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
药品养护措施及方法
![药品养护措施及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3550823a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35.png)
药品养护措施及方法
药品养护措施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储存条件的控制:根据药品的特性,如温度、湿度、光照等要求,选择合适的储存场所和设备。
例如,某些药品需要在特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储存,而其他药品可能对光照敏感。
因此,养护人员需要确保药品始终处于适宜的储存条件下。
2. 定期检查:对库存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包括外观、包装、标签等,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对于储存条件有特殊要求的药品,如易受潮药品、易变质药品等,需要进行重点养护。
3. 防潮、防虫、防鼠等措施:针对药品的不同特性,采取相应的防潮、防虫、防鼠等养护措施,以防止药品变质。
例如,对于易受潮的药品,可以使用干燥剂保持干燥;对于易生虫的药品,可以使用防虫剂进行防护。
4. 信息化管理:通过计算机系统对库存药品进行管理,实时监控药品的储存条件,如温度、湿度等,并及时调整。
同时,通过信息化系统对养护工作进行记录和统计,以便追溯和分析。
5. 养护计划的制定和实施:根据药品的特性和储存条件,制定养护计划,如定期检查、防潮防虫等,并按照计划进行养护。
对于有效期较短的药品,需要进行重点养护。
6. 问题药品的处理:发现有问题的药品,如包装破损、标签不清等,要及时在计算机系统中锁定和记录,并通知质量管理部门进行处理。
7. 养护信息的汇总和分析:定期汇总养护信息,对药品的质量状况、储存条件、养护措施等进行分析,以便优化养护工作,提高药品的质量。
通过以上措施和方法,可以确保药品的质量,防止药品变质,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
![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c8c63e7858fafab069dc02eb.png)
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1)养护工作内容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内容都应围绕保证药品储存质量为目标,其主要工作内容有: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养护职责与分工药品养护是一项涉及到质量管理、仓储保管、业务经营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按照工作性质及质量职责的不同,要求各相关岗位必须相互协调与配合,保证药品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① 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药品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审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对药品养护人员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措施,对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监督考核。
② 仓储保管员负责对库存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对仓间温湿度等储存条件进行管理,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协助养护人员实施药品养护的具体操作。
③ 养护人员负责指导保管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定期检查在库药品储存条件及库存药品质量,针对药品的储存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法,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药品养护质量信息,负责验收养护储存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3)重点养护品种药品的储存质量是受储存环境和药品性状的制约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经营药品的品种结构、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自然环境的变化、监督管理的要求,在确保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将部分药品确定为重点养护品种,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法。
重点养护品种范围一般包括:主营品种、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及药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重点养护的具体品种应由养护组按年度制定及调整,报质量管理机构审核后实施。
GSP药品养护的管理药品的养护即根据药品的储存特性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控制调节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达到有效防止药品质量变异、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目的。
(一)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1、养护工作内容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内容都应围绕保证药品储存质量为目标,其主要工作内容有: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药品养护的基本内容
![药品养护的基本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af1951e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1.png)
药品养护的基本内容
(1) 提供符合规定与合适的温、湿度条件医疗机构应根据所进药品在温、湿度方面的储藏要求与数量情况,设立相对应的冷库(柜、箱)、阴凉库(柜、箱)及常温库(区、房)、特殊药品库。
并配有温、湿度调节设施。
(2) 提供合适的、有效的避光条件对相当部分易受光线影响而引起质量下降的药品,应存放于已有避光措施的库房内,如悬挂深色窗帘(门帘)、库房不采取自然采光设计等。
