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报告-集美大学轮机操作虚拟仿真

(完整版)报告-集美大学轮机操作虚拟仿真
(完整版)报告-集美大学轮机操作虚拟仿真

《船舶电站及其自动化装置》

课程实验报告

林洪贵编

学院班级

姓名学号

成绩指导教师

年月日

实验成绩表

(注:预习报告采用集美大学实验报告用纸,要求填写实验内容和目的、实验设备、实验步骤等内容。)

实验报告

实验一发电机单机运行时的手动合闸与供电方式的转换

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组别: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分析与思考:

1、满足哪些条件,“READY TO START”灯会亮?

2、主发电机、应急发电机和岸电之间应满足怎样的连锁关系?

实验二发电机突加、突卸负载的测试及重载查询

实验组别: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分析与思考:

1、发电机突加、突卸负载试验的目的是什么?

2、若发电机的动态电压调整率太大,对电网正常运行有何影响?

3、若恢复时间过长,对电网正常运行有何影响?

实验三发电机手动准同步并车解列与负载均分

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组别: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分析与思考:

1.并车时若频差过大,会造成什么后果?相位差过大呢?

2.为什么并车时要让待并机频率稍高于电网频率?

3.为什么并车完成后要及时切除同步表?

实验四

实验组别: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分析与思考:

1.为什么过载保护需要采用反时限特性?

2.自动分级卸载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卸载后还是过载,可能是什么原因?此种情况下发电机如何进行保护?

3.如何判断发电机发生了外部短路故障?

4.为什么短路保护在发电机电流小于5倍额定电流时还需延时,这对发电机有没有损害?

实验五励磁、无功功率分配装置故障与处理

实验报告成绩:

实验组别: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分析与思考:

1. 怎样判断并联运行发电机组的无功功率分配情况?

2. 两台发电机并联运行时各自电流相差太大有何危害?

3. 如何保证无功功率分配均匀?

实验六欠压、逆功率故障与处理

实验组别: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分析与思考:

1.哪些情况会导致欠压、逆功率故障的发生?

2.欠压、逆功率故障对电网有何影响?

3.逆功率故障对发电机组有何影响?

4.发生欠压、逆功率故障后应采取什么措施?

实验七发电机主开关跳闸故障与处理

实验报告成实验组别: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分析与思考:

1. 有哪些原因会引起一台发电机主开关跳闸?

2.怎样借助于报警指示和仪表指示判断主开关跳闸的原因?

3.在自动电站中,当发生汇流排短路故障跳闸时,系统是否还具有自动功能?怎样使系统恢复正常?

实验八电网绝缘低和单相接地故障与处理

实验报告成绩:实验组别: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步骤:

五、实验分析与思考:

1.为什么对动力电网和照明电网的绝缘要求不同?

2.绝缘电阻低有什么危害?

3.单相接地故障与三相接地故障有什么不同?单相接地有什么危害?

4.在配电屏前查找单相接地故障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实验九船舶高压电力系统操作的危险及所需的预防措施

实验报告成

实验组别:实验日期: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四、实验原理:

五、实验步骤:

六、实验分析与思考:

1、高压电工作业道德规范与电工安全职责;

2、电气安全工作制度;

3、保证电气作业安全的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

实验十高压系统的安全操作和维护

实验报告成绩:实验组别:实验日期: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三、实验设备:

厦门集美村游记

第三篇厦门集美村游记 今天,我们游览了梦寐以求的集美学村。他是由一生致力办 学的陈嘉庚先生一手创办的。随着一会儿的车程,导游告诉我们终于来到了集美学村了的范围了。我看了看窗外不禁感叹道: 原来“集美学村”是一个很大的地方呀!我还以为“集美学村”只是很普通的学校一样呢,原来它是有很多间学校组成的。而今天我们要参观的则是“集美学村”里当时陈嘉庚先生的故乡。 刚到了陈嘉庚先生的故乡,我们就看到了旁边有一个大湖,上面上还停着很多的“龙舟”。后来导游就告诉我们这个大湖是全国各大学集中在这里划龙舟的,是当时陈嘉庚先生创办“集美学村”并积极提倡水上运动的。 我们先乘车到了陈嘉庚的故居。一下车,一幢高大古朴的房子展现在我们眼前。红间黄的墙壁,灰色的屋顶,显现了陈嘉 庚故居的朴素。几间不同的房子给我们展示的是陈嘉庚的办学过程和他的办公室。他的办公室里只有几把椅子和一张桌子,另外什么值钱的东西也没有。为了筹资办学,陈嘉庚先生一把伞用了十多年,一套衣服补了又补,自己从来舍不得铺张浪费。展示厅里陈放着一艘船模,这艘船模很大,大约有十来米长,我还让妈妈给我在船模边拍了个照留念呢!

