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科学概念总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
![(完整word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65c5745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66.png)
人教版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doc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一、使用工具1.机械是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
机械包括机器和工具。
2.螺丝刀、钉锤、剪刀这些机械构造很简单,又叫简单机械。
3.用螺丝刀可以比较方便的把螺丝钉从木头中取出,用羊角榔头可以比较方便的把铁钉从木头中取出。
不同的工具有不同的用途。
二、杠杆的科学1.像撬棍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杠杆。
2.杠杆上有三个重要的位置:支撑着杠杆,使杠杆能围绕着转动的位置叫支点;在杠杆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点;杠杆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点。
3.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省力;在生活中常见的可以省力的杠杆有撬棍、压水井的压杠等。
可以省力的杠杆类工具有:老虎钳、羊角锤、开瓶器、裁纸刀、杠秤等。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费力;生活中的应用的工具有:火钳、夹子、筷子、镊子。
;当阻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用力点到支点的距离时,杠杆不省力也不费力。
生活中的应用有跷跷板、天平、装订机等。
4.杠杆尺上有支点,左右两边都有到支点距离的标记,是研究杠杆作用的好工具。
5.用三种不同的方法挂钩码,使杠杆尺保持平衡,把你的方法在下图画出来。
三、杠杆类工具的研究1.省力的是(铁片、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费力的是(火钳、镊子)。
2.常用的杠杆类工具中羊角榔头、老虎钳、开瓶器是省力杠杆;火钳、筷子、镊子是费力杠杆;跷跷板、天平、订书器是不省力也不费力杠杆。
有些杠杆类工具设计成费力的是因为它有方便的好处(如:镊子、钓鱼竿等)。
3.“秤砣虽小,能压千斤”,那是杆秤利用了杠杆原理的结果(提绳是支点,秤砣是用力点,称重物处是阻力点)。
4.我们身体上的前臂骨像是一根杠杆,肘关节是支点,手握物体处是阻力点,上臂的肱二头肌处就是用力点。
5.阿基米德曾说:“只要在宇宙中给我一个支点,我能用一根长长的棍子把地球撬起来。
”这里的棍子相当于杠杆。
四、轮轴的秘密1.像水龙头这样,轮子和轴固定在一起转动的机械,叫做轮轴。
小学科学知识提纲
![小学科学知识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2a7890ddce2f0066f533227a.png)
小学科学知识提纲三年级1、知道动植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和死亡这样的生命周期。
2、知道植物叶子的构造,主要由叶片、叶柄两部分组成,叶片上的一条一条的脉络叫叶脉。
(会填图)3、让学生经历种子萌发的实验,知道种子的萌发先是长出根。
4、会分辨草本植物与木本植物。
5、通过对水的三种状态的观察,知道世界上的物质主要有气体、液体、固体三种状态。
6、通过蚕的养殖,知道蚕的一生变化要经历4次蜕皮。
7、通过对蚂蚁的观察,知道蚂蚁是用触角交流信息的。
8、通过玩磁铁的活动,知道每块磁铁都有2个磁极。
9、知道量筒是测量液体多少的工具,并且明白表示液体多少的单位是毫升。
10、会正确使用温度计,学会温度的正确读、写。
11、通过实验,让学会明白影响液体流动快慢的因素是液体的黏稠度。
12、通过实验,让学生知道空气的特征,例如看不见,摸不着,能压缩。
13、养成正确的科学的观察习惯,例如观察植物时不能随意采摘,对不熟悉的物体,不能采用嘴巴尝这种观察方法。
四年级1、知道风向用风向标来测,雨量器可以测降水量的多少。
2、知道切碎、加温、搅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3、溶解在水中的食盐能用蒸发的方法把食盐和水分离出来。
4、知道酒精灯的火焰从外到里分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一般用外焰加热。
了解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
5、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的。
6、人的身体一般可以分为头、颈、躯干、四肢四部分组成。
7、人体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和大肠。
8、电路连接有并联和串联两种方法。
学会区分这两种电路。
9、电池和灯泡都可以串联和并联。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1.5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就是3V。
并联是1.5V.10、认识区分常见导体和绝缘体。
(导体:人体、大地、水、金属等。
绝缘体:干木片、陶瓷、纸橡皮、布、塑料等)11、像油菜花一样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部分组成的花叫完全花。
