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类中成药临床应用

合集下载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中成药,也称为中药制剂,是指采用中药或中药材作为原料,经过适当的加工制备而成的制剂。

它具有中药成分的特性,也保留了现代药物制剂的规范和标准化操作。

中成药因其疗效确切、副作用小、价格相对较低等优点,在我国临床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临床应用1. 青霉素消炎片青霉素消炎片是一种使用链霉素作为原料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如喉炎、急性扁桃体炎、肺炎等。

它能够有效地杀死细菌,缩短治疗时间,减少疾病的复发率。

但青霉素消炎片对某些细菌耐药性较强,因此在用药前需要进行药敏试验。

2. 人丹人丹是一种以黄连、黄芩、龙胆草为主要成分,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

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呼吸道感染、口腔溃疡、急性肠胃炎等病症。

人丹副作用少,疗效确切,广泛受到患者的青睐。

3. 复方丹参滴丸复方丹参滴丸是一种以丹参、三七、甘草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活血化瘀、增加微循环、保护心肌等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如冠心病、心绞痛、脑梗死等。

此外,复方丹参滴丸还能够改善脾胃功能,提高食欲,促进消化等。

4. 金匮肾气丸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以熟地、枸杞子、山茱萸、茯苓等为主要成分的中成药。

它具有滋阴补肾、壮阳补益的作用,在临床上主要用于肾虚所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早泄、阳痿不举等症状。

金匮肾气丸副作用少,可以长期使用。

注意事项1.在使用中成药之前需要了解自身的体质和病情,以选择合适的药物和剂量。

2.中成药不能作为自我诊断和自我治疗的手段。

3.在使用中成药期间如出现不良反应,需要及时停药并咨询医生。

4.患有重病或慢性病的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应该遵循医生的指导和建议,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

中成药在临床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缓解症状、减轻疼痛、促进康复。

尽管中成药具有显著的疗效,但在使用时也需要慎重,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风险和副作用。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分析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原料制成的药品,其临床应用广泛且多样化。

本文将分析几种常见的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包括参苓白术散、肠炎宁片、清热解毒胶囊和补肾益精片等。

通过详细的解析和举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首先,我们来谈谈参苓白术散的临床应用。

参苓白术散是一种常用的中成药,主要由参、苦参、苦苓、白术等草药成分制成。

其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在临床上,患者常常出现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症状,这些是脾胃功能不良的表现。

此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服用参苓白术散来调理脾胃功能,改善消化道的吸收功能。

其次,我们来看看肠炎宁片的临床应用。

肠炎宁片是一种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板蓝根、黄芩和生地黄等草药制成。

其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肠胃道感染引起的腹泻、腹痛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在儿童肠炎流行季节,很多儿童容易患上肠病毒引起的肠炎。

这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服用肠炎宁片来缓解症状,抑制肠道病毒的生长。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清热解毒胶囊的临床应用。

清热解毒胶囊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黄芩、黄连、连翘等草药制成。

其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引起的发热、咽喉肿痛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在临床上,很多患者常出现咽喉肿痛、发热等症状,这些都是感染性疾病的表现。

此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服用清热解毒胶囊来清热解毒,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

最后,我们来探讨一下补肾益精片的临床应用。

补肾益精片是一种常用的中药复方制剂,主要由枸杞子、淫羊藿、巴戟天等草药制成。

其临床应用主要用于肾阳虚导致的性功能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的治疗。

例如,在中老年男性中,常出现性功能减退、腰膝酸软等症状,这是由于肾阳虚导致的。

此时,医生常常会建议患者服用补肾益精片来补益肾阳,提高性功能,缓解腰膝酸软等症状。

综上所述,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

通过对参苓白术散、肠炎宁片、清热解毒胶囊和补肾益精片的临床应用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中成药能够对一系列疾病和症状发挥积极的治疗作用。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
1:概述
中成药是指由中药和矿物质、动物性药物为主要原料,经特定
加工工艺制得的药品。

本指南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中成药的详细应
用指导,包括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等方面的内容。

2:常见疾病及适应症
2.1:感冒
2.1.1、适应症: 用于治疗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

2.1.2、药物推荐: 此处列出常用的中成药品种,例如感冒通、鼻炎康等。

2.1.3、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确定用药剂量。

2.2:消化系统疾病
2.2.1、适应症: 用于治疗胃炎、胃溃疡、肠胃功能紊乱等。

2.2.2、药物推荐: 此处列出常用的中成药品种,例如胃康宁、胃复安等。

2.2.3、用法用量: 根据患者病情和体质确定用药剂量。

3:不良反应与禁忌症
3.1:不良反应: 包括药物过敏、胃肠道不适、皮肤过敏等。

3.2:禁忌症: 包括孕妇禁用、哺乳期禁用、严重肝肾功能
损害患者禁用等。

4: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4.1:合理使用原则: 根据疾病的病因、病程、体质等因素
选择合适的中成药。

4.2:禁忌症与注意事项: 对于存在禁忌症的患者,需避免
使用相关中成药,并注意患者的用药安全。

5:附件
本文档涉及的附件详见附件表。

6:法律名词及注释
6.1: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指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
负责对药品的注册、审批和监管工作。

6.2:中医药管理局:指中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负责对传
统中医药的管理和发展工作。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内科用药(一)
解表剂:九味羌活丸 祛暑剂:藿香正气水 泻下剂:麻仁润肠丸

清热剂
清热泻火:黄连上清丸
清热解毒:双黄连合剂 清热祛湿:茵诡黄颗粒 清热解毒:护肝片
内科用药(二)
温里剂:附子理中丸
止咳平喘剂:通宣理肺片 开窍剂:安宫牛黄丸
内科用药(三)
固涩剂:生脉颗粒 扶正剂:参麦注射液
内科用药(四)
安神剂:天王补心丸
止血剂:三七胶囊 祛湿剂:丹参注射液
内科用药(五)
理气剂:气滞胃痛胶囊
消导剂:保和丸 治风剂:正天丸 祛湿剂:消炎利胆片
妇科用药
乌鸡白凤丸的功效
乌鸡白凤丸的临床应用 乌鸡白凤丸的不良反应 乌鸡白凤丸的用法
眼科用药、耳鼻喉科用药
明目上清片的功效及应用
明目上清片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耳聋左慈丸的功效及应用 耳聋左慈丸的用法及应用
骨科用药(接骨七里片)
主要组成成分
主要功效 临床应用
用法
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

谢!!

