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13-18岁)
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
常见的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学习问题:学习是中学生的主要任务,因此学习问题也是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学习问题包括厌学、考试焦虑、成绩压力等。
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
2. 人际关系问题:中学生处于青春期,人际关系也成为一个重要的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可能会面临与同学、老师和家长之间的沟通和相处问题,如孤独、被排挤、冲突等。
3. 自我认同问题:中学生在青春期开始探索自我认同,这可能导致自我认同的问题。
他们可能会对自己感到困惑,不知道自己是谁,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等。
4. 情绪问题:中学生的情绪波动也可能成为心理健康问题。
他们可能会感到焦虑、抑郁、恐惧等,这些情绪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
5. 行为问题:一些中学生可能会出现行为问题,如攻击性行为、过度沉迷于网络游戏等。
这些行为问题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甚至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针对这些心理健康问题,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帮助中学生缓解和解决。
学校和家长应该提供支持和引导,帮助中学生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便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挑战。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及解决办法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办法:1. 压力和焦虑:青少年面临学业压力、社交压力、家庭期望等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出现焦虑情绪。
解决办法包括:-提供支持和理解:鼓励开放的沟通,帮助青少年倾诉内心的焦虑和困惑,促进情感的释放和倾听。
-培养良好的应对策略:教导青少年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技巧,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积极思考和时间管理等。
2. 抑郁和情绪问题:青少年可能面对情绪波动、抑郁、自卑等问题。
解决办法包括:-提供心理支持:建立支持体系,确保青少年有人可以倾诉和寻求帮助。
-健康生活方式: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充足睡眠、均衡饮食、适当的体育锻炼等,有助于调节情绪和增强抵抗力。
-寻求专业帮助:对于严重的抑郁和情绪问题,家长应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
3. 社交困难和孤独感:青少年可能在同伴关系和社交交往中遇到困难,感到孤独和排斥。
解决办法包括:-培养社交技能:提供社交技巧的指导和训练,帮助青少年学会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友谊。
-提供支持和鼓励:鼓励青少年参与课外活动、俱乐部或志愿者组织,与兴趣相投的人建立联系和共同兴趣。
-心理辅导:如果社交困难严重影响心理健康,可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
4. 身体形象和自尊问题:青少年可能对自身的外貌和身体形象感到焦虑和自卑。
解决办法包括:-培养积极的自我形象:鼓励青少年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亮点,建立积极的自我认同和自尊心。
-提供平衡和正确的信息:培养正面的身体形象观,教育青少年了解多样化的身体形象,强调健康和内在美的重要性。
-强调内在价值:帮助青少年认识到外表并不是衡量自我价值的唯一标准,鼓励注重内在品质和个人成就。
这些解决办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共同努力,提供支持、理解和关怀,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和良好的自我调适能力。
青少年年龄问题经典70题

青少年年龄问题经典70题1. 青少年的定义是什么?青少年通常指的是年龄介于少年和成人之间的人群,一般被认为是13岁至18岁。
2. 青少年的生理发展阶段有哪些?青少年经历了身体和性征发育的阶段,包括早期青春期、中期青春期和晚期青春期。
3. 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是什么?青少年的心理发展主要表现为身份认同的探索、寻求独立、自我意识的增强以及对社会关系的重视。
4. 青少年为什么容易陷入问题行为?青少年容易陷入问题行为的原因包括受到同伴压力、自我探索的需求、家庭环境不稳定等因素。
5. 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原因有哪些?青少年犯罪行为的原因包括家庭问题、学校问题、社交环境等。
6. 青少年如何处理情绪和压力?青少年可以通过锻炼、参与兴趣爱好、寻求支持和交流等方式来处理情绪和压力。
7. 青少年应该如何维护健康的生活方式?青少年应该有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并避免不良惯,如吸烟和酗酒。
8. 青少年如何与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青少年可以通过倾听、尊重和表达感受来与家人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关系。
9. 青少年如何处理学业压力?青少年可以通过合理的时间规划、寻求帮助和建立研究方法等方式来处理学业压力。
10. 青少年在社交媒体上应该如何保护个人隐私和安全?青少年需要警惕个人隐私泄露和网络安全问题,避免发布个人敏感信息和与陌生人分享个人资料。
11. 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应该注意什么?青少年在互联网使用方面应该学会判断信息真实性、避免沉迷网络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12. 青少年是否应该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可以帮助青少年增长社会经验、培养责任感和提升个人能力。
13. 青少年应该如何处理同龄人间的冲突?青少年可以通过理性沟通、妥协和寻求帮助等方式来处理同龄人间的冲突。
14. 青少年如何正确使用手机和电脑?青少年应该学会正确使用手机和电脑,掌握合理使用时间、保护视力、避免上瘾等注意事项。
15. 青少年是否应该进行性教育?性教育对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和性观念的正确形成非常重要,因此青少年应该接受适时的性教育。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