接着我们步行去了鳌园。走进大门,里面是一条长廊,两边雕刻着许多石雕。石雕展现了历朝历代有名的故事,没有一幅石雕是相同的,上面镌刻的石雕人物栩栩如生,好像他们正在休息,一不小心,便会被我们吵醒从画上走下来似的。 走完长廊,眼前豁然开朗,一棵棵百年大榕树出现在眼前,和们巴金写的《鸟的天堂》一文留给我的感觉一模一样。树干是那么大,每一根枝干上又都分出许多根(导游告诉我们这叫气根),一根根立在地上,撑起了一把巨大的伞,雄伟极了。这美丽的南国的树!榕树的一角是几株三角梅,一朵朵粉色的三角梅在阳光的照耀下尽情绽放,美不胜收。 随着导游的讲解,踏着平稳而又舒坦的石板,我们来到了集美解放纪念碑,它位于公园的中央,高高的个子,带着雄伟的气魄,展现在人们眼前。这个碑高28米,雄伟高耸,用花岗岩建成,碑身有毛泽东手书:集美解放纪念碑。七个大字! 再走一会儿,到了陈嘉庚先生的陵墓,陈嘉庚的墓碑就在转弯处的地方,他挖了一个很深的坑安放自己的墓碑,又在上 面镇了一直无头的鳌,以表示自己不愿出头露面的决心。这是多么可贵的品质啊!

模拟电子电路仿真和实测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报告111-副本

课程专题实验报告 (1) 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小组成员:涛,敏 学号:0,0 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电子12-1班 指导教师:房建东 成绩: 2014年5月25日

工业大学信息工程学院课程专题设计任务书(1)课程名称:模拟电子技术专业班级:电子12-1 指导教师(签名): 学生/学号:涛 0敏0

实验观察R B 、R C 等参数变化对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放大倍数的影响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放大器静态工作点的调式方法和测量方法。 2.掌握放大器电压放大倍数的测试方法及R B 、R C 等参数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3. 熟悉常用电子仪器及模拟电路实验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 图1为电阻分压式工作点稳定单管放大器实验电路图。偏置电阻R B1、R B2组成分压电路,并在发射极中接有电阻R E ,以稳定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当在放大器的输入端加入输入信号后,在放大器的输出端便可得到一个与输入信号相位相反、幅值被放大了的输出信号,从而实现了电压放大。 三、实验设备 1、 信号发生器 2、 双踪示波器 SS —7802 3、 交流毫伏表 V76 4、 模拟电路实验箱 TPE —A4 5、 万用表 VC9205 四、实验容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它的静态工作点估算方法为: U B ≈ 2 11B B CC B R R U R +? I E =E BE B R U U -≈Ic U CE = U CC -I C (R C +R E )

图1 晶体管放大电路实验电路图 实验中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应在输入信号为零的情况下进行。 根据实验结果可用:I C ≈I E = E E R U 或I C = C C CC R U U U BE =U B -U E U CE =U C -U E 计算出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五.晶体管共射放大电路Multisim仿真 在Multisim中构建单管共射放大电路如图1(a)所示,电路中晶体管采用FMMT5179 (1)测量静态工作点 可在仿真电路中接入虚拟数字万用表,分别设置为直流电流表或直流电压 表,以便测量I BQ 、I CQ 和U CEQ ,如图所示。

三相交流电路实验报告1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现代远程教育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电工电子学 实验名称:三相交流电路 实验形式:在线模拟 +现场实践 提交形式:在线提交实验报告 学生姓名:赵军学号: 年级专业层次:14 春石油开采技术高起专 学习中心:江苏油田学习中心 提交时间:2014 年 6 月8 日

一、实验目的 1 . 练习三相交流电路中负载的星形接法。 2 . 了解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 二、实验原理 1 . 对称三相电路中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的关系,三相电路中,负载的连接分为星形连接和三角形连接两种。一般认为电源提供的是对称三相电压。 ( 1 )星形连接的负载如图1 所示: 图1 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A、B、C表示电源端,N为电源的中性点(简称中点),N'为负载的中性点。无论是三线制或四线制,流过每一相负载的相电流恒等于与之相连的端线中的线电流: (下标I 表示线的变量,下标p 表示相的变量) 在四线制情况下,中线电流等于三个线电流的相量之和,即 端线之间的电位差(即线电压)和每一相负载的相电压之间有下列关系:

当三相电路对称时,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都对称,中线电流等于零,而线、相电压满足: ( 2 )三角形连接的负载如图2 所示: 其特点是相电压等于线电压: 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的关系如下: 当三相电路对称时,线、相电压和线、相电流都对称,此时线、相电流满足: 2 . 不对称三相电路 在三相三线制星形连接的电路中,若负载不对称,电源中点和负载中点的电位不再相等,称为中点位移,此时负载端各相电压将不对称,电流和线电压也不对称。 在三相四线制星形连接的电路中,如果中线的阻抗足够小,那么负载端各相电压基本对称,线电压也基本对称,从而可看出中线在负载不对称时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负载不对称,因此电流是不对称的三相电流,这时的中线电流将不再为零。 在三角形连接的电路中,如果负载不对称,负载的线、相电压仍然对称,但线、相电流不再 对称。 如果三相电路其中一相或两相开路也属于不对称情况。

