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制度建设研究
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与落实
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和落实规章制度建设是银行基础管理工作的重点,是商业银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融体制改革和金融事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初步建立了商业银行的运行体制,我国银行业以前所未有的步伐快速和国际商业银行接轨,随着我国金融对外开放的逐步扩大,我国商业银行必将纳入全球商业银行的大循环中,这就对我国银行发展过程中的制度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制度的概念和内涵制度经济学告知我们,所谓制度就是随着社会发展衍生而来的、人为创立的规则,其目的在于协调人们的各种活动,建立起信任基础,促进可预见性,抑制人们可能滋生的机会主义心理,防止秩序的混乱和恣意的行为。
进一步说,对制度范畴的内涵应从以下三点来理解:其一,制度是人们习以为常地的习惯或规范化的方式。
它和特定的变更模式和社会进程密切相关,这是广义的制度范畴,如社会制度、经济制度、政治制度、银行制度等等。
其二,规则是制度的另一核心内容。
它的主要特征在于具有强制性或约束性,主要是由法律、法规、组织支配和政策来得以表现,如我们日常接触的各种法律、规章、内部规章制度等,这是狭义制度范畴的表现形式。
我今日所指的制度更多的是从狭义制度范畴角度来探讨。
其三,制度带有明显的集体确定意识倾向和历史、文化的继承性特征。
无论是广义制度范畴,还是狭义制度范畴,制度自从其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代表着一群人的意识,维护的是一群人的利益,它是依据这群人的集体意识和利益诉求而确立和存在,从而折射出制度的集体确定意识倾向。
制度源于社会的发展,同时随着社会进步、文化发展的须要而不断的进化,在这一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深深地打上了历史和文化传承的烙印。
从这个意义上讲,商业银行的制度建设是为了经营战略实施和经营目标的实现服务的,并随着商业银行的发展而发展的。
通俗地讲,商业银行规章制度是全部管理理念和管理思路的固化和载体,是日常经营和管理的综合体现。
规章制度告知员工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事的程序和标准是什么;什么事情不能做,做了之后将会受到怎样的惩处;什么事情应当做,做了以后将会得到怎样的嘉奖。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影响力。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建设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日益显得尤为重要。
内部控制不仅仅是企业管理的一种制度,更是保障企业资产安全、促进经营管理有效、维护金融市场秩序的关键。
在中国建设银行的内部控制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为了进一步完善中国建设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银行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势在必行。
本文旨在对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对策和建议,评估完善效果,以及探讨内部控制完善的重要性、前景展望和实施路径,为中国建设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支持和实际指导。
1.2 研究意义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银行之一,在金融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内部控制是银行运营管理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保障银行资金安全、提升运营效率、防范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中国建设银行现有的内部控制情况,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提升银行内部控制水平提供参考。
本研究对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完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提高银行的管理水平和风险控制能力,为银行业务的稳健运营创造良好的基础。
通过分析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可以帮助银行管理者深入了解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减少潜在风险。
研究完善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对策和建议,有助于提升银行的整体竞争力,提高市场地位,实现持续稳健发展。
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将为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现状分析中国建设银行是我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其内部控制一直备受关注。
在当前形势下,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现状需要进行深入分析。
可以从机构规模、组织结构、内部管理、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中国建设银行电算化技术下的内控制度建设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电算化技术下的内控制度建设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算化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内最具实力和规模的银行之一,其内控制度建设在电算化技术的支持下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
本文将就中国建设银行在电算化技术下的内控制度建设进行研究,探讨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电算化技术下内控制度建设的现状中国建设银行是国内领先的大型银行之一,其内控制度建设在电算化技术的支持下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通过电算化技术,银行可以实现更加精准、高效和安全的内部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平台建设中国建设银行在电算化技术的支持下,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业务的数字化管理和自动化处理。
各项业务流程都可以通过电算化系统进行监控和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
2.风险控制体系建设电算化技术为中国建设银行的风险控制提供了强大的支撑。
通过数据挖掘、风险评估和动态监测,银行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各种可能的风险,确保业务的稳健运行和客户的资金安全。
3.内部审核机制加强借助电算化技术,中国建设银行加强了内部审核机制的建设,实现了对各项业务和风险的全面监控和内部审计。
这为银行的合规运营和风险防控提供了有力支持。
以上种种,都表明中国建设银行在电算化技术下内控制度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为银行业务的安全稳健和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在电算化技术下,中国建设银行的内控制度建设虽然取得了显著进步,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面临一些挑战。
1.数据安全隐患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张和数据的不断增长,中国建设银行在电算化技术下面临着更大的数据安全风险。
可能存在的数据泄露、篡改、黑客攻击等问题,都对银行的正常经营和客户的信任构成了威胁。
2.内控技术人才短缺电算化技术在银行内控制度建设中的应用,对技术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目前存在着内控技术人才短缺、技术水平不够等问题,影响了银行内控制度建设的深入发展。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情况。
首先介绍了内部控制的定义与作用,接着分析了中国建设银行目前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
然后提出了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探讨了影响内部控制完善的因素,并给出了建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完善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研究方向。