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一般是中学阶段,这是青春期身体和心理发育最为剧烈的时期,是最充满激情、浪漫,最有创造力、最少保守思想、最活跃的时期。
下面分享青少年十大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感到己不如人的心理感受。
适当的自卑感可以激发自己去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自己;但过度自卑会导致抑郁,严重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
部分中学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屡犯错误,所以无论在家庭还是在学校,他们受到的批评多于表扬、指责多于鼓励、惩罚多于引导。
于是自认为无药可救、低人一等,变得心灰意冷、萎靡不振、自暴自弃、消极颓废。
形成一种“我不如人”的自卑心理。
2、逆反心理所谓逆反心理就是指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因自身固有的传统定势和思维模式与特定教育情境下所产生的与认知信息相对立的并与一般常态教育要求相反的对立情绪和行为意向。
不少中学生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疑虑心理重,往往不能正确对待家长的一片苦心、老师的批评教育。
他们怀疑一切、目空一切,对正面宣传作反面思考,对榜样及先进人物无端否定,对不良倾向产生情感认同,对思想教育、遵章守纪要求消极抵抗。
3、孤独心理人是社会性的动物,所以人离不开群体,同样也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交往。
孤独是一种认为自己被世人所拒绝、所遗忘,心理上与世人隔绝开来的主观心理感受。
孤独感正是个人在群体中所产生的一种孤单、寂寞、无助的不愉快感受的心理状态。
孤独是缺乏与人交往的结果,又是难以与人良好交往的心理问题。
许多中学生性格孤僻、害怕交往,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或顾影自怜,或无病呻吟。
他们不愿投入火热的生活,却又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
一些中学生很少和别人交往,常常一个人背着大家独自活动、寡言少语,他们人际关系疏远化和淡化,崇尚做“超人”和“怪人”。
而他们内心却感到孤独。
4、嫉妒心理嫉妒是一种社会心理和意识。
有人把嫉妒说成一种根本的、普通的、强烈的心理现象,心理工定义说:嫉妒是一种有针对性的感觉,是忍着痛苦去看待别人的幸福的一种倾向。
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从儿童向成人发展的关键阶段,心理问题在这个阶段尤为常见。
以下是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问题一:自尊心低下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外貌、能力、成就等方面产生怀疑和否定。
他们常常感到自己不够好,缺乏自信心。
问题二:社交焦虑社交焦虑在青少年中非常普遍,他们担心与别人交流时会被嘲笑、拒绝或评价。
这常常导致他们回避社交场合。
问题三:学习压力学业压力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
他们面临着升学压力和各种考试,往往感到非常焦虑和压力山大。
问题四:亲子关系紧张青少年与父母之间的沟通问题常常导致紧张关系的产生。
他们可能感到被束缚或不被理解。
问题五:恋爱困惑青少年进入青春期后开始对恋爱产生兴趣,但由于缺乏经验和知识,常常对恋爱产生困惑和疑虑。
问题六:身体形象焦虑青少年往往对自己的身材、体重等方面产生焦虑。
他们可能会过度关注形象,出现饮食紊乱等问题。
问题七:家庭变故家庭变故,如父母离异、搬家或失去亲人,对青少年的心理产生深远影响。
他们可能感到孤独、无助和悲伤。
问题八:情绪波动青少年情绪起伏大,可能在短时间内由喜悦转变为沮丧、愤怒或焦虑。
这种情绪波动常常导致他们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问题九:压力释放问题青少年通常没有有效的压力释放方式,他们可能通过沉迷于电子游戏、上瘾于社交媒体等不健康的方式来释放压力。
问题十:抑郁症青少年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他们可能感到无望、悲观和消沉,严重时甚至出现自杀念头。
问题十一:焦虑症焦虑症是青少年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
他们可能出现过度担心、紧张害怕、恐慌等症状。
问题十二:自我割裂青少年在探索自我身份过程中,可能出现自我割裂的现象,感到自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无法统一。
以上是青少年常见的12种心理问题。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了解心理问题的特点,并尽早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青少年发展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少年发展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少年发展心理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且广泛的话题,涉及到青少
年在身体、认知、情感和社交方面的发展。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少
年发展心理问题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
1. 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青少年常常面临对自我认知和身份认
同的挑战。
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焦虑甚至沮丧,不知道自己是谁
以及他们在社会中的定位。
解决方案包括提供支持和鼓励,鼓励他
们探索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并与他人分享他们的经历。
2. 情绪管理,青少年常常面临情绪波动和挑战,他们可能会感
到愤怒、焦虑、沮丧或孤独。
解决方案包括教育他们有效的情绪管
理技巧,如深呼吸、运动、寻求支持和与他人交流。
3. 社交压力,青少年可能会面临来自同龄人和社交媒体的压力,导致自尊心受损和社交焦虑。
解决方案包括建立健康的社交技能,
鼓励他们建立真实的人际关系,以及教导他们如何正确利用社交媒体。
4. 学业压力,青少年可能会面临来自学业和未来规划的压力,
导致焦虑和抑郁。
解决方案包括提供支持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以及教导他们如何有效地管理时间和压力。
5. 身体形象问题,青少年可能会受到身体形象的困扰,导致自尊心受损和饮食障碍。
解决方案包括教育他们关于身体积极形象的重要性,鼓励他们建立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并提供专业的心理支持。
总的来说,解决青少年发展心理问题的关键在于提供支持、教育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基础,以便他们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并实现他们的潜力。
同时,家长、老师和社会也应该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青春期是每个人成长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的孩子面临着生理、心理和社交方面的巨大变化。
