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成分,包括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作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学会使用实验仪器进行空气成分的简单测定。

4.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基本成分及体积分数。

2. 空气各成分的作用。

3.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记忆。

2.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气压计、水槽、气球、玻璃管、胶塞等。

2. 教学课件:空气成分图片、实验视频等。

3. 练习题:关于空气成分的知识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引出本课课题《空气的成分》。

2. 讲解空气的基本成分:介绍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的概念和性质。

3. 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及其意义。

4.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实验,使用实验室用具测定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5. 数据处理与分析:让学生记录实验数据,并进行分析,得出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6. 空气成分的作用: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及其他气体在生活中的作用。

7. 空气污染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课内容,总结空气的成分、体积分数及其作用。

9. 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练习题,巩固空气成分的知识。

10.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课教学进行反思,查找不足,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空气基本成分的理解和记忆。

2. 评价学生对空气中各成分体积分数的掌握和应用。

3. 评价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技能和态度。

4. 评价学生的环保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境保护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观察、分析等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成分的实验探究。

2. 空气中各气体体积分数的计算。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澄清石灰水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气体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及作用。

3. 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探究空气成分。

4. 分析: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体积分数。

5. 练习: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空气成分的重要性及环保意识。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成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自己总结空气成分的知识点,以及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估,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七、课后作业:1. 请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

2. 请根据空气成分的知识,设计一个实验来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3. 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谈谈自己对空气成分与环境保护的认识。

八、课堂评价:教师应对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实验操作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方面。

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九、教学拓展:1. 邀请环保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空气污染及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自然界中的空气污染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_4

《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_4

《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或许你从来没有留意过空气.或许空气不过就是那么一种最平常、最简洁的东西罢了。

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空气的成分》化学教案,欢迎阅读!一、教学目标1.通过试验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含量,并对空气的成分有进一步的了解。

2.通过争辩和分析,能主动与他人沟通,对试验观看的结果能用文字、化学语言进行表述,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3.保持和增加对化学现象的惊奇心和探究欲,进展学习化学的爱好。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难点】用探究的方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老师活动】老师想请大家先来猜一个谜语:“说是宝,真是宝,动物植物离不了,看不见,摸不着,越往高处越稀有”谜底是什么?【同学回答】空气。

【老师引导】对,谜底就是空气。

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人们对空气的熟识比较晚。

17世纪以前人们始终认为空气是一种单一成分的`物质,18世纪才熟识到空气的简洁性。

空气毕竟是由什么组成的呢?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学习下。

环节二:新课讲授【老师提问】请同学们阅读空气的组成的相关资料,并回答以下问题: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成分分别是多少?【同学回答】氮气约78%、氧气约21%、稀有气体(主要成分氩气,约0.934%)、二氧化碳约0.034%和其他气体0.002%。

【老师补充】二氧化碳含量呈逐年递增趋势。

【老师引导】在学校科学的课程中,我们已经知道空气中约含1/5体积的氧气。

那怎样通过试验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过渡性问题,不需回答。

)【老师提问】氧气是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在加热或点燃的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氮气是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气体,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

依据这一点,我们可以实行怎样的方法来测定氧气的含量?【同学回答】燃烧确定量的空气,测量消耗掉的气体的体积即可。

【老师活动】据此我们设计了一个测量空气中氧气含量的试验装置图。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空气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

2. 各成分的比例: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杂质约占0.03%。

3.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a. 氮气:不易燃烧,不支持生命,充入食品包装袋内可防腐。

b. 氧气:支持燃烧,供给呼吸,是动植物生存所必需的。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光源(如霓虹灯)。

d.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e. 水蒸气和杂质:影响天气变化,关乎生态环境。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2. 教学难点:空气各成分含量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直观展示空气的成分及比例。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及作用。

2. 讲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展示多媒体课件。

3. 实验演示:用实验器材展示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成分的性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空气各成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空气资源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空气资源的意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绘制空气成分的比例图,并简述各成分的作用。