缺少其中一部分或几部分的花叫不完全花。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提纲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1197d3c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c.png)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提纲一、人体健康与运动1.健康的概念与重要性2.健康与饮食3.预防常见疾病的方法4.运动与身体健康5.运动方式与技巧6.防止运动伤害的方法二、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物质的分类和性质2.物质的不同状态和相互转化3.常见物质的溶解和浓度判断4.物质分离和制备5.酸碱性和酸碱中和反应三、天体与地球1.地球的运动2.地球的构造和地貌3.大气与天气4.地壳运动与地震、火山、地理环境变化5.星球的运动和太阳系四、物质与能源1.物质和能量的关系2.能量的分类和转化3.不同形式的能源及其利用4.节约能源的方法五、物质与生活1.物质的分类和用途2.常见物质的生活应用3.材料的选择与改造4.节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六、生物与环境1.生物的组成、特征和分类2.生物与环境的关系3.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发育4.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5.环境保护与优化七、科学调查与常见工具1.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常见科学工具的使用方法3.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4.观察、测量和记录的技巧八、科学思维与创新1.科学的思维方式和态度2.提出问题和假设3.进行实验与调查4.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5.提出解释与结论6.科学创新与实践以上是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的提纲,根据这个提纲,你可以精心安排学习时间,逐一复习相关知识点,并进行一些相关的习题练习或实践活动,以加深理解和掌握。
同时要注意培养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观察与思考,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对各种科学活动的能力。
加油!。
六年级科学第一册复习提纲
![六年级科学第一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5475000a581b6bd97f19eaa6.png)
六年级科学第一册复习提纲第一章 科学入门1、探究活动是科学的主要特征。
2、起点 找出可探究的问题 提出假设 设计实验 进行实验产生新的问题 讨论并得出结论 思考 记录结果 3、科学探究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
学习科学同样需要观察、提出疑问和实践。
4、科学探究活动主要涉及六个基本要素:提出问题,形成假设,制定计划,收集证据,处理信息,表达交流。
科学探究的方法有观察、记录、猜测等等。
第二章 生物的世界1、生物的七大基本特征:对环境具有适应性,有呼吸器官,需要食物,能生长发育,会繁殖后代,要排泄,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2、刺激:能够使生物作出反应的因素称为刺激。
3、科学家主要根据身体特征对动物进行分类,首先根据动物有没有脊柱,把动物分成两大类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可分为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
4、生物检索表的基本原理:按生物个体之间存在的相同和不同的特征来划分。
划分原则是:先划分最基本的差异,再划分较细的,依次类推。
因此,同组生物最少拥有一个共同特征。
5、 生物动物 植物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 有花植物 无花植物鱼类 两西类 爬行类 鸟类 哺乳类6、为了保护我们周围的环境和自然资源,我国已经颁布了《环境保护法》,《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
7、一些野生生物正濒临灭绝。
任何一种生物的绝种可能会影响其他生物,从而影响整个生活环境,人类应该关注和保护野生生物。
第三章 细胞与生殖 1、认识显微镜1 目镜 ,2 镜筒 ,3 转换器,4物镜,5 载舞台,6 通光孔,7 聚光器8 压片夹9 反光镜10、镜柱11 粗准焦螺旋12细准焦螺旋13 镜壁14 镜柱镜下所见的物象比原物大,而方向则相反。
2、细胞是绝大多数生物体的基本单位。
细胞膜动物细胞细胞核细胞质植物细胞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
3、大部分细胞都可以自行分裂,产生更多的细胞。
4、动物的雌性性细胞在卵巢产生,成为卵子,雄性性细胞在睾丸产生,称为精子。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73aad6a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cf.png)
【科学】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
纲
知识点一:生物多样性
- 了解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分类
- 掌握动物和植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 理解物种和栖息地的关系
知识点二:物质的属性和变化
- 理解物质的三态和相变规律
- 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质的混合和分离方法
知识点三:力和机械
- 理解力的作用和测量
- 掌握简单机械的结构和原理
- 了解杠杆和轮轴的应用
知识点四:天体与地球
- 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 掌握太阳、月亮和星星的基本特征
- 理解四季交替的原因和表现
知识点五:生活中的能源
- 掌握常见能源的种类和应用
- 了解能源的转换和利用
- 理解能源的重要性和节约方法
知识点六:环境保护
-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掌握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的方法
- 了解环境污染对生物和人类的影响
知识点七:科学观察和实验
- 掌握科学观察的方法和技巧
- 了解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理解科学实验对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以上为三年级上学期教科版科学复习大纲,内容涵盖了生物多
样性、物质的属性和变化、力和机械、天体与地球、生活中的能源、
环境保护以及科学观察和实验等七个知识点。