(3) 提供合适的、有效的防虫及防霉条件库房应保持其结构与外部环境的严密性,并配置适宜的、有效的防虫、防霉设施,通风口处应装有严密的金属滤网。
(4) 提供必要的、有效的防火、防爆及通风条件《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暂行规定》中对易燃、易爆、强腐蚀性等危险性药品提出了“另设仓库/单独存放,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同时还规定了药品仓库应具备通风、防火的条件。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5篇)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be6f4e5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d.png)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1、药库、药房应建立和健全药品保管养护____,全面负责药品储存养护工作,防止药品变质失效,确保财产免受损失。
2、药库、药房均应配置防尘、防潮、防污染、防虫、防鼠、防火、防盗等设施。
特殊管理药品还应配置必要的防盗或防护设施。
3、合理使用库容,做到五距合理、堆码整齐牢固,无倒置现象;所有药库的药品存放区均应配备底垫或货架;药房应配置适宜药品陈列的货架或货柜,摆放整齐,无倒置现象,并设置拆零专柜或专区。
根据药品的性能和储存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4、养护员坚持以预防为主、养护为辅的方针,每季对药库、药房药品全面检查一次,将易变质的药品、储存时间长的药品、拆零药品、近效期药品以及不合格药品的相邻批号等作为重点养护品种,必须酌情增加养护次数。
做好养护记录,发现问题,及时与质量管理室联系,对有问题的药品应设置明显的标示牌,并暂停调拨或使用。
5、质量管理组负责对养护工作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包括审核药品养护工作计划、处理药品养护过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监督考核药品养护工作质量。
6、药库药品应按规定的储存要求实行专库存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库存放。
(2)特殊管理药品、危险品实行专库存放。
(3)根据药品的温湿度要求,将药品分别存放于常温库、阴凉库、冷库,保证药品质量。
7、做好药库的安全及分类储存工作,药品实行分开摆放,即:(1)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2)性质相互影响、容易串味的药品分开存放。
(3)品名和外包装容易混淆的品种分区存放。
(4)化学原料药与其他药品分开存放。
8、药房药品的储存实行分房或分区摆放,即。
(1)西药、中成药、生物制品与中药饮片分药房或分区摆放。
(2)注射剂、内服药与外用药分开。
(3)药品按用途与功能分类定位,整齐存放。
(4)拆零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5)特殊管理药品集中专区或专柜摆放。
药品储存养护措施
![药品储存养护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0751e2d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b5.png)
药品储存养护措施药品储存养护是指对药品进行合理存放和保养的过程,以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变质或失效。
药品的储存养护措施对于医疗机构、药店以及个人家庭都至关重要。
下面将就药品储存养护措施进行详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储存环境药品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避光、清洁的环境中。
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药品吸湿变质,通风不良会加速药品挥发。
药品应存放在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的地方,以免药品发生质量变化。
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应避免将药品存放在厨房、浴室等潮湿的环境中,也不宜放在易受污染的地方,如厨房的水槽旁边或卫生间附近。
二、温度要求药品的储存温度一般要求在15-25摄氏度之间,有些药品甚至需要在2-8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存放。
在家庭中存放药品时,应尽量选择恒温箱、药品柜等设备进行储存,确保药品处于适宜的温度环境中。
在医疗机构和药店中,也需要配备相应的冷藏设备,对于需要低温存储的药品进行专门保管。
三、密封性和防护各种类型的药品在储存时,都要求有相应的密封性和防护措施。
包装完好的药品在存放时要保持其原包装,不得拆封或更换包装。
对于易受湿气侵害的药品,还应采取防潮措施,例如放置干燥剂或密封袋等。
在存放酸碱药品时,应避免与其它药品混放,以免相互作用影响药品质量。
四、分门别类为了方便管理和使用,药品在储存时应按照药品种类和用途进行分门别类的存放。
不同类型的药品有不同的储存要求,按照药品说明书上的要求进行分类存放,以免混淆或误用。
在医疗机构和药店中,还需要制定合理的储存规范,对不同类型的药品进行规范管理和储存。
五、定期检查和清理药品在存放过程中,需要定期进行检查和清理。
定期检查包括对药品包装完好性、有效期、外观等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对存放药品的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保持环境的整洁和卫生,减少对药品的污染。
药品储存养护措施对于维护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论是在医疗机构、药店还是在家庭中,都需要严格遵守药品的储存养护规定,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保障人们的用药安全。
简述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任务
![简述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任务](https://img.taocdn.com/s3/m/8939b8b5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30.png)
简述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任务药品储存与养护的基本任务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防止药品受损和污染。