然而,由于缺乏经验和应对压力的能力,青少年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本文将探讨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一、抑郁症抑郁症是青春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表现为持续的情绪低落、兴趣丧失和思考困难。
青少年抑郁症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社交和家庭生活。
解决方案:1.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出现抑郁症的症状,应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2. 建立支持系统:家庭成员和朋友的支持对缓解抑郁症非常重要。
创建一个积极、关爱和支持的环境可以帮助青少年应对抑郁症。
3. 管理压力:教导青少年如何管理压力和情绪,以预防抑郁症的发生。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青春期另一个常见的心理问题,表现为持续的担忧、恐惧和紧张。
青少年焦虑症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业、社交和个人发展。
解决方案:1. 寻求专业帮助:如果孩子出现焦虑症的症状,应考虑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2. 放松技巧:教导青少年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松弛,以减轻焦虑症状。
3. 调整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减轻焦虑症状。
三、自卑感青春期是身体形象和自我认知变化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可能会因为身体变化、学业压力或社交比较而感到自卑。
解决方案:1. 鼓励积极自我形象: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肯定和鼓励来帮助青少年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
2. 培养自信心:提供机会让青少年参与他们擅长的活动,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关注内在品质:鼓励青少年关注自己的内在品质和价值观,而不是仅仅关注外表。
四、社交问题青春期是社交关系变化的重要时期。
青少年可能会面临与同龄人的交往问题,如孤独感、社交焦虑和欺凌行为。
解决方案:1. 提供社交机会:父母可以安排一些家庭活动或聚会,为孩子提供与同龄人交往的机会。
学校也可以组织社交活动,帮助青少年建立社交圈子。
2. 培养社交技能:教导青少年如何与人交往、建立信任关系和处理人际冲突的技巧。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及解决方案青春期是人生中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许多青少年在这个时期都会遇到一些心理上的困扰和问题。
这些问题不仅会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还可能对其学习和人际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青春期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解决方案至关重要。
一、抑郁症抑郁症是青春期最常见的心理问题之一,青少年可能会感到持续的悲伤、绝望和失去兴趣。
这可能导致学习成绩下降、社交障碍和自我价值观的贬低。
解决方案:1. 建立支持系统:鼓励青少年与家人、朋友和老师保持联系,并寻找可以倾诉的人。
2.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健康的饮食、适度的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的症状。
3. 专业帮助:如果青少年的抑郁症症状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二、焦虑症焦虑症是青春期另一个常见的心理问题,青少年可能会感到过度担忧、紧张和恐惧。
这可能导致学习困难、社交障碍和身体不适。
解决方案:1. 放松技巧:学习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放松技巧,有助于缓解焦虑症状。
2. 积极应对:鼓励青少年面对恐惧和担忧,尝试以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
3. 专业帮助:如果青少年的焦虑症状严重,影响到了日常生活,应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或治疗。
三、自卑感青春期是一个关注自我形象和价值的阶段,许多青少年可能会感到自卑和不满意。
这可能导致社交障碍和学习成绩下降。
解决方案:1. 积极肯定:鼓励青少年关注自己的优点和成就,用积极的方式肯定自己。
2. 培养自信心:通过参与有益的活动、尝试新的事物等,提升青少年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观。
3. 合理期望:帮助青少年树立合理的自我期望,不过分追求完美,接受自己的不完美之处。
四、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是一个寻求认同和归属感的阶段,许多青少年可能会遇到人际关系上的困扰。
这可能导致孤独感、社交焦虑和压力。
解决方案:1. 建立良好的沟通技巧:帮助青少年学会倾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以及处理冲突的方式。
2. 建立支持系统:鼓励青少年参与社交活动、加入兴趣小组等,扩大社交圈子,建立新的人际关系。
(完整版)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13-18岁)

13-18岁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目录一、厌学 (4)【案例】 (4)【行为表现】 (5)【产生原因】 (5)【专家支招】 (7)二、学习疲劳 (11)【案例】 (11)【行为表现】 (11)【产生原因】 (11)【专家支招】 (12)三、考试焦虑 (14)【案例】 (14)【行为表现】 (14)【产生原因】 (15)【专家支招】 (16)四、焦虑症 (18)【案例】 (18)【行为表现】 (18)【产生原因】 (19)【专家支招】 (19)五、挫折心理 (20)【案例】 (20)【行为表现】 (20)【产生原因】 (21)【专家支招】 (21)六、逆反心理 (22)【案例】 (22)【行为表现】 (22)【产生原因】 (23)【专家支招】 (23)七、社交恐怖症 (25)【案例】 (25)【行为表现】 (25)【形成原因】 (26)【专家支招】 (26)八、孤独心理 (27)【案例】 (27)【行为表现】 (28)【产生原因】 (28)【专家支招】 (29)九、羞怯心理 (31)【案例】 (31)【行为表现】 (31)【产生原因】 (32)【专家支招】 (33)十、嫉妒心理 (35)【案例】 (35)【行为表现】 (35)【产生原因】 (36)【专家支招】 (36)十一、猜疑心理 (38)【案例】 (38)【行为表现】 (38)【形成原因】 (39)【专家支招】 (40)十二、中学生的过分依赖问题 (40)【案例】 (40)【行为表现】 (41)【形成原因】 (41)【专家支招】 (43)十三、中学生的倔犟固执问题 (43)【行为表现】 (43)【形成原因】 (44)【专家支招】 (44)十四、中学生的意志薄弱问题 (47)【行为表现】 (47)【形成原因】 (48)【专家支招】 (49)十五、性意识困扰的问题 (50)【行为表现】 (50)【形成原因】 (50)【专家支招】 (51)十六、异性恐惧症 (52)【形成原因】 (52)【专家支招】 (53)一、厌学【案例】一位母亲最近来访,她很苦恼。
