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6b5f390a33687e21af45a95b.png)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于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中庸》(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389a1432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ba.png)
弘扬传统文化的儒家经典名句一、仁爱篇1. 《论语·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句话强调了人们应该用自己不希望遭受的待遇对待他人,倡导了一种宽容、仁爱的道德观念。
2. 《孟子·尽心上》:“人之性,善恶皆备焉;其所先学者也。
”这句话强调了人性本善,人们应该以良好的品德作为先学之事,从小就培养出善良的品性。
二、修身篇3. 《大学·修身》:“修身而正其家,其身之理也。
”这句话告诫人们要先修身,使自己道德修养完善,然后才能影响和改善家庭,实现个人与家庭的和谐共处。
4. 《论语·学而》:“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这句话强调了要通过不断温习已学知识,使其牢固掌握,从而能够运用于新的学习和教学中。
三、治国篇5. 《大学·治国》:“治国必先齐其家。
”这句话强调了治国之道的首要是治理好自己的家庭,使家庭和睦,个人品德高尚,才能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6. 《孟子·滕文公上》:“礼者,治之纲纪也。
”这句话强调了礼仪的重要性,它是治理国家的纲领和准则,能够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四、修身篇7. 《中庸·中庸》:“中庸之道,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这句话强调了中庸之道的重要性,只有做到中庸,才能使国家和民众长久稳定。
8. 《论语·子路》:“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这句话强调了君子应该少言而多行,注重实际行动,以身作则,为他人树立榜样。
五、修身篇9. 《论语·颜渊》:“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应该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不厌其烦地传授知识给他人。
10. 《大学·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句话说明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过程和逻辑,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
通过以上列举的儒家经典名句,我们可以看到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如仁爱、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礼仪等,这些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哪些
![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1b3b89c133687e21af45a9fe.png)
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哪些1、《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3、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中庸》(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4、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大学》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6、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
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9、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中庸》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
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儒家经典名句赏析
![儒家经典名句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3877f627d3240c8447efe4.png)
儒家经典名句赏析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
5、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
——《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孟子·尽心下》完全相信《尚书》,还不如没有《尚书》。
孟子看书,并不尽信书,而是通过自己的分析研究再做出判断,这种敢于疑书、敢于与“权威”较劲的精神,是应该大力提倡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于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中庸》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名句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a31e9c2904a1b0717ed5ddcf.png)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名句1、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2、天生德于予,桓雎其如予何?《论语》3、巧言令色,鲜矣仁。
《论语》4、一轨九洲,同风天下。
《春秋》5、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国戾,一国作乱。
《大学》6、故为政者,每人而悦之,日亦不足矣。
《孟子》7、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论语》8、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论语》9、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礼记》10、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中庸》11、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诗经》12、嫠不恤其纬,而忧宗周之陨,为将及焉。
《左传》13、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1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左传》15、惟上帝弗常。
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
《尚书》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论语》2、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论语》3、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4、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5、君子无所争。
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论语》6、里仁为美。
择不处仁,焉得知!《论语》7、任贤勿贰,去邪勿疑。
《尚书》8、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9、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论语》10、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11、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我于老彭。
《论语》12、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
《礼记》13、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尚书》14、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15、心之忧危,若蹈虎尾,涉于春冰。
《尚书》1、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论语》2、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于予与何诛?《论语》3、事君尽礼,人以为谄也。
《论语》4、愿一日,有女同车,颜如舜华。
《诗经》5、不宝金玉,而忠信以为宝。
儒家经典名言大全
![儒家经典名言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6183ecc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1c.png)
儒家经典名言大全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2、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5、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9、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1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熹11、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12、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3、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14、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15、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17、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8、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9、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0、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2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2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24、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2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26、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7、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8、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9、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0、仁者无敌。