良好的药品储存与养护能够延长药品的有效期限,保障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本文将从药品储存条件、药品包装、储存设备、药品养护措施等方面对药品储存与养护进行阐述。
一、药品储存条件1.温度:药品的储存温度一般要求在常温下,避免高温或者低温环境,药品应保持在15℃-25℃的温度范围内。
2.湿度:药品储存的环境湿度应该控制在相对湿度不超过75%的范围,过高的湿度会影响药品的质量。
3.光线:药品储存的地方需要保持阴凉,防止暴露在阳光下或者强光照射下,光线会加速药品的降解。
4.气味:药品的储存环境中要远离有挥发性气味或者有毒气体的物品,避免药品受到污染。
二、药品包装1.原包装:已经有良好包装的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应该保持原有的包装状态,不得随意打开或翻倒。
2.密封: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应该保持密封,避免受到外界的污染或者杂质的侵入。
3.标签:储存的药品要求保持完整的标签,标签上的药品名称、规格、有效期等信息应该清晰可见。
三、储存设备1.储存柜:药品储存时应该选择专门的药品储存柜或箱,确保柜内湿度、温度、光线等符合要求。
2.分层储存:不同类型的药物应该单独分层储存,避免混合使用或者受到相互影响。
3.通风:储存柜要求有良好的通风系统,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湿度过高或者气味滞留。
四、药品养护措施1.定期检查:储存的药品要求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包括整理、清理、检测有效期等工作。
2.禁止过期药品:过期的药品应该及时清理处理,不得混在未过期的药品中使用。
3.禁止混用:不同种类的药品不得混合使用或者接触,以免发生不良反应或者损害药品质量。
药品储存与养护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医疗机构和个人使用者都应该严格按照规定要求进行储存与养护工作。
希望本文对于药品储存与养护有所帮助,引起广大读者的重视和关注。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acddf58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a.png)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确保药品质量,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根据《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药品的储存、养护、配送和管理等工作。
第三条医院药剂科负责药品养护管理工作的组织实施,确保药品质量和供应。
第二章药品储存第四条药品储存应遵循“安全、有效、经济、合理”的原则,确保药品质量。
第五条药品应按照药品的性质、储存要求和安全有效期限进行分类存放。
第六条药品储存环境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保持恒温、恒湿、通风、防潮、防晒、防虫、防鼠、防盗、防爆等条件。
第七条医院应配备符合要求的药品储存设施设备,如冰箱、冷柜、空调、除湿机等,确保药品储存条件。
第八条医院应定期对药品储存设施设备进行维护、检查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三章药品养护第九条药品养护工作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剂人员负责。
第十条药剂人员应按照药品的特性、储存要求和安全有效期限,定期对药品进行养护和检查。
第十一条药品养护应包括以下内容:(一)检查药品的外观、包装、标签、说明书等,确保其完好无损。
(二)检查药品的效期,避免过期药品的使用。
(三)检查药品的储存条件,确保其符合要求。
(四)对特殊药品进行特殊养护,如冷藏、避光等。
(五)对药品进行定期清理、整理,保持储存环境的整洁。
第十二条药剂人员在进行药品养护时,应做好养护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品名称、规格、批号、数量、养护时间、养护人员等。
第四章药品配送第十三条药品配送应由经过专业培训、具备相应资质的药剂人员负责。
第十四条药剂人员在进行药品配送时,应按照医嘱、处方和药品的特性、储存要求等进行配送。
第十五条药剂人员在进行药品配送时,应做好以下工作:(一)确保药品在运输过程中符合储存要求,如温度、湿度等。
(二)避免药品受到撞击、挤压等,确保药品完好无损。
(三)及时将药品送达指定地点,确保患者用药及时。
第五章药品管理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健全药品管理制度,明确药品采购、储存、养护、配送、使用、回收等环节的职责和流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ae78c8ed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f8.png)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药品养护操作规程一、药品养护的概念药品养护是指对药品进行储存和保护的一系列措施和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防止药品受到损害和变质,保证其有效性和可靠性。
二、药品养护的原则1. 温度控制:药品在储存过程中,应避免暴露在高温、低温或过大的温度波动的环境中。
2. 湿度控制:药品的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避免受到潮湿、过干等环境的影响。
3. 光线控制:药品应保存在阴凉、干燥、避光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紫外线的照射。
4. 包装材料:药品的包装材料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抗腐蚀性,以防止药品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5. 空气流通:药品储存和保护的环境应具备良好的通风条件,防止潮湿、霉变等问题的发生。
三、药品养护的操作流程1. 药品验收:对于新到药品,应进行验收工作,包括查看包装完好性、外观和标签是否清晰等。
2. 药品分类:根据药品的种类和性质,进行分类存放,防止相互干扰和交叉污染。
3. 药品储存区域设置:建立药品储存区域,根据药品的特性设定不同的储存条件和环境要求。
4. 温度控制:根据药品的储存要求,设置适当的温度控制设备,确保药品的保存温度在规定范围内。
5. 包装材料选择:选择适宜的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确保药品的密封性和保持其原有的性质。
6. 药品定期检查:对药品进行定期检查,包括检查包装完好性、有效期和保存条件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7. 药品过期处理:对即将过期的药品进行专门处理,根据药物类别进行销毁或退还。