中国建设银行作为国内银行业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完善对于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提高银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减少风险,提高运营效率,促进合规经营,中国建设银行将能更好地应对金融市场的竞争和挑战。
【关键词】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定义、问题、对策、影响因素、建议、重要性、未来研究方向、结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1. 引言1.1 研究背景中国建设银行作为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完善对于银行的稳定经营和风险防范至关重要。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变化,内部控制制度也需要不断完善和提升,以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研究,不仅关乎银行的经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更关乎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体系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金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中国建设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控制,提高管理水平,防范各类风险,确保银行业务的稳健发展。
深入研究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问题,对于提升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推动金融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可以有效指导银行管理者和监管机构进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改进和完善,提升银行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为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现状,明确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探讨如何完善内部控制体系,提高风险管理水平,增强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通过对内部控制完善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为中国建设银行制定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通过总结研究结论和建议,为中国建设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我国银行业内部控制水平的提升,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银行制度建设管理情况汇报
银行制度建设管理情况汇报近年来,我行在银行制度建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下面我将对我行银行制度建设管理情况进行汇报。
首先,我行在银行制度建设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
我们加强了对各项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风险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制度、合规管理制度等。
这些制度的建设为我行的经营管理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有效地规范了员工的行为,保障了银行业务的正常运转。
其次,我行在制度执行和监督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我们建立了完善的制度执行和监督机制,加强了对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的监督和检查,确保了制度的有效执行。
同时,我们还建立了健全的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机制,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全面监督和检查,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保障了制度的有效执行。
然而,我行在银行制度建设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部分制度存在不够完善和配套的情况,制度之间的衔接和配合不够紧密,导致了一些管理漏洞和盲区。
其次,部分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存在偏差,导致了一些制度执行不到位和失效的情况。
最后,外部环境的变化和风险的不确定性也给我行的制度建设管理带来了一定的挑战,需要我们加强风险防范和制度创新。
为了进一步提升我行的银行制度建设管理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对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建立更加完善和配套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二是加强对制度执行和监督的力度,建立更加严格和全面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三是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员工对制度的理解和执行水平;四是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风险防范,及时调整和完善我行的制度体系。
综上所述,我行在银行制度建设管理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对制度的修订和完善,加强对制度执行和监督的力度,加强员工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外部环境的监测和风险防范,努力提升我行的银行制度建设管理水平,为我行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Thank you!。
对国有商业银行内控制制度建设问题的探讨
些 薄 弱 环 节 , 的 人 乘 机 挪 用 、 污 , 内部 控 制 有 贪 使
2重开拓 轻 管理 。作 为现代 商业银 行 , . 开拓 业 务
失效。
的 实现 。但 作 为 稽 核监 督 部 门 , 果 只 查 不 处 , 头 如 虎 蛇尾 , 至有 头 无尾 , 样 就 失去 了稽 查 的 意 义 , 甚 这 稽 核 的 目的也 就 难 以达 到 。然 而 , 稽核 处罚 实施 过程 在 中, 往 受一 些 主客 观 因素 的 制约 , 一 些 稽 核 处 罚 往 使
违章 操 作 、 包干代 替 的现 象。 3重检 查轻 整 改 。近 年 来 , . 随着 商 业银 行 内部 体
制 的改 革 和 业 务的 开拓 , 核检 查 的力 度加 大 、 率 稽 频
加 快 。 作 为被 稽 核 单位 , 但 首要 的任 务是 如 何 应付 稽 查 , 其 对 外 来 的 、 面来 的稽 查 , 尤 上 怕通 报批 评 、 考 怕
维普资讯
建 设 问题 的探 讨
◆ 刘 跃 明 陈 瑜 ◆
内 资作预、 金风, 管银 行产全经避融的 证业 部制为防 效提险 部理 控安和济益高内商制 规 保
度 , 来越 受到 各金 融 决 策 者 的普 遍 重视 , 对化 解 越 它
金 融 风 险 、 防 案 件 发 生 、 保 依 法 合 规 经 营 起 了 重 预 确
径
( 找 准 内控 制 度 建设 的切 入 点 一) 1制定 统 一制 度 、 范操 作 程序 。 商业银 行 原有 . 规
是 内部 岗位 设 置 , 节 约人 力 、 从 方便 服 务 出发 , 会 也
出现 制度 滞后 、 查 不到 位 的 问题 。三是 对 日常业 务 检
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困境与制度建设探析
目前 大 部 分 商 业 银 行 尤 其 是 区域 性 的 中 小 股 份 制 商 业 银 行
虽 然 建 立 了 “ 会 ” 制 度 ,但 不 能 有 效 发 挥 作 用 。有 的 尽 三 管 设 立 了 董 事 会 、监 事 会 ,但 没 有 建 立 董 事 会 、监 事 会 领 导 下 的 专 门 委 员 会 等 办 事 机 构 ,董 事 会 、监 事 会 的 作 用 只
违 规 经 营 现象 时 有 发 生 。
体 现 在 一 年 一 次 的 会议 表 决 上 .无 法 实 施 对 经 营 状 况 和 经
营 班 子 的全 过 程 监 控 ,决 策 过 程 缺 乏 制 约 。有 的 银 行 的 董
事 会 成 员 大 部 分 是 其 经 营 班 子 成 员 .成 为 一 个 利 益 共 同体 .
