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题背诵资料

合集下载

历史必修一背诵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背诵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背诵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 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分封制。

- 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

- 内容: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的义务。

- 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开发了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般的政治格局,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 宗法制。

- 目的:为了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 内容: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封地里又是大宗。

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

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

- 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二者互为表里,共同维护西周的统治秩序。

2.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皇帝制度。

- 特点: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认为自己“德高三皇,功过五帝”,自称“始皇帝”。

- 三公九卿制。

- 三公: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主管军事;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

三公九卿制下,三公相互配合、相互牵制,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

- 郡县制。

- 内容: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

郡守是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在高中历史的学习中,必修一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涵盖了丰富的历史知识和重要的历史事件。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希望能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夏商周的政治制度(1)夏朝:约公元前 2070 年,禹建立夏朝,我国开始出现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继承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家天下”取代了“公天下”。

(2)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商王对内服(王畿地区)直接控制,对外服(附属国)的控制力有限。

(3)西周:实行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封制:周武王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但随着诸侯国势力的日益壮大,到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宗法制: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

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宗法制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2、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皇帝制度: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确立了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

(2)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

三公指丞相(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太尉(掌管军事)、御史大夫(监察百官),九卿分管国家和皇家的各种事务。

(3)地方制度:郡县制。

郡县长官都由皇帝直接任免,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3、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2)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

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六部为尚书省下设机构。

三省六部制提高了行政效率,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3)宋朝:在中央,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在地方,派文官担任知州,设通判监督,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整册复习材料

人民版高一历史必修1整册复习材料

高一人民版历史必修1整册复习材料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二、基本线索分封制、宗法制是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重要内容。

三、知识要点(一)、宗法制1、概念: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方式。

2、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③严格的等级制度;④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

(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3、目的:分配政治权力,维护分封制。

4、结果:由血缘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二)、分封制1、对象:子弟、功臣和先代贵族。

2、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等政治、经济权利,但也必须向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

3、评价:进步性:①巩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促进文化交流;③开发边疆,扩大统治地区④周成为一个延续百年的强国。

局限性:但后来诸侯之间出现了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它维系了分封制,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它们体现了西周政治制度等级森严、政治与血缘结合的特点。

(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的结合;②王位世袭制;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机构;④严格的等级制度;⑤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第2课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一、课标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二、基本线索秦统一全国,建立起中央集权制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郡县制。

三、知识要点(一)、中央官僚政治机构1、“始皇帝”的来历——秦王赢政字以为功德超过传说中的三皇五帝,开始使用皇帝称号,确立了皇帝制度。

2、三公九卿P10三公指、和。

职责分别是:和。

九卿指、、、、、、、、。

高一必修一历史背诵提纲

高一必修一历史背诵提纲

高一必修一历史背诵提纲一、历史的定义和意义1. 历史是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事件和人物的记录。

2. 历史的意义在于让人们了解过去,从中吸取教训,推动社会进步。

二、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1. 人类起源于非洲,经过漫长的进化和迁徙,逐渐分布到世界各地。

2.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和铁器时代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1. 早期文明的兴起:埃及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印度河文明和黄河文明等。

2. 古代文明的发展: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古印度文明和古中国文明等。

四、古代帝国的兴衰1. 古代帝国的兴起:古埃及帝国、古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和秦帝国等。

2. 古代帝国的衰落:罗马帝国的分裂和灭亡、东罗马帝国的衰落和西欧封建制度的兴起等。

五、现代世界的形成1. 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欧洲文化的复兴和探险家的大航海。

2. 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机器工业的出现和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六、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1. 法国大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倡导民主和平等。

2. 世界两次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和影响。

七、当代世界的发展与挑战1. 冷战与两极格局:美国和苏联在冷战期间的对抗。

2. 全球化与经济发展:全球化的趋势和经济发展的挑战。

八、历史与现实的联系与启示1. 历史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学习历史,了解过去,指导未来。

2. 历史的警示与启示:从历史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历史背诵提纲结束。

以上是高一必修一历史背诵提纲的内容概述,希望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学习历史,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传统和社会背景,同时也可以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指导我们的行动和选择。

