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文品和人品
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文品和人品_高考满分作文_
![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文品和人品_高考满分作文_](https://img.taocdn.com/s3/m/1393343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72.png)
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文品和人品做文学家也罢,做普通人也罢,人品始终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终其一身,无非是在实践陶行知先生的两句话,“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品和人品满分,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
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
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
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题作文,有多少是假话,空话,套话。
这也都是语言的腐败。
当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亚,文章是这么的棒,人是这么的小气;也可以想想创出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秀吧作文】文品和人品不久前,中央民族大学大学蒙曼教授做客央视,和外国朋友谈中国诗歌。
当说到岳飞的《满江红》时,蒙曼教授补充了一句:根据有关史料,岳飞的《满江红》是明朝以后才出现的,换言之,这首词很可能是后人的托名之作;再说,岳飞一生戎马倥偬,且又没有其他的文学作品来支撑,《满江红》很有可能不是岳飞的作品。
在场的外国留学生大惑不解: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坚持认为《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呢?蒙曼教授因势利导,道出了真谛:“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中国老百姓从心底里认定,如此壮怀激烈、气干云霄的词句,只有岳飞才能写的出来,如此洒脱豪迈、气势恢宏的书法,也才能配得上岳飞!现场一片掌声。
浙江高考作文:文章和人品
![浙江高考作文:文章和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e836c9de19e8b8f67c1cb9e3.png)
三一文库()
〔浙江高考作文:文章和人品〕
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
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小编收集了且以作品论英雄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
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范文
▲且以作品论英雄
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方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
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
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我们很容易理解“言为心声”,也即作品反映其人品。
所谓“郁结乎心而发乎声”,作品本身定然有着作者个人人品的渗透。
引美学家蒋勋之言:“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之所以成为千古绝句,我认为不是诗歌上的技巧,而是诗人心灵上动人的东西。
同样是一堆白骨,很多人走过去了,却没有看见”。
试想,若是杜甫没有忧国忧民之心,又何来发自肺腑之言?伟大的心灵,投影在文学上,依然是伟大的作品,是高尚的品性。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文品与人品
![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文品与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c06ec660c850ad02de8041ff.png)
三一文库()〔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赏析:文品与人品〕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品与人品满分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
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
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
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题作文,有多少是假话,空话,套话。
这也都是语言的腐败。
当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亚,文章是这么的棒,人是这么的小气;也可以想想创出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秀作文】▲文品与人品“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本是元好问评论西晋诗人潘岳的诗品与人品的诗。
情志高洁的诗与趋炎附势的人怎么看都不搭调。
这也往往让人质疑文学作品的真诚性。
那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吗?关键看你求什么。
如果你看重作品的趣味,立志做一个自我丰盈的读书人;那么,如果鸡蛋尚可,母鸡如何也大可不必计较。