临床常见中成药及针剂的应用

临床常见中成药及针剂的应用

处理方法:对于 轻度不良反应, 可采取停药、减 量等措施;对于 严重不良反应, 应使用;注意观察 身体反应,及时 反馈不适症状。
YOUR LOGO
THANK YOU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中成药与针剂联合应用的注意事项
避免重复用药: 在联合应用中成 药和针剂时,应 避免重复用药, 以免增加不良反 应的风险。
注意药物相互作 用:中成药和针 剂可能存在相互 作用,应注意观 察,如有不适, 及时调整用药方 案。
关注过敏反应: 过敏体质者联合 应用中成药和针 剂时,应特别关 注过敏反应的发 生,如出现不适, 及时就医。
01
感冒类中成药
999感冒灵: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缓解头痛、发热、鼻塞等症状。 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缓解咽喉肿痛、口渴等症状。 小柴胡颗粒:和解表里,用于感冒引起的寒热往来、胸胁苦满等症状。 银翘解毒片:辛凉解表,用于风热感冒,缓解发热、头痛、咳嗽等症状。
咳嗽类中成药
适用症状:咳嗽、痰多、气喘等呼吸系统疾病症状 常用药物:止咳宝片、止咳枇杷露、蛇胆川贝液等 注意事项:需根据具体病情选择药物,遵循医嘱,避免自行盲目使用 联合用药:可与西药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等配合使用,增强疗效
YOUR LOGO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临床常见中成药及针剂的应用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XX/01/01
目录
01.
临床常见中 成药的应用
02.
临床常见针 剂的应用
03.
中成药与针 剂的联合应 用
04.
中成药与针 剂的合理使 用
临床常见中成药的应用

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内含辨证分类临床必备

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内含辨证分类临床必备

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内含辨证分类临床必备中成药是指通过药物制剂将中药进行加工制作而成的药品,广泛应用于临床医疗中。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并包含辨证分类临床必备的内容。

一、推拿舒筋类1. 拔毒化腐胶囊:主要适用于疮痔肿痛、疮疡不透、痈肿毒疮等病症。

2. 风湿舒胶囊:适用于风湿性关节炎、颈肩腰腿痛等病症,具有良好的舒筋活络作用。

3. 活血止痛丸:主要应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痛风、骨质增生等病症,可有效缓解疼痛。

二、消化类1. 四季感冒胶囊:适用于感冒、鼻塞、流涕等病症,能够缓解症状、增强免疫力。

2. 胃康灵胶囊:主要用于胃炎、胃溃疡、胃痛等病症,有良好的保护胃黏膜作用。

3. 养胃丸:适用于胃寒、胃痛、胃酸过多等病症,能够促进胃部健康。

三、心脑保健类1. 宁心宝胶囊:适用于心悸、失眠、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具有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的作用。

2. 安神补脑液:主要应用于神经衰弱、健忘、头晕等症状,有益于提高睡眠质量。

3. 安神定志丸:适用于心悸、健忘、自汗等症状,有助于稳定情绪、提升情绪。

四、肝胆调理类1. 乌鸡白凤丸:主要用于肝肾不足、乏力、神疲等症状,能够养血补气、强壮筋骨。

2. 肝舒宁丸:适用于肝胆湿热、黄疸、胁肋胀痛等症状,有利于调节肝胆功能。

3. 复方丹参滴丸:主要应用于肝脏疾病、冠心病、心绞痛等症状,可促进血液循环。

五、免疫调节类1. 强力感冒片:主要针对感冒、流感等症状,能够增强免疫力,缓解发热。

2. 舒筋活血胶囊:适用于外伤后肌肉韧带劳损、挫伤等情况,有利于促进愈合。

3. 益智胶囊:主要用于提高记忆力、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对大脑有益。

本文介绍了100多种临床最常见的中成药的使用手册,涵盖了推拿舒筋类、消化类、心脑保健类、肝胆调理类和免疫调节类五大类别。

这些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并且在不同病症下有着良好的效果。

每一种中成药都有其特定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医生在处方中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调配。

中成药最新临床应用

中成药最新临床应用

中成药最新临床应用引言中成药是指由中草药和其他天然药物制成的药物,经过工艺加工而成。

中国传统医学中,中成药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并且具有长期的临床疗效验证。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和医学的发展,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也在不断演进。

本文将介绍中成药最新的临床应用,并在此背景下探讨其在治疗各种疾病中的作用。

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全球人口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中成药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具有调节血脂、改善血液循环、降低血压等作用。

例如,健脾益肾、活血化瘀的中成药可以有效改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血液循环,同时减轻疾病对肾脏的影响。

这些中成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作用,包括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液黏稠度等。

中成药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应用消化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如胃炎、胆囊炎、溃疡等。

中成药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清热解毒、健脾胃的中成药可以有效改善消化系统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增强肠道黏膜的防护屏障。

其中一些中成药还具有抗氧化、抗病毒等作用,对于胃肠道感染引起的疾病有辅助治疗的效果。

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疾病中的应用呼吸系统疾病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如感冒、哮喘等。

中成药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清热解毒、润肺止咳的中成药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减轻炎症反应,同时增强肺部的免疫力。

这些中成药常用于治疗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减轻症状和促进康复。

中成药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神经系统疾病是世界范围内影响大量人口的常见疾病。

中成药在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中,如头痛、失眠、焦虑等,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安神补脑、开窍活络的中成药可以改善神经系统功能,减轻症状,同时提高大脑的血液供应和神经传导速度。

此外,一些中成药还具有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对于预防和延缓神经系统疾病的进展具有一定的效果。

结论中成药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在不断发展和演进。

最新的临床应用研究表明,中成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公布日期】2010.06.11•【文号】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施行日期】2010.06.1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医疗管理正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通知(国中医药医政发〔2010〕3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为提高中成药的临床疗效,规范中成药使用,减少中药不良反应发生,降低患者医疗费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和卫生部组织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现予印发,供各级医疗机构在临床使用中成药时参考。