青少年最应该知道的300个常见心理问

青少年最应该知道的300个常见心理问1、我为什么要去做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吗?2、我为什么说话时感到紧张?3、我能做些什么来防止抑郁?4、我为什么容易害怕?5、我如何才能把握自我控制?6、为什么我害怕表现自己?7、为什么不能对事情保持乐观的态度?8、有多少方法可以帮助我像其他人一样自在自由?9、为什么我在别人眼中总是格格不入?10、怎样才能更好地运用自我控制力?11、我如何才能让自己克服恐惧?12、我如何才能更加勇敢地去面对危险?13、身体有多少不适可能是由内心引起的?14、我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焦虑症?15、什么会导致孤独感?16、我如何才能更加自信地去生活?17、我如何才能更加客观地看待问题?18、有多少方法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应付挫折?19、为什么我会因愤怒感到羞耻?20、我如何才能努力去拆解难以理解的概念?21、什么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处理压力?22、何种行为会形成恐惧心理?23、为什么我会容易产生嫉妒心理?24、为什么无法完成计划总是让我感觉不好?25、为什么有时我会很困惑?26、如何才能做到不把工作带回家里?27、我如何才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28、我应该如何正确说话?29、为什么对一些事情特别的谨慎?30、如何才能做到“心无旁骛”?31、为什么有时会太灵活?32、为什么有时候会很沉默?33、如何才能拥有一颗坚定的信念?34、怎样才能把握自己克服烦躁的办法?35、为什么有时会不恰当表达自己的想法?36、我如何才能把握当下,而不忧虑未来?37、如何才能更好地对待挫折?38、为什么许多情况下失败会让我感到悲伤?39、我如何才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帮助?40、为什么有时会出现反复思考一件事情的情况?41、为什么害怕失去朋友?42、为什么自信这么重要?43、为什么有时会把自己放置到一种不可能实现的期望中?44、我如何才能学会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45、为什么情绪很容易受到外界的牵制?46、为什么容易担心某些小事?47、如何才能培养一颗平常心?48、什么可以帮助我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49、我如何才能更加积极乐观地看待生活?50、我如何才能更加正确地判断的自己的选择和决定?51、我如何才能做到及时感受自己的改变?52、为什么有时会很困难向他人表达自己的看法?53、为什么有时要做的事情比自己想象的困难得多?54、为什么会期望一次行动就能获得立竿见影的效果?55、为什么有时会无法把握自己的心情?56、为什么很多事情都比想象中要困难得多?57、我如何才能更好地表达。
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有哪些青少年不良情绪如何调节和疏导

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有哪些青少年不良情绪如何调节和疏导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他们可能面临着许多情绪上的挑战和困扰。
不良情绪会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并可能影响他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业。
因此,了解和掌握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并提供相应的调节和疏导方法,对他们的成长和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一、常见的青少年不良情绪1. 焦虑:青少年面临的学业压力、社交压力、人际关系等问题,容易导致焦虑情绪的出现。
焦虑表现为内心的不安、紧张和担忧。
2. 抑郁:青少年可能因为学业、家庭关系、自我认同等问题而感到沮丧和消极。
抑郁情绪表现为持续的低落、失去兴趣和动力,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3. 愤怒: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各种挫折和冲突,往往会产生愤怒情绪。
他们可能表现出冲动、易怒、暴躁和攻击性行为。
4. 压力:青少年在学习、社交、家庭等方面会承受各种压力。
过重的压力可能导致身心疲惫、紧张不安、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
二、调节和疏导青少年不良情绪的方法1. 建立良好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系统:青少年需要得到家庭、学校和朋友的支持和理解。
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心他们的情绪和需求,提供支持和帮助。
2. 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均衡、适当的运动、充足的睡眠等健康的生活方式对调节情绪起到积极的作用。
饮食注意均衡摄入各类营养物质,适当锻炼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3. 学会放松和应对压力:青少年可以通过进行自我放松训练,如深呼吸、冥想、放松体操等,来缓解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此外,他们还可以学习积极应对压力的方法,如制定合理的目标、分解任务、寻求帮助等。
4. 培养兴趣爱好:青少年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如音乐、运动、绘画等,来释放情绪和压力,并提升自我满足感和自信心。
5. 寻求专业帮助:当青少年的不良情绪无法自行调节和疏导时,他们可以寻求专业咨询和帮助。
心理咨询师或医生可以提供相应的治疗和指导,帮助他们重建积极的情绪状态。
结论:青少年常见的不良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和压力等,这些情绪对他们的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

青春期常见心理问题1、厌学2、网瘾3、自闭症4、学习障碍,学习障碍的另一种表现是缺乏学习兴趣,青春期心理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也是心理发展的重大转折期,因为身体迅速发育而强烈要求独立,又因为心理发展的相对缓慢而保持儿童似的依赖性。
青春期就是在这种相互矛盾的心理状态中挣扎,难免会出现很多的心理问题,而常见的就是逆反心理(青春期心理断乳)。
他们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通过反复的尝试、碰撞、回视,慢慢地走向成熟,在这段时间里,需要老师和家长很大的耐心和开放的胸怀,静观他们的表演,适当的时候给予肯定和赞扬,这对于铸就他们的自信和自尊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期迷惘的产生造成青春期迷惘的原因是,在青春期,大脑生长迅速,许多新生的神经树突和轴突并没有分担工作,于是许多信号传递混乱甚至丢失,以至于我们被很多问题所困扰。