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复习掌握这些基本科学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提纲
![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概念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af75091659eef8c75fbfb325.png)
【斜面】与水平面成倾斜的光滑平面,称为斜面。简单机械的一种,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距离比和力比都取决于倾角。如摩擦力很小,则可达到很高的效率。用F表示力,L表示斜面长,h表示斜面高,物重为G。不计无用阻力时,根据功的原理,得FL=Gh,倾角越小,斜面越长则越省力,但费距离。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事物应用斜面的原理而达到省力的目的,如楼梯、蜿蜒而上的山路等。
【动滑轮】滑轮的轴和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它实质上是一个动力臂二倍于阻力臂的杠杆。根据杠杆平衡的原理Wr=F·2r。它改变用力的方向。其方向是与物体移动的方向一致。使用动滑轮时,拉力的大小与拉绳的方向有关,拉力的大小视拉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夹角的增加而增大
【滑轮组】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叫“滑轮组”。因为动滑轮能够省力,定滑轮能改变力的方向,若将几个动滑轮和定滑轮搭配合并而成滑轮组,既可以改变力的大小,又能改变力的方向。定滑轮与动滑轮可用许多不同组合方式得到滑轮组,不同的滑轮组有不同的机械利益比,滑轮系统中的机械利益比是由滑轮的数目与组成位置而决定的。普通的滑轮组是由数目相等的定滑轮和动滑轮组成的。而这些滑轮或者是上下相间地坐落在同一个轮架(或叫“轮辕”),或者是左右相邻地装在同一根轴心上。绳子的一端固定在上轮架上,即相当于系在一个固定的吊挂设备上,然后依次将绳子绕过每一个下面的动滑轮和上面的定滑轮。在绳子不受拘束的一端以F力拉之,被拉重物挂在活动的轮架上。对所有各段绳子可视为是互相平行的,当拉力与重物平衡时,则重物W必平均由每段绳子所承担。若有n个定滑轮和n个动滑轮时,且为匀速运动时,则所需之F力的大小仍和上面一样。因此,在提升重物时才能省力。其传动比乃为F∶W=1∶2n。注意,在使用滑轮组时,不能省功,只能省力,但省力是以多耗距离(即行程)为前题的。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概括归纳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概括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99558990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47.png)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
概括归纳
科学知识点概括归纳
1. 有关力和机械力的知识点
- 力的概念和种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静止状态或运动状态
- 机械力的作用:使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而改变速度、形状或位置
2. 有关电流和电路的知识点
- 电流的概念和特点:电流的产生、方向和大小
- 电路的构成:电源、导线和电阻器
- 简单电路的认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3. 有关光的传播的知识点
- 光的定义和特征: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折射
- 光的颜色和组成:白光和光的三原色
- 光的应用:反光材料和光学仪器
4. 有关种植与生长的知识点
- 种子的结构和功能:种子的外部和内部结构、种子的萌发条件
- 植物生长的关键环节:光合作用和水分的吸收和输送
- 植物的繁殖方式:有性和无性繁殖
5. 有关生态环境的知识点
- 生态环境的组成:生物和非生物因素
- 生态平衡的意义: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 资源的合理利用: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意义
6. 有关地球和天体的知识点
- 地球的动静态:地球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四季和昼夜的变化:地轴倾斜和地球公转的原因
- 天体的认识:太阳系中的行星、人造卫星和恒星
以上是人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毕业总复习知识点的概括归纳。
这些知识点涵盖了力和机械力、电流和电路、光的传播、种植与生
长、生态环境以及地球和天体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复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
![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b69d80f5910ef12d2af9e72e.png)
第四单元《运动和力》一、科学概念1. 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
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
2. 用橡皮筋作动力的小车,橡皮筋绕的圈数越多,行驶速度越快,行驶距离越远。
3. 橡皮筋、弹簧在形状改变时,它们会产生一个要恢复原来形状的力,这个力叫弹力.4. 衣裤松紧带、票夹、弓箭、拉力器和各式各样的弹簧都是利用了物体的弹力。
5. 气球里的气体喷出时,会产生一个和喷出方向相反的推力,叫反冲力。
(喷气式飞机、火箭、鞭炮等都是借助反冲力运动的)6. 要使静止的物体运动起来,必须对物体用力;要使物体运动的更快,必须对物体用更大的力;要使运动的物体静止,必须对物体用阻力。
7. 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1牛≈100克力。
8. 科学上我们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在生活中也常被叫做弹簧秤。