各地在执行过程中有何问题,请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联系。

附件: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二○一○年六月十一日附件: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0年6月目录前言第一部分中成药概述一、中成药的剂型二、中成药分类三、中成药安全性第二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原则一、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二、联合用药原则三、孕妇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四、儿童使用中成药的基本原则第三部分各论一、解表剂二、泻下剂三、和解剂四、清热剂五、祛暑剂六、温里剂七、表里双解剂八、补益剂九、安神剂十、开窍剂十一、固涩剂十二、理气剂十三、理血剂十四、治风剂十五、治燥剂十六、祛湿剂十七、祛痰剂十八、止咳平喘剂十九、消导化积剂二十、杀虫剂第四部分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一、含毒性中药材的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二、中成药不良反应的监测三、开展中成药临床应用监测、建立中成药应用点评制度前言为加强中成药临床应用管理,提高中成药应用水平,保证临床用药安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专家制定了《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

《指导原则》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中成药概述;第二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基本原则;第三部分为各类中成药的特点、适应证及注意事项;第四部分为中成药临床应用的管理。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成药是指由多种中草药经制备、加工而成的药物。

作为传统中医药的一部分,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药理学、病例分析以及有效性与安全性三个方面论述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一、药理学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发挥药效。

首先,中成药具有广谱的药理作用。

传统中药常常采用多药联合治疗的方式,以增加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例如,一些含有黄连的中成药可以通过抑制细菌的生长来达到抗菌作用。

此外,中成药还可以通过调节免疫系统功能、抗炎、抗氧化、保护器官等方式对疾病进行治疗。

其次,中成药具有较低的毒副作用。

相比于化学药物,中成药的毒副作用较低。

这是因为中成药多为植物原料制备而成,植物中的活性成分与人体具有较高的相似性。

此外,中成药在制剂过程中通常采用煎煮等传统工艺,能够减少毒副作用的发生。

最后,中成药的药效可以持续较长时间。

许多中成药具有缓释或持续释放的特点,能够延长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时间,增加疗效。

这对于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生活质量。

二、病例分析以下是一则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病例分析。

患者李某,34岁,女性,近期出现乏力、胸闷、短气等症状。

经医院检查发现心脏功能正常,被诊断为情绪失控引起的神经衰弱。

医生为其开了一周的西药治疗,但症状并未缓解。

之后,医生根据中医辨证,为其调理气血不足和心脾不和的问题,开了一种含有人参、黄芪、当归等药材的中成药。

患者服用几天后症状明显好转,连续服用两周后症状完全消失。

这个病例表明,中成药在某些情况下能够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尤其是对于一些功能失调、机体内调节失衡的疾病,中成药能够通过调整机体内环境来达到治疗目的。

三、有效性与安全性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不仅需要关注其有效性,还需要考虑其安全性。

一方面,中成药的有效性需要经过科学的研究验证。

目前,一些中成药已经通过了临床试验和药理学研究,证明其对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例如,一些中成药在治疗肝炎、肺部感染等疾病中显示出显著的疗效。

临床中成药应用

临床中成药应用

临床中成药应用临床中成药应用临床中成药指的是以中草药为原料,经过加工制备而成的疗效明确,副作用小的一类药品。

这些成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能够有效地缓解病情并促进患者康复。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临床中成药的应用。

一、健脾理气类健脾理气类临床中成药主要是指可以调节体内气血平衡,促进肠胃蠕动,改善脾胃功能的药品。

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有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理中丸、香砂养脾丸等。

这些成药适应症如下:1、脾虚食少、消化不良、胃寒腹泻:四君子汤。

2、气虚食少、腹胀便溏或肠鸣泻痢:六君子汤。

3、气虚脾弱、食少纳呆、腹胀便溏:理中丸。

4、脾气两虚、胃冷纳差、呕吐泻泄:香砂养脾丸等。

二、清热泻火类清热泻火类临床中成药主要是指可以清除体内火热,清热解毒,泻火、解毒和祛病的药品。

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有黄连上清片、葛根清肺汤、清热解毒口服液、麻黄杏仁汤等。

这些成药适应症如下:1、热邪内盛、身热口渴、大便干燥:黄连上清片。

2、肺热咳嗽、咳痰黏稠、气喘:葛根清肺汤。

3、暑热煎迫、口渴多汗、烦躁头昏:清热解毒口服液。

4、风热感冒、发热咳嗽、痰黄便燥:麻黄杏仁汤等。

三、活血化瘀类活血化瘀类中成药主要是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节气血平衡,改善微循环,使瘀血消失,促进伤口愈合等药品。

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有乌鸡白凤丸、桃红四物汤、逍遥散、红花油等。

这些成药适应症如下:1、产后血虚、面色萎黄、乏力乏力、贫血:乌鸡白凤丸。

2、血虚颜色暗黄、月经不调、经血不畅:桃红四物汤。

3、风湿痹痛、经常性头痛、肢体麻木:逍遥散。

4、骨伤、肌肉拉伤、关节疼痛等:红花油等。

四、消炎杀菌类消炎杀菌类中成药主要是指可以有效灭菌杀菌,消炎解毒,防止感染的药品。

临床上常用的中成药有银杏胶囊、清热解毒口服液、清火排毒丸等。

这些成药适应症如下:1、冠心病、血管性头痛、血管神经性眩晕:银杏胶囊。

2、急慢性上呼吸道感染、疱疹、脚气等:清热解毒口服液。

3、口腔溃疡、胸口闷闷不适、痈疽化脓等:清火排毒丸等。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汇总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汇总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汇总【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汇总】1.引言介绍中成药的概念、历史及其临床应用的重要性。

2.中成药的分类描述中成药按照不同标准进行分类的方法。

3.中成药的临床应用领域3.1 呼吸系统疾病根据呼吸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2 消化系统疾病根据消化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3 心血管系统疾病根据心血管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4 神经系统疾病根据神经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5 泌尿系统疾病根据泌尿系统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6 妇科疾病根据妇科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7 皮肤科疾病根据皮肤科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3.8 其他疾病根据其他疾病的种类,详细介绍中成药的应用情况、治疗原理和疗效评价。

4.中成药的不良反应与禁忌症4.1 不良反应常见的中成药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

4.2 禁忌症禁忌使用中成药的情况。

5.中成药的用法与用量详细介绍中成药的用法、用量和常见规范。

6.中成药的质量控制6.1 药材质量控制描述中成药所使用的药材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6.2 中成药制剂质量控制描述中成药制剂的质量控制标准和方法。

