看别人才是牛粪!" "和谜"0lf一-玖,佛EIJ派人给苏东坡送去一个诗笺,【自i写着:我订两房,-问贷j转轮}.有时放出一条线,天.F邪魔不敢当.东坡?,豫米赴一一'诗谜,提笔也了一首诗谜,叫来人带给佛印.佛印小说会心地笑起来.只见苏东坡的诗谜是:我有一张琴,波臌.,l-J时_卜.弹,弹尽天下曲.原来,二人的谜面虽然样.ff_l谜底都足木匠的工具:斗."憋煞人哉!"佛EfJ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一天晚一J,苏尔坡邀黄庭坚游西湖,船上备了许多洒菜.游船离岸,苏尔坡笑哲对黄庭坚说:"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f'lf淌吟诗,玩个痛快,他无论如何也来不J,啦!"谁知佛EIJ年¨尚老早就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湖,就预先躲在船舱板底城r起来.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荡到曲湖三塔.苏东坡把着洒杯,拈着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EfJ,我们倒也清静,先来个行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句要}『J战一结尾."黄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拨".明川{j柬,大何蠢'哉?天何言哉?"黄庭坚望着满湖荷花,接进:"莲萍拨外,游鱼}{J来,得其所哉!得其所哉!"佛印船舱板底卜L忍不住r,~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开,爬r:}.道:"板拨开,佛ElJ出来,憋煞人哉!憋煞人哉!"苏东坡韵t敛庭"冉仆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吓了一大跳, 仔细一舀,原来足佛ElJ,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苍穹选自《文史月刊》2009年第6期)。

板印书籍 文言文翻译

板印书籍 文言文翻译

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

五代时始印五经,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

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

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

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

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

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保藏。

翻译:用雕版印刷书籍,唐朝人还没有大规模地这么做。

五代的时候才用雕版印刷五经,以后的经典文献都是雕版印刷的本子了。

庆历年间,有位叫毕昇的平民,又发明了活字版。

它的方法是:用胶泥刻成字,字模薄得像铜钱边缘似的,每个字刻一个字模,用火烧使它坚硬。

先设置一块铁板,它的上面用松脂、蜡混合着纸灰这一灰东西覆盖好。

想要印刷,就拿一个铁框子放在铁板上,便在铁框内密密地排上字模,排满一铁框就成为一块印板,把它拿到火上烘烤;等到铁板上的药物稍微熔化,就拿一块平板按压字模上面,那么所有排在板上的字模就像磨刀石一样平。

如果只印刷三两本,不能算是简便;如果印刷几十乃至成百上千本,那就极其快速(非常快)。

印刷时,通常制作两块铁板,这一块板正在印刷,另一块板已经另外在排字模了,这一块印刷刚刚印完毕,第二板已经准备好了,两块相互交替使用,(很)极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

每一个字都有几个字模(印模),像“之”、“也”等字,每个字都有二十多个字模(印模),用来准备(防备)同一版里面有重复的字。

不用时,就用纸条给它们作标志(用纸条做标签分类标出它们),按照字的韵部分类,每一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把它们贮存起来。

佛印和尚在墙上题一首酒色财气诗,分别引来才子,大臣,皇帝对诗

佛印和尚在墙上题一首酒色财气诗,分别引来才子,大臣,皇帝对诗

佛印和尚在墙上题一首酒色财气诗,分别引来才子,大臣,皇帝对诗酒色财气,这四字成语却意味深长。

这成语最早出现在南朝史学家范晔的《后汉书》,代表了人生四戒,之后这个成语就广泛运用于人们的座右铭中以视警戒。

当然,这个成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了解,有无数文人以此为主题作诗留名。

在以酒色财气为主题的诗中,曾有一个和尚作的诗,引起了大才子、文臣、皇帝为其纷纷和诗,留下了万古流芳的名诗,并且这四首诗分别代表了对于酒色财气不同的意境于不同的认识,却概括了四种人生智佛印和尚作诗这个作下题壁诗的和尚是北宋的佛印,佛印就是著名的《核舟记》中与黄庭坚、苏轼一起坐在舟上那个袒胸露乳的和尚。

而他不仅仅是一个吃斋念佛的和尚,诗词文学他也颇有涉猎,用朴素的文字撰写人生的名言。

佛印当年在相国寺的墙壁上题诗一首,而正是这首酒色财气诗,一石惊起千层浪,引得宋神宗、苏轼、王安石接连和诗,每一首都让人拍案叫绝。

佛印诗为:酒色财气四堵墙,人人都在里边藏;谁能跳出圈外头,不活百岁寿也长。

诗字字简素,却意境深刻。

佛印将人生四戒比作一堵墙,而世人是这圈子里的人,如果有人能跳出圈外,就能够收获健康长寿。

这首诗淡如平水,却淡波涟漪,告诉人们真实的道理,有抛砖引玉的意味,诗有禅意,喻四大皆空。

苏轼题诗相和大文豪苏轼后来到相国寺来找好友佛印叙旧,却恰巧佛印外出了。

于是住持和尚就请苏轼到禅房休息。

苏轼正自斟,刚好看到了佛印题在墙上的新诗,心有感悟,于是决定自己也题诗一首。

苏轼诗为:饮酒不醉是英豪,恋色不迷最为高;不义之财不可取,有气不生气自消。

相比于佛印的诗,苏轼的诗词中,将酒色财气纷纷展开一一诠释。

饮酒不醉的人是英豪,但其实也不仅仅是说不醉酒,而是指对自己的自律和节制,不会去贪杯。

恋色是人之常情,要说完全断掉并不是容易之事,但不可迷了心智误了大事。

对于钱财,要取之有道用之有到,不可以贪一时的欲望去获取不义之财,从而错落旁道,让自己陷入为人不正的局地。

而愤怒,于自己是心气不顺,于别人亦是不悦的事情,所以为人要大度,要自己扩宽自己的心路,遇到生气的事情也不要动气,那么自然就不会有生气的事情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东坡黄庭坚佛印 苏轼,佛印,黄庭坚之间发生过什么有趣的事情,其中的故事 情节又是怎样的呢? 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个人的故事一 苏轼是个大才子,佛印是个高僧,两人经常一起参禅、打坐。