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重力时应注意:(1)拿起测力计,先检查指针是否指在“0”位置;(2)读数时,视线与指针相平;(3)测量的力不能超过测力计的测量范围。
9. 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因此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
10. 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和物体的重量有关。
物体间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物体间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物体越重,运动时摩擦力越大;物体越轻,摩擦力越小。
滑动摩擦力要远远大于滚动摩擦力。
1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有滑动和滚动两种方式。
12.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运动时,总是有摩擦力伴随着。
13.自行车上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后轮胎、脚蹬的表面、刹车橡皮、手柄做成花纹,这主要是为了增加摩擦力;不需要摩擦力的地方:前轴、中轴、后轴、脚蹬的轴、大小齿轮与链条。
14.自行车的车轮和轴之间都安装了滚珠轴承,主要是为了将滑动变为滚动。
二、科学实验1.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光滑程度关系我的猜想: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3eeb6398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ff.png)
【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
纲
一、生活中的科学
- 描述日常生活中的物体、现象和事件
- 辨别物体的性质和用途
- 了解物体的来源和变化
- 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
二、物体的性质
- 分辨物体的颜色、形状、大小、硬度等性质
- 分辨物体的材质和用途
- 了解常见物体的浮沉现象
三、物体的变化
- 了解物体的运动和静止状态
- 观察物体的变形、断裂等变化
- 了解物体的燃烧和融化现象
四、天气现象
- 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的特征
- 了解不同天气对人和物的影响- 掌握简单的天气预报方法
五、动物的特征
- 描述动物的外部特征和生活习性- 掌握一些动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六、植物的特征
- 描述植物的外部特征和生长习性- 掌握一些植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 了解植物对人类的重要性
七、健康与生活
- 了解保持健康的重要性
- 掌握个人卫生的基本常识和方法
- 了解常见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以上为【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上学期科学复习提纲,希望能帮助同学们进行科学知识的复习。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提纲
![教科版小学科学毕业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fbb732250e2524de4187e9b.png)
小学科学复习资料(三——五年级)1.生物与环境植物植物的一世:种子――芽――苗――开花――结果植物一般分为六个部分: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根:土壤中的水和养分依赖植物的根汲取到植物体内茎:把水输送到叶子和植物的其余部分。
(大树的茎有支撑作用)叶:叶片(叶脉),叶柄,1 蒸腾作用:说从植物体表面蒸发消散的一种生理现象。
蒸腾能够降低植物体内的温度。
叶是蒸腾的器官,植物的气孔是蒸腾的主要出口。
白日,气孔开启;夜晚,封闭。
2制造植物所需的养料:多半植物能自己制造养料,这些养料是由植物绿色的叶(叶绿素)依赖阳光中的能量,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制成。
同时放出氧气。
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雄蕊产生的花粉流传到雌蕊柱头上会使雌蕊子房里的胚珠受精,胚珠受精以后,果实和种子开始成长,花朵开始凋零。
果实。
种子的数目和果皮的软硬、厚薄相关,果皮硬或厚实的果实种子数目少种子:种皮:保护种子胚芽植物种子胚:最重要的部分胚根胚轴子叶胚芽发育生长后变为茎和叶;胚根发育生长后变为根。
两瓣子叶变为幼苗的第一对叶。
种子的流传:水(莲花),风(蒲公英),动物(携带 -----苍耳,粪便---苹果)、自己发射(喷瓜)来流传的蚕豆种子的结构分种子适合的环境:足够的水分和空气和适合的温度。
动物蜗牛的察看蜗牛 : 分头部,腹部,尾部。
头部分眼睛,触角,嘴。
蜗牛壳:有一条螺线,由里向外绕圈,其实不封闭,而是一圈圈地睁开。
依据螺线的方向分为右旋蜗牛和左旋蜗牛。
蜗牛壳大小是相对稳固的。
蜗牛的爬行:腹足出现细波涛状的运动,并分泌出粘液,干后形成蜗牛爬行的印迹。
蝗虫的察看体长:从蝗虫头部前端到尾部尾端蝗虫大小展翅长:翅睁开后,两翅尾端间的距离比较蜗牛和蝗虫的大小:丈量它们的重量。
三、蚂蚁的察看蚂蚁的爬行:沿途开释起追踪作用的化学物质——追踪激素。
蚂蚁依靠这类化学物质传达信息。
动物的分类:哺乳类、鸟类、鱼类、昆虫类、爬行类和两栖类。
世界上最小的鸟 --------蜂鸟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非洲象 .成年公象体重可达6000 千克世界上最高的动物 -------长颈鹿成年公鹿高达 6 米蚕:卵――幼虫――蛹――成虫(蛾)有些动物一世中要经历很大的变化,它们幼年期与成年期的样子很不一样,从一种形态变为另一种形态,这类变化叫做变态。
《科学》复习总结提纲
![《科学》复习总结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dc8c8ed96294dd88d0d26b94.png)
《科学》复习总结提纲小学五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一、二单元复习提纲(填空题)1、物体在水中(有沉有浮),。