历史背诵提纲涵盖了人类社会的起源和发展、古代文明的兴起与发展、古代帝国的兴衰、现代世界的形成、近代历史的重大事件、当代世界的发展与挑战等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通过背诵和学习这些内容,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提升自己的历史素养。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

政治史知识点1、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演变、矛盾、评价?演变:秦(郡县制、三公九卿)→汉(郡国并行、推恩令)→唐(节度使、三省六部)→宋(权归中央、文官任地方官、通判监督、中书门下、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元(行省制)→明(废宰相、设内阁)→清(军机处)矛盾:中央与地方;皇权与相权(明太祖废相,明清不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评价: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有利于政权巩固和国家统一。

汉~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通过削弱相权,君主专制得到加强。

明清:明朝废宰相、设内阁,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清朝设军机处,加强了皇权,使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2、雅典的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过程?(1)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2)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民主政治确立起来。

(3)伯里克里改革:雅典民主进入“黄金时期”。

局限性:雅典民主只是“成年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

3、罗马法的起源于发展A:从习惯法大成文法的过程?《十二铜表法》(罗马法诞生,BC 5世纪)→《民法大权》诞生(6世纪诞生,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为发起者)《十二铜表法》:保证了平民的利益。

《民法大权》:即《查士丁尼法》,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

B:罗马法对后世的影响?罗马法稳固了国家统治的基础,并对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4、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A:英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标志:1689年《权利法案》。

《权利法案》作用:限制王权,保证议会立法、财政等方面权利,议会权力超过国王权力,国王处于“统而不治”的地位,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1832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获得更多议席,为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保障。

责任内阁制形成?沃尔波尔是英国第一位首相。

内阁的首脑是首相,内阁对国王负责,但实际上是对议会负责,首相掌握行政权和立法权。

B:美国资本主义代议制确立?标志:《1787宪法》《1787宪法》:规定了美国是联邦制国家,中央权力高于各州权力,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

高一必修一历史背诵提纲

高一必修一历史背诵提纲

高一必修一历史背诵提纲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华夏族的形成1. 新石器时代的华夏族2. 三皇五帝时期的神话传说3.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状况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与思想解放1. 春秋时期的诸侯割据和兼并战争2. 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和教育3. 孟子、荀子等思想家的主张三、秦始皇统一中国和秦代的政治制度1. 秦朝的建立和统一战争2. 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和法家思想3. 秦代的行政制度和农业技术四、汉朝的建立和西汉的政治制度1. 刘邦的起义和汉朝的建立2. 三公九卿制度和郡县制度3. 西汉的商业繁荣和科技发展五、东汉末年的动乱和三国时期的分裂1. 黄巾起义和王莽的新朝2. 曹操、刘备和孙权的兴起3. 三国鼎立和统一战争的背景六、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割据和文化交融1. 北朝的政权更迭和南方文化的传承2. 佛教的传入和对中国文化的影响3. 北方民族的入侵和南北朝的统一七、隋朝的统一和唐朝的开创1. 隋文帝和隋朝的统一战争2. 唐太宗的政治改革和文化繁荣3. 唐朝的科技进步和丝绸之路的开放八、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权更迭和北方民族的影响1. 五代十国的政治割据和文化交流2. 契丹族、党项族等北方民族的兴起3. 北方民族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和改变九、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荣1. 北宋和南宋的政治制度和思想变革2. 宋朝的经济繁荣和科技进步3. 南宋的对外战争和政权更迭十、元朝的建立和统治1. 成吉思汗的征服和元朝的建立2. 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交流3. 元朝的农业生产和手工业发展十一、明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1. 朱元璋的起义和明朝的建立2. 明朝的政治制度和科举制度3. 明朝的海外贸易和文化繁荣十二、清朝的建立和政治制度1. 满洲族的入侵和清朝的建立2. 清朝的政治制度和封建统治3. 清朝的农业经济和社会状况以上是高一必修一历史背诵提纲的内容。

通过对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文化繁荣进行概括,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高中必修一历史整理资料

高中必修一历史整理资料

高中必修一历史整理资料高中历史必修一整理资料中国古代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继承并发展了夏朝的政治制度,周朝则实行分封制,确立了宗法制和礼乐制度。