佛印老实,老 被苏轼欺负。

苏轼有时候占了便宜很高兴, 回家就喜欢跟他那个才女妹妹苏小妹 说。

一天, 两人又在一起打坐。

苏轼问:你看看我像什么啊?佛印说:我看你像 尊佛。

苏轼听后大笑,对佛印说:你知道我看你坐在那儿像什么?就活像一摊牛 粪。

这一次,佛印又吃了哑巴亏。

苏轼回家就在苏小妹面前炫耀这件事。

苏小妹冷笑一下对哥哥说, 就你这个悟性还参禅呢, 你知道参禅的人最讲究 的是什么?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

佛印说看你像尊佛,那说明他心中 有尊佛;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里有什么吧! 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个人的故事二 苏东坡和黄庭坚住在金山寺中。

有一天,他们打面饼吃。

二人商量好,这次 打饼,不告诉寺中的佛印和尚。

过了一会儿,饼熟了,两人算过数目,先把饼献 到观音菩萨座前,殷勤下拜,祷告一番。

不料佛印预先已藏在神帐中,趁二人下 跪祷告时,伸手偷了两块饼。

苏轼拜完之后,起身一看,少了两块饼,便又跪下 祷告说:“观音菩萨如此神通,吃了两块饼,为何不出来见面?” 佛印在帐中答道:“我如果有面,就与你们合伙做几块吃吃,岂敢空 来打扰?” 苏东坡、黄庭坚和佛印三个人的故事三 苏东坡在杭州,喜欢与西湖寺僧交朋友。

他和圣山寺佛印和尚最要好,两人 饮酒吟诗之余,还常常开玩笑。

佛印和尚好吃,每逢苏东坡宴会请客,他总是不请自来。

有一天晚上,苏东 坡邀请黄庭坚去游西湖, 船上备了许多酒菜。

游船离岸, 苏东坡笑著对黄庭坚说: “佛印每次聚会都要赶到,今晚我们乘船到湖中去喝酒吟诗,玩个痛快, 他无论如何也来不了啦。

”谁知佛印和尚老早打听到苏东坡要与黄庭坚游 湖,就预先在他俩没有上船的时候,躲在船舱板底下藏了起来。

明月当空,凉风送爽,荷香满湖,游船慢慢地来到西湖三塔,苏东坡把著酒 杯,拈著胡须,高兴地对黄庭坚说:“今天没有佛印,我们倒也清静,先来


个行酒令,前两句要用即景,后两句要用‘哉’字结尾。

”黄 庭坚说:“好吧!”苏东坡先说:“浮云拨开,明月出来, 天何 言哉?天何言哉? ”黄庭坚望著满湖荷花,接著说道:“莲萍拨开, 游鱼出来, 得其所哉!得其所哉! ” 这时候,佛印在船舱板底下早已忍不住了,一听黄庭坚说罢,就把船舱板推 开, 爬了出来, 说道: “船板拨开, 佛印出来, 憋煞人哉!憋煞人哉!” 苏东坡和黄庭坚, 看见船板底下突然爬出一个人来, 吓了一大跳, 仔细一 看, 原来是佛印,又听他说出这样的四句诗,禁不住都哈哈大笑起来。

苏东坡拉著佛印就坐,说道:“你藏得好,对得也妙,今天到底又被 你吃上了!” 于是,三人赏月游湖,谈笑风生。

哲理:心中有佛,眼中有佛。

宽容他人。

拓展阅读 苏东坡与佛印的趣事 棋逢对手 有一次,苏东坡去庙中拜访佛印,佛印见他腰间玉带晶莹剔透,心中喜欢, 便想设法骗来。

于是说道:“坡公何来?此间无坐处。

”苏东坡不明 所以,笑道:“借和尚四大禅床。

”佛印笑道:“我有一问, 能答便借四大于你,若稍有迟疑,便留下腰中玉带,如何?”苏东坡笑道: “ 问吧。

” 佛印道: “ 四大本空,五蕰非有,坡公欲于何处 坐?” 苏东坡一愕, 未能立即回答, 只得除下玉带。

苏东坡输了玉带不服, 时常想着报复。

过了几天, 他又去访佛印, 二人在荷塘闲游。

苏东坡见荷花盛开, 却有几枝光秃秃的荷杆竖在塘中,似是荷花被偷,便出言嘲讽道: “河里 荷花, 和尚摘去何人戴?” 苏东坡说完, 暗暗得意。

但佛印不慌不忙地道: “道旁稻草,盗贼偷来到处铺。

” 既回避了苏东坡的问题,又对仗 工整。

苏东坡暗服佛印之才,正欲再想之际,佛印却说道: “三年一闰, 五年再闰,阴阳无差无错。

” 这可难不倒苏东坡,他应声答道: “ 二月春分, 八月秋分, 冷热不长不短。

” 二人谁也难不倒谁, 闹了个平局, 二人相视,哈哈大笑了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