险 。 对 基 层 农 村 信 用 社 的 E常 监 督 检 查 由 各 业 务 主 管 部 门 l 负 责 , 综 合 性 检 查 由 内控 部 门 负 责 , 信 贷 、 财 务 、保 卫 、
人 事 各 部 门 各 司 其 职 .各 负 其 责 .切 实 履 行 本 部 门 承担 的
动 机 制 ,达 到 自我 控 制 的 目 的 。 三 是 加 强 对 信 用 社 负 责 人
商 业银 行 公 司 洽理 的 困境 与制度 建 设 探析
刘 运环
I 山东 银 监 局 威 海 监 管 分局 。山 东
威海
2 40 6 2 0)
一
、
目前 商 业银 行 公 司治 理 方 面 的 问题
往 往 自觉 或 不 自觉 地 把 自己 视 作 当地 政 府 的 一 个 下 属 部 门
和有 关 决 策 人 员 的 控 制 .增 强 管理 的 民 主性 。
金融机构管理与制度建设
金融机构管理与制度建设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机构的管理与制度建设也日益受到关注。
本文将从银行、证券、保险等不同类别的金融机构入手,探讨其管理与制度建设的现状和发展方向。
一、银行类金融机构银行是最常见的金融机构之一,其管理与制度建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当前,银行类金融机构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包括营销管理、信贷管理、风险防控等方面。
其中,风险防控是银行管理的重中之重,不少银行都建立了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重点防范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同时,银行的制度建设也颇具特色,如客户信用评级制度、人员考核制度等,这些制度的建设有助于提升银行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然而,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金融科技的普及,银行业也迎来了新的挑战。
为了适应这一变革,银行需要不断升级自身的管理和制度建设,积极引进互联网技术、数据管理技术等手段,提升体验设计和客户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二、证券类金融机构证券类金融机构主要涉及证券交易、投资和融资等业务。
当前,证券管理与制度建设也成为了行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在证券业中,投资风险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因此证券公司需要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从而尽可能避免投资亏损。
目前,证券公司建立了完整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风险评估、交易审核、内部审计等方面,不断提升证券交易的透明度和规范化。
同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扩大,市场参与人员也日益增多,证券公司需要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投资服务和投资顾问,提升客户满意度和持续增长。
因此,证券公司也需要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合理的客户管理机制、信息披露机制等,保障客户权益,提升公司声誉和市场竞争力。
三、保险类金融机构保险是人们保障风险、规避不确定性的重要方式之一,是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保险业的管理和制度建设同样备受关注。
在保险业中,风险管理也是核心问题,保险公司需要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体系,从而保障客户的投保权益,降低投保风险。
与此同时,保险业也需要加强信息管理和推广工作,为客户提供更便利的服务管道和宣传平台,提升客户的参与度和体验感。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制度建设研究
和客 户 ,了解 企 业 和客 户对金 融 产 品 的需 求 , 在 对市 场 和客 户信 息 的分 析提 炼和 总结 的基 础 上 ,
反馈 到产 品部 门 , 以创 新 产 品 , 强产 品和 服 可 增 务的市 场竞 争力 。 二 、商 业银 行 客户 经 理制 度 建设存 在 问题 、
专 稿
金融 辍 0年 5 20第 期 1
商业银行客户经理 制度建设研究
工 商银 行 江 苏省 分 行 课题 组
摘 要 : 着我 国银 行体 制 改革 的不 断深入 和 同业 竞争 的 日趋 激 烈 , 国商 业银行 传 统 随 我 的经 营 方式难 以适 应 市场 竞争和 客 户 日益 多样 化 、 个性 化 的需求 , 急待 进 一步 转变 经 营观 念和进 行 金 融服务 的创 新 。 文结合 我 国商 业银 行实 际 , 客 户经理 制进 行 了系统 研 究和 本 对 探 索 , 先 阐述 了客 户经 理 制度 的职 能及 核 心理 念 , 首 着重 分 析 了当前客 户经理 制度 现 状 , 尖锐 地 指 出 了存 在 的 问题 , 鉴 国外 ( 外) 借 境 的成 功 经验 , 并在 此 研 究 和论 述 的基 础 上 , 从 调 整 组织 管理模 式 、 优化 人 员选聘 机制 、 新 能力评价 模 式 、 全 激励 约束机 制 、 筑 安全 创 健 构
近年 来 , 着 我 国经 济 的快 速 发 展 和银 行 体 随
制改 革 的不 断 深入 ,同业 之 间的竞 争 日趋 激烈 ,
心理念 , 第二 部 分 着重 分 析 了 当前客 户经 理 制度 建 设 存在 问题 , 并借 鉴 国外 同业 的做 法 得 出相 关 启 示 , 三部 分 提 出加 强 客户 经 理制 度 建 设 的对 第 策 和 建议 , 以有 效解 决 我 国现 行 客户 经 理 制 的不 足 ,提 高 商 业 银 行 整 体 经 营 效 益 和 综 合 竞 争 能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
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现状分析2023年,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已成为银行业监管的重要基石之一。
在国家央行与银行业监管部门的推动下,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投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防范各类风险对银行业的影响。
首先,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各家商业银行均加强了内部流程管理。
由于金融业务的复杂性及其涉及的客户群体的多样性,商业银行的业务流程和风险控制十分复杂。
因此,各家商业银行将对内部流程的管理及监督作为内部控制制度的重中之重。
在具体实践中,商业银行加强对业务流程的监督、管控和优化,不断完善业务流程设计,保证业务流程的高效性和客户服务质量,并不断提升智能化管理水平,保证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数字化监督。
其次,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制度也越来越重视技术保障。
在银行业务中,技术安全是银行业务顺利开展的基础,是各种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和规避的前提。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不断更新银行业务全线的技术和设施,更新防范技术风险的技术保障手段,保护客户的资产和信息安全。
同时,商业银行加强了对员工的技术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技术素养,提升银行业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再次,在内部控制制度方面,商业银行加强了对关键业务和系统的风险控制。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加剧,商业银行的业务规模不断扩大,业务类型越来越复杂,涉及的系统也越来越庞大。