2. 秦朝: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开始确立。

3. 汉朝:汉朝继承秦制,同时在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

4.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同时科举制度的确立,为后世选拔官员提供了制度保障。

5. 宋元明清:宋元明清时期,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明朝废除丞相,设立内阁,清朝设立军机处,进一步加强了皇权。

中国古代经济1. 农业:中国古代农业经济以小农经济为主,铁器和牛耕的普及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2. 手工业:手工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丝织、陶瓷、冶金等行业均有显著发展。

3. 商业:商业在中国古代经济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东西方的贸易往来。

4. 货币:货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宋代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中国古代文化1. 儒家思想: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思想,强调仁、义、礼、智、信等道德观念。

2. 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主张顺应自然,强调无为而治。

3. 法家思想: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强调法律的严格执行。

4. 科技成就: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辉煌,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5. 文学艺术:中国古代文学艺术成就卓越,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形式丰富多样,书法、绘画等艺术形式独具特色。

中国古代对外关系1.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西域、中亚、欧洲之间的贸易和文化交流通道。

2. 郑和下西洋:明朝时期,郑和七次下西洋,加强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非洲等地区的联系。

3. 闭关锁国: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限制了与外界的交流,影响了中国的发展。

通过以上整理,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和对外关系的发展脉络,这些内容对于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专制中央集权制1、概念及其互相关系:专制制度(中央的决策方式):皇帝个人专断专制,集国家最高权利于一身,从决策到行使军政大权,都具有随意性和独断性。

中央集权(相对于地方分权而言):全国各种军政大权归属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充分执行中央的政令。

专制与中央集权有亲密的关系,不能把它们截然分开。

在中国历史上往往是皇帝代表了政权,中央集权就是以皇帝为中心,皇帝可以在中央高度地垄断一切权利。

包括秦汉在内,我国封建社会根本的国家形式就是专制和中央集权严密联络,皇帝个人既表达了专制,又反映了中央集权的贯彻。

2、形成原因和条件:原因:A、经济上:是维护封建经济根底的需要;B、政治上:随着经济力量的增长,新兴地主阶级迫切要求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以维护其政治和经济利益;同时也是稳固国家统一的需要;C、思想上:战国时法家韩非子关于中央集权和法制的思想,为秦建立中央集权制奠定了理论根底;D、理论上:战国时商鞅变法,初步确立了君主集权的政治体制,其中地方上建立县制的规定,强化了国君在政治上对国家统一的权利。

这为秦建立专制中央集权制提供了成功的经历。

客观条件:A、春秋战国的混乱场面和周王室的软弱无力是历史的教训,也是这种制度产生的客观历史背景;B、秦的统一和强盛。

3、演变历程:(1)、战国时期:初步形成 (各国的变法运动、法家提出的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思想形成了一套系统的中央集权理论);(2)、秦朝:正式建立(秦朝建立起专制中央集权制度);(3)、西汉:空前加强 (汉承秦制、有因有革);(4)、东汉:进一步加强(加强监察制度等);(5)、隋唐: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6)、北宋:强化(北宋采取措施,使专制的中央集权得以强化);(7)、元朝:新开展(中央的中书省、宣政院和枢密院、地方的行省制度);(8)、明清:到达顶峰(明朝时____空前强化的措施、清朝时增设军机处和大兴____等);(9)、反____民主思想的产生(李贽、黄宗羲等)。

历史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强化背诵资料

历史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强化背诵资料

历史必修一二三基础知识强化背诵资料必修一(划线部分为大家必须掌握的内容)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性质: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部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理解分封制基本内容: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权利: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们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了解秦朝的建立与疆域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

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

在中央设立三公。

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了解郡县制的建立郡县制的建立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郡守、县令或县长由朝廷(皇帝)任命。