3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32、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3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4、其进锐者,其退速。
35、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36、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37、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3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https://img.taocdn.com/s3/m/7efacbf7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23.png)
儒家思想经典格言1、《论语》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孟子》孟子曰:“富贵不能某某某,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于至善。
4、《中庸》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5、《诗经》关关雎某某某,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6、《易经》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7、《孝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8、《礼记·学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9、《老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10、《庄子》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11、《三字经》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12、《弟子规》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13、《金刚经》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14、《心经》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5、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16、孔子: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德者事业之基。
《菜根潭》道德是事业的基础。
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
坤》做好事的家庭必给后代流下幸福,贯做恶事的家庭必给后代留下祸殃。
3、德不孤,必有邻。
《论语。
里仁》4、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尚书。
周官》讲道德,心安理得;做坏事,心劳日拙。
5、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尚书。
周官》财富可以修饰房子,道德可以滋润人身,使人心宽体胖。
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梁惠王上》尊敬我的.长辈,继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爱护我的子女,继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子女。
7、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儒家思想名言名句
![儒家思想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d7d5edab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79.png)
儒家思想名言名句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最有影响力的哲学思想之一,它的核心价值观包括仁、义、礼、智、信等。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张实践和融合,强调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下面是一些儒家思想中脍炙人口的名言名句。
1. 仁者爱人,博爱万物这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强调人应该具备仁爱之心,同情他人,并对万物抱有博爱之情。
儒家认为,只有通过仁爱,我们才能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
2.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强调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
儒家思想主张人们应该以善良和公正的态度对待他人,不要做出自己不愿意接受的行为。
通过对他人施以仁慈和宽容,我们也能够获得别人的尊重和好感。
3. 行有不得而见,思无不得而见这是儒家思想中关于修养和思想认识的名句。
儒家倡导通过行为来表达自己的价值追求,同时提倡心灵的开放和思考。
只有通过实践和思考,我们才能够达到对道德和真理的更深层次的理解。
4.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这句话强调了知识和学问的重要性。
儒家思想主张人们要勇于追求知识,对于自己不懂的事物要虚心学习。
同时,儒家也强调了谦逊和谨慎的态度,在面对自己不了解的领域时要以“不知”为己任,以保持一颗谦虚的初心。
5. 孔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是儒家思想中关于真诚和仁爱的名言。
孔子教导人们,巧言令色不足以代替真诚的仁爱之心。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善意,这是在实践生活中体现出来的最真实的品质。
6.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句话强调了儒家对学习和谦虚态度的重视。
儒家倡导人们要保持敏锐的学习意识,不因为自己已经有一定的知识和智慧而骄傲自满,时刻保持对知识和道德的渴求,并敢于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
总结起来,儒家思想中的这些名言名句体现了其强调的人伦关系、个人修养以及对真理和道德的不断追求。
这些名言名句通过简短有力的表达方式,教导人们如何更好地生活、相处和追求真理,对于我们时刻保持正确的价值观和人际关系有着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
![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449047f9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e19bc71.png)
儒家思想的名言名句1.孔子的名言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
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
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论语》(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
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
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儒释道经典语录
![儒释道经典语录](https://img.taocdn.com/s3/m/11b83bd1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47.png)
儒释道经典语录在中国传统哲学中,儒、释、道是主要的三个宗教和哲学思想流派。
它们分别代表了儒家、佛教和道教的核心理念与教义。
这三个流派中有许多经典和经典语录,既能够反映出它们各自的核心教义,也为人们提供了宝贵的思想启示和指导。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一些儒、释、道三个经典流派中的著名语录,以期能够加深我们对于这些思想的理解和认识。
一、儒家经典语录1. 孟子:“君子之道,贵义而已矣。
”这句话出自《孟子》一书中,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它表示了君子追求道义的目标和追求真理的意愿。
2. 礼之用,和为贵。
”这句话强调了儒家思想中的“礼”的重要性。
儒家认为,通过遵从社会的礼仪规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维护社会的安定和发展。
3.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的一种道德准则,即己所不愿接受的待遇,也不要对他人施加。
这个原则体现了儒家思想中关于待人处事的基本道德要求。
二、佛教经典语录1.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
”这句话出自《心经》中,强调了佛教中的“无常观”。
佛教认为,人世间一切事物皆为虚幻不实,应以超脱世俗之境界来看待与面对。
2. “众生平等,菩提心无边。
”这是佛教教义中的一句经典语录,强调了平等和慈悲的价值。
佛教鼓励人们对待众生一视同仁,主张通过菩提心的修持来利益一切众生。
3.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佛教中的苦海,寓意着人们修行佛法可以摆脱痛苦的轮回,达到解脱和智慧的彼岸。
三、道教经典语录1. “道可道,非常道。
”这是老子在《道德经》中提出的一句著名语录,表明道教思想中追求的道不可描述、不可言传。
只有通过个体的修行和体悟,才能领悟到道的真谛。
2. “无为而无不为。
”这是道家思想中的一句经典语录,强调了悠然自得、无为而治的态度。
道家认为,自然流动、无为而成就是最高的治理之道。
3. “知足常乐。
”这句话出自《庄子》一书中,强调了满足心态的重要性。
道家倡导人们从容淡然地面对人生的种种变化,通过知足而获得真正的快乐和内心的宁静。
500句儒家经典,句句如沐春风,值得终身背诵
![500句儒家经典,句句如沐春风,值得终身背诵](https://img.taocdn.com/s3/m/2cc0eec1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d.png)
