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部的局部解剖与操作(1)
腹腔及其内容局部解剖学课件
脾、胰尾、结肠左曲 左肾一部分
脐区
左腹外侧区
胃大弯(充盈时)、横结肠、大网膜、 降结肠
两输尿管各一部分、十二指肠一部 空肠一部分
分、空回肠各一部分
左肾一部分
耻区
左腹股沟区
盲肠、阑尾 回肠末端
回肠一部分、膀胱(充盈时)、子宫 乙状结肠一部分 (妊娠期)、乙状结肠一部分、两输 回肠一部分 尿管各一部分
第四节 结肠下区
概述 • 空肠 jejunum • 回肠 ileum • 盲肠cecum • 阑尾 vermiform appendix • 结肠colon
一、空肠及回肠
空肠占近侧2/5;回肠占远 侧3/5。空肠位于左腰区和 脐区;回肠位于脐区、右腹 股沟区和盆腔内。
(1)空肠管径较粗,管壁较厚,血 管弓级数较少,呈粉红色,粘膜 皱襞高而密。
高位阑尾 腹膜外阑尾 浆膜下阑尾
临床意义:诊断阑尾炎时, 确切的体表投影位置并不十 分重要,有临床价值的症状 是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并在 右下腹有一个局限性固定压 痛点则更具有诊断意义(问 号上的一点)。
阑尾动脉:多为1支(92%)
阑尾静脉:临床上要注意:
1. 化脓性阑尾炎时,细菌栓子可随 血回流入肝内。
2 5
4 3
6
肠系膜 系膜三角 左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血管
空
、
回
肠
的
血
管
分
布
特
点
及
临
床
应
用
肠切除吻合术时肠系膜应作扇形切除,且对系膜缘侧的肠壁应稍多切除一 些,以保证吻合口对系膜缘侧有充足的血供,避免术后缺血坏死或愈合不
良。
空回肠的神经
空回肠的淋巴
上腹部脏器解剖
三、解剖肝外胆道: 解剖肝外胆道: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 在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解剖 肝外胆道。 肝外胆道。 左右肝管--肝总管 左右肝管--肝总管,与胆 --肝总管, 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 囊管汇合形成胆总管,经十二 指肠球部后内方下行至胰头与 十二指肠降部间, 十二指肠降部间,与胰管合并 构成肝胰壶腹, 构成肝胰壶腹,开口于十二指 肝胰壶腹 肠降部的十二指肠大乳头。 肠降部的十二指肠大乳头。 十二指肠大乳头 肝胆三角:右肝管-肝总管, 肝胆三角:右肝管-肝总管, 胆囊管及肝脏下面围成。 胆囊管及肝脏下面围成。
(二)胃的静脉:常与A伴行,均回流到肝门V。 胃的静脉:常与A伴行,均回流到肝门V
胃左、 胃左、右V 胃后V 胃后V 胃短V 胃短V 胃网膜左V 胃网膜左V 胃网膜右V 胃网膜右V 肠系膜上V 肠系膜上V 左肾V 左肾V 脾V 肝门V 肝门V
胃底静脉支与左肾上腺V 胃底静脉支与左肾上腺V汇合
胃左静脉是门腔静脉温和之间的重要侧枝循环; 胃左静脉是门腔静脉温和之间的重要侧枝循环; 幽门前静脉是幽门和十二指肠第一部的分界标志; 幽门前静脉是幽门和十二指肠第一部的分界标志; 胃底静脉支汇入左肾静脉。 胃底静脉支汇入左肾静脉。
肝的毗邻--脏面: 肝的毗邻--脏面: --脏面 沟分为四部。 被“H”沟分为四部。 沟分为四部 右叶:从前至后,结肠右曲、 右叶:从前至后,结肠右曲、 十二指肠降部上端、 十二指肠降部上端、右肾及肾 上腺; 上腺; 左叶:毗邻食管腹段及胃 左叶: 前壁; 前壁; 方叶: 方叶:毗邻胃幽门部及十 二指肠球部; 二指肠球部; 尾状叶:构成网膜孔上界。 尾状叶:构成网膜孔上界。
脾动脉中1/3段发胃后动脉 脾动脉中1/3段发胃后动脉, 1/3段发胃后动脉, 在后腹膜壁层深面上行, 在后腹膜壁层深面上行,沿胃 膈韧带至胃。 膈韧带至胃。供应胃体上部近 至胃 小弯侧之胃后壁。 小弯侧之胃后壁。 胃的动脉,除了上述6支以外, 胃的动脉,除了上述6支以外, 还有左膈下动脉( 还有左膈下动脉(发自腹腔动 发出的胃底支 胃底支, 脉)发出的胃底支,供应胃底 的内侧半。 的内侧半。
兽医外科学课件:腹部手术
②牛第一腰神经传导麻醉的刺入点:
触摸第一腰椎横突后缘,距 背中线5cm处为刺入点。垂 直 进 针 5 ~ 7cm , 当 针 抵 横 突基部骨后缘,略向后移再 推 进 针 0.5cm , 注 射 药 液 15~20ml.