2. 课堂问答:教师在课堂上随机提问,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及作用的掌握情况。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环保人士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了解空气保护的重要性。

2. 组织学生参加与空气成分相关的实践活动,如测定空气质量等。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成分,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基本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他气体和杂质。

2. 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3. 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三、教学重点:1. 空气的基本成分及其体积分数。

2. 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四、教学难点:1. 空气成分的微观解释。

2. 空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五、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的成分。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空气成分及污染问题。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4. 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意识。

5. 注重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

【课堂导入】(时间: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空气问题的关注,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空气的成分》。

【新课导入】(时间: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空气的基本成分,引导学生了解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及其体积分数。

2. 学生通过实验或观察,验证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

【课堂探究】(时间: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空气污染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课堂小结】(时间: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成分及污染问题的重要性。

【课后作业】1. 学生绘制空气成分的比例图,巩固所学知识。

2. 调查生活中常见的空气污染现象,并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价:(时间:5分钟)1. 课堂问答:教师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提问学生,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及其体积分数的理解。

小学科学4空气的成分(教案)

小学科学4空气的成分(教案)

小学科学4空气的成分(教案)小学科学4 空气的成分一、教学目标1. 学习认识空气是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少量氢气等气体组成的。

2. 了解空气中的水蒸气对生活和自然界的重要性。

3. 掌握一些简单的检测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方法。

二、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教具2. 实验材料:蜡烛、酒精灯、瓶盖、碳酸饮料、水杯、玻璃盖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约5分钟)介绍空气是人类和其他生物生活所必需的重要物质,并引出本课要学习的内容:空气的成分。

2. 理论学习(约15分钟)通过图片和简单的文字解释,学生了解空气由氮气(氧化剂)、氧气(可燃物)、二氧化碳(辅助燃烧)和少量其他气体组成。

强调氧气对生物呼吸和燃烧的重要性,二氧化碳在呼吸作用中的产生和被植物所利用的过程。

3. 实验展示(约15分钟)利用实验展示空气成分的情景,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存在。

试验1:燃烧需要氧气实验步骤:a. 点燃蜡烛,观察火焰。

b. 将瓶盖迅速覆盖在蜡烛火焰上,观察火焰熄灭。

c. 解释火焰熄灭的原因是因为瓶盖阻止了燃烧所需的氧气进入。

试验2:二氧化碳的存在实验步骤:a. 取一瓶碳酸饮料,摇晃后打开。

b. 将水杯倒置在开口处,观察。

解释碳酸饮料摇晃后产生的气泡是二氧化碳气体的存在。

4. 实验操作(约20分钟)在老师或助教的指导下,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操作,检测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

实验1:检测氧气实验步骤:a. 将一个酒精灯点燃,放在一边。

b. 将一个玻璃盖放在瓶口上,观察。

解释玻璃盖上的水珠是由于氧气的存在,氧气遇冷凝结成水珠。

实验2:检测二氧化碳实验步骤:a. 将一杯碳酸饮料倒入一个较深的盘子中。

b. 倾斜自己的口面对盘子,吹出气。

c. 观察。

解释吹气过后,盘子中的碳酸饮料泛起气泡,说明呼出的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

实验3:检测水蒸气实验步骤:a. 将一个开水杯放在桌上。

b. 用手盖住开水杯口,感受一会儿。

解释手上感到的热量是因为水蒸气经由皮肤逸出,带走了一部分体温。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上册《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1)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2)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3)理解空气污染的成因及其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方面的重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2)引导学生运用逻辑思维和分析方法,理解空气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2.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使他们认识到保护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通过学习空气的成分,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中各种物质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培养他们的辩证唯物主义观念。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1.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对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充满好奇,通过生动的实例导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
2.注重实验探究:九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通过设计有趣的实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成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3.培养逻辑思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运用逻辑思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特点及其相互关系,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归纳等方法,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5.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保护空气质量的重要性。
6.课后作业:布置与空气成分相关的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拓展活动:鼓励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我国空气质量现状及防治措施,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他们对化学实验充满好奇,具备初步的实验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空气的成分这一章节的学习,需要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作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培养学生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烧杯、试管、酒精灯、镊子、导管等。