集美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集美大学文件 集大教〔2019〕28号 关于印发《集美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学院、各有关单位: 《集美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已经集美大学2019年第14次校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集美大学 2019年10月1日

集美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普通全日制本科转专业管理工作,根据《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第41号令)和《集美大学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学籍管理规定(修订)》精神,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基本原则 (一)现实性原则。转专业必须以学校的专业办学资源条件为前提,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注重个性发展原则。转专业应尊重学生意愿,发挥学生专长,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公正性原则。转专业应维护教育公平,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四)程序正当性原则。转专业必须符合学校规定的相关程序。 第二条各学院应加强对学生的专业学习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增强学生对本专业学习的适应性和专业思想的稳定性,避免盲目从众,理性慎重转专业。 第三条教务处负责转专业工作的组织和指导。学院负责转专业工作的方案制定、咨询、考核等具体工作。各学院应成立转专业工作考核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成员应包括学院党政领导、专业负责人、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等。

第四条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一)入学后因患某种疾病或者生理缺陷,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不低于拟申请转入专业当年相应生源地的最低录取分数。若生源地无相应专业可选,可转入学校规定可转入的专业学习。 (二)确有专长、有相关成果,转专业更能发挥其专长的。优先支持参与创新创业,并在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 (三)参军退役后复学,经学校同意并履行相关程序后,可转入学校其他专业学习。 (四)“民考汉”的学生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经转入学院同意后,可以转入学校规定可转入的专业学习。 (五)其他符合转专业有关规定的。 第五条学生复学或学业原因降级时,因专业调整改造停招造成无对应专业的,原则上安排原专业跟班学习,确实无法跟班的,经转入学院同意后,可以转入学校规定可转入的专业学习。 第六条学生属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转专业: (一)未报到入学、注册的。 (二)招生时国家已有明确规定不能转专业的,含单独招生、保送生、定向生、国防生、高水平运动员等;艺术类、体育类专业学生,不得跨类别申请转专业;艺术类专业不同类别间不得互转专业。

集美大学与美国库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

集美大学 集美大学与美国库克大学合作办学项目于 2003 年 6 月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学位办 [2003]70 号),2007年又通过了教育部的复核(批准书编号MOE35US2A20030290O、MOE35US2A20030291O),2014年项目顺利通过教育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评估(教外司办学[2014]153号、教外司办学[2014]2109号))这意味着该合作办学项目的学生所获得的美国库克大学的学士学位得到了中国政府的认可。这是福建省第一个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学士学位教育项目。 (一)招生规模 共300名,其中工商管理专业项目120名,国际会计专业项目180名。 (二)学制与办学模式 1、本科4年制。采用集美大学与库克大学的课程设置,由集美大学负责90学分的教学,库克大学负责45学分(16门课)的教学。凡由库克大学承担的课程,在集美大学实施全英文教学(其教材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由美方选派教师以英语授课,学生需使用英文完成作业和考试)。学生入学后,必须参加以听力和口语为主的英语强化训练,以适应美方全英语教学的需要。若暂时无法达到此英语能力,学生仍可被有条件地允许试读,并获取课程学分,同时可以继续接受英语强化训练,直至达到规定的英语水平。 2、英语水平及课程成绩达到要求者,第四学年也可以选择赴库克大学留学。 (三)条件 a.学习期满且修完规定的全部学分(中方课程90学分 + 外方课程45学分)。 b.通过以下英语水平考试的其中一项:大学英语水平四级测试(CET4)425分以上成绩、新托福(IBT)60分以上成绩、雅思(IELTS)5.0分以上成绩(以上英语水平要求不仅是获得库克大学学士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修读大四外教课程的先决条件)。 c.取得库克大学学士学位后,可申请国外硕士;学位获得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认证之后,可报考国内大学研究生。 (四)收费标准 1、学费:每学年每人3.3万元人民币。 2、住宿费每学年每人500-1300元人民币(根据住宿条件不同而定);其它代收代办费按物价管理部门批准的标准收取(以入学通知为准)。 3、若第四年选择赴库克大学留学,学生需向集美大学缴交当年的学费,赴美留学一年的费用由库克大学收取(具体以美方当年公布为准)。

电子科技大学集成电路原理实验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王向展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集成电路原理 实验名称: 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小组成员: 实验地点:科技实验大楼606 实验时间: 2017年6月12日 2017年6月12日 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