同时额叶部分逐渐成型,我们的性格被完全塑化,所以青春期的经历对整个之后的生活的影响都将是巨大的。
一、青春期教育的狭义和广义的层面从狭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主要是性教育,要讲生命的孕育和诞生的基本知识,青春发育的生理规律,青春体貌的变化,性欲望、性吸引、性冲动和性宣泄的生理与心理现象,性的安全健康和身心保护的知识,还要讲预防意外怀孕、预防性病、艾滋病、反对滥用毒品等知识。
从广义上说,青春期教育作为人生教育,它还应当传授性的价值观念、性的社会行为规范与道德责任,性的法律界限与防止性暴力等知识;教导人际交往特别是两性交往的知识与技能,帮助青少年学习关于两性之间的友情、爱情、择偶、婚姻等人生课程,懂得性别社会化、性别差异与性别角色、两性尊重与平等的基本概念。
二、关于青春期性教育的目的与内容对青少年进行青春期教育,其重要目的之一当然是为了增进性健康。
197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过关于“性健康”的概念:“性的身体层面、情感层面、智力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完整结合,从而积极地丰富人格,促进沟通和增进爱。
”如果当代男女的性健康达到这样的水平,那么两性交往、和谐、合作,两性建立某种长久的关系即婚姻,还会有今天这样多的问题吗?可以说性健康是婚姻幸福的基础,也是人生美满的要素。
少年常见的四个心理问题

少年常见的四个心理问题
1. 学习问题:常见的有学习困难、被动学习、丧失学习兴趣、厌学、逃学等。
随着课业内容及难度的增加,有些青少年容易产生畏难心理,甚至厌学等问题。
2. 网瘾问题:有些青少年长时间、习惯性地沉浸在网络游戏中,对虚拟世界产生强烈的依赖,意志力又比较薄弱,以至于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出现难以自我解脱的行为状态和心理状态。
3. 情绪问题:青春期的青少年正值叛逆期,容易出现情绪问题,例如情绪低落、烦躁、易激惹、有敌意等。
4. 人际关系问题:青春期阶段,青少年和父母的关系发生了改变,青少年开始建立与家庭分离的自我认同,他们开始寻求更多的独立性,而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内心有不安全性。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有哪些问题1:学习压力。
学习负担过重,因为学习压力而陷入痛苦的青少年屡见不鲜。
考试焦虑、厌学及学习过程中的注意力、记忆力问题等,是很常见的。
有些青少年承受不了心理压力,有时会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反抗情绪,形成家庭暴力,甚至会出现极个别极端行为。
问题2:人际交往的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独立意识的增强,青少年与社会的交往越来越广泛,独立的愿望日益强烈,社会交往、发展亲密的伙伴关系是青少年的一种精神需要。
因人际关系压力而烦恼的青少年常表现为自卑、过分注意他人评价、容易受到伤害、虚荣心强和怕丢面子等。
问题3:焦虑。
孩子内心不安或无根据的恐惧,遇到某些事情如挑战、困难或危险时出现的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
问题4:斤斤计较、自私狭隘。
当青少年出现爱钻牛角尖、对他人不理解也不宽容时、家长应该及时与之沟通。
问题5:喜欢嫉妒。
看不惯别人比自己优秀、为他人的优秀感到不舒服并怀有敌意。
嫉妒他人甚至用言语攻击、使用恶劣的手段打压等。
问题6:性情暴躁。
青少年常见的情绪问题可能是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向别人发泄情绪、暴躁易怒、经常摔东西,更有甚者以欺负他人为乐。
青少年打骂父母怎么办一、不和孩子对打对骂只要孩子对自己又打又骂,那么父母马上和孩子开始了“对打对骂”,就像是两个有矛盾的外人一样,他讲他的理你说你的理,你给我一巴掌我打你一嘴巴子,整个就是一场闹剧。
如果和孩子有矛盾的时候,千万不要这样,那只会让孩子明白,原来父母可以这样“对打对骂”。
二、平日注意加强孩子情绪自控力的锻炼打骂父母的孩子不可能整天就做一件事,不是骂父母就是对父母挥拳头,正常来讲那不过是偶尔一次罢了。
孩子并不是不明白父母是不能打骂的,可是却因为控制不住情绪所以才会出现这种行为。
那么你就要在平日注意加强锻炼孩子对自己情绪的自控力,让孩子明白做什么事情不能够凭着自己的情绪进行。
三、父母平日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有不少父母性格就过于暴躁,不管和谁一旦有不满意的时候不是满嘴的脏话,就是挥动着拳头。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

青少年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包括:
1. 学业压力:由于考试升学的压力,许多学生会感到很大的学习压力,导致焦虑、失眠等问题。
2. 社交焦虑:青少年学生面临着与同龄人相处的挑战,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孤独、无助,甚至产生社交焦虑。
3. 情感问题:青少年学生处于青春期,情绪波动较大,可能会出现失恋、家庭矛盾等情感问题。
4. 自我认知问题:有些学生可能对自己的优缺点不清楚,或者对自己的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导致迷茫和不安。
教育对策:
1. 减轻学业压力:学校应该合理安排课程和作业,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时间,同时家长也应该合理规划孩子的课外活动,让孩子有更多的机会接触大自然和社会,释放身心压力。
2. 加强社交能力训练: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社交活动,帮助学生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同时家长也应该多与孩子沟通,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完善情感教育:学校应该加强情感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同时家长也应该关注孩子的情感健康,给予他们温暖的家庭氛围。
4. 建立自我认知意识:学校可以开展自我认知训练,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优缺点和兴趣爱好,同时家长也应该鼓励孩子多阅读、多思考,提高自我认知水平。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指的是目前青少年(通常指13-18岁的群体)在心理方面的状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
1. 学业压力:由于学校的高学习要求和竞争压力,青少年经常面临着大量的学业压力。
这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自我负面评价等问题。
2. 社交媒体和手机成瘾:青少年通常沉迷于社交媒体和手机使用,这可能导致睡眠不足、社交隔离和沉迷等问题。
3. 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可能面临诸如焦虑、抑郁、自残和自杀等心理健康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与学业压力、家庭问题、社交问题或身体变化等因素有关。