2. 实验材料:石灰水、红磷、镁条等。

3.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讨论空气的重要性,引出本课的主题——空气的成分。

2. 新课: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3. 实验: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

4. 拓展:讲解其他气体(如氮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等)的含量及其作用。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6. 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现象,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及其作用。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来探究空气的成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空气成分的微观结构,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组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七、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成分,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2. 讲授法:讲解空气成分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实验心得和感悟。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准确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总结的空气成分知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和记忆,以及对保护空气、珍惜资源的意识。

九、安全与环保1. 实验操作过程中,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伤害。

空气的成分初中生物教案

空气的成分初中生物教案

空气的成分初中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2. 能够描述不同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

3. 能够说明空气的重要性和对生物的影响。

教学重点:1.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2. 不同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

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对生物的影响。

2. 空气的主要成分与生物生存的关系。

教学准备:1. PPT课件2. 空气成分示意图3. 实验用的氧气和碳酸氢钠4. 工作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提出问题:我们呼吸的是什么?2. 讨论学生的回答,引出空气的主要成分。

二、讲解空气的主要成分(10分钟)1. 使用PPT介绍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

2. 展示空气成分示意图,让学生了解不同气体在空气中的比例。

三、实验探究(15分钟)1. 分发实验用的氧气和碳酸氢钠。

2. 让学生进行实验,在氧气中通入碳酸氢钠,观察发生的反应。

3. 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如何判断气体的种类。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让学生小组讨论空气的主要成分对生物的影响,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2. 整合学生的讨论结果,引导他们认识到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发放工作表,要求学生回答相关问题。

2. 布置下节课复习内容。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对生物的影响。

2. 鼓励学生多加思考,提出问题。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来深化对空气成分的认识。

2. 鼓励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危害。

《空气的成分》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案

《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2.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成分的计算。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水槽、烧杯、试管、滴定管等。

2. 实验试剂:氢氧化钠溶液、硫酸、碘酒等。

3. 课件和教学素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物质组成知识,为新课学习空气成分做铺垫。

2. 讲解空气的成分利用课件介绍空气的成分,讲解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作用。

3. 实验探究空气成分1)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室用具,了解实验原理和步骤。

2)分组进行实验,指导学生正确操作。

3)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

4. 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根据实验数据计算空气成分的体积分数,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值的差异。

5. 总结空气成分及环保意义1)总结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

2)强调保护空气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关注空气污染问题。

6. 课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检查学生对空气成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7.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减少空气污染,保护空气质量?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空气的成分及保护空气的意义。

9. 布置作业设计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空气成分的知识。

10. 教学反思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提供参考。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掌握程度,包括成分的名称、体积分数和作用。

2. 评价学生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合作能力。

3. 评价学生在讨论和练习中提出的减少空气污染的方法和创意。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环境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

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环保局或空气监测站,直观了解空气质量监测过程。

《空气的成分》教案1

《空气的成分》教案1

《空气的成分》教案1一、教学目标1. 了解空气的组成和构成。

2. 掌握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比例。

3. 理解空气的特性及其重要性。

4.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空气中主要的两种气体。

2. 通过实验感知空气的实质。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实验器材(瓶子、蜡烛、水杯、氧气瓶、气球)。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实验记录表。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入本节课的话题,通过提问激起学生对空气的好奇心。

- 空气对我们来说有什么重要性?- 空气是什么?由什么组成?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步骤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让学生打开课本,引导学生一起阅读《空气的成分》这一部分的内容。