一、实验名称:CMOS模拟集成电路设计与仿真 二、实验学时:4 三、实验原理 1、转换速率(SR):也称压摆率,单位是V/μs。运放接成闭环条件下,将一个阶跃信号输入到运放的输入端,从运放的输出端测得运放的输出上升速率。 2、开环增益:当放大器中没有加入负反馈电路时的放大增益称为开环增益。 3、增益带宽积:放大器带宽和带宽增益的乘积,即运放增益下降为1时所对应的频率。 4、相位裕度:使得增益降为1时对应的频率点的相位与-180相位的差值。 5、输入共模范围:在差分放大电路中,二个输入端所加的是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输入信号叫共模信号,此信号的范围叫共模输入信号范围。 6、输出电压摆幅:一般指输出电压最大值和最小值的差。 图 1两级共源CMOS运放电路图 实验所用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中有多个电流镜结构,M1、M2构成源耦合对,做差分输入;M3、M4构成电流镜做M1、M2的有源负载;M5、M8构成电流镜提供恒流源;M8、M9为偏置电路提供偏置。M6、M7为二级放大电路,Cc为引入的米勒补偿电容。 其中主要技术指标与电路的电气参数及几何尺寸的关系:

转换速率:SR=I5 I I 第一级增益:I I1=?I I2 I II2+I II4=?2I I1 I5(I2+I3) 第二级增益:I I2=?I I6 I II6+I II7=?2I I6 I6(I6+I7) 单位增益带宽:GB=I I2 I I 输出级极点:I2=?I I6 I I 零点:I1=I I6 I I 正CMR:I II,III=I II?√5 I3 ?|I II3|(III)+I II1,III 负CMR:I II,III=√I5 I1+I II5,饱和 +I II1,III+I II 饱和电压:I II,饱和=√2I II I 功耗:I IIII=(I8+I5+I7)(I II+I II) 四、实验目的 本实验是基于微电子技术应用背景和《集成电路原理与设计》课程设置及其特点而设置,为IC设计性实验。其目的在于: 根据实验任务要求,综合运用课程所学知识自主完成相应的模拟集成电路设计,掌握基本的IC设计技巧。 学习并掌握国际流行的EDA仿真软件Cadence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电路的模拟仿真。 五、实验内容 1、根据设计指标要求,针对CMOS两级共源运放结构,分析计算各器件尺寸。 2、电路的仿真与分析,重点进行直流工作点、交流AC和瞬态Trans分析,能熟练掌握各种分析的参数设置方法与仿真结果的查看方法。 3、电路性能的优化与器件参数调试,要求达到预定的技术指标。

轮机工程考研

轮机工程(082402)——考研参考院校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商船学院 宁波大学海运学院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交通科学与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 大连理工大学船舶工程学院 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 哈尔滨工程大学动力与核能工程学院 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07年轮机工程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07年本院系招收人数:150 专业代码:082402 研究方向 01动力装置动态特性仿真及综合优化 02动力装置计算机监测与故障诊断 03动力装置电子控制技术 04动力装置减振、降噪 05船用特种机械 06船舶主机智能化 07可持续能源与海洋能源开发 08舰船环境控制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404内燃机原理或 437自动控制原理或 476工程热力学或 489船舶原理备注 可以跨学科报考的专业:热能动力、机械、制冷、自动化、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2007年轮机工程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参考书编著者出版社版次备注 404内燃机原理《内燃机学》周龙保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437自动控制原理《自动控制原理(第2版)》李友善主编国防工业出版社476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第3版)》沈维道编

476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学习辅导及习题解答》童钧耕编 489船舶原理《船舶静力学》盛振邦、杨尚荣、陈雪深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2 含船舶静力学、船舶阻力 489船舶原理《船舶阻力》邵世明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1995 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轮机工程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07年本专业招收人数:90 专业代码:082402 研究方向 1.船舶动力装置及仿真技术 2.现代轮机管理 3.船舶辅机工程 4.轮机修造技术 5.船舶动力装置防振、降噪与防污染技术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 ②201英语 ③301数学(一) ④404工程热力学 复试科目:(二选一)1.机械设计基础2.船舶动力装置技术管理 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轮机工程参考书目 考试科目参考书编著者出版社版次 101政治教育部考试大纲 2007年 201英语教育部考试大纲 2007年 301数学一教育部考试大纲 2007年 404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沈维道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年 404工程热力学《工程热力学》吴孟余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1年1月 宁波大学2006年轮机工程招生目录 招生年份:2006年本专业招收人数:12 专业代码:082402 研究方向 01能源利用与环境保护 02船舶自动化与机电控制 考试科目 ①101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42016年度

电路仿真实验报告 实验一直流电路工作点分析和直流扫描分析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使用Pspice软件,熟悉它的工作流程,即绘制电路图、元件类别的选择及其参数的赋值、分析类型的建立及其参数的设置、Probe窗口的设置和分析的运行过程等。 (2)学习使用Pspice进行直流工作点的分析和直流扫描的操作步骤。 二、原理与说明 对于电阻电路,可以用直观法列些电路方程,求解电路中各个电压和电流。Pspice软件是采用节点电压法对电路进行分析的。 使用Pspice软件进行电路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时,首先编辑电路,用Pspice的元件符号库绘制电路图并进行编辑。存盘。然后调用分析模块、选择分析类型,就可以“自动”进行电路分析了。 三、实验示例 1、利用Pspice绘制电路图如下 2、仿真 (1)点击Psipce/New Simulation Profile,输入名称; (2)在弹出的窗口中Basic Point是默认选中,必须进行分析的。点击确定。 (3)点击Pspice/Run(快捷键F11)或工具栏相应按钮。 (4)如原理图无错误,则显示Pspice A/D窗口。