③牛第二腰神经传导麻醉刺入点:
在第二腰椎横突后缘确 定,操作方法同第一腰 神经。
(2) 保定与麻醉
站立保定:腰旁或 椎旁神经传导麻醉, 也可采用局部浸润 麻醉。
侧卧保定:全身麻 醉。
1)、腰旁神经传导麻醉
传导麻醉最后肋间神 经、髂下腹神经与骼腹股 沟神经,要确定3个刺入 点:
1)、腰旁神经传导麻醉
①最后肋间神经的刺入点:
牛:用手触摸第一腰椎横突游 离端前角,垂直皮肤进针。深 达腰椎横突前角的骨面,将针 尖沿前角骨缘,再向前下方刺 人0.5~0.7cm,注射3%盐酸 普鲁卡因液10ml以麻醉最后肋 间神经。然后提针至皮下,再 注入10ml药液,以麻醉最后肋 间神经的浅支。
壁切口外,用生理盐水纱布垫保护 隔离,用两把肠钳闭合闭结点两侧 肠腔,由助手扶持使之与地面呈 45°角紧张固定。术者用手术刀在 闭结点的小肠对肠系膜侧做一个纵 行切口,切口长度以能顺利取出阻 塞物为原则。助手自切口的两侧适 当推挤阻塞物,使阻塞物由切口自 动滑入器皿内,以防术部污染。助 手仍按45 °角位置固定肠管,用 酒精棉球消毒切口缘,转入缝合。
线上作切口。
(5)术 式
切开皮肤,显露腹中线。 用手术剪剪开腹中线,扩大腹中线切口。 缝合
4、中线旁切向(腹白线旁切口)
(1)适应症、麻醉与保 定:与腹中线切口相同。
(2) 术部:切口位于腹 中线旁平行腹中线,有三 种定位法:经腹直肌内侧 缘的腹中线旁切口;经腹 直肌外侧缘的腹中线旁切 口;经腹直肌的腹中线旁 切口。
局部解剖学PPT课件 腹部解剖
肝上间隙
左肝上间隙 • 左肝上前间隙 • 左肝上后间隙
右肝上间隙
镰状韧带 冠状韧带 三角韧带
肝下间隙
右肝下间隙 肝肾隐窝
左肝下间隙
左肝下前间隙 左肝下后间隙(网膜囊)
结肠下间隙
右结肠旁沟
结肠旁沟
左结肠旁沟
肠系膜窦 右肠系膜窦
左肠系膜窦
右沟上下流通,左沟不畅, 右窦封闭,左窦入盆。
膈结肠韧带
胆囊静脉cystic vein
肠系膜上静脉 sup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属支
胃左静脉left gastric vein
胃右静脉right gastric vein
脾静脉 splenic vein 肠系膜下静脉 inferior mesenteric vein
门静脉交通(门脉高压)
(二)血管与淋巴
1. 胃的动脉 (1)胃左动脉 (2)胃右动脉 (3)胃网膜右动脉 (4)胃网膜左动脉 (5)胃短动脉 (6)胃后动脉
2. 胃的静脉: 幽门前静脉
3. 胃的淋巴 (1)胃左、右淋巴结 (2)胃网膜左、右淋巴结 (3)幽门上、下淋巴结 (4)脾淋巴结 (5)贲门淋巴结
腹腔淋巴结
外口---腹股沟管皮下环 四壁: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 后壁---腹横筋膜,联合腱 上壁---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腹股沟斜疝
2.海氏三角
Hesselbach triangle
胃的位置与毗邻、胃周围的韧带及胃的动脉供 应
十二指肠悬肌的位置及临床意义
肝的位置、毗邻、上、下界的体表投影,肝蒂 的组成及重要结构的排列关系和临床意义
局部解剖学_王怀经_第四章腹部
局部解剖学教案(中文版)第四章腹部学习目标一、了解腹部的境界.二、掌握腹部体表标志、腹部分区及主要脏器的体表投影。
三、掌握腹部表面标志。
四、掌握腹前外侧壁的基本层次安排,及其上下份不同的特征(三层扁肌配布特点、腹直肌鞘的组成)。
五、掌握腹外侧壁血管和神经的分布。
六、掌握腹股沟管的解剖特点。
七、掌握腹部脏器及腹膜的基本安排。
八、掌握胃的毗邻和血管供应。
九、了解胃的淋巴回流及神经支配。
十、掌握肝十二指肠韧带内胆管、动脉、静脉的安排。