8. 环境卫生清理:定期对药品存放环境进行清理和消毒,确保环境卫生的良好状态。
四、药品养护的注意事项1. 药品储存区域应远离有害物质和易燃易爆品,防止受到污染和火灾的威胁。
2. 对药品储存区域和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和良好的储存条件。
3. 对药品进行适当的湿度控制,通过控制空调、除湿机等设备,避免湿度过高或过低对药品造成损害。
4. 对药品的保存环境进行良好的通风,防止药品受到有害气体的侵害,保持药品的新鲜度。
药品保管养护制度
![药品保管养护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9bd89130722192e4536f6da.png)
药品保管养护制度
1、按《药品管理法》及相关法律法规要求,对库房、药房药品进行养护。
2、药品保管养护人员应掌握一定的药学专业知识和保管经验,工作认真负责,做到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
3、药品应按不同贮存要求分别存放于冷库(柜)、阴凉库、常温库,药品与非药品、内服与外用药、易串味的药品与一般药品分开存放,危险品严格与药品分库房存放,不合格药品和退货药品应单独存放,并有明显标。
4、药品应合理堆放,留有规定的间距,不倒置,不混堆,各仓库都应配置地架,货架。
5、库房应保持整洁卫生,认真做好防蛀、防霉、防鼠、防潮、防热、防冻、防火等工作。
6、在库房药品要按效期远近、批号顺序依次堆放,按先进先出原则发放使用。
近效期药品应催报使用。
7、药房、药库要配置温湿度计,每天定时(上午9:00,下午3:00)观察并记录,根据温湿度情况及时采取通风、防潮、降温、保温等养护措施。
在库药品应定期进行循环检查养护(养护周期:药房每月一次,药库每季一次)。
8、药品养护记录应及时、真实、规范。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6edcf743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2a.png)
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
是指医院为保证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制定的药品储存和养护的管理规定。
以下是一个常见的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的概括:
1. 储存环境要求:
- 药品储存区域必须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并定期消毒;
- 温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根据药品的要求);
- 光照不能直射到药品;
- 避免与有毒物品和易燃物品存放在一起。
2. 储存区域划分和标识:
- 根据药品的性质和储存要求划分不同的区域;
- 每个区域应标明药品类别、存放要求和有效期。
3. 药品存放:
- 不同种类的药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 药品应按照有效期先后顺序存放,避免过期使用;
- 药品容器应完整无损,标签清晰可辨。
4. 药品养护:
- 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和标签,确保完好无损;
- 定期检查药品的有效期,避免使用过期药品;
- 定期检查储存环境,保证温度和湿度符合要求;
- 定期清理储存区域,清除灰尘和污垢。
5. 药品出库管理:
- 出库药品应按需求和使用频率安排,避免长时间存放;
- 出库药品需记录相关信息,如药品名称、批号、数量等;
- 严格按照领药手续和流程操作。
6. 药品库存管理:
- 定期盘点库存,确保库存准确;
- 根据药品的使用情况和有效期,做好进货和补货计划;
- 遵守先进先出原则,避免库存积压和过期药品。
7. 废弃药品处理:
- 废弃的药品应尽早处理,避免滞留;
- 废弃药品的处理应符合相关法规和规定。
这是一个简要的医院药品储存养护管理制度,具体的管理措施和操作细则可根据医院的情况进行制定。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9d4b387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1.png)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一、概述药品养护管理制度是为了确保药品在储存、保管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合理和有效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本制度旨在规范药品养护管理流程,加强药品的监控和控制,提高药品质量管理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疗机构、药店、药房等从事药品养护管理的单位和个人,涉及到的药品包括西药、中药、保健品等各类药品。
三、药品养护管理基本要求1. 药品库房的选择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确保库房的环境和设施能够满足药品的养护要求。
2. 药品库房应具备防潮、防尘、防腐、防虫等基本条件,并设置合适的温度、湿度和通风措施,确保药品的质量不受影响。
3. 药品养护人员要经过相关培训,具备相应的知识和技能,熟悉药品养护管理规范,能够正确使用养护设备和工具。
4. 药品的养护管理应按照药品的不同特性进行分类,确保不同药品得到适当的养护措施。
5. 药品的养护过程中,应定期对药品进行检查、验收和验收,确保药品的质量符合规定标准。
6. 药品库房要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确保库房的环境卫生符合国家标准。
四、药品养护管理措施1. 温度控制:根据药品的特性,合理控制库房的温度,避免药品的高温或低温储存,确保药品质量不受温度影响。
2. 湿度控制:根据药品的特性,合理控制库房的湿度,避免药品的过干或过湿储存,确保药品质量不受湿度影响。
3. 光照控制:对于容易受光敏感的药品,要采取防止阳光直射的措施,避免药品质量受光照影响。
4. 通风控制:保持库房的通风良好,避免药品产生异味或受其他化学物质污染。
5. 严格管理:药品养护人员要严格按照药品的养护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安全。
药品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自查和互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 药品记录:药品养护人员要对药品的养护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包括进货、出货、检查、验收等信息,确保药品的追溯性和可追溯性。
五、药品养护管理监督1. 相关部门要加强对药品养护管理的监督检查,对不符合规定的行为进行整改和处理。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9c29376e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b.png)