2. 教师通过讲解,将空气的组成和构成以及各种气体的比例进行介绍。

- 氮气、氧气分别占空气的百分比是多少?- 了解其他在空气中存在的气体。

步骤三:实验探究(2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感知空气的实质。

- 实验1:通过点燃蜡烛,倒上水杯等实验,让学生观察燃烧的现象。

- 实验2:使用氧气瓶和气球,让学生进行实验,对比观察。

2. 学生记录实验现象,并进行思考和探究。

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帮助学生理解空气中氧气的重要性。

步骤四:研究小结(10分钟)1. 学生进行小结,总结本节课的研究内容。

2. 教师进行复,澄清学生可能存在的疑惑。

步骤五:课堂作业(5分钟)1. 学生完成课后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学生自主阅读相关科普资料,扩大知识面。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导入让学生对空气表现出好奇和兴趣,引发学生思考空气的重要性。

在知识讲解环节,通过举例子、比例等方式,让学生更加清晰地了解到空气的成分及其重要性。

在实验探究环节,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自体验和观察,加深他们对空气实质的理解和认识。

在研究小结和课堂作业环节,让学生对本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巩固练。

教学中要注意与学生互动,引导他们主动思考和参与,同时也要尊重学生的思考和观点。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初中化学《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掌握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及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实验方法探究空气成分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认识空气污染的严重性,提高环保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2.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3. 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三、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四、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计算2. 空气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五、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讲解、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空气成分。

2. 利用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数据,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设置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教案内容:一、导入(5分钟)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空气是由哪些气体组成的吗?2. 讲解:空气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资源,它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组成。

二、空气的成分及体积分数(10分钟)1. 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他气体和杂质0.03%。

2. 互动: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只有21%呢?三、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10分钟)1. 讲解:氮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最多,它是一种惰性气体,不易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2. 讲解:氧气是空气中最主要的成分之一,它具有氧化性,能支持燃烧和呼吸。

3. 讲解:稀有气体包括氦、氖、氩、氪、氙等,它们在空气中的含量很少,但具有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4. 讲解:二氧化碳在空气中的含量虽少,但它对地球的气候和生态环境有重要影响。

四、空气污染及防治措施(10分钟)1. 讲解:空气污染是指空气中含有一种或多种污染物,其浓度超过了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标准。

2. 展示:多媒体展示空气污染的图片和数据。

3.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方法。

4. 讲解: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发展清洁能源、加强环保法规等措施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 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空气的成分》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组成。

2. 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以及它们在空气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空气的成分,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

2. 教学难点: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的计算,实验操作。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讲授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2.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集气瓶、水槽、烧杯、玻璃片、注射器等。

2. 教学课件:空气的成分、实验过程、各成分的作用等。

3. 教学素材:有关空气成分的图片、数据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探究空气的成分:讲解实验步骤,引导学生动手实验,观察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

3. 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根据实验结果,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

4. 讲解空气中各成分的作用:讲解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气体和杂质在空气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重要性。

5. 课堂小结: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总结空气的成分和作用。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空气成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找出不足之处,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改进方向。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空气成分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关注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见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探究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加深学生对空气成分和环境保护的认识。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

空气的成分教案初中科学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知道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气体组成。

2. 培养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究科学的情感。

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探究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教学难点:1. 空气的成分及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集气瓶、烧杯、水槽、玻璃片、蜡烛等。

2. 实验材料: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什么?我们每天都在呼吸空气,那么空气中有哪些成分呢?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二、实验探究(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实验中遇到的问题。

三、总结实验结果(10分钟)1.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2. 学生总结:氧气能支持燃烧,氮气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水蒸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四、讲解空气的成分(10分钟)1. 教师讲解空气的成分,让学生了解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

2. 学生通过实验和讲解,理解空气是由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的。

五、课后延伸(10分钟)1. 学生思考: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2.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要保持平衡,否则会对我们的生活产生影响。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学生了解了空气的成分,知道了空气主要由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多种气体组成。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观察仔细,通过实验现象直观地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性质。

但在实验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课后延伸环节,学生思考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对生活的影响,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Microsoft Word 文档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利用简单器材进行实验操作,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对探究过程和结果进行评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2、培养敢于发表自己见解的品质和合作交流的科学态度,喜欢大胆想象。