十一、掌握胆囊的形态、位置和胆囊动脉的行径。
十二、了解脾的韧带及其所包含的动脉。
十三、掌握大肠的形态特征、位置及血供。
十四、掌握阑尾的形态、血供。
十五、掌握小肠的分部和空、回肠的血供特点。
十六、掌握十二指肠的位置和毗邻。
十七、掌握肾的被膜、位置和血供。
十八、了解输尿管的行径和毗邻。
十九、掌握腹后壁的主要血管。
二十、了解腹后壁的淋巴结和植物性神经丛。
二十一、掌握腰区到达肾脏的层次结构。
第一节腹壁(一)境界腹壁上界为胸骨的剑突、肋弓,下界依次为耻骨联合上缘、耻骨结节、腹股沟韧带和髂嵴,两侧界为腋中线。
(二)、体表标志在腹壁上、下界可以摸到的骨性标志主要有剑突、肋弓、髂嵴、髂前上棘、耻骨结节、耻骨联合。
在腹前正中线的深部有白线。
白线的中部有脐。
脐的位置相当于第3~4腰椎之间的高度。
白线两侧为腹直肌。
腹肌发达者,当腹肌收缩时,在脐上方可见到由腹直肌腱划形成的横行浅沟。
(三)、层次结构特点腹壁由浅入深可分为皮肤、浅筋膜(皮下组织)、固有筋膜浅层、肌肉血管神经干层、腹横筋膜、腹膜外脂肪(腹膜下筋膜)和腹膜壁层等7层。
1.皮肤除脐及腹股沟区外,腹部的皮肤均较薄,而且富有弹性,移动性大。
2.浅筋膜(皮下组织)腹壁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构成。
其厚薄不一,个体差异较大。
内有腹壁浅动、静脉、浅淋巴管和皮神经。
腹前外侧壁上部的皮下动脉细小,来自肌膈动脉和肋间动脉的分支。
腹前外侧壁下部有两条较大的皮下动脉,它们是起自股动脉的腹壁浅动脉和旋髂浅动脉。
《局部解剖学腹部》PPT课件
向上延伸至膈。
2402.1/脾7/1 结肠韧带:脾前端 a
36
八、肝门静脉
1.的组成:通常由肠系膜上静脉 与脾静脉汇合而成,......。 2.位置与毗邻:胰颈后方→十二 指肠上部的深面→肝十二指肠韧 带→ 肝门→ 左、右支→ 肝。 3.属支与收集范围 4.特点:始、末端均为毛细血
管,缺乏静脉瓣。 5.与腔静脉间的吻合 :主要是三 处……。
2021/7/1
腹股沟镰
a
11
一、层次结构
(四)腹横筋膜 贴于腹横肌、腹直肌鞘后层和弓状线以下腹直肌的深 面。上部较弱,近腹股沟韧带和腹直肌外侧缘处较致 密。在腹股沟韧带中点上方约1.5cm处,呈漏斗状向 外突出—腹股沟管深环。
4
2021/7/1
a
12
一、层次结构
(五)腹膜外组织 向后和向下分别与腹膜后隙、盆部的腹膜外隙相续。
2021/7/1
a
37
结肠下区
2021/7/1
a
38
一、空 肠 和 回 肠
位于横结肠及其系膜与小骨盆上口之间。将大网膜翻 向上,鉴别大肠与小肠。 1.位置形态 2.肠系膜:双层腹膜组成, 含有血管、神经和淋巴, 将空、回肠固定于腹后壁, 其着处为系膜根。 系膜根从第L2→右骶髂关 节前方。
横结肠系膜
沟平面。
2021/7/1
L1
a
9
(三)肌层 1.腹直肌:前中线两侧的腹 直肌鞘内。腱划。 2.腹外斜肌:腹股沟韧、腔 隙韧带、耻骨梳韧带、腹 股沟管浅环。
一、层次结构
腹 外 斜 肌
腹 直 肌
腱划
2021/7/1
浅环
a
10
一、层次结构
3.腹内斜肌:起自腹股沟韧 带外侧1/2或2/3、髂嵴及胸腰筋 膜……。 4.腹横肌:起自7~12肋软骨 的内面、胸腰筋膜、髂嵴及腹 股沟韧带外侧1/3。……。 腹股沟镰:腹内斜肌与腹横肌 的下缘呈弓状,跨过精索的上 内侧,在腹直肌外侧缘二者呈 腱性融合称~。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腹部
局部解剖实验报告腹部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对腹部进行局部解剖,深入了解腹部的组织结构、器官位置以及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加深对人体腹部解剖学的理解。