500句儒家经典,句句如沐春风,值得终身背诵1.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中庸)3.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
(礼记)4.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5.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礼记)6.苛政猛于虎。
(礼记)7.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易经)8.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9.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书经)10.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家经)11.大道之行,天下为公。
(礼记)12.知耻近乎勇。
(礼记)13.文武之道,一张一弛。
(礼记)14.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远。
(易经)15.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书经)16.礼尚往来,来而不往非礼也。
(礼记)17.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冠子)18.放之四海而皆准。
(礼记)19.皇皇不可终日。
(礼记)20.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书经)21.口惠而实不至,怨灾及其人。
(礼记)22.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2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2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25.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论语)26.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论语)2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论语)28.发奋忘食,乐以忘优,不知老之将至。
(论语)29.以直报怨,以德报德。
(孔子)30.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31.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孔子)32.道不同,不相为谋。
(孔子)33.季孙之忧,不在?臾,而在萧墙之内也。
(孔子)34.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
(孔子)35.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
(孔子)3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37.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孔子)38.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孔子)39.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孔子)40.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孔子)41.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孔子)42.政者,正也。
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孔子)43.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儒家经典名句
![儒家经典名句](https://img.taocdn.com/s3/m/1e16da8058f5f61fb6366646.png)
儒家经典名句导读:经典语句儒家经典名句1、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2、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5、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年罕至焉,故非有其志者不能至也。
6、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7、故不积硅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9、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10、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
11、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12、尽信书,不如无书。
13、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14、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15、养心莫善于寡欲。
16、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7、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8、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19、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2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21、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2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3、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4、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2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26、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27、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
28、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29、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30、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3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在邦无怨,在家无怨。
32、尊贤使能,后杰在位。
33、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0句儒家经典语句,五千年文明沉淀的大智慧!
![10句儒家经典语句,五千年文明沉淀的大智慧!](https://img.taocdn.com/s3/m/ff51bbf6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8.png)
10句儒家经典语句,五千年文明沉淀的大智慧!10句儒家经典语句,五千年文明沉淀的大智慧!1、君子思不出其位。
选自《论语·宪问篇第十四》。
【译文】君子考虑问题,从来不超出自己的职位范围。
2、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选自《大学》。
【译文】财富可以装饰房屋,品德却可以修养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体舒泰安康。
3、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选自《春秋繁露·玉杯第二》。
【译文】使百姓服从君主,使君主服从于天,这是春秋的大义啊。
4、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选自《礼记·檀弓》。
【译文】君子爱人是用德行,小人爱人是姑息迁就。
5、君子直言直行,不宛言而取富,不屈行而取位。
选自《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译文】君子说话做事都要正直,不靠花言巧语求取财富,不靠卑躬屈膝求取禄位。
6、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选自《孟子·离娄上》。
【译文】自己糟蹋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好说的话;自己放弃自己的人,和他没有什么可合作做的事。
7、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选自《大学》。
【译文】心思不端正、注意力不集中就像心不在自己身上一样,虽然在看,却像没有看见一样,虽然在听,却像没有听见一样,虽然在吃东西,却一点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8、太上不生恶,其次而能夙绝之也,其下复而能改也。
选自《大戴礼记·曾子立事》。
【译文】首先不做坏事,这是最主要的,其次能及早与坏事断绝,再次是做错事能够改正。
9、君子不先人以恶,不疑人以不信,不说人之过,成人之美。
选自《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上》。
【译文】君子不事先认为人家不好,不用不信任的眼光猜忌人,不宣扬别人的过失,并成全人家的好事。
10、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选自《孟子·公孙丑下》。
【译文】以全天下人都顺从的力量去攻打连亲戚都会叛离的人,必然是不战则已,战无不胜。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89310c0c3968011ca300913b.png)
【】儒家经典语录精华100句(附注释)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摘《大学》(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摘《大学》(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像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像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
)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摘《大学》(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摘《大学》(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满足于自己庄稼的好。
