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塞诗鉴赏(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之边塞诗(教案)
一.概念
边塞诗是指唐开元、天宝年间形成的以反映边塞风光、边界战争、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代表作家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卢伦等。盛唐边塞诗的出现,开拓了我国古代诗歌题材的广阔领域,表现了盛唐时期激昂壮阔的时代风貌。
边塞诗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在接触这类作品时,首先应对作者所处的时代有所了解。即把握边塞诗的时代特征:
1.盛唐:豪迈,勇敢,一往无前,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例句】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王维《少年行(其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中晚唐:保持着昂扬向上的基调,却夹杂着几许悲壮,几许婉伤。
【例句】
碛(qì,沙漠)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从军北征》)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3.宋代:仍洋溢着爱国热情,却多些凄凉,多些惆怅。
【例句】
报国无门的愤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游《书愤》)
归家无望的哀痛: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渔家傲》)
二.思想内容(背一背)
①表现戍边将士忠君报国,对建功立业的渴望,保家卫国的决心,英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精神。表现战士不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表达对将士英勇威猛的赞美。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塞下曲》)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②表达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家中妻子的离恨。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王昌龄《从军行》)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逢入京使》)
③表现连年征战的残酷和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表达对战争的厌恶,对人民的同情。
誓扫凶奴不顾身,五千貂裘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李颀
《古从军行》)
④对帝王穷兵黩武的不满和对将领腐败的揭露,呼唤英主良将。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⑤描写迥异于中原的边塞风光,表现边塞生活的艰苦单调。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范仲淹《渔家傲》)
野营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三.常用词语
(1)从用品看:金鼓、旌旗、烽火、羽书、戈、矛、剑、戟、斧、钺、刀、铩(shā)、战车、胡笳、琵琶等。
(2)从地名和民族名看:碛(qì)西(唐朝对西域的称呼)、轮台、龟兹(qiū,古代西域国名)、夜郎(位于湖南西部边陲的新晃县,古夜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楼兰(西域古国名)、玉门关、凉州、阴山;胡、羌、羯(jié)、夷、单于等。(3)从景物看:大漠、烽烟、长城、黄沙、长云、秋月、雪山、孤城、雁飞、鹰扬、箭飞、马走等。
(4)景物的特点:雄奇、奇丽、奇寒、辽阔、壮阔、广阔
(5)感情特点:豪迈、豪气、杀敌豪情、报国之志、昂扬精神、爱国主义精神四.艺术风格
豪放旷达、雄奇壮美、豪放悲慨、委婉清丽
五.常用表现手法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从军行》)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岑参《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古从军行》)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2.对比: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高适《燕歌行》)
“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杜甫《兵车行》)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3.虚实结合: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高适〈燕歌行〉)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形成时空的对比等效果。
4.用典故: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其一)》)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使至塞上》)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凝练、含义深刻。
5.直抒胸臆:“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从军行》)
六.鉴赏练习
1.阅读下面一首唐代的边塞诗,然后回答问题。
征人怨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答:(1)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酷寒,怨景色单调。
“岁岁、朝朝”表达了对戍边生活的不满。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诉衷情陆游(南宋)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①。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②。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身谁料,心在天山③,身老沧州④。
【注释】①梁州:今陕西南郑一带。②貂裘:貂皮大衣。③天山:即祁连山,这里指抗金前线。④沧州:指隐士住的地方。
①上阕“尘暗旧貂裘”句的诗眼是什么?请作分析说明。(答案:是“暗”字,一个“暗”字不仅写出了画面的暗淡,而且将岁月流逝,人事消磨,壮志难酬的惆怅心情融入其中,此外还与“匹马戍梁州”的梦想形成对比,造成强烈的情感落差。)
②分析“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
(答案:运用先扬后抑的手法,表现了作者奔赴抗敌前线,报效祖国,收拾旧山河的雄心壮志,与请缨无路,报国无门,有志向难申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冲突,这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悲壮沉郁的浩叹,令人荡气回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