实验材料与方法材料- 解剖刀- 解剖剪- 手术刀- 塑料袋- 消毒酒精- 消毒棉球- 腹部解剖模型(用于辅助学习)方法1. 将待解剖的腹部区域清洗干净,并用消毒酒精进行消毒。
2. 用解剖刀进行腹部皮肤切开,切口位置位于中腹部,自胸骨剑突延续至脐中线,切口长度约15厘米。
3. 利用解剖剪小心地切割皮下脂肪组织,将皮肤和皮下组织逐层剥离。
4. 切开腹肌进行观察,注意观察腹直肌、腹内斜肌以及腹横肌之间的分布和关系。
5. 剖开腹膜及其附属结构,观察腹腔内脏器官,包括胃、肝脏、胰腺、脾脏、小肠、大肠等,并了解它们相互之间的位置关系。
6. 肝脏可以进一步剖开,观察其内部结构。
7. 注意观察腹膜两层之间的腹腔脏器所在的腹腔腔隙,如前肾袢、后肾袢、大网膜囊、小网膜囊等。
实验结果与讨论在本实验中,我们对腹部进行了局部解剖,观察了腹直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之间的分布和关系。
同时,我们还剖开了腹膜及其附属结构,观察了胃、肝脏、胰腺、脾脏、小肠、大肠等重要的腹腔内脏器官,并了解了它们相互的位置关系。
腹直肌、腹内斜肌与腹横肌腹直肌位于腹部正中,由两侧肌束组成,从胸骨剑突至耻骨联合。
腹内斜肌位于腹直肌内侧,腹内斜肌斜行自肋软骨和肋骨间的筋膜上面,延伸至髂嵴。
腹横肌位于腹壁最外层,水平方向自腰椎横突延伸至髂嵴。
这三层肌肉的不同排列方向,赋予了腹部壁良好的支撑和保护功能。
腹腔内器官胃位于腹膜后上方,以C型曲折向左侧,是食物暂时贮存和初步消化的器官。
肝脏是最大的内脏器官,位于腹腔上部,负责分泌胆汁、合成血浆蛋白等重要功能。
胰腺位于胃的后方,负责胰液和胰岛素的分泌。
脾脏位于胃的左侧,是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参与免疫反应和红血球的储存。
小肠是长约5-7米的消化道一部分,用于吸收营养物质。
腹部1(局部解剖)
3.肌层
腹直肌 腹外斜肌
腹股沟浅环 腹股沟韧带 腔隙韧带 耻骨梳韧带
腹内斜肌 腹横肌
腹股沟镰(联合腱)
腹直肌鞘
4.腹横筋膜
位于腹横肌和腹 直肌鞘的深面
为腹内筋膜的一部分
5.腹膜外 筋膜(腹膜 外脂肪)
为腹横 筋膜与壁腹 膜之间的疏 松结缔组织
下腹部较 厚,形成腹膜 外间隙
6.壁腹膜
在脐以下形成5条皱襞: 脐正中襞(内有脐尿管遗迹) 脐内侧襞(内有脐动脉索) 脐外侧襞(内有腹壁下动脉)
内容:
腹股沟管 腹股沟三角
腹股沟管(inguinal canal)
位置:腹股沟韧带内侧半的上分,为一筋膜肌肉裂隙。 组成:前壁-腹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起始部
后壁-腹横筋膜和腹股沟镰 上壁-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的弓状下缘 下壁-腹股沟韧带 内口-腹股沟管深环 外口-腹股沟管浅环
内容:男:精索
女:子宫圆韧带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神经:
第17~11对肋间神经 肋下神经
髂腹下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静脉:
胸腹壁静脉 腹壁浅静脉 腹壁上静脉 腹壁下静脉
胸腹壁静 脉
腹壁浅静脉
三、腹膜与腹膜腔
1.腹膜与 腹膜腔的概念
2.腹膜与 脏器的关系
3.腹膜腔的分部
①大腹膜腔 ②小腹膜腔(网膜囊)
境界:
前壁:小网膜、胃后壁、 胃结肠韧带
后壁:覆盖胰、左肾、 左肾上腺等的腹膜