郡县制的建立,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直接有效的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对秦朝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来重要作用。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可打印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可打印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可打印一、古代文明发展与交流1. 埃及文明- 位于尼罗河流域,以法老为统治者- 建造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等宏伟建筑物- 制定《摩西法典》等法律法规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位于两河流域,以巴比伦为中心- 发展了楔形文字和日晷- 罗马法的起源3. 印度河流域文明- 位于印度河流域,以哈拉潘为代表- 发展了城市规划、排水系统等- 创造了象形文字4. 黄河流域文明- 位于黄河流域,以夏朝为起点- 耕种、瓷器、青铜器的发展- 出现了最早的文字——甲骨文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与社会结构1. 三皇五帝与夏商周- 传说中的神话时代- 三皇五帝的传说与禹治水的故事- 夏、商、周三代的更迭和政治制度变化2. 周朝的封建制度- 周天子与诸侯的关系- 封建制度的基本特点和职务等级- 分封制度的优点与弊端3. 秦朝的统一中国- 秦始皇的建立与中央集权体制- 秦朝的行政区划与政治措施- 《焚书坑儒》和统一文字的重要性4. 汉朝的盛世与衰落- 汉高祖刘邦的创业与刘贺的演绎 - 汉武帝的开创与王莽的乱世- 儒家思想在汉朝的发展与影响三、古代东亚文化的交流与影响1. 东亚国家的兴起- 朝鲜、日本等国家的形成- 贵族、农民与士人的身份和地位 - 受儒家思想的影响2. 儒家的东亚影响- 孔子及其弟子的思想传播- 承认孔子为圣人的国家与学派- 孔子思想在教育、礼仪等方面的体现3. 佛教的南传东渡- 佛教自印度传入中国- 长期流向东南亚、朝鲜半岛、日本等地- 佛教对东亚文化的影响和贡献4. 中国文化对东亚的影响- 汉字、经书等的传播- 科技、农业等领域的交流和合作- 中国文化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以上就是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的概要,仅供参考。

如需打印,可将文章内容复制到文本编辑器中,然后选择打印功能进行打印。

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最全的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 (强力推荐)

最全的高一历史必修一复习资料  (强力推荐)

高一历史(必修1)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第一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西周的分封制:目的: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的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①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②设立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分封制的作用(影响):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2、西周的宗法制:特点:嫡长子继承制作用(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3、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结合②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③完善制度第二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郡县制和皇帝制度的建立①郡县制的建立: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

秦灭六国后秦始皇采纳了李斯推行郡县制度的建议,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

②郡县制特点: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调动任命,不得世袭。

郡县制的特点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1)皇帝制度的创立:①皇帝独尊②皇权至上(核心,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③皇位世袭(2)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央官制:(三公九卿制)中央: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监察事务)、太尉(全国军务)。

(3)郡:最高一级地方行政机构。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郡守;县:郡的下级行政机构。

县的长官:县令或县长,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3、影响(1)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2)秦朝中央官制和郡县制的实行,形成了中央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便于皇帝对中央和地方的统治。

第三课从汉至清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1)汉初: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背景:汉初郡国并行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实行推恩令作用:解决了王国问题,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和发展了大一统局面。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习资料高中历史必修一重点知识复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一课考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也是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起源。

___袭制的确立,标志着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的转变。

分封制的特点是___是诸侯的共同主人,而诸侯则是___的臣属。

这一制度的意义在于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西周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这保证了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是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王位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皇度、___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皇度的核心内容是皇权至上和皇帝。

___的特点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充分体现了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巩固统一的措施包括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统一文字。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在于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然而,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对后世的影响在于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并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是汉承秦制的“中朝”和“外朝”。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是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在于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宋朝的“二府”包括中书门下作为最高行政机构,和___作为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作为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负责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历史必修一必考资料

历史必修一必考资料

历史必修一必考资料### 历史必修一必考资料#### 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夏朝:中央集权的开始,以王权为中心。

- 商朝:宗法制度与神权政治相结合。

- 周朝:分封制和宗法制度,实行诸侯国制度。

2. 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郡县制的确立。

- 汉朝:郡县制与封建制并存,实行推恩令。

3. 隋唐至明清的政治制度- 隋唐: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的创立。

- 宋元明清: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科举制度的完善。

#### 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文化1. 农业经济的发展- 铁器的使用,水利工程的建设,如都江堰。

2. 手工业与商业- 丝织业、陶瓷业的兴盛,丝绸之路的开辟。

3. 科技与文化成就- 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 文学艺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 三、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 不平等条约的签订,列强的侵略与割地赔款。