7.临床合理应用的指导原则7.1 个体化治疗强调中成药的个体化治疗原则。

7.2 综合分析强调综合分析病情、病因和治疗原则。

7.3 注意合用禁忌提醒医生注意中成药的合用和禁忌情况。

7.4 了解药物相互作用强调医生要了解中成药的药物相互作用。

【附件】列出本文涉及到的附件,如研究报告、临床试验结果等。

【法律名词及注释】列出本文所涉及的法律名词及相应的注释,便于读者理解。

中成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功效及临床应用中成药是指以中草药为主要原料,经过炮制、配伍、加工等工艺制成的药物。

它具有中药的疗效,同时也具备了西药的便利性和规范性。

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广泛使用,具有多种功效。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成药及其功效及临床应用。

1. 人参:人参具有补气养血、益精补肾、健脾开胃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气虚血弱、心悸失眠、脾胃虚弱等症状。

2. 丹参:丹参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痛经、跌打损伤等症状。

3. 当归:当归具有活血调经、补血养颜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月经不调、血虚贫血、面色苍白等症状。

4. 三七:三七具有活血止血、消肿止痛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出血性疾病、跌打损伤、瘀血症等症状。

5. 黄连:黄连具有清热解毒、燥湿止泻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热毒病、湿热泻痢、口腔溃疡等症状。

6. 甘草:甘草具有补脾益气、解毒止痛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咳嗽、口腔溃疡等症状。

7. 白芍:白芍具有活血止痛、养血安神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痛经、风湿病、失眠等症状。

8. 熟地黄:熟地黄具有滋阴补肾、益精血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虚、阳痿早泄、妇科病等症状。

9. 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滋阴补肾、明目养颜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肾虚、视力模糊、面色黯淡等症状。

10. 陈皮:陈皮具有理气消食、化痰止咳的功效。

临床上常用于治疗胃脘胀痛、咳嗽痰多、食欲不振等症状。

以上只是一些常见的中成药及其功效及临床应用,实际上中成药种类繁多,功效多样。

在临床应用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同时,中成药也可以与西药相结合,发挥协同作用,提高治疗效果。

但需要注意的是,中成药虽然具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和禁忌症,患者在使用中成药时应遵医嘱,避免滥用和误用。

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成药现成可用,适应急需,存贮方便,能随身携带,省去了煎剂煎煮过程,消除了中药煎剂服用时特有的异味和不良刺激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

中成药的应用应在“表里、寒热、虚实、阴阳”八纲辨证指导下,做到对证下药、合理用药、注意配伍。

图片源自网络现将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列举如下:感冒类:风寒感冒可选用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午时茶颗粒等;风热感冒可选用芙朴感冒颗粒、清开灵颗粒、清热灵颗粒、双黄连口服液及本院协定方祛风清瘟散(疏风清热,利咽止痛;风热感冒初起,证见发热、口干、咽痛、咳嗽等症状;脾胃虚寒者慎用)等;流行性感冒属热毒袭肺证可选用莲花清瘟胶囊;暑湿感冒或胃肠型感冒可选用藿香正气水、保济丸及本院协定方祛湿散(健脾化湿,利水消肿;湿浊蕴结证见倦怠乏力、肢体困重、口粘、口臭、口甜、大便粘滞等症状;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等。

咳喘类:风寒、痰湿咳嗽可选用桂龙咳喘宁胶囊、二陈丸、小青龙颗粒、参苏宣肺丸等;风热、痰热咳嗽可选用复方鲜竹沥液、蛇胆川贝液、急支糖浆等;风燥、阴虚咳嗽可选用强力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百合固金丸及本院协定方清喉利咽散(清热去火,养阴润燥,利咽解毒;燥邪引起的咽干咽痛、干咳、口干鼻干、唇干舌燥、大便干燥等;湿气较重、大便溏烂者慎用)等;气虚咳嗽可选用人参保肺丸等。

脾系病类:伤食者可选用保和丸、健胃消食片或本院协定方消食脐贴(健脾消食;脾虚气滞,胃纳欠佳;孕妇禁用)等;胃脘痛属肝郁气滞者可选用气滞胃痛颗粒、沉香化气胶囊、胃苏颗粒等,属寒凝气滞者可选用良附丸等,属脾虚气滞者可选用养胃颗粒、香砂六君子丸等;泄泻属湿热者可选用香连片、葛根芩连片等,属脾虚者可选用参苓白术颗粒、补脾益肠丸、理中丸等;便秘属热结者可选用麻仁丸或本院协定方通腑脐贴(行气通腑泄热;脘腹胀满,大便干结;孕妇禁用)等,属脾肾不足、肠腑气滞者可选用便通胶囊、苁蓉通便口服液等。

补益类:气虚证可选用四君子丸、补中益气丸、玉屏风颗粒、参苓白术颗粒等;阳虚证可选用右归丸、桂附地黄丸、济生肾气丸、五子衍宗丸等;血虚证可选用当归补血口服液、四物合剂等;阴虚证可选用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左归丸等;气血两虚证可选用八珍颗粒、归脾丸、十全大补丸、人参养荣丸等;气阴两虚证可选用黄芪生脉饮、生脉饮等;阳气不足证可选用本院协定方扶正脐贴(益气温阳,温补脾肾;体虚易感,畏寒,手足不温;孕妇禁用)等。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

中成药的临床应用中成药,即中药饮片或中药颗粒的一种,是一种中医药剂形式,是在传统中医药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型制剂。

中成药是在中药基础上,根据现代药理学和药物学的原理,对一些中草药进行提取、精制、浓缩等工艺处理,制成易于口服、吸收迅速的药物。

中成药具有种类繁多、用法便捷、效果确切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治疗,下面将就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的情况进行探讨。

一、中成药的种类中成药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其功效和适应症进行分类,比如清热解毒类、补气养血类、理气健脾类等。

其中清热解毒类的中成药常用于感冒、扁桃体炎等热病的治疗,如连花清瘟胶囊、板蓝根颗粒等;补气养血类的中成药主要用于气血两虚症状,如四物汤、当归片等;理气健脾类的中成药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等症状,如香砂养胃丸、六味地黄丸等。

二、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优势,可以起到较快的治疗作用,同时也减少了中药煎煮的时间,方便患者服用。