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为腹壁薄弱区,缺乏肌纤维
境界:
外-腹壁下动脉 内-腹直肌外缘 下-腹股沟韧带 前面:正对腹股沟管浅环 后面:正对腹股沟内侧窝
腹股沟直疝 腹腔内容物-海氏三角-浅环-皮下
局部解剖学课件:腹部精选图片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7以下胸神经
腹 股 沟 管四壁、两口、内容物
腹股沟三角(Hesselbach三角)
结肠上区
胃床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韧带
胃胰襞
胃周围的韧带
胃周围的动脉
胃的副交感神经--迷走神经
肝的位置与毗邻
肝的韧带与膈下间隙 1.肝的韧带
膈下间隙(7个)及相关结构
腹 部 (一) 体 表 标 志( 骨性)
(一) 体 表 标 志( 肌性)
腹
前 外
旁正中切口
侧
肋缘下斜切口
壁
下腹正中切口
手
麦氏切口
术
常
用
切
口
上腹正中切口
经腹直肌切口
经腹直肌外 侧切口
腹壁浅层血管神经
腹直肌与腹直肌鞘
腹外斜肌及腱膜形成结构
腹内斜腹膜形成的皱襞 脐下腹前壁内面的腹膜皱襞及凹窝 (p88)
第一、二、三肝门和肝蒂
肝段
1.上面
右后上段Ⅶ
右后下段Ⅵ
右前上段Ⅷ
左外上段Ⅱ
右前下段Ⅴ
左内叶Ⅳ
左外下段Ⅲ
2.下面
右前下段Ⅴ
左内叶Ⅳ
右后下段Ⅵ
左外下段Ⅲ
尾状叶 (段Ⅰ)
右后上段Ⅶ
Ⅰ
左外上段Ⅱ
肝外胆道及胆总管分段
胆囊三角
肠系膜根及左、右肠系膜窦及左右结肠旁沟
空、回肠动脉--源于肠系膜上动脉(所有文字)
空、回肠动脉弓
盲肠,阑尾及动脉
化脓性阑尾炎导致肝脓肿途径 (所有文字)
结肠及血管(所有文字及箭头)
腹腔间隙及交通
腹部的局部解剖
编辑ppt
8
皮肤
特点:
前外侧皮肤薄而有弹性, 皮下组织松弛, 两层组织易分离。
皮神经分布:
剑突平面 第7肋间神经前支
脐平面
第10肋间神经前支
髂前上棘平面 第12肋间神经前支
腹股沟平面 第1腰神经前支
编辑ppt
9
腹壁下A
浅筋膜
脐平面以下: 浅层(脂肪层)Camper筋膜
(向下—大腿脂肪层)。 深层(膜性层)Scarpa筋膜
编辑ppt
25
编辑ppt
26
(二)血管与淋巴
肠系膜上动脉 空、回肠动脉 (三)神经
编辑ppt
27
八、盲肠与阑尾
(一)盲肠 cecum
结肠体表投影 Mcburney点及Lanz点 阑尾常见的位置
2.血管 阑尾动脉 阑尾系膜 阑尾静脉
3.神经
编辑ppt
17
腹膜外筋膜
编辑ppt
18
壁腹膜
编辑ppt
19
壁腹膜
编辑ppt
凹间韧带
20
腹前外侧壁深层的血管和神经
髂腹下N
髂腹股沟N
生殖股N 生殖支
精索
编辑ppt
21
腹腔 脏器
编辑ppt
22
编辑ppt
23
七、空肠与回肠
(一)形态结构与位置
编辑ppt
24
肠系膜
肠系膜特点 肠系膜根位置 左右肠系膜窦位置及交通
编辑ppt
33
腹膜后隙内容:
腹膜后隙有胰、 十二指肠大部、肾、 肾上腺、输尿管腹 部、大血管淋巴结 和神经等。
编辑ppt
34
编辑ppt
35
(在中线处附于白线)。 两侧向下—腹股沟韧带下方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
腹部手术解剖层次
1.皮肤和皮下组织层:腹部手术首先会穿过皮肤和皮下组织,这是手术入口处。
在这一层次,需要注意清洁皮肤,并用合适
的切口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分层切开。
2.腹壁肌肉层:在穿过皮肤和皮下组织之后,手术进入腹壁
肌肉层。
这一层次包括腹直肌、腹外斜肌、腹内斜肌和腹横肌等。