2. 辛亥革命- 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推翻清朝,建立民国。

3.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抗日战争。

4. 新中国成立后的发展- 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改革开放。

#### 四、世界古代史1. 古埃及文明- 法老制度,金字塔的建造。

2. 古希腊与古罗马- 民主政治的起源,罗马法的制定。

3. 中世纪欧洲- 封建制度,教会的统治。

#### 五、世界近现代史1. 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与影响。

2. 两次世界大战- 战争的原因、过程与结果。

3. 冷战时期- 意识形态的对立,军备竞赛。

4. 全球化趋势- 经济、文化、政治的全球化现象。

#### 六、历史学习方法1. 时间线索法- 按照时间顺序,串联历史事件。

2. 主题学习法- 围绕某一主题,深入研究相关历史事件。

3. 比较分析法- 对比不同历史时期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4. 史料研究法- 阅读原始史料,培养批判性思维。

通过以上六个部分的概述,我们能够对历史必修一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以下是高中历史必修一的一些必备知识点:
1. 人类社会的起源与早期文明:包括人类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农业革命和早期文明。

2. 两河流域文明:包括古代美索不达米亚文明、古埃及文明等。

3. 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主要包括古印度文明和古代中国文明。

4. 奴隶社会的兴起与奴隶制的发展:主要涉及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奴隶制。

5. 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包括西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等封建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6. 秦朝的统一大业与秦始皇:主要涉及秦朝的建立和秦始皇的政策。

7. 汉朝的统一与繁荣:包括西汉和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情况。

8. 古代中原城市的兴起与东方帝国的统一:主要涉及隋唐帝国的建立和繁荣。

9. 宋朝的科技发展与文化繁荣:包括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10. 西方的封建社会:主要涉及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和社会结构。

11. 马可·波罗和他的游记:主要涉及马可·波罗西行的目的、经历和影响。

12. 毛泽东思想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包括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过程。

这只是一些必备知识点的简单介绍,还有很多细节和相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需要学习。

建议你根据高中历史教材的内容来进行系统学习和复习。

高一历史背诵资料

高一历史背诵资料

高一历史必修1第1课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目的: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②被封诸侯的义务——服从王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相当大的独立性)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形成了四级等级序列:天子——诸侯-卿大夫-士)④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宗法制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间权利财产土地继承等方面的矛盾。

②核心内容(特点是依据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分配政治权力和规定等级秩序。

)③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④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第2课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形成:①首创皇帝制度: 确立了皇帝独尊、皇位世袭和皇权至上的原则。

②三公诸卿制:三公即丞相(处理政事)、御史大夫(副丞相,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和太尉(管理军务,虚设)。

诸卿分掌各项具体事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③全面推行郡县制:采纳李斯的建议,郡守和县令(长)分别是郡和县的最高地方长官,由朝廷任命。

郡守职责:上承中央命令,下督责下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令(长)职责:治理民众,管理财政、司法、狱讼和兵役。

④采取一系列巩固国家统一的措施: 如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和文字;修建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等。

影响: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巩固国家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必修一历史背记资料

必修一历史背记资料

必修一历史背记资料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从夏商周的封建制到秦汉的郡县制,再到隋唐的科举制,直至明清的中央集权制,各个阶段都体现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和政治需求。

夏商周时期,封建制是主要的政治制度。

夏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确立了君主制的基础。

商朝继承并发展了夏朝的制度,周朝则进一步将封建制推向了高峰。

周朝实行分封制,将土地分封给诸侯,诸侯在各自的领地内拥有较大的自治权,但需向周王室表示效忠。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废除了封建制,实行郡县制。

郡县制下,地方行政由中央直接管理,郡守和县令由中央任命,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汉朝继承了秦朝的郡县制,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了科举制。

科举制是一种选拔官员的制度,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打破了世袭制的局限,使得更多有才能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机构。