3、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含着氧气和二氧化碳,知道人类的活动离不开空气。

教学重难点:1、知道空气不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它是由不同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主要含有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氧气和不支持物质燃烧的气体---氮气。

2、证明空气不是单一的气体,它是由氧气、氮气等组成。

教学准备1、分组实验材料:水、培养皿、塑料瓶、蜡烛、火柴。

2、演示实验材料:塑料瓶、蜡烛、火柴、铁丝。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问题1、复习: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空气在哪里》,谁能说说空气是一种怎样的气体?2、问题:你觉得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吗?说说你的理由。

(展开辩论,一定让学生把真实的想法说出来)3、揭题:空气中到底有什么成分呢?(二)、提出猜想假设:演示:老师手里有两支蜡烛,放在桌子上点燃,一根用塑料瓶罩住,一根不罩住猜测:会发生什么情况?(熄灭)怎样熄灭?(马上熄灭?过一会熄灭?)思考:马上熄灭、过一会熄灭能说明什么?你能从中知道空气的成分吗?演示:老师现在就把塑料瓶罩住蜡烛,看是不是像同学们所说的过一会儿再灭,同学们认真看,观察蜡烛是怎么熄灭的。

交流现象:蜡烛过一会熄灭得出结论:空气中有一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

(三)、实验探究猜想:如果把一大一小两个塑料瓶同时罩在燃烧的蜡烛上,会发生什么情况?(熄灭)怎么熄灭?(一个早一个晚)哪个先熄灭,那个后熄灭?思考:为什么一个先熄灭,一个后熄灭,从中你明白了什么?瓶内的空气怎样?(两个瓶子里能燃烧的气体的多少不同)老师讲解实验步骤,学生做实验。

交流现象:小瓶先熄灭,大瓶后熄灭得出结论:空气中确实有支持燃烧的气体。

剩余气体还支持燃烧吗?我们要想验证需要放进什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空气中有什么成分?问题:剩余空气支持燃烧吗?猜想: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支持燃烧),说说你的理由。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1.工业上制取氧气发生什么变化?它是根据什么不同分离各种气体的?
2、氧气、氮气、稀有气体各有什么主要用途?
点拨升化
探究交流二
阅读课本80-82页,完成下列内容
1、造成空气质量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实验探究4-2
2、如何把一个集气瓶中的空气“捕捉”到另一个集气瓶中。
3、各组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塑料矿泉水瓶,想一下,用什么样的方法来获取教室里的空气样品?然后利用课余时间,利用相同的方法,各小组分别收集学校操场、村庄周边的小树林、久未开启的地窖、人流密集的商场、自己或他人呼出的气体、上下班高峰期车流密集的交通主干道等任三个地方的一个空气样品以备实验探究时用。
A.①—d B.②—a C.③—c D.④—b
4.以下是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质量状况的对应关系:
空气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状况
优பைடு நூலகம்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空气质量级别
I
II
III
IV
V
2012年6月3日,淄博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为82~93,根据以上信息,判断淄博市区当天的空气质量级别和空气质量状况分别是()
4、空气质量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有哪些?
5、空气质量级别对人体健康有什么影响?
板书设计
认识空气的组成
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空气的成分
关注空气质量
达标检测
1.有下列几种气体①汽车排放的尾气②石油化工厂排放的废气③海水蒸发形成的水蒸气④烧煤产生的烟气⑤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放出的气体。其中都能使空气受到污染,对人体造成危害的是()A.①②③B.③④⑤C.①②④D.③⑤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

自然《空气的成分》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使学生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培养学生对空气资源的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

2.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三、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计算。

2. 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空气的成分。

2. 利用实验、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的成分。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成分。

2. 讲解:介绍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讲解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

3. 实验:演示氧气的实验室制法,让学生观察并了解氧气的性质。

4. 小组讨论: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讨论空气中的其他成分。

6. 作业:布置有关空气成分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通过课堂提问、作业批改等方式,了解学生对空气成分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实验操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气象与空气成分的关系。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活动,观察并记录不同环境下的空气成分变化。