蒲松龄亦真亦幻的狐妖鬼怪多少含有那个时代的影子;湘西的翠翠与二佬的懵懂爱情却不见得就是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文坛佳话。
鲁迅的警醒深邃,匕首投枪;汪曾祺的平淡质朴,娓娓道来也都是各自作品中的乾坤。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文章和人品范文4篇_高考材料作文_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文章和人品范文4篇_高考材料作文_](https://img.taocdn.com/s3/m/63a86368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d8.png)
2019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文章和人品范文4篇20xx年浙江高考满分:文章和人品范文一“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这本是元好问评论西晋诗人潘岳的诗品与人品的诗。
情志高洁的诗与趋炎附势的人怎么看都不搭调。
这也往往让人质疑文学作品的真诚性。
那么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吗?关键看你求什么。
如果你看重作品的趣味,立志做一个自我丰盈的读书人;那么,如果鸡蛋尚可,母鸡如何也大可不必计较。
蒲松龄亦真亦幻的狐妖鬼怪多少含有那个时代的影子;湘西的翠翠与二佬的懵懂爱情却不见得就是沈从文与张兆和的文坛佳话。
鲁迅的警醒深邃,匕首投枪;汪曾祺的平淡质朴,娓娓道来也都是各自作品中的乾坤。
毕竟创作不是工作汇报;所以,喜欢读《红楼梦》的其实大可不必问曹雪芹“你是谁”。
艺术作品可以怡情,三杯两盏淡酒,疏影横斜,暗香盈袖黄昏后,篱外残菊或湖心亭一舟一雪夜,皆可。
艺术作品亦可以明志,《围炉夜话》《小窗幽记》,清少纳言的《枕草子》皆足以舒眉展目,沁我心脾。
艺术作品亦可以养气,《正气歌》或者《出师表》都可以养我浩然之气,殷殷情谊。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吧。
如果你看重作者的人品,立志做一个表里如一的人;那么,文章只关乎道德,与内容已无多大关系了。
“文”“人”俱佳的比比皆是,“文”“人”背离的也不在少数;个中原因,较为复杂,需要我们认真辨识。
吃蛋思鸡,人之常情;但是,由此及彼,则此是此,彼是彼,切忌一概而论。
高尔斯华绥的《品质》写老靴匠的人品、靴品与职业操守,揭露商业诚信危机;但站在有产者的立场依然对资本的疯狂噬人温情脉脉。
遭人诟病的胡兰成也写过《今生今世》《山河岁月》。
立场和出身不一定能决定作品的价值取向。
因为人是复杂的、多面的。
如果你是技术人员,上班你有工程师的严谨,下班你有慈父的温和,回家你有儿子的担当……而且人是在不断变化的。
历史的特殊与残酷也会扭曲作品与人品的对接关系。
汪精卫刺杀摄政王载沣时也曾有“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豪情,只是时过境迁而已。
浙江高考作文解读:文章和人品
![浙江高考作文解读:文章和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0182524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83.png)
浙江高考作文解读:文章和人品浙江高考作文:*和人品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满分作文范文:《文显其品,方动人心》喜欢一卷诗书在手,或品读“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的慵懒与情思,一抹浅淡的远山黛,画出女子的婉丽;或感受太史公笔下暗潮涌动的政权争夺,尔虞我诈,险象环生;或带着一颗心和三毛共赴撒哈拉沙漠,体味异域风情。
正如古人所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不错的,在*中确实能感受到作者的性情,或潇洒坦荡,或自由不拘。
大凡在文学界受人敬仰的,读者都能找到与*匹配的词语去概括作者的性格,想来这就是我们所能感知的“人品”了吧。
他并不是仅从一篇*中体现,而是渗透在作家一生的写作历程中。
初识袁中郎是在《满井游记》: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面而髻鬟之始掠也。
如此潇然山水的才子,想来也是一位人生的哲学家,他自言“独抒性灵,不拘格套,非从自己胸臆流出,不肯下笔”。
其实,这话不但说出了中郎的文学主张,也说出了他的人生态度。
在那些赞美自然风光的游记中,每一篇都是他对这种生活本色的探寻,一种行胸臆的格调。
他的*就是他的内心,我们能从*中感受到作者人格的真,才会让我们的心产生一种共鸣。
文学贵在思想的碰撞,金代元好问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心画心声总失真,*宁复见为人。
”我们总认为的在人格与*之间的等号却在这里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会成为人心的面具,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也许我们需要用一双聪慧的眼,一颗睿智的心去感知。
*是抒发人性的途径,而有时这条道路会被外界因素阻隔,让我们看不真实,*本身也沦为了工具。
郭沫若以一首《天上的街市》成为中国现代诗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诗人,当革命的烈火蔓延整个中国大地时,他的诗便成为了配合革命形势的产物,毫无立场的歌颂与批判,是成为“御用文人”的悲哀。
人品和文品高考作文
![人品和文品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7abd757f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dc.png)
人品和文品高考作文人品和文品高考作文篇一有句话:言为心声。
意思是每个人说的话都是他心里的真实想法。
从他说的话就可以看出他的人品如何。
当然,这句话不完全对,有的人嘴甜心苦,那是极少数。
今天我所说的是看开车知人品。
人品好的开车速度特慢,特温柔,特别是下雨天,地上积满了水,到处是水洼。
有道德有修养的司机走到你身旁时,小心翼翼地,恐怕把污水溅到你身上,这样的司机就是好司机。
相反,有的司机就不是这样的,走到你身边不仅不放慢速度,而且来得太猛,太快,溅得你满身是污水,让人不由得产生厌恶情绪。
昨天在我身上就发生这样的事。