药品养护的操作规程
《药品养护操作规程》
一、药品存放
1. 药品应存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地方,远离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
2. 不同种类的药品应分开存放,避免交叉污染。
3. 药品应放置在干净整洁的架子或柜子上,并严禁与脏污物品接触。
二、药品维护
1. 定期检查药品的包装是否完好,如果有破损或变质应及时处理。
2. 对于液体药品,应尽量避免晃动和挤压,以免影响药品质量。
3. 对于需要冷藏的药品,应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冷链管理,确保温度稳定。
三、药品管理
1. 药品使用前应查看有效期,已过期的药品严禁使用。
2. 对于需要特殊储存条件的药品,要做好相应的记录和监控,确保符合要求。
3. 药品的取用和使用应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不得擅自更改。
四、药品处理
1. 对于过期或损坏的药品,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严禁随意丢弃。
2. 对于剩余的药品,应及时归还到指定的药品仓库中,做到明确归还记录。
五、药品安全
1. 使用药品时应佩戴符合防护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具,避免吸入、接触及误食等意外。
2. 对于有毒、易燃等特殊药品应加强安全防范措施,确保人员和环境安全。
养护药品是医疗机构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药品养护,可以保证药品的质量稳定和安全使用,为病患提供更加完善的医疗服务。
药品的养护和保管
![药品的养护和保管](https://img.taocdn.com/s3/m/b41c4325915f804d2b16c1ee.png)
三、药品的堆码
1、堆码原则
2、堆码方法 3、堆码注意
堆码原则
药品堆码:是指仓储药品堆存的形式和方法。 堆码原则:先进先出,近期先出,易变先出。
考一考
1、怕热药品:东南西北,不宜放哪? 2、含芳香性挥发成分或易风化药品:宜放通风好的地方? 3、遇光分解的药品,应如何保存? 4、易受潮的药品,宜放地上吗? 返回
危险品的保管原则和方法
①此类药品应贮存于危险品库内,一般不得与 其它药品同库贮存,并远离电源。同时应有 专人负责保管。 ②危险品应分类堆放,特别是性质相抵触的物 品(如浓酸与强碱)。灭火方法不同的物品, 应该隔离贮存。 ③危险品库应严禁烟火,不准进行明火操作, 并应有消防安全设备(如灭火机、沙箱等)。
堆码方法
(1)重叠堆码法(适用体积较大,包装一致,
质地坚硬的货物) (2)行列式堆码法(适用小量货物) (3)等数压缝堆码法(适用数量较多的纸箱 或要板箱包装的药品) (4)通风式堆垛法(货物之间留空隙,有井 字形、示字形、旋涡形) 返回
㈢堆码技术和方法 3、垛堆法
返回
堆码注意
B· 不超过2OC D· l0-30C E· 2C以下
1· 冷处为 2· 室温为 3· 阴凉处为 4· 凉暗处为 答案:C A B B
[5-9] A· 易爆炸品 B· 自燃及易燃烧的药品 C· 易燃液体 D· 极毒品及杀害性药品 E· 腐蚀性药品
5· 氰化物属于 6· 高锰酸钾属于 7· 苦味酸属于 8· 金属钾属于 9· 苯酚属于 答案:D A A B E
二、药品的分区分类贮存与货位编号
分类原则:常按剂型分区存放。 方法:采用“分区分类,货位编号法”贮存。 1、分区:仓库分为若干货区 2、分类:药品分为若干类。如普通库、恒温库、 冷藏库、危险库、特殊管理药品库等。药品堆码存 放。 3、分区分类法: ①按药品种类和性质划分存放 区②按药品发往地区划分存放区(适用中转或待运 仓库)③按药品危险性质来划分存放区 4、货位编号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0c8cf036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97.png)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引言药品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与人们的健康密切相关,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因此,药品的养护非常重要,养护不好会影响药品的质量和疗效,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本文将介绍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以保障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是保持药品的品质稳定和活性不变,并保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
在药品的养护过程中,应该遵守以下要求:1.养护环境应该保持清洁、干燥、通风、避光和恒温恒湿。
2.药品应该按照其特性进行不同的养护方式,例如低温、避光、避震等。
3.药品的养护记录应该详细、准确、及时、规范,以追溯药品的来源和养护情况。
4.药品的养护期限应该明确,超过期限的药品应该及时处理。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是制定合理的管理规范和程序,以保证药品的品质和安全。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应该包括以下内容:药品养护环境的管理药品养护环境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养护室的规划、设计和建设应该符合药品养护的要求。
养护室应该静止、干燥、通风、无异味、无尘埃、无害虫等。
2.养护室的清洁、消毒和杀虫应该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防止药品受到污染和损坏。
3.养护室的温湿度监测应该进行常规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
4.养护场所的安全管理应该高度重视,防止盗窃或其他意外事故的发生。
药品养护记录的管理药品养护记录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养护记录应该详细、完整、规范,包括药品的名称、规格、数量、来源、养护情况等信息。
2.养护记录应该及时、准确地记录药品的进出、养护情况等信息,方便追溯。
3.养护记录应该确保机密性,防止信息泄露。
药品养护期限的管理药品养护期限的管理包括以下内容:1.药品的养护期限应该根据其特性和要求进行明确。
2.过期药品应该及时处理,不得流入市场或交由非专业人员处理。
3.对已过期的药品应该进行检测,确保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结论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是保障药品质量和安全的关键。