4. 自我身份认同问题:在青春期,青少年通常会开始思考自己的身份和意义。
他们可能经历自我怀疑、自尊心下降和与家庭、同龄人或社会不一致的感觉。
5. 不良行为和物质滥用:一些青少年可能为了逃避负面情绪和压力而从事不良行为,例如吸烟、酗酒、滥用药物或过度使用电子游戏。
6. 家庭问题:一些青少年可能来自不稳定或有问题的家庭,例如家庭暴力、离异、亲子冲突等,这些问题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7. 自杀率上升:在一些地区,青少年自杀率有所上升。
这可能与心理健康问题和缺乏获得有效心理健康支持的机会有关。
为了改善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需要采取综合的措施,包括提供心理健康教育、建设支持体系、减轻学业压力、鼓励积极社交和家庭支持等。
同时,家长、学校和社会各界也应关注并帮助青少年维护良好的心理健康。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他们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迁,青少年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心理压力和困扰。
本文将从社会背景、心理问题的表现以及解决办法等方面探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
一、社会背景青少年面临着日益繁重的学业压力、家庭关系问题、社交困难等多方面的压力。
首先,学业压力是青少年常常面对的重要问题。
无论是来自学校还是来自家庭,对于学习成绩的强调都给青少年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其次,家庭关系问题也是影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家庭环境的不稳定、父母的过分期望等都会导致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
此外,社交困难也是青少年心理压力的一个来源。
在社交媒体的盛行下,青少年面临着与同龄人的比较、羞怯、不自信等问题。
二、心理问题的表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表现形式多样,有的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有的表现为自卑、孤独等。
首先,情绪不稳定是青少年心理问题常见的表现之一。
青少年由于面对各种压力和困扰,常常会出现情绪低落、易怒等情况。
其次,自卑和孤独感也是一些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突出表现。
在社交困难的情况下,青少年常常会对自己产生否定的观念,从而导致自卑感和孤独感的产生。
三、解决办法针对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应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
首先,建立健康的学校环境是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关键。
学校应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也应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关怀。
其次,家庭关系的和谐也是帮助青少年解决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
家长要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理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此外,社会应提供更多的心理健康服务,为青少年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支持。
总结起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复杂而严峻的社会问题。
我们应当关注青少年的成长环境,关心他们的心理健康,采取有效的解决办法帮助他们度过心理困境,健康成长。
这不仅对青少年个体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社会繁荣稳定的基础。
只有给予青少年足够的关爱和支持,我们才能共同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

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在孩子进入青春期的阶段,他们面临着许多不同的身心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各种心理问题的出现。
青春期是一个人生中非常关键的阶段,同时也是一个充满挑战和困惑的时期。
以下是一些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自我认知和身份认同青春期是孩子开始思考自己是谁以及他们在世界中的角色的时期。
他们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试图找到自己的身份认同。
这个过程包括对性别角色、文化、宗教信仰等方面的探索,有时也会导致自我否定和自卑感的出现。
情绪波动和情绪管理青春期时期的孩子常常经历情绪的波动,包括愤怒、沮丧、焦虑等情绪。
他们可能难以理解和控制这些情绪,导致情绪爆发或抑郁。
因此,他们需要学会正确的情绪管理技巧,以应对各种挑战和压力。
社交压力和人际关系在青春期,孩子渴望融入社交圈子,但同时也担心自己在同龄人中的地位和受欢迎程度。
他们可能面临羞怯、孤独、沟通困难等问题,导致他们在人际关系中感到挫折和焦虑。
性与浪漫关系青春期是性意识觉醒和对浪漫关系产生兴趣的时期。
孩子可能会遇到自我探索、性取向认知、性行为决策等问题,同时也可能受到同龄人、媒体和家庭的影响,导致他们对性和爱的理解产生困惑和压力。
学业压力和未来规划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孩子需要面对学业压力和未来规划的挑战。
他们可能面临课业负担、学业成绩、职业选择等问题,需要在家庭和学校的支持下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未来规划方向。
综上所述,青春期孩子常见的心理问题涉及自我认知、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性与浪漫关系、学业压力等多个方面。
家长和老师应该关注这些问题,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和支持关系,帮助他们度过这一重要的成长阶段。
青少年最应该知道的300个常见心理问

青少年最应该知道的300个常见心理问
1.关于自己:我是谁?我想要什么?我有梦想吗?我可以做什么?我对未来充满信心吗?我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吗?
2.关于他人:为什么我会以不同的方式爱别人?为什么他人会生
气或不高兴?为什么他人看起来可能和我不一样?当我面对不同的他
人时,我应该如何表现?与他人的关系能帮助我实现自己的目标吗?
3.关于学习:什么样的学习策略有效?我该怎么留意重要的考试
内容?我应该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处理紧张感?如何最有效地提升个人
能力?
4.关于情绪:我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我应该如何处理烦恼
和压力?我应该怎么处理悲伤和愤怒?我应该怎么管理抑郁症?
5.关于行为:我对自己有多高的要求?怎样培养自我控制能力?