雨一连下了几天,田野里,道路上都达到饱和了,但老天爷仿佛看不见,还在不停地下,地上到处是水坑。
放学时,雨还在“哗哗”地下,我穿着妈妈的雨衣,骑着电瓶车顶着风冒着雨艰难地骑着,手冻得像蒸熟的胡萝卜,脸被风刮得发烧火热的痛,眼睛被雨水打得也睁不开,偶尔睁开一下看看前面的路。
风好像故意欺负我似的,直往我脖子里钻,我简直要崩溃了。
心里抱怨道:什么鬼天气!就不能别下了么!心里正难受时,突然,从对面飞驰而来一辆面包车,从我身边箭一般穿过,恰好路过一池水洼,污水四溅,砸到我的身上,头上,脸上,眼睛里,疼得我眼睛睁不开,像被锥子剜得那样疼,我禁不住大声哭起来,看着飞奔过去的车,心里骂死那位司机:怎么不考虑别人的死活,太缺德了吧。
回到家脱了雨衣一看,上半身的衣服湿透了,妈妈不分青红皂白把我骂一顿,我心情糟糕透了,唉!真是倒霉的一天!我奉劝那些司机,当你下雨天开车路过别人身边时,要温柔点,要考虑到别人的感受,将心比心。
要做一个有教养的司机,对人对己都有好处。
人品和文品高考作文篇二诚心也是社会亘古长存的人类优良美质,以其衡量人类之德行是普遍的现象,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朱熹在《孟子集注》中说:“思诚为修身之本,明善又为思诚之本。
”古代圣贤把思诚作为人道之基础,可见“诚”于人生的重要性,如果一个人无诚心、无诚信、无诚实,那其人品必为别人所憎恶,其德行必为社会所诟病。
2015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文品和人品
![2015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文品和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a8b541a6680203d8ce2f2487.png)
三一文库()〔2015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文品和人品〕做文学家也罢,做普通人也罢,人品始终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终其一身,无非是在实践陶行知先生的两句话,“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品和人品满分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作文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
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
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
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题作文,有多少是假话,空话,套话。
这也都是语言的腐败。
当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亚,文章是这么的棒,人是这么的小气;也可以想想创出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秀吧作文】▲文品和人品不久前,中央民族大学大学蒙曼教授做客央视,和外国朋友谈中国诗歌。
当说到岳飞的《满江红》时,蒙曼教授补充了一句:根据有关史料,岳飞的《满江红》是明朝以后才出现的,换言之,这首词很可能是后人的托名之作;再说,岳飞一生戎马倥偬,且又没有其他的文学作品来支撑,《满江红》很有可能不是岳飞的作品。
在场的外国留学生大惑不解: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坚持认为《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呢?蒙曼教授因势利导,道出了真谛:“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中国老百姓从心底里认定,如此壮怀激烈、气干云霄的词句,只有岳飞才能写的出来,如此洒脱豪迈、气势恢宏的书法,也才能配得上岳飞!现场一片掌声。
2015浙江卷 人品与文品
![2015浙江卷 人品与文品](https://img.taocdn.com/s3/m/7f0aa229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e.png)
2015浙江卷 人品与文品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要求:分析材料,自行确立议题、核心概念和论点,写一篇议论文。
文如其人语文老师告诉我们写作要抒发真情实感,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抒发的是真情实感呢?肯定不是的,不是每个人都在抒发真情实感。
比如,曹雪芹写《红楼梦》里面的人物都是虚构的,都是加工的,创作的。
如果虚构,是不是在抒发自己的情感,可能只是站在人物的立场下,说话,行动。
可能做不到文如其人。
让人品与文品协调起来人品即为人的品行,文品即作文章的品质。
人品和文品一般情况下是相协调的,我首先想到的是陈毅将军,陈毅在梅岭被困,写下了不凡的革命诗篇,其中第二章“南国风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这四句诗把一个在战场上,突围无望,但是视死如归,哪怕为革命壮烈牺牲也在所不惜。
同时对即使自己死后,也会留下只言片语的诗文来激励同志们英勇战斗的革命家、诗人形象跃然纸上,而陈毅哪怕最后重病,也没有投降,最后运气站在了陈毅将军的一边,终于最后成功突围。
陈毅将军就是很明显文品好,人品也是我辈楷模的不凡之人。
后来我越看这首诗越喜欢,尤其是前两句,当中的后三个字“国门悬”有一种震撼感,为国牺牲的壮烈气概一瞬间就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我后来查了查资料,让我尴尬的事情发生了,这句诗此头须向国门悬,竟然是汪精卫写的诗作当中的一句,我一瞬间懵逼了,我第一次有蒙蔽熟悉蒙蔽过,懵逼到家了的感觉,汪精卫大汉奸竟然写出了这样精彩的诗作,后来我查了查资料,发现汪精卫还写过“此头成一块,不负少年头。
”的精彩诗作。
在这一刻,我心中产生了一个疑问,怎么会有这种情况产生呢?怎么会有文品如此之好,但人品如此之差的情况出现。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文品与人品:背离与统一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文品与人品:背离与统一](https://img.taocdn.com/s3/m/513bd984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d1.png)