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和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预防药品的质量变异和污染,保障药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范本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771c436cdc36a32d7375a417866fb84ae45cc3a0.png)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范本一、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为了规范药品的养护工作,保证药品质量和安全,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果。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相关部门和人员,包括但不限于药品管理部门、药房、药品养护人员等。
三、基本要求1.药品养护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本制度及相关规定,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品质。
2.药品养护人员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工作,严格遵循养护规范和操作流程,确保养护质量和效果。
3.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接受培训和考核,不断提升专业技能和养护水平。
四、养护责任与义务1.药品养护人员应按照养护计划和要求,进行定期药品检查和养护工作,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
2.药品养护人员应严格执行药品养护标准,及时发现和处理药品的异样情况,并上报相关部门。
3.药品养护人员应按照要求进行药品分类、整理和摆放,保持药品的整洁和有序。
五、养护操作规范1.药品养护人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药品的检查、清洁和保养工作,确保药品的正常运作。
2.药品养护人员应保持工作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对药品的污染和损害。
3.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对药品进行检验和测试,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期。
六、养护设备与仪器的管理1.医院应配备适用的养护设备和仪器,并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作。
2.药品养护人员应按照使用说明书进行设备和仪器的操作,保证养护质量和效果。
3.药品养护人员应对设备和仪器进行定期检查和测试,确保其正常运作和准确性。
七、养护记录和报告1.药品养护人员应按照规定进行养护记录的填写和管理,并妥善保管相关资料和文件。
2.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向上级报告养护工作情况和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八、培训与考核1.医院应定期组织药品养护人员参加相关专业培训和考核,提高其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药品养护人员应积极参加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自身的养护水平和素质。
九、违规处理对于违反本制度的人员,医院将按照相关纪律和规定进行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记过、记大过、降职、辞退等。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3bc2906e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17.png)
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药品是生命线上的关键物品,它们不仅需要细心制造和储存,还需要正确地管理和养护,以确保其质量和有效性。
为此,医院和药店需要订立一套科学的药品养护管理制度。
一、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1.药品应当储存在正确的温度和湿度下,并阔别光线和其他对其有害的因素。
2.药品应当被储存在干燥,清洁的环境中,以确保其干净和无污染。
3.药品应当被固定在正确的位置上,以防止蓦地掉落或破损。
4.储放药品的环境应当保持通风,防止药品长期积存而损害药品。
5.药品的养护应当定期检查,以确保其依旧是高质量的并且没有过期。
二、药品养护的管理制度1.药品储存和管理的地点应当是一个只供内部使用的区域,只授权有资质的人员进入。
2.药品储存区域应当放置药品标签和标志,以便于识别和辨别。
3.药品应有严格的分类和统计,记录药品的种类和数量,并确保药品库房储存和使用记录真实有效。
4.药品储存区应当清洁整齐,确保无灰尘等污染因素污染药品。
5.药品用完后,包装应被合理处理。
6.药品不应由于库存超期而使它们成为“过期药品”,药品保质期到期前3个月应开始布置处理措施。
7.药品管理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如:随时准备疫苗漏失或药品市场上显现的突发事件响应措施,从上级卫生部门接到任务布置后,会同公安部门和药品管理机构,实行有效措施汇报情况和报送报告。
三、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监护和检查1.药品管理和养护应当由专业人员管理,确保每个阶段的实施都是规范的。
2.药品管理和养护应当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在这些方法都被正的确施的前提下,药品质量和有效性得到维护。
3.应订立认真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并建立相应的文件和记录来反映药品的使用情况和管理措施。
每日应当进行记录并适时补充,以便于日常总结和年度汇报。
药品养护管理制度的订立和实施,是建立和实现高质量医疗保健的根本措施。
它能够确保药品的质量和有效性,并保证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因此,医院和药店必需严格执行药品养护管理制度,保持药品的良好状态,使其为患者供给一流的医疗服务。
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
![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2db1acd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c0.png)
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