因此,商业银行针对每一个业务和系统进行了细致的风险评估和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风险措施,确保各类风险得到控制。
商业银行也在不断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保护,保护客户隐私,防止任何机构或人员窃取客户信息。
最后,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方面,商业银行倡导并落实了实行合规的管理理念。
商业银行不仅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而且积极引导员工遵守道德规范,规范银行业务的行为规范,确保银行业务的合规性。
同时,商业银行注重社会道德建设,积极推进社会公益,增强公共责任感和风险管理的主动作为。
银行业行业规章、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建设相关情况
银行业行业规章、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建设相关情况
银行业行业规章、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建设是银行业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客户的合法权益以及银行机构的良好经营。
在中国,银行业的行业规章主要由中国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和管理。
银监会颁布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例如《商业银行管理条例》、《银行业服务管理办法》等,规定了商业银行的组织结构、业务范围、经营行为规范等,以确保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和风险控制。
服务标准是银行业为客户提供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指导方针,旨在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中国银行业服务协会颁布了《中国商业银行创优服务行动实施细则》等一系列标准,规定了银行在服务方面的要求和标准,例如开户服务、贷款服务、电子银行服务等。
商业银行按照这些标准来提供一致、优质的服务,以满足客户需求。
管理制度建设是指银行机构内部的组织、管理制度的建设和完善。
银行业管理制度建设涉及到组织架构、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合规监控等方面。
银行机构根据监管要求,制定和完善各类内部管理制度和操作流程,以确保业务的合规性、风险的控制和内部管理的规范性。
同时,银行也通过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制度,提升内部运营效率和风险管理水平。
总而言之,银行业行业规章、服务标准、管理制度建设是中国银行业监管的重要手段,旨在保障银行业的稳定发展,提高服
务质量,有效管理和控制风险。
这些制度和标准对于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随着市场环境的竞争加剧和银行业务日益多样化,银行内部控制不断得到完善,不仅可以有效监管银行风险,还能提高运营效率、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客户利益。
作为中国五大国有银行之一,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完善也备受关注。
内部控制是当今银行风险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有效监管银行业务风险而制定的一套制度和程序。
通过内部控制,可以实现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细化和监管,减少员工的错误操作和恶意行为,从而保障银行的财务稳健。
同时,内部控制还可以提高银行的业务效率、服务质量和保障客户利益。
内部控制能够规范银行的管理模式和流程,从而提高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优化银行风险管理,规避风险,保护客户的合法权益。
中国建设银行一直致力于提高内部控制,现已建立全面、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
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完善内控规章制度建设银行在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上,在完善公司章程、监管制度、风险管理制度,实施内部审计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
公司制订了包括公司章程、经营管理规范、财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在内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不断更新完善。
2.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中国建设银行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内部控制责任制度、内部控制审核制度、内部控制汇报和监督制度等。
其中,建设银行内部审核机构和内部控制执行部门相互独立互不干扰,内部审计保证对风险的有效识别与评估。
3.加强风险管理体系中国建设银行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了其中一个最为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
该系统包括了业务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各类风险的管理。
通过风险评估来制定相应的管理策略,进一步控制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随着社会经济和市场规律的变化,银行的内部控制工作也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
在此背景下,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的改进还应在以下方面完善:1.增强内部控制意识提高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意识,营造全员参与的内部控制氛围,让员工形成自觉符合规章制度的良好习惯,遏制工作中的非法活动,规避非法操作和恶意造假等行为。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
中国建设银行内部控制完善研究中国建设银行(以下简称建行)是中国的一家国有商业银行,成立于1954年。
建行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银行之一,其总行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金融街25号。
自2004年IPO以来,建行的业务范围不断拓展,包括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国际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
为了进一步研究建行的内部控制体系,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内部控制体系概述内部控制是指企业依靠各种内部管理制度、规定、程序和手段,经营管理和运营活动中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的一种管理方式。
内部控制包括企业风险防范、内部审计、内部诚信、内部纪律、内部沟通等方面。
内部控制的目的是帮助企业创造利润,同时管理风险,并保护企业的资产和信誉。