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切口和方法来暴露腹壁
肌肉。
3.腹膜层:腹膜是覆盖在腹腔内脏器上的一层薄膜,分为壁
腹膜和脏腹膜。
腹膜层次是腹部手术的重要步骤之一,手术进
入腹膜层后,需要小心剥离腹壁腹膜以及将其缝合,以免损伤
腹腔内的器官。
4.腹腔内脏器层:在通过腹膜层之后,手术进入腹腔内。
腹
腔内包含多个脏器,如胃、肝脏、胆囊、肠道、脾脏和肾脏等。
根据手术的需要,可以选择适当的器官暴露或切除。
5.血管和神经层:在进行腹部手术时,血管和神经是需要特
别注意的结构。
手术操作需要小心处理和保护腹部的主要血管,以及避免损伤附近的神经。
腹部的局部解剖学
右前叶 右后叶
右段间裂
右半肝
右后叶上段 右后叶下段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五、肝 胆 系 统
(一)肝
4.血管 肝固有动脉(营养性血管)—供给肝需氧量的40~60% 肝本身需要的营养物质 肝门静脉(功能性血管)—供给的血量占70~80%,主要把肠管吸收的水分 和含营养物质的静脉血输入肝,进行加工 肝静脉→下腔静脉 5.淋巴 1)浅组 2)深组 6.神经 腹腔神经丛、迷走神经前干的肝支和膈神经的分支支配
(3)副交感神经
左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前干 (节前纤维) 右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后干
胃前支→胃前壁、鸦爪分支→胃壁神经丛→胃腺、肌层 (节后纤维)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一、胃
(四)胃壁的结构
浆膜 外层纵行 肌层 中层环行 (平滑肌) 内层斜行 粘膜下层 粘膜 (幽门瓣)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二、十 二 指 肠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五、肝 胆 系 统
(一)肝
1.形态与结构 肝门(第一肝门) 第二肝门 第三肝门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五、肝 胆 系 统
(一)肝
1.形态与结构 肝蒂 肝蒂内的主要结构 (网膜孔水平): 右前方-胆总管 左前方-肝固有动脉。 两者间的后方-肝门 静脉 2.位置与毗邻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四、盲肠、阑尾与结肠
(三)结肠
2.分布及位置与 毗邻
(1)升结肠 (2)横结肠 (3)降结肠 (4)乙状结肠
第四节 腹 腔 脏 器
四、盲肠、阑尾与结肠
3.血管
(三)结肠
(1)动脉
右半结肠:
肠系膜上动脉→ ①中结肠动脉 ②右结肠动脉 ③回结肠动脉
腹壁解剖及操作
1. 皮肤 skin 2.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3. 腹外斜肌 aponeurosis of external obliquus abdominis
(二)腹股沟区层次结构 The Lay(e一rs)of境th界e BInoguunidnaarlyRegion
膜
Transversalis fascia
2. Superficial fascia
❖ Superficial fascia consists of a layer of connective tissue that contains a variable amount of fat.