(5)在原理图窗口中点击V,I工具栏按钮,图形显示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流值如下。 四、选做实验 1、直流工作点分析,即求各节点电压和各元件电压和电流。 2、直流扫描分析,即当电压源的电压在0-12V之间变化时,求负载电阻R l中电流虽电压源的变化

曲线。 曲线如图: 直流扫描分析的输出波形3、数据输出为: V_Vs1 I(V_PRINT1) 0.000E+00 1.400E+00 1.000E+00 1.500E+00 2.000E+00 1.600E+00 3.000E+00 1.700E+00 4.000E+00 1.800E+00 5.000E+00 1.900E+00 6.000E+00 2.000E+00 7.000E+00 2.100E+00 8.000E+00 2.200E+00 9.000E+00 2.300E+00 1.000E+01 2.400E+00 1.100E+01 2.500E+00 1.200E+01 2.600E+00

集美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

附件3 集美大学本科学生转专业管理办法(试行) 集大教〔2011〕19号 为进一步深化我校学分制改革,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 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特长的发挥,根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21号)和福建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转学工作的通知》(闽教学〔2010〕11号)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基本原则 (一)现实性原则。转专业必须以学校的专业办学资源为前提,必须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二)注重个性发展原则。转专业主要是根据学生专长,转专业有利于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 (三)公正性原则。转专业必须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 (四)程序正当性原则。转专业必须符合学校规定的程序。 第二条申请转专业的条件 在校本科学生,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可以申请转专业: (一)在某一学科方面确有特长的一、二年级学生,例如:发表所特长学科方面的学术性论文、著作、作品,或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获奖,或提供确凿证明证实申请者转到相应专业能进一步发挥其特长、并经本校相关学科3位高级职称教师推荐。

(二)在校一、二年级学生,因入学后患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他专业学习,且高考成绩不低于拟申请转入专业当年相应生源地的最低录取分数。 (三)在校一年级学生通过转专业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成才,一年级第一学期在本专业所修的各门课程成绩都在及格以上(不含补考),且平均分在70分以上(不含体育)。 第三条不能申请转专业的情形 学生符合第二条所规定的申请转专业条件,但有以下情形之一者不能申请转专业: (一)新生入学未满一学期者。 (二)在校期间受过处分者。 (三)身体条件不符合转入专业学习者。 (四)已有一次转专业经历者。 (五)定向生或委培生未经定向单位或委托单位同意者。 (六)师范类专业的学生申请转入非师范类专业者,航海类专业的学生申请转入非航海类专业者。 (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申请转入非艺术类专业者,非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申请转入艺术类专业者;体育类专业的学生申请转入非体育类专业者,非体育类专业的学生申请转入体育类专业者。 (八)招生时有特殊要求或特殊形式招生者(专升本、单独招生等)。 —2—

一种新的TS模型辨识算法

一种新的TS模型辨识算法 林妹娇1,陈水利2 (1.福州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福建福州 350108;2.集美大学理学院,福建厦 门 361021) [摘要]提出一种新的TS模型辨识算法.该算法思想:首先采用MCR算法(Mountain C Regression method)自动确定聚类数目和初始聚类中心,然后采用改进的GK (Gustafon Kessl)聚类算法得到最优的划分矩阵,再根据最优划分矩阵计算系统前件参数的最优值,最后用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PSO)对后件参数进行优化.此辨识算法能够用较少的规则数描述给定的未知系统,并且容易实现.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能够实现非线性系统的辨识,并且可获得相对高的精度. [关键词]TS模型辨识;MCR算法;改进的GK聚类算法;自适应粒子群优化算法 A Novel TS Model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LIN Mei-jiao1,CHEN Shui-li2 (1.College of Mathematics and Computer Science,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08,China;2.School of Science,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1,China) Abstract:In this paper,a novel TS model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s proposed.The identification algorithm is on the base of the following ideas:Firstly,the Mountain C-Regression method (MCR) is used to automatically identify the number of clusters and initial cluster center.Secondly,the modified Gustafson-Kessl (GK) algorithm is used to obtain an optimal input-output space fuzzy partition matrix which provids the values of premise parameters.Finally,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PSO) algorithm is adopted to precisely adjust consequent parameters.It can express a given unknown system with a small number of fuzzy rules and is easy to implement.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e proposed algorithm realizes the identification of the nonlinear system with relative high accuracy. Key words:Takagi Sugeno model identification;Mountain C-Regression method,MCR;modified GK algorithm;Adaptiv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APSO