对建行而言,建行在业务管理中需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制定、落实和完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内外部监督系统,加强内部审计和风险管理的协调,建立有效的内部交流和沟通渠道,提升内部员工的诚信度和纪律性,实现业绩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承担。
1、内部管理制度建行的内部管理制度包括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管理手册、操作流程等。
建行的内部管理制度是建立和执行内部控制的基础,是保障银行安全经营的必要条件。
建行将内部管理制度分为总行和分支机构两个层次进行管理,实施全面的内部监控和审核。
2、风险管理体系建行的风险管理体系主要包括风险管理政策、风险控制流程、风险监管和信息披露等方面。
建行根据各类业务的不同风险特点,建立专项风险防范措施,确保银行的风险管理能力在业务扩张过程中不断提升。
建行还制定了风险应急预案,保障银行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理能力。
3、内部审计体系建行的内部审计体系分为总行审计、分支机构审计和专项审计三个层面。
建行所有审计机构均根据规定进行自我审核和交叉审核,确保内部审计工作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建行每年都会进行全面的审计工作,对各个业务模块进行取样审计,切实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和咨询作用。
4、内部诚信和纪律体系建行制定了一系列内部纪律和诚信条款,建立了内部诚信和纪律体系。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研究
( 重庆工商大学 会计 学院 , 庆 4 0 6 ) 重 0 0 7 摘 要: 目前 , 国商业银 行 已初步建立 了一套具有较 强 成 了相互制 我
,
,
约、 相互监督的内控机制。但从总体上来看, 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内控体系还不完善 内控 水平与 国际还 有较 大 的差距 , 控 效果也不甚理想 。在加入 了 W O后 , 内 T 面对激烈 的国际竞 争, 如何加 强和完善我 国商业银 行 内部控制
我 国商业银行 内控 制度 中存在 的上 述 问题 , 不及 时 若 加以解决 , 可能给商业银 行带来风险 , 响到商业银行 经 很 影 营 目标 的实现 , 甚至可 能危 及银行的生存 因此 , 面临入世 后激烈 的国内外市 场竞 争 , 业银 行 必须加强 内部控制 体 商 系的建设与完善 。 1 建 立有效 的法人 治理结构和合理 的组织 架构。有 效 . 的法人治理结构 和合理的组织架构是商业银行 内控制度 发 挥效率的制度保证 。要从 根本上强化 国有 商业 银行的 内控 制度建设 , 产权制度 改革 是一 个无 法 回避 的现 实 问题 。股 份制是被证 明的现代企业 制 度的最 有效 的组 织形式 , 国 对 有商业银行进行股 份制改造 , 实现股权多元化 , 以改 变 目 可
建设 显得 更为迫切和重要 。 ,
关键 词 : 内部控 制 ; 商业银行 ; 中国 中图分类号 :80 3 F3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0 — 49 20 )1 07 一 1 1 8 63 (06 S — 00 O 0
银行 内控建设 是针对 银行经 营 高风险 的特点 , 照监 有畅通的渠道 , 多信 息无 法共 享。信息 不能及 时准确 地 按 许 管部门制定的《 商业银行 内部控制指引》 中有关授信、 资金 提供 , 不仅不能发挥其 在内控 中的重要作用 , 势必会影 响或 业务 、 存款和柜 台业 务 、 中间业务 、 、 会计 计算机信 息系统等 误导 下一步的控制对策 。 6 类业务 的控制 要求 和 有关 的最 新银 行法 规要 求 , 结合 各 4 稽 核 体 制 尚 未 理 顺 , 员数 量 不 足 , 作 规 范化 程 度 . 人 工 自 际进 行细化和落实 , 实 建立起各项 业务过程 、 各个操作 环 较 差。从 目前商业 银行 的稽 核管 理体制 来看 , 各行 采取 的 节一 系列 制度和规程 , 而达 到预防 、 从 控制 和化解风险 的 目 的, 最终确保银行的依 法合 规经 营和整 个银行 业 的稳定 发 展, 增强社会公众对银行 的信 任。
银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建设
银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建设银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制度建设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承担着资金中介、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等重要职能。
然而,长期以来,银行普遍面临着一系列问题,如信息不对称、信用风险、腐败等。
为了更好地发挥银行的作用,保障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有必要进行制度建设和改革。
首先,信息不对称是目前银行领域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银行作为金融中介机构,往往面临着大量信息的收集和处理。
然而,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银行在贷款决策、风险管理等方面常常存在着诸多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银行需要加强信息技术建设,提升信息收集和处理的能力。
同时,相关监管机构也应加大对银行信息披露的监管力度,提高金融市场的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其次,信用风险是银行面临的另一个主要问题。
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无法按照合同约定履行还款义务而导致银行资产损失的风险。
近年来,随着金融市场的快速发展和金融创新的不断推进,信用风险也日益复杂化。
为了防范信用风险,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信用评估体系,通过科学的评估方法和模型准确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
此外,银行还应积极发展信用担保和风险分散机制,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信用风险,确保银行的资产安全。
再次,腐败问题也是银行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
腐败现象在银行业中的发生往往不仅导致银行经济利益的损失,还严重破坏了金融体系的公平性和诚信性。
为了解决腐败问题,银行需要加强内部治理,建立健全的风险控制和监督机制。
此外,相关监管机构也应加大对银行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各类腐败行为,保护金融市场的正常运行。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银行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制度建设和改革。
首先,银行需要加强内部管理,建立科学合理的制度和流程,提升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
其次,银行应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监控体系,及时掌握和应对各类风险。
同时,建立健全的个人和机构信用体系,提高信用风险管理水平。
此外,银行还应加强与相关监管机构的合作,加大监管力度,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
银行制度建设