中成药可以根据患者病情进行量身定制,选择适当的药材搭配,制成中药颗粒或片剂,方便患者服用和调理身体。

在中医治疗中,中成药常常与针灸、推拿等中医疗法相结合,共同治疗疾病,取得良好疗效。

三、中成药的副作用与禁忌虽然中成药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较好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副作用和禁忌症。

由于中成药中含有多种有效药物成分,若患者服用不当或过量,可能会引起腹泻、头晕、恶心等副作用,甚至损害肝肾功能。

此外,在特殊人群,如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慎重使用中成药,以免对身体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在使用中成药前,应咨询专业中医医师,严格按照医嘱用药,避免发生不良后果。

四、中成药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医药在国内外的不断传播和普及,中成药的应用范围也在不断扩大。

未来,中成药将更多地应用于慢性病、亚健康等疾病的治疗,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中医药健康服务。

同时,中成药将更多地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开发出更多新型中成药,提高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性,进一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总之,中成药作为中医的重要治疗方式之一,在临床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成药临床应用大全

中成药临床应用大全

中成药临床应用大全领悟中医一、解表中成药小青龙颗粒:用于风寒感冒,主治外寒里饮证,止咳平喘,亦可治疗过敏性鼻炎九味羌活丸:用于风寒感冒,兼清里热感冒清热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午时茶颗粒:用于风寒感冒,内伤食积证败毒散:用于风寒感冒通宣理肺丸:用于风寒感冒,宣肺止咳参苏丸:用于老年或病后、产后气虚而感受风寒者银翘解毒片:用于风热感冒,辛凉解表,清热解毒双黄连颗粒:用于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小儿感冒颗粒:用于小儿风热感冒,疏风解表,清热解毒柴胡口服液:用于外感发热保济丸: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藿香正气水:用于胃肠型感冒,症见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二、清热中成药牛黄解毒片:用于火热内盛,症见咽喉、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银黄口服液: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炎板蓝根颗粒:用于热毒壅盛所致的扁桃体炎、腮腺炎等抗病毒口服液:用于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冒)感冒退热颗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扁桃体炎、咽喉炎三黄片:用于三焦热盛,泻火通便,症见口舌生疮、心烦口渴、尿赤便秘黄连上清丸:用于上焦风热,症见头晕脑胀、牙龈肿痛、口舌生疮、小便黄赤等牛黄上清丸:用于上焦火热所致的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等紫雪:用于热病,止痉开窍,症见高热烦躁、谵语、惊风抽搐、斑疹吐衄片仔癀:凉血化瘀,消肿止痛,用于热毒血瘀所致急、慢性病毒性肝炎,痈疽疔疮,跌打损伤及各种炎症龙胆泻肝丸:①用于肝胆实火上炎证,症见头痛、胁痛、口苦、耳聋、舌红苔黄②用于肝经湿热下注证:症见阴肿、阴痒、筋萎、小便淋漓或妇女带下黄臭等左金丸:用于肝火犯胃、脘胁疼痛、口苦嘈杂、呕吐酸水、不喜热饮二妙丸:用于湿热下注之足膝红肿热痛、下肢丹毒、白带、阴囊湿痒六神丸:用于烂喉丹痧、咽喉肿痛、喉风喉痈、单双乳蛾、小儿热疖、痈疡疔疮、乳痈发背、无名肿毒西瓜霜咽喉含片:防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体炎、口腔溃疡、口腔炎、牙龈肿痛等清热消炎宁胶囊:主治热毒证,消炎止痛,舒筋活络十滴水:主治中暑证六合定中丸:主治夏伤暑湿、宿食停滞证,症见恶寒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六一散:主治暑湿证,症见暑热身倦、口渴泄泻、小便黄少、痱子刺痒仁丹:用于中暑呕吐、烦躁恶心、头目眩晕、晕车晕船、水土不服三、温里中成药附子理中丸: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小建中合剂:主治脾胃虚寒所致的脘腹挛痛、喜温喜按、按之则痛减或脾胃虚寒引起的虚劳发热、心悸不宁等香砂养胃丸:温中和胃,用于不思饮食、呕吐酸水、胃脘满闷、四肢倦怠四逆汤口服液:温中祛寒,回阳救逆,用于阳虚欲脱、冷汗自出、脉微欲绝参附注射液:回阳救逆,益气固脱,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证,用于急救艾附暖宫丸:理气补血,暖宫调经,主治子宫虚寒、月经不调、痛经、腰酸带下四、理气中成药逍遥丸:疏肝健脾,养血调经。

常见中成药临床应用类比

常见中成药临床应用类比
❖ 1、参附注射液:参附注射液是一种,以红参、 附片为主要成份的中成药,回阳救逆,益气 固脱的作用。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和 阳虚所致的惊悸、怔忡、喘咳气暴脱证多为危重证,故为常用抢救药物。)
第六页,共23页。
❖ 2、参麦注射液:主要成分为红参、麦冬。 主要用于益气固脱,养阴生津,生脉。用 于治疗气阴两虚型之休克、冠心病、病毒 性心肌炎、慢性肺心病、粒细胞减少症。 能提高肿瘤病人的免疫机能,与化疗药物 合用时,有一定的增效作用,并能减少化 疗药物所引起的毒副反应。(目前职工医 保将此药限用于仅抢救时报销,但辨证为 气阴两虚证使用此药是合理的,不能将医 保报销政策与用药何不合理直接挂钩、等 同对待。)
第十页,共23页。
❖ (2)治慢性肺原性心脏病 在西医常规治疗下 另以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在控制病情、提 高血氧分压、降低血粘度等方面均优于单纯 西医治疗,且能增加右心每搏输出量,增强 右室心肌收缩力,降低右心负荷,且血液流 变学均有改善。符合目前中医治疗肺心病 “益气活血化痰”的思路。
第十一页,共23页。
第八页,共23页。
❖ 4、丹参注射液:主要成分为丹参,功效活血化瘀,通脉 养心。目前常用于冠心病胸闷,心绞痛。用于脑血栓形 成的后遗症亦有效。此外还可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硬皮病、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神经性耳聋、白噻氏 综合征及结节性红斑等。① 本品不宜与抗癌药、 止血药、抗酸药、阿托品、细胞色素c、维生素Bl、 维生素B6、麻黄碱、络贝宁、士的宁、雄性激素 等药联合使用。 ② 本品不宜与中药藜芦同时使用。 ③ 本品与抗生素、维生素c、肝素、东莨菪碱、酚 妥拉明、硫酸镁等联合使用,可产生协同作用及减 少药物某些不良反应。
第二页,共23页。
❖ 5、心脑康胶囊:活血化瘀,通窍止痛,扩 张血管,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用于冠心 病,心绞痛及脑动脉硬化症。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2024)