❖ Above the level of umbilicus, it is a fatty layer. ❖ In the inferior part of the anterolateral wall, the subcutaneous
1. 腹部的境界
•上界:为胸廓下口, 即剑突、肋弓、第 11肋前端、第12肋 下缘和第12胸椎围 成;
• 下界:为耻骨联合 上缘、耻骨嵴、耻 骨结节、腹股沟韧 带、髂嵴至第5腰椎 下缘的连线。
2. (固有)腹腔的境界 • 上界:膈 • 下界:骨盆上口
3A. 腹 部 的 分 区
(九分法)
3B. 腹 部 的 分 区
❖❖返腹转股韧沟带管r皮ef下lec环tedsulipgearmficeinatl、in腹gu股in沟al韧ri带ngi:n内gu侧in脚almliegdaimalecnrtu、s、 外腔侧隙脚韧带latlearcaulncarur sli、ga脚m间en纤t、维耻in骨te梳rc韧ru带rapl feicbteinrse.al ligament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股沟管皮下环 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内侧脚medial crus、 返转韧带reflected ligament、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 外侧脚lateral crus、脚间纤维intercrural fibers. ligament 腔隙韧带lacunar ligament、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 腹股沟韧带inguinal ligament、腔隙韧带lacunar ligament、耻骨梳韧带pectineal ligament
Internal oblique muscle
Internal oblique m. aponeurosis
(2)腹内斜肌及其腱膜 internal oblique muscle & aponeurosis :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后层,结合腱 和提睾肌。
1. 肌层 The Muscular layer
前外侧群 The Anterolateral Group The three flat muscles are the:
– 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 muscle – 腹内斜肌 internal oblique muscle – 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 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 锥状肌 pyramidalis
Above the arcuate line
Below the arcuate line
四、腹 股 沟 区 The Inguinal Region
• 境界 The boundary
• 层次与特点 The layers and characteristics
• 腹股沟管 The inguinal canal
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
腹外斜肌腱膜 External oblique, aponeurosis
Medial crus
Intercrural fibers
• 腹股沟管皮下环 superficial inguinal ring:内侧脚medial crus、 (1)腹外斜肌 external oblique 外侧脚lateral crus、脚间纤维intercrural fibers. muscle
• 腹直肌鞘包绕腹直肌,由腹外侧壁三个扁肌的腱膜构成,分 为前、后两层。 • 在弓状线以上: –腹直肌鞘前层 anterior layer of the rectus sheath 由腹 外斜肌腱膜和腹内斜肌腱膜前层构成; –腹直肌鞘后层 posterior layer of the rectus sheath 由腹 内斜肌腱膜的后层和腹横肌腱膜构成。 • 在弓状线以下: –腹直肌鞘前层由三个扁肌的腱膜构成; –腹直肌鞘后层缺如。
(二)腹股沟区层次结构 The Layers of the Inguinal Region
特点:①腹外斜肌在此区移行为腱膜,并在下部形成一裂口(浅环) 7. 腹横筋膜 Transverse fascia ;②腹内斜肌与腹横肌的下缘未达腹股沟韧带的内侧部,两者间无 8. 腹膜外筋膜 Extraperitoneal fascia 肌层覆盖;③有精索或子宫圆韧带通过,形成了一潜在性裂隙;④ 9. 腹璧下动脉Inferior epigastric a. and 旋髂深动脉 deep circumflex iliac a. 在人体站立时,该区所承受的腹内压力比平卧时高3倍。 因此,腹 10.璧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 股沟区为腹壁的薄弱区,是腹壁疝的多发部位。
Pubic crest 耻骨嵴
Anterior superior iliac spine 髂前上棘
Superior edge of pubic symphysis 耻骨联合上缘
Location of inguinal ligament
2. 软 组 织 标 志