银行制度建设银行制度建设是现代银行业发展的基础,是保障金融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银行制度建设涉及到法律、规章制度、内部管理等多个方面,需要全面、科学、系统地推进,才能够有效地维护金融秩序,保障金融机构和客户的利益。
首先,银行制度建设要从法律层面入手。
建立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银行业的监管责任和权力,规范业务操作和管理流程,对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格处罚,确保金融市场的正常运作。
同时,要加强对金融创新和金融风险的监管,及时修订和完善法律法规,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业的发展需求。
其次,银行制度建设要建立科学的内部管理机制。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需要有严格的风险管理、内控制度,防范各类风险,确保资金安全和业务正常开展。
要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建立激励约束机制,着力提高员工素质和业务水平,减少内部纠纷和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此外,银行制度建设还需要加强信息化建设。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银行业务越来越依赖于信息技术的支持。
银行需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系统,保障客户的信息安全和交易安全。
要加强数据管理,充分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提高风险识别和防范能力,推动银行业务的创新和转型升级。
最后,银行制度建设要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
银行作为金融业务的提供者,要秉持客户利益至上的原则,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解决客户的问题和纠纷。
要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金融消费者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要加强对金融产品创新和销售的监管,防范不良产品的推广和销售,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综上所述,银行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任务,需要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
只有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科学规范的内部管理机制,加强信息化建设,加强对金融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才能够确保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系统的稳定,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制度建设
银行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制度建设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核心,承担着资金储备、贷款发放以及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
然而,在运营过程中,银行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不足等。
因此,在提高业务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加强银行制度建设是必要且紧迫的。
二、信息不对称问题与解决办法1. 问题分析由于市场中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即客户无法准确了解到银行内部运作机制和产品特点,并且信任度低。
因此,导致雇员将个人利益置于客户利益之上,并从中获取私利。
2. 解决办法(1)增强透明度:通过发布相关文件或公告来向客户传达关键信息,并明确告知有关产品规则和操作流程。
(2)加强培训:培训雇员在工作中诚信经营,并确保他们了解道德标准和法律法规。
(3)完善投诉渠道:建立有效的投诉机制以及监督机构,及时处理客户的投诉并进行调查核实。
三、风险管理问题与解决办法1. 问题分析银行是金融风险最集中的领域之一,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等。
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则可能导致业务损失和系统性危机。
2. 解决办法(1)建立科学评估体系:利用先进技术手段对客户信誉度和借贷能力进行全面而准确的评估,并将评估结果作为重要参考依据。
(2)完善配套制度:制定相应政策来规范银行业务的各个环节,并严格执行,避免违规操作引发风险。
(3)增加资本储备:加强对资本充足率等指标的监测与控制,并根据需要增加储备,以应对潜在的经济波动。
四、服务质量提升问题与解决办法1. 问题分析由于部分银行内部流程繁琐或账户查询不便捷等原因,使得客户在使用相关服务时存在一定困难。
这种情况会导致用户流失和口碑受损。
2. 解决办法(1)优化流程:对一些繁琐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从而简化客户在使用服务时的操作步骤。
(2)引入科技手段:借助互联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等新技术,提供更便捷、高效、安全的服务途径,如手机银行、电子支付等。
(3)加强员工培训:培训银行员工注重服务态度和沟通技巧,使其更能满足客户需求,并提供定制化建议。
银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银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银行制度建设是保证银行运营安全、有效性和正常性的重要手段,在保持竞争力的同时,也是增强银行合规能力和风险管控能力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银行制度建设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适当的整改措施来加强。
一、存在的问题
1.制度建设不够全面:许多银行的制度虽然齐全,但内容不够完善,或者制度建设工作只关注某个方面,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需要。
2.制度执行不够严格:即使有完善的制度,但对人员执行制度的监督力度不够,对违反制度的人员没有严格的惩罚措施,导致制度失去了原本的约束力。
3.制度的更新和完善不够及时:大多数银行制度制定后,更新周期较长,没能及时应对环境变化的需要。
二、整改措施
1.制定全面、科学的制度:通过梳理、归纳银行业务类型和需求,完善制度体系,设计更科学、具体、实用的制度,“以服务业务为导向”使银行制度建设更加完善。
2.实现严格的制度执行:对于银行制度执行不严格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一些措施:严格落实制度培训要求,增强员工遵守制度的意识;加强对员工的违纪处罚力度或者采用一定的激励制度,激发他们自觉遵守制度;加强内部审计力度,确保制度的严格执行。
3.及时更新完善制度:银行制度建设要充分考虑环境变化的特点,在制定银行制度时,应根据经营环境、运营成本和法律法规等因素,对制度的适用范围、内容等关键要素作出科学规划,及时更新和完善相关的制度。
综上所述,银行制度建设是一项长期、深入的工作,需要持续进行完善,并且在执行和更新中得到高度重视,确保银行的正常运转和合规发展。
银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