历年高考优秀作文:文品与人品:背离与统一“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直以来,我们习惯于将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联系在一起,认为二者是相互统一的。
但金代元好问的“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却让我们看到了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那么,在文品与人品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品与人品确实存在着统一性。
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价值观等都会在其作品中有所体现。
比如,鲁迅先生以笔为武器,深刻地剖析社会现实,批判国民的劣根性,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以及对人民的深厚同情,这种忧国忧民的情怀正是他人品的真实写照。
又如,杨绛先生的文字平和、质朴、温暖,字里行间透露出她对生活的热爱、对人性的理解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而她本人也以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品性为世人所敬仰。
这些作家,他们的文品与人品相互辉映,共同构成了他们的人格魅力和艺术价值。
然而,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文学史上,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也屡见不鲜。
比如,宋之问,诗才出众,其诗对仗工整,音律和谐,但是他在生活中却是一个为了功名利禄不择手段、趋炎附势的小人。
再如,胡兰成,其文笔细腻、才情颇高,然而他在民族大义面前丧失气节,成为了民族的罪人。
这些人,他们虽然在文学创作上有着一定的成就,但是他们的人品却令人鄙夷。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呢?我想,这大概与文学创作的特殊性有关。
文学创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可以运用想象、虚构等手法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这就使得作品中的世界与现实生活中的作者本人有了一定的距离。
此外,有些作者为了迎合市场需求、追求商业利益,会刻意地去营造一种与自己真实人品不符的形象,以吸引读者的关注。
但是,我们不能因为存在文品与人品相背离的现象,就否定文品与人品统一的可能性和重要性。
一个优秀的作家,应该努力做到文品与人品的统一,用自己的作品传递正能量,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文章与人品”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文章与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a3a23b05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f6.png)
【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文章与人品”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立意】1.文如其人,大体如此。
因此,要作好文首先要做好人。
2.如果文不如其人,要么是作者的虚伪,或者世移境迁,心理有了变化。
这也是常有的事。
似曾相识燕归来(篇一)现代刑侦理论中总有凭笔迹辨人一说,因为一个人再怎么隐藏、伪装,流在骨中的血脉是不变的,而笔迹如是,文章亦如此,于书山稗海中沉潜含玩,钩沉觉隐,一旦发而为文,纵有千万般隐匿修饰,字里行间总是风流个性,不可抑勒。
普鲁斯特早年时发表过一些小说与评论,纵然与举世闻名《追忆》一文相差颇多,不论从语气还是行文方式都有不同,但若仔细品味,他那对于细微事物的把握自始至终都融在了文章的骨子里。
“气味与滋味却会在形销之后长期存在”,它们“以几乎无从辨别的蛛丝马迹坚强不屈地撑起回忆的巨厦”。
他的风格就如同他的气味,别人模仿不来,他也去除不了,无论是什么内容,挥之不去的总是“似曾相识燕归来”之感。
所以,不论是作家还是平凡人,一旦拿着笔写下字,就相当于把自己的思维、人格的一部分展现出来,而历史洪流可以湮没人的生理性存在,却永远无法改变人的思想存在,那么文字便是传递思考与精神的最好载体,即使手稿丢失,复本重印,一个人留在文章中深层次的精华却会在时间的积淀下长盛不衰。
哪怕他故意戏弄人世,隐藏自我,句式可以转换,语气可能颠覆,但文字中埋藏的个性和独有的特点总会在不经意间表露出来,值得我们玩味深思。
或许我们可以这样想,大师大多在时间上离我们遥远,如果没有这些可以彰显其风骨的经典之作,他们又怎能令我们无端钦慕?“似曾相识”的绝不只是表达方式,而包括一个人的血的烙印、思想的高度、思考的方式及其独特的“掌纹”。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文品与人品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文品与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172d7f3a581b6bd97f19eafe.png)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文品与人品2015年下考谦分做文浙江卷:文品取人品下两(2)班附件赵雨晴俯视汗青的星空,这点点繁星,是文人朱客装点了辽阔的地空;睁开岁月的绘卷,是迁客墨客留高了灿艳的色调;谛听工夫的归音,是文教常识丰盛了人们的平生··学会咱们以礼待人的是孔子的《论语》,学会咱们看浓世雅,连结本旨的即是陶渊亮的《五柳师长教师传》,他们的做品取人格完满一致,从做品外展示本人的人格魅力。
《论语》外孔子劝人要有“知之为知之,没有知为没有知,是知也。
”的精力,而正在现真外,孔子本人也作失很孬,一次,孔子正在没游时领现二个小孩正在争持,闭于太阴间隔人近远的答习题,二个小孩各抒己见,皆有本人的叙理,他们答孔子,孔籽实话说本人也没有大白。
他的作法就于书模板外一致,于常识、学识,便要真事供是,孔子的文品即人品。
“少慨气以掩涕兮,哀平易近熟之多艰。