3. 体 表 投 影
三、腹 前 外 侧 壁 The Anterolateral Abdominal Wall
Transversus abdominis
Transversus abdominis, aponeurosis
(3)腹横肌及其腱膜 transversus muscle & aponeurosis:
参与构成腹直肌鞘前层(弓状线以下)、后层(弓状线以上) , 结合腱 和提睾肌。
☆提睾肌
Cremaster muscle
Scarpa 筋膜
深层称为Scarpa` fascia,是富有弹性纤维的膜性层,在中线附于白线,
向下在腹股沟下方约一横指处,紧附于股部的深筋膜,在耻骨结节之间,越 过耻骨联合向下至会阴,与会阴浅筋膜(Colles筋膜)相延续。
Skin
Superficial fasica Camper’s fascia Scarpa’s fascia Muscles of anterior abdominal wall
(二)腹股沟区层次结构 (一)境界 Inguinal The Layers of the BoundaryRegion
4. 髂腹下神经 Iliohypogastric n. 和髂腹股沟神经 ilioinguinal n. 5. 腹内斜肌 Obliquus internus abdominis 6. 腹横肌 Transversus abdominis
• 腹股沟三角 The inguinal triangle
• 疝 hernias :腹股沟直疝 Direct inguinal
hernias 、腹股沟斜疝 indirect inguinal hernias、
股疝 femoralhernias
1. 皮肤 skin 2. 浅筋膜 superficial fascia 3. 腹外斜肌 aponeurosis of external obliquus abdominis
1. 腹部的境界
•上界:为胸廓下口, 即剑突、肋弓、第 11肋前端、第12肋 下缘和第12胸椎围 成; • 下界:为耻骨联合 上缘、耻骨嵴、耻 骨结节、腹股沟韧 带、髂嵴至第5腰椎 下缘的连线。
2. (固有)腹腔的境界
• 上界:膈
• 下界:骨盆上口
3A. 腹 部 的 分 区
(九分法)
3B. 腹 部 的 分 区
Thoracoabdominal incision Superior median incision
Subcostal incision Superior transverse incision
McBurney’s incision Inferior median incision Inferior transverse incision
Rectus sheath, anterior layer
弓状线 Arcuate line
Pyramidal m.
(4)腹直肌 rectus abdominis (5)锥状肌 pyramidal muscle
腹 直 肌 鞘
☆腹直肌鞘 rectus sheath
☆ 腹直肌鞘 Rectus sheath
• 腹股沟深环deep inguinal ring • 窝间韧带 interfoveolar ligament
4. 壁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
腹前壁内面的皱襞及凹窝
5. 腹 前 Transrectus incision 壁 手 术 Pararectus 常 incision 用 Paramedian 切 incision 口
☆腹股沟镰Inquinal falx
联合腱 Conjoined tendon
☆腹横肌下缘
腹内斜肌及其腱膜和腹横肌及其腱膜形成的结构
腱 划 tendinous intersections
Rectus sheath, posterior layer
Rectus abdominis tendinous、 皮 神 经
髂腹股沟区和下腹部的皮瓣 The ilioinguinal and the lower abdominal flaps
(二)深层结构 The Deep Structures
• 肌肉层次 Muscular layer • 血管、淋巴及神经 Vessels, lymph and nerve • 腹横筋膜 Transversalis fascia • 腹膜下筋膜 Extraperitoneal fascia • 壁腹膜 Parietal peritoneum
局部解剖学(十四)
腹部的局部解剖与操作(1)
主要内容 Main Content
• 境界与分区 The boundary and region
• 表面解剖
The surface anatomy • 腹前外侧壁 The Anterolateral Abdominal Wall
一、境界与分区 Boundary and Region
• 浅层结构 Superficial structures
• 深层结构 Deep structures
les
皮肤 浅筋膜 深筋膜和肌肉 腹横筋膜 腹膜下筋膜 壁腹膜
The layers of the anterolateral abdominal wall
(一)浅 层 结 构
The superficial structures
(四分法)
二、表 面 解 剖 The Surface Anatomy
• 体表标志 Surface landmark
• 表面投影 Surface projection
1. 骨 性 标 志
Costal arch 肋弓
Xiphoid process 剑 突
Iliac crest 髂嵴
Pubic tubercle 耻骨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