银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问题概述银行制度建设对银行的安全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在实际运营中,银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一些问题:1. 程序化、模板化一些银行制度只注重文字内容,忽略了流程的规范和细节的落实,导致银行制度操作过程的浅层程序化和模板化,员工不太关注银行制度的执行效果,更注重完成表面的制度性工作。
2. 内部人员风险银行员工为银行制度建设的重要执行者。
内部员工在操作制度时出现违规现象不能扼杀的操作的风险,增加更多的风险,导致银行的内部管理问题更加严重。
3. 制度管理的分散性库存管理系统主要由各级分行领导部门组成。
这就意味着银行制度的管理、不同部门之间的沟通、信息的同步等工作是相对独立和分散的。
不同部门之间可能存在信息孤岛,导致银行制度失去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
应对策略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1. 以流程为导向银行制度建设应该更加注重流程的规范和流程操作的细节落实,引导员工按照流程操作,实现制度操作的深入、规范、严谨。
2. 加强内部风险管理银行应该通过加强内部风险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制度上的安全漏洞和人员的不当操作行为,防止银行因内部人员风险而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3. 建立信息共享与协同机制在银行制度建设过程中,需要建立一个集中的制度管理中心,对各部门的制度、流程进行统筹管理和跟踪,提高银行内部各部门制度之间的沟通和信息共享能力。
结论本文简要介绍了银行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相关银行应该牢记银行制度建设关系到其安全和发展,建立全面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的执行和落地情况,保障服务质量和顾客的利益。
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
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
《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
银行作为金融机构,承担着资金存管、贷款融资、支付结算等重要职能,因此必须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保障金融市场的稳定和金融机构的正常运营。
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是保障金融安全和规范金融秩序的重要环节。
首先,银行规章制度建设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
银行需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监管部门的相关规定,制定内部规章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规范业务流程和操作程序,确保各项业务活动的合规性和规范性。
同时,银行还要积极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完善和更新内部规章制度,以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和发展。
其次,银行规章制度的执行是保障金融风险防控和客户利益的重要保障。
银行要加强对规章制度的宣传和培训,确保员工全面理解规章制度的内容和要求,严格执行规章制度的要求和标准。
同时,银行要建立各项规章制度的监督和检查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违规行为,确保规章制度的全面落实和执行。
此外,银行还应当建立规章制度执行的激励和惩罚机制,对执行规章制度好的员工进行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章制度的员工进行严肃处理,推动规章制度的落实和执行。
总之,银行规章制度建设及执行是银行经营管理的基础和重要环节,银行必须高度重视规章制度的建设和执行,进一步完善
规章制度建设,加强规章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确保金融机构安全稳健、合规运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银行制度建设研究[摘要]学分银行建设是实现终身学习重要举措之一。
如何借鉴国际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开展有效有序的学分银行建设成为了我国的热点话题。
本文评述了国外学分银行制已有的实践经验,为我国构建学分银行制,推进终身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学分银行;学分转换;累积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
建立区域内普通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之间的沟通机制;建立终身学习网络和服务平台;统筹开发社会教育资源,积极发展社区教育;建立学习成果认证体系,建立“学分银行”制度等。
学分银行制(CreditBankSys-tem,简称CBS)是学生通过在大学或是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修习课程或是通过教育部的学分认证考试等多种形式获得学分,将之存入个人在学分管理系统注册的账户中,累积达到一定数量,最终获取高等教育学位证书的一种学分管理方式[1]。
在推进终身学习上,一些国家不仅在理论研究上前行一步,而且大多已把建设终身学习体系列为基本国策,并在实践中大力推进终身学习认证制度的构建,以此促进终身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国外在学习认证实践上的许多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国借鉴。
1、美国学分银行美国最早开始学分转移的实践,并主要在两年制社区学院与四年制大学之间进行[2]。
根据美国政府责任当局的报告(2005年),在评估学分时,主要有三个标准:(1)转出院校的认证类型。
对转出院校的认证指的是“对院校和学习项目进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提高程度进行外部质量评价的过程”,认证是为了便于学分转移。
从而向学生、家长和公众表明,该机构在师资、课程、学生服务和设施方面符合基本标准。
认证类型分为地区认证和国家认证。
大部分公立、私立的非盈利性大学和院校都是地区认证。
国家认证机构的认证对象主要是盈利性院校、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院校。
(2)按照衔接协议或转移协议进行评估。
衔接协议是方便学生在院校之间进行学分转移的常见的政策工具。
美国一般都在院校层面定义衔接框架,由各个院校和大学自行开发。
这样的自主权使得各个院校之间学分转移标准存在显著差异。
(3)转出院校和接收院校课程的相似度。
在没有统一的学分衔接协议的情况下,学生学分是否能够转移就取决于接收院校的选择了,一般根据课程的不同能够转移的学分也不同。
院校会通过课程的大纲或者与转出院校的相关人员联系,将课程与自己学校的课程进行对比,最后得出评价。
这些工作通常需要招生人员、学术顾问或者相关教师来共同完成[3]。
2、加拿大学分转移制度在“泛加拿大学学分转移协议”的支持下,学生在圆满完成大学前两年的学习后,如需转学至一所大学,只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已获得的学分就能在加拿大几乎所有的院校得到认证,而不会产生另外的费用,无须重复以前的学习。
第一,符合接受大学的录取条件;第二,取得了课程的合格成绩,达到了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学习的水平;第三,已获得的学分与将要注册学习的课程相关,否则这些学分可以作为选修课程计算。
两年后学习的学分就不能够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学分转移。
加拿大地域广阔,不同地区教育水平和教育制度存在很大差异。