我应该遵守诚实的原则吗?我该如何管理自我暴力行为?
6.关于健康:我应该如何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应该如何快乐
地度过每一天?该怎样避免抽烟、嗑药及酗酒?应该怎么处理精神健
康问题?
7.关于沟通:怎样才能建立有效的交流技巧?我应该如何面对激
烈的争论?我该如何处理和他人之间的分歧?怎样培养一种和谐的沟
通方式?
8.关于事业:我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梦想吗?我该怎么选择一个合
适的职业?我该如何利用最大的职业机会?我应该如何处理职场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18岁青少年常见的心理问题目录一、厌学 (4)【案例】 (4)【行为表现】 (5)【产生原因】 (5)【专家支招】 (7)二、学习疲劳 (11)【案例】 (11)【行为表现】 (12)【产生原因】 (12)【专家支招】 (13)三、考试焦虑 (15)【案例】 (15)【行为表现】 (15)【产生原因】 (16)【专家支招】 (18)四、焦虑症 (19)【案例】 (19)【行为表现】 (19)【产生原因】 (20)【专家支招】 (21)五、挫折心理 (22)【案例】 (22)【行为表现】 (22)【产生原因】 (23)【专家支招】 (23)六、逆反心理 (24)【案例】 (24)【行为表现】 (25)【产生原因】 (25)【专家支招】 (26)七、社交恐怖症 (27)【案例】 (27)【行为表现】 (28)【形成原因】 (29)【专家支招】 (29)八、孤独心理 (30)【案例】 (30)【行为表现】 (31)【产生原因】 (31)【专家支招】 (32)九、羞怯心理 (34)【案例】 (34)【行为表现】 (35)【产生原因】 (36)【专家支招】 (37)十、嫉妒心理 (39)【案例】 (39)【行为表现】 (39)【产生原因】 (40)【专家支招】 (41)十一、猜疑心理 (42)【案例】 (42)【行为表现】 (43)【形成原因】 (44)【专家支招】 (44)十二、中学生的过分依赖问题 (45)【案例】 (45)【行为表现】 (46)【形成原因】 (46)【专家支招】 (48)十三、中学生的倔犟固执问题 (48)【行为表现】 (48)【形成原因】 (49)【专家支招】 (50)十四、中学生的意志薄弱问题 (52)【行为表现】 (52)【形成原因】 (54)【专家支招】 (55)十五、性意识困扰的问题 (56)【行为表现】 (56)【形成原因】 (57)【专家支招】 (58)十六、异性恐惧症 (58)【形成原因】 (59)【专家支招】 (59)一、厌学【案例】一位母亲最近来访,她很苦恼。
儿子上初二,最近不知道为什么一提到学习,脸上就出现烦躁的神情,一拿到书本,就哈欠不断。
做作业时也磨磨蹭蹭,拿块橡皮也能拿半天。
妈妈让他把第二天的书看一看,他就冲妈妈说一句:“没什么好看的。
”妈妈追问了半天,他才冒出一句:“学习真没意思,真累!”他的妈妈很是焦虑,找到了班主任,班主任直截了当地告诉妈妈,他现在很厌学,也正要找家长来联系呢!他的这种对学习的反应,实际上是厌学的一个典型案例。
对学习烦躁、厌烦;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学,于是出现了消极应付的情况。
【行为表现】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甚至感到痛苦,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
厌学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即学生完成一定学习任务的速度和质量降低。
【产生原因】(1)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重大历史时期,在变革的巨浪中各种各样的思潮同时涌来,由于中学生自身不太成熟的特点,缺乏处世经验和辨别是非能力,就容易受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如:“商海”对青少年强烈吸引,许多中学生未把获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作为今后走上社会求职的必要条件,而认为有钱就有学上,有门路就有好工作,现在一些重点中学,各年级各班中都有分数不够、花钱进来的学生,这些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有厌学心理,这些都对中学生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2)家庭环境的影响。
一些学生产生厌学心理,究其原因,家庭因素是不容忽视的,家庭中的物质环境、精神氛围、家长的教育方式,都会通过有形或无形的方式给子女的学习带来正面或负面的影响。
目前,许多家庭缺乏有利于孩子学习的精神氛围,有的家长业余时间在聊天、看电视、打牌中消磨;还有的家长对学生抱以不切实际的过度期望,把家庭变成“第二学校”,自己承担“伴读”“督学”角色,这无形中增加了孩子的压力。
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常会认为学习是为了父母,而自己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以至逐渐丧失了对学习的兴趣,导致成绩下降,而成绩稍一下降,父母压力更大,学生更不愿意学,成绩更差,造成了恶性循环。
(3)来自教学内部的原因。
目前相当多的学校,其教育教学指导思想仍未从应试教育的樊篱中走出来。
升学指挥棒在中学仍有很强的支配力,由此产生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加强了学生厌学心理。
一是由于教师的教学思想仍被升学指挥棒左右,课堂上满堂灌,不注重生动活泼的教学过程,更无暇去顾及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生间的个别差异。
作业搞题海战,压得学生无喘气的机会。
凡此种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加重了学生的厌学情绪。
二是应试教育对教育评价的影响,使学校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对学生的评价,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学校向教师要分数,教师、家长向学生要高分,在这种层层压力下,一些学校只注重与升学有关的科目,挤占其他科目的时间及学生的正常假日,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
(4)学生自身的因素不良的个性特点及个性倾向。
如意志力薄弱、兴趣广泛而不专一、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内在的学习动力等。
都易失去学习兴趣。
还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碰到困难,遭遇失败,甚至是老师的冷嘲热讽和轻视,家长的打骂,这些常使他们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于是自暴自弃,产生厌学心理。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太差,学习方法不当,智力低下等,都可导致在学习中遭遇失败,产生厌学心理。