八、教学反思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评价2. 同伴评价:学生相互评价,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交流。

3.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2. 强调保护空气资源,倡导绿色生活。

3.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品质,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重点1. 空气的成分及其比例:学生需要掌握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和比例,这是理解空气特性和功能的基础。

2. 各成分的性质和作用:了解每种气体在空气中的作用和重要性,例如氧气的呼吸作用、氮气的保护作用等。

二、教学难点1. 空气中各成分的含量及计算: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和记忆空气中各成分的具体含量和计算方法。

空气的成分公开课教案

空气的成分公开课教案

空气的成分公开课教案第一章:空气的组成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

1.2 教学内容:空气的组成: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水蒸气和杂质。

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氮气约占78%,氧气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约占0.03%,水蒸气和杂质约占0.03%。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采用实验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

1.4 教学步骤:1.4.1 导入:向学生介绍空气的组成及其重要性。

1.4.2 实验:让学生观察空气中各成分的比例。

1.4.3 讲解:讲解空气的组成及其比例。

1.4.4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空气组成的认识和感受。

1.4.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空气的重要性。

第二章:氮气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氮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2.2 教学内容:氮气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无臭,不易燃烧,不支持燃烧。

氮气在空气中的作用:保护作用,防止氧气导致氧化反应。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氮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2.4 教学步骤:2.4.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氮气的讲解。

2.4.2 讲解:讲解氮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2.4.3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氮气的认识和感受。

2.4.4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氮气在空气中的重要性。

第三章:氧气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3.2 教学内容:氧气的基本性质:无色、无味、无臭,支持燃烧,供给呼吸。

氧气在空气中的作用:维持生命活动,支持燃烧。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3.4 教学步骤:3.4.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入氧气的讲解。

3.4.2 讲解:讲解氧气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空气中的作用。

3.4.3 互动:让学生分享他们对氧气的认识和感受。

五年级青岛版《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五年级青岛版《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五年级青岛版《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空气是一种混合物,知道空气的主要成分及其所占比例。

掌握通过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方法,如拉瓦锡实验的原理,以及一些简单的演示实验操作。

理解空气中各成分在生活、生产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探究、资料收集、小组讨论、观察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经历探究空气成分的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空气成分这一科学知识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严谨治学的态度。

让学生体会到空气成分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增强学生保护空气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确定空气的主要成分和各成分的大致比例。

掌握探究空气成分的实验方法和原理,尤其是拉瓦锡实验所体现的科学思维。

2.教学难点理解实验探究空气成分的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变化原理,如氧气与其他物质的反应。

引导学生分析空气成分在不同情境下的作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演示法四、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包含空气成分相关视频(如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的历史资料片、现代精确测量空气成分的实验视频、空气各成分在生活中应用的场景视频等)、空气成分示意图(标注各主要成分的名称和比例)、实验步骤动画演示(如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空气污染对空气成分影响的资料图片和视频。

2.实验器材(用于演示实验或分组实验,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玻璃钟罩、水槽、燃烧匙、红磷、蜡烛、集气瓶、橡皮塞、导管、止水夹、火柴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一个小活动:让学生憋气一小会儿,然后提问:“同学们,刚才憋气的时候感觉怎么样?我们为什么不能长时间不呼吸呢?”引导学生回答出空气对我们生存的重要性。

接着问:“那你们知道我们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的空气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空气的成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空气的成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认识空气的组成,学习从混合气体中除去某种气体进而测定其含量的方法。

2、联系社会生活了解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3、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和认识空气质量日报,增强关爱自然的意识和责任。

4、在分析空气组成基础上,初步认识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二、重点难点
重点:让学生认识空气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动植物的重要意义。