因此不同省份和地区之间、不同类型院校之间(如社区学院、技术类院校和大学)的学分转移协议各不相同,他们都采取了各种方法来认证学生以前的学业成就,包括设立对应课程、认证尚未授予的学分、对已获得的证书进行学分认证等措施。
3、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欧洲学分转换与累积制度(EuropeanCreditTransferSystem,缩写形式为ECTS),隶属于欧洲委员会,最早可追溯到1953年在巴黎召开的“关于进入别国大学学习时文凭等值的欧洲大会”。
大会制定并通过了依照派出国家大学颁发的证书,接受(东道)国家大学可以根据合约吸纳学生入学的原则,有32个国家参与。
欧盟委员会制定实施了“伊拉斯莫斯计划”和“博洛尼亚进程”两个计划。
伊拉斯莫计划是一个双边和多边的协作网络,多所院系之间相互承认学生取得的学术成果。
根据协议内容,各院系通过对课程进行比较认定,实现相互之间的承认。
“博洛尼亚进程”是1999年在欧洲开始实施的,其目的是为了促进欧洲高等教育一体化。
欧洲29个国家在意大利博洛尼亚举行会议,并签署了博洛尼亚宣言(BolognaDeclaration),确定了到2010年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发展目标,博洛尼亚进程正式启动。
博洛尼亚宣言的主要内容为:建立容易理解以及可以比较的学位体系;建立本科和硕士为基础的高等教育体系;建立欧洲学分转换系统;促进01学生和教师的人员流动;保证欧洲高等教育的质量;促进欧洲范围内的高等教育合作等。
得益于以上两个措施,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制度迅速发展成熟起来。
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制度对学分和学生的课业负荷量做了明确规定,且整个欧洲采用统一的方法,建立了ECTS分级标准。
制度运行所需要的主要文件包括:信息包裹和课程目录、学习协议和成绩记录单。
其中,信息包裹和课程目录是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制度最重要的文件,它对学院信息、等级课程信息和有关学生的一般信息做了明确规定。
它不仅用于描述课程清单,而且对教学计划、学习课程单元和课程模块都有详细的描述,另外,还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来帮助学生做出选择。
学习协议是欧洲学分转换和积累系统必备的文件,其作用在于保证学生所通过的课程的学分顺利转移。
而成绩记录单是制度文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用来记录学生留学期间的表现,是学术认证的重要工具。
4、韩国的学分银行制度韩国的学分银行体系建设始于1995年,当时,韩国教育改革委员会提交的《关于促进开放式终身教育社会和教育体系的改革设想》,该报告提议采用学分银行制来“实现非正规教育的价值和功能”。
1997年,韩国率先在全球实行学分银行制度,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标准化课程。
标准化课程是学分银行的核心,它指的是为每一个学科量身定做的总教学计划,具体阐述了教学目的;课程及总课程、主课程、选修课程的必修学分,学士学位的获取要求;评分和教学质量控制等。
标准化课程是在有关专家的协助下,由人力资源开发部与教育发展委员会联合制订,并根据社会变化、学术和技术发展、师生要求等每年进行更新。
它一方面为教师提供具体的指导,另一方面又详细描述了多种可能的学习方法和教学目的,为学生学习提供帮助。
(2)管理体制。
学分银行的管理机构是设立在韩国教育开发院的终身教育中心,附属在大学或大专的终身学习中心是具有授予学分资格的教育机构的主体。
运营学分银行制需要很多机构合作,如: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部,韩国教育开发院,省级教育办公室,以及被学分银行认定资格的教育机构。
一般来说,教育人力资源开发部制定学分银行发展的政策及计划,拟定标准总课程,批准授课内容及授予学位。
韩国教育开发院主要负责从注册到获取学位的管理工作,省教育办公室是学分银行的信息中心。
(3)运行方式。
申请者首先填写一张学生登记表和学分申请表,把表格交给韩国教育开发院之后就可以开始累计学分。
学分的累积可以通过选修学分银行认定机构提供的课程来进行,也可以通过参加大学或大专提供的业余课程来进行,还可以把先前的学习成绩、证书等拿来转换学分。
按照规定,两年制准学士学位80学分,三年制准学士学位120学分,学士学位140学分。
在学分累计达到相应标准后,学生可以填写学位申请表,上交韩国教育开发院或者省教育办公室。
经教育开发院核实该教育机构的有效资格,证明学分的有效性,学生们就能够从教育部或者相关大学拿到学位。
(4)教育机构及评估。
按照韩国《学分认证条例》的规定,可设认证课程的各类学校有:成人继续教育学院或由终身教育法案批准的私人教育机构、职业教育和培训法案批准的职业教育和培训机构、高级技术培训学校或相关部门的专修学校、具备成人继续教育功能的大众传媒机构、与大学或职业培训中心挂钩的企业等。
其中的非正式教育机构必须经过正式评估,其依据主要是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和教学管理等[4]。
5、日本的终身学习认证日本于1990年7月颁布了日本第一部专门为终身教育制定的法律———《关于整备振兴终身学习推进体制的法律》,简称为《终身学习振兴法》。
根据《终身学习振兴法》,1990年,文部省成立了“终身学习审议会”(简称“终审会”)。
对终身学习政策进行具体审议是“终审会”的基本职能,“终审会”的审议结果经文部大臣认可后形成了一系列终身学习的相关政策。
1999年,“终审会”在《广泛运用学习的成果》咨询报告中提出,要用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不断扩大社会成员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并积极对在高校之外学习成果进行认证;制定并推行“终身学习护照”,构建有利于学习成果互换的认证系统。
在具体的终身学习实践中,日本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多样化的学习评价体系和认证途径。
一是学分的认可。
1991年,文部省根据“中教审”的咨询意见明确规定,社会成员在社会上参加学习取得的学分在通过文部省认定机构的鉴定后,大学可以作为学校学习的学分予以认可。
二是技能的认可。
为了大力支持各种符合条件的机构积极从事终身学习成果的认证活动,日本文部省特别制定了“认定技能审查制度”,但以往比较严格地控制被审查的技能种类和各种鉴定机构。
现在,为了适应终身学习成果评价的需要,文部省已渐渐放宽了这种限制。
三是学位的认可。
为了适应向终身学习体系过渡的需要,日本在1991年成立了学位授予机构,对学有成就者颁发学位和专门士称号。
6、澳大利亚资格框架在过去的十年中,澳大利亚一直在用一种创新的方式来发展和提供教育。
澳大利亚资格框架(AQF)将15种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资格证书连接在一个国家体系中,成为了整个体系的基础。
AQF为学生进入高水平的学习,从一所院校转到另一所院校学习提供了方便,并使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时有选择性和灵活性。
学生在学习AQF资格证书时,能够保证所在院校是政府授权和全国认证的,学位或者其他的证书都是有效的。
AQF也使得雇用单位和他国政府便于认证资格证书。
对先前学习经验(Recognitionofpriorlearning,简称RPL)的认证是AQF的重要特征。
RPL使所有社会成员都有获得资格证书和进入正规教育和培训体系学习的机会,并且使人们更容易在各个教育与培训部门之间、教育与培训部门与劳动力市场之间流动。
加拿大所有院校都承认AQF,但是每所院校都有自己的RPL政策。
7、总结制度建设是学分银行顺利运行的基础。
欧洲学分转换与积累体系制度在建设时主要是制定了一系列的文件,来保证该制度在执行过程中有可以依靠的载体,如成绩记录单、信息包裹和课程目录等等。
以此为借鉴,我国学分银行建设可以通过有效的、规范的文件建设来建立相应的制度,在建立统一的学分银行体系,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一体。
对于学分的获得、学分积累、学分互认和转换都要制定一系列的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