Multisim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19 Multisim 数字电路仿真实验 1.实验目的 用Multisim 的仿真软件对数字电路进行仿真研究。 2.实验内容 实验19.1 交通灯报警电路仿真 交通灯故障报警电路工作要求如下:红、黄、绿三种颜色的指示灯在下 列情况下属正常工作,即单独的红灯指示、黄灯指示、绿灯指示及黄、绿灯 同时指示,而其他情况下均属于故障状态。出故障时报警灯亮。 设字母R 、Y 、G 分别表示红、黄、绿三个交通灯,高电平表示灯亮, 低电平表示灯灭。字母Z 表示报警灯,高电平表示报警。则真值表如表 19.1所示。 逻辑表达式为:RY RG G Y R Z ++= 若用与非门实现,则表达式可化为:RY RG G Y R Z ??= Multisim 仿真设计图如图19.1所示: 图19.1的电路图中分别用开关A 、B 、C 模拟控制红、黄、绿灯的亮暗,开关接向高电平时表示灯亮,接向低电平时表示灯灭。用发光二极管LED1的亮暗模拟报警灯的亮暗。另外用了一个5V 直流电源、一个7400四2输入与非门、一个7404六反相器、一个7420双4输入与非门、一个500 表19.1 LED_red LED1 图19.1

欧姆电阻。 在模拟实验中可以看出,当开关A、B、C中只有一个拨向高电平,以及B、C同时拨向高电平而A拨向低电平时报警灯不亮,其余情况下报警灯均亮。 实验19.2数字频率计电路仿真 数字频率计电路(实验13.3)的工作要求如下:能测出某一未知数字信号的频率,并用数码管显示测量结果。如果用2位数码管,则测量的最大频率是99Hz。 数字频率计电路Multisim仿真设计图如图19.2所示。其电路结构是: 用二片74LS90(U1和U2)组成BCD码100进制计数器,二个数码管U3和U4分别显示十位数和个位数。四D触发器74LS175(U5)与三输入与非门7410(U6B)组成可自启动的环形计数器,产生闸门控制信号和计数器清0信号。信号发生器XFG1产生频率为1Hz、占空比为50%的连续脉冲信号,信号发生器XFG2产生频率为1-99Hz(人为设置)、占空比为50%的连续脉冲信号作为被测脉冲。三输入与非门7410(U6A)为控制闸门。 运行后该频率计进行如下自动循环测量: 计数1秒→显示3秒→清零1秒→…… 改变被测脉冲频率,重新运行。

电工电子综合实验1--裂相电路仿真实验报告格 2

电子电工综合实验论文 专题:裂相(分相)电路 院系:自动化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姓名:小格子 学号: 指导老师:徐行健

裂相(分相)电路 摘要: 本实验通过仿真软件Mulitinism7,研究如何将一个单相的交流分裂成多相交流电源的问题。用如下理论依据:电容、电感元件两端的电压和电流相位差是90度,将这种元件和与之串联的电阻当作电源,这样就可以把单相交流源分裂成两相交流电源、三相电源。同时本实验还研究了裂相后的电源接不同的负载时电压、功率的变化。得到如下结论: 1.裂相后的电源接相等负载时两端的电压和负载值成正相关关系; 2.接适当的负载,裂相后的电路负载消耗的功率将远大于电源消耗的功率; 3.负载为感性时,两实验得到的曲线差别较小,反之,则较大。 关键词:分相两相三相负载功率阻性容性感性 引言 根据电路理论可知,电容元件和电感元件最容易改变交流电的相位,又因它们不消耗能量,可用作裂相电路的裂相元件。所谓裂相,就是将适当的电容、电感与三相对称负载相配接,使三相负载从单相电源获得三相对称电压。而生活和工作中一般没有三相动力电源,只有单相电源,如何利用单相电源为三相负载供电,就成了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了。 正文 1.实验材料与设置装备 本实验是理想状态下的实验,所有数据都通过在电路专用软件Multisim 7中模拟实验测得的;所有实验器材为(均为理想器材) 实验原理: (1). 将单相电源分裂成两相电源的电路结构设计 把电源U1分裂成U1和U2输出电压,如下图所示为RC桥式分相电压原理,可以把输入电压分成两个有效值相等,相位相差90度的两个电压源。 上图中输出电压U1和U2与US之比为

一本二本三本院校名单

一本 北京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央民族大学石油大学 天津市: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 河北省: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华北电力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工业大学 山西省: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大学 辽宁省: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农业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吉林省: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延边大学 黑龙江省: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大庆石油学院 上海市:复旦大学上海交 通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 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 东理工大学上海第二医科 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外国 语大学东华大学 江苏省:南京大学东南大 学中国矿业大学南京师 范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农业大 学苏州大学中国药科大 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南 京信息工程大学江南大学 浙江省:浙江大学 安徽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福建省:厦门大学福州大 学 江西省:南昌大学江西农 业大学 山东省:山东大学中国海 洋大学 河南省:郑州大学 湖北省:武汉大学华中科 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 国地质大学华中农业大学 武汉理工大学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 湖南省:中南大学湖南大 学湖南师范大学湘潭大 学 广东省:中山大学华南理 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 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广西大学 重庆市:重庆大学西南政 法大学西南师范大学西 南农业大学 四川省:四川大学电子科 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 南财经大学四川农业大学 云南省:云南大学 陕西省:西安交通大学西 北工业大学西北大学西 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农林 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 长安大学陕西科技大学 甘肃省:兰州大学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大 学 全国重点大学名录 重点综合大学(17所) 北京大学内蒙古大学 新疆大学复旦大学武汉 大学厦门大学中国人民 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 中山大学山东大学湘潭 大学南开大学西北大学 云南大学四川大学南京 大学 重点理工院校(52所) 清华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中南工业大学北方交通大 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理