隋唐时期,科举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

隋文帝创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唐太宗时期科举制度更加成熟,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科举制的实施,促进了社会流动,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效率。

到了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制达到了顶峰。

明朝废除了宰相制度,设立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清朝则进一步强化了中央集权,设立军机处,直接控制军事和政治大权。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变迁。

从封建制到郡县制,再到科举制和中央集权制,每一次制度的变革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基础和政治需求紧密相关。

这些制度的演变,不仅影响了中国的政治格局,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题背诵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题背诵资料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题背诵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的特点:从分封的对象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姻亲、殷商旧族等。

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人口。

2.分封制的作用:西周前期,分封制起了稳固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的作用。

3.分封制的弊端: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势力日益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稳固。

4.宗法制对当时的影响: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5.宗法制对现在的影响:〔1〕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团结广阔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稳固祖国统一。

〔2〕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6.西周的统治基础是: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

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1〕经济: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力量的增强;〔2〕政治: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3〕文化: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

9.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

〔2〕中央与地方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

〔3〕君主专制是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10.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有利于国家统一,奠定中华民族的形成。

〔2〕有利于政治安定,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3〕封建专制强化使人民处境恶劣,阶级矛盾激化。

11.秦朝“三公”的设置有何实质意义:“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认。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

高一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点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世袭制的确立- 宗法制的影响- 分封制的实施与意义2. 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的推行- 法家思想的应用- 统一度量衡、文字、货币3. 汉朝的治理- 推恩令与罢黜百家- 汉武帝时期的政治改革- 东汉时期的宦官专权二、古代中国的经济与社会1. 农业经济的特点- 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 土地制度的演变(井田制、均田制)2. 手工业与商业的发展- 丝绸之路的开通- 唐代市坊制度- 宋代商业的繁荣3. 社会结构与阶层- 士农工商的四民等级- 门阀士族与科举制度三、古代中国的思想与文化1. 儒家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孔子与《春秋》- 孟子与仁政思想- 儒家经典的编纂2. 法家、道家及其他学派- 韩非子与法家思想- 老子与庄子的道家哲学- 墨家、阴阳家等学派3. 科技与艺术成就- 四大发明- 唐代诗歌与宋代绘画- 古代建筑(如长城、大运河)四、古代中国与世界1. 对外交流- 张骞出使西域- 郑和下西洋- 唐朝的国际地位2. 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 佛教的传入与汉化- 伊斯兰教在中国的传播- 西方科技的引入五、历史人物与事件1. 重要历史人物- 秦始皇的统一事业- 汉武帝的开疆拓土-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2. 重大历史事件- 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与合并- 三国鼎立与南北朝的分裂- 隋唐统一与五代十国的割据请注意,以上内容仅为概要,具体编写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内容进行详细阐述,并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充分的解释和例证。

此外,文档应使用规范的字体和字号,清晰的标题层级,以及适当的段落分隔,以确保文档的专业性和可读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必修一材料题背诵资料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的特点:从分封的对象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也包括功臣、姻亲、殷商旧族等。

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人口。

2.分封制的作用:西周前期,分封制起了巩固周朝统治,扩大周朝疆域的作用。

3.分封制的弊端:诸侯在自己的领地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如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势力日益壮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4.宗法制对当时的影响: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建立封建等级政治结构。

5.宗法制对现在的影响:( 1)积极作用是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易于形成强大民族凝聚力。

有利于团结广大海外侨胞,有利于实现和巩固祖国统一。

( 2)消极影响是强调家庭本位,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地划分远近尊卑,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这与现代的平等和法制意识多少有些违背。

6.西周的统治基础是:井田制、分封制、宗法制。

7.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维系分封制的血缘纽带,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表现。

8.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背景:(1)经济:战国时期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力量的增强;(2)政治:各国进行的变法运动,进一步扫除了奴隶主势力的残余,确立了封建制度;( 3)文化:法家重要代表人物韩非子提出的中央集权和法治思想。

9.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特点:(1)权力高度集中,皇权至高无上,地方无条件服从中央。

(2)中央与地方之间、中央内部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是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两对基本矛盾。