”伸本便是那样的诗人,伤时感事;附件“环球都浊尔独浑,寡人都醒尔独醉”伸本便是那样的吏官,疑想刚强;“青云衣兮皂霓裳,举少矢兮射地狼。
”伸本便是那样一个壮士,斗志高昂。
“亦余口之所擅兮,虽九死其犹已悔。
”遭人吃醋,逢小人诬告战楚怀王的疏近,但他仍连结自尔,自伸本投进汨罗江的这一刻,他的口灵就失到洗炼战轻淀,他的精力也将如《离骚》这样代代相传,割之一直,挥之没有来。
人于做作,皆眇小如蚁,羸弱如丝,沉浓如烟,也皆势必磨灭如火,泯没如尘,又何须休休于穷贵,汲汲于繁华,倒没有如恬淡以亮志,安好以至近,过一种心田安静的糊口,像陶渊亮同样,领会“结庐正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安好,领会“采菊东篱高,悠然睹北山”的悠忙。
他讨厌政界的暗中,背往做作的美妙,“繁华非吾愿,帝城不成期”是他的念法。
于是她就选择了去官回籍,以表本人“没有为五斗米合腰”的时令,他的《五柳师长教师传》《回去去兮辞》无没有体现他的人格质量。
“安失广厦万万间,年夜庇全国暑士俱悲颜。
”他伤时感事,虽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但仍心胸全国。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范文:谈文品与人品_高考作文素材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范文:谈文品与人品_高考作文素材](https://img.taocdn.com/s3/m/092d4e2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11.png)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范文:谈文品与人品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人们常说“道德文章”,将道德与文章并称,强调立人对为文的影响,追求文品与人品的统一。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就曾经说过:“有德者必有言。
”将言语与品德联系起来,认为德行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言辞的好坏,言辞被认为道德修养的自然流露。
汉代扬雄在《法言》中则更形象地描述道:“言,心声也;书,心画也。
声画形,君子小人见矣。
”认为从作品的格调高低可以直接判断出作者的品质的高尚与卑下。
南朝刘勰在其集大成的文学理论著作《文心雕龙》中也指出:“世远莫见其面,文辄见其心”。
可以说“文如其人”是中国古代文论中影响深远的命题之一,俨然成为一个,一条定律。
的确,纵观历史长河,许多伟大的作家都是文品与人品的高度统一。
正因为性情高古清正,陶潜唱出了一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清远之歌;正应为忧国忧民心怀天下,杜甫发出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悲壮的喟叹;正因为经历世事沧桑看淡人生起伏,苏轼写下了“回首向来萧瑟处,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样深有禅意的词句。
然而每个命题的都不是无条件成立的,清代叶燮之论:“功名之士,必不能为泉石淡泊之音;轻浮之子,必不能为敦厚大雅之响”中两个“必”字,就下得过于片面、轻率了。
文如其人的说法也不是在所有人身上都能完美的体现。
无论中外,文品较高而人品不佳,甚至十分底下者,亦累见不鲜。
西晋潘岳性情轻浮急躁,趋炎附势,曲事权臣贾谧。
他常同劣迹昭彰的石崇一起等候贾谧出门后,“望尘而拜”。
这样一个精于逢迎拍马,阿谀奉承的人却留下了恬淡高洁,清新淡雅,为人称赞的《闲居赋》。
对此,金代元好问在《论诗绝句》中不禁发出这样的反问:“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2023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文章和人品范文
![2023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文章和人品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880dd8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b.png)
2023年浙江高考作文满分:文章和人品范文篇一:《浙江高考改革方案的思考》尊敬的评卷教师:大家好!我是一名即将参加2023年浙江高考的学生。
在这次浙江高考中,我对浙江高考改革方案进行了一些思考,希望能够为高考改革贡献一些自己的观点。
首先,我认为高考的改革需要更多的注重个体化发展。
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兴趣和潜能。
因此,在高考中加入选修课程的考核是很有必要的,以满足学生们多样化的需求。
比如,对于对艺术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加入音乐、绘画等课程,进行艺术类专业的考核;对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可以加入科技创新课程,进行科创类专业的考核。
这样的改革既能让学生们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有利于更加公平地选拔人才。
其次,我认为高考改革需要更加注重选拔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生。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不仅要看中学生的学科成绩,更需要看中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可以在高考中加入综合素质评价的考核项目,如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领导能力等。
通过这些考核,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学生的能力和潜力,选拔出那些具备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最后,我认为高考改革需要更加注重教育公平。
我们处在一个信息发达的时代,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越来越明显。
因此,可以在高考改革中加入绿色通道政策,给予农村学生和贫困学生更多的就读机会和优惠政策,以保障教育公平。