知道空气是自然资源。

难点:设计实验方案,测定不同环境中空气的成分。

三、教学内容分析
空气的成分对于学生来说,不是陌生的内容,空气污染对于人类的危害也是学生经常见闻的,而采用科学的方法测定空气的组成,自己亲手做实验来比较通风不畅的环境与通风良好的环境的空气的质量,会带给学生从未有过的体验,当学生真正认识了空气的成分,了解了空气中各种成分的重要用途,他们自然就会把空气当成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来对待。

五、教学用品酒精灯、注射器、玻璃管(内有细铜丝)、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课前教师布置研究性课题:研究性学习—空气中有什么?空气是我们非常熟悉的物质,我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空气的“海洋”里,离开了空气,一切生命就无法生存。

那么你认识空气吗?你觉得空气是单一成分的物质还是多一成分的物质呢?你知道空气中含有那些物质?请你结合生活经验用事实进行说明或者设计实验进行证明。

(所需的实验仪器、药品可自己搜集或从实验室借取)
学生活动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储备对空气进行重新审视,较为理性地、科学地整理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教师:
(一)认识空气的组成
1、教师组织学生展示研究成果,倾听学生们的争论和发言,随学生们的表述板书出空气中含有的物质,并时时点头或用贴切的话语对学生们的表现表示赞许。

学生:学生积极、热切地通过多种形式来表述自己对空气的认识。

引导学生在新旧知识经
验之间、在日常生活与科学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通过对已有知识经验的运用、改造来学习新知识。

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发挥;给学生一个机会,他们会还你一个惊喜!教师:2、教师总结学生们的表述并提出新问题:今天我们的认识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怎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呢?[活动天地]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思路:如何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消耗掉而有不产生新的气体?如何测得消耗掉氧气的体积?然后再给学生讲清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操作要领,最后再把学生的思维扩出去:你还能设计那些实验?(这个问题可留做课外作业,学生们进行研究性学习)
学生:学生讨论并表述观点,在明确实验思路及原理后,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注意操作要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1/5。

教师:3、教师引导学生以具体的物质如氧气、空气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纯净物的概念。

学生初次接触物质分类的知识,对混合物、纯净物的认识不可能非常清晰,教师可多列举一些学生容易辨析的物质让学生进行判断。

(二)关注空气质量
1、[实验探究]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
教师要引导学生明确:(1)采集气体样品的方法(2)让学生学会检验二氧化碳(3)初步学习通过对比实验获得结论的方法。

学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或用书上的方法课前采集操场上空气样品,课上采集教室内空气样品,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性质进行对比实验,通过观察到现象的不同而亲身感受到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增强环保意识。

通过验证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中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及一些有害气体,让学生增强环境意识。

因此,教师发动学生课后尽可能多地采集不同环境中空气样品进行对照实验,使学生获得深切的真实感受。

2、[活动天地]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这一活动可采用学生自学的方式进行,使学生明确空气质量日报的内容,并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空气的指量。

学生自学,认识空气质量日报。

(三)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这一标题可组织学生自学,多与社会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处处离不开化
学。

学生自学,小组内进行交流,谈自己对空气是一种重要资源的认识,谈对空气发现史的感受。

课堂小结:通过“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和“通风不畅环境中的空气与新鲜空气的区别”两个探究实验,你觉得要研究一个未知问题大致要经过那些步骤?
学生回顾实验,整理思路,进行表述,其他学生相互补充,基本形成一个教完整的步骤:提出问题——做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论证——讨论与交流——得出结论。

七、教学反思
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将教学的起点挂靠在已知与未知的衔接点上,是我在设计本节课教学时着力考虑的问题。

因此,我在课前布置研究性课题——空气中有什么?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发表他们的高见,教师充分利用学生认识上的不足,不失时机地将问题的焦点集中到如何应用化学反应的方法。

让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成为化学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是设计本节课教学时的基本思想。

探究的动因源于问题,探究的功效在于教师的恰当引导。

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本节课追求的又一个教学目标,对于“关注空气质量”,“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等知识的学习,宜采用学生课下收集资料,课上自学教材和相互交流的方式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