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2024)

引言概述中成药是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本文将继续探讨中成药的临床合理应用,包括对中成药的定义和特点进行介绍,以及对中成药在临床上的具体应用进行详细阐述。

正文内容一、中成药的定义和特点1.1中成药的概念和历史渊源1.2中成药与西药的区别1.3中成药的治疗原理和作用机制1.4中成药的特点和优势二、中成药在常见疾病中的应用2.1呼吸系统疾病中的中成药应用2.1.1中成药在感冒和咳嗽中的应用2.1.2中成药在哮喘和支气管炎中的应用2.1.3中成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应用2.2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中成药应用2.2.1中成药在消化不良和胃炎中的应用2.2.2中成药在胃溃疡和胃痛中的应用2.2.3中成药在肠道感染和腹泻中的应用2.3心血管系统疾病中的中成药应用2.3.1中成药在高血压和心绞痛中的应用2.3.2中成药在心律失常和心功能不全中的应用2.3.3中成药在冠心病和动脉硬化中的应用2.4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中成药应用2.4.1中成药在头痛和失眠中的应用2.4.2中成药在抑郁症和焦虑症中的应用2.4.3中成药在中风和神经炎中的应用2.5免疫系统疾病中的中成药应用2.5.1中成药在风湿病和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应用2.5.2中成药在过敏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中的应用2.5.3中成药在肿瘤和艾滋病中的应用三、中成药在特殊人群中的应用3.1中成药在儿童疾病中的应用3.1.1中成药在小儿消化不良中的应用3.1.2中成药在小儿感冒和哮喘中的应用3.1.3中成药在小儿湿疹和腹泻中的应用3.2中成药在老年人疾病中的应用3.2.1中成药在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3.2.2中成药在老年心脏病和脑血管病中的应用3.2.3中成药在老年骨质疏松和失眠中的应用3.3中成药在孕妇和哺乳期妇女中的应用3.3.1中成药在妊娠呕吐和妊娠糖尿病中的应用3.3.2中成药在妊娠高血压和妊娠期感染中的应用3.3.3中成药在哺乳期乳腺炎和产后抑郁中的应用四、中成药的疗效评价和安全性探讨4.1中成药的评价指标和方法4.2中成药的疗效评价和证据支持4.3中成药的安全性评价和不良反应监测4.4中成药的合理用药和副作用预防五、中成药的现代研究和进展5.1中成药在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研究5.2中成药的有效成分和作用机制研究5.3中成药的新药开发和临床转化研究5.4中成药的国际化和多中心临床研究5.5中成药在综合医院和社区医疗中的应用总结中成药作为中国传统药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临床应用中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总结报告

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总结报告

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总结报告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逐渐走入现代临床,妇科领域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中成药应用案例。

本文将对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做一个总结报告,以便广大医生和患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些药物的使用情况和效果。

一、概述妇科常见病症众多,如月经不调、痛经、宫颈糜烂、盆腔炎等,而中成药在治疗这些疾病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临床应用经验。

中成药具有对症治疗、疗效确切、副作用小等特点,因此备受医生和患者的青睐。

二、月经不调月经不调是妇科常见病之一,常见于青春期前后和更年期。

中成药中的川芎、当归、白芍等药物常用于调经,调理月经周期,缓解痛经症状。

三、痛经痛经是许多女性朋友的困扰,中成药中的红花、川芎、丹参等药物有很好的镇痛和调理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痛经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四、宫颈糜烂宫颈糜烂是妇科常见疾病,中成药中的黄柏、地榆、古汉草等药物常用于局部抗炎和修复,能够有效治疗宫颈糜烂,提高治愈率。

五、盆腔炎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中成药中的黄芪、当归、蒲黄等药物对盆腔炎有很好的消炎和抗菌作用,能够有效改善病情,减轻疼痛。

总结回顾通过对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进行总结,我们可以看到中成药在治疗妇科疾病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疗效确切而且安全性高。

但在使用中成药时,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以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个人观点作为一名妇科医生,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中成药在治疗妇科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我将继续深入学习中成药的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临床用药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以上就是对妇科常用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的总结报告,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更年期综合症随着现代社会生活压力的不断增加,更年期综合症也日益成为妇科门诊的常见病。

中成药中的黄芪、熟地黄、当归等药物具有调节内分泌、缓解更年期综合症状的作用,能够有效改善潮热、易怒、失眠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二、子宫肌瘤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常引起月经不调、腰腹疼痛等症状。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

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儿科作为一个特殊的医学领域,疾病的治疗往往需要更为细致和严谨的处理。

中成药作为中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儿科临床中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合理使用中成药对于儿童的治疗是十分重要的,下面将就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中的合理应用进行探讨。

一、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清热解毒类中成药是用于治疗发热、口渴、咽喉红肿等症状的药物,适用于儿童感冒、咽炎等疾病。

在临床应用时,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轻重等因素来合理选用药物种类和剂量。

同时,需要注意避免过量使用,以免对儿童的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二、理气活血类中成药理气活血类中成药适用于治疗气滞血瘀引起的疾病,如感冒后久咳不愈、痰多难咯等症状。

在给儿童使用此类药物时,要注意调整剂量,避免过度刺激儿童的肠胃功能。

此外,有些药物可能会对儿童的肝肾功能产生影响,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三、滋阴补益类中成药滋阴补益类中成药是用于治疗体弱、营养不良、消瘦等症状的药物,适用于儿童生长发育不良、体质虚弱等情况。

在使用这类药物时,要特别注意药物的药效、剂量和频次,以免过度滋补导致不适或药物反应。

四、化湿利水类中成药化湿利水类中成药适用于治疗湿邪所致的水肿、腹泻、尿频等症状,适用于儿童湿温病、泄泻等疾病。

在给儿童使用此类药物时,需结合患儿的年龄、体质、病史等因素,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和剂量,同时密切观察患儿的反应,必要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五、安神理气类中成药安神理气类中成药适用于儿童精神紧张、易怒、多梦、失眠等症状,具有平肝息风、安神益智的功效。