一种光伏发电DC-DC变换器

一种光伏发电DC-DC变换器 李丹,俞万能,郑为民 (集美大学轮机工程学院,福建厦门 361021) [摘要]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的稳定性,保护系统的安全性,设计了一种以非隔离型的Buck/Boost拓扑结构为主电路的DC-DC变换器、设计了电路的参数,提出了基于电压、电流双闭环的控制算法,采用微处理器TMS320F28335为控制核心,开发了控制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DC-DC变换器具有输入电压范围广、输出电压精度高以及良好的动态、稳态特性. [关键词]光伏阵列;DC-DC变换器;TMS320F28335;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a Photovoltaic DC-DC Converter LI Dan,YU Wan-neng,ZHENG Wei-ming (Marine Engineering Institute,Jimei University,Xiamen 36102,China) Abstract:The electrical energy from solar photovoltaic array is influenced by solar light intensity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 and has strong randomness,instability and gap characteristics.A DC-DC converter having wide input voltage,output voltage and high precision was designed in this paper.A non-isolated Buck/Boost topology was used as the main circuit of DC-DC converter,the parameters of the circuit were given and a control algorithm was proposed based on voltage,current double closed loop.The system took the high-speed high-performance micro processor TMS320F28335 as the control core to develop its control system.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DC-DC converter had a wide input voltage range, a high output voltage precision and the good dynamic and steady-state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Photovoltaic array;DC-DC converter;TMS320F28335;voltage and current double closed loop control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模拟电路仿真实验 实验报告 班级: 学号: 姓名:

多级负反馈放大器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掌握用仿真软件研究多级负反馈放大电路。 (2)学习集成运算放大器的应用,掌握多级集成运放电路的工作特点。 (3)研究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掌握负反馈放大器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1.测试开环和闭环的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反馈网络的电压反馈系数的通频带; 2.比较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输出电阻和通频带在开环和闭环时的差别; 3.观察负反馈对非线性失真的改善。 二、实验原理及电路 (1)基本概念: 1.在电子电路中,将输出量(输出电压或输出电流)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的电路形式作用到输入回路,用来影响其输入量(放大电路的输入电压或输入电流)的措施称为反馈。 若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则称之为负反馈;反之,称之为正反馈。若反馈存在于直流通路,则称为直流反馈;若反馈存在于交流通路,则称为交流反馈。 2.交流负反馈有四种组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压,则称之为电压反馈;若反馈量取自输出电流,则称之为电流反馈。输入量、反馈量和净输入量以电压形式相叠加,称为串联反馈;以电流形式相叠加,称为并联反馈。 3.在分析反馈放大电路时,“有无反馈”决定于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是否存在反馈支路。“直流反馈或交流反馈”决定于反馈支路存在于直流通路还是交流通路;“正负反馈”的判断可采用瞬时极性法,反馈的结果使净输入量减小的为负反馈,使净输入量增大的为正反馈;“电压反馈或电流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出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电压反馈,否则为电流反馈;“串联反馈或并联反馈”的判断可以看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是否有直接接点,如果反馈支路与输入支路有直接接点则为并联反馈,否则为串联反馈。 4.引入交流负反馈后,可以改善放大电路多方面的性能: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改变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展宽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等。实验电路如图所示。该放大电路由两级运放构成的反相比例器组成,在末级的输出端引入了反馈网路C f 、R f2和R f1,构成了交流电压串联负反馈电路。 R110kΩ R2100kΩ R3 10kΩ R43.9kΩ R53.9kΩ R63.9kΩ R7200kΩ R81kΩ R94.7kΩR10300kΩ U1A LM324N 3 2 11 41 U1C LM324N 10 9 11 4 8 C110uF C210uF C3 10uF J1 Key = Space J2 Key = A VCC 10V VEE -10V 1 4 10 8 11 12 13 7 3 6 5VEE VCC 2 9