( 3)君主专制是主要特点,带有浓厚的人治色彩。

10.秦朝形成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1)有利于国家统一,奠定中华民族的形成。

(2)有利于政治安定,促进封建经济发展。

(3)封建专制强化使人民处境恶劣,阶级矛盾激化。

11.秦朝“三公”的设置有何实质意义:“三公”的出现是对世袭制的否定。

12.御史大夫的设置反映了什么矛盾:君权与大臣权力之间的矛盾。

13.为什么说“传统相权的衰落,宋代是关键” :宋代设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设枢密院分割宰相的军权,设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财政权,而且还削弱了宰相的司法权。

14.明朝废宰相的原因和措施:原因:中书省和宰相权力过重,威胁皇权。

措施:废宰相,权归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15.科举制的历史意义:( 1)把官吏的选拔权彻底收归中央,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打破了官僚世家对政权的垄断,为中小地主和平民开辟了入仕途径,扩展了统治集团的社会基础。

( 3)科举制将教育制度和选官制度结合起来,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官僚队伍的文化水平,有利于陶冶官吏的品行。

16.为什么三省六部制标志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体制的成熟:分工明确,提高效率;三省互相牵制,避免权臣专权。

17.举例说明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及其作用:汉、唐、明、清中枢机构的演变:中朝——三省六部——内阁——军机处。

方式:一种是任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互相牵制。

18.春秋至秦政治体制发生的变化有哪些:世卿世禄体系被官僚体制冲击;血缘关系被地缘关系所冲击;中央集权开始形成。

19.明朝废丞相的根本原因是:丞相制度已经成为加强皇权专制的阻碍。

20.明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对中国社会的影响:采用高压独裁统治,显示了封建制度的腐朽与衰落。

君主专制的强化严重扼杀了中国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和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对近代西方政治文明提供的经验:法治、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多数人决策、差额选举、任期制、议会制。

2.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的条件:( 1)地理因素:相对隔绝的谷地和海岛地形,面向海洋,易形成相对隔绝的城邦政治。

( 2)经济因素:商品生产、海外贸易为主的商品经济形态。

( 3)社会因素:形成一定数量的平民阶层,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成为民主政治形成的直接原因。

( 4)政治因素:奴隶制文明、城邦制确立,贵族制取代君主制。

( 5)思想因素:海洋文明中形成的集体、平等、相对独立和自由意识。

3.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主权在民、权力制约、法律至上、轮番而治、公民意识。

4.对雅典民主制的评价:积极作用:( 1)为近现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基础( 2)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消极作用:( 1)是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2)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泛滥的直接民主容易造成多数人的暴政。

实质:是建立在奴隶主贵族基础之上的民主。

5.如何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1)世界文明是多样的,由于各种经济、文化、生活习惯、自然环境和政治背景的不同,必然产生不同的文明。

( 2)人类文明没有优劣高低之别。

( 3)要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文明间的包容,促进其共同发展。

6.罗马法的影响:维系帝国,影响后世。

保护私有财产,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稳固了帝国统治。

罗马法是欧洲历史上第一部比较系统完备的法典,影响了近代欧美国家的立法和司法。

7.罗马法的基本原则: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

8.罗马法对近代欧洲国家法制建设的影响:大多数国家的法律以罗马法为基础,陪审团制度、律师制度和一些诉讼原则源于罗马法。

9.谈谈罗马法至今仍被沿用的认识:罗马法的一些基本原则适应了人类生活的需求;法律在人类社会中具有重要意义。

10.“罗马法 ,, 包含着资本主义时期的大多数法权关系。

”请证明:罗马法承认财产圣神不可侵犯,《人权宣言》也有这样的规定,这说明罗马法奠定了近代西方国家立法基础。

11.罗马法存在的缺陷:“同态复仇”、妇女被剥夺政治权利、严格限制奴隶和隶农,维护奴隶主特权、只有男性公民、自由民享有充分的权利。

第三单元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1、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君主“统而不治” ,只作为国家象征。

(2)国家权力中心在议会。

( 3)以责任制内阁为核心,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

2、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历史作用:(1)确保了英国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稳定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 2)为现代民主政体的创立树立了榜样。