)5、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摘《大学》(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于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8、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中庸》(自己不愿意的事情,也不要施加给别人。
)9、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中庸》(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10、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中庸》(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11、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12、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儒家励志名言_励志名言
![儒家励志名言_励志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3d05be19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4a.png)
儒家励志名言1、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2、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
4、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5、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6、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7、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8、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9、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10、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1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12、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13、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14、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5、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16、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17、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18、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19、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0、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1、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2、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23、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24、贤者在位,能者在职。
2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26、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为。
27、巧言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2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2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
儒家经典名言
![儒家经典名言](https://img.taocdn.com/s3/m/8e3a57bd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3.png)
儒家经典名言儒家经典名言11、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2、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
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6、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
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7、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
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8、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9、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10、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1、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12、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14、过,则匆惮改。
15、不迁怒,不二过。
16、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17、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8、无欲速,无见小利。
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1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儒家经典名言21、蓄疑败谋,怠忽荒政。
《尚书》2、凤皇于飞,翙翙其羽,亦傅于天。
《诗经》3、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4、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中庸》5、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孟子》6、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
《左传》7、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论语》8、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论语》9、吃一堑,长一智。
《春秋》10、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论语》11、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论语》12、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小人之泽,五世而斩。
予未得为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
《孟子》13、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
《礼记》14、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15、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
儒家经典名句摘抄
![儒家经典名句摘抄](https://img.taocdn.com/s3/m/ce31705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17.png)
儒家经典名句摘抄儒家经典名句摘抄1、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3、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孟子·告子下》4、一个人如果不能从内心去原谅别人,那他就永远不会心安理得。
5、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论语·子罕》6、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7、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红楼梦8、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吴承恩9、傲不可长,欲不可纵,乐不可极,志不可满。
——魏徵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
——诸葛亮11、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
——王安石12、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13、天生我才必有用。
——李白14、于忧患,死于安乐。
——孟子15、仰不愧天,俯不愧人,内不愧心。
——韩愈16、世事忙忙如水流,休将名利挂心头。
粗茶淡饭随缘过,富贵荣华莫强求。
17、与人交,不为人所信,义未至也。
18、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19、两心不可以得一人,一心不得百人。
20、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2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诸葛亮2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韩愈23、坚志而勇为,谓之刚。
刚,生人之德也。
——《练兵实纪·刚复害》24、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训俗遗规》25、积土而为山,积水而为海。
——《荀子·儒效》26、当你劝告别人时,若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那么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27、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28、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29、从来没有抱什么希望的人也永远不会失望。
儒家经典《论语》10句名言,简短深刻,精辟有深意!