2、改变物体(排开的水量),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可能发生改变。
3、相同重量的橡皮泥,(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越容易浮,它的(装载量)也随之增大。
4、钢铁制造的船能够浮在水面上,原因在于它(排开的水量很大)。
5、判断物体沉浮有一定的标准。
(潜水艇)应用了物体在水中的(沉浮原理)6、(不同材料)构成的物体,如果(体积)相同,(重)的物体容易沉;如果(重量)相同,(体积小)的物体容易沉。
7、物体的沉浮与自身的(重量和体积)都有关。
8、(同种材料)构成的物体,改变它的(重量和体积),沉浮状况不改变。
9、把小船和泡沫塑料块往水中压,手能感受到水对小船和泡沫塑料块有一个(向上)的里,这个力我们称它为(水的浮力)。
10、物体在水中的沉浮与构成它们的(材料)和(液体的性质)有关。
11、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物体(浸人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12、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小于重力)时就(下沉);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13、(上浮物体)和(下沉的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14、(不同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作用大小不同。
15、(比同体积的液体重)的物体,在液体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液体轻的物体,在液体中上浮。
16、比(同体积)的水(重)的物体,在水中(下沉),比同体积的水(轻)的物体,在水中(上浮)。
17、加穿衣服会使人体感觉到热,但(并不是衣服)给人体(增加了热量)。
18、水受热时体积膨胀,受冷时体积缩小,我们把水的(体积)的这种变化叫做(热胀冷缩)。
)。
19、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20、(许多固体和液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也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小学科学概念总复习提纲
![小学科学概念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c7b00972af1ffc4ffe47aca4.png)
小学科学概念总复习提纲(一)植物部分科学概念1、植物茎的特征:植物有茎,茎上多有节、叶、芽。
2、植物茎的分类:从软硬区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从形态区分为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
3、植物茎的功能: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还有一些植物的茎有繁殖的作用。
4、植物根的分类:分为直根和须根。
直根:有一条比较粗壮的主根,主根周围有几条比较细的侧根。
须根:根很细,没有主根,好像一把胡须5、植物的根的功能:能够支持和固定整棵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
6、植物果实的基本构造: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7、植物果实的分类:肉果和干果。
肉果: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
干果:干瘪无肉的果实。
8、解剖植物果实的方法可以分为:纵切和横切两种。
9、植物叶子的形状。
常见的有七种叶形:掌形、针形、披形、扇形、带形、卵形、心形。
10、植物叶子的构造:叶片、叶柄;叶片上有叶脉。
网状脉:像桃叶那样,叶脉成网状。
平行脉:像小麦那样,叶脉成平行状。
11、植物叶的功能。
光合作用:植物的叶子能龙水分和二氧化碳,在阳光下制造养料,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植物中的水动叶面一水蒸气的形式放出的过程。
12、制作叶标本的步骤:采集、压制、上台纸、固定、贴标签。
13、植物花的基本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完全花:像油菜花那样,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个本分组成的花。
不完全花:像黄瓜花那样,比油菜花缺少一些组成本分的花。
14、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胚根和胚芽以及种子、子叶。
胚根:将来会长成植物的根。
胚芽:将来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15、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土壤、光、水分、温度等。
16、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力传播、水流传播。
植物的繁殖。
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的。
此外,还可以由植物的茎和根来进行繁殖。
(二)动物部分科学概念1、生物: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它们会生长、产生后代。
2、昆虫:凡是成虫的身体均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058338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04.png)