在使用此类药物时,应注意用药的时间、频次和剂量,避免过度镇静影响儿童的生活和学习。

在给儿童使用中成药时,除了注意药物的种类和剂量外,还需要结合患儿的年龄、体质、病情等因素,个性化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家长和医护人员要定期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和药物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患儿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

综上所述,儿科常用中成药在临床的合理应用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部分各类中成药临床应用一、解表剂解表剂是以麻黄、桂枝、荆芥、防风、桑叶、菊花、柴胡、薄荷、豆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中成药,解表剂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和扶正解表三大类。

临床以恶寒发热、舌苔薄白或黄、脉浮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扁桃体炎、咽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1.辛温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寒表证。

症见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肢体酸痛、口不渴、无汗或汗出而仍发热恶风寒、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浮缓等。

例如感冒清热颗粒、九味羌活丸(颗粒)。

2.辛凉解表剂适用于外感风热证。

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或咳嗽、舌尖红、苔薄白或兼微黄、脉浮数等。

例如银翘解毒丸(颗粒、胶囊、片)、桑菊感冒片、柴胡注射液。

3.扶正解表剂适用于正气虚弱复感外邪而致的表证。

可根据气血阴阳虚损的不同有所区别。

气虚感冒者症见反复感冒、低热汗出、倦怠、舌质淡有齿痕、苔薄、脉弱等。

例如玉屏风颗粒(口服液)、参苏丸(胶囊)。

注意事项:(1)服用解表剂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2)解表取汗,以遍身持续微汗为最佳。

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多,则耗伤气津,重则导致亡阴亡阳之变;(3)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4)服用解表剂时忌生冷、油腻之品,多饮水,注意休息;(5)若外邪已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

二、泻下剂泻下剂是以大黄、芒硝、火麻仁、牵牛子、甘遂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通利大便、泻下积滞、荡涤实热或攻逐水饮、寒积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实证的中成药。

泻下剂分为寒下、温下、润下、逐水及攻补兼施五类。

临床以大便秘结不通、少尿、无尿、胸水、腹水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便秘、肠梗阻、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幽门梗阻、胸腔积液、腹水等见上述症状者。

1.寒下剂适用于里热与积滞互结之实证。

症见大便秘结、腹部或满或胀或痛,甚或潮热、苔黄、脉实等。

例如三黄片(胶囊、丸)、当归龙荟丸、复方芦荟胶囊。

2.温下剂适用于因寒成结之里实证。

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满、腹痛喜温、手足不温,甚或厥冷、脉沉紧等。

例如苁蓉通便口服液。

3.润下剂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证。

症见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苔黄燥、脉滑实等。

例如麻仁润肠丸(软胶囊)、麻仁滋脾丸。

4.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之实证。

症见胸胁引痛或水肿腹胀、二便不利、脉实有力等。

例如舟车丸。

5.攻补兼施剂适用于里实正虚而大便秘结证。

症见脘腹胀满、大便秘结兼气血阴津不足表现。

例如便通胶囊(片)。

注意事项:(1)泻下剂作用峻猛,大都易于耗损胃气,中病即止,慎勿过剂;(2)老年体虚,新产血亏,病后津伤,以及亡血家等,应攻补兼施,虚实兼顾。

三、和解剂和解剂是以柴胡、黄芩、青蒿、白芍、半夏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等作用,用以治疗伤寒邪在少阳、胃肠不和、肝脾不和等证的中成药。

和解剂分为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肠胃三类。

临床以寒热往来、胸胁满闷、呕吐下利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疟疾、感冒、各类肝炎、胆囊炎、慢性肠炎、慢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等见上述症状者。

1.和解少阳剂适用于邪在少阳证。

症见往来寒热、胸肋苦满、心烦喜呕、默默不欲饮食,以及口苦、咽干、目眩等。

例如小柴胡颗粒(片)。

2.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脾不和证。

症见脘腹胸胁胀痛、神疲食少、月经不调、腹痛泄泻、手足不温等。

例如加味逍遥丸、逍遥丸(颗粒)。

3.调和肠胃剂适用于肠胃不和证。

症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等。

例如半夏泻心汤等。

注意事项:(1)本类方剂以祛邪为主,纯虚不宜用;(2)临证使用要辨清表里、上下、气血以及寒热虚实的多少选用中成药。

四、清热剂清热剂是以银花、连翘、板兰根、大青叶、黄芩、黄连、黄柏、栀子、丹皮、桑白皮、紫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及滋阴透热等作用,用以治疗里热证的中成药。

清热剂分为清气分热(清热泻火)、清营凉血、清热解毒、气血两清、清脏腑热、清虚热等六类。

临床以发热、舌红苔黄、脉数等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各种感染性与非感染炎症性疾病如流感、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牙龈炎、急性扁桃体炎、流行性腮腺炎、各类肺炎、肝炎、胃肠炎、败血症、流行性出血热等见上述症状者。

1.清气分热(清热泻火)剂适用于热在气分、热盛津伤之证。

症见身热不恶寒、反恶热、大汗、口渴饮冷、舌红苔黄、脉数有力等。

例如牛黄上清丸(胶囊、片)、黄连上清丸(颗粒、片、胶囊)。

2.清营凉血剂适用于邪热传营,或热入血分证。

症见身热夜甚、神烦少寐、时有谵语,或斑疹隐隐、发斑、出血、昏狂、舌绛、脉数等。

例如石龙清血颗粒、五福化毒丸、新雪丸(颗粒、胶囊、片)。

3.清热解毒剂适用于火热毒邪引起的各类病证。

症见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便秘溲赤或大热渴饮、谵语神昏、吐衄发斑、舌绛唇焦;或头面红肿焮痛、痈疡疔疮、舌苔黄燥及外科的热毒痈疡等。

例如西黄丸(胶囊)、双黄连合剂(颗粒、胶囊、片)、银黄颗粒(片)、板蓝根颗粒、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膏、片)、如意金黄散。

4.清脏腑热剂适用于火热邪毒引起的脏腑火热证。

心经热盛症见心烦、口舌生疮或小便涩痛、舌红脉数;肝胆火旺症见头痛、目赤、胁痛、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有力;肺热症见咳嗽气喘、发热、舌红苔黄、脉细数;热蕴脾胃症见牙龈肿痛、溃烂、口臭、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湿热蕴结肠腑可见腹痛腹泻、脓血便、里急后重、舌苔黄腻、脉弦数。