同时,可以加大对农村、偏远地区学生的资助力度,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推动教育均衡发展。
总之,我认为在2023年浙江高考中,高考改革应该注重个体化发展、综合素质评价和教育公平。
只有通过这些改革,我们才能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选拔出那些具备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有力的支持。
谢谢评阅!篇二:《2030年的教育理念与浙江高考改革》亲爱的评卷老师:您好!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就读于浙江某高中。
我深知高考改革对于我们当代学生的重要意义,因此,我愿意分享一些未来教育理念与浙江高考改革的构想,希望能提供一些新思路。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文品与人品_高考零分作文_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文品与人品_高考零分作文_](https://img.taocdn.com/s3/m/24080322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fd95a4f.png)
2020年浙江卷高考作文题目:文品与人品【题目】古人说“言为心声” “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作文解析】●适用文体:议论文、记叙文。
●考查点:文品与人品;表与里。
●立意角度:不能以文品论人品;作文先做人;“文如其人”应是文人的最高追求;言应为心声,行当为心表;文品诚可贵,人品价更高。
●难度系数:★★★☆☆【立意解析】这样的文章纯拼例子,有一种文章纯拼例子,首先他在思维上做了非常严格的限制,必须是文人,写的是文章;然后问你是否同意“文如其人”,国老师比较同意这个观点,例如元文好说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听复见为人。
艺术家文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是他的认知。
国老师讲过大量的文学性人物的例子,我们特别强调过,在进行选择的话,我们可以针对,我们为了这种文章可以有一点点挑刺的,我们可以稍微挑一点,我们认为文真的如其人,要去翻反例,举秦桧、汪精卫,这个文章太黑暗了。
如果确定了“文如其人”这个观点之后,接下来主要的工作不是确立结构,而是你要举出哪些人写的文章跟他的本人真实想法是一样的。
这个时候积累的材料越多就越好。
国老师讲过拜伦,拜伦是长诗的作者,他崇尚自由,那里边关于生命自由,关于人应该如何生存。
可是拜伦这个人人如其文,一个人在纸上写自由,仅仅把自由写在纸面上,一个人如果碰到了有为自由而战这样一个战争,他会不会去呢?大家都知道,后来在希腊,希腊人们为了推翻别人的奴役,起来为自己争自由,我们的拜伦突然听到这个信息,把笔一放,从遥远的英伦到海边,一个人,一个尤其诗人不一定用笔写就,也可以用行动铸成,拜伦告诉我们,一个人行动上崇尚自由,他的长诗都是崇拜自由,所以不给大家一一解释,这是拼例子的作文题。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文品即人品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文品即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fcec7286bd97f192279e9fe.png)
2015年高考满分精选作文浙江卷:文品即人品2015年下考谦分做文浙江卷:文品即人品下两(3)班附件弛卓悦前人云:文品即人品。
一个做野,他的所不雅所感,所思所念,另有阅历,取其做品有着极年夜的联系关系。
脾气浮躁则为人短促,操行澄浓则高笔遥远。
出名的绘野梵下,平生取穷贫相陪,有的人说最粗彩的人熟取穷贫没有沾边。
但是,花谢四序,做作云云,人又未尝没有是云云?他火热的做品《背日葵》给灾难外的人们带去了熟命的曙光,他暗地里这广大的《星空》又把人们带到了巧妙的黑甜乡。
他用脚外的绘条记录高光阴的印痕,他用脑海外的幻想去叫醒人们的魂灵。
这物资的匮累并无战胜梵下,他的人熟恰似瘠薄泥土谢没的鲜艳的花,光荣照人。
“贫且损脆,没有坠鸿鹄之志”,梵下的魂灵像闪耀着熊熊的水焰,谦怀火热的豪情令穷贫黯浓。
他的做品,也如他的人品同样脆毅。
遐想李太皂,嗜酒孬诗,平生写高许多到处颂扬的诗篇,有“举头视亮月,垂头思故土”之忧情,有“滴火没芙蓉,地然来雕饰”的浑雅。
果为他没有蒙任何利损的引诱,对峙着最实真的他,原着他最实的口,才会有这样的才思,没有蒙中界的打搅,叙没“俯地年夜啼没门来,尔辈岂是蓬蒿人”,叙没“为草看成兰,为木看成紧”。
对峙自尔,写没斑斓的篇章;对峙自尔,写没最潇洒的诗句。
远看沈从文,他去到都会五六十年,却初末思念野城这沅火战火边的人们,刻画野城火边人的哀乐故事,因而被称为城土做野。
即便正在被政乱潮水裹挟的时期,沈从文仍然对峙实邪的自尔,近离骚动,笔耕没有缀,初末娴静雅致。
人熟一世,草木一春,走过沱江上用红砂块石建砌的跳岩,如“星辰其文,小儿百姓其人”的沈从文师长教师,以一单“城高人”的眼睛端详世界,以一颗淡泊安然平静的口拥抱故园的山山川火战长久城情。
正在这小我私家们胶葛于观点、沉沦于实践、沉湎于政乱的年月,他却写没了超于意象以外的地道的美,跨越了时期,展现了浑魂。
对付这个一味物资化的世界而言,他是诗意的太阴,所有丑恶取陋俗,皆正在他的光泽面溶解。
浙高考作文真题:文章和人品
![浙高考作文真题:文章和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423b26e9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2eacf37.png)
浙*高考作文真题:文章和人品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文章与人品作文,欢迎阅读。
【作文题目】材料如下: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情偏急则为文急促,品*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问好<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文雅不能*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范文:文章和人品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东坡的一首中秋词之后,“余词尽废”。