药品养护的基本原则有:
1、药品储存和保管养护工作职责安全储存、降低损耗、科学养护、保证质量、收发迅速、避免事故。
2、对有特殊储存要求的药品,应建立符合所需条件的库房和相应设施。
药品在冷处保管,温度控制在2-10度之间;阴凉暗处温度控制在20度以下;室温温度控制在1-30度之间;相对温度控制在60-75度之间。
各种测量和监控仪器应经常核对。
记录结果,应予保存。
3、药品入库时,应按凭证核对品名、规格、数量和质量验收人员的签章(外地产品入库时,还应查对药厂化验报告),并对质量进行进行抽查,发现问题及时与质量检验或业务部门联系解决。
对货单不符、质量异常、包装不牢、标志不清影响安全储运的药品,有权拒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1)养护工作内容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内容都应围绕保证药品储存质量为目标,其主要工作内容有: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养护职责与分工药品养护是一项涉及到质量管理、仓储保管、业务经营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按照工作性质及质量职责的不同,要求各相关岗位必须相互协调与配合,保证药品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① 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药品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审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对药品养护人员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措施,对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监督考核。
② 仓储保管员负责对库存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对仓间温湿度等储存条件进行管理,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协助养护人员实施药品养护的具体操作。
③ 养护人员负责指导保管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定期检查在库药品储存条件及库存药品质量,针对药品的储存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法,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药品养护质量信息,负责验收养护储存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3)重点养护品种药品的储存质量是受储存环境和药品性状的制约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经营药品的品种结构、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自然环境的变化、监督管理的要求,在确保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将部分药品确定为重点养护品种,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方法。
重点养护品种范围一般包括:主营品种、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的品种及药监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重点养护的具体品种应由养护组按年度制定及调整,报质量管理机构审核后实施。
GSP药品养护的管理药品的养护即根据药品的储存特性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经济、有效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控制调节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储存质量进行定期检查,达到有效防止药品质量变异、确保储存药品质量的目的。
(一)药品养护的基本要求1、养护工作内容药品养护的各项工作内容都应围绕保证药品储存质量为目标,其主要工作内容有:检查控制在库药品的储存条件,对药品进行定期质量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
2、养护职责与分工药品养护是一项涉及到质量管理、仓储保管、业务经营等方面的综合性工作,按照工作性质及质量职责的不同,要求各相关岗位必须相互协调与配合,保证药品养护工作的有效开展。
(1)质量管理人员负责对药品养护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审定药品养护工作计划,确定重点养护品种,对药品养护人员上报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确定处理措施,对养护工作的开展情况实施监督考核。
(2)仓储保管员负责对库存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对仓间温湿度储存条件进行管理,按月填报"近效期药品催销表",协助养护人员实施药品养护的具体操作。
(3)仓储保管员负责指导保管人员对药品进行合理储存,定期检查在库药品储存条件与库存药品质量,针对药品的储存特性采取科学有效的养护方法,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药品养护质量信息,负责验收养护储存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3、重点养护品种药品的储存质量是受储存环境和药品性状的制约和影响,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经营药品的品种结构、药品储存条件的要求、自然环境的变化、监督管理的要求,在确保日常养护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上,将部分药品确定为重点养护品种,采取有针对性的养护工作。
重点养护品种范围一般包括:主营品种、首营品种、质量性状不稳定的品种、有特殊要求的品种、储存时间较长的品种、近期内发生过质量问题品种及药监部门部门重点监控的品种。
重点养护的具体品种应由养护组按年度制定及调整,报质量管理机构审核后实施。
(二)养护工作的具体实施1、养护储存的合理性药品养护员在日常管理过程中,应对在库药品的分类储存、货垛码放、垛位间距、色标管理等工作内容进行巡查,及时纠正发现的问题,确保药品按规定的要求合理储存。
2、仓储条件监测与控制药品仓储条件的监测与控制内容主要包括:库内温湿度、药品储存设备的适宜性,药品避光和防鼠等措施的有效性、安全措施的运行状态。
为保证各类库房的温、湿度符合规定的要求,仓库保管人员要在养护员的指导下,有效地对库房温、湿度条件进行动态监测和管理,发现库房温湿度超出规定范围或接近临界值时,或接近临界值时,应及时采取通风、降温、除湿、保温等措施进行有效调控,并予以记录。