例如牛黄清心丸、龙胆泻肝丸、护肝片(颗粒、胶囊)、茵栀黄颗粒(口服液)、复方黄连素片。

5.清虚热剂适用于阴虚内热之证。

症见夜热早凉、舌红少苔,或骨蒸潮热,或久热不退之虚热证。

例如知柏地黄丸。

6.气血两清剂适用于疫毒或热毒所致的气血两燔证。

症见大热烦渴、吐衄、发斑、神昏谵语等。

例如清瘟解毒丸(片)。

注意事项:(1)中病即止,不宜久服;(2)注意辨别热证的部位;(3)辨别热证真假、虚实;(4)对于平素阳气不足,脾胃虚弱之体,可配伍醒脾和胃之品;(5)如服药呕吐者,可采用凉药热服法。

五、祛暑剂祛暑剂是以藿香、佩兰、香薷、鲜银花、鲜扁豆花、鲜荷叶、西瓜翠衣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祛除暑邪的作用,用以治疗暑病的中成药。

祛暑剂分为祛暑解表、祛暑清热、祛暑利湿和清暑益气四类。

临床以身热、面赤、心烦、小便短赤、舌红脉数或洪大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小儿腹泻等见上述症状者。

1.祛暑清热剂适用于夏月感受暑热之证。

症见身热心烦、汗多口渴等。

例如甘露消毒丸。

2.祛暑解表剂适用于暑气内伏,兼外感风寒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心烦口渴等。

例如藿香正气水(丸、胶囊)、保济丸。

3.祛暑利湿剂适用于感冒挟湿证。

症见身热烦渴、胸脘痞闷、小便不利等。

例如十滴水。

4.清暑益气剂适用于暑热伤气,津液受灼证。

症见身热烦渴、倦怠少气、汗多脉虚等。

例如清暑益气丸。

注意事项:(1)暑多挟湿,祛暑剂中多配伍祛湿之品,但不能过于温燥,以免耗伤气津;(2)忌生冷、油腻饮食。

六、温里剂温里剂是以制附子、干姜、肉桂、吴茱萸、小茴香、高良姜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以治疗里寒证的中成药。

温里剂分为温中祛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三大类。

临床以畏寒肢凉、喜温蜷卧、面色苍白、口淡不渴、小便清长、脉沉迟或缓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肠痉挛、末梢循环障碍、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湿性关节炎等见上述症状者。

1.温中祛寒剂适用于中焦虚寒证。

症见脘腹疼痛、呕恶下利、不思饮食、肢体倦怠、手足不温、口淡不渴、舌苔白滑、脉沉细或沉迟等。

例如附子理中丸(片)、黄芪建中丸。

2.回阳救逆剂适用于阳气衰微,阴寒内盛,甚至阴盛格阳或戴阳的危重病证。

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腹痛、下利清谷、精神萎靡、脉沉细或沉微等。

例如参附注射液。

3.温经散寒剂适用于寒凝经脉证。

症见手足厥寒,或肢体疼痛,或发阴疽等。

例如小金丸、代温灸膏。

注意事项:(1)凡实热证、素体阴虚内热、失血伤阴者不宜用;(2)孕妇及气候炎热时慎用。

七、表里双解剂表里双解剂是以解表药与治里药为主组成,具有表里双解作用,用以治疗表里同病的中成药。

表里双解剂分为解表攻里、解表清里、解表温里三类。

临床以表寒里热、表热里寒、表实里虚、表虚里实以及表里俱寒、表里俱热、表里俱虚、表里俱实等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用于治疗急性胰腺炎、急性胆囊炎、胆石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肥胖症、习惯性便秘、痔疮、痢疾、胃肠型感冒、急性肾炎等有表里同病表现者。

1.解表攻里剂适用于外有表邪,里有实积之证。

既有表寒或表热的症状,又有里实表现。

例如防风通圣丸(颗粒)。

2.解表清里剂适用于表证未解,里热已炽之证。

既有表寒或表热的症状,又见里热表现。

例如葛根芩连丸。

3.解表温里剂适用于外有表证而里有寒象之证。

临床兼见表寒与里寒的症状。

小青龙胶囊(合剂、颗粒、糖浆)、五积散。

注意事项:(1)必须具备既有表证,又有里证者,方可应用,否则即不相宜;(2)辨别表证与里证的寒、热、虚、实,然后针对病情选择适当的方剂;(3)分清表证与里证的轻重主次。

八、补益剂补益剂是以人参、黄芪、黄精、玉竹、当归、熟地、女贞子、鹿茸、肉苁蓉等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等作用,用以治疗各种虚证的中成药。

补益剂分为补气、补血、气血双补、补阴、补阳、阴阳双补六种,临床以气、血、阴、阳虚损不足诸症表现为辨证要点。

临床可用于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贫血、休克、衰老、退行性病变、内分泌与代谢性疾病出现气血阴阳虚损表现者。

1.补气剂适用于脾肺气虚证。

症见肢体倦怠乏力、少气懒言、语声低微、动则气促、面色萎黄、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弱或虚大,甚或虚热自汗,或脱肛、子宫脱垂等。

例如参苓白术散(丸、颗粒)、补中益气丸(颗粒)。

2.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病证。

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眼花、心悸失眠、唇甲色淡、妇女经水愆期、量少色淡、脉细数或细涩、舌质淡红、苔滑少津等。

例如归脾丸(合剂)、当归补血丸。

3.气血双补剂适用于气血两虚证。

症见面色无华、头晕目眩、心悸气短、肢体倦怠、舌质淡、苔薄白、脉虚细等。

例如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胶囊、片)、人参养荣丸。

4.补阴剂适用于阴虚证。

症见肢体嬴瘦、头晕耳鸣、潮热颧红、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虚烦不眠、大便干燥、小便短黄,甚则骨蒸盗汗、呛咳无痰、梦遗滑精、腰酸背痛、脉沉细数、舌红少苔、少津等。

例如六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胶囊、片)、生脉饮(颗粒、胶囊、注射液)、百合固金丸。

5.补阳剂适用于阳虚证。

症见腰膝酸痛、四肢不温、酸软无力、少腹拘急冷痛、小便不利,或小便频数、阳痿早泄、肢体赢瘦、消渴、脉沉细或尺脉沉伏等。

例如金匮肾气丸(片)、四神丸(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