六年级科学知识点提纲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1. 物质的性质a. 颜色、形状、质地、透明度等b. 熔点、沸点、溶解度等2. 物质的变化a. 物理变化:状态改变、形状改变等b. 化学变化:燃烧、腐蚀等3. 能量的转化a. 音能、光能、热能、动能等b. 能量的损失与转化过程二、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1. 生态系统的组成a. 生物因子:植物、动物、微生物等b. 非生物因子:土壤、水、气候等2. 生态相互作用a. 共生关系:互利共生、捕食寄生等b. 竞争关系:食物竞争、生存空间竞争等3. 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a. 节约资源:水、电、燃料等b. 减少污染:大气污染、水体污染等c. 生态平衡维护: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环境等三、人体的结构与功能1. 人体器官系统a. 呼吸系统:呼吸道、肺等b. 消化系统:口腔、食道、胃等c. 循环系统:心脏、血管等d. 泌尿系统:肾脏、膀胱等2. 感官器官与感知a. 眼睛:视觉的原理与保护b. 耳朵:听觉的原理与保护c. 鼻子:嗅觉的原理与保护d. 舌头:味觉的原理与保护3. 内分泌系统与生长发育a. 腺体:脑垂体、甲状腺等b. 激素:生长激素、性激素等c. 生长发育过程与保健四、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构造与地壳运动a. 大陆与海洋的分布b. 地壳运动:地震、火山活动等2. 太阳系与行星运动a. 太阳系物体:太阳、行星、卫星等b. 行星运动规律与季节变化3. 天体观测与星座认识a. 望远镜的构造与使用b. 星座的命名与识别五、生活中的科学知识1. 健康生活与预防a. 营养均衡:五谷杂粮、蔬菜水果等b. 预防传染病:个人卫生、接种疫苗等2. 安全常识与自救互救a. 防火与用电安全b. 交通安全与自然灾害应对3. 科学实践与探究a. 科学观察与实验设计b. 科学动手能力的培养以上是六年级科学知识点的提纲,涵盖了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地球与宇宙以及生活中的科学知识等方面的内容。
小学科学总复习提纲
![小学科学总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e1b3af0c79563c1ec5da710b.png)
三年级科学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植物1、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2、(看)、(听)、(摸)、(问)、(量)、(闻)等方法都是科学观察的基本方法。
3、(放大镜)是常用的观察工具。
比较小的东西,用肉眼很难看清楚时,我们借用(放大镜);很远的东西,用肉眼无法看到时,我们借用(望远镜);很渺小的东西,用肉眼根本看不见时,我们借用(显微镜);要了解表皮里面的东西,我们可以借用(X光)。
4、种植了凤仙花,我们可以用(文字)、(图画)和(照片)等方式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5、记录树皮可以用(图画)、(拓印)的方法。
6、一棵大树是由(树根)、(树干)和(树冠)组成的。
7、大树的特征可以用(树的高矮)、(树冠的形状)、(树干的粗细)、(树皮的样子)和(树叶的样子)等来描述。
8、树(即植物)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六部分。
9、我能用各种简便的方法描述树的(高矮)、(形状)和(粗细)。
10、观察大树可以让我们获得(很多的信息),同时还会使我们发现(大树原来是个生机勃勃的生命世界)。
11、大树的茎叫(木质茎),小草的茎叫(草质茎)。
12、大树和小草的共同点是:都生长在(土壤)中,都有(绿色)的叶,都会(开花结果),都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3、大树和小草的主要不同之处是:(植株的高矮不同)、(茎的粗细不同)、(茎的质地不同)、(寿命长短不同)。
14、小草和大树一样,都是具有(生命体)的共同特征。
常见的小草有(狗尾草)、(三叶草)、(蒲公英)、(车前草)。
15、水生植物和陆生植物都有(根)、(茎)、(叶)等器官。
它们的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
16、水生植物有(水葫芦)、(金鱼藻)、(水花生)、(浮萍)、(睡莲)等。
17、水葫芦和狗尾草的相同点:生长需要(水分)、(阳光)和(空气);有(根)、(茎)、(叶);都会(繁殖后代);寿命(短);都是(草本植物)。
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大纲
![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278e7f555270722182ef765.png)
三年级科学期末复习知识点大纲第一单元我们都是科学家※1、科学的定义是什么?或者问科学是什么:答:(科学就是提出问题并想办法寻找答案的过程。
)※2、当听到科学这个词的时候我们会想到什么?或者问我们做过的类似科学家的活动都有什么?:答:(农业研究)(航天探索)(实验分析)(医学研究)(珠峰测量)。
※3、科学家的工作过程或者问科学探究的步骤:答:(提出问题、作出猜测、寻找证据、得出结论)。
※4、(好奇心)让我们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并使我们不断寻找问题的答案。
※5、判断:(1)我们所做的活动与科学探究没有关系。
(×)(2)科学探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得出结论并不容易。
(√)(3)学习科学就是学习科学知识。
(×)(4)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5)让小物品站在手指上不倒的关键,是要想办法保持平衡。
(√)(6)物体上轻下重不容易倒。
(√)※6、你喜欢或你知道哪些科学家?答:①(琴纳)发现了(接种牛痘预防天花)的办法②(居里夫人)发现了(镭)③(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④(袁隆平)研究出(杂交水稻)⑤(亚历山大﹒贝尔)发明了(电话)⑥电影是根据(英国人)(罗杰特)的解释发明出来的⑦(罗杰特)发现了人眼具有(暂时记忆能力)7、重心越(低),物体越平衡,越不容易倒。
第二单元我眼里的生命世界※1、校园里,(小鸟)(大树)(蚂蚁)(小草)(鱼)是有生命的。
※2、有生命的物体的共同特征是什么?或者问动物都有哪些共同特征?或者问植物都有哪些共同特征:答:(都需要营养)、(都能长大)、(都需要呼吸)、(都对刺激有反应)、(都会繁殖后代)。
※3、判断:(1)在观察活动中要注意安全。
(√)(2)在观察活动中不要惊吓小动物。
(√)(3)在观察活动中可以直接触摸、抓举小动物。
(×)(4)在观察活动中要保持安静。
(√)(5)外出观察要获得老师、家长或成人的同意,或者有成人陪同。
(√)(6)冬天校园里有好多树落光了叶子,光秃秃的,这时它们都没有生命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植物部分科学概念1、植物茎的特征:植物有茎,茎上多有节、叶、芽。
2、植物茎的分类:从软硬区分为木质茎和草质茎;从形态区分为直立茎、匍匐茎、攀缘茎、缠绕茎。