悠悠岁月长河中,被传诵的并不仅仅是他的诗词的文学高度,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种超越自我得失、心怀天下的对人世间所有的祝福,足以让东坡人*的光辉照耀古今,他的文章因为他的人品而一时千载,他的人品也因为他的文章而千载一时。
人生的道路,没有谁不经历高低坎坷,如果,当内心有对风雨的怯弱时,那么,何妨看看我们豁达的苏轼,看看他一生跌宕,还不忘调侃自己“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细想想,又何尝不是呢?人生的成功,并不是获得了怎样的辉煌,而是自己的内心在困苦的磨砺中得到了突破。
如果不是那一重接一重的磨难,一身棱角的苏轼,永远不会在人生最深的痛苦里去完成最彻底的自我剖析,也就永远不会有“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的觉醒,更不会有“回头,也无风雨也无晴”最旷达的人生领悟。
苏东坡用自己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人生就是一场历练,那些让自己如此在意的得失、成败、恩仇、荣辱,其实都不过是云*,因为握不住,因为世事无常,更因为对心地而言,它们是迷雾,是尘埃。
于是,他有了“蜗角虚名,蝇头微利,算来着甚干忙”的释然。
这么一个一生沉浮的人,这样一个才华横溢的人,却从来没有用自己的才华去抱怨自己不平的遭遇,恰恰相反,在饱受沧桑之后,他明白并坦然地接受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的人生现实,就算自己承受着多么大的悲痛,他也发出了内心最温暖的声音“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文品与人品
![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文品与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333b00683c4bb4cf7ecd1d6.png)
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文品与人品2015年高考满分作文浙江卷:文品与人品高二(2)班赵雨晴仰望历史的星空,那点点繁星,是文人墨客点缀了辽阔的天空;展开岁月的画卷,是迁客骚人留下了绚丽的色彩;倾听时间的回音,是文学知识丰富了人们的一生······教会我们以礼待人的是孔子的《论语》,教会我们看淡世俗,保持本心的便是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他们的作品与人格完美一致,从作品中展现自己的人格魅力。
《论语》中孔子劝人要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的精神,而在现实中,孔子自己也做得很好,一次,孔子在出游时发现两个小孩在争吵,关于太阳距离人远近的问题,两个小孩各持己见,都有自己的道理,他们问孔子,孔子实话说自己也不明白。
他的做法便于书中一致,于知识、学问,就要实事求是,孔子的文品即人品。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屈原就是这样的诗人,忧国忧民;“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屈原就是这样的吏官,信念坚强;“青云衣兮白霓裳,举长矢兮射天狼。
”屈原就是这样一个勇士,斗志昂扬。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遭人妒忌,遇小人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但他仍保持自我,自屈原投入汨罗江的那一刻,他的心灵便得到洗练和沉淀,他的精神也将如《离骚》那样代代相传,割之不断,挥之不去。
人于自然,都渺小如蚁,孱弱如丝,轻淡如烟,也都必将消逝如水,湮灭如尘,又何必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倒不如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过一种内心平静的生活,像陶渊明一样,体会“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的宁静,体会“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
他厌恶官场的黑暗,向往自然的美好,“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是他的想法。
于是她便选择了辞官回乡,以表自己“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气节,他的《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无不表现他的人格品质。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他忧国忧民,虽请缨无路,报国无门,但仍心怀天下。
人品和文品高考作文
![人品和文品高考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99695b94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7b.png)
人品和文品高考作文《人品与文品》篇一《人品与文品:借书那些事》在我看来,人品和文品就像一对孪生兄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要说清楚这事儿啊,还得从我的一段借书经历说起。
我有个朋友叫阿强,这人平时看起来文质彬彬,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好像特别有文化修养。
他常常在朋友圈发自己写的一些小文章,文字看起来都还挺不错,诸如对人生感悟的小散文之类的,从他的文品上看,你会觉得这是个挺有内涵的人。
有一回,我买了本超级好看的小说,阿强看到了就想借去看看。
我想着大家都是朋友,平时他又一副很爱书的样子,就把书借给了他。
这一借可不得了啊!约定好的两周归还时间到了,他没有动静。
我也不好意思催得太急,就旁敲侧击了一下,结果他跟我说再看两天就还。
又过了一个星期,书还是没有回到我手上。
我有点生气了,跑去他家找他。
到了他家,我看到我的书被随意地扔在沙发一角,书角有点卷了,而且上面不知道沾了什么污渍。
我当时那叫一个心疼啊!再看阿强的态度,满不在乎的,还说反正就是一本书。