![儒家经典《论语》10句名言,简短深刻,精辟有深意!](https://img.taocdn.com/s3/m/35328720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a1.png)
儒家经典《论语》10句名言,简短深刻,精辟有深意!1.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论语·阳货》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也不想,这可不行啊!用以告戒人们不可好逸恶劳、无所事事。
2. 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面对仁德,即便是自己的老师,也不会相让于他。
3. 父母唯其疾之忧。
--春秋·鲁·孔子《论语·为政》父母最担心的事情,是子女生病。
对父母能付出当自己孩子生病时的那种担忧、那种关爱,只有到了这种程度的关心才是真正的孝道。
4. 三思而后行。
--《论语·公冶长》三思:指经过反复的思考。
做事情之前,一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然后再去做。
5. 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尧曰》。
不通过辨别别人的言语,是不能够真正了解这个人的。
6. 孝哉,闵子骞!人不问于其父母昆弟之言。
--春秋·鲁·孔子《论语》闵子骞为孔子弟子中德行与颜回并称的。
这句话意思是,别人说父母兄弟的坏话,不能影响自己对他们的感情。
7. 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已经完成的事情,便不要再去解释,已经决定的事情也不要再去劝阻,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要再去责怪。
成语“成事不说”、“既往不咎”即由此而来。
8.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季氏》同正直的人、真诚的人、见识广博的人交朋友,有自身是有益处的。
9. 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
祭之以礼。
--春秋·鲁·孔子《论语》在孔子看来,养生葬死是孝道最直接的体现,古人对双亲的葬礼非常看重。
民间传说中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寄托了社会对孝子的美好祝愿。
10.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春秋·鲁·孔子《论语》在孔子的眼中,孝顺首先不是表现在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能否承担起传承的使命,有的时候,这需要子女做出极大的个人牺牲。
赞美儒家文化的诗句
![赞美儒家文化的诗句](https://img.taocdn.com/s3/m/6bc35191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21.png)
27.为妇若此能,乃是儒家子。——梅尧臣《送薛氏妇归绛州》
28.尝贡趋国门,岂及贫儒家。——梅尧臣《亳州李密学寄御枣一箧》
29.昂藏儒家子,五十殒蒿莱。——梅尧臣《伤何皆秀才》
30.文学儒家子,儒本通天人。——梅尧臣《赵秘校见访》
赞美儒家文化的诗句
1.儒家苦迂阔,遂将世情疏。——徐铉《奉酬度支陈员外》
2.业履冰壶器镆邪,元戎韬略况儒家。——陈造《次王帅韵后诗呈叶教授·业履冰壶器镆邪》
3.法自儒家有,心从弱岁疲。——杜甫《偶题》
4.儒家邻古寺,不到又逢秋。——贾岛《雨中怀友人》
5.怜君儒家子,不得诗书力。——白居易《伤唐衢二首》
6.戚里夸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白居易《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
7.风标当剧部,冠带称儒家。——卢纶《送元昱尉义兴》
8.礼乐儒家子,英豪燕赵风。——韦应物《送崔押衙相州》
9.本来儒家子,莫耻梁鸿贫。——刘长卿《别李氏女子》
10.儒家有释子,年少学支公。——许浑《送郑寂上人南行》
11.几代儒家业,何年佛寺碑。——张祜《题丘山寺》
12.胡为儒家流,没齿勤且恪。——皮日休《初夏游楞伽精舍》
13.生在儒家遇太平,悬缨重滞布衣轻。——吕洞宾《呈钟离云房》
14.宇文文学儒家子,竹绕书斋花映水。——李贾客俦。——方回《送徐如心如婺源三十韵》
16.贫是儒家事,生平畏四知。——仇远《次西和韵》
17.佛者别南北宗,儒家分朱陆氏。——刘克庄《六言偈四首·佛者别南北宗》
18.同□炀者并吹者,融会儒家与墨家。——刘克庄《次韵竹溪题达卿后坡·瘠地力耕禾倍入》
19.史氏循良传,儒家果艺科。——刘克庄《送王南海二首·史氏循良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欣赏的儒家思想经典名句或诗句有
哪些
1、《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摘《大学》
(《诗经》说:“茂盛的桃树开着鲜艳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和睦相处。
”)
2、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摘《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感情没有表现出来,叫做中;表现出来合乎法度,叫做和。
达到中和,天地就各居自己的位置,万物也就生长了。
)
3、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摘《中庸》
(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
)
4、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己而后非诸人。
——《大学》大意: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
5、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
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大学》
大意;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
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
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会谨慎。
6、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大意:天赋予人的品德叫做“性”,遵循事物本性就叫做“道”,使人修养遵循道就叫做“教”。
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中庸》大意:广泛地学习知识,详细地询问事物发展的原因,慎重地加以思考,明确地辨别是非,踏实地去实践。
8、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
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中庸》
大意:由于诚恳而明白事理,这叫做天性;由于明白事理而做到诚恳,这是教育的结果。
真诚就会明白事理,能够明白事理也就能够做到真诚了。
9、上不怨天,下不尤人。
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徼幸。
——《中庸》
大意:对上不抱怨老天,对下不责怪别人。
所以,君子处在安全的地位而等待天命,小人则冒险以期侥幸成功。