3、植物茎的功能:有输送水分和养料的作用,还有一些植物的茎有繁殖的作用。
4、植物根的分类:分为直根和须根。
直根:有一条比较粗壮的主根,主根周围有几条比较细的侧根。
须根:根很细,没有主根,好像一把胡须5、植物的根的功能:能够支持和固定整棵植物;吸收水分和养料。
6、植物果实的基本构造:由果皮和种子两部分组成。
7、植物果实的分类:肉果和干果。
肉果:果皮肥厚多肉的果实。
干果:干瘪无肉的果实。
8、解剖植物果实的方法可以分为:纵切和横切两种。
9、植物叶子的形状。
常见的有七种叶形:掌形、针形、披形、扇形、带形、卵形、心形。
10、植物叶子的构造:叶片、叶柄;叶片上有叶脉。
网状脉:像桃叶那样,叶脉成网状。
平行脉:像小麦那样,叶脉成平行状。
11、植物叶的功能。
光合作用:植物的叶子能龙水分和二氧化碳,在阳光下制造养料,并放出氧气的过程。
蒸腾作用:植物中的水动叶面一水蒸气的形式放出的过程。
12、制作叶标本的步骤:采集、压制、上台纸、固定、贴标签。
13、植物花的基本构造:花萼、花瓣、雄蕊、雌蕊。
完全花:像油菜花那样,由花萼、花瓣、雄蕊、雌蕊四个本分组成的花。
不完全花:像黄瓜花那样,比油菜花缺少一些组成本分的花。
14、植物种子的基本构造:胚根和胚芽以及种子、子叶。
胚根:将来会长成植物的根。
胚芽:将来会长成植物的茎和叶。
15、植物生长的基本条件:土壤、光、水分、温度等。
16、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风力传播、动物传播、弹力传播、水流传播。
17、植物的繁殖。
植物一般是用种子繁殖的。
此外,还可以由植物的茎和根来进行繁殖。
(二)动物部分科学概念1、生物:植物和动物都是生物,它们会生长、产生后代。
2、昆虫:凡是成虫的身体均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3、软体动物:像蜗牛、田螺、河蚌这样身体柔软,外面有壳的动物。
4、鱼:像鲫鱼那样,身体表面有鳞片,用鳍游泳,用鳃呼吸的动物。
5、爬行动物:身体外面覆盖着鳞片,用肚皮贴地爬行,一般卵生的动物。
6、两栖动物:像青蛙、蟾蜍、蝾螈那样,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呼吸,成体在岸上生活,用肺呼吸的动物。
7、鸟:像麻雀那样,身体分为头、颈、躯干、脚、翅、尾六个部分,体表长有羽毛,有喙,卵生的动物。
8、哺乳动物:身体一般可分成头、颈、躯干、四肢、尾五个部分,外表长着毛,都能直接生出小动物,小动物吃母奶长大的动物。
9、动物的运动方式:在路体上生活的动物大多数靠腿和足走路;在水中的动物是靠鳍或蹼脚游泳的;鸟和昆虫靠翅膀在空中非行。
10、动物的吃食方式:哺乳动物靠牙齿吃食;昆虫吃食物主要靠口器;鸟吃食的方式是吞食。
11、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盔甲、尖刺、奔跑、保护色、装死、拟态、舍去身体一部分等。
12、动物过冬的方式:卵或蛹、躲藏、冬眠、洄游、迁徙、换毛等。
13、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阳光、水分、食物等因素。
(三)空气、水部分科学概念:1、空气:是一种无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它占据一定的空间。
2.水:在常温之下是一种无颜色、无气味、无味道、透明的液体。
3、水的蒸发:水慢慢变成水蒸气的现象。
4、水蒸气: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透明的液体。
5、水蒸气快慢的条件:温度的高低;水的表面积的大小;水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6、溶解:高锰酸钾能在水中化成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颗粒,均匀的分布在水中,如果水分子不减少,高锰酸钾就不会自行沉淀出来。
7、溶液:水里溶解了什么物体,就叫什么物体的溶液。
8、水的净化方法:沉淀、过滤、消毒。
9、压缩空气有弹性,会产生弹力。
10、风:在地球上,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多,地面上的空气较热;有的地方受太阳照射较少,地面上的空气较冷。
热的空气上升,冷的空气就会流过来补充,空气流动形成风。
11、空气的成分: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氢气、氦气、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12、氧气:能帮助物体燃烧的气体。
13、气象观测的主要仪器:百叶箱、风向杆(风向标、风杯)、雨量器、蒸发皿等。
14、水的三种形态:液体形态的水、气体形态的水蒸气、固体形态的冰。
水有一定的体积,但随着容器的变化而变化。
水蒸气的形状和体积随着所盛容器的变化而变化。
冰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
15、熔解:从固态的冰变成液态的水的过程。
凝固:从液态的水变成固态的冰的过程。
汽化;水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水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升华:冰直接变成水蒸气。
凝华:水蒸气直接直接变成水蒸气。
16、云:陆地水和海洋水,在太阳的照射下,受热后不断地变成水蒸气升到空中,在高空遇冷便凝成小水点或小冰品,浮在空中。
17、雨:云在随风飘动过程中,小水点不断凝结、碰撞合并成较大的水滴,当水滴增大到上升气流拖不住时,就从云中降落至地面或海洋。
18、雪:当高空中温度较低时,水蒸气在空中直接变成固体的小冰晶,降落至地面或海洋。
19、水在自然界循环的原因和过程:江、河、湖、海中的水,吸收了太阳光的热,不断地蒸发成水蒸气,后者在空中受冷凝结成云,又变成雨、雪落了下来,回到陆地和海洋。
落到地面上的雨、,有的蒸发了,有的流进了江、河、湖、海。
水就是这样日夜不停地在海洋、天空、地面之间循环运动着,这叫做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20、人工降雨:根据不同的云层,撒入适当的化学药剂如干冰、碘化银、盐粉等作为冰冻凝结剂,就能加速云中的小水滴、小冰晶增大凝结成雨、雪降落下来。
(四)土壤、岩石部分科学概念:1、土壤的成分:沙、粘土、腐蚀质、水分、空气等。
2、土壤的种类:沙质土壤、粘质土壤、壤土。
3、花岗岩:花斑状,岩粒组,主要由三种不同的矿物质组成,有白、黑和肉红或淡黄等颜色。
很硬,用小刀刻不动。
4、玄武岩:黑色或暗褐色,颗粒密而细,坚硬,常有圆形或接近圆形的孔洞,有的表面有杏仁状的斑点5、砂岩:由粗或细的沙粒构成。
黄色、灰色或绿色,很硬。
6、砾石:由一粒粒大小不等、圆状或接近圆状的卵石构成,也有的由带棱角的碎石构成。