【专家支招】培养孩子完善的人格是基础从常碰到的情况看,造成学生厌学心理的原因一般分三个方面:一是我们现在的孩子承受力越来越差,抗挫折能力很弱,但家长和社会对其期望值却越来越高。
孩子情愿躲到家这个蛋壳里,也不愿去学校。
二是我们的教育目前都是向成绩看齐,缺少一个全面衡量孩子的标准。
家长对孩子的成长没有正确、及时地引导教育,对孩子的生活能力、责任感、健全人格等教育都极度缺乏。
只有在学习上出现问题时,我们才觉得有问题了。
三是还有很多孩子因为迷上网络游戏而厌学。
因为孩子的生活相对单调乏味,没有快乐体验,所以才专注于此。
针对师生关系紧张这一原因,专家指出,作为老师应时时注意观察学生的心理,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适当地给予鼓励,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重视。
一旦发现学生家庭压力过大,应及时跟学生家长沟通,做好学生的家庭工作,适当给学生减压。
据调查发现,有90%的家长很重视孩子的智力开发和培养,但是忽略了孩子的良好性格也就是情商的培养,还有对学习的爱好。
在经常接触到的一些孩子里,有很多小学时很优秀,但是到了初中、高中后就慢慢变得厌恶学习,变得任性、自私。
这样的孩子即使能考上硕士、博士,但是根本上不考虑别人、抗挫折能力差等性格缺陷最终会严重影响其今后的工作和生活。
今年几起博士生自杀的事件就是很好的例子。
另外,学校动辄给学生排名次,对学生不良的惩罚措施等都会影响孩子对学习的兴趣,除了应该改革的应试教育方式,老师也必须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同时要多留心学生心理及行为的发展。
对于中学生厌学心理的预防与矫正,理论上策略很多,。
1、倾注爱心,与学生亲和(1)以身作则。
爱是教育的真谛,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及其人格力量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动力。
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倾注满腔热情,相信每个学生都会发展成才,是对学生成长、对教育事业、家庭社会负责、对自己负责的具体体现。
教师要用高尚的师德、渊博的学识、良好的仪表、为人师表的形象影响和带动学生;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全新的教育理念、饱满的教育热情、严谨的教学态度,营造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启迪激励的课堂环境和关爱和谐的学习氛围。
(2)尊重关爱。
中学生正处在人格趋向健全、心理逐步成熟的发展时期,尊重和关爱是教育好学生的前提。
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乐学、师生情感沟通的基础,教师要面向全体,善待每个学生,关爱每个学生,帮助每位学生树立成才的信念,让每个学生都产生幸福感和安全感,才能赢得所有学生的尊敬。
(3)欣赏鼓励。
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缺点和问题属于正常现象。
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要不断地向学生提出合适的期望目标,采取与学生情感接近或相容的态度和方法,在理智闪光的同时给予感情投入,善于发现其长处并由衷地欣赏,形成和谐的情感基调;对学生的缺点和错误不能一味地指责或当众训斥,少一点审查责备的目光,多一些欣赏鼓励的热情,从思路方法、兴趣态度等方面寻求闪光点给予肯定,使学生每次学习都有充足的信心和愉悦,帮助他们在学习中取得进步,在成功或失败的体验中不断努力。
2、调适负担,为学生减压(1)实施素质教育。
学校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变片面追求升学率为“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发展。
学校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严格执行教学计划,不提升教学难度和要求,不增加课时和教学时间,加强思想品德、情感和心理教育的渗透,减少教师的外在压力;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为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创造良好课堂环境,促进不同层面学生的素质都有所提高。
(2)激发学习动机。
德国教育家第惠斯多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学生都有学好的动机,教师要发掘教材思想性素材,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学习责任与国家建设的使命是紧密结合的,要帮助学生将个人目标同学习目标结合起来,唤醒学习的内部动因,强化其内驱力,增强其自制力,提高学习自觉性,让学生在不同的时期有所发展、在不同的领域有所提高。
这样学生认为学习有必要、感兴趣时,便会积极主动且心情愉快地去对待,而不是只当成一种沉重的负担。
(3)促进自主学习。
自主发现学习法能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
教师要把适当的时间放在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和各种新的学习方法上,使学生处于一种可选择的最能满足需求的学习资源中,帮助学生在自由学习气氛内学有所得,在课程范围内自主制定目标、自主计划自己想做的事、自主确定最佳评价的准则,真正实现自主学习、自主提高、自主发展。
3、优化过程,引学生兴趣(1)构建情境。
教师要通过构建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紧密联系实际,坚持情感渗透,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动机,通过设计一些开放性、发散性、挑战性的问题,选择有吸引力的材料,把学生从苦学的深渊带到乐学的天堂,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提高学生参与教学的主动性。
教师要善于发现那些生活中与所学课程相关的问题,构成真实的问题情境,以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的方式出现,让学生动脑思考、动眼观察、动口表述、动手操作,通过鲜活的生活和事实的理解,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交往和发展的乐趣。
(2)分层设标。
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发展为本,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地指导学生在集体合作中实现互相依存和个人责任相统一,并根据学生实际水平与需求,为学生创造同伴教学、分组合作、共同提高的机会,分类分层制定有序的教学目标,激发学生自发、自主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