从这件小事上,我就觉得阿强的人品好像没有他文品表现出来的那么好。
一个人写文章的时候可以把自己伪装得很高尚很有深度,但是在生活中的点滴行为却能真实地反映出他的人品。
如果一个人在生活中不尊重别人的东西,对待朋友的请求不慎重,那么他的文品可能也只是一种表面的伪装。
因为真正的文品是由内而外,是和人品紧密结合的。
就像阿强,他在文章里写的那些对美好的向往之类的,在他对待我和书这件事上一点都没有体现。
也许他写文章的时候是想表现自己优秀的一面,但是人品的缺陷就像一个漏洞,让他的文品也变得没有那么可靠可信了。
篇二《人品和文品:排队中的小插曲》人品和文品这个事呢,让我又想起了另一件事。
那天我去超市买东西,赶上促销,人超级多,结账的队伍排得老长了。
我站在队伍里耐心地等待,这时候我注意到我前面有个大哥。
这大哥看起来蛮温文尔雅的,戴着个眼镜,穿着一身整洁的衣服,手里还拿着一本文化类的杂志在看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浙江高考满分作文范文:文品和人品做文学家也罢,做普通人也罢,人品始终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终其一身,无非是在实践陶行知先生的两句话,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下面是整理的文品和人品满分作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作文真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的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
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注意】①题目自拟,观点自定。
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
③不得少于8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写作提示
中国传统强调颜文合一,文如其人,人如其文,文章是修身养性的手段;外国则认为写作仅是一种技艺,与人品无关。
如果从这方面切入,会写出不一样的文章。
除此,如果联系现实,颜文不一的例子,时常可见。
新闻上经常看到语言腐败的例子,官员在位置上,对反腐败
等问题夸夸其谈,然而实际上自己就是一个腐败的人。
学生也可以联系自己,平日里的命题作文,有多少是假话,空话,套话。
这也都是语言的腐败。
当然,你也可以想想歌德,想想莎士比亚,文章是这么的棒,人是这么的小气;也可以想想创出瘦金体的宋徽宗赵佶。
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优秀吧作文】
文品和人品
不久前,中央民族大学大学蒙曼教授做客央视,和外国朋友谈中国诗歌。
当说到岳飞的《满江红》时,蒙曼教授补充了一句:根据有关史料,岳飞的《满江红》是明朝以后才出现的,换言之,这首词很可能是后人的托名之作;再说,岳飞一生戎马倥偬,且又没有其他的文学作品来支撑,《满江红》很有可能不是岳飞的作品。
在场的外国留学生大惑不解:既然如此,那么,为什么大家还是坚持认为《满江红》是岳飞的作品呢?
蒙曼教授因势利导,道出了真谛:这就是我们民族的价值取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字如其人,中国老百姓从心底里认定,如此壮怀激烈、气干云霄的词句,只有岳飞才能写的出来,如此洒脱豪迈、气势恢宏的书法,也才能配得上岳飞!
现场一片掌声。
我不敢遑论有争议的史实,但是,我坚决地认同蒙曼教授所说的言为心声文如其人等充满正能量的民族价值观,因为它源于我们民族的土壤,是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密码,它已经融入了我们民族的血液。
翻开浩如烟海、群星璀璨的中国文学史,这样的事例俯拾即是。
读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仿佛触摸到诗仙李白的飘逸豪放、蔑视权贵的高尚气节;读着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我们仿佛感受到了诗圣杜甫忧国忧民、心怀天下的拳拳之心;读着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我们又仿佛更多地领悟了鲁迅先生疾恶如仇、犀利刚毅的伟大人格
这些流芳千古的诗文,这些高山仰止的伟人,是我们这个民族的脊梁,更是我们民族文化宝库中令人自豪的珍宝!
但是,正如有阳光的地方一定有阴霾,有芳草的地方一定有败叶一样,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当然也会出现文学家人品和文品极不和谐的情景,最典型的,要数西晋时期的文学家、被人戏称中国第一美男子的潘安了。
潘安的文章,辞藻华艳而气势非凡,风靡一时,粉丝甚众;但是,其为人则很不地道,趋炎附势,谄媚权贵,为后人所不齿;元好问就毫不客气地批评他: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
高情千古《闲居赋》,争信安仁拜路尘。
潘安的事例无独有偶。
在现代和当代,就有两位文坛巨擘级的人物,其人品和文品也是相去甚远。
一位在现代诗歌、话剧、甲骨文上的造诣,可谓登峰及巅;但由于其为人的趋炎和媚骨,渐渐为人们所淡漠;另一位,笔下的人物可歌可泣、铁骨铮铮,而在现实中,作者本人则看风使舵、乡原成性,是个不折不扣的庸人;这种匪夷所思的反差,受到人们的质疑和非议,也就理所当然了。
大浪淘沙,时间是最公正的裁判。
在文学史上,在某些文学家身上出现不和谐的现象,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但是,枯枝败叶终将为滚滚向前的洪流所淹没,这则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只有那些人格高尚的文学家的作品,历久弥新,在历史的星空中永远熠熠生辉---这就是人格的魅力,这就是我们民族高度认可的价值取向!
被康熙誉为清代清廉第一人的理学大家陆稼书,在教授学生时曾反复告诫:当今治学,做人是第一位的,做学位是其次;人品高,文品自然会高;人品低下,再高的文品也是空中楼阁。
我们的乡贤一百多年前就为我们讲透了为人和为文之道,我们理当慎思躬行,在任何时候,都把做人放在第一位,做一个高尚的人、纯粹的人、有道德的人、脱离低级趣味的人、有益于人民的人(毛泽东语)。
做文学家也罢,做普通人也罢,人品始终是第一位的,因为我们终其一身,无非是在实践陶行知先生的两句话,
千教万教,教做真人;千学万学,学做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