( 3)为未来国家民主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概述光荣革命后至19 世纪中前期英国是怎样用和平渐进的方式实现政治权力转移的:1689 年通过《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限制君主权力;18世纪中期形成责任内阁制,国王“统而不治” ;1832 年议会改革,工业资产阶级分享政治权力。

4、中英两国内阁制形成的原因:明朝:废丞相后,皇帝无法处理所有政务。

英国:资产阶级不满国王把持行政权,汉诺威王朝国王不谙英国事务,为内阁摆脱国王的控制提供了有利时机。

5、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的不同:(1)明朝:不是法定的一级中央行政机构,对皇帝负责。

英国:是最高行政机构,对议会负责。

(2)明朝:进一步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落后于西方。

英国:使君主立宪制更加完善,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6、美国邦联制的弊端:政府无力维护社会稳定,社会动荡;政府无权管理各州贸易,不利于统一市场的形成。

7、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体现的原则:中央集权(联邦制);分权制衡;人民主权原则;共和制原则。

8、美国国会参众两院议员任职的特点:众议员流动性大,可以让更多人参政议政;参议员相对稳定,有利于保持政策稳定性。

9、美国总统制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差异及原因:差异:政府首脑产生的方式和职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等。

主要原因:英国君主立宪制是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妥协的产物,美国没有封建势力的阻挠。

10、美国两党制的形成、作用及本质:至19世纪50年代中期,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大党的对峙格局最终形成。

作用:( 1)两大政党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们不仅控制了国会,也左右着总统选举和地方选举。

( 2)两党对垒,交替执政,成为美国共和政体的一大特色。

本质:虽然两党的历史传统和代表的利益集团不尽相同,执政期间的政策也有差异,但在本质上它们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11、德意志帝国为什么是一个“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的国家:因为德意志帝国的主要权力掌握在皇帝和首相手里,政治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议会无足轻重,它只是给德国披上了民主的外衣。

12、德意志帝国现代化领导力量的“错位”指什么及其影响:(1)容克地主贵族掌握了德意志现代化的领导权;( 2)德国由皇帝和宰相掌握国家最高权力,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和封建专制色彩。

影响:使德国成为两次世界大战的策源地之一。

13、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出自哪本著作并概括该理论的主要内容:出自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

政治民主及人民自由的保证是权力分立。

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

三者相互独立又相互监督。

14、美国的“三权”在实践中是如何被限制的:立法权:国会分为众议院和参议员;国会立法须经总统批准,总统对立法有否决权;最高法院可以以“违宪”的名义,废止已通过的立法。

行政权:总统缔结条约须经参议院同意;总统任命官员须经参议院同意;国会对总统有弹劾权;总统连任不得超过两届。

司法权:最高法院法官由总统任命,参议院批准。

15、1875 年后共和制下法国议会有哪些权力及原因:权力:立法权;总统选举权;行政制约权。

原因: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共和派力量增强。

16、法国共和制确立历程曲折的原因: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封建势力强大,而资本主义发展又不充分。

17、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特点:(1)一个核心即代议制民主,议会是国家权力的核心。

(2)两种政体,一种是君主立宪制,一种是民主共和制。

(3)三个原则:民主化原则、法律化原则、制度化原则。

(4)一般都实行权力制衡的原则。

(5)大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潮流1.鸦片战争爆发的背景:(1)西方列强的发展:① 18 世纪中后期,英国开始工业革命,经济实力大增,需要打开中国市场。

②不久法、美等国也相继开展工业革命。

( 2)清王朝的衰落①政治: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②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土地高度集中,财政困难。

③军事:军备废弛。

④对外政策:仍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两次鸦片战争的异同:( 1)相同点:①都发生在西方工业革命后的自有资本主义时期。

②目的都是为了打开中国市场。

③都强迫清政府签订一批不平等条约,取得割地、赔款、通商等权益。

( 2)不同点:①发动侵华的国家:前者是英国单独发动的;后者是英法联合发动,美俄参与。

②目的:前者是为了打开中国国门,后者是为了进一步扩大侵华权益。

③侵略地区:前者主要在东部沿海地区,后者占领广州,进入天津、北京等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