10、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
——《中庸》大意:好学不倦就接近明智了,努力行善就接近仁义了,懂得耻辱就接近勇敢了。
11、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摘《中庸》
(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
)
12、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摘《中庸》
(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
)
13、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尚书·旅獒》
造一座高山,如果少最后一筐土,则将前功尽弃。
14、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
温习旧知识能有新收获,便可以做老师了。
15、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论语·公冶长》
16、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分昼夜。
”《论语·子罕》
意谓时光易逝,当自强不息。
17、人之于文学,犹玉之琢磨也。
《荀子·大略》
人们对于文化知识,要象雕磨玉石那样精益求精。
18、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梁·沈约《长歌行》19、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周易.乾》
同类的声音互相应和,属性相同的互相吸引。
20、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荀子.论礼天地相合而万物产生,阴阳相接而变化发生。
21、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
《荀子.天论
天有四时,地有资材,人有治理自然与社会的能力。
22、天道之常,一阴一阳。
阳者,天之德也:阴者,天之刑也。
《春秋繁露.阴阳义》
自然界的常规,是一阴一阳。
阳是天的美德,阴是天降的灾祸。
23、进有退之义,存有亡之机,得有丧之理。
《贞观政要.征伐》
前进之中有后退的含意,生存之中有灭亡的因数,得到了还有丧失的可能。
24、贫生于富,弱生于强,乱生于治,危生于安。
《潜夫论.浮侈》
贫穷来自富有,脆弱来自坚强,混乱来自太平,凶险来自安全。
25、物极则反。
唐.孔颖达《周易.乾》疏
事物发展到了顶点就向自身的反面转化。
26、积财千万,无过读书。
《颜氏家训·勉学》
积聚万贯家财,抵不上读书有益。
27、君子xx,小人xx。
28、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29、君子五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孔子
30、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
31、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32、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
3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34、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5、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36、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37、xx乱德,小不忍则乱大谋。
38、杀一无罪非仁也,非其有而取之非义也。
39、仁者无敌。
4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4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3、其进锐者,其退速。
44、仁远乎哉,我欲仁,其可仁至矣。
45、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摘《中庸》
(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
)
46、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
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摘《中庸》
(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
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
)
47、君子之道,暗然而日章;小人之道,的然而日亡。
君子之道,淡而不厌,简而文,温而理,知远之近,知风之自,知微之显,可与入德矣。
——摘《中庸》
(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
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
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摘《论语》
(如果学了之后,又注意经常不断地去温习,不也是令人很高兴的事吗?假如有朋友从远方来向自己求教,心里不也感到很快活吗?在别人不了解自己的情况下,却能做到不怨天尤人,具备这种道德修养的人难道不可以称为君子吗?)
4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礼记》大意:美玉不雕琢,不能成为好的器具;人不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
50、差若毫厘,xx千里。
——《礼记》
大意:开头虽然只有毫厘的差别,到后来却错到千里那么远了。
5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周易》
大意:天道刚健,君子以天为法,故而自强不息。
大地的气势宽厚和顺,君子就要效法大地的包容,增厚美德,容载万物。
52、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周易》
大意:积累善行善德的家族,这个家族的福报不会断绝,家族的后代也会享受福报。
常常做不善之事的家族,这个家族会经常发生灾祸,甚至连累后代。
53、君子学以聚之,问以辩之,宽以居之,仁以行之。
——《周易》
大意:君子以学习来积累知识,以多问来明辨是非,以宽容待人,以仁心行事。
54、二人同心,其利断金。
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大意:两人同心,像刀那样锋利,可以切断金属。
同心的话,像兰花那样幽香。
5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论语》
(我每天都多次对自己进行反省:为别人办事是否尽心尽力?与朋友交往是否以诚相待?对老师传授的学业是否已经温习?)56、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吾谓之学矣。
——摘《论语》
(尊崇贤人,不重女色;孝敬父母能够尽心尽力;侍奉君主能够舍生忘死;与朋友交往能够做到说话讲信用。
这样的人,虽然说没有学习过做人的道理,但我却认为他学过了。
)
57、礼之用,xx。
——摘《论语》
(运用礼法时,要特别注重和睦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