电工电子学实验报告_实验三_三相交流电路.doc

一、实验目的 1.学习三相交流电路中三相负载的连接。 2.了解三相四线制中线的作用。 3.掌握三相电路功率的测量方法。 二、主要仪器设备 1.实验电路板 2.三相交流电源 3.交流电压表或万用表 4.交流电流表 5.功率表 6.单掷刀开关 7.电流插头、插座 三、实验内容 1.三相负载星形联结 按图 3-2 接线,图中每相负载采用三只白炽灯,电源线电压为220V。 图3-2 三相负载星形联结 (1) 测量三相四线制电源的线电压和相电压,记入表3-1( 注意线电压和相电压的关系) 。 U UV/V U VW/V U WU/V U UN/V U VN/V U WN/V 219218 220127 127127 表 3-1 (2)按表 3-2 内容完成各项测量,并观察实验中各白炽灯的亮度。表中对称负载时为每相开亮三 只灯;不对称负载时为 U相开亮一只灯, V 相开亮两只灯, W相开亮三只灯。 测量值相电压相电流中线电流中点电压负载情况U UN’ /V U VN’ /V U WN’ /VI U/AI V/AI W/A I N/A U N’N/V 对称有中线124 124 124 0 负载无中线125 125 123 1 不对称有中线126 125 124

负载 无中线 167 143 78 50 表 3-2 2. 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 按图 3-3 连线。测量功率时可用一只功率表借助电流插头和插座实现一表两用, 具体接法见图 3-4 所示。接好实验电路后,按表 3-3 内容完成各项测量,并观察实验中白炽灯的亮度。表中对称负载和不 对称负载的开灯要求与表 3-2 中相同。 图 3-3 三相负载三角形联结 图 3-4 两瓦特表法测功率 测量值 线电流 (A) 相电流 (A) 负载电压 (V) 功率 (W) 负载情况 I U I V I W I UV I VW I WU UV VW WU 1 2 U U U P P 对称负载 213 212 215 -111 -109 不对称负载 220 217 216 表 3-3

[只读]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版格式要求

附件2: 集美大学毕业设计(论文)撰写规范 一、毕业设计(论文)内容组成 一份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顺序如下: (一)论文题目(标题); (二)作者(××学院××专业××届×××); (三)指导教师(导师的姓名、职称); (四)中外文摘要、关键词; (五)目录; (六)引言(前言); (七)正文; (八)结论; (九)致谢语; (十)参考文献; (十一)附录。 二、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内容要求 (一)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应该简短、明确、有概括性;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 (二)论文摘要

论文摘要以简要文字介绍研究课题的目的、方法、内容及主要结果,中文摘要字数一般不多于300字。英文摘要应与中文摘要基本对应,摘文不分段。 (三)关键词 关键词是表述论文主题内容信息的单词或术语,关键词数量一般为3-6个,同时有中、英文对照。 (四)目录 目录作为论文提纲,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小标题,文字应简明扼要。目录按论文顺序分章、节二级编写,要标明页数,以便阅读。章、节、小节分别按《集美大学学报》自然版、社会版的要求标出。目录中的标题应与正文中的标题一致。 (五)引言 -1-引言是全篇论文的开场白。内容主要包括选题的缘由、对本课题已有研究情况及存在问题的评述、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等。引言要写得扼要,篇幅不要太长。 (六)正文 正文是毕业设计(论文)的主体,是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一般由标题、文字、图、表格和公式等部分组成。 1.公式 (1)公式应另起一行写在稿纸中央。一行写不完的长公式,最好在等号后转行,如做不到这一点,可在数学符号(如“+”、“-”号)后转行。 (2)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在公式和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公式可按全文统编序号,也可按章单独立序号,如 (49)或( 4.11),采用哪一种序号应和稿中的图序、表序编法一致。不应出现某章里的公式编序号,有的则不编序号。子公式可不编序号,需要引用时可加编a、

Kronecker积及其应用

矩阵的Kronecker 积及其应用 陈蔚 (集美大学理学院数学系2005届,厦门 361021)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了矩阵理论中的Kronecker 积,通过对概念的引入,性质、 定理的推导,简单地体现出矩阵的Kronecker 积在求解几类矩阵方程中的应用。 [关键词] Kronecker 积,特征值,拉直,1 t i i i A XB F ==∑矩阵方程,AX +F XB =矩阵方程,X -F AXB =矩阵方程,矩阵微分方程 0、引言 众所周知,我们学习到的矩阵运算中,普遍提及的均是乘积问题,两矩阵可以相乘的条件是:前面矩阵的列数必须等于后面矩阵的行数,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则我们就无法求解这两个矩阵的乘积,但我们却可以求它们的Kronecker 积.对于矩阵的Kronecker 积问题,绝大多数人是陌生的.本文主要介绍了Kronecker 积的定义、性质、应用,让大家一起来领略这个新知识点的风采.文中所用到的符号均可从参考文献[1-11]中找到. 一、 矩阵的Kronecker 积的概念 [1] 1.1 定义 设()m n ij A a C ?=∈, C b B q p ij ?∈=)(,则称如下的分块矩阵 111212122212n n m p nq m m m n B B a a a B a a a B B B A B C a a a B B B ??? ? ? ?=∈ ? ??? 为A 与B 的Kronecker 积(也称为直积或张量积). B A ?是一个n m ?块的分块矩阵,所以上式还可以简写为 B A ?=()ij a B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