对库房的温、湿度条件应定时进行观察记录,一般每日上、下午各一次。
为确保仓库温湿度条件的全天候监控,药品控制企业在节假日也应安排值班人员,对仓库的储存条件进行监控。
3、库存药品质量的循环检查养护员应按照规定的方法和要求,定期对库存药品的质量状况进行循环检查,循环养护检查一般按季度进行。
购进药品应在入库后三个月起进行第一次库存药品检查。
养护时应做好养护记录,对养护中的药品质量状况进行准确的记录。
当气候条件出现异常变化,遇高温、严寒、雨季或发现药品有质量变化迹象时,应由质量管理部组织有关人员或全面检查;为避免漏查,应严格规定检查顺序,如:按每个货架、货垛顺时针检查等;主要检查内容包括包装情况、外观性状,对易变质药品、储存期较长、近效期不足一年的药品或其它应检查的药品,应按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有效的管理。
4、养护中发现质量问题的处理药品养护中发现的问题一般包括技术操作、设施设备、药品质量等方面的内容,养护员应对发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及时上报质量管理部核实、处理,按照质量管理部的要求,采取措施对质量管理过程实施改进,从而有效地控制药品储存质量。
养护员对养护过程中发现的药品质量问题,应悬挂醒目的黄色标牌,并暂停发货,上报质量管理机构进行处理。
(三)药品养护档案与信息为给药品养护工作提供系统、全面的管理依据,不断提高药品养护的技术水平,企业应针对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养护档案,收集、分析、传递养护过程中的信息资料,从而保证药品养护质量系统的有效运行。
1、药品养护档案企业应结合仓储管理的实际,本着"以保证药品质量为前提,以服务业务经营需要为目标"的原则,针对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重点养护品种建立药品养护档案。
药品养护档案是在一定的经营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稳定性进行连续观察与监控,总结养护经验,改进养护方法,积累技术资料的管理手段。
其内容包括药品的基本质量信息、观察周期内对药品储存质量的追踪记录、有关问题的处理情况等。
药品养护档案的品种应根据业务经营活动的变化,及时调整,一般应按年度调整确定。
2、养护质量信息按照GSP规定,药品养护人员应定期汇总、分析和上报养护检查、近效期或长时间储存的药品的质量信息。
以便质量管理部门和业务部门及时、全面地掌握储存药品质量信息,合理调节库存药品的数量,保证经营药品符合质量要求,其报告内容应汇总该经营周期内经营品种的结构、数量、批次等项目,统计并分析储存养护工程中发现的质量问题的相关指标,如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比率,进而提出养护工作改进的措施及目标。
(四)、影响药品质量的因素1、影响药品质量的内在因素a、易水解的药品 当药品的化学结构中含有酯、酰胺、酰肼、醚、苷键时,易发生水解反应。
如青霉素的分子中含有β-内酰胺环,在酸性、中性或碱性溶液中易发生分解反应和分子重排反应,其分解产物与分子重排物均无抗菌作用。
故青霉素只能制成粉末,严封于容器中贮藏。
b、易被氧化的药品 当药品的化学结构中含有酚羟基、巯基、香胺、不饱和碳键、醇、醚、醛、吡唑酮、吩噻嗪等基团时,易发生氧化反应。
如氯丙嗪属于吩噻嗪类化合物,在日光、空气、湿气的作用下易变质失效,故应遮光,密封保存。
2、药品的物理性质与质量的关系a、挥发性 系指液态药品能变为气态扩散到空气中的性质。
具有挥发性的药品如果包装不严或贮存时的温度过高,可造成挥发减量,如乙醇、薄荷等在常温下即有强烈的挥发性,还可以引起燃烧和爆炸。
b、吸湿性 系指药品自外界空气中不同程度地吸附水蒸气的性质。
药品的吸湿性并不限于水溶性药品,某些高分子药品和水不溶性药品同样可以吸湿,但当含有少量的氯化镁等杂质时,则表现出显著的吸湿性。
c、吸附性 药品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或特殊臭气的性质被称为药品的吸附性。
例如淀粉、药用碳、滑石粉等因表面积大而具有显著的吸附作用从而使本身具有被吸附气体的气味,亦称"串味"。
d、冻结性 以水或乙醇作溶剂的一些液体药品遇冷可凝结成固体,这种固体会导致药品的体积膨胀而引起容器破裂。
e、风化性 有些含结晶水的药品在干燥空气中易失去全部或部分结晶水,变成白色不透明的晶体或粉末,称为"风化"。
风化后的药品的药效虽然未变,但影响使用的准确性,尤其是一些毒性较大的药品可因此而超过剂量,造成医疗事故。
f、色、嗅、味 药品色、嗅、味是药品重要的外观性状,也是药品的物理性质之一,当色、嗅、味发生变化时,经常意味着药品性质发生了变化,所以它们是保管人员实施感官检查的重要根据。
如维生素C片由白变黄,是由于发生了氧化反应;阿司匹林片出现针状结晶或浓厚的醋酸味,是由于因吸湿而发生水解反应,产生了水杨酸和乙酸;某些药品的异臭、异味可能是微生物所引起发酵、腐败等。
此外,药品的熔化性、溶解性等均是影响药品质量的内在因素。
2、影响药品质量的外在因素影响药品质量的外在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对药品的影响往往是几种因素同时进行或交叉进行,互相促进、互相作用而加速药品的变质和失效。
因此,我们所采取的保管措施也应是综合性的。
(1)、空气空气是不同气体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氮、氧、二氧化碳以及氩、氖、氪、氙等稀有元素。
此外,空气中还含有水蒸气、二氧化碳和尘埃等。
在被污染的空气中还混杂有二氧化硫、硫化氢、氨、氯化氢等有害气体。
与药品的质量有关的主要是氧、二氧化碳。
a、氧许多具有还原性药品,可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发生分解、变色、变质,甚至产生毒性。
如异丙肾上腺素被氧化后,可由白色变为粉红色,此时即不可供药用。
b、二氧化碳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可使某些药品因发生碳酸化而变质。
如某些氢氧化物和氧化物易吸收二氧化碳而生成碳酸盐;磺胺类钠盐与二氧化碳作用后,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游离磺胺而结晶析出。
(2)、温度温度在药品的保管养护中是重要条件之一,它与湿度有密切的关系,干燥的固体药品受温度影响的程度远比吸潮或呈液体状态的药品小的多。
a、 温度升高可加速药品的变质 如生物制品、血液制品在室 温下保管容易失效,需要低温冷藏(2~10℃);可加速药品的挥发与风化如咖啡因可失去分子中的结晶水;可破坏药品的剂型如可使栓剂、胶囊剂软化变形,使糖衣片粘连,使软膏剂熔化分层等。
b、温度过低可使一些生物制品、含蛋白制剂、乳剂及胶体制剂析出沉淀或变性分层,如甲醛溶液在9℃以下易聚合成为多聚甲醛而使溶液呈现混浊或析出白色沉淀;可使许多液体制剂析出结晶,其中一些药品因结晶而失效,如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等饱和溶液久置冷处易析出结晶不再溶解,而不能药用;可致容器因药液体积增加而破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