7、石灰岩:俗称“青石”,灰白色或灰色,粒细而密,硬度不大,能用小刀刻,遇盐酸起泡。
8、煤的形成:大约在二三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又湿又热,植物长的非常茂盛,形成了大片的森林。
后来,由于地壳的变动,大批森林被沉积的泥沙覆盖起来。
被埋在地下的树木与空气隔绝,并长期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逐渐变成了煤。
9、石油的形成:是由古代时代生物的遗骸在地层中经过几亿年的变化而形成的。
10、火山的形成: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会沿着岩石的裂缝上升侵入岩层之中。
有的岩浆在上升过程中冷却形成岩石,有的岩浆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
11、地震的形成:火山活动,地壳中岩层的断裂的陷落等都会引起地震。
(五)声、光、热部分科学概念: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物体发出振动产生的,固体.气体液体的发声都与振动有关。
2.物体振动的情况不同,发出的声音也不同。
如尺子伸出桌子的边的长度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就低,尺子伸出桌边的长度长,振动时发出的声音高。
3.声音的传播:声音能向四面八方穿拨传播。
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播声音。
4.不同的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不同。
固体.液体传播声音的本领比气体大,如医生用听诊器检查病人的心脏跳动情况,就是利用固体比气体传声本领大的原理。
5.光源:自身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如太阳.通电的灯炮.点燃的蜡烛.莹火虫等,都是光源。
6.光的传播: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7.光的反射:当光到物体表面时会改变传播方向反回来的现象叫光的反射。
如灯光照在书本上,光又从书本上反射到我们眼里,使我们能看到书上的字。
8.不同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不同。
表面光滑,浅色(白色)的物体反射光的本领大;表面粗糙的则象反。
9.彩虹:夏天,雨过天晴,在太阳对面的天空,有时能看到一条弧型的彩色光带,这就是彩虹。
10.彩虹的形成条件:雨过天晴阳光斜射在小水珠上。
11.热传播的三种方式:热传导.对流.辐射。
12.热传导:热从较热的一端沿物体一直到较冰的一端的现象。
13.对流:液体或气体中较热部分之间不段循环流动,使湿度刍于均匀的过程。
14.幅射:在阳光下人们感到热,这种热是从太阳这个发热体直接射出来的,热方式叫幅射。
15.液体,气体,固体一般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热胀冷缩是一般物体所具有的共同性质。
16.温度:指物体的冷热程度。
17.温度表:温度表是利用物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常用的温度表有:玻棒式温度表、壁挂式温度表和体温表。
日常生活中,一般用摄氏度表测定温度,单位是摄氏度,如水沸腾时的温度可读作100摄氏度;摄氏度以下的温度在数字前用“—”号表示。
(六)力、机械、金属部分科学概念:1、风向杆是测风力大小、风的方向的仪器,风向杆的箭头所指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风的方向)。
如箭头指北是北风。
风向杆的风杯转得快,表示风力大。
2、物体的弹性: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会发生形变,当作用力撤除后,物体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形状,这种性质叫做物体的弹性。
3、重力: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
人们通常把物体的重力叫做物体的重量。
4、重力的方向: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5、重力的大小可以用测力计来测量。
常用的测力计叫弹簧秤。
6、弹簧秤是根据弹簧受力越大就伸得越长的道理制成的。
7.滑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滑动摩擦。
在滑动摩擦中存在着一种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滑动摩擦力。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8.滚动摩擦: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滚动时产生的摩擦叫滚动摩擦。
滚动摩擦力比滑动摩擦力小。
9.水的浮力:水对浸在水中的物体,都有一个向上托的力,这个力叫水的浮力。
10.浮力的方向:物体受到浮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
11.物体的浮沉条件:浸在水中的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一个是重力,方向向下;另一个是浮力,方向向上。
物体的浮与沉由这两个力的大小决定。
当物体的重力大于浮力时,物体下沉;当重力小于浮力时,物体上浮;当重力等于浮力时,物体停留在水中,既不上浮也不下沉。
12.改变物体的重量可以改变物体的沉浮,如潜水艇就是利用了物体的沉浮规律。
13.能升空的热气球是利用热空气比冷空气轻和空气具有浮力的道理制成的。
古代的“孔明灯”就是利用了这个道理。
14.物体的惯性:物体保持原来静止或运动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
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
15.物体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是:平动和转动。
抽屉从桌内拉出、刨床上刨刀的运动叫平动;钟表上指针的运动叫转动。
在生活实际中物体的运动常常是平动和转动的复合,平动和转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换,如曲柄连杆可以把活塞的平动变成轮子的转动;齿轮与齿条的结合,可以把齿轮的转动变成齿条的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